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恋爱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恋爱研究论文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恋爱观的变化尤为明显,在大学生队伍中尤其明显。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恋爱心理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也在快速的变化,这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恋爱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探讨当代高校党的恋爱观 教育 ,女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不良现象找出改善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观;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恋爱观的变化尤为明显。尽管我们的高校一直在倡导和教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但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当代女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群体,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恋爱观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并且对社会女性的婚姻观乃至下一代的婚恋观都会产生较大较深远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研究。

一、现代高校所倡导和教授的恋爱观

追逐爱情,崇尚美满的家庭,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和谐都是有益无害的。当代大学教育中涉及爱情、家庭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多。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恋爱观,让他们能正确看待婚姻、爱情是大学教育的题中之义。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

当代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了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出自己美好的明天,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短暂的和可耻的。法治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意识,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责任,遵守法律和纪律的约束,做个合格的好公民。道德观教育中,直接引导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把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通过这些教育使大学生受到熏陶,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二)引导人们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高校教育青年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时,要做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互敬互爱,互信互免,互助互让,互谅互卫,和睦相处;引导人们把爱情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赡养老人,父与子女的责任。引导人们用这些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建立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必要保证。

二、现实生活中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扭曲

(一)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目的的多样化发展

安徽农业大学对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学习生活上的帮助,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照顾,使自己生活和学习更加得心应手。的女大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空闲时间较多,比较孤单寂寞,为了摆脱这种空虚和寻找刺激而谈恋爱。的女大学生谈恋爱,就是为了向对方或他人显示个人的魅力,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只有的女大学生是为了寻找真爱并与之结婚而谈恋爱。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的传人,一些不良的思潮正侵蚀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头脑,他们的恋爱思想不在保守,恋爱目的不在单纯。

(二)金钱是大学生在择偶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尽管女大学生把情感因素放在第一位,但物质世界的发展,让更多的女大学生变得更加功利,更加物质,更加现实。在选择配偶时,往往是金钱物质左右了女大学生的选择判断。更有现实主义者,将择偶对象是否有房,是否有车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物质条件满足基础上,才能谈其他。市场经济的进步,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状态的改善,让当今的女大学生更加势力,更加注重眼前既得利益。

(三)恋爱过程中不能正确理性的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便迷失了自己,荒废了学业,丢掉了理想,忘记了父母老师的教会,不顾做学生的首要任务。而且,当两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理性的处理,这些学生在恋爱中迷失了方向,抛掉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有些恋爱中的女大学生的恋爱观严重扭曲,他们完全迷失了自己,心中只想着对方,每日浑浑噩噩,在他们的恋爱观中,他们的爱情一定是也必须是完美,一旦爱情出现裂缝,便不管不顾,寻死觅活。大学生为爱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并且每年都会有类似事件发生,而且这些为爱自杀的学生中,女大学生占多数。

三、导致女大学生恋爱观扭曲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大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环境、 文化 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国家支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先富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是一致的,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问题,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影响,就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败坏社会风气的思潮。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的大量涌进,导致我们对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的忽视,“崇洋媚外”思想严重,中华优秀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新闻、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的舆论氛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过渡的关注于负面信息的报道,在暴漏社会的假、恶、丑的同时,也给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有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一个人出生的家庭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将来吃苦往往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恋爱观,希望孩子能够“飞上枝头做凤凰”,没什么也不能没钱,这都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恋爱观。

(三)同辈群体因素的影响

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与之接触的人,往往就是影响我们最大的人而且这种影响总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当代女大学生的同辈主要是指学校的同学,有些学生的攀比心理,炫富心理,无形之中影响了其他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如不及时加以引导,这种影响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四、改善女大学生恋爱观扭曲现状的对策

分析当代高校教育的恋爱观、婚姻观内容与如今的女大学生恋爱、婚姻现实之间的错位,找到其中的症结,才能真正端正女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

(一)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

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的扭曲与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人们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塑造着人。对物质的过度弘扬,对西方文化、西方思想的放任自流,只能是使大学生的头脑不断被腐蚀。因此,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恋爱和婚姻。给大学生充分的自由,并在其中积极的引导,将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还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西方外来文化,争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社会媒体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优化学校家庭的教育

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的引导是积极的,是正确的,可是在学生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大不如人意,说明光是课堂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学校教师尤其是思想理论课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做好典范。学校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组织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的体会和感受。另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大学生择偶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龙、凤”与金钱的多少不是成正比的。作为父母要帮助子女掌握好 人际交往 的基本礼仪和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子女能够自立、自强。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

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将志同道合的人作为自己的择偶对象,放下物质利益的羁绊,端正恋爱态度,认真对待感情。另外,大学生要认识到恋爱本身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要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不能三心二意,害人害己。大学生还要有能力正确面对和处理失恋,不能由失恋走向极端。

虽然当代高校部分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这些问题会被解决,女大学生会形成社会所期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恋爱观,从而为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高校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摘要: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笔者从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心理特征、类型以及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四个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

恋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的过程。恋爱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只有当他的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产生,并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成熟

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完成了性成熟的关键一步。性生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入学前,男女之间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悸动被压抑着不能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禁令,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异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处以及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等因素,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客观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

(一)相互美化

男女之间相互美化、互相吸引,双方都感到舒服。往往将对方的一切都赋予爱情的印记,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

(二)排他性

组成一个具有特殊共享物和亲密感的系统,本能地抗拒他人亲近自己的恋爱对象。表现出对介入他们系统的人非常敏感,充满敌意,并且很容易因此而出现矛盾。

(三)波动性

恋爱的时候,思想上容易出现“我的世界里只有你“的想法。经常因对方的情绪变动而出现波动。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易影响到身心健康。

(四)冲动性

热恋时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容易出现缩小现象,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习惯行为受到破坏,自控能力受到减弱,易出现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与后果等现象。

三、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一)比翼双飞型。他们基本上具备成熟的人格,正确的恋爱观,可以理性引导爱情,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感情与爱情、情爱与性爱的关系。

(二)生活实惠型。基本上这种类型的恋人都有确定的生活目标。这种爱情是理智的,现实的,确定恋爱关系引起的争议也比较少。

(三)时尚攀比型。在一些高校,恋爱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恋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数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而谈恋爱,由于目的性不强,缺乏认真的态度,把谈恋爱看成是精神上的一种补偿,常以“没想那么多”为借口分开。

