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桃花红杏花白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桃花红杏花白论文参考文献

编导(合作)的小花戏《开花调》获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一等奖,第二届“群星奖”金奖和山西省第三届赵树理文艺基金奖特别奖,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委员会为个人荣记“一等功”一次和集体“一等功”一次。编导的群舞《丰收乐》获一颗红星·中国老区行全国展演选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小花戏健身秧歌《桃花红杏花白》获全国健身秧歌大赛表演一等奖和优秀创编奖;群舞《好日子》获国际老人节“汾酒竹叶青杯”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比赛二等奖;群舞《彩蝶飞舞》获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创作表演一等奖,同时又获山西省第二届“小荷花杯”青少年舞蹈比赛和中国黄河电视台举办的2006年CCTV少儿艺术电视大赛“护彤杯”山西赛区总决赛金奖第一名,并获创作金奖和小荷花贡献奖。独舞《心花放》,群舞《喜金秋》和《丰收乐》以及和他人合作编导的百人花戏《百花迎春》、左权系列花戏《太行颂》等等,在山西省各种文艺大赛中获一等奖、金奖和大奖。她曾任晋中文工团历届学员班舞蹈教练,她还致力于左权小花戏的传播和交流活动,经常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教授左权小花戏,还不断地被邀请到外单位讲学。她不仅是左权小花戏最杰出的代表,而且也是左权小花戏向外输出的首席使者。1982年2月应山西省文化厅邀请,参加了中外舞蹈交流活动,为美籍澳大利亚学者贺大卫夫妇讲授表演小花戏。她还多次被聘到我国最高舞蹈学府——北京舞蹈学院讲授小花戏。她参加了国家六五跨七五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担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晋中分卷副主编。因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山西省文化厅等颁发了荣誉证书。1964年参加了左权小花戏资料书的编写,其中舞步以“三颠步”为代表整理了21种,扇花以“蝴蝶扇”为代表整理了45种,舞姿以“照镜势”为代表整理了33种,并由她示范拍照,由晋中文教局编印。这是首次将左权小花戏舞蹈动作分类定名并编印成册。1982年她参加了晋中地区群众艺术馆组织的左权小花戏资料书编写工作,登载了她示范拍照的56个舞蹈动作。艺无止尽,知识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就,使她萌发了编著《左权小花戏》一书的念头,经过七个年头的艰苦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夙愿。1992年她编著的《山西民间舞蹈——左权小花戏》一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她还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简论山西左权小花戏的舞蹈特色”一文,为便于掌握小花戏的舞蹈风格,集中地概括了动作要点,如:颤、颠、跳、蹬、扭、摆、甩、颠簸、拧转、晃首、三道弯、转肩扭、手臂划圆等等。为便于学习记忆,又编成了顺口溜:“一步三颠膝要颤,上下起伏似波澜,轻盈灵巧扭摆甩,拧身转体臂划圆,欢抖彩扇如蝶舞,神韵要随意境迁”。该文已载入“世界学术文库系列丛书华人卷”。鉴于她在舞蹈事业上取得的突出成就。1999年获“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其业绩已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优秀人物大典》、《中国舞蹈家大辞典》、《世界文化名人大辞海》、《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等多部大型丛书。

