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脾氨肽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脾氨肽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目录一、摘要二、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1、现代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健康2、现代生物技术中糖类与健康3、现代生物技术中与健康4、现代生物技术中与健康三、总结四、后序五、鸣谢六、参考文献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健康摘 要现代生物技术以其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而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关注。据估计生物技术可以给人类创造数千亿美元的收入,但比这更重要的是现代生物技术挽救了数亿人的生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青霉素的使用,因为青霉素的使用而使人类的平均年龄增加十几年。人类的生活条件也因生物技术的使用而大有改善。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大国,生物技术对保证国民的身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又有哪些连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调查。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究活动性报告,使您对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健康1、现代生物技术中蛋白质与健康(1)蛋白质的定义及概述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旧称“朊”。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一条多肽链二十~数百个氨基酸残基不等;各种氨基酸残基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对应基因所编码。除了遗传密码所编码的20种“标准”氨基酸,在蛋白质中,某些氨基酸残基还可以被翻译后修饰而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蛋白质进行激活或调控。多个蛋白质可以通过结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蛋白质复合物,折叠或螺旋构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发挥某一特定功能。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质量的%,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被食入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后在体内主要用于重新按一定比例组合成人体蛋白质,同时新的蛋白质又在不断代谢与分解,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食物蛋白质的质和量、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关系到人体蛋白质合成的量,尤其是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孕产妇的优生优育、老年人的健康长寿,都与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构成蛋白质的身体。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肌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主要原料。人体的每个组织:毛发、皮肤、骨骼、内脏、大脑、血液、神经等都是由蛋白质组成,所以说饮食造就人本身。可见蛋白质对人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2、修补人体组织。人的身体由百兆亿个细胞组成,它们处于永不停息的衰老、死亡、新生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例如年轻人的表皮28天更新一次,而胃黏膜两三天就要全部更新。所以一个人如果蛋白质的摄入、吸收、利用都很好,那么皮肤就是光泽而又有弹性的。反之,人则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组织受损后,若不能得到及时和高质量的修补,便会加速肌体衰退。3、维持肌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各种物质在体内的输送。载体蛋白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在体内运载各种物质。比如血红蛋白一输送氧、脂蛋白一输送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和转运蛋白等。4、白蛋白:维持机体内的渗透压的平衡及体液平衡。5、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6、免疫细胞和免疫蛋白:有白蛋白、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干扰素等。七天更新一次。当蛋白质充足时,这个部队就很强,在需要时,数小时内可以增加100倍.7、构成人体必需的各种酶。我们身体有数千种酶,每一种只能催化一种生化反应。相应的酶充足,反应就会顺利、快捷的进行,我们就会精力充沛,不易生病。否则,反应就变慢或者被阻断。8、激素的主要原料。激素可以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动。如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分子组合成,生长素是由191个氨基酸分子合成的。9、构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五羟色氨等。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味觉、视觉和记忆。10、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 ,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骼。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在大脑脑细胞中,很大一部分是胶原细胞,并且形成血脑屏障保护大脑)。11、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3)现代生物技术在蛋白质重点应用保持健康所需要的蛋白质含量因人而异。普通健康男性或女性每公斤体重大约需要克蛋白质。婴幼儿、青少年、怀孕期间的妇女、伤员和运动员通常每日可能需要摄入更多蛋白质。蛋白质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未成年:成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力差。蛋白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多了肌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死亡。面对这些问题营养师根据人体对不同蛋白质的需要量进行膳食调配以及人工添加或减少蛋白质的方法来保证人体内蛋白质含量的相对稳定。而生物学家则通过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出一些新型的药品,这些药品不仅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运输和吸收,而且还能预防由于外界环境或病毒引起的蛋白质变性。当然在临床医学上,这些变性因素也常被应用来消毒及灭菌。对防止蛋白质变性也是有效保存蛋白质制剂(如疫苗等)的必要条件。此外在蛋白质领域运用的现在生物技术还有X线衍射技术和磁共振技术等。它们的应用都能有效控制和制备蛋白质,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2、现代生物技术中糖类与健康(1)糖的定义及概述糖是一类化学本质为多羟酮及其衍生物的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糖的主要形成是葡萄糖及糖原。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肌体糖代谢中占据主要地位;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和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提供能量。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已糖代谢等。(2)糖的生理功能糖分是我们身体必不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人们摄入谷物、蔬菜等,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单糖(如葡萄糖等)进入血液,运送到全体细胞,作为能量的来源。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称为血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称为高血糖。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称为低血糖。可见于饥饿时间过长,持续的剧烈体力活动,严重肝肾疾病,垂体前叶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低血糖时,脑组织首先对低血糖出现反应,表现为头晕、心悸、出冷汗以及饥饿感等。如果血糖持续下降到低于45毫克%,就可发生低血糖昏迷。