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前1、协助进行有关的化验检查,如抽血查T3、T4,以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2、术前三天训练手术体位,以适应手术。方法:枕垫肩下,头向后仰,抬高床头5---10度,练习时由短至长,直到能坚持2小时。(二)手术后1、病情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切口渗出物的引流。在变换体位时保护颈部:从床上坐起或弯曲颈总、移动颈部时,将手放于颈后支撑头部重量。通常术后第二天即可这么做。伤口愈合(术后2—4天)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做颈部全关节活动(屈,过伸、侧方活动),每天练习。3、术后当天可进温凉流食,以免引起颈部血管扩张。术后2—3天可进半流食,若出现呛咳则暂停进食。4、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少讲话,避免剧烈转动颈部,防止诱发伤口出血;术后第1天可离床活动,拔除伤口引流管后,可作颈部小幅度地活动,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颈部,防止颈部肌疲劳;术后3—6天拆线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术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 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策略 回顾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心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护理策略和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1例患者并发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甲状腺癌,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因此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对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生理、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在26-66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1例行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8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并发乳糜漏,住院期间均给予整体护理治疗,从生理、心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加强切口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常在无意中或体检中发现肿块,病史短而突然,或肿块已有多年突然增大,多担忧疾病的预后,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所以对待患者应热情,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多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准备的作用,,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的药,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术前准备 要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指导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策略。指导其进食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术前遵医嘱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情况予颈部及胸部备皮。
3.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术后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有无手足麻木、抽搐感,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切口应观察有无肿胀,周围皮肤有无渗血及青紫,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其通畅有效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出血或乳糜漏及时汇报对症治疗。
体位及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颈部应制动,以免过多活动引起出血,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卧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管通畅且利于呼吸顺畅。术后6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予进温凉半流质饮食,切忌过烫。进食时观察有无呛咳等不适。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呼吸困难和出血 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立即配合床边抢救或进手术室,迅速去除血肿;若为喉头水肿者,嘱其不说话,遵医嘱使用激素。
(2)喉返神经损伤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失音。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焦虑。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在进食或饮水时发生呛咳、误咽。发生呛咳,要协助病人坐起进食,或半流质饮食。
(4)甲状旁腺损伤 出现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抽搐时,立即用压舌板或匙柄垫于上下磨牙间,以防咬伤舌头。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
(5)乳糜漏 术后观察引流液情况,引流量突然增加,且由黄色变为乳白色,应怀疑淋巴漏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引流液的化验,早期诊断治疗。遵医嘱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制约饮食,补充营养,应用奥曲肽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1例乳糜漏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
出院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
(2) 指导其练习颈部活动,推动颈部的功能恢复。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在切口愈合后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预防肩下垂。功能锻炼应持续至出院后3个月。
(3)帮助其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4)对于甲状腺全切除者,应早期给予足量的甲状腺制剂,预防肿瘤复发。
(5)术后忌碘饮食,勿食海鲜类食物。
4.小结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最有效策略。由于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创伤较大,因此护理工作在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越来越重要,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总之,从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雪辉,黄梅连,吴秋莉.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 2011,(1):67-68
[2] 周磊,陈秀娟,李晶. 甲状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护理 2011,30(3):151-151
[3]李伟汉,张浩,刘平贤. 奥曲肽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乳糜漏治疗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 2005,28⑶:36-37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3 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方法:将92例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手术当天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自主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干预组术后心理状态、协助排痰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实行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地掌握排痰的方法,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术前护理干预;甲状腺疾病;自主排痰 2009年3~12月,我们对46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经严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92例,均是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8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8例。以上病例术前均无呼吸道疾病,气管插管由麻醉师一次性成功插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术前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手术当天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 疾病知识 宣教、心理指导、环境准备、自主排痰方法指导。术后需要观察的内容:患者术后自主排痰的心理状态、对护理人员协助排痰依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能够顺利的咳出痰液,并且感觉呼吸道舒适为有效排痰;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自主排痰困难,并感觉喉头不适为无效排痰。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痰效果比较 见表1。 3 护理干预 疾病知识宣教 落实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术前如果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术后都会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自主排痰的重要性。 心理指导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会有恐惧和紧张心理,且术后患者因为切口疼痛,担心咳嗽排痰会导致切口出血而不敢用力咳嗽排痰[1]。向患者宣教害怕咳痰或者不咳痰会影响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但进行有效的排痰可以减轻术后呼吸道不适的症状。 环境准备 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2]。使用中央空调将病房的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55%~70%。 自主排痰方法指导 术前2 d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自主排痰的演练。方法:患者用手轻轻按压住切口,两腿屈膝,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屏气2~3 s,做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出痰液。如果痰液难以咳出,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护理人员指导家属采用空心拳叩击背部,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扣击,震动气道,协助患者排痰。如果痰液黏稠,患者麻醉后恢复进食了,可以少量饮水,以湿润咽喉,有利于痰液咳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也可以行氧气雾化吸入,药液成分:沐舒坦针30 mg、金霉素5 ml,2次/d,每次20 min,药液通过雾滴状吸入口腔内,到达肺部,湿化痰液的同时也湿润喉头的黏膜,减轻患者喉头不适的症状[3]。 4 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由于喉头受到创伤和刺激,术后可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又因为咳嗽反射减弱而有痰液阻塞感。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患者自主排痰的效果比对照组好,是因为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紧张害怕、切口疼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排痰的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在术前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递。由本试验结果可知,术前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使患者术后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 因此,综合时间护理干预患者能有效的自主排痰是甲状腺疾病手术后预防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地指导患者自主排痰,如果因切口疼痛而不敢进行咳嗽时,可以将手轻轻地按压在切口处。咳嗽的时候,手可以适当地施加压力,从而减轻咳嗽引起的切口牵拉和疼痛。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并且患者对自主排痰的方法不能完全领悟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辅助排痰。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因此,根据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并发症情况作出相应的预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术前通过询问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配合度,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疾病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认识并掌握自主排痰的方法,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从表2中可知,干预组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术前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术后心理变化,从而增强患者克服紧张和害怕的自信心。因此,术前护理干预对促进甲状腺术后患者自主排痰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牟凤萍,李振凤,马青,等.开胸手术100例有效排痰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58-59. [2] 丁玉琴,沐亚芬,程红,等.195例胸心手术患者排痰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6,3(2):64-65. [3] 李小云,杨光瑛.循证护理在解决甲状腺手术饮食排痰护理问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1-32. [4] 孙凤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96.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4 试析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咳痰咳嗽的现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4例患者康复训练及药物护理等,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同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对患者给予有效咳嗽方法及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咳嗽咳痰;护理;训练 甲状腺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因手术的部位位于临近的气管,同时甲状腺内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此种手术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1]。较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咳痰咳嗽的并发症,轻度患者可逐渐自行缓解,但是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咳痰会导致炎症水肿加剧,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而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出血等严重情况。所以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术前训练及药物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9例和18例,年龄范围在15岁-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7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18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54例患者中甲状腺癌患者5例,8例患有甲亢,9例甲状腺瘤,3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对咳嗽咳痰的原因进行分析,让患者充分的认识到咳嗽咳痰是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达到缓解咳痰咳嗽的目的。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让患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使用空气湿化器防止病房内空气干燥,对痰液排除有一定的作用,缓解患者咳嗽。手术之后因患者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缺氧的可能,必要的话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首先在手术进行前指导患者行咳嗽训练,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对于吸烟患者,手术前需要戒烟。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垫高,利于手术后痰液的排除和呼吸的顺畅,同时手术前加强有效咳嗽训练,可使患者正确掌握咳嗽排痰方法,在术后有效咳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体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之后进行深且慢的呼吸5次-6次,深呼吸知道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s-5s,缩唇,缓慢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身体前倾,从凶相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在咳嗽的同时收缩复极,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指导患者在咳嗽的时候轻轻按住伤口,防止伤口裂开疼痛。且经常变换体位利于痰液咳出[2]。 部分患者还需给予药物治疗。 ①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合剂中有保护性祛痰剂和去哦谈止咳剂,利于患者咳嗽症状。 ②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析,有效的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使用沐舒坦氧气雾化进行治疗,一天2次,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其治疗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让药物形成雾状进入呼吸道之内,其可实话患者气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体内的痰液;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3]。 长时间咳嗽容易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患者若是在手术进行前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需积极的临床治疗,患者呼吸症状改善后在择期进行手术,防止患者手术后因痰液堵塞,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疗效评价 显效是指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仍有轻度的咳嗽咳痰现象,无效是指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现象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中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以P<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术后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合理的安排饮食及布置病房环境,对手术后咳嗽咳痰具有积极正面的额作用,本次试验中的54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和相关文献报道相似[]。在手术进行前准备充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证其呼吸道通常,针对性的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积极使用多项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闫艳芳.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1013-1014. [2] 王红春,雷佳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引起咳嗽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7-67. [3] 程静,谢新芳,施小锋等.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108-1109. [4] StackJr.,, of inpatient thyroid surgery at US academic and affiliated medical and neck surgery,2012,02. [5] 刘淑丽,范雪梅,张艳梅等.肺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95-96. 猜你喜欢: 1. 甲状腺术后不能吃什么 2.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4. 看望甲状腺手术后的病人送什么好 5. 1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又到了毕业论文选题时间了,那么你想好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护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甲亢未治疗或控制不良的患者,在感染、手术、创伤或突然停药后出现以高热(体温>39℃)、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240次∕分)、心律失常、严重呕泻、意识障碍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应激反应减弱,短时间内大量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释放入血有关。主要诱因:(1)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2)严重躯体疾病,如心力衰竭、低血糖症、败血症、脑卒中、严重创伤或急腹症等;(3)严重精神创伤;(4)口服过量甲状腺素制剂。1 治疗 抑制甲状腺素合成治疗,首选甲硫氧嘧啶,首剂600mg口服,每隔6小时200mg维持治疗一次,待症状缓解后减至一般治疗剂量。 减慢心率治疗,予普萘洛尔30~50mg口服,每6~8h一次,或2~3mg加于5%GNS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同时密切注意心率、血压变化,一旦危象解除改用常规剂量。 激素治疗,予氢化可的松100mg或相应剂量的地塞米松加入5%GNS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3次。 针对诱因和对症支持治疗,吸氧,降温,升糖,护肝,监测心、脑、肾功能,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低蛋白血症等治疗。 2 护理 认真床边交接,仔细听取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的交班内容,了解术中情况,尤其是体温和心率的变化。 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实行特级护理。将病人安置在单人病房,保持病房安静,室温20℃左右,色调和谐,避免强光刺激。嘱患者取半卧位,绝对卧床休息,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高浓度氧气吸入,尽可能集中地进行治疗和护理,避免过多地打扰病人。密切监测意识、血压、呼吸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一旦出现脉搏细速,血压降低,脉压差进一步缩小,尿量减少,提示病情危重,立即告知医生。每半小时测量体温和心率一次,使体温维持在37℃以下,如果达到℃可立即给予冰袋冷敷或乙醇擦浴以降温,如效果不佳则采用冬眠和药物降温,心率大于100次∕分,遵医嘱予以对症处理。病人大量出汗时,及时擦干皮肤更换潮湿衣物防止受凉。出现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理呕吐物。无菌纱布覆盖双眼,同时抬高头部。准确记录腹泻、呕吐量和尿量,以作为指导每日补液量的根据和了解肾功能的变化。 遵医嘱准确给予药物治疗,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保证抢救药品及时输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不超过30滴∕分,避免心功能不全。使用普萘洛尔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根据病人尿量和血压控制每日液体的入量。 责任护士应及时与病人沟通,给予精神安慰,根据病人情况可采用非语言形式,如轻握患者的手,抚摸额头,告知病人自己随时陪护在身边,能够解决一切的术后问题,使其解除顾虑,安心休息。 采取床旁讲解及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告诉患者有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疾病知识,教会自我护理,上衣领宜宽松,避免压迫甲状腺,严禁用手挤压甲状腺,以免TH分泌过多,加重病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或过度劳累,指导患者坚持遵医嘱按剂量按疗程服药,不可随意减药,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行的,,按照你的要求完成
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体质研究的不足。结果显示:该领域年度发表 文章 均值加减标准差为±年以后的论文和课题数量呈下降趋势,南方学者发表文章数量高于北方学者。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健康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健康论文范文范文一: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 浅谈
青春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突变阶段。它既是学习的好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危险期”。特别是聋生群体,青春期对于他们更是一个重要时期。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对聋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呢?本文针对如何进行聋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俗话说:“学高为匠,德高为师”只有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上升,教育出来的学生才充满活力,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手语一定要好,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手语是健听人与聋人沟通的桥梁。其次,教师一定要把课教好,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上,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先进的育人理念,做大做强自身的专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搜集教研教改的信息,锐意进取,站在新时期新课程改革的前沿,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学能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地尊崇你,打心眼地佩服你,并自愿地接近你,主动地与你交流。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 方法 。首先要突出一个“爱”字。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书工作,热爱自己从教的学校,热爱班主任这个岗位,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只要有一颗爱心,才会有爱的奉献,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爱学生、爱事业是每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心理基础。爱有广义,狭义之分。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是个人的狭义的偏爱,这种爱是从大家、社会、学校、家长的重托出发,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班主任爱学生,要体现在尊重学生不同的性格、志趣上,不对任何教育对象偏袒、歧视。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不能采用生硬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爱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滋润人心的巨大力量。班主任真挚、纯洁、无私、高尚的爱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推动力,能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智力和个性的健康成长。关爱学生千万不能沦为一句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 口号 ,而应该实实在在贯穿于我们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中。(心理健康论文)他们和我们一样,只是年龄比我们小而已,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怎样对待学生,这样才能教育出真正的人,培养出真正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3.重视平时与学生的接触沟通
平时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及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任何问题都是有先兆的,所以只有和学生沟通才能发现这些问题。只有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他们才能安心的在学校学习。
4.做个有效的倾听者
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不好的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他们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此外还有课堂之外的与人交流、自由活动都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管理,而我们的教育要想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就要学会倾听。
“倾听不是单纯的听,它包含着更多的反应。”倾听最基本的作用在于鼓励学生把他的观念和情感表达出来。⑴倾听不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是积极地对学生传达的全部信息做出反应的过程。所以养成愿意听的态度和习惯是教师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功。⑵在倾听的过程中,非语言性活动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光接触,身体语言,空间距离,沉默是双方都使用的信息传递的手段,这些手段对于发展师生关系获得好的倾听效果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会倾听”需要有一个长期过程,在此期间需要我们做的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哪怕是再细小的环节,需要的是不厌其烦地当然也必须变换方式的耐心教育。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中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体系中。基层特殊学校很少有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一方面,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教育理念影响,很多教育者认为,只有心理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殊不知人人都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能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贯穿进去,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等。
三、开设专业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
人的发展都必须经历青春期。青春期对于人生来说是多彩的美好的,能正确的了解,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是关系到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原因。所以定期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在异性交往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他们进行生动形象的分析和讲解,让他们更多地掌握青春必备常识,更好地了解青春期的一些性知识,分清在异性交往中的种种不利因素,从而能更好地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以最佳面貌迎接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获得在青春期自我保护、生活自理,而且能带给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还能让学生把心放在学习 文化 知识上。
四、鼓励学生走出自己群体与正常人交往
聋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
让学生学会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教给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也是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是说,给人鱼,还不如教会他 捕鱼 的方法,教育学生也是如此。聋生因为受自身语言条件的限制,交往圈子比较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多与正常群体接触,让他们找到交际的快乐,敢于交往,主动交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在交往上给予指导,防止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家长也得参与监督,让孩子拥有一群健康、积极的朋友。
综上所述,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的重视,教师心理咨询的专业化,更重要的是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同时学生也要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
健康论文范文范文二:关于饮食营养与美容相关论文
【摘 要】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美形象越来越重视,人们不仅对自己容貌,还包括身材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生活中也可以见到不少人因为对形体美要求过分严格加上一些不良的瘦身方法,如过度节食等,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这不仅起不到美容的作用,反而给自身健康带来了伤害.为此,如何既能美容又能保健已成为美容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关 键 词】饮食;营养;美容
食物是人体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营养素是人体维持自身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皮肤所需的营养大部分也需要通过营养素获取,外用护肤品仅能提供少量皮肤所需的营养素,且其吸收率极其有限,因此,就美容方面来说,只注重外养而忽略内调,不注意膳食营养,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另一方面,从各种食物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美容应该以健康为基础,无论是营养物质缺乏还是营养平衡失调均会影响身体健康,妨碍皮肤美容.爱美之士应当知晓有关营养保健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表里一致",身体健康、精神焕发、容颜靓丽,呈现自然之美.
