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多义短语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多义短语研究论文

【论文主题词】 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论文摘要】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我”,“他”是主语,“欺”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

论文摘要: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三个阶段。“句处理”是实现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其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词性的判断;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歧义现象分析等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语言学家尽可能地把语言中的这些现象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规律,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以便利于计算机处理。 论文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 现代汉语语法 句处理

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就是汉语信息处理,又称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字处理”、“词处理”分别与汉字和词汇有关,在此主要谈谈“句处理”。

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的意思,又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句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目前。大家都深感现有的关于汉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单就句法方面的情况说。在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将会不断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人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计算机就解决不了。也有一些问题,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就给中文信息处理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信息,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词性的判断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汉语的词性判断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词性意义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词性意义也可能不同,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固定的词性,但有些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

1。他花了十块钱买了一盆花。

2。你用那个锁把门锁上。

3。他比雷锋还雷锋。

这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两个“花”、“锁”、“雷锋”。但它们只是音同、形同,词性和意义都不同。句子1中的第一个“花”是动词,“花费”的意思,第二个“花”是名词,“植物”的意思。句子2中的第一个“锁”是名词,即“锁子”的意思,第二个“锁”是动词,是“锁住”的意思。句子3中第一个“雷锋”是名词,表示人名,第二个“雷锋”是形容词,表示“雷锋的精神、品质等”。具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大体上都能分清它们的区别。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句子1中的两个“花”是词形、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且两个“花”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属于同音词。句子2中的两个“锁”,也是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但两个“锁”意思间有联系,所以属于兼类词。句子3中的两个“雷锋”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意思也有联系,但第二个“雷锋”属于词类活用。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比较细致,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太细,不便于计算机掌握。

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这样来定义兼类词的:亢世勇认为“兼类词有广义兼类词和狭义兼类词。广义兼类词就是中文信息处理中所说的现代汉语的同形词,对于计算机而言,只要词形相同,不管读音是否相同、意义是否相通,是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还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都是相同的,都要从多个当中选一个。狭义的兼类词就是指一般的现代汉语着作定义的,‘同形同音、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且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词”’。陆俭明认为,兼类词是“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如果按这种定义理解,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花”、“锁”、“雷锋”都可以称之为兼类词。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能根据具体环境判断出词的词性,从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尽管如此,但是,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一类词不需要发生词形变化就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类的词可以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这样就给兼类词区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而,兼类词的选择是计算机词性自动标注的一个“瓶颈”。尽管信息处理专家运用了规则排歧、统计概率排歧或者两者结合起来等多种方法进行排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一种系统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二、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汉语中表示语法的主要手段。有些短语、句子的结构不好理解,需要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例如:

A组:a。陕西+甘肃+宁夏 (“陕西+甘肃+宁夏”三者为联合关系)

b。中国+(北京+陕西)(“中国”与“北京陕西”是偏正关系。“北京”与“陕西”是联合关系)

C。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与“陕西西安”是偏正关系,“陕西”与“西安”也是偏正关系)这一组中的abe三个短语对人来说,都很容易分清楚,但计算机目前还很难区分,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就得把三个处所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a类、b类、e类不同关系的条件与规则研究清楚,并将这些条件与规则加以形式化输入到计算机内。

B组:开始讨论(述宾关系)分析研究(联合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取下来(述补关系) 看完再说(连谓关系) 叫他回来(兼语关系)

生产管理(定中关系) 讽刺说(状中关系) 介绍写(不构成合法的句法关系)

这组是现代汉语里“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种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对人来说,通过讲解大致可以分辨,可是让计算机要分清楚,就非常难,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各种不同句法关系的具体规则。换句话说,“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在什么条件下一定构成合法的什么句法关系,能构成什么样不同的句法关系,我们至今还说不清楚。

C组:天气好——好天气(主谓——偏正)很好——好得很(偏正——述补)

来人了。——人来了。(述宾——主谓)

一张票三元钱。——三元钱一张票。(主谓——主谓)这一组都是由于语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和意义都不同的短语和句子。这些结构对人而言,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但这些给计算机理解意思增加了难度。需要人们把这些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概括出规律来,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输入到计算机里。

三、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歧义是进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大障碍。“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计算机面对的歧义,不只是我们人所能感觉到的诸如下面这样一些句子的歧义现象:

(1)他正在输血。(他正给病人输血。/他病了,正输血。)

(2)看望的是病人。(你看望的那个人是病人。/看望你的那个人是病人。)

(3)我们急需进口产品。(我们急需进口的产品。/我们急需从国外进口产品。)

某些在人看来不存在歧义的句子计算机会认为有歧义。例如:

(4)a他被警察叫去罚了一百块钱。

b他被警察叫去写了一份检查。例(4)a句和b句,在人的眼里结构是不一样的。a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一直管到底。全句意思是“他被警察叫去,他被警察罚了一百块钱”:而b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只 管到“叫去”,管不着“写了一份检查”。可是,计算机分辨不清楚。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我们就得将“PP+VPI+VP2”(PP代表介词结构,VP1和VP2分别代表紧挨着的不同的动词性词语)这种结构中的PP对后面动词性词语管辖的范围及其条件与规则进行充分、准确的描写,并加以形式化,“交给”计算机。而这一类现象与规则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不用说研究了。

其实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存在歧义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

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进行“句处理”研究工作就是基于规则展开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研究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难关,主要是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语言规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目前,为了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难题,出现了一个竞相研究、竞相发展的局面。对于句处理,提出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种策略。基于规则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基于统计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文本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各种策略和途径,目前,我们还很难说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各种策略和途径,表面看不同,其实,最终都需要依赖可靠的汉语知识来驱动计算机正确处理自然语言(汉语)。因此,“无论是比较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策略,还是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对语言知识的需求这一点上实际上都是共同的。所不同者,走规则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比如以带有合一条件的规则形式给出)。而走统计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的语料库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比如以一定的数据结构记录的统计结果等)。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不能笼统判断,只能跟具体的应用目标结合起来,由实践结果来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攻克难关,实现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的目标,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48.

2、亢世勇: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7.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1.

