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下庄铀矿田保存因素研究论文下载

发布时间:

下庄铀矿田保存因素研究论文下载

下庄矿田具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成矿构造,不排除有成矿后活动的踪迹。除此之外,矿田也发育明显的破矿或保矿构造(新构造),如上洞断裂和马屎山断裂,它们形成时代较新,联合控制了下庄断块的下陷,保护了之前形成的铀矿免受或少受侵蚀剥露。

一、上洞断裂

分布在下庄矿田北部,是下庄矿田的北西边界,断裂走向40°~50°,倾向南东,倾角64°~81°,主要表现为碎裂岩、构造泥、构造破碎带、构造角砾岩带,无石英岩充填,热液蚀变不强烈,与铀成矿的关系不大。

在始兴县司前镇合水口村南约处(手持GPS坐标:北纬24°37'″,东经114°07'″,高程468m),见上洞断裂露头(图9-4),从上至下(从南东往北西)依次见:①花岗岩碎裂、裂隙带,该带宽约5m,裂隙发育,产状不一,早期硅质细脉被折断、破碎(照片9-1),见水针铁矿化;②棕红色构造泥(照片9-2),宽约3m;③构造破碎带(照片9-3),宽约20cm,见角砾岩、构造透镜体、花岗质糜棱岩。下结构面产状147°∠64°~81°。构造线(下界面与地形的交线)不大平整,构造的剪切平移特点不明显。正断是上洞断裂的主要运动方式。

图9-4 上洞断裂剖面素描图

照片9-1 碎裂岩带中的硅质细脉被折断、破碎

照片9-2 上洞断裂棕红色构造泥

上洞断裂无石英脉充填,构造岩没有热液蚀变的迹象,在区域上,上洞断裂也是地形地貌的分划线,故上洞断裂具有新构造活动的特点,是矿后破矿或保矿断裂构造。

在构造上盘的白水寨地区(竹筒尖铀矿区),钻遇大量碎裂岩体,钻孔严重漏水,钻探施工难度大。这些碎裂岩带,岩石松散(照片9-4),水针铁矿化明显,无热液矿物充填或胶结,活动时代较新,是上洞断裂活动的派生构造。

照片9-3 上洞断裂构造破碎带

照片9-4 白水寨ZK5-4约500m处碎裂岩

二、马屎山断裂

分布在矿田东南边缘,南西起自上楼,往北东经狮子尾,至新社止,断续出露长。总体走向60°~70°,倾向南东,倾角50°~70°(图9-5)。舒缓波状,一般宽2~10m,最大宽达30m,最小宽2m。

沿断裂发育断层泥、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宽3~5m)、花岗碎裂岩(宽1~3m),硅质充填不多,有时见弱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在变质岩区发育片理化、岩层陡立。据区域资料,马屎山断裂及其南东侧的平行断裂组属恩平-新丰断裂带的北延部分,断裂规模较大,延长>200km。

图9-5 马屎山断裂剖面示意图(据广东省核工业296大队,1994)

断裂两旁的地层时代差异较明显,北西盘主要分布寒武纪地层,而南东盘以泥盆-石炭纪地层为主,说明在早期,断裂北西盘有较大幅度的抬升,南东盘相对下降,但在晚期,北西盘则是下降盘。断裂上盘分布有白垩纪红盆,其形态和展布受马屎山断裂控制。

据区域资料,马屎山断裂及其南东侧的平行断裂组属恩平-新丰断裂带的北延部分,断裂规模较大,延长>200km。往北可能与崇石-石城断裂相连,断裂带两侧的重力场和航磁场均显示有明显的差异,沿断裂带出露温泉17处,最高温度83℃,震中烈度>6度的地震曾发生6次。

王军等(2011)对马屎山断裂带内部的热液石英脉体进行了ESR定年,结果是7~,反映了断裂活动时代较新,确为成矿后新生代断裂。

三、上洞断裂和马屎山断裂的保矿作用

下庄矿田成矿构造具有多期次、多方向、密集发育的特点,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成矿后构造也有明显的发育,特别是矿田东南边缘的马屎山断裂和西北边缘的上洞断裂活动,是贵东岩体东部的铀矿化得以保存形成下庄矿田的重要因素,下庄矿田的存在与下陷断块运动具有内在的关联。

