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二胡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

二胡论文答辩

出生于安徽省淮北地区,自幼喜爱音乐,8岁学习二胡,高中时开始学习钢琴及声乐;1995年至2000年本科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2000年毕业后任云南大学艺术学院专业教师;2002年考取上海音乐学院美声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陈敏庄教授,2002年攻读硕士期间兼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专业教师;2005年5月在上海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学位独唱音乐会;2005年6月完成硕士论文答辩获硕士学位。

艺术在常总是十分高雅而不可及的,其实它可以是一首歌、一次展览、一段经历……有艺术的生活就有欢乐,就有美。生活处处有艺术,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当我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时,妈妈带着我来到了一个弦乐培训班,当我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时,一个慈祥的老爷爷递给我一把奇怪的东西,接着一个大哥哥手把手地教我怎么拿,还告诉我这把奇怪的东西叫“二胡”,从此,我的二胡学习生涯便开始了,刚开始还真是十分的“新鲜”那时候,只知道新奇,根本不知道学习弦乐的艰辛,每天一放学回家就拿起二胡,拉着弓,内外弦地拉换,觉得很有趣,可学了一段时间,新鲜瘾过了,我便尝到了学二胡的“艰辛”先是找音很困难,因为二胡没有像笛子、古筝那样有个固定的音准,所以只能靠耳朵来找音调,在音准问题上是需要学者下许多工夫。接着,我天生就是个慢性子,对快弓的掌握十分吃力,一练几个小时还得不到什么见效。为此,我常常是边哭边学,再加上小孩子贪玩,可练二胡常常是好几个小时,练完了还得做作业,哪还有什么时间玩。那时,我对二胡还真是厌倦至极,还想过放弃,可每次还是坚持下来了。练了几年,上了轨,也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其实练二胡也是有技巧的,我也终于感受到了音乐、艺术带给我的“乐趣”随着学习二胡等级的升高,曲子也越来越有难度。可是,我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厌倦,而是从中寻找乐趣。其实有没有学会固然重要,但过程,克服困难的过程更重要。当我开心时,我用音乐表达我的欢乐,当我悲伤时,我也用音乐来发泻、表达,将我的感情融入二胡,这也许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吧!学二胡,真的令我“受益匪浅”学二胡,不仅仅让我有了这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使我收获了克服困难的毅力与良好的心理状态。至今,我已经逐步学会如何良好把握和调解心理,使钉在面临重大事件前不会惊慌失措、紧张而导致没能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不仅这样,学一门乐器,还使我的乐感有了提高,陶冶情操。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使我的生活中也飘满了艺术的芳香。有了艺术,生活才有美,有了生活,也才有艺术。生活处处都是艺术,不需要刻意发现。自然产生美,自然才有艺术。

