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南华大学论文毕业论文导师

发布时间:

南华大学论文毕业论文导师

南华大学药学研究生毕业非常有价值,学生们可以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为药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任务做出更大的贡献。此外,南华大学药学研究生还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未来药学行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华大学最厉害的教授如下:

毕磊,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分别赴日本国家材料研究所(NIMS)和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进行研究工作。

现任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

其研究方向为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120余篇,论文引用超6000次,H因子49。

其中有6篇研究论文被选为期刊的封面(封底)论文,有10篇论文入选过ESI前1%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

现担任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期刊编辑、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期刊青年编委、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期刊青年编委。

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入选湖南省2020年度“百人计划”青年专家。

南华大学士木研究生导师非常出色。他们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并帮助学生发掘和发展自身的潜能。他们还能够协助学生了解有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帮助学生制定有效的研究计划,并提供实时反馈,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同时,他们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南华大学士木研究生导师无疑是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功的最佳助手。

南华大学研究生导师名单如下:

韦悦周 于涛 王季 王孟 王晓冬 毛飞 尹岚 宁顺艳 左国平 冯松 朱志超 向东 向立平 刘龙成 刘敏 刘红娟 刘紫静 罗文 汤贤 郑波 杜丹 殷祥标 李小华(物) 李新霞 肖德涛 吴喜军 何正忠 宋英明 张力 张旭 张振华 陈珍平 周青芝 单健 赵立宏 赵修良 赵鹏程 贺三军 胡创业 夏良树 屈国普 唐泉 黄千红 曹锦佳 龚学余 康玺 隋阳 彭安国 程品晶 谢金森 颜拥军 冀东 戴立操 冯文东等。

南华大学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

截至2018年9月,学校设置教学学院18个,拥有直属型附属医院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11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5个;开办以工学、医学为主,并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的本科专业73个。

扩展资料:

1、学科建设。

国防支撑学科:分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国防特色学科:核安全与核应急技术、核燃料循环、铀矿冶生物技术等。

湖南省重点学科:核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内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矿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工程、药学、基础医学。

湖南省优势特色学科:核科学与技术。

2、教学建设。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预防医学、矿物资源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国防重点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防紧缺专业:核技术、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国家管理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商管理、过控装备与控制工程、矿物资源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选导师

如果就办学水平、专业实力而言,华南农业大学的实力最强的专业毫无疑问就是农科类专业,其中又以农学、兽医、植物保护这三个专业实力最强。曾经在华南农业大学工作过的中科院院士之中,一半以上是属于植物保护专业之中的“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 而农科类专业的周边专业之中,则以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这两个专业水平最高。这两个专业分别是华南农业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学院的龙头专业,集中了这两个学院的大部分高级教研人员和科研力量。除了农林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之外,属于农科类周边专业的专业还有生态学、木材科学与工程等,都是华农水平较高的专业。 但从近10年的高考招生经验之中可以知道,凡是华农的优秀本科专业,在招生时都是绝对的大冷门专业。而一些与农业无关的专业,如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管理大类专业”、英语专业、法学专业等,虽然本身不是华农的强项,但却异常热门,每年的招生都相当火爆,录取分数线更加是高得惊人。这个也是华农的非农专业自2000年以来快速扩招的原因之一。 至于从就业角度而言,华农本科毕业生之中就业较好、待遇较高的仍然是传统的文理科专业,如: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至于经常被学校与媒体吹嘘的农科类专业,反而有点言过其实。电视台经常报道的华农某农科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回家乡务农创业,用学到的高新农业知识发展家乡农业,其实只是万中无一的特例,根本不具普遍性,而是正府与媒体联手吹嘘的产物。华农真正就业好的本科专业,始终是金融、会计、计算机等这些社会上的那些需求量大的热门专业。 就像华农会计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一般来说在大四下学期毕业之前,多数都可以在广州市本地的大企业之中,找到对口的会计工作岗位。转正后的工资,在扣除医保社保公积金之后,一般都有3500左右,对于一刚刚从大学毕业的毕业生来说,算是不错的了。

关于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将要谢下帷幕,大家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有准备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排版与装订

1、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用。

2、行距:全部采用倍行距。

3、页码:每页下端居中,全部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序,如1,2,3等,不要写“第1页”或“-1-”等。

4、页眉:全部不加页眉。

5、分页: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等各部分都应分页。

6、页面大小:全部采用A4纸。

7、封面用230克浅蓝色虎纹纸。

8、装订:一律左侧装订。

二、封面

1、学生可根据论文内容,分别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或“华南农业大学毕业设计”封面,封面格式可从校园网教务处网页“表格资料”中下载,并按格式填写内容,网址为:

2、题目

(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如题目太长,建议采用副标题。如2人或多人同做一个大项目论文(设计),题目相同时一定要采用副标题。