(四)玩伴消费型。这种类型的同学经常会说:“我其实不是真的在谈恋爱,只是生活太乏味了,又没有知己,想找个伴畅快畅快。”他们在精神上常感到孤寂,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急欲与异性朋友交往,“恋爱”成为一种近景性的精神需求。

(五)追求浪漫型。这类学生情感丰富,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日趋强烈。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普遍认为出没于花前月下的刺激比爱情的责任和义务更富有色彩和韵味。彼此沉浸在两人的世界里,忘却了集体,甚至忘却了学业。

(六)功利世俗型。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以对方的家产、地位、名誉、处所、职业、社交能力、驯服度等为恋爱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方面上的大体一致;其次,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同时,要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恋爱言谈要文雅,语言要文明,行为大方得体;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要避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三)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性欲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性爱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要注重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以及于处理矛盾的能力,只有做到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四)提高恋爱承受挫折能力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波折。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理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 和途径;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朱永平,王亚南.当前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4):40-43

[2]张颖.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伦理审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李微.高等医学院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5]丁喜龙.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性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6]周海涛.大学生恋爱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阶段,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感情。在大学特定的 文化 背景下,大学生及其恋爱心理凸现出有别于社会青年的心理特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这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十分不利。在阐述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并根据人们常见的归因偏向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 ;策

现如今,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在校园里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像以前那样遮掩了,它已经成为大学生们聊天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中一道不可缺的独特风景线。然而,伴随恋爱现象的普遍发生,恋爱心理问题又成为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如果对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树立健康的恋爱观以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1.恋爱现象普遍化。目前大学生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和公开化了,不再像过去那样遮掩了 。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正处于恋爱状态或有过恋爱经历以及有恋爱动机的人数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大内容,大学校园成了大学生们寻找爱情的一座圣堂。

2.恋爱途径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已不再仅仅依靠父母和朋友的介绍,而是希望在爱情中展现自我,自主追求,进行自由选择。通过网络、社交圈、相亲节目以及各种可能的媒介来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3.恋爱标准现实化。当下的大学生择友普遍很务实。在对象的选择方面,已经不仅是外貌、性格等因素,对象的才能、发展的潜力、经济实力、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也成为了许多大学生择友的标准。例如当前流行的“宝马女”“豪宅梦”“包二爷”等恋爱现象说明了这一点。

4.恋爱过程浪漫化。大学生恋爱受当代艺术及其年龄阶段的影响,充满了幻想浪漫色彩。例如像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等文化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此外,情人节、 圣诞节 等节日的庆祝以及旅游、舞厅 、咖啡厅、电影院等高档消费是又是行为浪漫化的体现。

5.恋爱行为开放化。当代大学生恋爱不再像过去那么含蓄,花前月下、林荫树丛、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双双对对相依相伴,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了常见的风景。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持认可和宽容态度,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的贞操观念逐渐淡化。

二、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心理分析

1.好奇心理。在高中阶段,每个人都被禁止谈恋爱,都被教导为了前途而努力。未知的事物总是神秘的,大学校园就为探索这种神秘的领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没有恋爱经历的人来讲,恋爱是刺激的,充满诱惑力。并且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年龄阶段,所以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寻找恋爱的机会,尝试恋爱,即使不爱对方,有人也会去尝试。

2.从众心理。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其余的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觉得自己也理所应当地应该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当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地进进出出,情意绵绵,羡慕之下,他们会随波逐流,加入恋爱队伍之中。

3.寂寞心理。大学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比高中减轻了不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由于对自己的未来定位不明确,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安排不妥当,同时又没有太多可以诉说心事的朋友,因而常常感到寂寞、无聊、孤独、茫然。于是,有的同学通过恋爱这种亲密异性关系的建立来排遣孤独,获得感情寄托。

4.虚荣心理。有些同学谈恋爱是为了在别人面前争面子,找一个朋友就是为了跟其他人攀比,“有人爱”似乎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标准。他们认为如果在大学里找不到异性朋友的话,就会被认为是无能者,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寻找恋爱机会和对象。甚至有的大学生以恋爱次数的多少,追求自己人数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5.功利心理。有的大学生恋爱不是看中对方的人品,而是看中对方的物质条件、家庭背景,认为“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甚至抛弃原来的恋人另寻新欢。这种爱情是带上了利害得失的功利色彩,是“头脑中的爱”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爱”。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对策

1.认识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神圣的,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恋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事,它是基于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形成的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它应该包含欣赏、承诺、责任、奉献等内容,不应该附加其他目的,物质上的虚荣、游戏爱情、相互攀比的动机是不可取得的。端正恋爱态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若不清楚爱情的本质,那么在恋爱过程中便会产生各种问题和困惑。

2.摆正爱情的位置

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爱情也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只为爱情而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以谈恋爱来达到消愁解闷的目的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爱情应该服从学业和事业,只有将它融化在理想和事业中,其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样的爱情才充满生机。妨碍事业的爱情是人生永恒的悲剧,促进事业的爱情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3.培养恋爱的技能

首先要培养自身迎接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培养迎接爱的能力,能更好地增强她们在恋爱关系中的主动性,培养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培养拒绝爱的能力,即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就应该有勇气加以拒绝,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对方的追求,而盲目地应承下来,即使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沟通和理解,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可以增进恋人之间的了解,化解矛盾,巩固双方感情。最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因为异性的魅力并不表现在外表上,而是由内在的修养和品行决定的。

4.规范恋爱的行为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应该形成健康文明的恋爱行为。首先,言谈文雅,行为检点,在公众场合要避免过于粗俗的亲昵动作,否则有损爱情的纯洁以及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其次,要学会善于控制情感、理智行事。对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要注意克制调节,将注意力转移升华,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以不致越轨,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5.转移恋爱的盲从

第一,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和自我发展,而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要学会合理分配恋爱、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第二,要学会处理恋人和他人的关系,在恋爱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不因恋爱而脱离了生活的集体,因为爱情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第三,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 社会实践 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磨练自己,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使大学生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到充实和美好,可以把那些没有恋爱需要的学生精力转移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避免盲目从众的恋爱。

参考文献:

[1]魏永娟.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指导[J].工会论坛,2011,17(4):115-116.

[2]孙荔.从“非诚勿扰”看大学生恋爱心理[J].经济与法,2011(3):369.

[3]刘锦屏.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的误区及引导[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2):9-11.

