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表情包为话题的议论文“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在当今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可谓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我认为“表情包”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显而易见,用社交软件交流比起写信、打电话方便很多,所以,如今人们使用社交软件十分频繁。然而隔着屏幕打字终归多了一份生疏,有些时候光靠打字只能生硬地传递客观信息,不能表达出打字者的主观感受。而“表情包”的出现似乎使发消息“活”了起来,令人有了聊天的感觉。其次,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说,单纯的文字,仅是一种枯燥的“读”,没有聊天的情趣,而“表情包”却为聊天增加了趣味性。“表情包”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生动的图片配上搞怪的文字,使人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出对面人的神情,自动脑补出对方以“表情包”的神态说出“表情包”上的话的样子,使聊天多了许多趣味性,也能更生动直观地表达聊天者的想法与感受。再者,“表情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比如,对新认识的朋友不知该怎样开口聊天时,先发一张可爱的“表情包”卖个萌,对方也回你一张,一来二去间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之后再开口聊天便多了一分熟稔,少了一分尴尬;又如,惹朋友不开心了,再多道歉安慰的话语总会显得有些敷衍讨人厌,而一张可怜兮兮撒娇求原谅的“表情包”则能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说不定还会引起一轮“斗图”,在斗图间矛盾、不快自然而然地被消除了;还有,“表情包”偶尔会带来“平等”,如老师和学生聊天时,学生难免拘束紧张,若在与老师聊天时加入“表情包”,则能增加些许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放松下来。当然,也有人觉得,“符号——文字——符号”这种循环意味着文明的倒退。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虽然“表情包”在聊天中占着不小的比重,但应该不会有人只靠“表情包”来聊天。说到底,“表情包”不过是对文字的补充与拓展,对于聊天只有益处而没有害处。别看“表情包”只是一张张不甚复杂的图片,但它在聊天中起到的作用可不少,不仅能使聊天更生动有趣,还能调节、营造和谐欢乐的氛围,真可谓是不简单的“表情包”啊!【表情包介绍】"表情包"是一种利用图片来表示感情的一种方式。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活跃之后,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表情包流行于互联网上面,基本人人都会发表情包。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人们以时下流行的明星、语录、动漫、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优秀议论文范文:表情包的流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下,社交软件发展和流行文化的衍生品——“表情包”的兴起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人们对这种“符号文化”究竟会消解文化的价值,开历史的倒车,抑或成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看法偏颇。于我而言,我视其为社交互动,快节奏生活的必然趋势,是对表达媒介的拓宽,更是种“绝不简单”的符号文化。
“表情包”的流行有其潜在的必然性。一方面,是在如今生活节奏迅速加快,“快餐文化”盛行的社会中,相同的时间我们却要面对过度负载,过度生产的信息,于是借用蕴含特定情意的表情,形象以阐明原本需要三言两语表意的广泛事件背后的普遍化情感,何乐而不为?方便、快速、直观,不得不说,这足以使它成为人际交流的第二途径,成为日常生活的形象映射,交流传递速度被提升,文字将有效的用于阐释更微妙,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
另一方面,它是社交互动日间推广的必要“衍生物”,这取决于“表情包”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借助动物拟人、夸张化的神情,逼真而动态的的形象,使得其在愈发常见的“浅层交际”,“广泛交往”,和较陌生之人的对话中彰显出超越文字的平等感,几张图片的背后,践行着等级地位的淡化,隔阂的消除,多少年前卡夫卡笔下“巴别塔的深渊”或许可以借由“表情”而更快的“打通”。
更重要的,“表情包”本身绝非“简单”而肤浅的稚嫩符号,相反,它应是嵌合当下语境和大时代背景的符号文化。哪怕是在看似消遣的“斗图”中,也随处可见表情中竟融合了当下大事件人物抑或各类名人政要的形象,何以见得它体现出强大的流行文化的力量?我想,便在于它以独特的方式记述如今社会迅速的发展与变迁,与日新月异的世间百态,而这种方式,贴合现今人们的生活态度与叙述方式的——轻松,似乎“浮躁”的娱乐化阐述中彰显人对时世的认真态度,以看似略“戏谑、调侃”的方式描绘生活的状貌。它反映了如今人们对于新闻与文化的重新审视,表达与看法未必与“严肃”绑定在一起,形象化,生动化的背后,另有深意。思考和思辨仍在,只是借由另一种即直观又更加“隐晦”的方式。
至于有人认为这是“符号—文化—符号”的循环,我仍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忧焦虑,与其惶恐“它必然代表文字的式微”不如说它是契合当下流行文化发展的表达方式,是对原本单一的文字表情达意的拓宽,丰富,而绝非取缔,更非消解文字的价值,如果说“文字”是人们思考严肃命题,表达深刻、复杂思考的唯一选择,那么“表情包”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亲切的平等,直观生动的映照生活,以小见大的映射社会更迭,大众情境的语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艺术作品向网络电影的转变,书信到社交软件的更替,同样我们也要接受或包容这样多元化的表达途径——文字与“表情包”背后符号文化共存的双重语言。
“文字”是对世界严肃、细腻而诗意化的丈量,而“表情包”却也是流行文化的必然产物,它丰富表法情致的空间,它贴合生活节奏的“亲切”,它对于当下语境、时代背景风趣而不失深意的记载,这样的“符号文化”重要,有其存在的价值。
滋味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淡是平淡却不平庸,面对人生中太多的诱惑与欲望能够始终前行而不迷失方向;面对着喧嚣的世界和未知的明天能够给心灵留一方净土,能够常常静心感悟,能够用最淡的水浇灌出最纯洁的心灵的水仙。乐观最淡的第一层境界,淡然看苦难,微笑迎明天,人生便会多出几分快乐的滋味。阿列克谢·梅烈西耶夫是一名飞行员,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他驾驶的.战斗机不幸被敌军的炸弹击中,飞机坠毁而他也身负重伤,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支撑他爬回阵地,虽然双脚被截肢,但他始终不曾放弃飞翔的梦想。在灰暗的人生天幕上,他用乐观拨开层层乌云,他用微笑迎接美丽的曙光,最终他以惊人的意志重新驾驶战斗机,成为苏联著名的“无腿飞行将军”。
面对人生的山重水复,乐观是最好的指南针,它不能帮你摆脱困境,却能给你最正确的方向,就像梅烈西耶夫那样,始终保持最灿烂的微笑,生命才有了战斗不去的勇气!平淡是淡的第二层境界,平淡看欲望,杂念不复见,人生便会多出几分轻松的滋味。季羡林是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如今已千逾九旬的他每天仍旧读书看报,精心照料他的小花园和那群被他视为“家人”的流浪猫狗,面对早年求学的艰辛和人生道路上的磨难,面对着牛棚的艰辛回忆和老祖与夫人德华的相继离去,这位智慧老人以一颗平淡的心接受生活中接二连三的考验。欲望也好,磨难也罢,他都波澜不惊,宠辱偕忘,智慧的淡然让他的生命多了几分明亮的暖色,也让这位世纪老人活出了人生的旷达!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便是季老教会我们的淡然看人生,收获大智慧。超然是人生的第三层境界,超然看世界,必境自澄明,人生便会多出几分永恒的滋味。
古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语还常常回响在我们耳边,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不以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呢?我们嘲笑阿巴公丧失人性的吝啬,看不起和坤阿谀奉承,巴结逢迎的丑陋姿态,唾弃希特勒灭绝人性的丑恶和罪行。但我们不是仍有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准则,仍有不少人为名利为地位为数不尽的身外之物而烦恼?因此我们不能感悟到佛祖的境界,不能体味到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而心能不随外物而动的人,便是超脱了外欲,回归了本心,活出了人生最深滋味的人。乐观,人人都能做到;平淡,部分人能做到;而超然,则极少有人能做到。此三者皆为淡,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虔诚,一份崇敬。都是用最最纯洁的灵魂守望一颗最真的心,能做到这三重境界的人,生命少了烦恼,生活多出几分清香。聪明的你,是否已体味到了人生最深的滋味?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当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事件被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己半年后还会被挖出来“鞭尸”——
最近翟天临的微博下面,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情绪发泄垃圾场。
大家的中心思想大概是:都赖你整出这事儿,害得我毕业也变成了hard模式!