桃花论文参考文献

试论文学美文学有认识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洞察人生。文学有教育作用,它可以启迪人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文学还有娱乐作用,可以供人休息消遣。但人们创作和阅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这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创造美和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譬如“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给我们主要的不就是美吗?那么,文学之美究竟美在哪里呢?首先是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不仅准确生动,有助于民族语言的规范,而且可以表现美。文学美,主要是通过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对于一个优秀作家来说,没有不能用语言表现出来的东西。文学描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上下几千年,纵横千万里,兴衰成败,悲欢离合,都能用语言描绘成生动的图画,呈现在读者面前。“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美是作家的刻意追求。“春风又绿江南岸”,那“绿”字你还能改动它吗?不同语句,表现出不同的气势和风格。豪放时“气吞万里如虎”,婉约时“杨柳岸晓风残月”;浓丽如“玉楼巢翡翠”,淡泊则“悠然见南山”。它有时朦胧,如烟如雾,如舒婷如北岛;有时明晰,深刻如刀,如老舍如鲁迅。“历史无言任打扮”,它能宏观漫议概括环宇;“嫩叶商量细细开”,它也能细说微窥如丝如风。“人面只今何处去”,写出了难言的“遗憾”;“一江春水向东流”,显示了无形的“愁”。《琵琶行》弹奏的铿锵之声,简直就是垂范千古的音乐雕塑!语言大师们指石成金,让平凡的文学生发出神奇的功效,流芳百世,美不胜收。二曰情节美。情节美就是故事生动有趣。讲故事是文学家的拿手好戏。赵树理说写小说就是讲故事。故事是由情节组成的。故事美来自情节美。恩格斯十分赞赏莎士比亚剧作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认为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只有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才能表现出来。情节之美,主要在于对生活的具体描写和紧张的矛盾冲突。细节的真实,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矛盾此起彼伏,故事一波三折,便能引人入胜。情节是人物活动的过程,性格成长的历史。人物性格和环境的影响,决定着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命运是故事的灵魂,人们听故事,主要是关心人物的命运。故事一旦开了头,它就把人物的命运抛向读者,让你与他同行同止同喜同忧,专注其中,欲罢不能,将作品翻过一页又一页,直到最后的结局。我们枕着灯晕,嗅着墨香,探视着晦明变化的历史,品味着酸甜苦辣的人生,愉快地度过那一段又一段属于自己的时光。文学是想象的艺术。文学可以虚构。想象和虚构可以弥补作家生活链条中某些脱落的环节,自由驰骋自己的思想,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从而将情节编织得更加丰富多采,使故事更加生动迷人。巧置悬念是文学降服读者的重要法宝。烘云托月,故布疑阵,误会巧合,画龙点睛,诸般手法的运用,激发起读者强烈的心理追求,使情节产生奇妙的结构效果。三是人性美和人情美。文学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象中最是流光溢彩使人不可抗拒和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从宋元话本到明清小说,以及现当代杰出的作家作品,他们之所以受到广泛的爱戴和推崇,不仅因为他们生动地描写了那些五光十色的社会和惊心动魄的场面,尤其可喜可叹的是,他们创造了众多富于时代特色而又个性鲜明的人物。在多姿多采的人物画廊中,有的勇猛如虎,有的忠厚如牛,有的聪明透顶,有的冥顽如石,有的坦荡如日,有的阴鸷如狼。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伟大和崇高,什么是渺小和卑鄙,什么是优美和神奇。它告诉我们怎样去爱人尊重人理解人,怎样去恨去识别去唾弃那些丑恶的东西。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文学能够直接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人的精神世界,让读者觑到人间深层潜细的奥窍和令人神往的隐秘。文学不能给人加官晋爵,不能施人钱财,但它是财富,是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文学不能代替权与法去管理人惩治人,但它有不管之管,它能稽察权与法管不到打不着的地方,运用艺术的权威奖掖人,批评人,审判人的灵魂。文学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是一种力量,一种道德的震撼力和情感的趋动力,它可以使人受到感化,不知不觉地勉励自己规范自己,甚至使人顿悟和贯通。文学家也曾不惜笔墨描写过丑恶的人性。但写丑不是目的,写丑是用黑暗衬托光明,用丑衬托美,写丑是为了否定丑,是化丑为美,使美好的人性更加亮丽。四是智慧美。文学不直接具体地描写生产过程,不教人怎样开山放炮遇水搭桥,不教人怎样耕田造屋做生意,但不等于说文学不能增长人的智慧,不具有智慧美。文学是以人为中心,以整个生活为对象进行描写的艺术。文学是百科全书,优秀文学作品是生活的教科书。从文学中可以学到许多一般书籍中学不到的东西。文学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历史和总结教训,让人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并逐渐变得聪明。《李自成》所写的兵败垂成,《白鹿原》诉说的世纪沧桑,张贤亮写出的饥饿和压抑,那教训难道不深刻吗?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孙悟空的大智大勇,大观园里的吟诗作对,那么多的机巧睿智,那样的人杰地灵,难道不是人的智慧闪光吗?实际上,优美的文学语言,成功的艺术形象,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就是在欣赏作家的智慧之美。20世纪末叶,文学情形大变,标新立异,光怪陆离,难以用传统概念诠释。变是常理。变不可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文学不能没其美质。真正的文学一定是与美并存的,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文学维纳斯,相信她不会越变越丑,而是越变越美,越新,越可爱。参见梁素清《浅说文学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文学是美的人学摘要:高尔基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至今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巨大生命活力的命题。然而由于它严重忽略了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理论缺陷,十分不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与其说“文学是人学”,不如说它是“美的人学”。主要依据在于:第一,文学写的是人,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诗意的社会生活,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第二,文学创作本身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第三,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也是为了人。“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古今中外一切文学形态的基本主题无不是为了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关键词:文学;美的人学;文学的灵魂文学是什么?这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不计其数的理论家常说常新、难以定论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所做的不同回答,直接关系着他们各自构筑的文学理论大厦的性质和命运。从柏拉图、亚理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到弗洛伊德、萨特,从婆罗多牟尼到新护、胜财、毗首那特,到泰戈尔、普列姆昌德,从孔子、老子到刘勰、司空图,到鲁迅、郭沫若,固然都道出了某些真理的颗粒,但都不能说已有了很好的解决。柏拉图说文学是灵感的迷狂和理念的闪耀,亚理士多德说文学是对生活的美的模仿,康德说文学是天才的创造,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文学是理念的光的烈焰,王尔德说文学是美丽的谎言,厨川白村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弗洛伊德说文学是人的欲望的艺术实现,雅各布森说文学是语言的美的操作,[1](119)波斯彼罗夫说文学的本性是意识形态,[2](P676)韦勒克、沃伦说文学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3]波斯波罗夫靠文学的本性是意识形态,找到了文学的社会本质。韦勒克、沃伦靠文学是一个符号和意义的多层结构找到了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媒介本质———即语言的艺术。他们靠着语言的多义性、歧义性支撑起来的立体的意义空间,发现了作品的空旷结构,轻易揭穿了文学名作历久弥新的古老谜底。别林斯基靠着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的不同———文学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了文学的审美特征。我国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鉴于以上的探索干脆把文学界定为“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意识形态”。20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还进一步把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媒介本质界定为“语言的结构的艺术”,把文学的审美本质界定为“用形象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反映、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把文学的社会本质界定为“一种极富诗意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虽使问题得到了形而上的基本解决,但却严重忽略了形而下的人文特征和本体把握。对此尽管有人曾数度振臂高呼,但很多人却抓住一点,不顾其余,急于去攻讦、否定,这就使文学失去了灵魂。然而不管以上诸看法的差异到底有多大,我们只需把观察视角及时地由形而上转向形而下,就不难发现,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注意到了文学的诸层本质都离不开人。人才是文学的核心因素。是啊!文学赖以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体系的核心是人。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的创造者是人,文学得以产生审美娱乐作用的对象也是人。“人世间的一切都在乎人,一切都是为了人[4]”。“能够感觉到自个儿是人……该多美啊!”,[4]赞颂的也是人。因此,高尔基讲:“文学是人学”应该说是从古至今对文学的形而下本质所做的再好不过的概括。可以预言,在人还没有真正进入至真、至善、至美境界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都将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只是这个命题严重忽略了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美的方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在人们的心目中作为一个科学的观念并未真正确立起来,从而在学术界引起了无休止的争议。钱谷融的“文学是人学论”在较为深入阐述了高尔基等人的观点之后,也未能跳出这个理论窠臼。如果我们说“文学是美的人学”,也许更符合高尔基的本义,更有利于该命题巨大的社会作用的发挥。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文学写的是人,写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极富于诗意的社会生活。文学写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写的也就是一个人内在的和外在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统一所显示出的某些高尚的或不高尚的深层的心灵状态,除非有一天随着人性的完满实现文学走向了真正的消亡。人的自然属性作为人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固然是文学赖以表现的重要方面,然而人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属性才是文学赖以表现的重心。任何一个人离开了这个具体的社会关系网络都将无以生存。人一出生就有了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兄弟姊妹关系;一上学就有了同学、师生关系;长大了一恋爱就有了恋人关系,结婚了就有了夫妻关系,产生了婚外恋,就有了情人关系;参加工作了,就有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到了外交谈判桌上开始了同外国人的谈判就有了外交关系;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还有阶级关系。只有在某些特定的阶级斗争异常尖锐的历史时期,以上诸种关系才会披上浓郁的阶级性的色彩。在更多的时候,“阶级关系”不过是人性诸多侧面的一个有机方面,决不能以偏概全。人历来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一部作品中当一个作家创造性地把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交代清楚后,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就形成了。对这种以一个或若干个主人公为核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创造性梳理和编织,也就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我的关系中所蕴含的一系列丰富的诗意和美的开掘,就是对这种独特的诗意和美的卓越发现。这也正是作家比一般人高明的地方。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文学不是别的,而是“神”在人的心灵里点燃的美丽的人性的火光,同其他的旨在考察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某一侧面或多个侧面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大不一样的。其次,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美的创造为的是人———文学的崇高使命就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文学的认识作用帮助消除人们的愚昧、无知及其他们对人事、物的错误认识,为的是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文学的教育作用帮助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准、道德水准和品格水准,有效地调节和克服人们同自然的关系、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尖锐对立和矛盾,不断增进人们同周围世界关系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通过强化人们的社会正义感、社会真理感、社会荣辱感、社会良知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感,不断激发人性的积极方面,引导人们向至善的境界迈进,尽可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堂堂正正的幸福地生存,也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文学的审美娱乐作用帮助丰富、完善人们的人性,帮助人们在怡情悦性之中消除精神压抑,释放多余的生理能量,恢复心理平衡,净化、升华他们的灵魂,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增进、调剂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更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无怪乎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把从事文学创作的这样一种耍弄文字的魔术师看做是拯救人类的圣徒。正是通过这种圣徒每个晚上的写作同魔鬼的殊死搏斗,才使经不起诱惑的人类得以一天天维持着生活的温馨和幸福,保持着生命的锐气和欢欣,不至于误入歧途走向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从事文的化之的文化工作的一切哲学、社会科学学者和自然科学学者都是拯救人类的圣徒。因为一切哲学、社会科学同样也是为了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自然科学固然主要诉诸人们的物质世界。然而人们为什么要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最终还是为了精神的欢乐。唯一不同的是文学和其他艺术在减轻人类精神痛苦方面发挥着更为直接和重大的作用而已。第三,文学通过美的方式探索、解决的是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法很好解决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也是为了人。它从不表现政治学、伦理学、道德学、宗教学、现存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早已解决或能够解决的问题,它要表现的重心往往是一切哲学、社会科学都无法很好解决的“出位之思”,往往是带有永恒意味的生与死的问题、善与恶的问题、美与丑的问题、爱与恨的问题、罪与罚的问题,同时也是任何一个杰出的政党、政府和政治家都只能部分解决而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譬如男女之间的感情问题,由远古时期的群婚制、血缘婚制到后来的对偶婚制,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乃至今天的一夫一妻都很难说已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包括很多杰出的政治家都难免要犯人生的错误。于是这个人生的难题就交给了文学世代探索。从“关关睢鸠”中的单恋,到《氓》中弃妇对薄情郎的怨恨,到《红楼梦》中宝黛悲剧的撕心裂肺,从《美狄亚》到《红字》、《安娜》到《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汉密尔顿夫人》,人们好象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该方面的探索。而且在以后的几千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恐怕还要继续探索下去。又如对生与死的问题的探索,早在公元前3千多年前出现的古巴比伦史诗《吉尔加美什》中就开始了,中国的《西游记》更是该方面艺术探索的集大成者。也正是靠着对这些人生难题和生命困惑的执着探求和不同程度的解决,文学史造就了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造就了上百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歌德说“十全十美是上帝的境界”。人要真正走向至真、至善、至美,就要不断克服人生的难题和生命的困惑,不断地疏远平庸、靠拢卓越,克服自身的局限。当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切自然科学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往往是文学伸出它强有力的臂膀,慰藉人们痛苦的灵魂,抚平他们的伤口,引导着人们日益向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的最后境界逼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世纪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法国诗人普吕多姆说“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5]因此以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为崇高使命的文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和美的方式,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勿容改变的永恒的母题,那就是:怎样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总之,对“文学”的形而上的界定固然有助于人们从理论层面上准确把握文学的本质,而对“文学”的形而下的界定却更接近于文学本意的深层,更能揭示其本元意义上的勃勃生机。因此既不能用前者无端否定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无端排斥前者,两者都不可偏废。我以为文学固然是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极富诗意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更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崇高的无与伦比的美的人学。与其说文学是人学,勿宁说它是美的人学。如果说形而上的界定已很好地确定了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媒介本质、社会本质、审美本质,那么“文学是美的人学”在形而下意义上的界定则很好地揭示了文学的深层的人文特征或人文本质。“文学是人类文明最高尚的花朵”则又在文化人类学意义上很好地揭示了文学的文化本质。只有形而上和形而下诸个本质的高度统一,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才能圆满。只是文学的“人文本质”最贴近于文学的深层而已。总而言之一句话,所谓文学不外是运用语言塑造形象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反映、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结构的艺术和美的人学,是一种极富诗意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最高尚的文化存在。文学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生命现象,一种语言现象,一种美学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但归根结蒂主要是一种生命现象。它不仅具有社会本体,还具有明显的生命本体、语言本体、美学本体和文化本体。且任何一个层面的文学本质往往又都以相应的文学本体为依托。而文学作为一种美的人学便集中体现了这种生命现象的基本底蕴。文学的发展永远都无法脱离“文学作为一种生命现象”为它提供的无尽的美的燃料和动力。因此文学深层的人文本质的形而下性质是其诸层本质赖以存在的灵魂。抛开了这一点,任何一种再玄乎再时髦的形而上的界定都是苍白的、没有生命力的。我国理论界对文学本质探讨的根本的弊端也正在于此。[参考文献]苏永旭,文学是美的人学,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 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 波斯彼罗夫•文学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3]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4] 高尔基•在底层[A].余匡复译•汪义群•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1)[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5] 王逢振主编•诺贝尔文学奖辞典[M].南宁:漓江出版社,1997.