如果从食物中摄取的糖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存70~120克,约张肝重的6~10%。细胞所能储存的肝糖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分过多,多于的糖即转变为脂肪。当食物消化完毕后,储存的肝糖即成为糖的正常来源,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在剧烈运动时,或者长时间没有补充食物情况,肝糖也会消耗完,此时细胞将分解脂肪来供应能量。人类的大脑和神经细胞必需要糖来维持生存,必要时人体将分泌激素,把人体的某些部分(如肌肉、皮肤甚至脏器)摧毁,将其中的蛋白质转化为糖,以维持生存。(3)现代生物技术在糖类中的应用由于血糖高和血糖低对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为此,有关科学家为了保证人体内糖类的正常供应,对低血糖人群提供含有浓缩糖的含片和糖果。开发出浓缩糖技术,保证他们维持血糖浓度恒定。而对高血糖患者,则用降血糖药物加以控制。在临床上静脉滴注葡萄糖过快,也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所以对于血糖过高的病人点滴速度不应过快,而这些也都基于一定生物技术基础上。从而保证了人们身体的健康。3、现代生物技术脂质与健康(1)脂质的定义及概述脂质(lipids)是脂肪及类脂的总体,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液,并能为机体利用的有机化合物。脂肪是三脂肪酸甘油或称甘油三酯。脂肪的生理功能是储存能量及氧化供能。类脂包括固醇及其脂、磷脂及糖脂等,是细胞的膜结构重要部分。(2)脂质的生理功能及影响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储能物质,当人们摄食过足时,人体会将多余的能力主要以脂肪形成储存下来。过去的日子中,在旧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们总以“肥头大耳”为富贵的象征,甚至到当今社会。但肥胖并不是富,更是一种负担。肥胖会带来许多疾病,威胁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当人们身体肥胖,自然他们的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升高,随着血液的全身巡回,使他们和心力衰竭的正常体重者多1倍;冠心病多2-5倍;高血压多2-6倍;糖尿病多4倍;胆石病多4-6倍。这些疾病都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像正处于成长期的人来说,肥胖不仅带来的是智力上的影响,更有心理上的一系列影响。所以在平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显得异常重要。有人喜欢大鱼大肉,时常酒足饭饱之后修身养性,静如止水,像这种生活习惯,终有一天会猝死在饭桌之上。胆固醇是由体内储有的脂肪转化而来的,而胆固醇又能合成乳汁、皮脂以及类固醇激素,保证人们内、外分系统的正常运转。胆固醇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但是,胆固醇过多压迫血管,使血液的径流量减少,导致脑供血不足、淤血等,严重的会导致人死亡。性激素则是一种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激素,它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乱食性激素会使人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会内分泌失调,严重的还会变成“双性“人,大大减少其自身的寿命。(3)现代生物技术在脂质中应用面对这些现象,生物学家采用现代溶脂技术除去多余脂肪。通过一种溶解药物,舒缓血管,溶解多余胆固醇。面对因肥胖而造成心力衰竭的病人,科学家还采用强心剂等生物化学药物经行急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发病率,降低了死亡率,使人们的健康得以延续。4、现代生物技术中维生素与健康(1)、维生素的定义和概述维生素是近百年才被陆续发现的一组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共同特点:它们都不供应热量,也不是有机体的构造成分,但却是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繁殖等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起着调节身体各种功能的作用,身体对它们的需要量很少,但供应不足时会出现各种代谢障碍和症状,称为维生素缺乏病。(2)、维生素的种类及应用V—A:缺乏维生素A会造成皮肤老化,维生素A是丘脑、脑垂体等内分泌腺体活动所需要的极为重要的营养成分。想要保持年轻靓丽,尽量多吃些维生素A高的动物性食物,如:肝、瘦肉、卵黄等。V—B2:维生素B2会促进脂肪的分解。V—B6: 与氨基酸及代谢关系,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的生长所需,对脂肪代谢都会有影响,与皮脂分泌紧密相关。V—L: 维生素L缺乏会影响结缔组织中中股原纤维的形成。V—E:公认有抗衰老作用,能促进皮肤血液的循环和肉芽组织的生长。谷维素:是从米粮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物质,其成分为以三萜(稀)醇类主体的阿魏酸酯的混合物,它对植物中枢功能有调节和激活作用。它能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提高人的皮肤血管循环机能,会使皮肤温度升高,四肢皮肤表面血流?增加,被称为“美容素”此外,谷维素还能降血脂,并含强有力的生长促进因子,有助于我们的亲少年成长。(3)现代生物技术在维生素中的应用。针对现在人体内维生素缺乏现象,有关药剂师及营养师在食品及保健品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同时生物学家也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通过生物制药技术,将大量维生素合成在一个小药片内,制造出补充维生素的药片,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现在爱吃肉类而不爱吃蔬菜的都市人群体内的维生素,使人体内维生素含量保持在一个平稳水平上,使人们身体更加健康。总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我们一切生活的基础,但一个人要做到健康,是十分不易的,这与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都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爱护自己的身体,是否决心要要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糖类、脂肪、蛋白质等都是构成我们身体的重要物质,像维生素,各种无机盐等这样的物质在人类体内的含量虽然相对较少,但其作用也是不忽视的。上述物质共同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前面已经提到了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对人身体的具体作用,例如在对身体的生长,身体器官的功能的影响都一一列出,同时也告诫了我们如果缺少了这些物质,将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然而这些物质都来源于我们日常的食物中,所以合理膳食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惟一路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科学家已经将着眼点放在人的身体营养健康上,科学家研发新的生物技术来改善人们的身体状况,减轻许多人身体上的痛苦和伤害。作为青年的我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所以我们更应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以后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后 序如今,好好学习生物技术是很有必要的事。生物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数变革。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都是当今最热门的生物技术项目。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生物技术得到的。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生物技术我们的生活究竟会怎样。我想一定非常糟糕,甚至我们的寿命将会变短,越来越多的问题都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如果没有生物技术对人体内蛋白质、维生素等重要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我们将会对自己一无所知,更提不上身体健康这些话,所以现代生物技术保护了我们自身的健康。现代生物技术不容忽视。而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我们责无旁贷。鸣 谢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大家分工明确,都不辞辛苦的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在此感谢本小组各位成员,以及为我们提供资料的各出版社,还有我们的指导老师。在大家共同合作下,本次探究活动终于圆满结束。再次由衷致谢!参考文献:1、《生物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生物化学》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 周爱儒副主编:查锡良3、《登上健康快车》北京出版社主编:关春若4、《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手册》第七次修改 北京教育出版社主编:薛金星这是我们小组写的,网上绝对跟这一样的。

