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研究与分析摘要:老年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银发旅游”在我国却还是一项尚待开发的空白。如何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人手,探讨老年人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精神需求,提出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和老龄群体特点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营销策略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生活在中国。的确,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出门旅游的老年人日渐增多,已经营造出了一个红红火火的老年旅游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日益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而言,是一个难逢的发展良机。如何开发好老年旅游市场,抢占这个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却又极具市场潜力的“银发产业”,既是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更好地体现旅游业服务于社会。又是旅游业自身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一、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条件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将形成一个相当庞大 的老年旅游消费群体。据人口统计学家预测,21 世纪将会成为老年人的世纪,中国同样也不例外。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已达到1.3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8%。而国际 上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却是60岁或以上的 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 的7%。按照国际通行的评判标准来看,我国已经 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在今后的40年里,老年人口 的数字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老 年人的基数相当大。再加上随着我国人民衣食住 行等生活条件的较大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 死亡率降低,二是寿命不断延长。由此可见,在这 些日益增加的老年人中,其中的一部分将形成一 个相当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他们在旅游客源市 场上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其潜在作用是绝对 不可忽视的。 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走出家门,参加旅游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的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因此,随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勤俭持家传统意识浓厚的老年人其 思想观念也悄然变化。在经受改革开放的洗礼后。 老年人再也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有了丰 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希望有更加丰 富多彩的高质量的生活内容,传统的休闲活动方 式比如下棋、养花、打麻将等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 人的精神需要,他们更渴望能有一些融知识、娱 乐、健康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休闲活动。而旅游不 仅能够领略异地的自然风光,体味风俗民情,还能 够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强身健体,增添对生活的 情趣。因此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地选择了旅游。过去心仪已久却没有时间或没有 钱舍不得破费而未能前往的旅游景点如今则放开 了手脚把旅游的愿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特 别是在亲身体验到旅游带来的种种好处后,他们 兴趣更浓、愿望更高、决心更大,出行的次数也就越多。 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闲暇 时间。进行旅游活动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 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即要“有闲 有钱”。老年人在这方面尤其是在时间上有着得天 独厚的优势。因为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 时间上完全是充裕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过 去“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步向“两口之家”或“三 口之家”的小家庭过渡,这样,在城市中就出现了 一大批“空巢家庭”,老人们独居寓所,单独成家的 儿女们在同一城市或其它城市另居它所,只能根 据工作的繁忙程度定期或不定期回家省亲。在大 部分时间里老人们都是比较空闲比较孤独的。因 此老年人既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又希望能安排合适 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从老年人进行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来 看,老人离退休在家,有固定的收入,有社会保障, 也有一定的积蓄。再加上这时儿女们大多参加工 作,家庭负担较轻,老人们的工资收入真正成为他 们的可支配收入。况且儿女们还会定期或不定期 地给老人们一些零花钱以表孝心,这些也在客观 上为老人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可以说老年人进 行旅游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正因如此,老年人外出旅游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选择的空间和形式也更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由地安排出行时间和选择地点,而不必在节假日凑热闹,这一点恰恰是其它客源群体所无法企及的。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 老年人的出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我国地域 辽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宜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相当多。首都北京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特别适合老年人观光旅游。古城西安、 南京、洛阳等,值得观赏的人文景观也遍地都是。 此外,四季如春的云南、充满南国风情的海南岛、 沿海的大连、青岛、厦门、以及誉为“人间天堂”的 苏州、杭州等都是适宜老年人游玩、徜徉的好去处。 从老年人进行旅游的现实意义来看,它不仅 可以扩大增加旅游客源市场的份额,同时,由于老 年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 时间出行,因此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填 补旅游市场淡季客源的严重不足,为旅游业的发 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参 与旅游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标 志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同时,这也体现着 整个社会对老龄群体的关注,旅游活动将成为我 国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佳径。 通过以上对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可行性因素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在观念上、经济上、身体上、时间上,老年人出门旅游的条件都在日臻成熟,老年人客源市场确实大有文章可作,如果这一市场能够成功开发,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莫大的发展商机。二、我国老年人旅游消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消费心理是支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思想意识。显然,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消费行为使他们的消费心理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是大不一样的。而这种消费心理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包括旅游消费。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老年人的行动节奏往往缓慢,出游时间较长,他们接受不了急风暴雨行军式的旅游。而喜欢根据自己的身体客观条件和喜好自由安排活动。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行 为趋于理智和成熟。他们在购买商品前往往会进 行理智地分析和思考,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货比三 家,最终才购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商品或服务。 还有一些老年人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由于 多次反复购买和使用某一种商品或服务,就会对 该种商品或服务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步形成 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消 费习惯。而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商品或服务则不 会轻易购买,很少发生冲动性的消费行为。 我国的老年消费者由于他们都有过一段较长 时间艰苦生活的经历,因此他们的生活大都比较 节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的增加,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 再一味地追求价格的便宜,他们也表现出适应新 事物、新环境的能力和愿望,质量可靠和使用方便 成为他们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由 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 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另外,在消费动 机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子女长大独立后,老 年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一些老年消费者往往存在 补偿性消费动机,试图随时寻找机会补偿过去因 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进行补偿性消费。 从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的陪伴方式上看,由 于其子女大都成家立业,闲暇时问较少,很少能够 亲自陪同老人们出游。因此,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 多选择和老伴或同龄人一起出游。当然,老年人之 间本身也有共同话题,在旅途中可以相互照顾,购 物时可以相互参考,出谋划策。 