一、培养目标 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音乐理论、音乐创作、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师资、艺术管理、戏剧影视及舞蹈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学制、学历层次 专业专业代码方向学制学历层次音乐学050401音乐学5本科音乐教育与表演4本科艺术管理(传媒及文化产业)4本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050402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5本科计算机音乐5本科指挥5本科音乐表演050403声乐演唱(美声、民族声乐)4本科中国乐器演奏(笛子、笙、唢呐、二胡、板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琵琶、三弦、扬琴、筝、古琴、阮、柳琴、民族打击乐、管子)4本科管弦乐器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小号、长号、圆号、大号、打击乐、萨克斯)4本科键盘乐器演奏(钢琴、手风琴、双排键电子琴)4本科现代音乐(演唱、爵士鼓、吉它、电贝司、现代键盘、电子手风琴、萨克斯管、爵士小号、爵士长号)4本科表演050412戏剧影视表演4本科舞蹈编导050410舞蹈编导、舞蹈表教(汉唐古典舞、民间舞方向)4本科舞蹈学050409舞蹈史4本科教育学040102学前教育与表演4本科文化产业管理110310S音乐商务、音乐传媒4本科三、招生地区 面向全国招生 四、报考时间、报考条件、报考手续 (一)报考时间: 1.报名时间:2011年2月14日—2月15日(报名地点:天津音乐学院南院) 2.考试时间:2011年2月16日—2月25日(考试地点:天津音乐学院北院、南院) 初试:2011年2月16日—2月18日;2月20日公布参加复试名单 复试:2011年2月21日—2月23日;2月25日公布参加文考名单 (二)报考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人员可报考: 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并符合专业体检要求。 2.下列人员不可报考: 高、中等教育的在校生;被高校开除学籍不满一年者;因触犯刑律被追诉或正在服刑者。 (三)报考手续: 1.所需证件:考生如已在户口所在省(市)高招办办理艺术类高考报名手续,须持艺术类高考准考证及复印件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未办理高考报名手续,须持所在学校介绍信或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和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遗失的,需带本人户口页) 2.报名时交同一底版的近期免冠半身一寸照片5张。 3.报名考试费:按天津市物价局(1999)460号文件规定报名考务费150元(材料不全者不予报名,复试加收复试费)。 4.报名费和报名手续等一概不退。 (四)兼报: 考生可兼报其他专业,其中管弦系大提琴与民乐系大提琴可互相兼报,小提琴可兼报中提琴,钢琴可兼报双排键电子琴,二胡可兼报板胡,琵琶可兼报三弦、柳琴,三弦可兼报阮,琵琶、古筝可兼报古琴,扬琴可兼报民族打击乐,音乐教育与表演可兼报学前教育与表演,并标明志愿次序。 五、专业考试内容 1.音乐学 ⑴初试: ①音乐学基础知识: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 ②风格听辨 ⑵复试: ①视唱:程度不超过两升两降 ②听写:音程、和弦、旋律等 ③乐理 ④论文写作 ⑤面试:演唱与演奏(民歌、曲艺、戏曲演唱;乐器演奏);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论文答辩;心里素质考察 ⑶备注:交本人专业论文一至两篇 2.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计算机音乐 ⑴初试: ①听写:和弦、旋律、二声部旋律、四部和声连接等 ②乐理 ③歌曲创作:民族风格、艺术歌曲风格各一首 ⑵复试: ①器乐曲创作:单一主题、展开性中部的再现单三部曲式多声部乐曲 ②和声:程度到一级关系转调 ③视唱:程度不超过三升三降 ④面试:演奏(唱)本人作品;演奏钢琴(练习曲、复调乐曲、其他乐曲)或其他乐器;演唱民歌戏曲等 ⑶备注:交本人多声部作品二至三部(复印八份) 3.指挥 本专业方向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新增方向,学制五年,2011年开始招生。具体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请关注我院网站,将另行通知。 4.演唱(美声) ⑴初试:演唱两首歌曲(中外歌曲各一首,外国歌曲须用原文演唱) ⑵复试: ①考试内容要求与初试相同,但曲目不得重复 ②乐理、听写、视唱 ⑶备注:考生要求五官端正、形象好、气质佳,善于表演 5.演唱(民族声乐) ⑴初试:演唱两首中国民族声乐作品(中国艺术歌曲、中国歌剧选段、传统民歌、民族风格创作歌曲和戏剧曲艺唱段均可)。为拓宽民族声乐男生声部的选材,男声可演唱一首外国作品替代上述中国作品一首 ⑵复试: ①考试内容与初试相同,但曲目不得重复 ②乐理、听写、视唱 ⑶备注:考生要求五官端正、形象好、气质佳,善于表演 6.中国乐器演奏 ⑴初试:演奏中型以上练习曲、乐曲各一首(如无练习曲另选技术性较强乐曲一首) ⑵复试: ①演奏不同风格类型乐曲两首(与初试曲目不得重复) ②乐理、听写、视唱、视奏 ⑶备注: ①每人限时10分钟,自备乐器,练习曲和技术性较强的乐曲不带伴奏,伴奏限一人 ②民族打击乐须分别在有旋律和无旋律的乐器上演奏一至二首乐曲或练习曲,其中必须有一种民族打击乐器和一首中国乐曲 ③大提琴考试要求同管弦乐器演奏方向的大提琴要求 7.管弦乐器演奏 ⑴初试: ①管乐:自选3个升降号以上(含3个)音阶、琶音一条(两个八度吐音、连音各自演奏一遍)、两首不同性质的练习曲(较慢连音与快速吐音)和乐曲一首(不带伴奏) ②弦乐: a.小提琴:演奏三个八度大调或小调音阶和七种琶音一套,同调两个八度的三、六、八度双音阶各一条,两首不同性质的练习曲;巴赫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中的一个乐章 b.中提琴:演奏三个八度大调或小调音阶和七种琶音一套,同调两个八度的三、六、八度双音阶各一条,两首不同性质的中提琴练习曲;巴赫六首无伴奏组曲中的一个乐章或三首瑞格无伴奏奏鸣曲的一个乐章 c.大提琴:自选三个八度单音阶、琶音及同调三、六、八度双音阶各一套,自选不同性质的练习曲两首,巴赫无伴奏组曲中的前奏曲或舞曲一首 d.低音提琴:自选两个八度的大调或小调音阶及琶音一套,两条不同性质的练习曲 ③打击乐:演奏小军鼓、马林巴练习曲各一首,马林巴中等乐曲一首,抽查音阶琶音一条,演奏钢琴曲(车尔尼849以上程度)一首 ⑵复试: ①管乐:大型乐曲一首(不可重复初试作品) ②弦乐: a.小提琴自选协奏曲第一乐章(加华彩乐段)或二、三乐章,另选技巧性乐曲一首 b.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自选协奏曲第一乐章或二、三乐章,另选乐曲一首 ③打击乐:除初试内容外,小军鼓练习曲一首,马林巴中等以上乐曲一首,定音鼓练习曲或乐曲一首,钢琴奏鸣曲一首 ④乐理、听写、视唱 ⑶备注:一律要求背谱演奏,钢琴伴奏自理,乐器自备 8.键盘乐器演奏(钢琴) ⑴初试:肖邦练习曲一首(OP10 NO3、6、OP25 NO7除外),古典奏鸣曲(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快板乐章 ⑵复试: ①巴赫平均律一首、乐曲一首(中外均可) ②乐理、听写、视唱 9.键盘乐器演奏(手风琴、双排键) ⑴初试: ①手风琴: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中外均可) ②双排键:巴赫乐曲一首、自选曲一首 ⑵复试: ①手风琴:复调乐曲一首、乐曲一首(中外均可) ②双排键:自选曲一首,并加试即兴演奏、视奏(使用双排键电子琴、钢琴均可) ③乐理、听写、视唱 ⑶备注:要求背谱演奏 10.现代音乐 ⑴初试: ①演唱:歌曲两首(至少演唱一首通俗歌曲,自带伴奏和伴奏带) ②现代键盘:演奏爵士风格乐曲一首,中型乐曲一首,即兴演奏(包括流行音乐功能标记和流行音乐节奏,如:布鲁斯、爵士、摇滚等);视奏 ③萨克斯管、爵士长号、爵士小号:演奏大、中型乐曲各一首(不带伴奏);视奏 ④爵士鼓:在有旋律(马林巴、钢琴均可)和爵士鼓上分别演奏一至二首乐曲或练习曲,即兴演奏(包括流行音乐各种节奏);视奏 ⑤古典吉它:演奏练习曲一首,巴赫组曲中乐曲任选一首,古典派作品一首,浪漫派(或20世纪)作品一首;视奏 ⑥电贝司:演奏练习曲一首,自选乐曲一首(不带伴奏);视奏 ⑦电吉它:演奏民谣吉它指弹乐曲一首,电吉它乐曲一首(不带伴奏);视奏 ⑧电子手风琴:巴赫或斯卡拉蒂复调作品一首、乐曲一首(流行或近现代,中外不限)及相关的基本乐科知识 ⑵复试: ①演唱:口头问答和即兴陈述、除演唱外的特殊才艺(舞蹈、武术、朗诵、乐器、表演、BBOX等) ②除演唱方向,其余方向专业考试均为一试 ③乐理、听写、视唱 ⑶备注:自备乐器,一律要求背谱演唱和演奏 注:音乐表演专业复试视唱、听写、乐理程度: ⑴视唱、听写: ①演唱(美声)、演唱(民族声乐)、中国乐器演奏、管弦乐器演奏(管乐、低音提琴、打击乐)、键盘乐器演奏(手风琴、双排键)、现代音乐: a.视唱:程度不超过一升一降 b.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三和弦及单旋律 ②管弦乐器演奏(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键盘乐器演奏(钢琴): a.视唱:程度不超过两升两降 b.听写:和声音程、三和弦、七和弦及单旋律 ⑵乐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值组合;音的速度、力度及常用音乐术语;自然大调音阶、调与调号;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与装饰音;音程;和弦;大、小调式体系;大、小调式中的音级、音程、和弦;以五声调式为基础的民族调式 11.音乐教育与表演 ⑴初试: ①主项: a.钢琴:练习曲或复调作品(巴赫平均律赋格部分)任选一首;乐曲一首 b.手风琴:练习曲或复调乐曲或斯卡拉蒂奏鸣曲任选一首;乐曲一首 c.其它乐器:练习曲一首;乐曲一首 d.声乐:自选歌曲两首(须有一首中国作品) ②副项: a.键盘(钢琴、手风琴):练习曲、复调作品、乐曲任选一首 b.其它乐器:练习曲、乐曲任选一首 c.声乐:自选歌曲一首 ⑵复试: ①面试:音乐常识、思辨问答和其它艺术才能(舞蹈、板书、第二乐器、其它自选) ②视唱:程度不超过一升一降 ③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三和弦及单旋律 ④乐理 ⑶备注:一律要求背谱演唱(奏),主项和副项必须兼顾声乐和器乐,考试时由主考指定演唱(奏)作品的部分或全部 12.艺术管理(传媒及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管理 ⑴初试: ①综合笔试:音乐学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戏剧影视基础知识、听辨 ②命题写作 ⑵复试: ①艺术技能展示:演唱、演奏、舞蹈、戏剧表演等,至少展示一种艺术才能 ②英语口语 ⑶备注:计算机程度出示证明 13.戏剧影视表演 ⑴初试: ①表演:即兴创作,根据考生分类抽题进行 ②朗诵:体裁自选,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③艺术特长展示:自备声乐展示(必选)、形体展示(必选)、乐器演奏及其他才艺(备选),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⑵复试: ①表演:即兴创作,根据考生分类抽题进行 ②朗诵:自选小说片段、诗歌、寓言或笑话一篇 ③声乐:自选歌曲与主考老师测试相结合 ④形体:自选舞蹈、体操、武术与主考老师测试相结合 ⑤随复试进行口试 ⑶备注: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62cm以上(参考)、男生172cm以上(参考),考生裸视以上 14.舞蹈编导 ⑴初试: ①基本功与技术技巧测试 ②模仿能力测试 ③舞蹈成品片段(自备伴奏磁带或CD,时间不超过二分钟) ⑵复试: ①舞蹈成品片段(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不得与初试相同) ②编舞能力测试(内容由主考老师指定) ③舞蹈、音乐常识(口试内容由考生抽签) ⑶备注: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62cm以上、男生172cm以上 15.舞蹈表教 ⑴初试: ①基本功与技术技巧测试 ②模仿能力测试 ③舞蹈成品片段(自备伴奏磁带或CD,时间不超过二分钟) ⑵复试: ①舞蹈成品片段(时间不超过三分钟,不得与初试相同) ②即兴舞蹈 ③舞蹈常识、舞蹈动作要领的教学过程简明讲述(口试内容由考生抽签) ⑶备注: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62cm以上、男生172cm以上 16.舞蹈学(舞蹈史) ⑴初试: a.基本功测试 b.模仿能力测试 c.舞蹈成品片段(自备伴奏磁带或CD,时间不超过二分钟) ⑵复试: a.笔试:舞蹈基础知识;舞蹈作品分析写作 b.口试:对舞蹈事项进行观点简述 ⑶备注:考生身高要求女生162cm以上、男生172cm以上 ⑷参考书目:《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著;《中国舞蹈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王克芬著;《世界舞蹈剪影》,人民邮电出版社,欧建平著;《中国古代舞蹈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袁禾著;《外国舞蹈史及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欧建平著 17.学前教育与表演 ⑴初试: ①钢琴或其他乐器和声乐各一首,背谱演奏、演唱 ②自选民族舞片段(时间不超过三分钟)和其他才艺展示 ③旋律、节奏模仿各一条 ⑵复试:综合知识笔试(含艺术基本知识与常识) 六、考试项目 (一)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项目包括专业初试、专业复试、专业面试。 (二)文化课考试: 1.本院于2011年2月25日公布参加文化课考试学生名单,3月7日寄发文化课准考通知单(统一邮寄)。 2.考生持本院文化课准考通知单,到本人学校所在的招生办公室(本市考生到所在区、县招生办公室,外省市考生到户口所在地的市、区、县招生办公室)办理手续并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文史类或理工类的文化考试(根据当地招生办公室具体要求办理)。 