一、关于皮肤美容
皮肤属于人体的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同时也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脂肪三部分组成,它除了具有最基本的保护功能外,还有调节体温、吸收与排泄营养物质等功能,是维护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通常,中医诊治疾病时会用到"面诊",即通过一个人的面容色泽等情况,帮助判断其机体健康状况.就中国人来讲,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白里透红,皮肤富有光泽,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体弱多病、营养不良者则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粗糙、缺乏弹性、斑点、多皱纹等,如我们平常多形容营养不良者为面黄肌瘦等,严重影响了皮肤的美容,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中,个体的营养状况占据最主要的部分.
二、营养素与皮肤美容之间的关系
营养素通常分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及水,以下就逐一谈谈这几类营养素的美容功效:
(一)蛋白质与美容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机体组织成分的构成,皮肤组织当然也不例外.此外,蛋白质还是合成体内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的重要物质基础,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是皮肤组成的重要成分,胶原蛋白决定肌肤的柔润饱满,弹力蛋白则决定肌肤的紧致弹力,在肌肤组织的支撑方面起重要作用,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二)脂肪与美容
提到脂肪,多数人都会想到肥胖,尤其是年轻女性,为了保持身材苗条,杜绝任何含脂肪的食物,实际上脂肪在皮肤美容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人体的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组织,它不仅是人体的能量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适当的脂肪摄入不仅能够保持皮肤的润泽度,同时还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碳水化合物与美容
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其功能主要表现为供给能量、合成组织细胞及节约蛋白质等方面.
(四)无机盐与美容
旧称矿物质,人体所需的无机盐种类繁多,且各无机盐功能各异.就其美容功效来讲,镁、钙有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美;铁具有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尤其对于女性;碘可以用于预防及治疗甲状腺肿,但过量也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锌参与性激素的合成,具有促进第二性征发育的作用,对女性三围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其他无机盐如钠,过量摄入会诱发高血压;缺钾会导致低钾血症等,都会影响到人体美容.
(五)膳食纤维与美容
膳食纤维应当归属于碳水化合物,是糖类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不能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但膳食纤维却具有良好的美容保健功效.膳食纤维是良好的肠道清洁工,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利于通便,帮助清除肠道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便秘患者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美容减肥产品中,是天然的减肥产品.同时,膳食纤维还能够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降糖效果.
(六)维生素与美容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水溶性维生素中大家熟知的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美容保湿功效,已广泛应用于护肤化妆品中;其他维生素B类,因其缺乏易导致各种皮肤疾患的发生,严重影响到美容,因此,常被用于营养缺乏类皮肤病的治疗中.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A与毛囊周围角化症的发生有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鸡皮肤",因此,被用于此类皮肤病的治疗中,此外,维生素A因具有促进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成与分化的作用,因此被用于痤疮的治疗中;而维生素D则是大家熟知的钙吸收促进剂,有利于机体钙的吸收,可以用于预防及治疗缺钙性疾病;维生素E则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不仅在美容界被用于预防色素沉着斑、增加皮肤的弹性及光泽度,还可用于不育症及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治疗.
(七)水与美容
水是人体的主要构成成分,人体内的任何生化反应都需要在有水参与的环境里发生.水缺乏会导致皮肤干枯、无光泽,进而导致皮肤衰老的发生.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皮肤健美有重要意义.
三、饮食健康与美容
平衡膳食的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因此,要想保持和恢复肌肤健美,饮食调养应是最佳选择.平时饮食方面要注意增加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如猪皮、猪蹄、鸡爪等动物皮质、筋腱类食物,以保持皮肤的弹性,减少皱纹的产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类;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粗粮、植物性食物等;保证足量的蛋白质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如蛋类、奶类、奶制品等;适量摄入脂肪类食物,尽可能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大豆油等,少用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等;每天保证足量水的摄入,饮水应注意少量多次,不能等到口渴时再喝水,也不能一次性大量饮水;即使是对于肥胖者,也要注意不能完全不摄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适当进食主食才更有利于机体健康.除此之外,饮食中还应注意尽量吃清淡少盐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油炸的食物,不暴饮暴食,不过食单一性味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点一滴呵护!
参考文献
[1]陈保顶.饮食营养与美容[J].青年文学家,2009,(15):103.
[2]吴国隆.美容莫忘饮食平衡[J].医药与保健,2004,12(11).
[3]王薇.饮食保养皮肤[J].养生大世界(B版),2009,(6):5.
[4]候建莉,宁压莉,杨鑫.浅谈饮食与美容[J].陕西中医,2002,23(5).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3 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方法:将92例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手术当天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自主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干预组术后心理状态、协助排痰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实行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地掌握排痰的方法,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术前护理干预;甲状腺疾病;自主排痰 2009年3~12月,我们对46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经严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92例,均是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8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8例。以上病例术前均无呼吸道疾病,气管插管由麻醉师一次性成功插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术前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手术当天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 疾病知识 宣教、心理指导、环境准备、自主排痰方法指导。术后需要观察的内容:患者术后自主排痰的心理状态、对护理人员协助排痰依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能够顺利的咳出痰液,并且感觉呼吸道舒适为有效排痰;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自主排痰困难,并感觉喉头不适为无效排痰。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痰效果比较 见表1。 3 护理干预 疾病知识宣教 落实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术前如果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术后都会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自主排痰的重要性。 心理指导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会有恐惧和紧张心理,且术后患者因为切口疼痛,担心咳嗽排痰会导致切口出血而不敢用力咳嗽排痰[1]。向患者宣教害怕咳痰或者不咳痰会影响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但进行有效的排痰可以减轻术后呼吸道不适的症状。 环境准备 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2]。使用中央空调将病房的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55%~70%。 自主排痰方法指导 术前2 d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自主排痰的演练。方法:患者用手轻轻按压住切口,两腿屈膝,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屏气2~3 s,做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出痰液。如果痰液难以咳出,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护理人员指导家属采用空心拳叩击背部,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扣击,震动气道,协助患者排痰。如果痰液黏稠,患者麻醉后恢复进食了,可以少量饮水,以湿润咽喉,有利于痰液咳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也可以行氧气雾化吸入,药液成分:沐舒坦针30 mg、金霉素5 ml,2次/d,每次20 min,药液通过雾滴状吸入口腔内,到达肺部,湿化痰液的同时也湿润喉头的黏膜,减轻患者喉头不适的症状[3]。 4 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由于喉头受到创伤和刺激,术后可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又因为咳嗽反射减弱而有痰液阻塞感。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患者自主排痰的效果比对照组好,是因为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紧张害怕、切口疼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排痰的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在术前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递。由本试验结果可知,术前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使患者术后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 因此,综合时间护理干预患者能有效的自主排痰是甲状腺疾病手术后预防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地指导患者自主排痰,如果因切口疼痛而不敢进行咳嗽时,可以将手轻轻地按压在切口处。咳嗽的时候,手可以适当地施加压力,从而减轻咳嗽引起的切口牵拉和疼痛。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并且患者对自主排痰的方法不能完全领悟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辅助排痰。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因此,根据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并发症情况作出相应的预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术前通过询问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配合度,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疾病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认识并掌握自主排痰的方法,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从表2中可知,干预组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术前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术后心理变化,从而增强患者克服紧张和害怕的自信心。因此,术前护理干预对促进甲状腺术后患者自主排痰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牟凤萍,李振凤,马青,等.开胸手术100例有效排痰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58-59. [2] 丁玉琴,沐亚芬,程红,等.195例胸心手术患者排痰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6,3(2):64-65. [3] 李小云,杨光瑛.循证护理在解决甲状腺手术饮食排痰护理问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1-32. [4] 孙凤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96.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4 试析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咳痰咳嗽的现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4例患者康复训练及药物护理等,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同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对患者给予有效咳嗽方法及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咳嗽咳痰;护理;训练 甲状腺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因手术的部位位于临近的气管,同时甲状腺内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此种手术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1]。较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咳痰咳嗽的并发症,轻度患者可逐渐自行缓解,但是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咳痰会导致炎症水肿加剧,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而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出血等严重情况。所以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术前训练及药物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9例和18例,年龄范围在15岁-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7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18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54例患者中甲状腺癌患者5例,8例患有甲亢,9例甲状腺瘤,3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对咳嗽咳痰的原因进行分析,让患者充分的认识到咳嗽咳痰是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达到缓解咳痰咳嗽的目的。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让患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使用空气湿化器防止病房内空气干燥,对痰液排除有一定的作用,缓解患者咳嗽。手术之后因患者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缺氧的可能,必要的话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首先在手术进行前指导患者行咳嗽训练,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对于吸烟患者,手术前需要戒烟。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垫高,利于手术后痰液的排除和呼吸的顺畅,同时手术前加强有效咳嗽训练,可使患者正确掌握咳嗽排痰方法,在术后有效咳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体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之后进行深且慢的呼吸5次-6次,深呼吸知道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s-5s,缩唇,缓慢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身体前倾,从凶相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在咳嗽的同时收缩复极,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指导患者在咳嗽的时候轻轻按住伤口,防止伤口裂开疼痛。且经常变换体位利于痰液咳出[2]。 部分患者还需给予药物治疗。 ①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合剂中有保护性祛痰剂和去哦谈止咳剂,利于患者咳嗽症状。 ②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析,有效的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使用沐舒坦氧气雾化进行治疗,一天2次,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其治疗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让药物形成雾状进入呼吸道之内,其可实话患者气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体内的痰液;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3]。 长时间咳嗽容易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患者若是在手术进行前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需积极的临床治疗,患者呼吸症状改善后在择期进行手术,防止患者手术后因痰液堵塞,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疗效评价 显效是指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仍有轻度的咳嗽咳痰现象,无效是指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现象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中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以P<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术后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合理的安排饮食及布置病房环境,对手术后咳嗽咳痰具有积极正面的额作用,本次试验中的54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和相关文献报道相似[]。在手术进行前准备充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证其呼吸道通常,针对性的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积极使用多项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闫艳芳.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1013-1014. [2] 王红春,雷佳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引起咳嗽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7-67. [3] 程静,谢新芳,施小锋等.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108-1109. [4] StackJr.,, of inpatient thyroid surgery at US academic and affiliated medical and neck surgery,2012,02. [5] 刘淑丽,范雪梅,张艳梅等.肺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95-96. 猜你喜欢: 1. 甲状腺术后不能吃什么 2.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4. 看望甲状腺手术后的病人送什么好 5. 1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甲状腺肿瘤是颈部的慢性病变,发病初期一般不痛不痒,不影响说话吃饭。但有的可短期使颈部变粗,再可影响呼吸,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
什么是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是颈部的慢性病变,好发于颈前部,形状似核桃,质地较硬,可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发病初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不痛不痒,不影响说话、吃饭。所以,通常当人们体检时才被发现。但有的可短期迅速增大,颈部变粗,再继续发展可影响呼吸,少数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此外,它还可以继发甲亢,也可发生恶变。
甲状腺肿瘤病因
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其相关因素包括许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类:
1、放射性损伤: 放射线一方面引起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分裂,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2、缺碘或高碘: 缺碘可使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相反,高碘饮食也易诱发甲状腺癌,这可能与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