从营销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看,由于老年人消费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大都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自己的仔细判断就能够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因此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一般。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真实的广告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特点来作为自己消费购买的依据。不过,据调查,对老年人影响较大的广告媒体形式是视听和报刊广告,而象名人广告等形式对老年人的影响力却并不大。从老年人的旅游兴趣来看,他们有着典型的 文化怀旧特征或文化“还愿”情结,由此,历史文化 旅游线路、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以及各种专题文化 旅游线路,往往最能激发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以上所述这些属于老年人特有的消费特征和 行为特征,都是我们在进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时 必须面对和注意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线路的策划、 设计以及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环节的组织 安排上都得考虑老年旅游群体的这些特征因素。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Sig值为,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研究与分析摘要:老年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银发旅游”在我国却还是一项尚待开发的空白。如何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人手,探讨老年人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精神需求,提出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和老龄群体特点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营销策略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生活在中国。的确,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出门旅游的老年人日渐增多,已经营造出了一个红红火火的老年旅游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日益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而言,是一个难逢的发展良机。如何开发好老年旅游市场,抢占这个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却又极具市场潜力的“银发产业”,既是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更好地体现旅游业服务于社会。又是旅游业自身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一、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条件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将形成一个相当庞大 的老年旅游消费群体。据人口统计学家预测,21 世纪将会成为老年人的世纪,中国同样也不例外。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已达到1.3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8%。而国际 上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却是60岁或以上的 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 的7%。按照国际通行的评判标准来看,我国已经 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在今后的40年里,老年人口 的数字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老 年人的基数相当大。再加上随着我国人民衣食住 行等生活条件的较大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 死亡率降低,二是寿命不断延长。由此可见,在这 些日益增加的老年人中,其中的一部分将形成一 个相当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他们在旅游客源市 场上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其潜在作用是绝对 不可忽视的。 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走出家门,参加旅游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的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因此,随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勤俭持家传统意识浓厚的老年人其 思想观念也悄然变化。在经受改革开放的洗礼后。 老年人再也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有了丰 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希望有更加丰 富多彩的高质量的生活内容,传统的休闲活动方 式比如下棋、养花、打麻将等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 人的精神需要,他们更渴望能有一些融知识、娱 乐、健康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休闲活动。而旅游不 仅能够领略异地的自然风光,体味风俗民情,还能 够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强身健体,增添对生活的 情趣。因此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地选择了旅游。过去心仪已久却没有时间或没有 钱舍不得破费而未能前往的旅游景点如今则放开 了手脚把旅游的愿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特 别是在亲身体验到旅游带来的种种好处后,他们 兴趣更浓、愿望更高、决心更大,出行的次数也就越多。 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闲暇 时间。进行旅游活动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 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即要“有闲 有钱”。老年人在这方面尤其是在时间上有着得天 独厚的优势。因为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 时间上完全是充裕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过 去“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步向“两口之家”或“三 口之家”的小家庭过渡,这样,在城市中就出现了 一大批“空巢家庭”,老人们独居寓所,单独成家的 儿女们在同一城市或其它城市另居它所,只能根 据工作的繁忙程度定期或不定期回家省亲。在大 部分时间里老人们都是比较空闲比较孤独的。因 此老年人既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又希望能安排合适 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从老年人进行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来 看,老人离退休在家,有固定的收入,有社会保障, 也有一定的积蓄。再加上这时儿女们大多参加工 作,家庭负担较轻,老人们的工资收入真正成为他 们的可支配收入。况且儿女们还会定期或不定期 地给老人们一些零花钱以表孝心,这些也在客观 上为老人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可以说老年人进 行旅游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正因如此,老年人外出旅游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选择的空间和形式也更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由地安排出行时间和选择地点,而不必在节假日凑热闹,这一点恰恰是其它客源群体所无法企及的。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 老年人的出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我国地域 辽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宜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相当多。首都北京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特别适合老年人观光旅游。古城西安、 南京、洛阳等,值得观赏的人文景观也遍地都是。 此外,四季如春的云南、充满南国风情的海南岛、 沿海的大连、青岛、厦门、以及誉为“人间天堂”的 苏州、杭州等都是适宜老年人游玩、徜徉的好去处。 从老年人进行旅游的现实意义来看,它不仅 可以扩大增加旅游客源市场的份额,同时,由于老 年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 时间出行,因此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填 补旅游市场淡季客源的严重不足,为旅游业的发 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参 与旅游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标 志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同时,这也体现着 整个社会对老龄群体的关注,旅游活动将成为我 国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佳径。 通过以上对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可行性因素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在观念上、经济上、身体上、时间上,老年人出门旅游的条件都在日臻成熟,老年人客源市场确实大有文章可作,如果这一市场能够成功开发,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莫大的发展商机。二、我国老年人旅游消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消费心理是支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思想意识。显然,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消费行为使他们的消费心理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是大不一样的。而这种消费心理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包括旅游消费。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老年人的行动节奏往往缓慢,出游时间较长,他们接受不了急风暴雨行军式的旅游。而喜欢根据自己的身体客观条件和喜好自由安排活动。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行 为趋于理智和成熟。他们在购买商品前往往会进 行理智地分析和思考,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货比三 家,最终才购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商品或服务。 还有一些老年人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由于 多次反复购买和使用某一种商品或服务,就会对 该种商品或服务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步形成 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消 费习惯。而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商品或服务则不 会轻易购买,很少发生冲动性的消费行为。 