七、政审、体检 普通本科生的政审、体检均由考生户口所在区、县招生办公室负责(天津市的在职考生由工作单位所在区、县招生办公室负责)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专业体检由我院安排。 八、录取 经政审体检合格,在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我院录取控制分数线(外语成绩需达到我院规定分数线)的情况下,按专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艺术管理方向、学前教育与表演方向考生按专业课总分(总分100分)与文化课总分(750分折合成百分制)相加后从高到低录取。 考生兼报志愿均达录取标准,采取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被录取新生必须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入学时间报到,超过十五天不报到者,按学籍管理相关规定视为放弃入学资格,考试成绩作废,不存档、不退档、不转档。 九、复查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相关规定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出,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交有关部门查究。 十、待遇 1.新生一律缴费上学,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我院实行奖学金制,对品学兼优学生进行奖励。 2.新生入学后,生活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本市市区学生实行走读,外省市及郊县学生提供住宿,收取住宿费。 3.学生入学后使用的乐器除钢琴外均应自备,确有困难者可向学校租赁。 4.毕业后的就业原则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大事记 2005年2005年3月7日音乐学系邀请德国语言学家为我系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开设德语口语课程。上课时间:每星期一下午16:00至17:30。2005年3月7日音乐学系邀请美国AGNES SCOTT COLLEGE大学助理教授JOHN WINZENBURG博士为我系青年教师及研究生开设的音乐英语口语课程本学期将继续进行。上课时间:每星期一下午2点至四点。2005年3月30日星期三下午2:30德国科隆音乐学院教授,科隆交响乐团竖琴首席刘航安到我校讲学。讲学的题目为音乐现象学。音乐学系特邀美国OHIO州大学音乐学教授ARVED ASHBY前来我院讲学。1,题目:American Minimalist Operas时间:2005年5月11日(星期三)下午4:00—5:30。地点:北楼104教室2,题目:Frank Zappa's Ideas of Musical Work and Text时间:2005年5月13日(星期五)下午4:00—5:30。地点:图书馆楼414教室2005年5月26日下午4点—5:30,特邀越南国家音乐学研究所实验乐团来我院北楼207教室举行。2005年5月18日至22日研究生教学工作会圆满结束。特邀香港浸会大学音乐艺术系教授林青华博士来我院讲学1,题目:明末至清乾隆年间的西方音乐的传入时间:2005年5月25日下午两点地点:教学楼610教室2,题目:19—20世纪初的西方音乐传入时间:2005年5月26日下午四点地点:教学楼402教室3,题目:欧洲音乐与艺术的中庸概念时间:2005年5月27日下午两点地点:教学楼410教室2005年6月6日(星期一)下午4点—5:30。为纪念《唐吉诃德》一书出版四百周年,特邀我系王雪教授举办相关讲座。题目:五线谱上的唐吉诃德2005年6月10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音乐学系本科生进行一年一度的论文宣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特邀英国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教授GIORGIO BIANCOROSSO来我院讲学:1、时间:2005年6月15日星期三下午16:00—17:30;题目:鸡尾酒效应“威尔第的《茶花女》(The Cocktail-Party Effect:Staging Verdi’s “La Traviata”)。2、时间:2005年6月17日星期五下午16:00—17:30题目:充耳可闻:电影音乐与阈下知觉之迷(Film Music and the Myth of Subliminal Perception)。2005年8月,音乐学系系主任张伯瑜接受富布莱特奖金,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Wesleyan University,为期一年。2005年9月20日第十三届论文比赛评比。2005年10月,学院任命姚亚平教授在张伯瑜出国期间主持音乐学系主任工作。2005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中非国际会议圆满结束。2005年11月3日星期四下午2点,音乐学系李淑琴老师博士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器乐创作文论之研究》。2005年11月16日星期三 上午10:00—12:00音乐学系外聘教授刘经树在教学楼415教室讲学。题目为前理解、游戏、音乐的理解——埃格布莱希特的音乐分析解释学。讲学内容:埃格布莱希特(Hans Heinrich Eggebrecht, 1919年—1999年)是著名德国解释学派音乐学家。他认为,音乐分析是达到音乐理解的必经之路:分析音乐里所证明的音乐意义,推断、诠释音乐所显示的内容。他从解释学的“游戏”概念出发,把音乐理解视为感官地参与游戏规则的过程,分析者是“一同游戏者”,从中学会理解游戏。本讲座将从理论和实例上,概述埃格布莱希特的音乐分析解释学的基本思想。2005年11月22日音乐学系姚亚平教授在演奏厅举办中央音乐学院院庆系列学术讲座《进化:从边缘到中心的历史运动》2005年12月4日星期日19:30特邀韩国和中国朝鲜族民间艺人来我院,在琴房楼演奏厅演出,演出的内容主要有长鼓、洞箫、伽耶琴的器乐演奏和说唱音乐盘索里的演唱。2005年12月15日下午2:30中国传统音乐专业二年级以上硕士生、博士生举行论文汇报。2006年2006年1月10日上午10:00音乐学系中国音乐史教研室,中国音乐史专业硕士博士生论文汇报,在第二会议室举行。汇报顺序如下:硕士二年级周丽娜(古代)、祁斌斌(近现代)、游红杉(近现代)、唐晓飞(近现代) 、张伟(在职)硕士三年级赵春婷(古代)、张红梅(古代)、吕雅莉(古代)、王鼎(近现代)、张慧(近现代)、郭懿(近现代) 郭云翔(近现代)博士生三年级魏艳2006-3-8音乐学系聘任外籍教授菲利帕上学期授课效果反应良好。本学期继续开课,课程为:1、1600年以后的西方音乐学。2、艺术管理基础。3、音乐英语。2006-3-8音乐学系聘任外籍教授刘经树上学期授课效果反应良好。本学期继续开课,课程为:1、西方音乐史。2、瓦格纳的音乐戏剧。3、德语音乐原著阅读。2006年3月17日(星期五)下午3:30,特邀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艺术馆研究院,民族音乐家(花儿专业)王沛老师(专著有《河洲花儿研究》、《河洲说唱研究》)来我院讲学。题目为:中国花儿——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珍贵遗产,内容为:花儿历史、特征、花儿会、花儿歌手、花儿研究、中外名人评价、花儿现状2006年3月31日下午2:30在第二会议室,在我系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余志刚老师的主持下,西方音乐史专业博士生刘小龙、安宁进行了充分的开题报告,西方音乐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及相关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2006年3月17日,音乐学系特邀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艺术馆研究员,民族音乐家(花儿专业)王沛老师(专著有《河洲花儿研究》、《河洲说唱研究》)来我院讲学。题目为:中国花儿——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珍贵遗产2006年4月6日,音乐学系特邀(美) 张明坚 (Peter Chang)目前在芝加哥的伊利诺伊东北大学的音乐系任副教授和弦乐指挥,来我院进行讲座题 目 :“世界音乐”课程在美国的发展与动态,以及我的教学经验2006年4月21号(星期四)上午,武汉音乐学院的四位调研人员来我院,其中孙晓辉(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杨峻峰(演艺学院办公室主任)等,与我系领导就“艺术管理专业”和“音乐剧专业”方面进行了交流。2006年4月24——5月5号,音乐学系袁静芳老师、姚亚平老师、周青青老师代表音乐学系赴美国卫斯理大学进行为期7天左右的学术交流活动。2006年5月,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编辑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中,音乐学系01级本科生邝晴的论文《我国第一部扬琴教材〈琴学新编〉的历史价值》获(本科组):一等奖,指导教师:褚历音乐学系02级本科生贾抒冰的论文《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音乐事迹》获(本科组):二等奖 ,指导教师:李淑琴音乐学系01级本科生宋歌的论文《中国第一部钢琴曲集——简评唐学咏的〈学咏钢琴散曲集〉》获(本科组)二等奖,指导教师:梁茂春2006年5月10日音乐学系特邀沃尔特·弗利施(Walter Frisch)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的著名教授来我院讲学题目: 勋伯格与德国现代主义2006年5月15日,音乐学系特邀斯里兰卡派拉德尼亚大学艺术系李纳·塞乃何维拉教学来我院讲学题目:五声音阶:布帕里 拉格 Bhopli(英雄气概)2006年5月29号,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萧梅教授的带领下,该学院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一行五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术交流。当天上午我系姚亚平副主任在院办招待室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要求都给与了满足,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学生们非常的满意。2006年6月14日,音乐学系特邀查尔斯·卡布维尔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音乐学系主任),来我院进行讲座内容:1、印度的保乌尔音乐2、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流行音乐学系2006年6月30日上午9点,音乐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音乐美学学会、肖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共同举办:纪年何乾三、蔡仲德学术研讨会2006年9月21日,音乐学系特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音乐学系名誉主席、该校艺术与人文学术研究院副院长、上届全美民族音乐学会主席TIMOTHY RICE来我院讲学,题目:为什么要重新建立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模式2006年9月23中央音乐学院“第十四届学生论文评比”结果揭晓,此次论文比赛一共收到论文20篇,其中研究生论文8篇,本科生论文12篇,共有14人获二、三等奖及鼓励奖,研究生、本科生一等奖都空缺,二等奖本科生、研究生各2名,共4篇论文获奖,三等奖本科生、研究生各3名,共6篇论文获奖,鼓励奖本科生4名,共4篇论文获奖。2006年10月23日,音乐学系特邀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李明来我院进行讲学,协讲人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姜家锵,题目:中国的吟诵音乐2006年11月13日,音乐学系特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燕迪先生来我院讲学,题目:论达尔豪斯音乐美学的历史纬度2006年11月26日,音乐学系举办了建系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外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2006年11月29日,音乐学系特邀美国钢琴家William Westney教授来我院讲学,题目:完美的“错” 音——钢琴学习和演奏家的新理念2006年12月4日,音乐学系特邀山西吕梁市青年晋剧院来我院进行晋剧音乐讲座,题目:晋剧名角示范讲座2006年12月7日,音乐学系特邀河北固安县屈家营来我院进行“音乐会”讲座2007年1月8日,中国音乐史博士生李淑琴老师进行了论文答辩,指导教师为梁茂春题目:《中国新时期与器乐创作相关的争鸣问题研究》 2007年12月28日(周五) 上午9:00西方音乐理论教研室在教学楼401举行硕士二、三年级学位论文中期汇报,要求每人15分钟。2007年12月28日世界民族音乐专业研究生进行了汇报,研二、研三年级的同学参加了此次汇报。