3、其他甲状腺病变: 临床上有甲状腺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
4、遗传因素: 约5-10%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5、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系统疾病,雌激素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雌激素主要是通过促使垂体释放TSH而作用于甲状腺。
甲状腺肿瘤症状
甲状腺肿瘤的症状有哪些?甲状腺肿瘤的症状有良、恶性之分,其中绝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少数是癌。
1、良性甲状腺瘤本身并不严重,一般瘤体小时无明显症状。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瘤体会日益增大,个别瘤体较大的患者会因为瘤体压迫气管、食管和喉返神经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此外,良性甲状腺瘤有10%~20%的恶变率,所以发现后应尽早治疗。
2、恶性甲状腺肿瘤的症状即甲状腺癌,多数属低、中度恶性,患病后患者存活率比较高。手术后平均5年生存率为83%~95%。但是,少数患者为高度恶性(即未分化癌),严重危及生命,所以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
甲状腺肿瘤治疗方法
根据甲状腺肿瘤的类型,治疗方法主要有有药物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1、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一般多采用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可使少部分患者肿瘤缩小甚至消失。为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在病灶小于2cm可考虑首先使用药物治疗,无效时再行手术切除。
2、结节性甲状腺肿
由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呈双叶多发结节生长,单纯手术摘除效果不好,极易复发,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甚多,故原则上以保守治疗为主。结节性甲状腺肿仅有不到5%的患者需要手术处理,绝大多数人甚至可以终生带瘤生存。除非出现明显压迫症状,伴有甲亢,肿块延伸至纵隔或怀疑恶变者才作手术切除。
3、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就是在脖子下方开一个切口,把甲状腺切除,并做淋巴结清扫术。手术要求把肿瘤所在一侧的甲状腺组织全部切除,这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最低范围。如果对侧甲状腺有结节或恶性肿瘤,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对侧肿物切除、次全切除,甚至对侧甲状腺全切除。如果有癌细胞转移,需要根据转移位置来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范围。近年来出现的微创手术、射频疗法、消融疗法等存在很大争议,这些治疗手段不能按照要求的切除范围来进行,可能达不到肿瘤治疗所要求的范围。
碘治疗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甲状腺手术的重要补充。包括甲状腺肿瘤在内的甲状腺组织会吸收碘,而碘在人体内会释放一种射线,把肿瘤杀死,这就是碘治疗的原理,碘治疗也因此被称为“内放射治疗”。但碘治疗的前提是把甲状腺组织全部切除,尽量把转移比较严重的淋巴结全部清扫掉。有些人甲状腺并没有全部切掉就去做碘治疗,此时即便碘的剂量再大,也会被甲状腺吸收,转移的病灶根本吸收不了,没有治疗效果。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比如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以做碘治疗。
甲状腺肿瘤的检查
1、病史中注意肿瘤发现时间、初发部位及生长速度,有无气管与食管受压、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有无头、颈部放射治疗吏及家族史。
2、体检注意肿瘤系位于一叶或整个甲状腺,准确记录其大小、形状、活动度、硬度、吞咽时上下移动的程度。详查肿瘤与邻近组织和器官(如锁骨、颈动脉、食管、气管、喉等)的关系。颈淋巴结有无肿大,详记其数目、部位、性质及移动性。
3、必要时作颈、胸部X线检查,观察喉、气管的位置及移位方向和程度,确定肿瘤有无向胸骨后延伸和肺部转移。
4、不易确诊时,可作下列检查:B超,甲状腺核素扫描;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免疫球蛋白、T3、T4、甲状腺球蛋白(Tg)、TSH等。
5、必要时查血沉、血钙、尿钙、降钙素等。
6、请耳鼻咽喉科会诊,检查声带位置及功能。
7、注意恶性肿瘤与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鉴别,必要时作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活检。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
甲状腺肿瘤严重吗?甲状腺肿瘤是否严重,关键是要看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检查的结果,根据这些才能明确诊断病情。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电离辐射是公认导致甲状腺肿瘤的危险因素。而碘摄入量变化对甲状腺肿瘤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包括环境污染在内的许多环境因素,如过多暴露于诊断性放射影像检查等可能也是导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增加的原因。
甲状腺肿瘤的预防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1、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方面。
2、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经常食用海带、海蛤、紫菜及采用碘化食盐。但过多地摄入碘也是有害的,实际上它也可能是某些类型甲状腺癌的另一种诱发因素。
3、甲状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积极采用中西医药物预防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4、尽量避免儿童期头颈部X线照射。
5、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
6、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于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7、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8、避免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您好,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一种破坏性治疗,切除过多,易形成甲减:切除不干净,易复发。不能避免术后复发或并发甲减,甲减发生率5%~60%。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3 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方法:将92例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手术当天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自主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干预组术后心理状态、协助排痰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实行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地掌握排痰的方法,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术前护理干预;甲状腺疾病;自主排痰 2009年3~12月,我们对46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经严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92例,均是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8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8例。以上病例术前均无呼吸道疾病,气管插管由麻醉师一次性成功插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术前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手术当天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 疾病知识 宣教、心理指导、环境准备、自主排痰方法指导。术后需要观察的内容:患者术后自主排痰的心理状态、对护理人员协助排痰依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能够顺利的咳出痰液,并且感觉呼吸道舒适为有效排痰;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自主排痰困难,并感觉喉头不适为无效排痰。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痰效果比较 见表1。 3 护理干预 疾病知识宣教 落实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术前如果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术后都会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自主排痰的重要性。 心理指导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会有恐惧和紧张心理,且术后患者因为切口疼痛,担心咳嗽排痰会导致切口出血而不敢用力咳嗽排痰[1]。向患者宣教害怕咳痰或者不咳痰会影响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但进行有效的排痰可以减轻术后呼吸道不适的症状。 环境准备 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2]。使用中央空调将病房的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55%~70%。 自主排痰方法指导 术前2 d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自主排痰的演练。方法:患者用手轻轻按压住切口,两腿屈膝,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屏气2~3 s,做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出痰液。如果痰液难以咳出,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护理人员指导家属采用空心拳叩击背部,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扣击,震动气道,协助患者排痰。如果痰液黏稠,患者麻醉后恢复进食了,可以少量饮水,以湿润咽喉,有利于痰液咳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也可以行氧气雾化吸入,药液成分:沐舒坦针30 mg、金霉素5 ml,2次/d,每次20 min,药液通过雾滴状吸入口腔内,到达肺部,湿化痰液的同时也湿润喉头的黏膜,减轻患者喉头不适的症状[3]。 4 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由于喉头受到创伤和刺激,术后可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又因为咳嗽反射减弱而有痰液阻塞感。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患者自主排痰的效果比对照组好,是因为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紧张害怕、切口疼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排痰的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在术前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递。由本试验结果可知,术前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使患者术后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 因此,综合时间护理干预患者能有效的自主排痰是甲状腺疾病手术后预防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地指导患者自主排痰,如果因切口疼痛而不敢进行咳嗽时,可以将手轻轻地按压在切口处。咳嗽的时候,手可以适当地施加压力,从而减轻咳嗽引起的切口牵拉和疼痛。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并且患者对自主排痰的方法不能完全领悟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辅助排痰。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因此,根据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并发症情况作出相应的预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术前通过询问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配合度,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疾病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认识并掌握自主排痰的方法,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从表2中可知,干预组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术前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术后心理变化,从而增强患者克服紧张和害怕的自信心。因此,术前护理干预对促进甲状腺术后患者自主排痰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牟凤萍,李振凤,马青,等.开胸手术100例有效排痰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58-59. [2] 丁玉琴,沐亚芬,程红,等.195例胸心手术患者排痰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6,3(2):64-65. [3] 李小云,杨光瑛.循证护理在解决甲状腺手术饮食排痰护理问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1-32. [4] 孙凤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96.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4 试析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咳痰咳嗽的现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4例患者康复训练及药物护理等,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同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对患者给予有效咳嗽方法及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咳嗽咳痰;护理;训练 甲状腺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因手术的部位位于临近的气管,同时甲状腺内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此种手术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1]。较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咳痰咳嗽的并发症,轻度患者可逐渐自行缓解,但是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咳痰会导致炎症水肿加剧,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而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出血等严重情况。所以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术前训练及药物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9例和18例,年龄范围在15岁-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7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18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54例患者中甲状腺癌患者5例,8例患有甲亢,9例甲状腺瘤,3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对咳嗽咳痰的原因进行分析,让患者充分的认识到咳嗽咳痰是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达到缓解咳痰咳嗽的目的。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让患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使用空气湿化器防止病房内空气干燥,对痰液排除有一定的作用,缓解患者咳嗽。手术之后因患者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缺氧的可能,必要的话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首先在手术进行前指导患者行咳嗽训练,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对于吸烟患者,手术前需要戒烟。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垫高,利于手术后痰液的排除和呼吸的顺畅,同时手术前加强有效咳嗽训练,可使患者正确掌握咳嗽排痰方法,在术后有效咳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体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之后进行深且慢的呼吸5次-6次,深呼吸知道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s-5s,缩唇,缓慢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身体前倾,从凶相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在咳嗽的同时收缩复极,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指导患者在咳嗽的时候轻轻按住伤口,防止伤口裂开疼痛。且经常变换体位利于痰液咳出[2]。 部分患者还需给予药物治疗。 ①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合剂中有保护性祛痰剂和去哦谈止咳剂,利于患者咳嗽症状。 ②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析,有效的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使用沐舒坦氧气雾化进行治疗,一天2次,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其治疗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让药物形成雾状进入呼吸道之内,其可实话患者气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体内的痰液;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3]。 长时间咳嗽容易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患者若是在手术进行前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需积极的临床治疗,患者呼吸症状改善后在择期进行手术,防止患者手术后因痰液堵塞,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疗效评价 显效是指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仍有轻度的咳嗽咳痰现象,无效是指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现象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中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以P<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术后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合理的安排饮食及布置病房环境,对手术后咳嗽咳痰具有积极正面的额作用,本次试验中的54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和相关文献报道相似[]。在手术进行前准备充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证其呼吸道通常,针对性的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积极使用多项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闫艳芳.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1013-1014. [2] 王红春,雷佳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引起咳嗽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7-67. [3] 程静,谢新芳,施小锋等.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108-1109. [4] StackJr.,, of inpatient thyroid surgery at US academic and affiliated medical and neck surgery,2012,02. [5] 刘淑丽,范雪梅,张艳梅等.肺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95-96. 猜你喜欢: 1. 甲状腺术后不能吃什么 2.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4. 看望甲状腺手术后的病人送什么好 5. 1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一)病因及病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①合成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这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离海较远的山区,如云贵高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山区中土壤碘盐被冲洗流失,以至食物及饮水中含碘不足,故得此病者较多,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缺乏原料“碘”,而甲状腺功能仍需维持正常需要的情况下,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就增加,因而促使甲状腺发生代偿性肿大。②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在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身体的代谢旺盛、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引起长时期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过多分泌,亦能促使甲状腺肿大。这种肿大是一种生理现象,常在成人或妊娠哺乳期后自行缩小。③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的障碍,部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是由于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某一环节的障碍,如至甲状腺肿物质中的过氧酸盐、硫氧酸盐、硝酸盐等可妨碍甲状腺摄取无机碘化物:磺胺类药、硫脲类药以及含有硫脲类的蔬菜(萝卜、白菜)能阻止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由此而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减少。