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高血压病人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高血压的原因 :
1.遗传因素
大约60%的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压升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均可影响血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高血压的机理 :
(一)精神、神经学说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人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
神经系统在血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延髓血管运动中枢有加压区、减压区和感受区,在脑桥、下丘脑以及更高级中枢核团的参与下主司血管中枢调节,如各级中枢发放的缩血管冲动增多或各类感受器传入的缩血管信号增强或阻力血管对神经介质反应过度时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产生,这就是神经源说的解释,对此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起了主要的作用,通过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使小动脉收缩。长期的高血压灌注产生的结构强化作又可使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血管壁增厚而血管腔变小,加上可诱发血管壁细胞膜电活动,加强了血管的收缩反应以及交感神经对肾近球细胞的作用促使肾素释放增多从而维持高血压的状态。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平衡失调肾缺血时刺激肾小球入球动脉上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可对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起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Ⅰ而后者经过肺、肾等组织时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又称激肽酶Ⅱ)的活化作用下形成AngⅡ,AngⅡ再经酶作用脱去天门冬氨酸转化成AngⅢ。在RAA系统中AngⅡ是最重要的成分,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加压作用约为肾上腺素的10~40倍,而且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带分泌醛固酮促使水钠潴留,刺激交感神经节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提高特异性受体的活动从而使血压升高。它还可反馈性地抑制肾脏分泌肾素和刺激肾脏分泌前列腺素。RAA系统功能失调时高血压就会产生,由于肾素主要在肾脏产生故以往有高血压发病的肾源学说。然而,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水平增高者仅是少数,近年来发现组织中包括血管壁、心脏、中枢神经、肾皮质髓质中亦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它们可能在正常肾素和低肾素高压的发病以及高血压时靶器官的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遗传学说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以及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均提示遗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有家族史的多,其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比同龄非直系亲属的高,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动物实验早已从大鼠中选出SHR品系,高度提示遗传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高血压病发病的“膜学说”,认为高血压病病人组织细胞膜有遗传性的离子运转障碍,尤其在钠摄入增加时不能将Na+排出细胞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Na+潴留,经过Na+-Ca++交换使细胞内Ca++增加,而且通过膜除极化使兴奋性增高,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在患者的亲属中也可见这种情况。高血压病患者中组织相关抗原类型以HLA-B15、HLA-B8和HLA-B12为多。
上述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单一遗传因素很难形成高血压,高血压这一遗传类型是源于多种遗传基因,而且后天因素对高血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四)摄钠过多学说大量的实验、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钠的代射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在食盐摄入量高的地区的人群,如在日本本土的日本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而食盐摄量低的地区的人群,如在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中,则几乎不发生高血压。限制钠的摄入可以改善高血压情况,服用利尿剂增加钠的排泄也可降低增高的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在高血钠影响下病情恶化,减低摄钠则病情好转。应用去氧皮质酮要在加服食盐的情况下才引起高血压。肾上腺皮质增生所致的高血压也需有钠的参与。死于高血压的病人和动物,肾动脉每单位体积干质的钠和水含量较无高血压者高。钠贮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引起心排血量增高;小动脉壁的含水量增高,引起周围阻力的增高;由于细胞内外钠浓度比值的变化而引起的小动脉张力增加等,都可能是发病机理。但是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均发现,改变摄盐量和血钠水平,只能影响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个体的血压水平,故认为饮食中盐的致病是有条件的,对体内有遗传性钠运转缺陷使之对摄盐敏感者才有致高血压的作用。
(五)高胰岛素血症近年来高胰岛素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引起人们的关注。观察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而糖耐量降低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较正常者为高,高胰岛素血症者还常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上述表现多见于肥胖者。动物实验亦发现SHR有胰岛素抵抗存在。
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Na+-K+ATP酶促使胞内Na+浓度升高、机体钠潴留,降低Ca2+-ATP酶活性增加细胞内钙浓度促使血管阻力上升,以及增加交感神经活动而导致高血压。但是,并非所有高胰岛素血症者都有高血压,反之亦然,二者的关系尚须继续研究。
(六)其他前列腺素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高血压可能与肾髓质合成有扩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A或E的不足有关。血管舒缓素-激肽系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可促进激肽的降解而使其扩血管作用消失,血压升高。吸烟、饮酒过度、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致肥胖者也易有高血压。
如何预防高血压 ?