(2)在校园网上下载封面后,在题目栏和副标题栏输入汉字后,即可自动生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或副标题。

3、作者姓名

在“作者姓名”栏输入学生姓名后即可自动生成“作者姓名”,学生姓名前不要加“学生”或“作者”等字。

4、指导教师

(1)在“指导教师”栏输入教师姓名和职称后,即可自动生成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

(2)如多位教师指导,可在“指导教师”栏继续输入,最多可输入3位指导教师。

(3)指导教师职称应用全称,如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不能用“高工”等简称,副教授不能写“付教授”。

5、学院名称

在“学院名称”栏输入学院全称,即可自动生成。

6、专业名称

在“专业名称”栏输入专业全称,即可自动生成。

7、论文提交日期

在“论文提交日期”栏,用阿拉伯数字输入年月日后,即可自动生成。

8、论文答辩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用阿拉伯数字手工填写(黑色墨水)。

9、答辩委员会主席和评阅人用手工填写,只填姓名,不填职务。

三、摘要

1、摘要置于封面之后,自成一页。

2、摘要页不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3、“摘要”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留4个字距。

4、摘要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5、摘要字数为600字左右。

6、“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小4号字,与摘要正文左对齐。

7、关键词3-6个,宋体小4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

四、目录

1、目录置于摘要之后,“目录”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距。

2、目录中之中文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3、目录中各层次标题与正文层次标题同,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排序,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圆点“.”相隔,如

2

一般不要超过4级层次。

4、层次标题序号一律左对齐,页码右对齐,中间用小黑点连接。

5、摘要不编入目录中。

6、致谢、参考文献、英文摘要、附录、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一律不编序号。

五、正文

1、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题末不加标点符号。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字连续编号,如:“1”,“”,“”,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一级标题从前言起编,一律用黑体4号字,左顶格。

2、二级标题用黑体小4号字,左顶格。

3、三级标题用楷体小4号字,左顶格。

4、正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体小4号字。

5、各级标题与段落之间不留空行。

6、图、表与正文之间上下各空一行。

7、图应有图题,放图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图1,图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图题。

8、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字距写表题。

9、表一律采用三线表。

10、图题、表题与图、表之间不留空行。

11、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是应用计算机软件的,尽可能用公开发行的程序。如果是自编的,应在文体后的附录中列出程序。在数表中各试验数据的平均数之后应列出平均数的标准误(.),而不应列出标准差(.)。对各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只需用一个显著水平(α=,α=,或α=),应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DMRT 法)。

12、文中所用的量度单位按“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中“附录B量和单位”的规定,如公斤用kg,公里用km,毫克用mg,千瓦用kW等。

13、文中如果采用英文字母缩写的,应在第一次出现时就把英文的全称写出,如:GNP(Gross National Produd)、小菜蛾DBM(Diamondback Moth)。

14、文中的拉丁学名采用右斜体字母。第一次出现属名时不能用缩写字母。

15、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可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也可采用顺序编码制。

(1)著者-出版年制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时,引用文献的标注内容,由著者姓氏和出版年构成。若引文时只写作者,则在其后加圆括号写出文献的出版年,若引文时只引成果内容而未引出作者,则在其后用圆括号标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之间用“,”号相隔。例如: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O’Callaghan,et al,1965;曾德超等,1979;马廷玺,1978)。TH西涅阿科夫等(1981)曾建立了用解析法所需要的6个线性方程式。

……按曾德超(1986)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悬挂机构的设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Fox et al,1982)……

(2)顺序编码制: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六、致谢

1、致谢置于正文之后,“致谢”两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距。

2、致谢正文用宋体小4号字。

七、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四字用黑体4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1个字符。

2、参考文献只列入与论文(设计)研究关系密切的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

(1)“著者-出版年”制参考文献编写格式:中文的先列,外文的后列。中文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外文(先英文,后日文、俄文、法文、德文,其他文字)以姓氏的第一字母为序。如果作者为3人和3人以下的,全部作者列出;3人以上的作者只列前3人,并在第三者后写“等”字,各参考文献前不加序号。

参考文献如为期刊,可按以下格式列出:

作者姓名. 出版年.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期刊无卷号,则为“(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庞雄飞. 1990.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17(1):1-6

参考文献如为专著,可按下列格式列出:

作者姓名. 出版年. 专著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名. 起止页码 例如:

Osamu Kitani. 1999.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ichigan:

ASAE. 139-163

(2)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编写格式:各条文献按在正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完整,内容应明确,各个项目的次序和著录内容应符合规定。

参考文献为期刊时,按下列格式列出:

著者(外文姓前名后,3人和3人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人,后写“等”字). 题名. 期刊名. 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如期刊无卷号,则为“出版年,(期号):起止页码”,例如:

庞雄飞. 种群数量控制指数及其应用. 植物保护学报,17(1):1-6

参考文献为专著时:

著者. 书名. 版次(第1版不标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

Osamu Kitani.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ichigan:

ASAE,1999. 139-163

八、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上方应有论文的英文题目,采用Times New Roman 4号字,加黑,居中排列,题目中的每一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Meliorating of Nutritive Soil Modifier on Acid Soil。

2、作者只写学生名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居中排列,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用大写:如 Song Nianxiu。

3、作者单位应包括学院、学校、广州、邮编,前后用括号,如(College of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4、英文摘要前“Abstract:”与摘要用同一号字号,加黑,左对齐。

5、英文摘要中,英文的写作要符合科技英语的写作习惯,不要用第一、二人称,应用第三人称;表达的意思要简明、通顺,没有重大的语言错误。

6、“Key words:”与摘要要用同一号字号,加黑,左对齐。各关键词之间距离2个字符,不加标点符号。

九、附录

如有附录,放在英文摘要后,并应编入目录中。

十、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如有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应放在中文摘要之后,目录之前。

十一、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1、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装订在毕业论文(设计)的最后面。

2、评定内容一般用手写,也可打印。

3、评分标准: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绩可用百分制记分,总成绩用五级制记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答辩委员会签名一般由主席签名。

知识扩展:安徽农业大学论文格式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格式

1、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页眉边距:23mm,页脚边距:18mm

2、题目:黑体,三号,居中;

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宋体,小四号;单位,宋体,小五号;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和关键词宋体五号加黑,内容小五号;

标题:论文原则上只分至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左对齐,行距25磅

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左对齐,行距20磅

三级标题:黑体,五号或10pt,左对齐,行距16磅

为便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后及字间距可适当调节,

3、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4、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可参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5、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要采用斜体(如:拉丁文)。

6、封面、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采用学校的统一模板和格式。

二、毕业论文的组成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式应按下列次序:

1、论文题目

2、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

3、中文摘要

4、关键词

5、前言

6、正文

7、参考文献

8、英文(外文)摘要

9、致谢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结构包括:

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开题报告,和目录页等;

2、主体部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及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前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英文(外文)摘要,致谢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理科一般不少于6000字。

3、附录部分:设计图纸、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性能简介,照片和翻译论文、资料的原文、计算机程序。

4、结论:指导教师审阅意见、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装订顺序

1、 封面

2、 开题报告

3、 目录页

4、 正文

5、 指导教师审阅意见

6、 评阅人评阅意见和答辩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

7、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四、论文提交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通过后,学位申请人根据答辩组提出的要求认真进行论文修改,按照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格式、书写规范进行排版,按顺序装订后上交一份完整的纸质论文到学院,由学院统一上报学校存档,同时,提交电子版毕业论文(设计)到学院。

1、电子版学位论文应与印刷本内容一致;

2、电子版学位论文应集合为一个word电子文档。电子版论文一律以姓名专业.doc命名。如:张环工.doc。

请各位同学在答辩后认真检查自己的论文书写格式,如有不规范的将视为不符合要求论文处理。请各位指导老师严格把关,确保所有的论文按照规范书写,装订,上报。

拓展资料:

华南农业大学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简称“华农”,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为广东省“211工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111计划”,粤港澳高校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由原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1984年,更名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天河校本部4457余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余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2万平方米;设有25个学院(部),102个本科专业;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职工约3386人,其中专任教师2325人,博士生导师30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药学系是华南地区农药学人才培养中心和生物农药研发基地,是我 国植物性农药研发人才的摇篮。全系现有教职工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中级职称4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2人。学科带头 人徐汉虹教授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珠江学者。 农药学系依托实验室是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昆虫生态毒理农业部重点开放实 验室、华南植物性农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农药工程与安全评价中心,依托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昆虫学和广东省重点学科-农药学,是国家农药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植物源农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单位,广东省农药标准委员会主任单位和广东省 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是农药学、昆虫学和生物制药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农药学系具有悠久的历史。1939年,我国著名昆虫学家、昆虫毒理学家赵善欢院士留美归国 后,开始系统研究植物性农药,经过三代人60多年的努力,在植物性农药的研发上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沉淀,其影响贯穿我国植物性农药发展史 。1952年,赵善欢院士创建华南农学院杀虫剂研究室,在我国率先开设《植物化学保护》课程。1962年,开设了《昆虫毒理学》和《昆虫生理 学》等课程。1980年8月,经农业部批准成立昆虫毒理研究室。受农业部委托,举办2期全国高等院校化保师资培训班,举办多期农药培训班, 学员800余人,为全国农林院校培养了大批师资力量,为植物化学保护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2001年,在原植物化学保护教 研室的基础上,经批准正式成立农药学系。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药学系拥有3000m2的教学科研用房,拥有植物化学保护教学实验室、农药残留检测 室、昆虫生理生化实验室、细胞培养与生测室、植物化学实验室、昆虫毒理实验室、农药生物化学实验室、农药安全评价实验室、农药合成室 、生物技术实验室、昆虫电生理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实验室、气相与气质联用实验室、流式细胞仪分析室、天平室、分光光度计室、显微镜 室、植物性农药中试车间等功能性实验室,建有面积近2公顷种植206种杀虫植物标本园,试验研究用网室200m2、养虫室80 m2,种植供试作物的耕地约2000m2,资料室1个(100m2),会议室1个(30座),学术报告厅2个(80座和40座) 。 拥有价值约2400万元的仪器设备,拥有Bruke600兆核磁共振仪、气-质联用仪、流式细胞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 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电生理仪、电化学分析系统、FPLC蛋白质纯化系统、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双回流二 次蒸馏水器、分子蒸馏仪、荧光显微镜、体视镜、冻干机、光照培养箱、低温冰箱、大容量高速冷冻离心机、叶面积测定仪、Potter喷雾塔等 仪器设备。具备充分的生物试验材料,拥有主要作物、蔬菜的常规病害的病原菌,如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 等,常年饲养小菜蛾、亚洲玉米螟、斜纹夜蛾、敌菜夜蛾、家蝇和致倦库蚊等重要农业害虫和卫生害虫,常年培育松材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 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斜纹夜蛾和粉纹夜蛾的离体细胞培养体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农药学系在昆虫毒理学、昆虫生理学、植物化学保护、植物性农药、光活化杀虫 剂、害虫综合防治、农药加工与配制、农药残留检测与污染治理、农药生物技术等方面和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是在赵善欢院士开创的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领域中,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本系先后对我国900余种植物进行了生物活性筛选,首次发现50多种植物的杀虫活性 、20多种植物的杀线虫活性和10余种植物的杀螨活性,对印楝、鱼藤、非洲山毛豆、黄杜鹃、紫背金盘、羊角扭、万寿菊、鳢肠、孔雀 草、黄缨菊、观音坐莲、微红新月蕨等60多种植物中的农药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和结构鉴定,系统研究了鱼藤酮、印楝素、三联噻吩、闹 羊花素、羊角扭甙、黄缨菊素等30多种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研制出绿晶、全敌、欧美德、异羊角扭甙、椰甲清、闹羊 花素等10多种商品化农药,其中印楝素、异羊角扭甙和闹羊花素为国内首次登记,杀虫剂产品由30多家企业转化生产销售并出口,成为我国绿 色食品生产和无公害农业生产的推荐使用农药。 建立了我国最大农药活性植物标本园,引种国内外农药活性植物200多种。首次将印楝成功引种到我国,在云南、四 川和海南等地种植印楝100万亩,将非洲山毛豆引种到广东,成为鱼藤酮的新资源,形成了特色产业链。印楝已成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绿色屏 障,使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聚宝盆,印楝的成功引种被认为是我国继橡胶树引种后的又一创举,成为四川省政府督办的一号工程,云南省21世 纪支柱性产业、海南省建设生态省的主要项目。 在研究昆虫与植物关系的基础上,开辟了光活化农药研究领域。系统调查筛选了我国光活化杀虫植物 ,分离鉴定出系列光活化杀虫成分,并研究其杀虫活性和作用机理,通过制备纳米微胶囊剂,成功将光活化农药用于农田系统。这些开创性研 究奠定了我国光活化农药的研究基础,使光活化农药的概念在国内农药界广为接受,并引发了国内许多单位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 首次提出“导向农药”的新概念,建立了“导向农药”研究理论体系,引领农药向智能化、靶向化方向发展。 2000年以来,获省部级奖励40多项。在植物性农药的研究上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届全国发明 创业奖、广东省首届优秀发明专利金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20多项。杀虫剂产品“椰甲清淋溶性粉剂”先后获得广东省优秀发明专利金奖、教育部科 技进步二等奖、第十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发明奖和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等奖励。学科带头人徐汉虹教授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 者、丁颖科技奖、广东省劳动模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等奖励或称号。胡美英教授先后获得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丁颖科 技奖、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奖励和称号。 从1997年以来,先后承担国际课题8项,“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多项,省部级课题5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申请专利90余项,其中35项获得授权,出版教材和专著 16部,主编了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教学统编教材《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一、二、三和四版)和《生物农药》,《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和 《光活化农药》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杀虫植物及植物性杀虫剂》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研究生教育统一推荐用书。 农药学系系主任为徐汉虹教授,党支部书记为曾鑫年教授,副主任为杨晓云副教授。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委员会主任为徐汉虹教授。 教职员工有:徐汉虹,曾鑫年,胡美英,万树青,杨晓云,廖美德,钟国华,张志祥,周利娟,黄继光,翁群芳,胡琼波,刘承兰,田永清,江定心,罗建军,刘新清,黄翠玲,陈菊胡美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兴宁市人,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保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参加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全国植物化学保护进修班学习。1982-198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校进修研究生的主要课程,成绩优秀。 1988年2月-7月考入农业部在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学习,获结业证书。1988年至1990年在美国犹他大学合作科研,进行黄杜鹃、青蒿、印楝等杀虫植物对农业害虫的作用研究,以生物活性跟踪法对黄杜鹃等杀虫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抽提、分离和结构鉴定工作。曾任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植物保护系副主任,现任农药学系主任、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副主任、昆虫毒理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经济科技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四害防治学会药械组组长。曾先后多次荣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国家和广东省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优秀指导老师、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校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校优秀党员、校“九五”科技研究先进工作者、校研究生优秀导师等荣誉,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主持国家和省级课题30多项,获得奖励9项。其中国际合作课题有"荔枝蒂蛀虫辐照检疫处理研究"、"柑桔锈螨辐照检疫处理研究",该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课题有"闹羊花素-Ⅲ杀虫机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闹羊花素对昆虫产卵忌避化学感受蛋白研究”等四项,并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省部级课题有"杀虫植物黄杜鹃的毒理及应用研究"、“果蔬农药残留高效降解酶分离纯化及其工程菌构建”等,主持的“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获广东省农业推广一等奖和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三等奖;作为主要参加人研究的"川楝素杀虫乳油的研究"获199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羊角扭甙植物性杀虫剂的研究"获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印楝素杀虫剂的研究"1997年通过部级成果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专利金奖。发表论文160多篇,包括“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J. Appl. Entomol.” 、“ J. Nat. Prod.” 、“Entomology Sinica”、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植物保护、昆虫知识等著名杂志,参编教材4部。在教学上,主讲研究生的农药学、昆虫生理学、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昆虫毒理学、农药剂型与加工制备和本科生的植物化学保护、昆虫毒理学、昆虫学专业英语等课程。多年来共培养研究生63名,其中博士生16名,硕士47名。

