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测井相关论文范文集2万字

发布时间:

测井相关论文范文集2万字

周明磊1王怀洪2苏现为3毕叶岚3

(1.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 泰安 271000)

(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青岛 266510)

(3.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数字测井站 泰安 271000)

作者简介:周明磊,男,汉族,山东即墨人,研究员,现在山东煤炭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从事测井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以及资料的处理解释。信箱:。

摘要 本文探讨利用数字测井技术解释煤层气的储层参数,估算煤层气含量,同时进行其他岩性的分析,并对煤层气井的固井质量做出评价,为煤层气勘探提供测井技术支持。

关键词 测井技术 煤层气 储层参数 体积模型

APPlications of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in Surface CBM Extraction Project at Sihe Coalmine,Jincheng City

Zhou Minglei,Wang Huaihong,Su Xianwei,Bi Yelan

( Survey Institute of Coal Geological Engineering,Tai'an 271000;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510; Provencial Bureau of Coal Geotogy,Tai'an 271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use of digital logging technology in explaining the reservoir parameters,while analyzed other variable litho-logy,and assessed the cementing quality of CBM can supply loggi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CBM exploration.

Keywords:logging technology;CBM;reservoir parameters;volumetric model

1 概述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井是“九五”时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能力400万t/a。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南部,跨阳城、沁水两县,全井田面积为,可采煤层3层即3#、9#、15#煤层。其中3#煤平均厚度为,可采储量为×108t,也是本次煤层气地面预抽的目的层。

瓦斯也叫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的头号杀手,也是一种清洁能源。本矿井属高瓦斯矿井,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煤矿瓦斯事故的频繁发生,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同时还可作为一种新的能源;在地面上打井进行煤层气抽采,高瓦斯矿井就可能成为低瓦斯矿井。随着数字测井技术的快速发展,煤层气的测井仪器、有效方法及解释模型也比较成熟,已经具有能直接解释煤层气储层参数的可能性。

2 煤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煤层气是一种以吸附状态为主,生成并储存在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成分与常规天然气基本相同(甲烷含量大于95%),可作为与常规天然气同等优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煤层气的储层就是煤层,煤层气也就具有煤层的各种地球物理特征。煤层气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结构,可以理想简化,如图1所示。煤基质的骨架是不同比例有机质和矿物质(一般以粘土矿物为主)组成的混合物。而煤层气储层的基质孔隙中,吸附着甲烷(CH4)以及少量的水和其他气体(CO2、N2、重烃等),几乎没有游离的水和气。煤层围岩的主要岩性是砂岩、泥岩、石灰岩等,煤层的物性特征与围岩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本区的目的层为3#煤层,平均厚度为,含有1层夹矸,岩性为碳质泥岩,反映明显,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为泥岩,具有渗透性差、隔水性良好的特点,致使煤层中的煤层气难以向外逸散而得以保存富集。因此,3#煤为煤层气提供了良好的存储条件。其地球物理特征如下。

图1 煤层割理和基质微孔隙剖面图

电阻率高且变化范围大

煤层的电阻率一般较高,除随煤化程度有较大范围变化外,通常为几十欧姆米至几千欧姆米,还与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性和灰分含量等因素有关。

时差大,传播速度慢

因为煤层的主要成分是有机质,并在微孔隙中吸附着甲烷气体,两者的声波传播速度均非常慢,所以煤层声波时差很大,纵波时差一般在320~450μs/m。

含氢指数(即中子孔隙度)高

煤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含氢量很高,其他岩性无一能及,所以中子测井得到的中子孔隙度值极高,一般在35%~50%之间。

自然伽马值低

通常煤层中的有机质不吸附放射性元素,只是其中构成灰分的泥质才有吸附放射性元素的能力,由于煤的灰分较低,煤层的自然伽马值远低于泥岩,一般在20~70API之间。

密度小

因为煤层中的有机质和微孔隙中吸附的甲烷气的密度很低,虽然构成灰分的矿物杂质的密度较高、但含量少,所以煤层的密度很小。烟煤约~,无烟煤约~,其他岩性通常为~。

光电吸收指数低

岩石的光电吸收指数(Pe)按定义:

Pe=(Z/10)

单位是巴/电子(b/e),式中Z为原子序数。碳元素的原子序数为6,计算得出它的Pe值是,煤层以碳为主,因此煤层的Pe值很低,通常为~之间。

3 测井仪器及施测参数

根据钻孔施工程序和测井设计的要求,本次测井所使用的仪器为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生产的TYSC-3Q型系列数字测井仪和美国Mount sprics公司生产的MT—Ⅲ系列数控测井设备。

实测参数裸眼井测井有补偿密度、中子、自然伽马、三侧向、视电阻率、自然电位、井径、井斜,套管井测井有声波幅度,以检测固井质量。

4 测井解释

测井解释模型及煤层气含量分析

本次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使用的是美国MT公司的LOGSYS测井处理系统以及中煤物探院开发的CLGIS解释处理软件,并应用了原煤炭部一类科研项目《煤层气测井技术研究》的部分成果。以密度曲线为主,辅以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曲线,主要进行预处理、数学计算、分层定性、交会图技术、体积模型分析和相关分析等。以SH1号钻孔解释为例,其他钻孔的解释类同。

(1)砂泥水百分含量岩石体积模型:把岩石体积分成岩石骨架、泥质、孔隙(饱和含水)三部分,作为对测井响应的贡献之和(见表1)。

密度:p=Vma·pma+Vsh·psh+φ·pw

自然伽马:I=Vma·Ima+Vsh·Ish+φ·Iw1=Vma+Vsh+φ

式中:p、I分别为岩石对密度、自然伽马的测井响应值;

pma、psh、pw分别为岩石骨架、泥质、孔隙水对密度的测井响应参数;

Ima、Ish、Iw分别为岩石骨架、泥质、孔隙水对自然伽马测井的响应参数;

Vma、Vsh、φ分别为岩石骨架、泥质、孔隙的体积含量。

表1 解释参数

(2)煤层体积模型:把煤层体积分成纯煤(包括固定碳和挥发分)、灰分(包括泥质和其他矿物)、水分(孔隙中充满水)三部分,作为对测井响应的贡献之和(见表2)。

密度:p=Vc·pc+Va·pa+Vw·pw

中子:φN=Vc·φc+Va·φa+Vw·φw1=Vc·φc+Va·φa+Vw·φw

式中:p、φN分别为煤层对密度、中子测井的响应值;

pc、pa、pw分别为纯煤、灰分、水分对密度测井的响应参数;

φc、φa、φw分别为纯煤、灰分、水分对中子测井的响应参数;

Vc、Va、Vw分别为纯煤、灰分、水分的相对体积百分含量。

然后将体积含量换算为重量含量: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技术进展:2006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由于固定碳Qg与灰分Qa相对线性相关:

Qg=m·Qa+n

利用测井连续求得灰分,利用上式可以求出固定碳。挥发分Qv由计算的纯煤减去固定碳求得:

Qv=Qc-Qg

表2 解释参数

(3)估算煤层气含量:煤层中的甲烷气体是吸附在煤基质的微孔隙的内表面上,并且只有有机质才吸附气体,而矿物质和水是不吸附气体的。煤层中的水也不含气体的(水溶气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在煤层的原始状态下,甲烷等游离气体也很少,同样可以忽略不计。在一勘探区的同一煤层上,由于储层压力和温度等影响因素是近似相等的,若忽略煤层气饱和度的影响,则煤层含气量与非煤物质含量(灰分加水)呈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建立由煤心样测试的含气量与灰分的线性相关关系式,就可由测井求出的灰分连续地估算煤层气含量。

y=a·x+b

综合解释成果

(1)主要煤层测井响应平均值表,详见表3。

表3 主要煤层测井响应平均值表

(2)主要煤层工业参数计算成果表,详见表4。

表4 主要煤层工业参数计算成果表

注:煤层工业分析为重量百分含量。

(3)主要煤层及顶、底板解释分析表,详见表5。

表5 全部煤层划分数据表

(4)主要煤层及顶、底板解释分析表,详见表6。

表6 主要煤层及顶、底板解释分析表

注:依据岩层的岩性及其孔隙度的大小来评价含水性和渗透性。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其他钻孔的煤质与含气量,详见表7。

表7 寺河煤层气项目部分钻孔煤质与含气量统计表

5 井身质量评价

井斜

根据井斜数据(表8)分析可知,钻孔倾斜从125m开始,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364m处达到最大值1°30';全角变化率最大值为°/30m,位于孔深350m处;全井方位均在65°~162°之间变化,最大偏移距离为,闭合方位为°。未见井身扭曲现象。

表8 井斜数据表

井径

全井井径变化情况详见井径数据统计表(表9)。从表中可以看出~井段平均井径为,平均扩大率为。导致井径扩大的原因是由于该井段岩石受风化的影响,地层比较松散。~井段平均井径为,扩大率为,为全孔最大。该井段以泥岩为主,质地较脆,容易形成井径扩大。

表9 井径数据表

固井质量

固井质量评价按照《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规定》中的“水泥环质量鉴定”以及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开发固井质量评价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

全孔固井质量检测情况参见固井质量检测测井数据统计表(表10)。由于钻孔水位较低,声波幅度测量从处开始。从表中可见,测量井段内优良、合格率为100%。

表10 SH1号孔固井质量数据表

6 结论及建议

本次的目的层为3#煤层,测井物性反映明显,解释精度符合要求。

目的煤层的工业分析以及其他岩层的岩性分析是依据前面所述的体积模型及测井响应值,通过交会图技术选取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所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煤层含气量的估算参考了本区内其他地质钻孔的煤层化验数据,结合钻孔的测井响应值,应用灰分与含气量的线性关系求解所得,供有关方面参考。

由于煤层气测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测井仪器还是方法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本次的煤层气测井,对以后的工作建议如下:

(1)增加双井径、双测向等参数测量。

(2)尽量实现在每种探管上增加自然伽马参数,消除由于电缆伸缩带来的深度误差。

(3)通过实验确定声波探管是否满足固井质量检测技术要求,开发新的应用程序从全波列波形图上提取声波幅度。

(4)研究磁定位测井技术。

(5)电缆深度测量精度要进一步提高,用人工进行深度刻度其测量误差必须≤‰。

(6)中子刻度必须有两个点:水点和19%刻度箱。

参考文献

[1]煤层气测井方法研究编写组.2000.煤层气测井方法研报告,北京: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2]贺天才.2005.晋城寺河煤层气抽采实践与展望,中国煤层气,第二卷第3期16页

[3]测井学编写组.1998.测井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杜

史建忠才巨宏张玲杨英珍田莹

摘要碳酸盐岩、花岗片麻岩潜山油藏的主要特点是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非均质性强,储集层评价比较困难。文章以埕岛油田埕北30潜山为例,对该类储集层定量解释中的几个关键参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初步形成一套适用于复杂岩性潜山油藏的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

关键词济阳坳陷埕岛油田潜山碳酸盐岩变质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一、引言

埕岛油田埕北30块油藏类型为潜山内幕型易挥发轻质油藏,储集层为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太古宇的花岗片麻岩,储集空间类型有裂缝、溶蚀孔洞、晶簇孔等多种,其基质也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由于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储集层非均质强,给测井定量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借助新的测井方法、新的测井解释软件,初步建立了一套基于复杂岩性储集层的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实际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二、孔隙度解释技术

1.总孔隙度

埕北30潜山原生孔隙不发育,对油气富集高产起决定作用的是次生孔隙,具有缝、洞、孔三大类,另外,荧光分析发现,其基质也具有一定的储油能力。埕北30潜山孔隙度解释主要使用由 Schumberger公司引进的Petrophysics软件包进行解释,核心程序是ELAN,解释时需结合岩心分析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

ELAN软件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际测井值为基础,根据地层矿物组分建立合适的解释模型和测井响应方程,通过合理选择解释参数,反算相应的理论测井值,并与实际测井值比较,按非线性加权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目标函数,不断调整未知储集层参数,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其优点是充分利用所有测井信息,采用最优化技术使解释结果最为合理。单井处理过程包括填写参数卡、初步解释、解释结果与岩心分析对比、修改参数卡、再解释等五个步骤。

在对各井进行处理时,首先根据测井曲线及地区地质经验,填写参数卡进行初步解释,然后将解释结果与岩心分析进行对比,如果处理井段没有岩心分析数据,则根据反算的理论曲线和实测曲线的拟合情况适当修改参数卡,直到与岩心分析数据吻合或理论曲线与实测曲线拟合较好为止。

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井眼段的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做了好井眼井段的核磁孔隙度与声波、密度、中子三种测井视孔隙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相互对应关系均比较好(图1)。

图1埕北302井古生界核磁孔隙度与补偿中子关系图

视孔隙度求取公式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ΦD——视密度孔隙度,%;

ΦS——视声波孔隙度,%;

ρb——补偿密度测井值,g/cm3;

t——补偿声波测井值,μs/m。

那么,在好井眼段用核磁孔隙度;在坏井眼段核磁共振测井失真,密度未受影响时用视密度孔隙度与核磁孔隙度的关系求得核磁共振孔隙度;如果核磁共振、密度测井都不可信,则用视声波孔隙度与核磁共振孔隙度的关系求取核磁共振孔隙度,得出一条综合的“核磁共振孔隙度”曲线,将其作为一条输入曲线,参加ELAN的反演。这样,既利用了核磁孔隙度的准确性,又充分利用了其他测井曲线,提高了ELAN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检验解释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精度分析。从图2中可看出,在致密段,因为岩心分析代表的是总孔隙度,测井解释与岩心分析吻合较好;在储集层段,由于缝、洞的存在,测井解释孔隙度大于岩心分析孔隙度,也是比较合理的。

2.裂缝孔隙度

埕北30潜山油藏具有双重孔隙结构特征,油田开发中裂缝孔隙度是一个重要参数。根据专业文献资料,裂缝孔隙度一般不超过1%,考虑有与裂缝连通的溶洞的存在,包括缝洞的裂缝系统孔隙通常低于2%。裂缝孔隙度通常根据双侧向测井资料求得,和提出的利用双侧向电阻率计算裂缝孔隙度公式为:[1]

图2埕北303井太古宇测井解释与岩心分析孔隙度交会图

油气层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水层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mf——裂缝孔隙度指数;

Rm——泥浆电阻率,Ω·m;

Rth——岩块电阻率,Ω·m;

Rlls——浅侧向电阻率,Ω·m;

Kr——双侧向畸变系数,低角度缝取,斜交缝取,垂直缝取;

Rw——地层水电阻率,Ω·m。

对于进行了岩心分析的井段,可以认为岩心分析为岩块系统孔隙度,测井解释为总孔隙度,用测井解释孔隙度减去岩心分析孔隙度后可得该井段裂缝孔隙度,然后以此对mf和Kr进行刻度,也可根据成像资料或录井资料确定mf和Kr的值。埕北30潜山解释4口井,平均裂缝孔隙度为,其中埕北303井解释裂缝孔隙度为,岩块孔隙度为,这与试井解释的裂缝孔隙度、岩块孔隙度对应较好,说明裂缝孔隙度解释比较可靠,用岩心刻度法求取裂缝参数是可行的。

三、渗透率解释技术

在双重孔隙结构的裂缝性地层中,渗透率为岩块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的综合反映,由于岩块系统渗透率非常低,大都小于×10-3μm2,因此储集层渗透率主要为裂缝渗透率的反映。

1.经验建模法

根据该区全直径岩心分析资料,建立了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经验关系模型(图3),由于全直径分析样品比较少,这种方法计算的渗透率代表性较差,仅供参考。

图3埕北30潜山全直径岩心分析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图

2.核磁共振测井解释

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渗透率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k——渗透率,10-3μm2;

Φnmr——核磁测井有效孔隙度,小数;

T2g——T2几何平均值,ms;

C、m、n——经验系数。

根据埕北302井古生界、太古宇 14块岩心样品的核磁测试数据,对上式中的经验系数进行刻度,古生界 6块岩样的C、m、n平均值分别为、、,太古宇8块岩样的C、m、n平均值分别为、、根据核磁测试古生界、太古宇平均值分别为和,用(5)式分别对埕北302、303两口井好井眼段进行了解释。由于公式中的各项参数均经过岩心刻度,且好井眼段核磁测量孔隙度是可靠的,用该式解释的渗透率基本代表井眼的实际情况。

软件解释

ELAN软件解释渗透率为一种地球化学算法,公式如下: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Φt——总孔隙度,小数;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N——地层中矿物总数;

Fi——第i种矿物的渗透率因子;

Wi——第 i种矿物的重量百分比,%。

这种算法既考虑了总孔隙度,又考虑了各种矿物组分及其百分含量,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渗透率解释方法。

4.试井解释

该区对埕北301、302、303井进行了试井,并用试井解释软件进行解释,利用压力恢复典型曲线拟合分析解释了渗透率各参数(表1)。

表1试井解释成果表

对比上述四种方法解释结果(表2),经验公式法、ELAN、试井解释三种方法解释结果比较接近,再将ELAN和核磁共振解释结果进行了对比(图4),两种解释结果吻合较好。结合地质、油藏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经验公式、核磁、ELAN、试井等四种方法解释结果符合地下实际情况,由于经验公式及试井解释的局限性,最终结果以ELAN和核磁共振解释为准。

表2渗透率解释对比表

四、含油饱和度解释技术

针对埕北30潜山没有进行密闭取心和油基泥浆取心分析,以及裂缝性油藏其裂缝的发育程度和分布是多变的,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获取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资料。