脾氨肽口服液(第一生物化学)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下面是我整理的脾氨肽口服液说明书,欢迎阅读。

通用名:脾氨肽口服液

生产厂家: 北京第一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310

药品规格:10ml*3支

药品价格:¥50元

【通用名称】脾氨肽口服液

【商品名称】脾氨肽口服液

【英文名称】SpleenAminopeptideOralSolution

【拼音全码】PiAnTaiKouFuYe

【主要成份】脾氨肽口服液系用健康猪或牛脾脏为原料,制成的含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混合物的溶液。

【性状】脾氨肽口服液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清液体。

【适应症/功能主治】脾氨肽口服液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规格型号】10ml*3支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支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免疫调节药。溶血空斑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等实验表明,脾氨肽口服液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硫氰酸免疫荧光法表明,脾氨肽口服液可增加辅助性T细胞数。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包装】10ml*3支/盒。

【有效期】18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310

【生产企业】北京第一生物化学药业有限公司

脾氨肽口服液(第一生物化学)的功效与作用脾氨肽口服液(第一生物化学)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众所周知,药物的功效和作用历来就是患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因此患者选择药物时往往会进行对比,选择效果好、优势相对明显的药物。脾氨肽口服液在临床上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过敏性鼻炎之免疫功能调节。脾氨肽口服液是近年来受到患者的亲睐,自然是与其治疗上的优势是分不开的,那么,脾氨肽口服液有哪些优势呢?

脾氨肽口服液为一种新型双向免疫调节剂,脾氨肽口服液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清液体。脾氨肽口服液是用健康猪或牛脾脏为原料,制成的含多肽氨基酸和多核苷酸混合物的溶液,是纯生物提取,不含化学成分,具有广泛调节作用的双向免疫调节剂。总之本品具有纯天然,纯度高,免疫活性强,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易吸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等优势。脾氨肽口服液优势表现在其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调节多项免疫指标,将供体的免疫信息传递给受体的淋巴细胞,使之致敏而获得较持久的免疫能力。脾氨肽口服液还具有转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能力,无种属特异性的优势。

1、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4]赵天书.诺西肽分阶段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优化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2、专著、论文集、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例如:[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1、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2、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3、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4、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真心的劝你自己写吧,自己努力过才学到东西才发现到问题,否则你答辩的时候也狠难通过。

临床杂志参考文献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不超过5000字,一般栏目稿件勿超过4000字,小经验类稿件不超过1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栏目的文章须另纸附出中英文文题、关键词及作者汉语拼音姓名。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最高学历、职称、职务。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同意,并有证明信。4、摘要论著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相对具体些,但不应超过400个实词。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al”。5、关键词论著、专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文章须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索引》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表格随正文附出。图表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共知共用的缩写。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7左右。以计算机绘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凡能使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如使用表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内容。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mg·kg-1·天-1应改为m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mg/kg/min应采用mg·kg-1·min-1或mg/(kg·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m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关系,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9、数字执行GB/T15835 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不要写成±,可写成(±)%。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为4cm×3cm×5cm,而不写成4×3×5cm。1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 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格式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U检验用英文大写F、U;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11、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12、参考文献按GB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医学索引》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1、文稿: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病例报告800~1500字。来稿请打印,标点清楚,并占一个汉字字符,倍行距。欢迎通过电子邮件投稿。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应脚注在同页左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以及传真号码和E-mail)。4、摘要:论著请附300~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按结构式格式书写,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四部分。同时附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以及3~5个中、英文关键词。5、主题词:按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译的最新版本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书写。6、正文层次编号:正文中标准层次的编号按GB/1?1-1993和GB7713-87的规定,采用阿拉伯数字分别编号,一般不超过4级。第一级标题1;第二级标题1?1;第三级标题1?1?1;第四级标题1?1?1?1。编号一律左顶格排列,不要空格。无编号段落开头可空2格。文字中间的层次排列可用(1)、①等。7、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业医学名词为准,尚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8、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9、缩略语:中外文医学名词,皆使用全称;如使用简称,首次出现处注出中文,英文全称及缩略语并加括号,后两者间用“,”分开。10、图表:如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 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序号及表题。表格请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 、底线)。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线条图用电脑绘制或另纸墨笔绘制,尺寸应较预计印出者大1倍左右。线条图与照片另附于文后,照片背面注明文题、图号和上、下方向,图说明和图题另纸书写。X线照片及其他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11、计量单位:计量单位按国务院命令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及其导出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在一个组和单位中,斜线不得多于一条,如mg/kg/min,应采用mg/(kg·min)。12、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排印。1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者亲自阅读与稿件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近几年文献内容。内部资料勿作文献引用。参考文献按稿件中所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文内引用处以右上角码加方括号标注。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日文汉字,勿与中文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外文须打字或印刷体书写。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文后参考文献格式见本刊。14、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要求。15、著作权相关事项: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全部作者依次在《论文著作权转让书》上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转让给中华医学会;文稿刊登后,赠当期杂志2册。16、快速通道:对重大研究成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论文,可使用“快速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单位正式介绍信、查新报告和2位专家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论文提交批文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一般在收到稿件后2~4个月内出版。 17 投稿 来稿需请作者所在单位主管学术的机构审核,并附单位的推荐信,信中注明“未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如系电子邮件投稿的作者,一经收到论文录用通知后,请补寄单位推荐信。根据《著作权法》,我社收到稿件即给作者邮出回执卡,请勿将稿件邮给个人。作者在接到回执卡后3个月内,如未接到对来稿的处理意见,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如4个月仍未接到录用通知单,请自行处理。经E-mail投稿,如20天内未接到回执或电子回执,应与编辑部确认核实。本刊不予退稿,见谅,请自留底稿。作者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后,请寄回作者简介、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投稿者附单位推荐信,论文著作权转让书;同时按有关规定收取发表费。