起因显然是那场学术圈大地震。不仅硕士博士感到危机,今年多所高校都发布通知要求严查本科生论文,部分学校还将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即便学校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同学也能从导师的叮嘱和要求中感受到,想成功毕业,大概得挠秃两百根头发。
对于始作俑者翟天临,抱怨和痛恨接踵而至。
不过说真的,难道没有翟天临捅的篓子,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这关就能轻轻松松地过吗?
毕业论文=渡劫
毕业论文,名义上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和成果,实际上却是一批批年轻人彻底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前必须要渡的劫。
这件事上的众生相,充分体现了大学中的阶级差异。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神,早早保研成功,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认真学术、勤恳搬砖,本科毕业论文不过是他们学术进阶之路的起步。
还会有那么几个彻底放弃治疗的同学(或者自己就是),直接钻空子抄袭、当个论文裁缝,或者借用前辈的论文一用,就蒙混过关了。
最痛苦的,就是不上不下的大多数。
一言以蔽之,良心尚存但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件事成了无数人22年的人生拖延症、焦虑症、狂躁症、自我怀疑的集大成之作。
对于许多中国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确不简单。
光是找选题这一件事就够让人头疼,要么已经被前人写滥毫无新意,要么到最后发现自己流的泪都是选题时脑子进的水。
更惨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人在四年间都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术技能培训,没有被好好教过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尽管各门课程的期末论文可能写了几十篇,到了最后这一关还是觉得像在裸奔。
再叠加上当代年轻人“越痛苦越不敢面对”的通病,越是自觉菜的人,越是不敢和导师交换眼神。
怕他迟迟不找我,又怕他突然找来。发邮件收到导师的回复必须得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打开,不时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中来回切换,仿佛一个在热恋中辗转反侧的少女。
心路历程百转千回,可不代表整个写作过程也那么曲折漫长——
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合着大家都是靠着在朋友圈哀嚎完成了想象中的论文进度,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拖延→惭愧地拖延→焦虑地拖延→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赶完”的标准流程。
但是,不要以为尬写完内容,痛苦就结束了——
大数据充分暴露了年轻人面对毕业论文的茫然和无知。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标志着一批又一批应届生在简历上写的“熟练使用office”其实都是人的。
到最后会发现,合着全文几千字里,最畅通无阻的大概就只有“致谢”了。
答辩,大型公开处刑现场
更让人窒息的还在后面——如果说写论文是死到临头前一个人的挣扎,那论文答辩就是一群人轮流表演自己的求生欲。
答辩的目的本是由该领域的老师当面检验学生的能力和课题的完成度,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足以拿到学位。
但在答辩的人眼里,它本质上像是进产房生孩子:
进教室之前大家都给你加油打气“加油没事放轻松”,进去之后大脑空白呼吸急促两眼发黑,出来之后立刻被焦急地包围,“怎么样,顺利吗……”
又或是,这算是日后职场在同事和大佬面前丢人的预演了。
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嗓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像被门碾了的尖叫鸡。
有人明明是英语专业,一不小心中文脱口而出还嘴瓢成了俄语口音。
还有不怕死的,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理、把老师的意见怼回去,殊不知有的老师就是看你越死鸭子嘴硬,越要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
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小透明由此获得人生真理:面对大佬的质疑,不要干,就是怂。
但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意见相反。
导师让你加的内容,答辩老师觉得多余让你修改;导师首肯过的结论,答辩老师频频摇头……
此时已经离真理越来越遥远的菜鸡,内心活动如下↓↓↓
不过也有很多人事后才发现自己白寝食难安那么多天,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全靠老师大发慈悲。
有人的答辩现场,变成了老师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格式指导大会。(看来百度出来的也不太靠得住)
有些老师,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眼看你快撑不住了就自动在脑子里修正了你的回答,眼中充满了鼓(pi)励(juan)。
还有网友称自己的答辩老师就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回去自己写,还担心会不会太难,说不会的话就自己换几个简单的。
毕竟,老师要是真跟你较真,那超过一半的人毕业证可能都岌岌可危。
甚至有些学校本科生专业压根不设置答辩这个环节,这让本科生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菜到老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了吧。
老师比你还痛苦
学生写论文痛苦,导师们也的确不容易。
高等教育逐年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师生比”本来就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是远远低于1:14这个标准的。
反映在论文上也一样,常常是一个导师除了要带研究生的论文,可能还要超负荷指导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论文。
2017年的数据
当然,导师和导师的态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有些导师就像只是挂个名,你可能半年都没见过他人,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
有的导师则负责任得让人都羞愧。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很多大家情到浓时自发创作的毕业季专用表情包↓可是,老师眼中的学生真的有这么可爱吗……
恐怕不仅没有,可能还得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的老师又是提前举办预答辩,又是现场跟哄孩子似的安慰学生别太紧张,还要在答辩的台下忍受着“台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依然滔滔不绝”的痛苦,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修改。
要是有脾气暴躁的老师碰上态度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可能心里已经像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中那个当场发飙的老师一样怒摔论文了。
或者一直对于学生的废柴隐忍不发,直到冷不丁地发了条朋友圈才让人醍醐灌顶、脊背发凉。
许多学生的痛苦,也来源于自己确实不够努力也能力不足,交了论文其实是把压力和焦虑转嫁给导师那边了。
可要是有幸碰上认真负责的老师,对着我们炮制的学术垃圾还能谆谆教诲,惭愧的压力真是瞬间又转回到自己这边了。
毕业总归得蜕层皮
正因为综上所述的血泪史,网络上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
很多唱衰的声音不止来自想只想赶紧拿文凭毕业的学生,恰恰来自老师本人。
首都经贸大学老师就曾经发微博称,看过几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后自己很赞同取消,“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让所有本科生都写毕业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适得其反,还催生学术不端行为。
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在大四下半学期这个时间点上,忙着实习、找工作,为了“降重”图省事儿,或者纯粹就是没好好学过、写不出来,种种原因催生了论文代写行业十分活跃。
但是,志不在学术的学生会为此怨声载道、偷工减料,就能说明写论文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应该被取消吗?
