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小说月报最近发表的小说

发布时间:

小说月报最近发表的小说

郑振铎《淡漠》与鲁迅《伤逝》之比较 内容提要 郑振铎的《淡漠》和鲁迅的《伤逝》都是借爱情故事关注青年人生观的作品。二篇小说在艺术表现方法方面既有相似又有差异,表现了二位作家对小说艺术的不同见解。关键词 郑振铎,《淡漠》,鲁迅,《伤逝》,比较 1923年文学研究会会员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小说《淡漠》,曾引起读者特别的注意。1925年鲁迅创作了《伤逝》。这两个小说都“穿了爱情的外衣而表示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均以“五四”个性解放青年为主人公,表达作者对人生的关注。郑振铎的《淡漠》(包括他的其他小说)不太为人所熟悉,其实,两篇小说在主题思想上有着某种相似之处———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是郑振铎的《淡漠》也是鲁迅的《伤逝》所要表达的思想。郑振铎的小说数量不多,却颇有特色,特别是他二十年代的短篇小说,朴实而深情蕴籍,深得叶圣陶和老舍等人的喜爱,自有其思想和艺术价值。1928年,郑振铎将《淡漠》收入总题名为《家庭的故事》的小说集中,排在第四篇,但它所揭示的主题却不与“这个神妙莫测的将逝的中国旧家庭的身影”(《家庭的故事·自序》)有关,自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对受过“五四”新思想影响的青年芝清和文贞,他们的爱情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大变化,由相识而热烈转而疏远以至淡漠。两年以来,文贞和芝清都是活泼的、怀抱理想而又慷慨的大学生,文贞是女师范的代表,芝清是南京学生联合会主席,都积极投身于学生运动,因此开阔了眼界,相互间产生了不可抑止的爱情,各自的婚姻问题非但不能阻隔他们结合的决心,反而增添了他们与旧婚姻斗争的勇气,芝清与旧式妻子解除了婚约,两人“脱然无累的宣告共同生活的开始”。然而努力争取的爱情并没有带给他们长久的甜蜜美满。一年后,芝清毕业远走上海“来信渐渐的减少,信里的话,也显得简便而无感情”,文贞“总觉得一种不满足与苦闷”,渐渐发觉“芝清的变异和利己”、“芝清已成了一个现实的人”,她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了悲观怀疑,由一个活泼的人,变成一个深思忧郁病者。———这对青年的爱情变故引人思索,在感情变化的过程中,似乎不存在封建势力的横加干涉,两人解决各自的婚姻问题时都较为顺利,虽然他们的举动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却没在遇到公然反对;也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寡情负义,而他们本身又非一般的群众而是“五四”学生运动中的先进人物,哪怕是个性解放思潮带头人的他们一旦面对现实,理想中的美好爱情也不攻自毁。《淡漠》的爱情故事触及了感情变化后面的社会、个人的因素。青年空负报国之志,但他们的理想只能存在于校园象牙塔里,一朝走出温情的校园溶入社会,为着眼前的生存和竞争,最初的理想不得不放弃。个性解放思想赋予文贞和芝清追求爱情幸福的勇气,也使他们片面地相信“人生便是恋爱,没有爱便没有人生”,一旦爱情淡漠便陷入无以自拔的愁苦深渊。《淡漠》中看似平常的爱情故事表示着郑振铎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对青年而言,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将无所依附。这确是一篇有一定思想深度和社会意义的小说,无怪乎当时有读者指出“这几年来描写爱情变迁的作品,也算不少,但求一篇能象《淡漠》这样的真切、动人的,却是绝无仅有”(《小说月报》第14卷第8期载予芾来信)。《淡漠》所表达的思想两年后在鲁迅的小说《伤逝》中再次得以鲜明的体现。涓生和子君仗着新思想建立起来的小家,被无所不在的封建势力和两人盲目的恋爱轻而易举地摧毁,鲁迅更借涓生之口明确指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经过“五四”思想解放大潮的影响,二十年代个性解放思想已成为青年尤期是女性摆脱封建思想束缚争取自身发展的重要的思想武器。然而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不是也不能成为青年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如果仅仅改变自身的状况,而不设法改变其时的社会现状,那么个性也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解放。鲁迅对此是有清醒的认识的。当易卜生的《娜拉》被广泛介绍给中国读者时,鲁迅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高等师范学校作“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伤逝》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妇女解放与社会关系问题作的形象的思考。子君是何等坚决地说出“我是我自己,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然而她是做了她所追求的“爱”(即个人的小家幸福)的牺牲品。而作为一位曾积极参加“五四”学生运动,自觉关心社会人生的青年学者,郑振铎对青年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也曾作过理智、认真的思考。1921年7月16日郑振铎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性的问题》一文,强调青年不应将全部精神用于谈情说爱,而应该向俄国青年学习,将主要精力“向他们的目标———革命———努力进行”。在致刘大白的信中郑振铎说“……但我总以为食的问题是比两性问题要紧得多”、“经济制度不根本变更,两性问题也不能解决的……”(参见陈福康著《郑振铎论》P33页)《淡漠》与《伤逝》对二十年代青年的思想状态作了如实客观的描绘,都是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又有所区别。《淡漠》偏重于写实,从第三人物的角度叙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变迁,细致勾勒出文贞寂寞悲伤的心情。郑振铎说他的《家庭的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旧家庭的“积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家庭的故事》中的小说是作者人生经历的产物,是所历、所见、所闻、所思的结果,《淡漠》也不例外。