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命名 有机物的命名法要求必须反映分子结构,使我们根据一个名称就能写出它的结构式,或者根据一个结构式就能叫出它的名称。 烷烃命名法是有机物命名法的基础,常用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1.习惯命名法 通常把烷烃命名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一到十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如CH4命名为甲烷、CH3CH3命名为乙烷、CH3CH2CH3命名为丙烷,依次类推。自十一起用汉字数字表示,如C12H26命名为十二烷。 为了区别异构体,常用正、异、新来表示。直链烷烃叫“正某烷”;把碳链的一末端带有两个—CH3的特定结构称为“异某烷”;把碳链的一末端带有3个—CH3的特定结构称为“新某烷”。如CH3CH2CH2CH2CH3名为正戊烷;CH3CH2CH(CH3)2名为异戊烷;C(CH3)4命名为新戊烷。 此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对于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有些无法区别,故用系统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命名 ①选主链:选择一个最“长”的碳链(注意拉直和旋转)为主链,当出现碳链等长时,则选具有支链最“多”的为主链。按其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作为母体。如: 1 5 4 3 6、7 母体为庚烷 ②编号位: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做起点,用1,2,3,……给主链的各个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当支链与端点距离相等时,选离较“简”单支链最近的一端做起点,进行编号。当支链与端点距离相等且均为简单支链时,编号要使取代基位次和最“小”。如上图。 ③写名称:依次为支链位置(阿拉伯数字)→支链数目(汉字)→支链名称→某烷(母体);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用短线隔开,阿拉伯数字之间则用逗号隔开;相同取代基的位置罗列,用逗号隔开。顺序为:先较小取代基,后较大取代基。上述结构命名为2,5—二甲基—3—乙基庚烷。 命名时,名称中不能出现“1—甲基”、“2—乙基”、“3—丙基”等。常见烷基的名称:—CH3名为甲基;—CH2 CH3名为乙基;—CH2CH2 CH3名为丙基;—CH CH3名为异丙基;—CH2(CH2)2 CH3名为正丁基;—CH2CH(CH3)2名为异丁基;—C(CH3)3名为叔丁基。 (2)烯烃的命名 烯烃命名是在烷烃命名的基础上围绕碳碳双键进行命名的。 ①选主链:选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编号位: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③写名称:支链位置→支链数目→支链名称→双键位置→某烯烃。其它与烷烃命名相同。如: 命名为3,4,4—三甲基—2—戊烯。 烯烃命名时,若双键离两端等距离,则应从支链小的一端开始编号;若既等距离,支链大小又相等,则应从位次代数和最小的一端开始编号。 (3)炔烃的命名 炔烃的命名与烯烃相似,步骤相似。如: 命名为3,4,4—三甲基—1—戊炔。 (4)苯的同系物及苯的取代物命名 苯的同系物及苯的取代物命名时,苯环上的编号既可顺时针编,亦可逆时针编,但是要从环上最简单的取代基或侧链编起,且使各取代基或侧链的位置之和最小。(也可能用习惯命名法),如: 邻—二甲苯(1,2-二甲苯); 间—二甲苯(1,3-二甲苯); 对—二甲苯(1,4-二甲苯)。 (5)饱和一元醇的命名 ①选主链:选择含官能团—OH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编号位:从离—OH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③写名称:支链位置→支链数目→支链名称→羟基位置→某醇。 这种基本命名比较简单,只要按照基本步骤把主链选好,编好号即可。命名时醇是母体,主链有几个碳则命名为“某醇”,不要把羟基作为取代基。如: 命名为3—甲基—3—戊醇。 (6)卤代烃的命名 卤代烃命名时母体是烃,而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 CH3—CH—CH—CH2CH3 命名为3—氯—2—甲基戊烷。 (7)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羧酸的命名 在醛和羧酸的分子中,—CHO与—COOH总在分子的1号位,不必写官能团的位置;选主链和编号位与前面的相似。如:CH3—CH—CHO 命名为2—甲基丙醛 CH3—CH—CH—COOH 命名为2,3—二甲基丁酸。 (8)酯的命名 根据它的羧酸和醇来命名,成为“某酸某(醇字省略)酯”。如:CH3COOCH3命名为乙酸甲酯; 命名为苯甲酸乙酯;CH3OOCCOOCH3命名为乙二酸二甲酯。 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命名时总体可分为不含官能团和含有官能团的两大类.原则是“一长、二多、三近”.关键是掌握确定主链和编号的原则. 1.比较: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两类有机物 无官能团 有官能团 类 别 烷 烃 烯、炔、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 主链条件 碳链最长 同碳数支链最多 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 编号原则 (小)取代基最近 官能团最近、兼顾取代基尽量近 名称写法 支位一支名母名 支名同,要合并 支名异,简在前 支位―支名―官位―母名 符号使用 数字与数字间用“,” 数字与中文间用“一”,文字间不用任何符号
IUPAC有机物命名法 一般规则 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 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主链或主环系的选取 以含有主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靠近该官能团的一端标为1号碳。 如果化合物的核心是一个环(系),那么该环系看作母体;除苯环以外,各个环系按照自己的规则确定1号碳,但同时要保证取代基的位置号最小。 支链中与主链相连的一个碳原子标为1号碳。 数词 位置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官能团的数目用汉字数字表示。 碳链上碳原子的数目,10以内用天干表示,10以外用汉字数字表示。 各类化合物的具体规则 烷烃 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十个以天干(甲、乙、丙...)代表碳数,碳数多于十个时,以中文数字命名,如:十一烷。 从最近的取代基位置编号:1、2、3...(使取代基的位置数字越小越好)。以数字代表取代基的位置。数字与中文数字之间以 - 隔开。 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 有两个以上的取代基相同时,在取代基前面加入中文数字:一、二、三...,如:二甲基,其位置以 , 隔开,一起列于取代基前面。 烯烃 命名方式与烷类类似,但以含有双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双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双键的位置。 若分子中出现二次以上的双键,则以“二烯”或“三烯”命名。 烯类的异构体中常出现顺反异构体,故须注明“顺”或”反”。 炔烃 命名方式与烯类类似,但以含有叁键的最长键当作主链。 以最靠近叁键的碳开始编号,分别标示取代基和叁键的位置。 炔类没有环炔类和顺反异构物。 分子中既有双键又有三键时,名字以烯先炔后,分别标注位置号,碳数写在“烯”前面。 卤代烃·醚 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 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 醚的命名以碳链较长的一端为母体,另一端和氧原子合起来作为取代基,称烃氧基。 醇 醇的命名,以含有醇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由这条链上的碳数决定叫某醇,编号时让醇羟基的位置号尽量小; 其他基团按取代基处理。 主链上有多个醇羟基时,可以按羟基的数目分别称为二醇、三醇等。 醛 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酮 以含有酮羰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此链上的碳数(包括该羰基)称为“某酮”;并把羰基的位置号标在前面,尽量使位置号最小。 如果主链上有多个羰基,可称为二酮、三酮等。 羰基作取代基时称“氧代”。 羧酸 以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依照碳数(包括羧基)称为某酸。 主链上有2个羧基时,称为二酸。 羧酸酐 以形成酸酐的酸的名称称呼酸酐,再加“酐”字。 (如:CH3CO-O-CO-C2H5——乙酸丙酸酐) 若形成酸酐的两分子酸相同,直接称为“某酸酐”。 酯 以形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命名,称为某酸某(醇)酯或某醇某酸酯。 若有多个醇或酸分子参与成酯,那么要在相应的醇或酸前面加上数目。 胺类 以与氮原子相连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照该链上的碳原子数称为“某胺”; 若是亚胺,氮原子上的较短烃基视作取代基,命名时称“N-某基”(N表示取代基连在氮上) 脂环烃类 单脂环烃 环烷烃的命名与烷烃类似,直接在烷类前面加“环”字即可。 环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类似,编号由双键先设定为 1 , 2 号碳。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系统命名法。
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在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普通命名法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命名法,后者简称IUPAC命名法。中国的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结合IUPAC的命名原则和中国文字特点而制订的,在1960年修订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在1980年又加以补充,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增订本。
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一种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一个确定的名称来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汉字的特点制定的。1960年制定,1980年根据1979年英文版进行了修定。 一般规则:取代基的顺序规则。
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
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这个我打字慢不好意思烷烃烯烃炔烃都有不同的命名法判断正误的话我觉得常考的几种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写出来再重新命名详细的可以具体再问我
论文的题目命名方法如下:
1、简洁(题名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
2、准确(Accuracy):题名需要准确反映论文的内容,避免文题不符、以大代小、以小代大、以全代偏、以偏代全等。
3、清楚(clarity):题名需要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并力求简洁有效、重点突出。尽可能将表达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放在题名开头;慎重使用缩略语和不常用的专业术语。
4、可检索(indexibility):最好不用副标题和引题形式的题名,并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代号、专利商标名称等。
5、特效(specificity):题名相当于论文的“标签”,需要展现特殊的“魅力”来吸引读者。在撰写题名时,作者可以问一问自己:我怎样在索引中寻找这篇论文,看到论文的题名后是否会继续往下阅读?
