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研究少数民族饮食的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少数民族饮食的论文

烤馕馕是新疆各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 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作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烤全羊在吐鲁番与北京烤鸭媲美的名贵菜肴就是烤全羊。吐鲁番烤全羊,选料考究,制法特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当地高级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菜肴。 烤全羊选用上好揭羊,宰杀剥皮后,去除蹄角内脏,用一根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防止滑动。将蛋黄、盐水、黄姜、孜然粉、胡椒粉、面粉调成糊状汁,涂抹在全羊上,头部向下,放入馕坑密封焖烤1小时左右,即可取出食用。 烤全羊之所以名贵,除了它选料考究外,主要是它的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内外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在维吾尔民间,人们在食用羊肉时,尤其在为烤全羊选肉时特别强调选择生长在南疆较干旱地区的绵羯羊,而且最好是在两岁以内的肥羊。如果没有两岁以内的绵羯羊而不得不选择山羊时,人们选择还不曾剪过羊毛的羯山羊。这是人们在长期食用羊肉的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为烤全羊选肉料的秘密之一。 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烤羊肉串新疆维吾尔民间传统的串烤肉,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 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 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喀瓦普”,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一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 更为有趣、难得一尝的要数“肚子烤肉”。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抓饭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抓饭”,维吾尔语叫“波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饮”。现在有些家庭招待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 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了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葛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 现在维吾尔群众中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动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来做抓饭。当然用骨髓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了。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羊肉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和牛肉。雪鸡肉的抓饭味道最佳。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之甜抓饭或素抓饭,同样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更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之“克备克波糯”,它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热的。食品不过,现在维吾尔族人最讲究的要算“阿西漫吐”,也就是包子抓饭。在每碗抓饭里放上五、六个薄皮包子。抓饭和薄皮包子都是维吾尔族的上等饭,把这两者合在一起,真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只有来了贵宾和亲朋好友,主人才会做这种饭来招待客人。拉条子拌面俗称拉条子,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麦面制品+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极了)。 拉条子用上好面粉和面,拉制而成,呈圆条状,由此而得名。在风味小吃中,拉条子是极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它柔韧细长,圆润滑爽,吃起来别具风味。 做拉条子的关键是掌握好和面和拉制两个环节。和面时用盐水,盐要放得适量,恰到好处;和软一些为宜,揉透饧好。饭馆里,都是大把子拉制,技术娴熟的厨师一把子可拉十几公斤,只见面团在他手里晃来晃去,瞬间,一把把面团变成宛若银丝的拉条子,双臂轻盈,姿势优美,动作谐调有力,叫人惊叹称奇。在一般家庭,则不用大把子拉制法,而是把和面做成30厘米长的小节,涂上清油,盖上湿布,心灵手巧的回族妇女把面拉得又细又长,有的长达两米。 拉条子常用的拌菜是过油肉,鸡蛋炒西红柿,辣子炒羊肉,芹菜肉片等等。拉条子消暑耐饥,在炎热的夏天,若早晨美美吃上一顿拉条子,到晚间也不觉得饥饿。更为有趣的是,把拉条子切成三、四厘米长的小段,和油、羊肉、大葱、西红柿、辣椒等爆炒,即成爆炒面,其风味与拉条子又迥然不同了。 拉条子驰名世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拉条子水平差异巨大,最好吃的拉条子应该是自己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做几次,就会得心应手,不过面粉一定要从新疆邮购(这就是外地拉条子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因为新疆小麦生长期长,面粉筋骨好,适宜做拉条子。新疆奶茶奶茶是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维吾尔、哈萨克、蒙古、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欢喝奶茶。 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区的群众,所选用的茶叶和制作的方法也各有差异。例如,哈萨克族喜欢喝米心茶,蒙古族喜欢喝青砖茶(又称黑砖茶),而维吾尔、锡伯、塔塔尔等民族则喜欢喝茯砖茶,塔吉克族喜欢喝红茶。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将砖茶捣碎,放入铜壶或水锅中煮,茶烧开后,加入鲜奶,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交融,除去茶叶,加盐即成。但也有不加盐的,只将盐放在身边,根据每个人的口味增减盐量。 待客时,奶茶是现烧现用。喝奶茶时,维吾尔、锡伯等民族喜欢用较大的瓷碗,而哈萨克、蒙古等民族则喜欢用小瓷碗,维吾尔族群众在给你端来大碗奶茶之后,往往还把馕饼掰成小块放入碗中,以示热情。[

清真,(阿拉伯语:,英语:Halaal,halāl,halal),阿拉伯语原意为“合法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北京的清真饮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 浅析唐代的饮食文化论文,欢迎阅读。

一、何为“清真饮食”

“清真饮食”,指符合伊斯兰教教义教规、符合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并按这种教义和风俗习惯进行生产、加工、经营的食品。其实,“清真饮食”这一叫法并非阿拉伯语的音译,也非伊斯兰教传入伊始就有,而是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教教义长期融合的结果,是中国特有的。阿拉伯语中则把伊斯兰教食品称为“哈俩(HALALI)”,该词借鉴于犹太教的Kosher[1]一词,意为“合法的”,意指符合伊斯兰教教法的食品。

公元6世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最早出现了“清真”一词――“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这以后,直至清朝,“清真”一词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用以表示“纯真雅洁、朴素自然”之意。例如,唐代李白《五古?避地司空原言怀》中有“所愿得此道,纵然保清真”的佳句,用以表达自己素朴淡泊的尚“清”理想;宋代陆游《园中赏梅》中有“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的吟诵,用以赞美梅花纯洁质朴的品格;清代薛雪的《一瓢诗话》中有“文贵清真,诗贵平淡”之句,以表明文章贵在真实自然……自元代起,中国的伊斯兰教学者及宗教职业者渐渐使用“清”“真”“净”等字来形容礼拜寺。明洪武元年(1368),“清真”被作为一个词,用以表示与伊斯兰教有关的事物。明末清初的伊斯兰教汉学家王岱舆更是在其《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中用“纯洁无染之谓清,诚一不二之谓真”对“清真”一词进行了纯伊斯兰式的阐释。随后,诸多伊斯兰教学者纷纷在“清真”一词的原有词义基础上,对其进行伊斯兰化的阐释,使其成为中国穆斯林的一个专用术语。中国的清真饮食,在具备阿拉伯-伊斯兰饮食文化标准应有因素的同时,也在烹饪技术等方面参照并吸收华夏饮食文化的经验,从而形成了兼有两种文化体系特色的独特饮食品种,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严格的禁忌性、历史的悠久性、鲜明的地域性、品种的多样性和食用的广泛性等方面。

二、北京清真饮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通常意义上的“北京菜”实际上由山东菜、清真菜和宫廷官府菜三部分构成。清真菜作为北京菜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其历史非常悠久:唐永徽二年(651),第一个阿拉伯使者会见唐高宗,打开双方互通有无的大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首次出现“回回”一词,泛指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元朝时,“回回”大量涌入北京,后人有“元时回回遍天下”之说,饮食市场上开始出现清真食品。当时的清真食品,主要是临街设摊,或走街串巷,提篮小卖;明朝时,北京清真饮食的专业厨行正式形成;清朝后期,开始出现清真菜馆;民国时期,清真菜已经成为非常完善的餐饮风味,是京式菜系重要的一支;1956年底,清真小吃店进行调整改组,实行公私合营,最终合并为校场口小吃店、大栅栏小吃店、南来顺小吃店等17个规模较大的清真小吃店。笔者曾在《北京档案珍藏展图录》一书中看到过一组由西城区档案馆收藏的《建国初期前门大街和大栅栏商业街调整规划图纸》档案,档案形成于1957年,反映的正是当时对前门大街和大栅栏两条商业街上包括清真小吃店在内的所有店铺进行调整的情况。正是经过如此经年累月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今日集质地脆嫩、口味醇厚、汁浓不腻、原汁原味等诸优点于一体的北京清真菜系。

由于北京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辽金以来就云集了天下各方各族人士。因而,多种饮食文化在北京都有所体现,而清真饮食又极善于博采众长,吸收其他风味菜肴的烹调技法。因此,为适应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北京的`清真菜在传统清真菜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汇了九州各地不同风味菜肴之精华:从蕴含着西域风情的油炸馓子,到透露着游牧民族率真性格的涮羊肉,再到浸透着江南细腻温情的八宝莲子粥……可谓包罗万象;从讲究气势排场的全羊宴,到百吃不腻的锅贴羊杂,再到实惠经济的焦圈、豆汁……可谓应有尽有,可以说,它照顾到了从朱门绣户到白屋寒门各阶层的问顾者,做到了丰俭由人、应付裕如。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北京市有清真饮食习惯的少数民族约万人,主要分布在教子胡同、马甸、大兴、密云等。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每年有许多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在北京举办,这些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北京餐饮业的发展。而且,作为中国吸纳游客最多的旅游城市之一,北京的餐饮业也因旅游业而受惠。此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北京作为我国的国际交往中心,设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大使馆,跨国公司总部、分支机构或驻京办事处等。其中,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国家就多达四十多个。国际交流和商务往来的不断升温,刺激着北京餐饮业的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了非常可观的消费空间。仅《北京餐馆指南》《中国清真美食地图》《中华老字号》等书中收录的清真餐馆就多达500多家。其中,一些老字号的清真餐饮企业深受顾客的喜爱,如:被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的鸿宾楼饭庄,是北京唯一一家天津风味的清真饭庄,清咸丰三年(1853)创办于天津,1955年迁到北京李铁拐斜街,1963年迁到西长安街。郭沫若在一次用餐后,对鸿宾楼赞不绝口,题藏头诗一首:“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台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诗的每句首字联起来即“鸿宾楼好”。鸿宾楼的菜肴多达数百种,其中颇具代表性的“鸡茸鱼翅”“红烧牛尾”“扒驼掌”等一直广受食客喜爱。