图4埕北302井古生界 ELAN解释渗透率与核磁共振解释渗透率交会图

1.阿尔奇方程

阿尔奇方程是建立在均匀孔隙基础上的饱和度解释方程[2],即: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Sw——含水饱和度,小数;

Φ——孔隙度,小数;

m——胶结指数;

Rw——饱水电阻率,Ω·m;

Rt——岩块电阻率,Ω·m;

n——饱和度指数;

a、b——岩电系数,一般取1。

由于该区无法做岩电实验分析,式中 m、n等参数均根据理论值选取,m=n=2,a=b=1。在裂缝性地层中,泥浆侵入深度大,而且侵入深度的变化范围也很大,求得的饱和度值是在侵入带至原状地层之间变化。对于缝、洞不发育的孔隙性储集层,用该方程解释的饱和度基本反映原状地层情况。

软件

ELAN软件采用双水模型,由于缝、洞的影响可能使部分层解释的含油饱和度偏低。

3.压汞资料处理

对有代表性的岩心样品,经J函数处理后转换成含油高度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依据油藏的平均含油高度可确定油藏的含油饱和度。

4.核磁共振解释

核磁共振测井可以求得地层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孔隙度,由于本地区几口井均未见到明显油水界面,因此地层中的可动流体应为油,所以可用核磁测井资料解释含油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So——含油饱和度,%;

MBVM——可动流体孔隙度,%;

MPHI——核磁共振测井总孔隙度,%。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求准 T2截止值,根据岩心样品的核磁共振实验分析,古生界的T2截止值平均为,太古宇的T2截止值平均为。利用核磁测井资料和 T2截止值可求出每口井的含油饱和度。

以上各种方法求得的含油饱和度具有不同的含义,油藏的含油饱和度选值应综合考虑。

五、结论和认识

埕岛油田埕北30潜山具有岩性复杂、储集类型多、非均质强的特点。利用新的测井方法——核磁共振测井,结合取心统计、试井解释、压汞处理对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了储集层参数的解释模型,并论证了参数的解释精度。利用该方法处理埕岛油田埕北30潜山5口探井,均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该套方法也适用于类似的复杂岩性、裂缝型油藏。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文.裂缝性油气储集层评价方法.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柏松章等.碳酸盐岩潜山油田开发.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定向井钻井技术被应用到石油钻井中是在19世纪中后期,我整理了定向井钻井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定向井钻井技术论文篇一 浅析定向井钻井轨迹控制技术 [摘 要]定向井钻井中的关键技术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本文在分析定向井井眼轨迹剖面优化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对钻井中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定向井;井眼轨迹;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G9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056-01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于地面遮挡物无法正常钻井开采、地质情况复杂存在断层等构造遮挡和钻井发生事故需要侧钻等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日益重视,而这些油气藏一般需要采用定向井钻井技术进行开发,从而增加油气储层裸露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降低钻井成本。但是,定向井钻井的井眼轨迹控制难度较大,需要对井眼轨迹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在直井段、造斜段和稳斜井段采用不同的钻井轨迹控制技术进行控制,才能有效保证定向井的井眼轨迹,而对这些技术措施进行探究,成为提高定向井钻井水平的关键。 一、科学进行定向井井眼轨迹和轨道设计 1、定向井井眼轨迹的优化设计技术 井眼轨迹的剖面设计是定向井钻井施工的基础,只有不断优化完善井眼轨迹设计,保证井眼轨迹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确保定向井钻井实现预期目标。在定向井井眼轨迹剖面优化设计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要以实现定向井钻井地质目标为原则,定向井钻井的地质目标很多,包括穿越多个含油地层提高勘探开发效果、避开地层中的断层等地质构造从而实现对地下剩余油气储层的有效开采、实现油井井眼轨迹在油气储层目的层的大范围延伸以增加油气藏的裸露面积等,同时,因为钻井或油气开采中发生事故导致无法正常开采的油井,可以通过定向井实现对油气储层的侧钻来达到开采目的,存在地面障碍物无法进行正常钻井的区域也可以通过定向井来实现钻井开采的目的,为了节约钻井成本,还可以通过丛式平台定向井开发的方式来节省井场占地面积;要以高校、优质、安全钻井施工作为现场施工目的,在进行定向井井眼轨迹剖面设计时,结合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行设计,选择在地层稳定、松软度适中的位置进行造斜,造斜点要尽量避开容易塌陷、缩径或漏失以及压力异常的地层层位进行,要将造斜段的井斜角控制在15°-45°之间,因为过大的井斜角会增加施工难度且易引发钻井事故,而过小的井斜角会造成钻井方位的不稳定性,增加调整次数,还有就是在造斜率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油井所处地层的地质状况和钻井工具的实际造斜能力,在满足定向井钻井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造斜率并缩短造斜段的长度,实现快速钻井的目的;要尽量满足后期采油和完井工艺实施的要求,在满足定向井钻井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井眼的曲率,方便后期抽油杆和油层套管下井,同时减小二者之间的偏磨,方便后期改造安全采油泵等井下作业施工。 2、定向井钻井的轨道设计 根据定钻井的目的和用途不同,可以将定向井分为常规定向井、丛式井、大位移井等几种类型进行设计,常规定向井一般水平位移不超过1km、垂直深度不超过3km,丛式井可减小井场面积,大位移定向井的轨道一般采用悬链曲线轨道,在井眼轨迹上采用高稳斜角和低造斜率。我国定向井井眼剖面轨迹主要有“直―增―稳”三段制剖面、“直―增―稳―降”四段制剖面和“直―增―稳―降―直”五段制剖面三种类型,在具体设计时根据所在地层地质特征不同进行优化设计。三种井眼轨迹各有优缺点:三段制井眼轨迹造斜段短,设计和施工操作比较方便,在没有其他特殊要求时可以采用三段制轨迹剖面;四段制井眼轨迹剖面起钻操作时容易捋出键槽加大下钻的摩擦力,容易造成卡钻事故,且容易形成岩屑床,一般不会采用,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五段制井眼轨迹剖面在目的油气储层中处于垂直状态,有利于采油泵安全下入,且便于后期采油工艺的实现。 二、三段制定向井轨迹剖面钻井控制技术 基于三种不同类型轨迹剖面的优缺点,在现实中多应用三段制和五段制井眼轨迹剖面进行定向井钻井设计,而三段制井眼轨迹剖面最为常用,下面就对三段制定向井井眼轨迹钻井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1、直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直井段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主要是防斜打直,这是定向井轨迹控制的基础,因为地质、工程因素和井眼扩大等原因,直井段钻井中会发生井斜,地质因素无法控制,可通过在施工和井眼扩大两方面采取技术措施进行直井段钻井的轨迹控制,关键要选择满眼钻具和钟摆钻具组合进行直井段钻井,前者可以在钻井中防止倾斜,将扶正器与井壁尽量靠近,就可以有效防止井斜问题出现;钟摆钻具的工作原理是超过一定角度后会产生回复力,具有纠正井斜问题的作用,但要保证钻压适量,因为钻压过大会使钟摆力减小而增斜力增大,妨碍纠斜效果。 2、造斜段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在定向井钻井中,造斜段钻井是关键部位,造斜就是从设计好的造斜点开始,使钻头偏离井口铅垂线而进行倾斜钻进的过程,关键是要让钻头偏离铅垂线开始造斜钻进。要根据设计好的井眼轨迹,综合井斜角、方位偏差来计算造斜率,以此指导造斜钻井施工,通过增加钻铤等措施,调整滑动钻进和复合钻进的比例,从而使钻头按照设计的井眼轨迹进行钻进,指导造斜段完成。 3、稳斜段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造斜段完成后,需要进行稳斜段的钻井施工,在稳斜段的钻进中,要选用无线随钻测井仪器对钻头的工作进程进行动态跟踪,实时监测钻头的实际井斜角、方位角偏离情况并与设计值进行对比,确保钻头中靶。在没有无线随钻测井仪器的情况下,需要通过稳斜钻具组合进行钻井,并应用单、多点测斜仪进行定点测斜,从而保证井眼中靶,提高钻井质量。 三、结论 综上所述,定向井是开采复杂油气藏的有效手段,可以对常规油井无法开采的油气藏进行开采,但要顺利实现定向井钻井,需要根据地质特征等设计井眼轨迹剖面、选择合适的轨道类型,并对不同井段采取对应的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确保按设计的井眼轨迹钻进,提高油气资源开采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辉云.定向井录井技术难点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0). [2] 鲁港,王刚,邢玉德,孙忠国,张芳芳.定向井钻井空间圆弧轨道计算的两个问题[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06). [3] 王学俭.浅层定向井连续控制钻井技术[J].石油钻探技术,2004(05). [4] 崔剑英,贺昌华.定向井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J].数字化工,2005(07). 定向井钻井技术论文篇二 寿阳区块煤层气定向井钻井技术浅谈 摘要:本文介绍了寿阳煤层气的开发现状和煤层气特征,分析了定向井钻井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对今后在寿阳区块内施工的定向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寿阳区块;定向井;造斜段;稳斜段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houyang coal-bed methane coal-bed gas,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directional drill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has the certain instruction fun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irectional well in Shouyang block. Keywords: Shouyang block; directional well; oblique section; steady inclined section 中图分类号: 1.概况 寿阳区块位于山西省中部,沁水盆地的北端,沁水盆地是我国大型含煤盆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根据远东能源(百慕大)有限公司前期在沁水盆地南部施工的参数井和定向生产井所获得的相关资料,显示该区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寿阳区块勘探开发历史和现状 1995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利用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煤科总院西安分院承担的《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项目,《阳泉矿区煤层气资源评价》专题科研报告,对阳泉矿区(包括生产区、平昔区和寿阳区)煤层气资源开发进行了评价和研究,其中重点对寿阳区的煤层气资源开发进行了评价和研究。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于1996~1997年在韩庄井田施工了一批煤层气勘探参数井,获得了该区有关的煤储层参数,并对HG6井的主要煤层进行了压裂改造和排采试验,取得了该井合层排采的一整套数据。中联公司1997~1998年在寿阳区块施工了4口煤层气生产井,其中1口探井,3口生产试验井,获得该区宝贵的煤储层参数和生产数据。1998年完成了四条二维地震勘探线,共计167km,获得了丰富的地质成果。2005年远东公司在该区施工了3口羽状水平井,其中2口在煤层段进尺超过3000m,3口井均在生产。 2007年远东能源(百慕大)有限公司根据取得的初步成果资料研究、分析后,认为该区15#煤层十分稳定,储层参数比较有利,是煤层气开发的有利区块,决定在寿阳县南燕竹镇共计部署一批定向井及参数井,以获取该地区15#煤层的埋深、厚度等储层参数,进一步扩大勘探范围,并逐步形成区域生产井网,争取短期内该区煤层气地面开发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运营。 寿阳区块地质背景 沁水盆地北端位于北东向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太行山隆以西,汾河地堑东侧,阳曲——盂县纬向构造带南翼。总体形态呈现走向东西、向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区内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倾角一般在10°左右。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由于较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大地热流背景值升高,本区石炭二叠纪煤层在原来深成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致使煤化作用大大加深,形成了本区高变质的瘦煤、贫煤以及少量无烟煤。 本区所钻遇的地层为:第四系(Q),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x),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寿阳区块煤储层特征 主要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及下二叠统山西组,含煤10余层,其中3#、9#、15#煤为主力煤层。 3#煤层:俗称七尺煤,全区煤层厚0~,煤层较稳定,寿阳矿区西部和阳泉三矿矿区煤层较厚,其他地区煤层变薄,甚至尖灭。结构简单,有时含一层夹矸,顶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和细砂岩。 9#煤层:全区煤层厚不一,煤层较稳定。结构简单,顶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和细砂岩。 15#煤层:煤层厚~,是寿阳区块内煤层气开发的主力煤层。15#煤含1~3层夹矸,结构中等,顶底板K2灰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和细砂岩。 沁水盆地北端煤储层厚度大,埋深适中;煤的热化程度较高,己进入生气高峰,煤层顶底板封闭性能好,含气量高;煤储层裂隙较发育,孔隙以小孔和微孔为主,渗透性较好;煤的吸附性能强,但含气饱和度偏低。 2.设备设备选择 钻机选择 寿阳区块定向生产井井深一般在在1000m以内,水平段不超过500m,根据我井队现有设备的情况,选择了TSJ-2000、GZ-2000钻机。该钻机提升、回转能力均能满足煤层气定向生产井施工的需要。 设备配置 水泵:TBW-850(直井段)、3NB-1000、F-500;排量0~42L/s,压力5~32MPa。 动力:PZ12V-190、PZ8V-190、12V135;功率120~800HP。 钻塔:型塔(750KN)。 钻具:Φ127mm钻杆,Φ203钻铤,Φ178钻铤+Φ159钻铤。 定向钻具 Φ172(°)螺杆、Φ165(°)螺杆 Φ172MWD定向短节、Φ165MWD定向短节 Φ165mm、Φ159mm短钻挺 Φ214mm扶正器、Φ48MWD Φ165mm无磁钻铤、Φ172无磁钻挺 3钻井工艺 井身结构 井身结构在钻井工程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体现了钻井的目的,也是决定该目的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井身结构设计以钻井目的为目标,以现实的钻井工程和地质等条件为依据,使目标和过程统一起来。 一开采用Φ311mm钻头钻至稳定基岩,且水文显示正常,下入Φ表层套管,固井并候凝48小时。 二开采用Φ钻头钻至完井,达到钻井目的后,下入Φ生产套管并固井。 钻头选用 二开选择造适岩的HJ537G钻头。 动力钻具选择 为了适应软及中软地层,选择了中转速中扭矩马达。 钻井液的选择 煤层气井施工时,煤储层保护是关键。在煤层段钻井中,主要采用清水钻进,严格控制钻井液中的固相含量、比重,井内岩粉较多时,可换用高粘无污染钻井液排出岩粉,既能保证孔内安全,又防止了储层污染。 4.定向钻具组合及钻进处理措施 定向井施工中主要分直井段、造斜段、稳斜段,要针对不同地层、不同井深、位移有效地选择好三个井段的钻具组合。实现设计的井身规迹是施工的关键。 直井段钻井技术 直井段的防斜是定向井施工的重要保证,一般要求井斜100m内小于1°。直井段的钻具组合是关系到定向井下部定向造斜段的难易程度。 (1)钻具组合:一开采用塔式钻具组合:Φ311钻头+Φ203钻铤+Φ178钻铤+Φ159钻铤+Φ127钻杆。 二开:Φ钻头 +Φ178钻铤+Φ159钻铤+Φ127钻杆。 (2)钻进参数: 钻压 10~80 kN排量 12 L/s 泵压 ~2MPa 钻井液性能: 密度 ~粘度 21 s (3)见基岩时要轻压慢转,防止井斜。 (4)直井段换径时要吊打,换定向钻具前测井斜。 造斜段钻井技术 造斜段下钻到底后,EMWD仪器无干扰开始定向钻进;施工采用°单弯螺杆,测得实际造斜率为9°/30m,定向过程中采用滑动钻进与复合钻进交替作业,确保狗腿度满足要求。 (1)钻具组合Φ钻头+Φ172(°)螺杆+Φ172MWD定向短节+Φ172无磁*1根+Φ178钻铤*2根+411*4A10+Φ159钻铤*9根+Φ127钻杆 (2)钻进参数:钻压 40~80 kN排量 20~24 L/s 泵压 2~4MPa 钻井液性能:密度 ~粘度 16 s (3)要调整好钻井液性能,采用三级固控设备控控制固相含量不超标。 (4)及时测量井斜、方位,发现与设计不符,应马上采取措施。 (5)做好泥浆的性能维护,提高防塌性能和携带岩屑的能力,清洁井眼。 稳斜段钻井技术 稳斜段钻具组合在本区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也可以交替作业,确保井斜方位满足要求,三班各钻井参数要保持一致辞,并保证井下安全。 (1)采用螺杆复合稳斜钻进 钻具组合:Φ钻头+Φ172(°)螺杆+Φ172MWD定向短节+Φ172无磁*1根+Φ178钻铤*2根+411*4A10+Φ159钻铤*9根+Φ127钻杆 钻进参数:钻压 40~80 kN排量 20~24 L/s 泵压 3~5 MPa 钻井液性能:密度 ~粘度 17s (2)采用近钻头扶正器稳斜钻进。 钻具组合:Φ钻头+Φ214扶正器+Φ172MWD定向短节+Φ172无磁*1根+411*4A10+Φ159钻铤*9根+Φ127钻杆 钻进参数:钻压 40~80 kN排量 20~24 L/s 泵压 2~4 MPa 钻井液性能:密度 ~粘度 17s (3)采用光钻铤钻进。 钻具组合:Φ钻头+Φ172MWD定向短节+Φ172无磁*1根+411*4A10+Φ159钻铤*9根+Φ127钻杆 钻进参数:钻压 80~120 kN排量 20~24 L/s 泵压 2~4 MPa 钻井液性能:密度 ~粘度 16 s 5.经验与建议 通过对本区FCC-HZ-23D、FCC-HZ-33D、FCC-HZ-11D、FCC-HZ-47D、FCC-HZ-70D井的施工,取得了以下经验: (1)及时测斜、准确计算、跟踪作图是保证井身轨迹的关键。使用MWD能准确掌握井身轨迹的变化情况,使轨迹得到有效的控制。 (2)在钻井过程中,随时观察扭矩、泵压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与解决。 (3)勤测泥浆中固相含量的变化,确保固相含量不超标,从而影响螺杆的使用。有条件的话可以上三级固控设备。 (4)采取“转动+滑动”的复合钻进方式,利用无线随钻实时监测,能有效的确保井眼轨迹质量,使施工安全、快速进行;在稳斜过程中采用“转动+滑动”的复合钻进方式,有效降低摩阻和扭矩,降低施工风险。 (5)在定向造斜过程中使实际井斜略超前设计井斜,提前结束造斜段,使实钻稳斜段井斜略小于设计稳斜段井斜,在复合钻中使井斜微增至设计轨迹要求,达到快速、安全目的。参考文献 [1]王明寿.2006.寿阳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 [2]大港油田.1999.钻井工程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看了“定向井钻井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地质钻探技术论文(2) 2. 地质录井方法与技术探讨论文 3. 采油技术发展展望科技论文 4. 超声波检测技术论文 5. 工程定额原理的应用论文