临床应用解剖学杂志

钟世镇在解剖学领域中,开拓了理工医相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工作,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撞击伤和脊柱稳定性的研究,取得了有价值的机理性成果;他在人体管道铸型方法和设计研究上,带领出一支优秀的技术队伍,建成了一个享誉国际的第一军医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在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领域,有系列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显微外科长期跻身于国际先进学术行列,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他的应用解剖学设计,为临床术式创新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钟世镇早年从事中国人体质调查研究工作。曾在《解剖学报》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并参加中国解剖学会的《中国人体质调查》专著的编委会工作,为中国人的体质资料积累和整理作出一定的贡献。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十分古老的形态科学,在医学发展历史上曾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体结构中,最奥秘的“脑”研究领域形成崭新的“神经科学”以后,研究内容和手段仍然留在原有范围的人体解剖学,一度笼罩着压抑的“西风瘦马,老树昏鸦”垂暮景况。更因“文革”十年中,整个中国解剖学界隔离于国际学术信息之外,而使“人体解剖学科研往何处去?”成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钟世镇锐敏地认识到,传统的单纯描述形态结构为主的解剖学科研模式,不能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也难于符合医学生的教学要求。为此,他与一批解剖学者和临床学工作者密切协作,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医学发展需要为主的现代临床解剖学新体系。他创办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担任了美国和法国两个国际临床解剖学期刊助理主编和执行编委;在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内,建议成立“临床解剖学专业组”。他在组建学术组织、培训学术队伍、创办学术园地,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成为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在1988~1991年间,承担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委托的《临床解剖学丛书》部主编任务,完成了有4个分册300多万字的巨著。这部丛书的出版,在中国临床解剖学的发展历史上,树立了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 ◆为中国显微外科发展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显微外科是外科学领域新兴起的技术,对解剖学的需求强烈。钟世镇结合显微外科发展的迫切需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剖学研究,既把显微外科技术操作中有关的人体结构加以系统化,又把临床各类术式创新的解剖学依据,加以整理,将分散零星的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例如:临床上先后有过近百种的皮瓣、肌瓣、骨瓣创新性术式,但缺乏严格系统的理论依据,造成命名重叠、莫衷一是。钟世镇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依据人体结构的特点,概括提升为带规律性的血供类型。把这些带原则性的理论体系高度归纳,以严谨的科学依据指导临床一切新术式的命名、操作和应用,统一了争论。他在显微外科应用解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的“皮瓣共区血管类型”、“组织瓣设计解剖学基础”和“神经干结构特点与术式关系”等带规律性的理论,已被国内外显微外科界广泛采用,成为显微外科手术操作的经典指导原则。他有两部英文版的显微外科著作《Microsurgical Anatomy》和(《Clinical Microsurgical Anatomy》)在国外出版,是同一专业中在国际上首先出版的专著。作为一位解剖学者,他长期跨专业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辑,并被中华显微外科学会授予“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 ◆建立了国际知名的人体标本陈列馆钟世镇率领着他的学术团队,制作了一千多件精美的人体标本,建立了内行外行都看得懂,溶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 。人体博物馆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的形态科学水平,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院长Moore教授参观后赞扬说:“这个博物馆的一千多件标本,无论在数量上或是在质量上,都比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Grnat标本博物馆还要好。”德国号称生物塑化标本之父的Hagens来华讲学时,也赞誉这个陈列馆,是他周游列国所到过的100多个有代表性同类陈列馆中,综合水平最好的陈列馆。南方医科大学人体博物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 ◆为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水平提供依据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治疗,一直是外科医师颇感棘手的难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是功能恢复率不高,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钟世镇及其研究生们,相继进行了系列研究。他为神经功能束的鉴别、神经干内功能束的定性和定位、选择神经缝合方式的解剖学依据、神经定向再生、神经再生微环境和促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不少研究成果已能指导临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功能恢复率,降低残废率,多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钟世镇长期担任中国神经伤残康复学会副理事长,并为《现代显微外科学》、《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实用显微外科》、《显微外科进展》等专著,撰写了周围神经应用解剖学有关章节。 ◆开拓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钟世镇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新领域,建立了全军和广东“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救治、训练伤防治、临床骨科和航天医学等部门,提供了高水平的技术平台。利用这一技术平台,开展了创伤救治的基础理论及防护方法的研究,并进行“神六”航天员安全性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保障了“神六”的安全发射及返回;为创伤救治器材研制开发及疗效评估提供生物力学科学依据,加快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性研发;将基础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开展外科术式创新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利用该平台数字化人体数据集构建和虚拟现实仿真研究,获得了8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中国人”数据集。 2001年,钟世镇又建立了“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并担任主任。目前,该中心正致力于扩大覆盖面,为广大基层医院的创伤救治提供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基础研究技术平台和学术指导,从而提高创伤救治水平;为创伤外科术式更新、医疗器材研制和评估提供生物力学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广东省医疗器材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并逐步建立适合中国人的创伤救治器械的力学技术标准,从根本上保证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 针对广东省将成为汽车工业制造大省的远景,钟世镇还领导实验室计划开展汽车碰撞安全实验的数字化人体仿真模拟研究,提升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性研发能力。实验室曾参加过“神六”航天员安全着陆的生物力学跌落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他们计划进一步为“神七”航天员空间行走安全保障提供虚拟仿真模拟研究。 ◆中国数字医学倡导者钟世镇院士倡导并开拓了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研究。在2001年的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他担任执行主席,召开了主题为“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科技问题”研讨会,揭开了中国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的序幕。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863计划”的资助,2003年我国相继建立了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数据集,使中国成为继美、韩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数字人的国家。2005年,他又将这一技术推向了高峰:成功制作了“中国数字人男1号”,这是目前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人”。以前的人体数据集都是西方的技术,白种人的模型,但现在也有了中国人的技术、黄种人的模型,并且用血管灌注技术处理标本,让它们‘有血有肉’,这是阶段性的成就,也是里程碑式的贡献。 中国课题组已经构建了数据库,但与美国、韩国一样都面临着瓶颈:可以做成很优秀的医学教育片,但对临床实用意义不大。2007年,由钟世镇院士担任会议主席,在重庆召开“首届中国数字医学研讨会”。这个阶段,钟院士已转向数字医学的研究,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设备,采集病人的数据,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在临床外科学领域,可以运用数字仿真技术,先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手术,研究术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才真正开刀做手术,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和安全性。如今,钟世镇的学生和课题组其他成员都致力于“数字医学”的推广。目前,包括他在内已经有多位院士和专家联名,向中华医学会申请了组建正式的学术团体,将于2010年12月举行“中华医学会数学医学分会”成立盛会。凭借上述外科解剖学和数字医学等成就,钟世镇在2009广东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荣获最高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奖金200万元。 高层次人才培养钟世镇院士在教学工作岗位中,教书育人,担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他依据本学科研究方向,发扬临床应用解剖学上的优势,建立了据有推广价值的“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外科学博士新模式”。这个模式实施后,迅速改变了人体解剖学博士生源不足的局面,是一个成立较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但较短时间内培养了100多名博士研究生。 经过他培养的门生中,已涌现出大批优秀人才。例如,在军事医学院校备受重视的,已经正式组建的全军4所骨科医院中(院中院),有3个骨科医院的院长,都是师从钟院士的研究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裴国献、广州军区总医院的尹庆水、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的徐永清)。