追求、乞求、求全、求仙、求售、苛求、求知、求和、请求、求救、求生、求聘1、追求zhuīqiú特指向异性求爱。《花城》1981年第3期:「正是那种厌恶不已的感情,使她抵制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求!」2、乞求qǐqiú请求;祈求。●《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屡乞求还,乃征诣成都。」3、求全qiúquán企求保全名位、性命、事业等。●《汉书•王嘉传》:「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4、求仙qiúxiān谓以服药、辟谷、修炼等方法,求得长生不老。古代道家、方士多倡之。●《文选•张衡<西京赋>》:「立脩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5、求售qiúshòu希求出售。●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6、苛求kēqiú过严过分地要求。●宋程大昌《演繁露•本传》:「但当求贤纳谏,修政事,则大有为之业在其中,不必苛求奇策,以幸速成。」7、求知qiúzhī探求知识。●邹韬奋《抗战以来》二二:「在抗战期间,中国千万青年对于求知的无比热情,是十分令人感动的。」8、求和qiúhé1. 战败或处境不利的一方,向对方请求停止作战,恢复和平。●《战国策•赵策三》:「故不若亟割地求和,以疑天下,慰秦心。」9、求婚qiúhūn亦作「求昏」。男女中的一方请求对方与己结婚。●《晋书•姚兴载记下》:「今来求婚,吾已许之。」10、考求kǎoqiú探索研求。▶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每延见三事,省决万机,必咨询旧章,考求古义。」

仅供参考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亲农意识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直接描写农村田园风物和农事生活。他的诗表现出浓厚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主要表现在:大量描写田园风光,表现对农村、对土地的深深热爱之情;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谊;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而这些诗表现出的亲农意识与他的隐逸情怀不无关系。一、 优美的田园风光从诗歌的历史上看,在陶渊明之前,只有少量的以民歌形式出现,以田园为背景,表达某种情感的农事诗。如《诗经》中的《十亩之间》、《七月》,《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之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之兮,行与子逝兮”。《七月》的第二章:“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耜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它们所描写的农村风光很简洁、单纯。自然景色描写,只是陪衬的作用,只是人物活动的一种背景。作者的意图不在于表现出它们的自然美。而陶渊明的田园诗主要内容就是描绘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并且通过朴素的语言,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诗人对农村、对土地的热爱,真好像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典型的农村风光,房前屋后栽满榆树、柳树,美丽的桃花、李花飘来阵阵清香,炊烟袅袅,创造出一幅静谧、安适的画图。这从笔端自然流露出的文字,是只有那怀着对土地、对农村环境的真切热爱之情的人才可为的。再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里诗人采用白描手法,平淡无奇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农村风光图,让人读来毫不费力,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热爱田园的感情。初夏时节,房子周围树木茂盛、恬静幽美、鸟飞到此搭窝筑巢,树上虽无艳丽的桃花李花,也不见飘拂的榆钱柳絮,但茂密的绿树却隐藏着惬意的清阳,鸟儿欢叫更衬托农村环境的清幽恬静。诗人所写的树、鸟、风、雨、房屋等等,无不蕴含着诗人亲近农村、喜爱土地的真诚之意。二、 与农民的深厚友谊常年的劳动生活使陶渊明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情感,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种交往反映在诗歌中显得极为真挚和情趣盎然。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后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土大夫的架子,是那样平易近人,而农民也把他当作知己,热诚相待,“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呼之欲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们所关心的也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他的思想感情还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喜悦,又为庄稼遭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忧虑。所以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事,亲近农民,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东晋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特别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当时的贵族大夫阶层价值观念中,始终存在着对农业和农民的鄙视。《移居》二首也写了他与农民邻居间的友好往来。与邻居们同劳作,共游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其二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谈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欺吾。这里,诗人与农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被表现得如鱼儿与水一般,亲密无间。“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些与农人之间和谐惬意的生活,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对田务、农人的深切的体认。也是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这种亲近农民的意识,与“田夫野老”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突破了前代的一般农事诗的田园风光描绘,同时又超越其后代的以旁观者姿态出现在诗歌中的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注的角色,而形成了自己在田园诗中独有的风格。三、 自己的辛勤劳作亲近农民,与农人为邻,赞美劳动,是他亲农意识的表现,作为自然生活的一部分,他更写了自己亲自耕作的感受和体验。而这种农业劳作的实践意义,也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如《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真切地描绘了晨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自己的感触,尽管“草盛豆苗稀”,但他还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实实在在地道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种豆在田亩之中,但由于农业技艺不高,豆苗稀少,而草则长得旺盛,虽是如此,诗人仍是起早摸黑,披星戴月,早晨出去一身露水,晚归也是一身露水,白天自然是一身汗水。劳动虽然十分艰苦,但陶渊明却对这感到舒心惬意,充满了自得的情绪,他不把劳动当作“下贱”的事,而认为这很符合他的心愿。正因为诗人有亲自参加劳作的体验,他把自己的全部生命与情感都融入到浔阳江畔的那片土地,承受着农耕劳作的全部艰辛,才能对农民田园劳苦的生活的认同,也才能把劳动描绘得如此细致入微。这种真实感的产生,亲自事农桑后所再现的田园风物及体力劳动后的畅快,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都是后代田园诗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无论是唐代孟浩然在襄阳鹿门的吟唱,还是王维在辋川别墅的幽歌,他们的田园诗虽然都不乏诗情画意,但他们并无躬耕田亩的切身体验,作者没有或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执着和真诚于土地,对土地的那份特殊情感。始终缺少的是陶渊明作为一个农民劳作后所拥有的艰辛和快乐的情感。因此读这些诗,就觉得有些做作。所以我们说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之祖,但同时他又把这一诗歌形式发展到无人企及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有长期躬耕生活的深切体验。再如,《庚戌岁九月于西田获早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勒,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及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及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这首诗一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农业社会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人类生计,衣食二字极为重,物质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创造物质财富,每个人都有不可推诿的责任。这个道理出自陶渊明之口,尤为可贵。诗人认为,人生应该把谋求衣食放在首位,要想求得身安,就必须亲自经营衣食。这里用反问句,暗示出当时的统治阶级鄙视农桑劳作,而陶渊明却抛弃官场,勉励自己坚持躬耕,不能不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诗人在此先叙述自己从春天起就从事农田劳作,从未间断,看来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字里行间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因为这收获是辛勤劳动所得,“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早上带露出去从事田间劳动,晚上背着劳动工具回来,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尽自己的微薄的努力。虽然自己所作有限,然而也是傍晚才回家,可见劳动是辛苦的,那么要做到“岁功聊可观”就更不容易了。“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本来劳作很苦,而山中霜露既多,又风气先寒,当然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对诗人来说,就尤其要付出更多艰辛,前文我们已说过,诗人在归田的第二年,曾“种豆南山下”,而“草盛豆苗稀”。时隔数年,现在山中种稻,却能做到“岁功聊可观”,他对“田家岂不苦”已有切切实实的体验。而这却是他维持生存的唯一手段。诗人躬耕自食,心安理得,劳动虽苦,但他以苦为乐,这种志愿长期参加农业劳作的可贵情操,是他浓厚的亲农意识的有力佐证。四、 陶渊明的亲农意识与隐逸情怀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浓厚的亲农意识,这与他的隐逸情怀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正是他的遁隐山林,使他有了真正接触自然、农民以及亲身劳作的机会。陶渊明自幼受儒家传统教育,有积极处世之心,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他在《荣木》中说:“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想驱车策马,出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抱负,希望自己能够实现“大济于苍生”②的理想。他还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③可见他的胸怀。但是,到了陶渊明青壮年时期,东晋政治完全陷入混乱,使他空有一腔壮志,却无由施展。因而诗文里感叹不遇的话很不少。他曾经出仕,那虽然也许是对政治还抱着希望和聊且一试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不得已,由于政治形势的裹挟,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与世俗那样格格不入,却不得不混迹官场,所以精神十分痛苦,充满了悔恨负疚的心情。几度悔恨之后,他毅然下定决心,与官场永诀,以躬耕终老。《饮酒》第十二首说:“长公曾一仕,壮士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官场的权力争夺,政治阴谋的血腥,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再也难以忍受。因而“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再也没有出仕。陶渊明是从恶浊的官场来到宁静的田园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是彻底地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的。他把仕途官场称之为“尘网”“樊笼”,恨不得尽快脱离开这种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他那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农村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飞翔的森林,就像被圈在池塘里的鱼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浮游的河海,过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情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表露得更明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非昨非”带着一种悔恨的心情彻底地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一旦摆脱了岐途、险境,他便欣喜若狂了。“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哪怕是早一刻看到自己的家门,也成为一种极大的快乐与安慰。用这种情绪与感情去描写农村,去抒写田园风光,当然是对官场、仕途的一种彻底否定。在与劳动农民交往中,陶渊明感受到了他们的真诚质朴,并与劳动农民建立了真挚而深厚的友谊,这使从污浊的官场归来,看多了尔虞我诈、追名逐利的世人的陶渊明发现了真善美,心灵得以涤荡。因此他由衷地歌唱农民,赞美与他们建立的纯真友情。陶渊明归隐躬耕,是真正对仕途的厌弃,对自由的追求,而不是身在江湖而心在官场,不是家有良田万顷而回乡过地主生活。他来到田园,拼命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的心一时被陶醉了。他欣赏田园,真可谓是一往情深,如痴如醉。他经常叨念的是“静念园林好”、“园田入梦想”,比起恶浊的官场来,田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诗人的心灵,触着田园的秀美景物,便立即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以开阔的胸襟,超尘脱俗,全身心地拥抱着秀美纯洁的自然,领悟着人生的真谛。在这里,诗人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脱,人格的真正自由。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体验为基础,在田野这一空间里,直接描写田园风物和田园生活,又含有隐逸情怀的诗歌。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在于他的亲农意识及躬耕陇亩的劳作实践。可以说,正是这一点使得陶渊明有别于古代一切失意的士大夫文人,使他成为封建时代唯一真正有资格称得上“乡村诗人”的作家。而他的田园诗表现出的浓厚亲农意识,正体现了他的隐逸情怀。他又借这些诗,表现了他隐居不仕的高致,从而成为“古今隐逸之宗”。参考文献:[1]《陶渊明的仕隐》 李华著 《首都师范大学报》 [2]《陶渊明诗文赏析集》 李华 巴蜀书社 1988年版[3]《湖南教育学院学报》刘济远 [4]《 陶渊明和他的田园诗》 孙静著《神州学人》