深水石油钻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世界深水油气资源不断发现,近几年来深水钻探工作量越来越大。随着水深的增加和复杂的海况环境条件,对钻井工程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钻井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从目前国内外深水钻井实践出发,对深水的钻井设备、定位系统、井身结构设计、双梯度钻井技术、喷射下导管技术、动态压井钻井技术、随钻环空压力监测、钻井液和固井工艺技术和钻井隔水管及防喷器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对深水的钻井设计和施工进一步向深水钻井领域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关键词:深水钻井;钻井设备;关键技术全世界未发现的海上油气储量有90%潜伏在水深超过1000 m以下的地层,所以深水钻井技术水平关系着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步伐。对于海洋深水钻井工程而言,钻井环境条件随水深的增加变得更加复杂,容易出现常规的钻井工程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因此深水钻井技术的发展是影响未来石油发展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深水油气勘探形势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据估计,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累计获探明储量约400×108,t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评估,世界(不含美国)海洋待发现石油资源量(含凝析油)548×108,t待发现天然气资源量7815×1012m3,分别占世界待发现资源量的47%和46%。因此,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前景良好,为今后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随着海洋钻探和开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深水的概念和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大于500 m为深水,大于1500 m则为超深水。据估计,世界海上44%的油气资源位于300 m以下的水域,其中,墨西哥湾深水油气资源量高达(400~500)×108桶油当量,约占墨西哥湾大陆架油气资源量的40%以上,而巴西东部海域深水油气比例高达90%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现油气田储量大,产量高,深水油气倍受跨国石油公司青睐,发展迅速。据估计,近年来,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年均增长30. 4%, 2004年增加到220亿美元。1999年作业水深已达2000 m, 2002年达3000 m。90年代以来,全球获近百个深水油气发现,其中亿吨级储量规模的超过30%。2000年,深水油气储量占海洋油气储量的12. 3%,比10年前增长约8%。2004年,全球海洋油气勘探获20个重大深水发现(储量大于110×108桶)。1998-2002年有68个深水项目,约15×108t油当量投产; 2003-2005年则增至144个深水项目,约4216×108t油当量投产, 2004年深水石油产量210×108,t约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2目前深水油气开发模式深水油气开发设施与浅水油气开发设施不同,其结构大多从固定式转换成浮式,因此开发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国外深水油气开发中常用的工程设施有张力腿(TLP)平台、半潜式(SEMIOFPS)平台、深吃水立柱式(SPAR)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以及它们的组合。3深水钻井关键技术深水钻井设备适用于深水钻井的主要是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2种浮式钻井装置。. 1深水钻井船钻井船是移动式钻井装置中机动性最好的一种。其移动灵活,停泊简单,适用水深范围大,特别适于深海水域的钻井作业。钻井船主要由船体和定位设备2部分组成。船体用于安装钻井和航行动力设备,并为工作人员提供工作和生活场所。在钻井船上设有升沉补偿装置、减摇设备、自动动力定位系统等多种措施来保持船体定位。自动动力定位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保持船位的方法,可直接采用推进器及时调整船位。全球现有38艘钻井船,其中额定作业水深超过500 m的深水钻井船有33艘,占总数的87%。在这33艘深水钻井船中,有26艘正在钻井,有5艘正在升级改造。在现有的深水钻井船中, 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有10艘, 80年代和90年代建造的各有7艘,其余9艘是2000-2001年建造的。其中2000年建成的钻井船最多,有8艘;其次是1999年,有4艘。目前在建的7艘钻井船中,均是为3000多米水深建造的, 2007年将建成1艘, 2008年和2009年将各建成3艘。钻井船主要活跃在巴西海域、美国墨西哥湾和西非海域。2006年7月初,正在钻井的26艘深水钻井船分布在8个国家。其中巴西8艘,占1/3;其次是美国,有6艘;安哥拉、印度和尼日利亚分别有4艘、3艘和2艘;中国、马来西亚和挪威各1艘。. 2半潜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部为工作甲板,下部为2个下船体,用支撑立柱连接。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支持力强、工作水深大,新发展的动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到本世纪初,工作水深可达3000 m,同时勘探深度也相应提高到9000~12 000 m。据Rigzone网站截至2006年7月初的统计,全球现有165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中额定作业水深超过500 m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有103座,占总数的62%。在这103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中,有89座正在钻井,有11座正在升级改造。其中31座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最长的已经服役30多年; 40座是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 13座是90年代建造的; 19座是2000 -2005年建造的。此外,还有24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在建造。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主要活跃在美国墨西哥湾、巴西、北海、西非、澳大利亚和墨西哥海域。2006年7月初,处于钻井中的89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分布在18个国家,其中美国最多, 24座,占总数的27%;巴西17座,挪威10座,英国6座,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尼日利亚各5座,其余国家各有1~3座。深水定位系统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浮式钻井装置在海中处于飘浮状态,受风、浪、流的影响会发生纵摇、横摇运动,必须采用可靠的方法对其进行定位。动力定位是深水钻井船的主流方式。在现有的深水钻井船中,只有6艘采用常规锚链定位(额定作业水深不足1000 m),其余27艘都采用动力定位(额定作业水深超过1000 m)。1000 m以上水深的钻井船采用的都是动力定位,在建的钻井船全部采用动力定位。动力定位系统一般采用DGPS定位和声纳定位2种系统。声纳定位系统的优点: (1)精确度高(1% ~2% )、水深(最大适用水深为2500 m); (2)信号无线传输(不需要电缆); (3)基本不受天气条件的影响(GPS系统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4)独立,不需要依靠其他系统提供的信号。声纳定位系统的缺点: (1)易受噪声的影响,如环境噪声、推进器噪声、测试MWD等; (2)折射和阴影区; (3)信号传输时间; (4)易受其他声纳系统的干扰,如多条船在同一地方工作的情况。大位移井和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海上钻井新技术发展较快,主要包括大位移井、长距离水平钻井及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这些先进技术在装备方面主要包括可控马达及与之配套的近钻头定向地层传感器。在钻头向地层钻进时,近钻头传感器可及时检测井斜与地层性质,从而使司钻能够在维持最佳井眼轨迹方面及时做出决定。由于水平井产量高,所以在国外海上油气田的开发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外单井总水平位移最大已经达11 000m。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是国际上海洋油气田开发广泛使用的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利用分支井主要是为了适应海上需要,减少开发油藏所需平台数量及平台尺寸(有时平台成本占开发成本一半还多)。具体做法是从一个平台(基础)钻一口主干井,然后从主干井上急剧拐弯钻一些分支井,以期控制较大的泄油面积,或者钻达多个油气层。深水双梯度钻井技术与陆地和浅海钻井相比,深海钻井环境更复杂,容易出现常规钻井装备和方法难以克服的技术难题:锚泊钻机本身必须承受锚泊系统的重量,给钻机稳定性增加了难度;隔水管除了承受自身重量,还承受严重的机械载荷,防止隔水管脱扣是一个关键问题;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窄,很难控制钻井液密度安全钻过地层;海底泥线处高压、低温环境影响钻井液性能产生特殊的难题;海底的不稳定性、浅层水流动、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引起的钻井风险等。国外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在90年代得到大力发展的双梯度钻井(DualGradi-entDrilling,简称DGD)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双梯度钻井技术的主要思想是:隔水管内充满海水(或不使用隔水管),采用海底泵和小直径回流管线旁路回输钻井液;或在隔水管中注入低密度介质(空心微球、低密度流体、气体),降低隔水管环空内返回流体的密度,使之与海水相当,在整个钻井液返回回路中保持双密度钻井液体系,有效控制井眼环空压力、井底压力,克服深水钻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安全、经济的钻井。喷射下导管技术海上浅水区的表层套管作业通常采用钻孔、下套管然后固井的作业方式。在深水区,由于海底浅部地层比较松软,常规的钻孔/下套管/固井方式常常比较困难,作业时间较长,对于日费高昂的深水钻井作业显然不合适。目前国外深水导管钻井作业通常采用“Jetting in”的方式。常规做法是在导管柱(Φ914. 4 mm或Φ762 mm)内下入钻具,利用导管柱和钻具(钻铤)的重量,边开泵冲洗边下入导管。3. 6动态压井钻井技术(DKD)DKD(Dynamic killDrilling)技术是深水表层建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是一种在未建立正常循环的深水浅层井段,以压井方式控制深水钻井作业中的浅层气井涌及浅层水涌动等复杂情况的钻井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固井作业中的自动混浆原理相似,它是根据作业需要,可随时将预先配好的高密度压井液与正常钻进时的低密度钻井液,通过一台可自动控制密度的混浆装置,自动调解到所需密度的钻井液,可直接供泥浆泵向井内连续不断地泵送。在钻进作业期间,只要PWD和ROV监测到井下有地层异常高压,就可通过人为输入工作指令,该装置立即就可泵送出所需要的高密度钻井液,不需要循环和等待配制高密度钻井液,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边作业边加重的动态压井钻井作业。3. 7随钻环空压力监测(APWD)由于深水海域的特殊性,与浅水和陆地钻井相比,部分的上覆岩层被水代替,相同井深上覆岩层压力降低,使得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的压力窗口变得很窄,随着水深的增加,钻井越来越困难。据统计,在墨西哥湾深水钻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井控事故、大量漏失、卡钻等都与环空压力监测有关。随钻环空压力测量原理是主要靠压力传感器进行环空压力测量,可实时监测井下压力参数的变化。它可以向工程师发出环空压力增加的危险报警,在不破坏地层的情况下,提供预防措施使井眼保持清洁。主要应用于实时井涌监测和ECD监控、井眼净化状况监控、钻井液性能调整等,是深水钻井作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数据采集工具。3. 8随钻测井技术(LWD /MWD /SWD)深水测井技术主要是指钻井作业过程中的有关井筒及地层参数测量技术,包括LWD、MWD和SWD测井技术。由于深水钻井作业受到高作业风险及昂贵的钻机日租费的影响,迫使作业者对钻井测量技术提出了多参数、高采集频率和精度及至少同时采用2套不同数据采集方式的现场实时数据采集和测量系统,并且具有专家智能分析判断功能的高标准要求。目前最常用的定向测量方式是MWD数据测量方式,这种方式通常只能测量井眼轨迹的有关参数,如井斜角、方位角、工具面。LWD是在MWD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层数据采集的随钻测量系统,较常规的MWD增加了用于地层评价的电阻率、自然伽马、中子密度等地层参数。具有地质导向功能的LWD系统可通过近钻头伽马射线确定井眼上下2侧的地层岩性变化情况,以判断井眼轨迹在储层中的相对位置;利用近钻头电阻率确定钻头处地层的岩性及地层流体特性以及利用近钻头井斜参数预测井眼轨迹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做出调整,避免钻入底水、顶部盖层或断裂带地层。随钻地震(SWD)技术是在传统的地面地震勘探方法和现有的垂直地震剖面(VSP———VerticalSeismic Profiling)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工程发展起来的一项交叉学科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钻进过程中旋转钻头的振动作为井下震源,在钻杆的顶部、井眼附近的海床埋置检波器,分别接收经钻杆、地层传输的钻头振动的信号。利用互相关技术将钻杆信号和地面检波器信号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逆VSP的井眼地震波信息。也就是说,在牙轮钻头连续钻进过程中,能够连续采集得到直达波和反射波信息。深水钻井液和固井工艺随着水深度的加大,钻井环境的温度也将越来越低,温度降低将会给钻井以及采油作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在低温情况下,钻井液的流变性会发生较大变化,具体表现在黏、切力大幅度上升,而且还可能出现显著的胶凝现象,再有就是增加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性。目前主要是在管汇外加绝缘层。这样可以在停止生产期间保持生产设备的热度,从而防止因温度降低而形成水合物。表层套管固井是深水固井的难点和关键点。海底的低温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另外由于低的破裂压力梯度,常常要求使用低密度水泥浆。深水钻井的昂贵日费又要求水泥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深水钻井隔水管及防喷器系统深水钻井的隔水管主要指从海底防喷器到月池一段的管柱,主要功能是隔离海水、引导钻具、循环钻井液、起下海底防喷器组、系附压井、放喷、增压管线等作用。在深水钻井当中,隔水管柱上通常配有伸缩、柔性连接接头和悬挂张力器。在深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Φ533. 4 mm钻井隔水管,平均每根长度为15. 2~27. 4 m。为减小由于钻井隔水管结构需要和自身重量对钻井船所造成的负荷,在钻井隔水管外部还装有浮力块。这种浮力块是用塑料和类似塑料材料制成的,内部充以空气。在钻井隔水管外部,还有直径处于50~100 mm范围的多根附属管线。在深水钻井作业过程中,位于泥线以上的主要工作构件从下向上分别是:井口装置、防喷器组、隔水管底部组件、隔水管柱、伸缩短节、转喷器及钻井装置,井口装置通常由作业者提供。4结论深水石油钻井是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和高风险的工作,其中喷射下导管技术、动态压井钻井技术、随钻环空压力监测、随钻测井技术、ECD控制等技术是深水钻井作业成功的关键。钻井船、隔水管和水下防喷器等设备的合理选择也是深水钻井作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另外,强有力的后勤支持和科学的作业组织管理是钻井高效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参考文献:[1]潘继平,张大伟,岳来群,等.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状况与发展趋势[J].中国矿业, 2006, 15(11): 1-4.[2]刘杰鸣,王世圣,冯玮,等.深水油气开发工程模式及其在我国南海的适应性探讨[ J].中国海上油气,2006, 18(6): 413-418.[3]谢彬,张爱霞,段梦兰.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模式及平台选型[ J].石油学报, 2007, 28(1): 115-118.[4]李芬,邹早建.浮式海洋结构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3, 27(5): 682-686.[5]杨金华.全球深水钻井装置发展及市场现状[J].国际石油经济, 2006, 14(11): 42-45.[6]赵政璋,赵贤正,李景明,等.国外海洋深水油气勘探发展趋势及启示[J].中国石油勘探, 2005, 10(6): 71-76.[7]陈国明,殷志明,许亮斌等.深水双梯度钻井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18(2): 246-250.