上洞断裂上盘(南东盘)向南东下滑,马屎山断裂上盘(南东盘)向北西逆冲,形成了相对下陷的下庄断块(图9-6)。在区域上,下庄断块是全南地堑的组成部分,处于全南地堑的南西端,受区域性恩平-新丰断裂(马屎山断裂)和安基山断裂控制。

图9-6 上洞断裂和马屎山断裂控制的下庄断块剖面示意图

全南地堑有不少地段被白垩纪红层覆盖,沿马屎山断裂北西侧红层呈断续或串珠状分布。在下庄断块,仅在南东边缘靠近马屎山断裂一侧有细长条状红层分布或残留,上洞断裂南东侧没有红层残留,表明下庄断块是一个由东南向北西逐渐抬升的掀斜地块。

在新构造期整体隆升剥露的地质背景中,下庄断块,包括全南地堑,相对于东南和北西两侧的断块,获得了相对较慢的隆升速度和较弱的侵蚀作用,从而使新构造期之前形成的铀矿,免受强烈的侵蚀破坏,铀矿床得以完整或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而贵东岩体西部,在新构造之前可能也形成了与下庄矿田相近规模的铀矿,但由于成矿后一直处于强烈隆升构造背景,岩体遭受了强烈的侵蚀破坏,铀矿剥蚀殆尽。

下陷断块或断陷带控矿或保矿的事实,在华南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大州矿田受巨龙顶断陷带控制,桃山矿田产于NE向桃山断裂控制的箕状断陷带内(张万良,2008),鹿井矿田矿床主要位于QF1与QF2夹持区形成的丰州断陷残留盆地边缘(张万良等,2010),相山、河草坑矿田分别与抚州-永丰断陷盆地和会昌断陷盆地有关(张万良,2005;张万良等,2009)。

诸广地区在区域伸展构造背景下,以南雄、牛栏、塘洞、城口等主干断裂为活动中心,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或北北东向展布的断陷带,这些主干断裂和断陷带共同控制了储广地区铀矿田、矿床的分布规律。

因此笔者得出结论,下庄矿田成矿后发育的上洞和马屎山断裂,控制了下庄断块的下陷,是下庄矿田得以保存的关键要素。

我国至今已探明大小铀矿200多个,证实了相当数量的铀储量。矿石以中低品位为主, 品位的矿石量占总资源量的绝大部分。矿石组分相对简单,主要为单铀型矿石,

仅在极少矿床有其他金属元素共生,形成铀?钼、铀?汞、铀?铜、铀?多金属、铀?钍?稀土矿床。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在一些矿田内,矿床往往成群出现,有的几个,有的几十个,而其中常有1~2个主体矿床存在。探明的铀矿体埋深多在500m以内。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所拥有的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8%、22%、、16%。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

全国铀矿资源分布不均衡,已有23个省(区)发现铀矿床,但主要集中分布在赣、粤、黔、湘、桂、新、辽、滇、冀、蒙、浙、甘等省(区),尤以赣、湘、粤、桂四省(区)资源为富,占探明工业储量的74%。

中国铀矿成矿时期以中新生代为主,并主要集中在87~45Ma。成矿的先后顺序是:混合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碳硅泥岩型和砂岩型。据铀矿床矿化类型、成矿时代和大地构造单元中分布特征,划分了东部铀成矿省、天山?祁连山铀成矿省、滇西铀成矿区。并据矿床成因、赋矿围岩和成矿特征将中国主要铀矿床分为内生铀矿床(岩浆型、热液型)、外生铀矿床(成岩型、后生淋积型)和复成因铀矿床三类。

铀矿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矿床规模以中小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磷、硫及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产与之共生或伴生。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所拥有的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8%、22%、、16%。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中国铀矿成矿时代的时间跨度为距今1900~3Ma之间,即古元古代到第三纪之间,以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矿最为集中。空间分布上我国铀矿床分南、北两个大区,北方铀矿区以火山岩型为主,南方铀矿区则以花岗岩型。

中国铀矿分布

铀矿我国共探明大小铀矿床(田)200多个,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以及新疆、辽宁、云南、河北、内蒙古、浙江、甘肃等省(区)。