我国的老年消费者由于他们都有过一段较长 时间艰苦生活的经历,因此他们的生活大都比较 节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的增加,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 再一味地追求价格的便宜,他们也表现出适应新 事物、新环境的能力和愿望,质量可靠和使用方便 成为他们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由 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 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另外,在消费动 机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子女长大独立后,老 年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一些老年消费者往往存在 补偿性消费动机,试图随时寻找机会补偿过去因 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进行补偿性消费。 从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的陪伴方式上看,由 于其子女大都成家立业,闲暇时问较少,很少能够 亲自陪同老人们出游。因此,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 多选择和老伴或同龄人一起出游。当然,老年人之 间本身也有共同话题,在旅途中可以相互照顾,购 物时可以相互参考,出谋划策。 从营销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看,由于老年人消费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大都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自己的仔细判断就能够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因此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一般。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真实的广告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特点来作为自己消费购买的依据。不过,据调查,对老年人影响较大的广告媒体形式是视听和报刊广告,而象名人广告等形式对老年人的影响力却并不大。从老年人的旅游兴趣来看,他们有着典型的 文化怀旧特征或文化“还愿”情结,由此,历史文化 旅游线路、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以及各种专题文化 旅游线路,往往最能激发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以上所述这些属于老年人特有的消费特征和 行为特征,都是我们在进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时 必须面对和注意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线路的策划、 设计以及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环节的组织 安排上都得考虑老年旅游群体的这些特征因素。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淡泊名利,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只求自由自在的去亲近世界、大自然,做个旅行者。我就是伟大旅行者的梦想家之一。我拜托一朵花,它会把它全部旅程写信告诉我,它就是——蒲公英。这天夕阳西下时,我收到了一封从很远的地方寄来的信,我欣喜若狂,仔细地读着亲爱的莹姐姐承载着你我的希望和梦想,承载着对大地的回忆和眷恋,对天空的纯真和憧憬,还有对远方朦朦胧胧的向往,我终天踏上了漫长而愉悦的幸福之旅。今天一早,我穿着小小的、洁白的翎羽衣衫,背着降落伞欢蹦乱跳的出门了。风爷爷把我送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花海中,在这和谐柔美的月光照耀下花儿们更加楚楚动人。有会变色的芙蓉姐姐;有姿态万千的樱花姐姐;有圣洁美丽的百合妹妹;也有清纯娇艳的荷花姐姐……瞧,那顽皮的露珠在百合妹妹手心中打滚呢!这时候如果你躺在花海里,闭上眼睛,享受这一刻的余温,时不时还能听到蜜蜂的窃窃私语,能看到蝴蝶的翩翩起舞,还有蟋蟀动人的琴音。慢慢的、慢慢的,我睡着了,进入了梦乡。第二天,我一觉醒来,火辣的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我发现一切都变了,我疑惑着:花呢?我还没来得及想答案,我身体又停落在一条小溪边。哦,我豁然开朗,调皮的风爷爷把我趁我睡着的时候捉弄我,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地方。我想四周张望了一会后,发现这也不同凡响。这儿,有许多小溪,小溪一边有一座座房子,一边栽插着柳树,这些柳树可不同于其他的柳树,它们就如一个童心未泯的小男孩,每当有人去洗衣服时,它总会用它细细柔软的手来抚摸她的背脊,痒得人直叫唤。不一会儿,风爷爷的问候,使柳树更加得意了,等到它玩累了,就会将手伸进水里泡一泡。我本来想洗洗品味这农家风情,可我得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站——大海。我也不知道飘了多久,才到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边。这儿的景色更让人吃惊,海面泛起无数的星点,像蓝色的宝石一样,流光溢彩,大海喂喂荡动着,她射出淡蓝色的光,仿佛像蔚蓝色的天空,争彩夺艳,使人感到满目春光蓝影,好似走进了蓝玻璃的世界,饮醉了蓝色的醇香美酒。忽然,一阵狂风,把我刮到了水面上,这水如温泉一般,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但我的生命会在这里结束。我没有遗憾:踏着心的脚步,追逐向往的目标,梦就在前方,就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我想:蓄起慢慢的希望,用一场短暂的生命换来一场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恩泽,营造了我旅程的灿烂,有何不足呢?我慢慢的,慢慢的……我闭上了眼睛。我读完后,心砰然一动: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蒲公英竟有如此伟大的感想!何尝不是呢?蒲公英每天都在旅行、都在访问大自然,随时可以结束它的生命,它只为了追求自由与快乐。谁还能不说它是一个伟大的旅行者呢?
老年人春游活动总结
为让老人感受春天的气息,上周,社区老帮老服务队特地组织老人们外出踏青觅春,在瘦西湖景区,老人们你搀着我,我拉着你,边游玩边聊家常,其乐融融.
4月16日,国内老龄产业服务机构乐莲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北京乐友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和北京乐莲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整合产业资源,开创旅游式养老新模式”概念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得到了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来自国家旅游局、中国气象局、北京市旅游委、中科院、中国旅游协会、北京市旅游行业协会、北京市旅游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受邀参与研讨。
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文件指出:“支持养老服务产业与健康、养生、旅游、文化、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旅游式养老是乐莲集团潜心研究为老服务的重要板块,经过三年时间的积累沉淀,乐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化服务。”乐莲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旅游式养老必将成为未来中国老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游协会原秘书长李维瑜女士对此持认同态度。“截至今年春节为止,我已经去了59个国家和地区。”李维瑜坦言:旅游已经从行业变成产业,旅游式养老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要让老年朋友走起来,从中国走向世界,让我们这抹夕阳成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据乐莲的研究成果表明,老年人旅游式养老的核心元素应当包括符合适老标准的宜居环境、餐饮、文化、观光方案、健康、安全保障、交通、支撑性服务等内容,此外,还应当配备线上线下一体的结伴出行系统作为支持。
研讨过程中,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多位活力老人积极参与互动,从自身的经验和经历出发对旅游式养老提出了宝贵意见。
北京工商大学旅游营销系主任张运来表示,要从养老的视角来看待“旅游式养老”。“旅游式养老对目的地的气候和环境舒适度、交通、医疗有较高要求。”张运来认为,旅游式养老是把旅游活动和养老有机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是以旅游的形式实现养老,“它重点强调的是过程,要通过旅游的形式来丰富养老生活。”
“老年人要保持轻生活、轻饮食的生活状态,在出行过程中,尽量饮食清淡、适当品味当地特色美食。”北京西城区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徐素英为此提议。
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裁高芹女士分享了其多次参与并组织文化主题出游的经历。在她看来,旅游式养老对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元素有较高的要求。
来自中日友好医院的左选琴教授根据多年的医学经验提醒老人:出行前一定要做好身体的自查,保证健康和安全出行。
与此同时,研讨会上,活力老人们希望乐莲可以聚合更多产业资源,为他们的出行构建结识志趣相投朋友的平台,解决旅游过程相关问题,保证老人们出行省心、舒心。
,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乐莲集团已为旅游式养老做了充足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乐莲旗下北京乐友友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乐亲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旅游式养老搭建起全新的平台,同时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以用户服务为主导,逐步完成了产业化布局,让旅游出行真正的服务于养老,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乐莲用实际行动助力中国老人旅游式养老的第一步。”乐莲集团为此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旅游式养老,深入挖掘相关产业资源,逐步完善旅游式养老的服务体系建设,共同搭建好一个真正服务于老人的旅游式养老的大平台。
据悉,乐莲集团已经相继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北京、上海、广州、厦门、西安、成都、贵阳、武汉、天津、无锡等地区部署了中国老人旅游式养老的基础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乐莲将掀起中国旅游式养老的新高潮。
4月8日,xx社区组织老年电大110余名学员前往绍兴兰亭景区春游。
一路上大家兴致盎然,有说有笑,沉浸在欢快激动的心情中,唱越剧的、唱绍剧的`、唱歌的……学员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本领,在一阵阵欢笑声中,大家到达了景区。电大校委们作为义务导游带着学员们边讲解边参观,向大家讲解着中国书法艺术渊源悠长的历史。在曲觞流水处,大家嬉戏游玩;在鹅池边,众人合影留念;在王羲之祠堂,众人集体朝圣,向书圣王羲之像行礼……
通过此次参观游览,既让大家感受到了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更让学员们感到了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我校老年合唱团一行40人赴凉城永兴湖开展了一日游活动,学校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处长张国亮应邀参加了此次春游活动。
行车途中,老同志们尽情歌唱,争相猜谜;到达永兴湖度假村后,老同志们首先瞻仰了“田家镇惨案纪念碑”,凭吊惨案中的遇难者。在接下来的游艺活动中,老同志们互帮互助地完成了穿越吊桥活动,并一起登上游船观赏了永兴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联欢活动中,老同志们尽情表演,载歌载舞,合唱、独唱、二重唱、民族歌舞,演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优美的歌声和爽朗的笑声中结束了此次春游活动。