另据陈福康在《郑振铎论》中分析:《淡漠》在很大程度上取材于郑振铎的福建同乡著名女作家黄庐隐的生活。郑振铎较早认识庐隐,曾热情邀请她加入研究会,且是第一个关注她的创作的人。郑择铎的第一位恋人王世瑛与庐隐同是“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要好的同学,庐隐的经历郑振铎当是熟悉的。而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经历几与庐隐相合。所以陈福康认为郑振铎是据庐隐与郭梦良事写成《淡漠》的,这个真实的故事给小说带上了很强的写实色彩。《伤逝》则带有“问题小说”的倾向。“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部分作家在创作实践上的一种反映,具有以文学反映人生、探讨人生、指导人生的特点。鲁迅将青年知识分子的婚恋问题当作社会问题来思考,涓生朦胧地感到人生除了爱情,还有许多重要的东西,“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但究竟“别的人生的是什么”,他不甚清楚,只能向着“新的生路”“默默地前行”。然而浓郁的抒情又从两篇小说叙述故事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特别是《伤逝》,颇有抒情小说的色彩,既是小说,更带有散文的意味,故事的发展不是建立在人物性格的变化和情节的内在冲突之上,而是依据主人公涓生的主观情绪的变化。《伤逝》是涓生的手记,所谓“手记”,是对一段生活的回顾和总结,与子君的热恋及子君的突然死去在涓生的生命历程中早已成为一段历史,涓生却无法忘记,深切的忏悔充满了他的回忆,“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悔恨和悲哀,为子君, 为自己”、“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时光过得真快,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已经满一年了。……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壁的板床……”,涓生的回忆不重情节连贯,重在表现他对这一段人生经历的无法忘情的情绪和他遭此惨痛人生变故而得来的经验和悔恨,娓娓的回忆好似涓生的自语,更是涓生的一段意识流、一份内心独白。同样是倒叙的叙事方式,《淡漠》采取的是第三人物,全篇叙事成分较重,却也不乏抒情,景物描写,心理描写都渲染上主人公的主观情绪色彩,颇为传神。“无聊的烦闷之感,如莓菌似的爬占在她的心的全部,桌上花瓶里插着几朵离枝不久的玫瑰花;日光从绿沉沉的梧桐树荫的间隙中射进房里,一个校役养着黄莺的鸟笼,正挂在她窗外的树枝上,黄莺在笼里宛转的吹笛似的歌唱着。她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只是闷闷的沉入深思之中。她自己也深深的觉察到自己心的变异。她不知道为什么近来淡漠之感,竟这样坚固而深刻的攀据在她的心头?她自己也暗暗的着急,极想把它泯灭掉。便是她愈是想泯灭了它,它却愈是深固的占领了她的心,如午时山间的一缕炊烟,总在她心上袅袅的吹动”,“她心里除了淡漠和凄惨,什么也没有。她什么愿望都失掉了。生命于她如一片枯黄的树叶,什么时刻离开树头,她都愿意”,爱情逝去,文贞眼中的人生顿成灰色,内心充满烦闷、无聊和凄惨。这两段描写朴实、真切。小说中诸如此类的抒情文字让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鲁迅和郑振铎都主张“艺术为人生”。郑振铎是文学研究会重要的文艺理论家,深受俄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高扬“为人生”的旗帜。早在1923年他就注意到生活对于创作的重要性,曾在《读书杂记·“文赋”》(《小说月报》)一文中说:“‘生活然后著作’,我希望大家都记着这句话”,他认为“诗人必须先有充实的生活然后才能做得好诗”(《杂谭》),强调作家必须立足社会生活才能有充实的作品,在此基础上,1926年郑择铎又进一步提出“体味生活”的观点:“能体味,才会从事实里见到意义,从平凡里见到精深,从琐碎里见到完整;能体味,才会丰富的优美的想象开来,在心中织成超自然的文彩”、“写在纸面的,当然,无非是事实,无非是平凡,无非是琐碎。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但是,这些既经作家深入的体味,又要他用了精妙的技术,处处适宜的组织起来,就把读者不只是看见了这些,还有这些以外接触了作者所体味的,于是,因了同感而发生鉴赏的喜悦”(《小说月报》的《最后一页》)。郑择铎这里所说的“体味生活”包含了三重含义,即体验生活、发掘生活、组织生活(即对生活素材进行提炼组织)。他较早意识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作者来自平凡琐碎的现实生活中闪光点的观察、捕捉,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素材的精妙处理,来自于读者与作者思想上的共鸣———这是一个朴素而精当的观点———郑振铎的这一思想在三十年代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他矛盾小说的典型化的肯定。写作《淡漠》时,郑振铎虽未明确提出“体味生活”,但从小说的素材来源以及这篇小说所具的思想意义来看,却正契合了“体味生活”的观点。没有建立在现实之上的“真实”,没有作者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独特体味,《淡漠》不会如此打动人心。鲁迅在思想上接近文研会,行动上支持文研会。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谈到“……谈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来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谈到包括《伤逝》的内的《彷徨》的创作时,鲁迅客观地说:“……技术虽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可见鲁迅是从启蒙主义的立场和角度出发,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直面惨谈的人生,由于他观察的仔细和思考的深入,一些时人习见的现实题材,经过他的提炼开掘,便有震聋发聩的力量。鲁迅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淡漠》与《伤逝》在创作方法、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位作家的思想深度、艺术感觉、艺术手法等却各不相同。同样的关于青年恋爱变迁的题材,经了鲁迅和郑振铎的巧妙处理,表现了各具魅力的风格特色,耐人寻味。也许,也正因为如此,才有现代文学的丰富多彩和经久魅力。