在过去,北京餐饮业被称为“勤行”。“勤行”除了包括上述各种高、中、低档的实体餐饮店外,还包括一种专门承办民间宴席的“厨行”。当时,北京城内并不缺乏好的清真餐饮店,可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一条规矩:清真饭馆只应散客,不接宴席,婚丧嫁娶的流水席要由当时北京城内的二三十家厨行世家承办,这些厨行世家主要分布在牛街、德胜门、王府井等地。厨行都没有实体店面,而是在办事人的家里露天搭建简易帐篷,应办事人之需摆出几桌到几十桌不等的席面。当时厨行界有一行规,叫“不串片儿”即牛街的厨子不往北,德胜门的厨子不往南,各处的厨子不轻易跨区做买卖。一般而言,每个厨行的常备菜点有150道左右,这些菜点全靠厨行世代口耳相传,强记硬背。   由于清真菜在用料做法上有很多禁忌要求,因此,这种流动家宴对主厨的考验很大,从订料、备料到砌灶烹饪,主厨事必躬亲。一般而言,清真宴上的菜品上桌顺序依次是:压桌、扣菜、汤菜、炒菜。通常“从落座到起座,一起清真宴就只有20多分钟,这一拨人吃完,紧接着就要换下一拨人。一起宴席一般要上二三十道菜,主厨要连续做出蒸、炖、炸、扣、炒等菜品,几乎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果要同时开10桌以上的宴席,对菜量的要求还很大。所以,需要厨师准备充分且精神集中,否则是无法应对的。”[2]

随着社会的变迁,城市里平房大院儿越来越少,各类大型的清真餐饮店纷纷办起了酒席,北京的“厨行”日渐式微,如今只留下了“厨子舍”一家。为了保留这门手艺,厨子舍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其第五代传人舍增泰收了女儿和侄子为徒,想要培养“厨子舍”第六代传人。但是,毕竟如今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外界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厨行也许不会再恢复昔日的盛景,也许最终将归为一份珍贵的平民记忆,但是这不影响它曾经的辉煌,也不影响人们对其背后蕴含的行业精神及平民文化的认同。而这种精神与文化内质是可以透过人们的情感共鸣,渗透到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从而被代代相传的。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作为行业的厨行衰落了,但是作为北京清真饮食文化和城市文化一部分的厨行文化却仍然朝气蓬勃,焕发着生命力。

三、意蕴丰富的“清真餐饮”

曾有很多学者主张,饮食文化可以作为一个界定“我族”与“他族”的外显标志。但笔者认为,饮食文化实际上会随着场景和赋意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固定作为一个民族或者族群区别于他族的外显标志。很多人习惯用清真饮食作为区别“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外显标志,但实际上不同身份、角色的人出于不同的原因,或许会有着相同的饮食选择。穆斯林、民族信仰者、普通居民均会出于对角色、身份、利益等因素的考虑,而将食用清真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从而使得“惯用清真饮食”这一行为不具有划分“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意义。因此,食物及其附带的饮食行为只能被视为是主体表达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的重要媒介,而非将“我族”与“他族”进行区别的特定标志。

“清真餐饮”看似是一份被经营的生意,但其中浸润着的却是满满的人情,而用这份“人情”创造与书写出来的,则是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北京清真饮食是北京城市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延续和发展的一部分,它通过所用食材和制作技艺的传承得以保留,并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精神通过人为的力量得以传递,从而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当一些“老字号”因城市发展规划等原因被迫搬迁时,很多人宁愿费一些周折、花一番工夫,也要重新找到它们。因为,这些“老字号”不仅仅满足了食客们的食欲,也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找回对城市的味觉记忆,使他们安心地融入城市生活。正因为如此,当昔日风靡一时的厨行在社会变迁与城市发展的历程中,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时,会有那么多“老北京”感到不舍与难过。或许,约翰?S?艾伦说得没错:“无需生活在食物匮乏状态下的人是幸运的,对他们而言,简简单单的食物就是潜在的美好回忆的来源。应当谨记,各种力量,个体的、集体的都参与塑造我们与食物相关的记忆。或许这样能帮助我们把糟糕的事抛在一边,而创造更多关于美食和美好时光的记忆。”[3]

注释及参考文献:

[1]白仲俭.北京老字号传奇[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2]杨永和口述,马景海整理.北京清真菜谱[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3]约翰?S?艾伦.陶凌寅译.肠子,脑子,厨子:人类与食物的演化关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一、蒙古族。蒙古族的饮食。牧区以肉、奶及奶制品为主,粮食为辅;农业区以粮食为主,肉食为辅。肉食以牛、羊为主,也食猪肉、鹿肉、黄羊肉。各种奶制品是辅助品。饮料有牛奶、羊奶、马奶和用牛、羊奶制成的奶茶,此外,还有奶子酒。米食有 米,面食有馍馍、面条、炸制的蒙古果子、油茶、饺子等。蔬菜不多,有马铃薯、白菜等。招待客人最高的规格是吃羊头和羊尾。蒙古族一般一日三餐。早餐多是奶茶、奶油、 米、油炸制品或糕点。午餐无固定时间。晚餐吃肉,最后在汤内放少许面条。爱饮红茶,喜白酒且饮量大。蒙古族一年中有四个节目,即:春节、中元节、端午节和重阳节。此外,还有传统的“那大慕大会”,会上有民族式的摔跤、赛马、射箭、歌舞等游节活动,并进行物资交流。

羌族 中国羌族(古羌和现代羌族)——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 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

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特产。有自己的语言。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

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

现代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306072万。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现代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书面多用“日麦”与“尔玛”(如网络名人天仙妹妹就叫尔玛依娜),意为“本地人”、“人民”,“日”为发语词,无实意,“麦”或“玛”为实词。 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

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

这些河流水势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之地。从天空望去,那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碉楼和梯级电站如明珠万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怀抱里。

羌族语言、文字现状 (一)羌语支语言情况简介 羌语支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族有关亲属语言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

后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被研究的语种的增多,80年代初,在一些文献和著作里正式提出了羌语支的说法。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

它们是,羌语、普米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纳木依语、史兴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

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羌语支语言有明显的共同特点:语音方面复辅音丰富,单辅音声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紧,韵尾大体已丢失,声调的作用不大;语法方面,人称代词有格,量词与数词结合为数量型,但不如彝语支丰富,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缀方式表达,各语言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的前后缀有明显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词没有级的范畴,结构助词比藏语支语言丰富;词汇方面,有较多的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左右,最多达30%。

现代羌族的民族文化 (一)“白石莹莹象征神” 羌族的宗教信仰还停留在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阶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此外,道教、佛教(汉传与藏传)、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羌区均有影响,尤以藏传佛教最为显著。

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所谓“白石莹莹象征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

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树与羌民的生产、生活至为密切,所以便成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灵还有火神、地界神、六畜神、门神、仓神、碉堡神等等。

另外,羌族各村寨还有彼此不同的地方神。这些地方神又有正邪之分,对正神祈其保佑,对邪神则请“释比”作法驱除。

羌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本家族祖先、人类祖先、男性主宰神、女性主宰神的崇拜。本民族英雄和有功于民者,亦作为神来膜拜,如建筑神、战争指示神、石匠神、木匠神、龙山太子等。

另外,羌族地区还存在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风。如对羊、猴、龙的崇拜。

羌族的祭祀仪式中以祭天神最为频繁,以祭山神最为隆重。每天早晨和黄昏,羌民都要在屋顶供奉天神的塔里燃烧柏树枝以表示崇敬。

若遇年节或灾祸频繁,此举更甚。祭祀山神的活动通常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神林中进行。

天神、山神皆以白石为代表,祭祀时间各地不同,一般在农历 、四月、十月,一年1-2次。正月是岁首,四月播种,十月牧收,所以都带着祈祷和还原的目的。

羌族宗教仪式执行者羌语称作“释比”、“许”等,是不脱离生产的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只限于男。

传统美食──饺子 说起饺子,可以说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了。

在我们中国,每当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会包饺子。饺子滑润可口,味道鲜美,寓意深刻。

每年除夕之夜,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

这句话代表着人们对饺子的钟爱之情。 饺子由来已久,始于东汉末年。

“医圣”张仲景在冬至回乡路过南洋时,看见不少穷困老百姓耳朵冻伤,饥寒交迫,很多人染上风寒。张仲景顿生怜悯之心,于是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口大锅,用羊肉、辣椒和袪寒提热的药材做馅,再用包成耳朵形状,盛给穷人们吃。