此次春游活动,得到了我校工会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我校工会对老年合唱团的亲切关怀。此次春游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我只能给你几点提示,还要你自己发挥! 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必要条件:一、要有合适的旅游线路,线路选取时需要注意整条线路的旅游时间(一般不宜太长)二、老年旅游线路需要的主要是服务,其次才是景点(但是也不能太粗糙)三、最好有随团医生四、注意行程用餐的安排五、注意行程住宿,不能安排在临街的闹市区(老年人睡眠比较轻)六、随团导游要非常有亲和力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估计这个市场应该是属于你了!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Sig值为,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1.旅游客源地的经济作用 答:(1)旅游客源地是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条件。 (2)旅游客源地的社会性因素决定着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的特点。 (3)旅游客源地的旅游消费行为因素也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之间的互动关系 答:(1)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又一重要因素。 (3)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还有货币汇率。 (4)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制约因素。 3.旅游需求的内涵 答: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旅游需求的涵义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4.旅游需求的特征。 答:(1)整体性。大多数旅游者在决定去某地旅游时,都不只考虑某一方面的旅游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多种有关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2)高层次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随着低层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为了满足高层次社交、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 (3)多样性。我们所说的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旅游需求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而不是各个个体的需求。 (4)主导性。旅游需求是在外部刺激影响下,经过人的内在心理作用而产生的,是人类各种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 (5)复杂性。旅游需求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受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所决定,即人们对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认知、态度、情绪、偏好及学习过程是复杂的。 (6)季节性。旅游需求季节性的成因一方面同目的地的气候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旅游客源地的气候条件、假期分布和人们外出旅游的传统习惯有关。 (7)敏感性。当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时,经济发展良好则旅游需求旺盛;反之,则旅游需求萎缩。 5.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答:从客观上讲,旅游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 (1)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条件 所谓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支付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衣、食、住等必须的生活消费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之后,仍有剩余的部分。人们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才有可能具备产生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 (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 所谓余暇时间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以及必需的社会活动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余暇时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每周末的闲暇时间、法定假日的闲暇时间和带薪假期。旅游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形成旅游行为,因而余暇时间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3)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旅游需求产生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对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规模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更讲求交通运输条件的舒适和方便。 总之,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现代旅游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基础,而这一客观基础的形成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6.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答:旅游需求除了受旅游动机、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和交通运输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通常,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行为。因此,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旅游需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旅游需求规模和结构。 (2) 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 旅游需求便不可能产生。因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收入分配、旅游产品价格、外汇汇率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旅游需求的规模及结构。 (3) 社会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学和艺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活动的感受也有较大的差异。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激发旅游需求,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旅游接待国的政局稳定,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少。 (5)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对象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象征,体现着该国家或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从而对生活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产生着吸引力。 7.旅游需求的规律。 答:旅游需求规律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呈正相关变化,而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相关变化。 8.旅游需求的弹性系数。 答:旅游需求弹性是测定旅游需求量对其自变量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的一个尺度,是具体说明一个自变量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相关因素的相对变动=△Q/Q÷△X/X 9.旅游需求的重要指标。 答:(1)入境旅游人次。 (2) 旅游者消费总额。 (3)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4)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者过夜数。 (5)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或过夜数。 (6) 旅游出游率,亦称旅游密度。 (7)旅游开支率或旅游消费率。 (8) 旅游重游率或称旅游频度。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研究与分析摘要:老年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银发旅游”在我国却还是一项尚待开发的空白。如何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人手,探讨老年人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精神需求,提出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和老龄群体特点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营销策略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生活在中国。的确,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出门旅游的老年人日渐增多,已经营造出了一个红红火火的老年旅游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日益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而言,是一个难逢的发展良机。如何开发好老年旅游市场,抢占这个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却又极具市场潜力的“银发产业”,既是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更好地体现旅游业服务于社会。又是旅游业自身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一、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条件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将形成一个相当庞大 的老年旅游消费群体。据人口统计学家预测,21 世纪将会成为老年人的世纪,中国同样也不例外。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已达到1.3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8%。而国际 上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却是60岁或以上的 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 的7%。按照国际通行的评判标准来看,我国已经 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在今后的40年里,老年人口 的数字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老 年人的基数相当大。再加上随着我国人民衣食住 行等生活条件的较大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 死亡率降低,二是寿命不断延长。