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妇科疾病研究最新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

妇科疾病研究最新进展论文

妇产科护理应用相关论文

【摘要】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妇产科开腹手术治疗的800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

察组,各40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优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恢复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

优化护理。

妇产科。

开腹手术。

切口感染

大量研究发现,开腹手术是目前治疗各类妇科疾病的主要手段,且发挥着较大的临床作用,但对于如何避免术后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仍然是临床较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随着护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术室优化护理在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

本研究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行妇产科开腹手术治疗的800例患者采取了手术室优化护理,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入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800例妇产科患者,且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系

统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同时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0例,年龄22~68岁,平均(±)岁。

手术类型包括350例剖宫产、16例子宫肌瘤、21例子宫切除术、5例异位妊娠开腹、8例卵巢囊肿开腹。

观察组400例,年龄23~67岁,平均(±)岁。

手术类型包括352例剖宫产、18例子宫肌瘤、16例子宫切除术、4例异位妊娠开腹、10例卵巢囊肿开腹。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包括手术室空气消毒、核对患者临床资料、杀菌处理等方面,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予以手术室优化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术前交流

由于进行开腹手术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如不及时进行调节,不但会降低手术治疗效果,还会影响预后恢复,继而对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术前加强病房访视工作,通过交流详细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同时,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如患者担心手术疼痛,此时可向其介绍主治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麻醉效果等。

另一方面,向患者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包括手术方式及内容、术中注意事项、实施手术室优化护理的重要性等,借此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严格无菌操作

首先,增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意识,并严格要求术前洗手方式及程序。

其次,手术前30min,由专门护理人员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妥善管理及保存未使用的无菌物品。

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当提前准备好手术器械、物品等,并在术中有秩序地协助医生进行手术。

强化手术室护理工作

第一,麻醉前,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并尽可能地解答患者内心的疑虑,以此消除其紧张感,确保手术的顺利。

第二,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瞳孔变化、意识状态、心电图显示等。

同时,充分保护患者暴露的皮肤,以免发生感染事件。

第三,将手术室人数控制在最低人数限度,尽量减少人员走动次数以及出入手术室的次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手术效果。

术后病房随访

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实施术后随访工作,主要掌握患者的饮食状态、伤口愈合情况等内容。

在此期间,将每一次的随访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为下一步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观察指标

(1)切口愈合及感染指标:手术完成后,患者切口愈合优良,且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表示为甲级愈合。

患者切口愈合效果一般,且未出现化脓现象,但存在血肿等不良反应表示为乙级愈合。

患者切口愈合失败,同时出现化脓现象,甚至需要实施切口引流的表示为丙级愈合。

(2)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来详细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及感染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352例非常满意、43例满意、5例不满意,分别占、、,护理满意度为。

对照组中269例非常满意、56例满意、75例不满意,分别占、、,护理满意度为。

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P<)。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11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

对照组中有32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

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P<)。

3讨论

开腹手术在妇产科疾病治疗工作中是最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诱发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事件,进而影响手术治疗质量,极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2-3]。

经实践证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紧密关系,其中包括:开腹手术创伤大,侵入性操作形式会降低患者的抵抗力,继而引发切口感染,这也是导致该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手术器械是否得到正确消毒。

手术室内空气是否流通等。

因此,如何预防切口感染发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研究发现,良好的护理方式不仅能确保临床治疗效果,还能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力的支撑。

近年来,随着护理水平的发展与进步,手术室优化护理在妇产科开腹手术护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发挥着良好的护理效果。

手术室优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研究中主要通过术前交流、严格无菌操作、强化手术室护理、术后病房随访等方面实施护理内容。

一方面,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一定心理疏导措施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情绪成分。

另一方面,则能增强手术室人员的无菌意识,不断完善及规范术室操作程序和流程。

在这样的护理模式下,除了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细菌感染切口,还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进而达到手术治疗目的。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行手术室优化护理后甲级愈合率为、护理满意度为,均高于对

照组的、,同时切口感染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这与国内文献[4-5]结果一致。

总而言之,手术室优化护理在妇产科开腹手术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既能降低切口感染率,还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由此说明,手术室优化护理是一种高效、正确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颇高,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丽琴 单位:龙岩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刘颖.手术室护理对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0):200-201.

[2]周赛亚,章雪莲,张彩虹.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5):491-492.

[3]杨继兰,王凤云.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5):3381-3382.

[4]伍雯园.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医疗,2013,32(6):163-164.

[5]张静.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30-131.

妇产科护理应用相关论文

摘要:

目的目的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作用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

1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各为27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

结论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可做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

整体护理干预。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

止血时间。

满意度

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当前被广泛运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且发挥着较高的运用效果[1][2][3]。

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院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治疗时间为2014年1月~2015年1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一组为对照组(n=27),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38岁,平均±岁。

17例患者为初产妇、10例患者为经产妇。

另一组为干预组(n=27),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39岁,平均±岁。

18例患者为初产妇、9例患者为经产妇。

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可做对比研究。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保持病房环境整洁、详细记录病情等,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如:①术前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出评价,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并通过听音乐、两两交流等方式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另外,通过发放手册、知识讲座等措施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以及利用以往成功治愈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②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面部表情、呼吸等,加强静脉通道护理,确保其正常使用,另外妥善做好输血输液等工作。

③术后护理。

为患者设计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应当以蛋白质丰富、含热量高的食物为主,另外提醒患者注意休息,切忌过度运动。