4、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一、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4 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傅远碧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教授 电话 学 位 无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修辞学、词汇学 1-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专业基础课 现代汉语 每周 3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814 人 普通话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821 人 2. 专业选修课 现代汉语修辞学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1047 人 现代汉语词汇学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645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带过一届实习生, 48 人;指导过 5 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学生 50 人。 三、教研成果: 参编《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教材》第三章六、七、八节,副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6 月版。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 / 奖励: 2003 年度被绵阳市教育局评为普通话优秀测试员; 2003-2004 学年度荣获绵阳师院优秀教师称号;曾获得学校 青年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被学校评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1-3 学术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手机短信的语言及文化研究 MB 2004014 ” ,绵阳师院院级 课题一般项目,2 年,项目主持人及主研人,已结题; 2. “现代新词语、流行语研究 MB 20030007 ” ,绵阳师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2 年,项目主研人,已结题。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著: 1. 《 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独立完成; 2. 《现代汉语修辞学》(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年 12 月版,独立完成; 3. 主编《趣味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6 年 4 月版; 4. 《手机短信特征探微》,《修辞学习》 2005 年 6 期(核心),独立完成; 5. 《广告用语中的引用现象》,《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 年 1 期(核心),独立完成; 其中《手机短信特征探微》, 2006 年获绵阳市政府第十届哲社奖三等奖。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 、主讲教师情况( 1 ) 2(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陈群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学 位 硕士 职务 文学院副院长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语法修辞 2(1)-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语言学概论,专业教育课程,周学时 3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0 、 2001 、 2002 、 2003 级以及对外汉语 2004 级,学生总数约 1000 人; 2. 现代汉语,学科基础课,周学时 3 ;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0 、 2001 、 2002 、 2003 级以及对外汉语 2004 级,学生总数约 300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过 5 届学生的毕业论文,学生总数 20 人。 三、教研成果: 参加冯志纯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的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 / 奖励: 曾在学校获得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三等奖。 2(1)-3 学术 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 院级重点项目《新词语、流行语研究》, 2003 年 3 月— 2004 年 11 月,主研; 2. 院级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报纸语言研究》, 2006 年 5 月— 2008 年 8 月,项目负责人。 二、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象声词的语法功能和表达作用》,《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1 期,独立完成; 2. 《汽车文化语境中的语言特色及其成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6 期, 独立完成; 3. 《报纸标题的标点修辞》,《修辞学习》, 2006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 4. 《近代汉语程度副词研究》(专著),巴蜀书社, 2006 年 1 月出版。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 、主讲教师情况( 2 ) 2(2)-1 基本 信息 姓 名 张桂英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学 位 文学学士 职务 无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 2(2)-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专业基础课: 现代汉语 每周 3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800 余人 普通话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500 余人 2. 专业选修课: 现代汉语语法学 每周 2 节 3 届学生 学生人数 150 余人 秘书学 每周 2 节 5 届学生 学生人数 700 余人 二、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新词语、流行语研究绵阳师院院级课题,主研人之一, 2003 年— 2004 年(已结题) 三、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 《“一…就…”语用探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年语言学研究专辑; 2. 《浅析多义短语的类型》,《中国学校教育研究》, 2002 年 4 期; 3. 《连谓句和紧缩句的区别》,《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年 2 期。 2(2)-3 学术 研究 一、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四川方言中的委婉语与民俗,绵阳师院院级课题,负责人, 2005 年— 2007 年。 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 《谈谈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中国教育研究》, 2004 年 4 期; 2. 《四川方言中的言语禁忌》,《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 3 ) 2(3)-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程俊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学 位 学士 职务 无 传真 无 所在院系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 621000 ) 研究方向 语言学 2(3)-2 教学 情况 一、讲授的主要课程: 1. 现代汉语 学科基础课 4 学时 / 周 2001 级—— 2006 级中文专业,共计 1000 人左右; 2. 现代汉语 学科基础课 4 学时 / 周 2003 级、 2004 级、 2005 级广电新闻专业,共 185 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每年指导 10 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 2(3)-3 学术 研究 一、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 《时尚语言使用情况探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年 10 期; 2. 《“ shopping ”与“血拼”》,《中华教育学刊》, 2004 年 9 期; 3. 《“糗”字新用》,《当代教师》, 2004 年 8 期; 4. 《网名的特点及社会语用分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 6 期。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傅远碧 女 教授 汉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陈 群 女 副教授 汉语史 主讲教师 张桂英 女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程 俊 女 副教授 汉语言文学 主讲教师 王 静 女 讲师 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 辅导,网络资源维护 王学文 女 助教 汉语言文字学 辅导,批改作业等 3-2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整个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本科 3 人,硕士研究生 3 人。年龄结构: 40 岁以上 4 人,30 岁以下 2 人。学缘结构:分别毕业于五所不同的学校:中山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大、绵阳师院(原绵阳师专)。职称结构:教授 1 人,副教授 3 人,讲师 1人,助教 1 人。四位主讲教师均具有 18 年以上教龄,可以说是一支学缘佳、学历高、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 3-3 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究 近五年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加以改革,进行板块式教学,如把语法知识分为语法概况、分类问题、界限问题、病句问题四个部分来讲解,增强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其次,进行教学研究,写了不少教研论文,如傅远碧、陈群各自对象声词的研究、张桂英对多义短语的探讨。通过科研促教学,拓展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再次,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对新词语、流行语、短信语言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专著和一系列学术论文,这些科研成果用于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代表论著如下: 1. 傅远碧著《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独立完成; 2. 傅远碧论文《手机短信特征探微》,《修辞学习》 2005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 3. 傅远碧论文《大学校园文化流行用语浅谈》,《语文学刊》 2004 年第 3 期,独立完成; 4. 陈群论文《汽车文化语境中的语言特色及其成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年 第 6 期,独立完成; 5. 陈群论文《报纸标题的标点修辞》,《修辞学习》 2006 年第 6 期,独立完成; 6. 张桂英论文《谈谈流行语的构词特点》,《中国教育研究》 2004 年第 4 期,独立完成; 7. 程俊论文《时尚语言使用情况探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第 10 期,独立完成; 8. 程俊论文《网名的特点及社会语用分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6 期,独立 完成。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来,除了对本学科的青年教师严格按照学院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外,还承担了对外汉语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部分青年教师的培养,同时采取了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相互听课以及老带新等方法,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进步很快,无论是在教学组织,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批青年教师以优良的教学业绩,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深受学生欢迎。 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 (或相近)学位的人的比例。 4 、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现代汉语》是高等学校中文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它是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也是学习研究普通语言学、古代汉语、汉语史、方言学等课程的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构成的学科知识体系集中体现了它的理论性,掌握这个知识体系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因此,《现代汉语》最突出的特点是技能性强,实践性强。 • 课程的建设发展 文学与传播学院的《现代汉语》课从 1977 年开始设置, 1977-1981 年期间只有一个教学班,由 刘杰 老师主讲,为《现代汉语》课的初期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1982-1991 年教学班由 1 个扩展到 2-3 个,教材主要选用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师专编写组的《现代汉语》。主讲教师有袁策 通副 教授等,并且培养了几位年青教师,如傅远碧、张桂英、王亚川、陈群等。 袁 老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教学得法,并且科研成果丰富,曾参编全国 44 所师专组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很有影响。其学养和人格都堪称楷模,对年青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在他的带领下,几位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在教学上不断成熟。这一阶段《现代汉语》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全省专升本考试中,我校学生《现代汉语》的总评成绩名列前茅,得到接收学校四川师大、西华师大的一致好评。特别是 1991 年中文系 90 级学生参加全省师专《现代汉语》统考,平均成绩近 80 分,位居全省第一,高出省平均线 8 分以上。 • 课程的巩固提高 1992-2003 年期间,选用的教材有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和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主讲教师主要有傅远碧、张桂英、陈群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知识结构,这些老师都先后去复旦大学等高校进修深造,把所学的先进教学理念用于教学实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在说、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加以训练,如普通话兴趣小组、“一帮一”、跟着录音练习等,使学生的普通话有了长足的进步, 95% 以上的学生都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同时,在《绵阳日报》、《绵阳广播电视报》、《剑南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这些都为他们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兴盛成熟 2003 年至今,《现代汉语》课程的建设进入了兴盛成熟期。首先,教材规范化。现代汉语组的同志通过对几套教材的认真研究,认为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更符合学生实际,这也是一部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在高校使用了 20 多年,具有稳定性和先进性,能够体现所属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其次,师资队伍更加优化。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由原来的 3 位教师扩大为 6 位;学历结构更加合理,引进了硕士研究生;职称系列全面,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再次,授课对象多样化,开设的专业既有汉语言文学,也有对外汉语,还有广播电视新闻学。第四,教学经验丰富, 4 位主讲教师均具有 18 年以上的教龄,多年的教学磨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他们各有所长,基本形成了学术梯队。最后,这支队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研能力较强,撰写了许多教学科研论著。傅远碧教授是近五年来我院涌现出来的在学术界有一定声誉的中年学者,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修辞和词汇研究、手机短信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20 篇,其中 6 篇发表于核心刊物。主研、参研校级科研课题两项,撰写《现代汉语修辞学》和《短信语言修辞艺术研究》两本专著,主编《趣味成语词典》,参编《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和《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教材》。所培养的学生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人民文学》、《四川文学》、《剑南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500 余篇, 80% 的学生有作品公开发表。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课程定位:《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中文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和工具性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语言学理论,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性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包括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明确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提高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增强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讲求语言的文明和健康。同时通过现代汉语的讲授为学生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具备相关的实际能力。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知识模块 学时 绪论 6 语音 15 文字 9 词汇 15 语法 39 修辞 15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课程的重难点:绪论部分:“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等几个概念。语音部分: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辨音和运用汉语拼音方案;掌握说普通话的要领。文字部分:汉字的形体结构;汉字整理和研究的意义;用字规范化。词汇部分:词汇、语素、词、字等基本概念;构词的方式;同义词、反义词的性质、特点、作用;成语的性质、特点、作用。语法部分:词类之间的区别;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一些常用虚词的用法;句子分析及确定句型;多重复句的分析;识别和改正病句。修辞部分: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易混辞格的区别。 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三大原则: 1. 启发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做到既传授知识,又指导方法,提高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2. 少而精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专业特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学生自学、质疑,教师答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 3.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语言规律指导语言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网络、课件等途径对学生的疑难,随时进行解答。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现代汉语组的老师采取了以下形式训练学生的普通话: 1. 成立 普通话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话剧表演等。 2. 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帮助普通话水平较差的学生。 3. 在晨读时间跟着录音磁带练习,这些磁带是由老师选择不同体裁、文质兼美的文章录制而成。通过以上形式的训练,激发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由“要我说普通话”变成了“我要说普通话”。因此普通话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95% 以上的学生都达到了二级甲等水平,其中有些优秀学生还达到了一级乙等。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 教材使用与建设 1977 年以来,教材先后用过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师专编写组的《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年),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冯志纯主编的《现代汉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几套教材通过比较,我们认为黄伯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更符合学生实际,这也是一部教育部重点推荐教材,在高校使用了 20 多年,具有稳定性和先进性,能够体现所属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是公认的优秀教材。该教材体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语言简练,习题丰富而多样,既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自学。 2.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黄伯荣教材中有许多附录,如“《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摘要”、 “同韵字表(同音字表)”、“常见的别字”、“容易读错的字”、“常见的多音字”、“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等,附录中所收的资料都是现代汉语教学中所必需的,教学十分方便,也省去了给学生打印这些资料的麻烦。 同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教学说明与自学参考》一书,由现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说明和教学建议、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教学与自学参考资料、附录五部分组成。这本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尤其是第四部分“教学与自学参考资料”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普通话常见轻声词语》对推广普通话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我们还为学生推荐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这些参考资料为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实践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①《普通话语音常识》,徐世荣著,语文出版社, 1993 年版; ②《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著,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③《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④《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武占坤、王勤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⑤《汉语词汇研究》,葛本仪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 年版; ⑥《语法讲义》,朱德熙著,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 ⑦《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⑧《语法修辞讲话》,吕叔湘、朱德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2 年版; ⑨《现代汉语语体修辞学》,黎运汉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版; ⑩《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 3. 实践性教学环境 文学与传播学院有两个语音实验室,共 100 余座,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提供了条件,增强了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音、听音、辨音、记音的能力。 4. 网络教学环境 文学与传播学院有一个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可以让学生去领略新词语、新语言现象,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评论,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本课程主讲教师都有电脑,都能制作 GAI 课件并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历以及学科全程的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均可上网查阅。上传课程内容具体包括: ① 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参考书目、练习题、教学活动安排; ② 教学课件:涵盖黄伯荣《现代汉语》全部核心内容,并针对学习的具体情况补充相关资料,学生可在网上任意查阅。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含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1.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与目的 现代汉语是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原则是:① 有助于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学习现代汉语的重要性;②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 有助于学生把握若干知识点,并在头脑中形成学科知识体系,进而将知识转化成能力。 在这些原则指导下,本课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具体采用的教学手段有: 第一,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各种语言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并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注意不断地钻研和探索,写出教研论文,前后共发表 30 多篇,约 20 余万字。由于在教学中我们能及时把自己和他人的语言研究新成果介绍给学生,所以大大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分析、运用能力。同时也使教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得以不断提高。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 老子说过:“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① 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在课堂上进行口头练习,课后进行书面作业,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 ② 比较联系的方法。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概念、相似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让学生既找联系,又求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识记这些概念和语言现象,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③ 质疑点拨的方法。在教学中,启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独立钻研和探讨问题的习惯,使他们逐步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 讨论式教学法。注意联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实践证明,启发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⑤ 养成教育法。培养学生自觉做卡片和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积累知识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学生具备了这种自学能力,学会了思维和创造,就能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航行,在知识的高山上不断攀登。