2007年12月14日下午4点410教室,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和少数民族音乐理论方向的硕士生进行了汇报,顺序如下:2005级:陈瑜、程媛、荣英涛、梁伟丽、李丽梅、滕祯2006级:叶晓芳、邝晴、刘迪、杜梦苏、王先艳、张璐、王新磊2007年11月21日(周三)下午1:00―5:00音乐学系音乐美学专业研究生在7层音乐学系民族音乐工作室进行开题报告他们是:王维:晚明士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李彦频:【结构-摘引-解构】-音乐摘引与独立音乐范式曹红艳(公共艺术教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审美特征—试论中国传统器乐钢琴改编曲的风格呈现费薇(音乐心理学):音高期待引力区与音乐中因高分布规律2007年11月16日,星期五,下午4:00 音乐学系邀请Joyce Lindorff(古钢琴演奏家,美国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来我院讲学地点:教学楼414题目:德理格(Teodorico Pedrini)——18世纪中国宫廷的意大利传教士和音乐家特邀:Peter Allsop(英国著名巴罗克音乐专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访问教授)贾抒冰(研究助手)2007年11月6日—11月9日音乐学系举办了世界音乐周――暨第二届中-非音乐对话期间举办了五场研讨会,四场讲座,四个工作坊,四场音乐会.2007年10月18日下午四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演奏厅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央音乐学院学生论文评奖暨首届音乐学系学生王森国际交流基金颁奖典礼”。院长王次炤、副院长周海宏出席了本次活动,音乐学系副主任姚亚平担任主持。本科组一等奖张景晖 仙阁初闻乐歌声--登州文会馆对近代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二等奖张玉雯 跨文化音乐创作的多重认同——哈里姆?埃尔-达巴的古筝作品《尼罗河上的卡拉布沙神庙》研究陈楠楠 再看普罗科菲耶夫三等奖崔萌 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研究万晶晶 周淑安艺术歌曲集分析崔燕琳 “持续音文化”的一角——欧洲民间乐器“赫迪格迪”研究鼓励奖王大庆 论台湾校园歌曲发展及艺术特征陈心杰 “似花还似非花”——记德裔作曲家华丽丝和她的中国情结周辰 从《闲居吟》到《姑苏春晓》——四首苏南风格专业创作的二胡曲的比较与思考黄予戈 “有限与无限”的二律背反——对斯克里亚兵《第五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学分析研究生组一等奖申莹莹 西周早期甬钟双音与周族“四声”问题探讨二等奖王先艳 试论鼓吹乐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状况宋歌 新发现有关吴伯超的资料研究三等奖段蕾 王西麟小提琴协奏曲浅析王新华 歌剧《领事》的深层寓意诠释袁昱 燕京大学音乐系初步研究2007年美国耶鲁大学音乐系教授普兰廷卡将于10月7日至19日访问我院,其间将举办四次学术讲座。普兰廷卡教授是18-19世纪欧洲音乐的著名专家,他的专著《浪漫主义音乐》是一本19世纪音乐的优秀教科书,他对克莱门蒂、贝多芬和舒曼等作曲家也有大量著述。他曾在耶鲁大学音乐系担任了10年系主任,2005年退休后,又担任了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的特别会员。2007年1月8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士生李延红进行了论文答辩,指导教师为田联韬题目:《“北洞”婚恋礼俗音乐文化考察研究》2007年1月10日,由音乐学系主办的徐小平音乐学基金会捐款仪式在我院阶梯教室举行,中央音乐学院院领导、音乐学系师生一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中国教育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人民音乐、音乐周报、新浪网、音乐网、中央音乐学院网络中心、中央音乐学院宣传部相关媒体给与及时报道。2007年3月30日,我系西方音乐教研室博士生刘颖、王新华、潘澜、白君汉分别进行了博士生开题报告。2007年4月16日----4月19日我系西方音乐教研室特邀英国著名音乐学家Peter Allsop教授来我院讲学。2007年4月21日-----24日西方音乐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西方音乐学会第二届年会,并且都宣读了论文。2007年5月14日,我系西方音乐教研室王婷婷进行了博士生论文答辩。2007年5月14日至6月1日,我系举办了为期3周的民族音乐讲习班活动,在这次讲习班中,特邀国际著名民族音乐学者,美国伊里诺伊大学民族音乐学和人类学教授布如诺·内特尔、及马克·斯洛宾、郑苏、苏玛萨姆和姆文丹卡来院讲学。学员们现场演奏了非洲鼓、加美兰。讲习班期间,还邀请了国内学者就西方民族音乐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专题等进行了讲座,他们是:俞人豪、陈自明、张伯瑜、李昕。28日、29日还邀请了美国著名作曲家Alvin Lucier和环境音响家Ronald Kuivila举办现代音乐观念的讲座。6月1日,结合现代音乐节又邀请了云南个旧市大屯镇洞经会“化善坛”专场音乐会。2007年5月25日上午9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本院阶梯教室举行了“王森国际交流基金”捐赠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副院长周海宏、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王森当年的老师尹鸿书、袁静芳、梁茂春、周青青等教授,王森的同窗附中校长邢维凯、院办副主任刘红柱,以及捐赠者本人王森。捐赠仪式由音乐学系副主任姚亚平主持。根据王森先生的意愿,基金总额为500万,用于资助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会议、进行短期参观、访问和学习,达到开阔学生学术视野的目的。2007年6乐25日下午4点――6点,特邀我院校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职业策划和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先生前来我院讲学。题目:音乐、职业与人生截至6月21日音乐学系完成了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工作,在这次论文答辩中,共有30名研究生、博士生、艺术硕士生顺利通过。音乐学系共有25名本科生上交毕业论文,6月22日全天在阶梯教室有24名本科生进行了论文宣读,全部通过。全系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评为:张伯瑜、姚亚平、和云峰、李昕、周青青、余志刚、宋瑾、李起敏、李淑琴、郑祖襄。2007年8月音乐学系音乐美学教研室留校博士生三名,他们是:柯扬、李晓冬、何宽钊。9月份开始承担全院共同课的音乐美学课程。2007-----2008学年度,西方音乐教研室聘请了两位外教来我院讲学,他们是David Noon(上学期) 和Peter Allsop(一学年)所开课程为:Peter Allsop:上学期所开课程为巴洛克合奏奏鸣曲、重奏表演、蒙特威尔第时代的音乐、历史演奏实践下学期所开课成为:音乐英语、“迪多”的语境、亨利·普塞尔《迪多和伊尼》歌剧排练。David Noon:中世纪文艺复兴音乐、音乐学研讨2007年9月14日晚7:00特请印度学者来我院演出2007年9月27日下午4:00――6:00音乐学系特邀美国著名音乐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UCLA)教授安东尼·西格来我院讲学。题目:民族音乐志写作在音乐研究中的价值。地点:414教室2007年10月9日晚6:00-8:00音乐学系特邀墨西哥国立大学-Autonomou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exico来我院讲学,题目:在古巴的中国唢呐内容:随中国移民,唢呐被带到了古巴,并在古巴得到发展。至今这件乐器和其音乐师什么样的?请来听本次讲座,看一件乐器在不同的文化中的独特发展。地点:教学楼613 2008年5月至6月6日,音乐学系34名研究生先后进行了毕业论文答辩具体如下:中国音乐史教研室:硕士生(4名)申莹莹 (古代史) 郑祖襄教授 三门峡虢国墓出土乐器研究林莎 (古代史) 郑祖襄教授 十六国时期外来乐器图像考王洪涛 (近现代音乐史) 蒲方副教授 20世纪80年代“华夏之声”系列音乐会的历史思考王鼎 (近现代音乐史) 梁茂春教授 《新音乐》月刊研究博士生(2名)程兴旺 (近现代音乐史) 汪毓和研究员 中国动画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发展研究(1989年以前大陆部分)石一冰 (近现代音乐史) 梁茂春教授 中国当代大型合唱创作研究中国传统理论教研室:硕士生(7名)梁伟丽 周青青教授 定州秧歌的传承与变迁徐磊 周青青教授 从闯关东的乞讨方式到国家级文化遗产——论胶州秧歌社会维护的乡土特征程媛 钱茸教授 表演艺术家体系案例研究:豫剧旦角三大表演流派唱腔音乐及表演风格的比较滕祯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杨民康教授 刀郎木卡姆音乐的变异型态及其深层结构研究——以阿瓦提县三部编创木卡姆为例李丽梅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和云峰研究员 民俗旅游与文化变迁——对2000年以来街津口乡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实地调查与个案研究陈瑜 袁静芳教授 福建南音“滚门”模式特征研究荣英涛 张伯瑜教授 庙会仪式音声与性别身份认同——河北井陉县东头村农历七月十九观音老母庙会个案研究博士生(3名)刘嵘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田联韬研究员 土家族梯玛巫祀仪式音乐研究王华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田联韬研究员 西藏昌都热巴艺术研究何岭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田联韬研究员 民间音乐新兴唱片研究——以贵州部分地区民间音乐传播现象为考察案例西方音乐史教研室:硕士生(5名)张晓敏 姚亚平教授 《调性游戏》的新古典主义特征高悦尔 姚亚平教授 论威尔弟《安魂曲》的音乐创作特征王雅迪 姚亚平教授 阉人歌手跨性别现象研究李冰 姚亚平教授 勃艮第宫廷音乐生活探微刘颖 余志刚教授 女性主义视角下克拉拉·舒曼的艺术成就博士生(2名)王新华 姚亚平教授 从调式到调性——16、17世纪西方音乐音高组织体系之演变白君汉 余志刚教授 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音乐戏剧建构研究世界民族民间音乐教研室:硕士生(1名)靖灿 陈自明教授 比什米拉·汗及其唢呐音乐研究博士生(1名)张玉榛 陈自明教授 拉维·香卡艺术实践中的印西音乐文化交融音乐美学教研室:硕士生(3名)刘莉 宋瑾教授 “体系即历史”——达尔豪斯音乐美学治学观蠡测李彦频 邢维凯教授 引旧喻新——论摘引手法在西方音乐中的应用及其意义费薇 (音乐心理学) 周海宏教授 音乐旋律期待:历史回顾与在中国被试群体中的初步实验研究博士生(1名)雷美琴 博士 音乐美学 张前教授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审美品评2008年5月14日下午4:00—6:00在教学楼414教室,音乐学系特邀香港浸会大学研究部主任林青华教授来我院讲学题目:从上海,通过香港和台湾到达世界:越剧《梁祝》的持久影响力From Shanghai to the Globe through Hong Kong and Taiwan: Lasting Influence of the Yue Opera “The Butterfly Lovers”2008年4月11日(周五)下午2:00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研室在401教室举行黄妙秋、吴叶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全体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教研室的老师们和田联韬、和云峰老师及部分学生参加李此次汇报。2008年月31日(周一)上午8:30西方音乐史教研室在401教室举行了硕士生施慧、曾祥吉毕业论文中期汇报。全体西方音乐史教研室的老师和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汇报。2008年3月27日(周四)10:00-11:30英国皇家音乐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 London)的院长、著名单簧管演奏家科林·罗森先生(Colin Lawson)来我院并在第一会议室举办大师班讲座。题目:莫扎特和贝多芬时代的单簧管2008年3月第二学期,音乐学系聘请了美国阿兹塞太平洋大学教授研究民族音乐的Kimasi·Browne(基马西·布朗)来我院讲学,时间为一学期。所开课程为:美国黑人灵歌合唱、美国黑人流行音乐文化、流行音乐钢琴伴奏、同时也为音教系开设了课程。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下午4时,地点:教学楼414主讲人:瓦尔特·弗莱什(Walter Frisch,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席教授)嘲讽的德意志——勋伯格及其《小夜曲》op. 24“嘲讽”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文本批评概念。自F. 史莱格尔、海涅等人提出以来,深远地影响了德国思想界,先后体现在托马斯·曼、马勒、里夏德·斯特劳斯、勋伯格等人的创作中。勋伯格的表现主义、十二音作曲作品早已为人熟知,但很少有人研究过他的这首《小夜曲》。这部作品不光停留在勋伯格自嘲为“小现代斯基”所体现的新古典主义倾向上,而且体现出作曲家以嘲讽姿态回顾过去(维也纳小夜曲传统)、着眼于当今(新古典主义)、展望未来的文化取向。本次讲座题目是弗莱什教授主要著作之一《德国浪漫主义》(German Modernism)的延伸和继续,有助于我们了解勋伯格艺术思想的全貌。2008年1月10日(周四)下午2:00音乐美学教研室举行研究生开题报告,地点:414教室,具体安排如下:赵坚娣(硕士) 邓四春(博士) 汪涛 (博士)2008年1月7日下午两点音乐学系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博士生何岭将要进行论文答辩,指导教师田联韬教授。2008年1月7日(周一)下午2:30进行中国音乐史方向二、三年级硕士生汇报。汇报硕士论文选题、进展及与专业相关的其它学习问题。准备好电子文本,每人10分钟。顺序如下:1.黄佳2.王希丹3.申莹莹4.林莎5.段蕾6.袁昱7.宋歌8.王玉9.王洪涛10.周国荣