华南师范大学大专毕业论文

一、自考专业的实践考试,是与其他课程一起同时报名。一般都是很容易过的,你也无须做准备。报名后,主考院校会提前通知你,何时上课,地点,学费等,到时候你按照要求到主考院校报到上课,一般上完课过一二天就要考试,试卷由主考院校出题,也有可能就是出卷子的老师给你们上复习课的,比较简单的。二、自考论文的程序:1、按照其他科目一样报名,有论文这个科目的,报名费用大约20元左右。2、报好名后,自考办会联系你这个专业的主考院校,主考院校会通知你参加论文的培训(建议参加论文培训,一般论文是有不通过率的,如果你不参加培训,基本上是不能过关的)3、按照主考院校的通知的时间、费用等事项参加培训,并给你安排指导老师。4、根据主考院校的论文写作时间表,按计划写论文,多与指导老师联系修改你的论文。论文的题目是自己想的,你的指导老师也会根据你的情况和要求,除一些论文题目让你选择。5、按照论文的计划,打印成册上交给主考院校,参加答辩。6、论文的报考是没有有效期的,这次没通过,就算结束了,要到明年重新报名。

华南师范大学2021年关于自考毕业论文相关事项的通知一、报考条件须修完对应专业考试计划中任何8门及以上课程且成绩合格二、报名与报考:2021年3月8日—2021年3月15日(18:00截止)1.系统注册请登录报考系统(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准确填写个人信息并完成注册2.报名:点击页面“学生登录界面”按键,登录进入报考界面后,填写报考信息:各课程考试成绩和考生信息简表验证码,上传考生信息简表。(信息简表验证码从省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上下载),填报完成后“保存信息”,核实无误后“提交个人信息”注意:①个人信息必须提交才算完成报考。报考信息表请自行备份留底,并记录下自己的论文报名编号(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②务必保证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否则可能导致报考失败,后果自负3.报考资格结果查询:2021年3月15日起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报考资格审核结果三、收费标准1.收费标准:报考费37元;培训费1380元(注:培训由考生自愿报名参加,培训开始后不予退费)2.网上缴费时间:3月15日-3月17日(18:00截止)3.交费网址:(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用户名:身份证号,初始登录密码:000000)缴费成功请自行截图存底。注意须完成报名报考的程序,才能进行缴费;不接受现场报名。4.报考且选择参加培训的学员需缴纳报考费37元和培训费1380元,不参加论文培训的只需缴纳报考费37元四、论文终稿提交:4月20日—4月30日(18:00截止)1.取得论文资格的学员,于4月20日-4月30日登录报名系统(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点击进入“论文终稿上传”界面(将在4月20日开放),上传论文终稿2.上传的论文稿件应包含论文终稿和查重报告(注:①论文文件为word格式,含论文封面,命名为“专业+论文报名编号+姓名”(如“人力资源管理+110001+姓名”),大小不得超过30M;②查重报告为pdf格式)3.论文一经提交,视为正式交稿,不得以任何理由修改、替换论文。五、论文答辩:5月16日1.论文初审结束后,取得答辩资格的考生名单将在5月12日左右在学院网页发布(请复制到浏览器打开),未取得答辩资格的考生名单不做另行公布。2.答辩的具体形式和办法届时将在学院网页后续通知中颁布,请密切留意。