因此,也就增强了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使甲状腺肿大。同样,隐性遗传的先天缺陷如过氧化酶或蛋白水解酶等的缺乏,也能造成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或分泌障碍,而引起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显著的病理改变是滤泡的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体,而滤泡壁细胞变为扁平,这显示了甲状腺功能不足的现象。虽然镜下可看到局部的增生状态,表现为由柱状细胞所组成的、突入滤泡腔的乳头状体,但此种增生状态仅为代偿性的。 形态方面,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分为弥慢性和结节性两种。前者多见于青春期,扩张的滤泡平均地散在于腺体的各部。而后者,多见于流行区,扩张的滤泡集成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周围被有不甚完整的纤维包膜。 结节性甲状腺肿经相当时期后,由于血液循环不良,在结节内常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囊肿形成(往往并发囊内出血)和局部的纤维化和钙化等。巨大结节长期压迫结节间组织,可使有功能的组织萎缩退化,临床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节发展的另一结果,是发生某种程度的自主性,即甲状腺结节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不再依赖于促甲状腺激素,也不再受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抑制,此时,如用大剂量碘剂治疗,很容易发生继发性甲亢。另外,结节性甲状腺肿还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二)临床表现: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故一般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早期,双侧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无结节,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逐渐在肿大腺体一侧,也可在两侧,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囊肿样变的结节,可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各种症状。①压迫气管: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气管向他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为扁平。由于气管内腔变窄,呼吸发生困难,尤其胸骨后甲状腺肿更为严重。气管壁长期受压,可以软化,引起窒息。②压迫食管的情况少见。仅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时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③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血液回流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位于胸廓上口大的甲状腺肿,特别是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出现面部青紫、肿胀,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④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发生声音嘶哑。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节链,可引起霍纳氏(Horner)综合症。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状腺机能亢进,也可发生恶变。 (三)治疗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 2.20岁以前年轻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可给以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15~30mg ,每日两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 3.如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①已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②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交感神经节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 ④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者。 ⑤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 ⑥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 (一)外科治疗的地位: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仍然是目前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不能根治甲亢,也不能代替手术。根据统计,单纯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病例,约有50%不能恢复工作,而经手术治疗的病例,只有5%。因此,如果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4~5个月后疗效不能巩固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治疗,除了青少年患者,病情较轻者及伴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者外,均可手术治疗。对于继发性甲亢和高功能腺瘤,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或131碘治疗的效果都不甚显著,同时还有恶变的可能存在,更宜以手术治疗为主。业已并发有左心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律失常者,更应手术,始能治愈。企图完全治愈上述心脏症状,然后再行手术的办法,是本末倒置,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至于妊娠妇女,鉴于甲状腺机能亢进对妊娠可造成不良影响,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宫内死亡、妊娠中毒症等;妊娠又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在娠妊早期、中期、即4~6个月,仍应考虑手术治疗;到晚期,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妊娠间的相互影响已不大,则可待分娩后再行手术治疗。 (二)术前准备及其重要性:甲亢病人在基础代谢率高亢的情况下,手术危险性很大。因此,充分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其重要。 1.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恐惧心理。精神紧张、不安和失眠者可给与镇静剂和安眠药。已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给与毛地黄制剂;伴有心房颤动者,可给与心得安或奎尼丁治疗。 2.术前检查:除全面的体格检查外,还应包括:①测定基础代谢率,T3T4检查及131碘吸收试验。在有增高的病人须定期复查。②喉镜检查,确定声带功能。③心电图检查,并详细检查心脏有无扩大,杂音或心律不齐等。④有胸骨后甲状腺肿时,应做颈部X线摄片,并让患者同时咽下显影剂,以确定气管和食管的受压程度。 3.药物准备:降低基础代谢率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①如病人基础代谢率高,可用硫氧嘧啶类药物(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 、他巴唑等)。此类药物能阻止碘的有机化过程,使氧化碘不能与酪氨酸结合。另外,其本身亦是甲状腺过氧化酶的酶解物,能有效地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并且对甲状腺淋巴细胞有重要免疫作用,由于硫氧嘧啶类药物能使甲状腺肿大和动脉性充血,手术时易发生出血,增加了手术的困难和危险。因此,服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必须加用碘剂。②在甲亢症状基本控制后,即可改用口服碘液溶液(lugol氏液),每日3次口服,从3滴开始,每日每次增加1滴,至16滴止,维持此量3~5日。碘剂对增生状态的甲状腺的作用在于在最初24~48小时内阻滞正常碘的有机化环节,阻滞甲状腺球蛋白水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使滤泡细胞退化,甲状腺血运减少、脆性降低。腺体因此缩小变硬,从而有利于手术切除甲状腺。③对于常规应用碘剂或合并应用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可使用碘剂与心得安合用术前准备,心得安使用剂量每6小时给药一次,口服、每次40~60毫克。心得安半衰期3~6小时。因此,最末一次口服心得安要在术前1~2小时;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动过速。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心得安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剂,可选择阻滞靶组织的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作用,抑制肾上腺素能活力增进,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效应,使甲亢症状得到改善。心得安不能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近年来,有人主张完全单用心得安作甲亢的术前准备。优点是:一方面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另方面并不影响甲状腺功能,术后立即能了解甲状腺残留部分的功能状态。但多数学者认为:应用心得安的适应症仍应限于上述病例,也就是对碘剂不起显著作用的病例,且仍应与碘剂联合应用,完全单用心得安仅适用于高功能腺瘤病人的术前准备。 (三)手术时机的选择:经上述药物准备2-3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稳定在每分钟90次以下,早、中、晚脉率波动不超过10次/分,基础代谢率在+20%以下或T3T4值在正常范围。腺体缩小变硬,血管杂音减少,便可进行手术。 需要说明,“适当的手术时机”诚然一般以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与否来决定,但亦不完全以此为标准,应同时参考全身情况,尤其是循环系统的改善情况。脉率的降低,脉压的恢复正常等,常是适当手术时机的重要标志。 (四)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要点: 1.麻醉:局部麻醉在绝大多数病例效果良好,且可随时了解声带功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如果气管严重受压或较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为了保证手术中呼吸道通畅,减轻心脏负担,则应考虑气管内麻醉。 2.手术操作应轻柔、细致,认真对待每一步骤。①离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切口,横断或分开舌骨下诸肌,进入甲状腺外层被膜和固有膜间隙,即可分离出甲状腺体。②充分显露甲状腺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应紧贴甲状腺上极,以避免损伤喉上神经,如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尽量离开腺体背面,靠近颈总动脉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这样,不但可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且使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仍与喉部、气管、咽部、食管的动脉分支相互保持吻合,不致影响切除后甲状腺残留部分和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③切除腺体的多少,应根据甲状腺大小和甲亢程度而定,通常需切除腺体的80~90%,每侧残留腺体以如成人拇指末节大小为恰当。腺体切除过少容易引起复发,过多又易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另外,必须保留腺体的背面部分,这样既能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又能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甲状腺峡部亦需予以切除。④术中要严密止血,对较大血管(如甲状腺上动、静脉,甲状腺中、下静脉)应分别采取双重结扎,以防滑脱出血。切口应置通畅引流24~48小时,以便及时引流出渗血,颈部的空间小,少量的积血,亦可压迫气管。 3.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从16滴开始,逐日逐次减少1滴。如术前合用心得安作术前准备,术后继服心得安4~7日。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及切口引流。帮助病人排痰,床旁放置气管切开包及手套,以备万一病人窒息时及时做气管切开。 (五)术后主要并发症: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为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主要是手术时止血不彻底,或因血管结扎线滑脱引起。②喉头水肿。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创伤或气管插管损伤所引起。③术后气管塌陷。是气管壁长期受压,发生软化,术后失去周围组织支撑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燥、发绀以至窒息。如因出血所引起者,尚有颈部肿胀,引流口渗出鲜血等。如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在床旁拆除缝线,敞开伤口,去除血肿;如情况仍无改善,应立即做气管切开,待病人情况好转后,再送手术室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一般可在3~6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声带过度地向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难,需做气管切开。 3.喉上神经损伤:多由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静脉时,离开腺体上极较远,未加仔细分离,连同周围组织大束结扎所引起。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分离向上延伸很高的甲状腺上极时,有时可损伤喉上神经的内支,由于喉粘膜的感觉丧失,患者失去喉部的反射性咳嗽,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就可引起误咽而呛咳。一般经针刺、理疗等可自行恢复。 4.手足搐搦: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应受累时,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不足,引起手足搐搦。 症状多在手术后1~2日出现。轻者仅有面部或手足的强直感或麻木感,常伴心前区的重压感;重者发生面肌和手足的搐搦(一种带疼痛性的痉挛)。每日可发作数次,每次10~20分钟,甚至数小时,严重病例还伴有喉和膈肌痉挛,可引起窒息而死亡。晚期常继发双眼白内障。 在不出现搐搦的间歇期间,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明显增高,如果在耳前叩击面神经、颜面肌肉即发生短促的痉挛(chrostek征)、如果用力压迫患者的上臂神经,即引起手的搐搦(Trousseau征)。 血钙多降低血磷则上升,同时尿中的钙、磷排出减少。 治疗:发作时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毫升。口服葡萄糖酸钙或乳酸钙2~4克,每日3~4次。同时加用维生素D2,每日5万~10万单位,以促使其在肠道吸收。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二氢速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钙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近年,同种导体甲状旁腺移植,亦有疗效,但不持久。 5.甲状腺危象:发病原因迄今尚未肯定。过去认为:甲状腺危象是手术时过度挤压了甲状腺组织,促使大量甲状腺激素突然进入血液中的结果。但是患者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并不一定高。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甲状腺危象是单纯地由于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过多地结果。近年来则认为:甲状腺危象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甲亢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分泌和分解代谢加速。久之,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而手术创伤应激诱发危象。同时也由于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至。 临床表现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水泻。如不积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①复方碘溶液3~5毫升,口服,紧急时可用10%碘化钠5~10毫升加入500毫升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以减少甲状腺素的释放。②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交感神经药,常用的有心得安5毫克,加入5%葡萄糖液100毫升静脉滴注,或口服40~80毫克,每6小时一次。利血平2毫克肌肉注射,每6小时一次。③氢化考地松,每日200~4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④镇静剂:常用鲁米那钠100毫克或冬眠合剂Ⅱ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⑤降温:一般配合冬眠药物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⑦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⑧如有心衰者可给与毛地黄制剂,如有肺水肿可给与速尿。 6.术后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常见原因是:未切除甲状腺峡部或锥体叶;或切除的腺体不够,至残留的腺体过多,或甲状腺下动脉未予结扎等。复发甲状腺的再次手术常常带来难以估计的困难,而且容易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因此,对复发的甲亢,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7.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腺体切除过多所引起。表现轻重不等的粘液性水肿: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面部尤甚,按之不留凹痕,皮肤干燥,毛发疏落,患者常感疲乏,性情淡漠,智力较迟钝,动作缓慢,性欲减退。此外,脉率慢、体温低、基础代谢率降低。 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干制剂或甲状腺素,一般有较好疗效。 三、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中多为腺瘤,恶性中多为癌,肉瘤极为少见。 (一)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此病在全国散发性存在,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稍多见。 1.病理及临床特点:甲状腺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前者较常见。切面呈淡黄色或深红色,具有完整的包膜。后者较前者少见,特点为乳头状突起形成。 患者多为女性,年龄常在40岁以下,一般均为甲状腺体内的单发结节,多个者少见。瘤体呈园形或卵园形,局限于一侧腺体内,质地较周围甲状腺组织稍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压痛,随吞咽上下活动,生长缓慢,大部分病人无任何症状。乳头状囊性腺瘤有时可因囊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此时,肿瘤体积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有胀痛感。 2.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检、同位素扫描及“B”型超声等检查确定。但甲状腺腺瘤应与其他甲状腺结节相鉴别。 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在临床上有时不易鉴别。以下两点可供鉴别时参考:①甲状腺腺瘤经多年仍保持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单发结节经一段时间后,多变为多个结节。②术中两者区别明显,腺瘤有完整包膜,周围组织正常,界限分明;结节性甲状腺肿单发结节则无完整包膜,且周围甲状腺组织不正常。 以下几点可做为与甲状腺癌鉴别时参考:①儿童或6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而甲状腺腺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下的女性患者。②甲状腺癌结节表面不平,质地较硬,吞咽时活动度小,且在短期内生长较快。有时虽然甲状腺内结节较小,但可扪及同侧颈部有肿大淋巴结。甲状腺腺瘤表面光滑,质地较软,吞咽时上下活动度大,生长缓慢,多无颈部淋巴结肿大。③131碘扫描或核素γ照像甲状腺癌多表现为冷结节,而甲状腺腺瘤可表现为温结节、凉结节或冷结节。且冷结节行“B”超检查多为囊性表现。④手术中可见甲状腺癌没有包膜与周围组织粘连或有浸润表现,而甲状腺腺瘤多有完整包膜,周围甲状腺组织正常。 (二)甲状腺癌 1.病因:甲状腺癌发生的原因至今不明,有人认为其发生与慢性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有关。 2.病理分类及生物学特性: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其发展过程、转移途径相差很大,其治疗也各不相同,病理方面可分为: ①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60%,青年人发病较多,生长缓慢,低度恶性,转移多在颈深淋巴结,也有人认为乳头状癌属多中心性,或有对侧转移。 ②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20%,多为中年人,恶性程度中等,发展较快,早期亦可有颈淋巴结转移。但主要经血转移至骨和肺。 ③髓样癌:发生于滤泡上皮以外的滤泡旁细胞(C细胞),有散在性和家族性两类,约占5~10%。细胞排列成带状或束状,无乳头或滤泡结构,其间质内有淀粉样物沉着。分泌大量5-羟色胺和降钙素。组织学上呈未分化状态,但其生物学特性则与未分化癌不同。恶性程度中等,较早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晚期可有远处转移,家族性髓样癌多为双侧叶同时受累。 ④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0~15%,按其细胞形态又可分为小细胞和巨细胞性两种,多发生于老年人,此型发展迅速,高度恶性,早期转移至颈淋巴结,可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并经血可转移至骨和肺。 ⑤鳞状细胞癌:少见,约占~%,多见于老年人,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其可能是鳞状甲状腺滤泡上皮化生而来,或胚胎残留的鳞状上皮组织而来。一般为单灶性起源,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浸润性,生长较快,倍增时间较短,可见淋巴结转移,发生血行转移者较少。 3.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是在甲状腺组织内出现一质硬而高低不平的结节,晚期常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而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如压迫颈交感神经,可产生Horner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碱下垂、眼球内陷、同侧头面部无汗等);颈丛浅支受损时,病人可有耳、枕、肩等部位疼痛。