二胡毕业论文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用百度搜索一下,网上有很多.搜索时注意一下关键词就行了.例如搜索二胡论文

1. 试论莫扎特《g 小调弦乐五重奏》第一乐章中对中提琴地位与作用的提升 2. 优雅的男高音——论大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3. 大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探索 4. 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探讨 5. 论二胡演奏的内心感觉与艺术修养的提高 6. 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 7. 浅谈想像力与心理调控力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8. 长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分析与实践 9. 关于借鉴西方作品分析法分析传统古琴曲的几点思考 10. 小议视唱练耳在乐器演奏中的重要性 11. 谈儿童学习乐器演奏的意义 12. 探析铜管乐器演奏的音准问题 13. 浅谈中小学铜管乐队的训练 14. 如何组织开展中小学小乐队的活动 15. (某器乐)演奏中的准确读谱与正确理解 16. 论(某器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17. (某器乐)演奏右手技术问题之我见 18. 如何处理好(某器乐)教学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9. 浅谈(某器乐)考试、比赛前的心理的准备 20. 《二泉映月》的创作分析与演奏实践 21.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与现状之研究 22. 论杨琴演奏的思维 23. 浅析关于(某器乐)演奏的发音问题 24. 如何演奏好《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25.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 26. 浅析现代杨琴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27. 简述萨克斯的气息 28. 浅谈琵琶演奏与教学心得 29. 论扬琴演奏中手臂运动与力度控制 30. 少年儿童古筝考级教学浅谈 31. 长笛演奏中的呼吸气息运用 32. 浅析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愿》 33. 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分析 钢琴 1.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3.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5.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6.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8.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9.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与实践 10. 论钢琴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11. 论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 12. 即兴伴奏与音乐表现 13. 论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4. 论钢琴踏板的重要性及运用 15. 试论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16. 论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 17.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18. 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19. 论钢琴的指法艺术 20. 对钢琴演奏心理问题的研究 声乐 1. 当前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刍论 2. 民族声乐演唱中字正腔圆探究 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4. 透过声乐套曲《冬之旅》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 5. 演唱中国作品的发声与吐字 6. 歌唱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影响 7. 花腔技巧在古典歌剧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 8. 论赵元任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唱表达 9.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表达 10. 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1. 释析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12. 试论声乐教育的评价体系 13. 怎样运用歌声传达情感 14.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演唱通俗歌曲 15.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16. 论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社会要求 17. 中国古代声乐美学发展初探 18. 童声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9. 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改革之我见 20. 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民族问题 21. 歌唱心理调控在人声训练中的作用 22. 民族声乐歌唱方法探析 23. 通俗演唱方法探析 舞蹈 1. 浅谈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2. 论舞蹈的教育功能 3.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4. 文化对舞者的重要性——浅谈舞蹈理论对舞蹈实践的指导作用 5. 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 6.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7. 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8.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探讨 9. 论普及性舞蹈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0. 论节奏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加强高师民间舞教学中“民俗”的渗透 12. 论中小学舞蹈教育 13. 浅谈中小学舞蹈课程设置 14.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教学 15. 谈儿童舞蹈教学的制作 16. 浅谈中国民间舞的表演 17. “鼓”在民间舞中的运用和发展 18. “道具”在中国民间舞教学与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19. 论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20. 浅谈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 21. 浅析现代舞动作的发展 22. 浅谈中国古典舞对戏曲舞蹈的借鉴 23. 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舞蹈教育的思考 24. 浅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民间舞教学 25. 浅谈地域文化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响 音乐教育 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 2. 从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3. 浅议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4. 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5.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6. 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7. 合唱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 论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9. 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0. 美育与音乐教育 11. 试论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12. 音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3. 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合唱活动 14.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何体现师范性的要求 作品分析 1. 析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中的引子的主题内涵 2.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Scherzo》的写作特征 3. 浅析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和声曲式结构特征 4. 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5. 对某某作曲技法的分析 6. 简述车尔尼练习曲 7. 论肖邦夜曲 8. 肖邦第一叙事曲解析 其他 1. 关于现代大众审美的思考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4.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探戈音乐 5. 17世纪古式风格与新式风格 6. 试论前古典时期的情感风格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