[4]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让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走到了阳光底下。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恋爱知识的普及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加之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缺乏理智的分析和思考,责任心、担当意识较差,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误区

1、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发展变化迅速,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单纯。有的是为了排解孤独寂寞,在枯燥的大学生活中寻找一些乐趣,相互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有的是为了寻找一张长期饭票,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经济上遇到的困难;有的受从众心理的驱使,把恋爱当成自己能力和魅力的体现;还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取经,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能够取得一些恋爱 经验 ,为今后真正的恋爱打一些基础。

2、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不成熟

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加之社会阅历浅,思想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较为幼稚和任性。恋爱中很多大学生不懂认知他人的 方法 和技巧,不懂得尊重和珍惜感情,也不知道爱情的真谛,缺乏责任心和担当勇气。一些同学把恋爱当作游戏,对恋爱随随便便,高兴则在一起,不高兴就分开;一些同学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私有物,相处中缺乏包容和理解,因为小事就大吵大闹,甚至还会大动干戈;一些同学谈恋爱只是为了面子,为了寻求刺激;还有的恋爱双方只是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在一起,缺少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对未来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3、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不慎重

受到西方文化、自由思潮的影响,加之很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校园里成双入对的出入已属平常,有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接吻、拥抱或进行一些亲昵的行为,造成公众场合下的视觉污染;当前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大学周边的居民住宅区成为滋生这种行为的温床,很多大学生打着 考研 、学习的旗号,不住学生宿舍,而租住学校附近的房屋,恋爱中的大学生住在一起,生活堕落、混乱,造成怀孕、生殖器官疾病甚至感染上性病。

二、造成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不断扩大,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鱼贯而入,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加之报纸、媒体、影视、网络对社会上一些坏风气、坏现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肆报道和宣传,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观,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婚恋观,使大学生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是非难辨,真假不分,甚至误入歧途。另外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恋爱也增加了许多功利的因素,大学生的恋爱变得现实而冷酷,比起浪漫的爱情,他们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

2、高校因素

我国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但这些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比较落后,大多是照本宣科,没有打入到学生内心深处,课程的实效性差强人意。加之在学校生活当中,知行有时并不能合一,高校缺乏对学生诚信和道德行为的约束、监管和评价体系,这让同学们感到课本的知识和现实是完全脱节的,丧失了对德育教育课程的兴趣。随着对大学生恋爱婚姻制度的放宽,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的监管完全放松,管理制度软弱无力,学生犯错几乎不用付出什么成本,而且针对于大学生的恋爱知识、恋爱心理等课程较少,这更加剧了大学生的不文明恋爱行为,助长了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

3、自身的因素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脆弱、自私自利,思想不够成熟,自我认知程度较底,缺乏和别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自我控制、抗压抗挫能力较弱,面对学业、就业、 人际交往 等压力,很多同学自己难以承受,于是找个恋人来分担、缓解自身的压力和内心的孤独。高校缺乏对大学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高校周边的网吧、酒吧、游戏厅、甚至出租房屋、宾馆等不良环境较多较繁杂,这些给大学生的恋爱、同居甚至不正当的性行为提供了条件。

三、帮助大学生走出恋爱心理误区的途径

1、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努力营建一个和谐、美好、宁静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能够身心愉悦的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减少浮躁、孤独等不良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高校要不断加强两课的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修养,开设有关大学生恋爱知识,恋爱心理等选修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定策略,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不文明的恋爱行为是低俗的、可耻的,婚前性行为是不可取的,会对大学生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学校还要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老师的作用,建设集筛查、教育、帮助、干预、和追踪于一体的恋爱心理帮助的工作体制,切实做到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3、严明校规校纪

高校要建设良好的校风和严明的校纪。在学校、班级、学生中强化团结、友爱、健康、文明等风气的形成。要科学的量化学生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大学宿舍 规章制度 的管理,严格规定宿舍的作息时间,对违反宿舍纪律、夜不归宿的同学要做到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对于在恋爱中道德败坏,行为不检的学生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和适当的教育,必要的话要对其进行记过或开除的处理。

女研究生为论文谈恋爱

大概你所有的小心思都躲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吧。高智商并不代表情商就低了,她们只是更加理智一点。她们会深入剖析一件事的内在,还有一个人的内涵。这种人一般都很安静,有什么想法不会立刻说出来,她们会仔细的分析之后,有了万无一失的证据后,才会跟你摊牌。既然她是高智商,那么说明她学历能力都很高,这样子的女生眼光很高。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很有可能会扛不住来自于她的压力。这种人一般都自带光芒,如果身边的人很普通,那么很容易被别人忽视,作为一个男生,长时间处在女朋友的光芒之下,你觉得这样好吗。

跟大学生一样呀。没什么不同的。

再不谈真的成大龄剩女了。

和高智商女生谈恋爱,你所有的梗,都不管用了,就连套路,都会被反套路。本人就那么多恋爱中的一次被女朋友坑的深刻印象事例来说明到底是什么体验。我的那个女朋友,完全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学霸外加高富美,跟她在一起的日子真的是什么都可以被看透。比如,你晚上想她说你在宿舍,可是你就出去鬼混了,出去浪,也没有叫上她,明天见面时,我们聊了一下天,就会洞察到我的心虚,然后接着的故事就都被推理出来了。逻辑力,洞察力,推理能力强,可能这就是学霸把!