1、中午小睡。工作了一上午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吃过午饭后稍稍活动,应小睡一会儿,一般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老年人也可延长半小时。无条件平卧入睡时,可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使全身放松,这样有利于降压。
2、晚餐宜少。有些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应配些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稠,促使血栓形成。
3、娱乐有节。睡前娱乐活动要有节制,这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如下棋、打 麻将 、打扑克要限制时间,一般以1小时至2小时为宜,要学习控制情绪,坚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不可计较输赢,不可过于认真或激动,否则会导致血压升高。看电视也应控制好时间,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视屏幕前,也不要看内容过于刺激的节目,否则会影响睡眠。
4、睡前泡脚。按时就寝,养成上床前用温水泡脚的习惯,然后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解除一天的疲乏。尽量少用或不用安眠药,力争自然入睡,不养成依赖催眠药的习惯。
5、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应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伸一下懒腰,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适当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微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
高血压相关 文章 :
1. 为什么会有高血压
2. 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
3. 年轻人高血压治疗方法
4. 年轻人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5. 造成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高血压论文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杨京楠,姬春,刘新萍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医护人员健康教育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11):82-84。
[2]温绍君,张蓓。高血压的正确诊断及恰当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337-339。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黄雪颜,李美婷,何咏欣等。健康自我管理模式信息平台在社区老年性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3,41(3):100-103。
[5]袁华,李文涛,彭歆等。我国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评价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5(35):4190-4193。
[6]梁小华,顾东风,张欢等。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药物治疗和直接医疗费用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8):732-736。
[7]李淑霞,汤嘉敏。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3-14。
[8]胡晓林,游桂英。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3,42(11):1263-1265。
[9]李顺珍。个性化健康教育干预老年高血压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58-2259。
[10]侯鲜桃,马晓红,张艳辉等。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29(2):73-75。
[11]王安龙,李玲玲。高血压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3,24(7):1074-1076。
[12]梁颖,鲍勇。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188-191。
[1]刘国树。白领高血压特点及处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1):15。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4,12(4):483-486。
[3]宦红梅,白小明。糖尿病社区联动管理新模式实践与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2012,9(29):1736-1740。
[4]董元丽,刘振东,赵颖馨等。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与冷加压试验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29-33。
[5]魏永平,阙伟东,叶定村等。家庭动力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的影响[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2):69-71。
[6]庄润森,向月应,韩铁光等。深圳市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7):587-591。
[7]孟建勋,欧立华,徐磊等。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嘱服药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8):31-33。
[8]常永智,王少彬。家庭在实施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98-100。
[9]魏威,熊巨洋,童雪涛等。贵阳市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4,27(1):11-13。
[10]赵雅荣。试析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5):125-126。
[11]李芳,郭燕,王亮等。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5):100-102。
[12]徐小玲,唐新华,黄歆然等。浙江省城市社区高血压管理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6):459-462。
[13]卢海霞,宋艳,许彬等。探讨家庭固定伴侣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知信行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6):471-474。
[1]张筠婷,范书英,王勇。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诊疗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107-108。
[2]林仲秋,张金霞,冯国飞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降压治疗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01):49-51。
[3]陆名婷,林仲秋,张金霞。综合护理干预预防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22-24。
[4]吴闻慧,汪海娅,方宁远。老年人体位性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9(04):206。
[5]唐建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血压改变及其对神经认知障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3,11(20):112-113。
[6]刘乾惠,刁晓兰,周锡平。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06):37。
扩展阅读:
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一、要避免饮酒及浓茶,必须戒烟。
二、适当摄入糖,以补充热量,但不宜摄入过多,以免增高血脂,加速动脉硬化。
三、饮食上应限制食盐量,一般肾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应超过5g,若伴严重水肿、心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时,每日食盐量应限制在3g以下。
四、劳逸结合是高血压肾病生活护理的重要内容。适当减轻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采取半休或全休。
五、肾性高血压可能起源于身、心两个方面,所以一旦有高血压症状,心理应正确对待,不能过分紧张,顾虑重重,那样反而会使血压升高,应放松情绪,保持乐观,自我调节到最佳心理状态。
六、睡眠应充足,不能睡得太晚。高血压肾病患者要避免操劳,所以规律的引起也是高血压肾病生活护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七、轻度患者可按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等,伹必须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因为按时锻炼可带来精神上的良好感觉以及放松情绪,这样均对身体有益。但重症病人,肾功能不全或血压过高的患者,则应限制运动。