词条推荐【秒懂百科】一分钟了解许地山万 51"许地山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落花生》;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类有关的文章。妻子周俟松,为晚清民初诗人周大烈的六女儿。中文名许地山外文名Xu Dishan别名名赞堃,字地山国籍中国民族汉人物关系 许南英父亲快速导航作品特色 主要作品 人物评价 人物成就 人物纪念 家庭成员人物生平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许地山1893年2月3日,许地山生于台湾台南。[1]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占领后,举家迁回大陆,于福建龙溪落户。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四岁时入私塾读书。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计。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2]民国二年(1913年),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民国四年(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民国六年(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3]民国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4] 共2张许地山作品特色他一开始创作,就站在弱者的角度审视社会乃至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一方面,他忖身推人同情弱者,以此决定了他的情感色彩是现实的;另一方面,他以亲身所感所睹之社会不平而萌发改变现状之愿望.试图为这腐败的社会寻求一条到达光明的道路。因此,以其进入宗教的角度和动机可以感到:许地山是有感于人类的不平和人生的黑暗才走入宗教的。许地山代表作《落花生》许地山的出世恰恰是为了入世,他那建立在现实苦难之上的宗教情绪.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许地山尽管熟诸佛道经典,却从来不想避世隐居,始终把改造社会、拯救人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一简单朴素的信条贯穿了许地山的一生。其作品既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体悟和阐释,同时也集合了他对基督教文化、道教文化乃至现实主义文化的多重思考和体认。接受佛学的虚空观,不是导向现实人生的否定和是非观念的泯灭,而是承认局限,敞开自我,拥抱世界。[4]选自百度百科

《小说月报·原创版2020年合订本》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小说月报发表小说

上传到网络上呗

《小说月报》是由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斋文摘式杂志。摘录上月全国文艺期刊中,认为好的文章结集出版。但。出版社为了创收又出了《小说月报中长小说》版。《小说月报一原创小说》尤其是《原创版小说,都是给他投稿的稿件发表的。我认为比小说月报每月摘录优秀小说的那个原版差多了。