大学生恋爱暴力研究论文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摘要: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笔者从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心理特征、类型以及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四个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恋爱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 恋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的过程。恋爱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只有当他的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产生,并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成熟 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完成了性成熟的关键一步。性生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入学前,男女之间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悸动被压抑着不能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禁令,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异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处以及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等因素,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客观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 (一)相互美化 男女之间相互美化、互相吸引,双方都感到舒服。往往将对方的一切都赋予爱情的印记,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 (二)排他性 组成一个具有特殊共享物和亲密感的系统,本能地抗拒他人亲近自己的恋爱对象。表现出对介入他们系统的人非常敏感,充满敌意,并且很容易因此而出现矛盾。 (三)波动性 恋爱的时候,思想上容易出现“我的世界里只有你“的想法。经常因对方的情绪变动而出现波动。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易影响到身心健康。 (四)冲动性 热恋时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容易出现缩小现象,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习惯行为受到破坏,自控能力受到减弱,易出现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与后果等现象。 三、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一)比翼双飞型。他们基本上具备成熟的人格,正确的恋爱观,可以理性引导爱情,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感情与爱情、情爱与性爱的关系。 (二)生活实惠型。基本上这种类型的恋人都有确定的生活目标。这种爱情是理智的,现实的,确定恋爱关系引起的争议也比较少。 (三)时尚攀比型。在一些高校,恋爱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恋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数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而谈恋爱,由于目的性不强,缺乏认真的态度,把谈恋爱看成是精神上的一种补偿,常以“没想那么多”为借口分开。 (四)玩伴消费型。这种类型的同学经常会说:“我其实不是真的在谈恋爱,只是生活太乏味了,又没有知己,想找个伴畅快畅快。”他们在精神上常感到孤寂,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急欲与异性朋友交往,“恋爱”成为一种近景性的精神需求。 (五)追求浪漫型。这类学生情感丰富,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日趋强烈。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普遍认为出没于花前月下的刺激比爱情的责任和义务更富有色彩和韵味。彼此沉浸在两人的世界里,忘却了集体,甚至忘却了学业。 (六)功利世俗型。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以对方的家产、地位、名誉、处所、职业、社交能力、驯服度等为恋爱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方面上的大体一致;其次,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同时,要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恋爱言谈要文雅,语言要文明,行为大方得体;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要避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三)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前苏联著名 教育 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性欲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性爱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要注重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以及于处理矛盾的能力,只有做到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四)提高恋爱承受挫折能力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波折。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理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 和途径;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朱永平,王亚南.当前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4):40-43 [2]张颖.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伦理审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李微.高等医学院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5]丁喜龙.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性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6]周海涛.大学生恋爱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二 《当代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教育与培养》 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由过去的饱受争议发展到现在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爱情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进而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便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正确;恋爱观;教育 在人一生的社会生活中,“爱情”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方式的改变,“爱情”也自然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同过去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比较强。在此情况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正确的恋爱观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目前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近年来,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现状的调查分析,和与恋爱大学生的交流,目前恋爱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大学生恋爱人数众多且恋爱开始时间较早。 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恋爱经历,人数较多,占有一定比例,甚至有些学生在初中时就有过恋爱史。在这些有恋爱关系的学生情侣中,有些学生的恋爱关系也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认同。 (二)大学生恋爱关系公开化且恋爱关系自由化。 如今大学生恋爱已由过去的躲躲藏藏转为现状的光明正大,更多的是公开化、自由化。教室、食堂、操场、小路上等都可见男女学生表达爱意的情景,这也俨然成为众多高校里一道“风景线”。所谓自由化,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得到家长的认同,恋爱自由观念已经在大学生心中形成。 (三)大学生的恋爱观过于简单化且责任意识淡化。 当前大学生对于恋爱观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有的受身边朋友的调侃、讥讽下产生恋爱关系;有的是与朋友打赌追友与异性产生恋爱关系。这些在大学生眼里是“轰轰烈烈的恋爱”,是大学里的“必修课”,还有的学生对于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持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从这些大学生对恋爱观过于简单化的想法中可知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比较淡化的。恋爱责任由恋爱关系产生,责任对象是多方的、直观的,这种责任意识的淡化无论是对大学生的身心还是其他方面都会照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四)大学生恋爱持续短且 毕业 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较少。 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往往较短,这些时间基本都是在校读书阶段,而毕业后能够继续保持恋爱关系的情侣并不多,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大学生欠缺社会阅历,思想单一,缺少人生奋斗目标,这促使很多大学生产生对待恋爱问题的简单、幼稚和不成熟态度,再加上大学生活经济上的限制、心理不成熟所产生的虚荣心理、就业的压力,这些都成为毕业后大学生携手走进婚姻殿堂较少的原因。 二、大学生恋爱观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受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影响,爱情剧、言情小说无处不在的伴随着学生成长。无可厚非,二十几岁的年龄充满着对爱情的幻想、对世界的认知,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众多的影视剧、爱情小说中,更多的出现“三角恋”、“多角恋”,有多少在不经意间扭曲了大学生的思想及恋爱的态度。 (二)传统道德淡化,性观念开放。 由于当今社会极度开放,人们的思想早就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当代大学生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习以为常。大学时期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很多大学生迫切渴望他们眼中的“爱情”,但是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错把“性”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三)个人虚荣心攀比影响。 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的虚荣心深受打击,再加上许多学生是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心灵空虚,认为恋爱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也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观,做好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与培养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得不说,恋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必然会产生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恋爱任何一方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为对方、对社会负责,达到道德情感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一旦双方有了爱,就应担当起恋爱的道德责任,要知道“爱情”不是建立在对彼此的占有之上,而是建立在为对方谋求幸福的基础之上,尊重恋人的人格和感情,平等履行道德义务。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相互间的交往,可以对双方起到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激的作用,对自我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制定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在很多学生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过去的 经验 证明在大学生中,存在着爱情与事业“双赢”的例子,但是很少,原因是很多恋爱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不能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往往是顾此即彼,最后的结果不是双赢,却是两者都失去。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认知时期,个人的想法过于简单,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只是把两人简单的爱情包裹在一个温室里,一旦毕业,彼此迈向社会大潮中时,会因为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而重新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爱情 故事 ,进而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少一些虚荣心和孤僻感,多一些满足感和集体感。 (四)加强校园 文化 的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学风、校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高低,教学水平的优劣。良好校风一旦形成,将对学生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积极营造学校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2.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时间,消除大学生孤独感,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学生之间成为彼此的知已、朋友,使学生从心理上明白恋爱不再是他们精神寄托的唯一方式。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使学生思想觉悟有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理论阵地,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课堂话题讨论来倾述自己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看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方式,探索辅导员老师工作模式。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这需要辅导员老师探索自己的工作思路,了解一定的思想教育理论,同时采用学生易接受的工作方法,来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恋爱观。 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社会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加之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等,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所以我们必须从教育与培养学生自身道德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取得“双赢”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芝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 企业文化 ,2009(32). [2]程静.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邓桂兰.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引导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9).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三 《试谈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 【摘 要】针对恋爱现状、恋爱认知与态度、恋爱相关问题、恋爱教育等问题自编问卷针进行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择偶标准、恋爱观形成、恋爱与学习、同居与亲昵行为产生原因,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恋爱心理教育提出了应对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 大学生恋爱是校园中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恋爱引发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恋爱观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还将其纳入心理健康课教学体系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了解群体文化对大学生恋爱教育有何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恋爱心理教育、辅导、咨询工作。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于2012年3月-5月进行。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在湖南某理工学院13322名二本在校学生(其中女生6521)中抽取了365名学生作为被试,样本涵盖该校文、理、工等十五个院,其中男生201名,女生164名;大一92名,大二90名,大三83名,大四90名,大五10名。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问卷调查 S版》作为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问卷341份,有效回收率为。在参考了百度文库公布的相关问卷,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并与若干在校学生座谈的基础上,研究者经过反复修改编制成该问卷。 2 调查分析与结论 (1)恋爱的基本情况:所有被试中从没谈过恋爱的占,所有被试中正在谈恋爱的占;这与《当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现状调查研究》(欧阳宇2011年《毕节学院学报》)调查得出的比例高度一致。曾经谈恋爱,现在没谈的占;二者相加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为,这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林玲2008年第3期《思想理论教育》)所调查出有过恋爱经历的为也相差不大 。调查显示在所有正在谈恋爱及曾经谈恋爱的学生中,恋爱平均持续时间在2年以上的占,1-3个月的占,4-6个月的占,7-12个月的占,1年以上,2年以下的占.。从恋爱次数来看,在校学生恋爱过1次的,2次的,恋爱3次及3次以上的占。在谈恋爱的学生中大二的最多,占,其次为大一、大三,均为,大四与大五合计。总体来看,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比较普遍,并基本处于尝试恋爱阶段。 (2)对恋爱的认知与态度:对 “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问题,选择“生活枯燥,排遣寂寞”的占,选择“积累经验,体验人生”的占,选择“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的占。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道德品质占,才华能力占,个性与性格占,与自己志同道合占,外表漂亮占。可见大学生的选择恋爱对象更侧重于精神性因素。这表明大学生重视双方关系融洽,双方心理的相容。有 文章 提出“90后大学生择偶观更现实,趋向于恋爱对象的优越物质条件”。那到底是调查有误,抑或在校大学主观择偶标准与实际选择有出入,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则需在以后进一步研究了。 所有被试中认为谈恋爱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的占,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基本无影响的占,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轻微影响的占,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严重影响的仅占。而在“恋爱与学业发生冲突怎么办”中,所有被试中选择以学业为重的占;而的被试回答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学业是比较看重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对学生引导时可以更多的着重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学生终生发展上着手,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其对学业有负面影响,否则思想教育工作只能流于说教。 在关于恋爱与婚姻关系中,的被试选择了“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在对恋爱的理解中,的被试选择了“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选择“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的占,另有的被试选择了“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此处与“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中的选择看似矛盾。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主观上认同恋爱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而不会赞同“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引发恋爱的机缘更多地是“生活枯燥,排遣寂寞”、“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这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较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朋辈群体的影响。 (3)对于大学生恋爱相关问题的看法:对于“看到热恋中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里拥抱、接吻、亲热时”的态度,有的选择了“很正常,那才是恋爱”,的被试选择了“无可厚非,如果是我,也会欣然接受的”,说明共有的属主动接受。另有的被试选择了“不太能理解,要有所收敛”,的选择了“那样不好,但没办法,只当没看见”,的被试选择了“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是不会去做的”,说明共有的被试是被动接受这一现象的,二者相加对此持接受态度的为。有的被试选择了“反对”,并认为这些行为是不文明行为。可见大多数人面对此现象时更多只是一种无可奈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教育可适当引入投射心理、反投射心理、群体意识等理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公众的影响后再反观其是否得体。 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的看法中,的被试选择了“坚决反对”,选择“是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很自然,”的占40%,选择“虽不支持,但包容”的占。这说明的被试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不否定的态度。而有部分研究者基于各种理论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赞同态度, 也有研究者认为恋爱同居带来的不良后果究竟有哪些方面,以及这些不良后果的程度如何,在现实中可能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性差异。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育。 (4)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的看法:被试中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大学生恋爱教育,因为同学们心中有很多困惑”,被试中的认为“非常有必要,但要改进方式、方法”,只有的被试认为“不必要,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另有认为“不必要,教育了没有什么效果”。在关于我校大学生中因恋爱问题而产生的不良问题,40%的被试认为问题较多,比较严重,另有的被试认为不清楚。仅有的被试选择了“学校老师教诲”。这说明一方面学生渴望得到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帮助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帮助。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严重缺失。研究者认为应从人的终生发展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恋爱、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教育。不可简单直白地要求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那样只会是教育工作者理想化的一厢情愿。 参考文献: [1]李艳文,贺伟.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研究,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6). [2]贺晶,黄琳庆,刘列夫.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浅议.《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卿大咏.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企业家天地,2007(4). [4]蔡宜旦.大学生婚恋观变化比较研究.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3(4). 猜你喜欢: 1. 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2. 大学生恋爱心理参考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4. 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 5. 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恋爱心理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3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大学生爱情》