同时,加强患者的出院健康宣教,再次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及休息,并加强阴道流血情况的观察,如果流血量超过月经量,则需立即入院处理。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时间、止血时间、住院天数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均使用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P<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妇科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篇1 浅探中医妇科腹诊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妇科腹部诊断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多年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传统中医腹诊方法,当代中医的新发展、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以其促进中医妇科临床诊断的发展。结论:作为中医的重要部分,中医妇科腹诊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源于《内经》、《难经》、并在随后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所发展,逐渐形成,腹诊的内容丰富,辩证思想贯穿其中,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打下的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医妇科腹诊成为中医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支,在结合当代的腹部探查方法,使得诊断技巧更佳丰富,大大降低了误诊率,促进了治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中医妇科病 腹诊 四诊 中医诊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一个分支,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器械辅助检测使得内诊广泛应用,传统的腹诊在临床上越来越少,本文就临床腹诊经验,文献、历史资料、展开讨论,浅谈腹诊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 1 腹诊在中医妇科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腹诊主要作为一种临床手段,用于中医临床上的辨证,最早出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古老的医学专著之中,《内经》中关于腹诊的记载是后来腹诊发展的起源,《伤寒论》则是将腹诊与辨证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并将其运用在对治病机理的分析,临床辨证,预后判断中,形成了初步较完整的腹诊理论体系,对腹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妇科腹诊作为中医腹诊中的重要部分。但在近年看来,已经被传统的内诊取代,滞后了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医妇科腹诊已经逐渐走向狭窄,偏离了传统中医的发展方向,并且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现代中医腹诊包括较为广泛,不应当只局限在腹腔,还包括了胸腔的望闻问切。若腹诊只单单指腹部的诊断,或只是内诊中某一项检查,那是对腹诊的狭隘理解。 现代腹诊主要包括胸腹以及五脏六腑的城廓,因此中医腹诊是包括了胸腹部内所有脏器的,即使只是从临床上对腹诊进行狭隘的理解,即指的是胸腹部的切诊,这一块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五脏六腑当中就有三脏五腑是位于腹部内的,十二经脉当中,只有足太阳膀胱经脉不是循行于腹部当中,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均是在腹部内,因此,若出现妇科疾病的症状、体征,就会表现在腹部内,中医腹诊是中医四诊在胸腹部诊断中的具体应用,因此,中医妇科腹诊在内科诊断中具有广阔的视野,能从全局出发,提高了确诊的概率。 2 中医妇科腹诊的具体应用 腹部在医学上,泛指胃脘下至耻骨毛际的部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对腹诊中的腹部进行了如下定义:腹部是指包括胸区、心区、左胁部、右胁部、左胁下、右胁下、脐部、小腹、左小腹、右少腹、心下十一个区域。其中在中医妇科腹诊中主要检测的区域是上腹、脐腹、少腹、小腹等区域,应广泛的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腹诊的概念:腹部诊断即腹诊,腹诊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主要是指对胸腹部的按诊、触诊,应属于中医四诊中的切诊范畴,即被临床上普遍理解的腹诊,清代医学家俞根初这样描述:“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若欲知其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另一种腹诊则是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诊断中的综合运用,即广义的腹诊,这一观点主要在日本汉方界多见,不仅仅是对胸腹部的触诊,还注意观察胸腹部的整体形态变化,塌陷或膨隆,腹白线的异常等,也受到我国很多学者的支持,包括王邦言等人在内。 腹诊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腹诊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胸腹诊、虚里诊、脐诊及腹部穴位诊断四个方面,胸腹部的诊断则是指对胸腹外在形态、颜色、温度、紧张度、胀气度、疼痛、痞硬、急结等症象诊察,属于腹诊的一部分;而虚里诊则是指,对非实物虚里的位置、脉搏、音量、色泽、等多角度的诊断,属于腹诊中的核心内容。脐诊则是对脐形态、周围气血运行的状态的诊断;通过腹部周围穴位的诊断而判断内部脏器的病理变化。具体的将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望诊主要是通过对腹部形状、色泽、润枯等外在的变化来判断内部器官的形态和状态,即望诊主要是医生运用视觉对胸腹部的形态、色泽、心尖搏动、腹形、脐部改变及腹部动悸等情况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了解人体胸腹体表的正常和异常状态及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一般来说,腹部色泽暗淡、腹部形态塌陷、多可以归属于虚证;反之若腹部的颜色光亮,腹形饱满圆润,那多可归为实症;具体在临床上的应用如下,若患者腹部皮肤松弛、干枯色黄、疑为气血亏虚或胎儿不正常,也可能胎死腹中;又若当患者妊娠时,腹部过大,可能为羊水过多。 闻诊:闻诊指的是,医生运用听觉去了解胸腹部的情况,主要可以依据听诊来诊查腹部的声响去了解内在病变的方法,必要时也可借助听诊器辅助诊断。诊察内容:包括脏腑自然发出的声音和叩诊或按压胸腹时所出现的音响,(如患者形体素肥,今见消瘦,肠鸣漉漉,多为痰饮作祟;腹中鸣响,嗳气时作,多为肝郁气逆;食后腹胀,摇腹声作,多属中气下陷,常伴阴吹正喧,前者如呼吸咳喘、呕吐呃逆、嗳气、太息等),按压音则主要依据不同部位扣压后所反映出来的鼓音、实音、浊音具体情况,来判断内在脏腑组织的胀气、肿块、水饮、瘀血等不同病变情况;此外,腹部听诊还可以检测胎儿在体内的发育的状况等。 问诊:问诊是指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家属,以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进行初步了解、判断现在症状和其他与疾病相关的情况,是辅助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 切诊:所谓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去按压、切压患者腹部的多个部位,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腹证的一种诊断方法,切诊在腹诊中占有主导地位,因此是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腹证奇览》一书中将按压法分为覆手按压法、三指探按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妇科腹诊中主要的诊断手段,主要通过医生用自己的手掌、手指去切触腹壁、以探查内部腹壁的坚硬、温寒、以及其他积压疼痛情况来确诊。传统上讲,若腹中按压出积块,需要细心诊察肿块小大、形状、硬度、活动度及喜按拒按等情况以辨识其良恶性质。 参考文献 [1] 王邦言.中医腹诊浅议[J].陕西中医,2004,25(4):336-337. [2] 孙忠年,陈选平.中医腹诊学[M].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91:1-276. [3] 稻叶克,和久田寅.腹证奇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中医妇科论文范文篇2 浅谈女性妇科不孕育的中医治疗 摘要:不孕症是指婚后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达1年以上而未能怀孕者。女性不孕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输卵管不通、子宫体小、黄体功能低下、不排卵、月经不调、闭精等。 关键词:妇科不孕不育中医治疗临床 近些年来,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很多困扰。经过多方面研究,中医专家认为,造成了女性不育(孕)症的原因很多,有遗传因素、营养缺乏等,而近年来不育(孕)症上升的原因包括了化学污染、环境污染、滥用药物、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加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患者开始寻找众多多治疗不孕不育的方法。据专家介绍,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一些疾病往往很难用西医治疗,有的疾病尽管诊断明确,但治疗也没有很好的方法。而中医对此有独到之处,很有优势。由于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中医药对不孕症的治疗在2000多年来也没有间断过,流传发展至今。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有其独特的优势,治法多种多样,毒副作用较小,用药期间就可以受孕,疗效也较高。 1中医对女性不孕不育的症状分析 中医治疗主要是运用针灸,偏方药方等治疗不孕症,中医治疗认为不孕症可分为五型:肾阳虚,肾阴虚,肝郁,痰湿,血淤等。对于女性不孕治疗,中医认为凡女子不孕以肾虚为根本,或为素体亏虚,禀赋不足;或为不慎房事,损伤肾精;或久病多产伤肾。脾为后天之本,精血生化之源,脾虚则生化无源而致不孕。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肝郁气滞亦可使女子不孕。论治则当安五脏、通气血,调经种子,孕育乃成。[1] 若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也随之而瘀,所以不排卵的妇女,月经后至,甚至闭经,甚至造成不孕不育。由于痰湿内阻,升降失控,清阳不升故病人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脾虚湿困故腹涨,湿热下注故白带多质粘稠,苔白腻咏沉滑亦为痰湿内蕴之象。治疗上宜舒肝理气化痰祛湿,使气血调和自会出现排卵。 肾阳虚型不孕症的中药治疗:婚久不孕不育,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月经稀少,闭经,面色晦暗,腰酸腿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肾补气养血、调补冲任。方药: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白芍、川芎、炙甘草、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鹿角霜、川椒)加紫河车、丹参、香附。 由宫寒引起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治疗原则应温补肾阳,可服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治疗。针对宫寒的女性,中医妇科专家介绍了几种药膳疗法:鸡煮益母草:乌鸡1只,益母草500g(分4份,分别用酒、醋、姜汁、川芎汁浸透炒干)。将制好的益母草,放入鸡膛内,用清汤煮,鸡淡吃,或酒送下亦可。鸡骨并药渣焙干为末,加当归120g、续断60g、姜18g为末,炼蜜为丸,每丸9g。每日早、中、晚各服l丸。主治久不孕者;红花孕育蛋:取鸡蛋1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服,每天吃1个,连吃9个。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主治气虚夹瘀不孕,则血也随之而瘀,所以不排卵的妇女,月经后至,甚至闭经,甚至造成不孕不育。由于痰湿内阻,升降失控,清阳不升故病人头晕心悸,胸闷泛恶,脾虚湿困故腹涨,湿热下注故白带多质粘稠,苔白腻咏沉滑亦为痰湿内蕴之象。治疗上宜舒肝理气化痰祛湿,使气血调和自会出现排卵。[2] 2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的注意事项 治疗不孕不育症,专家还指出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女性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舞蹈等增强体质。戒除酗酒及过度吸烟恶习、注意经期卫生;重视婚前检查,以便预先发现生殖系统之先天性畸形或生理上异常;避免过早性生活、性生活要适度,避免伤精耗阴。注意产后或流产后感染;把握排卵期,在排卵期间(包括排卵时及其前后的一两天这段时间)性交,能增加受孕的机会。排卵在下次月经前的第14天左右。如月经周期28天,则排卵正好是两次月经中间。月经不规律的妇女,最好是探测基础体温3个月以上,寻找自己的排卵期。(妇女在排卵前期,基础体温较低,在℃之间,排卵后体温上升℃,直到月经来潮前下降。)亦可同用LH试纸探测排卵时间。[3] 再者,女性还要按时接种疫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各种危害女性生育能力的传染病,如性传播疾病等;要掌握一定的性知识,了解女性生理特征和保健知识,如果发现卵巢有不同于平时的变化一定要及时诊治;如果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高温及毒物,一定要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定和防护章程作业,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如果近期想要孩子,最好能够脱离此类工作半年后再生育;改变不良的习惯,戒烟戒酒;不要吃过于油腻的东西,否则会影响性欲;另外还要注意避免接触生活当中的有毒物品,如:从干洗店拿回来的衣服要放置几天再穿,因为干洗剂会影响性功能;要重视婚前的体检,早期发现异常,可以避免婚后的痛苦。结婚以后要经常夫妻双方交流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互相配合、互相谅解。 简而言之,中医的辨症施治能对某些功能性疾病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如精神心理性因素),女性不孕症患者应该遵循科学治疗不孕不育的原则,不要盲目用药,要先确诊、后治疗,依据不同的病种选用不同的助孕措施。同时专家提醒,中药治疗也需对证,女性不孕不育者切忌随意就诊,多家尝试,而应问诊于专业的老中医,以免耽误治作为中医治法。 参考文献 [1]肖承悰,吴熙.《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 [2]罗颂平,许丽绵,刘雁峰.《中医妇科学科发展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2008年版 [3]毕焕英.《中医妇科问诊方法浅谈》,《中医教育》.2003年第02期 猜你喜欢: 1. 有关中医妇科护理论文 2. 妇产科毕业论文范文 3. 关于妇产科的论文范文 4. 中医养生论文范文 5. 妇产科医学论文范文

骨科疾病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和护士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二者之间相互协调促使更加良好的服务,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骨科患者的护理需求是十分复杂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骨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患者常因对疾病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因此护士给予必要的关心,疏导患者心中郁积。

关键词:骨科;护理医学

一、资料与方法

2009年4月-2009年10月(某医院)住院骨科患者290例中选择:男,210例,最大的69岁,最小的4岁,女8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2岁。在对这290骨科疼痛病人护理中,从一般护理,专科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进行干预,均取得较好效果。

二、对症治疗

1.药物镇痛对疼痛较剧烈或用其他护理手段不能缓解疼痛的患者,用镇痛药物止痛。轻度疼痛: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炎类,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氨酚待因、可待因、布桂嗪,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派替啶。

2.技术性镇痛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

三、护理

1.一般护理在骨科伤病中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分三类:(1)急性疼痛,见于创伤或病后,如骨折、手术后疼痛;(2)慢性恶性疼痛,发生于恶性肿瘤或其他进行性疾病,如骨肉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慢性非恶性疼痛见于非进行性的组织损伤或伤病已治愈的病人,如肩背部痛、增生性关节炎等。护理前应准确了解患者疼痛原因并正确评估其程度,针对性的使用热疗冰敷,温泉浴,徽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特别对于幼儿及老年人、应细心观察其表现,如患者采取的姿势与体位、面部表情、情绪状态、出汗、肌肉紧张度等,以了解疼痛程度及护理对其疼痛的舒缓作用。

2.专科护理

疼痛作为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尤其是接受手术后的骨科患者,痛感更是明显和剧烈,他们手术大都伤及肌肉、肌腔、关节、骨膜等感受器。疼痛的性质为深部痛,是一种酸胀、定位比较弥散的疼痛。专科护理上,应帮助病人保持患肢在合适的体位,应用牵引的原理帮助病人移动患肢,减轻疼痛,让病人配合治疗。对于术后有绷带、石膏固定的病人,应首先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特殊情况而引起的疼痛,及时调节节肢体位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应用止痛药物,否则会造成皮肤溃疡,甚至坏死,对于体位不当过劳而引起的疼痛,可帮助病人更换体位,解除压迫止痛。术后一天,正常情况下疼痛可逐渐减轻,如不减轻或加重,体温不降或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报告。

3.用药护理

在用药护理中,一般采用阶梯给药的方法,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及具体情况,由弱到强按阶梯给药,主要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及美施康定控释片,以口服为主。对重度疼痛以致影响睡眠者可给安定、强痛定、杜冷丁肌肉注射等。并根据情况给予预防性用药。此外,还要经常巡视病人,安慰、鼓励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闭值;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呱替吮,应观察有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非阿片类药物如索密痛,则应主要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倾向等。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与病人交往时态度热情友好、自信、举止大方,操作认真熟练,细心观察病人的反应,疼痛的部位、性质、节律性和程度,并使自己置身于病人的位置,体验其疼痛,使病人感到被理解、被关怀,从心理上有效减轻其疼痛。