电力机车相关论文范文集2万字

电力机车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大动脉的作用,同时对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安全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下面是我整理的电力机车新技术论文2500字,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电力机车新型智能真空主断路器的研制

[摘要]针对现有电力机车主断路器的不足,研制一种新型电力机车真空主断路器,以“1+1”方式安装,在某主断路器发生故障时,司机可通过开关切换到另一台主断路器,保证机车不因为主断路器故障而发生机破。

[关键词]“1+1” 电力机车 智能 真空主断路器

主断路器是用来接通和分断电力机车的高压电路,是机车的电源总开关,同时,当机车发生故障时它又可迅速切断机车总电源以保护其他设备,是机车最主要的保护装置,所以主断路器具有控制和保护的双重功能,其可靠性直接影响机车的安全运行。

目前,电力机车安装的主断路器分空气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由于空气断路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而不被新型机车采用,但普通真空断路器也存在绝缘强度薄弱等不足,

因此我们于2008年9月立项研制一种电力机车新型真空主断路器,以“1+1”安装方式,即两台主断路器安装在同一底座上,控制装置也相互独立。实现一台机车上有两台主断路器交替工作,避免因单台主断路器发生故障而引起的机破,保证机车安全运行。

1设计思路

两台主断路器、两套装置

目前,电力机车上主断路器只有一台,无论是空气断路器还是真空断路器,在运行中一旦主断路器发生故障,则机车只能停止运行等待救援。因此我们设计增加一台主断路器,当一台主断路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有另一台替代使用,确保机车正常运行。同时为了不过多地改变机车原有的构造和尺寸,我们设计将两台主断路器放置在同一台底座固定板上,以便于安装。

采用真空灭弧

为提高主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和减小主断路器的体积,我们取消原空气断路器的隔离开关,并把灭弧室改用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高,绝缘强度比大气的绝缘强度要高得多,同时由于采用真空灭弧,所需的间隙很小,可以实现提高使用寿命和减小体积的设想。

采用永磁机构

为保证主断路器分合闸动作的可靠性,我们将传统的

电空机械装置改成永磁机构,使整个操动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工作寿命长、操作功率小、作用特性与断路器的反力特性很好匹配,且能做到合闸速度较小而分闸速度较高的理想结构。

2结构和原理

“1+1”电力机车智能真空断路器以底座为界,分为高压和低压两部分。高压部分位于机车顶部,由引出线和断路器主体组成。低压部分由永磁机构和智能控制装置组成。永磁机构的运动部件只有一个,具有合闸、分闸两种状态。永磁机构的拉杆带动真空灭弧室作直线运动。

图3新型智能真空主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灭弧室单元由长寿命真空灭弧室和复合绝缘材料组成,通过固体绝缘密封技术和连接件组成一体,永磁机构通过连接螺杆直接安装在开关体上,通过控制得电动作,控制连接螺杆上推和下拉。合闸时,连接螺杆上推,压动开关体内绝缘拉杆,带动触头弹簧和传动件,使真空灭弧室动触头闭合,并以恒定压力压紧,使动静触头紧密接触;分闸时,连接螺杆下拉,同样通过开关体内绝缘拉杆和传动件拉开灭弧室动触头,使开关打开。在开关动作的同时,安装在永磁机构上的联锁拨杆同时上下移动,带动直线凸轮,使联锁开关打开或闭合。

Ⅰ、Ⅱ、Ⅲ―磁力线分布图;

①―静铁芯;②―动铁芯;③―合闸线圈;④―永久磁铁;⑤―分闸线圈;⑥―导向轴。

永磁机构处于合闸位置,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力线如图中Ⅰ。这时,下部磁路磁阻远大于上部磁路,动铁芯②保持在合闸位置。分闸时,分闸线圈⑤通电,分闸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其磁力线方向如图中磁力线Ⅱ。分闸线圈在上部工作气隙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当分闸线圈中的电流达到某一值时,机构上端的磁力线被抵消殆尽,动铁芯开始在触头簧(或分闸簧)及少量电磁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随着底部气隙的减小,气隙磁阻也逐渐减小,当下部气隙的磁感应强度远远大于上部气隙的磁感应强度时,动铁芯向下将呈加速运动。当动铁芯运动至行程一半后,线圈电流和永久磁铁产生的合成磁场,其方向是向下的,于是,又进一步加速了动铁芯的运动,直到断路器分闸到位。断路器分闸到位后,连锁装置将信号返回控制器,自动切断分闸线圈⑤中的电流,动铁芯保持在分闸位置上。

3各部件的设计

灭弧室的设计

普通真空灭弧室还不能直接应用到电力机车上。因为普通灭弧室的寿命为1万次,而电力机车上断路器分合动作频繁,1万次的寿命使用期限也就一年左右,所以我们采用双断口串联,可提高分断高电压的能力;触头间距为小开距,可极大地提高灭弧室的寿命。为了保证断口同步断开,设计采用特殊的传动机构,使不同步度小于1ms,小于2ms的安全值。另外,我们还采用特殊结构的波纹管,以配合小开距,使灭弧室的寿命>30万次。大量的动态分析试验证明,本文所述的真空断路器的机械寿命达到20万次以上。

我们设计分断最大短路电流为10kA,但灭弧能力为20kA,实际裕度为l倍之多。灭弧室中,动静触头材料选择铬铜合金,截断电流为5A以下,可有效防止操作过电压的发生。

操作机构及传动的设计

在各种条件下都应可靠地分、合闸,是主断路器对操动机构的基本要求之一。目前广泛使用的操动机构有电磁、弹簧、气动、液压电动,但其机械故障率占主断路器总故障的70%左右。为此,我们采用无磨耗件精密型永磁机构,不但保证了主断路器长期动作的可靠性,而且满足主断路器分、合闸及灭弧特性要求。灭弧室需要的闭合力为1000~1200kN,永磁机构闭合力设计为3300kN,足以确保机构的正常动作,传动中的触头弹簧寿命>500万次,机构动作安全可靠。

我们采用钕铁硼(Nd-Fe-B)永磁体,因为它有高的剩余磁感应强度,Br可以达到(退磁曲线上磁场强度H为零时,相应的磁感应强度,也成为剩磁)以及高的矫顽力,使永磁体很不容易退磁。永磁机构的压力和触头压力相比,留了100%的裕量,以保证足够的安全性。

永磁机构通过电磁机构和永磁铁的特殊结合实现传统机构的功能,电磁线圈和磁路为静止机构,只要设计合理,没有外力破坏,一般它不会损坏。大量试验证明,只要选材合理,精心设计,永磁机构本身机械寿命可以达到100万次以上。

永久磁铁与分、合闸线圈相配合,较好地解决了合闸时需要大功率能量的问题,因为永久磁铁可以提供磁场能量,作为合闸之用。永磁机构工作时,只需瞬时供电,一般小于60ms,在分、合闸状态时,线圈没有电流通过,保持力由永磁铁提供,不再消耗能量。这就使我们可以减小合闸线圈的尺寸和工作电流。因此,永磁操动机构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免维修、少维护、长寿命。

绝缘设计

高压开关的绝缘设计至关重要。由于车顶空间的限制,绝缘距离不能很大。电瓷绝缘材料绝缘优良、价格便宜,但联接须采用金属连接件,体大物重,不耐碰撞,内外温差大时容易开裂。根据电力机车上的使用环境条件,我们选用粘接力强,机械强度高,有较高的耐寒、耐热、耐化学稳定性的APG工艺复合绝缘材料,双断口上进上出,在空气湿度100%饱和情况下,空气间绝缘距离>400mm,电压等级,外爬距、内爬距,对地耐压80kV/lmin,断口间耐压85kV/lmin。APG工艺复合绝缘材料与水不亲和,可防止因雨水绝缘放电,从而有效地防止瓷瓶放电事故的发生。

智能控制器及联锁设计

永磁操动机构必须在控制器的驱动下才能实现开关的分合操作,因此,控制器的性能优劣对断路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要保证断路器的可靠工作,就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控制器。

系统组成的原理

智能控制器主要由5部分组成:电源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CPLD智能控制模块、驱动模块。我们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作为智能控制部件,借助于计算机,在EDA工具软件quartus II平台上,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自动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化简、逻辑分割、逻辑综合、结构综合、以及逻辑优化和仿真测试,直至实现规定的电子线路系统功能。这种纯硬件的实现方式在工作可靠性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因为硬件电路不管受到什么干扰,其电路结构不会发生变化。采用EDA技术的全硬件实现方式,由于非法状态的可预测性以及进入非法状态的可判断性,从而确保了从非法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各种措施的可行性。

可靠性设计

电磁兼容性设计

永磁操动机构在运行中由于开关大电流而产生很大的电磁干扰,永久磁铁和线圈均会产生很大的磁场干扰,另外,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电容充放电亦会产生幅值很大的脉冲电压和脉冲电流,会通过电源通道耦合到控制器自身,所以抗干扰问题对于控制器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电源输入加有性能优良的电源滤波器,可以防止通过电源线的传导干扰;②专用芯片通过光电电路完全与外部I/O部分隔离,以保证专用芯片安全运行;③模拟电路滤波和专用芯片数字滤波同时使用,确保不会发生误动的情况;④电路板精心设计,精心布线,避免线路之间的串扰。

电力电子电路的可靠性设计

电力电子电路是控制器的另一个关键部件,它的负载是一个大的电感,在开通和关断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动态dv/dt,加之工作电流很大,使器件有可能同时受到大电流、高电压和寄生电容中的位移电流的作用,所以确保这部分电路稳定可靠的工作亦很关键。

①在设计中使用抗冲击能力强、dv/dt性能好的IR公司生产的IGBT和IGBT控制芯片;

②精心设计电路参数,反复测试,保证输出波形好;

③精心设计和调试吸收电路,保证驱动电路稳定工作;

④过流保护电路,确保电力电子电路的安全运行;

⑤为防止长时间通电,采用的控制算法是:正常时采用最短时间与开关位置信号控制,在位置信号失效时采用最长时间控制。

智能自诊断、自检测设计

控制器采用全硬件状态机作为整个系统的工作调度,这就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全硬件电路容错技术的优势,在运行中可以对各种状态进行跟踪,可以监视各种非法状态,由非法状态转入正常状态只需要几个微秒,因而不会因进入非法状态而对系统造成影响,确保在运行中不会出现死机现象,即确保控制器永远保持在运行状态。

零位断合

利用电子操控计算机的多余功能和精密性永磁结构优势,设计零电流打开和零电压闭合的智能控制技术,即适时采样,计算发令,自适应修正等,使断合点在零位正负2ms以内。经模拟试验表明,该项技术达到了预期效果,较好地抑制了过电压的产生。

传动关节点的固体润滑技术

为了使断路器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少维护、不检修,甚至不维护,断路器的几个转动关节,采用了二硫化铝加石墨的固体润滑技术,寿命试验的结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主要技术指标

工作电压:AC25kV;最大工作电压:AC30kV;

工作电流:ACl000A;最大工作电流:AC1250A;

工作频率:50Hz;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ACl0kA;

额定峰恒耐受电流:;

最大开断电流:AC20kA;

控制器工作电压:DC110V;

开关动作反应时间:≤20ms;

开关动作时间:≤50ms;

开关动作控制器永磁机构通电时间:≤25ms。

5执行标准

TB/(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四部分,电工器件交流断路器规则)

TB/T2055-1999(机车真空断路器技术条件)

TB/T3021-2001(铁道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GB/(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6主要技术特点

①采用先进的复合绝缘材料,具有抗老化、防紫外线、高强度及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

②断路器主体采用先进的APGP注射成型工艺加工技术;

③专门研制的长寿命的真空灭弧室;

④国家专利技术的永磁操动机构;

⑤开关内部结构简洁、稳定性好;

⑥可靠性高;

⑦与机车原有主断路器有互换性。

7结束语

“1+1”电力机车智能真空主断路器于2009年5月19日在福州机务段的SS3B4045机车上安装试用,运用至今仅出现过一次真空断路器控制预备中间继电器联锁线断,导致继电器不得电,机车无压无流。但正因为这种断路器有两台断路器,运行中司机通过切换,启用另一台断路器,照常运行,回段处理,不造成机破。这也正体现了这种断路器的优越性。

浅析电力机车空转原因及处理

[摘 要]本文通过对电力机车空转故障分类、故障原因、故障判断检测以及故障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为保证机车运行安全,确保铁路提速和重载牵引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电力机车 空转故障 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U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7-0330-01

铁路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大动脉的作用,同时对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安全所起的作用也是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随着机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和牵引定数的增加,机车出现空转故障的几率越来越大,对机车安全运行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完善机车控制系统和提高乘务员操作水平,防止机车空转故障的发生,是保证机车运行安全,确保铁路提速和重载牵引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1.电力机车空转现象及防空转系统

空转故障分类

轮对产生的轮周牵引力大于轮轨间的黏着力时车轮就会发生空转。根据机车实际运用中空转故障发生的情况,机车空转故障分两类:一是非正常空转,即大空转或真空转,恶化后会导致轮轨擦伤:二是正常空转,即假空转,及时采取人工补砂的措施会有明显的效果。

防空转系统

电力机车电子柜或微机柜均设置了微机防空转系统,该系统是以提高黏着利用率及防止大空转为主,允许一定程度的微小空转。当轮对空转趋势达到一定程度,就将相应的电机电流高速大幅度削减,可使空转很快得到抑制,然后再以一定规律恢复牵引电流。

2.电力机车空转故障的原因分析

正常空转的原因

(1)机车转向架到司机室端子排的光电传感器接线断路或绝缘破损,引起速度信号异常,导致假空转。

(2)光电传感器故障引起假空转。电力机车上目前使用的光电传感器大部分是TQG15B型传感器,当传感器芯片烧损或绝缘破损、传感器引出线绝缘破损,线路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等,瞬间无速度信号输出或速度信号受干扰,都会引起假空转。

(3)光电传感器接线盒进水,引起线路接地或短路将导致假空转。

(4)电子插件故障。防空转系统电子元件超出使用寿命期限,造成插件程序故障。

非正常空转的原因

(1)电力机车轮缘喷油装置喷油量太大、线路道岔油润过多等也会引起机车真空转,伴随空转灯亮、撒砂、减载等。这种情况下,机车检修部门应适当调节轮缘喷脂装置的喷油量或改为干式轮缘润滑装置,防止真空转。

(2)司机操作不当。电力机车在运行中,司机操作不当,手柄指令过高,容易发生真空转。因此,机车在雨天或坡道上起车或行驶时,指令不应一次给得太高,当速度起来后再继续追加电流。当发生真空转或滑行时,司机应适当降低手柄级位,待速度起来后再追加电流,抑制真空转发生。

3.电力机车空转故障判断及检测方法

一般故障的显示

机车在运行中遇到启车加速、持续大坡道大电流运行、过岔区、曲线运行、轨面有油、冰、雨、雪天气经常会发生空转、滑行或电流电压波动等现象,机车乘务员可采取人工补砂的措施。发生大空转时,空转灯亮、自动撒砂、电流电压波动频繁,而且电流电压波动弧度大。发生小空转时有时空转灯不亮、不下砂,只是电流电压在小范围内波动。这种情况下,机车乘务员只需切除电子柜上方或微机防空转上的“空转保护”开关即可或将电子柜倒B组维持运行即可让防空转系统正常保护动作。

机车进行库内检测

机车在运行中发生空转故障回段报修时,可利用光电传感器动态检测仪。光电传感器动态检测仪简单来说是一个在机车静止的状态下,能给光电传感器提供均匀的速度信号,并且能实时观察速度及频率大小、变化情况,速度信号输出波形的检测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以在库内对机车光电传感器及相关线路进行检测,可以较准确地判断出造成空转故障的故障点,并在库内做相应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处理空转故障的效率,同时减少了机车试运行,减少了检修或技术人员跟车处理的次数,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机车的运用效率。在库内进行检测无结果的就要跟车用便携式示波器进行动态检测。

跟车进行动态检测

由于机车在运行中产生剧烈振动,使空转保护系统某些线路瞬间接触不良,引起速度信号丢失,从而造成空转,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的。这类故障在库内机车静止的情况下是很难检测到故障点,因此,必须派人跟车使用携式示波器进行动态检测,另外也可用示波器检测。

4. 空转故障的处理方法

运行中对空转故障的处理

(1)如果是正常空转,乘务员只需及时采取人工补砂的措施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2)机车电流、速度大于某值,空转、撒砂不止,电流卸载不能恢复,可能是某一速度传感器发生故障,乘务员可根据防空转系统自动查找出故障传感器,自动切除该位置速度传感器,并在插件面板上显示,然后可正常操作机车运行,回段后向检修人员报修。

(3)微机防空转插件板故障可能使电机电流达到某一值而卸载,机车并没有发生空转就发出减载指令,牵引时无恒速控制。此类故障乘务员可通过将防空转故障开关转到故障位运行来判断,如果正常,就可判断为防空转系统故障,回段后报修。

回段对空转故障的处理

(1)机车回段后,检修人员对报空转故障的机车要详细了解运行中的情况,例如空转发生区段的自然状况,乘务员是否采取自诊断功能,是否切除防空转功能等。

(2) 光电传感器信号线故障的检测及处理

若在司机室端子上检测到某轴位传感器信号不良,而光电传感器下车检测又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该位传感器的信号线故障。表现在线路断路、短路、接地。可以通过数字万用表进行检测线路的通断,用250V兆欧表检测其线路绝缘状态。确定线路不良时,必须进行换线才能彻底处理。换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插头及线,接线时应按照接线表对应接线,防止接错线。

(3)光电传感器故障的检测及处理

电力机车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车下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确定传感器故障后,则可更换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在安装上车时,传感器与轴箱之间要加防水胶垫,同时传感器引出线应斜向下,防止进水,同时要避免引出线过度弯曲。光电传感器接线插头与接线盒插接应牢固,用绝缘粘胶带包扎好,防止进水。

总而言之,能够根据电力机车空转的具体情况,对机车产生空转故障的原因进行正确综合的分析,并提出故障处理方法,可减少因空转引起的机车故障及行车事故发生率,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确保机车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迁.浅谈电力机车的空转故障[J].机车电传动,2009(6):60-61.

学生有关论文范文集2万字

近年来,高校 毕业 论文质量持续滑坡,甚至出现雷同、抄袭等学术失范现象,症结主要源于高校毕业论文价值的缺失。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专生毕业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学生方面大学毕业论文

【摘 要 】对于高等职业 教育 中的高等数学教学来说,随着高职教育对于高数教学的实际需求的不断改变,高职高数同样也需要进行创新性的变革,以满足现今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今高职高数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及如果来进行创新性的高职高数教学.

【关 键 词 】高职 高数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3)06-0127-02

要用素质教育来淘汰应试教育一直都是教育制度改革的重点内容,而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教育创新也就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和手段.只有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性提高,素质教育的变革才有可能取得应有的成果.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数学教学来说,随着高职教育对于高数教学的实际需求的不断改变,高职高数同样也需要进行创新性的变革,以满足现今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现今高职高数教学遇到的问题,以及如果来进行创新性的高职高数教学.

一、高职高数教学问题分析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同时因为高数学科本身的难度,对于学生来说,吸引力自然是十分低的,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是显得无足轻重.所以学生对于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更是对于这一门学科有着极大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往往关注的是以后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技能培训,所以高职教师对于高数这门课程的关注度和重视度自然也不会太高.一些高数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的时候,更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的给学生灌输一大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毫不关心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是否已经理解.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是不会太高,这也让这门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变得可有可无.