由此可见,在这 些日益增加的老年人中,其中的一部分将形成一 个相当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他们在旅游客源市 场上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其潜在作用是绝对 不可忽视的。 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走出家门,参加旅游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的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因此,随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勤俭持家传统意识浓厚的老年人其 思想观念也悄然变化。在经受改革开放的洗礼后。 老年人再也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有了丰 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希望有更加丰 富多彩的高质量的生活内容,传统的休闲活动方 式比如下棋、养花、打麻将等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 人的精神需要,他们更渴望能有一些融知识、娱 乐、健康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休闲活动。而旅游不 仅能够领略异地的自然风光,体味风俗民情,还能 够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强身健体,增添对生活的 情趣。因此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地选择了旅游。过去心仪已久却没有时间或没有 钱舍不得破费而未能前往的旅游景点如今则放开 了手脚把旅游的愿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特 别是在亲身体验到旅游带来的种种好处后,他们 兴趣更浓、愿望更高、决心更大,出行的次数也就越多。 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闲暇 时间。进行旅游活动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 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即要“有闲 有钱”。老年人在这方面尤其是在时间上有着得天 独厚的优势。因为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 时间上完全是充裕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过 去“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步向“两口之家”或“三 口之家”的小家庭过渡,这样,在城市中就出现了 一大批“空巢家庭”,老人们独居寓所,单独成家的 儿女们在同一城市或其它城市另居它所,只能根 据工作的繁忙程度定期或不定期回家省亲。在大 部分时间里老人们都是比较空闲比较孤独的。因 此老年人既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又希望能安排合适 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从老年人进行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来 看,老人离退休在家,有固定的收入,有社会保障, 也有一定的积蓄。再加上这时儿女们大多参加工 作,家庭负担较轻,老人们的工资收入真正成为他 们的可支配收入。况且儿女们还会定期或不定期 地给老人们一些零花钱以表孝心,这些也在客观 上为老人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可以说老年人进 行旅游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正因如此,老年人外出旅游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选择的空间和形式也更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由地安排出行时间和选择地点,而不必在节假日凑热闹,这一点恰恰是其它客源群体所无法企及的。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 老年人的出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我国地域 辽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宜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相当多。首都北京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特别适合老年人观光旅游。古城西安、 南京、洛阳等,值得观赏的人文景观也遍地都是。 此外,四季如春的云南、充满南国风情的海南岛、 沿海的大连、青岛、厦门、以及誉为“人间天堂”的 苏州、杭州等都是适宜老年人游玩、徜徉的好去处。 从老年人进行旅游的现实意义来看,它不仅 可以扩大增加旅游客源市场的份额,同时,由于老 年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 时间出行,因此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填 补旅游市场淡季客源的严重不足,为旅游业的发 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参 与旅游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标 志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同时,这也体现着 整个社会对老龄群体的关注,旅游活动将成为我 国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佳径。 通过以上对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可行性因素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在观念上、经济上、身体上、时间上,老年人出门旅游的条件都在日臻成熟,老年人客源市场确实大有文章可作,如果这一市场能够成功开发,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莫大的发展商机。二、我国老年人旅游消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消费心理是支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思想意识。显然,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消费行为使他们的消费心理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是大不一样的。而这种消费心理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包括旅游消费。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老年人的行动节奏往往缓慢,出游时间较长,他们接受不了急风暴雨行军式的旅游。而喜欢根据自己的身体客观条件和喜好自由安排活动。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行 为趋于理智和成熟。他们在购买商品前往往会进 行理智地分析和思考,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货比三 家,最终才购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商品或服务。 还有一些老年人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由于 多次反复购买和使用某一种商品或服务,就会对 该种商品或服务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步形成 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消 费习惯。而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商品或服务则不 会轻易购买,很少发生冲动性的消费行为。 我国的老年消费者由于他们都有过一段较长 时间艰苦生活的经历,因此他们的生活大都比较 节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的增加,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 再一味地追求价格的便宜,他们也表现出适应新 事物、新环境的能力和愿望,质量可靠和使用方便 成为他们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由 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 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另外,在消费动 机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子女长大独立后,老 年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一些老年消费者往往存在 补偿性消费动机,试图随时寻找机会补偿过去因 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进行补偿性消费。 从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的陪伴方式上看,由 于其子女大都成家立业,闲暇时问较少,很少能够 亲自陪同老人们出游。因此,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 多选择和老伴或同龄人一起出游。当然,老年人之 间本身也有共同话题,在旅途中可以相互照顾,购 物时可以相互参考,出谋划策。 从营销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看,由于老年人消费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大都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自己的仔细判断就能够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因此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一般。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真实的广告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特点来作为自己消费购买的依据。不过,据调查,对老年人影响较大的广告媒体形式是视听和报刊广告,而象名人广告等形式对老年人的影响力却并不大。从老年人的旅游兴趣来看,他们有着典型的 文化怀旧特征或文化“还愿”情结,由此,历史文化 旅游线路、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以及各种专题文化 旅游线路,往往最能激发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以上所述这些属于老年人特有的消费特征和 行为特征,都是我们在进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时 必须面对和注意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线路的策划、 设计以及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环节的组织 安排上都得考虑老年旅游群体的这些特征因素。