4.心理护理

患者常因对疾病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加剧了疼痛的感觉,因此护士给予必要的关心,疏导患者心中郁积。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分散注意力,使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思想轻松,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在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如进行清创、导尿、换床单,翻身等护理操作必须移动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引起患者疼痛,同时应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当患者疼痛时,陪伴家属也受到影响,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患者,致使患者疼痛加剧。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因素,积理状态,也能起到止痛和有助于康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石敏,张秀琼,周永霞,江慕尧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05-25110

2、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龚喜雪;卢梅芳;中国医药导报2011-01-2586

摘要:伴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老龄化骨科患者的数量也处于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年骨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受限特征,加之老年骨科患者属于高危患者群体,通常合并其他脑血管、心脏疾病,因此,医院骨科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

关键词:骨科;安全管理

一、资料与方法

1.方法

未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骨科安全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安全管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强化安全管理。护理前,首先分析骨科不安全因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确定骨科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其次,成立专业化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形成三级护理安全管理网络,排除骨科不安全因素,纠正安全隐患,定期对骨科护理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其预防意识。随后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安全护理方案,并对患者家属开展强化安全教育。为患者及家属发放安全隐患相关书面资料、讲解、应急处理操作示范等,告知患者简单自救方法,同时鼓励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做好病区安全管理,适当增加病房患者床位的护床栏,将锐利器械、热水瓶等危险物品放置于远离患者区域,并于病区走廊、洗嗽室放置防滑护垫,保持病房内部的干净、整洁,定期通风换气。对长期卧床骨科患者,则协助其翻身,辅助家属清洗患者皮肤,降低压疮发生率。

2.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统计护理期间的投诉量,并使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率。

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时则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

护理期间,观察组跌倒1例,压疮2例,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对照组烫伤2例,自伤2例,跌倒4例,压疮5例,总发生率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2.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投诉率与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1例投诉,44例满意,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三、讨论

伴随着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龄人口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老龄化骨科患者的数量也处于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年骨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受限特征,加之老年骨科患者属于高危患者群体,通常合并其他脑血管、心脏疾病,因此,医院骨科对临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而安全管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大量研究报道均提示,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在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大体包括四个部分,即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及责任心。一般老年骨科患者通常合并多种损伤,病情进展速度较快,且其身体机能处于不断退化的阶段,若护理人员仅遵照常规操作,机械性地执行医嘱,匮乏风险事件及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则较易导致意外事件产生,且无法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不能更好地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7-8]。护理安全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医院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优质服务的基础,是降低医疗纠纷、减少医疗事故产生的重要环节。针对骨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展开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教育,是提升骨科护理质量的关键。本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安全教育,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安全管理,使患者获取充分的知情权,对任何治疗及检查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均告知患者及家属,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及其家属可充分信任护理人员,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同时督促护理人员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重病患者给予恰当的言语安慰,纠正其负面心理情绪,同时向每位患者普及必要的健康知识,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另外,强化病区的防范护理,做好病房环境的护理,避免客观因素所造成的意外事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而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展开强化安全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在骨科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教育方案,不仅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可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骨科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调查及护理石敏,张秀琼,周永霞,江慕尧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05-25110

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骨科护理中,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一般都比较长,所以,无论是从心理需求还是身体护理需求,患者都需要得到周到、体贴的护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骨科护理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

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

(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

(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

(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 措施 ,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8]李小霞,古秀清,陈小琼.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31-32.

《 人性化骨科护理探析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工作逐步变得人性化。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本院更好地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管理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 教育

要能够很好地实行人性化护理,就要要求护士知道人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什么,详细地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内涵,这样,才能在骨科较好地开展人性化服务。对此,本院针对护士的基本情况,开展了人性化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定期开展一些人性化护理方面的课程,让护士真正地了解人性化护理到底是什么,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对护士实际实行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

2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1]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科病房收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骨折患者,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对生命有威胁。患者在刚开始住院的时候,一般都会伴有剧烈的疼痛,还有患者突然由健康人变成了患者,对治疗环境感到陌生,患者及其家属常常会感到担心,害怕疾病治不好或是以后落下后遗症等。有的患者在住院以后就实行骨牵引或者是打石膏、夹板进行外固定,有些患者病情严重的入院就直接进手术室进行治疗,这些都会使患者(家属)产生害怕的感觉。所以,护士要多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家属)。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使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患者(家属)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在进行手术前,要尽量使患者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心。护士要向患者讲解 健康知识 ,使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稳定情绪,使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增强。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事项,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告诉患者为他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是有丰富手术 经验 的,让患者放心。如果患者过度紧张不能缓解,就可以给患者应用镇静剂帮助患者放松下来。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在患者麻醉中醒过来之后再推回病房,护士要马上到患者病房,与麻醉师做好交接工作。护士要亲切地与患者交谈,告诉患者手术已经做好了,并告诉他手术非常成功。护士要多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平时要细心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向医生及时 报告 患者的病情,遵医嘱进行各项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2]。

人性化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手术之后及时早期的功能锻炼对于骨科患者的康复是十分必要的。护士要正确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要及时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及时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患者刚开始进行锻炼时都会有疼痛的感觉,因此有的患者不能坚持。护士要鼓励患者坚持锻炼,不要放弃,增强患者的信心。

语言要具有人性化

在人性化护理中护士的语言是很重要的,语言是具有双向功能的。和蔼亲切的语言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使患者能够以轻松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反之,不礼貌、冷漠的语言可以使患者受到不良的刺激,给患者带来消极的影响。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与患者(家属)交谈时语气要礼貌,当患者焦虑、缺乏安全感时,使用的语言积极向上并具有鼓励性,这样能够使患者精神放松,达到较好的效果。

3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以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原则,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促进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宽松管理,护士长应以人为本,在科学的人性观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身作则、换位思考、公平公正、少批评多鼓励,并领导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学习,不断提高团队凝聚能力。

5 总结

综上,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现今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人性化的护理,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非常优化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切护理都是为患者服务的,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得到最舒适的体验,使患者的各种负面反应显著降低,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较好的疗效。骨科是医院科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本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月华.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手术病区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11):134-135.

[2]周芹.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27):47-48.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运用 》

摘要:目的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结果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d、异常结果反馈时间(±)min、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同时,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50%。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骨科护理;应用分析

0引言

随着护理模式不断的推进和创新,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护理模式,它并不是简单的医护一起工作,而是医护双方通过合理的分工、相互的协作进而达到共同的护理和治疗的目标,它的推行与实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治疗,从而使得治疗的效果得以提升[1]。而为了研究医护一体化的效果,我院也就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这期间所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岁;而对照组男性有33例,女性有17例,平均年龄为(±)岁。通过调查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的护理,例如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查、医嘱等,而对于实验组则给予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医护一体化小组:

在我院骨科选择资历、经验较高的医生以及护理人员共同组成医护一体化小组,该小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医护一体化的制定、实施、监督。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情病史进行全面的询问和了解,然后再由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评估,同时书写住院日志。

实行医护一体化查房: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每日早晚各一次的查房,把握理解好患者病情的变化。检查的内容具体包括患者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病情的变化、心理变化等。护理人员在检查完成后再将具体情况反映给医生,然后医生根据护理人员调查的情况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的诊断,再制定相关的措施和治疗方案,最后再由护理人员将这些措施实施下去。

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

在医护一体化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一定要保证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和落实,共同合作、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的护理工作。在进行手术前,医生可以将手术的具体流程讲述给患者及其家属,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在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让患者及其家属都能有个具体的了解以及心理准备。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之前成功的手术案例,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和分析,具体包括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等,然后再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将其分为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

统计学方法:

选用中方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调查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检查预约等待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时间三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具有统计性意义。通过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实验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患者也对相关的护理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怎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以保证患者更好的治疗就成了大家普遍注重的问题[3]。经本研究调查发现,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其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相比较于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实验组检查预约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而这也就说明,对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这也给医务人员的治疗带去了极大的便利。而且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两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组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达90%,而实验组的满意度仅有50%,这就表明,对于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使得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患者预约等待的时间、异常结果反馈的时间、病发症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侯晓玲,张林,任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运行病历管理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4,7(6):651-653.

[2]刘小銮.医护一体化查房在骨伤科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14(20):120-121.

[3]施丽丽,陈玲炫,叶春兰.医护一体化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满意度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1(2):8-9.