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为了感谢张仲景的善良、无私。

每年的冬至和除夕,人们都要吃饺子。渐渐地,吃饺子就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在不同的时期,饺子的叫法也各不相同。东汉末年称饺子为“娇耳”。

唐代却称之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岁角”;明末称为“粉角”;清朝又称为“扁食”……随着历史的发展,饺子渐渐开始变得名目繁多。如广东的澄粉虾饺、上海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水饺、东北的老边饺子。

四川的钏水饺等,都各有特色,受人欢迎。 饺子不仅好吃,而且做法独特、简单。

首先需要将面团搓成长条,再把长条切成一个个小块,擀成面皮。然后将一些菜或肉剁碎,用油盐酱醋等佐料调成馅。

再用面皮把馅包起来,用手把面皮一点点儿捏紧,这样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做好了。这些包好的饺子也是形状各异,蕴含深意:月牙形的叫“捏福”;元宝形的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麦穗形的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看来,这小小的饺子里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饺子可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哦!外国的饺子也别有一番风味。

如俄国人的饺子馅有牛肉、胡萝卜、鸡蛋、葱头、盐和味精等,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饺子馅中添加一些辣椒末,而且包的个头很大。最特别的是他们煮饺子用的是牛骨熬成的清汤。

不过,对俄国人来说,喝煮饺子汤是第一道菜,吃饺子和是第二道菜。其他诸如匈牙利饺子、意大利饺子、朝鲜饺子等,也都很有特色,别具一格。

看到这里,你一定很馋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份香喷喷的饺子吧。

做臭豆腐、酱豆腐的豆腐是特质的,压得比我们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干又软,如果你家附近有豆腐作坊可以定制一板几板的,如果没有就难了。

除了原料难搞,接种霉菌也不容易,一般家庭里不备这个玩意儿。 臭豆腐的做法是将定制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质架子可以放十几层豆腐,中间可通风,抹上盐,点上霉菌(菌种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弹在豆腐上),在无阳光直晒的通风房间里放两至三天,夏天屋中气温可在32度上下,豆腐会长出一寸长的白毛,即霉菌。

南方用来炸制食用的臭豆腐发霉时间短些。 等等,中间还有一些细节,且各地的做法都有区别。

总之在家中自己做臭豆腐过于麻烦,一次霉几块豆腐还不够折腾的,最好还是认准些牌子买瓶装货吧,脏不到哪儿去,反正都是发霉的东西。" 附臭豆腐的吃法: 毛豆煎臭豆腐 做法: 臭豆腐洗净,切成小块,漓 干水分。

毛豆剥壳去衣。油锅烧热, 将臭豆腐下锅炸至金黄捞起。

锅内 留少量油,烧至八成热,下毛豆翻 炒至熟,再将臭豆腐倒入加少许水, 加盐、味精,待汤汁收干后装盘即可。 风味特色 味道鲜美 清蒸臭豆腐 材料:臭豆腐四块,酸菜二片,大豆芽四两,冬菇六只,红辣椒一只,芫茜适量。

调味:麻油,黑醋,盐,酱油,糖各适量。 做法:酸菜,冬菇,红辣椒切丝。

芫茜切碎。豆腐放碟或碗内加入调味及酸菜丝等,中火蒸约十分钟,洒上芫茜碎即成。

麻辣臭豆腐 材料 绞肉、臭豆腐(A料)香菇、虾米(泡软切末)、大蒜、辣椒、葱(切末)、(调 味料)辣椒酱、酒、糖、水、酱油均适量 作法 平底锅倒少许油,开中火,将A料及绞肉入锅炒香后,放入臭豆腐及调味料、水(盖过臭豆腐即可)盖上锅盖煮滚至臭豆腐熟透,入味即可。 肉 酱 蒸 臭 豆 腐 材 料:1. 广香肉酱1罐2. 臭豆腐6块3. 毛豆仁2大匙4. 红辣椒1条 调味料: 1. 酱油膏1大匙 作 法: 1. 将臭豆腐洗净切成4块。

2. 毛豆仁洗净,红辣椒切片。3. 广达香肉酱与调味料加上毛豆仁与红辣椒搅拌均匀。

4. 臭豆腐排盘后,将作法3淋在上面,用猛火蒸约15分钟即可。 备 注: 素食者可将广达香肉酱1罐改用广香吉丁酱2罐 ----------------- 制作过程。

豆腐切成小块,放白布中间,把豆腐包上包紧一些并整理边 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齐码好用木板压上。 压上重物,可以用的是的哑铃片,嘿嘿 压一整夜后,豆腐里的水份已经差不多榨干,取出来 打开看看,可以看出来豆腐已经压得很结实了,这样做出来的臭豆腐质地会非常细腻 准备纸箱子一个,里面铺上干净稻草,要没有稻草,改成干净的玉米叶代替。

把豆腐整齐地码在叶子上。 按一层叶子一层豆腐的顺序全部码完,然后放在储藏室里等豆腐长毛。

一切都因你——让人喜欢让人忧的臭豆腐!热衷于这种风味食品的人们,被相当一部分观客所排斥。哎……只知其臭,不知其魅力所在!第一次尝试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第一次吃臭豆腐的人更英雄中的英雄!倘若你觉得兄弟我是赵本山的亲戚,也喜欢忽悠人,那我就比窦娥还要冤枉了,您不妨也去尝尝,绝对不会毒死人的,不好吃,算我请客交朋友了!如果您受地域,时空,方位等诸多方面因素干扰您实现这个小小的愿望,那我愿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知道的方法传授给您,不收学费,也不必说谢谢,谁让我是雷锋的Fans呢!不过请认真揣摩我以下的心法及其招势,倘若不专心以至走火入魔,那也不用害怕,只需把你糟蹋过的不成豆腐样的豆腐,装在袋里,把口系紧,丢在指定存放垃圾的地方即可。

也许刚开始制作有些不理想,但只要你想吃到地道的臭豆腐,我相信在她美妙滋味的驱使下,做傻事,也许就因为你傻,以你名字命名的臭豆腐会被全世界的人公认!哎!醒醒我们什么都还没做呢!赶快行动吧,等什么呢?共有两种! [一]无敌臭豆腐第一步,制作“臭卤水”方法有三种种: 1)自然发酵制臭卤水:是在水缸中放入稻草、猪肉等肉类,然后任由其露天自然发酵、腐败,经过几个月后即可。不过这种方法非常不卫生,而且都会长虫子。

既费事又费“电”。故此方法是原始人使用的,不适合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

2)为提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响应当前的号召,聪明人被逼无奈发明使用发酵菌接种的方式,直接培养臭卤水,不但发酵的时间短,而且安全卫生,可以大量生产。卤水切勿沾油。

在制作卤料加香菇,冬笋,酒 浸泡的时候,也需要密封。 3)用冷水15公斤,放人豆鼓3公斤,烧开后再煮半小时左右,然后将豆鼓汁滤出。

待豆铰汁冷却后,加入纯碱200 克、青矾[FeSO4·7H2O]100克、香菇200克、冬笋4公斤、盐公斤、酒150克以及豆腐脑公斤,浸泡约半个月左右(每天搅动一次)。 无敌臭豆腐第二步尽可能多的祛除新鲜豆腐的水分,具体做法如下: 1)新鲜豆腐切成小块,放白布中间。

2)把豆腐包上,包紧一些,并整理边角。 3)包好的豆腐放在木板上,整齐码好。

4)用木板压上,压上重物[建议用哑铃,铅球也不错]压一整夜后,豆腐里的水份已经差不多榨干,取出来打开看看,可以看出来豆腐已经压得很结实了,这样做出来的臭豆腐质地会非常细腻。 无敌臭豆腐第三步就是搞破坏,就当新鲜的豆腐是你最讨。

苗家的饮食特色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苗家人的饮食与我们汉族的饮食截然不同。

苗家人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酸和辣。苗家人的早餐通常吃糍粑,我本以为这糍粑的做法与我们这边的年糕做法无异。但我却想错了,糍粑的做法要比我想象的复杂多了。首先要挑出一块最好的糍粑,然后将已腌好的咸菜抹在糍粑上。等糍粑的表面都抹上咸菜,散发出淡淡的酸味时,才能放进锅里煮。煮的过程中需要加入许多调味品,在汤中放辣油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酸辣爽口的糍粑出锅了。一顿早餐不仅做法复杂,连口味都这么重!

如果说苗家人的早餐已是如此的复杂,那么午餐就更加无法用语言形容了。苗家人吃饭喜欢用长长的桌子,一张桌子恐怕有两米长。吃饭时一定是有十来个人围在一起吃,桌上堆着大大小小的盆子,大一点的有洗脸盆那么大,小一点的也有平时做饭的小电饭煲那么大。不要奇怪,这些都是用来盛菜的。盆中的每一道菜都飘着许多花椒,菜旁还放着酸爽的调味品,让人看了不禁口水直流。

说到晚餐,长桌上一定会出现酒,不管男女老少都一定要喝酒。年轻人喝葡萄酒,每个年轻人喝完后都是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老年人喝白酒,透明的液体散发出一股香味。小孩子喝果子酿的“酒”,甜甜蜜蜜的很是好喝。但是不管什么酒,喝下后都会有一种辛辣的感觉。喝酒最少不了的便是下酒菜,一碗干酸菜配上臭黄豆可真是美味哦!