八、控制食用动物脂肪,因动物脂肪会加重血管硬化,不利于肾功能的保护,应食植物油,如大豆油、花生油、香油等,因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多,能降低胆固醇。
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国外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降低血压目标值: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的ACC/AHA指南提出将老年高血压的目标值从140/90 mmHg下调到130/80 mmHg,这一临床实践支持了更强调降低血压目标值的观点。2. 治疗策略创新:近年来,药物治疗在降低老年高血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成为常规治疗药物。此外,膳食改善、运动、减轻体重等非药物干预策略也日益受到关注。3. 注意并发症:老年高血压与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等相关并发症密不可分,国外的研究也在探索着针对这些并发症的治疗方法。4. 个体化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需要进行个体化,并且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生理年龄、医学史等因素。总之,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高血压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国外对老年高血压的研究不断推进,也为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编辑同志:我母亲58岁,患高血压多年。最近1年多情绪变得明显焦虑,特别担心自己会不会发生脑梗、心梗,在家中干什么活都没有心情,经常夜晚失眠,这样反而使血压更加不稳。请问这是不是又患上了焦虑症或抑郁症之类的疾病?这与高血压有关系吗? 浙江田×× 田读者:你好! 你母亲的情况,在临床中并非罕见。临床实践和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和情绪焦虑和抑郁互为影响。 高血压易于伴发情绪焦虑和抑郁 虽然有诸多的抗高血压药物可供治疗选择,但最终能够治愈仍显困难,且随病程的进展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焦虑和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方面的并发症之一。 有统计显示,高血压并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是%和%,老年高血压伴发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为%,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焦虑、抑郁者也高于正常孕妇。国外资料报道,高血压伴发焦虑、抑郁的患病率为15%-50%,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3:5。 高血压患者可能因为对自己的病情过分注意和担心而忧虑,或对可能的卒中发作感到恐惧而焦虑不安,甚至会产生死亡恐惧或疑病观念。病程较长且个性悲观者易于出现抑郁情绪,加之对自身病情认识不足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缺乏,对不良预后结局的消极心理等均可导致严重抑郁状态的发生。临床中,有人将这类伴发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称为焦虑抑郁型高血压。 焦虑和抑郁情绪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曾有研究对2992例血压正常者随访7~16年后发现,高抑郁评分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较无抑郁的人群增加2倍;已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重性抑郁发生的风险是正常者的3-5倍。另有研究对2149名男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随访10-20年以后,发现42%的高血压患者处于高水平的焦虑状态。提示焦虑和抑郁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情绪焦虑可以通过增加心脏输出和血管阻力导致血压的一过性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值均上升,久而久之会使升高的血压固定下来形成高血压。焦虑不仅可导致原无高血压的人群血压升高,也能使高血压患者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愤怒情绪也与血压上升密切相关。小怒时平均舒张压上升,大怒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上升。 抑郁与高血压的关系,一般认为两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即应激。抑郁的发生除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外,不良生活事件(心理应激)亦可诱发。而高血压也属心身疾病,也可由某些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应激)所导致。有些抑郁症患者。由于缺乏动力和活力,情绪低沉,少言少动,血压等生理指标趋于下降,故有人认为抑郁与高血压无关。但多数研究表明,高血压和抑郁互为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注意降压药和抗焦虑抑郁药物的相关副作用 某些降压药物的使用有引起情绪抑郁和焦虑的可能,应予以注意。如降压药利血平可使约1/4的患者出现抑郁状态,而普奈洛尔、美加明、甲基多巴等降压药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情绪焦虑和抑郁。 对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的高血压患者可并用某些抗焦虑抑郁的药物,但要注意其中有些药物,如某些三环类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抗抑郁药与血压的关系较为复杂,有时候使用中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也可能使血压升高,应慎用并注意观察。近年使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中,有些品种如万拉法新也可使血压升高,有报道显示,其可使24%的血压正常者和54%的高血压患者出现血压上升现象,临床中应用宜谨慎。 对焦虑抑郁型高血压患者应配合使用一些抗焦虑抑郁药物,不仅可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也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对于无焦虑症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人也主张配合应用些小剂量的抗焦虑药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会比单用降压药获得更好的疗效。
1、预防和治疗国外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减少饮酒、增加运动量和改善饮食等。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B受体阻滞剂等。手术治疗包括肾动脉成形术和肾移植等。2、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易患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力衰竭等。国外研究表明,通过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风险,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采用降低胆固醇和血糖的治疗方案。3、血压管理目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目标也是国外研究的一个热点。一般认为老年人的血压管理目标应该放宽,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的范围内,可以更好地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总的来说,国外研究认为,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国外高血压老年人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外的高血压老年人研究集中于探索各类治疗方法,综合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首先,对高血压老年人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根据中国老年学杂志(China Geriatrics)发表的一项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横断面研究,以及美国维拉斯卡斯医学期刊(Wiley-Vasc Med)发表的一项关于老年患者降压药物治疗有效性的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其次,国外研究机构重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并认为这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情的有效途径。美国《肾病预防与治疗》杂志(Nephro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运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已取得不错的控制血压的效果。