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发布时间: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体育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周倩.酒泉地区高中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崔小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3]谭林.世界男子自由体操和单杠的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4]王霞元.甘肃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5]李春玉.试论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实效性[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xx(09)

[6]王婷,姜华.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05)

[7]丁根清.如何培养体育系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J].才智.20xx(21)

[8]王延芳.甘肃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美操认知与行为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9]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0]余永生.四川省独立院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xx

[11]何晴晴.功能力量训练对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12]李鑫.山西省太原市广场健身舞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xx

[13]王楠.对沈阳市高职院校大众健美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14]杜秀娟.甘肃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美操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5]魏复活.宁夏城镇回民中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6]祝欢.兰州市与郑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17]李冰,张璐.浅析大学英语泛读教学与阅读技巧[J].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05)

[18]龚云.中澳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xx(07)

[19]胡凤兰.如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田径教学能力[J].学园(教育科研).20xx(03)

[20]杨瑞鹏.陕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xx(01)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彭庆文.大学体育概念新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6).74-79.

[3]冯晓辉.中学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

[4]魏丕勇.于涛.体育与艺术关系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xx,(1):11~13.

[5]梅汝莉.“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小学管理.20xx(12).

[7]白学军.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8]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9]欣心.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J].北京教育.20xx.(5).

[10]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上海:开明出版社.20xx:1-23.

[12]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8-27

[13]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12-13

[14]冯克诚主编.霍华德.加德纳与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原理、结构和教育学意义[M].学苑音像出版社.20xx.(5):4-6

[15]彭伟强.美国多元办学模式及其启示[M].教学理论与实践.(7):29-32

《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RefuelChina

全体育

虎扑

现在最火的是《加油中国》体育杂志   www.加油.中国

跳远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积极的起跳,采用合理的姿势和动作,使身体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它是田径运动竞赛与体育技术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跳远技术论文2017年,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跳远的技术分析

摘要:跳远的技术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各部分技术有机联系构成跳远技术的整体。跳远技术根据空中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姿势。

一、 助跑

助跑作为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是运动员获得向前运动动力的途经,它的主要目标:一是在助跑结束阶段尽可能地达到平跑时的最大速度;二是为在达到最大跑速的同时能准确地踏板完成起跳动作,为获得最佳的起跳效果做准备。

(1)助跑速度

运动员高速助跑的目的就是在起跳时获得最大的起跳速度。鲍威尔、刘易斯最后10m 的分段速度十分高,而且后5m的分段速度比前5m 的分段速度快,助跑的最后10m 达到速度的最高峰,助跑节奏呈越跑越快的趋势。西鲁亚诺研究认为跳远成绩的取得高度依赖于助跑速度(相关系数R = ~)。波波夫的研究指出,若要跳 ~ 的成绩,就必须有~ 的助跑速度。曹效文、程万才等人研究发现,助跑速度每增加,成绩可提高~。赵国雄研究也认为,在所有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大于70%。

(2)助跑距离

近一些年来世界最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为40-45米,约22-24步,女子则为30-35米,约17-20步。但是还有更长的助跑距离,如美国刘易斯的助跑距离为 之多,这跟他个人的最高速度的发挥有关系,随其专项成绩、训练水平及绝对速度水平的不断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适宜的助跑距离才能使自己水平速度充分发挥。如果距离不够长。则不能充分发挥出速度水平;如果过长,则又会造成无效的体力消耗,甚至起跳时速度下降。所以每个运动员确定适宜的助跑距离是训练中的任务。

(3)最后几步助跑

助跑的最后4—6步的助跑技术,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最后4—6步应该把步子放小点,频率放快点,形成一种快速进入起跳的助跑节奏律;第二种观点,主张助跑最后4步步长要二大二小的步子(尤其是最后2 步最明显),认为这是一种有利起跳发力的节奏;第三种观点,在步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加快步频,最后四步步长没有明显的变化。目前,优秀运动员普遍采用最后一种技术,因为在步长不发生显著变化的前提下,增加步频,有利于保持和发挥最高速度,使助跑和起跳衔接紧密。