有关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2. 有关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3. 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骨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5. 骨科护理论文

骨科医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骨科医学论文范文大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骨科护理工作

【摘要】为了提高骨科护理的质量,进一步凸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我院骨科病房特开设了以人性化为护理主题的相关工作,并在工作中扎实推进,对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了在骨科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必要性。也为我院更好的占领市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骨科护理人性化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和重要性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治疗和护理工作者的心中。

1 人性化护理理念的推进与教育

要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什么是人性化护理及服务,才能在骨科的护理工作中正确地开展人性化护理。为此,我院特别开设了人文关怀以及人性化护理相关的课程培训,让每个护理人员充分了解先进的护理发展趋势,了解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要求,为在病房开展人性化护理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同时,还注重在实际工作的护理实效点品工作,加强人性化护理行为和语言培训,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标准。并在工作中加以落实和推广。

2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体现

入院时人性化护理

骨伤专科医院收治的患者多数有骨折,严重时伴有生命危险。初入院时,患者常承受着剧烈疼痛的折磨,加之对治疗工作的陌生,(家属)患者时常担心是否有生命危险以及后遗症等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进行骨牵引或石膏、夹板外固定,严重时会直接进入手术室,这些治疗行为会增加患者(家属)的恐惧感。

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和安慰患者(家属),视患者如亲人,做到换位思考,设身为患者利益着想,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工作,做好住院期间的生活安排工作,并让患者(家属)了解到主管医生有丰富临床经验,一定能帮助其解除病痛,减轻思想负担,产生并增强他们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疗。患者常主诉疼痛,护理人员要主动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及进展,患肢肿胀、末端血运、指(趾)活动、感觉情况。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规律性。让他们心情放松、注意力转移,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围手术期的人性化护理

术前护理

在手术之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术前的恐惧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识,稳定情绪,可以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要求护士耐心、详细地向他们介绍将要进行手术的情况,尽量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获得信心和治疗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医嘱适当运用镇静药物来帮助他们渡过术前恐惧时期。主管护士向患者做好术前宣教安慰工作,解释术前做好皮肤准备的重要性,术中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同时在做术前准备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术前准备工作引起的不适导致患者情绪的波动,增加治疗的难度。

术后护理

手术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护士要及时到床边,跟麻醉师做好交班。主动跟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手术已做好了,让患者及其家属知道手术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始终保持微笑,以端庄的仪表,关怀性的语言,热情、诚恳的态度,来缓解患者手术带来的痛苦;通过关心、尊重患者来达到减轻痛楚和增强康复的信心;通过细心的观察,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配合医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加减药物,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效果。

人性化护理与功能锻炼

术后的功能锻炼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日常护理课程的培训,让每位护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各种骨折后的功能正确的锻炼方法。同时,也要让患者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时效性。护士要用激励的语言来鼓励患者克服疼痛,正确地运用功能锻炼的方法,来配合医生的指导,争取早日康复。通过具体有效的护理,加快患者康复。

护理人员的人性化语言艺术

护士的语言行为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意到语言的双向作用。温柔、亲切的笑容,鼓励的语言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起到配合治疗的作用。反之,粗鲁、生硬的语言则可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医源性疾病的发生。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当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时,运用安慰性及鼓励性的语言;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使之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语调,以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人性化护理在患者家属中的运用

当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时,家属同样有急切的心情,此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疏导。除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同时,主管护士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如年老的卧床患者,预防三大并发症的重要性;术后患者的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医饮食调护;并及时将治疗的情况告诉家属,让其了解治疗的目的。达到家属支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目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

所谓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动中把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根本手段,达到提高治疗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

4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断深化人性化管理进程

5 护理人员承受较大的压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与社会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以病人为中心,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肯定,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以护理工作为载体,不段提升我院的知名度,增加市场份额,增加了我院的经济效益,提升了社会效应,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发展。

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的中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老年人股颈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但对于老年患者身体情况,术后恢复较慢。本文通过对本院5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18例股骨颈骨折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17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岁,摔伤35例,车祸伤15例,重物砸伤9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9例,基底型5例;Garden分型:Ⅱ型19例,Ⅲ型25例,Ⅳ型15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19例,年龄61~93岁,平均年龄(±)岁,摔伤31例,车祸伤18例,重物砸伤10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27例,基底型6例;Garden分型:Ⅱ型18例,Ⅲ型24例,Ⅳ型17例;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3例,支气管炎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手术后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骨科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定时更换体位,注意局部血液循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包括:

①中医辨证护理。老年患者多伴有肝肾亏虚,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听力下降,夜间小便频繁;还有些老年患者脾胃功能差,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全身无力等表现;部分老年患者心火旺盛,多出现口腔溃疡、小便短赤等。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要进行身体的各项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体质,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内服益气补血汤(本院协定方)、四君子汤等中药进行调节体质。鼓励患者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易消化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②心理护理。老年人的身体、心理方面对于意外损伤承受能力较差,对手术治疗没有积极性,也存在精神压力。临床护士要了解患者具体的情绪、心理方面,从而进行指导,多与患者交流,消除心中的顾虑,结合病情,讲解一些有关知识,使患者调整良好心态,提高手术治疗的积极性,增强康复的信心。

③疼痛护理。手术后及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正确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合理的镇痛方法,减轻疼痛。可以用冷、热疗法减轻局部疼痛,也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法减轻疼痛。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进行缓解。避免刺激因素,保持病房安静与舒适,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

④术前准备与指导。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定时行进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等,完善各项检查。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手术后出现便秘和尿潴留[1].像手术患者使用便盆时,便盆要从身体键侧置入,避免牵拉患病部位出现脱落假体发生;对于小便困难的患者,可以按摩中极穴位促使排尿,也可以对足三里穴进行注射。

⑤术后康复护理。患者手术完成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足踝关节、足趾关节、下肢肌肉进行活动。手术后第1天鼓励患者长收缩股四头肌和伸屈踝关节训练;第2天至第3天开始训练髋关节,根据术后恢复情况逐渐增加练习;第3天至第7天可以让患者先坐起,然后贴床边站立进行指导。7d后练习髋关节屈曲,范围由小到大。2周后可扶双拐或步行器下床行走练习。

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人工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早期进行踝关节运动练习,尽量不使用止血药,防止发生下肢静脉栓塞;注意下肢是否出现肿胀、足背动脉是否减弱等发生;多喝水,降低血液浓度,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人工髋关节脱位的预防,患者手术后应平卧于床,避免内旋、外旋、盘腿,身体坐或站立时髋关节不能超过90°的屈曲,如若发生脱位应及时让医师进行复位。手术后注意切口的干燥与清洁,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可以分为4级,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疼痛感;良: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肢有疼痛较轻;可:髋关节能力有改善,患肢处常伴有疼痛;差:髋关节功能没有恢复,患肢存在持续性疼痛。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59例患者中,优41例(),良1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0.

对照组59例患者中,优33例(),良11例(),可9例(),差6例(),优良率为,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小结

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骨质变得脆且比疏松,较轻的外伤都容易造成骨折,致使不能行走或长期卧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功能,解除疼痛。由于老年人年龄大,伴有其他病症,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对手术后进行护理及指导,对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采取中医辩证护理措施,结合心理、疼痛、饮食等方面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治疗成功率,促进患肢功能康复,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丽晖.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中医护理.全科护理,2011,9(29):2648-2649.

胰腺疾病治疗新进展研究论文

探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论文摘要:目的:探讨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结论: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 关键词:胆源性胰腺炎;胆总管;非手术治疗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 stone pancreatitis ,AGP)是由于胆总管下段结石阻塞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平水肿造成胆汁胰液的排出障碍引起,随胆总管结石发病率的增加,AGP的发病也有增加的趋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关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影像学及手术证实有胆囊结石43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总管结石或扩张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癌1例,胆道有阻塞性黄疸表现者3例。胰腺炎严重程度诊断标准参照APACHE-Ⅱ评分标准:入院24 h内APACHE-Ⅱ≤8分为轻症AGP,共48例,APACHE-Ⅱ > 8分为重症AGP,共8例。 诊断标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①有胆道疾病史;②血淀粉酶超过正常3倍以上;③肝功能损害伴黄疸;④影像学检查提示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⑤部分病例经过手术探查证实。胆道梗阻诊断标准:①血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②影像学或手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③胃肠减压管中无胆汁引出。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经入院体检:T38℃~℃,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中腹偏左有压痛,其中轻度腹膜刺激症25例,巩膜黄染31例。实验室检查×109/L,血清淀粉酶升高,平均约610μ/dL(酶比色法),尿淀粉酶升高,平均920μ/dL(酶比色法)。 方法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首先实行禁饮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针对胆道感染及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甲氰咪胍,生长抑素等抑制胰酶合成与分泌。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以防止向重症发展。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尿淀粉酶,行B超或CT检查了解胰腺病变情况。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2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胰包膜切开引流术。 2结果 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48h内病情均有所好转,白细胞、血清淀粉酶及尿淀粉酶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T管引流者于出院后4W造影证实胆道通畅,一次性拔除,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 3讨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因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不断增加,有报道胆源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病因的60. 8%左右[2]。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既要遵循胰腺炎的现代治疗原则,又要兼顾胆管疾患的处理,否则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且有较高的复发率。针对部分轻型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非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基础的治疗手段,我们认为应贯穿于整个病程[3]。关于手术时机的选择,首先,要详细了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的病因和时间,动态观察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演变,可将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作为选择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术前的基础治疗,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也为下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术后的基础治疗则可阻止各种炎症反应,避免并发症[4]。大多数轻型胰腺炎经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部分重型胰腺炎也可治愈。术中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尽量兼顾彻底解决胆管问题。对于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在胰腺疾病稳定好转后1~2个月解决胆管问题,以防复发。本组资料中,23例轻症AGP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平均住院2W出院,于出院后4~6个月后行胆囊切除术。其余25例轻症患者和8例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也获得满意疗效,随访1~3年,平均年,无胰腺炎再次发作。�综上所述,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宜,急性重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亦主张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发展需急诊手术。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2):111-113. [2]赵玉沛.胆源性胰腺炎诊断探讨.文秘杂烩网, 2002,8(2):95-96. [3]李华,李光明.重症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12(2):88-89. [4]安宏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89例诊治分析[J].河北医药,2006,28(2)