专著1.《课文拈珠》 新疆大学出版社 .《考试作文得失谈》 新疆大学出版社 注:《如皋市报》1993年7月19日和1994年2月18日分别刊发了以上专著出版的简报。江西《读写月报》93年第7期第27页刊发了《课文拈珠》简介。参编的教学参考书《高中生优秀作文选评》 中国劳动出版社 《中学作文指导辞典》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中学语文知识统览》 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文训练范文百例》 辽宁大学出版社 《中外中学生作文写作鉴赏辞典》 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 《语文快速解题法》 海南人民出版社 《散文精品赏析》 花城出版社 《中学语文优秀个案》 苏州大学出版社 《自古文章出少年》(江苏卷) 华夏出版社 《高中语文课堂指导与训练》 人民日报出版社 《海安中学金课堂·高二语文》 上海交大出版社 历年来发表的教研论文《虽不作态 百媚俱生》 《学语文》 《教改难过高考关》 《读写月报》 《读文与识数》 《读写月报》 《山若有灵当断肠》——丘逢甲《春愁》赏析 《少年文史报》 《织网与求异》——浅谈语文复习方法 《课堂内外》 《鸟翔课文显风采》 《语文月刊》 《大节还须咬菜根》——于谦《题画菜》赏析 《少年文史报》 《巧用“预习提示”》 《黑河教育》 《雄浑悲壮的言志歌》——张煌言《忆西湖》赏析 《少年文史报》 《“醉”字巧用引人醉》 《中学语文教学》《意在不言中》——鲁迅小说《药》中的虚笔 《少年文史报》 《一言九鼎》 《少年文史报》 《课文中的乐器》 《语文报》 《孔子如何瞧不起管仲》 《高中生语数外》1992.()《语文高三册基本篇目测试》 《读写月报》 1992.()《重复的艺术魅力》——鲁迅小说《祝福》重复技巧 《少年文史报》 《嗔中含情 骂中见爱》 《少年文史报》 《初中学生作文评点》(4篇) 《初中学习导报》《鲁迅杂文的知识力量》 《中学生阅读》 衬托·抒情·说理 —— 课文写鱼片断 《语文月刊》 讽刺高手 幽默大师 《中学生阅读》 课文中的风雪描写 《语文月刊》 习作《谈找乐》评析 《初中生学习指导》托物寓志 清丽隽永——吴师道《莲藕花叶图》赏析 《少年文史报》 实用生动 别开生面——读《作文成功之路》 《江苏教育报》 讥陋·叹简·颂实践——浅议《石钟山记》中的“三笑” 《少年文史报》课文中的“水”的多边妙喻 《中学语文教学》谈谈课外阅读 《现代中学生》 正意反说 突现个性——鲁迅《范爱农》中的“反说”技法 《少年文史报》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读写月报》 博喻、串喻与接喻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92(11-12)《恸人肺腑 催人泪下》——浅说祥林嫂的三次笑 《语文周报》 《积累知识 广采知识》——秦牧指导青少年写作 《智能开发报》 《漫谈菊花诗》 《少年文史报》 课文写“手”例谈 《中学生读写》 淡淡的景 浓浓的愁——孟浩然《宿建德江》赏析 《少年文史报》 《从“看”的同义词说开去》 《写作导报》 《“飞白”摭趣》 《少年文史报》 《精美的艺术品软木雕》点评 《初中生学习指导》《看似平常最奇崛》——课文中“飞”字的艺术功能 《语文月刊》 《运用“例证法”三忌》 《写作导报》 金子的眼光 贪婪的眼神 《有色普教》 《缘事生议》——小议“启示”文的写作 《语文周报》 《说“长”议“短”》评点 《写作导报》 《一字千钧》 《教与学》 1993.(2-3)析“盲从心理” 《语文报》 《飞白趣谈》 《中学文科》 《从苏步青的建议谈起》 《智能开发报》 《处处留心皆学问》 《文化与智慧》 1993.(8-9)格调清新 意境优美——《巷韵》赏析 《语文月刊》 课文中的宗教名词集释 《语文月刊》 作文·育人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书与联想 《文化与智慧》 《“干戈”与“玉帛”》 《语文教学之友》《古代交友词汇类释》补 《语文月刊》 《“记忆”五法》 《说写月刊》 《动植物与作家笔名》 《中学生博览》 材料作文题一 《语文周报》 1993.(34期)材料作文题二 《语文周报》 1993.(36期)读书须识货 《教与学》 鲁迅为何称钱玄同为金心异 《教与学》 多义短语的辨析与运用 《语数外学习》 多想比多写多说更重要——茅以升谈写作 《现代写作报》 1993(28期)做读书笔记五法 《初中生世界》 抄书与背书 《文化与智慧》 怎样区别比喻义与比喻体 《课堂内外》 《应试作文一点通》 《写作导报》 1994.(24期)供料议论文例析① 《现代写作报》 ——《依依惜别的深情》中的抑扬手法 《中学生知识报》模拟考场作文训练 《作文评点报》 材料作文指导之三 《语文周报》 舍形绘影 情真意淳 《写作》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之友》《“反应”和“反映”》 《文化与智慧》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 《语文报》 《父辈》评点 《写作导报》 《说“在”话兼类》 《语文周报》 《如何确定朗读重音》 《课堂内外》 淡雅朴素 清新真淳 《少年文史报》 从《南州六月荔枝丹》谈科学小品 《语文报》 《把知识面拓宽些吧》 《中学生导报》 《议论文开头八法》 《写作导报》 期联想奇特 哲理深刻——《转换频道》导读《语文报》 入迷——成才的起点 《文化与智慧》 清辉洒大地 幽情满人间 《写作》 妙解句序选择题 《课堂内外》 通达心灵深处的桥 《读写月报》 《父辈》评点 《作文评点报》 两桥并蒂 各领风骚——读《故乡的桥》与《家乡的桥》 《语文月刊》 “臣乃敢上璧”应怎样翻译? 《语文报》 容易读错的成语 《青年知识报》 学成语 练思维 《现代写作报》 碧血丹心 慷慨悲壮 《少年文史报》 咸亨酒店的笑声与孔乙己的悲剧 《作文评点报》 《论“一阵子”与“不明显”》评点 《中学生写作报》勿读破成语 《中学生阅读报》期作文指导 《语文教学之友》涛声依旧 悲愤难平 《少年文史报》 没有规距 不成方圆 《语文周报》 怎样答含蓄语句题 《语文天地》 成语试题撷趣 《课堂内外》 《怎样写咏物短文》 《现代写作报》 期谈课文中的教师形象 《语文天地》 学贵有疑 《文化与智慧》 《蓦然回首》评 《写作导报》 《蒲公英的启示》 《南通教育报》 《语文复习不可忽视课本》 《考试报》 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 《语文周报》 材料作文题分析二则 《语文周报》 情长意足 深厚绵密——毛泽东《虞美人.枕上》赏析 《阅读与写作》 设疑引思 深挖内涵 《语文周报》 《五蓝田性急》评析 《少年文史报》 不要误用问号 《语文知识》 巧用课文作论据 《作文》 说“回合” 《中学生阅读报》释“自名” 《语文学习》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 1996(1-2)童心是宝 《南通教育》 “变调”例说 《中学生导报》 期挑挑中央电视台的刺 《咬文嚼字》 《故乡的桥》荐评 《写作导报》 《考试作文专栏》 《写作导报》 《多角度审题例说》 《写作导报》 《荧屏误读矫正》 《语文月刊》 《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 《读写月报》 1996.()《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读写月报》 1996.()作文指导 《读写训练》 期材料作文审题例说 《写作导报》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控制 《语文月刊》 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周口教育报》 《我心中的东方之珠》评 《现代写作报》 《唐诗与成语》 《语文知识》 《材料作文审题示例》 《读写训练》 《孝,人间第一情》评点 《写作导报》 期《名人与日记》 《青少年日记》 《教师素质与语文教学效率》 《中学语文教学》《勤劳的孩子更聪明》 《南通教育》 《速读——不能忽视的阅读技巧》 《初中生学习技巧》《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校园与家庭》 《课文写“狗”艺术片谈》 《语文天地》 《扇子的艺术风采》 《语文知识》 《不能忽视词的感情色彩》 《中学生学习报》 《巧用数字 出神入化》 《语文天地》 《“平面人”简析》 《语文报》 《模拟试题》(二) 《语文月刊》 2000()《预习课文六步法》 《作文导报》 《大胆地肯定自己》 《初中生 《刍议我国日记的发展》 《青少年日记》 《鼓励创新的好题目》 《中学生阅读报》 《向生活学习》 《初中生》 《日记发展的轨迹》 《阅读与写作》 《对作文批改的思考》 《语文教学通讯》 《请走出读书的误区》 《初中生学习技巧》《现代阅读二题》 《语文月刊》 《放飞绿色的希望》 《中国环境报》 《要学会自建“语文知识库”》 《语文天地》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成才导报》 《自信·刻苦·创新》 《初中生学习技巧》《高中课堂训练与高考应试指导》 人民日报出版社 《悠悠三春情》评点 《作文评点报》《你也具备创新才能》 《江海晚报》《文学常识解题技巧》 《语文月刊》《勤奋刻苦永远不会过时》 《初中生学习技巧》《形近字读音辨析练习》 《中学生学习报》《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贵州教育报》《现代文阅读二题》 《语文月刊》《如何辨析近义词》 《新高考》《优化作文教学 培养创新精神》 《中华创新教育》2004 .7《一句话和一段对话——〈荷花淀〉教学侧记》 《中国教育研究》《模糊控制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名师之路》2004年6期《返璞归真 多读精练》 《现代快报》《作文一练 缺憾与追求》 《新高考》2006年1期《时文导读·流逝的古典》 《成才导报·高考语文周刊》