1.旅游客源地的经济作用 答:(1)旅游客源地是旅游目的地存在的前提条件。 (2)旅游客源地的社会性因素决定着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的特点。 (3)旅游客源地的旅游消费行为因素也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之间的互动关系 答:(1)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距离是制约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又一重要因素。 (3)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制约因素还有货币汇率。 (4)政治因素也是影响两地之间互动关系的制约因素。 3.旅游需求的内涵 答:旅游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对旅游需求的涵义主要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3)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市场中的一种有效需求。 4.旅游需求的特征。 答:(1)整体性。大多数旅游者在决定去某地旅游时,都不只考虑某一方面的旅游产品或服务,而是将多种有关的旅游产品或服务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2)高层次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随着低层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为了满足高层次社交、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 (3)多样性。我们所说的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旅游需求是个体需求的市场总和,而不是各个个体的需求。 (4)主导性。旅游需求是在外部刺激影响下,经过人的内在心理作用而产生的,是人类各种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力。 (5)复杂性。旅游需求的复杂性,一方面是受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所决定,即人们对购买和消费旅游产品的认知、态度、情绪、偏好及学习过程是复杂的。 (6)季节性。旅游需求季节性的成因一方面同目的地的气候对旅游环境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旅游客源地的气候条件、假期分布和人们外出旅游的传统习惯有关。 (7)敏感性。当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与所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呈现为一种正相关关系时,经济发展良好则旅游需求旺盛;反之,则旅游需求萎缩。 5.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 答:从客观上讲,旅游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个重要因素。 (1)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条件 所谓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个人收入中扣除支付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和日常衣、食、住等必须的生活消费开支和必要的社会消费开支之后,仍有剩余的部分。人们拥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才有可能具备产生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 (2)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 所谓余暇时间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余以及必需的社会活动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余暇时间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每周末的闲暇时间、法定假日的闲暇时间和带薪假期。旅游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形成旅游行为,因而余暇时间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 (3)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旅游需求产生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对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规模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更讲求交通运输条件的舒适和方便。 总之,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交通运输手段的现代化是促进现代旅游需求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基础,而这一客观基础的形成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6.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答:旅游需求除了受旅游动机、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余暇时间和交通运输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通常,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行为。因此,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旅游需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旅游需求规模和结构。 (2) 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 旅游需求便不可能产生。因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收入分配、旅游产品价格、外汇汇率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旅游需求的规模及结构。 (3) 社会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学和艺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活动的感受也有较大的差异。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激发旅游需求,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旅游接待国的政局稳定,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少。 (5)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对象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象征,体现着该国家或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从而对生活在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产生着吸引力。 7.旅游需求的规律。 答:旅游需求规律为: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呈正相关变化,而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相关变化。 8.旅游需求的弹性系数。 答:旅游需求弹性是测定旅游需求量对其自变量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的一个尺度,是具体说明一个自变量每变动百分之一所引起的旅游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值。其计算公式为: 旅游需求弹性=旅游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相关因素的相对变动=△Q/Q÷△X/X 9.旅游需求的重要指标。 答:(1)入境旅游人次。 (2) 旅游者消费总额。 (3)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4)旅游者停留天数或旅游者过夜数。 (5)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或过夜数。 (6) 旅游出游率,亦称旅游密度。 (7)旅游开支率或旅游消费率。 (8) 旅游重游率或称旅游频度。
旅游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教师()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倡导网络文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的文章涉及或侵犯您的有关权益,请即时与我们联系,请注明网址及文章,我们会即时处理或删除,感谢您的合作!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一个可能给中国旅游业带来巨大影响和深刻变化的时刻正悄然临近。一、重返GATT:旅游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我国的旅游业,从发展伊始就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接轨,在资源和产品上,东方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广麦的国土,名山大川,丰富物产,以及多年来开发建设的丰富的旅游产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能力上,多年来我国已建成初具规模的、日益完善的、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能满足吃、住、行、娱、购、游要求的饭店、餐饮、交通等旅游设施,以及遍及全国、进入国际的旅游经营体系;在价格上,我国旅游业服务和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重返GATT,不仅对旅游业没有很多不利影响,反而可以利用“复关”后我国与国际社会交往增加的机会迅速地得到发展。随着“复关”后生活用品价格(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大幅度下跌,人们的旅游度假开支将会增大,将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休闲、度假这一类高层次的消费方式。旅游业是非贸易创汇的行业,它又属于当地出口旅游资源、出口服务的行业,随着重返GATT和我国开放的扩大,它的创汇呈迅速增长势头。旅游,是绝大多数外国人了解、接触和认识中国的第一渠道、第一橱窗。作为旅游提供服务的内容--食、住、行、游、娱、购、往往不仅为旅游者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因此它又构成现实的投资环境的一部分。办好旅游,建设好我国的投资环境,应当是旅游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二、重返GATT旅游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多边关贸谈判“乌拉圭回合”提出的三个新议题和重点议题之一,就是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根据加拿大蒙特利尔中期会议的框架文件,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旅游也无可例外地面临竞争和挑战。1、中国旅游市场将更大程度地开放,国内竞争将进一步成为国际竞争。关贸谈判对我国旅游业的压力主要是,一是要求我国开放旅游市场,允许在中国办合资、独资旅行社;二是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做导游;三是要求延长饭店合资期限;四是允许办更多的外方独资经营饭店。总之,在中国旅游业这一不出国门的非贸易创汇的领域中,外国人竞争的公开宣战书已经高挂。2、我国旅游业、旅游企业的素质、体制、机制面临迅速提高、改善的考验。我国的旅游企业,缺乏灵活的经营机制、自我约束机制,风险意识、自我发展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问题。尤其企业规模偏小,经营分散是普遍的现象。而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将是信息灵敏、反映迅速、管理有方、实力强大的国际旅游企业。能否迅速提高企业素质,改善体制,转变机制,是我旅游业能否经受重返GATT所带来的挑战和考验的一个关键。3、我国旅游业人才短缺的状况能否很快改变是影响长远的大事。参与国际竞争要求有一大批精通市场经济规则、国际旅游业务、旅游管理的精兵强将,而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能否迅速改变传统的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的状况,鼓励人才竞争,造就人才不断涌现的氛围,这是重返GATT的背后我们面临的真正的考验。三、关于对策措施的思考。1、将发展旅游作为重要的政策取向,大力扶持,培植其迅速成为一个导向产业。如前述,旅游业是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然而长期以来旅游业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观念上将其视作单纯的接待工作而不是经济产业;发展环境上缺乏良好的氛围与政策,法制环境不健全,行业管理能力很弱,各方划地为牢,破坏了旅游环境的统一性。因此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政策上应当明确:(一)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优先发展的行业,实行政策倾斜,在税率、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以切实优惠。