此外,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对老年人的血压调节及其他器官功能发育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治疗。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亿。近几年来发病率却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中青年比例占了34%。 这一方面是由经济发达,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与以往相比发生了较大改变,以精细饮食为主的生活习惯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血管硬化加速而过早出现高血压症状;另一方面则是因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过大和劳累造成精神紧张从而诱发高血压。 中青年人大多为生活和前途疲于奔波,加上总认为自己精力旺盛,患了高血压却仍然蒙在鼓中。多数人在患感冒或其他疾病求医时才得知自己已患上高血压。 提醒中青年人,要多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定时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做好心理调适,利用各种途径舒缓心理压力。在治疗上应明确自己的症型,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王主任还说,对于一些服用西药降压不甚理想的患者,不妨尝试中医药降压治疗,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平稳、缓慢,不会导致血压过低,并可减少血压反弹现象。 对于目前还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遗传因素我们是很难改变的,所以预防高血压发生最重要的就是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就高血压而言,第一,不要吃得太咸,每天每个人摄入的盐要少于6g。 这个包括所吃的所有食物里面的盐,不仅仅是指在炒菜里加进的盐。人每天真正需要的盐量不是太多,口很重的人要慢慢地改。 年轻人少吃盐,如果吸烟的人尽量戒烟,喝酒的人最好不要喝酒,还有控制自己的体重。有一个公式,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大于24,就是超重了,就要限制体重。 还有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其实是一个比较难量化的东西,怎么叫精神紧张,我们现在中年人大部分在单位里都是骨干,青年人也都是重任在肩,而且生活中也会发生很多事情,都会对中青年人精神上产生一种压力。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紧张其实也是高血压非常重要的原因。要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就是尽量注意规律的生活,不要对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过分的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果都能够注意到、做到这些,是能够预防很多高血压的发生的。 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就是要经常的测量血压,对于中青年人来说,我觉得一年至少要测一次血压,在很多城市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首诊都要量血压。中青年人自己也要注意,现在血压计买起来也不是很贵,一定要注意一年至少量一次血压,如果觉得有点儿头疼、头晕的时候,要想到可能是血压高了。要有这么一个意识,再加上要控制生活方式。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运动,我刚才忘了说了。运动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方式,可以使你解除紧张,身体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像很多年轻人工作特别紧张,上下班坐公共汽车,很多人买车,这种生活方式都趋向越来越不运动,年轻人一定要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是对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一般状况下需要笔者将论文之中的学术资料、论文研究文献、注释文献等等诸多资料进行集中展示与整合,进而集中地展现在论文形态之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一) [1] 汪勤。 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3) [2] 孙月红。 音乐疗法在手术室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10) [3] 张勤英。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03) [4] 赵香银。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07) [5] 叶媛媛,杨琼,徐敏,王蓉蓉。 手术覆盖单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07) [6] 王爱琴,钟世良,贾赛雄,王丽英,农春花。 舒适护理在急诊骨折手法复位看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04) [7] 葛建芳。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J]. 护理与康复。 2009(02) [8] 周艳,刘晓丹,李勤,梁娜。 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 护理研究。 2008(34) [9] 张颖。 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 护理研究。 2008(16) [10] 杨建芳。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5) [11] 杨建芳。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5) [12] 许平。 老年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07(23) [13] 刘小芬,赵施竹。 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07(08) [14] 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吴秀东,寿红艳。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07(06) [15] 陈蓓敏,陈清。 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 护理研究。 2007(12) 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二) [1]李建华,金锦华.我国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18) [2]万洁,夏绿芳,史卫星,张萍,管建粉.九江地区三级医院循证护理的现状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3(25) [3]曾铁英,赵梅珍,毛秋婷.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的聚类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15) [4]叶赟,张兰凤.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先决因素与实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12) [5]黎娟,彭燕丽.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16) [6]颜志妤.探讨普外科病房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 [7]高宛红,刘琴.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3(13) [8]万海霞.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 [9]高爱梅,卢慧兰,李红,余小东,徐云梅,方菊林.循证护理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02) [10]张玲.循证护理应用于10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02) 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三) [1] 宋琳琳,王东信。 肾移植手术麻醉的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1) [2] 鲁迪,江金财,徐骁。 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会议纪要[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2(04) [3] 刘志洪,卢一平。 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效果[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2(03) [4] 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15) [5] 郑儒君,符琰,段迎,闫锴,李俊英。 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22) [6] 郭利利,李漓。 外科护士多元化疼痛管理短期课程培训效果评价[J]. 护理学杂志。 2012(12) [7] 傅艳玲。