学习人体解剖学在必须遵循下列观点,并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综合,以期达到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目标。(一)形态与功能统一的观点人体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变化影响器官形态结构的改变,形态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功能的改变,这就是形态和功能相互制约的观点。如四足动物的前肢和后肢,功能相似,形态结构也相仿。在古代, 人类的手在劳动过程中从支持体重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灵活地把握工具等适于劳动的器官;而人的下肢在维持直立行走中逐渐发育得比较粗壮。加强锻炼可使肌肉发达,长期卧床可使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二)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系统或众多局部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器官或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器官或局部与整体之间、局部之间或器官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的。例如,肌肉的附着可使骨面形成突起,肌肉经常活动可促进心、肺等器官的发育,局部的损伤不仅可影响邻近的局部,而且可影响到整体。(三)进化发展的观点人类是由动物经过长期进化发展而来的,是种系发生的结果,而人体的个体发生反映了种系发生的过程。现代人类仍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人体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常出现变异或畸形。变异是指出现率较低,但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不大的个体差异;畸形则指出现率极低,对外观或功能影响严重的形态结构异常。变异和畸形有些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返祖(如多乳、有尾、毛人等)或进化(如手部出现额外肌)的表现,有些则是胚胎发育不全(如缺肾、无肢等)、发育停滞(如兔唇、隐睾、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发育过度(如多指、多趾等)、异常分裂或融合(如双输尿管、马蹄肾等)或异位发育(如内脏反位)的结果。人出生以后仍在不断发展,不同年龄、不同社会生活、劳动条件等,均可影响人体形态结构的发展;不同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以至于每一个体均可有差异,这些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以进化发展的观点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可以更好地认识人体。(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学习人体解剖学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人体,为学习医学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因此,学习时必须重视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必须注意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必须掌握与诊治疾病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特征,以便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打好必要的基础。为了学好解剖学,必须采用适合这门学科的实际特点的学习方法。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形态描述多、名词多、偏重于记忆是其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把书本知识与解剖标本和模型等观察结合起来,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学会运用图谱等形象教材,正确、全面地认识人体的形态结构。重视实践,以及与临床的知识结合点。大家学习要做到观察标本—亲自解剖—活体摸认相结合。大家要认识到学习本门课程时,尸体标本材料的珍贵,同学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利用一切时间去解剖、观察标本,不能因有点药物的刺激性难闻等就畏缩不全。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希望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实验室标本的辨认和尸体解剖的实际操作。要重视实验,学会运用图谱,联系活体实际;必须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和实际应用,把课堂讲授知识与实验室标本、活体触摸以及必要的临床应用联系起来,如怎样计数肋骨和椎骨数?昏迷病人怎样穿插胃管?有的小儿为何熟睡时张口呼吸?法医学上怎样断定婴儿是产前抑或是出生后死亡?足球运动员容易损伤哪侧半月板?等等。这样同学们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同时通过实践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也避免他们成为脱离实际和死记硬背的知识。(五)静止与动态统一的观点随着生长和发育,人体各器官结构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学习用的标本都是经固定处理过的标本,器官结构只是某一阶段或瞬间的静态图像,必须把静态结构与活体动态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掌握其结构和功能。如四肢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在关节处于不同位置时,其投影线有很大变化;再如胸、腹腔器官的生理位置随呼吸运动的不同时相,也存在较大差异。学习本门课程时除了上述的原则和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观点以及理解与记忆并重的方法外,还应该着重用下面的学习方法去认识和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形态知识。 1.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学习的医学基础课程,让医学生一开始就接受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及自学能力,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养成正确的学习观是非常必要的。这包括: (1)主动学习 同学们要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自觉实践,带着求知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只要志存高远,有奋进向上的志向,就会不断克服困难,主动学习。 (2)超前学习 医学生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一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巳达到的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后者略高于前者。大家在学习中要最大可能地把自身潜力发挥出来,使潜在发展水平不断转变为现有发展水平。