国际胰腺疾病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Surgery, ISGPS)起步于2005年成立的一个关于术后胰瘘的国际工作组(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Fistula, ISGPF),最初的目标是达成一个关于术后胰瘘客观的国际性的共识,以便对不同的外科研究进行比较。研究组由全球各地的知名胰腺疾病专家组成,基本上都来自国际著名的、大手术量的中心,他们的临床经验都以经同行评议的科学论文的形式有案可稽。正因如此,该小组制定并最终发表出来的共识和相应定义和分类标准具备极强的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每份共识的出台都经历了细致严谨地讨论和审核,确保了质量,因此一面世即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不久以后,ISGPF更名为ISGPS。后续在外科领域知名期刊《Surgery》上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胰腺外科领域备受关注的共识或指南性质的文章,涉及:胰瘘,胰腺切除术后出血,胃排空延迟,胰腺吻合报告标准,术前病理结果的获取,交界可切除性胰腺癌,扩大的胰腺切除手术,标准的淋巴结清扫,乳糜漏,胰腺吻合方法,营养支持治疗,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结果报告的标准,远端胰腺切除术后断面处理等议题。我们把这些信息做了总结,分享给读者。仔细研读这些文章,回顾这些共识意见的产生过程,可以深入体会到共识制定过程的严谨和不易。链接: 2005术后胰瘘原文 2016术后胰瘘更新 在ISGPS的定义推出之前,各个外科中心采用的定义标准不同,在不同的报告中,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POPF)发病率数据差异极大。直接导致的结果是, ISGPS回顾既往文献,发现几乎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POPF定义,即便高度专业于胰腺外科的作者也无法提供一个简单、可靠的定义。当话题涉及到研究间比较时,谁也无法说服谁。2005年,为了便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ISGPF将胰瘘定义为:一般意义的胰瘘指的是胰腺导管上皮和另一个充满胰腺来源的富含淀粉酶液体的上皮表面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POPF代表的是胰腺吻合处愈合/闭合失败,或与吻合口不直接相关的胰实质瘘(如起源于粗糙的胰腺表面的瘘),即从胰腺导管系统、胰腺实质或胰腺周围到某个空腔的瘘,而这个空腔并不一定有上皮覆盖(如经外科引流管引出)。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级。A级POPF:最常见,称作“一过性瘘”,没有临床意义。在处理上很少需要变动,在正常临床路径上很少需要改变。B级POPF:需要改变处理策略或调整临床路径,常会推迟出院,或者需要出院后再入院治疗。C级POPF:需要改变处理策略或调整临床路径,可能导致临床症状恶化,合并脓毒症和器官功能障碍,可能需要再度探查,延长住院时间。经过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证据,促使ISGPS在2016年对POPF定义做了更新,不再把A级瘘认为是真正的瘘,将之改称为生化漏(biochemical leak);B级指需要改变临床治疗策略,带管超过3周或者需经内镜或经皮途径调整管道位置;C级则指需要再次手术或者继发一个或多个脏器衰竭甚至致死的情况。链接: 胰腺切除术后出血 ISGPS推荐的胰腺切除术后出血(post-pancreatectomy hemorrhage, PPH)定义建立在三个指标基础之上:发病时间,部位,出血严重程度。(1)发病时间或早(术后24小时内)或晚(术后24小时以后);(2)位置可以在腔内(如胰腺表面、吻合处、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处或胆道出血)或腔外(如动静脉血管、手术区、外部缝合或钉合处或假性动脉瘤);(3)出血严重程度可轻可重。将早期和晚期出血清晰客观地区分开来,有利于进一步分析比较引起PPH的原因,比如术中不恰当的止血;凝血功能异常;胰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胰瘘,或吻合口瘘;或是切术和重建时的技术因素。早期和晚期PPH应该被看作是胰腺手术后两种不同的出血疾病群。轻度出血表现为少量或中等量的失血(血红蛋白浓度下降<3g/dl)并且没有或只有轻微的临床损害,不需要侵入性的干预(再次手术或是血管介入),保守治疗有效。重度出血是指大量的血液流失(血红蛋白浓度下降≥3g/dl),有可能危及生命的临床表现如心动过速、低血压或少尿;治疗上需要输血(>3个单位的红细胞)和/或需要侵入性的治疗措施。链接: 胃排空延迟 胰腺术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DGE)可以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DGE:术后第4-7天仍需胃肠减压或术后3天患者因恶心呕吐需要再次插入胃管,并且患者术后7天仍不能耐受固体饮食,但在术后14天之前可以恢复固体饮食;B级DGE:术后7天需重新放置胃管且术后8-14天仍需要保留鼻胃管,或术后14天仍无法耐受正常饮食,但在术后21天前可恢复固体饮食;C级DGE:术后14天仍无法拔除胃管或需要再次放置,或患者在术后21天前仍无法耐受正常饮食。A级DGE对正常胰腺术后病程进展的影响很小,只需细微调整,不会显著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B级DGE可能需应用胃动力药物和营养支持,常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C级DGE患者则需要对临床治疗作出重大调整,如需肠内/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对可能伴发的并发症的治疗,如胰瘘和腹腔脓肿。链接: 标准化的胰腺吻合记录 胰腺切除术后吻合有多种方式,没有哪一种方法具有绝对的优势。既往由于采集记录的信息不全,常导致不同研究间的结果缺乏可比性,建立一个用于记录和报告胰肠吻合的标准化分类体系,可以使未来关于某种胰肠吻合类型的出版物能够更加客观,并进行有效比较。ISGPS归纳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方法,整合了胰腺残余组织相关因素,比如胰管直径、残端游离长度与腺体质地;以及胰肠吻合相关因素,比如使用胰空肠/胰胃吻合、胰管-粘膜吻合、胰腺残端套入(插入)空肠或胃;以及跨越吻合口的支架(内支架或外支架)使用等。除此之外,记录中还应提及辅助治疗措施的使用(比如预防性应用奥曲肽),表面使用或胰管内注射蛋白胶封闭,网膜包裹吻合口;使用的缝线材料(如普理灵、普迪斯、丝线等)和缝线规格;以及缝合技术(连续或间断缝合)。利用这个标准,可以鼓励对特定临床情况下使用特定吻合方式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评价,继而形成针对特定胰腺残余组织情况的最佳实践指南。链接: 术前病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提示具备可切除性的胰头部占位,在没有取得组织病理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手术或接受其他治疗一直存有争议。争议的原因在于5%-13%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疾病,在不必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情况下承担了手术带来的风险。如能在术前取得确定的病理结果,有助于避免无谓的手术。但不管是外科手术还是内镜活检,术前获取确定性病理结果的难度较大。考虑到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手术时间窗窄,观察等待可能导致错失手术时机,ISGPS总结各国专家的意见形成共识,强烈推荐对于怀疑恶性的胰头部实性占位患者,可以在没有病理证据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但对于交界可切除性肿瘤如要采取新辅助治疗,则必须取得病理依据。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的实际价值也有较大的争议。在某些情况下,即便做了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也不一定能改变外科医生的切除决策。而且虽然冰冻检查阴性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胰腺切除,但假阴性率为7-26%,导致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增加手术难度和患者的痛苦。另外,在最终证实良性但已接受胰腺切除手术的病例中,30-43%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随着认识深入,这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炎诊断率逐渐提高。对于高度怀疑AIP者,强烈建议在检测血清IgG4的基础上活检,如活检无恶性肿瘤相关特征,建议接受短期类固醇激素治疗。链接: 交界可切除性胰腺癌 53%的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存在远处转移,仅15%-20%的患者可能适宜做根治性切除,高达25%的患者为局部进展性疾病,肿瘤可能因侵犯周围主要血管而无法切除。针对此类患者,需建立一个标准,用于在术前判断其是否属于交界可切除性胰腺癌(BRPC)。影像学检查是评估肿瘤与血管关系的最主要手段,ISGPS建议术前以CT扫描为基础评估可切除性,静脉、动脉受累需要区别对待。目前BRPC被定义为:①无远处转移;②肠系膜上静脉(SMV)/门静脉(PV)受累及、扭曲、狭窄、闭塞时,远近段血管条件良好,允许切除后重建;③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短节段受累,或累及肝动脉,但未累及腹腔干;④肠系膜上动脉(SMA)受累周径≤180°。SMV/PV轴是胰头颈部肿瘤最常累及的血管,不同的侵犯程度导致治疗方法有所区别。ISGPS建议:针对孤立静脉受累的BRPC,没有证据建议患者应接受新辅助治疗。术中评估,如果肿瘤有可能做到R0切除,那么即便面临更多的风险,也可以行静脉切除,以期获得最大受益。如果实施静脉切除,建议要详细记录具体类型为:I型,静脉壁部分切除,直接缝合;II型,静脉壁部分切除,补片修补;III型,静脉节段切除,一期吻合;IV型,静脉节段切除,人工血管植入、至少两处血管吻合。这些记录将有助于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影像学检查提示因动脉受累被诊断为BRPC的患者,建议接受手术探查,进一步明确肿瘤与动脉血管的关系。如探查确认动脉受累,强烈建议应将接受姑息治疗作为标准治疗方案。此外,针对动脉受累的情况,并没有I级证据推荐新辅助治疗。因此,此类患者只建议在前瞻性临床研究中接受新辅助治疗。如已接受了新辅助治疗,病情没有出现进展(远处转移)且患者体力状态评分合格,建议手术探查尝试切除。同理,非根治性切除手术也只适用于在开展临床研究的背景下进行。是否属于根治性手术,切缘的判定,要依赖病理检查结果确认,ISGPS强烈建议采纳英国皇家病理医师学院(RCPath)的病理检查程序和R1定义。报告肿瘤切缘应该包括:前、后、中央或SMV沟、SMA、胰腺断面、胆管、肠管共七处,这其中后切缘与SMV/PV轴、SMA切缘的意义最为显著。链接: 扩大的胰腺切除术 与交界可切除性肿瘤不同,局部进展性肿瘤侵犯相邻的器官,可能导致“不可切除”的预判。为了达到完整切除的目的,有时需要做切除额外器官的“扩大的胰腺切除术”。ISGPS对“扩大的胰腺切除术”概念专门做了梳理,界定了标准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远端胰腺切除、全胰切除术的切除范围,以及相对应的扩大的胰腺切除术的定义。扩大的胰腺切除术在原标准手术范围的基础上,需要联合一个或多个脏器、血管、系膜结构的切除,具体切除的器官以及范围根据原发肿瘤的位置略有区别,由于临床数据有限,尚无法基于额外切除的具体器官进行分析,明确具体的预后评价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因为胰腺切缘阳性而需要向左或向右扩大胰腺切除范围不是扩大的胰腺切除术。扩大的胰腺切除术概念的确定,使得“可切除性”胰腺癌的概念范围有所扩大,当肉眼观察切缘阴性以及不存在远处转移,剩余或重建的内脏血管能够为保留的器官提供充足血供时,局部进展性肿瘤就可以被认为是“可切除的”。另外,也有很多此类患者接受潜在降期治疗(新辅助治疗,比如化疗或放化疗)后再接受扩大的胰腺切除术,虽然初步结果看起来很鼓舞人心,但评估这种方法对长期存活影响的数据还不够充分,有赖进一步研究,以专科为主导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是发展的方向。链接: 扩大淋巴结清扫 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淋巴结状态是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但胰腺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并非越大越好,扩大淋巴结清扫术带来的风险和生存受益存有争议,且争议较大,ISGPS的专家们在这方面仍有许多内容未达成共识。ISGPS已形成的共识是:日本的胰腺学会关于淋巴结分组的命名法被广泛接受。与标准淋巴结清扫术相比,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实际生存受益有限,ISGPS不推荐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胰头部肿瘤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时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应力争切除第5,6,8a,12b1,12b2,12c,13a,13b,14a,14b,17a和17b组淋巴结。ISGPS专家们对8p组淋巴结争议极大,未达成共识,故对常规切除第8p组淋巴结不做强烈推荐。同样由于争议,以及文献报道的差异,虽然有研究证实16b1组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频率较高,但无法就常规切除16b1组淋巴结作强烈推荐。此外,为避免术后慢性腹泻、体重减轻等并发症,要注意只切除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的淋巴结(14a,14b),而不推荐完整切除肠系膜上动脉旁淋巴结,不应切除腹腔干旁淋巴结。该淋巴结清扫术也适用于壶腹周围癌和有恶性潜能的囊性新生物患者。 胰体尾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行胰腺切除时标准淋巴结清扫应包括位于脾门部的第10组,沿脾动脉的第11组和沿胰体尾部下缘的第18组。第9组只有在肿瘤局限于胰体部时才建议切除。此外,淋巴结清扫对获得足够的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期十分重要。ISGPS强调至少应切除12-15枚淋巴结以保证病理学N分期的准确性。阳性淋巴结与总淋巴结比例(阳性比,LNR)被认为是存活率低的重要预测因子。LNR越大,预后越差。LNR>是存活率的负面独立预测因子。病理医生在检查标本时,应明确该患者是否接受过术前新辅助化疗。接受新辅助化疗或化放疗之后,病理医生能检出的淋巴结数量减少。此时,可以接受淋巴结数<15枚的情况。术中发现标准淋巴结清扫平面以外有可疑淋巴结,应该将之切除送冰冻病理检查。对切除平面以外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相对健康的接受胰腺切除手术,无法手术的接受姑息治疗,两种方式均是可以接受的治疗方式。链接: 乳糜漏的定义和分类 摘译 乳糜漏(chyle leak,CL)是腹部手术后公认的潜在严重并发症。ISGPS提出的乳糜漏定义为:术后3天或3天以后,引流管或引流部位或伤口引流出乳白色液体,其中甘油三酯含量≥110㎎/dL()。ISGPS认为不管报道的引流量多少,CL都是有临床意义的,因此该定义没有整合纳入引流量数值。CL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处理方法、住院时间分为3级。A级是指无临床相关症状的乳糜漏,不会延长住院时间,只需限制经口饮食,无需其他特殊治疗措施;B级需满足以下标准中一项:限制性鼻饲营养和/或完全肠外营养,介入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或长期保留术中放置的引流管,或药物治疗(如奥曲肽)控制乳糜漏。B级常与住院时间延长直接相关。患者可能会原位带管出院或因乳糜漏再次住院;C级需要接受更多的有创治疗如介入影像引导下淋巴管栓塞/硬化、ICU治疗、手术探查和腹腔静脉分流,或由乳糜漏直接导致死亡。需要再次住院接受前述有创治疗的CL患者要由B级更改为C级。链接: 胰腺吻合的方法 摘译 “临床肝胆病杂志”微信公众号刊登链接 过去20年来胰腺外科医生一直在寻找PD术后理想的胰腺吻合(pancreatic anastomosis,PA)重建方法。直到目前都没有形成某一种PA方法效果最优的统一认识,由PA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仍然很高。各医学中心完成PA的方法,以及在胰管支架、生长抑素类似物、引流以及其他假定可能降低CR-POPF发生的辅助措施的使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地区间差异。ISGPS关于PD术后PA的立场声明是:不管是胰胃吻合还是胰肠吻合,CR-POPF的发生率没有实质性差异。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外科医师,持续采用某一种标准化的技术是减少CR-POPF发生率的可能的解决方案。不常规推荐内支架或外支架,但对高危胰腺,可考虑使用外支架。只应在高危患者中考虑常规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对于可以忽略/低POPF风险的患者,可以不放置预防性腹腔引流;对于中/高风险的患者,如果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活性小于5000U/L,可在术后第3天早期拔除引流管。不推荐特殊缝合材料,组织密封剂以及生物补片。胰瘘风险评分是CR-POPF的预测工具,可以帮助选择性应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和胰周引流。胰腺外科领域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的RCT专门评估特定的术中情境。链接: 胰腺手术的营养支持与治疗 摘译 营养不良是手术相关并发症公认的危险因素,因此术前营养状况的评估应常规进行。除体重减轻量和体重指数外,还应在术前评估肌肉减少症和肌肉减少性肥胖,它们是近远期预后不良的有效预测因子。现有资料表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某种特定类型的胃肠重建技术,在营养方面,并未显示出具有任何确切的优势。术后早期恢复口服进食是安全的,在加速康复治疗原则下应予以鼓励,但是如果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者经口进食耐受性差,应立即补充人工营养。目前,对于存在不严重的术后胰瘘(即所谓的生化瘘)但临床症状稳定的患者,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禁食有益,但是,对存在临床相关性胰瘘的患者给予经口饮食时,需要特别关注。当需要人工营养支持时,只要有可能,都应尽量选择肠内营养而不是肠外营养。手术后,无论胰腺切除类型和术后重建方式,都应仔细监测是否存在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虽然粪便弹性蛋白酶-1是用来监测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最简便易用的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以及局部晚期疾病的患者都应常规接受胰酶替代治疗,且术后持续至少6个月,原因是未经治疗的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严重的营养紊乱。链接: 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结果的报告 为了规范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后结果报告的框架,ISGPS制定了本标准。共包括4个方面的核心信息:术前的临床基线;病变腺体的形态学;新的,标准化的手术专门术语;最小化的结果数据集。4项内容集合到一起,反应报告结果的综合框架。采用这个标准,有助于进行各个中心间的比较研究,帮助改善慢性胰腺炎的诊治。具体的相关信息如下。临床基线信息包括:病因,症状持续时间,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使用时间,有无糖尿病,有无外分泌功能不全,前期干预措施(放射,内镜或外科),术前生活质量(EQ-5D-5L或者类似评分),术前工作情况。形态学信息包括:最大胰管直径,胰头前后径,胰腺腺体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门静脉通畅状态,合并胆道狭窄,合并十二指肠狭窄。手术术语信息包括:纵向胰腺空肠吻合,纵向胰腺空肠吻合合并胰头部分切除,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次全切除伴胰颈横断,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次全切除不伴胰颈横断,胰十二指肠切除,全胰切除+ -胰岛自体移植,远端胰腺切除+ -脾切除。结果数据包括:采用Dindo-Demartines-Clavien分级的住院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术后糖尿病,术后外分泌功能不全,住院时间和再入院率,90天内再手术率,手术病死率(住院时,90天内,12个月内),术后生活质量(EQ-5D-5L或者类似评分),术后工作情况。链接: 远端胰腺切除术后胰腺残端的处理 在回顾总结了一系列采用ISGPS制定的POPF定义的文献资料后,其中包括16项随机试验,ISGPS制定了(关于远端胰腺切除术后胰腺残端处理的)一组共识,包括14个方面的信息。达成强烈共识的是:不管是采用手工缝合或者闭合器闭合的方法处理胰体尾切除术后胰腺残端,POPF发生率没有差别;闭合器闭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胰体尾切除;不管采用能量组织闭合器械或者化学闭合器械或者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不影响POPF发生率;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或者机器人手术,POPF发生率没有差别;POPF发生率与一个或者多个患者本身有临床意义的风险因素有关联。在预防性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支架,残端关闭,残端吻合,和腹腔引流这些方面,仅达成较弱的,或者有条件的共识。达成强烈共识的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对改进临床实践以及(有关事项的)优先级设定有意义。而对8个较弱的共识,有待新的改进,以及大型多中心研究来决定未来临床实践的关键环节。虽说专家共识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低于随机对照研究,但在胰腺外科要开展真正的随机对照研究十分困难,而且,即便已经成功开展的研究,有时因为采用定义标准的不同,结果也缺乏可比性。从这个角度来看,ISGPS的系列共识指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有些定义或共识其实非常简单,但它的意义在于为世界各中心的研究数据相互比较提供了一系列参考标准,以此为准开展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得到提升,有助于更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产生。国内有病例数的优势,参考ISGPS共识开展研究,能够产生强有力的循诊医学证据,有利于我国的胰腺外科专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对胰腺外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读者也需要客观地看,ISGPS系列共识指南也有局限,在实际临床应用时需要注意,别国的经验有时并不能照搬,而是需要适应我国国情。令人鼓舞的是,以苗毅教授为代表的中国胰腺专家的身影出现在上述共识的制定以及文章的撰写发表过程中,有理由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胰腺外科事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可期!注:以下是关于ISGPS共识的相关介绍文章。