现代汉语多义短语研究论文

其实学得课本并不重要,所有的现代汉语书说的也都差不多。我给你列几个题目吧。1、句法方面的A、定语的位置。这个参考资料比较好找,主要是有些人说定语可以后移,有些人说不可以,你可以谈一下你的看法。这个是我毕业论文写的,你可以简单说一下。参考资料:[1]王松茂.汉语语法研究参考资料[H].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13。[2]刘忠华.简论古代汉语“定语后置”问题-“定语后置”说质疑[H].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8月第21卷第4期.32-34。[3]朱德熙.说“的”.中国语文,1961年第1期.95-130。[4]转引自温锁林.定语的移位[H].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11月第23卷第4期.74-78。[5]戚晓杰,卢正国.“中心语+定语”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H].东方论坛,2005年第5期.83-87。[6]赵世举.关于“定语后置”问题的新思考[H].襄樊学院学报,2000年1月第21卷第1期.57-63。[7]吕淑湘,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北京:商务印书馆,-266[8]王亚非,王媛.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思考[H].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2月第18卷第4期.82-86。[9]石硫智.乔姆斯基“普遍语法”假说的反证——来自认识心理学的启示[H].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28卷第1期.1-9。(这个不需要全看的,你自己选择)B、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探究这个主要是说,“AA的”后面是动词时是定语还是状语,我把他归为状位形容词重叠式。这个可以写个小论文。参考书目:李宇明1996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中国语文》第1期。李宇明1996论词语重叠的意义《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潘晓东1981浅谈定语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第4期张敏1997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朱德熹1982《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2、语用方面的(这个论文比较好写一些)可以写一下我们平时说话的一些用语,从修辞的角度去写,这也属于语法方面。如《雷人的山寨词》、《小议网络语言的构词手段》希望写这些对你有用。

【论文主题词】 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论文摘要】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我”,“他”是主语,“欺”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

论文摘要: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三个阶段。“句处理”是实现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其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词性的判断;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歧义现象分析等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语言学家尽可能地把语言中的这些现象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规律,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以便利于计算机处理。 论文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 现代汉语语法 句处理

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就是汉语信息处理,又称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字处理”、“词处理”分别与汉字和词汇有关,在此主要谈谈“句处理”。

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的意思,又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句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目前。大家都深感现有的关于汉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单就句法方面的情况说。在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将会不断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人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计算机就解决不了。也有一些问题,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就给中文信息处理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信息,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词性的判断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汉语的词性判断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词性意义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词性意义也可能不同,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固定的词性,但有些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

1。他花了十块钱买了一盆花。

2。你用那个锁把门锁上。

3。他比雷锋还雷锋。

这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两个“花”、“锁”、“雷锋”。但它们只是音同、形同,词性和意义都不同。句子1中的第一个“花”是动词,“花费”的意思,第二个“花”是名词,“植物”的意思。句子2中的第一个“锁”是名词,即“锁子”的意思,第二个“锁”是动词,是“锁住”的意思。句子3中第一个“雷锋”是名词,表示人名,第二个“雷锋”是形容词,表示“雷锋的精神、品质等”。具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大体上都能分清它们的区别。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句子1中的两个“花”是词形、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且两个“花”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属于同音词。句子2中的两个“锁”,也是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但两个“锁”意思间有联系,所以属于兼类词。句子3中的两个“雷锋”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意思也有联系,但第二个“雷锋”属于词类活用。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比较细致,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太细,不便于计算机掌握。