给你个提纲:1 导语 二胡的起源 二胡的特点 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 演奏方便,灵活易学,易普及 表现力丰富, 但,转入正题:二胡是一个非标准音阶乐器,这就提出了一个关于二胡 音准的问题。2 关于音乐 乐音与噪音 音乐的三要素 音律 节奏 强弱 其中,音律是音乐的灵魂3 关于二胡音乐 二胡特点 重叙导语中的有关论述 重点阐明二胡音乐的美 二胡涵盖于音乐艺术,必须遵循音乐的规律,主要是音律4 二胡音准的重要性 音准是音乐属性的要求 音准更能体现二胡的特色 音准有利于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准音与非准音的适当对比,更能表现一些特色意境,使音乐更丰富多彩 ……5 结语

二胡二泉映月毕业论文

1. 试论莫扎特《g 小调弦乐五重奏》第一乐章中对中提琴地位与作用的提升 2. 优雅的男高音——论大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3. 大提琴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点探索 4. 大提琴演奏发音问题探讨 5. 论二胡演奏的内心感觉与艺术修养的提高 6. 古筝演奏与心理音色 7. 浅谈想像力与心理调控力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8. 长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分析与实践 9. 关于借鉴西方作品分析法分析传统古琴曲的几点思考 10. 小议视唱练耳在乐器演奏中的重要性 11. 谈儿童学习乐器演奏的意义 12. 探析铜管乐器演奏的音准问题 13. 浅谈中小学铜管乐队的训练 14. 如何组织开展中小学小乐队的活动 15. (某器乐)演奏中的准确读谱与正确理解 16. 论(某器乐)作品的音乐风格与演奏 17. (某器乐)演奏右手技术问题之我见 18. 如何处理好(某器乐)教学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9. 浅谈(某器乐)考试、比赛前的心理的准备 20. 《二泉映月》的创作分析与演奏实践 21.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与现状之研究 22. 论杨琴演奏的思维 23. 浅析关于(某器乐)演奏的发音问题 24. 如何演奏好《莫扎特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25.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 26. 浅析现代杨琴的演奏技巧及表现力 27. 简述萨克斯的气息 28. 浅谈琵琶演奏与教学心得 29. 论扬琴演奏中手臂运动与力度控制 30. 少年儿童古筝考级教学浅谈 31. 长笛演奏中的呼吸气息运用 32. 浅析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愿》 33. 女子十二乐坊现象分析 钢琴 1. 怎样提高钢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论钢琴演奏情和理的统一 3. 临场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5. 论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想像力 6. 浅谈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浅谈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 8.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关系 9. 试论钢琴表演艺术中的二度创作与实践 10. 论钢琴教育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11. 论钢琴教师的职业素养 12. 即兴伴奏与音乐表现 13. 论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与弹奏技术的关系 14. 论钢琴踏板的重要性及运用 15. 试论儿童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16. 论钢琴教学中弱指的训练 17. 论钢琴演奏中的放松问题 18. 论巴赫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19. 论钢琴的指法艺术 20. 对钢琴演奏心理问题的研究 声乐 1. 当前适应中小学音乐新课程的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刍论 2. 民族声乐演唱中字正腔圆探究 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 4. 透过声乐套曲《冬之旅》浅谈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 5. 演唱中国作品的发声与吐字 6. 歌唱心理素质在演唱中的影响 7. 花腔技巧在古典歌剧演唱中的运用与表现 8. 论赵元任声乐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唱表达 9.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唱表达 10. 试论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1. 释析巴罗克(古典/浪漫)时期声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12. 试论声乐教育的评价体系 13. 怎样运用歌声传达情感 14.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演唱通俗歌曲 15. 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验与表现 16. 论学校声乐人才培养方案如何适应社会要求 17. 中国古代声乐美学发展初探 18. 童声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19. 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改革之我见 20. 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民族问题 21. 歌唱心理调控在人声训练中的作用 22. 民族声乐歌唱方法探析 23. 通俗演唱方法探析 舞蹈 1. 浅谈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和训练 2. 论舞蹈的教育功能 3. 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4. 文化对舞者的重要性——浅谈舞蹈理论对舞蹈实践的指导作用 5. 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寓教于乐原则 6. 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7. 论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 8. 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探讨 9. 论普及性舞蹈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10. 论节奏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加强高师民间舞教学中“民俗”的渗透 12. 论中小学舞蹈教育 13. 浅谈中小学舞蹈课程设置 14. 浅谈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教学 15. 谈儿童舞蹈教学的制作 16. 浅谈中国民间舞的表演 17. “鼓”在民间舞中的运用和发展 18. “道具”在中国民间舞教学与创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19. 论舞蹈作品与社会生活 20. 浅谈舞蹈表演形式的创新 21. 浅析现代舞动作的发展 22. 浅谈中国古典舞对戏曲舞蹈的借鉴 23. 新时期大学生校园舞蹈教育的思考 24. 浅谈中等师范学校的民间舞教学 25. 浅谈地域文化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影响 音乐教育 1.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 2. 从普通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3. 浅议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4. 音乐素质的培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5.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6. 音乐新课程标准下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7. 合唱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8. 论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9. 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0. 美育与音乐教育 11. 试论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 12. 音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13. 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合唱活动 14.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如何体现师范性的要求 作品分析 1. 析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唐·吉诃德》中的引子的主题内涵 2.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Scherzo》的写作特征 3. 浅析莫扎特钢琴作品的和声曲式结构特征 4. 现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5. 对某某作曲技法的分析 6. 简述车尔尼练习曲 7. 论肖邦夜曲 8. 肖邦第一叙事曲解析 其他 1. 关于现代大众审美的思考 2. 浅论音乐音调与基本情绪运动状态的关系 3. 胶片上流淌着的音乐篇章——有关电影音乐的综述 4. “文化融合”视野下的探戈音乐 5. 17世纪古式风格与新式风格 6. 试论前古典时期的情感风格对古典主义音乐的影响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闭目遐想,体会着阿炳与生活与社会的抗争,这首曲子满载着老人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包涵着他坚强不屈的意志,更体现着中华民族的骨气!听着让人感动得落泪。凄凉中透露人间冷暖,悲切中反映世事兴衰。人生在世,苦亦何多,怨亦何在?几多哀愁,江水东流。悲切渗透灵魂深处,三叠九折,一曲终了,岁月无痕,人生如歌,只有月华如水,淹没了奏者和听者的双眼。好的音乐,是让人告别颓废、恢复信心、意气风发、才思泉涌最纯净的圣水,洗涤灵魂,沁人灵魂!!“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于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地面对苦难吧!”一个旧社会的盲人民间艺人靠什么战胜苦难的生活?靠什么度过坎坷的一生?靠什么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二胡曲?靠的是他的精神支柱——音乐。当阿炳沉浸在茫茫的黑夜时,他拉起了动人的曲子,他仿佛看到什么?看到了二泉美丽的景色;看到了惠山树木葱茏;看到为他日夜操劳的师父……。是音乐给了他光明,是音乐给了他美好的世界。当阿炳身患疾病浑身颤抖的时候,他拉起那动人的琴声。他仿佛感到了寂寞已久的孤独慢慢地远离了他。 是音乐安慰他孤寂的心,心弦的琴声,使他不再感到孤独,他感到很多人在陪伴着他。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当我感到疲倦时,当我感到孤独时,听着这首《二泉映月》,我感到了无比的快慰,感谢阿炳带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感谢一切喜欢音乐的人们,音乐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亨受。分享给你的朋友吧:i贴吧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MSN对我有帮助6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如何发给你?

二胡的论文题目

没那水平写什么都不好,水平够了自然水到渠成!

你好。我自己也学二胡。我来说说吧。我个人比较喜欢二胡(当然。不喜欢怎么学),它能表达比较悲的情绪。.最简单的来历,小提琴是西洋乐器,出生在约16世纪意大利,有四根琴弦;而二胡是民族乐器,出生在我国最鼎盛的唐朝,有两根琴弦。2.构造,小提琴由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等组成;二胡则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组成。3.音色,小提琴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二胡的音色有其独有的特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它那近似人声的乐音,更加富有歌唱性和表现力。4.音域,小提琴音域超过3个半组;二胡的音域可达三个八度。5.把位,小提琴貌似有13个把位,常用前7个;二胡中刘天华先生大胆、科学地定位为五个把位。我认为某些曲子。例如梁祝,二者就可以互相演奏,但二者演奏出来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哈。但较多的曲子就不能了。你不可能用小提琴去演奏赛马吧对吧。你说的那2首歌我没听过- - !sorry 论文。我认为从这几个角度写比较好。首先来表明你自己的观点其次要写出二胡与小提琴的异同,以及他们的发展史。这很重要!然后要把他们的艺术渲染以及艺术影响写出来进行比较。最后要从各自乐器所主要能表达的感情来分别。最好结尾能在照应照应开头,突出论点,使结构更严谨。我个人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好。至于题目,我建议你先把文章写完后在进行命题。毕竟你这是论文,与作文和散文不同。文章中心已早在你心中。故不存在离题的情况。我自己想几个啊:1.《“东”“西”——交融?》2.《琴谈》3.《我们的现代音乐?可以有古代吗?》4.《中西的絮絮琴缘》希望能帮到你啊!

一个是东方传统民乐之王,一个是西方乐器之王,二胡是民乐中最难的,小提琴是西方乐器中最难的。我认为二胡更能体现出中国人独有的气质,小提琴却很难做到。以下是我见解:二胡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壮观的意境。《二泉映月》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子!小提琴呢?它能表现出来吗?虽然人有用小提琴也拉过《二泉映月》,但远远比不上二胡的那种境界!二胡它能表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气魄,小提琴能吗?再往前想一想:在旧社会的时候,二胡是中国最底层劳动人民的乐器,它能够诉说着当时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唯有它能表现出当时受压迫的中国人的心境!可小提琴呢?确是在那些绅士的殿堂中,谱写着靡靡之音!而只会拉小提琴的人可能不会了解二胡在中国大地上的真正魅力!但是要说表现中国人的那种气魄,确实是二胡没的说,毕竟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乐器。我的个人意见是,每种乐器有自己的演奏风格。二胡能拉《二泉映月》,小提琴不能;可是小提琴能拉《梁祝》,恐怕也不能换成用二胡拉吧。这就是每种乐器的风格不一样。所以说不上谁好谁不好。说难度,提琴是4根弦,音域广,左手按弦不费力二胡只有2根弦,你就可以想想二者的差别了。不过,小提琴右手拉弓较二胡难,要掌握角度以免拉重音.二胡,提琴代表不同地域文化,所以通常不建议提琴曲用二胡,但是,如果你有很强的能力,比如朗朗他会把中国古典特色和钢琴结合一起。你说要写一篇二胡论文,你到底是着重与二胡还是着重与二胡和小提琴的比较??如果是后者,不能算是关于二胡的论文。我建议题目是《 东胡与西琴》