说实在一点,因为一开始写小说,也没有什么名气,一般都是先推荐给自己的亲友看看,让他们给你提提建议,然后你可以把文放在潇湘、红袖添香或是比较小的小说网站,当然也可以是晋江、起点,但是在这些网站大神们太多了,可能你上传了很久都没有点击率,会遭到点小打击。。。可以放在贴吧里面吧,很多人喜欢逛贴吧,看了你的文,或许会给你提些建议。 第一次写文章,不可能一下子投稿就中了,在小说网站或是贴吧比较好,用来练手,等到了一定水平,会主动有人找你联系。至于在报纸上投稿,可以投到小说月报,一般都是些短篇小说或是小小说。建议您登陆万维书刊网,上面有《小说月报》(原创版)的投稿邮箱,和在线投稿的官网链接。万维书刊网上都是真实的投稿信息,刊物很全,并且都进行了分类,查找和投稿都很方便。注册后投稿,还可以保存投稿记录,查看投稿成功与否。

许地山散文篇一:许地山

许地山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许地山

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南。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霸占部分领土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许地山散文

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

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他积极提倡改良[1]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

许地山散文选集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所有的机构和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许地山书法梵文作品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来自:: 许地山散文 )《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现在徐闻县有他的故居。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孩子。。祖籍广东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

许地山散文篇二:许地山

许地山

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与翟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现在徐闻县有他的故居。

人物简介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同学。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再加上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生平经历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华生(在古文中“华”同“花”)。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南。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霸占部分领土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

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当“五四”运动爆发时,许地山作为学生代表经常上街演讲,在天安门前参加集会,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

1921年1月,许地山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许地山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写了一对缅甸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桎梏束缚下的`爱情悲剧,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他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愤懑并给予深刻批判,充分显示“五四”时期新文学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精神。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冰心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许地山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脍炙人口的《落花生》,以童年漳州生活为背景,明确主张做人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1927年许地山学成回国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任教。与此同时,许地山还写了不少宗教书。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抗战期间,许地山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然而,却受当时燕大任教务长司徒雷登的排挤而被解聘。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许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并兼“广东丛书编印委员会”、“中国教育电影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他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建议教育当局创办香港中小学教师讨论会,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受到各界人士好评,曾被选为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许地山更是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在上海沦入日寇铁蹄之下时,著名作家郑振铎冒险收藏了3300多本明、清时代的刊本、抄本,打算转移到香港。许地山得知后,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不被敌人掠走,毅然答应帮助寄存许地山散文选集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

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许地山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天不假年,1941年8月4日下午2时,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噩耗传出,第一个送来花圈的是宋庆龄。梅兰芳、叶恭绰、郁达夫、徐悲鸿等许多知名人士送了花圈、挽联。当天,香港所有的机构和学校下半旗,港九钟楼鸣钟致哀!9月21日香港文化界400多个团体近千名代表举行“许地山先生追悼大会”。国内及新加坡等地也都隆重集会,痛悼这位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爱国者!!!

爱情婚姻

许地山早年曾结过一次婚,夫人林月森是台中人,两人生有一女,1920年林月森赴京途中病逝上海,许地山有多年青时的许地山篇文章怀念她。

周俟松第一次见到许地山是在“五四”的队伍中,当时她还是个中学生。第二次见到许地山是在接待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的欢迎会上,也只是远远地观望这位活跃的助教,两人真正认识是后来在熊佛西家。熊周两家不远,同在石驸马大街,其时周俟松已考入北师大数学系就读。许地山在燕京大学读书时就很出名,这不仅因为他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还因他一年四季爱穿黄对襟棉大衫,留长发蓄山羊胡,精于钟鼎文梵文。这个“三怪”才子,给周家的女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俟松说:“多见了几次,感到他学识渊博,感情丰富,逐渐互相爱慕。”婚后许地山谈到两人的缘分曾说:“幸而你没有进燕大,我是不会和学生谈恋爱的。”由此一斑也可见许地山的恋爱婚姻观。