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这样来定义兼类词的:亢世勇认为“兼类词有广义兼类词和狭义兼类词。广义兼类词就是中文信息处理中所说的现代汉语的同形词,对于计算机而言,只要词形相同,不管读音是否相同、意义是否相通,是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还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都是相同的,都要从多个当中选一个。狭义的兼类词就是指一般的现代汉语着作定义的,‘同形同音、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且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词”’。陆俭明认为,兼类词是“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如果按这种定义理解,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花”、“锁”、“雷锋”都可以称之为兼类词。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能根据具体环境判断出词的词性,从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尽管如此,但是,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一类词不需要发生词形变化就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类的词可以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这样就给兼类词区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而,兼类词的选择是计算机词性自动标注的一个“瓶颈”。尽管信息处理专家运用了规则排歧、统计概率排歧或者两者结合起来等多种方法进行排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一种系统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二、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汉语中表示语法的主要手段。有些短语、句子的结构不好理解,需要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例如:

A组:a。陕西+甘肃+宁夏 (“陕西+甘肃+宁夏”三者为联合关系)

b。中国+(北京+陕西)(“中国”与“北京陕西”是偏正关系。“北京”与“陕西”是联合关系)

C。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与“陕西西安”是偏正关系,“陕西”与“西安”也是偏正关系)这一组中的abe三个短语对人来说,都很容易分清楚,但计算机目前还很难区分,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就得把三个处所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a类、b类、e类不同关系的条件与规则研究清楚,并将这些条件与规则加以形式化输入到计算机内。

B组:开始讨论(述宾关系)分析研究(联合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取下来(述补关系) 看完再说(连谓关系) 叫他回来(兼语关系)

生产管理(定中关系) 讽刺说(状中关系) 介绍写(不构成合法的句法关系)

这组是现代汉语里“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种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对人来说,通过讲解大致可以分辨,可是让计算机要分清楚,就非常难,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各种不同句法关系的具体规则。换句话说,“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在什么条件下一定构成合法的什么句法关系,能构成什么样不同的句法关系,我们至今还说不清楚。

C组:天气好——好天气(主谓——偏正)很好——好得很(偏正——述补)

来人了。——人来了。(述宾——主谓)

一张票三元钱。——三元钱一张票。(主谓——主谓)这一组都是由于语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和意义都不同的短语和句子。这些结构对人而言,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但这些给计算机理解意思增加了难度。需要人们把这些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概括出规律来,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输入到计算机里。

三、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歧义是进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大障碍。“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计算机面对的歧义,不只是我们人所能感觉到的诸如下面这样一些句子的歧义现象:

(1)他正在输血。(他正给病人输血。/他病了,正输血。)

(2)看望的是病人。(你看望的那个人是病人。/看望你的那个人是病人。)

(3)我们急需进口产品。(我们急需进口的产品。/我们急需从国外进口产品。)

某些在人看来不存在歧义的句子计算机会认为有歧义。例如:

(4)a他被警察叫去罚了一百块钱。

b他被警察叫去写了一份检查。例(4)a句和b句,在人的眼里结构是不一样的。a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一直管到底。全句意思是“他被警察叫去,他被警察罚了一百块钱”:而b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只 管到“叫去”,管不着“写了一份检查”。可是,计算机分辨不清楚。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我们就得将“PP+VPI+VP2”(PP代表介词结构,VP1和VP2分别代表紧挨着的不同的动词性词语)这种结构中的PP对后面动词性词语管辖的范围及其条件与规则进行充分、准确的描写,并加以形式化,“交给”计算机。而这一类现象与规则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不用说研究了。

其实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存在歧义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

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进行“句处理”研究工作就是基于规则展开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研究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难关,主要是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语言规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目前,为了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难题,出现了一个竞相研究、竞相发展的局面。对于句处理,提出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种策略。基于规则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基于统计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文本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各种策略和途径,目前,我们还很难说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各种策略和途径,表面看不同,其实,最终都需要依赖可靠的汉语知识来驱动计算机正确处理自然语言(汉语)。因此,“无论是比较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策略,还是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对语言知识的需求这一点上实际上都是共同的。所不同者,走规则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比如以带有合一条件的规则形式给出)。而走统计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的语料库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比如以一定的数据结构记录的统计结果等)。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不能笼统判断,只能跟具体的应用目标结合起来,由实践结果来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攻克难关,实现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的目标,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48.

2、亢世勇: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7.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1.

4、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同形词:字形相同但意义毫无联系的词.(同字、异义、性不限) 如:察言观(动词,看)色/道观(名词,道人居舍)把(动词,扶住)稳方向/把 (介词,引介某受动对象)他赶走./拉他一把(量词,拉的次数)/刀把(名词,柄 )大夫(名词,医生)/大夫(名词,古代官名)关(关闭)/关(关口)房东(房主人)/房东(房子东边)多义字:有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有联系.多义词是“单义词”的对称.多义词是具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或基本意义的引申意义.人们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要反映日趋复杂的客观现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词来表示相关的其他事物, 使新旧词义并存.同音字:“同音异义词”的别称.同音词指的是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语言的音节是有限的,要表示越来越多的客观事物就必然会产生一些同音词.多音字: 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汉语多义词意义研究论文

张莉的《现代汉语一词多义成因论析》一文则是从语法功能和修辞语用方面来分析成因,得出词汇多义生成过程中渗透着语法、修辞等多种语言因素作用的结论;除此之外,王文斌的《从图形与背景的可逆性看一词多义的成因一以汉语动词“吃”和英语动词“make”为例》一文是从图形与背景二者可以转换的方面来分析一词多义现象,并得出一词多义的形成多半取决于图形与背景的转化的结论。

我是今年的毕业生,刚答辩完,你的格式还是不对。目录应该在摘要的前面。概要可以不写。

自然语言中语符的多义性大部分是从隐喻派生而来的,也可以说大部分多义的语符是隐喻化的结果,这都是利用隐喻手段形成的。多义词的词义之间存在理据性关系,就是因为词义的扩展主要是通过人的隐喻思维来完成的。隐喻不仅构建我们的语言,还构建我们的思维、态度和行为。认知隐喻理论不仅为维吾尔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某些特定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所以总是单义的。随着语言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意义,就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义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连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事物也在不断产生,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些发展和变化,每种语言都在造新词、借词或给原有的词增加新义来达到提高其表达能力的目的。

短语研究论文

一: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论文摘要和关键词。2、论文摘要应阐述学位论文的主要观点。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尽可能保留原论文的基本信息,突出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和新见解。而不应是各章节标题的简单罗列。摘要以5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3、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4、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5、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6、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7、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1、on account of… 因为…,由于… 2、account for… 说明…的原因 3、on the basis of… 根据…,在…的基础上 4、in any case无论如何,总之 5、in case of… 假使…,万一… 6、in no case决不 7、make sense讲得通,有意义 8、a great/good deal of大量(修饰不可数名词) 9、influence on影响 10、reply to…回答…,答复… 11、once upon a time从前 12、once in a while偶尔,有时 13、refer to…参考…,查阅…,涉及…,提到… 14、depend on…取决于… 15、devote to… 奉献…,致力于… 16、insist on…坚持… 17、look forward to… 盼望…,期待… 18、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和…有点关系 19、have nothing to do with…和…毫无关系 20、be fed up with…对…感到厌烦 21、in detail详细地说 22、be accustomed to习惯于 23、be aware of…意识到… 24、be characterized by…以…为特征 25、be composed of…由…组成 26、be concerned about…关心…,挂念… 27、be determined to do something决心做… 28、be equal to…等于… 29、be identified as…被认为是… 30、be satisfied with对……满意,满足于… 31、as far as somebody be concerned 就...而言 32、as to… 至于…,关于… 33、be beneficial to… 有利于…,有益于… 34、adapt oneself to…=adjust oneself to…使自己适应于… 35、attribute…to…把…归因于…,认为…是…的结果 36、concentrate on…集中注意力于… 37、on the contrary与之相反 38、in detail详细地 39、deprive somebody of something剥夺某人某物 40、in essence本质上 41、inform somebody of something通知某人某事 42、major in主修… 43、in favor of… 有利于…,赞成…,支持… 44、in consequence因此,结果 45、in conclusion最后,总之 早检测论文查重系统我祝大家顺利通过~~~