一首桃花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

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

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

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

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

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

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编号方式选“自动编号”,所在位置选“节的结尾”。 3.如“自动编号”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

9.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尾注的编辑栏: 10.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11.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存在一个小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 1,单击要插入对注释的引用的位置3。 2,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引用”——“交叉引用”命令。

3,在“引用类型”框中,单击“脚注”或“尾注”。 (加粗者为首选) 4,在“引用哪一个脚注”或“引用哪一个尾注”框中,单击要引用的注释。

5,单击“引用内容”框中的“脚注编号”或“尾注编号”选项。 6,单击“插入”按钮,然后单击“关闭”按钮。

不过得注意:Word 插入的新编号实际上是对原引用标记的交叉引用。如果添加、删除或移动了注释,Word 将在打印文档或选定交叉引用编号后按 F9 键时更新交叉引用编号。

这个要看你掌握理解了多少文言文。

一般来说你能引用的都是你会背或者记得的。写景,写情绪,抒发感情,还有进取精神的这些,一般引用诗词写道理,思想,这些一般需要四书的内容,比如论语,大学,孟子议论事情,又不想太刻板的,可以引用古文,比如岳阳楼记,桃花源记 这些。

文言文的好处是凝炼,有时很多字写下去要讲的事,文言文几个字就可以了,微言大义。所以对一些古文句子要有所了解,另外要知道是谁写的什么文章中的句子,这样引用出来才有说服力比如你引用的时候,写:古人说过。

这样就显得无力感。

如果你写: 宋朝的大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说过。

这样的引用就显得十分有力,会为文章增色。

这个要看你掌握理解了多少文言文。

一般来说你能引用的都是你会背或者记得的。

写景,写情绪,抒发感情,还有进取精神的这些,一般引用诗词

写道理,思想,这些一般需要四书的内容,比如论语,大学,孟子

议论事情,又不想太刻板的,可以引用古文,比如岳阳楼记,桃花源记 这些。

文言文的好处是凝炼,有时很多字写下去要讲的事,文言文几个字就可以了,微言大义。

所以对一些古文句子要有所了解,另外要知道是谁写的什么文章中的句子,这样引用出来才有说服力

比如你引用的时候,写:古人说过。

这样就显得无力感。

如果你写: 宋朝的大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说过。

这样的引用就显得十分有力,会为文章增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提纲元代陈绎真评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化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渊明的田园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渊明田园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诗人在《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在绮靡文风盛行的东晋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却得到了诸多诗人的企慕与推崇。其以无穷的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东晋以后的诗人诗作中找到这种影响的痕迹。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诸多的学陶渊明田园诗等。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熏陶和影响一大批诗人。陶渊明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学校(院系):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班级:06语文教育(2)班 学号:0631240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版 ;

桃花源记的论文的参考文献

桃花源记 -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编辑本段 回目录 桃花源记 -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注释: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2.太元:晋孝武帝年号。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4.缘:循,沿着。5.英:花。6.尽:尽头。7.才:仅。8.俨然:整齐的样子。9.属:类。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纵横贯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11.悉:尽,全。12.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13.要:通“邀”。14.咸:都。讯:消息。15.邑人:老乡。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16.间隔:隔离。17.乃:竟然。18.元论:不要说。19.延:邀请。20.扶:沿着。向:原先。21.志:作标记。22.郡下:指武陵郡城下。23.诣:拜访。24.刘子骥:晋代有名的隐士。25.规:计划。26.未果:没有成为事实。27.寻:不久。28.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出自本文成语: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世外桃源赏析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提纲

陶渊明的诗文平易朴实,淳厚有味,语言真切,朴素,简洁,明确,通俗而精练,深入浅出。在编写论文的时候要注意把这些陶渊明的诗词特点理清,那么写作的思路就清晰了。

内容提要: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他的田园诗风格自然质朴,体现了自然质朴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自然”的风格至今都可称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的高峰。

关键词:创新、抒情、形象、语言

学校(院系):*****

班级:*****

学号:*****

中国诗正文: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就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田园诗派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别号“五柳先生”。这是作者晚年,时适战乱频繁,作者为了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托名“五托先生”,写《五柳先生传》来表现他的志趣。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虽他饱受困顿之苦,却不返官场半步。这种高洁的德操常人难以企及,也震撼着人心。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

提起陶渊明,人们便会谈起他的隐逸和他的田园诗。他的归隐,绝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仙踪难寻,而是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官,实实在在的躬耕田园。他不仅真正参加了劳动,而且讴歌着田园风光、劳动生活,为诗歌题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其自然质朴的风格更为他获得了“田园诗人”的桂冠,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语)。我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之所以受到历代特别是唐宋以来诸多名家的推崇,原因就在于其自然质朴的风格。

一、自然质朴的创新美

陶渊明的诗在生活题材上,在语言锤炼上,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其田园诗作,继“风骚”,承“三曹”,开诗坛田园之先河。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苏轼与友人读完此诗,在《书渊明诗》中无限深情的写道:“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劳作的甘苦,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歌颂。四十四岁以后,陶渊明连遭不幸,阅历日深,对衣食和劳动有了更加现实深刻的理解。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劈面则提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可以看出陶渊明高于晋人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之处,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寻求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语言上的通俗、朴素、精练、深情而近似“田家语”的白描手法,都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的信笔拈来,“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等用质朴语言形象创新性的反映了诗人对劳作的新认识、新感情,苏轼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别此语之妙也。”(《题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烦绳削的佳作,较之晋宋那些穷力追新,极貌写物,因辞累句叠而损伤了真正自然美的山水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享受。