二、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分析

(一)高数创新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高数的创新教育是在传统高数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以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高数教学的相比,创新教育除了让学生学习必备的书本知识以外,更加倾向于让学生的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团结协作,共同探讨这些在现实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都能很好的被调动起来,增强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对于高数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很好的建立起来。

(三)如何开展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

1.考虑如何开展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首先就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数学,对于一个普通的学生来说,它不仅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基础性工具学科,同时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拓宽他们的空间和时间的思维能力,以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为了适应新时期下高职学生对于高等数学这门学科的现实需求.高数创新教育的首先一点就是要转移高数教学的侧重点,一定要从要求学生对课程体系的掌握转移到培养高职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能力上来,以此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等.

2.改进教学内容

对于高等数学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来说,高职学生的底子基础并不足以能够很好的驾驭这门学科,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公式、规律、概念面前,许多基础差的学生很容易就陷入奔溃,也会对这些还没开始学习的内容产生极深的恐惧心理,所以高职高数教师在教授高数这门课程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

高职教师在选择高数教学内容的时候,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坚持做到删繁就简,少而精的原则.对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则要进行细致耐心的讲解,最好是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重点难点时不时的融入到实际的例子教学中,让学生在他们最为熟悉的例子中,能够比较轻松的掌握高数重点和难点.

3.创新 教学 方法

学习最大的动力就是将学习培养成为一种兴趣,高数教学要想取得创新性改变,在教学方法上就必须对这门学科进行改革.寓教于乐的方式虽然对于高等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有着极大的难度,但是也要从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找到能够与高数这门学科结合的点,把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逐渐向研究型学习模式转变.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更是可以开设专门的课题性教学,让他们从对课题和事物的研究中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高等数学真正的魅力.

4.采用信息化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对领域都对相信的学科科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样的信息技术也能在高数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多媒体的信息集成技术来对事物创设情境,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到事物发展的变化和特点.通过模拟的手段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最为直观的心理感受,同时帮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高数这门学科,并且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学习.

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创新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达锦.信息技术时代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J]. 科技广场. 2004(11)

[2]蒙诗德.浅论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中的创新教育[J]. 信息系统工程. 2010(03)

[3]文海英,廖瑞华,魏大宽.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0(06)

[4]龚慧华.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新认识[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范文二:与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与校园环境相关毕业论文

一、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可行 措施

1.转变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

首先,高中德育教育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摒弃形式主义.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地确定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整体规划.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初中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德育工作摆脱“跟着感觉走”、“围着问题转”的窘况.

其次,学校德育教育还要把创新意识融于其中.在教育思想上体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教育要求上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在教育内容上从小到大,由此及彼,相互渗透;在教育方式上抓住主 渠道 ,凸现主环节.

2.加强行为规范管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高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为他们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高中生,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他律,因此,在他们一进入学校时,学校和老师就应该加强管理,用校规校纪及 其它 规范来要求学生,并利用学校或班级发生过的典型事例,通过主题班会和各类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使学生在道德建设上真正形成自律.

学校生活、教材、教法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三个重要方面,应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生活,通过演讲、影评、参观、访谈、文艺会演等活动,把学生置于必须做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探究、商量、讨论、甚至 辩论 的方法代替强制的灌输.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常规管理,行为规范只有经过学生的内化、实践,才能使学生形成习惯,所以高中德育应以从活动中学为主,并注重活动的生活性、人文性,寓教于乐和全体参与性.

二、充分利用校园这块净土培育人

1.美化校园环境,和谐育人

校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教科书,它时时处处、无孔不入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作用.

2.优化精神环境,榜样育人

一所学校的精神是验证它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战斗力的重要依据.学校精神主要通过师生精神来体现.其中教师精神尤为重要.教师精神的核心是师德,而爱心又是师德的核心.新世纪的教师应当具有慈母之爱、严父之威、朋友之情等多种角色的扮演意识,积极采用“走动式”的教育方法,运用“思变”的理念,适时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体味被爱和被尊重的滋味,受到情操的感化、爱心的熏陶.

3.活化集体环境,自主育人

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接受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320;.教师是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健康品格教育的.以往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很大弊端,教师把管、卡、压作为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和有效方法.因此,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片面强调他律而忽视自律,教育方法简单,把教师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这种只重视教师要求,轻视学生自我教育,只重视规章条款,轻视实践活动的倾向,使学生感到教育缺乏活力,活动枯燥无味,致使德育实效甚微.必须真正做到活化集体环境,尊重每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敢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培育人.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高中德育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和正确认识社会.因此,必须抓好德育基地的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开展活动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环境刺激和激发中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主体的主动参与,使德育目标得到内化,从而使他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 经验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先跟你讲一下2000字的论文范文格式,照个这个格式来,才能进行论文的写作,也会跟你分享一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吧,望采纳!2000字论文范文的基本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的统一要求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开创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相应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打印及装订格式,并便于储存、检索、利用及交流等,特制定如下要求:一、毕业论文内容和格式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A4,页面上边距和左边距分别为3 cm,下边距和右边距分别为 cm。页眉:奇页页眉为“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偶页页眉为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5号宋体字,页边距为2 cm。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编写,用阿拉伯数字编排,正文以前包括摘要的页码用罗马数字,一律居中。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毕业时间等信息,此页不编排页码。2、题目: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主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3、摘要:① 正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学位论文摘要约300~500字,应说明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② 英文摘要在文后(参考文献后),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250个实词,上方应有英文题目。第二行写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等信息;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便于交流。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本内容转载于top期刊论文网中文摘要:(1)标题小4号黑体,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宋体。英文摘要:(1)题目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5号Times New Roman,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Times New Roman。4、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即一级、二级标题)及页码。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1)“目录”二字,中间空2格,小2号黑体,段前段后行距;(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左对齐,段前段后为0,倍行距;5、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应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的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①理论分析;②研究材料和实验计算方法;③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1)正文部分① 正文标题:1级标题:黑体4号字,段前行,段后行;2级标题:宋体加黑,小4号字,段前行,段后0行;3级标题:楷体GB2312,小4号字,Times New Roman;② 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行距。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 ]内标明1 2 3 ,上标。示例为:[1]。(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5)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小4号宋体,公式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运算符号处。(6)表格和插图① 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中文五号宋体字,Times New Roman.,表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表格用三线表。表头文字宋体加粗,表内文字宋体5号。② 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中文为五号宋体字,5号Times New Roman.。图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③ 图、表中的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小5字体,字母顺序编号。7、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1)只列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2)标题4号黑体;主体部分可按一般学报格式,5号宋体字,包括作者、题目、来源(出版期刊名称、年份、卷数、期数和页数。书籍须注明出版单位和年份)。段落倍行距。9、致谢:英文摘要之后。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字数不宜超过300字。10、附录:最后一页。二、学位论文书写及印刷要求1、学位论文一般1万字内,用计算机双面打印,字迹要清楚,标点符号要正确。2、学位论文封面采用全系统一格式(见附件模板)。书脊应包含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要求用宋体字书写。3、提交的论文,应是根据评阅人和答辩委员的意见认真修改过的,正文中的错别字率不得超过1‰,标点符号一律中文状态下输入的。【如:,;。()】;图表清晰(最好是非复印件,尤其是彩图),以确保质量。2000字论文范文大学生论文撰写浅谈摘要:针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文献信息需求特点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方式的变化与发展,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的服务路径。走进心仪的象牙塔,许多的同学就会发现:论文写作是常见的,但应该如何撰写一篇论文,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参考。然而,无固定模式并不意味着论文的写作就无规律可循,笔者认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方面,确定选题对象(确定论文的选题)。理论上来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但是请牢记:Well begin is half done!一个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在明确选题对象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对象要具有实用性,一篇好的论文旨在对社会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仅仅是空谈理论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中看不中用;二是要具有新颖性,尽量选择比较新的对象进行写作,不要重复前人的工作。第二方面,明确选择对象的研究意义。大的方面来说一篇好的论文可以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或对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论文的写作应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视野就会宽广看问题就会比较全面,并且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明确选题的意义:首先,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第三方面,论文的整体结构。论文的撰写过程应该遵守基本的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部分应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主要内容、理由、意义,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洁,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样,用很长的篇幅写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不厌其烦地讲选定这个课题的思考过程。同时应注意,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有时要写一点历史的回顾,关于这个课题,谁作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这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论文。分析问题部分是具体的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必须下功夫把它写充分、写好。有些论文,提出的问题很新颖、也很有见地,但是本部分写得却很单薄、论证不够充分、分析不到位,勉勉强强引出的结论也难以站住脚。这样的论文是缺乏科学价值的,所以一定要全力把分析问题部分写好。解决问题部分是对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或是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这是论文要解决问题的答案。这部分要写得简要具体,使读者能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最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必须是论文分析论证后自然得出的结果,论文最忌讳论证得并不充分,而妄下定论。要首尾贯通,成为一个严谨的、完善的整体。第四方面,论文层次。作为一篇论文,从思想的发展来说,要一层一层地讲,讲透了一层,再讲另一层意思。开头提出的问题,文章中要有分析,结尾要有回答,做到前呼后应;章节内容的安排要合理,时间上可以从古至今、亦可由今溯古,空间上由宏观到微观、由国外到国内,尽量要全面合理。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这和材料的安排处理关系极大,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不能错乱,错乱了,层次就不清楚,自然也不会有条理。论文总体结构成型后要看看 各层次是否明白清晰,有无重复或相互矛盾的地方,有无缺少或多余之处,意思上是否连贯通畅,是否达到了各分论点的证明要求。第五方面,论文逻辑。众所周知,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符合逻辑的论文来。因此,我们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2)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3)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4)各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要吻合,起承转合要自然得体,各段落之间的衔接要紧密。第六方面,语言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体现,来完成。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论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了解语言的特点,并且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写好论文。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关系着论文的质量。因此,过好语言关,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一环。各类文章尽管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准确、科学。简捷就是造句干净利落。用语“贵乎精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在具备观点正确、鲜明,语言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还要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让人读起来不枯燥乏味。第七方面,论文内容。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创新性。所谓创新性,即论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创新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破旧”,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第二“补充”,对已有的观点、材料、论证方法进行全面的考察,发现其不足或者是过时之处并加以修改补充。第三“解难”,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在理论上给实践以指导。第四“预知”,对现有事物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以上四个方面只是对“创新性”一个大体的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总结:如上所述,关于大学生论文方面的范文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供您学习与参考,如果您有论文发表方面的疑问,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

作者:许瑞波, 刘玮炜, 王明艳, 马卫兴【关键词】 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摘要:生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进行后续课程学习及深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为了培养合格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要结合专业特点,依据社会需求,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文章结合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对制药工程专业生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 生物化学; 教学内容; 整合; 教学方法Essay on the Biochemistry Teaching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Abstract:Biochemistry is a trunk course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hich is an essential ba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following courses well and improve themselves further.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in order to cultivate qualified pharmaceutical talents, teaching biochemistry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pecialty properties and society demand. Combined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in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some notions on the re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conduct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 in the words: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Biochemistry; Teaching content; Rearrangement; Teaching methods随着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呈现高速发展势头,对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现代化药品生产技能,熟悉行业管理和运行过程,并能解决一定现场问题的技能型、复合型高层次制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立及时地迎合了这种需求,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1997年调整学科结构与大幅度整合高等学校专业的时候推出的新专业,在1998年公布确定制药工程本科教育在化工与制药类下设立,重在药物生产过程的技术集成和产业化〔1〕,而生物化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发生新陈代谢的过程和代谢变化与复杂生命现象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制药各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后续课程学习及深造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生物化学教学,为培养合格的制药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奠定良好基础,是我们生物化学教师的一个共同目标。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生化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两方面分析如下。1 整合教学内容 协调各相关课程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1903年才从有机化学、生理学等学科中独立出来,发展却非常迅速。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涉及多门学科内容、概念抽象、代谢途径多且杂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一直被师生看作是最难啃的骨头。生物化学虽然自成体系,但是在内容上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相互关联甚至重复,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重复较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及时间的浪费,避免浪费师生双方的精力,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最好根据各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使相关任课教师事先协商,划分各自的教学范围,作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及后续课程衔接。根据教学经验,笔者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有这样的建议:首先,在课程安排时间上,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应该先于生物化学(而药理学、药代学等课程要安排在生化课之后),因为学习生物化学需要应用到这些课程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概念和方法,这种安排有利于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把与上述课程重复的琐碎知识点直接从生化中删除,不必重复讲授,这样即节省了教学时间,简化了教学内容,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如,传统静态生化中主要讲述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以及对代谢起催化和调节作用的酶、维生素和激素,即生物化学中的四大基本物质和三大活性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功能,而有机化学含概了糖类、氨基酸、脂类、核酸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以及构型、构象、手性分子、反应机理等内容,所以,要把这一部分重复内容在有机化学中详细讲授,而有关这类物质的功能、高级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内容则要在生化中细致讲解;另外,在生化课中的生物氧化及氧化磷酸化这章中涉及到的热力学三定律、氧化还原电位及电极电势等知识点是物理化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从生化教学内容中删除,由物化老师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讲授;而生化本身的内容也要重新进行梳理和整合,如,维生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作用是作为酶的辅酶和辅基参与新陈代谢过程,故可将维生素(重点是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维生素缺乏症)这章内容穿插在酶化学中讲解;而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是物质分解代谢、水、二氧化碳和ATP生成的基本理论,是物质代谢及能量产生必须的理论基础,所以最好的安排就是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糖、脂、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的前面讲解;最后,再结合图示讲解各代谢之间的联系,突出三羧酸循环的核心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并轻松地掌握本课程难点、重点中最复杂的代谢内容。经过梳理整合之后,不仅可以有效地简化多而杂的生化知识点,使其条理清晰、简洁明了,而且还使得整个课程体系的联系更加密切,衔接更加通畅,每门课程各有侧重,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用英语注释部分专业术语,为双语教学作准备自从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秋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双语教学以来,陆续在全国各高校掀起了双语教学实践高潮,我院制药工程专业为双语教学的开展也进行了积极的准备。根据已经开设双语课程教学的一些高校反映,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有喜有忧。分析其原因很多,但笔者认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学生、双语教师的专业词汇量、英语表达和听力水平。一般来说,专业课涉及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内容本身就很难懂,用母语讲学生理解都有难度,何况再加之上述因素,双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借鉴其他兄弟院校的双语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设立了我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由于生物化学课程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药理学、药代学等基础、专业课程密切相关,而且,其所包含的专业性较强的词语是后续专业课程中必须掌握的术语,所以,为了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选定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适时采用英语对一些词汇进行注释、讲解,让学生提前接触英语专业词汇,提前适应在专业基础课中出现、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从而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基本专业词汇,奠定双语教学的基础。例如,当新陈代谢失调时会引发疾病,而新陈代谢停止时则意味着生命终止,所以动态生化所研究的代谢对制药专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把体内研究(in vivo)、体外研究(in vitro)、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新陈代谢(metabolism)、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葡萄糖(glucose)、蔗糖(saccharose)、多糖(polysaccharide)、淀粉(starch)、糖原(glycogen)、糖酵解(glycolysis)、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等等这些术语的英文解释一定要随着课程内容的进行而不断的讲解,从而达到耳熟、嘴熟的目的,使得师生双方在任何课程中遇到这些专业词汇也不会陌生,为双语教学的进行作好充足的准备。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更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从小学到大学)模式几乎都是“填鸭式”教学,只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学”的个体差异及主体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也逐渐更新,以便更适应现代学生的教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我认为就是启发式教学--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发展智能”为原则,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几年生化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启发式教学的好处。学生都比较讨厌学习枯燥、抽象的知识,喜欢时尚、挑战自我,对能引起他们好奇心、兴趣的内容格外青睐,所以在教学时,分别采用下列启发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① 适时提问。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有效提高授课效率,在讲课过程中要在适当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既能集中精力听课,又能积极思考,得到启发,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如,在讲解糖有氧分解代谢时,首先说明该途径释放的能量是无氧分解代谢途径的18(或19)倍,然后提出问题:计算该途径所净产生的ATP。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听课,开动脑筋,结合前面学过的无氧代谢能量计算方法,主动寻求问题答案。② 带着问题预习。由于生化课本身内容杂而多,所以一次课要讲授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学生想要当堂消化理解课堂内容是很难的,除非积极作好课前预习,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下课前,将下节课要讲的重点、难点内容中提出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参考书或查阅资料,进行预习,然后,在上课时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又可以锻炼学生查阅、利用文献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通过这种方式讲解的内容,学生都掌握的比较牢固、持久,而且学生也学会了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这是最佳的教学目的。③ 理论联系实际。生化知识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结合病历、实际问题讲授理论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体检时为什么通过验血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肝炎?口服超氧化物歧化酶药片可以防止衰老吗?沙漠中骆驼为什么耐饥渴?"等等这些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得深奥、抽象的生化知识变得浅显、具体、形象起来,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