【论文主题词】 现代汉语语法;比较;解读

【论文摘要】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轻松、快速和准确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不仅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现象,快速准确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大量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更加轻松有效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很好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进行古今句式比较,正确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一般表达形式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我们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作为“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进行比较,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正确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就是句子的表达形式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作为君主”。“尧作为君主”怎样呢?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需要进一步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伟大”,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对象的。这样“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形式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我们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明显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发现: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出来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什么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对象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因此,“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以上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都是“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处于谓语后面,既不能作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宾语),也不能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实际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比较、对象、方式,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要把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以上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形式。不管哪一种形式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对象。“安”是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这一语言现象时,我们可以举出一个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进行比较:“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这种说话的方式却大为疑惑,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进行句法分析,如“他不欺我”,“他”是主语,“欺”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比较,学生会很容易发现“不我欺”是把宾语“我”放在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之一,是为了强调宾语。可见,利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正确理解句意,快速翻译句子,是一种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二、把现代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知识相结合,快速解读句子,全面理解文意

以苏轼《石钟山记》一文第一段为例。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理解这段文字时,教者可让学生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并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分析。这段文字绝大部分实词含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鼓”、“是”、“鸣”、“名”用法比较特殊。我们可以用词法知识进行分析。“鼓”现代是名词,而在“微风鼓浪”一句中,“鼓”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由名词活用为动词,陈述“微风”,支配宾语“浪”,意为“鼓动”。“是”现代是判断词,而在“是说也,人常疑之”一句中,“是说”是偏正短语,是“之”指代的对象,作“疑”的宾语,“是说”应是名词性偏正短语,“是”是代词,限制“说”,意思是“这个”。“鸣”是动词,“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一句中,“鸣”后省略代词“之”。补充完整后的句子应是“虽大风浪不能鸣之(钟磬)也”。按照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该句主干为:浪鸣之。可以看出主语“浪”和宾语“之”之间产生了“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味,据此可以判断“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可理解为“使……鸣”。“名”,现代是名词,在“而此独以钟名”一句中,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看出:“名”处在谓语位置,作谓语。但依据现代汉语的词类知识名词一般不作谓语,由此可推断“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为“命名”。

同样,用句法知识比较分析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多数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一致。而“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两句的表达习惯就与现代汉语不一样。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古汉语的特殊句式,教者可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加以分析。“得双石于潭上”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李渤”,承前句省略,谓语是“得”,宾语是“双石”,这三个词按现代汉语常式句表达习惯组成一句话就是:“李渤得双石”。而原句中“于潭上”是个介宾短语,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一般作状语修饰谓语。据此,“于潭上”应作“李渤得双石”这个句子的状语,这样,该句的完整表达应是“李渤于潭上得双石”,把这个句子与“得双石于潭上”比较,学生自然可以发现原文句子介宾短语后置了,从而掌握状语后置句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一句中,“所在皆是也”意为“到处都是这样”,这是个缺少主语的句子,表达完整应该是:“(什么)到处都是这样”。“什么”是该句陈述说明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石”,“石”后“铿然有声”似乎与“石”构成主谓关系,但这样一来,原句就成为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表达两层意思,即:“石(头)铿然有声”、“石(头)所在皆是”,这显然不符合作者本来要表达的意思。那么“铿然有声”是不是作状语呢?用句法知识分析可以看出,“铿然有声”是动词性状谓短语,一般作谓语。据此,“铿然有声”只有作“石”的定语,意为“铿锵作响的石头”,是一个名词性偏正短语,正好与后面的“所在皆是”构成主谓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古汉语的定语后置句式。

论文摘要: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三个阶段。“句处理”是实现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这一关键性的技术难关。其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词性的判断;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歧义现象分析等等,最根本的方法是语言学家尽可能地把语言中的这些现象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出规律,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以便利于计算机处理。 论文

关键词:中文信息处理 现代汉语语法 句处理

用计算机来处理汉语信息,就是汉语信息处理,又称中文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包括“字处理”、“词处理”和“句处理”。“字处理”、“词处理”分别与汉字和词汇有关,在此主要谈谈“句处理”。

句处理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使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如现代汉语)的句子的意思,又怎样使计算机生成符合自然语言规则的句子。“句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将是一种涉及到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诸方面的综合性知识。目前。大家都深感现有的关于汉语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中文句处理的需要。单就句法方面的情况说。在中文信息处理过程中将会不断遇到我们想象不到的问题,许多问题在人看来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计算机就解决不了。也有一些问题,本身在学术界就有不同的观点,那么,就给中文信息处理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用计算机来处理中文信息,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词性的判断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汉语的词性判断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不同的词,词性意义可能不同,同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词性意义也可能不同,汉语中,大多数词有固定的词性,但有些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例如:

1。他花了十块钱买了一盆花。

2。你用那个锁把门锁上。

3。他比雷锋还雷锋。

这三个句子中分别有两个“花”、“锁”、“雷锋”。但它们只是音同、形同,词性和意义都不同。句子1中的第一个“花”是动词,“花费”的意思,第二个“花”是名词,“植物”的意思。句子2中的第一个“锁”是名词,即“锁子”的意思,第二个“锁”是动词,是“锁住”的意思。句子3中第一个“雷锋”是名词,表示人名,第二个“雷锋”是形容词,表示“雷锋的精神、品质等”。具有一定语言知识的人大体上都能分清它们的区别。从传统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讲,句子1中的两个“花”是词形、读音相同,但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且两个“花”的意思之间没有联系,所以属于同音词。句子2中的两个“锁”,也是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但两个“锁”意思间有联系,所以属于兼类词。句子3中的两个“雷锋”词形、读音相同,词性和意思都不一样,意思也有联系,但第二个“雷锋”属于词类活用。Ⅲ从教学的角度看,这种分类比较细致,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从中文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分法太细,不便于计算机掌握。

目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是这样来定义兼类词的:亢世勇认为“兼类词有广义兼类词和狭义兼类词。广义兼类词就是中文信息处理中所说的现代汉语的同形词,对于计算机而言,只要词形相同,不管读音是否相同、意义是否相通,是同形异音词、同形同音词,还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种用法,都是相同的,都要从多个当中选一个。狭义的兼类词就是指一般的现代汉语着作定义的,‘同形同音、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且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词”’。陆俭明认为,兼类词是“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如果按这种定义理解,以上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花”、“锁”、“雷锋”都可以称之为兼类词。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能根据具体环境判断出词的词性,从而准确理解其中的含义就可以了。尽管如此,但是,汉语词类是多功能的,一类词不需要发生词形变化就可以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不同类的词可以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这样就给兼类词区分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因而,兼类词的选择是计算机词性自动标注的一个“瓶颈”。尽管信息处理专家运用了规则排歧、统计概率排歧或者两者结合起来等多种方法进行排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一种系统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二、短语、句子的结构分析

由于汉语缺乏形态。所以。语序和虚词成了汉语中表示语法的主要手段。有些短语、句子的结构不好理解,需要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分析。例如:

A组:a。陕西+甘肃+宁夏 (“陕西+甘肃+宁夏”三者为联合关系)

b。中国+(北京+陕西)(“中国”与“北京陕西”是偏正关系。“北京”与“陕西”是联合关系)

C。中国(陕西(西安))(“中国”与“陕西西安”是偏正关系,“陕西”与“西安”也是偏正关系)这一组中的abe三个短语对人来说,都很容易分清楚,但计算机目前还很难区分,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就得把三个处所名词组合在一起构成a类、b类、e类不同关系的条件与规则研究清楚,并将这些条件与规则加以形式化输入到计算机内。

B组:开始讨论(述宾关系)分析研究(联合关系)研究结束(主谓关系)

取下来(述补关系) 看完再说(连谓关系) 叫他回来(兼语关系)

生产管理(定中关系) 讽刺说(状中关系) 介绍写(不构成合法的句法关系)

这组是现代汉语里“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的种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对人来说,通过讲解大致可以分辨,可是让计算机要分清楚,就非常难,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总结出“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构成各种不同句法关系的具体规则。换句话说,“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在什么条件下一定构成合法的什么句法关系,能构成什么样不同的句法关系,我们至今还说不清楚。

C组:天气好——好天气(主谓——偏正)很好——好得很(偏正——述补)

来人了。——人来了。(述宾——主谓)