许多人在肯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义时,其实是从超越了“专业知识有没有用”的层面来讨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中的论文是为了培养一种思维,去考验年轻人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技能并非出了大学校园就毫无用处。
更实际的视角,也很有道理……↓
那么当学生老师对于这最后一次考验都感到不大痛快,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论文这种形式上了。
不管本科生要以什么形式标志自己圆满完成了学业,其实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之前,大学里受教育的四年真的能足以支撑人有底气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吗?
学生自己的懈怠,就业压力下更为实际的抉择,教学资源跟不上……其实在大家被毕业论文“折磨”之前,路上坑就已经不少。
退一步讲,既然整个社会都默认一张文凭必不可少,那得到它总归是要付出点努力和“代价”。只不过毕业论文的初衷也并非故意要让人受一次折磨,目前这个让人头秃的难熬状况,只是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缩影罢了。
单单谈“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其实没有意义,如何让最后这个升华的阶段性总结真的有四年扎实的积累,才是关键。
虽然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但只要有心,就算写论文像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也总归能有收获,哪怕只是体会了“能咬牙挺过难关”是什么感觉也好。
毕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后,还有那么多比毕业论文和答辩更难对付的呢。
比如我的领导↓
END
个人认为emoji不会发展成一门语言,但是它一定是辅助文字表达准确含义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emoji表达的含义有限,无法描述更加庞大且复杂的场景,一般只囊括了与人类相关的各种情绪。这一点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因为emoji发明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文字表达不那么冰冷无趣,在一句话中间加几个生动符号可以极大地完善说话人想表达的情感,这对彼此沟通就起到了更好的链接作用。但到了不适合表达情绪的严肃场合,使用emoji就会显得非常不专业,甚至会对别人产生一定冒犯,比如商务谈判,公司会议,论文答辩这些场景,最好还是使用更正式的文字。
虽然emoji身上存在各种缺陷,但优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辅助文字进行表达,这可以大大提升对话的参与感。在以短信聊天的传统方式里,大家基本都是采取你发一句过来,我回一句过去的模式交流。虽然只要措辞得当基本不会出现各种歧义,但这种纯靠文字表达的聊天方式未免显得过于冰冷,因为自己不知道是在跟人交流,还是跟机器交流。如果对方是人,那他就该有表情和一系列复杂情绪,但受限于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无法体现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创造性提出了emoji这种图形符号,它简单,生动,一针见血,可谓是完美弥补了文字交流的短板,让对话显得更有温度。emoji符号丰富了语言含义,体现出人类的各种情绪,这样整个交流过程会显得更加真实,大家也会更有参与感,这是它作为语言辅助工具的最大优势。
此外就算emoji成为不了一门语言,但其功能却超越了语言,可以让全人类在不说话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交流。这里涉及到具象化表达和情绪语言,大家都知道emoji里有很多表情,手势符号,以及动物形象,这些都包含大家非常熟悉的含义,因此不需要文字传递,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也是它的另一个优点。
文/洋气杂货店 01. 和室友一起吃面,我们两个总会选择加个剥了壳的水煮蛋,不同的是,我会在吃一点面以后把鸡蛋吃掉,最后剩下好多面,而她总是将蛋从碗的一边挪到另一边再挪回来,一直放着。 好奇的我还是问了下原因,她说:“我不能早早把鸡蛋吃了,不然接下来就没动力去吃面了,如果蛋一直在,我可以看着它多吃一点面,最后再吃下它。” 听后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学着恶搞表情包上浮夸的动作拍拍手称她为人才。 很多时候就像她吃面一样,我们总得给自己留个奔头,留个期待和指引的东西,长路漫漫就变得动力满满而没那么困难了。 很快就要离开学校的自己一直想写一篇离别悲伤的文字,却一直没有充沛的感情,某段时间明明知道很快就要各奔东西,自己却没一点伤感。 细细一想,在毕业答辩之前,所有毕业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这上面,没日没夜反反复复地修改论文,让人重视的答辩是我们这段时间的奔头,目标过于重要,它身后的东西就没那么让人在意了,此时一个人强行渲染离别的氛围太过于矫情做作。 月20日的晚上,几个室友同时给她们的男朋友打电话,细声细语地诉说自己准备论文的辛苦、生活的小压力和小确幸,时而我见犹怜般地倾诉,时而不知说到什么话题而大笑起来,唯独安静写着论文的自己一时间好像和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有种被抛弃的感觉。 我有很多很多的小烦恼,有太多太多的愿望,有一大堆的矫情堆积在心,却没人倾听,在这个比较尴尬的日子里,我没有身份去光明正大、肆无忌惮地打扰任何一个人,最终这些矫情都未被说出口,仿佛随着第二天阳光的出现而消失了。 人这种生物真的好奇怪,总是不能一直自由的活着,不是被别人锁住就是被自己锁住,不是做了感情的奴隶,就是成了事业的婢仆。 还没成熟到可以完全依靠自己,颤颤巍巍向前走的时候心里总想着去拉别人的手寻求一点支撑,像学走路的小朋友般刚走两步就要扑到父母的怀里。 特殊日子里,没有奔头的他人,我只能把这一切堆积到更好的自己上面,选择充实自己总没错,选择把寄托安放在自己这里总没错。 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其他的归宿? 我的归宿就是自己的健康和才干,我的奔头就是比现在更好一点的自己,不一定非要是其他的别人。 03. 奔头就好像是暗夜中的一盏孤灯,给在汪洋大海里航行的船只一点方向的指引,又好像是一点奖励,给还在路上前行的人一点动力,某些时候它作用没那么强烈,却不能缺少。 大学以前,自己的生活很简单,厚厚的书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写不完的作业、窗外湛蓝的天空、偷偷想念的人便是我生活的全部,有高考的目标,有美好大学生活的憧憬做指引,日子辛苦却活力满满,脚步坚定。 