6、在论文的写作中,往往先草拟一个题名,等论文完成后,再拟定题名。拟定题名过程中,可设想几个题名加以选择,也可查阅有关文献,避免与同类论文的题名相似或雷同。
7、邹承鲁院士指出:如果研究结论或者主要发现能够用一句话表明,那么用它作为论文题名有时可达到醒目、生动的目的。
文件名最长可以使用255个字符,可以使用扩展名或多间隔符的扩展名来表示文件类型。文件名中允许使用空格,但不允许使用<>/|:"*?等字符(英文输入法状态)。windows系统对文件名中字母的大小写在显示时有不同,但在使用时不区分大小写。文件名的命名规则是什么文件名是文件存在的标识,操作系统根据文件名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文件名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文件主名由1-8个字符组成,扩展名由1-3个字符组成。主名和扩展名之间由一个小圆点隔开,一般称为规则。比如,这里的G9401是主名,DBF是扩展名。
你直接写某某某毕业论文就可以了。给论文取名字,就跟给自己的小孩儿取名字一样,取名叫西门翠花,一听就是村里的傻丫头,取名叫沈光耀,一听就是可能上清华的美男子。是的,给小孩儿取个好听、好记、寓意深远的名字很重要。一定要言简意赅的表达自己的研究内容。一般时候,期刊关于文章的题目长短是有要求的,不能超过多少个字符、或者不能超过多少个汉字,大家可以自己先注册个账号进入到投稿系统里面先看一下。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化学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化学毕业论文篇1 浅议化学氧化改性对碳毡空气阴极表面特征的影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可以将废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处理废水的新型电化学装置。但输出功率低、运行费用高且性能不稳定等严重制约了MFC的实际应用。影响MFC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产电微生物、阴极催化剂、电极材料、反应器构型及运行参数等。其中,阴极是影响MFC性能及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学者通过筛选电极材料及对电极材料进行改性来提高MFC性能和降低成本,效果较为显着。因此,笔者采用HNO3氧化碳毡,制作改性碳毡空气阴极,研究化学氧化改性对碳毡空气阴极表面特征的影响;并通过循环伏安测试,考察改性后碳毡阴极的稳定性。 1材料与方法 试验装置及材料 采用连续流运行方式,试验装置主体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圆柱体,中间阳极室有效容积为36mL(内径为2cm,高为),为确保阳极室的厌氧环境,用密封柱密封。阴极在阳极室外侧壁围绕。装置总容积为,密封盖上有阳极孔、阴极孔及检测孔,以便用铜导线、鳄鱼夹来连接外电路,外接1000Ω电阻作为负载。进水口设计在底部中央,制备成无膜上升流式反应器。阳极是直径为1cm的碳棒,阴极是厚度为3cm的碳毡,输出电压由万用表采集。 原水水质及运行参数 垃圾渗滤液取自沈阳市老虎冲垃圾填埋场的集水井,其水质如表1所示。接种微生物为取自UASB反应器中的厌氧颗粒污泥,接种量为25mL。启动期的进水流量控制在30mL/h,COD约为500mg/L。稳定运行后进水流量逐步提升到90mL/h,COD提升到1500mg/L。 装置在32℃下恒温运行。MFC接种厌氧污泥后,先用COD为1000mg/L的垃圾渗滤液驯化一个周期,使阳极的产电微生物成功挂膜,MFC运行稳定后,再以COD为1500mg/L的垃圾渗滤液作为阳极进水。 改性碳毡空气阴极的制备 阴极预处理:将碳毡剪成所需尺寸,然后浸泡在1mol/L的盐酸溶液中,目的是去除碳毡中的杂质离子,24h后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直至清洗液为中性,放入105℃烘箱中干燥2h。 碳毡改性:将预处理过的碳毡浸入65%~68%的浓硝酸中,用水浴加热至75℃,处理不同时间后取出并用蒸馏水反复清洗直至清洗液为中性,放入105℃烘箱中干燥2h。 催化剂吸附:将经改性后的碳毡放入Fe/C催化剂溶液(硝酸铁浓度为,活性炭粉为1g)中,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然后取出碳毡放入105℃烘箱中烘干。 分析项目和方法 外电阻R通过可调电阻箱控制,电压由万用表直接读取,功率密度P通过公式P=U2/RV计算得到,其中U为电池电压,V为阳极室体积。 表观内阻采用稳态放电法测定。 循环伏安测试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采用传统三电极体系,电化学工作站为EC705型。 电极电导率采用伏特计测定,COD采用快速密闭消解法测定,NH+4-N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 2结果与讨论 改性时间对催化剂担载量的影响 电极表面催化剂担载量是影响电极性能的直接因素,而化学改性将影响电极吸附催化剂的担载量(如表2所示)。碳毡经过HNO3化学氧化处理不同时间后,其质量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单位质量碳毡减少量也逐步增加,同时,单位质量碳毡所吸附催化剂的量也增加。这是由于HNO3的氧化作用使碳毡结构发生了变化,表面沟壑加深加密,粗糙度和表面积增加。同时碳毡表面的H+易被催化剂Fe3+取代,也有利于阴极催化剂的吸附。 化学改性时间对电导率的影响 电极电导率是表征电极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考察了碳毡空气阴极化学改性时间对其电导率的影响, 经改性后碳毡空气阴极的电导率明显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电导率升高,当化学改性时间达到6h后,电导率趋于稳定。 这是因为碳毡具有石墨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主要是以范德华力相结合,故层间较易引入其他分子、原子或离子而形成层间化合物。应用HNO3处理碳毡时,HNO3分子嵌入层间,同时吸引石墨电子,使其内部空穴增多,因此大大提高了碳毡的电导率。当碳毡层间嵌入的HNO3分子达到饱和时,将不再影响碳毡的电导率。 改性时间对M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对产电性能的影响 分别选取经HNO3氧化0、2、4、6、8、10h的碳毡制备碳毡空气阴极,并以石墨棒为阳极,垃圾渗滤液为燃料构建MFC,进行产电试验。极化曲线斜率和功率密度是表征MFC产电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通过测定输出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分别得到极化曲线和功率密度曲线。整个试验过程保持进水流量为120mL/h,反应温度为32℃。经HNO3改性的碳毡空气阴极MFC的极化都经历了活化极化、欧姆极化和浓度极化三个阶段。随着HNO3改性时间的延长,活化极化、欧姆极化和浓度极化损耗逐渐减小,电池的极化曲线斜率逐渐减小,即表观内阻逐渐降低;当改性时间为6h时,极化曲线斜率达到最小,表明此时表观内阻最小(358Ω)。之后,随改性时间的增加,极化曲线斜率增大,即表观内阻增大。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电池的功率密度同样经历了一个先增高再降低的过程,与图2的规律基本一致。其中当处理时间为6h时,电池的产电性能最好,最大功率密度达到,较未经HNO3处理的MFC的最大功率密度()增大了倍。由此可知,通过HNO3化学氧化改性碳毡空气阴极是改善MFC产电性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对CV曲线的影响 循环伏安法(CV)是表征MFC放电容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改性碳毡空气阴极MFC的CV曲线如图4所示。其中,扫描速度为50mV/s,扫描范围为-1~1V。扫描曲线以下的积分面积代表了电池的放电容量。由此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放电容量先增加后减小,化学氧化时间为6h时,构建的MFC放电容量最大,即MFC性能最好。综上所述,HNO3化学氧化碳毡空气阴极的最佳时间为6h。 的产电除污稳定性 产电性能稳定性 对经HNO3化学氧化处理6h的碳毡空气阴极MFC进行了CV测试,共进行了21次循环扫描,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曲线形状几乎没有改变,第1、6、11、16、21次的循环伏安曲线基本重合,面积近乎恒定,即放电容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电池性能比较稳定,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经HNO3氧化6h的碳毡作为阴极,保持进水流量为120mL/h,外接1000Ω电阻持续运行14d,每天记录输出电压。 在最初的3d内,输出电压从62mV增加到483mV,第4天达到最大为492mV,接下来的一周则稳定在470mV左右。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电压略有下降,这可能是阳极室溶液的不断流动,冲刷阳极,带出一定量产电菌同时增加了电池的内阻所致,但总体上电池的运行比较稳定。 除污性能稳定性 采用经HNO3化学氧化6h的碳毡作为阴极、石墨棒作为阳极、外接1000Ω电阻的MFC,以连续流方式处理垃圾渗滤液。试验过程中原水COD为(2376±200)mg/L,NH+4-N为(151±10)mg/L,保持进水流量为120mL/h、温度为32℃,反应初期(1~5d),出水COD浓度急剧下降,之后出水COD浓度逐渐趋于稳定。 COD由初始的(2376±200)mg/L降到(238±15)mg/L,去除率达到~,高于谢珊等采用两瓶型MFC处理垃圾渗滤液对COD的去除率()。而氨氮则由初始的(151±10)mg/L降到(86±5)mg/L,去除率达到~。去除的氨氮中部分以NH+4形式随水流进入阴极室,在阴极室扩散到空气中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氮,部分在阳极室作为电子供体被氧化。He等的研究也证实了氨氮可以作为MFC的燃料。 3结论 ①碳毡空气阴极吸附的催化剂量随着HNO3化学氧化碳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过量的催化剂不但不能促进反应,反而会增加电池内阻从而降低电池产电性能。碳毡空气阴极电导率随着HNO3化学氧化碳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 ②随着HNO3化学氧化碳毡时间的增加,碳毡空气阴极MFC的功率密度、放电容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极化曲线斜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③HNO3化学氧化碳毡的最佳时间为6h。阴极改性6h后电池产电性能较稳定,最大功率密度比未改性增大倍,达到了,内阻降低到358Ω。 ④阴极改性6h后的MFC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性能稳定。当进水COD为(2376±200)mg/L、NH+4-N为(151±10)mg/L时,对两者的去除率分别为(~)和(~)。 参考文献: [1]布鲁斯·洛根。