一张票三元钱。——三元钱一张票。(主谓——主谓)这一组都是由于语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和意义都不同的短语和句子。这些结构对人而言,稍加学习就可以理解,但这些给计算机理解意思增加了难度。需要人们把这些语序的`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结构概括出规律来,再用形式化的方式描述出来。输入到计算机里。

三、歧义现象

现代汉语短语结构的歧义是进行汉语句法分析的一大障碍。“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计算机面对的歧义,不只是我们人所能感觉到的诸如下面这样一些句子的歧义现象:

(1)他正在输血。(他正给病人输血。/他病了,正输血。)

(2)看望的是病人。(你看望的那个人是病人。/看望你的那个人是病人。)

(3)我们急需进口产品。(我们急需进口的产品。/我们急需从国外进口产品。)

某些在人看来不存在歧义的句子计算机会认为有歧义。例如:

(4)a他被警察叫去罚了一百块钱。

b他被警察叫去写了一份检查。例(4)a句和b句,在人的眼里结构是不一样的。a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一直管到底。全句意思是“他被警察叫去,他被警察罚了一百块钱”:而b句“被警察”这个介词结构只 管到“叫去”,管不着“写了一份检查”。可是,计算机分辨不清楚。要让计算机分辨清楚,我们就得将“PP+VPI+VP2”(PP代表介词结构,VP1和VP2分别代表紧挨着的不同的动词性词语)这种结构中的PP对后面动词性词语管辖的范围及其条件与规则进行充分、准确的描写,并加以形式化,“交给”计算机。而这一类现象与规则我们过去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更不用说研究了。

其实以上所举的例子都存在歧义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句处理”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排歧问题。

中文信息“句处理”的研究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最早进行“句处理”研究工作就是基于规则展开的,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基于规则的“句处理”研究工作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难关,主要是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语言规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处理的需要。目前,为了解决好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处理”难题,出现了一个竞相研究、竞相发展的局面。对于句处理,提出的各种策略和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这两种策略。基于规则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基于统计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文本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各种策略和途径,目前,我们还很难说哪一种是唯一正确的。各种策略和途径,表面看不同,其实,最终都需要依赖可靠的汉语知识来驱动计算机正确处理自然语言(汉语)。因此,“无论是比较传统的基于规则的处理策略,还是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的基于统计的方法,在对语言知识的需求这一点上实际上都是共同的。所不同者,走规则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诸专家的理性知识,由人来对语言知识进行抽象(比如以带有合一条件的规则形式给出)。而走统计路线的研究者一般求助于计算机对大规模的语料库的统计分析,由计算机来抽象出语言知识(比如以一定的数据结构记录的统计结果等)。两种路线孰优孰劣,不能笼统判断,只能跟具体的应用目标结合起来,由实践结果来评价。”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攻克难关,实现计算机对自然语言的处理与理解的目标,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7,48.

2、亢世勇:面向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77.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1.

4、詹卫东: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Article的意思是:

1、n. 文章;物品;条款;[语] 冠词

2、vt. 订约将…收为学徒或见习生;使…受协议条款的约束

3、vi. 签订协议;进行控告

Article 读法 英 ['ɑːtɪk(ə)l]  美 ['ɑrtɪkl]

短语:

1、jade article 玉器

2、feature article 特写;专题文章;深度文章

3、definite article 定冠词the

4、article of faith 信念;信条

5、article number 商品号;货号

一、article的词义辨析:

article, paper, theme,  dissertation这组词都有“文章”的意思,其区别是:

1、article 多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非文艺性的文章,包括新闻报导、学术论文等。

2、paper 正式用词,多指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专题论文,也指高等学校的学期论文,或学校里的作文练习。

3、theme 一般指大学或高中生作为作业所写的篇幅有限、较完整论述某个观点的文章。也可指作品或谈话的主要论题。

4、dissertation 书面语用词,指独立研究后所写的较为详细的专题文章;也可指学位论文。

二、article的近义词:paper

paper 读法 英 ['peɪpə]  美 ['pepɚ]

1、n. 纸;论文;文件;报纸

2、adj. 纸做的

3、vt. 用纸糊;用纸包装

4、vi. 贴糊墙纸;发交通违章传票

短语:

1、research paper 研究论文;研究报告

2、printing paper 印刷纸;晒图纸

3、paper pulp n. 纸浆

4、paper bag 纸袋子

5、paper box 纸箱

短语学研究论文

最好是自己写是比较,要是没有时间再去找别人去写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是要找正规的。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哪些题目好写? 一、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西语言方式对比2、 词汇学3、 近代英语语言的衍变二、英语语言学课程由三个知识模块组成:理论启蒙、基础理论、研究方法。 理论启蒙模块内容涉及英语的词汇知识、语音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语体知识、英语变体、英语学习策略等。 基础理论模块由英语语言学概论执行,内容涉及语言的各种属性、语言学的学科知识、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文化、语言习得等。 研究方法模块通过介绍语言学研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从事语言研究的本领,并直接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挂钩。 三、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语言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哪个方面比较好写? 说实话毕业论文弄好的话还是比较烦人的,准备了两个星期也没弄出来,题目全被否决了,老师又不给现成的题目,选题都麻烦的不得了,最后直接找VIP英语论文网的帮我的,值得庆幸的是我还好找VIP英语论文网的老师帮了忙,还辅导我熟悉了论文,还有答辩的问题,老师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还是顺利的通过了,嘿嘿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如何学习语言学论文答辩,最好300字以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346浅析汉英动物谚语中的文化348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349浅析英语禁忌语及其发展352浅析英语无标志被动句356浅议译者能力359认知语言学角度下“within” 的空间隐喻意义365商标英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384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375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418新闻英语中的语法特点研究423颜色词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性425移就的审美价值和生成基础426以认知为基础的颜色隐喻研究428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42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438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439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440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之比较研究442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443英汉汉英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44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446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447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448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449英汉人名的比较研究450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451英汉习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的研究453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54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458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462英汉语中红绿色文化比较468英语道歉方式研究 语言学论文的研究思路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的困惑:选题是否有新意或价值,选题是否可行,选题如何打开思路。 一、选题原则:选题要新颖,选题路径:学科、方向、领域、课题、话题、问题,解决方法、效果评估。 选题方向:学科前沿课题,特别是学科交叉性课题,有扩展空间和创新余地。 二、误区:前辈研究很多的东西,没有多少好研究的,在前人的基础上不容再攀高峰。 这需要看研究目标、看研究问题,看研究框架,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时代在进补,科学在发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多元化思考,发散思维,去研究人家没有研究过的东西一定有价值,同时前辈的研究成果也可去粗取精,继承学术也要与时俱进,有创新才有发展。 三、从选题找创新:面向新的语言现象(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语言的研究)、面向旧的语言现象(旧有语言的发展和继承,交叉发展进化等),面向特定语言理论(补充、修正、完善)、面向学科交叉点(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语码转换、符号代替等。 )理论研究:寻求共性(语言共性、语用共性、认知共性等)。 应用研究:寻求对策(面向规划政策、实践(教学、口语化应用、翻译、矫正等。 )。 四、那些选题不会有创新:选题太大,太泛,如语法的认知研究,汉语英语系统的对不分析,认知语法初探等。 太微观没有一般理论性价值。 选题太大,容易重复别人的研究。 结论指向容易归结的常识化和空泛化。 怎样写语言学论文 How to improve your English in full detail (my experience) The Third Edition To be good at English is not particularly easy but not terribly hard you start to learn sentences, or new words, the first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s the "pronunciation". To pronounce perfectly you should buy a tape to assist you to learn and practise.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step to learn English, ignore or pay no attention to this step; you will not learn proper English and you will find the later step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If you are solid and accurate in pronunciation, you will find the later steps much easier and you will stand firmly on the right mastering the pronunciation perfectly, it is the time to accumulate new words and useful expressions. Of course start from the simplest words like “hello, hi, you, me, he, him, his, her”, etc.... and expressions like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how do you do”, etc.......... It is essential to write the words on a piece of paper so that you remember them well. Actually everyone had done these at his/her primary school.*************Now let me tell you how I learnt English in China. ******************* Speaking:In China, you won"t have enough chances to speak English. What I did was in the morning I got up early and read aloud the texts in the textbooks. The initial aim was to achieve the same speed as the tape, and then being able to read aloud the texts with the same style as the English announcer in the tape. By doing this, it helps you to consolidate your pronunciation and it is much easier to learn English in China because you can watch some TV channels in English. The more channels in English the better because you can choose your preferred programmes and it helps you to learn English with interests of your own, hence ideal for listening and expression/words is also very useful to write diaries. On writing diaries, it is not useful if you just write it without the care of grammar and spelling. When you finish you should always read your diaries again to check for errors and refine your sentences (. remove repetitive words, use better expressions, and sort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Reading: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read story books in English, starting from thin ones with not many new words. Read as many thin books as you possibly can. Little by Little you will want to read thicker books, and your reading ability will get even four elements together:I have to emphasise that when you do all these reading, listen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you should join them together as a whole, apply the new words you learn from watching TV, reading books to your writing and enhancement of learning comes from getting hold of the possible opportunities to speak English (in China or abroad):In China, you should try to go to local English corner to practise your oral English. If you are abroad then you should make a lot of English or international friends so you alway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Spoken English, attitude is very important. You need to be very keen and you must not be shy. Never be afraid to make mistakes. Always think that a talk in English with some one will help you can think in this way: since my parents have paid so much to support me to study abroad, the money is partly spent o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learning English; therefore I ought to try my best to take every opportunity to practise my English. My English has risen to a higher level in the last 2 years, because I talk in English most of the time. Having some international friends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deed. Summing up the activities:I have also been watching TV too. The real improvement lies in staying with international friends long enough and watching a lot of TV such as news, football, dramas, documentaries etc.... Writing diaries also helps me to remember good words, good expressions and practise sentence structuring.*****Now, I have finished talking about how to learn and improve General is the time to switch to "Your Major in English" ******************************* Knowing general English on its own is not going to be sufficient for most people. Skills are as important as mastering another language. General English helps peopl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ir lives. Technical English helps you to take on challenges to change the world for the highest, to earn money for your living for the people who have a degree in English go abroad to learn something different but heavily based on the language such as Media study, ... 中文系 关于语言学的论文题目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emphasis, accent and prominence is also defined differently;s build a fire. Táá diné "ooljéé". A syllabl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 English only long vowels and diphthongs can occur in open syllablesOn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一. Introduction So far we have been talking about phonetic features as they apply to single phonetic segments: phonetic. (Hawaii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udy of phonological features which applies to groups larger than the single segment, are known as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such as the syllable or the word. The study of these features is known as prosody.二. Syllable The most obvious prosodic feature in language is the syllable, nucleus, and coda, of which nucleus is a must. A syllable that has no coda is called an open syllable while a syllable with coda is called a closed syllable. It mainly includes syllable, stress, pitch, that is, onset; they must end in a consonant (Navaho): Háá"ishah dididiljah;syllable". In this paper, I will talk about the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in great detail, that is, they always end in a vowel, never a consonant, suprasegmental.) In other languages, syllables are always closed. Let"s briefly discuss the notion of syllables. Like all of our other basic linguistic concepts, although everyone knows what a syllable is, the concept ", tone. The maximal onset principle states that when there is a choice as to where to place a consonant, it is put into the onset rather than the coda, every Hawaiian syllable must begin with a consonant. (Aloha spoken as a single word begins in a glottal stop, and production of stress is generally believed to depend on the speaker using more muscular energy than is used for unstressed syllables. From the perceptual point of view, all stressed syllables have one characteristic in common, and that is “prominence”. Roach has manifested that at least four different factors are important to make a syllable prominent:i) Loudness: Most people seem to feel that stressed syllables are louder than unstressed ones; in other words, loudness is a component of ) Length: The length of syllables has an important part to play in prominence; the syllables which are made longer than the others will be heard as ) Pitch: Pitch in spee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requency of vibration of the vocal folds and to the musical notion of low-pitched and high-pitched notes; if one syllable is said with a pitch that is noticeab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others, this will have a strong tendency to produce the effect of ) Quality: a syllable will tend to be prominent if it contains a vowel that is different in quality from neighboring vowels. Languages differ in how they use ) In some languages, each syllable is equally stressed or unstressed,as in Cambodian2) the syllable in each word is more stressed. The place of stress is fixed on a certain syllable:1) initial. Finnish, Hungarian and other Finno-Ugric languages2) penultimate. Polish,3) final. ) Complex set of rules. In Bulgarian nouns and verbs have separate sets of rules for stress placement. Hopi (phonetic: first syllable of a two syllable word: síkwi meat; in words of three or more syllables, accent falls on the first long vowel: máamatsi to recognize; or on the first short vowel before a consonant cluster: péntani to write; otherwise it falls on the next to last syllable: wunúvtu stand up) The place of stress is ) In Russian the stress is completely random: xoroshó, xoró) In English the stress is more predictable but still random. Usually a middle syllable of a longer word receives the stress. In two syllable words stress is rando and often renders differences in meaning: project/to project, produce/produce, and insult/ to insult. Some languages have more than one stress per word: English is such a language. In English, words of four syllables or more have a primary and a secondary stress. Some English compounds have phrasal stress on the first element of the compound. Phrasal stress often distinguishes meaning in adjective/noun combinations. Sentence stress in English According to He Shanfen (1992), English sentence stress has two main functions:⑴ to indicate the important words in the sentence; ⑵ to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he rhythmic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Consequently, in connected English speech, sentence stress usually falls on content ( or lexical) words, which carry the basic meaning of a sentence, . nouns, adjectives, adverbs etc. Those which are usually unstressed in sentences are form (or structural) words, which show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such as articles,...

----可以按以下要求去写题名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3. 撰写 英文题名的注意事项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作者1.作者署名的规范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示例:王军1,张红2,刘力1 (1.××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 2.××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100011)翻译作者及其单位名称的注意 [事项 ①]翻译单位名称不要采取缩写,要由小到大写全,并附地址和邮政编码,确保联系方便。 ②翻译单位名称要采用该单位统一的译法。 ③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拼写,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例如: LI Hua(李华),ZHANG Xi-he(张锡和),ZHUGE Ying(诸葛颖)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3.撰写英文摘要注意事项 以上中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都适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语有其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习惯,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特别注意。关键词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正文1.正文规范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 不超过五级。 1.参考文献的规范及其作用 为了反映文章的科学依据、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列出参考文献表。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所有引用别人的观点或文字,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都必须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致谢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1.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 鲁川,林杏光 文献来自: 汉语学习 1989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case)指的是“语义格”。 汉语的谓词V(verbal)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体词N(Nominal)包括名词、代名词和量词。 格关系是诸多的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hons ... 被引用次数: 5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 刘勋宁 文献来自: 世界汉语教学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萧国政(2000)现代汉语句末“了”意义的析离,《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赵世开 沈家煊(1984)汉语“了”字跟英语 ... 被引用次数: 4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 方经民 文献来自: 世界汉语教学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经民(1982) 《关于语素、词和短语》一文读后,《中国语文》第3期。 方经民(1997) 论汉语方位参照系统中的对立平行现象,《大河内康宪教授退官记念-- ... 被引用次数: 1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 金立鑫,白水振 文献来自: 汉语学习 2003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 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样式现代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 SVO型语言 ,语法上的一般规则是 :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 ,定语在名词的前面 ,状语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 ...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 范伟 文献来自: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范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现代汉语 ... 语法特点;;认知解释本文对汉语语法中有关个体量词的四个特点作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认为:1 ... 被引用次数: 1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 刘勋宁 文献来自: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 期。 刘勋宁1990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 期。 刘勋宁1998 《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 ... 被引用次数: 2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新进展 俞士汶,朱学锋,王惠 文献来自: 中文信息学报 2001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开发。这部电子词典的规格说明书[1]在《中文信息学报》1996年第2期全文发表之后,它在汉语信息处理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更详细地介绍这部词典的专著《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2]于 ... 被引用次数: 1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邵敬敏 文献来自: 世界汉语教学 1998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人们的思想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过,语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从来没有达到过像现在这样的水平。我们这一代能够亲身参与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应该说,是十分幸运的。今年是汉语 ... 被引用次数: 1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 萧国政 文献来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3页。关于指称和陈述,可参看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和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载《方言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80年代以来汉语信息处理研究述评——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背景之一 詹卫东 文献来自: 当代语言学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探讨适合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基本没有涉及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副标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而不是“现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因为本文不谈语音处理方面的研究。另外,本文所指的语法研究,从宽理解也包括 ... 被引用次数: 17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具体的你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中国知网()上挑挑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