摘要:大学生中大部分都会经历谈恋爱的过程,由于大学生本身的种种限制,种种原因,大学生爱情的成功率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所以在大学里,失恋也就成了和恋爱一样频繁的事情了,但是,爱情固然好,毕竟爱情也是一件要随缘的事情,而且人生中可以体现人生价值的东西还有很多,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且,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很好的将恋爱和学业协调好,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性对待大学爱情,平衡好爱情和其他事物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原因爱情责任感失恋学业理性

正文:进入大学才发现,在高中很少见,有也要偷偷摸摸的“恋爱”,什么时候已经变得随处可见了。从身边同学的情况来看,大学里没有谈恋爱的同学,就像高中里偷谈恋爱的同学一样,少之又少。

一、谈恋爱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我们大学生会有那么多去谈恋爱呢?

现代汉语词典里说,恋爱是男女互相爱慕。为什么高中的时候我们男女就不“互相爱慕”,一进大学了,大家纷纷都“互相爱慕”了?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可能有点消极了):首先,进入大学之后,不论是家里还是学校,都不再那么严的管着我们了,对我们来说,大环境宽松了,也就更容易放得开去干想干的、以前没干过的事了。其次,高中时老师就经常会说:“现在先不要谈恋爱,专心准备高考,等上了大学了,怎么谈都没关系。”这些话无疑也给了高中时的我们一定的心理暗示,暗示我们,大学里可以大胆谈恋爱。还有,进了大学之后会发现,一对对的情侣们亲密的出现大学校园里,已经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了。而“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是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的心理,同学们一个个都有了男(女)朋友了,我没有的话太丢人了,于是我也要找一个。最后,不得不考虑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本身就是非常的空闲的,谈恋爱的这些人中,也不乏那些是因为寂寞无聊空虚而要找个对象的。