不会收录,但会查重。自考毕业是不去上学的只是拿到毕业证,根据学校的要求满足了之后可以拿到学位证。毕业论文是高自考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是花很大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

具体看学校网站的通知进行报考

西南大学毕业论文导师

邓磊,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1957年4月生,重庆市人。重庆市命名的首批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长期从事泛函分析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工作是非线性算子方程、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迭代计算、KKM理论及应用。在国内外“J. Math. Anal. Appl.”、“Nonlinear Anal. TMA”、“Acta Appl. Math.”、“Bull. Austra. Math. Soc.”、“Inter. J. Math. Math. Sci.”、“Acta Mathematica Sinica”、“数学年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Iterative approximation of Lipschitz strictly pseudocontractive mappings in uniformly smooth Banach spaces》获得Adam Klein, Vice President, ISI Asia-Pacific Division 颁发“ISI Citation Classic Award”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2002年申报的成果《泛函分析及其在微分方程中的应用》,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担任西南大学“数学建模竞赛”总教练,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国际和国内一、二等奖。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副教授有:一、李方元教授李方元,男,1955年生于重庆,文学博士,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1995-1999)和华中师范大学(2003-2008)两所音乐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办硕士、博士授权点评审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评审专家;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学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音乐专业教育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中国音乐史、音乐文献学、音乐教育。二、蒲亨强教授男,汉族,1952年生于重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系主任,文学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通讯评审专家。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新加坡道教学院荣誉教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研究,曾赴美国密西根大学音乐院、香港、新加坡等地道教学院访问讲学,发表专著8部,合著3部,合译著1部,论文百余篇。三、戴雄教授戴雄,1956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本科学历,1985年去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学习,1987年回到学校。现为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声乐教学与表演方向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第四届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从事声乐教学和音乐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和参编音乐教材十部,完成省级、校级教学科研项目两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核心成员。四、朱春铃教授朱春铃:1961年生于重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表演系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校艺术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委员会手风琴电子琴学术委员。五、罗卉教授罗卉:女.重庆人,汉族,共产党员。1957年6月生。现为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原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77级本科生,1982年1月毕业留校任教。获学士学位。1986年攻读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声乐教学与表演”专业研究生,1989年获硕士学位。1993年6月被聘为副教授。曾担任全国“金钟奖”声乐比赛重庆赛区评委,以及重庆市电视声乐大赛评委,重庆市声乐考级评委,全国英才选拔赛评委。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协会会员。,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党委委员。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近三十年来,担任音乐学院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声乐课程教学。一直兢兢业业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音乐教育人才。并在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举办了五届“教学音乐会”。受到了师生们与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曾发表论文、译文、编写教材等,在艺术实践方面成绩显著,曾举办“独唱音乐会”。多次参加全国、市、各类大型文艺演出,获全国、省、市专业声乐比赛奖。参加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等大型演出中担任独唱,领唱。并由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播出。六、郑茂平教授郑茂平:男,心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人。1995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声乐表演与教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毕业于西南大学心理学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第七批国家级特色专业——“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负责人。中国音乐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美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学特色专业负责人,西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教育部认知与人格研究”重点实验室特邀研究员,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05年晋升副教授,2006年遴选为“音乐审美心理”、“声乐表演与教学”方向硕士生导师,,2011年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音乐心理学、声乐、音乐美学、声乐语音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目前已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各种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部,专著4部。七、李柯教授李柯,1974年生于重庆。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前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第一小提琴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现任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自幼随其舅及范绍台、杨宝智教授学习音乐,于1985年以专业第一名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免试直升该院附中及大学。2014年回到阔别了三十年的家乡,被聘为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担任小提琴教学工作及该院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八、曾臻副教授曾臻:女,现年50岁。副教授。1977年改革招生制度后首批考入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琵琶专业。1982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至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原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至今。现主要讲授:艺术概论,琵琶,古典吉他三门课程。此外,还发表有散文、杂文、歌词等,并有绘画作品《晌午》入选重庆市妇女儿童书画展览。九、张碚副教授张碚,男,福建福州人。1959年3月1日出生。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社会音乐教育高级考官,曾任学院副院长。2002年7月当选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978年9月考入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师从小提琴教育家胡惟民教授。在校期间曾多次赴京、沪等地求学,得到小提琴教育家熊天声、李克强等人的指导。1982年毕业后,在重庆市歌舞团乐队工作。1983年底调入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工作,担任小提琴教师。1986年9月至1987年7月在西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半脱产学习英语一年。1987年9月到1990年7月在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担任音乐学院曲式学、音乐作品分析课的教学工作至今。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参加西南师范大学骨干教师英语课程强化班的学习,2002年9月到2003年1月在四川大学出国人员培训部强化俄语学习,并于同年3月20日由国家出国留学基金委遴选为首批艺术类留俄访问学者,派往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学习十二个月。师从博士研究生导师,米哈依.约瑟伐维奇教授。先后在四川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学术论文《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结构研究》、《论普罗科菲耶夫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结构特征》等数篇。十、王红副教授王红,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大提琴学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专业,现任教于重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系。西南大学交响乐团乐队长。2006年第二届全国爱琴杯大提琴比赛评委。主要教学及研究方向及教学经历:大提琴表演专业教学,同时担任音乐理论和室内乐合奏课教学任务。十一、吴艳副教授吴艳:女,四川成都人,副教授。1963年生,文学学士。声乐硕士研究生导师。1980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1984年毕业。1988年考入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助教进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1989年结业。2004年9月被教育部选送去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进修学习,2006年6月学习结业回国。