音乐专业的论文题目有很多,下面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论题,供大家参考:1、多媒体技术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2、高校音乐专业合唱训练与视唱练耳的关联互动3、公民社会塑造过程中的高校职能研究4、冷爵士的艺术风格研究5、论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6、论民族声乐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7、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心理调适的作用8、论西方音乐剧的发展脉络9、论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审美内涵10、论中国近现代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11、论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及演唱特点12、浅述抗战时期在重庆创作的音乐13、浅谈“微笑”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14、浅谈西方民族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15、如何将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教学相互渗透16、如何提高即兴伴奏的能力17、印度宝莱坞电影音乐的特点18、由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19、《试论民歌演唱方法训练与民歌地域风格把握——以陕北民歌为例》20、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中减七和弦的使用技法及其审美

二胡论文的题目

二胡的艺术特色论文【1】

摘要: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关键词:二胡艺术 传统民族文化 音质 音色 演奏技巧

一、二胡的发展历史

宋代陈阳的《乐书》,自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开始编纂,于建中靖国元年完成,历时近40年,文图并茂、规模宏大、卷目浩繁。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关于二胡最早的文字记载。

唐朝已经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成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统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由此可见,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二胡演奏水平。

元代,二胡艺术进一步发展,二胡艺术得到进一步的传播。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就清楚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

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拉弦乐器的通称,传遍大江南北。

直至近代,胡琴始更名为二胡。

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

刘天华先生就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充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二、二胡艺术特色分析

1.博大精深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二胡艺术的源泉

二胡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艺术精粹。

二胡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渊源于我们民族审美传统。

二胡所具有的独特的静态幽淡美、自然美,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二胡艺术音色柔和、抒情细腻、重神韵,重意趣,崇尚自然美,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审美传统。

琴在中国发展的历史由来已久,文献中有的说是伏羲或神农这两个原始氏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而创制的,有的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有的说“帝俊生晏龙,是始为琴”。

究竟如何,因无实证,尚无定论。

就已知资料而言,琴在周代已确实存在。

古文献中就有记载琴能“尚恬淡希声,决糜漫烦响”。[1]此外,《乐记》中对琴声的感觉描述得栩栩如生:“其哀心感进,其声噍以杀,其声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和以柔。”二胡艺术的发展就受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从演奏方法到审美趣味无一例外,其追求的是天地浑然一体的境界。[2]

音乐的创作灵感源于生活得方方面面,神灵的崇拜,景物的诱发,心中的激情,现实的冲击,个性的挣脱,结构的探寻等等,丰富的生活阅历才能激发出动人的旋律创作。

二胡艺术的创作形象动人,不但受益于我国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而且在借鉴我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灵感。

《红楼梦》里描写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

她写了葬花词,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

宝玉和黛玉在葬花的时候有一段对话,成为红楼梦中一场情人之间解除误会的绝唱。

书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3]二胡曲《黛玉葬花》,是取自评弹曲目“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演奏者以轻拢慢捻的手法,丝丝入扣,声声入情,再现了林黛玉“自卑、自尊、自怜”的悲情艺术形象,让人产生怜香惜玉般的无限伤感。

《满江红》是宋代民族英雄岳飞所作的词牌,宋人王善及近代的作曲家曾为之谱曲,在我国广为流传。

作者将多种素材融为一体加以变化发展,将四川扬琴音乐与昆曲巧妙揉合,为图表现民族英雄岳飞的光辉形象。

该二胡协奏曲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描绘,激发起对侵略者的憎恨。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经艰险,但英雄辈出的中华民族能打败一切侵略者,历史证明了这个事实。

全曲充分表现了深情激越、慷慨悲壮的音乐主题,它具有历史题材所需的古朴色彩,又充分利用了民间的丰富养料。

2.纯净的音质、淳厚的音色是二胡艺术的生命

音质和音色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音质是指声音的质量,如声音的纯净度、清晰度、噪音或杂音的程度等。

音色是指声音的属性,是由其谐音的多少,及谐音的相对强度所决定的。

如声音亮丽、甜美、圆润、淳厚等。

[4]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质、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

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中“腔”味最浓的乐器之一。

所谓“腔”,是指声乐演唱中的声腔。

之所以说二胡带“腔”,是因为二胡极富歌唱性的圆润音色近似人声,而中国乐器演奏的`最高旨趣则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乐器的人声韵味,并以接近人声为贵。

同时,二胡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细腻、缠绵、哀戚、柔美闻名于世。

二胡多变的音色,是传统民族乐器的一个特点和亮点。

正是由于这一独有的特色,使二胡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具有民族味、中国味。

从中可以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

欣赏者通过二胡声音的变化,体现出二胡这一乐器所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能够把握乐曲中的内容、情感,使听众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

3.多变的演奏技巧是二胡艺术的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之多,具有浓厚的民族韵味和独有的风格特点。

在左手的指法和右手的弓法上,它的演奏技巧丰富多彩,各显特色。

二胡的演奏技巧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分为指法和弓法两大类,左手上有滑音、揉弦、拨弦、颤音等演奏技巧;右手则有跳弓和顿弓、拨弦、碎弓等各种技巧,其中左手的滑音和揉弦,右手弓法的在二胡演奏中显得最有特色。

滑音,就是按指在弦上有意识的滑动所得出的发音。

滑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滑音效果也就不同。

滑音是二胡左手最有特点的技法之一。

其功能:一为表现音乐,二为调节技巧。

滑音的音乐表现功能首先体现为点缀音色,深化感情色彩。

滑奏的力度、速度、幅度、方向对发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四个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既相互制约又浑然一体。

[5]手指在弦上某一音位上的扇面形滚动就叫“揉弦”,揉弦会发出一种类似波浪形的声音,演奏时恰当运用揉弦能使旋律更富于歌唱性,丰富二胡的演奏技巧。

揉弦给二胡音乐艺术带来了无尽的美,例如二胡曲《江河水》中为了表现特定的性格,顿挫的节奏感,以及颤动的内心情感,采用了压揉技巧,压揉,即是二胡揉弦技巧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压抑、激愤,具有明显的内在潜力,更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胡是我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最具中国气质和韵味的拉弦乐器。

二胡发展至今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独特的物质基础赋予了二胡独具个性的音色,二胡鲜明的艺术特色使其无论走在哪里,都能使人感觉到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祝桐君校注.与古斋琴论四卷[M].

[2]郑艳丽.中国传统文化下的音乐审美思维[J].黄钟,2006,(z1).

[3]李庆霞.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J].海南大学学报,2002,(1).

[4]雨牧.浅谈二胡音色的变性[C] .二胡文集.

[5]苏沙宁.二胡滑音的二重功能[J].乐器,1993,(4).

二胡艺术地域特色研究【2】

摘要:近些年来, 中国 二胡 艺术 的 研究 在 发展 ,特别是从时间角度研究其发展的脉络、演奏的技巧及艺术的风格流派较多,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相对薄弱,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关注不够。

本文试从时间的历时性研究转入空间的共时性研究,就二胡艺术的地域特色作简略探讨,以求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并就此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关 键 词:二胡艺术地域特色

一、地域特色概言

人,总是在一定的 自然 地理 环境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人的体质和 社会 生活方式,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小到不同的村落、不同的办公室,其地域空间特征的差异都很明显。

人的 文化活动和其他活动,也必然与其所处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 联系。

这一乍看浅俗的论断,已由地域学及其他相关学科提供了可靠的 科学 依据。

所谓地域学或曰文化地 理学 的研究 方法 ,就是将文化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与发生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考虑,而对文化区域的划分、鉴别、定义和 分析 ,则是进行此类研究的基础。

我国幅员辽阔,在自然地理上最大的分野是南方和北方。

南北地形地貌不同,气候物产不同,民风民俗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也不同,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习惯将中国的文化形态划分为南北两类。

这种划分虽然不可能与地理分界完全相符,但从历代学者的论述和人们普遍能感受到的社会现象看,这样的一种划分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古往今来,中国南北两地的确存在不少文化差异。

从最简单的角度说,衣,南丝北棉;食,南米北面;住,南床北炕;行,南舟北车;至于“南腔北调”,那就离 音乐 范畴更近了。

通过这些罗列,可说明地域文化的差别,不是仅凭概念就可以诠释的,它实际上浸润在具体而细微的生活之中,不仅会日日时时对我们的生活发生 影响 ,更能点点滴滴地塑造出不同的性情和趣味,而这些性情和趣味,正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所以,我们从古今文艺作品中能看到或感受到某些因南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二、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

二胡艺术发展的地域特色可由以下几个视角窥知。

从出版发行的作品看,西北一带的二胡作品主要有《葡萄熟了》(周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陈刚编曲 刘天华移植 刘长福改编)、《牧羊女》(曹元德编曲)、《天山风情》(王建民曲)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那里热烈奔放的音乐风格;从旋律音上说,普遍都运用了增二度的音程。

如《葡萄熟了》的倒数第十小节和倒数第二小节,特别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此类情况就更是随处可见。

从节拍上说,也许是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地区的音乐在节拍上多采用八五拍、八七拍、八九拍。

客观地说,像这样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一方面音乐的动感性、舞蹈性强,另一方面增添了特殊的音乐效果。

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曲中多次 应用 了上述节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特别注重两手写实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葡萄熟了》的第144小节至151小节,通过左手指的拨弦及右手以同样节奏型的拉奏,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里的人们在丰收的时候,打着手鼓,载歌载舞的情景。

这显然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有关。

在南方的二胡作品当中,如《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江南春色》(朱昌耀、马熙林曲)、《姑苏春晓》(邓建栋曲)、《忆江南》(闵惠芬曲)等,同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现象、人文习俗,赋予了这里细腻柔美的音乐特点;从旋律音上说,大都是级进的自然音程,乐曲《忆江南》的主题即是如此。

从节拍上说,似乎由于这里为江南平原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音乐主题在节拍上常用平稳流畅的均分律动感强的四二拍或四四拍。

从演奏技巧上说,这一地区的二胡独奏曲更注重写意性技巧的发挥。

如乐曲《江南春色》,通过采用江南丝竹特有的滑音、垫指滑音及圆润饱满的音色刻画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

综上所述,二胡 艺术 发展 至今,笔者认为,对地域性二胡作品的优与劣、演奏技巧的高与低的评价,本没有绝对的标准,凡依据当前流行的审美眼光妄加判断,也不堪作为 科学 的评价。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南北两地的二胡作品风格及演奏 方法 的确存在着不同,则是没有疑义的。

那么,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或者说依据什么原理去 研究 二胡艺术中的地域风格或者描述地域二胡现象呢?