要时时向自己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以适当快速过渡与跳跃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3)愉快学习 在学习本门课程中要有信心,充满热情,以愉悦欢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内驱力,可使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有利于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戒和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使人思维敏捷,学习效率提高;而消极情感则压抑大脑皮质的兴奋性。 2.认识大学教学方法与中学的不同,转变学习思想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一直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直线传授知识的方法,而且认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与教师讲的多少有关。教师的作用应是加速学生获得知识的催化剂,即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大学与中学教学上一个最明显的改变是老师减少了讲课时间,强调学生自学,特别是以问题为基础(或中心)的自学。因此,要求医学生要适应教师由教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生由接受式向探求式转化。即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教”的因素减少,而“学”的因素增多,逐步转化为能独立研究过程。反映在教学方法上,“讲授”的职能由传授、灌输知识变成自学和研究上的指导,而“学”的含义也由接受变成理解和探求。由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智力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和造就的大学生应是具有创造思想和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因此,学习上必须转变现有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方法,把现在广为采用的被动的学习方法改变为更加主动的学习,包括同学们自我指导的独立学习以及老师的辅导等方法,学生既接受了教师传授的知识,又掌握了“学会”的本领,教学的目的不是“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而是“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培养学生终身继续学习的能力,这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3.抓住学习重点 本门课程的要求见学习大纲,概括地讲,学习中主要掌握方面,即人体结构的基本特征、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与诊治疾病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特点,大家在学习时要做到有所侧重。 4.重视理解与机械记忆的有机结合 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在学习中特别强调直观性,要充分利用书上插图,多观察实物标本、模型,达到文字、图谱与标本的相结合,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同时,对许多固定结构、名称还需要机械记忆, 并需要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如对某些内容反复刺激、建立起逼真的立体形态、联系记忆以及编记忆歌诀和顺口溜等,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也可把一些内容综合在一起集中记忆,如胸骨角平面有哪些重要结构?上、下肢由于功能上的差异,也必然反映在骨、关节的结构特点上有哪些?整个消化道能防止食物反流的结构有哪些?全身的“三角”结构有哪些?全身的“管”结构有哪些?神奇精密的人体结构中有许多是以“3”来分段的,如成人骨中有机质占1/3,无机质占2/3;股骨颈被髋关节囊的包绕特点;外耳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性部等;还有解剖学上的“人体之最”,如最长的骨、最长的韧带、最长的肌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习乐趣和学习效果。 5.选择自己合适的学习参考书 学习人体解剖学首先要选择一本适合的教材。目前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姚志彬教授主编供同学们使用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相结合的教材—《医用解剖学》,是国内比较好的教材之一,该书以层次叙述和以尸体解剖操作方法为主。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等教材也可参考。此外,根据需要还应选择一定的参考书,如张朝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钟世镇院士主编的《临床应用解剖学》和《临床解剖学丛书》、于频主编的《人体解剖彩色图谱》、初国良、汪华侨主编的《医用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以及一些复习题集和学习指南等。外文参考书主要有《Gray’s Anatomy》,这是一本有近百年历史,已连续出版39版,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极大的、经典的大型参考书,书的内容丰富,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等较新的内容,国内已翻译的出版有第 38版的中文译本。《Method of Anatomy》图文并茂,书中简图和文字叙述有独特的风格和见解。《Cunnigham‘s Textbook of Anatomy》曾11次出版,是一本局部解剖学教材。 主要杂志有《解剖学报》、《解剖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神经解剖学杂志》、《解剖学研究》、《American Journal Anatomy》、《Anatomical Record》等。6.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现在是Internet时代,要特别注意网络学习,广泛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课件和素材库等;准确把握解剖学姿势、人体轴和面、方位术语和英文解剖学名词;注重课堂教学的作用,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从中汲取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学会高效使用教材、提纲、图谱、挂图、标本和模型;多接触标本,不应惧怕尸体和福尔马林刺激,尽早进入角色适应解剖学特殊的学习环境。7.终身学习的观点随着新的医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技术层出不穷,给解剖学带来许多新问题,终身学习将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人们在医学工作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将超过实际工作时间, 终身学习在解剖学中的学习地位和比重也越来越高。如fMRI、PET等先进影像技术的出现,使学习者要从人体断面层次来研究和认识器官结构。所以,学习者要具备高级学习能力,懂得学习策略,充分自主学习、科学学习。学习掌握解剖学知识是艰苦的劳动,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和学习目的,与时俱进,激发学习和求知激情,营造创新性学习氛围,不断进取,学好人体解剖学。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是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园地,旨在加强解剖学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工作紧密结合,