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14) [8] 曾军,罗远国,李洪,眭维国,张旭,王东,胡春林,马艳。 不同镇痛方式对肾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1(32) [9] 冯琳云,王欣然,许亚红,王思。 普外科ICU病人入室后舒适状况与基础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1(30) [10] 韦凤琴,韦凤美,白凤霞。 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护理语言[J]. 中国护理管理。 2011(10) [11] 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29) [12] 解丹,郑瑾,苏兰若。 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4) [13] 黄亚青,张红。 对二级医院外科护士自控镇痛知识的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10) [14] 范澍田。 熵原理在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J]. 标准科学。 2010(07) [15] 汪晖,徐蓉,黄海珊。 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0(11) 猜你喜欢: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3.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 4.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电子版 5. 关于高血压护理的论文范文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晚期的一种并发症。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必然导致循环阻力逐渐增加,左心室为了克服外周阻力,必须加强收缩,才能将血液射入主动脉,这样左心室逐渐发生代偿性向心性肥厚。肥大的心脏重量常常超过400g,甚至可达800g,(我国成年人正常心脏重量在250g左右),左心室壁厚度可达2cm以上(正常心脏左心室壁厚度约),其肌纤维厚度为正常的一倍。虽然心肌纤维肥大明显,但肌纤维间的毛细血管数量并无相应的增加,所以,在单位体积内毛细血管的密度相对地比原来降低了,这样使肥大的心脏纤维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状态;另一方面,冠状动脉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而发生血管壁营养障碍,内膜通透性增强,有利于血液中类脂质向内膜浸润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样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加之左心室长期负荷加重,久而久之,收缩力减退,失去了代偿能力,而发生左心衰竭。左心衰竭后,舒张期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灌注受阻,左心房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因而逐渐肥厚并扩大,最后发生右心衰竭,而导致全心衰竭。 由此可见,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通常要经历一个漫长过程。早期只有心肌代偿性肥大,并无症状。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展,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前区和主动脉瓣听诊区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旦发生心慌、气急、乏力、咯血、浮肿等一系列症状,便是已发展到心力衰竭的标准。因此,要减少该病的发生率,最重要的是尽早控制血压,避免长期持续性高血压状态。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 : 1. 定时规范服药; 2 、清淡饮食; 3 、加强运动; 4 、回避不良环境(如紧张环境); 5 、注意气温变化; 6 、细心体会身体变化,对照中风预兆信息; 7 、保证充足的睡眠; 8 、保证心情愉快、恬淡; 9 、一定要制怒。
近些年来,基础科技领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以下是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
1、量子计算机:
2019年,谷歌宣布在其Sycamore量子计算机上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算任务,证明了量子计算机在某些情况下比传统计算机更有效。这项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导致许多应用程序的重大突破,例如更快的药物开发和更高效的数据加密。
2、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特别是CRISPR-Cas9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可以准确地更改基因序列,对于治疗遗传性疾病、创新农业生产和研究动植物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
3、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器能够理解自然语言和图像,从而实现更加智能的自动化和人机交互。
4、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的成本在过去十年中急剧下降,这使得太阳能电力的使用变得更加实惠和可行。此外,新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和开发中,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力的效率和可靠性。
5、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安全通信技术,它可以实现绝对安全的数据传输。近年来,量子通信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实现了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保密直接通信。
这些技术突破将对许多行业和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和社会发展机遇。
基因编辑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技术,它可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精确的修饰和改变。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精准地进行育种、疾病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系统,它利用特定的酶和RNA分子来选择性地切除或修改目标基因。CRISPR-Cas9技术的优点在于精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因此成为目前基因编辑领域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精准育种,例如在植物领域中,基因编辑可以使作物更加耐旱、耐病、产量更高,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在动物领域中,基因编辑可以对家畜进行基因改良,使得它们具有更好的肉质、更强的免疫力等特性。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基因缺陷疾病,例如囊性纤维化、色盲等等。然而,基因编辑技术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道德风险。例如,对于人类基因编辑,可能会引发不可逆的基因变异和道德争议。因此,在运用基因编辑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伦理和道德标准,避免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一、在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逐年增多 安徽省许多原创性的成果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58年开始动工兴建的淠史杭灌区工程,是一个渠、库、塘、站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不仅解决了跨地区、跨省区的1198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也解决了合肥、六安等城市的生活用水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几项重大科技成果,还体现了极高的自主创新水平。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的研制”项目,使我国核聚变研究跨进世界前沿。奇瑞公司的“奇瑞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全国首次设立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唯一的一等奖。2008年,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量子中继器的实验实现”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2008年度世界物理学十大进展,美国《SCIENCE》杂志公布的2008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该校陈仙辉教授研究小组发现的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成果又榜上有名。这些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也初见曙光。