二、 起跳

起跳是跳远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运动员在最高助跑速度的前提下,按正确顺序完成一系列起跳动作,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随着起跳技术的发展,起跳形式逐渐经历了被动性起跳、制动性起跳、打击式起跳,一直发展到现在普遍认为较合适的“跑步式”起跳。实践证明,采用这种起跳技术能较好地保持水平速度,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创造较大的腾起角高度。整个起跳过程由上板、缓冲和蹬伸三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不同的力学特征和具体要求。

(1)上板阶段

首先是上板放脚,它是助跑与起跳结合的关键,是人体由“跑”向“跳”过渡的开始。上板放脚起跳动作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腾起初速度的大小和水平速度的消耗,所以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腿膝关节抬得较低,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着地。起跳脚着地时,足跟与足掌几乎同时接触地面,并且起跳腿应有一个适宜的着地角,一般优秀运动员的起跳时着地角在(66±3),因为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有较大的影响。

(2)缓冲阶段

缓冲的作用主要在于减缓起跳的制动力,迅速改变身体重心的运动方向,为蹬伸创造有利条件。起跳腿膝关节屈膝缓冲使起跳腿伸肌群做退让性收缩,提高了肌肉与肌腱的弹性势能,使肌肉的总收缩力增大。但对优秀运动员的有关统计数字表明,要想取得良好的起跳效果,膝关节弯曲最低不要低于130,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蹬伸创造有利的条件。如一些优秀运动员的膝关节弯曲度,刘易斯着地时膝角为165,最大弯曲时为140,鲍威尔的膝角为171,最大弯曲时为148,较小的屈膝角可以在起跳过程中减少身体重心的下降,有利于支撑用力,保证起跳中获得较快的前移速度,使起跳尽可能快地完成。

(3)蹬伸阶段

前苏联的丘帕等人研究表明,在最大缓冲身体重心处于垂直支撑面3~8有利于提高蹬伸力量,有利于起跳腿由退让性收缩转成主动性收缩,获得较大的蹬伸冲量。当然摆动环节对蹬伸也起着重要作用,蹬伸的目的是使髋、膝、踝三关节充分伸直,而摆动加大的动作幅度,上肢有意识的向前上方的摆动起到提肩、拔腰的作用,提高了身体重心。下肢摆腿的作用更不可忽视,现在跑步式起跑加快了摆动腿的速度,减短了起跳的缓冲时间,加快了蹬伸速度。摆动腿的幅度加大,带动髋关节的快速移动,有利于起跳腿的充分伸直,所以在蹬伸过程中,要更合理利用摆动的作用。

三、腾空

跳远运动员完成起跳以后,自身任何动作都不能改变身体重心的抛物轨迹,空中动作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在空中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抛物线的轨迹,争取远度,并为合理的落地做好准备,也就是说将落地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运动员采用蹲距式、挺身式还是走步式跳远,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实践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走步式跳远,因为事先对腾空时的走步动作就有所领悟,因而摆动腿能够高效地配合,这样可以确保有一个良好的起跳。

走步式跳远技术与其他跳法相比的优点是:各技术部分衔接紧密,动作自然连贯,便于在助跑中发挥速度和在空中维持平衡。此外,通过臂部和腿部腾空阶段的回旋摆动,躯干产生一种向后扭转动作,这一动作对良好的落地准备十分重要。

四、落地

落地动作对跳远成绩有直接影响,落地的任务是尽可能使两脚向前远伸,加大着地点和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防止后坐和后倒,使身体移过着地点,安全落地。落地前团身高抬双腿,小腿前伸,脚尖勾起,两臂后摆,当脚跟接触沙面时,向前向下压脚掌两腿迅速屈膝,髋前移,两臂由后向前摆出,帮助身体迅速前移,使身体重心尽快移过落点。(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 李鸿江.跳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 于军,曹军.影响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多因素回归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01 ~ 103.

[3] 刘新兰,林森华.跳远起跳速度研究综述[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59-62.

[4] 季锋.跳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53-154.

[5] 李昭文.跳远技术研究综述[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12):184-185.