局部转移常在颈部,出现硬而固定的淋巴结。远处转移多见干扁骨(如颅骨、椎骨和骨盆)和肺。 有些病人的甲状腺肿块不明显,而以颈、肺、骨骼的转移癌为突出症状。因此,当颈部、肺、骨骼有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存在时,应仔细检查甲状腺。 髓样癌常是家族性疾病,病人可同时有其他内分泌腺疾病(嗜铬细胞瘤和/或甲状旁腺增生或肿瘤),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临床上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和血钙降低等症状。 4.诊断:儿童及男性发现甲状腺结节,应高度怀疑有癌症可能。儿童时期发现的甲状腺结节,约50%为甲状腺癌,而成年男性甲状腺内单发结节为甲状腺癌的较女性高2倍。如甲状腺结节增长较快,检查肿物其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吞咽时活动度减小,或多年存在的甲状腺结节,短期内明显增大。甲状腺肿物侵犯到周围组织可出现相应症状,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Horner氏综合症等,有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甲状腺同位素扫描,如果为冷结节,则约10~20%为癌肿,为配合同位素检查,近年多应用“B”型超声探测区别甲状腺结节是囊性,还是实性包块。如果是实性包块,并呈强烈不规则反射,则多有甲状腺癌的可能。 颈部X线平片检查除观察气管有无移位和受压情况外,主要观察甲状腺内有无钙化,细小沙粒样钙化影常提示有恶性可能,蛋壳状或大块致密的钙化则为良性肿瘤的表现。 穿刺细胞学检查不但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而且可进一步明确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但此项检查有一定假阴性及假阳性率。 最后确诊应由病理切片检查来确定,因此,每个切除的甲状腺结节标本,均应常规地做病理切片检查,如术前怀疑甲状腺癌时,应在术中做冰冻切片检查,以便明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 5.治疗: ①手术治疗:各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与转移途径不同,故治疗原则也各不相同。 乳头状癌恶性程度较低,如果癌肿尚局限在腺体内,颈部淋巴结没有转移,可将患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不需加行颈淋巴结清除术。如果已有颈淋巴结转移,则应同时清除患侧的淋巴结。 滤泡状腺癌即使癌肿尚局限在一侧腺体内,也应行两侧腺体连同峡部切除,如果没有颈淋巴结转移,也不需颈淋巴结清除。 髓样癌手术范围是两侧腺体同峡部全部切除,由于髓样癌早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应同时行患侧或双侧颈淋巴结清除。 未分化癌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通常是浸润性生长,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小,为防止癌发展引起的呼吸困难,可做气管切开,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鳞状细胞癌同样是属发展快、恶性程度高、较早侵犯其他重要器官,目前的治疗方法是尽可能行瘤体切除,而后给与根治性放疗,亦可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先行术前根治放疗,再行手术治疗。 ②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能抑制促甲状腺素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和分化较好的癌肿有抑制作用。因此,分化良好的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可进行内分泌治疗,术后常规给口服甲状腺素片,每日120~160毫克。 ③放射治疗:未分化癌以外放射治疗为主,放疗通常宜早进行。分化好的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对外放射治疗不敏感,仅对术后少量残留病灶或手术不好切除以及孤立性远处转移灶才选用放射治疗。 131碘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可浓集碘的转移性病灶,也可用于治疗不能手术和/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的原发癌。131碘放疗对分化好的甲状腺癌有效,尤其适用于滤泡状腺癌,而对于未分化癌及髓样癌等因不吸收碘而无效。 四、甲状腺炎症 (一)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 1.病因:急性甲状腺炎少见,而急性甲状腺肿炎较常见,大都由于口腔或颈部化脓性感染而引起。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局限于甲状腺肿的结节或囊肿内时,因不良的血液循环易形成脓肿。 2.临床表现:数日内甲状腺或甲状腺肿肿胀,有压痛和波及至耳、枕部的疼痛。严重的可引起压迫症状:气促、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腺体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可引起甲状腺的功能减退。患者全身可有体温增高等。 3.治疗:局部早期宜用冷敷,晚期宜用热敷,全身给与抗菌素。有脓肿时应早期行切开引流,以免脓肿破入气管、食管、纵膈内。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 1.病因:本病常继发于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腮腺炎,故一般认为其病因可能是病毒感染。感染可破坏甲状腺滤泡,释放出的胶体引起甲状腺组织内的异物样反应。在组织切片上可见到白细胞浸润和很多吞噬有胶体颗粒的巨细胞。 2.临床表现:本病发病前常有驱症状,主要为身体发热、全身不适、咽喉疼痛、颈部胀痛,有时有流涕等其他症状。继之甲状腺有明显肿大,并有压痛,开始时仅为一侧或一侧的某部分,不久就会累及两侧,部分病人可有颈后、耳后、甚至同侧手臂的放射痛。 在病程早期,症状将近高峰时,可能有怕热、心悸、多汗等甲亢表现,早期由于甲状腺发炎后有较多甲状腺素释放之故。 红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略低,血沉明显增快,血清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减少,而α和β球蛋白则常有增加。病变早期基础代谢率可升高到+30~50%,至病程后期可降低至-20%以下。如病变范围不大,患者的碘代谢情况可能无异常,但同位素扫描可见病变的吸131碘能力明显降低。
生理学(physi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活机体包括最简单的微生物到最复杂的人体。 生理学发展简史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了有关血液循环的名著《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这是历史上首次以实验证明了人和高等动物血液是从左心室输出,通过体循环动脉而流向全身组织,然后汇集于静脉而回到右心房,再经过肺循环而入左心房。这样,心脏便成为血液循环的中心。 但哈维当时由于工具的限制,动脉与静脉之间是怎样连接的还只能依靠臆测,认为动脉血是穿过组织的孔隙而通向静脉。直至1661年意大利组织学家马尔皮基应用简单的显微镜发现了毛细血管之后,血液循环的全部路径才搞清楚,并确立了循环生理的基本规律。 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首先将反射概念应用于生理学,认为动物的每一活动都是对外界刺激的必要反应,刺激与反应之间有固定的神经联系,他称这一连串的活动为反射。反射概念直至19世纪初期由于脊髓背根司感觉和腹根司运动的发现,才获得结构与功能的依据。这一概念为后来神经系统活动规律的研究开辟了道路。 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发现氧气和燃烧原理,指出呼吸过程同燃烧一样,都要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为机体新陈代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意大利物理学家伽伐尼发现动物肌肉收缩时能够产生电流,于是开始了生物电学这一新的生理研究领域。 19世纪,生理学开始进入全盛时期。首先应提到法国的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他在生理学的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作出卓越贡献,特别重要的是他提出的内环境概念已成为生理学中的一个指导性理论。他指出血浆和其他细胞外液乃是动物机体的内环境,是全身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理化因素如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的恒定是保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德国的路德维希所创造的记纹器,长期以来成为生理学实验室的必备仪器,他对血液循环的神经调节作出重要贡献,对肾脏的泌尿生理提出有价值的设想。和他同时代的德国海登海因除了对肾脏泌尿生理提出不同的设想外,还首次运用了慢性的小胃制备法以研究胃液分泌的机制,被称为海氏小胃;这小胃制备法后来经俄国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改良成为巴氏小胃,从而分别证明了胃液分泌的调节既有体液机制又有神经机制,他们都对消化生理作出不朽的贡献。 德国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除运用他的丰富的物理学知识对于视觉和听觉生理作出杰出的贡献外,还创造了测量神经传导速度的简写而相当准确的方法,为后人所称道。 20世纪前半期,生理学研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903年英国的谢灵顿出版了他的名著《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对于脊髓反射的规律进行了长期而精密的研究,为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与此同时,巴甫洛夫从消化液分泌机制的研究转到以唾液分泌为客观指标对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规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概念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美国的坎农在长期研究自主神经系统生理的基础上,于1929年提出著名的稳态概念,进一步发展了贝尔纳的内环境恒定的理论,认为内环境理化因素之所以能够在狭小范围内波动而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主要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和有关的某些内分泌激素的经常性调节。 坎农的稳态概念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控制论的结合,乃广泛地认识到机体各个部分从细胞到器官系统的活动,都依靠自身调节机制的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这些调节机制都具有负反馈作用。从此以后,控制论、系统分析和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新观念新技术的引进,使得生理学在定量研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出现数学生理学这一新边缘学科。 中国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发展。 1926年在生理学家林可胜的倡议下,成立中国生理学会翌年创刊《中国生理学杂志》,新中国成立后,改称《生理学报》。中国生理学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很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 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因为研究对象不同,生理学可分为微生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特别是哺乳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关系密切,他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点,可结合在一起研究。通常所说的生理学主要是指人体和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从进化角度和个体发育角度去考虑,可以分为比较生理学和发育生理学。前者对无脊椎动物各门及脊椎动物各纲的生理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他们的生命活动如何与其环境变化相适应。 在种类浩繁的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生理学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在脊椎动物中,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生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发育生理学方面,哺乳动物的个体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特征的研究,除具有它自身的价值外,对于理解人体发育进程中的生理变化也很有意随着学科的相互渗透,生理学又分化出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 由于近代生理学一开始就运用化学的和物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因而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之间要作出截然的划分是不可能的。 近代生理学的研究,不仅描述生命活动的表面现象,而且在整体观点下运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为几个层次,也就是从不同的水平进行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迄今为止,大量的生理学研究是集中于机体的器官系统水平,因为这在医学应用和生产实践上是最亟需的基础知识。 例如:血液循环生理包括血液运行和心脏、血管的功能;呼吸生理包括呼吸道和肺的功能以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消化生理包括消化管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以及食物的消化和养料的吸收过程;排泄生理主要讨论肾脏的泌尿过程和输尿管、膀胱的排尿过程;内分泌生理讨论各种内分泌腺的功能;神经系统是机体各部分功能的调节机构,一方面接受由各种感受器或感觉器官传来的信号而加以整合,另方面对各种器官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使机体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关于细胞组织水平的研究,乃是探索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活动特征,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生理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水平的研究在生理学发展上也很早受到重视,从而为理解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机制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 关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研究,这是近期才发展的领域,如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机制,神经和肌内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及其与离子通透性改变的关系,各种肌肉的超微结构的功能及其与兴奋——收缩耦联的关系,各种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分泌和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细胞的递质和神经激素的研究等。以上3个层次的研究都属于分析性生理学的范围,这种分析性实验的结果对于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在分析性研究发展的同时,生理学家还重视综合性生理学的研究,那就是探讨人类或动物的整体如何适应于环境的变化。生理学家对人和动物在各种自然环境中或人工模拟的环境中、整体或其某一部分的生理活动如何通过自身内部的调节,从而使机体与环境变化相适应进行研究。 例如,19世纪的生理学家就已注意到人体和动物在基础或安静情况下的能量代谢,以及不同强度的运动或劳动和不同的营养物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又如高空、潜水对呼吸和心血管活动的影响,也很早受到生理学家的注意。 随着工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于是高温、低温、航天失重时的生理变化的研究,也就应运而生。此外,生理学家利用慢性手术的制备来研究动物机体在健康、清醒的情况下各种消化液分泌的调节机制以及大脑活动的变化等。 由于实验技术和生理测试手段的不断创新,使得生理学家有可能在人体或动物不受创伤的条件下研究各种生理活动的变化规律。所有这些综合性或整体生理学的研究对于检验分析性生理研究的结果和解决人体生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显得特别有意义。而分析性生理研究越深入细致,对于综合性生理研究结果的认识也越深刻全面。 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上,还要研究人体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规律。这样就从生理学领域又派生了病理生理学,这对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无论人体生理学或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课题,在初期都是为解抉实际问题的需要而由少数人自发地从事工作的。例如人体生理学一向是同医疗实践密切联系着的,因此早期进行人体生理研究的也就是直接参与医疗实践的医务工作者。只是由于医疗实践中提出的生理学问题越来越多,而且要求对这些问题的解抉越来越深入,于是才有专门的生理学工作者。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例如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研究家畜家禽的生理,水产业的发展需要研究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研究致病动物的生理,养蚕和养蜂业的发展需要研究蚕和蜜蜂的生理。所有这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又反过来促进各有关的专业生理学的发展。 1901年 E . A . V . 贝林(德国人) 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 R.罗斯(英国人) 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 .芬森(丹麦人) 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 .巴甫洛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 R.柯赫(德国人) 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 C.戈尔季(意大利人)、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 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 .拉韦朗(法国人) 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 P.埃利希(德国人)、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 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 .科歇尔(瑞士人) 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 1910年 A.科塞尔(德国人) 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 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 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 A.卡雷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 .里谢(法国人) 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 R.巴拉尼(奥地利人) 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5年 —— 1918年 未颁奖 1919年 J . 博尔德特(比利时人) 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 .克劳(丹麦人) 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 1921年 未颁奖 1922年 .希尔(英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国人) 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班廷(加拿大),.麦克劳德(加拿大人) 发现胰岛素 1924年 W.爱因托文(荷兰人) 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5年 未颁奖 1926年 .菲比格(丹麦人) 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 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 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 .尼科尔(法国人) 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 C.艾克曼(荷兰人) 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霍普金斯(英国人) 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 1930年 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 发现血型 1931年 .瓦尔堡(德国人) 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 .谢林顿、.艾德里安(英国人) 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 .摩尔根(美国人) 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 .迈诺特、.墨菲、.惠普尔(美国人) 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1935年 H.施佩曼(德国人) 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 .戴尔(英国人)、O.勒韦(美籍德国人) 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 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 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 C.海曼斯(比利时人) 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 G.多马克(德国人) 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达姆(丹麦人) 发现维生素K .多伊西(美国人) 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 J.厄兰格、.加塞(美国人) 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1945年 A.弗莱明、.钱恩、.弗洛里(英国人) 发现表霉素以及表霉素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1946年 .马勒(美国人) 发现用X 射线可以使基因人工诱变 1947年 . 科里、.科里(美国人) 发现糖代谢中的酶促反应 .何赛(阿根廷人) 发现脑下垂体前叶激素对糖代谢的作用 1948年 .米勒(瑞士人) 发现并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1949年 .赫斯(瑞士人) 发现动物间脑的下丘脑对内脏的调节功能 1950年 .肯德尔、.亨奇(美国人)T.赖希施泰因(瑞士人) 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物效应 1951年 M.蒂勒(南非人) 发现黄热病疫苗 1952年 .