苗家人的饮食可真特别!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学了中国有56个民族,我记得妈妈以前跟我说过,我们是朝鲜族.晚上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查找了关于朝鲜族的资料.现在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和我家乡的人.据1990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我们朝鲜族人口有190597人.分布在30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黑龙江有452398人,吉林省有1181964人.延吉市位于吉林省东部,是我们朝鲜族的首府城市.朝鲜民族是一个能歌上舞的民族.其中有个扇子舞蹈.它是由一个女子来表演的;动作大放,给人以优美典雅的感受.还有一个叫象帽舞,它是属于独特的技巧表演,使所带象帽的飘带旋转如风,划出种种耀眼美丽的彩环.朝鲜族的民族乐器在我国也是独树一帜的.伽椰琴为朝鲜族传统弦乐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浓的弹拨乐器.它的形状近似汉民族乐器古筝.伽椰琴在演奏时,一端着地,一端放于腿上,右手弹,左手弄,表演姿态优雅别致.对于朝鲜民族来说,冷面和辣白菜是不能缺少的食物.冷面即清凉馥郁,又香甜新鲜.人们不仅在炎热的夏天喜欢吃冷面,而且在寒冷的冬天也喜欢吃.吃冷面还有一个意义:如果生日那天吃冷面会“长命百岁,命大福大”.我自豪我是一名朝鲜族.我爱我的家乡延边.————————————————————————————————————————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美食的范围是无边无际的,在别人眼里,可能只有山珍海味,鲍鱼海参才属于美食,其实有的时候臭豆腐也是一种令人回味的美食。

在路边的小摊上随处可见到卖臭豆腐的滩子,一元钱三块。以前爸爸总对我说:“路边小摊上的东西不卫生,你看那种油多脏啊?”“你看,那么多的人都在买,他们吃了就不生病吗?我也要吃嘛?”我反驳道。爸爸拿我没有办法,给了我一元钱,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来到买臭豆腐的小滩上,“小朋友,是不是想买臭豆腐啊,一元钱三块,很好吃的。”老板和蔼地对我说。我把一元钱给了他。

只见老板把三块豆腐放进锅里,用筷子把他们分开,随即锅里奏起了“噼里啪啦”的乐曲声,不一会儿,就全熟透了,我看得直流口水,恨不得立刻捞起来就吃。老板放进盘子里,递给了我,我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由于刚从锅里拿起来,太烫,我的嘴都快烫出了泡,爸爸见我这番模样,对我说:“很好吃吗?瞧你的样子,像几百年没吃饭一样。”“真的很好吃。”我对爸爸说。吃完豆腐,我连汁带汤全吃了下去,味道真是不错。

听了“我”自己这样的吃豆腐经历,你是不是也心动了,赶快去尝尝吧 ,保证让你回味无穷!