1923年后许地山曾赴美英留学,1927年学成归来,先后执教于燕大、北大、清华和北师大等京城学府。婚姻之事虽因周家一度反对,最终也水到渠成了。

许地山和周俟松的婚礼,是在北京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举行的。文学馆还收藏着几页周俟松保存下来的当年的日记,在1929年5月1日那一栏中,写着“风和日朗我们于九时行婚礼”。下面另一行字是周俟松1977年6月补注的:“日记之一页上为许地山注字。”许地山很喜欢泰戈尔作品两人的婚礼选在“来今雨轩”举行,是周俟松的建议。因当年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曾在此召开;再说多年来“来今雨轩”一直是各路文人到京的必访之处。

那天参加婚礼的来宾除亲戚外,还有蔡孑民、陈援庵、熊佛西、朱君允、田汉、周作人等。他们的新房在周俟松家二进院,从洞房的后窗可以看到后花园的八角木屋和带有野趣的丁香树、枣树。以后每年五一结婚纪念日,许地山一家都要照一张全家合影。

许地山和周俟松的感情是令人羡慕的。周俟松爱看故事,许地山就专门为妻子翻译了《孟加拉和印度民间故事》。许地山写作时很喜欢和妻子讨论,若写到深夜时分,便有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境界。许地山曾对周俟松说:“泰戈尔是我的知音长者,你是我知音的妻子,我是很幸福的,得一知音可以无恨矣。”两人的共同生活虽然只有12年,却胜似百年。

许地山1941年8月4日病逝于香港罗便臣道寓所,只活了49岁。周俟松一直活到90多岁。丈夫身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她始终在默默地做着丈夫未竟的事业,为丈夫编书写文章,倘若许地山九泉有知,该何等地感激、幸福啊。[