大学开始后,我沾染了青春的一系列小烦恼,如今青春快没了,烦恼却还在。 失恋的悲伤、无所事事的彷徨、说不清道不明的焦虑等将我整个人侵蚀,一时间生活失去了主心骨,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不知道要为什么而努力,也找不到动力摆脱当下的状态。 那时候自己的心情就像奥尔罕·帕慕克在《我不想去上学了》里写的那样:我不想去上学了,因为我太困、太冷了。学校里也没有人喜欢我。 无数过来人怀念的大学生活,因为找不到目标,在我这里得不到任何的珍视和重视。即将失去的现在倍加珍视也没什么用了。 对长大的我们来说,失去是一件太痛苦的事,以至于我最喜欢的词是虚惊一场,最感到无能为力的词是假如。 04. 最讨厌别人渲染各种伤感气氛,不争气的自己根本控制不住眼泪。 毕业生晚会上,好久不见的辅导员在台上说:“大家以前出现在这里都是送学长学姐,今天在这里是送走你们自己,大家很快就要各奔东西,出了校门不要害怕,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归宿,永远是你们的奔头,如果在外面累了就回来看一看。” 听到这句话的自己忍不住泪奔,仰起头想把眼泪收回,终于还是感受到了姗姗来迟的离别的气息。自己心知肚明,走到社会上自己一定会吃很多苦,受很多累,却再也回不来。 母校一直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允许自己每天骂千遍万遍就是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不好,每天都想着逃离却在真正离开的那一天依依不舍,哭的像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人人都说累了就回来看一看,真正等到回来又是另一番模样,熟悉的面孔四散在他处再也不见,熟悉的宿舍和教室早已被新的他人占据,哪里还能真正回得来。 领到毕业证的那一天,我们又要开始马不停蹄地为自己寻觅下一个奔头,让动荡的心安顿下来。 我心疼那些漫无目的游荡的人,所谓离家出走都是有家的人才能玩的把戏,大城市最让人害怕的地方不是高楼大厦和夜以继日的加班,而是你初来乍到站在原地却不知往哪里走,好像去哪里都可以,去哪里又都不可以,身边到处都是人,却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 有了奔头,才有踏实的生活,有了奔头,我才能走的不慌不忙,否则一直都是一叶浮萍。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何必为部分的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的人生都催人泪下。 青春末班车上的我们因离别而伤感、因漂泊不定而焦虑,因两种生活间的巨大落差而痛苦,却不曾想,这种兵荒马乱、动荡的日子还有一个同义词,叫做青春的烦恼,值得很多人羡慕。 愿那些失去方向的人能给自己重新设定一个奔头、一个目标,它可以是一份爱情,可以是一份满意的工作,可以是更优秀的自己的样子,甚至可以只是一件心仪已久的裙子。 (图片选自《花瓣网》)end
从你的短信上和做的事情,其实你的行为是没有错的,这纯粹是你男友吃醋吧,这吃醋的表现是因为他在乎你,所以你要往好的一面想。你们要好好的互相沟通下,有问题提出来解决,不然以后再这样会有事的,祝你顺利呗~不过我觉得你的男友应该是独占欲高,不允许你给别的男人发那种表情包,但是经常的给他发一定喜欢。
论文答辩ppt结尾
毕业的论文答辩应该把ppt设计成怎样才能把重要的中心观点呈现给考核老师看呢?看看制作的心得与技巧对同学们有一定的帮助哦!
一、幻灯片的模板
下面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幻灯模板的使用技巧。
1.页面大小的选择
此为幻灯片模板选择的第一步(许多人从来没有用过这个设置)。打开“文件”→“页面设置”→选择“幻灯片大小”.默认设置是屏幕大小,可根据需要更改设置。例如35mm页面,长度比默认页面要宽一些。
2.幻灯片的通用模板
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许多通用模板,特别是Office XP系列。由于同一个模板可选择不同的配色方案(页面击鼠标右键→“幻灯片配色方案”),从而有了很多的选择。但使用者也会发觉,喜欢的模板实在太少,并且又被别人频繁使用,缺乏创意。
3.自己制作模板
由于模板可以编辑,因此设计一个与众不同的模板并不很难。首先选择一个幻灯片模板,然后选择菜单“视图”→“母版”,一般有标题母板和文本母板二个式样,这个时候原来在普通视图下不能更改的许多东西,就都可以编辑了,即使是文字的颜色也可统一编辑。例如想要每一张幻灯片都有自己学校的校徽,直接插入母板即可。以上的操作并不复杂,但要设计出一个彻底全新的模板相对较难。笔者的策略是,找到一个喜欢的模板,然后稍微做一些改动,看上去就与众不同了。
4.回归简单的模板
幻灯片做多了,就不会喜欢比较花哨的模板了。因为模板太花哨,会影响到表达过程,让观众过多注意模板,从而忽略幻灯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此外,选择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的模板也有风险。如果对配色没有经验,计算机的色彩也未经过校正,电脑屏幕上的显示与投影仪屏幕上会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底色和文字色相近的配置,在光线很亮的地方效果就会很差。如果是答辩或学术汇报,推荐选择简洁明了的幻灯片,可以显示出严肃认真的学术气氛。
5.模板的基本要求
(1)尽量选择同一个底色的模板,至少要在文字或图片的地方保持同一颜色。如果采用两种或多种底色,且反差较大,则文字颜色搭配难以达到协调,看起来过于花哨。
(2)文字或图片颜色不能过于接近底色,要有一定对比度。比如,采用蓝天白云的底色,白云上的文字则显示不清。同时一张幻灯片上的颜色尽量不要超过3种,不要在一个主题下显示多种颜色。有时为了强调,在一个句子里使用多种颜色,反而给人花色刺目的感觉。
(3)整个幻灯的配色方式要一致。比如标题使用蓝色,后边幻灯的标题中应尽量使用蓝色。字号、字体、行间距保持一致,甚至插图位置、大小,均不应随意改变。
(4)文字、图表的“出现方式”的选择中可适当选用动画,但不可过多。显示同一幻灯片上不同内容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动画。
6.推荐模板
(1)白底:可以选择黑字、红字和蓝字。如果觉得不够丰富,可改变局部的底色。
(2)蓝底:深蓝更好一点,可配以白字或黄字(浅黄和橘黄),但应避免选择暗红色。这是最常用、最稳妥,也是最简单的配色方案。
(3)黑底:配以白字和黄字(橘黄比浅黄好)。
这三种配色方式可保证幻灯质量,如果是初次做,强力推荐。一般幻灯不应该只有文字,同时可适当加入模式图或流程图,使幻灯增加色彩。也可加一点小小的花边,标题和正文之间加一条线,或插入学校、医院的图标,都可使幻灯避免单调。
二、文字的作用
做为幻灯片的主体,文字的表达和处理非常重要。总的原则如下:
1.文字不能太多,切忌把Word文档整段文字粘贴到幻灯片内。
2.文本框内的文字,一般不必用完整句子表达,尽量用提示性文字,避免大量文字的堆砌。做到在1分钟内要让观众看完,且不觉吃力。
3.文字在一张幻灯片内要比例适宜,避免缩在半张幻灯片内,也不要“顶天立地”,不留边界。