瓦克斯曼(美国人) 发现链霉素 1953年 .李普曼(英国人) 发现高能磷酸结合在代谢中的重要性,发现辅酶A .克雷布斯(英国人) 发现克雷布斯循环(三羧酸循环) 1954年 .恩德斯、.韦勒、.罗宾斯(美国人) 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组织培养与组织技术的应用 1955年 .西奥雷尔(瑞典人) 从事过氧化酶的研究 1956年 .库南德、.理查兹(美国人)、W.福斯曼(德国人) 开发了心脏导管术 1957年 D.博维特(意籍瑞士人) 从事合成类箭毒化合物的研究 1958年 .比德乐、.塔特姆(美国人) 发现一切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都是由基因逐步控制的 J.莱德伯格(美国人) 从事基因重组以及细菌遗传物质方面的研究 1959年 S.奥乔亚、A.科恩伯格(美国人) 从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1960年 .伯内特(澳大利亚人)、.梅达沃(英国人) 证实了获得性免疫耐受性 1961年 .贝凯西(美国人)确立“行波学说” 发现耳蜗感音的物理机制 1962年 .沃森(美国人)、.克里克、.威尔金斯(英国人)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1963年 .艾克尔斯(澳大利亚人)、.霍金奇、.赫克斯利(英国人) 发现与神经的兴奋和抑制有关的离子机构 1964年 .布洛赫(美国人)、F.吕南(德国人) 从事有关胆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方面的研究 1965年 F.雅各布、.莫诺、.雷沃夫(法国人) 研究有关酶和细菌合成中的遗传调节机构 1966年 . 劳斯(美国人) 发现肿瘤诱导病毒 .哈金斯(美国人) 发现内分泌对于癌的干扰作用 1967年 .格拉尼特(瑞典人)、.哈特兰、G.沃尔德(美国人) 发现眼睛的化学及重量视觉过程 1968年 .霍利、.霍拉纳、.尼伦伯格(美国人) 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1969年 M.德尔布吕克、.赫尔、.卢里亚(美国人) 发现病毒的复制机制和遗传结构 1970年 B.卡茨(英国人)、.奥伊勒(瑞典人)J.阿克塞尔罗行(美国人) 发现神经末梢部位的传递物质以及该物质的贮藏、释放、受抑制机理 1971年 .萨瑟兰(美国人) 发现激素的作用机理 1972年 .埃德尔曼(美国人)、.波特(英国人) 从事抗体的化学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3年 .弗里施、K.洛伦滋(奥地利人)、N.廷伯根(英国人) 发现个体及社会性行为模式(比较行为动物学) 1974年 A.克劳德、.德·迪夫(比利时人)、.帕拉德(美国人) 从事细胞结构和机能的研究 1975年 D.巴尔摩、.特明(美国人)、R.杜尔贝科(美国人) 从事肿瘤病毒的研究 1976年 .丰卢姆伯格(美国人) 发现澳大利亚抗原 .盖达塞克(美国人) 从事慢性病毒感染症的研究 1977年 .吉尔曼、.沙里(美国人) 发现下丘脑激素 .雅洛(美国人) 开发放射免疫分析法 1978年 W.阿尔伯(瑞士人)、.史密斯、D.内森斯(美国人) 发现限制性内切酶以及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 1979年 .科马克(美国人)、.蒙斯菲尔德(英国人) 开始了用电子计算机操纵的X 射线断层扫描仪(简称扫描仪) 1980年 B.贝纳塞拉夫、.斯内尔(美国人)、J.多塞(法国人) 从事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结构的研究 1981年 .斯佩里(美国人) 从事大脑半球职能分工的研究 .休伯尔(美国人)、.威塞尔(瑞典人) 从事视觉系统的信息加工研究 1982年 .贝里斯德伦、.萨米埃尔松(瑞典人) .范恩(英国人)发现前列腺素,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1983年 B.麦克林托克(美国人) 发现移动的基因 1984年 .杰尼(丹麦人)、.克勒(德国人)、C.米尔斯坦(英国人) 确立有免疫抑制机理的理论,研制出了单克隆抗体 1985年 .布朗、.戈德斯坦(美国人) 从事胆固醇代谢及与此有关的疾病的研究 1986年 .蒙塔尔西尼(意大利人)、S.科恩(美国人) 发现神经生长因子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 1987年 利根川进(日本人) 阐明与抗体生成有关的遗传性原理 1988年 .布莱克(英国人)、.埃利昂、.希钦斯(美国人) 对药物研究原理作出重要贡献 1989年 .毕晓普、.瓦慕斯(美国人) 发现了动物肿瘤病毒的致癌基因源出于细胞基因,即所谓原癌基因 1990年 .默里、.托马斯(美国人) 从事对人类器官移植、细胞移植技术和研究 1991年 E.内尔、B.萨克曼(德国人) 发明了膜片钳技术 1992年 .费希尔、.克雷布斯(美国人) 发现蛋白质可逆磷酸化作用 1993年 .夏普、.罗伯茨(美国人) 发现断裂基因 1994年 .吉尔曼、M.罗德贝尔(美国人) 发现G 蛋白及其在细胞中转导信息的作用 1995年 .刘易斯、.维绍斯(美国人)、.福尔哈德(德国人) 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 等增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 1996年 .多尔蒂(澳大利亚人)、.青克纳格尔(瑞士人) 发现细胞的中介免疫保护特征 1997年 .普鲁西纳(美国人) 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蛋白致病因子 —— 朊蛋白(PRION)并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做出了 杰出贡献 1998年 .福尔荷格特、.依格那罗和F.穆莱德 发现一氧化一氮在心血管系统中作为信号分子 1999年 Gunter Blobel 发现控制细胞运输和定位的内在信号蛋白质 2000年 阿尔维德·卡尔松(瑞典人)、保罗·格林加德(美国人)、埃里克·坎德尔(奥地利人) 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 2001年 利兰·哈特韦尔(美国人)、蒂莫西·亨特(英国人)和保罗·纳斯(英国人) 发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调节机制。 2002年 悉尼·布雷内(英国人) 他选择线虫作为新颖的实验生物模型,这种独特的方法使得基因分析能够和细胞的分裂、分化,以及器官的发育联系起来,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追踪这一系列过程。 罗伯特·霍维茨(美国人) 他发现了线虫中控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并描绘出了这些基因的特征。 约翰·苏尔斯顿(英国人) 他的贡献在于找到了可以对细胞每一个分裂和分化过程进行跟踪的细胞图谱。 2003年 保罗-劳特布尔(美国人)和彼得-曼斯菲尔德(英国人) 两人以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发现而获奖。 2004年 理查德·阿克塞尔(美国)、琳达·巴克(美国) 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5年 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罗宾·沃伦诺贝尔(澳大利亚) 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细菌 2006年 安德鲁一费里和克拉格-米洛(美国) 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的代谢和机能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是医学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病理生理学是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的理论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在临床各学科的医疗实践中,都需要用病理生理学的理论诠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改进防治措施。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疾病有更正确和更全面的认识,对疾病的防治不断改进和完善。 病理生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等为基础。因此,这些基础学科在理论和方法学上的每一重大的进步,都将促进病理生理学的发展。 病理生理学理论课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疾病概论:主要讨论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为正确理解和掌握具体疾病的特殊规律打下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讨论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如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休克等; (3)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论述人体几个主要系统的某些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而共同的病理过程。如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是生命科学工作者感兴趣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本学科几年来将“脑功能不全”作为本科生必修课,该章现已编入由金惠铭和王建枝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生理学》第六版教材。 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方法是通过理论讲授、典型病例录像展示、临床见习、病例讨论和科研实验等方法进行。总学时为76学时(五年制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其中理论课48学时,临床见习4学时,实验课24学时。在多形式的理论课教学中,主要讲解一些重要的概念、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其所引起的功能代谢改变;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要进展及科学成就。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教学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目前已基本将验证性实验改为科研型,通过科研全过程培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病理生理学理论课以金惠铭和王建枝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生理学》第六版为教材。实验课主要以胡还忠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为指导。 摘自百度百科
从你的检查结果看出:内部回声欠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散在多个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这排除了恶性的可能,而且是双侧所以考虑以下几种可能: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状腺功能正常,无甲亢表现;另一种是甲状腺功能不正常,发生甲亢。甲亢往往是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生之后出现的。发生甲亢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称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是需要治疗的。 饮食以下仅供参考: 甲亢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会促进肠道糖的吸收,加速糖的氧化和肝糖分解,同时还促进脂肪分解与氧化,可使人体产热散热明显增加,蛋白质代谢加速,致负氮平衡(消耗大于摄入),人常有疲乏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这些能量的消耗,使甲亢病人吃得多瘦得快,所以,甲亢病人一定要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与营养等的摄入,以满足人体需要。甲亢病人每日所需热量,比相应年龄段正常人群所需约多10%-20%,因此应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甲亢患者应少食鱼、虾、贝壳类海产品,禁食海带、紫菜等海藻类海产品,因海产品内含有大量的碘,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治疗期间摄入过多含碘食物,会加重病情。 甲亢患者极容易引起维生素及矿物质的缺乏,加之甲亢本身以及甲亢治疗中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也需要增加维生素与矿物质。所以甲亢患者应多食富含维生素A、B、C、D、E及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花生、瓜子、松子、腰果、杏仁等),动物肝、肾、蛋黄、牛奶及奶制品,胡萝卜、豆类食品,必要时应及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A、D、C等。但要注意,须忌食咖啡、浓茶等促使人们精神兴奋、失眠等加重甲亢病情的食物。 甲亢伴有骨质疏松、骨质脱钙及老年甲亢患者,还要补充钙剂或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及维生素D制品,深绿色叶菜类、骨头汤、奶和奶制品是最好的钙的营养来源,其矿物质含量高,而且有利于吸收及骨骼生长。老年、体弱、重症甲亢患者,必要时可服用钙制剂、鱼肝油胶丸、维生素D制剂等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3 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自主排痰的影响。方法:将92例甲状腺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在手术当天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自主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干预组术后心理状态、协助排痰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实行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地掌握排痰的方法,能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术前护理干预;甲状腺疾病;自主排痰 2009年3~12月,我们对46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经严密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92例,均是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15~68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2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14例。对照组男17例,女29例;年龄25~72岁,平均(±)岁;其中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38例,甲状腺叶全切除术8例。以上病例术前均无呼吸道疾病,气管插管由麻醉师一次性成功插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肺功能检查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干预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术前后给予自主排痰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行甲状腺疾病手术当天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 疾病知识 宣教、心理指导、环境准备、自主排痰方法指导。术后需要观察的内容:患者术后自主排痰的心理状态、对护理人员协助排痰依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能够顺利的咳出痰液,并且感觉呼吸道舒适为有效排痰;术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自主排痰困难,并感觉喉头不适为无效排痰。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自主排痰效果比较 见表1。 3 护理干预 疾病知识宣教 落实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术前如果有长期吸烟、饮酒的习惯,或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术后都会引起支气管分泌物增多,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自主排痰的重要性。 心理指导 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会有恐惧和紧张心理,且术后患者因为切口疼痛,担心咳嗽排痰会导致切口出血而不敢用力咳嗽排痰[1]。向患者宣教害怕咳痰或者不咳痰会影响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但进行有效的排痰可以减轻术后呼吸道不适的症状。 环境准备 空气干燥会降低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使痰液黏稠不易咳出[2]。使用中央空调将病房的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55%~70%。 自主排痰方法指导 术前2 d训练患者进行有效的自主排痰的演练。方法:患者用手轻轻按压住切口,两腿屈膝,做几次深呼吸,然后屏气2~3 s,做2~3次短促而有力的咳嗽,咳出痰液。如果痰液难以咳出,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护理人员指导家属采用空心拳叩击背部,由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扣击,震动气道,协助患者排痰。如果痰液黏稠,患者麻醉后恢复进食了,可以少量饮水,以湿润咽喉,有利于痰液咳出。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也可以行氧气雾化吸入,药液成分:沐舒坦针30 mg、金霉素5 ml,2次/d,每次20 min,药液通过雾滴状吸入口腔内,到达肺部,湿化痰液的同时也湿润喉头的黏膜,减轻患者喉头不适的症状[3]。 4 讨论 甲状腺手术后,由于喉头受到创伤和刺激,术后可以发生喉头水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刺激咳嗽反射,又因为咳嗽反射减弱而有痰液阻塞感。从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患者自主排痰的效果比对照组好,是因为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紧张害怕、切口疼痛、身体活动受限,不能清楚地理解排痰的方法。而干预组患者在术前生活能够完全自理,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的传递。由本试验结果可知,术前护理干预更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吸收和掌握,使患者术后能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 因此,综合时间护理干预患者能有效的自主排痰是甲状腺疾病手术后预防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地指导患者自主排痰,如果因切口疼痛而不敢进行咳嗽时,可以将手轻轻地按压在切口处。咳嗽的时候,手可以适当地施加压力,从而减轻咳嗽引起的切口牵拉和疼痛。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并且患者对自主排痰的方法不能完全领悟时,可以通过雾化吸入辅助排痰。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4]。因此,根据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和并发症情况作出相应的预先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在术前通过询问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能力、配合度,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疾病知识宣教等护理干预,让患者正确认识并掌握自主排痰的方法,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从表2中可知,干预组积极配合的心理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术前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变患者术后心理变化,从而增强患者克服紧张和害怕的自信心。因此,术前护理干预对促进甲状腺术后患者自主排痰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牟凤萍,李振凤,马青,等.开胸手术100例有效排痰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6):58-59. [2] 丁玉琴,沐亚芬,程红,等.195例胸心手术患者排痰护理体会[J].中国护理杂志,2006,3(2):64-65. [3] 李小云,杨光瑛.循证护理在解决甲状腺手术饮食排痰护理问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1-32. [4] 孙凤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感染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1):96. 甲状腺术前术后的护理论文篇4 试析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后均出现咳痰咳嗽的现象,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54例患者康复训练及药物护理等,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同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通过对患者给予有效咳嗽方法及药物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咳嗽咳痰;护理;训练 甲状腺是临床外科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其因手术的部位位于临近的气管,同时甲状腺内的血液循环较为丰富,此种手术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1]。较多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咳痰咳嗽的并发症,轻度患者可逐渐自行缓解,但是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因为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咳痰会导致炎症水肿加剧,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而影响,较为严重的患者可能出现窒息、出血等严重情况。所以对甲状腺手术后咳嗽咳痰的预防及护理非常重要。本次试验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术前训练及药物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9例和18例,年龄范围在15岁-78岁,平均年龄为(±)岁。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分别为7例和20例,年龄范围在18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岁。54例患者中甲状腺癌患者5例,8例患有甲亢,9例甲状腺瘤,3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综合性分析,对咳嗽咳痰的原因进行分析,让患者充分的认识到咳嗽咳痰是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达到缓解咳痰咳嗽的目的。同时需要保证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让患者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使用空气湿化器防止病房内空气干燥,对痰液排除有一定的作用,缓解患者咳嗽。手术之后因患者咳嗽咳痰,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缺氧的可能,必要的话需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护理:首先在手术进行前指导患者行咳嗽训练,及时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同时对于吸烟患者,手术前需要戒烟。