少数民族的研究论文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1)民族性。从根本上说,民族就是一个经济共同体。每个民族的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特点,或从事牧业、或经营农业、或擅长渔牧业等。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生产模式。(2)地域性。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相对固定虎供港佳蕃簧歌伪攻镰的居住区域,该区域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该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方式、范围等特性。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巨大差别,直接来自于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差异性。(3)相对落后性。在大多数国家,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落后于本国境内的主体民族。尽管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直到今日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与汉族地区还有着较大的差距。(4)复杂性。民族地区的经济一般比较复杂。不仅有一般地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还有其特殊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和宗教问题相交织,就使得民族问题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征。(5)国际性。在许多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有的民族甚至是跨境而居。我国大约有30多个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这些民族经济的模式、发展范围和程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民族经济的严重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以及国家的各类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以下简称民族生)离开家乡求学生活。由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部分民族生难以适应开放多元的大学生活,离不开“同乡圈子”,局限于小团体内部,缺乏交流、交往、交融的途径和平台,不利于自身的成长成才。一、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现状出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客观原因,民汉之间的隔阂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关系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华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在这种背景下,让民族生走上舞台展示自己,让汉族学生欣赏民族生、了解民族生、接纳民族生,探索构建相互嵌入的高校管理模式模式,促进民汉学生之间交流、交往、交心、交融,是做好高校民族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手段。当前,大学阶段学生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能够基本满足青少年德育教育以及民族团结教育的需求,但是,也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各学校发展不平衡,部分高校只重视智育,主抓第一课堂,忽视对德育的重视。学校领导对民族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位,没有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之中,缺乏相应的机制和保障措施,活动浮在表面,流于形式。二是民族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分散、不成体系,无法形成联动机制。目前,民族团结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仅限于演讲、座谈、报告会等形式,且参与面不够广泛。三是少部分民族生的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容易受到民族分裂分子的蒙蔽和蛊惑。近几年,三股势力加紧向教育领域渗透,与我们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阵地、争夺青少年一代。二、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开拓民族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搭建民汉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提升民族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实现民族文化共享、弘扬、传承,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丰富校园文化的前提,是践行教育强国伟大理念,培养政治坚定、知识全面、综合素质过硬的少数民族骨干的重要途径,对丰富学生培养路径、发展学生培养模式、探索学生培养体系、研究学生培养成效具有重要影响。(一)鼓励民族生展示与宣讲本民族语言、服饰、饮食、风土人情,以互知为基础,提高民族生的自信,帮助民族生尽快融入学校。民族生极其渴望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习俗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展示给其他民族的同学,以求消解认识误区、打破以往成见,与其他民族同学和谐共处。而汉族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神秘诱人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习俗以及其家乡的风土人情充满好奇,有了解的热忱与兴趣。在这样一个心理共识之下,为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学生搭建桥梁,为各民族学生建立友谊提供一个机会和平台,同时成为建立同伴关系、提升交往能力的心理契机。(二)建立普通生与民族生的朋辈互信计划,建立一种互相信任、团结友爱、富有凝聚力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民族生走出自己的小圈子真正融入到学校的文化氛围之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训练一批熟悉本民族风土人情、有一定文化素养、爱国爱校、友好亲和的民族生;吸引招募一批对少数民族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生,使之认识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与风土人情。通过训练与合作,提高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间文化差异的认识,形成兼容并包的气度,达成互谅互惠的关系。(三)巩固普通生与民族生的朋辈互助计划,提高民族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民族生专业素养,帮助民族生处理学业困难问题。形成朋辈互助机制,建立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互助模式,为民族生招募学业上的导师。利用结对关系,培养多方面深层次的综合素养。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 教育 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是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实践的需要,是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少数民族政治思想教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教育论文 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存在着很多问题,淡薄的 文化 意识、弱化的竞争意识、错误的宗教意识、落后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的不良后果。 经验 化的教育是没有办法达到与时??进、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 一、完善在民族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教育缺失 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把握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要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本民族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惯等,以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高度来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安定工作。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感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良好认知。 二、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他们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树立反对民族分裂的决心、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感等。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展览、民族知识答题竞赛、以及各民族的文艺演出等各种民族主题活动,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五十六个民族的了解,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客观认同,也促进他们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的了解,使各民族文化传统在最大范围内得到更好的交流与分享,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建立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 三、加大理想信念教育 要着力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学校要有规划的制定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 工作计划 ,定期 总结 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做有效的工作分析,总结经验,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容易产生的特殊问题。学生院长和辅导员要扎下心来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耐心、爱心、真心、悉心、责任心”的“五心”原则,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四、加深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升学的需要,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本民族文化环境来到非本民族文化环境,这使得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并出现孤独感、压抑感、无归属感等不良的情感体验。所以,各类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除需开展常规的心理咨询工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正常的心理卫生普及教育之外,还要系统的研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特点,与辅导员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努力针对有特殊问题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分层规划,逐步教会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驾驭自己心理的知识,增强自身抵抗能力。 五、拓宽创业和就业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依赖于该地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就要求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占一定比例的二级学院,要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筹计划为依托,加大少数民族学生就业信息的搜集和归纳,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 渠道 ,使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少数民族学生处;提前做好少数民族学生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能遵循自身特点,提早培养职业责任感,有助于 毕业 后顺利就业;积极探索各种教育模式,例如讲座、 报告 会、专场招聘等形式,多角度的实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帮扶。 六、强化舆情激化事件中的思想教育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尤其是具有自己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他们对所见所闻的一些不理解或误解,因而导致了一定范围内的群体性情绪波动以及较为激烈的言行反应,使原本的小矛盾扩大,进而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事件,我们将其定义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舆情激化事件。舆情激化事件的应急对待是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点难题,这就要求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第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消除舆情激化事件的根本原因。第二,灵活选择政治教育的载体,积极消除舆情激化事件的现实因素。第三,创建较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分析舆情激化事件存在的内在因素,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从根本上预防、杜绝、消除各类突发事件的隐患。 七、提升校园文化渗透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建设,将国家对于大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理念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彼此渗透结合,营造出适合民族精神培养的文化氛围,创造适合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特点,积极利用各种学生活动平台,尤其是文艺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在音乐、舞蹈方面的特长,自信的融入到集体之中,更好的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大融合。 八、加强生活中的人文关怀 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的申请工作。对少数民族的“三困”学生,要做好帮扶工作,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参加以勤工俭学为目地的各种 社会实践 活动。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也要本着倾斜照顾的原则,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来自学校的人文关爱和来至国家政府的深切关怀。与学校教学机构沟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分槽 饲养 ”。对于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起点低、提高难度大的特点,组织相关授课教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制定授课计划和合理的安排学分学时,组织优秀学生对他们小班补课,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按时完成学业。 综上所述,着力解决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塑造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应着眼地域特性、民族特征,并客观的考虑到他们在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实际特点,全面客观的不断完善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走健康发展之路,实现我们所期待的“精神成人、专业成才”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 猜你喜欢: 1. 少数民族政治思想论文 2.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论文 3.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4. 浅谈思想政治方面的论文 5. 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少数民族习俗研究论文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我们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会,文化系统与政治系统密不可分,国家意识形态直接表现为政治的与文化的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诗歌在西周时期乃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政治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政治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政治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政治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政治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政治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政治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政治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政治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政治,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政治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老庄之学与佛释之学从根本学理上来说都是否定诗文存在价值的,但是这两种思想系统却又都对古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无论老庄之学还是佛释之学都与诗文价值具有某种相通之处。