矿床以中小型为主,其中主要的铀矿床有:相山铀矿田、郴县铀矿床、下庄铀矿田、产子坪铀矿田、青龙铀矿田、腾冲铀矿床、桃山铀矿床、小丘源铀矿床、黄村铀矿床、连山关铀矿床、蓝田铀矿床、若尔盖铀矿床、芨岭铀矿床、伊犁铀矿床、白杨河铀矿床。已经建成和新建的厂矿有:衡阳铀矿、郴州铀矿、大浦街铀矿、上饶铀矿、抚州铀矿、乐安铀矿、翁源铀矿、衢州铀矿、澜河铀矿、仁化铀矿、本溪铀矿、蓝田铀矿、伊犁铀矿等。

在先进的技术支撑和优秀的勘查队伍保障下,我国铀矿资源潜力前景也相当可观,目前,我国还有十多个铀成矿带及大面积的勘查空白区尚待开展系统的勘查评价,找矿前景十分广阔。至2007年底为止,新一轮全国铀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正在进行,预计我国潜在铀资源超过数百万吨。目前看来,我国铀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国内核电发展的需求。

广西的铀矿集中在桂林兴安县资源县地区,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矿。

不过我看来这个可能需要关系才能开采吧,这种关于核技术的稀有资源不是随便就可以挖的。

核能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环境的污染 唐 浩 【关键词】:能源危机 核能发展 开发利用现状 核电 环境污染 【摘要】: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以及化石能源的利用产生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各国都对能源的发展决策给予极大重视。

核能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熟的能源,开发利用核能成为能源危机下人类做出的理性选择。本文着重阐述了核能的发展历程、核能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核能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了核能、核电相对于传统能源的明显优势,指出了大力开发利用核能、发展核电是实现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清洁、高效的核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能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同时能源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目前人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自19世纪70年年代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保持增长,90%以上的世界经济活动所需的能源都依靠化石能源提供,由于大量消耗,这类资源正趋于枯竭;同时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日益紧迫,寻找新的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现代社会中,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外,还有许多可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等,但是由于技术问题和开发成本等因素,这些能源很难在近期内实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利用;而核能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同各种化石能源相比起来,核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更小,这些明显的优势使核能成为新世纪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和经济的工业能源。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前苏联、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建造了大量的核电站, 由于核电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广阔的利用前景,和平发展利用核能将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1 能源危机与发展核能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可供开采的化石能源日益衰竭,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 , 其中石油占、煤炭占、天然气占。

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虽然发展迅猛、增长很快, 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 约为。根据《2004年BP 世界能源统计》, 截止到2003年底, 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亿吨, 2003年世界石油产量为亿吨, 即可供开采年限大约42 年。

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 亿吨, 可供192 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 万亿立方米, 可供67 年。化石燃料在使用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温室效应、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资源危机和环境危机使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和挑战。

在已知的可再生新能源中,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和经济性等因素,已开发的太阳能、风能、沼气等均未能大规模利用,只有水电资源已大规模开发利用,尽管尚可继续开发,但仅靠水电资源难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此看来 ,要使可再生能源达到全面应用并足以支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水平,还需要相当一段进一步开发的时期。由于新的可再生清洁能源目前面临技术和成本的问题,只有核能是一种既清洁、又安全可靠且经济上具竞争力的最现实的替代能源。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一位专家发表的报告,一座装机容量为100万KW 的燃煤电厂,每年要耗煤250万吨,所排放的废物有:二氧化碳650万吨(含碳200万吨),二氧化硫万吨,氮氧化物4000吨,煤灰28万吨(其中含有毒重金属约400吨)。而同样规模的一座压水堆核电站,每年才消耗低浓铀25吨(相当于天然铀150吨),所排放的废物为:经处理固化的高放废物9吨(体积约3立方米),将被存放于地下深层与环境隔绝的岩井中,另有中放废物200吨、低放废物400吨。

核电厂不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且1kgU-235裂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0吨标准煤。据有关报告显示,现在世界每年因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达55亿吨(以碳计)之多,而截止1993年的统计,由于使用核能发电已使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了8%。

所以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发展利用核能将成为21世纪人类应对能源危机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核能的发展历程与开发利用现状 核能发展的简单历程 人类对核能的现实利用始于战争。