作为一名 教育 工作者,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1:《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 要:研究表明,日常体育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和学习成绩,并能提高数学、阅读和写作考试成绩。日常体育活动是学生身体、心理必不可少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自尊等均产生较大影响。日常体育活动对学生观察力、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以及 学习态度 、遵守纪律、创造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并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享受将来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关键词: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它反映了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体育是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之一,对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可以促使智育的发展 智力开发 是由未来信息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信息社会是知识密集的社会,是高智能的社会,人们从事生产劳动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体力的开发是智力开发的需要,也是未来的需要。 1.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健康的体魄,特别是健全的神经系统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大脑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分析综合能力,使机体的各种机能得到高度的协调性发展,使整个机体的功能得到改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2.体育锻炼可以保证大脑长时间地有效工作。人脑在进行紧张活动时所需要的大量能源物质和氧气,只靠心脑来维持血液循环是不够的,还要依靠肌肉系统的支持。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具有比一般人更大的肺活量,更强有力的心血管系统、而且还有发达的肌肉群给心脏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援系统,故能保证大脑长时间工作所需要的能源物质和氧气的充足供应,使人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3.体育锻炼能使人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技巧,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将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通过各种思想活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机体的活动能力。 4.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发育和 文化 科学知识的增长。脑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在体力发展的同时,使脑力也得到发展,体育活动和比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运动的感知能力、集中灵活的注意力、高效率的 记忆力 、丰富的想像力以及灵活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战术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 逻辑思维 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为基础,而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力的核心,同时在体育锻炼中还可以直接学到许多体育、卫生和其他 自然科学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 二、体育可以促进德育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身教重于言教,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的至理 名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强烈的敬业精神,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热爱,端正的教风,高尚的行为,文雅的谈吐、爱护学生,严于律己,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印象,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和思想情操的教育。体育教学是一项具有鲜明集体的身体教育活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要求学生在身体练习中自觉克服个人的欲望,按照集体的共同义务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之符合运动规律和集体的需要。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在 体育运动 技能学习过程中,运动技能的形成经过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要达到动作定型就要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生理感觉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如怕苦、怕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很快结合教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勇于拼搏的精神,并以此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质,才会勇往直前,不断前进。 4.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体育教育是一项有严格组织纪律的集体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严密的组织形式,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的性格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克服松懈散漫,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我控制能力,让学生领悟到纪律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造就社会现代化的一代新人。竞争和创新是分不开的,没有创新不可能取得竞争的胜利,创新和竞争是体育重要特征之一。提倡这种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努力、赶超别人的“运动员精神”,这种竞争正是未来社会现代人所必备的一种性格。 6.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寓教于乐”,这是通过鲜明具体的形象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在运动中,领略豪迈、奔放的节律、恰当的流畅之美,在静止中感受刚毅、稳健。有助于提高其对周围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审美的追求。运动使他们增强了体质,拥有健美体形,同时运动令人开心和自信,活动本身比较激烈、富有刺激,又有健身强体实效,因而对广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7.培养学生社交能力。运动还有一个动因是社交动因,通过运动能提高他们 人际交往 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这种能力能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并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做出成绩。运动的情感动因,学校的课业任务不免让他们情绪紧张,整天的学习更使他们身心疲惫,而运动能使他们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并丰富了课外生活和调节心情,丰富了生活情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他们自身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体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祥,身体是装载知识的车子,存放道德的房子,德智必须有身体作基础,没有身体就没有德、智,身体强壮与否,是德智能否得到深远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体育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的主要使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2:《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更新 教育 理念,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 【关键词】更新;理念;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自我发展的机遇。传统的教育理念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随着新课程的培训和实施,几年的教学 实践使我深深的 体会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关注生命教育教师的 工作就是爱的工作。博爱就是对每一个学生都付出真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爱的平等权利,这是 现代 社会的基本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应关注个体,关注内在的、活泼的、流动的鲜活的生命情感的培育。积极的生命情感能激发人振奋向上,成为人生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消极的生命情感使人对他人漠视,否定生命的积极意义,最后走向生命的沉沦。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耐挫折能力差、竞争意识不强、自卑心较重,为此,我们应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积极的生命情感来影响他们,让每一个生命体在这里得到关注。 2. 重视个性发展在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为了整齐划一,要求学生上课时把双手倒背,不许乱动,就像一个被捆绑的犯人,这样的教育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更谈不上思维的活跃和愉快的教育了。教书只是育人的一部分,学生是个体的人。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有自尊的、平等的个体来看待,当作平等朋友来对待,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3. 培养创新能力现代教学理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不竭动力,有创新才会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新,一般指在批判或改变旧事物的过程中创造新事物,其特征是思维具有深刻性、生动性、求异性。能力则是个体顺利进行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思维力、 想象力 等。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初中阶段应启发学生的动态思维、 发散思维 、 逆向思维 、创造性思维等,鼓励其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不惟书,敢于挑战权威,给自己留一片想象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初中生是一个脆弱的群体,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宽容他们,接纳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弘扬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辉,他们才会在学习中释放出无穷的创造性的火花。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将是教师工作的新理念。新的时代,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论文篇3:《关爱差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教师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通过不断实践,不断 反思 ,体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二、给学生以宽容。三、运用集体与舆论的教育力量。四、关爱学生就必须欣赏学生。五、关爱每一名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关键词:情感教育;关爱差生;全面发展 正文:在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成绩差,或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而被视为差生。他们常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的教育结果是差生更差,甚至严重危害社会。因此,关爱差生,成为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我从多年的工作中深切感受到关爱差生的必要性,下面我就如何关爱、转化差生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尊与自信。 好多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是因为他们在自己暂时落后与失败的情况下,在家长、老师长时间的轻视、冷漠情感下,自己看不起自己,破罐破摔,在各方面都放纵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抓住学习以外的各种活动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我班有一名男生学习较差,长相平平,不善言语,但从家访中得知他从小就学习美声演唱,而且得过奖。 元旦 汇演将要到来,我鼓励他来一个美声独唱,果然一曲未了就把全班同学给震住了,后来他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的文艺演出,从此以后全班同学对他刮目相看,这位同学比原来活泼了许多,学习上也比以前主动了。 二、给学生以宽容 宽容心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 爱好 ,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态。如我班学生熊某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不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以为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没想到几天后又打架了,火气冲天的我把他狠狠训了一顿,自以为这下没事了,可没几天 故事 又重演了,想想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正当我为难之际,班里的学生告诉了我一个不知的事实:上初二时他天天要打架的,现在已经好多了。我的心里明白了,于是找来熊某,先表扬他比上学期有进步,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再明确告诉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老师愿意看到一个讲文明的好学生……现在的熊某对于打架已经开始陌生。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但宽容应有一定的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了。 三、运用集体与舆论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作出褒或贬,肯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他们的成长需要集体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就会更热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贡献力量。健康的舆论使学生更信任集体,更依赖集体,从而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责任感。在这个事件中,我通过播放 安全教育 片让班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对不良的言行进行集体抵制,也教育了违纪的学生。这样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关爱学生就必须欣赏学生 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而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赏识尤为重要。教师欣赏表现好、成绩好的同学,这是人之常情。但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一个班级难免会有学习较差、纪律观念淡漠、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如何对待这些后进生便成了每个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要真正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应该真正的去关爱他们,将他们当自己的孩子,任何时候都不放弃他们。施以爱心,期以耐心,持以恒心。给予他们父母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欣赏他们,信任和鼓励他们,能够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对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非常珍惜,紧紧抓住,给以最多的表扬和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努力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尽量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对他们的行为上的反复,给以最充分的细心和耐心,从心灵深处去打动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尽心尽责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就没有不能感动的学生。感动是最好的动力,学生一旦非常感激老师,就会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 五、关爱每一名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 教师的社会角色本身,决定了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很高,他们看重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倾注满腔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把家长认为不可能教育的“低能儿”培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总之,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我们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 方法 ,从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平等对待学生等方面开始,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新教育形势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习上得到全面发展,让教师的关爱播散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 杨金卫, 陈晨. 关爱" 差生", 夯实校园和谐之基[J]. 星星, 2007 (4). [2] 马巧艳. 关爱差生, 时代对教育的呼唤[J]. 现代教育科学: 教学研究, 2011 (6): 98-98. [3] 罗静. 教育更应关爱差生[J]. 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2010 (6): 99-100. [4] 邓云霞. 关爱 “差生”[J]. 青年文学家, 2009, 10: 098. [5] 唐文荣. 倾注情感 关爱差生[J]. 吉林教育, 2008 (26): 27-27. 猜你喜欢: 1. 如何指导学生演讲 如何培养学生演讲 2. 高一学生发展报告自我评价 3. 学生发展报告自我评价 4. 2017文明校园创建实施方案 5. 对大学教育的思考论文 6. 2017年教育新政策

关于老师相关论文范文2万字

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以更优化的教学行为谋求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这种修正能力是一种实践智慧,它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即时修正

教学实践的常规之外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教学情境是预设的,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规定的课程去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的对象是学生群体,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要遇到出乎意料的事件,还要通过不间断地感知、分析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状态、表情等课堂反馈信息来判断当前教学行为的效果,这都需要教师迅速思考并即时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这种思考活动可能发生在突发事件之前、之间或之后。事件发生之前教师所进行的思考活动,体现的是教师思维的预测性品质;之中发生的思考活动,体现的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之后的思考活动,可称之为“教学的反思”,体现的是教师思维的批判性。本文所探讨的是课堂上教师通过当下学生的反应,或在出乎意料和未可预知事件发生的同一时刻,即时调整、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不研究事件发生之前的预知和事后进行的反思。

一、对教师即时修正能力的理解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自身教学行为本身作为思考对象,在对行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基础上,即时调整、修正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这是教师提高自我省察水平,优化行为体系,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致使教师必须即时修正课堂教学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如教学设计上存在缺欠、教学环节把握失当等;也可能是学生个人或集体的主客观原因,如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认知错误、心理迷茫、故意给老师出难题等;更多情况是突发性的或未可预知的情境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如雷电、身体的突然不适等。上述三个方面的主客观因素导致课堂教学运行轨迹偏离预设的教学方案,教师就必须做出恰当且及时的反应,调整和修正教学行为。因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修正,应该是即时的,也是经常性的、必然性的。它是联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师只有身临其境,直接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实践情境,正确处理不可预测的因素和情境因素,才能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谋求教学实践与情境的动态平衡。

主导、指导教师即时修正课堂教学行为的,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由公共理论、原理提供的,而是基于教学实践情境对原来理论、原理的重新解读,是个体对教学实践过程的认识、省察和对实践结果的反思、批判中形成的隐性知识。例如,当一位数学教师听着一个孩子的问题时,他发觉自己思维混乱,同时有了点直觉的理解,却又没有现成的答案。因为这一问题“在书本中”无法找到,如果他想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采用一种即兴的办法,在情境中发现并检验自己的设计策略。

“实践性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和简约性,它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既不同于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属性过程中形成的理论知识,也不同于某种技艺,有时甚至是一种不可学、不可复制的知识,因为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对待同一个问题的行为表现及实践结果都是不同的。不过,实践性知识最终要通过某种知识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可以抓住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指导教师对教学实践中某一特定行为的一切可能性逐一列举出来,并进行适宜的选择,从而引导教师通过对自我教学实践的省察、反思,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修正与优化,例如,运用微格教学提供教学情境进行“片断化”行为训练,就是很有效的手段。

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修正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三个阶段。起点是自我实践中自我意识的觉醒,其中间环节是自我实践中自我省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判,其终结是个体实践中的自我更新,其表征是教师对自己行为方式的修正与优化。如此循环往复,伴随老师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

二、即时修正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反也。”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而产生困惑,通过把困惑作为问题来研究,进而产生相应的对策,据此不断调整、修正、优化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助推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这符合当下“课堂研究”理论与实践视阈下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是实践视角下的课堂研究。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预先设计教学方案,还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更新自我,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具体化。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就是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索、解决自身与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升教学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自身的职业活动作为思考对象,对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与矫正。

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都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说,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本身就是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整体把握自身的思维和行为,以更优化的行为催生更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即时修正,能够强化教师的职业角色认知。一般认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点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反思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从上述能力的关系上看,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核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就要不间断地、自觉地对自身教学行为、教学理念进行积极主动的省察、反馈、评价、控制、调节与修正,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行为与效果的更优化。为此,教师要具备下列角色特征:

1、学习者。教师要学习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发展心理学知识以及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使自己的学习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

2、省察者。教师要善于对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教学经历和内心体验、对课堂任何突发事件的处理,予以解释、分析和研究,并使之成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

3、协作者。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协作者、促进者而不是控制者,是课程教学计划的积极实施者而不是被动执行者。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专家、学者之间进行沟通,成为平等合作者和交流者。

4、研究者。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即时修正本身就是自我行为研究。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科研活动使教师更加富有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使自身的人性更加完善,教学活动更富于个性化。

三、即时修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社会生活及科学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课堂上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经济一体化导致的文化趋同,加之当下信息化时代背景,一些传统的教学形式正在弱化并走向消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与传承,是教师群体共同的紧迫任务。传承人类祖先探索“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所积淀的教学艺术瑰宝,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本路径就是广泛地学习,学习教育领域内先贤的思想精髓,同时也要学习其他领域内的元素,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因而,要大胆地学习、消化、吸收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教学艺术,这样一来,教师探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失败的风险就会降低,教师专业化程度就会迅速提高,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即时修正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就更自信了。学习积淀之外,还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社会、学校要积极营造一个创新型、学习型的教师工作环境。外部环境是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即时修正能力发展的平台,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即时修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个体行为,但这绝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私事,它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和引领。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构建一种重学习、重交流、重反思的校园文化氛围。

2、教师要学会省察自己的教学行为。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教师职业成熟的标志。教师要善于省察自己的思想方法、知识结构、能力倾向、教学方法特征、教学技巧水平以及个人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从而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渐摸索并形成与自己人格特征相吻合的教学行为体系,最终浓缩成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实现教学相长。

3、教师要善于在教研活动中实现协同发展。不同的教育理念、思维特点、工作经历、人格特征等因素,决定了教师群体教学风格表现形式上的差异,这正是开展教研活动、协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宝贵资源。教师间互相听、评课,共同探讨教学实际问题,互相提供参照物,从而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相观而善”,扬长补短,为教师优化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可能性。要使教研活动不流于形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心态。教师必须打破自我封闭,要以平等、开放、积极、坦诚的心态主动与同事交流合作,才可能使集体教研活动富有成效,使教师群体在建设性的发展共同体中共同成长。

4、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对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修正今后课堂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策略,更要注意提高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经验积累,必然要形成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系,由于职业倦怠等原因,更容易导致教师凭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简单化行为模式,将富于创新挑战的教学行为禁锢于思维定式之中,影响教学的质量效果。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自觉性,就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具有批判意识、修正与优化意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要引导教师对教学过程具有问题意识,善于运用各种机会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反对故步自封,通过不断反问、追问来激发反思意识,创新教学理念,修正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陈瑶,王艳玲,李玲.教学反思途径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美)唐纳德A.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M].郝彩虹,张玉荣,雷月梅,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王鉴,宋生涛.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3(11).

[5]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7).