(二)坚持“全社会办旅游,多渠道办旅游”的方针,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共同发展旅游业,旅游建设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三)旅游业在一到二个五年计划之内,所创利润和资产增值全部留于旅游业用于自我发展;制定给旅游建设投资的优惠贷款政策;制定建立“风景旅游城市发展基金”;允许旅游企业逐步试行、扩大股份制从事旅游投资的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应与对工业投资一样享受二免三减等优惠政策,利用这些政策效应,解决旅游业迫切需要巨额投入而国家投资不足的矛盾。(四)提高旅游的社会组织程度,提高行业管理的力度,克服条块分割、条条专政、划地为牢的现象。2、旅游企业应走集团化经营道路,提高行业组织程度。重返GATT以后,外国旅游经营者进入中国市场是必然的趋势,在国际市场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依靠规模不大、经济实力较差的企业去参与竞争,结果必然会陷入困境。为使旅游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必然要形成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产业组织新格局,提高组织化程度,聚零为整、变分散为集中组织旅游企业集团,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和主导力量,以互补、迭加的优势去克服弥补个别的弱点,进行重大旅游投资,进行集团化经营竞争,引导市场往良性转化,建立竞争规划,培育稳定的有秩序的旅游市场。3、将主动、积极地发展国内旅游作为形成旅游新格局的突破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经济条件好,消费能力增强。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占领国内旅游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并以此作为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实力、增强发展后劲的突破口。4、扩大利用外资,探索利用内资新形式。“复关”后,国际上要求我忙将中国旅游市场的大门开得更大,要主动这制订对策,例如合资办旅游社,允许外资独资办饭店。开放旅游商品零售市场等等。同时,旅游业应积极探索,试点股份制形式,开辟向国民筹资发展的新路子。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研究与分析摘要:老年旅游市场是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银发旅游”在我国却还是一项尚待开发的空白。如何开发老年旅游市场已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分析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条件人手,探讨老年人的消费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心理精神需求,提出开发符合我国国情和老龄群体特点的旅游产品和营销策略。关键词: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可行性营销策略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世界上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生活在中国。的确,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出门旅游的老年人日渐增多,已经营造出了一个红红火火的老年旅游市场。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于日益发展的中国旅游业而言,是一个难逢的发展良机。如何开发好老年旅游市场,抢占这个目前尚未大规模开发却又极具市场潜力的“银发产业”,既是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更好地体现旅游业服务于社会。又是旅游业自身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一、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能条件社会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将形成一个相当庞大 的老年旅游消费群体。据人口统计学家预测,21 世纪将会成为老年人的世纪,中国同样也不例外。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 已达到1.3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48%。而国际 上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标准却是60岁或以上的 人口占总人口的10%,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 的7%。按照国际通行的评判标准来看,我国已经 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在今后的40年里,老年人口 的数字还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老 年人的基数相当大。再加上随着我国人民衣食住 行等生活条件的较大改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 死亡率降低,二是寿命不断延长。由此可见,在这 些日益增加的老年人中,其中的一部分将形成一 个相当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他们在旅游客源市 场上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其潜在作用是绝对 不可忽视的。 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走出家门,参加旅游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的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因此,随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 建立和完善,勤俭持家传统意识浓厚的老年人其 思想观念也悄然变化。在经受改革开放的洗礼后。 老年人再也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有了丰 富生活、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他们希望有更加丰 富多彩的高质量的生活内容,传统的休闲活动方 式比如下棋、养花、打麻将等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 人的精神需要,他们更渴望能有一些融知识、娱 乐、健康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休闲活动。而旅游不 仅能够领略异地的自然风光,体味风俗民情,还能 够开阔胸襟,陶冶性情,强身健体,增添对生活的 情趣。因此在众多的休闲方式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地选择了旅游。过去心仪已久却没有时间或没有 钱舍不得破费而未能前往的旅游景点如今则放开 了手脚把旅游的愿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特 别是在亲身体验到旅游带来的种种好处后,他们 兴趣更浓、愿望更高、决心更大,出行的次数也就越多。 老年人有外出旅游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闲暇 时间。进行旅游活动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 足够的闲暇时间和可随意支配的收入,即要“有闲 有钱”。老年人在这方面尤其是在时间上有着得天 独厚的优势。因为老年人离退休后在家颐养天年, 时间上完全是充裕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过 去“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步向“两口之家”或“三 口之家”的小家庭过渡,这样,在城市中就出现了 一大批“空巢家庭”,老人们独居寓所,单独成家的 儿女们在同一城市或其它城市另居它所,只能根 据工作的繁忙程度定期或不定期回家省亲。在大 部分时间里老人们都是比较空闲比较孤独的。因 此老年人既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又希望能安排合适 的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外,从老年人进行旅游消费的经济基础来 看,老人离退休在家,有固定的收入,有社会保障, 也有一定的积蓄。再加上这时儿女们大多参加工 作,家庭负担较轻,老人们的工资收入真正成为他 们的可支配收入。况且儿女们还会定期或不定期 地给老人们一些零花钱以表孝心,这些也在客观 上为老人旅游提供了条件。因此可以说老年人进 行旅游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正因如此,老年人外出旅游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选择的空间和形式也更多,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由地安排出行时间和选择地点,而不必在节假日凑热闹,这一点恰恰是其它客源群体所无法企及的。我国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 老年人的出游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我国地域 辽阔,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适宜老年人旅游的地方 相当多。首都北京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 文化底蕴,特别适合老年人观光旅游。古城西安、 南京、洛阳等,值得观赏的人文景观也遍地都是。 此外,四季如春的云南、充满南国风情的海南岛、 沿海的大连、青岛、厦门、以及誉为“人间天堂”的 苏州、杭州等都是适宜老年人游玩、徜徉的好去处。 从老年人进行旅游的现实意义来看,它不仅 可以扩大增加旅游客源市场的份额,同时,由于老 年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可以较为自由地选择 时间出行,因此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填 补旅游市场淡季客源的严重不足,为旅游业的发 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参 与旅游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标 志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同时,这也体现着 整个社会对老龄群体的关注,旅游活动将成为我 国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一条佳径。 通过以上对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可行性因素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在观念上、经济上、身体上、时间上,老年人出门旅游的条件都在日臻成熟,老年人客源市场确实大有文章可作,如果这一市场能够成功开发,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来莫大的发展商机。二、我国老年人旅游消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消费心理是支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思想意识。显然,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长期的消费行为使他们的消费心理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是大不一样的。而这种消费心理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包括旅游消费。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老年人的行动节奏往往缓慢,出游时间较长,他们接受不了急风暴雨行军式的旅游。而喜欢根据自己的身体客观条件和喜好自由安排活动。丰富的生活阅历,使大多数老年人的消费行 为趋于理智和成熟。他们在购买商品前往往会进 行理智地分析和思考,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货比三 家,最终才购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商品或服务。 还有一些老年人属于习惯型的消费者,他们由于 多次反复购买和使用某一种商品或服务,就会对 该种商品或服务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逐步形成 固定不变的消费习惯,并且不会轻易改变这种消 费习惯。而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商品或服务则不 会轻易购买,很少发生冲动性的消费行为。 我国的老年消费者由于他们都有过一段较长 时间艰苦生活的经历,因此他们的生活大都比较 节俭。