4.每一张幻灯,一般都希望有标题和正文,特别是正文内容较多时,如没有标题,会很难找出重点,观众也没有耐心去逐行寻找。
文字安排需要注意的细节:
1.字体大小:PowerPoint默认的文字大小为常用选择,一般标题用44号或40号。正文用32号,一般不要小于24号,更不能小于20号。
2.行、段间距:正文内的文字排列,一般一行字数在20~25个左右,不要超过6~7行。更不要超过10行。行与行之间、段与段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标题之间的距离(段间距)要大于行间距。
3.字体选择:做为答辩幻灯,推荐中文字体为宋体,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s,中文字体建议加粗。也可选择其他字体,但应避免少见字体,届时如果答辩使用的电脑没有这种字体,既影响答辩情绪也影响幻灯质量。
4.字体颜色:字体颜色选择和模板相关,一般不要超过3种。应选择与背景色有显著差别的颜色,但不要以为红色的就是鲜艳的,同时也不宜选择相近的颜色(在上一讲模板颜色搭配中有讲述)。标题字体的颜色要和文本字体相区别,同一级别的标题要用相同字体颜色和大小。一个句子内尽量使用同一颜色,如果用两种颜色,要在整个幻灯内统一使用。
5.层次分明:内容顺序:题目-->大纲-->内容-->结束(致谢)。每页内容中又分几小点时,最好在有个小标题;如果这几小点内容较多要分几页来表示时,第一页的大标题可设置动画,后几页复制此页再做修改,后几页中的大标题不做动画,这样放映时让人感觉大标题没有动,只是在换下面的内容。
6.加入标注:如果你怕答辩时忘了词,那就在框图中加入标注,在绘图栏的自选图形中选择标注,可以为标注增加效果,在效果的下三角箭头中选效果选项,将“动画播放后”改为“下次点击后隐藏”,你试试,效果很好。
7.当这页内容条数很多,但很短时,不应一条一条的弹出,会因答辩当时紧张而失手出差错,应一下子都弹出,再一条一条的讲。
8.其他文字的配置:幻灯内的脚注、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要求在幻灯内列出本张幻灯片引用的参考文献)、准备一句话带过的材料或在前面幻灯片内多次重复的内容,字体颜色选择和底色较为相近的颜色,不宜太醒目,避免喧宾夺主。
三、流程图的制作
使用流程图是制作高质量幻灯的一个重要法宝,特别在描述研究过程的时候,最好用流程图进行说明。
有许多专业软件可用于流程图的制作,但PowerPoint本身自带的绘图工具,功能也很强大,其使用Office组件通用的绘图工具,与在Word里经常应用绘图工具方法相同:打开“视图”→“工具栏”→在“绘图工具栏”上打钩,就会在底下出现绘图工具栏。有绘图、自选图形、线条、箭头、文本框、艺术字体、组织结构图、剪贴画、插入图片等工具。利用组织结构图可直接制作流程图,但模式较为固定。
剪贴画是新手最喜欢插入的内容,但个人认为在学术幻灯不易插入太多,因为剪贴画会减少学术分量。重要的是要学会利用自选图形制作直接需要的模式图和流程图。自选图形中有些是标注,可直接插入文字,图形则必须利用文本框重新插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任何形式的模式图都可作出来。在作模式图之前一定要注意图形之间连接的次序,个人认为最有用的工具是“组合”和“叠放次序”.组合工具可把多个小图拼合起来,既减少重复劳动也可避免前功尽弃。因此在完成一部分工作后尽量将其组合。“叠放次序”可以利用图形颜色的差异把不需要的部分遮盖。此工具使用恰当,既减少工作量也可利用多个图形的相互关系创造出复杂且视觉美观的图形。
本人建议用mirosoft visio来画,使用简单,不仅可以画出美观的框图,还可以加入形象的电脑、手机、电动机等剪贴画,让框图不再单调,还是那句不要放太多剪贴画。
四、图片的插入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幻灯片中的图片应用也越来越多。图片较为直观、视觉上比文字容易接受,因此答辩论文中应适当选用图片。
插入图片过程比较简单,本文主要关注图片格式。JPG格式由于容量小是幻灯片制作中的最常见图片格式。而TIFF格式的相对很大,过多使用该格式,将会造成幻灯文件很大。幻灯文件过大,携带不方便,会使电脑运行变慢。目前,相同分辨率TIFF与JPG格式图片通过电脑屏观看很难区分开来。TIFF格式图片主要用于出版和论文发表,对于幻灯制作并非最佳选择。图片格式的转换可以通过Phtoshop、Acdesee等软件完成。
此外,Office XP增加了图片编辑功能,打开“视图”→“工具栏”→在“图片”前面打勾,就会出现图片菜单,也可直接在图片上点击右键,选择“显示图片工具栏”.工具栏中最有用的是裁剪工具和压缩工具。裁剪工具,可直接去除图片中不需要的外周部分;压缩工具,可把图片分辨率改为屏幕分辨率,即96 DPI,一般不影响显示效果,这样整个文件要小许多。当然,复杂的图片编辑,还需要用专业的图片编辑工具来编辑,在此不再赘述。
GIF格式的图片是网页最常用的格式,文件小,有动画形式,亦可一个图片显示多帧,但其动画效果必须在PowerPoint 2000以后的版本才支持。如果幻灯片中有GIF格式动画,一定要注意版本问题,否则不会出现预想效果。
至于加入图片和公式等,就是复制-->粘贴-->调试大小-->调试位置。
图片放置的位置也很有讲究,包括图片大小、图例位置和大小。如果图片较多,最好统一格式,一方面很精制,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做学问的严谨态度。图片的外周,有时候加上阴影或外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毕业答辩幻灯制作技巧
毕业答辩幻灯不同于一般的幻灯片。做好幻灯片是研究生答辩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具体谈谈毕业答辩幻灯的主要内容及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研究生有用。
(一)答辩报告中需包含的内容
答辩报告包含的内容根据事先拟定的提纲来安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概括性内容:课题标题、答辩人、课题执行时间、课题指导教师、课题的归属、致谢等。
2.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方案设计(流程图)、运行过程、研究结果、创新性、应用价值、有关课题延续的新看法等。
(二)答辩幻灯制作技巧
1.答辩幻灯的基本要求
答辩幻灯的篇幅:一般20~30分钟的演讲时间,博士答辩一般应在60张左右,硕士在40张左右,除去封面和篇章标题页和致谢等无内容页面,真正需要讲解的分别为50和35张左右。每页8~10行字或一幅图。只列出要点、关键技术。
封面和封底:幻灯封面内容一般选择特征性图片,最好是校园风情照片,用于等待答辩前播放或者回答问题时播放。
母版:由于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幻灯母版应选择深底浅字。Office里面附带的母版较少且过于单调,最好自己设计或从因特网上下载。
正文:标题页的内容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生和导师姓名等,也可加上课题资助项目来源。由于属于学术性幻灯,字体和编排均应适当严肃,避免花哨。正文文字的安排可参阅上文“文字的'作用”.