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教授了各种层次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材。他们中有一些人在各种声乐大赛中获奖。2002—2004学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1998年参加全国第八届大红鹰杯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美声唱法优秀歌手奖。参加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教学曲库第(5)分册演唱提示撰写。发表论文6篇。十二、刘子殷副教授刘子殷,女,1962年生,副教授,音乐学声乐教育与表演艺术方向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曾任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重庆分会会员,重庆声乐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重庆分会会员。十三、陈蕾副教授陈蕾:女,副教授,1964年9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委员会评委,重庆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学习;-: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学;-,天津音乐学院学习;-,沈阳音乐学院学习;-,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学;,重庆北碚朝阳职业高中支教;-,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班学习;-至今,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教学。1996年—2000年担任96级本科年级主任工作;2002年—2006年担任2002级成教年级主任工作。2008年荣获德中同行欧米勒国际钢琴公开赛总决赛优秀钢琴育人奖;2008年荣获东方青少年艺术明星推选活动重庆选拔赛优秀园丁奖;2009年荣获东方之星艺术盛典优秀园丁奖;2010年荣获第五届香港中华文化艺术节国际音乐艺术大赛优秀导师奖。1999年11月指导96级学生邹新参加99“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邹新荣获本科组“五项全能”二等奖。指导09级学生刘诗诗获“德中同行”钢琴大赛重庆赛区演奏组银奖、综合素养组特金奖,“博兰斯勒”杯全国钢琴大赛青年组金奖,“国际音乐艺术大赛”(香港)公开组金奖、成人组银奖、肖邦练习曲组银奖等。十四、刘之副教授刘之: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81年7月毕业于贵州艺术学校音乐科,1984年9月考入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分配到贵州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现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任教。1994年9月调至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99年12月调入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任教至今。在以上三所大学任教期间,担任作曲技术理论系列课程以及钢琴配奏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995年5月获湖南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艺术比赛一等奖,2001年8月获文化部第二届“蒲公英奖”创作铜奖,2008年作品《乌蒙古歌》获重庆市首届民乐大赛原创作品二等奖。2002年评为重庆市首届学术技术代头人后备人选。十五、冯丹副教授冯丹(女,1963-)1984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1985年7月至1987年7月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现为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钢琴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考级委员会评委。主要从事钢琴教学工作,担任本科、硕士研究生的钢琴课及《钢琴艺术史》专业理论课教学。曾荣获西南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编写了《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教学版)》、《巴赫二部创意曲集(教学版)》2部教材,翻译出版专著《钢琴艺术三百年》,发表论文6篇,出版发行钢琴教学CD《拜厄钢琴基本教程——钢琴与乐队》。十六、汪高原副教授汪高原,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考级委员会考官。1982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中师教师。1986年考入西南师范大学音乐系,90年留校任教。曾在西南师范大学教学比赛中获奖。十七、赵飞副教授赵飞:1957年6月生,女,汉族,祖籍山东昌乐。文学硕士,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1987年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大学毕业;1995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78年—1988年就职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89年至今,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执教。先后任西南大学文学院、音乐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音乐文学、艺术学、汉语艺术语音学及高校应用写作等教学与研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常年主讲汉语语音、歌词创作概论、中国歌诗鉴赏、应用写作等课程。曾获西南大学“优秀课堂教学奖”、“优秀教师奖”等奖项。十八、刘方洪副教授刘方洪: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重庆市学校艺术教育声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音乐表演理论与实践研究(声乐)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普通话测试员,曾任音乐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除教授本专业《声乐》课程外,同时还担任“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教师口语发声审美训练”、“普通话语音”全校本科通选课。2008年7月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4年9月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十九、段勇副教授段勇,男,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61年4月生,四川省叙永县人。1984年9月考入原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先后就读于原西南师范学院音乐系和政治系,1988年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本校音乐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政治辅导员、专任教师工作;1998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西安音乐学院进修,师从王光耀教授学习视唱练耳教学法。二十、黄君副教授黄君,女,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音乐学硕士、心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心理学会会员。本科阶段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后被保送为本系中国音乐史方向研究生,师从刘镇钰教授。博士阶段师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张庆林教授,专业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1999年到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音乐学院任教以来,主要担任中外音乐史课程及音乐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曾获2000-2002年度优秀教师称号,获2004年少数民族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发表论文多篇,《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音乐的后现代文化特质》一文荣获中国文联第三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二十一、周雪丰教授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博士,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客座研究员(由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谢菲尔德大学人力资源部任命),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经遴选获英国项目CMPCP奖励、应邀赴剑桥大学讲音乐表演研究)。二十二、熊入静副教授熊入静,1974年出生于重庆市。现为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担任本科生的专业钢琴课教学。二十三、汪涛副教授汪涛,女,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共党员。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领域为音乐美学、声乐演唱。中央音乐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后,德国DAAD学者。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项目等国家级、部级、局级及国际合作项目近十项,在《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人民音乐》等权威核心刊物独立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译著一部(合译),曾独立获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德国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Sandwich奖等。二十四、胡晓东副教授胡晓东,男,汉族,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中国音乐学院本科(2004)、中国音乐学院硕士(2007),中央音乐学院博士(2013)。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音乐学系副主任。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会员、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员、国际音理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二十五、郝晓睿副教授郝晓睿,男,1981年8月24日出生于重庆。现任重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小提琴,中提琴副教授。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师从王进军。之后2000年考入四川音乐学院,2003-2007年在德国国立曼海姆音乐学院获得独奏表演和乐队首席2个硕士研究生学位,2007-2011年在全世界音乐学院排名第8的德国国立汉堡音乐学院获得独奏家博士学位。二十六、陈若旭副教授陈若旭,女,汉族,1986年出生于重庆。旅美钢琴表演音乐艺术博士,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特聘副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学术堂整理了一份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模板,供大家进行参考: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 》(何文茜)等;(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毕 业 论 文(设 计)开 题 报 告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方案、进度:2006年11月—2007年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2007年4月:定稿。