微生物燃料电池[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FomeroJJ,RosenbaumM,CottaMA,[J].EnvironSciTechnol,2008,42(22):8578-8584. [3]李明,邵林广,梁鹏,等。集电方式对填料型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3,29(9):24-28. 大学化学毕业论文篇2 浅谈化学分子力学对建筑建材选用的影响 引言 化学的应用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筑领域,基于化学基础上的新型建筑建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及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美观性等,是现代建筑研究的重要话题。此外,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污染的日益严峻,现代建材的研究和应用更为人们所重视,基于化学分子力学对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途径也日趋广泛。 1 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 现代建筑建材选择和应用的现状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建筑建材的生产工艺日益改进,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实现了建筑建材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各类建筑材料在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不断优化。例如,混凝土的应用,它不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具有装饰等作用。如利用混凝土砌块装饰建筑物墙壁,不但具有一定的美观性,还具有保温、隔热等效果。在高分子化学建材应用上,国外的发展要优于国内,例如塑料地板、高分子防水卷材等高分子化学建材最早出现与国际市场,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当前,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趋于高科技、多功能化,人们对建筑建材的性能、装饰效果、环保作用等有了更高要求。例如,涂料的选择,功能多、污染小、性能高、装饰效果强的材料更受欢迎。总之,人们对建筑建材的选择已由传统的实用性,转向了性价比高、性能好、低碳环保、功能多等多元方向。 新型化学建筑材料 新型化学建筑建材能赋予建筑新功能,在节约能源、优化环境等方面也有突出表现。例如建筑物墙体,可选择非粘土砖、建筑墙体板材、钢结构、玻璃结构等,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墙体。如玻璃结构,透光性好、装饰性强,给人以时尚、美观、大气之感。同时,新型化学建筑建材的多样性,使其具备更广泛的功能。例如塑料,新型塑料门窗,不仅美观、轻便、易安装,还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耐腐性等; 又如新型的塑料管材,不但克服可传统管材的易腐蚀、易生锈、易老化等缺点,还具质轻、易安装、无污染等特点,极适合现代建筑环境; 再如塑料地板,节省原料,运输、施工方便,能带给人更好的舒适,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好,是现代建筑建材的“新宠”。此外,混凝土、涂料等,在化学发展的影响下也具有更多、更广泛的用途,例如涂料的防水、防火、防毒、杀虫、隔音、保温等作用。 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原则 建筑建材的选择首先要满足应用需求,确保建筑建材选择的应用性能,确保其应用方便、应用安全和应用效果。其次,考虑建筑建材的美观性,建筑不是把好的东西堆积起来,而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与实践。 再次,充分考虑建筑建材的性价比,确保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在选择建筑建材时,先对建筑建材的特点、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建筑需求,科学的选择适当的建筑建材。再对建筑建材的使用环境、使用目标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确保建筑建材应用的效果和性能,提高建筑物的功能性、美观性。最后,要全面认知建筑建材的应用工艺,确保建筑建材性能的发挥。例如混凝土,不但要了解各种混凝土的特点、配置比例等,还要重视其混合工艺,确保混凝土能到达理想的建筑效果。因此,建筑建材的选择是需要非常慎重的,而且需要遵循必要的应用原则。 2 化学分子力学对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的影响 新型建筑建材种类繁多、功能齐全。例如涂料,有有机水性涂料、溶剂类涂料等,在应用上也有较大区别。新型涂料应用化学知识,使涂料具有低污染、高性能、隔热、防火等多种功能,在材料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建筑建材的应用目的,以达到工程施工的最大效益。又如保温隔热材料,现在常用的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这些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与化学分子力学息息相关。以混凝土为例,要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首先,要了解混凝土的特点,它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水、胶凝材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中,必须认清其复合材料性质和各种混合比例,同时掌握混凝土的搅拌、成型、养护等等。 其次,在混凝土基本特点基础上,科学认知混凝土的集中搅拌特点,科学搭配各种材料比例,确保建筑建材的工作性、效益性和性价比。再次,在实践中结合理论科学的进行建筑建材的选择和应用。如通常情况下,建筑中会使用硅酸盐水泥,在该类建筑建材的选择上,不能单方面的考虑某一方面,要综合考虑,全面了解、可选选择。例如,在配置C40 以下的流态混泥土时,选择 42. 5Mpa 普硅水泥就不太合适,应结合应用需求,选择 32. 5Mpa 普硅水泥,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带来施工的不便。 此外,混凝土的选择要科学的利用化学知识,如相同标号的混凝土,要选择强度系数大,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同强度的混凝土,则要选择需水量小的,降低水泥用量,确保水灰比例的科学性。同时,注重季节、气候等对于建筑建材化学性能的影响,如在混凝土配置中选择水泥,如在冬季施工则易采用 R 型硅酸盐水泥,搭配合适的掺料、外加剂等,确保混凝土性能。总之,化学丰富了现代建筑建材市场,为建筑提供了更多的选材机遇,而新型的建筑建材的使用一定要避开盲目性、跟风性,应在建筑目的的指导下,结合建筑建材性能,利用化学分子力学等知识,科学的、适当的对其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提高建筑建材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化学的分子力学,在建筑建材中应用非常广泛,基于建筑建材的化学分子力学应用,可以将建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做到最佳。总之,要充分利用化学分子力学的原理,在建筑建材中实现广泛的推广性使用,逐步加强对于化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从而达到推动行业发展的目的。 3 结语 高科技带来了建筑建材的高性能、多功能及轻便、美观等等。如玻璃材料钢化、夹丝、夹层等工艺不但提高了玻璃的安全性、抗压性,还对玻璃的隔音性、保温性等有很大的优化作用。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越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玻璃墙、塑料地板等,不断的丰富人类的建筑需求,提升建筑品味,使城市建设的风景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辉宝琨。压力输送式预拌特种干混砂浆生产工艺选择[J].广东建材,2013( 9) . [2]崔东霞,费治华,姚海婷等,粉煤灰与化学外加剂对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1( 4) . 猜你喜欢: 1. 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化学 2. 化学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3. 大学化学论文范文 4. 化学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5. 化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国化工行业经营环境也日趋复杂,面临的风险和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化工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工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化学工程学科集群分析
一、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现象
经过调查统计,我国共有100多所高校招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该专业研究方向过多,一个专业出现87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划分有的甚至是跨学科的。如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属于工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是属于理学,可应用化学居然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同属于一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名称也是多样化的,缺乏统一标准,如安徽大学、南昌大学的绿色化学工程,上海大学就称为绿色化学与工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请教了化工领域的专家,给这87个研究方向做一个归类,分为9个大的方向(表1)。由表1可以发现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存在学科集群现象的,表现在:专业的学科建设,已经不单是化学工程的问题,而涉及到了化学化工研究的所有领域,包括应用化学、环境化工、工业催化、资源与材料工程、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与技术、过程系统工程、油气加工及石油化工等。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的力度较大,表现在:各个高校的研究方向基本上都比较多,如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其研究方向都是传统与现代并存,传统化学化工的研究方向所占比例较大,如化学工程,包含的研究方向较多。部分代表21世纪化学化工发展方向的研究方向,在很多学校都受到重视,如资源与材料工程,研究方向也比较多。