临床合理用药的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作者:XXX XXX XXX【关键词】 合理的用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患者自身的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13/713)[4]。(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1)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容易造成误导。(2)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都是不恰当的。(3)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不能自行增加剂量,特别对于传统药,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4)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应停药就诊,由临床医生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参考文献】1 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 唐镜波.合理用药的评价与实践要点.全军临床合理用药研讨班论文摘要汇编,1990,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 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曹全英.合并用药可能引起的毒副反应.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03,3(24):42.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1.文稿 来稿须能反映该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论著、综述一般不超过4000字,一般论文2000字左右,短篇报告1000字左右。2.摘要、关键词 论著请附300字左右中、英文结构式摘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顺序书写。研究性文章附中文摘要即可。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摘要后附3~5个关键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3.计量单位 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及国际单位制。4.表格与图片 表格采用三线表式表格。表格上必须附表序、表题。图片必须清晰,附tiff格式图片,文中注明图片位置。5.参考文献 必须引用公开发行的近年书刊文献。文内引用处按顺序以右上角码注明,参考文献表应照下列格式,按引用先后附于文末。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期刊:作者.文题.刊号,年,卷(期):页.书籍:作者(主编).文题.书名,版次.出版地,年:起页-止页6.正文层次编号 文章中的分段叙述层次采用1,,;2,,……顶格式书写,段内再分叙时,可加用①②③……连接式书写格式。