第一,地理条件与地域 文化艺术成就不成正比。

就 音乐 中最小的题材——民歌来说,山西河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穷乡僻壤,但那里民歌的艺术成就却很高。

尤其在表现爱的艰难、生活的艰辛这些 内容 的民歌,更是震撼人心。

说得远一点,荷兰很小,西班牙很偏,但那里的艺术成就很高。

二胡艺术亦是如此。

浏览近50年来在全国正式出版的约300首作品之中的较为经典的50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以《秦腔主题随想曲》《蓝花花叙事曲》《陕北抒怀》《调》《红军哥哥回来了》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格浓郁的作品,形成了在 中国 二胡艺术中 影响 较大、分量较重的一大派别体系即“秦派二胡”。

对此,在朱道忠先生的《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一文中这样说道:“‘秦派二胡’在这个体系中,通过传承、探索、 实践、创新,也以极其感人的风韵别树一帜地高扬于西北风中。此‘风’从黄土地高原向东吹醉了神州大地,国人无不惊异地引颈‘西望长安’,惊觉八百里秦川。”北京是中国 政治 文化的中心,也是音乐艺术最为集中的地方,然而以京风、京韵为主题创作的二胡作品,无论是数量上或是影响力上,尚不及“长安乐派”。

因此,地理条件与地域文化成就不可概而言之。

第二,二胡的地域特色有远近而无高低。

一国之内有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世界范围内也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

但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特色却不以地域为界划分高低。

不能说发达国家的文化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是不好的;同样道理,北京的二胡艺术有其非常明显的优势,而其他省市的二胡艺术也有其独特风味和特色,客观地说,各有所长,不分轩轾。

第三,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差异。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内在的质量而不在于外在数量。

研究二胡地域现象不仅应该重视作品的数量、演奏的技巧,更应该注重地域二胡艺术所反映的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价值的高度与深度,或曰更应注重其凝练的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

第四,结合时间因素考虑。

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的,不同的空间往往承载着不同的 历史 文明程度。

比如17世纪,本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成熟的时期,但那时在中国边远地区的人可能仍然处于狩猎文化的阶段。

即使是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 经济 连年出现高速增长的当前,地域之间同样存在着贫富差别。

这说明相同的年代不一定处在相同的文明体系之内。

这样,才能因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许多特殊的艺术现象。

二胡艺术亦莫能外。

在二胡艺术的研究中考虑到空间 环境的作用,实则并非新思想。

丹纳在《艺术 哲学 》中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不仅取决于“ 时代 精神”,也取决于“周围的风俗”,地域研究也不仅仅是研究山川河流,还要研究地区的文化及艺术。

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必然受到这个地域内 自然 与文化氛围的影响。

他们的作品及演奏这些作品的人,甚至非本地人在欣赏这些作品时,都不可避免地存有这种地域文化的痕迹或是想象、感受这个地域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人在创作、演奏、欣赏一首细腻悠扬的江南作品时,他所捕捉、感受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景。

这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中国二胡艺术的研究在发展,但其中的地域性研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对地域和空间因素往往不甚关注。

从时间角度研究二胡艺术的发展是天经地义、合情合理的,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

“历史不仅是河流,河流不仅是一条。历史不但是时间的动态变化,更有赖以存在的空间的静态差异,亦即还有纵向曲线——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组合。”窃以为,这一看法甚是符合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情况。

如果能从新的角度提出 问题 ,将注重时间的历史性研究与空间的共时性研究结合,可为二胡艺术的研究 工作增加立体而鲜活的气息。

参考 文献 :

[1]朱道忠 《二胡人文精神之我见》中国二胡 2004年 第2辑

[2]程民生 《开拓历史的空间——历史的地域研究刍议》光明日报1999年6月25日第7版

二胡的艺术魅力论文【3】

摘 要: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本文以二胡的艺术优长、二胡的艺术成就、二胡的艺术创新为三大理论层面,对二胡的艺术魅力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力图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理性思辨与艺术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二胡;艺术;魅力;优长;成就;创新

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

研究二胡的艺术魅力,对于二胡艺术的繁荣与发展,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又具有重要的时间参考意义。

为此,本文专门对二胡的艺术魅力作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为之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二胡的艺术魅力,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一、二胡的艺术优长

二胡作为我国民族乐器中一种拉弦乐器,有明显的自身艺术优长。

其一是历史悠久。

二胡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即有“轧琴”,即系北方少数民族奚部落得“奚琴”,这就是二胡的前身。

北宋的陈��在他所著的《乐书》中说:“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扎之,至今民间用焉。”①到了元代,改用马尾拉奏,《元史。

礼乐志》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②明代,二胡已用马尾弓夹于两弦之间拉奏,并有了“千斤”。

清代,二胡出现了各种型制。

“五四”运动以后,经阿炳(华彦钧)、刘天华两位大师的改革,把二胡艺术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峰,使其走向世界。

其二是功能多样。

二胡不仅是一件理想的独奏乐器,也是重奏、协奏、合奏的理想乐器。

不仅可以演奏民族乐曲,还是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间歌舞以及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等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有的甚至成为主奏乐器。

梅兰芳先生就率先把二胡引入京剧伴奏之中。

其三是音色优美。

二胡音色亲和优美,极富艺术表现力,出现出民族音乐含蓄、婉曲、蕴藉等美学特征。

其四是技巧丰富。

二胡的演奏技巧分为指法技巧与弓法技巧两大部分。

指法技巧又包括揉弦、滑揉、压揉、滑音、颤音等;功法技巧也包括长弓、分弓、连弓、快弓、换弓、换弦、组合弓等技巧,显示出丰富的特点。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优长是全方位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基础与保证。

二、二胡的艺术成就

二胡的艺术成就十分显著。

其一是曲目众多,质量上乘,期中有许多艺术精品与世界音乐珍品。

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江河水》、《二泉映月》、《听松》、《病中吟》、《光明行》、《赛马》、《良宵》、《山村变了样》、《赶集》、《行街》、《空山鸟语》、《湘江乐》、《江南春色》等等。

尤其是《二泉映月》,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并被誉为“国际乐坛十大名曲”之一,已经蜚声中外。

在国内也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转变。

“作品艺术成就中旋律创作的成功,是不容忽视的,旋律深刻抒情性的美感,这时于后来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演奏应该有启迪。”③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的录音后,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而虔诚地说:“这样的音乐应当跪着听!”另一首二胡名曲《病中吟》,是刘天华先生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的第一首,也是他的代表作,1993年也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艺术精品”。

这首名曲一起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充分表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深受国人与海外华人的喜爱。

其二是名家辈出、成果辉煌。

杰出的二胡作曲家有阿炳、刘天华、刘文金、赵砚臣等。

杰出的二胡演奏家有阿炳、刘天华、闵慧芬、张韶、张继让、张慧元、张令杰等。

其三是影响广泛,意义深远。

二胡艺术影响到民族器乐、民族声乐、民族戏曲、民族曲艺、民族舞蹈等各个艺术领域,对于打造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成就是高水准的,这是它艺术魅力的核心与标志。

三、二胡的艺术创新

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同样,二胡的艺术创新也是二胡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充分证明,二胡的艺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一是作品的创新。

如刘文金创作的《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曲》,吴厚元创作的《红梅随想曲》等,都是成功的创新之作。

其二是演奏的创新。

如女子十二乐坊中的二胡演奏员的站立边舞边演奏;赵本山与郎朗的二胡与钢琴混搭二重奏《赛马》;北京“国乐天骄女子乐用与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混搭演奏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

由此可见,二胡的艺术创新是深层次的,这是二胡艺术魅力的支撑与动力。

注释:

①②王晓红.民族乐器系统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163.

③张慧元.全活二胡(业余)考级作品集诠释[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6:243.

论二胡演奏之浅谈﹉

没那水平写什么都不好,水平够了自然水到渠成!

我个人觉得的话 主要是表现形式 感染力不一样 特别是艺术这个东西 见仁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不一样的说法 而且每个说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艺术嘛 是吧就像搞艺术的人 不修边幅走在大街上 可以理解 不管他的穿着如何 不管他是否有穿了衣服 所以 我想说的是 楼主既然有这个想法 那就写些读到见解及深度出来 艺术没有标准 赞同的人多了 就行 至于从哪方面着手 你认为什么最拿手 就从哪里着手了 我们怎么知道你的心思呢??是吧 加油 弘扬二胡精神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