(三)答辩态度和心理状态
1.硕士论文的答辩准备
(1)思想准备
答辩是学校对硕士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2)答辩内容准备
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20分钟用的答辩报告。反复练习必不可少,尚需注意以下细节:事前亲临现场,熟悉现场布置,测试设备(如存放答辩幻灯的U盘/移动硬盘是否在答辩使用电脑上正常播放;PowerPoint版本兼容问题等);熟悉讲稿;练习如何表达,尤其着重于引言部分和结束部分。
(3)物质准备
主要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如:硕士论文的底稿、说明提要、主要参考资料,画出必要的挂图、表格及公式,必要时准备相关内容幻灯以备答辩委员会提问。
2.如何陈述硕士论文
(1)良好的开场白
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应包括:引言、连接、启下三个作用。良好的开场白应做到: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今天来的匆忙,没有好好准备……”),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
(2)报告的中心内容
报告的中心内容包括:论文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科研实验的主要方法;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在答辩报告中要围绕以上中心内容,层次分明。具体做到: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强调论文的新意与贡献;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讲稿一般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做到主题明确,一目了然;精选文字,突出重点,简明扼要;适当美化视觉效果,加深印象。幻灯片制作具体注意事项见本章上节。
答辩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为此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必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整洁,行动自然,姿态端正。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答辩结束时要向专家 道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
3.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
4.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要适中,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3)答辩委员会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提出问题,进行答辩,时间10~15分钟。一般包括: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评委可能提出的问题一般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答辩委员的研究方向及其擅长的领域;
2.可能来自课题的问题:是确实切合本研究涉及到的学术问题(包括选题意义、重要观点及概念、课题新意、课题细节、课题薄弱环节、建议可行性以及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3.来自论文的问题:论文书写的规范性,数据来源,对论文提到的重要参考文献以及有争议的某些观察标准等;
4.来自幻灯的问题:某些图片或图表,要求进一步解释;
5.不大容易估计到的问题:和课题完全不相干的问题。似乎相干,但是答辩者根本未做过,也不是课题涉及的问题。答辩者没有做的,但是评委想到了的东西,答辩者进一步打算怎么做。
(4)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首先要做到背熟讲稿,准备多媒体,调整心态,做提问准备,进行预答辩。在随后的汇报中突出重点、抓住兴趣、留下伏笔。忌讳讨论漫无边际,由于课题是自己知识的强项,讨论时毫无收敛,漫无边际,往往是内容复杂化,过多暴露疑点难点,给提问部分留下隐患。一个聪明的研究生应该“就事论事”,仅围绕自己的结果进行简单讨论,这样提问往往更为简单,回答更为顺畅。
到了提问环节,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5)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导师为研究生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在答辩这种关键时刻,对导师表示正式而真诚的感谢,体现了对导师的尊重,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建议全文念出对导师致谢的段落,其他的致谢段落可以简略一些。同时应当说明汇报结束,欢迎各位专家的提问,使答辩工作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成功的演讲是自信和技巧的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致周到的答辩准备工作是成功的前提。使用一些答辩技巧也不可缺少,可以充分展示整理研究材料、展示研究成果的能力,让别人知道自己都做了什么。要想这场战争获胜,就必须对答辩的目的、程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做到胸有成竹!
答辩ppt最后一页结束语如下:
1、谢谢各位老师的垂听同时写上,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感谢各位专家的聆听,请批评指正。
3、感谢我的导师x老师,感谢xx教授,感谢实验室的同学。
毕业论文答辩ppt注意事项及技巧
关于答辩内容:
1、一般概括性内容:课题标题、答辩人、课题执行时间、课题指导教师、课题的归属、致谢等。
2、课题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方案设计(流程图)、运行过程、研究结果、创新性、应用价值、有关课题延续的新看法等。
3、PPT要图文并茂,突出重点,让答辩老师明白哪些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页数不要太多,30页左右足够,不要出现太多文字,老师对文字和公式都不怎么感兴趣;
4、凡是贴在PPT上的图和公式,要能够自圆其说,没有把握的坚决不要往上面贴。
5、每页下面记得标页码,这样比较方便评委老师提问。
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和结束语如下: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我想谈谈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这篇论文。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以及这篇论文的写作,也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烧玻璃实验和论文写作,但所测数据并不完备,对许多还是一知半解,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我想谈谈在实验过程中的不足和这篇论文。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以及这篇论文的写作,也使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烧玻璃实验和论文写作,但所测数据并不完备,对许多还是一知半解,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来源: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贾小凡
当翟天临因为学术不端事件被锤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大概没料到自己半年后还会被挖出来“鞭尸”——
最近翟天临的微博下面,成了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情绪发泄垃圾场。
大家的中心思想大概是:都赖你整出这事儿,害得我毕业也变成了hard模式!
起因显然是那场学术圈大地震。不仅硕士博士感到危机,今年多所高校都发布通知要求严查本科生论文,部分学校还将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开展质量跟踪监控。
即便学校没有明文规定,许多同学也能从导师的叮嘱和要求中感受到,想成功毕业,大概得挠秃两百根头发。
对于始作俑者翟天临,抱怨和痛恨接踵而至。
不过说真的,难道没有翟天临捅的篓子,中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这关就能轻轻松松地过吗?