聚氨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中科院化学所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就有:单体插层缩聚制备了尼龙6/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热变形温度,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并对插层剂的碳链长度与有机蒙脱土的层间距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PET/粘土、PB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了材料的热性能和阻隔性,其中PET/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速度较PET提高了约5倍。此外还通过聚合物溶液插层及熔体插层分别制备出硅橡胶/蒙脱土及PS/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其中硅橡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得到很大提高,可代替气相白炭黑填充硅橡胶,具有实用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PLS纳米复合材料将会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及其它领域。

导管用的聚氨酯都是TPU。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聚氨酯弹性体是有软段(长链多元醇)和硬段(二异氰酸酯及扩链剂)嵌段共聚合成的聚合物,通过调整这两个链段的比率,可以制备不同硬度的聚氨酯弹性体,硬度范围在60A-84D之间。由于医用级聚氨酯弹性体要求纯度高、反应条件和工艺条件要求苛刻,用量不大,生产技术只集中在少数的几家国外大公司手中,如:路博润、拜耳、巴斯夫、陶氏化学和亨斯迈等。医用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和抗挠曲性,强度高、耐磨损,生物相容性好、无致畸变作用、无过敏反应,血液相容性、抗血栓性能好,且不损伤血液成分,同时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使其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上世纪50 年代,聚氨酯弹性体开始应用于医用材料,最初用于骨修复材料,之后又成功用于血管外科手术缝合用补充涂层。聚氨酯弹性体作为一种医用材料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种医用聚氨酯弹性体迅速被开发出来。上世纪80年代初,用聚氨酯弹性体制作人工心脏移植手术获得巨大成功,使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应用聚氨酯弹性体开发的医疗产品主要有人工心脏辅助装置、人工血管、各种导管。人工心脏以及心脏辅助装置对材料的性能是多方面的,临床实践证明,聚氨酯弹性体在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耐久性等方面均优于其他橡胶,成为国内外研制人工心脏及其辅助装置的首选材料。目前,人工心脏用聚氨酯弹性体有几种已商品化如Biomer、Cardiothane、Pellethane、Tecoflex EG等。聚氨酯弹性体良好的弹性、血液相容性以及与天然血管的顺应性成为制备人工血管良好选择。首个应用于人工血管的TPU是Covita公司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其商品名为Corethane。据有消息称美国的美国莱斯大学研究团队已经生产出了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弹性体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小直径的人工血管。小直径人工血管由于血液凝结或组织堵塞的原因使得其他材料无能为力。当前,在我国医用导管大多采用的原料是软质聚氯乙烯,在医用输注器械中的用量超过10万吨/年,但材料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和添加在其中的增塑剂DEHP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TPU的生物性能、机械性能以及加工性能均与PVC相当,甚至更加优异,同时无毒,且不需要添加助剂进行加工。因此在医用导管方面,TPU从理论上有替代PVC的可能性,统计资料表明,仅美国每年就有万吨聚氨酯弹性体用于医用导管的生产,各种导管产值已超过20亿美元。世界年销售各种导管已达数十亿美元。TPU的唯一不足的是医用级TPU价格昂贵,目前主要是应用于高附加值精密介入导管的开发,如:留置针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电生理导管、造影导管、扩张球囊导管、微导管等。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和软质聚氯乙烯共混树脂,可制成各种医用特殊输液和输血装置,用聚氨酯弹性体制作的双压胶管的内胶层,能防止聚氯乙烯中增塑剂向溶液中迁移。用此种材料生产的血袋能够有效解决单独聚氯乙烯材料制成的血袋所存在的增塑剂迁移问题。此外聚氨酯弹性体还应用于气管套管、人工假肢、义齿、计生用品、体外循环血液管路、医用连接管路和介入耗材的涂层材料。在欧美发达国家,医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早已商业化而且新材料、新用途仍在持续开发中,而在国内,这一市场还未被真正开发,很多产品一直靠进口,与国外差距甚大。有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对TPU的需求量每年将以20%的速度持续增长。所以,在国内医用聚氨酯弹性体材料的研究迫在眉睫。

首先很高兴为您解答,背景和意义浅成低温热液脉型和角砾岩型金矿床有关的大气水为主的热液系统等。近年来花岗岩ISMA成因类型的划分研究发现,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产出的构造背景及在地壳中的部位不《聚氨酯合成及应用发展研究毕业论文》 聚氨酯(PU)树脂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的一种具有氨基甲酸酯链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研究背景是指论文课题在国内外现状、发展历程之类的;而意义主要是指这个东西在当下还不行,就诸多不足而言还存在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怎么写,您看这样可以不

聚氨基甲酸脂或异氰酸脂聚合物。聚氨脂是一种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弹性体,其优异独特的综合性能是普通的塑料和橡胶所不具备的。 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下面就一起看看 pu聚氨酯 产品与特点以及 pu聚氨酯 应用范围吧。

聚氨酯简介

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产品应用领域涉及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

PU聚氨酯产品与特点

特性:聚氨脂弹性体具有耐磨耗、耐化学腐蚀、抗张强度、高弹性、耐高压荷重、耐磨耗强度高、吸震性强、耐撕裂,耐辐射,高强度,高承载和减震缓冲等良好性能。同时具有较宽的硬度范围,从邵氏A10—100。目前已有超过邵氏A100及以上的产品。具有优越的用于吸震,减震缓冲垫板,比金属弹簧耐冲击,不伤模具。

主要产品:

1、聚氨酯板、棒、管。

2、工业配件:套管、挠性联轴器、油封等、工业胶棍、造纸设备、印刷、化工、木材加工设备、各种机械材料、各种五金摸具弹簧等。

3、工业轮:PU承载轮、滑板轮、工业脚轮、电梯轮、叉车轮、

4、丝网印刷刮刀:丝网印刷用的各类胶刮。

5、各种性能PU预聚物。

产品特点:

1、耐磨性好,是一般橡胶的3-5倍。

2、硬度范围广,邵氏A10至D75。

3、耐油、耐腐蚀、耐溶剂性好。

4、扩张强度和抗撕裂强度高。

5、弹性高,压缩永久变形率低。

6、良好的与金属粘合力。

pu聚氨酯应用范围

一、 家具 业应用

1.油漆、2.涂料、3.粘合剂、4. 沙发 、5. 床垫 、6.座椅扶手。

二、 家用电器 应用

1.电器绝缘漆 2.电线电缆护套 3.冰箱、冷柜、消毒柜、热水器等保温层 4.洗衣机电子器件防水灌封胶。

三、建筑业应用

1.密封胶、2.粘合剂、3.屋顶防水保温层、4.冷库保温、5.内外墙涂料 6. 地板 漆、7.合成木材、8.跑道、9.防水堵漏剂 10 塑胶地板。

四、交通行业应用

1. 飞机、汽车内饰件座椅,扶手,头枕,门内板,仪表盘,方向盘,保险杠,减震垫,挡泥板 2.地毯衬里,油漆 3.保温绝缘部件、管路 4.密封垫圈。

5.防滑链

五、制鞋、制革业应用

1. 鞋内、外底 2.粘合剂 3.皮革整饰剂 4.人造革、合成革涂层。

六、体育行业的应用

塑胶运动场地(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场地、跑道的铺设),运动服装(舞蹈服、泳衣、舞蹈服);运动鞋、滑板车。

总结:关于pu聚氨酯产品与特点、pu聚氨酯应用范围的相关信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哦,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