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的创新及竞争优势
本文选择山西省高校做研究,分析其师资力量情况,以分析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集群的创新及竞争优势。山西省作为我国化工3大生产基地,化学化工产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化学化工专业是山西省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学科优势之一。选择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的化学化工学院为样本(见表2),按照前文对学科集群的认识,这些学院都有9个以上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科集群规模。其中论文指该学院教师被SCI、EI、ISTP3大检索刊物收录的论文数。中北大学的数据包含了CA论文。山西大学的数据不包括ISTP论文。专著指该学院教师出版的学术专著数,不包括教材。项目及奖项指该学院教师申请的省部级以上项目、经费及省部级以上奖项。发明专利指:该学院教师申请并且授权的发明专利。3所高校的化学化工学院拥有一定数量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博士学位的教师也占到了较大比例。3所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较为可观,被3大检索刊物收录的论文数量较多,出版了一定数量的专著,申请了一定数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攻关项目,以及“863”项目,甚至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各1项。中北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承担过“973”项目,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中北大学和山西大学还拥有发明专利十几项。从师资力量来看,应该说学科集群让山西省高校化学化工领域的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得山西省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在全国具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
三、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科集群的协同创新模式
山西大学至今已与国内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日本岩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单位签订协议,开展交流。在校企合作方面,与山西三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天脊集团等大型企业,在产品研发、岗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太原理工大学与山西化工研究所建立了山西省化学工程技术中心,还与山西焦化集团公司等6个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中北大学安全工程系与航天一院、航天三院、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和相关生产企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研项目合作。从产学研合作角度来看,三所高校都与国内外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企业合作的视角来看,在研发方面,与山西省的产业集群密切相关,合作领域主要为新能源技术、环境化工、生物工程与技术。3所高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集群与山西省的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协同关系,构建了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模式,围绕着山西省的产业特色,为山西省地方经济服务。
四、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集群的路径
从以上3所高校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单个高校某个学科的集群,在3所高校内部相关专业之间建立了学科集群,集群的方式是建立化学化工学院,统筹化学化工各个专业,从多学科、多专业、多研究方向的角度,进行学科集群。关于区域性学科集群,即单个高校与该高校所在地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之间的集群,3所高校都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集群的方式是产学研合作,与山西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服务地方经济。关于跨区域性学科集群,即单个高校与该高校所在地之外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之间的集群,中北大学有一定的建树,却没有进一步深入。中北大学之所以能够有一定建树的原因是该校原来是部属院校,与其他部属院校具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因此,中北大学的跨区域学科集群,仅仅局限于与兄弟院校的合作,还没有进一步深入到与其他省份企业的合作上。
五、结论
第一,我国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有87个研究方向,扩散性较强,涉及到了化学化工的各个领域,表明该专业的建设具有学科集群现象,并且已经以建院的形式,完成了单个高校某个学科的集群。第二,学科集群有利于团队建设,从而能够产生一定的创新成果,与产业集群一样,使得高校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第三,学科集群与高校所在地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也就是说,学科集群首先必须与高校所在地经济发展特色密切相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第四,从学科集群的路径来看,单个高校某个学科的集群已经完成,区域性学科集群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跨区域性学科集群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当然,我们相信,在区域性学科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走向跨区域性学科集群。
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二:生物质化学人才培训思考
一、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的需求分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已跃居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能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却严重不足,石油供需约缺口1亿吨,天然气供需约缺口400亿标准立方米。而且,由于清洁利用的技术难度较大,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引发了诸多的环境问题。生物质能是第四大一次能源,又是唯一可存储和运输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质能将缓解能源紧缺的现状和减少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幅员辽阔,又是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据测算,我国目前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能源约折合亿吨标准煤。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物质能”。同时,随着化石资源日益枯竭,化学工业的原料也将逐步由石油等碳氢化合物向以生物质为代表的碳水化合物过渡。目前,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生物质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以生物质资源替代化石资源,转化为能源和化工原料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政府、科研机构和道化学、杜邦、中石油、中石化、中粮等大型企业争相研发和储备相关技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海南正和生物能源公司、四川古杉油脂化工公司和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相继建成规模超过万吨的生产线,产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各项性能与0#轻质柴油相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俱佳。我国对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即生物基化学品)极为重视,已列入科技攻关的重点。例如,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大量副产的甘油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非化石来源的绿色化工基础原料。从甘油出发生产1,2-丙二醇、1,3-丙二醇和环氧氯丙烷等大宗化工产品,已经实现或接近产业化。新兴产业的发展,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浙江是经济大省和能源小省,能源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次能源消费自给率仅为5%;而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高产综合农业区,森林覆盖率达60%,生物质资源居全国前列。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生物质能源产业和生物质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对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二、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