二、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诗的生命是情感,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对田园宁静恬淡乡间生活的写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对他亲躬陇亩则更是自然朴实的抒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农村生活环境较之官场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的喧嚣倾轧,更使诗人深感田园生活的清净闲适。在田园劳作中,他也切实找到了和劳动人民“话桑麻”的共同语言:“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复使他清醒看到官场生涯与他“性本爱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清人温汝能说:“陶诗多真趣。”(《陶诗汇评》)这里点出陶渊明田园诗中那种舒适淡永的一往深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之爱于字里行间真切流出,给人以丰富有韵、回味无穷的美的感染。

元代陈绎真评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化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渊明的田园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渊明田园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诗人在《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正如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在绮靡文风盛行的东晋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却得到了诸多诗人的企慕与推崇。其以无穷的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东晋以后的诗人诗作中找到这种影响的痕迹。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诸多的学陶渊明田园诗等。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见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熏陶和影响一大批诗人。陶渊明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学校(院系):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班级:06语文教育(2)班

学号:0631240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版

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也喜欢描绘自然风光,给人以世外仙境之感。本研究从《桃花源记》和《雪国》入手,探究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相似性。研究表明,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讲求物我相融,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川端受日本传统物哀思想的影响,观点中透露着哀伤和消极,陶渊明则表现得平和而淡泊。关键词:陶渊明;川端康成;自然观;虚无观1、绪论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流传千古,那个与世无争、平静祥和的世外桃源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和憧憬。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义,就是给自己也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心灵的家园,一个诗意的栖息地。川端康成的《雪国》令人沉浸在文中清幽迷人的景色里,仿佛看到一个世外仙境,另一个美丽的桃花源。川端康城与陶渊明都倾情于世外桃源,热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水自然风光的描写。桃花源不仅是他们自然观的体现,更倾注着他们的哲学观,那对于虚无与生死的探寻和对于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从作品来看,两者在自然观与哲学观上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本文旨在探究二者的自然观与虚无观的异同,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2、川端与陶渊明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诗充满田园气息,是参与其中的田园山水,川端把小说人物放在一种被自然怀抱的位置,与自然融为一体。两者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而川端受“物哀”影响,既从桃源中得到审美的惬意,又抒发莫名的哀愁和颓伤,陶渊明的田园诗则在自然与哲理间架起一座桥梁,将生活的困苦与田园乐趣达成一种和解,平和而淡泊。不难看出,在川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中,美丽与哀愁是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与日本传统的物哀思想是分不开的。关于“物哀”,我们并不陌生。川端作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审美情趣,更多地继承了日本传统艺术美的物哀精神。他经常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哀这个词,同美是相通的”。可以说,“物哀”在他的审美对象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陶渊明的田园诗源于田园生活,他把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入诗歌之中,就在他的生花妙笔下,连平常的草屋,绿树,村庄,都透露出着勃勃的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恍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感情、美景、哲理三者交融,飞鸟,草木,山水等都饱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而且,诗人又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情感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既有能享受到审美的愉悦也能从中获得启迪,说理不但毫不枯燥反而给人以新奇自然之感,读之沁人心脾。3、川端与陶渊明的虚无观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纪念演讲,分析了日本文学的渊源与发展,探索了日本人的自然观与宗教观,他还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可以说川端在这里所提及的一朵花所留下的空白和空间与中国古代的虚实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学是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发展的。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状况,使两国形成了关系密切的文化圈。日本许多作家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川端也不例外。魏晋时期继承和发展的老庄之学,虚无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魏晋名士的代表,陶渊明也表现出对虚无观的深刻的理解。川端康成对“虚实”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论述,也将它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运用它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自然景物,而且将高度提升到精神方面和哲学思想方面、可以说虚实理论影响到川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川端笔下,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会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的感觉。“火车开动之后,候车室里的玻璃窗豁然明亮了,驹子的脸在亮光中闪闪浮现,眼看着又消失了。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虚实理论不仅表现在艺术技巧上,而且体现在精神实质上。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女人的身体,在空中挺成水平的姿势。岛村心头猛地一震,他似乎没有立刻赶到危险和恐惧,就好像那是非现实世界的幻影一般。”“不知为什么,岛村总觉得叶子并没有死。她内在的生命在变形,变成另一种东西。”所以在川端笔下,这场火灾可以说描写得很浪漫,不见一丝血腥,灿烂的银河竟与飞舞的火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川端之所以认为叶子的死是美的,那是因为他认为叶子的死并非彻底的死亡,而是“她内在生命在变形,变成了另一种东西,”叶子的死是从禁锢的肉体中的解脱,是灵魂的升华,也是美的表现。陶渊明曾不止一次在他的作品中表达这种对“死”的看法。“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死去有什么可说的,他的身体已经托付给永远的山丘。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尽管命运变幻莫测,人生漂泊不定,但仍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和希望。这大概就是生之意义吧。4、结论本文以川端康成的《雪国》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着眼点,尝试从自然观和虚无观的角度来欣赏川端和陶渊明的代表性作品,分析二者在自然观和虚无观上存在的相似性。可以看出,陶渊明与川端康成都崇尚自然,都体现了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同时,都深受虚无观的影响,认为“无”是绝对的,永恒的。川端康成崇尚虚无,他认为无是有的精神实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一个最为广袤丰厚的定义。虚无观的终极意义体现在死生观上,这并非完全否定生命,川端相信轮回转世,即“死生不灭”,在他眼中,死并非彻底地消亡,而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无”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作为魏晋名家,陶渊明深受其影响。而虚无观又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死生观,陶诗对生命之终极意义的思考,不止为田园,更在于对活着的追问。

桃花源记 - 【原文】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桃花源记 -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然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住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 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 注释: 1.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 2.太元:晋孝武帝年号。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英:花。 6.尽:尽头。 7.才:仅。 8.俨然:整齐的样子。 9.属:类。 10.阡陌交通:田间小路纵横贯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1.悉:尽,全。 12.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3.要:通“邀”。 14.咸:都。讯:消息。 15.邑人:老乡。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6.间隔:隔离。 17.乃:竟然。 18.元论:不要说。 19.延:邀请。 20.扶:沿着。向:原先。 21.志:作标记。 22.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3.诣:拜访。 24.刘子骥:晋代有名的隐士。 25.规:计划。 26.未果:没有成为事实。 27.寻:不久。 28.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出自本文成语: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世外桃源 赏析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的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出自本文成语】怡然自乐、豁然开朗、世外桃源、落英缤纷、不足为外人道、与世隔绝、鸡犬相闻、黄发垂髫、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人问津。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多指植物);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缘----(古义:沿 ; 今义:延长.延伸)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与家乡桃花山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篇一:游桃花山

我印象中记忆最深刻的游历就是那次的游桃花山了。

那是暑假里,我们全家准备外出游玩,最终决定去桃花山。经过一天的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山下。抬头望去,山顶种满了桃树,散发出阵阵清香。山下有一条小溪,鹅卵石沉积水底,五颜六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溪水清澈见底,不时地有鱼儿在水里玩耍,舒适地享受溪水的清凉。

欣赏完山下的景色,我们决定去山顶欣赏一番。于是,爬山这一危险的活动开始了。我们身后有很多人也在努力地一步一步往上爬。我们终于爬到了半山腰,山下的一切尽收眼底。在山腰歇息了片刻,便继续往上爬。在攀爬过程中,难免有些小小的挫折,但是在我们眼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山顶的景色才是我们最想得到的。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终于来到了山顶。向下望去,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山下的小溪,就像一条透明的带子在飘动;一排排整齐的杨树就像一列列军人威武地站立着,透明不怕严寒与酷暑,威严地挺立在山脚。

山上,桃树开满了花朵,粉的像霞,一大片花朵堆在一起,形成花的海洋。树下有一条幽静的小路,走在小路上,嗅着花的芬芳,欣赏着花的海洋,真让人如痴如醉。好久回不过神来。

面对着美丽的景象,我们不禁感慨万千。我会记住这一天,记住桃花山那美丽的景色,让它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

篇二:桃花山游记

桃花山游记“桃李无言花自红”,描写桃花的古诗数不胜数,每一首都能让人联想到桃花的美丽。然而百闻不如一见,我今天就要去看看桃花到底有多美丽。

我听说森林公园的桃花山桃花长得最茂盛,就马上前往此处。在路上,我在心里暗暗想着:“这桃花有没有浓烈的香气啊?有没有鲜艳的颜色啊?会不会有很多蜜蜂蝴蝶围着它转啊……”在我无数的疑问中,车慢慢地停在了森林公园的门口。

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湾碧波荡漾的湖水,湖旁的柳树像一个小孩子,想用手去摸摸这碧绿的湖水,可是却摸不着,只好看着湖面发呆。我不禁觉得有些好笑,但是,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桃花美丽的样子,就无心在此停留。()

又走了一段路,路边出现了一处小吃,啊!这里既能玩又能吃,真是太好了!好香啊!我突然闻到了一阵沁人心脾的桃花香,我赶忙往四周看看,桃花林居然就在前面不远处!我顾不上吃的了,连蹦带跳地踩着浓浓的绿草向桃花林奔去,桃花的香气越来越浓,桃花也越来越多。桃花的花瓣白里透粉,花蕊白茎顶黄,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把头低下来,吸引来许多蝴蝶、蜜蜂围绕着它飞舞,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赏。人们虽然目不转睛,爱不释手,但却没有人采摘,让桃花开得更艳、让桃林更加美丽。

我陶醉其中,在桃花林中拍了许多的照片。但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妈妈的唠叨和爸爸的`催促使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我还会再来的!