二、恋爱与爱情

恋爱与爱情,并不完全一样。虽然大学里谈恋爱的随处可见,但是那些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仅很少见,而且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曾经看到过一对问答“现在的社会上还有爱情吗?有啊,电视剧里有的是。”个人认为,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还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现在所谓的爱情里掺杂了太多的外在因素,离真正的爱情是越来越远了。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交流,是两个人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一起成长一起长大的过程。在爱情里,我们会想从内心改变自己,让自己更有魅力,我们会希望自己能让对方感觉到轻松愉悦。总而言之,爱情应该是一股能使人向善、向上、向美的力量。

显然,这和大学生的恋爱大不一样。

三、失恋与责任感

在恋爱的季节,爱情是多变的。现在校园里的人,大多都还不成熟,面对着太多的诱惑与不确定因素,带着当事人本身对自己感觉的模糊性,失恋在大学里就成了家常便饭。

从感情的生成方式,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大学里爱情总是悲剧收场的了。随着大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对爱情的渴望也渐渐强烈起来,这就使得有些大学生“饥不择食”,不管对方是否和自己志趣相同,情投意合,而只凭双方初次见面或经过几次接触之后,就确立了恋爱关系。这种由于一时冲动而获得的爱情常常是“无疾而终”的,因为开始时没有深入地了解对方,而将来随着对对方了解的深入,双方的缺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对方面前,从而双方的矛盾也不断加深,最终导致感情的破裂,只能悲剧收场。

要说双方前期一点感觉都没有,显然也不合适,人有种“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重视”的“本能”,得到了所谓的爱情之后,便不会加以珍惜。一开始对双方可能会“迷恋”,时间久了,就觉得没趣了,这时支持感情继续下去的,应该就是“责任感”了吧,不想自己原先的承诺破坏了,便选择继续,等到其中一方实在厌倦了的时候,伤害也就来了,“责任感”的淡化最终导致了“失恋”。

四、处理失恋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较弱,当又一段感情破裂,有些大学生会自暴自弃,更有甚者,会做出伤害自己的极端行为,这时就需要妥善处理失恋问题,以防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失恋者要认识到,人生中可以体现人生价值的东西还有很多,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要处理好爱情和其他东西的关系,不要把爱情看的太重,没有了情侣还有是很多关心你的亲人和朋友的。

失恋者身边的老师、朋友们,有时候也是处理问题的关键。所以,首先,我们要关注身边的同学、朋友,如果有发现同学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的,千万不能忽视,要安慰关心,让失恋者感觉到爱情之外的温暖,早日走出失恋阴影。而且,平时越是内向、腼腆、文静的同学,其真实的心理想法隐藏的越深,越需要我们去多关心。

当然,帮助的手段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话,则很有可能起到负面的效果。应当采取先辅助失恋者发泄完再对其进行安慰劝说的方式,否则不满长期在内心积压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女生的话可以用陪她大哭一场等方式助其发泄,男生也可以陪他跑跑步等,发泄完之后就可以比较冷静,比较理性的思考问题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总之,失恋后必须妥善处理,我们也要多多关注和帮助身边的人妥善处理失恋问题。

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必须兼顾学业与爱情,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并不难,但是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处理好的大学生并不多见。更多的是一旦坠入情网就无法自拔,有些大学生则整天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中,无意于学习,进而荒废了学业。

爱情不是自私的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的为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大学时期的我们是单纯又脆弱的,我们的恋爱不能是只注重过程而不顾后果的,伤害了一个人,可能影响的就会是这个人的一生,一生对待感情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心态。那些把恋爱当成是感情体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而大学里,我们都还很幼稚,可能爱情观不是很正确的人也不在小数,选择伴侣的时候就需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被一些花言巧语所迷惑,最终伤害了自己。

大学生恋爱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更要正确地处理好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分清主导地位和次要地位。只有形成了正确的恋爱观,才能实现学业和爱情双丰收。

总结 :大学并不是最适合找一生伴侣的阶段,大学阶段还是应以学业为重的,但是要找对象的话必须慎重,真诚。一旦遇到真的悲剧的爱情,就应该学会放弃,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要拿得起放得下,更不要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来,要理性对待爱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时光是人生中最美好与最难忘的时光,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是形成较为完整知识框架的时期。由于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复杂性,再加上学习、生活以及情感方面的困扰,大学生常常会遇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例如人际关系不和谐、 自我评价 过高、学习成绩不理想等,这些问题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大学生要想尽快融入社会与适应社会,就必须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几种心理问题,主要归结于社会、家庭与自身三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受思想与 文化 的途径较多,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他们在面对多种价值选择的时候,便不知所措。

(二)家庭方面。严厉的父母,经常命令孩子把学习放在首位,这些孩子往往独立性较差;过于溺爱孩子的父母,多为孩子创设较好的生活环境,这些孩子的依赖性较强,自控力较差;放任自流的父母,经常任着孩子发展,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师生,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三)学校方面。真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一线教师,也很缺少。在加上,有的大学生不喜欢参加集体文娱活动,这样他们的身体素质便逐渐下降了。目前各院系层面较为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心理问题,便常会将复杂的心理问题转化为思想教育工作,仅仅依靠自己的生活阅历,并不能真正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四)个人方面。由于大学生存在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偏差,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差距,独立意识与依赖心里的矛盾,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许多大学生面对淡漠的人际关系甚至激烈的学习竞争,常常对自我加以封闭,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观看电视剧与玩电脑游戏上,从而与外界隔绝。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高校在预防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具体如下:

(一)院系领导要注重培养心理骨干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高校要帮助从事思政工作的员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其积极学习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知识,主动探求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实现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引导大学生掌握适量的心理学知识。大学生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高校应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个体或者团体辅导等,来提高大学生的自省能力,指导学生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三)加大心理咨询工作力度,促进大学生了解自我。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同时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避免一些同学担心自己的隐私或者不敢到心理咨询室去咨询。通过拨打热线的方式,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同学给予必要的辅导。同时,高校也要将异常心理现象排查工作常态化,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四)营造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教室走向课外。高校要从学工处与校团委抓起,开展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观摩心理健康剧场,心理健康教育沙龙,开设各类相关讲座,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五)高校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任课老师、班主任与专兼职辅导员、学生会思政部、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干预小组,齐抓共管。高校还要不定期地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注重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发挥个人潜能。

(六)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注与关爱。院系层思政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饮食起居的关心,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患有重大疾病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帮扶。同时,要充分利用好“耳目”,调动学生干部对周边同学的观察,一旦发现问题,积极主动上报老师,告知家长,对于情形严重的学生,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可建议其家长带领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治疗。