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模块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未包含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之中。在《专业目录》中与之接近的是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掌握现代工业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及其产业化的原理、技术 方法 、生物过程工程、工程设计和生物产品开发等知识与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生物工程专业重点关注围绕生物技术进行的工程应用,而生物质化学工程重点关注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包括生物化工技术)对生物质资源进行加工利用的工业过程。可见,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模块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人才培养模式仍处于探索之中。生物质的组织结构与常规化石资源相似,加工利用化石资源的化学工程技术无需做大的改动,即可应用于生物质资源。但是,生物质的种类繁多,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属性,利用技术远比化石资源复杂与多样。可见,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化学工程基础,并熟悉各类生物质资源的特点、用途和转化利用方式。因此,浙江工业大学将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既能把握和解决各种化工过程的共性问题,胜任化工、医药、环保和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工艺开发、装置设计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又能将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于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利用和生物质化工产品的生产开发等领域,胜任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工等新兴行业的工作。
三、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一)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营造人才培养氛围
2007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与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和浙江省科技厅共同主办了“浙江省生物质能源与化工论坛”。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李仁涵副局长分析了我国能源技术的发展状况,强调了发展生物质能需注意工艺过程的绿色化。浙江省科技厅寿剑刚副厅长介绍了浙江省能源消费状况和新能源技术研发动态,鼓励省内外的科技工作者为改善浙江省能源紧缺现状而努力工作。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回顾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科在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特色和人才培养思路。浙江工业大学的计建炳教授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蒋福康教授主持了学术交流与讨论。闵恩泽、李大东、舒兴田、岑可法、沈寅初、汪燮卿等六位院士分别从我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状况、生物质燃料(清洁汽柴油、生物柴油)利用技术、生物柴油联生产物利用技术和以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化工生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精辟论述。2009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承办了“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第84场———生产生物质燃料的原料与技术”。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马淳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科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开展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重大科技专项咨询专家组组长、浙江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生物质能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计建炳教授主持了学术交流与讨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闵恩泽做了题为“21世纪崛起的生物柴油产业”的 报告 ,重点阐释了我国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质化工的机遇与挑战。在两次会议上,来自石油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粮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生物质原料植物的选育、生物质原料的收储运物流供应体系、生物质原料的梯级利用、生物质液体燃料的制取技术、生物柴油的生产实践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生产生物柴油的反应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会议期间,闵恩泽院士等人应邀参加了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建设暨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方向建设研讨会。闵恩泽院士指出,迈入21世纪以来,针对日趋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国家高度重视能源替代战略的发展和部署,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可再生资源代替非可再生资源是大势所趋;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根据国家发展需求调整学科设置、进一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势在必行。闵恩泽院士认为,在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的时代背景下,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化工的产业发展为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方向的建设思路符合当今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近距离接触学术泰斗,聆听专业领域的前沿进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高水平学术会议,浙江工业大学营造了培养生物质化学工程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浙江工业大学将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模块的主干学科确定为化学工程与技术,针对生物质资源加工利用过程的特点,对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工艺学、化工设计、分离工程和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此外,增设了生物质化学与工艺学和生物质工程两门专业课程。生物质化学与工艺学重点讲授糖类、淀粉、油脂、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蛋白质、氨基酸等生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加工转化为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生物质工程从原料工程学、转化过程工程学和产品工程学等角度出发,为学生讲授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过程中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生产实例。化学工程与工艺国家特色专业综合实验室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的资助下,为生物质化学工程(专业)方向增设了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热解制备生物原油两个实验,并在积极筹备开设生物柴油品质测定、淀粉基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制备和易降解型纤维素-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等实验。
(三)实习、实践和毕业环节