[6] 丁伟,刘军海,蔡犁等.现代跳远技术的特征综述[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4,(12):112-113,17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跳远技术论文2017年

山东体育学院学院学报

一、山东体育学院是本科吗 山东体育学院是一所本科高校,该校是山东省唯一的体育高等学府,是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是山东省2017-2022年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二、山东体育学院简介 山东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山东省唯一的体育高等学府。 学校建有济南(校本部)和日照两个校区,总占地2060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各类训练场馆万平方米。有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2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实验室,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图书馆是山东省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料中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万册。 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多人,其中本科生8356人、硕士研究生360人、中专生1800人。设有20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6大学科门类;有12个教学机构,其中国家足球学院和国家篮球学院是国内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有5个二级学科和3个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与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是山东省2017-2022年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2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1个“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个山东省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山东省体育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教学示范中心,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1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1个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此外,还建有一所附属中学(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 现有教职工681人,专任教师452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29人、高级教练2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16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4人,山东省教学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术科师资队伍中,国际健将5人,国家健将43人,一级31人,国际级裁判6人,国家级裁判23人,山东省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的40余名国家级教练员为兼职教师,其中20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近三年承担国社科8项、国自然2项、国家部委科研课题27项,省科研课题5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厅局级科研奖励21项;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含核心期刊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13部,发明专利11项。《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和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山东体育科技》是山东省优秀期刊。建有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筹)、“一带一路”国家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山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互联网+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山东省老年人运动与健康研究中心、山东省省直机关职工体质健康管理指导中心、山东省体育发展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体育史志办公室、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齐鲁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训练总营、山东省体疗戒毒研究中心等40多个体育科技服务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共获得10枚奥运金牌、30枚奥运奖牌,其中在里约奥运会上,张梦雪(2009级毕业生)获女子10米气手枪金牌、杨方旭(2013级在校生)获女排金牌、李晓霞(知名校友)获乒乓球女子团体金牌。2018年雅加达亚会会,有50名学生和校友参赛,勇夺11金8银5铜。此外,近三年还在其他全国以上各类赛事获得218金301银336铜。 60年来,学校共培养了4万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包括安家杰、巩晓彬、尹延勤等知名教练员,奚爱华、李晓霞、周璐璐、张成龙、张梦雪、杨方旭、孙一文等优秀运动员,原空军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著名武术表演艺术家于承惠、于海等,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进步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在在******扬帆远航、腾飞逐梦之际,学校以为指引,秉承“坚卓竞远”“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践行“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的发展理念,以与山东经济社会互动融合、与体育事业核心业务互动融合为主要路径,深化产学研政协同创新,持续推进特色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和资源配置保障,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而努力奋斗! 山东体育学院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山东体育学院在哪 山东体育学院在哪里 山东体育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山东体育学院教务处电话 山东体育学院有几个校区 山东体育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山东体育学院招生办电话 山东体育学院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山东体育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当年全院共有学生1172名,包括济南体育学校转入的中专生375名,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转入的本、专科生105名,山东省体育运动训练班转入的学员308名和当年新招生384名,设体育系、运动系和国防体育系。体育系主要培养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干部,设四年制本科、两年制专科、五年制专科(招收初中毕业生)、三年制中专和两年制预备班五种学制。运动系和国防体育系主要培养教练员、运动员,学制不定。

1962年7月,我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而停办,在校学生多数转到恢复后的山东师范学院体育系和新成立的山东省体育学校继续学习,其余部分则分流安排。

从创建到停办的4年中,我院共毕业学生两千多名。他们当中,有的成为教授、专家、优秀教师,为我省体育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有的'成为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有的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和原空军副司令员景学勤中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底,国务院批准恢复山东体育学院,规模为在校生1000人,设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1979年招收了复建后的第一批新生。198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4月根据山东省政府《关于将山东体育学院等三单位合并组建新的山东体育学院的通知》(鲁政发[2000]36号文),我院与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包括山东省体育学校)、省体育科研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体育学院,把原隶属省体育局管理的绝大部分竞技体育资源和全部的体育科研资源纳入到我院统一管理。成为全省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和体育科研的中心。

2003年我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和2005年,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6月和10月,先后获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资格和体育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复建28年来,我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了“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我院现有教职工1055名,其中教学训练科研人员604名,有教授32名、副教授58名,国家级教练员13名、高级教练员91名,研究员11名、副研究员32名;有博士16名、硕士116名、健将以上等级教师78名。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省级拔尖人才6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3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全国优秀教师6名、省级优秀教师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7名。