2009年5月,中国科技大学在合肥建成世界上首个光量子电话网,不久又在芜湖市建成世界第一个“量子政务网”,这标志着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正走进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量子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体现其应用价值。 二、科技成果的应用与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企业成为科技成果来源的主体,“八五”期间,安徽省登记科技成果3026项,其中企业完成950项,占,与独立科研机构取得的922项相当。“十五”期间,全省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2364项,其中由企业完成1189项,占,比“八五”期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企业已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十五”期间登记的科技成果中,应用技术类成果占重要地位,达到2161项,占总数的。2006~2008年,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的11个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启动,共安排300多个研发项目,投入财政资金亿元。企业作为主体承担了大部分科研活动并取得重大成就:申请专利69项,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14项;37个项目通过科技攻关,被列入省“861行动计划”,拉动产业投资567亿元。其中,奇瑞的混合动力汽车和安光所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成功服务于北京奥运会;丰原集团研制出低成本、高活力纤维素酶,以玉米芯为原料联产柠檬酸、木糖醇的生产线试车成功;淮南矿业集团的循环硫化床煤热电多联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两淮煤炭分级利用找到一条新路;海螺集团的工业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已应用于80多条生产线,成为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矿井深部开采和巢湖水污染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支持4亿多元。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1988年小平同志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战略思想,始终指引和照耀着安徽省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创新型安徽”主战略,依托火炬计划等,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发展,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整体上提高了全省国民经济的质量和素质。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从1988年的1059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3212亿元,年均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328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亿元以上的353家,10亿元以上的63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9家,其中国家级6家,孵化场地面积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14家,累计毕业企业524家。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19家,其中国家级6家,实现营业总收入1387亿元。 四、探索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 为贯彻2008年初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要求“在自主创新上应有更大作为”的指示精神,落实当年9月刘延东国务委员视察安徽关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有更大发展的要求,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2008年10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自行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并开展了聚集有效的探索试验。 1、建立了领导重视协同推进机制。省及三市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省市联动,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联手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格局。 2、建立了骨干企业引领带动机制。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确立了一批重点扶持的核心企业,实施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的核心项目、派遣了一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科技特派员、形成了一批落实创新政策的科技专员。 3、建立了聚集载体、整合资源机制。围绕全省七大新兴产业发展,与中科院、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企业共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基地和中心,共引入3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到试验区转化,引入50多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到试验区创业。 4、建立了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机制。省及合肥市共建了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中心,在芜湖、蚌埠建立分中心,搭建科技文献、大型仪器和设备、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等信息共享平台,其中科技文献、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共享平台已与长三角平台实现对接。 5、建立了综合改革配套促进机制。确立深化科技、金融、人事、教育、土地、国有企业等六项改革,每项改革都建立起由省领导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市领导负责,省市有关部门具体落实的机制。 五、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省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有效提高了全省研究与开发的质量和水平,扩大了安徽在国内外的影响力。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进一步加强了与兄弟省市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分别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密切与沪苏浙开展科技交流合作,共建区域创新体系。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全省科技进步和
“雄性老鼠产仔”究竟是怎么回事?此项研究的突破与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伦理问题又如何避免?11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冯学超来解读这项研究。相关新闻报道 截图自Nature揭秘:变雄性老鼠体细胞为卵细胞两只雄性老鼠“产”下后代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尤其是分子剪刀技术CRISPR-Cas9的普及,对于人类基因进行改造的伦理与道德争议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在华盛顿共同举办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探讨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科学、伦理和社会问题。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上,来自日本九州大学的林克彦教授团队首次利用雄性小鼠的细胞培育出了有活力的卵子,从而使两只雄性老鼠“产”下了后代。通过梳理Nature的报道不难发现,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团队将从小鼠体内分离出来的细胞体外培养,通过称为“细胞重编程”的技术将一般的细胞变成多功能干细胞(iPSC)。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细胞自发地丢失了Y染色体,这一步类似于遗传过程中的突变。冯学超解释,在生物界的繁殖中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其中有性繁殖比起无性繁殖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在进化过程中创造一种变异,“这是物种为了更好适应外界的压力而产生的。”第二步是通过药物作用诱发这些丢失了Y染色体的细胞产生染色体加倍,产生了核型为XX的雄性小鼠细胞(雄性小鼠天然的性染色体为XY)。