毕业论文则必须以大量的论据材料作为自己观点形成的基础和确立的支柱。作者每确立一个观点,必须考虑:用什么材料做主证,什么材料做旁证;对自己的观点是否会有不同的意见或反面意见,对他人持有的异议应如何进行阐释或反驳。毕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切切实实是属于自己的,而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就必须有大量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毕业论文的论据要充分,还须运用得当。一篇论文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全部研究工作所得,古今中外的事实事例、精辟的论述、所有的实践数据、观察结果、调查成果等全部引用进来,而是要取其必要者,舍弃可有可无者。论据为论点服务,材料的简单堆积不仅不能证明论点,强有力地阐述论点,反而给人以一种文章拖咨、杂乱无章、不得要领的感觉。因而在已收集的大量材料中如何选择必要的论据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要注意论据的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更重要的是考虑其能否有力地阐述观点。毕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内容,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科学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二)论证要严密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论证要严密、富有逻辑性,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文章全局来说,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序,使人们的逻辑程序和认识程序统一起来,全篇形成一个逻辑整体。从局部来说,对于某一问题的分析,某一现象的解释,要体现出较为完整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毕业论文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文章样式,它诉诸理解大量运用科学的语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从已知推测未知,各种毕业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思维形式。社会科学论文往往是用已知的事实,采取归纳推理的形式,求得对未知的认识。要使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必须做到:(1)概念判断准确,这是逻辑推理的前提;(2)要有层次、有条理的阐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3)要以论为纲,虚实结合,反映出从“实”到“虚”,从“事”到“理”,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此外,撰写毕业论文还应注意文体式样的明确性、规范性。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科普读物、可行性报告、宣传提纲等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在写作方法上不能互相混

开题报告主要涉及你所选的毕业论文在你的文献和理论准备下是否有写的必要,一般包括下面四个部分: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准备采取的措施。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三、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到什么地方调查研究,在哪个实验室进行试验,主要的仪器设备),对其他单位的协作要求,指导及辅导试验,论文撰定的合作人员。四、论文总工作量,文献阅读,科学调查,试验阶段,理论分析,论文初稿,文字总结各阶段的进度(起讫日期)和要求,预期结果。-------------------重点是第一、第二部分,尤其是文献准备最为重要。

师范大学自考论文格式华南师范大学自考论文格式的话,它是有注定的la格式的,通过格式的话你可以,书写自己的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