在手术后给予患者垫高,利于手术后痰液的排除和呼吸的顺畅,同时手术前加强有效咳嗽训练,可使患者正确掌握咳嗽排痰方法,在术后有效咳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具体方法:患者采取坐位,之后进行深且慢的呼吸5次-6次,深呼吸知道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s-5s,缩唇,缓慢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身体前倾,从凶相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在咳嗽的同时收缩复极,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指导患者在咳嗽的时候轻轻按住伤口,防止伤口裂开疼痛。且经常变换体位利于痰液咳出[2]。 部分患者还需给予药物治疗。 ①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合剂中有保护性祛痰剂和去哦谈止咳剂,利于患者咳嗽症状。 ②给予静脉滴注沐舒坦,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分泌,减少黏液腺的分析,有效的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临床上常使用沐舒坦氧气雾化进行治疗,一天2次,吸入时间一般控制在20分钟之内,其治疗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让药物形成雾状进入呼吸道之内,其可实话患者气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体内的痰液;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3]。 长时间咳嗽容易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患者若是在手术进行前患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需积极的临床治疗,患者呼吸症状改善后在择期进行手术,防止患者手术后因痰液堵塞,造成呼吸功能衰竭。 疗效评价 显效是指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的,但仍有轻度的咳嗽咳痰现象,无效是指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现象无明显改善。 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中所得的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以P<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手术后出现咳嗽咳痰的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术后采取舒适的体位,并合理的安排饮食及布置病房环境,对手术后咳嗽咳痰具有积极正面的额作用,本次试验中的54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100%,和相关文献报道相似[]。在手术进行前准备充分,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保证其呼吸道通常,针对性的给予药物进行治疗,积极使用多项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条件,在临床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红,闫艳芳.甲状腺术后咳嗽咳痰的原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9):1013-1014. [2] 王红春,雷佳富.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引起咳嗽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1):67-67. [3] 程静,谢新芳,施小锋等.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108-1109. [4] StackJr.,, of inpatient thyroid surgery at US academic and affiliated medical and neck surgery,2012,02. [5] 刘淑丽,范雪梅,张艳梅等.肺结核患者手术前后的排痰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1):95-96. 猜你喜欢: 1. 甲状腺术后不能吃什么 2.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3. 手术室急救护理常规 4. 看望甲状腺手术后的病人送什么好 5. 1例腔镜下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甲状腺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急性甲状腺炎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炎或化脓性炎,由于甲状腺对细菌感染抵抗力强,故很少见。亚急性及慢性甲状腺炎是独立的具有特征性病变的疾病。 (一)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又称肉芽肿性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认为病因是病毒感染,具有发热等病毒感染症状,曾分离出腮腺炎、麻疹、流感病毒,甲状腺出现疼痛性结节,病程为6周到半年,然后自愈。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多在30岁左右发病。 肉眼观,甲状腺呈不均匀轻度肿大,质硬,常与周围粘连,切面可见灰白色坏死或纤维化病灶。镜下可见分布不规则的滤泡坏死破裂病灶,其周围有急性、亚急性炎症,以后形成类似结核结节的肉芽肿。肉芽肿中心为不规则的胶质碎块伴有异物巨细胞反应,周围有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以后肉芽肿纤维化,残留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本病初期,由于滤泡破坏甲状腺素释放增多,可出现甲状腺毒症;晚期如果甲状腺有严重的破坏乃至纤维化,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二)慢性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亦称桥本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状腺肿大,功能减退。甲状腺结构为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所取代,滤泡萎缩,结缔组织增生。本病基本缺陷是抗原特异性T抑制细胞减少,致细胞毒性T细胞得以攻击破坏滤泡细胞,且TH细胞参与B细胞形成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反应。 2.纤维性甲状腺炎(fibrous thyroiditis) 又称Riedel甲状腺肿,甚少见,主要发生在中年妇女,病因不明。病变多从一侧开始,甲状腺甚硬,表面略呈结节状,与周围明显粘连,切面灰白。镜下,甲状腺滤泡明显萎缩,纤维组织明显增生和玻璃样变,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临床常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炎 一、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形成脓肿可进行穿刺或切开引流。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根据情况选用皮质激素、甲状腺片、消炎镇痛剂如消炎痛等药物治疗。 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1 、给予甲状腺片或甲状腺素钠治疗。 2 、伴有甲亢者可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和甲状腺片。 3 、甲状腺明显肿大或伴有压迫症状者,可短期应用皮质激素治疗。 4 、压迫症状明显经上述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四、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必要时手术治疗。 非特异性慢性甲状腺炎 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用非手术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片,也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只有少数晚期病例出现颈前压迫症状时,才行手术将甲状腺峡部切除。 二、慢性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晚期有压迫症状时,可将甲状腺峡部切除或做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给予甲状腺制剂治疗。 三、并发癌变或功能异常者,分别按照甲亢、甲减或甲状腺癌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多见于30~50岁的成人,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为高。一般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因为多数患者继发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病毒感染。本病临床症状变化很大,如有的以甲状腺局部迅速肿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而全身症状不甚明显;也有的因发病急骤,全身症状特别严重,而忽略了甲状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故本病极易引起误诊或漏诊。 典型的亚甲炎的急性发病多急骤,有畏寒、发热。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最富特征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疼痛,肿痛可先从一侧开始,然后扩大到另一侧,继而累及全甲状腺,或甲状腺肿物此消彼长,病变腺体质地坚硬,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甲状腺局部疼痛表现为自觉痛。放射痛和触痛明显。周围淋巴结无肿大,疼痛剧烈时可沿颈部放射至下颌。耳后、枕部、牙龈、胸背部等,在咀嚼、吞咽、进食、咳嗽、转动颈部或作低头动作时疼痛加重。此时多数患者尚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如:心悸、怕热、多汗、多食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精神紧张、起急易怒、手抖等。 本病进入缓解期时甲状腺肿痛逐渐减轻,患者往往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表现,如:疲乏无力。嗜睡,畏寒喜暖。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浮肿、体重增加等。这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因炎症破坏,甲状腺激素被消耗的缘故。 长期以来,亚甲炎的公认疗法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等。但实践证明,激素不能改变亚甲炎的病程,反可掩盖症状。如果停药较早或减量较快,病情又会反复,以至延长甲状腺的恢复时间。激素用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其副作用也就越明显。 经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我们发现中药治疗亚甲炎疗效卓著。我们对本病在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法则,动态地进行治疗。在治疗中采用“同病异治”的方法,这是中药治疗能否提高疗效的关键。采用中药越早,疗效越快越好。对于服用强的松后反复发作的亚甲炎患者,我们可以停服激素,改用中药治疗。经多年长期观察,经中药治愈后的亚甲炎患者尚未见有复发者。 参考文献: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术后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 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策略 回顾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心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护理策略和效果。结果 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1例患者并发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 甲状腺癌,护理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大,术后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顺利康,因此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从对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生理、心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护理,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甲状腺癌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年龄在26-66岁,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术后病理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治疗及转归 本组患者7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11例行甲状腺癌标准根治术,8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并发乳糜漏,住院期间均给予整体护理治疗,从生理、心理,完善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术后病情,加强切口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患者常在无意中或体检中发现肿块,病史短而突然,或肿块已有多年突然增大,多担忧疾病的预后,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所以对待患者应热情,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多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向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前准备的作用,,解除其思想顾虑,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遵医嘱予镇静安眠的药,使其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身心状态。
术前准备 要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于术中手术野的暴露。指导其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策略。指导其进食足够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术前遵医嘱予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情况予颈部及胸部备皮。
3.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 术后遵医嘱予吸氧、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有无手足麻木、抽搐感,观察有无甲状腺危象,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对症处理。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切口应观察有无肿胀,周围皮肤有无渗血及青紫,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其通畅有效引流,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有出血或乳糜漏及时汇报对症治疗。
体位及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颈部应制动,以免过多活动引起出血,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可改半卧位,以减少切口张力利于引流管通畅且利于呼吸顺畅。术后6小时后根据患者情况予进温凉半流质饮食,切忌过烫。进食时观察有无呛咳等不适。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呼吸困难和出血 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48小时内。按医嘱床边备气管切开包,立即配合床边抢救或进手术室,迅速去除血肿;若为喉头水肿者,嘱其不说话,遵医嘱使用激素。
(2)喉返神经损伤 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失音。应做好安慰解释工作,以减轻病人焦虑。
(3)喉上神经损伤 外支损伤可引起音调降低;内支损伤在进食或饮水时发生呛咳、误咽。发生呛咳,要协助病人坐起进食,或半流质饮食。
(4)甲状旁腺损伤 出现口唇、四肢麻木、手足抽搐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抽搐时,立即用压舌板或匙柄垫于上下磨牙间,以防咬伤舌头。限制含磷较高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蛋黄、鱼类等。
(5)乳糜漏 术后观察引流液情况,引流量突然增加,且由黄色变为乳白色,应怀疑淋巴漏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引流液的化验,早期诊断治疗。遵医嘱予持续恒定的负压吸引,制约饮食,补充营养,应用奥曲肽等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1例乳糜漏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
出院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
(2) 指导其练习颈部活动,推动颈部的功能恢复。颈淋巴结清扫术者在切口愈合后应开始肩关节和颈部的功能锻炼,预防肩下垂。功能锻炼应持续至出院后3个月。
(3)帮助其调整心态,配合治疗。
(4)对于甲状腺全切除者,应早期给予足量的甲状腺制剂,预防肿瘤复发。
(5)术后忌碘饮食,勿食海鲜类食物。
4.小结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外科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最有效策略。由于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创伤较大,因此护理工作在手术疗效和患者预后方面越来越重要,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总之,从生理、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推动疾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雪辉,黄梅连,吴秋莉. 甲状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当代护士 2011,(1):67-68
[2] 周磊,陈秀娟,李晶. 甲状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护理 2011,30(3):151-151
[3]李伟汉,张浩,刘平贤. 奥曲肽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乳糜漏治疗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 2005,28⑶:36-37
参考资料: 甲亢患者应作哪些检查? 甲亢患者所需作的检查项目很多,每项检查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是针对每一个甲亢患者而言,并不一定每项检查都要作,具体应做些什么项目,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进行选择。 甲亢的检查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代谢状况 ①基础代谢率; ②血清胆固醇。 (2)了解甲状腺激素浓度 ①血清总T3 (TT3); ②血清总T4(TT4); ③血清游离T3 (FT3); ④血清游离T4 (FT4)。 (3)了解垂体-甲状腺调节 ①甲状腺摄131I率及甲状腺抑制试验(包括T3抑制试验和甲状腺片抑制试验)。 ②血清促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兴奋促甲状腺素试验。 (4)了解甲状腺形态状况 ①甲状腺超声波; ②甲状腺同位素扫描。 (5)了解甲状腺抗体性质 ①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如甲状腺刺激性抗体(或称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促甲状腺素结合抑制性免疫球蛋白等; ②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③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何为基础代谢率(BMR)? 基础代谢率是指禁食相当时间(一般为14~16小时)后,在环境温度16℃~20℃和绝对安静卧姿的条件下,人体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产生的热量。通过基础代谢仪测得的基础代谢率,如果条件严格,测定准确,可以反映人体全身代谢基本状况,故可用来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项指标,对甲亢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正常人的基础代谢率是-10%~+10%。甲亢病人的基础代谢率超过+15%,有人用基础代谢率的高低来判断甲亢的病情轻重。一般这样划分:+15%~+30%为轻型甲亢;+30%~+60%为中型甲亢;>+60%为重型甲亢。 间接计算法:〔基础心率+基础血压(收缩压)〕-111=BMR,在无实验室条件时可供参考。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由于BMR反映甲状腺激素的外周代谢情况,故是甲状腺功能试验的一个重要项目,此试验的最大缺点是受很多生理、病理及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均能使结果升高,易与甲亢混淆,例如:非基础状态下测定、神经衰弱、睡眠不佳、耳鼻疾病、贫血、妊娠、月经期、白血病、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发热、心动过速、肺气肿、心力衰竭及药物咖啡因、尼古丁等等可致BMR升高。故一个低于正常的BMR可能更具有意义,有助于排除甲亢;在甲亢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测定BMR对反映病情似更有帮助,因为经药物治疗后,血清T4可能首先下降至正常范围,此时由于血清T3可能仍高,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外周转换仍增加,故BMR值可能仍高。 由于许多因素可以影响BMR的测定结果,使测定的结果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代谢状态,因而往往造成错误诊断,为此近年来各医院已基本不作BMR测定这项检查了。 测定血清胆固醇对甲亢有什么意义? 当机体发生甲亢时,体内胆固醇合成增加,但胆固醇分解排泄亦相应增加,由于胆固醇分解排泄大于合成,因而血清胆固醇水平会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脂肪合成和降解,但以降解明显。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多的激素增加胆固醇转化为胆酸自胆汁经肠道排出,故血中胆固醇浓度降低,甲低时血胆固醇常增高,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分解代谢减慢,对甘油三酯和磷脂基本也是如此。甲状腺激素也可通过增强腺苷环化酶—cAMP系统的影响和致敏组织对儿茶酚胺、生长素等脂肪动员激素的作用而促进脂肪溶解。 甲亢病人在病情活动期,其血清胆固醇水平往往明显降低,也可以在正常范围的低限水平,当甲亢病情得到控制,血清胆固醇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 过去由于对甲状腺功能的检查项目比较少,血清胆固醇测定对诊断甲亢、判断甲亢病情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因此常作为一种甲状腺功能检查的项目。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甲状腺功能的检查项目逐渐增多;在当前,血清胆固醇测定已不作为评价甲状腺功能的主要检查项目,只是一种辅助检查。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测定在临床上为什么只用放射免疫法? 由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除在甲状腺合成外,还由外周组织中的T4脱碘而成,T3在血清中与结合蛋白的亲和力比T4弱的多,故血循环中T3的浓度甚低,仅为T4的1%~2% 。