目前,我院东校区(济南市文化东路65号)、西校区(济南市文化西路2号、10号)和日照校区(日照市山东路东首)总占地面积亩,校舍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万平方米、室内运动场地面积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万平方米,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宽带网等基本设施齐全。拥有室内体育馆34个,室外训练场36个,其中投资额超过千万的有标准50米游泳馆1个、田径场1个;其他大型综合训练馆5个,室内专项训练馆9个,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2个,人工草皮足球场3个,训练长廊1个,综合训练场1个,室外篮球、排球、网球场28个。

全院教学训练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8288万元,其中教学用80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总值为万元。自行研制开发的模拟训练跑道、模拟低压氧舱和模拟水槽3个大型科学训练设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建有13个体育及相关学科的实验室,99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馆藏文献量(含电子图书)万册,纸质类图书万册,中外文期刊(纸质类)666种,拥有2个文献检索系统。

我院本科教育现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特殊教育(体育)、舞蹈学(体育)和英语(体育)9个专业,跨教育学、文学、管理学3个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教育拥有体育硕士一级学科的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硕士点,并且还是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博士研究生为联合培养,现有水上运动装备和体育教育训练学2个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学科为“九五”省级重点学科和“十五”省级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生理学、健美操两门课程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试点课程,并已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截至2006年6月30日,共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787名、研究生39名、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40名,函授生684名,另外还有体育运动学校所属的中专生3000余名。复建28年来,我院已培养出25届15150名本、专科毕业生。据初步统计,他们当中有570多人在高等学校任教,其中有360多人已获得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绝大多数毕业生以政治思想过硬、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竞技体育方面我院人才济济,成绩突出。2001-2005年,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比赛中获金牌64枚、银牌28枚、铜牌34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院刘春红三破女子举重69公斤级世界纪录的金牌和邢惠娜的女子10000米金牌;在亚运会、亚洲锦标赛中获金牌19枚、银牌6枚、铜牌9枚;在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12枚、银牌71枚、铜牌74枚。其中第十届全运会上获21枚金牌、银牌18枚、铜牌16枚和总分分的好成绩。

2002年以来,我院先后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6项、厅局级30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出版教材和专著40部;发表科研论文773篇,15篇论文入选SCI和EI, 2篇论文入选国际高原训练学术研讨会。我院办有《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和《山东体育科技》两个学术期刊,都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精品数据库》等国内外检索机构收录为来源期刊。《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被评为全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

我院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德国帕特伯恩大学、法国体育学院、韩国京畿大学、韩国体育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美国波尔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开展了校际合作交流;与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美国波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德国帕特伯恩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和意向书。

目前,全院教职员工正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努力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为把学院办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体育院校而努力奋斗。

山西师大学报cssci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代表性论文:1、简论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结构《光明日报》 。(国家级 1B )2、提升企业技术转移和吸收的效率《科技日报》。(国家级 Ic )3、《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省级 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 2009第3期)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省级 2006第6期)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省级 2007第6期)6、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省级 2004第6期)7、当代大学生金钱观探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省级 2006第3期)8、思想品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省级 2005第4期)9、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社会危害及治理对策《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省级 2003年第3期)10、走出转型期的中学德育困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省级 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 2013第3期)代表性著作:《中学德育课程改革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9年5月)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cn

“中文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博士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与答辩工作规范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对此项工作须给予高度重视。为提高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水平和博士学位授予质量,进一步改进和规范答辩程序,防止论文答辩中的形式主义,特对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做如下规定,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

一、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预答辩

凡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包括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通过者方可向校学位办提出正式答辩申请,并进行学位论文的匿名外审工作。

(一)学位论文预答辩的内容

1.导师介绍答辩人的学习成绩、思想品德、学术作风、科研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2.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包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论文的创新点等;

3.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议;

4.作出论文是否通过预答辩的决议。

(二)学位论文预答辩的要求

1.学位论文预答辩时间安排在论文初稿完成后,一般在正式答辩3个月之前;

2.由导师或培养单位根据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内容聘请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5人(校内、校外不限)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并报所在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