生物质化学工程模块依托化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生物质能源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7人,11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具有海外 留学 经历。生物质化学工程模块教师的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产业转化,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物质化学工程模块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与宁波杰森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共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设立了企业专项奖助学金,拓展了实习实践 渠道 ;还依托化工过程模拟基地,引入计算机模拟实习、沙盘模拟等方式,丰富了生产实习环节的教学手段。同时,生物质化学工程模块修订完善生产实习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根据实习厂和仿真软件编写实习手册,强化对实习的质量监控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增加“内培外引”师资的力量,加快实习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从实习方式、实习内容、考核办法和师资队伍等多个角度出发,确保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生物质化学工程模块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数十项。从这些科研和工程开发项目中选取的毕业环节课题,更加贴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或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能够全面检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全方位增强学生结合工程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依托实践教学平台,从“产品工程”的理念出发,选取若干个恰当的产品,串联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环节和课外科技活动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建立起绿色化学和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以生物柴油为例,核心反应是酯交换反应,可以采用水力空化等技术强化反应过程;产物需要采用精馏方法分离,生产废水需要采用电渗析等方法加以分离;生产过程中还涉及流体流动和传热等问题;生物柴油这一产品可以将多个实验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降低实验原料的消耗。教学可以选取其中部分内容作为单元设备设计进行,可以将生物柴油生产车间作为化工设计的教学内容,可以选取部分内容作为学科课外科技项目或毕业环节的研究内容,还可以将生物柴油生产作为创业大赛的竞赛内容。学生可以到生物柴油生产企业进行实习,将工艺革新、过程强化和产品工程融为一体,并通过实验室规模与工业化规模的对比,强化工程意识。
论文图表格式规范如下:毕业论文图表格式要求 一、图 正文中所有图都应有编号和图题。 图的编号由“图”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图1”、“图2”等。 图的编号可以一直连续到文末,图较多时,也可分章编号。 图题即图的名字,每幅图都应有图题,并置于图的编号之后,与编号之前空一格排写。 图的编号和图题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字体采用5号宋体。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的编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正文中与相关图对应文字处须在括弧中注明“见图n”字样。 图与其图题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二、表 正文中所有表都应有编号和表题。 表的编号由“表”和从1开始的阿拉伯数字组成,例如“表1”、“表2”等。
这要看论文的长短了。短的论文,图、表从前到后,分别依序排列。如:图1、图2、表1、图3、表2~。如果论文很长,就需要按章节进行编号,如:图 1-1(即第一章第1张图),再如:图 1-1-1(即第一篇第一章的第1张图)。
不需要。硕士论文图表名称是上传图片时需要用英文标注图片格式,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分类,不属于个人信息,不用进行翻译。
世界上,植物种类数量十分庞大,对千差万别的植物予以命名,是用来识别植物、利用植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区分植物的基础环节。
由于各国语言不同,各地区又对植物都有通俗的称呼,即俗名。俗名不但各国不同,即使同一国各地的叫法也不同,这样就发生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现象。如马铃薯在南京叫洋山芋,在东北和华北多叫土豆,在西北又叫洋芋。又如,同叫白头翁的植物多达16种,分属于4科、16属。植物名称不统一,不利于对植物的考察研究、开发利用及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Linnaeus,C.(1707—1778)发表的《植物种志》一书创造了双名法,后被世界各国植物学家所采用,并经国际植物学会确认,于1867年由等人拟定出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后经多次国际植物学会讨论修改而成。《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规定,以“双名法”命名,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给每种植物命名,第一个字是属名,用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是种名或种区别词,一般用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由此共同组成国际通用的植物的科学名称即学名。植物的各分类单位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有拉丁名,其中种的拉丁名最重要,它通常由三个拉丁字组成,即属名+种名+命名的人名。属名和人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小写。属名大多用名词或带名词性质的词,用单数主格,也可以是表示重要特征和植物原产地;种名多是表示形态特征的形容词,也有些是表示植物生态环境的,如山地的montana,或植物用途如药用的或植物原产地如中国的chinensis,甚至有些是植物原产地的地方土名音译过来的,如龙眼为longan。例如,向日葵的拉丁学名HelianthusannuusL.其中第一个字为属名,为名词,意思是“太阳花”。第二词中文意为“一年生的”(为形容词),第三个字是人名Linnaeus的缩写。三名法是指种下分类等级的命名。例如,新疆杨.是银白杨PopulusalbaL.的变种。
化石木材的三个形态属Dadoxylon Endlicher(1847)、Agathoxylon Hartig (1848) 与AraucarioxylonKraus (Schimper,1870) 建立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们在地质历史中不仅生存的时间长(从晚古生代至中、新生代),而且分布的范围广 (几乎遍布全球),引起化石木材解剖学家们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却不易将前两属分开。迄今,在对这两属的系统分类和命名的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意见分歧和混乱局面。对Araucarioxylon与Agathoxylon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对它们的使用上也有不同看法。本书拟从它们的研究历史分析入手,进而对最近研究的新进展并以现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为准绳加以讨论。其结论是:Dadoxylon,Araucarioxylon属名不宜继续使用。Agathoxylon属名是有效发表,应得到支持、使用。
研究历史的回顾
19世纪前后
这个时代可以称为古木材学研究的启蒙时期。二名法被适宜地用于对化石木材的处理。在古木材学的最初年代里,仅有少数化石木材的标本被研究。在1831年,Lindley和Hutton把一些产于英格兰上石炭统的南洋杉式次生木质部木材置于Pinites Lindley et Hutton属名下,但没有指定典型种,也没有提供属征集要,因而属于无效发表。1833年,Witham建立了一个新种Pinites carbonaceum Witham,从而使Pinites Witham (1833) 成为一个合格发表的属名。1845年,Goeppert把Pinites属,改归Araucarites属。这个转移是无效的,因为这个名称早已被Presl (1838) 用于与现代Araucaria属相似的带叶小枝及其生殖器官。1847年,Endlicher又把Pinites属改建成另一个新属名Dadoxylon,当时他可能没有指定模式种,但后人多以为它的模式种是 ( H.) Endlicher。事实上,Dadoxylon属是Pinites Witham的后出同义名。两年后,Brongniart(1849) 又把Endlicher (1847) 的Dadoxylon属归入他建立的新属Plaeoxylon之中。然而这个转移同样是无效的,因为Palaeoxylon这个属名也早已被Hartig (1848) 用于第三纪 (古近纪—新近纪) 的另一个化石木材。Hartig (1848) 还建立了另一个新属Agathoxylon Hartig,显然它是属于合格发表的(参见Philippe,1993)。
时隔23年后,Endlicher (1847) 的Dadoxylon属又被Kraus (1870) 归入他建立的新属Araucarioxylon之中,它的模式种为Araucarioxylon carbonaceum (Witham) Kraus (=Pinites carbonaceumWitham,1833)。但当时他并没有提到Araucarioxylon与Agathoxylon Hartig (1848) 之间的关系,在Araucarioxylon属的同义名表中,明确地包括了Pinites Witham,所以Araucarioxylon无疑是属于PinitesWitham的晚出同义名。上述这些木材中,它们的髓部和初生木质部在当时并没有被提起或描述过。
在后来的化石木材文献中,Dadoxylon Endlicher (1847) 及Araucarioxylon Kraus (1870) 这两个属的名称被广泛使用,而Agathoxylon Hartig(1848) 却较少被人提及。Philippe (2011,in press) 对这三个属在100年间 (1910~2010) 各自被使用和种数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在2000年以后,它们的总体数目已急剧下降。这是耐人寻味的。
20世纪初叶
20世纪初叶是古木材学的发展时期,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并用,但后者占优势。当时多数人认为二者难以区分。