然后,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诱导细胞分化成卵细胞。可以理解成通过调整细胞这个机器运行所需的“程序”,使原本的干细胞转变成了卵细胞。最后,用类器官(一种在培养皿上生长的,结构类似真实器官的细胞基团)培养该“卵细胞”,并用小鼠精子完成类似试管婴儿技术的体外受精。这些“受精卵”被移植到雌性小鼠的子宫内完成发育,产生幼崽。“这项研究从原理上看,还是比较简单的,实际上就是对‘诱导型干细胞’的应用以及染色体的转换问题。”冯学超介绍。此外,有网友对“母鼠背靠背跟公鼠缝在一起,共享妊娠期血液微环境”的实验操作表示不解,认为这样的话“两只公鼠产子”的标题有夸大的嫌疑。图据Nature事实上,通过手术将两只小鼠的循环系统相连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但这种技术需要使用“裸鼠”,即被剥夺免疫功能的小鼠,否则小鼠将会对其他小鼠的血液产生免疫排斥而死亡。“‘共享血液环境’其实是相当难的,因为会存在排异现象。但是确实有可能性。”冯学超称,“两只公鼠产子”实际上是一个遗传学上的判断,因为子代小鼠的遗传物质,也就是DNA,完全来自于两只公鼠。冯学超表示,从实际应用上来看,仅凭两只公鼠确实无法完成所有过程,需要有母鼠代孕,“所以说‘两只公鼠产仔’其实不太准确的。”专家:最大突破是实现了染色体的转换要走上实际临床应用“相当难”“其实体细胞诱导成为干细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日本科学家此项实验最大的突破点主要是实现了染色体的转换。”冯学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冯学超认为,这项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原封不动照搬到人的身上。一方面是编程的与人体内发育的体细胞差别是很大的,还有很多缺陷存在;另一方面X染色体转换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众所周知,生物学前端技术用于临床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里的漫长不仅仅是来自技术攻关的困难,也来自整个社会在伦理上的接受。据媒体报道,峰会上,研究人员除了讨论CRISPR/Cas9等技术治疗遗传疾病的最新进展,也重点关注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和政策监管。“受制于技术和伦理的双重压力,这项技术要走上应用,特别是临床应用,是相当难的。”冯学超称。据报道,林克彦教授表示,该研究的主要动机是希望能够为罹患不孕不育症的夫妻提供一种生育治疗方法,例如患有特纳综合征的妇女,她们拷贝的X染色体有一整个或部分缺失的情况。“如果是作为基础研究,这项技术还是很值得推进的。”冯学超指出,但如果要运用到临床治疗,“通过来源于女性的体细胞,对于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研究可能作用更大。”资料配图 据图虫创意由于人工创造生命的技术有被滥用的可能,冯学超认为,一方面国家在立法上需要“下重拳”,只有合理、进步的法律才能推进技术的进步,从而使科学技术不会变成“潘多拉魔盒”;另一方面,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需要有自觉性,“必须自觉抵制那些可能对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技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组组长王皓毅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考虑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学家从不说永远,原则上,实验已经在老鼠身上完成了,当然它也可能在人类身上实现。但我可以预见到未来(该技术)会遇到很多挑战,我无法预测(克服它们)将花费多少年。”王皓毅称。
目前干细胞治疗效果并不是100%的见效,所以一定要慎重,建议好好的咨询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用干细胞治疗,平时注意饮食习惯,别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而且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引起肾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有以下几点:1、病原体,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还有原虫等等,这些可以引起肾脏的急性的感染,而出现炎症,使肾功能的急剧下降而表现为肾炎;2、患者口服一些药物、重金属等等,这些东西都会使肾功能的下降,对肾脏造成损伤属于药源性的损伤;3、一些肿瘤,常见的良恶性肿瘤都可以使肾脏受累,出现肾炎;4、其他的疾病引起,比如敏性紫癜、肝炎、糖尿病,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5、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紊乱;6、遗传因素。
肾炎与饮食1.急性肾炎的饮食治疗肾小球肾炎分型多,临床表现复杂,饮食治疗原则要根据病人的肾功能状况和蛋白尿的程度来确定,亦应注意病人的水肿和血压情况.做综合分析后再确定如何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在限制的范围内应选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每天尿量>1000毫升时,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但每曰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低盐低钠饮食有水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成蛋、松花蛋、腌肉、海味、挂面等。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或酱油,可用糖、醋、芝麻酱、番茄酱来调味。限制高钾食物 当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竹笋、百合、干红枣、鲜蘑菇、紫菜、榨菜、川冬菜、冬菇、杏、藕、高粱、玉米、扁豆、番茄、丝瓜、苦瓜等。限制入液量 应根据病人每天的尿量多少来控制入液量.一般的补充方法是除补充与前一日排出尿量等量的液体外,再多摄入液体500~1000毫升。如果尿量少或伴有水肿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应不超过1000毫升。供给适量热能和脂肪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卧床休息.热量不要过高,膳食中脂肪的含量不宜多,且应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为主,即以植物油为主。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由于限制含钾较多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减少,维生素的摄入会明显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尤其是维生素c,每日不应少于300毫克。2.慢性肾炎与科学饮食食物中主要有三大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肾脏病病情有影响者主要是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又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如果缺少会造成营养不良及机体免疫力低下,对健康不利。因此,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调整饮食蛋白质入量。一般认为,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应该摄入正常量蛋白质,即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当肾功能不全出现时,才限制蛋白入量,一般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克左右。不能过度限制饮食蛋白质,以防造成营养不良,而且在所限制的蛋白质入量范围内,要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进食,如牛奶、鸡蛋、新鲜瘦肉及鱼等。非优质蛋白质如豆腐、豆类制品等植物蛋白不是不能食用,但其比例不应超过蛋白质总千克入量的三分之一。所谓优质蛋白是指必需氮基酸多的蛋白质。必需氮基酸在肾功能不全时常严重缺乏而必须补充。但是,单靠食物补充,哪怕是含必需氮基酸最多的食物�如鸡蛋含%,牛奶含%�补充,也难满足需要。所以在限制蛋白质入量时,应该注意补充药物性必需氮基酸或其衍生物。肾炎又称开同或复方α—酮酸,是目前较理想的适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药物,该药除能补充必需氮基酸进行营养治疗外,配合低蛋白饮食还有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的作用。在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氮基酸治疗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每日进食的食物要有足够的热量。这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如麦淀粉、藕粉及食糖,及植物油来做到。热量最好能达到每日每公斤体重千焦(每克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能产热千焦,每克脂肪能产热千焦),以保证摄入的蛋白质能被机体充分利用去合成自身蛋白质(热量不足时,蛋白质将同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一样,被作为燃料氧化产热,而不能在分解成氮基酸,被再利用合成自身蛋白质),纠正机体负氮平衡。患者家属最好能到书店买一本《食物成分表》,以便详细了解各种食物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从而帮助患者安排好每日膳食。