主要作品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现在徐

许地山散文篇三:许地山先生的主要作品有

许地山先生的主要作品有:《落花生》,《人生空山灵雨》,《道教史》,《许地山散文》。

哪个发表在小说月报

冯小刚《集结号》改编自《小说月报》短篇《官司》冯小刚欲将莆田作家杨金远的《官司》搬上银幕被誉为中国商业电影领军人物的著名导演冯小刚看上了莆田作家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正月初九,杨金远受邀专程赴北京与冯小刚签约。冯小刚买断小说《官司》版权7年使用权,并争取年内开机拍摄成电影。杨金远2002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小说《官司》被影星张国立看到,推荐给冯小刚。冯小刚找到《小说月报》,与作者杨金远取得了联系。据悉,《官司》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讲述一个部队连长用40多年时间寻找团长的传奇故事。“冯小刚筹拍巨片《集结号》”新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众多媒体争先热捧热炒的猛料。据悉,媒体之所以聚焦,公众之所以关注,主要是因为对该片有三大期待:一是“名导+巨片”效应———“冯小刚”品牌,“投资一千多万美元的大制作”,“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现代战争题材的商业片”,等等;二是男演员队伍的壮大和“中西合璧”特色———“有望集结多位中国最优秀的演技派男演员,还可能有外籍演员加盟”;三是故事与主题方面的突破———关注战争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士兵)的命运,“打造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诸多有冲击力的信息,实在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令莆田人始料未及也必将引以为荣津津乐道的是,如此值得期待的巨片,却有着很“地瓜”的莆田“血统”———新片取材自我市中年作家杨金远的小说作品《官司》。我市作家作品进入冯导的“法眼”,确是一段“良缘”。据了解,杨金远的《官司》2003年发表于《福建文学》后,随即被中国小说界权威杂志《小说月报》转载,经常浏览《小说月报》的著名演员张国立于不经意间读到作品后,拍案叫绝爱不释手,当即向好友冯小刚大力推荐。冯导看过作品后,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了杨金远的电话号码,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冯导诚邀杨金远赴京深入洽谈,并最终在两个男人豪爽的“干了”的碰杯声中达成版权转让协议。此后还有一条小小的“花絮”,就是由谁执笔改编的问题,据悉,冯导想到了军旅作家乔良等人,而最后被委以重任的则是著名小说家刘恒。看来,对莆田人而言,除了和中国电影观众具备共同的三大期待外,肯定还会有一些别的期待了。 全国观众还沉浸在《夜宴》的古装悲情里,导演冯小刚却已悄然抽身而退。昨天,冯小刚在北京透露,今天他就要奔赴东北,下部新片《集结号》即将在10月6日开机,影片演员已经全部敲定,都是十八九岁的新人。作为第一个敢于挑战主旋律战争大片的导演,冯小刚决定豪赌一把,已经确定了《拯救大兵瑞恩》的幕后为影片做音效,《太极旗飘扬》的幕后担任烟火、化妆,影片会直面战争的残酷。“大家都觉得《夜宴》太残忍了,接下来我拍的影片会有更残酷的东西。”据导演冯小刚介绍,新片《集结号》改编自杨金远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短篇小说《官司》,这是他特别想拍的影片。整个故事发生于1948年,一个连队在战争中全部阵亡,只有一个人存活,但连这个人也失踪了。没有人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也没有人认为他们是英雄。冯小刚说:“这是一部探讨牺牲、探讨牺牲价值的电影。40多年后,留下来的那一个人,带着我们一起寻找当初那批阵亡战士的足迹,在这个过程中,才证明他们是真正的英雄。”影片所有的演员目前已经在东北片场报道,正进行严格的军训。当所有人都在关心冯小刚这部新片到底有哪些明星加入时,他却认真地表示:“没有一个明星,全都是新人。我们查过当时的历史,这个连队里所有人的平均年龄只有18岁到19岁,我们找不到这么年轻的明星,为了表现真实感,只能放弃。”“冯氏大片”最铁的搭档葛优也没分参演他的新片,就是因为整部影片中找不到他这个年龄可以演的角色,“这里面最大的官是连长,葛优的年纪好歹也应该演团长吧,这样算来,就只能放弃了。”“既然是战争,我就会更细致地表现战争的残酷性。”没有明星助阵,但是冯小刚却花了大手笔投入8000万,请来好莱坞大片的幕后班底来助阵,力求影片效果不输海外大片。据他介绍,现在已经请了《拯救大兵瑞恩》的班底来做音效,《太极旗飘扬》的班底来做烟火和化妆。他还专门买了特殊摄影机器,可以在爆破中不受影响,包括一些作战用的工具如坦克等也都已经开始运到东北。据悉,《集结号》预备在10月6日正式于东北开机。华谊兄弟老总王中军透露,这个小说原本是被张国立看中的,但是因为需要大投资、大场面,张国立就把这个好想法介绍给了冯小刚,没想到正中他下怀。冯小刚:这次真是背水一战8000万元的投资,没明星,也不是古装片,冯小刚说起《集结号》就有些犯难,他说这才是自己真正的“背水一战”。冯小刚告诉记者,在拍《夜宴》这种古装片时,还没有拍完就有人来买版权:“片商一听说是《夜宴》眼睛就发亮了,但是听说我下部影片是战争片,眼光立马又黯淡下去了,他们也不敢保证这片子会赚钱。”但是对自己拍战争片的水准,冯小刚还是十分自信。同时,冯小刚这次拍战争片也是一次“市场调查”。“这是一个试验,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有些烦了,那就拍个现代片给大家看看吧。”杨金远,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小说,已出版小说集《命里带刀的女人》、长篇小说《不是处女别嫁我》。作品曾被全国多种著名刊物选载。1990年,其小说《大杂院》、《义务兵》被改编成电视剧。据了解,《官司》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讲述一个部队连长寻找团长的传奇故事。该小说是杨金远2002年创作的,4月份发表在《福建文学》刊物上,6月份被《小说月报》选载。演艺界著名演员张国立最先从《小说月报》上看到小说后,推荐给冯小刚。由于时间久没记清是哪个刊物,冯小刚工作室的人员费了不少工夫找来全国各个刊物的总目录一一翻查,最后通过《小说月报》的编辑才找到杨金远。

不好意思啊 我也不知道 没看过 真对不起

登过。《县委大院》小说在小说月报刊中发表宣传过。《县委大院》是17k小说网连载的一部小说,作者是二道贩子。内容是:县委大院,美丽的天霄峰下一座前身为千年书院的地方。