在我看来,这种相通之处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品格,是对物欲横流之现实世界的否定。对此,人们名之曰审美主义。这是在康德的意义上使用“审美”这个概念的,即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老庄、佛释之学当然有诸多差异,它们各自在学理上也是头绪繁多。但究其主旨,可以说正在于否定一切现实世界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将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无知无识、无利无害的价值真空之中。所谓挣脱“名缰利锁”,也就是否弃现实生活中人人信奉的价值观念之意。老庄之“无”,佛释之“空”,根本言之即是将通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统统荡涤之后剩下的空灵心境,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在消除了一切内在与外在强制之后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老庄的“体道”、“达道”,佛禅的“顿悟”,大约就是指进入这种精神状态之中了。这种精神状态究竟如何,以平常心境自然很难真正体会得到,但根据老庄、佛释之学的言说以意度之,则这种精神状态与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审美体验”大约有某种重要的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 “达道”或“悟”的境界是恒常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瞬间的“达道”或“悟”的境界。老庄、佛释之学追求的是这种超越境界的恒常性故而否定诗文之价值。然而诗文和其他审美活动却是在现实中体验老庄、佛释境界的方便形式,故而对其多有汲取。正如人们不能在现实中成为英雄豪杰,就愿意借助于想象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这一理想一样,老庄之学以自然为指归,但是绝大多数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无法真正回归自然之中,于是吟咏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精神需求了;佛释之学以“四大皆空”为人生至上境界,然而现实生活的人绝大多数都在追求“实”而逃避“空”,于是描绘静谧、空灵、清幽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对“空”的向往了。简言之,老庄、佛释之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实现是难以确知的,但其于文学审美领域的实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念于是成为中国古代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相媲美的话语系统。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形成的。此期主流文化的承担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变体——士族文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实际贵族身份的文人。他们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须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获得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这一切都来自家族门第。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与君主集团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自然就将家族利益看得远远高于社稷利益,以至于可以说,在士族文人心目中是有家无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中国古代十分独特的文化场域——以谈论哲理、品藻人物、赏析诗文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言说空间形成了,即所谓“清谈”。这个文化空间的形成实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诗文风格都是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形成并充分发展起来的。这个文化空间是士族文人开拓出来的,体现了一种贵族化的精神倾向;反过来,它又大大强化和孕育了主流文化的贵族气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掘出一个具有超越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在这个时期臻于成熟的。 在这样一种贵族气息浓厚的文化空间中产生出来的诗文价值观,当然也不再是两汉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经世致用”的口号也被“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所取代。审美主义文论观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先秦时期道家那种自然主义的社会乌托邦与个体精神乌托邦在这时都成功地转化为诗文书画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了。 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几个文论概念来说明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的基本特征: (1) 自然。在六朝的文论话语系统中,自然这个概念是指诗文作品看上去像自然生成的一样,没有丝毫人为痕迹。这个概念的深层文化内涵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一切人为的文化建构的精神。在玄学风尚熏陶下,六朝文人极为欣赏自然山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总是生活在山水之间,于是他们一方面大造园林,将山水林木搬到自家庭院中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创造表现自然山水的诗文及绘画作品,以寄托向往自然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以自然为上、雕琢为下的审美价值观就形成了,于是, “自然”就成为文论话语中的核心范畴之一。(2) 远。这个概念在六朝时期正式成为重要文论范畴。“远”本来指空间距离之大,后来引申为时间距离之大。在《老子》一书中曾用来指“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所谓“逝曰远,远曰返”。六朝文人借这个概念意指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是诗文的一种重要审美境界。诸如“淡远”、“清远”、“高远”、“玄远”、“深远”以及“意远”、“心远”等等,其文化内涵都是指诗文所言说描绘的意象、意境对现实政治生活或通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与背离,是指精神对物质、灵魂对肉体、无对有、无为对有为、超验之物对经验之物的超越与背离。(3)韵。这个概念本是关于声音的,由于有韵之音能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后来引申为言辞表面之意背后隐含的余意、余味。六朝文人将这个概念用之于诗文书画的评价,有神韵、气韵以及风神气韵等用法。老庄之学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说,认为能够用通常言辞说出的东西不是那个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老庄又有“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之说,意指真正的“象”与“声”是不可以用通常的感官把握的。这样,老庄就给出了一种具有阐释学意义的观念:应该重视没有说出的东西。六朝士族文人秉承了老庄这种精神,在人物品藻上崇尚内涵与风骨,在书画鉴赏上标举“气韵生动”与“传神”,在诗文评价上则讲究“滋味”与“言不尽意”。总之,就是主张含蓄蕴藉而反对浅陋直白,这也是老庄之学在审美层面的显现。 经过六朝时期的张扬,自隋唐以降,审美主义文论观已然成为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相抗衡的文论话语系统了。以王昌龄(托名)《诗格》、释皎然《诗式》、司空图《诗品》为代表的审美主义文论观与元白的新乐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并行不悖,足见这种文论观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言说的合法性。宋、元、明、清同样如此。这说明在长期的碰撞磨合之后,在古代文化场域之中,儒、释、道三家学说已经找到了共存的方式;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触发,已经构成了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自由、博施济众与人格提升融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人格。在中国古代,文论或诗学话语、哲学或学术话语、文人士大夫文化人格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构关系,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 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诗文的文本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等方面的文论话语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传统,对此以往的古代文论研究重视不够。这个文论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易传》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可以看作是这种文论话语的滥觞。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体论。中国古代文体意识成熟较晚,汉儒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标准只能算是文体意识的萌芽状态。只是到了六朝时期,文体意识才算比较成熟起来。曹丕有“四科八体”之分,首次从文体角度将“诗赋”与奏、议、书、论等实用文体区分开来;陆机《文赋》有“体有万殊,物无一量”之说,是讲诗文文体的复杂多样;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则进一步以专篇论述文体之流变与特征,自《明诗》至《书记》凡二十篇,论及文体三十余类。而且对这些文体中所包含的更细微的文体差别也言之甚详。因此, 《文心雕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成熟的标志。此后,文体论的演变基本上都离不开刘勰给出的范围。当然,按照现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刘勰依然存在着文学与非文学浑然不分的问题。因为从审美角度看,古代文体几乎没有不讲究审美性的。即使是一封书信,也要写得情文兼至才行。对他们来说,无往而非文学;相比之下,倒是现代人的审美范围缩小了。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诚实在胸臆,文章著竹帛”的观点,不大重视诗文的写作技巧问题。同样也是在六朝时代,由于精神生活成为士族文人首要关注的事情,并且因此而在各个精神生活门类中都形成了独立而细致的评价系统,于是各种“技艺”也就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了。刘勰根据各种文体的特征,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已经涉及到写作技法问题。沈约等人更进一步提出“四声八病”之说,从声律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技法方面的原则。隋唐之时,诗人沿着六朝开创的创作习惯写作,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和丰富了创作技法与技巧。到了宋代,诗人们开始关注所谓“诗法”、“句法”问题。由于宋代新产生了“诗话”这种文论体裁,所以宋、元、明、清几代关于“体”、“格”、“音律”、“句法”等诗歌写作技巧和修辞方式的议论大大发展起来。涉及这方面的文字远远超过了那些工具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文论。 三是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这也是这派文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嵘《诗品》分析魏晋六朝时期诗人们的渊源,虽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注意到诗歌创作的前后继承关系应该是一项重要贡献。唐宋以后的诗文评,都把梳理诗人对前人的承继关系作为重要内容。例如,宋人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梳理江西诗派源流关系;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从体制、格律、风格等角度入手,对自《诗经》以迄宋代的诗歌发展演变源流进行梳理,等等。这种着眼于形式诸因素的源流辨析并不属于工具主义或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而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论说,故而应归于诗文评系统。 传统文论的现代命运 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陷于窘境。由于现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代替了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面对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传统文论似乎失去了阐释能力。但是,传统文论毕竟是曾经延绵千百年的主流话语,事实上,它们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形成的基础,并且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到现代文论话语系统之中。如果说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接受西方文论话语的过程,那么,古代文论话语也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一接受过程的“前理解”或“前结构”,从而对接受对象的选择、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在现代以来一直拥有很大市场。无论是“启蒙”、“救亡”,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都需要将文学这种具有莫大社会效果的言说方式当作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来看待。于是,现代文论就与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建立起极为亲密的关系——后者成为前者最有力的话语资源之一,前者则成为后者合乎逻辑的现代发展。从晚清改良主义者对文学社会功用的空前阐扬,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为人生的艺术”、左翼作家主张的“文学革命论”,再到20 世纪50 —70 年代一系列文艺政策的推出,其间无论存在着多大的差异,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精神却是比较鲜明的,这就是文学应该服务于社会。可以说,正是由于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做基础,才使得这种以现实服务为宗旨的现代文论话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主导地位。从1980 年代至今,由于来自中国传统与西方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资源在一个时期内被过度使用,导致了文论话语主流地位先后被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等等五花八门的西方文论话语所占据;倡导文学社会功用的言论空间受到挤压,日益被淡化和边缘化了。 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文论话语中的影响则比较微妙,现代只有那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论家才与之结缘。审美主义文论虽然以老庄佛释之学为理论依托,但它并不一定直接体现具体的老庄、佛释思想,后者只是为前者提供了进入纯精神、无功利的意义空间的阶梯而已。对于那些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奉行老庄清静自然或佛释无住无执修身原则的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来说,偶尔躲进空灵、超越的审美境界之中小憩一刻,也是对心灵的抚慰与净化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文人士大夫,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几乎人人对这种审美境界钟爱有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知识阶层那里也依然时时有所显露,这也就是他们接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的文化心理基础。我们知道,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是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口号就是“为艺术而艺术”。20 世纪20 年代,中国文学界有不少作家、文论家(主要是创造社成员)接受了这个口号,成为与“为生活而艺术”相对立的重要文艺主张。从表面来看,这种主张毫无疑问是从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拿”过来的,但是如果细加考察就不难发现,他们所“唯”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审美主义文论的东西。例如,周作人、林语堂、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文论观点就是如此。再看看那些在“为艺术而艺术”口号下进行的创作实绩,例如小品文、抒情诗之类,所表现的艺术境界也同样带有明清小品文的鲜明印记。这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在现代唯美主义思潮中实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传统诗文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它只关注文学文本构成方面的事情。这种文论传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对西方以“新批评”和“意象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例如,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燕卜荪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两次来中国任教,他的诗歌批评方法对当时中国诗歌创作与批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对燕氏提出的著名的“含混七型”说颇能心领神会,因为他们是从中国传统文论中固有的“含蓄蕴藉”角度来接受这种观点的。20 世纪80 年代,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文论界掀起热潮,将人们的眼光从社会历史拉向文本自身,这当然主要是当时文化历史语境所决定的,但是中国传统文论对于文本分析的重视以及积累的大量经验肯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另外的相关资料:

旅游民俗文化1、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涵义它是一个民族中的广大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使承的生活文化。2、旅游与民俗文化“入乡随俗”、“入国问俗”、“入国问禁”,早已成为旅游中的常识,旅游与民俗历来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诸多的文人学者,为了探索各民族历史变迁、民俗风情,行万里路,越千重山,进行旅游采风,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妙不可言的神话故事、宗教祭祀、民间娱乐等,大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和内涵。 3、民俗文化的构成民俗文化是社会共同体在劳动中,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人类活动的过程里自发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研究者一般将“民俗文化”分为“生产民俗”、“生活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等。4、民俗文化的特点(l)社会性和集体性风俗习惯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它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即使最初是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但个人的行为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融于社会民俗之中,才有生命力,也才能由集体的行为实现流传。 (2)类型性和模式性社会民俗现象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社会民俗文化现象一旦形成,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并成为约束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稳定性,在稳定发展中形成一定的模式,并按照这一模式代代相传。 (3)传承性和传播性社会民俗文化现象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当然传播性决非被动地、平镜式的复制,运动场跑步式的单调重复,而是“扬弃”式的贯通,是辩证否定基础之上的继承创新,兼容并蓄基础上的推陈出新。(4)稳定性和变化性 相对稳定性是指和上层文化相比,民俗文化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从来无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民俗尽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民俗在时空中传承、播布、演进,也必然受到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种种变形变异和消亡的现象。如傣族泼水节,称为“浴佛”节,但现在淡化宗教的成分,而加人娱乐的内容,取其吉祥洁净,对境内外游人有了吸引力。

少数民族媒体研究论文

我知道的更多,我能写,我来完成的

《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应梁主编,林超民任副主编。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册,115万字。现民族出版社拟于近期出版修订本。20世纪开始,民族史逐步从政治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民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开始倡导新史学,即提出了民族史的科目,并作了初步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吕思勉、林惠祥、王桐龄、吕振羽等学者,先后编撰出版数种《中国民族史》。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史研究工作,由国家民委直接领导和主持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55个少数民族各编了一部本民族的简史。近年来,诸多学者专家共同编写的《大百科全书?民族卷》问世,先后出版了翁独健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等。许多民族史学工作者所撰写的族别史、地区民族史、断代民族史论著相继问世。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民族史奠定了基础。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出版后,不少知名学者发表书评,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是研究中国民族史难得的创造性硕果,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为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本书荣膺中国图书奖、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第一, 它突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性。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从秦汉至清灭亡,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和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的疆域是不断变迁的,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但是我国的疆域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我国疆界早在汉代,由于匈奴、鲜卑的内附,就包有北至漠北与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由于南粤的臣服,而囊括南至南海的辽阔地区;由于西域各国的归降,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而管辖西域之地;由于夫余、挹娄的内附,使疆界东至于海上;由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将版图扩展到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历代王朝大体保持了这个疆域。我国今天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传统发展而成。中国传统疆域是由南部水田农业区、北方旱地农业区与北部草原游牧区组成的。我国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正是这个经济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有时受间接统治,但各民族间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由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中原相比较为落后,历代王朝为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政权,其形式与内地不同,如秦汉时期的属国、道、边郡,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史称“羁縻政权”,政权形式不同,属于中国统一的整体则毫无差异。有些少数民族虽也建立过独立的政权,但没有脱离中国整体历史的发展。中国是以汉族为主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不因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异;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汉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中国的历史疆域,不仅包据中原王朝的辖区,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辖区。统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权而言;整体的概念,则是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凝聚。政权的统一,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有时只有一个政权,有时有几个政权存在,但整体并没有改变。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纳入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论述,各民族的个性恰到好处地显示于共性之中。第二, 本书突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本书按照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来叙述中国各民族历史。历代王朝尤其是中央王朝的更迭演进及其几千年不断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有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历史的一个明显特征。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以及各民族活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以王朝发展的顺序这一客观存在为线索来笼括中国各民族的发展,不惟脉络清晰,而且多民族国家的同一性连贯性也由此上升到突出地位。事实上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清等大一统王朝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历代王朝的兴亡大都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少数民族的兴衰与中央王朝的统治也紧密相关。本书不是简单地以王朝更迭为线索编写各民族历史,而是在具体阐释中,将二者结合融会于一体,深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规律。这正是本书有别于以往中国民族史和一般中国通史著作的显著特点第三, 本书突出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性。中国各民族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任何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地发展演变的。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与周围的民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民族关系对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也使各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将民族关系史作为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和日益强化的凝聚力,并进而揭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本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更加鲜明。第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十分注意汉文文献,也注意吸收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尤其注意采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丰富资料,尽可能多地吸收近年来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很好写的,我就写过,可以给你发一些资料。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

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邓启耀,男,汉族,广东顺德人,1952年2月生于昆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教育和工作简历1971年8月-1978年9月在昆明汽车运输总站,车工、美工;当美工期间(1972-1978)多次在少数民族地区写生;1977-1978年在云南大学中文系新闻短训班学习,其间在藏区生活4个多月;1978—1982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任校学生会秘书长;读书期间,参加民间文艺教研室组织的民俗学调查多次;1982-1986年当过杂志编辑和公务员;1986年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次年7月被聘为助理研究员;1992年4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任副所长;1993年8月破格晋升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学科学术带头人;1994年5月—2000年1月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茶.人文地理杂志》社长兼主编; 2000年2月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任教授、系副主任;2003年5月兼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详细见:

邓启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及中美合作“民族文化田野考察群”中方负责人。现在在中山大学任教的同时担任中山大学飞天创意工作的指导老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探险协会人文及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民俗学和视觉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宗教美术意象》(199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1991)、《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1992)、《巫蛊考察——中国巫蛊的文化心态》(1998)、《访灵札记》(2001)等等。

陈国材,1938年生,内蒙古水利科学研究院退休工程师.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内蒙古呼和浩特老年书画协会会员,呼和浩特青城山水画院秘书长,内蒙古《草原风采》杂志编辑部主任,内蒙古文化助残慈善协会艺术顾问等,艺术特长书法与山水画.