发表相关论文 36篇重要的第一作者论文有: ERCP中采用气囊导管造影确诊肝内胆管结石的实用价值(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5(6):327胆管癌栓的非手术治疗(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5):301-302ERCP联合胰管内超声小探头胰管镜诊断胰腺疾病3例报告 (1):2000上海市消化病学会胰腺疾病新进展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66-68164例肝细胞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ERCP表现(1):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60-61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1):肝胆外科杂志,2002;10(4)244-246、胆胰管多点位引流的临床体会(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5):362-365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肝内胆漏的内镜治疗(1):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3):255-257HCC合并阻塞性黄疸ERCP164例(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11):1686-1689晚期肝外胆管癌的化疗(2):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4(14)、吉西他滨联合氟脲嘧啶治疗进展期肝外胆管癌(2):中国癌症杂志 2004;14(3):282-283G蛋白基因在胆管癌中的表达(2):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0):771-772EST术后止血夹子预防性止血的回顾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3):183-185改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6):401-40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附786例报告(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 2007;1(1):20-22胆道恶性梗阻的内镜介入治疗技巧(1):中国消化内镜杂志2007;1(1):50-53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价值(1):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19-121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内镜分型及治疗预后评估(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5):321-325肝移植术后胆道吻合口狭窄内镜处理策略(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新型肾病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目前干细胞治疗效果并不是100%的见效,所以一定要慎重,建议好好的咨询之后再决定是否需要用干细胞治疗,平时注意饮食习惯,别吃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而且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引起肾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有以下几点:1、病原体,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还有原虫等等,这些可以引起肾脏的急性的感染,而出现炎症,使肾功能的急剧下降而表现为肾炎;2、患者口服一些药物、重金属等等,这些东西都会使肾功能的下降,对肾脏造成损伤属于药源性的损伤;3、一些肿瘤,常见的良恶性肿瘤都可以使肾脏受累,出现肾炎;4、其他的疾病引起,比如敏性紫癜、肝炎、糖尿病,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5、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紊乱;6、遗传因素。