发表于1930年1月10日《小说月报》第21卷第1号 and 1936年7月1日《文季月刊》第1卷第2期,7月号

小说月报编辑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文献学家、艺术史家、考古学家。笔名有西谛、C.T.、郭源新等。 郑振铎祖籍福建长乐,1898年12月19日出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1917年夏,靠亲友的帮助到北京进铁路管理学校求学,课余读了不少西方社会学著作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思想上、文学上都受到启蒙教育。不久结识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人;五四运动爆发时,他们各自成为所在学校的学生代表,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运动。1919年11月,他们一起创办了《新社会》旬刊,提倡社会改造。1919年12月,《新中国》月刊发表了他翻译的列宁的《俄罗斯之政党》。1920年夏,他和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国际歌》歌词。 1920年11月,郑振铎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春,他毕业后到上海工作。不久担任《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编辑,又由沈雁冰介绍进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同年5月10日,他主编的文学研究会机关报《文学旬刊》创刊,为初期新文学运动中有影响的刊物。同时开始主编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还参与创刊了《戏剧》月刊、《诗》月刊等。 1922年1月,他主编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周刊,并写作了许多作品,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事业起了开山作用。1923年1月,他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在此期间,他在《文学旬刊》、《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评论,与封建旧文学作了坚决的斗争,并批评了新文学阵营中一些人"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成为当时与沈雁冰齐名的文学研究会的重要理论批评家。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揭露和抨击帝国主义暴行。同年,他参加发起"中国济难会",并与郭沫若、沈雁冰、胡愈之等人签名发表《人权保障宣言》。这一时期,他撰写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俄国文学史略》、《太(泰)戈尔传》、《文学大纲》等。《俄国文学史略》(1924)是中国这方面第一本专著,对介绍俄国文学(包括苏联文学)起过积极作用。书中列专章介绍评述了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文学理论,高度评价了高尔基的创作及其文学思想,在当时尤为难得。《太戈尔传》(1925)是中国第一本介绍、评述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专著。80万言的《文学大纲》(1927)将中外文学史及其名著合在一部书中叙述,开阔了文学工作者的眼界,在介绍世界文学历史、加强中外文学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都有过大的影响。 1927年 2月,郑振铎与叶绍钧、胡愈之等人发起成立"上海著作人公会",公会积极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的革命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与胡愈之等人致信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屠杀革命群众,为此险遭逮捕。 5月,他乘船到欧洲避难和游学。在法、英等国家图书馆里,遍读有关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变文等书籍,并研究了希腊罗马文学,译著了《民俗学概论》(后毁于日军炮火)、《民俗学浅说》(1934)、《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1930)等专著,还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1929)中的大部分作品。1928年10月,又回到了上海。 回国后,郑振铎参加发起"中国著作者协会",并任执行委员。1931年秋,去北平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中文系教授。1932年,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此书图文并茂、史料丰富、眼界宽阔,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934年,又出版了《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等论文集,以及借希腊神话题材歌颂现实的革命斗争的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这一个时期里,他还参与主编了著名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文学季刊》等。 1935年春,郑振铎到上海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此后,他主编了大型文学丛刊《世界文库》,组织许多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系统介绍中外古典文学名著,规划宏伟。虽因当时条件所限未能全部实现原计划,但仍是30年代文化出版事业的重要成果。在这前后,他参加《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工作,与鲁迅合作编选《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协助鲁迅编选出版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底,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6月,"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郑振铎被选为理事。这个时期里,他还撰写了文学论文集《短剑集》(1936)和历史小说集《桂公塘》(1937)。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振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和创办《救亡日报》等。上海沦陷前后,他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的文献古籍,并编选影印了《中国版画史图录》、《玄览堂丛书》、《明季史料丛书》等。1938年他的《中国俗文学史》出版,此书代表当时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高水平。抗战胜利后,他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上海分会负责人,并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他主编《民主》周刊。与李健吾主编《文艺复兴》月刊,号召作家为人民、为民主而写作,还编印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等。 1949年2月,郑振铎绕道香港进入解放区。7月,参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作协)的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化部副部长,以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编著有《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1952)、《中国古代版画史略》(1985)等,并主编了《古本戏曲丛刊》、《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等。1957年,他编集出版了《中国文学研究》三册,书中基本上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在中国文学研究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专题,反映了他在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1958年10月18日,他在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21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血和泪的文学》),要求进步作家创作出"带着血泪的红色的作品"(《我们的杂记》)。从那时起,他一生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在文学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综合的比较研究,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属于开拓性的工作。

茅盾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后来担任了《小说月报》的编辑。当时文坛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文学流派,有复古主义、唯美主义、鸳鸯蝴蝶派、颓废主义等等。本来《小说月报》是由鸳鸯蝴蝶派所盘踞,茅盾来了以后,大力宣传“为人生”的艺术观,对《小说月报》进行了彻底改革,组织成立了文学研究会,进一步推广新文学。