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收入的增加,老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 再一味地追求价格的便宜,他们也表现出适应新 事物、新环境的能力和愿望,质量可靠和使用方便 成为他们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考虑的主要因素,由 此可见,现在的老年消费者已经不是我们想象中 的那种只求价格便宜的消费者了。另外,在消费动 机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在子女长大独立后,老 年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一些老年消费者往往存在 补偿性消费动机,试图随时寻找机会补偿过去因 条件限制未能实现的消费愿望,进行补偿性消费。 从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的陪伴方式上看,由 于其子女大都成家立业,闲暇时问较少,很少能够 亲自陪同老人们出游。因此,老年人参加旅游活动 多选择和老伴或同龄人一起出游。当然,老年人之 间本身也有共同话题,在旅途中可以相互照顾,购 物时可以相互参考,出谋划策。 从营销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看,由于老年人消费心理成熟,经验丰富,他们大都相信通过多家选择和自己的仔细判断就能够选出自己满意的商品。因此广告对老年人的影响程度一般。当然,老年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真实的广告了解商品或服务的特点来作为自己消费购买的依据。不过,据调查,对老年人影响较大的广告媒体形式是视听和报刊广告,而象名人广告等形式对老年人的影响力却并不大。从老年人的旅游兴趣来看,他们有着典型的 文化怀旧特征或文化“还愿”情结,由此,历史文化 旅游线路、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以及各种专题文化 旅游线路,往往最能激发老年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以上所述这些属于老年人特有的消费特征和 行为特征,都是我们在进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时 必须面对和注意的问题,我们在旅游线路的策划、 设计以及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环节的组织 安排上都得考虑老年旅游群体的这些特征因素。
在写作旅游 文化 论文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对于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旅游论文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旅游文化 毕业 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河北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长效机制模型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旅游景区不文明行为约束机制研究 4. 旅游需求波动、风险管理与非线性减贫效应研究 5. 河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 促进辽宁旅游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及对策建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研究--以中国和中亚五国为例 8. 我国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分析 9. 森林旅游区乡村旅游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基于乌鲁木齐南山林区方家庄的实证分析 10. 基于模型构建的常州休闲旅游发展的诊断研究--以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11. 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 12. 环洞庭湖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与 措施 13. 基于游客感知的海南旅游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与形象修复研究 14. 石林县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15. 长治市创意旅游农业发展探索 16.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产业集聚及其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17. 高校教师旅游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分析--以江苏和安徽两省部分高校为例 18. 产业融合视角下黟县乡村旅游创新发展路径 19.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以黄冈市旅游产业为例 20. 新三农视角下的乡村游和乡风文明建设探讨--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二) 1、试述旅游消费在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3、试述旅游经济运动的主要矛盾和内在动力 4、试述现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5、论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6、论旅游经济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7、论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8、试论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9、试述旅游需求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10、试论旅游供求矛盾的制度调节 11、试论旅游市场的竞争与合作机制 12、试论旅游市场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3、试论如何测算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14、试述提高我国旅游经济效益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15、试析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域差异 16、试述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17、试论世界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8、试论我国旅游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9、试述目前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0、试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意义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三) 1. 旅游产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 2. 旅游活动地理投影下城市旅游空间优化的策略 3. 浅谈旅游电子商务 4.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提高对民居客栈的研究 5. 建设旅游强省背景下的湖南旅游演艺品牌发展对策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7. 体验经济视角下福州地区旅游消费创意开发研究 8. “全域旅游”目的地内部营销中的政府角色创新探析 9. 分析黑龙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1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多元化评价的保障体系建设 11. 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与管理剖析 12.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的新要求 13. 基于低碳视角的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分析 14. 谈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 15. 电子商务环境下广西龙门水都文化生态旅游景区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6. 乡村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以四川彭州九峰村为例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路径研究--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18. 探讨乐山市发展医疗旅游的障碍分析和应对策略 19. 遵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 电子商务背景下旅游 市场营销 策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旅游文化方面的论文 2.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题目 3. 旅游文化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4. 旅游文化论文题目 5.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题目汇总
旅游开题报告题目
导游服务标准化问题研究 摘要】 导游服务是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和形象支撑,加强对导游服务的管理和行业提升,必须尽快建设并完善导游服务标准化类型与内容,建立并发展导游服务业自身的标准化认证体系,并进而加强导游服务的制度化、标准化和一体化管理,推进导游服务等级与薪酬制度、职称评定制度和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旅游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旅游专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一、毕业论文选题注意事项
1、论文的论题切记大而空,题目要细,要有 针对性,不要 出现 太大的范围。
2、论文选题时 要经常与导师邮件、电话沟通,但电话沟通要注意时间。
3、 要熟悉 自己的 论文题目,根据题目 和 思路 列提纲,围绕提纲 搜集材料,整理成文字。
二、旅游专业选题
1、家乡所在地的旅游发展规划研究;
2、家乡所在地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研究;
3、城市或主要景区市场供求关系及发展趋势研究;
4、旅游形象设计研究;
5、旅游区划等级系统的研究;
6、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研究;
7、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关系的研究;
8、不同性质旅游景区开发对策研究;
9、长春“雕塑公园”的市场研究;
10、长春“世界风景园”的.市场研究;
11、长影世纪城的市场研究;
12、长春市文化街区的研究;
13、长春市韩国街文化特色研究;
14、吉林市文化街区和旅游景点研究;
15、吉林省渤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探索;
16、我省旅游资源前 瞻 性开发探讨;
17、长春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思考;
18、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若干思考
19、主题公园:城市旅游形象的新名片 20、关于开发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思考
21、论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
22、试论当前旅游开发中的资源观和市场观
23、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探讨
24、旅游资源概念及其认识
25、xx年吉林省(长春市或其他地区)旅游局调研成果
26、生态旅游与当地居民利益 27、浅论我国商务旅游开发 28、吉林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27、开展旅游地理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