3.学位论文预答辩应公开举行,由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

4.学位论文预答辩按正式答辩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每位答辩人的预答辩过程不少于60分钟;

5.预答辩委员会应对博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审查,重点检查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论文工作量、有无违反学术规范现象等,并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6.预答辩委员会采取评议方式做出是否通过预答辩的意见。对有争议者,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

7.预答辩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填入《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并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交校学位办公室备案。如未获通过,答辩人须于再次申请时重新进行预答辩。

二、关于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

(一)学位论文答辩的审批与公告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审批从网上进行。答辩委员会秘书应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两周在研究生院网站的《山东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审批和公告系统》中登录答辩人姓名、导师姓名、所属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论文题目、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委员会名单等情况;

2.通过校学位办公室审核的答辩委员会等将在系统内予以确认并公布。确认后的答辩委员会成员如需更换,须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书面报告校学位办公室办理更换手续。

(二)学位论文答辩的'程序

1.答辩开始前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人或委员宣布答辩委员会主席及成员名单;

2.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开始并主持论文答辩;

3.导师介绍答辩人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答辩人的简历、执行培养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情况及论文的主要学术价值;

4.答辩人报告学位论文的主要情况,重点报告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存在问题,以及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内容,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5.答辩委员会主席宣读或简要介绍导师和评阅人对论文的评审意见;

6.答辩委员会提问,答辩人回答问题。答辩委员会应着重与答辩人共同探讨问题,避免对论文进行泛泛的评论。论文答辩应允许旁听者提问。提问后,可给答辩人一定的准备时间。答辩委员会应重点考察答辩人回答所提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

7.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作出答辩评价,进行投票表决,主要议程为:

(1)评议学位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答辩委员会应根据学位论文的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素,对论文本身及答辩情况作出科学评价。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

(2)在对答辩情况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作出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决定。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2/3(含2/3)以上同意者为通过。

(3)讨论并形成答辩决议书。答辩决议书需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分别签字。答辩决议必须有对论文不足之处的评语和修改要求,否则无效。

(4)审查《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始资料审核表》并由主席签署意见。

8.答辩委员会主席向答辩人当面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并宣布表决结果;

9.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结束。

(三)学位论文答辩的工作要求

1.答辩委员会必须坚持学术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证质量,严格把关,维护学位授予工作的严肃性,不降格以求;

2.答辩要充分发扬民主,各抒己见,努力创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

3.除保密论文外,答辩要以公开方式举行,广泛吸纳校内外有关人员列席旁听。

三、关于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的写作规范及要求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须包括以下内容:

1.对论文选题的评价

选题对学科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有何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立论依据是否充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了解是否全面。

2.对课题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是否明确,研究方法是否先进、恰当,技术路线是否清晰、缜密,课题的难易程度如何。

3.对研究成果的评价

研究内容是否完整,实验数据是否真实,结论是否正确,理论分析是否严谨;创新性何在,并对论文的创新点(一般不超过3点)进行等级评价。论文创新性分为四个评价等级:

(1)有很强的创新性;

(2)有较强的创新性;

(3)有一定的创新性;

(4)没有创新性。

4.对答辩人业务水平及论文写作水平的评价

答辩人对本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否坚实宽广,是否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论文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晰,行文是否流畅,分析论证是否合乎逻辑,写作是否符合规范。

5.对论文不足之处的评价

须明确指出论文尚有何缺点和不足,有何需改进或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6.对论文答辩情况的概述

答辩人回答问题是否完整、准确,思路是否清晰;答辩中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

7.对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的结论性意见,分别为:

(1)建议授予博士学位;

(2)建议重新答辩;

(3)建议不授予博士学位;

(4)达不到博士学位水平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二)结尾部分的体例应统一为:

答辩人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做了……回答,答辩委员会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或不满意)。经全体答辩委员会委员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一致(或具体票数)通过(或不通过)该论文答辩,并建议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其……学博士学位(或其他结论)。

(三)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内容必须充分、具体,力戒空话、套话,篇幅一般不少于500字。

(四)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需对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作严格审核,不符合写作规范要求的决议将不予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四、鼓励硕士学位论文进行预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的程序和要求以及答辩委员会决议写作规范参照博士学位论文执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人报告论文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篇幅一般不少于300字。