郑振铎, 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考古学家,新文化运动倡导者。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今北京交通大学)学习。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同时与沈雁冰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上海大学教师,《公理日报》主编,1927年旅居英、法,回国后历任北京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世界文库》主编。1937年参加文化界救亡协会,与胡愈之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主编《民主周刊》,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人民政协文教组长,中央文化部文物局长,民间文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10月17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因飞机突然失事遇难殉职。

小说月报杂志

《小说月报》发行22年,但真正在社会上发生影响,却是革新后的11年,包括鲁迅在内的全国大多数作家和翻译家,以及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者,都为它付出过辛勤劳动,使它在建设新文学理论、发展新文学创作、评介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代文学诸方面,都取得卓越成绩。《小说月报》记录了中国新文学第一代作家艰辛跋涉的足迹,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新作家,对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作出多方面的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81年 4月开始,将《小说月报》第12卷至第22卷陆续影印出版。一作为“百年”商务印书馆的“品牌”杂志,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西方列强大肆入侵、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极为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恶劣的文化生态背景之下,成长中又不断地经历战火的撞击与洗礼(如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因此曾经先后使用过宣统、辛亥、民国三种年号)。但它在近代文学期刊史上却仍以生存时间之最(历时22年)、出版数量之多(共259期,附增刊1期,另号外3册)、发行份数之丰(前期在1913年曾达到1万份,即使是在衰落期的1920年也达到2000份,“这在20年代期刊史上是不多见的”)而著称。二它的诞生期正好处在中国近代文学期刊第一次晚清文学期刊办刊大浪潮的结束与民初文学期刊办刊高峰出现的过渡时期,也就是《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新新小说》、《小说林》等这些以“政治启蒙”为办刊宗旨的文学期刊“香消玉殒”与以“游戏、消遣”为目的的《小说时报》、《礼拜六》、《小说大观》等文学期刊创办的交叉、转型之际。而《小说月报》却表现出了不同于它们的文学风貌与现代追求。三它的历任五位主编(王蕴章、恽铁樵、茅盾、郑振铎、叶圣陶)均为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文学大家和文化传播者,有的人不但开创了文学期刊史上许多“首开先河”的重要举措,而且他们都通过传媒这一有利的渠道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四它又因为革新前后的两个时期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和地位反差巨大而甚为引人注目。前期由王蕴章、恽铁樵两位主编的《小说月报》(1910-1920年)始终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以消遣娱乐为目的、以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为宗旨的“鸳鸯蝴蝶派”顽固的旧文化堡垒,一向被人们扔在历史的角落里,蒙尘垢壁、少人问津。而后期由沈雁冰、郑振铎(叶圣陶)主编的新文学期刊,则被认为是“五四”新文学革新的急先锋和积极倡导并大力实3践新文学革命的高雅文化重镇,特别是“为人生”的宗旨一直备受推崇,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目光。既然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常被新文学大家斥为的“文学逆流”,为什么在1921年《小说月报》革新之时,不把这个刊物的名字改换掉,却仍然延用这个所谓旧派文学期刊——《小说月报》的名字呢?恐怕改革前的《小说月报》在受众中的品牌效应及十年的社会影响还是可想而知、不言自明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与思考的。五它的文字与图像想象的互动设置方式和制作技术自成一格,无论是内容方面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晚清至民初的“过渡性”特征。它所刊载的封面插画中的图画既不同于晚清画报之“先哲”《点石斋画报》和其前身《绣像小说》那种完全由传统画匠手工绘制的水墨工笔,又有别于20、30年代画报繁盛与辉煌时期的《良友》杂志和“月份牌”,那些具有非常先进的新式西方照排技术的影像图片。在装帧设计上,它既有对“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刊首附插画选图风格的继承与借鉴,又有别于同时代《小说大观》等文学期刊的刊头图片,自我追求一种崭新的选图风貌与刊载方略。并且《小说月报》中那些大量精选的与文学杂志风格交相辉映的图片集中体现了编辑们办刊时的良苦用心,它让广大读者看到的,正是基于“画报可以启蒙”这样一种认识。

有。,小说月报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杂志品牌,其内容一直保持着优秀作者原创内容输出的传统,并且以各种文风,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交相辉映,保证了质量的同时又让读者喜欢。

《小说月报》是由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斋文摘式杂志。摘录上月全国文艺期刊中,认为好的文章结集出版。但。出版社为了创收又出了《小说月报中长小说》版。《小说月报一原创小说》尤其是《原创版小说,都是给他投稿的稿件发表的。我认为比小说月报每月摘录优秀小说的那个原版差多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