肾炎与饮食1.急性肾炎的饮食治疗肾小球肾炎分型多,临床表现复杂,饮食治疗原则要根据病人的肾功能状况和蛋白尿的程度来确定,亦应注意病人的水肿和血压情况.做综合分析后再确定如何饮食治疗。限制蛋白质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在限制的范围内应选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每天尿量>1000毫升时,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但每曰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低盐低钠饮食有水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成蛋、松花蛋、腌肉、海味、挂面等。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或酱油,可用糖、醋、芝麻酱、番茄酱来调味。限制高钾食物 当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竹笋、百合、干红枣、鲜蘑菇、紫菜、榨菜、川冬菜、冬菇、杏、藕、高粱、玉米、扁豆、番茄、丝瓜、苦瓜等。限制入液量 应根据病人每天的尿量多少来控制入液量.一般的补充方法是除补充与前一日排出尿量等量的液体外,再多摄入液体500~1000毫升。如果尿量少或伴有水肿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应不超过1000毫升。供给适量热能和脂肪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卧床休息.热量不要过高,膳食中脂肪的含量不宜多,且应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为主,即以植物油为主。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由于限制含钾较多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减少,维生素的摄入会明显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尤其是维生素c,每日不应少于300毫克。2.慢性肾炎与科学饮食食物中主要有三大营养物质,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肾脏病病情有影响者主要是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又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如果缺少会造成营养不良及机体免疫力低下,对健康不利。因此,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来调整饮食蛋白质入量。一般认为,肾功能正常的慢性肾炎患者应该摄入正常量蛋白质,即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当肾功能不全出现时,才限制蛋白入量,一般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克左右。不能过度限制饮食蛋白质,以防造成营养不良,而且在所限制的蛋白质入量范围内,要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进食,如牛奶、鸡蛋、新鲜瘦肉及鱼等。非优质蛋白质如豆腐、豆类制品等植物蛋白不是不能食用,但其比例不应超过蛋白质总千克入量的三分之一。所谓优质蛋白是指必需氮基酸多的蛋白质。必需氮基酸在肾功能不全时常严重缺乏而必须补充。但是,单靠食物补充,哪怕是含必需氮基酸最多的食物�如鸡蛋含%,牛奶含%�补充,也难满足需要。所以在限制蛋白质入量时,应该注意补充药物性必需氮基酸或其衍生物。肾炎又称开同或复方α—酮酸,是目前较理想的适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药物,该药除能补充必需氮基酸进行营养治疗外,配合低蛋白饮食还有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的作用。在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氮基酸治疗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每日进食的食物要有足够的热量。这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如麦淀粉、藕粉及食糖,及植物油来做到。热量最好能达到每日每公斤体重千焦(每克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能产热千焦,每克脂肪能产热千焦),以保证摄入的蛋白质能被机体充分利用去合成自身蛋白质(热量不足时,蛋白质将同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一样,被作为燃料氧化产热,而不能在分解成氮基酸,被再利用合成自身蛋白质),纠正机体负氮平衡。患者家属最好能到书店买一本《食物成分表》,以便详细了解各种食物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从而帮助患者安排好每日膳食。此外,若慢性肾炎患者有高血压或(和)水肿时,限制食盐入量也很重要,以减轻机体水,钠潴留,有利降压及利尿,一般应每日摄入食盐3克左右为宜。3.肾盂肾炎的饮食调养肾盂肾炎是细菌侵入肾盂、肾盏和肾实质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一般称肾盂肾炎及输尿管炎为上泌尿道感染,而尿道炎、膀胱炎为下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大多并发下泌尿道炎症。该病好发于女性,男女患病比为1∶10,在老年妇女和高龄男子中常见发病。急性肾盂肾炎一般起病急骤,有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全身酸痛、腰部钝痛或酸痛,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等;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多有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的病史,临床表现不一,发作时可有尿路刺激症状,发作间歇期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到后期可出现肾实质严重损害,出现高血压、贫血、多尿、夜尿、酸中毒,甚至发生尿毒症。尿化验检查可见血尿、尿中有大量白细胞或脓细胞等。(一)饮食原则1.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大量饮水,每日摄入水量应在25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及炎性分泌物迅速排出。2.调节尿液酸碱度。磺胺类、氨基甙类抗生素在碱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多食用一些碱性食物或碳酸氢钠(小苏打);而四环素族、呋喃坦丁等药物在酸性尿中抗菌作用增强,可食用酸性食物或口服大量维生素C,使尿液酸化。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4.提供丰富的营养,包括充分的热量、数量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的供给。(二)食谱举例早餐:金丝卷(面粉50克、鸡蛋10克)小米面粥(小米面50克)雪里红烧豆腐(豆腐100克、雪里红50克)加餐:橘汁饮料200毫升午餐:大米饭(大米150克)素炒豆芽菜(绿豆芽100克)土豆烧牛肉(牛肉100克、土豆50克)紫菜汤(紫菜10克、小白菜叶20克)加餐:豆浆晶50克,配成200毫升饮料晚餐:包子(面粉100克、瘦猪肉30克、大白菜100克)拌西红柿(西红柿100克、糖10克)菠菜豆腐汤(菠菜50克、豆腐50克)全日烹调用油20克全日热能9030千焦(2150千卡)左右。(三)食物选择要点1.酸性食品有鱿鱼、鱼松、鸡肉、鲤鱼、肉类、紫菜、花生、大米、面粉等;碱性食品有裙带菜、海带、蘑菇、菠菜、大豆、栗子、香蕉、油菜、胡萝卜、土豆、萝卜、果汁、牛奶、豆腐等。另外,茶、咖啡也属碱性食品。2.食谱中要适当增加汤菜类或饮料,以保证充足水量摄入。4. 肾盂肾炎的护理“肾盂肾炎”是由细菌直接感染而引起的泌尿道炎症。病菌可从尿道口上升经膀肮、输尿管进入肾盂及肾脏。“肾盂肾炎”分“急性肾盂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两种。急性若不及时治疗可转化为慢性;慢性由于治疗或休息等因素,亦可引起急性发作。此病多见于女性,特别是育龄妇女。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发热畏寒,腰酸痛,尿频尿急尿病。常规检查常为小便中带有大量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较少见。尿培养可找到细菌。护理要点:1、鼓励病人多喝水,增加排尿量。2 、定期作小便化验和培养,掌握病情。3、 妇女要注意性生活、月经期、妊娠期卫生。4、 女婴时期即就注意尿布的清洁无菌。5、 如患者经治疗发热仍不退或反而升高者,有进或伴有剧烈腰痛的需送医院治疗。家庭护理要点:1.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妇女要保持外阴清洁,慎用盆浴。月经期、妊娠期及婴儿要特别注意讲卫生,防止上行感染。患有急性肾盂肾炎妇女,治疗后一年内应避孕,以免怀孕而加重病情。2.急性肾盂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都应多饮水,每日摄入量2500毫升以上。目的增加尿量,促进细菌、毒素及炎症分泌物排出。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和身体锻炼。3.注意观察有无发烧和尿路刺激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后期,注意有无肾脏损害症状,如高血压、贫血、尿毒症等。4.药物治疗后,注意有无药物的副反应,如口服药物后引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反应询问医生后,方可改用其他药物治疗。5.如果需要做尿培养,应做好以下准备①应在用抗生素前或停用抗生素药5天后留尿标本。②收集清晨尿。要保证尿液在膀肌内存留6~8小时。③留尿标本前要充分清洗会阴部,保持尿液不受污染。留尿时要留取中段尿置于无菌试管内。④留好的尿标本,要在二小时内作培养和计菌落数,以免有杂菌生长,影响判断结果。若有特殊情况需将尿液冷藏在4C以下的冰箱内。6.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导尿或泌尿系器械检查,防止感染。5.肾病综合症患者的饮食调护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着低蛋白血症的高度水肿等临床症状,因此,有些患者在饮食调摄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有的患者认为尿中丢失的蛋白质过多,必须进食大量的蛋白质以补充身体内的损失;有的患者则惧怕进食蛋白质,每餐只吃一些蔬菜,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漏出量、,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过多的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而蛋白质量摄入不足又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来说,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尿中蛋白质丢失的多少来确定,一般以每日1.5—2.0g/kg体重为适度,以优质高蛋白饮食如肉、蛋、奶、鱼类为好。若患者出现了氮质血症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的摄入以能最低限度地维持氮平衡为宜,全日蛋白质的供给量宜限制在50g左右为宜。至于盐的补充,也应根据水肿的程度分别给予低盐无盐或无钠饮食。水肿不严重者,每日供给钠在2000mg左右,其中还应该包括食物中的含钠量,并允许在烹调时每日加用食盐2—3g或酱油10—15ml;水肿明显者,全日供钠量限制在1000mg左右,烹调时不宜加用食盐或酱油;高度