核能的战争用途在于通过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损坏敌方人员和物资, 达到制胜或结束战争的目的, 目前人类对核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发展核电, 相对与其他能源, 核能具有明显的优势。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000kW 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kW 的希平港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在试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kW 以上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可与火电、水电相竞争。

20世。

根据史书记载,我们本次人类从最原始的石器时代到出现现在的高度文明,才不超过一万年时间.很显然,这些文明古迹不属于我们本次人类所创造.实际上,许多文明古迹,我们现在人类科学技术都无法建造.根据这些确凿的证据,一些学者提出了史前文明学说,是指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之前在地球上曾经存在过人类文明. 同时,所发现的许多文明古迹时间跨度非常古远.从当今发掘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看,从一个非常久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一直存在着人类,并发展出高度发达的文明.如在三叶虫化石上发现的6亿年至亿年前的穿着鞋的人类脚印,在今天的非洲加蓬共和国发现的20亿年前的大型链式核反应堆,在现今南非发现的28亿年前的金属球,及多次不同时期的石器等等,很难想象它们属于同一人类文明时期.因此,科学家们又提出了多次史前文明的理论,认为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史前人类及文明.人类的发展并不象以前想象的那样,而是周期性的,不同时期地球存在不同的文明. 现代科学已认识到,一切事物发展皆有周期性.人有生、老、病、死;植物、动物也有生、老、病、死;社会的发展有周期性,同样,人类的发展也很可能有周期性.这可以从当今发掘出和发现的各种不同史前人类文明遗迹和不同史前人类石器时代留下的工具找到线索.。

中国是铀矿资源不甚丰富的一个国家。

据近年我国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陆续提供的一批铀矿田的储量推算,我国铀矿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0位之后,不能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矿床规模以中小为主(占总储量的60%以上)。

矿石品位偏低,通常有磷、硫及有色、稀有金属矿产与之共生或伴生。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铀矿床4种;其所拥有的储量分别占全国总储量的38%、22%、、16%。

含煤地层中铀矿床、碱性岩中铀矿床及其他类型铀矿床在探明储量中所占比例很少,但具有找矿潜力。中国铀矿成矿时代的时间跨度为古元古代到第三纪,以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矿最为集中。

空间分布上我国铀矿床分南、北两个大区,北方铀矿区以火山岩型为主,南方铀矿区则以花岗岩型力量重要。 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对能源需求增长迅速。

专家指出,单单依靠油、煤、气、水电等传统能源不可能满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发展核能是无可避免的一种选择。中国目前计划大力扩建核电站,在二○二○年前使核能发电能力翻四番。

澳洲拥有世界上四成的易开采铀储量。澳洲的铀矿石出口每年为该国带来约三亿美元左右收入,目前最大买家为美国、日本、南韩和欧盟国家。

为了适应发展核电的长远需要,所以中国要在澳洲勘探和开采铀矿,以满足其核子发电业日益增加的铀矿需求。

知网论文下载保存在哪

1、打开苹果浏览器。2、搜索知网。3、登录知网并选择需要下载的文章。4、购买需要下载的文章。5、点击下载。6、点击右上角更改保存位置。7、点击桌面即可下载保存到桌面。

data。iPad在知网下论文,通常存到了平板电脑的内部储存器,是在data的文件夹中,还有的标识。中国知网,始建于1999年6月,是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学术平台。

怎么保存知网下载的论文

1.第一步:我们再浏览器登录进入中国知网后,点击页面当中的“外文文献”,在输入框里输入想要查找的文献,可根据简介或日期确定想要的那一篇。2.第二步:然后我们点击选好的一篇的标题,进入详细页,然后点击DBLP,就会看到文章列表中,含有想要的这篇文章标题。3.第三步:然后我们将鼠标悬停到类似“记事本”样的图标上,点击“electroniceditionviaDOI”。4.第四步:最后我们点击“DownloadPDF”,鼠标悬浮到右下角,点击其中类似“保存”的图标就可以下载了。

你说的是知网下载的文章怎么保存手机吧,你可以在电脑上下载之后将文件传输到手机或者直接在手机上下载。知网提供论文的免费下载渠道,你可以通过下载pdf或者caj文件将文章保存至电脑,再将电脑上的文件传输到手机上: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下载软件,进行文章下载。