篇三:春游桃花山

她,如一位温柔而善良的母亲、养育了多少英雄儿女,造就了多少旷世英才。她,就是我可爱的家乡——会宁。在我的记忆中,家乡是最美的,尤其是那美丽的桃花山。

“五一”假的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全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游览桃花山景园。景园利用桃花山山形地貌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和弟弟鼓足了劲,奋力前进,我们走过了中央苏区瑞金塔,穿过红军长征门,开始了我们的“长征”。在遵义会议会址,我们犹如感受到了当时结束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果断;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我们眼前看到的是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泸定桥位于四川省大渡河中游,为13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奉命一昼夜强行120公里,按时赶到泸定桥。连长廖大珠率领的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前进,冲过火海,占领了桥东阵地,攻占泸定城,全歼守敌。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再次体现了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翻过人烟罕至的雪山,穿过藻泽遍布的草地,每一个脚印留下的都是红军不屈不挠的精神;懋功会师桥、甘孜会师、天险腊子口……一处处的走过“长征”地,一遍遍的感叹当年红军的艰辛及坚定: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终于到达山顶了,爸爸累得直喘大气,我和弟弟边给他捶背,边唱着歌儿,别提有多欢快了。山顶空气清新,粉红的桃花竞相开放,犹如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披着粉红的轻纱,顾盼生辉。微风拂来,香气扑鼻,我和弟弟在这优美的桃花林中玩弄嬉戏,欢声笑语不断,真是开心极了。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宏伟壮丽的瑞金塔和延安宝塔……兴致勃勃地观赏完之后,我们全家便恋恋不舍准备离开,回头放眼望去,景园三面环山,苍翠的山峰连绵起伏,美极了!

我爱故乡,更爱故乡的桃花山!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了。江河山峦,都苏醒了。青蛙也从洞里跳出来了,呱呱地唱着歌。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就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景色秀丽的东岳山。 我们站在东岳山的顶峰。举目远眺,呵!好大的城市啊,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前山正对着的是一条笔直的、非常宽阔的公路,就像一条银白色的巨龙横卧在松涛桥上,这条公路足足可以并排行使十几辆大卡车呢!我又向山间望去,春天的东岳山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山上到处是刚刚被春风吹绿了的树木,被吹红了的桃花,被吹绿了的小草……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中盘旋,唧唧地叫着,好像在问我们:“你们是哪里来的客人?”面对这美丽的景色,让我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在这花草云集的世界里,我最喜欢的花,就是桃花了! 你瞧, 在那被花草装饰得像彩绸一样的山坡上,一株株挺拔的桃树上绽满了粉红粉红的桃花,远远看去,就像是大山带上了一条新的粉红色的绸缎。一片片粉红色的仙云飘在半山腰,微风一吹,“仙云”便随着风儿翩然起舞,这让我想起了中外闻名的“蓬莱仙岛”,“蓬莱仙岛”到处是仙云飘舞,东岳山上春天的美丽景色不正和“蓬莱仙岛”相似吗?走近去一看,更觉得桃花是无比的美丽、奇特。五瓣的桃花挂在弯弯曲曲的树枝上,好像在对着我们微笑。有的桃花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后面,有的桃花像大方的小伙子,挺立在绿叶中间,有的桃花只露出半个脸,好像在和我们捉迷藏。桃花的花瓣是粉红色的,中心点缀着一点点白色,这使我想到了古代诗人的一句诗:“人面桃花相映红。”我更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的美丽。看着看着,我仿佛变成了一朵美丽的桃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和飞来的燕子嬉戏,玩耍……啊!原来这是一场梦,但我却真的陶醉在这样的境界里.过去,东岳山的前山上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而如今,资阳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种下了一棵棵美丽的桃树,不!不止是桃树,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花草树木。你看,春天的东岳山,到处是红花,到处是绿草,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春天!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我最喜欢的花作文(通用1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天百花齐放,五彩斑斓。梨花白得似雪,海棠花红得似火,迎春花黄得像金子……但我最爱桃花,因为,我的家乡龙泉驿,就是因为桃花婀娜多姿、桃子味道可口闻名全国的。如果你们去桃花山上,会看见满山遍野的桃花,粉红粉红的。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正露出笑脸,迎接我们这些客人。一支支、一片片,形成了花的海洋。早上,薄雾环绕着整座山,远远望去像仙境一般。

桃花的树干弯弯曲曲地向周围展开,有的像在跳舞,有的像在伸懒腰,有的像在舞剑,真是婀娜多姿呀!桃花有五片花瓣,花蕊是黄色的。桃花是先开花再长叶,全靠蜜蜂或人工授粉。

虽然桃花很美丽,但它也有一个缺点:它的花期很短,三月初开放、三月底就会凋谢。不过,到了夏天它会结出小桃子,我们就可以吃到酸甜可口的桃子了。

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桃花绽放在枝头。早上,我用雨露洗脸,向阳光问好,和蜜蜂打招呼,给小鸟伴舞。

我叫醒了探出头来的小桃花们。满园的我们手拉手,一会儿围着蜻蜓大声歌唱,一会儿捧起蜜蜂尽情拥抱,一会儿探下身子跟蝴蝶捉迷藏。

人们纷纷来到了桃花山上,欣赏我们的美丽,这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我要感谢阳光雨露的滋润,感谢蜜蜂为我们授粉,感谢蚯蚓为我们松土,感谢小鸟与我们为伴,我们才能开得这么绚烂多彩!

我最喜欢的花是桂花,远看像白色的雪花,又像是雪白的小点。近看像穿着白色舞衣的仙女,真是可爱。

桂花在叁月初开花,开花时,桂花总是有叶子在花旁,叶子似乎认为自己是花的「伴娘」呢!桂花让我觉的很像一位天真的十岁少女,我感觉桂花好像是一位少女的化身。

我喜欢桂花的塬因是关于一个我写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妻子最喜欢穿的衣服是白色舞衣,丈夫最爱穿的衣服是绿色西服。一天,妻子去市场买菜,但要过条河。好景不常,在妻子坐船过河的时候,大水将船淹没了,妻子也因此被淹死了。在工作中的丈夫,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回家后,发现妻子不在家。起初他以为妻子只是出去办事,很快就会回家,但眼看一分比一分晚,丈夫就感到一丝不安。第二天,丈夫一大清早就出门找妻子,但找不到妻子。丈夫四处打听消息,一次,一位村人告诉他:「她喔!那真是一场悲剧呀!她被河水淹死了。」丈夫受到非常大的打击,他失去勇气,跳河自杀。他的爱感动了上帝,上帝将丈夫与妻子化为桂花,让妻子穿着白色舞衣,丈夫穿着绿色西服,永远快乐的在大地上跳舞。

我写完这个故事,感觉桂花很高贵,不管是像白色仙女的百合,像铃当的铃当花,我只喜欢高贵的、有芳香的桂花。

我有许多喜欢的花:国色天香的牡丹,清新飘逸的兰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但我更喜欢这小巧玲珑的迎春花。

迎春花呈黄色,体型娇小,每朵花大约由五六个花瓣组成,一旦开放,便成群结队,热烈奔放。从远处看去,许许多多的迎春花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好不壮观!从下往上看,就像一匹没有任何缺口的绸缎,光鲜耀眼。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许多勤劳的蜜蜂正沉醉在花丛之中,忙得不亦乐乎。每逢周末的时候,我都会去政府广场打乒乓球,也得以与那里的迎春花亲密接触。每当我想要半途而废的时候,一看到那些开得如火如荼的迎春花,我就充满了力量,感觉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迎春花不仅美丽,而且作用也不少。迎春花的花粉香甜,怪不得蜜蜂都喜欢在它们上面采蜜。看到这成千成百嗡嗡闹着的蜜蜂,让人似乎就闻到了美味可口的花蜜的味道,连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迎春花不仅能向人们提供花蜜,而且它们还是报春的使者。每当迎春花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春天来了。