[6]朱晓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初中阶段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打牢英语根基,学生今后才有可能学好英语;如果这一时期学不好英语,学生今后更学不好英语;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篇1 试探初中英语渗透 文化 摘 要: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关键词:初中;英语;渗透;文化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在生活中交流,运用。而交际能力的核心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中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交际失败往往因文化误解而引起的,而忽视社会文化差异的言辞不当就更让人接受不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正确地理解中西语言差异,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一、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 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 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二、语言于文化相互渗透 (1)语言教学有助于避免文化交际中出现 “文化错误”。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他们认为, 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文化错误主要表现在称呼方面、 问候语 方面、对赞扬的反应方面、谈论的话题、词语以及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等。 (2)文化教学有助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美国 教育 家斯宾赛提倡“快乐教育”,要尽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知识变求知为一件快乐的事。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励起学生对 英语学习 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因此,适时适量渗透文化知识教育, 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 ,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3)文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异国的文化,还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的同时,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 三、语言中如何渗透文化 1.课堂教学渗透文化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课堂讲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材授课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异国文化。通过制作一些相关的 PPt /flash,或是观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动画片或是科普短片,不但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与欣赏。 (2)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中西比较。在教授校本教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比较,如食品、习俗、节日等,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大的主题如节日 ―― 春节 和 圣诞节 ,将这两个重大的节日进行比较, 师生间的活动可以通过问答进行When's Christmas Day/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at Spring Festival?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 把西方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能是他们体会不同的文化差异。 2.课外活动渗透文化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具体 方法 为: (1)指导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 传统文化 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如《百万英镑》《双城记》《项链》等。 (2)编写系统地介绍文化知识的阅读材料。尽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习俗、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正确理解 big brother( 地面塔台的跟踪雷达), brain drain(人才流失), rain check(雨票, 即球赛因雨中断, 留给下次继续使用的原票票根)等这些跨文化背景知识。 总之,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他们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贯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的原则,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文化教学,使我国的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篇2 浅析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摘 要: 教学方法 新颖又富有启发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方法新颖又富有启发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英语教学中,巧用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方面着手, 总结 如下: 一、初中情景教学法的提出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的联系性和不可分离性。人脑对客观情景的反映用语言记载下来,所以语言是客观环境的反映。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离不开社会语言情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初中情景教学法的概述和意义。 情景,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所谓的情景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语言环境,并通过教师本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及姿态传递给学生,从而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统一、优化,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景教学法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教学使语言更直观,贴近学生生活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情景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可选用课外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根 据不同个体的 爱好 兴趣,自主选择不同内容; 3、情景教学对英语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语言交流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提出没有唯一的答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能力发挥的机会,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初中情景教学法的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提高他们 学习英语 的自信心。 据调查发现,一个学校有一半多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特别是乡村中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些学生是觉得单词量太多,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对付单词,可是考出的成绩又不理想,后来干脆不去背单词。 还有些学生觉得上英语课特别枯燥乏味,教师只知道满堂灌,根本不管学生接受与否,而学生只是带着耳朵来,充当一名速记员,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气氛相当沉闷,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地、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呢?这时情景教学便适应这种趋势,它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学习英语变为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2、创设真实情景 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情景。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直到课堂教学结束,离开教室为止,就是一个自然的、真实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情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英语教学的真实情景,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把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换为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的场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师进教室时,亲切地与同学们进行如下交谈,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实践的机会。T:“Hello, boys and girls.”Ss:“Hello, Miss Cai.”T:“How are you, ×××.”S1:“Fine, thank you, and you?”T:“I’m OK. What about you, ×××.”S2:“I’m not very well.”T:“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s the matter?”S2:“I have a cold.”T:“Oh, I think you’d better go to see the doctor after school.”S2:“OK. Thank you.”在这亲切的交谈中,教师纯正的母语式的教学和亲切的师生间的互动活动,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交际。 把英语课堂变成一个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了解这种语言的欲望和用这种语言与他人交际的意识,且日积月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也愈来愈深。又如: 八年级 上M5 Unit 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 ?先播放了一首著名的歌曲 “The Blue Danuble ”,这时学生被轻松优雅的乐曲所吸引,会唱的学生还跟着节奏轻轻的哼了起来,之后我说:We all enjoyed this music. It’s so nice and some of us can even sing,but do you know who sang this song?有些知道的学生就说Strauss. 接着教师问:Where did he come from?知道的同学争先恐后的回答,然后再播放几首曲子,问他们是属于那种类型的音乐,西方的还是传统的,各种类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自然而然的将学生进入了新的课程的学习。 3、进行直观情景 以图画、 简笔画 图画、简笔画与动作,进行直观情景教学,使学生眼看实物,耳听声音,这样不仅使教学具体生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七年级上Unit2 Topic2 Section C,上课之前,让每个同学准备好三样物品:最喜欢的体育明星的照片、国旗(图片)以及他们国家著名建筑或自然风光的图片。上完课后,让学生用这些物品两个一组进行问答,介绍中要包括句型: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Where is he/she from? He/She is from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而且了解了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 采用简笔画教学,同样能让学生对英语不厌烦。例如七年级上Unit1 Topic3 Section B,我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在教学课程中,我边画边问,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s: It’s a car.或是让学生到黑板前画简笔画,并且边画边让他问。这样,不仅学生学习了日常用语,而且学到了一些简笔画的知识,培养了他们动口和动手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篇3 浅谈初中 英语阅读 课七步教学 初中英语新教材、新大纲中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2013年中考明显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题量,初一、初二教材增加了阅读课课量。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如何渗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英语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 近几年来许多英语教学书籍,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英语阅读课七步教学法,即:预学、导学、听读、设疑、复述、解难、查测。 一、预学 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 课前预习 ,借助词典、单词表或有关资料,能对 文章 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初步完成Workbook中所给出的问题,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把这一课前预习,作为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的第一步,不无原因,新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且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坚持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并且每篇新学课文就是一篇典型的阅读训练题,坚持预习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导学 在教学整篇文章前,教师把整篇文章浓缩成一段精彩的片段,把重点的词组、 句子 ,溶入其中,通过现有的教学工具,如挂图、幻灯等媒体,展现出文章的基本 故事 形象。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把整个故事梗概及重点的语言点呈现出来,并作适当的板书,把握课文重点,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学部分,教师不能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三、听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二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如果文章比较长,可以选择部分重点段落,给学生听。听完后,核对答案,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读,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或个体练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提高记忆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语气、神态,要通过朗读做到心领神会。 四、设疑 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五、复述 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连贯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视图复述法、列表复述法、问题连结复述法、课文概要复述法、缩扩复述法、变更复述法等,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不断交换复述方式;多种形式混合交替使用,不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增强课堂教学兴趣。 六、解难 所谓解难,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必经之路。解难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答;另一种是学生将预习时或经过课堂教学后还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讨论解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精讲精练,点拨到位,启发学生思维,节省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七、查测 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使用阅读课文七步教学法进行阅读学习有以下几个优点: 1.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整体理解文章,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 2.能把听、说、读、写综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协调活动,使之更好地学习语言。 3.把一个课时分为几个阶段教,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阅读、理解文章,使之用脑更科学,记忆最有效。 4.各个环节,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学生感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既自然又顺理成章,从而克服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充分体现英语实践课的特点,更好地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改变以教代学的满堂灌局面,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6.重视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在阅读中获得无穷乐趣。 总之,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无定法,只要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是值得提倡的,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完善自己的教法,把创新观念运用于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1.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 2. 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论文 3. 初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及反思 4. 优秀英语教师自我总结 5. 英语教师个人发展总结

教师论文范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教师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繁杂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推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低效理由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

小学 作文教学 低效理由 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学低效的理由出现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策略方面、教学对象方面。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从理论部分以及实践部分着手解决教学低效理由。

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惧怕心理,并且将写作训练看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这就导致了教师布置的作文训练题目学生通常需要几小时去构思。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理由就在于学生写作态度不够端正,将每一次作文训练当作是“完成任务”,致使学生走了许多弯路。因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想法,从而摸索到正确的写作策略。布置写作题目时,需要对题目、题材、字数等要求适度放宽。

例如,在学习了《听故事讲故事》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写作题目“我听的一个故事”,描述手法以及字数都没有规定,写作训练开始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都听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老师喜欢的故事有神话故事、童话故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探究理由,若是这个故事我没看明白或者认为故事没有到结尾的时候,我会让同学们把故事讲完。”教师在布置作文训练题目时,未给学生明确字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学生心理压力,但是,在无形之中也给学生提出了更高写作要求,即将故事写完整。站在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并不清楚教师意图,甚至会认为老师要求并没有太多限制,因而,也就更愿意去写故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写作效率会有进一步提高。

2.教给学生写作技巧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觉得无法对事件进行具体描述,有部分学生即使做到了将事件完整的描述下来,然而,事件描述却不够生动、形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理由就在于学生未能掌握写作技巧。

例如,在学习了《培养良好习惯》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掌握写作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写作技巧。可以通过让学生读课外书籍、坚持写日记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若是学生能够坚持阅读课外书本或者是写日记,写作水平能会有所提升。

3.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交流

教师在学生写作情况中能够发现学生思维被束缚,若是不能快速突破这个“瓶颈”,学生就会感到学习的压力,使得写作积极性大大降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站在学生角度深思理由,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写作经验,从而做到不断反思总结。

例如,在学习了《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写作题目“我眼中的语文老师”,全体同学都写这个作文题目,写作训练完成之后再进行成果交流。教师选取的写作素材学生都很熟悉,并且描写的都是同一个对象,因而,在进行成果交流时,学生能够从自身观察角度以及其他同学观察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教师组织全班同学相互阅读作文,并且交流心得体验,推动学生思维“瓶颈”的突破。

4.作文素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

小学阶段作文训练出现套话、假话现象的理由就在于作文素材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因而,教师在进行作文选题时,应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要让学生有事情可写。

例如,教师给学生布置“描写春天景象”的作文题目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参观或者是在学校游览,通过切身观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春天美景。通过这种教学策略的采用,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话可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在小学阶段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个“综合学习”章节,涉及到的内容有“读读背背”“口语表达” “我的小笔头”。其中“我的小笔头”布置的写作素材与课文内容相近,并且与儿童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例如,“长大我想成为……”“我的小动物朋友”“童年乐事”等。

5.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给人带来愉悦感觉的事物通常能够使得兴趣大大增加,因而,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评阅作文时应当不断对学生激励表扬,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例如,学生整体作文水平不高,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亮点词句。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语或者是口头表扬等形式激励学生。优秀作文可以在班级后面的墙壁上张贴,若是有机会也可以向小学生刊物推荐发表。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得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还应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看实物、看图片,通过带学生游览、参观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学会留意观察周围事物,养好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一项系统、繁杂的任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形成科学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行为应做到严谨,尽最大努力克服无关干扰。同时,站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角度来说,应当为语文教师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得教师安心于课堂,推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低效理由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赵金坡.概念图工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五年级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2】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

【3】王华.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仔细研读文本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理念和意图,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文本 阅读教学 有效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不断尝试对教材进行改编、拓展、延伸,结果有些教师由于过度开发教材,本末倒置,忽视了教材的重要作用。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教材才是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目标,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依托。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围绕教材内容,适度拓展和延伸。

一、研读文本,读准阅读教学的目标

开展阅读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思维的方向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教学,必定是随意的、盲目的、无价值的。

文本教材是阅读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其中的文章都是各具特色、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文章体裁也是风格各异,语言表达更是个性十足,通过诵读不同的篇目,可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文本,理解每篇文章学习后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一次听课时,有位教师教授课文《猫》,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显然这位教师也是下了一点功夫的。整节课上,教师突出生本教育理念,指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把一些描写猫的可爱特征的词句找出并记录下来,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不时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板书到黑板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互动效果很好,整个课堂氛围很活跃、很愉快。课后,我总感觉这节课缺少了点什么。首先,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梳理整篇文章。教师应帮助学生,品评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让学生从结构上明白,这篇文章是分两部分展开描述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猫的古怪性格,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刚满月时小猫招人喜爱的特征。其次,忽视了学生对文章构段特点的学习。文中的两部分都是总分段,段落的第一句是总起句。

二、研读文本,读透阅读教学的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欣赏美文、陶冶情操的过程。教师是整个过程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如果教师不能完全把握和领悟文本内涵,就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特有的感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无效的,怎么可能实现育人的目标呢!课文的绚烂多彩,完全来自教师对文本内容的深刻领悟和拓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顺序、表达手法,甚至一段优美的话,一个精美的词语都可以成就一个精彩的课堂。

教师应该把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每当拿起教材,应该首先是读,不管是否熟悉,教过几遍,先读为主。文章的“美”是反复诵读出来的,不是看一眼就能明白的。只有多读,才能明白文章的精髓和主旨。

同时,由于课时限制,课堂教学需要对所学内容适当取舍。这一过程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开发,是对教材的创新改造,它是教师智慧和辛劳的结晶。每节阅读教学课,教师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选择,而这都需要教师提前读透教材文本。

三、研读文本,读出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研读文本,教学策略的运用同样需要研读文本,只有通过研读文本教材,准确把握其中内涵,才能从中找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环境等灵活选用教学策略,完成阅读教学过程。

如在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在检查学生的诵读效果时,根据不同的字词,采取不同的策略:1.板书“迅速”、“烦恼”、“勇于”三个词语,挑一些学生来认读,最后齐声读两遍;2.板书“寂然无声”,先让学生齐声诵读,然后我让学生找出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结合前后文,想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给学生准确解释这个词语。这样,学生通过诵读,结合上下文,深刻理解这个词语;3.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然后让学生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能流畅地读下来。

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通过教材内容的研读和开发,在充分发掘、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更多有效学习资源。实现相同内容的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又不脱离文本的主旨。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研读教材入手,只有研读通了,研读透了,我们才能做到以教材为中心,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能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

为迅速提升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本文从分析队伍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师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水平取决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然而,目前农村的教育条件相对比较艰苦,教学设备落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开设不够规范,英语教师师资紧缺,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相对偏低,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不论是从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自身,都要努力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保障农村素质教育的实现。

1、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教师担负着传播知识的重任,更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的品质、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且这种影响是最有力的。所以,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

作为农村的英语教师,教学环境相对比较落后,学生学习英语的起点较低,教育教学工作中困难较多。所以,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要以自己的热情投入英语教学工作,坚守岗位,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师德修养,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多一些关心多一些耐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作为农村英语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引领学生丰富知识储备,为更好地学习英语奠定基础。教师还要和学生经常沟通,既要获得学生的信任又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投入学习。

2、加强培训,丰富英语教学专业知识

受到农村自身条件的限制,农村英语教师获得学习和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教学能力、业务素质相对较弱。一些教师未经过正规训练,语言技能较弱,加之夹杂乡音,而且专业基本功不扎实,又缺乏教学经验。从教师的英语口语到课堂教学的组织,从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到对教材的理解,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到,都相对滞后。这样,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素质。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开展培训工作。可以从教师自学和集中培训两个角度开展培训。集中培训应结合当地实际,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举办,可以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进行,这样,广大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参加学习。

针对农村学校的特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自学是一种自我培训,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学习有关的英语专业知识,阅读相关的英语报刊、英语学科教育理论书籍,收听收看英语节目,都可以促进自己知识的不断更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要学习新课标、新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精心备课,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3、开展教研,以活动促发展

教师的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既要具有过强的学科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学术根底要深厚,学术视野要广阔,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把握教育发展动态,又要了解学生发展的规律,形成教育技巧、教学智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然而,现在大多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师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设备落后,教师教学和提高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仅满足于按部就班进行课本教学。学校缺少教学活动,缺少教研氛围,教师缺乏业务进修的自觉性。因此,提高农村英语教师素质,不仅仅要加大培训力度,还要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促进其在活动中学习、交流、反思、提升。促使教师在发展方向上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如,开展教研会议、说课交流、年组教研、评课、汇报课、新秀课等,通过教学活动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责任感、上进心,在活动中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在活动中提升教学水平。另外,在现有的条件下,可以与城市学校联谊,让校际之间、教师之间进行强弱结对互补,通过传、帮、带、研等形式共同提高。

4、加强管理,在评价中激励教师

就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到学校的重视,切实将小学英语课程开设起来,开设好。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管理。还要在评价中激励教师,促进教师不断规范教学,加强学习,提升教学能力,提升自身素质。

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还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聘用制管理办法等来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水平。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把制度逐一落到实处,并做到以奖为主,以罚为辅,在评价中激励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气,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加强学习,不断提高。

摘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手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学习活动。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培养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他人探究到模仿他人探究再到独立自主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继承走向创造,由他律走向自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创新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探究做准备

问题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土壤,甚至可以说,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思维,相反,没有思维,问题意识也无法生成。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在方法引导下分析和解决问题,更有助于问题意识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培养。从特殊到一般是引导学生从特殊的、个别的事物中探究、归纳出事物具有的共性。如三角形的特点、二次函数、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正多边形和圆等,学生一开始接触这些知识,只是从个别现象出发,而不是一开始就接触共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个别中从探究到共性。从一般到特殊是引导学生以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和分析问题,初中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就是“一般”,通过这些定理或判定等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后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二、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教学。因为学生学识水平不同,掌握知识深浅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一般以讲授为主,辅以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其他方式。讲授时可多提问,尽量照顾到好、中、差三种学生,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和批改学生作业、考卷时,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公正性、激励性,如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时,可帮助学生归纳出同位角找字母“F”,内错角找字母“N”,同旁内角找字母“I”,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若采用合作学习法,教师应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每组4人~8人,配好、中、差各两人,选定一名小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提问后尽量留时间让各组组员参加讨论,举手发言,也可提问,使每位组员都有机会发言,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意识。教师要做好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帮助者和教学调控者,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达到合作学习效果。如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后,教师可设置三类题供学生选做:(1)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什么图形?(2)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几个菱形?(3)证明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各类学生经过努力或辅导,都能独立完成任务,体会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激发学习兴趣逐渐深入学习

没有兴趣,就谈不上学习动力。有些初中生因为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而没有继续学习动力与信心。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把学生学习放在优先位置,重视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数学学习来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比如,一些立体图形及平面图形,还有相关的对称、旋转等数学知识。如果加以辅导,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教室就是想象的长方体,魔方就是正方体,故宫就是典型生活中的对称。如果教师在课前提出一些生活化例子及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例子,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就会有积极学习动力,主动学习,不断探究,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因此,在教学数学时,老师要根据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多方面挖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增强课堂趣味性,由于数学本身特点所限,理论性知识比较多,容易使学生形成数学是枯燥无味的认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学课没有乐趣,只是学生还没有意识到罢了。课堂教学时,老师应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使学生在探究问题过程中逐渐喜欢上数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二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遍布很多学校,老师要积极运用科技成果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更直接地刺激到学生听觉和视觉,利用视频演示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课堂气氛更活跃。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形象的演示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发挥学生合作学习提升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探究,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很多学校正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但现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大多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沸沸扬扬,但这些小组活动并没有实质性地对问题、实验进行探究,而是形式上的简单应答,活动效益很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只是流于形式,失去真正意义,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这里我们同样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以“三角形”章节内容为例,三角形的学习为之后勾股定理学习做了铺垫,因此“三角形”这章内容属于基础内容,需要学生认真掌握。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和课堂时间有限性,教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充分了解,需要组员的帮助。通过小组成员对三角形的探究加深自己的学习,从而弥补课堂缺漏,争取赶上整个课堂进度。经过这个过程辅导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对知识加深理解,而学生则可以解决遗留问题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11).