为了寻求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两属的最佳分类、命名方案,不同学者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法。有些人主张按地质时代来区分两属,即把古生代的这类标本归入Dadoxylon,而将中生代的标本归入Araucarioxylon (Felix,1886;Knowlton,1890;Zeiller,1895;Penhallow,1900;Scott,1902;Arber,1905)。这个主张,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即Araucarioxylon的模式种本身就是古生代的。因此,有很多人反对以时代划分属种的作法,因为它既不符合植物分类学的准则,又不具有科学意义,甚至会产生误导。首先是Potonié(1902) 和Gothan (1905) 强调,对所有的南洋杉式次生木质部的木材,不管其时代如何,均应使用Dadoxylon这个属名,而把Araucarioxylon属视为前者的后出同义名。但是Gothan提议:如果有证据证明某些化石木材确实与科达目有关,可以采用 “Dadoxylon(Cordaites)” 的形式,以显示其亲缘关系。在此期间,Felix (1882) 和Sterzel (1903) 提出:把具有圆盘状髓的Artisia类型的木材归入Cordaioxylon Grand'Eury (1877),而将无圆盘状髓的Tylodendron式的髓模木材归入Araucarioxylon。不久后,Seward (1917,1919),在反对以时代划分属种的同时,提出与Gothan(1905) 的意见相似的方案,即在有一定证据时,可以用 “Dadoxylon (Araucarioxylon)”或 “Dadoxylon (Cordaioxylon)” 的形式表示木材与南洋杉科或科达目的亲近关系。但他对把Tylodendron型的髓部石核归入Araucarioxyon属持有异议。Seward (1919) 还指出,要在南洋杉类与科达目木材之间划出一个清楚的界线是不可能的,因为缺少适当的证据。Kräusel (1949) 提到,长期以来已知的实例,对这样一些木材都是使用Araucarioxylon (=Dadoxylon Endlicher) 的名称,古生代及较老中生代多数的种不属于松柏类,而是科达目或来源于其他裸子植物,人们试图把“真正的”Araucarioxylon从“假的” (如Cordaioxylon) 中分离出来,但还是行不通。换言之,证实“Araucarioxylon”的木材确属南洋杉的证据尚未出现。
上述讨论表明,在这个时期的研究中,不同作者各抒己见。然而,因各家依据的分类标准不同,只能各行其是。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里,人们想把这两个属分开是相当困难的。所以,Gothan(1905) 和Seward (1917,1919) 的划分方案,一度被广泛地使用。直至不久前,Vozenin-Serra,Broutin,and Toutin-Morin (1991) 在西班牙及法国二叠纪木材的研究中,仍然使用这样的划分方案,如Dadoxylon (Cordaioxylon),D. (Araucarioxylon),D. (Eristophyton) 等。最近,Berthelin,Vozenin-Serra,Broutin (2004) 依然如此。有的作者,甚至还将Dadoxylon视为次生木质部的一种类型 (Taylor et al.,2009,)。
20世纪中叶
这个时期是古木材学兴盛时期,也是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在使用中平行发展和分类命名问题的争论最大时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一些专门讨论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系统分类与命名问题的报道。Schultze-Motel (1962c,d) 仍然把Araucarioxylon作为Dadoxylon的同义名,并把他尽可能收集到的有关这两个属的文献,大约有280个种以上,加以报道。他还指出,Dadoxylon Endlicher(1847)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化石裸子植物的木材形态属,时代包括泥盆纪到新近纪,并描述了很多种,不过其含义和被鉴定的多数种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个属迫切地需要作专门的修订。不久以后,Schultze-Motel(1966) 建立了一个新属Dammaroxylon,用它作为南洋杉化石木材的代表,并指出许多早年的文献,对于化石木材的描述往往过于简单,甚至必要的分类特征也不完全,如交叉场纹孔特征没有记载。因此,对那些保存不好的标本及缺乏详细特征描述的属种名称只能放弃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Vogellehner(1964) 在一篇专门讨论化石木材Dadoxylon属命名问题的短文中,追述了不同时期各家所采用的不同名称及其含义后,着重指出三点:(1)南洋杉型的次生木材 (没有向心的次生木质部) 曾被归置于Araucarites,Pinites,Cordaioxylon,Cordaites,Araucarioxylon以及Dadoxylon的不同属名之下,但它们都应归入Dadoxylon Endlicher (1947) 之内;(2)Araucarites Presl(1878) 这个属名最初被用于带叶小枝及球果的印痕,仅有次生木质部的木材保存时,不能使用这个名称。Pinites Lindley et Hutton (1831~1832) 这个属名虽然最初被用于木材,但后来也被用于除木材以外的带叶小枝及球果,所以在化石木材中,应作为 “可疑名称” 而放弃使用;(3)对DadoxylonEndliche属的一个明确划分 (Felix,1883,1887),即广义的Cordaioxylon Grand'Eury及狭义的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所以Cordaioxylon和Araucatioxylon都是Dadoxylon属的晚出同义名,对后者来说它们是不合法的。我们认为,Vogellehner (1964) 的上述评论可能是对的,因为他已经注意到有关的法规。但也有值得商讨之处,如Dadoxylon这个名称本身也是不合法的。
Maheshwari (1967) 描述了一个除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以外的新属 DamudoxylonMaheshwari,模式种是,它的木材包括一个具有分泌细胞的异质的髓部和内始式的初生木质部。但是,Maheshwari在后来 (1972) 修订了这个属的含义,即把有同质髓的木材也包括在他所定的Damudoxylom属之中。Pant和Singh (1987) 指出,早年的作者们,涉及冈瓦纳木材时,把有髓部和初生木质部以及没有这些构造特征的木材,不作任何区分地都置入Dadoxylon属。Walton(1925) 才是运用这个特征对木材进行分类的第一个作者,他把具有分瓣的髓的木材从Dadoxylonpedroi Zeiller(1895) 中分离出来,改建为一个新属Tonomyelon Walton (1925)。从此以后,少数人把髓、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这些特征也对南洋杉式的木材加以使用。但是,Maheshwari (1972),Lepekhina (1972) 以及Prasad (1982,1986) 仅对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特征的重要性给以重视,然而却忽略了对不同性质的髓的分类意义。据他们的意见,在同一个属的木材中,可以有同质和异质髓共存。但是,很多作者对此持有不同意见 (如Kräusel,1928,1956a,b;Maheshwari,1967;Maniero,1951;Surange and Maithy,1962;Mussa,1978a,b)。正如Maithy (1974) 所指出的: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化石木材显示从同质的髓部向一个具有分泌细胞、或分泌道、或硬壁组织的异质髓的过渡。因此,Pant and Singh (1987) 认为,异质的髓部与同质的髓,这是区分不同属的重要特征。Maheshwari (1972) 把Damudoxylon Maheshwari (1967) 的属征,从异质髓修订为 “异质或同质髓”,不但是不必要的,而且是错误的。所以,Pant and Singh (1987) 把这个类型具有同质髓的木材另定一个新属Chapmanoxylon Pant et Singh。他们同时指出,Dadoxylon属这个名称,因它的模式种已被夺走而不能继续使用。
Philippe (1993,1995) 提出一个针对中生代木材属的索引,他认为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两个属,都是Pinites Witham,1883的同义名,是不合法的;而唯独Agathoxylon Hartig,1848是合法的,使用是有效的。他认为以往很多的化石木材的研究,没有尊重现行的植物命名的国际法规。
近代化石木材研究的新进展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在对化石木材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由于现代木材解剖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段的更新,资料也日益丰富,大大地促进和提高了化石木材的研究水平。如我国现代木材解剖学家周崟和姜笑梅(1994) 发表的《中国裸子植物材的木材解剖学及超微构造》专著,为我们提供了对化石木材微细构造特征认识的实证。
次生木质部与初生木质部及髓部之间的关系
在化石木材的研究中,最常见的是仅有次生木质部的木材断块,但有时也发现一些次生木质部与初生木质部和髓部同时保存的化石木材标本。在研究工作中,除了必须搞清次生木质部的结构和构造外,木材的初生木质部和髓部的存在与否也是进行属一级分类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次生木质部有很大的保守性和稳定性,所以有很多木材,特别是那些较为古老的木材类群,它们的次生木质部构造非常相似,譬如南洋杉式的次生木质部为许多植物大类群的木材所共有。因此,对木材的次生木质部的研究,可作为化石木材形态属归类的基础。如Lepekhina (1972,,插图1) 对晚古生代密木型裸子植物次生木质部的木材提出9种基本构造类型,然后把那些具有髓部和初生木质部的构造类型的木材与之搭配,构成新的木材形态属。其中的Araucarioxylon型的次生木质部木材至少可以与9种以上具髓部和次生木质部的木材结合,构成新的形态属。Pant and Singh (1987),Voglehner(1968) 的分类与命名也采用同样的方法。而木材的初生木质部和髓部相对次生木质部而言,它们是活跃分子,对于生活环境和气候等因素都非常敏感,易于变化,在树木的进化中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它们在确定属种分类中,可以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为木材形态属增添了一些可供识别的特征。例如初生木质部可以分出内始式、中始式,及外始式等;而髓部也可以进一步分出同质的、异质的,有横隔的和实心的;在形态上还可以分为圆形的、三角形的、星形的和不规则形的等等,都是确定属一级分类单位的重要根据。
Lepekhna (1972) 试图采用次生木质部和髓部及初生木质部三者的关系,把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区分开。她把Araucarioxylon属视为一个仅是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属,而把Dadoxylon属视为:不但应当具有一个南洋杉型的次生木质部,而且还应当有一个内始式初生木质部和无隔的髓部同时存在,并指出:在早年的研究中,由于只注意到这两个属木材的次生木质部,而忽略了Dadoxylon属应当具有初生木质部和髓部的部分,所以,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人们无法将它与Araucarioxylon属分开。但是Dadoxylon属的原模式种Dadoxylon withamii ( H.) Endlicher(1847) 已被抽走,所以Lepekhina (1972) 用一个选模式种Dadoxylon brandlingii ( H.) Endlicher(=Pinites brandlingii( H.),保留了Dadoxylon这个属名。作为选模式种的Dadoxylon brandlingii,因为它带有一个具横隔的髓部,所以它被Seward (1917) 和Vozenin-Serra et al. (1991) 归入到Dadoxylon (Cordaites)brandlingii ( H) Seward或Dadoxylon (Cordaioxylon) brandlingii ( H.) Frentzen (1931) 中。因此,Lepekhine (1972) 提供的选模式的属征与事实不符,她强调Dadoxylon属的髓是无隔的,所以,经她修订后的Dadoxylon这个属名是无效的,仍然无法使用。