血清中T3约与蛋白质结合,主要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结合,但T3与TBG亲和力比T4小得多,且其在血清中浓度较T4低约65倍,故临床上仅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原理同TT4放射免疫测定法。 血清中TT3浓度的改变,表示甲状腺功能的异常,TT3浓度的改变常和TT4平行,但有时存在差异,如T4型甲亢,TT3则正常。因此,临床上常同时测定TT3和TT4值。 血清TT3的正常值,各实验室差异较大。天津医学院372例结果:10个月至15岁为~岁以上为~。 此外血清TT3值与年龄有关,出生后TT3水平高于正常成人,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老年人TT3常低于正常人。因此,临床上应建立不同年龄的TT3值,避免将正常婴幼儿误诊为甲亢,老年人误诊为甲低。 测定血清TT3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血清TT3测定是诊断甲亢最灵敏的一项指标。甲亢时血清TT3可高于正常人4倍许,而T4仅为倍,故根据T3测定结果,较易和正常人区别开来。若病人TT3正常,又排除 TBG降低的因素,则可除外甲亢。 TT3测定是T3型甲亢的一种特异性诊断指标。TT4正常而仅有TT3增高的甲亢,可据此诊断。在功能亢进性甲状腺瘤或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性肿大患者中以及缺碘地区较多见此类型甲亢。 缺碘时TT3水平升高,是机体内环境自身调节机制所致,以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甲低发病率相对较少的原因。缺碘地区甲亢患者,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以需碘较少的T3为主,故也常表现为T3型甲亢。 有些甲亢患者在TT4升高之前,有一段TT3升高期,可能为甲亢的前驱期。甲亢病人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未完全控制,血清TT4已降至正常,此时TT3仍可高于正常。甲亢复发时,以TT3升高较早,故TT3值升高可作为甲亢复发的先兆诊断。甲亢时用131I治疗后,若T3值仍高,常提示治疗失败。 甲低时TT3不如TT4敏感,诊断价值不大。由于在甲状腺功能不全时,腺体可在TSH及缺碘的刺激下,制造较多的T3进行代偿,以致血清T3降低不明显甚至轻度升高,此时TT4已明显下降。 长期营养不良或某些重症全身性疾病时,虽然甲状腺功能正常,病人TT4正常,而TT3可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状。 注意事项: (1)在日常生活中,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人,如长期禁食或患重病时,由于T4转变为T3的减少,可使患者血清TT3值明显下降(称为低T3综合征)。 (2)凡影响TT4测定的各项血清结合蛋白异常的因素,均影响血清总T3的测定值(见TT4测定注意事项一节)。 (3)婴儿脐带血的TT3值比正常人血清明显为低,可能由于胎儿T4转变为T3也明显减少所致。 血清总甲状腺素(TT4)测定有哪几种方法? 血清中以上的T4与蛋白结合,其中80%~90%与球蛋白结合称为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简称TBG)。TT4是指T4与蛋白结合的总量,受TBG等结合蛋白量和结合力变化的影响,TBG又受妊娠、雌激素、病毒性肝炎等因素影响而升高,受雄激素、低蛋白血症(严重肝病、肾病综合征)、泼尼松等影响而下降,在临床上必需注意。 血清TT4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法(RIA)、酶标免疫法(EIA)和竞争性蛋白结合法(CPBA)。 TT4的放射免疫测定已制备成检测药盒,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可靠,对人无害,临床最为常用。 酶标免疫法的原理同放射免疫法,只是标记物不是放射性125I,而是酶,本法测定简便,快速,无放射性损害,但其测定结果不及RIA灵敏。 竞争性蛋白结合法原理亦同放射免疫法。因天然TBG和T4结合较牢固,标记125碘T4和被测血清T4能与天然TBG竞争结合,把待测血清和125碘-T4-TBG试剂混合,部分125碘-T4被置换出来,测定125碘-T4-TBG结合状态的放射量,即可推算出被测血清T4的含量。 血清TT4的正常值与测定方法有关,亦和采用的阻断剂、分离方法及实验室条件有关,国内各大医院各有不同。此外血清TT4值随着年龄增长,而有相应的变化。 测定血清TT4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血清TT4测定可作为甲状腺机能状态的最基本的一种体外筛选试验。血清TT4测定结果不受含碘食物和药物影响,特别是X线造影剂的影响,特异性和精密度均较高,作测定时患者不需服用放射性核素,操作全过程均在体外进行,对人体无辐射影响,因而也适用于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甲亢时TT4升高,符合率可达95%左右。甲亢治疗过程中,TT4反应最灵敏,当病情尚未达到临床控制标准,TT4已降至正常或偏低。当TT4明显低于正常,而TT3和TSH还未降低和升高时,应及时调整药量,以免出现药物性甲低。 甲低时TT4下降,符合率达95%以上,甲低患者TT4下降较TT3下降更灵敏可靠,可作为亚临床甲低的诊断指标之一。 单项TT4测定不能诊断T3型甲亢和T4型甲亢及低T3综合征。过量摄入碘时,TT4可升高,但无甲亢。对于这些情况应结合TT3、rT3及TSH等联合测定,才能准确判断甲状腺功能。 对由甲亢抑或单纯性甲状腺肿引起的摄131I率增高难以区别而病人又无条件进行T3 抑制试验时,测定T4对两者的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此项检查为测定FT4 (游离甲状腺素)或FT4I(游离甲状腺素指数)条件之一。 注意事项: 1.在做血清TT4测定前如口服甲状腺片及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室温3天以上,冰箱保存10 天以上)均可使TT4结果增高;标本如有明显溶血时则可使TT4下降。 2.本试验的结果受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BP)浓度的影响甚大。当患者TBP浓度增高时,如妊娠、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新生儿(头半年)、急性间歇性卟啉症、病毒性肝炎、家族性TBG增多症及口服奋乃静等可使TT4值增高;而使用雄激素、合成代谢类固醇、强的松、苯妥英钠和皮质醇增多症、肾病综合征、家族性TBG减少症、严重低蛋白血症及外科手术时,可使TT4值下降,故当TBG浓度正常时,FT4能反映甲状腺机能状态,当TBG浓度或结合力有改变时,单项TT4测定不可靠,宜同时测定FT4 (游离甲状腺素)或FT4I(游离甲状腺素指数)。另外,对仅有T3升高的甲亢(T3型甲亢)不能确立诊断,需联合测定T4。还有某些异常甲状腺功能综合征(低T3综合征,T4型甲亢,T3型甲状腺功能正常综合征等) 亦需联合测定T4、T3才能诊断。因服用外源性T4,可使血中T4测定值升高。故甲亢患者治疗过程中若服用甲状腺片治疗者,测定前必需停药。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甲状腺生成的T3、T4运送到血液循环中后,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结合部分的T3、T4没有生物活性,其高低不能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只有很小一部分不与蛋白质结合,呈游离状态,称为FT3、FT4。FT3、FT4是循环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活性部分,具有生物活性,与T3、T4在血液中保持相对恒定,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其高低能较准确地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它不受血中TBG和含碘杂质的影响,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明显超过总T3(TT3)和总T4 (TT4)。正常值FT49~25 pmol/L;FT33~9pmol/L(RIA)。各实验室有差异。 临床上甲亢时FT4、FT3均升高并比TT4、TT3灵敏。甲亢早期和复发前兆的甲亢,血清FT4正常,而FT3可明显升高。 什么是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 因为患者血清的TBG浓度在不正常时所测得的总T4值不能正确反映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而测定血清中FT4含量的方法又过于繁杂费时,目前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应用,所以应用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来“校正”总T4的测定结果。由于T3吸收试验(T3u)是测定未结合的TBG的结合位置的,它代表血清T4浓度及TBG浓度这两个可变量之间的净平衡,因而用T3u乘以总T4所得到的游离T4指数(FT4I)可以“校正”总T4的测定结果。此指数与血清FT4水平成正比,与实际测得的FT4基本相符,从而清除了TBG不正常的影响,能鉴别由于结合蛋白增加与甲亢引起的T4增高。因而在患者TBG水平不正常时,可通过这种调整来解释TT4及T3u的测定结果。所以在做TT4测定时,应同时测定T3u,并计算FT4I,FT4I不受血清TBG的影响,能更好地反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的水平。 计算方法:FT4I=TT4×((患者T3u)/正常甲状腺平均T3u) 正常参考值:~。甲亢时高于正常,甲低时低于正常。 FT4I试验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在临床上,FT4I所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比较灵敏,甲亢时升高,甲低时下降,且FT4I 不受TBG浓度的影响,可鉴别TT4增高的性质。甲亢患者血清中总T4升高,T3u也升高,因而FT4I必然增高;甲低患者血清中总T4减少,T3u降低,因而FT4I降低。另外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时,由于妊娠或口服雌激素(包括避孕药等)使血中TBG浓度增高,而使TT4 升高,T3u相应降低,但FT4I则不受TBG改变的影响,仍然正常。还有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时,由于使用雄激素或患肾炎等,可使血中TBG浓度降低,这时TT4降低而T3u相应升高,但是FT4I仍然为正常。 什么是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 甲状腺有吸收和浓集碘的能力。放射性核素131I具有与普通无机碘相同的生化作用。口服131I后大部分被甲状腺摄取而蓄积于甲状腺中,小部分未被甲状腺摄取的131I即由尿中排出。131I进入人体后被甲状腺摄取的速度及数量,取决于甲状腺的机能状态,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甲状腺摄取131I的能力增强,速度加快,甲状腺功能减低时相反。利用这个原理,给受检查者一定量的放射性131I,然后通过测定甲状腺部位的放射性计数可以计算出其甲状腺摄131I速率和强度,从而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一项指标。 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甲状腺摄131I率主要用于甲亢的诊断,本法诊断甲亢的符合率达90%,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缺碘性甲状腺肿摄131I率也可增高,但一般无高峰前移,可作T3抑制试验来鉴别。由于本试验与甲亢病情不显示平行关系,且有些甲亢治疗后其摄131I率仍显著提高,故不能作为病情轻重、演变和疗效观察的指标,但可用于不同病因甲亢的鉴别,如摄131I率降低者可能为甲状腺炎伴甲亢、碘甲亢或外源激素引起的甲亢。 本法受多种食物及含碘药物(包括中药)或某些疾病的影响,均可以出现升高或降低,因之在判断其临床意义时需作全面分析,以免造成分析上的错误,影响诊断结果。临床上能使摄131I率升高或降低的原因如下: (1)使甲状腺摄131I曲线升高:某些甲状腺肿、散发性克汀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肾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病早期、绒毛膜上皮细胞癌、活动性风湿病、精神分裂症、肺结核病早期及使用甾体避孕药、胰岛素、TSH、小剂量咖啡因、维生素B、维生素C、补血钴剂、利尿剂、抗结核药、长期使用女性避孕药物等。 (2)使甲状腺摄131I曲线降低:无甲状腺的散发性克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晚期、继发于垂体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西蒙�席汉综合征、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晚期肺结核病、心力衰竭、胸腹水及水肿、梅毒及进食高碘食物、加碘食盐或饮高碘水和使用甲状腺激素、过氯酸盐、硫氰酸盐、硝酸盐、各种含碘、含溴的药物及含碘的造影剂,以及使用抗甲状腺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保泰松、D860、PAS、利血平及镇静安眠药等。 由于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时间较长,受影响的因素较多,因此目前经口服已不作为一项常规检查项目,而是在其他检查项目不能肯定诊断时才加作此项检查。如果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增高,尤其是高峰时间提前有助于甲亢的诊断。 正常值:用盖革计数管测定法3及24小时值分别为5%~25%和20%~45%,高峰在24h出现。甲亢者3小时时大于25%,24小时时大于45%,且高峰前移。 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应注意什么?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物质,体内所需的碘都从食物或水中得到,摄入的碘吸收入血液后很快被甲状腺吸取。如果在作甲状腺摄碘率检查之前食入的碘较多,使甲状腺腺体内的碘和血液中的碘增加,就不能再有效地吸收检查时所用的放射性131I,因此可能出现摄131I率结果偏低,而不能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日常生活中,许多食物和药物均可抑制甲状腺对131I的摄取功能,其抑制作用强弱和持续时间不一。一般使用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影响时间越长。由于这些药物和食物影响摄131I率结果的判断,因此在行摄131I率测定前应详细向病人询问清楚,以免造成分析错误。在检查甲状腺摄131I率之前应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发菜、干贝、苔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2~4周。如果吃含碘药物(如复方碘液、碘化锌、乙胺碘呋酮、碘含片)应根据服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停药2~3月或2~3周才能做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如果服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香附、夏枯草、丹参、浙贝、玄参、连翘、川贝等)则需停药1月以上方可做此检查。如果做过碘油造影其后1~5年不宜做此检查。如果需同时做甲状腺131I扫描,需先做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然后再做扫描。若先做了甲状腺131I扫描,需间隔3个月以后才能做摄131I率检查。此外甲状腺制剂药、抗甲状腺药物、强的松、含溴药物均可影响此检查结果,如果用了这些药物,则需停药2月以上方可做甲状腺摄131I率检查。孕妇及哺乳期禁用。 什么是甲状腺抑制试验? 甲状腺摄131I率的高低和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关。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甲低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减低,但在正常情况下,给予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包括T3和T4)可以减少甲状腺摄131I率。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摄取碘的功能与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之间有反馈调节的关系,即当血液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时,TSH的释出减少,甲状腺的摄碘功能就受到抑制,因此出现甲状腺摄131I率减低。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因甲状腺的分泌具有自主性,可使上述反馈调节关系被破坏,因而无抑制现象,增加促甲状腺素或减少促甲状腺素,很少会影响甲状腺摄131I率,而且甲亢患者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的功能受到明显抑制,因此测量患者服用甲状腺片或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前后的甲状腺摄131I率加以比较,从甲状腺摄131I率是否下降(即是否被抑制)可以判断是否为甲亢。另外,有人认为甲亢病人的摄131I率服药后不被抑制与患者血中存在的LATS(长效甲状腺刺激物)有关。 根据以上原理,临床上对症状不典型的甲亢病人口服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并测定服甲状腺激素前后的两次甲状腺摄131I率。如若服用激素后,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下降,则考虑此病人可能不是甲亢;如果服激素后甲状腺摄131I率不下降或很少下降,则考虑此患者可能是甲亢。这个试验就叫做甲状腺抑制试验。 方法:受试者先作第一次甲状腺摄131I率,口服甲状腺片60毫克,一日3次,连服两周,做第二次甲状腺摄131I率。 正常值:服药后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下降,抑制率>50%(抑制试验阳性)。 甲状腺抑制试验的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通常可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血清T3、T4水平即可明确诊断为甲亢的,不需要再做甲状腺抑制试验。但是对一些症状不典型以及有某些特殊情况的病人,则需作甲状腺抑制试验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临床表现不像甲亢,但甲状腺摄131I率高于正常,做甲状腺抑制试验可以鉴别是甲亢还是其他情况。相反临床表现像甲亢,但甲状腺摄131I率无明显增高时,做此试验如不能被抑制则提示甲亢。另外,对内分泌突眼,甲状腺抑制试验也显示不抑制结果,就提示病人有潜在的甲状腺疾病。还有对甲亢患者在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期间疗程较长,为了决定是否可以停药,应进行甲状腺抑制试验。若试验结果不正常,则提示应继续用药治疗,否则停药后在短时间内可出现病情复发;若试验结果正常,即可以停止服药,此时停药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明显减少。 甲亢患者在作此试验时,甲状腺摄131I率无明显下降,抑制率<50%(抑制试验阴性) 。而有部分患者服药后甲状腺摄131I率反而升高,可解释为服药后的“反跳现象”。个别患者虽24小时摄131I率下降较多,但2或6小时值仍很高,此可能与甲亢时甲状腺释放激素的速度加快有关,不是所服药物的抑制作用,应注意判断。 注意事项: ①本项试验对合并有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心房颤动以及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 ②甲状腺片抑制试验可使部分正常人及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发生药物性甲亢症状或使甲亢患者加剧病情。(T3抑制试验的副作用较甲状腺片抑制试验为小)。 ③甲状腺片剂应连续服用不得中断。 为什么老年人不宜做甲状腺抑制试验? 甲状腺抑制试验用药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心脏可引起心率加快,并能引起血容量增加,使心脏的负荷增加。老年人常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或有隐匿的冠心病,如果做甲状腺抑制试验,服用甲状腺激素后可能会加重心脏病,表现为心绞痛加剧;或诱发心脏病,病人可出现心绞痛等症状。因此对老年人,尤其是已有心脏病的人,都不宜做甲状腺抑制试验,以避免加重心脏病或诱发心脏病。 什么是T3抑制试验? 正常人垂体�甲状腺轴呈反馈调节关系,故服外源性T3后,血中T3浓度升高,通过负反馈抑制内源性TSH合成与分泌,使甲状腺摄131I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可被抑制),但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者,由于存在病理性甲状腺刺激物(LATS、HTS、TSI等),刺激甲状腺引起摄131I增高,甲状腺摄131I不受T�3抑制。 方法:病人做第一次摄131I试验后,口服T3片20毫克,每8小时1次,共服6 天,第7 天做第2次摄131I率,以服T3前后二次摄131I率之差值,相当于服T3前摄131I率的百分数来表示,称为抑制率。 抑制率(%)=第一次摄131I率-第二次摄131I率第一次摄131I率×100 甲状腺机能正常者服T3后摄131I率受明显抑制,抑制率>45%以上;甲亢者则摄131I率不受抑制。个别病人摄131I率反较服T3前升高。 非甲状腺疾病可有T3、T4异常吗? 通常认为T3、T4水平的高低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重要指标。临床发现某些非甲状腺疾病,也可以引起T3、T4的异常变化,这是机体内5′-脱碘酶活性降低,T4转化为T3的量减少所致。为了避免误诊误治应了解导致T3、T4异常变化的非甲状腺疾病: (1)T3升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加症、妊娠、服用甲状腺制剂等。 (2)T3减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减少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绝食、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造影剂)等。 (3)T4增高: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增加症(家族性)、妊娠、新生儿、部分肝癌、肝炎(急性期)、急性间歇性卟啉症、服用某些药物(如类固醇、避孕药)等。 (4)T4降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减少症(家族性)、肾病综合征、人工透析治疗、低蛋白血症、肝硬化、服用某些药物(如睾丸酮、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水杨酸、苯妥英钠、肝素)等。 什么是过氯酸钾释放试验(高氯酸盐排泌试验)? 在正常人,高氯酸离子(ClO4-)易被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胞膜所摄取,如在给示踪量的放射性碘60~120分钟后,再给以过氯酸钾10毫克/千克(或250毫克/m2)口服,则它可迅速阻滞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摄取,因而在5~10分钟内使甲状腺吸取放射性碘的曲线变平。若患者存在碘的有机化系统的缺陷,则无机碘即在甲状腺细胞内发生聚集。当高氯离子进入甲状腺细胞后,即将细胞聚集的未被有机化的碘离子置换“驱逐”出来,因而发生碘的“排泌”现象。但是在正常人的甲状腺细胞,于摄取了无机碘以后,因迅速发生有机化作用,转变为碘酪氨酸,而无明显无机碘的聚积。因而不会发生碘的“排泌”现象。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方法:受试者空腹口服示踪量的131I〔如同时给予氯化钾(15微克/千克体重或300微克/m2)口服,能提高本试验的敏感性,此称为碘�过氯酸盐试验〕后1或2小时,测量甲状腺部位的第一次摄131I率。继之口服过氯酸钾(KClO4)400微克,1小时后再测摄131I 率,甲状腺机能正常者,第二次测量的摄131I率较第一次无明显下降,当某些疾病使酪氨酸碘化受阻时,再次测量其摄131I率较第一次明显下降。 正常值:3小时甲状腺排出率为(±)%(范围在~),一般以大于10% 为异常 (以服131I 2小时后甲状腺部位测定的结果作为100%,服过氯酸钾1小时后作第二次摄131I率,计算出3小时甲状腺排出率)。 临床意义:如果第二次摄131I率较第一次无明显下降(即3小时排出率<10%),则示甲状腺的有机化功能正常。如果第二次摄131I率较第一次有明显下降(即3小时排出率>10%) ,则提示甲状腺有机化功能存在缺陷,常见于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甲状腺肿性散发性克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碘化物性甲状腺肿等。 注意:本试验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他巴唑、PAS、D860等),服用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也可呈阳性反应。 什么是125I-T3试验(T3u)? 释放到血液循环的甲状腺激素,绝大部分和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TBG、TBP及ALB)结合,其中以TBG占大部分。因为T3主要与TBG结合,但不及T4牢固,故T3不能置换已结合的T4,所以T3与TBG结合的量取决于TBG的总容量,在TBG正常状态下,若血中T4的浓度高,则T4 在TBG上占据的结合点多。当加入一定量的125I-T3于病人血清中,125I-T3即与血清TBG的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