引 言恋爱观——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在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因此,大学生谈恋爱本是无庸质疑的。但恋爱后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上的排他、波动,使恋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因情所困,放弃学业,悔恨终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喋血事件。两人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青少年选择了自杀来逃避即将破碎的恋情。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本应纯洁、忠贞的爱情涂染上了灰色的一笔,让社会在置疑:大学生是否应该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爱情与学业的选择上,孰重孰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这样的想法又为大学生本应正常的恋爱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让社会又质问:这些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出来的吗?我作为一名即将毕业,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青年教师,在读大学的五年里(专科三年、本科两年)耳闻,目睹了大学生被情所困的痛苦为情所引发的种种暴力时件,因情而逝去的年轻生命……。因将来从事的工作将与大学生们经常交往,因此,如何去了解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们;如何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健康的成长,顺利的完成学业,走向成功是我的理想,是我的奋斗目标。想让学生有理想、有抱负,想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首要解决的问题即大学生恋爱观问题。这是重中之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孤傲、感情脆弱,如何去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感情的误区呢?让不必要的痛楚事件减少,乃至消失呢?我一直都有着将恋爱问题深刻研究的心愿,借此毕业论文的机会,通过对青年性心理、性生理的了解,查阅了大量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籍;在网络上查阅了大量事实案例;摘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精髓;再加之自己五年来在校期间的耳听目睹,身边的事例,自己的领悟,完成这篇论文。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目的在于从生理、心理上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认识与态度,列举事例分析由于不正确的恋爱观而引发的诸多问题,以及西方思想、社会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通过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使大学生能认识爱情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顺利的度过大学时期,取得爱情与事业的 “双丰收”。原文地址:楼主我找了很久的,不容易啊,楼主觉得还可以,采纳把,有你要的参考文献的

大学生恋爱心理研究论文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正值恋爱的年龄,他们渴望爱情,这也是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

[摘要]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大学生,正值恋爱的年龄,他们渴望爱情,这也是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大学生的恋爱也成了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涉及到方方面面。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带着怎样的心理去谈一场怎样的恋爱呢?大学生的爱情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适

一、绪论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课程繁重的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为了理想和追求,禁锢了爱情。而大学是一个相对自由自主的环境,于是爱情被解放了出来,变得光明正大起来。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恋爱已经是一门大学时代的必修课。

二、恋爱成因

什么是爱情?词典里的里爱情是这样说的:“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阶情感,它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现实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用正面的词汇来来表述爱情。爱情一旦出现,将成为人们大部分情绪的来源。当代大学生的爱情是怎样的?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又是怎么来的?

***一***生理发育成熟。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8-23岁。而这个年龄段的男女青年正处于性生理发育完全成熟时期,性意识明显增强,恋爱的欲望变得空前强烈。

***二***少了约束。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私事,少了念叨和干涉;老师是只要学生们不违反校规校级,一般不会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了,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恋爱便成了很正常的行为。

***三***好奇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生理和心理也逐渐成熟起来,对异性也越来越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异性,渴望被异性了解,恋爱的欲望更加强烈。

***四***从众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都有一个从众心理,那就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室友等都有了陪伴,有人关心,心理会有一定程度的失衡。还有一些大学生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加入恋爱的行列。因此,很多大学生都是因为心理失衡而恋爱,因为别人而恋爱。

***五***排解寂寞心理。当代大学生大多都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内心孤独寂寞。加之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都比较自由,空闲时间很多。特别是周末或节假日,同学们各忙各的,寂寞心理更加强烈。而谈恋爱就成了一种的消除空虚寂寞的好办法。

***六***价值追求。随着偶像剧的轮环热播,爱情的味道弥漫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正是追剧的群体,他们渴望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恋人。他们会在碰到聊得来的异性物件时努力开始发展,成就一段恋情。

三、恋爱心理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方式各式各样,那他们的恋爱心理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自主性强。当代大学生在涉及到恋爱的问题上,一般个性突出。他们大部分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约束。在和恋爱物件确定关系前,一般不会征求双方父母的意见。

***二***恋爱动机简单化。当代大学生想法简单,没有经历太多世事,恋爱过程中想得很少,更没有考虑到将来是否结婚。他们恋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心理需要爱和被爱。

***三***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当代大学生,特别的女大学生,一旦开始一段恋情,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他们一般对恋爱物件都十分的依赖,有一点点波折就会十分痛苦,很难走出来。

***四***恋爱盲目性较大。大部分大学生在恋爱中不知道爱是什么。他们跟异 *** 朋友谈恋爱,只是把这种经历当作是一种实践活动,为以后的恋爱打基础。有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谈了很多场恋爱,盲目性很大。

***五***恋爱公开化。在电视电影的带动下,在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恋爱方式摒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内敛含蓄、深沉唯美的精髓,更多的是随意流露自己的情感。他们乐意公开场合手拉手,甚至搂搂抱抱,卿卿我我。

***六***浪漫色彩浓厚。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更多的是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给恋爱物件留下美好的印象。但是他们更多的是在乎那种爱慕之情和对人生的美好愿望,就想这样一直爱下去,没有婚嫁的想法。这种恋爱的浪漫色彩,掩盖了太多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缺乏磨炼和现实基础。

四、大学生恋爱型别

恋爱是一种人生艺术。大学生的恋爱因为心里动机不一样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根据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可以把他们的恋爱型别概括为以下几种:

***一***比翼双飞型。一般这类学生都基本具备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恋爱观。有一定的感情基础,能理智的处理感情,能正确的引导爱情,恋爱关系比较稳定。能把爱情转化为生活学习的动力,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促进双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心理慰藉型。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时期,渴求被关注被理解。当身边的环境不能满足这种被关注和理解的心理需要时,一部分学生就会用恋爱的方式寻找异性的救援。这种在外来看来是谈恋爱,对他们自身而言不过是寻找心理的慰藉,排除内心的孤独罢了。

***三***生活实惠型。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巨大,毕业找工作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事情。恋爱也成了他们今后何去何从的手段。这部分学生非常关注对方的家庭条件和发展前途。也许彼此之间爱慕之情一般,但是为了自己能搭上一艘顺风顺水的船,于是开始了恋情。

***四***浪漫理想型。这部分学生一般感情较丰富,却缺乏冷静的思考。浪漫的爱情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源泉。像大部分琼瑶剧中的男女主角,他们把爱情想得非常美好,一旦认定了某个人,就会奋不顾身的追求,甘愿为对方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这部分同学一旦感情受挫就会非常痛苦,难以自拔。