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的属名都应拒绝使用
Dadoxylon和Araucarioxylon这两个属名虽然已经被使用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了,但迄今为止,它们的含义是不清的,而且在使用上也是混乱不堪的。这个类型的南洋杉式的、密木型的次生木材已经不适于继续保留在这两个过时的属中。因为在前者中,一度被广泛公认的模式种Dadoxylon withamii( H.) Endlicher,1847本身就是无效发表的,加之后来它又被Goeppert (1881) 转移到Pity(Pitus) Witham中,因此,Dadoxylon也被有些作者认为是一个没有典型种的属 (Pant and Singh,1987)。
Philippe (1993) 根据现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ICBN,McNeill et al.,2006) 认为:DadoxylonEndlicher(1847) 是Pinites Witham,1833的同义名 (),因而是不合法的。最初的PinitesLindley et Hutoon (1932) 是一个无效发表的名称,因为在这个属中所包括的4个种,都没有限定属的特征,即没有指定模式种 (Art,和)。但Witham(1833) 首次有效地引用了PinitesWitham这个名称,因此Dadoxylon Endlicher (1847) 是Pinites Witham (1883) 的后出同义名,所以Dadoxylon是无效发表。
在Araucarioxylon Kraus(1870) 属中,包括了几个属名作为该属的同义名,其中明确地包括了它们的全型 (holotypes) 或所有的全模 (syntypes) ()。正如Philippe (2011,待刊) 指出,同现代南洋杉科相似的化石木材,长期以来是已知的,通常称为Araucaeioxylon。已描述的形态种达400种以上,而这个类型的木材仅显示少数特有的特征。分类的数量如此之多,是因命名问题而被复杂化。因为Araucarioxylon这个属名也是Pinites Witham (1883) 的晚出同义名,它同样是无效的,所以我们支持对上述两个属名不再使用的倡议。
Agathoxylon属名是合格发表的有效名称
Agathoxylon Hartig,1848的建立,要比Araucarioxylon Kraus,1870早得多,但是前者在很长的时间里却很少被人使用。这是因为人们对它并不熟悉,甚至有人误认为它是Greguss (1952) 建立的(如Agashe and Prasad,1989),实际上Greguss (1952) 只是在同Pteridospermaexylon Greguss作对比时提到了Agathoxylon这个属名。据Philipp (1993),Agathoxylon的典型种是 Hartig(1848),它的特征是:径向壁的纹孔式是南洋杉型的;交叉场纹孔为araucarioid式的,并有轴向薄壁组织。在Philippe (1995) 的另一篇论文中,对Agathoxylon cordainum Hartig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全的属征:“管胞木材,不具树脂道,具缘纹孔南洋杉型;交叉场纹孔南洋杉式;射线多数单列;射线细胞的水平壁和弦向壁平直;轴向薄壁组织存在或不存在”。
化石松柏类的木材,有时也称为管胞木材,一个方便的概念被限定为,一个由管胞木材组成的次生木质部分离的块,仅有较少的其他细胞类型 (Creber,1972)。以下所述的Araucarioxylon型的木材被定义为:管胞木材显示南洋杉的径向纹孔式 (仅在壁的部位上带有非成群的,像在Callioxylon中),没有或很少纹孔式在管胞的弦向壁上,射线多数单列,南洋杉式的交叉场纹孔,光滑的和薄的射线细胞壁;缺乏树脂道 (参见国际木材解剖学会委员会,2004;Philippe and Bamford,2008,对这些术语的定义) 和Philippe (2011,待刊) 提供的一个典型标本的图示。
但是,在化石木材研究的历史文献中,涉及有关Dadoxylon,Araucarioxylon的属、种名称是大量的,而且其中有一些多数双列和双列以上射线细胞的分类单位名称,如何对它们进行系统的修订将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只能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渐完成。
论文已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注意查收,邮件标题为“您要的论文:百度回答”不过.《“葫芦”命名及文化释源》在知网上没有。悬赏分您看着给吧,不好意思啦~~
一、名制:植物的命名规则(种的概念)俗名:学名:林奈、植物之种二名法-属名+小种名+命名者,由拉丁文写成,属名大写,种名小写,一律斜体。国际植物命名法规1.模式法-合法名or正当名;同物异名or无效名2.优先权-最早之命名法通常有优先权3.命名人名字之引证4.属名:us-阳性、a-阴性、um-中性种名:形容词、名词、纪念性质5.有效与正当出版-(1)现在要发表新种的话,必须要在国际性的学术期刊发表。(2)学名之缔造方式合法。(3)附有记述或文引证及早先有效出版之记述文。二、分类单位:界下22级-门、纲、部、科、族、属、节、种、级、变种、型分类系统:1.恩格勒与伯蓝特(德):以花的型态来区分。缺-单子叶比双子叶原始。2.郝钦森(英):将木本植物划分出来。缺-草本比木本进化。3.达克达杨(俄):同时用多项特征来进行区分。 (对被子植物之起源与演化作分类系统之重新试拟)。4.克侬氏(美):修订达克达杨的系统。三、鉴定:确认某种植物之正确名称1.标本馆、2.图志、3.检索表、4.植物分类学家检索表四、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特征:幼叶卷曲、以叶为主体、叶背有孢子囊堆、世代交替。2.乔木状-桫椤科3.笔筒树与台湾桫椤的区分:叶痕(笔有)、幼芽颜色(笔-茶褐色;桫-紫黑色)、叶柄颜色(笔-茶褐色;桫-黑色)、叶柄有刺(笔无) 、孢子囊堆有无胞膜(笔有)裸子植物(针叶树材)总说:(提上次绿色植物谱系演化)高等植物的原始种类。到底有多原始? 从古生代的泥盆纪(约2亿6500万至3亿2000万年前)。 (古-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三叠纪、侏㑩纪、白垩纪;新-白垩纪、第三纪)分布:南北半球之温带中(问同学:温带林分布范围),广漠天然林外形大多:1.干直:举例:如校门口黑森林的二叶松、系馆门口落羽松(与榕树比较)、台湾杉(圣诞树形)(英文名Taiwania)、肯氏南洋杉(鸡毛禫子)。通直圆满-建筑(+偏好=红桧、台湾扁柏)、家具2.枝条轮生:举小叶榄仁树为例=>观赏树3.利用:建筑、家具、造纸(因为针叶树材材色较浅,较软-制浆)为什么叫裸子植物?依恩格勒(以花的型态分):胚珠裸露,不为子房所包。裸子与被子的比较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12345678910 胚珠裸露,不为子房所包花多无花被与柱头花多单性,异株或同株花多为风媒传粉果多为毬果状子叶2至多枚种子发芽时子叶概多出土叶螺旋形排列、轮生或十字对生木材多无导管,仅有管胞多为木本植物 胚珠为子房所包花有花被与柱头花为两性或单性花为虫媒或其他媒介传粉果之种类不一子叶1-2枚种子发芽时子叶出土或不出土叶多为互生、对生或轮生木材多有导管木本草本都有总共有多少种?现存裸子植物,依恩格勒:5部、12科、63属、675种台湾:10科、30属、120多种7种特产:穗花杉属、油杉属、金钱松属、台湾杉属、水杉属、福建柏属、银杉属(提蕨类:世界-12000多种,台湾600多种)特性花多单性,异株或同株(什么是单性花、异株或同株?)果-毬果过程与授精过程之间很久:短者数月,长可达一年如松属-5月受粉,花粉到达胚珠,but胚珠还未发生大孢子,到隔年春天,才在胚珠内生藏卵器,到6月才受精-约1年银杏-4月下旬受粉,8、9月才受精苏铁-6下7上受粉,9下10受精课本第74页下:左边为裸子植物,右边为被子植物常用术语课本第75页:现存裸子植物检索表,是齐头或不齐头,是部的检索表。上星期有大略教分法,检索表希望多为2叉,希望能在每一叉就分出一种,才不会乐乐长。分类表植物界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c)苏铁纲苏铁部苏铁科苏铁亚科苏铁属(Cycas)藏米亚亚科大凤尾蕉属(Macrozamia)藏米亚属(Zamia)银杏纲银杏部银杏科松柏纲红豆杉纲麻黄纲苏铁上星期林概课彦均那一组有稍微提到苏铁-台东苏铁,有提到她活了很久了,所以叫什么-活化石。除银杏外,苏铁的精子具有纤毛且可以泳动和蕨类一样与其它裸子植物都不同,因此苏铁保留了比较原始的形态特征,堪称自然界的活化石。也算是最原始的种子植物。根据化石资料记载,苏铁科植物活跃于中生代距今约2亿2500万年到1亿3600万年前,也就是三叠纪、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所以如果各位有注意,画恐龙的图片,其背景会有蕨类、苏铁,蕨与苏很像,但不相同)由于地球上气候及环境因素的改变,大部分的种类都灭绝了,现今仅存的苏铁属约只剩下30种左右,分别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南部、印度南部、中国大陆、日本南部、马达加斯加及近马达加斯加的非洲大陆与澳洲北部及东北部和斐济、索罗门、东加等一些太平洋小岛;1988年政府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明令公告,台东苏铁为珍贵稀有的保育物种,它是台湾产苏铁科一属一种的特有种植物。苏铁外观-课本75页过去台东苏铁被称为台湾苏铁,从台湾苏铁更名为台东苏铁,曾发生一段有趣的植物分类研究史:在一百多年前一位Swinhoe 的人来台湾采集苏铁,而Swinhoe在1867年,将部分采集的标本送给了Dr. Hance植物标本馆。 1893年英国人William Carruthers 再根据其中一张只有少数叶子及三片苞子叶标本发表了台湾苏铁这个新植物,且存放于大英博物馆。自此以后产于台湾的苏铁标本全部被鉴定是台湾苏铁,而且认为台湾苏铁同时也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广东、福建一带,这样的看法被接受将近约一百年左右。直到1994年当时在台大森林系任职的沈中稃先生,与任职于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邹稚华女士,以及澳洲新南威尔斯国家标本馆的Hill先生、大陆中国科学院的陈家瑞先生共同发现,产于台湾台东的苏铁和产于大陆广东的苏铁在形态上其实有很大的差异,这个时候他们同时提出质疑,台湾苏铁这个名字指的是那一种植物?于是他们又重回大英博物馆去看当年William Carruthers发表的台湾苏铁那一份标本,结果发现这一份标本应属产于广东的苏铁!那台湾的苏铁呢?所以他们就将产于台湾台东的苏铁,另取了新名字叫台东苏铁。根据沈中稃等人的考证结果,发现这个错误最主要原因,系出在Swinhoe送给Hance那一份苏铁标本,标签上记载着Swinhoe采自台湾等字迹并非他亲笔所写,而是出自Hance之手,显然是标本送给了Hance之后他自己加上的,也因为Hance当年在标签上的误植,使两种不同的苏铁共用一个名字长达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