慢性肾病慢性肾病,简称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超过3个月,即为CKD。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有学者研究发现同源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来修复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从而改善肾小管和细胞间质的低氧状态(出自《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可行性》,作者:周敬等)国内有学者对9例红斑狼疮患者进行了同种异基因BMSCs移植治疗, 其中8例移植前有肾脏损害, BMSCs移植后均无移植相关并发症, 并且取得较好疗效,SLEDAI评分降低, 短期内能降低ANA、抗ds DNA抗体滴度和24h尿蛋白定量水平,补体C3水平升高,肾功能好转,病情缓解。(出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机制和应用》,作者孙凌云)国外相关临床研究这是一篇刊登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杂志上的文章,标题为《肾脏疾病的干细胞治疗:进展与挑战 》(翻译成中文)文章描述了全球16项关于干细胞疗法在肾损伤中的临床实验结果,总结了当前干细胞治疗肾脏损伤的研究进展。分析结果表明,接受干细胞疗法之后,受试者的血肌酐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Terg细胞增加、CD4 + T细胞增殖减少,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其中有2例受试者的肾小管炎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得到恢复。展望干细胞为慢性肾病患者及家人带来新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信在更多、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后,干细胞治疗慢性肾病的技术会日益成熟,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新冠病毒最新研究进展论文

肾移植患者新冠阳性相关文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新冠肺炎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新冠肺炎可能会对肾移植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2.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法:新冠肺炎治疗方法对肾移植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3.新冠肺炎的预防措施:肾移植患者应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遵守个人卫生、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等,以防止感染新冠肺炎。4.新冠肺炎的护理:肾移植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应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控制病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应对治疗等,以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港大研究团队使用他米巴罗汀干粉制剂分别给小鼠和仓鼠做实验,以验证该制剂对不同的病毒都有治疗效果。当中小鼠用于流感病毒,仓鼠用于新冠病毒。步骤一:共三组仓鼠,在病毒感染前分别通过气管内给予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盐水)、瑞德西韦、他米巴罗汀干粉制剂。步骤二:给药后两小时,通过鼻内滴注的方式令仓鼠感染新冠病毒。步骤三:四天后,将仓鼠进行安乐死后,通过检测其肺病毒载量、检查肺组织病理变化,发现他米巴罗汀干粉制剂的抗新冠病毒活性与瑞德西韦相当。

橙柿互动报道 随着抗击新冠“新十条”颁布,可以预计的是生活逐渐走向正常化,每一个人也都将面临与新冠病毒不期而遇的巨大可能。我们可能还需要数月时间去慢慢习惯这样的世界。那么,应对新冠病毒,是否会有特效药物?最新的科学研究似乎带来了希望。12月5日,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历史悠久、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Natur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FXR inhibition may protect from SARS-CoV-2 infection by reducing ACE2》的研究论文,称一种名为熊去氧胆酸(UDCA)的药物能够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能有能力预防新冠病毒未来出现的突变体的感染。这篇论文在网上被广泛转发,有人提出:终结新冠的药物找到了!这种药物真的能治疗新冠吗?它会成为终结疫情的“关键”吗?经过仓鼠、捐赠肺、志愿者等一系列试验接受UDCA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新冠肺炎并住院的可能性较小根据这篇论文内容,人体内的受体ACE2对新冠病毒(SARS-CoV-2)具有高亲和力,是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主要受体。而熊去氧胆酸(UDCA)能够通过抑制转录因子FXR,下调ACE2的表达,关闭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通道。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相同的方法,关闭了肺类器官和肠类器官中的ACE2通道,而肺和肠道是新冠病毒的两个主要靶标,可以防止病毒感染。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药物可以预防活生物体的感染。在感染新冠病毒Delta变体的仓鼠模型中,研究发现,用UDCA药物治疗的仓鼠受到了保护,免受Delta变种的侵害。研究人员还用呼吸机让2个捐赠肺在体外呼吸,并用泵让类似血液的液体在肺中循环,以保持器官的功能,两个肺都暴露在病毒下,其中一个被给予UDCA药物。结果显示,接受药物的肺没有被感染,而另一个肺却感染了。最后,研究人员招募了8名志愿者来测试UDCA药物,通过擦拭鼻子,发现ACE2水平较低,这表明病毒侵入并感染他们鼻细胞的机会更低。尽管不可能进行全面的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分析了两个独立患者队列的新冠感染数据,比较了那些已经服用UDCA治疗肝脏疾病的患者与未服用该药物的患者,发现接受UDCA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新冠肺炎并住院的可能性较小。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这种药物作用于我们的细胞,不受病毒突变的影响,即使出现新的变异也应该有效。此外,UDCA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很多年,所以我们知道它是安全的并且耐受性很好,这种药片成本低廉,可以快速大量生产且易于储存或运输。论文最后强调,研究人员乐观地认为这种药物可能成为对抗新冠的重要武器。UDCA到底是什么药? UDCA是一款已获临床应用批准的药物。在国内,熊去氧胆酸胶囊为国家医保甲类药。当前,UDCA被广泛用于多种肝胆疾病的治疗,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病和胆道疾病的重要临床药物。据药融云数据显示,中国共有143条熊去氧胆酸药品审评记录,54条药品批文。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教授许建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熊去氧胆酸(UDCA,ursodeoxycholic acid)是人体内自然分泌、具有生理活性的手性分子,属于甾体化合物。虽然在人体内的分泌非常微量,但具有增强肝细胞活性及其代谢功能的作用,目前尚未见到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报道。剑桥大学的这篇论文对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截至12月12日,熊去氧胆酸概念持续大涨。对此,多家药企发布公告——新华制药12月11日发布异动公告,表示公司关注到媒体存在关于熊去氧胆酸用于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报道,目前该研究尚未进行验证性临床试验,能否用于新冠病毒预防及感染的治疗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截至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新达制药用于治疗胆固醇型胆结石的熊去氧胆酸片尚未实现商业化生产。千红制药也在异动公告中表示,相关研究尚未进行验证性临床试验。目前公司产品熊去氧胆酸片的适应证为胆固醇型胆结石、形成及胆汁缺乏性脂肪泻、预防药物性结石形成及治疗脂肪痢等。许建和认为,距离熊去氧胆酸真正上市成为新冠相关药物,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已经有相关的熊去氧胆酸片制剂,但其适应证并不是新冠引起的疾病,所以将其作为新冠药物,仍然需要从临床试验开始做起。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门把手”ACE2的全长结构最早是西湖大学周强团队解析的在剑桥大学的这篇论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ACE2。ACE2全称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等多个器官广泛存在。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之所以能侵入人体细胞,离不开细胞中这种名为ACE2的受体,而熊去氧胆酸能够“把这扇大门锁上”。早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暴发之初,西湖大学周强实验室在论文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发表两篇研究成果。在第一篇研究成果中,他们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的全长结构。这是世界上首次解析出ACE2的全长结构。在第二篇研究成果中,他们报道了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受体ACE2全长蛋白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在世界上首次捕捉到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瞬间状态,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第一刻的情形。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在于其S蛋白与人体ACE2 蛋白的结合。准确地说,是S蛋白“劫持”了原本是控制血压的ACE2,通过与它的结合入侵人体。S蛋白全称为spike glycoprotein (刺突糖蛋白),位于新冠病毒最外层,像一个个突起的刺。根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新冠病毒S蛋白以三聚体形态存在,每个三聚体包含三个单体,每一个单体中约有1300多个氨基酸残基,其中300多个氨基酸残基构成了“受体结合结构域”(RBD),即S蛋白与ACE2结合的地方。一个人体细胞的蛋白,怎么会与病毒发生联系?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陶亮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间房屋,把新冠病毒想象成强盗,ACE2就是这间房屋的‘门把手’, 病毒抓住它,从而打开了进入细胞的大门。”周强团队的这项研究为后续科学家的靶向药物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对发现和优化阻断病毒入侵的抗体及其他药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西湖大学抗新冠病毒口服药获批进入临床试验自疫情暴发以来,西湖大学一直坚守在科学战线上,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2020年4月,郭天南及团队利用质谱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在重症患者血清中找到一系列生物标志物,可有效预测轻症患者是否会向重症发展,并为重症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一定指导。同一时期,西湖大学快速集结了一支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西湖实验室主任于洪涛领衔的多学科团队攻坚队伍,全力开发针对新冠病毒的原创小分子药物。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洪涛领衔的攻关团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小分子非共价抑制剂WPV01(艾普司韦),抑制新冠病毒的药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目前,WPV01已完成药代、药动、药效、药剂、安全性评估等临床前研究,9月6日获国家药审中心批准正式进入临床。于洪涛在接受快报采访时提到,新冠疫情暴发后,有三款在已有药物基础上开发的抗新冠药物陆续获批,包括吉利德的瑞德西韦(靶向病毒RNA聚合酶RdRp),默克的莫努匹拉韦(靶向RdRp),以及辉瑞研制的奈玛特韦(靶向病毒蛋白酶3CLpro)。西湖大学研发的WPV01,靶向的是新冠病毒自我复制组装过程中所必需的关键蛋白酶3CLpro。据他介绍,2020年3月,西湖大学研究团队就开始制备新冠病毒3CLpro蛋白样品,之后采用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技术进行先导化合物分子筛选,6月拿到第一批筛选结果,9月通过活性测试和功能验证确定候选药物分子。此后两年,从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结构解析、化合物结合机制分析、活性测试,到化合物盐型、晶型、剂型研究,再到药理和毒理学研究,最终,获得了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分子WPV01。根据实验结果显示,从细胞到动物体内测试,WPV01在安全性及有效性上均表现出明显优势。临床前研究还显示,WPV01对不同新冠病毒变异株、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等在内的其他冠状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目前药物仍在合作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一种药物从临床试验到上市,可能还会间隔很长一段时间。”于洪涛表示,当前疫情形势多变,但团队相信,WPV01能够为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肺炎贡献一份力量。

肾移植患者新冠病毒阳性的相关文章可以探讨新冠病毒如何影响肾移植患者的健康,以及新冠病毒对肾移植患者的治疗的影响。文章可以深入探讨新冠病毒对肾移植患者的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如何损害肾脏功能,以及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新进展。另外,文章还可以探讨肾移植患者新冠病毒感染的潜在预后,以及如何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