毕业论文=渡劫
毕业论文,名义上是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的标志和成果,实际上却是一批批年轻人彻底脱离学校、进入社会前必须要渡的劫。
这件事上的众生相,充分体现了大学中的阶级差异。
每个人身边都会有那么几个学神,早早保研成功,跟着自己心仪的导师认真学术、勤恳搬砖,本科毕业论文不过是他们学术进阶之路的起步。
还会有那么几个彻底放弃治疗的同学(或者自己就是),直接钻空子抄袭、当个论文裁缝,或者借用前辈的论文一用,就蒙混过关了。
最痛苦的,就是不上不下的大多数。
一言以蔽之,良心尚存但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写本科毕业论文这件事成了无数人22年的人生拖延症、焦虑症、狂躁症、自我怀疑的集大成之作。
对于许多中国本科生来说,写毕业论文的确不简单。
光是找选题这一件事就够让人头疼,要么已经被前人写滥毫无新意,要么到最后发现自己流的泪都是选题时脑子进的水。
更惨的客观现实是,许多人在四年间都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学术技能培训,没有被好好教过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论文。
尽管各门课程的期末论文可能写了几十篇,到了最后这一关还是觉得像在裸奔。
再叠加上当代年轻人“越痛苦越不敢面对”的通病,越是自觉菜的人,越是不敢和导师交换眼神。
怕他迟迟不找我,又怕他突然找来。发邮件收到导师的回复必须得做好心理建设才敢打开,不时在妄自菲薄和盲目自信中来回切换,仿佛一个在热恋中辗转反侧的少女。
心路历程百转千回,可不代表整个写作过程也那么曲折漫长——
2014年《劳动报》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论文,有47%的学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合着大家都是靠着在朋友圈哀嚎完成了想象中的论文进度,然后在短时间内完成“拖延→惭愧地拖延→焦虑地拖延→屁滚尿流没日没夜地赶完”的标准流程。
但是,不要以为尬写完内容,痛苦就结束了——
大数据充分暴露了年轻人面对毕业论文的茫然和无知。
百度指数显示,每年每逢12月底和5月中旬,“论文格式”的搜索量将如约攀升到高峰,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标志着一批又一批应届生在简历上写的“熟练使用office”其实都是人的。
到最后会发现,合着全文几千字里,最畅通无阻的大概就只有“致谢”了。
答辩,大型公开处刑现场
更让人窒息的还在后面——如果说写论文是死到临头前一个人的挣扎,那论文答辩就是一群人轮流表演自己的求生欲。
答辩的目的本是由该领域的老师当面检验学生的能力和课题的完成度,以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足以拿到学位。
但在答辩的人眼里,它本质上像是进产房生孩子:
进教室之前大家都给你加油打气“加油没事放轻松”,进去之后大脑空白呼吸急促两眼发黑,出来之后立刻被焦急地包围,“怎么样,顺利吗……”
又或是,这算是日后职场在同事和大佬面前丢人的预演了。
有人因为过于紧张,嗓音都不自觉地变得像被门碾了的尖叫鸡。
有人明明是英语专业,一不小心中文脱口而出还嘴瓢成了俄语口音。
还有不怕死的,敢于坚持自己的真理、把老师的意见怼回去,殊不知有的老师就是看你越死鸭子嘴硬,越要教教你什么叫天高地厚……
在旁边瑟瑟发抖的小透明由此获得人生真理:面对大佬的质疑,不要干,就是怂。
但最尴尬的情况,莫过于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意见相反。
导师让你加的内容,答辩老师觉得多余让你修改;导师首肯过的结论,答辩老师频频摇头……
此时已经离真理越来越遥远的菜鸡,内心活动如下↓↓↓
不过也有很多人事后才发现自己白寝食难安那么多天,答辩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全靠老师大发慈悲。
有人的答辩现场,变成了老师恨铁不成钢手把手格式指导大会。(看来百度出来的也不太靠得住)
有些老师,问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问题,眼看你快撑不住了就自动在脑子里修正了你的回答,眼中充满了鼓(pi)励(juan)。
还有网友称自己的答辩老师就写了几个问题让同学回去自己写,还担心会不会太难,说不会的话就自己换几个简单的。
毕竟,老师要是真跟你较真,那超过一半的人毕业证可能都岌岌可危。
甚至有些学校本科生专业压根不设置答辩这个环节,这让本科生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是菜到老师不愿意浪费时间了吧。
老师比你还痛苦
学生写论文痛苦,导师们也的确不容易。
高等教育逐年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师生比”本来就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的师生比是远远低于1:14这个标准的。
反映在论文上也一样,常常是一个导师除了要带研究生的论文,可能还要超负荷指导相当数量的本科生论文。
2017年的数据
当然,导师和导师的态度也可以很不一样。
有些导师就像只是挂个名,你可能半年都没见过他人,就稀里糊涂地毕业了。
有的导师则负责任得让人都羞愧。
这两天网上流传着很多大家情到浓时自发创作的毕业季专用表情包↓可是,老师眼中的学生真的有这么可爱吗……
恐怕不仅没有,可能还得为学生操碎了心。
有的老师又是提前举办预答辩,又是现场跟哄孩子似的安慰学生别太紧张,还要在答辩的台下忍受着“台上的孩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依然滔滔不绝”的痛苦,最后千叮咛万嘱咐给你的意见一定要好好修改。
要是有脾气暴躁的老师碰上态度吊儿郎当混日子的学生,可能心里已经像前几天的一则新闻中那个当场发飙的老师一样怒摔论文了。
或者一直对于学生的废柴隐忍不发,直到冷不丁地发了条朋友圈才让人醍醐灌顶、脊背发凉。
许多学生的痛苦,也来源于自己确实不够努力也能力不足,交了论文其实是把压力和焦虑转嫁给导师那边了。
可要是有幸碰上认真负责的老师,对着我们炮制的学术垃圾还能谆谆教诲,惭愧的压力真是瞬间又转回到自己这边了。
毕业总归得蜕层皮
正因为综上所述的血泪史,网络上也不止一次地讨论过,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
很多唱衰的声音不止来自想只想赶紧拿文凭毕业的学生,恰恰来自老师本人。
首都经贸大学老师就曾经发微博称,看过几篇本科生毕业论文后自己很赞同取消,“现在的本科生写论文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
持这类观点的人认为,让所有本科生都写毕业论文貌似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却适得其反,还催生学术不端行为。
的确,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日后的发展方向和自己本科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几乎没有关系。
在大四下半学期这个时间点上,忙着实习、找工作,为了“降重”图省事儿,或者纯粹就是没好好学过、写不出来,种种原因催生了论文代写行业十分活跃。
但是,志不在学术的学生会为此怨声载道、偷工减料,就能说明写论文这件事本身是错的、应该被取消吗?