此外,若慢性肾炎患者有高血压或(和)水肿时,限制食盐入量也很重要,以减轻机体水,钠潴留,有利降压及利尿,一般应每日摄入食盐3克左右为宜。3.肾盂肾炎的饮食调养肾盂肾炎是细菌侵入肾盂、肾盏和肾实质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一般称肾盂肾炎及输尿管炎为上泌尿道感染,而尿道炎、膀胱炎为下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大多并发下泌尿道炎症。该病好发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为1∶10,在老年妇女和高龄男子中常见发病。急性肾盂肾炎一般起病急骤,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全身酸痛、腰部钝痛或酸痛,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等;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多有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病史,临床表现不一,发作时可有尿路刺激症状,发作间歇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到后期可出现肾实质严重损害,出现高血压、贫血、多尿、夜尿、酸中毒,甚至发生尿毒症。尿化验检查可见血尿、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等。(一)饮食原则1.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大量饮水,每日摄入水量应在25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迅速排出。2.调节尿液酸碱度。磺胺类、氨基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多食用一些碱性食物或碳酸氢钠(小苏打);而四环素族、呋喃坦丁等药物在酸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食用酸性食物或口服大量维生素C,使尿液酸化。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4.提供丰富的营养,包括充分的热量、数量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的供给。(二)食谱举例早餐:金丝卷(面粉50克、鸡蛋10克)小米面粥(小米面50克)雪里红烧豆腐(豆腐100克、雪里红50克)加餐:橘汁饮料200毫升午餐:大米饭(大米150克)素炒豆芽菜(绿豆芽100克)土豆烧牛肉(牛肉100克、土豆50克)紫菜汤(紫菜10克、小白菜叶20克)加餐:豆浆晶50克,配成200毫升饮料晚餐:包子(面粉100克、瘦猪肉30克、大白菜100克)拌西红柿(西红柿100克、糖10克)菠菜豆腐汤(菠菜50克、豆腐50克)全日烹调用油20克全日热能9030千焦(2150千卡)左右。(三)食物选择要点1.酸性食品有鱿鱼、鱼松、鸡肉、鲤鱼、肉类、紫菜、花生、大米、面粉等;碱性食品有裙带菜、海带、蘑菇、菠菜、大豆、栗子、香蕉、油菜、胡萝卜、土豆、萝卜、果汁、牛奶、豆腐等。另外,茶、咖啡也属碱性食品。2.食谱中要适当增加汤菜类或饮料,以保证充足水量摄入。4. 肾盂肾炎的护理“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而引起的泌尿道炎症。病菌可从尿道口上升经膀肮、输尿管进入肾盂及肾脏。“肾盂肾炎”分“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两种。急性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慢性;慢性由于治疗或休息等因素,亦可引起急性发作。此病多见于女性,特别是育龄妇女。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发热畏寒,腰酸痛,尿频尿急尿病。常规检查常为小便中带有大量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较少见。尿培养可找到细菌。护理要点:1、鼓励病人多喝水,增加排尿量。2 、定期作小便化验和培养,掌握病情。3、 妇女要注意性生活、月经期、妊娠期卫生。4、 女婴时期即就注意尿布的清洁无菌。5、 如患者经治疗发热仍不退或反而升高者,有进或伴有剧烈腰痛的需送医院治疗。家庭护理要点:1.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妇女要保持外阴清洁,慎用盆浴。月经期、妊娠期及婴儿要特别注意讲卫生,防止上行感染。患有急性肾盂肾炎妇女,治疗后一年内应避孕,以免怀孕而加重病情。2.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都应多饮水,每日摄入量2500毫升以上。目的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及炎症分泌物排出。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和身体锻炼。3.注意观察有无发烧和尿路刺激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后期,注意有无肾脏损害症状,如高血压、贫血、尿毒症等。4.药物治疗后,注意有无药物的副反应,如口服药物后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反应询问医生后,方可改用其他药物治疗。5.如果需要做尿培养,应做好以下准备①应在用抗生素前或停用抗生素药5天后留尿标本。②收集清晨尿。要保证尿液在膀肌内存留6~8小时。③留尿标本前要充分清洗会阴部,保持尿液不受污染。留尿时要留取中段尿置于无菌试管内。④留好的尿标本,要在二小时内作培养和计菌落数,以免有杂菌生长,影响判断结果。若有特殊情况需将尿液冷藏在4C以下的冰箱内。6.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导尿或泌尿系器械检查,防止感染。5.肾病综合症患者的饮食调护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着低蛋白血症的高度水肿等临床症状,因此,有些患者在饮食调摄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有的患者认为尿中丢失的蛋白质过多,必须进食大量的蛋白质以补充身体内的损失;有的患者则惧怕进食蛋白质,每餐只吃一些蔬菜,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漏出量、,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过多的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而蛋白质量摄入不足又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尿中蛋白质丢失的多少来确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体重为适度,以优质高蛋白饮食如肉、蛋、奶、鱼类为好。若患者出现了氮质血症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摄入以能最低限度地维持氮平衡为宜,全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宜限制在50g左右为宜。至于盐的补充,也应根据水肿的程度分别给予低盐无盐或无钠饮食。水肿不严重者,每日供给钠在2000mg左右,其中还应该包括食物中的含钠量,并允许在烹调时每日加用食盐2—3g或酱油10—15ml;水肿明显者,全日供钠量限制在1000mg左右,烹调时不宜加用食盐或酱油;高度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简称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超过3个月,即为CKD。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有学者研究发现同源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来修复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从而改善肾小管和细胞间质的低氧状态(出自《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作者:周敬等)国内有学者对9例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了同种异基因BMSCs移植治疗, 其中8例移植前有肾脏损害, BMSCs移植后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 并且取得较好疗效,SLEDAI评分降低, 短期内能降低ANA、抗ds DNA抗体滴度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补体C3水平升高,肾功能好转,病情缓解。(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和应用》,作者孙凌云)国外相关临床研究这是一篇刊登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杂志上的文章,标题为《肾脏疾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与挑战 》(翻译成中文)文章描述了全球16项关于干细胞疗法在肾损伤中的临床实验结果,总结了当前干细胞治疗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分析结果表明,接受干细胞疗法之后,受试者的血肌酐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Terg细胞增加、CD4 + T细胞增殖减少,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其中有2例受试者的肾小管炎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得到恢复。展望干细胞为慢性肾病患者及家人带来新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信在更多、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技术会日益成熟,让更多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