五、以上各项规定和要求自本通知颁发之日起实施。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技巧及注意事项

博士硕士要想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艺术。

(一)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二)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员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有的高等学校规定:在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学员可以准备一定时间后再当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即使像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那样,老师提出问题后,不给学员准备时间,要求当场作答。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三)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员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所提问题没有断清楚,可以请提问老师再说一遍。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四)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六)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七)要讲文明礼貌

论文答辩的过程也是学术思想交流的过程。答辩人应把它看成是向答辩老师和专家学习,请求指导,讨教问题的好机会。因此,在整个答辩过程中,答辩人应该尊重答辩委员会的老师,言行举止要讲文明、有礼貌,尤其是在主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难以回答,或答辩老师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更应该注意如此。答辩结束,无论答辩情况如何,都要从容、有礼貌地退场。

此外,毕业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毕业论文(作业)答辩是审查毕业论文(作业)的一种补充形式。一般来讲,专科毕业论文不参加答辩,其论文成绩就是毕业设计的成绩;本科以上(含本科)毕业生都要参加答辩。

所以其毕业设计的成绩,是由文章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最后由评审小组、评审委员会鉴别评定。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cssci

16个,不是13个而已,俺就不一一例举了,

16个1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 体育科学 4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5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6 体育与科学 7 体育学刊 8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9 中国体育科技 10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1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2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3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4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5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6 体育文化导刊

1.体育科学 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月刊 栏目:设有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史学等。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章。设有特约专论、研究报告、动物实验、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博士论文、前沿动态、学会信息等栏目。2.中国体育科技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双月刊栏目:设有科研成果、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经验总结、问题探讨等栏目。3.体育与科学主办单位:江苏省体育局 双月刊栏目:专访、学术对话录、新探索、特邀论坛、研究报告以及一系列特设专题研究栏目,涉及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方法论、运动竞赛与训练学等。4.北京体育大学主办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月刊栏目:体育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体育科研动态、教学、训练改革以及体育社会学、运动医学、群众体育及国外体育信息交流等,辟有“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栏目。5.体育学刊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双月刊栏目:共设“探索与争鸣”、“体育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高等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竞赛与训练”、“研究生论坛”及“体育资讯”等9个栏目。6.上海体育学院主办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专题论坛、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等。7.武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与市场开发、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水上运动等栏目。8.广州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社会科学、休闲体育、竞技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等栏目。9.西安体育学院主办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等为本刊重点栏目。10.成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与竞赛。11.山东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人文社会学、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研究、奥林匹克与北京奥运、运动心理学、运动人体科学、水上运动、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等。12.首都体育学院主办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体育基础学科、体育教学和训练、科研和管理、体育交叉和边缘学科等理论研究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13.沈阳体育学院主办单位:沈阳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博士论坛、冰雪运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心理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学14.南京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综述与研究、运动生物科学研究和实验、基础理论研究、体育科研园地、教练员论坛、裁判员沙龙。15.体育文化导刊主办单位: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月刊栏目:体育管理学、群众体育学、竞技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教育学、体育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原理、国外体育研究。16.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主办单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双月刊栏目:专家论坛、研究快报、论著、技术方法、综述、理论探讨、科研报道与临床总结、病例报道、队医园地、文摘、译文等。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临床总结、综述、探索与争鸣、理论探讨、队医园地、运动医学攻关与服务、工作手记、书评或书讯、会议纪要、国内外学术动态等。17.天津体育学院主办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双月刊栏目:特邀论坛,专题研究,成果报告,综述与进展,百家论坛,博士(生)论坛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练员与学者沙龙,研究报道。2.G7类(各类教育)1.中国特殊教育2.民族教育研究3.职业技术教育4.中国成人教育5.教育与职业6.职教论坛7.成人教育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G64(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 教育发展研究3.中国高等教育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江苏高教6.中国高教研究7.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9.高教探索10.黑龙江高教研究11.复旦教育论坛12.中国大学教学13.辽宁教育研究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继2.中国体育科技3.体育与科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5.体育学刊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8.体育文化导刊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那个方向的,具体一点的方向,范围太大不好说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