看到这些怒放的迎春花,我不禁想到: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看这么美的迎春花呢?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我才知道原来是那么多勤劳的人们不断地种植,浇灌,施肥,用汗水才换来了这么漂亮美丽的迎春花。他们也像这迎春花一样,虽然普通,但勤劳,坚强,乐于奉献。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花迎春花。虽然它的花期很短,颜色单一,但却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用最质朴的形体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从小,我就欣赏梅花。梅花很特别,不是春暖开花,而是在冬天傲雪挺立。

我从小喜欢梅花是有一件事使我喜欢上了它。那天,正是大雪纷飞。我问爸爸:“冬天真的是一片雪白,或者是一朵花也没有的吗?”爸爸回答我说:“不是的,虽然冬天很寒冷,但还有几种植物活着,如:“梅花、松树、竹子,它们被称为岁寒三友。”“真的吗?”我接着说,“原来,花也可以生活在冬天,我真佩服它。”爸爸说:“对啊!我也很喜欢它。让我们更喜欢它的办法就是更喜欢它,对吧?”我说“对。”

从那以后,我总是到网上查找梅花,因为那时,我还没看过梅花一眼,我想查一查梅花的样子、梅花的材料以及关于梅花的作品。我在网上发现了许多篇古代和现代诗人写作关于梅花以及作家写的感人肺腑的一些作品。让我更喜欢梅花了。

梅花,你总是“只把春来报”,不求任何名誉;你只有在“已是悬崖百丈冰”时,才会开放。你的品格是万代流传的。它歌颂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许多有气节的人物,它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这也正如梅花的品格: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他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我最喜欢的花——梅花。

在生活当中,有许多美丽的花,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一些温馨的环境。好多人喜欢养花,花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觉,而我最喜欢的花却是仙人掌,那是我爷爷买来的。

我们把它放在阳台上养着,刚开始时我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个星期日我才发现。那天我正和几个同学在我们家玩踢球游戏,当时没有发现,当我往后退的时候一不小心,右手直接摁到仙人掌上面,“啊!好疼呀,怎么这么疼呢!?”我像被蜜蜂蜇了的狮子一样咆哮怒吼,上蹿下跳,妈妈被我吓坏了,来帮我把手上的淡黄色针尖儿一样的刺儿一个一个拔出来,我才不觉得那么疼了。因为这件事儿,让我真正的观察到了仙人掌,也对它刻骨铭心。

我发现仙人掌的样子很特别,身上长满了刺儿,形状很滑稽,有的像几个孩子围着妈妈,像一个完整的家庭一样温馨。有的像个大苹果,有的像成簇的珊瑚。别看仙人掌长得太单调,三四个月后,我偶然发现它竟然开了花,有鲜红的颜色,像一把火苗一般跳跃着,那么美丽;有的又像婴儿的脸蛋一样粉嘟嘟的,可爱极了,有的洁白如雪,晶莹剔透。

它们都长在仙人掌的上面,一两个月仙人掌不浇水,花儿都经久不衰,还在顽强的生存着。

仙人掌这种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仙人掌不就是为了用这种信念来教导我们吗,仙人掌像父母一般的存在着,我喜欢仙人掌,谢谢她给我带来的教导和支持。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每当听到这优美而动听的歌词,总会想到茉莉花那种微微的清香,嫩白的花瓣和它那鲜为人知的精神。但如果我是一朵茉莉花会怎么样呢?

看!那朵正在微风中摇曳着的花朵不就是我吗?我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嫩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嫩绿的叶片正在努力的撑托着花朵,似乎想把我举的更高,让所有人都见识一下我的美貌。但我并不需要人们是多么喜欢我的美貌,只要我是一朵朴实的茉莉花,拥有着衬托着我的叶片就足够了。

看!那朵正在随着微风散发清香的茉莉花不就是我吗?我的香味是那么神秘,稀奇。像牡丹那高贵的香,又像野花从中那独一无二的野花香;像串红那甜美的香,但又像百合那种温柔中又略带伤感的香。似乎人们都很喜欢这种香味,但我并不需要人们是多么喜欢我的香味,只要我是一朵朴实的茉莉花,拥有着可以把我的香味散发到四面八方的微风就足够了。

看!那朵即将凋谢的茉莉花不就是我吗?我的美貌是短暂的,我那芳香的气味也是短暂的,因为我马上就要默默的逝去了。我并不需要别人为我进行葬礼,只要我在逝去时,拥有过水、阳光和空气就足够了;拥有过人们的微笑就足够了。

“茉莉花”,一个多么值得人们记住的名字啊!它的美丽和芳香,虽然是短暂的,但茉莉花的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是永远都不会衰竭的。正如歌里唱的一样,茉莉花真的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我最喜欢的花是紫藤,她总是吸引着我到她身下的长廊去坐坐,那时我一颗浮躁的心便会在浓郁的花香里沉寂下来。

阳春三月,数番细雨撒过。紫藤吮吸着甘露,从枝叶间抽出了尖嫩的细芽,好像一个个刚出世的婴儿,不几天,紫藤花便一朵朵、一串串赶集似的聚拢来,花儿紫中透白,白中泛紫,搭配的如此和谐。开得是那么热烈,笑得是那么灿烂,把春天渲染的一片绯红。幽香丝丝缕缕,暗暗浮动,沁人心脾。令人忍不住想摘一朵下来,独享这份美好……

炎炎夏日,芳菲正浓。这时,紫藤的枝叶长得苍翠欲滴,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你看那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上,深的、浅的、明的、暗的,这鲜明的绿像会流动似的,缓缓淌进我的心田。雨后,那刚刚受过沐浴的叶子绿得发亮,绿得醉人,叶子上那晶莹的露珠仿佛少女缀满衣角的银饰。枝头上几只麻雀,也一声一声的和鸣,婉转地唱着夏之歌。紫藤架下,落英缤纷,飘着浓郁的花香。长长的石凳上,大人们有的看书,有的读报,也有轻声聊天的,这一道亮丽的风景,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那一片紫藤一直吸引着我,那一瓣紫红色的花瓣,那郁郁葱葱的叶丛,总让我一颗浮躁不安的心得以慢慢沉寂,直到可以体会到一种难以言状的美好、幸福在嘴角轻轻荡漾开来,化作一个甜美的微笑……

去年我家老房改造,为我们不受甲醛侵害,妈妈买了五、六盆绿萝,卧室、客厅、厨房随处可见绿萝的身影。

我平时不怎么喜欢这些个花花草草,所以也很少接近它们。在众多绿萝中我对客厅的这盆情有独钟。这也是有原因的,一次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片“关于我最喜欢的植物”,我绞尽脑汁的想不出来。这时妈妈过来了,“写我们家的这盆绿萝不好吗?”妈妈对我说。我一愣,对呀!

看着这盆绿叶密密麻麻的花,又不知所措了。因为我对它的特点一概不知,拿起手机搜搜百度,普及了植物绿萝的常识。绿萝属于麒麟叶植物,大型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其缠绕性强,气根发达,可以水培种植。成熟枝上叶柄粗壮,长30—40厘米,翠绿色,叶面呈心形,先短渐尖。绿萝是阴性植物,喜散射光,较耐阴。它遇水即活,因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生命之花”。可让其攀附于用棕扎成的圆柱上,也可培养成悬垂状置于书房、窗台,亦或直接盆栽摆放,是一种非常适合室内种植的优美花卉。

原来它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攀爬生长,我找了几根长绳,把下垂的几根较长的藤条与长绳的一头拴在一起,另一头拴在挂窗帘的杆子上。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瀑布。拿起水壶在它绿色光滑的叶子上喷洒些水,点点水珠滑落在了它的根里,它吸着水份,好像对我说:“好甜的水啊!”

相比于牡丹和玫瑰,我更喜欢桂花!