作品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一、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是云南省惟一的一所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是在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和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基础上组建的新学院。学院下设美术系、音乐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广告艺术设计系、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系、服装艺术设计系。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艺术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美术学)、4个本科专业(美术学、音乐学、绘画、艺术设计)。初步形成了当代艺术、民族艺术、艺术设计三个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余人。聘有杜威·佛克马、史蒂文·施罗德、栗宪庭、王林、姚钟华、吴学源、王西京、林家阳、许平、王瑞章等著名艺术家、学者为客座教授。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200余人。学院学术成果丰硕,已出版学术著作、作品集、教材数十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0余篇、作品500余件(幅)。应邀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艺术展、表演赛30余次,作品在巴黎、伦敦、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卢森堡、波恩、香港、巴塞罗那、悉尼、东京、汉城等地著名博物馆及画廊展出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有艺术家被写进各种当代艺术史论著作,被中央电视台《人物》栏目专访。学院与多家企业、博物馆、画廊联合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探索出一套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艺术设计高级专门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学院自创办以来,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000余名,教学成果显著,办学声誉良好,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金、银、铜奖若干项。2005年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的学生具有观念新、创意好、知识结构合理、适应能力强等突出特点,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方针是:“强化民族艺术研究特色,把握主流艺术研究方向,实施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当代艺术教育理念,建立西部地区艺术学科教学、科研、创作、设计重镇;打通人文各学科壁垒,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艺术人才。”为整合学术资源、搭建学术平台,学院编辑出版学术杂志《艺术方向》,主办《民族艺术研究》杂志。[编辑本段]二、专业介绍(一)美术学专业 本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科研、评论、创作、编辑、策展、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与批评、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教学以文艺学基本理论为指导,强调系统的中西方美术史论的基本训练,重视理论学习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以及文史哲知识的汇通,培养学生能够献身传统和当代艺术各个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二)音乐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理论素养,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一定的音乐实践技能与基本的音乐教学、科研能力,能在高、中级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表演、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较全面的中西方音乐理论与音乐创作、表演方面的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创作、表演实践紧密结合。专业口径宽,毕业生适应面广,能满足社会多方面对音乐人才的需要。(三)绘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全面、系统的绘画艺术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能力,能在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创作、教学、研究、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对各门类绘画艺术、当代艺术的学习与训练,系统地掌握绘画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实现对传统与当代艺术从材料、表达方式到艺术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四)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于1994年正式开始招生,目前有在校学生近千人。学生分别来处国内10余个省、市、自治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国际现代艺术设计精要,实施科技与艺术结合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目前与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探索出了一套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艺术设计高级专门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已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2000多名,学生在参加的各级各类设计比赛中多次获得金、银、铜奖若干项。教学成果显著,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观念新、创意好、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性及动手能力强等突出特点,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符合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的学生基础课学习完成后将按室内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等五个方向培养。[编辑本段]三、毕业 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云南大学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证书。 四、录取条件 (一)凡符合普通高等院校报考条件,具有相关专业技能,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者均可报名。 (二)云南省以外各省(市、区)具有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的,云南大学认可其专业统考(联考)成绩;凡无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的省份,按该省(市、区)省级招办公布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达到考生户口所在地艺术类本科录取线的前提下,美术学、音乐学按文化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绘画、艺术设计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此项若与当地录取政策不相符,则按当地政策执行。 (四)具体录取原则及要求以各省(市、区)省级招办公布的云南大学招生章程规定为准。[编辑本段]美术学专业 本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科研、美术评论、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本专业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文艺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史哲知识,培养学生史与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编辑本段]绘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绘画艺术创作、教学、研究能力,能在有关文化、艺术单位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绘画艺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经过艺术思维与绘画造型的基本训练,具备绘画创作的基本能力。[编辑本段]音乐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一定的音乐实践技能及基本的音乐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表演、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重视培养学生较全面的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专业口径宽,毕业生适应面广,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专业调整的基本目标。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属于本科,并且是属于一本的 ,其教学地点在南校区和北校区,主要办公地点在北校区西北大学在西北大学虽然也有专科但是他的专科设置在桃园校区的职成学院(主要由各专业的专科和成人职教组成) 你说的应该是指北校区的一本艺术学院简介: 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前身是在时任校长、著名学者 张岂之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西北大学成立的美育教研室,初创于 1985 年,是西北地区 综合大学中较早建立的艺术教育机构之一。 1994 年建系,开始对外招收美术类本、专科生。 1999 年被批准为美术学硕士学位点。 2001 年,经过资源整合,归属文学院。 2006 年成立艺术学院,学科发展进入新阶段。 目前,艺术学院下设艺术设计系、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系、美术学系和中国书画研究中心、术设计中心、动画与影视制作中心。拥有专、兼职教授、副教授 17 人,教师 30 余人,学科梯队合理,教师专业素质良好。具有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广告设计,动画、新 媒体艺术 6 个本科专业方向以及中国书画创作与理论研究、装潢设计与理论研究、视觉传达、商业绘画、装饰艺术、广告设计等 6 个美术学硕士 研究生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千人。 你登宁夏大学的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有电话自己找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为我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考试分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和高职(高专)三个层次。 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人高等教育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 一、成人考试介绍 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参加全国招生统一考试,各省、自治区统一组织录取。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三种: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简称高职、高专)。 二、成考教材 成考用书除了大纲全国统一以外,教材辅导书试题集都没有做统一规定。考生在选择教材时应谨慎。选择辅导书、习题集时要看看出书组织单位是否是合法的法人,编写小组是否有正式的名称,出版社、出版单位最好选正规的单位。购书时应该到大书店或者各区县成考办购买以防盗版、假冒伪劣辅导资料回家害人,选择辅导书不能贪多也不可贪便宜。 一般而言,高中起点升专(本)科的教材就分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还有人大出版社和成教出版社出版等,专升本教材则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具了解,如果上辅导班的话高中起点的教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升本的教材用电大版高教版的比较多。但是如果是自学呢?最好用高教版和海南出版社的教材。 三、授课方式 成人高考的授课方式大体分为脱产、业余及函授三种形式,考生应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形式。 业余:业余授课方式一般在院校驻地招收学生,安排夜晚或双休日上课,所以,适合在职考生报考。 脱产:年龄较小或者想进入大学校门体验大学生活的考生可选择脱产的形式。脱产学习就是在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方式,其管理方式与普通高校一样,对学生有正常的、相对固定的授课教室、管理要求,有稳定的寒暑假期安排。 函授:该种学习形式也适合上班族人,业余时间少的考生。函授教学主要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自学为主,并组织系统的集中面授,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每学年安排3次左右为期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面授。面向教师招生的院校,面授时间一般为寒暑假。 报名时间: 一般在每年的8、9月份。2010年北京报名时间暂未确定,参照北京2009年的报名时间,为:8月15-28日网上报名,9月3-7日现场确认。 各区县均设报名点,现场确认需要带网报号及身份证件,毕业证原件,复印件。外地考生需要带暂住证。9月中旬的某周末开考。 2.脱产、函授和业余的学习形式所发毕业证书没有区别。 四、标准化试卷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部分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分为标准化分卷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分卷考试的科目为: 高中起点升本科: 理科: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文科:语文,数学(文),外语,历史,地理 高中起点升专科: 理科,医学,中医:语文,数学(理),外语 文科,司法警官学院:语文,数学(文),外语 专科起点升本科; 政治,外语,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大语,艺术概论,高数一,高数二,民法,教育理论,生态学基础,医学综合。[编辑本段]标准化试卷 2005年成人高等学校全国招生统一考试部分科目实行标准化考试,分为标准化分卷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分卷考试的科目为: 高中起点: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 专科起点(专升本):政治、外语、专业基础课。 标准化考试(全科采用答题卡不分卷考试)的科目为:医学综合(专升本)。 其它统考科目不实行标准化考试。[编辑本段](一)试卷 1、标准化分卷考试:同一科目试卷分为试卷(Ⅰ)、(Ⅱ)两部分。试卷(Ⅰ)的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上,试卷(Ⅱ)的答案应填写在试卷(Ⅱ)上,二者不能混淆。试卷(Ⅰ)的答案采用计算机评卷方式,试卷(Ⅱ)的采用人工阅卷方式。考生如将答案写错地方,就会白白丢分。 2、标准化考试:同一科目试卷不分卷,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编辑本段](二)答题卡 标准化分卷考试所用的答题卡为32开幅面,采用一题二卡制,即有A、B两种格式。考试时考生不论用哪种卡作答,评卷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正确填涂答题卡,是保证计算机评卷质量,保证考生成绩准确的前提。 1、姓名栏 请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缺考标记的信息点由监考员给缺考的考生填涂,参加考试的考生千万不要填涂。 2、准考证号 准考证号有十位,请考生将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园珠笔认真写在空白格内,然后再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如果涂错准考证号,就会影响成绩和录取。 3、科目 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史地综合、理化综合、医学综合、民法、生态学基础等,考生考试时考哪科就把哪科的信息点涂黑,千万不能涂错,否则就会影响计算机评卷。[编辑本段]二学历 2005年成人高校仍停止免试招生第二专业专科学历教育学生,考生需参加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录取人数纳入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数。 中国自考成考学历将被加拿大认可 我国教育部与加拿大魁北克省签署的《关于互相承认学历、学位和文凭的合作协议》,已经生效,这是我国在中、北美洲国家中签署的第一份互认学历、学位的协议。 协议签署后,留学生在魁北克省学习所取得的学历回国后将得到认可,学分换算将逐渐形成统一标准。而且,以前在原则上并不认可的自考、成考学历,在通过加拿大相关机构的评估之后将逐渐得到认可。[编辑本段]部分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 根据教育部《关于调整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部分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的通知》〔教学司(2005)5号〕的精神,从招收2006级成人高校学生起(考生2005年10月考试、2006年春季入学),教育部对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科目的部分专业基础课调整如下: 1、取消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考试科目中的《医学综合》、《中医综合》、《监狱(劳教)基础》、《公安专业基础》等4门专业基础课考试,所有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的考生,均只考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公共课。 2、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中的民法专业基础课考试改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 3、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经管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2(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等六个一级学科)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等数学1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文史中医类: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教育学: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4、高中起点升本科考试科目 文史类:语文、数学、外语、史地 理工类:语文、数学、外语、理化 成人高考报名条件 1.报考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的考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除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普通班外,各类成人高等学校以招收在职,从业人员为主,不得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医科院校招收从事医务工作的在职人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班(以下简称“高职班”)经教育部批准,可招收成人中专、成人高中、职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以及社会青年。 3.师范类专升本科班除教育管理类专业可招收中学校长和其它少量教育行政干部外,其它专业限招普通中学教师和各中专学校普通课教师。师范类高中起点本、专科班,主要招收中小学教师、校长和其它教育行政干部。[编辑本段]成人高考院校及志愿填报 一、报名时如何选择学校 与其他各种类型的学校一样,选择成人高等学院首先要看其师资力量如何,是否有专业的教授成教课程的老师;其次要看其成人高等教育是否有独立的学院编制;第三要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看其教学的硬件设施是否齐备;第四要尽量选择那些比较有名的,或者办学时间比较长的学校报考。 此外,还要看其是否是一所管理严格的学校。因为成人高等教育学院自身具备颁发学历证书的资格,所以有些院校就打出容易拿到毕业证书的旗号进行招生。但一般这类学校的社会口碑不好,用人单位不认可他们的毕业生。学生在选择成人高等学校时,学习态度要调整好,是为了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才参加成考,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选择管理严格的学校,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其社会口碑很好,能够得到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文凭的含金量自然很高。 二、考生志愿填报 每个考生可填报1至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选报1至2个专业志愿。如果填报二个志愿,不得跨科类兼报,即要保持所报志愿的科类一致、考试科目相同。 1、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2、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考生在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后,还可以填报三个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3、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 4、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求学机会,在本科和专科志愿后还设了两项调剂意向选择。 5、凡报考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必须为第一志愿,否则该志愿无效。 成人考高的录取工作采取分批录取的办法,即艺术、体育类专业参加第一批录取,高中起点本科、专升本专业参加第二批录取,高中起点专科参加第三批录取。录取中,各批录取工作不会影响到其他批次录取。 就高中起点考生而言,如艺术、体育类专业没被录取,不会影响到本科或专科专业的录取;同样,填报专科且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也不会因为填报本科志愿而受到影响。在填志愿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正确区别志愿的类别。有的考生想报艺术类本科专业,但却填在"高中起点本科非艺术体育"栏内,这实际上浪费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第一志愿重要,第二志愿和调剂志愿也不能轻视。在志愿表上,每批录取院校考生可以选报两个志愿,每个录取院校,可填两个专业,另外,还设计了"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和"同意调剂的条件"栏。考生必须慎重选择第一志愿,重视第二志愿和调剂志愿的选择。同时还要注意拉开第一、第二志愿间的差距。 在填写调剂录取栏时,考生首先应明白调剂栏的内容和含义。志愿表上,"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的含义是考生所报志愿学校未被录取时,是否同意调剂到其他院校:"同意调剂的条件"的含义是考生所报志愿未被录取时,如同意调剂录取,是同意调剂到"相同学习形式",还是"相近专业"或"就近学校".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考生而言,首先应在"所填志愿未被录取是否同意调剂"内选择"同意"栏,而"同意调剂的条件"内不作任何选择。 一般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可以兼报,但报高职不能兼报专科。高中起点本科可以兼报专科外语、外经贸类的专业。 三、志愿填报先本后专 如果既想报本科,又想报专科时,建议考生先报本科,后专科,因为录取时,先录本科,后录专科,如果倒着报,万一考分高了,本科就无法录取了。 填报志愿时,还要注意一志愿和二志愿关系。录取时,北京市成招办规定,从第一志愿高分到低分录取,一志愿未录满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录满了,则第二志愿不予录取。所以说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招生名额等因素。 再有就是艺术类考生不能兼报文史类,专升本考生一定要注意科类问题,跨类考生不能调剂录取。这在以往的考试报名中,也经常有考生填错。 四、避免误报浪费志愿 考生要仔细阅读宣传材料中的每一项,理解各类符号代表的内容含义,避免因错填而浪费志愿。《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后面注明的内容,尤其要仔细查看,对限招、系统内委培的专业不能填报,避免浪费志愿。 一般学校招生专业后注明或"委托培养"、"定向招生"的有生源范围。许多学校的定向生(或委培生)不对社会招生。另外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名牌大学全日制脱产学历班多不向社会招生,一般为企业委培或定向招生。这些都是考生要了解的。有些艺术、体育、医类招生专业对单科成绩或身体素质有特殊要求,对有限报条件的专业,考生一定要看清楚,以免误报。 考生填报的学校和专业都要有合理的梯度,要慎重选择第一志愿学校,填好第一志愿至关重要,第一志愿是考生提高录取成功率的关键,第一志愿可选报自己最想学习的专业和学校;避免同一层次的志愿互相"重叠".填报志愿时尤其不能把多年来报名人数多、录取分数高的院校或专业并列起来,否则非第一志愿将不起作用。例如一个考生将北外、北语、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首师大、二外等并列考虑,这就等于浪费志愿,因为这些院校同属一个档次。 第二志愿在录取中的作用远不能与第一志愿相比。但是,绝不应由此而轻视填报第二志愿的意义。由于学校志愿分布的不平衡性,每年总有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取满额,需要调阅第二志愿甚至调阅调剂志愿考生的档案。万一考试考生发挥有失水准,第二志愿就起作用了。因此,考生可将第二志愿作为保底志愿,要仔细斟酌、慎重落笔。 五、报考时各专业可否兼报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掌握这样一条总的原则,就是在相同层次中,相同考试科目的专业可以兼报。具体到2005年的招生政策是这样规定的: 1、高中起点升本、专科文史类、理工类专业不能兼报。 2、高中起点升本科专业可以兼报高中起点升专科(高职)专业。 3、公安类成人高校的全部专业、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中医药和中央司法警官教育学院的监狱管理、劳教管理专业不能相互兼报,但可兼报文史或理工类中文化课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 4、在高中起点本、专科专业中,报考艺术类专业的,可以兼报文史类专业;报考体育类专业的,可以兼报理工类专业。 5、专科起点升本科只能在统考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中兼报。 报考高职(高专)和专升本专业,只能在统考考试科目相同的专业中兼报。高起本可以兼报高职(高专)。报考艺术类专业,可以兼报文史类专业;报考体育类专业,可以兼报理工类专业。[编辑本段]成人高考录取工作 (一) 录取工作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即:在符合成人高校招生条件、考试成绩达到投档分数线的考生中,由招生院校根据"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 取"的原则,确定新生录取名单;由市高招办负责审核录取名单;招生院校按审核后的录取名单发放录取通知书。招生院校要处理好招生过程中的遗留问题。 (二)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考生统考科目的成绩和招生院校招生计划数按科类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报教育部备案。 1、录取新生时,既要重视考生统考总成绩,又要注意与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文史类中的财经、管理专业录取时,是否需数学单科成绩的要求;外语、外经、外贸专业录取时是否需外语单科成绩的要求,由招生院校自行确定,并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2、体育、艺术类(除史论、编导类专业外)本科各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同科类本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艺术类各专业数学不计入总分,下同)的70%,专科不低于60%. (三) 高中起点升高职(高专)的公安类成人高校的全部专业、医学(中医学类和药学类两个一级学科除外)专业、中医药业专业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管理专业、劳教 管理专业的招生,如资格线上生源不足,可降低分数线向招生学校投档,但最低不得超过同科类高职(高专)最低控制分数线的70%。 (四)接考生填报的志愿录取结束后,若招生院校还有计划余额的,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可补填有计划余额招生院校的志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