知网下载的论文怎么保存

首先在浏览器中打开中国知网并登录,搜索文献的相关信息,找到符合条件的文献并打开阅读;然后在文献显示的页面下方选择pdf下载,点击立即下载;之后将下载的文献保存到桌面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导出了一份pdf版的文献;最后使用转换器在文档打开的页面点击右上角的pdf转换为word格式即可。也可以将文档以其他格式导入到电脑中,再进行word格式的转换。

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是指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是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计委的支持下,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发起,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知识信息化建设项目,始建于1999年6月。

知网的文章怎么复制问题一:知网论文怎么复制如果购买了它们的服务,可以复制,没有购买就不行,限制服务的。PDF格式下可以复制到word中。问题二:如何把中国知网的文章内容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上去直接拖动鼠标把文字全部选中,右键或者快捷键ctrl加c复制,打开word粘贴上,全选粘贴的内容,点击工具栏里的清除格式,就可以去掉网站带来的颜色字体等等,而变成没有特殊格式的文字,你再按照自己的需要设置格式即可。谢谢问题三:知网里面的内容怎么样可以复制呢论文急需求各位大神知网上下载的一般是caj或者PDF格式的,是不能用word发来的。必须用专门的浏览器。问题四:怎样复制知网里的文章,是CAJ格式的?有caj,有nh,也有pdf,都可以转成pdf的问题五:ki的文件里的文字无法复制,怎么办啊?你用打开CAJ文章后,上面有个T字型的图标,你可以点它再复制。如果这种方法不行的话,证明这篇文章是图片格式的,那你再选择CAJViewer上的“选择图像”的按钮,选取一段图像,右键使用“文字识别”。一般上面两种方法就可以达到复制、粘贴的效果,如果再不行的话,那就只能使用绝招了~!打开这篇鼎章后,选择打印,然后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选择打印机(该方式不需要你真的有打印机,虚拟打印就OK了),“microsoftofficeprinter”反正我不记得了,是个OFFICE的虚拟打印机,点打印,会让你选择保存到哪里,选择要保存的路径,然后进入文件保存的目录,打开你“虚拟打印”的文章,选择一段文字,单击右键有个文字识别的菜单,点击后会提示你安装OFFICE的文字识别功能,剩下的不要我教你了怎呢安装了吧?把碟放到光驱里就好了。剩下的事就是文字识别了!这种方法对所有图片格式的文章都有用!这可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啊!!问题六:知网里下载的论文能复制粘贴吗?可以,pdf可以直接复制,caj格式的用它的caj格式阅读器打开编辑但是直接复制粘贴会出现少部分内容错误,最好检查一遍。问题七:知网上已经下载到桌面的文章不能复制咋办是WORD么?文件→另存为→把保存类型选择成Word97-2003文档随便给个名字→保存打开刚才另存为的文档。工具→取消文档保护搞定。问题八:从中国知网下载的文字复制到word后怎么编辑可以使用替换功能,把段落标记替换成空。(就是把所有内容都连接在一起,成为一段)然后再手动换行,设置段落格式。问题九:为什么我从中国知网上下载(用PDF下载)的论文,不能复制,粘贴?大部分在制作时pdf文档时为了权限保护,禁止复制。你可以先把它装化为word形式的,然后就可以复制了。转化需要工具,你上百度上随便一找就有了,比如订dfword关键字一般都很小,很方便。问题十:知网下载的文章,复制到word中为什么是断行?怎样去除?在工具――选项――视图中,格式标记选“全部”,这样可以揣出断行是硬回车还是软回车。一段一段的处理,选中其中一段,查找:^p(如果是软回车,查找^l),替换为空(不录入)。

知网下载的论文能保存多久

不会,下载之后保存到电脑,随时可以用,除非你电脑重装系统丢失……

知网论文查重报告的话,一般可以保存无限期的,因为你如果进去的话,就需要花钱,这是你的东西的

查勘报告的话,一般保存一次或者两次就可以了,因为这个保存不长时间,所以说你要保存的话,建议用手机拍下来或者进行复制操作。

7天。超过7天后,知网查重系统会自动删除硕士论文查重报告单并且给予下架,需要在7天内对硕士论文进行下载保存,删除后将无法恢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