桂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花。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描写它:桂花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每当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圆轮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古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还为它写下了一首诗: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在我国民间也有一段优美的民间故事:吴刚伐桂。这更让桂花增添了一份神奇和浪漫。

说她神秘,但桂花却随处可见。我家离郴州五岭广场很近,广场的花圃里就种有很多桂花树,每当仲秋,桂花竞相开放,浓浓的花香便弥漫开来,晚上人们在广场散步,很远就能闻到这浓烈的花香,甚至我坐在家中看电视也能闻到桂花香。

于是,我常想:桂花虽然没有牡丹华丽,没有玫瑰娇艳,没有华丽的外表,它小巧玲珑,但每一朵花都是浓缩的精华,它默默地绽放,无私地奉献,以沁人心脾的香味带给人们轻松愉悦。我要向桂花学习,学习它默默无私地奉献,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我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人,但只要尽自己所能,为社会的进步奉献出自己微小的力量,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呢?而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来奉献的话,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强大、我们的社会一定更和谐、我们的家庭也一定会更和睦幸福。

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桂花的原因。

我最喜欢的花是桂花,它的颜色是白色的像一颗颗白色的星星。一到秋天他就会发出一阵阵浓浓的清香。有一次,我在草地上看见有一颗桂花树。我走过去,那时候是秋天桂花树生出了一个个的桂花。我就用手拿了一些桂花飞快地跑回家,我拿的我的文具盒把桂花放在里面。我有跑到桂花树面前。我前去闻闻桂花,但没有一点香味的。我就去问爸爸,爸爸说:“桂花是很奇怪的你在它的面前它没有一点香味的,如果你走远一点就可以闻到香味。”我奇怪的问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的。”爸爸说:“我不知道,你上学的时候问问老师吧?”我就走到了桂花面前,望望它我觉得越看越喜欢桂花,过了一会儿,我就看的入迷了。我感觉到像晚上我吃完饭,就在阳台上看星星。我心里想桂花真像天上的白色星星,五个角。

有一种香香的感觉,吸一口气像比树上的新鲜空气还新鲜。让人舍不得离开,还想留在这儿。桂花就是挂在空中的白色星星。我想呀想一阵微风吹来我就变成了一颗白白的桂花在空中四处飘荡,我在天空中和可爱的小鸟说话,和月亮姐姐玩耍。到中午,一只小蜻蜓在我身边飞来飞去,我刚醒来看见一只蜻蜓来我面前,相似和我做个好朋友。我正想,哦,原来刚才是在做白日梦。我站了起来回忆一下刚才的事情。我笑了笑回家吃中午饭。到了中午,我有走到桂花面前。桂花树的叶子旁边长了几个花骨朵,花骨朵小小的像一粒米那么大。我最喜欢桂花,桂花的香味可以吸引我。

世界上的花有许多种,向日葵、梅花、桃花、玫瑰花、百合花、郁金香等。在这么多花中,我最喜欢的花是荷花。

荷花在夏天开放。它一般都生长在水里。荷花开放的时候,一朵朵的荷花和一片片荷叶,在水中好像一片绿色和粉红色的大海。一眼望去,在一片碧绿色的荷叶中,不时有点点粉红色的荷花在点缀着荷叶。难怪宋朝诗人杨万里曾经用这样的诗句来赞美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的'样子很好看。它有两层花瓣,每个花瓣都是上面是淡淡的粉红色,越往下颜色越淡,到最下面就是白色的了。花的颜色有白色和粉红色两种。

荷花的花朵中心的花蕊在秋天的时候就会变成莲藕。莲藕上有一个个小孔,每一个小孔里面都有一颗莲子。莲子就是荷花的种子。莲子可以吃,莲子中心有一个绿色的莲心,莲心很苦,但是可以清热解毒。荷花的根是莲藕,莲藕可以吃。吃起来会有几条长长的丝。“藕断丝连”这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荷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荷花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会有一层萼片包住花骨朵,这样荷花就会出淤泥而不染了。荷花能这样就是它成为花中君子的原因呀!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花——荷花。我也要学习它那正直、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精神。

去年腊月的一天,爷爷回家时带回了四粒种子。娇娇的,小小的,好像轻轻一碰就会骨断筋折似的。爷爷说,这是旱莲的种子,现在种上它,到春节的时候,正好能开花。

我用双手轻轻的托着那四粒种子,生怕有一点差错。我来到院中一片松软的土地上,开始挖洞。当我准备把四粒种子送入他们的新家时,忽然发现少了一粒。

无论我怎样实行地毯式搜索,还是白费功夫。“算了,”我想,“三粒就三粒吧!”

慢慢地,年关就要到了,家中置办了些年货,包括几盆花草。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我的旱莲。我马上跑到院中那片松软的地方,却发现那三粒种子安然无恙地卧在土里,刚种上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真是的,”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别的花都开了,你们仨倒好,安享天伦之乐!”我边说边把那三粒种子丢进了垃圾箱。

在转身回屋是,我忽然发现,在离三颗种子的“家”不远的墙角下,有一棵植物正在迎着微弱的阳光茂盛的生长着。是他?

我认识旱莲的叶子(不认识种子),青青的,小小的,长得像谁中的荷花一般。

那就没错,就是它,就是那里丢失的种子:它的根须露在地面上三分之一,但还很健壮,红红的茎上流露出生命的力量,小小的叶子“胆怯”的迎着阳光、雨水、狂风的袭击。

有的人喜欢倾国倾城的牡丹,有的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的人喜欢淡淡幽香的水仙,而我最喜欢的,是梅花。

有句古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也曾赞叹过梅花“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记得那次去梅林赏梅,有的梅花还是花骨朵,有的则是含苞待放,好像一个新生的小娃娃,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美妙的大千世界,而那些已盛开的梅花,好像一朵出水芙蓉,尽情地展现出自己的光彩。

梅花传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无论经历多少磨难,受到多少的欺凌,都是顶天立地,不会被折服的。

她爱安静,热闹的花店不是她驻足的地点,她不会在百花争艳的春天盛开,只有在寒冷傲骨的冬天才会盛开。

梅花很香,她虽没有桂花香飘十里,但她那独特的香味,能在冬日里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在冬天里,梅花是主角,她给冬天增添了一抹色彩,一抹生机。

当人们盼望春天来到的时候,当第一朵花绽放时,她已不动声色地凋谢了,留给人们的是对冬天的一个美好的、温暖的回忆,还有一片淡淡的清香。

我喜欢梅花,因为她傲立风霜,独自开放。因为她能忍受寒冷的住寒冷的天气。我喜欢她那种屹立不倒的精神!

腊梅的凌霜傲雪令人敬佩,兰花的清香淡雅令人陶醉,但我更喜欢被誉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

前年,妈妈从花木市场买了几个像“大蒜头”的东西,原来这东西能长出水仙花。只见妈妈拿来瓷盆,下面放一些鹅卵石,石子中半埋着一个个“大蒜头”,它下面的一半被水浸着。

瓷盆就放在我写作业的桌子上,我每天都会仔细的观察它,没过几天,“大蒜头”的根部长出了许多白色的根须,像老爷爷的胡子。紧接着,那“大蒜头”长出了嫩绿色的叶子,挺拔在根上,叶子的叶梢尖尖的,像一把把锋利的宝剑,每当阳光灿烂的时候,妈妈就叫我把水仙花捧大阳台上去晒晒,妈妈说:“这样水仙花会长得更强壮,更结实。”

水仙花长得真快,几乎一天一个样,没多久,它的叶子就长得半尺来高了。看他又绿又长,真像仙女身上的绸带,前几天,叶子的缝隙中多长出了几个娇嫩的小花蕾,它们害羞似的躲在在叶子中间,像在捉迷藏。渐渐地,花蕾一个个绽开了笑脸,宛如一双双小手慢慢地张开,露出嫩黄的掌心。那小小的洁白的花朵,六瓣椭圆形的花朵如众星捧月,护住中心那金黄色的花蕾,显得格外纯洁,美丽。

我一进家门,就能闻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我喜欢美丽的水仙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写梅的诗已经家喻户晓。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冬季,唯有梅花一种花在开放。它之所以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是因为它们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自古以来,梅花常被诗人赞咏,被画家描绘。除此之外,我还要赞美梅花不畏风霜、不惧挑战的精神。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富贵的牡丹合上了花瓣,清新的兰花收起了花蕊,只有梅花独树一帜,在傲雪中怒放。远远看去,朵朵梅花在漫天飞舞的雪中,披上了雪白的衣裳,银妆素裹,抖落梅花身上的雪,你会觉得眼前猛然一亮,只见梅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雪白的,有橘黄的,有粉红的。一团团,一簇簇。它们的根茎都绿如翡翠花瓣一层一层地向外放,每朵花瓣上都有几条线,中心花蕊处还有几根“触觉”,看着叫人心旷神怡。刚要凑到跟前去抚摸它,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果然古人说得没错,雪中看梅花,别有一番情趣。

我喜欢梅花。因为它还不怕风雪,能够经受得住严寒的考验。梅花虽不及牡丹的国色天香,月季的娇艳靓丽,杜鹃的姹紫嫣红,兰花的高贵典雅,荷花的妩媚可爱,但它有一点是其它花永远也比不上的:坚强的意志。它这种品质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