识别论文范文集2万字

先跟你讲一下2000字的论文范文格式,照个这个格式来,才能进行论文的写作,也会跟你分享一篇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吧,望采纳!2000字论文范文的基本格式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格式的统一要求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开创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相应评审用的学术论文。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打印及装订格式,并便于储存、检索、利用及交流等,特制定如下要求:一、毕业论文内容和格式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A4,页面上边距和左边距分别为3 cm,下边距和右边距分别为 cm。页眉:奇页页眉为“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偶页页眉为论文题目(不包括副题目),居中,5号宋体字,页边距为2 cm。页脚:需设置页码,页码从正文第一页开始编写,用阿拉伯数字编排,正文以前包括摘要的页码用罗马数字,一律居中。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号、系(部)、专业、毕业时间等信息,此页不编排页码。2、题目:题目应概括整个论文最主要的内容,恰当、简明、引人注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0字以内。3、摘要:① 正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学位论文摘要约300~500字,应说明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语言力求精炼。为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② 英文摘要在文后(参考文献后),内容与中文同,不超过250个实词,上方应有英文题目。第二行写学生姓名,指导老师…等信息;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便于交流。外文论文(设计)的中文摘要放在英文摘要后面编排。本内容转载于top期刊论文网中文摘要:(1)标题小4号黑体,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宋体。英文摘要:(1)题目用小2号Times New Roman,行距,段前0行,段后0行;(2)主体部分用5号Times New Roman,倍行距;(3)关键词:小4号Times New Roman。4、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即一级、二级标题)及页码。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1)“目录”二字,中间空2格,小2号黑体,段前段后行距;(2)主体部分用小4号宋体,左对齐,段前段后为0,倍行距;5、引言:在论文正文前,应阐述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对本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有针对性的简要综合评述和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包括:①理论分析;②研究材料和实验计算方法;③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1)正文部分① 正文标题:1级标题:黑体4号字,段前行,段后行;2级标题:宋体加黑,小4号字,段前行,段后0行;3级标题:楷体GB2312,小4号字,Times New Roman;② 正文内容:宋体小4号字,首行缩进,行距。引言和正文凡是引用文献处,应在引用句后括号[ ]内标明1 2 3 ,上标。示例为:[1]。(2)量和单位各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非物理量的单位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3)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应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的统一规定正确使用,忌误用和含糊混乱。(4)外文字母外文字母采用我国规定和国际通用的有关标准写法。要分清正斜体、大小写和上下脚码。(5)公式公式一般居中放置;小4号宋体,公式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下有说明时,应在顶格处标明“注:”。较长公式的转行应在运算符号处。(6)表格和插图① 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内内容应对齐,表内数字、文字连续重复时不可使用“同上”等字样或符号代替。表内有整段文字时,起行处空一格,回行顶格,最后不用标点符号。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中文五号宋体字,Times New Roman.,表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表格用三线表。表头文字宋体加粗,表内文字宋体5号。② 插图。每幅图应有自己的图序和图题。一般要求采用计算机制图。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中文为五号宋体字,5号Times New Roman.。图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写。③ 图、表中的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小5字体,字母顺序编号。7、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自己的新见解的意义,也可以在结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其书写格式应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1)只列作者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2)标题4号黑体;主体部分可按一般学报格式,5号宋体字,包括作者、题目、来源(出版期刊名称、年份、卷数、期数和页数。书籍须注明出版单位和年份)。段落倍行距。9、致谢:英文摘要之后。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字数不宜超过300字。10、附录:最后一页。二、学位论文书写及印刷要求1、学位论文一般1万字内,用计算机双面打印,字迹要清楚,标点符号要正确。2、学位论文封面采用全系统一格式(见附件模板)。书脊应包含论文题目和作者姓名,要求用宋体字书写。3、提交的论文,应是根据评阅人和答辩委员的意见认真修改过的,正文中的错别字率不得超过1‰,标点符号一律中文状态下输入的。【如:,;。()】;图表清晰(最好是非复印件,尤其是彩图),以确保质量。2000字论文范文大学生论文撰写浅谈摘要:针对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文献信息需求特点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方式的变化与发展,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的服务路径。走进心仪的象牙塔,许多的同学就会发现:论文写作是常见的,但应该如何撰写一篇论文,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供参考。然而,无固定模式并不意味着论文的写作就无规律可循,笔者认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应注重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方面,确定选题对象(确定论文的选题)。理论上来说,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只要你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但是请牢记:Well begin is half done!一个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在明确选题对象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对象要具有实用性,一篇好的论文旨在对社会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仅仅是空谈理论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中看不中用;二是要具有新颖性,尽量选择比较新的对象进行写作,不要重复前人的工作。第二方面,明确选择对象的研究意义。大的方面来说一篇好的论文可以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小的方面来说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或对问题的解决具有借鉴意义。论文的写作应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视野就会宽广看问题就会比较全面,并且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明确选题的意义:首先,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所谓论文的实用价值,就是指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干百万人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很有意义的。这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得到一次实际的运用,而且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一般说来,它由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构成,文章要以逻辑思维的方式为展开的依据,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严谨的推理过程,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它着重探讨和研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自己对这些规律的了解与认识,给人以认识上的启迪。因此,选择现实性较强的题目,还要考虑其有无理论和认识上的价值,即有无普遍性的意义,能否能进行理论的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上升为抽象。第三方面,论文的整体结构。论文的撰写过程应该遵守基本的原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部分应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主要内容、理由、意义,这一部分要写得简洁,一定要避免像作文那样,用很长的篇幅写自己的心情与感受,不厌其烦地讲选定这个课题的思考过程。同时应注意,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有时要写一点历史的回顾,关于这个课题,谁作了哪些研究,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这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论文。分析问题部分是具体的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必须下功夫把它写充分、写好。有些论文,提出的问题很新颖、也很有见地,但是本部分写得却很单薄、论证不够充分、分析不到位,勉勉强强引出的结论也难以站住脚。这样的论文是缺乏科学价值的,所以一定要全力把分析问题部分写好。解决问题部分是对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引出基本论点,或是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这是论文要解决问题的答案。这部分要写得简要具体,使读者能明确了解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最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必须是论文分析论证后自然得出的结果,论文最忌讳论证得并不充分,而妄下定论。要首尾贯通,成为一个严谨的、完善的整体。第四方面,论文层次。作为一篇论文,从思想的发展来说,要一层一层地讲,讲透了一层,再讲另一层意思。开头提出的问题,文章中要有分析,结尾要有回答,做到前呼后应;章节内容的安排要合理,时间上可以从古至今、亦可由今溯古,空间上由宏观到微观、由国外到国内,尽量要全面合理。文章要有层次,有条理,这和材料的安排处理关系极大,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处理方式也就不同,不能错乱,错乱了,层次就不清楚,自然也不会有条理。论文总体结构成型后要看看 各层次是否明白清晰,有无重复或相互矛盾的地方,有无缺少或多余之处,意思上是否连贯通畅,是否达到了各分论点的证明要求。第五方面,论文逻辑。众所周知,人们要进行思维,就要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这些思维形式既是人类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段,又是构筑论文的基本材料。只有掌握了这些思维形式及其有关的逻辑要求,才能写出具有符合逻辑的论文来。因此,我们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应当遵守逻辑的基本规律,自觉地将这些基本规律,贯穿于写作的各个环节和整篇论文当中,具体说来,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论文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令人信服;(2)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连贯;(3)论文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篇论文形成统一的整体;(4)各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要吻合,起承转合要自然得体,各段落之间的衔接要紧密。第六方面,语言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体现,来完成。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论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了解语言的特点,并且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写好论文。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关系着论文的质量。因此,过好语言关,也是写好论文的重要一环。各类文章尽管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准确、科学。简捷就是造句干净利落。用语“贵乎精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在具备观点正确、鲜明,语言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还要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让人读起来不枯燥乏味。第七方面,论文内容。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创新性。所谓创新性,即论文中表现出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有了较新颖的观点,文章就有了灵魂,有了存在的价值。对文章的创新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破旧”,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并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启发人们重新思考问题。第二“补充”,对已有的观点、材料、论证方法进行全面的考察,发现其不足或者是过时之处并加以修改补充。第三“解难”,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建议,在理论上给实践以指导。第四“预知”,对现有事物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以上四个方面只是对“创新性”一个大体的概括,但只要能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认为文章的选题有了新意。总结:如上所述,关于大学生论文方面的范文已经为您准备好了,供您学习与参考,如果您有论文发表方面的疑问,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

论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论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认真写好一篇论文,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会有更好地理解。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毕业 论文2000字 范文 ,仅供参考!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一:《分析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核算体系;思考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 报告 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 方法 。”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主体一种有目的的、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挑选的行为,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即对以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之处,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企业拥有完全的选择权。企业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企业各个关系集团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企业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影响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企业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可能不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却能影响企业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会计规范制在制定准则或规章时,要考虑制定会计规范的成本;会计规范使用者要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因此,会计规范是规范制定者和各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相互平衡妥协的基础上暂被利益各方认同的准则。 2.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它的制定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不断地博弈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均衡,从而不断完善修订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就为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在实践中常常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二、会计政策选择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在我国,会计政策一般是国家或政府为规范会计运行,对其运行的原则、程序和方法所做出的制度安排。从而达到在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合理地调节和分配社会收益,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因此,所有政策的选择必须遵循国家的意志,各个会计主体必须严格地遵循宏观会计政策的原则和程序,做出符合其规范的选择,不能超越国家规范而滥用会计政策。 (二)公允性原则 企业自主权的扩大和会计准则的不完善,给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一定要注意利益协调而不是损人利己。 (三)一贯性原则 为了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该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也要灵活理解和运用,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应该从经济环境和自身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 (四)成本效益原则 任何选择都是有成本的,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操作及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与效益。在考虑自身经营特点和基本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 (五)谨慎性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应该抱有投机心理,而应采纳谨慎的态度,合理的核算企业的或有事项,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企业风险和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刘叔申,王林。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政策[J].会计研究,1996,9. [2]李姝。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J].会计研究,2003,7. [3]徐维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状况的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二:《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论文关键词: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 语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往工具,是信息传递最强有力的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及时地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但有时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往往会产生误导,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为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在手术等候期间,患者可以借助优美、流畅的轻音乐,得到适当调整和放松。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有任何不适或需要,可随时向巡回护士提出。掌握交流技巧,碰到患者提出的问题无法及时正确回答,有时解释不当,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另有的护士则不善言辞,与育龄妇女交谈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为了使大家掌握交流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晨会抓紧各方面知识训练,模拟心理问题,寻找最佳语言表达方式。掌握交流技巧,取得信任。在不断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 常年以来,心理护理问题在我们指导站非常普遍而且十分突出,应引起医务人员、育龄妇女、家属、亲友和社会的足够关注。正确对待和认真解决心理问题,并尝试从各自的角度,调动育龄妇女的积极心理因素,防止不良心理反应的发生,营造和谐的诊疗心理环境,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共享健康快乐的美好人生贡献爱心和力量。育龄妇女到我们指导站,我们护理人员应当做到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育龄妇女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可以让她们信任和放心,同时对育龄妇女来说又是在精神上得到支持、鼓舞和依靠的力量,使育龄妇女感到放心,从而获得安全感。 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后遗症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后遗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以往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表现。这些后遗症患者会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必须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医疗操作技术要娴熟、工作作风要严谨,使她们取得对我们的信赖。在日常护理中,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给予她们更多的安慰和鼓励,使她们在良好的心理配合下,接受手术。另外,幽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能减少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觉。因此,为她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就显得非常必要。 1 四项手术、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育龄妇女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如果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如:心情紧张就有可能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经过,阐明绝育手术是很小的手术,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好充分的说明,决不能向患者强调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育龄妇女用恰当的语言交代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输卵管结扎术是在局麻下做的下腹部手术,就应告诉育龄妇女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疼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另据研究报道,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的快慢也有很大的影响。资料表明:有轻度焦虑者,效果较好;严重焦虑者,预后不佳;而无焦虑者,效果往往更差。这是因为,无焦虑的患者由于对医生或手术过度依赖,过分放心,对生理上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另有手术的环境和气氛也极为重要,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一个手术室内最好只摆一张手术台,不宜几个手术台并排摆列,以免产生消极暗示。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也十分重要,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护士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患者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给予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惊惶失措,以免给育龄妇女造成恐怖和紧张[1,2]。 2 四项手术、术后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育龄妇女经过手术,这时她们渴望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及时告知手术效果,进行安慰和鼓励,告诉她们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忍受几天痛苦,在正确的医疗护理下,很快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可能产生新的疑虑,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因为现在的输卵管结扎手术外层皮肤不缝合)。这时就要告知如何适当进行活动、注意事项及健康指导,让她们听喜欢的音乐等。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 帮助育龄妇女克服抑郁反应。个别育龄妇女术后平静下来之后,会出现一些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有:不愿说话、不愿活动、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状况。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和调整,必将影响其及时下床活动,而不能尽早下床活动将会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这些育龄妇女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她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她们,总之,使她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手术,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 体会 为了减少四项手术后遗症,我们护士要严格遵守诊疗和护理操作规程,还应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应用不同的心理疗法,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育龄妇女,根据其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术前焦虑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育龄妇女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余杭区四项后遗症患者逐年减少,3年(2006、2007、2008年)未增加一例。 参考文献 1 李 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周郁秋.护理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毕业论文2000字范文篇三:《试析知识经济时代下的 人力资源管理 》 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的重视相对缺乏,没有养成良好的人力资本意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知识经济又称人才经济,因人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加强对人才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至关重要,为此应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注重对人才的培养、选拨、管理,改变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创新发展。 一、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概述 (一)知识经济 对于知识的概念并不陌生,主要是指认知与技能,是人类通过学习与实践所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活动中知识的地位逐渐提升,而这种知识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则被人们称之为知识经济。伴随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以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事实。 (二)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劳动者具备的能力与素质的总和,其中能力是基础性资源,包含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挥出来的体力与智力,将会对经济活动带来重大的推动作用;素质则是交易性资源,其包含的内容较多,涉及到劳动者的信誉、道德、社会关系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会具有良好的信誉与社会关系,并且职业道德水平较高。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基础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交易性资源进行提升的过程,通过管理活动使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帮助组织更早的实现发展目标。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面临的挑战 (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 科技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基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沟通并非只有面对面交流这一种形式,如何适应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追赶技术进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挑战。利用高新技术产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高效,极大的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知识全球化增大了竞争压力 近几年来,全球化日渐突出致使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相关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组织拥有的“知识”越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就越大,就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本的重要体现,知识全球化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只有创新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使“知识”、“人才”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优秀人才在组织中有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综合实力,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经济水平相对偏低,很多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舞台试图发挥自身价值,这就造成国内人才稀缺。如何发掘并挽留人才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管理者需要创新人才招纳机制,同时完善激励制度等,为人才的留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人才的高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基础知识结构上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其他多种知识有所涉猎,比如经济、法律、管理等科学;在能力素质上,既要有着较高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与永不言败的决心,同时随机应变能力要强,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时代保持敏锐的感知力;除此之外,优秀的人才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并面对竞争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下优秀人才判定标准的提高,将增大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在招人、留人、用人、管理人等诸多环节提升工作难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创新发展建议 (一)管理意识中体现“以人为本” 知识的主要承载者是人,因此应以“人”为中心,注重对人才的发掘、培养、利用,学会在管理中尊重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组织要充分利用知识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在生产经营与决策制定等过程应重视人才,通过对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监督,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管理中应重视人才的需求,为人才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满足其基本的技能需求;领导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关心,通过巡视与基层劳动者进行交流,做到关心鼓励员工,及时掌握员工的心理需求,并根据员工业绩制定相应的奖惩。“以人为本”的管理意识将利用人才的招聘与留用,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满足的新时期,人们对心理需求的关注大于薪酬与奖金,尊重、关心、激励必将成为人才管理的重要法宝。 (二)组织结构朝扁平化发展 我国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采用的是多层次结构,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金字塔”型,组织决策通过最高层逐渐向下级渗透,因为组织结构层次过多,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出现较多的阻碍。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组织中被广泛运用,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十分便捷,这也决定传统管理形式必将改变,扁平化组织结构已成为必然。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从决策层到最低层组织层次减少,组织普通员工可就全局问题进行谏言,通过团队合作与新型共享发挥人才作用的结构形式。组织结构的朝扁平化有利于人才更好的发挥其能动作用,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三)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监督与控制,具有的上下等级十分明确,上级下达任务,管理者对人才尽心监督,劳动者按照规定的模式进行劳作。该种管理模式不存在尊重与平等,将人力资源同其他物质资源一同对待,极大的限制了劳动者才能的发挥,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以柔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组织发展之中,由领导者实施指导作用,管理者采用先进技术对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以全新的管理模式促进人才潜能的发挥。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人才的留用离不开激励机制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具创造力,要想健全激励机制应从多方面入手:第一,改善组织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否舒适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能够留住人才,只有将组织环境加以改善,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与福利,才能增加人才留用的概率。第二,奖惩制度的制定。具体明确的奖惩制度可对组织成员进行行为规范,为组织员工考核提供主要依据,使其感受到组织的公平公正,从而提升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第三,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沟通与交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沟通会引导员工与组织发展相融合,员工作出个人行为时会充分考虑组织利益,同时也能够及时获知员工的需求,尽可能满足组织成员物质与心理多方面的需求。 (五)加强组织 文化 建设培养团队精神 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组织文化会对组织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的积累,组织成员会对文化价值产生认同,为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应将组织文化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只有组织员工对文化价值形成认同,才能提升自己的归属意识,在实际的工作中将组织发展与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知识经济时代注重合同探究,组织成员个人的力量必将有限,应加强对团队精神的培养,促进员工之间的信任程度,通过协作创新共同完成经济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知识高度发展的新形态下,组织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关键所在,然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也相应的增加,比如说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全球化、优秀人才纷纷走向国际、人才的高素质要求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应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当前较为有效的创新 措施 有管理意识中体现“以人为本”、组织结构朝扁平化发展、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培养团队精神等等。 猜你喜欢: 1.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 2. 2017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3. 网络专业毕业论文5000字左右 4. 本科毕业论文范本 5. 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6. 毕业论文承诺书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