许多人在肯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意义时,其实是从超越了“专业知识有没有用”的层面来讨论。
这种观点认为,本科教育中的论文是为了培养一种思维,去考验年轻人如何提出问题、搜集资料、表达观点、解决问题等等,而这些技能并非出了大学校园就毫无用处。
更实际的视角,也很有道理……↓
那么当学生老师对于这最后一次考验都感到不大痛快,问题根本就不在于论文这种形式上了。
不管本科生要以什么形式标志自己圆满完成了学业,其实核心的问题是在这之前,大学里受教育的四年真的能足以支撑人有底气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出来吗?
学生自己的懈怠,就业压力下更为实际的抉择,教学资源跟不上……其实在大家被毕业论文“折磨”之前,路上坑就已经不少。
退一步讲,既然整个社会都默认一张文凭必不可少,那得到它总归是要付出点努力和“代价”。只不过毕业论文的初衷也并非故意要让人受一次折磨,目前这个让人头秃的难熬状况,只是高等教育弊端的一个缩影罢了。
单单谈“该不该取消毕业论文”其实没有意义,如何让最后这个升华的阶段性总结真的有四年扎实的积累,才是关键。
虽然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但只要有心,就算写论文像是西西弗斯推巨石也总归能有收获,哪怕只是体会了“能咬牙挺过难关”是什么感觉也好。
毕竟走出象牙塔、成为社会人之后,还有那么多比毕业论文和答辩更难对付的呢。
比如我的领导↓
END
想象中的论文答辩是你自己在台上侃侃而谈,老师拼的非常着迷,然后是不是露出微笑,最后对自己提出表扬,认为我写的非常优秀,答辩的非常好。但真实的故事就是老师在台上不停的皱眉,然后问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自己都不懂他到底在问什么,然后答的时候也是自己都不知所谓,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下台的时候迷迷糊糊,最终得到了一个将将及格的成绩自己就很开心了,理想和现实它总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信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以表情包为话题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黑色悄悄漫上了天际,那一抹橘红逐渐消失——那唯一一抹照在我身上的温暖也逐渐散去,一股寒意透过单薄的衣服,使满身疲惫的我打了个颤,拖着笨重的行李在昏暗的灯光下缓缓移动。生活为什么这么累呢?
回到家,在网上与好友闲聊,几年前的美好时光变成了一个个方正舒展的宋体字,那彩色的屏幕就像是一潭池水,映出了往昔的缤纷年华。这时好友发了一条信息:可惜我们以前并不懂得珍惜,到了现在才懂得什么是痛苦,以前的日子和现在比简直就是天堂!那句话的后面,是一个叹息的表情,低垂的眼角,无力落下的嘴巴,整个脸黯淡无光。
看着那张脸,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吗?
好友说的没错,往日的回忆确实是十分美丽的,而当时的我们却不懂得珍惜,让美好的年华从指缝中溜走,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可现在呢?生活是否真的那么痛苦?诚然,与过去相比,现在我们身上的压力大了很多,可这是否就说明现在的生活就痛苦不堪?有谁知道将来的我们会不会像现在一样感慨着过去呢?我们无法提前知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错过的幸福便不会再来。那,此时此刻,我们是否正在错过某些幸福呢?
幼时读辛稼轩的《丑奴儿》,一直疑惑“少年不知秋滋味”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等闲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每次重温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如今倒也能对词人的心境感知一二。也许现在我们是那还未真正识得愁甜味的.少年,失去了青年本该拥有的朝气,也错过了身边的幸福。
想着想着,手指在键盘上打出这么一句话:“过去的我们只能缅怀,未来的我们无法预言,把握好现在吧,珍惜这富贵的青春!”在后面,我从表情包挑了一个开心微笑的表情。在点击“发送”的刹那,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也许,生活没有那么累。
表情包,是一个人情感表达的载体,希望我的表情包中,永远没有叹气。
如今网络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提高。网络交流除了网络热词,还带了一种“新产品”——表情包。
表情包。顾名思义就是网络表情。表情包的出现,迅速漫延了各个网络,让枯燥的网络聊天不再仅限于文字。我们最初看到的表情包是来自20xx年出现在社交软件QQ里的表情,这些表情从美国“进口”到中国,深受中国的网民的喜爱。越扩越大,到了现在的emjoy通用表情包。
我认为,表情包的诞生有利有弊。利便是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当时的心情,对方也能及时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因为再生动的文字也仅仅是文字罢了,更重要的'是还能升温感情。比如在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出了献上祝福,一颗爱心,也能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与感恩。再有,听了朋友讲的笑话,“笑抽”这个表情立刻表现出自己开心的心情。
当然,如果表情包使用不当,还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影响。例如有些人把一些知名人士或者身边的人的照片做成表情包,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而且还会泄露他人的肖像权,甚至被一些追星族招黑;还有一些表情包配的文字不太文明,发出去容易被人误会……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利用表情包,把弊变成利!
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微信还是QQ,越来越多的通讯软件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而这些通信软件的背后,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表情包,他们代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情——有生气的,有愤怒的,还有欢喜的,这些表情可以活灵活现的展现我们当时的心情状态,也可以使我们的沟通氛围更加的美好,今天我就来谈一谈,我对表情包的看法。
首先我是极力支持这个表情包的使用的,还记得有一回,我和一个朋友约定好了,要去公园玩耍。但是后来因为家里的一点事情,我可能得爽约,我在微信上给他发消息的时候,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显得比较冷漠。但是我发现,在点开微信的表情包后,选了一个笑脸的表情,便使整个语句显得更加的温润,然后我也很快得到了朋友的原谅,最后我们仍然没有损伤自己的友谊,这就是表情包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
但是有些表情包我也是不太支持的,有些动态的表情包,不仅表情内容较大,而且还占手机的内存,这些不仅仅伤害了我们的手机,更让我们的真正目的得不到更好的展现。所以这些表情包我是不太推使用的。
一个个表情包更是一种种不同的心情的展现,我们使用它,更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很大的区别,我以为的论文答辩非常的难,老师会问非常多的问题,而且老师会经常让我们去思考一些特别不容易思考的问题,但是答辩的时候老师通常都会选择比较简单比较基础的问题来问我们,他要考验我们有没有学到东西。
论文答辩老师一般会问几个问题,看几个老师吧,一个老师顶少问一只两个问题。所以说对于论文答辩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论文答辩老师,一般至少会问3个问题,问5~7个问题是常态。最难回答情况是连续被追问。
在论文答辩的过程中,因为答辩的人数较多,所以老师是对于问题的提问是有限制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求提问三个问题就可以了,不会超过三个的
1、对工学博士论文选题意义问题。2、对对工学博士论文中的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3、对对工学博士论文中的新意提问。4、对工学博士论文的细节提问。5、对对工学博士论文的数据来源提问。6、以上就是工学博士答辩一般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