***五***心理攀比型。这部分大学生往往精神世界不充实,恋爱只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和魅力,弥补空虚的精神世界。于是他们与异 *** 朋友、谈恋爱,为的只是精神需要,满足卑微的自尊。特别是当看到身边也许还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都双双对对,就觉得恋爱成了一种攀比。

***六***情欲型。随着网际网路的飞速发展,露骨的 *** 描写及演艺 *** 著大家的眼球。一部分大学生在青春期荷尔蒙的指示下对性充满著渴望,并进行真实大胆的尝试,追求 *** *** 。于是,一种以满足 *** 望为目的的恋爱心理由此产生。这部分大学生把恋爱当做娱乐,逢场作戏。交往过程中注重外表,追求感官上的愉悦,无视爱情。

五、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适

爱情,人类永恒的追求和不竭的精神动力之一。爱与爱、爱与人生、爱与永恒紧密相连。另外,爱情也依附智慧与耐心,由相爱的人共同酝酿。而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好恋爱心理的调适呢?

***一***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自我。一切成功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健康恋爱心理的前提。大学生在恋爱中,往往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他们可能会因为爱情变得很盲目,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产生盲目乐观、自以为是抑或是有自卑心理,妄自菲薄。所以,健康的恋爱要求大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作为知识大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增强恋爱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观是指对待择偶和爱情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提倡的是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志同道合的爱情

大学生恋爱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只是在恋人的选择上应该以志同道合为前提。这样才能把恋爱和生活有机的结合,使得爱情和失业都能丰收。

2.弄清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

爱情是人生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一定要清楚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热恋的中的人儿总是认为爱情便是一切,殊不知没有事业的爱情不会长久。因此,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爱情服从于学业,促进学业的进步。大学生恋爱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卿卿我我而忽略了学习,否则爱情之花难开长久。只有爱情与学业、事业相结合,才有旺盛和持久的生命力,才会真正开花结果。

3.懂得爱情是责任和奉献

爱情不是得到和占有,而是责任和奉献。一般来说,一个人必须要对社会尽应尽的责任,还必须对家庭尽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属于私人生活的性质,主要依靠道德的修养和自觉的责任感来维持的。而大学生一旦选择恋爱,就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三***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

大学生恋爱本身是一件风险极高的爱情赌注。因此,提高爱情受挫折抗打击能力非常重要。主要通过增强理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来应对挫折。当真正面临失恋或者理想的恋爱物件拒之千里等情况时,能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和转移,来减轻痛苦,努力使自己变得勇敢和坚强,为以后的恋爱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四***矫正恋爱中的不良行为

大学生在恋爱中,有些行为应该给予矫正,如亲暱过度、三角恋和婚前性行为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恋爱心理,这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张丽巨集,赵阿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

[2]朱梅.大学生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9.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篇三 《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 [摘 要] 美好的爱情一直以来是人们最大追求,而大学生恋爱已经越来越被人视为平常了。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其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恋爱就象吃辣椒,不吃的时候它总是奇香无比,但真正吃的时候却辣的你痛不欲生,后悔莫及,发誓永不再吃,然而辣劲刚过,你又对它朝思暮想。越辣越香,越香越辣,你永远在思念与后悔之间游离,这就是恋爱的逻辑。——《恋爱的人们》罗曼 [关键词] 恋爱;恋爱心理特征;心理困境;解决方法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再新奇了。卧谈会上、餐厅饭桌旁、课间教室里,都常有兴致勃勃的谈论。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活动在校园里。爱情是那样独具魅力,拨动着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也是大学生最感困扰的问题之一,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那么,爱情究竟是什么?大学生恋爱心理的阶段特征是什么?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有哪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恋爱 恋爱,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时,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 二、当前大学生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什么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3.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4.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 三、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境 恋爱心理困境之一: 总感到自己缺乏吸引力,一些人为自己还没有恋人而自卑,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不敢坦然与异性交往,更怕在异性面前失误。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对恋爱吸引力的误解与缺乏科学的认知。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在魅力,实际上男女大学生,在选择异性对象的条件上大多都认为性格、才能、人品和 兴趣 爱好 更具吸引性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以增强自信;其次,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 “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恋爱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揭示爱情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引导大学生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择偶中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等都会事与愿违,极易伤害自己和同学。为此,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学会控制感情,勇于说“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错把迷恋当爱情。 恋爱心理困境之三: 由于上大学时心理年龄都还很小,思想也不成熟,没有能力去处理那失败的恋爱带来的问题。所以,许多大学生在恋爱前都会考虑到恋爱失败怎么办?害怕承受不了而不敢爱。甚至于有些大学生在恋爱失败后,由于承受不了失败恋爱的打击,思想上看不开,成天沉溺于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甚至是走上犯罪和自我毁灭的道路,例如:报复、自杀等一系列过激行为,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 恋爱心理困境之四: 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这除了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 由、性解放”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四、大学生如何避免恋爱中的心理危机 对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危机,辅导的重点在于优化大学生们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强化大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即对自己、对朋友、对父母、对社会和集体承担不同的责任。 具体做法: 一是开设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辅导课,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 健康知识 教育; 二是进一步为大学生们提供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机会与条件; 三是为大学生们提供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让他们去感受为社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成功心理体验。 总之,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五、结束语 恋爱,不要功利,未来的变数很多,现在出色的未必将来就是胜者,你和他/她都是如此; 一切随缘,不要为了排遣寂寞和无聊而去寻找恋情,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其实找些朋友比找个恋人更容易happy; 但是如果真的遇见让自己心动的人,那就抓紧机会主动上前吧,学生时代的恋情还是很珍贵的,值得回味一生。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 作者:(美)泰勒(Taylor),(美)佩普劳(Peplau),(美)希尔斯(Sears). [2]《恋爱心理学》 作者:烨子. [3]《完全图解恋爱心理学》 作者: 穆铭. [4]《男人的真话与谎话》 作者: 李达烨. [5]《情爱物语——情爱告白 》 作者:彭彦彰. [6]《男人的特权女人的选择》 作者:张维青,刘纳. 猜你喜欢: 1. 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3000字 2. 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参考论文2000字 4. 大学生恋爱心理方面的论文 5. 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一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摘要: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笔者从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心理特征、类型以及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四个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恋爱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 恋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的过程。恋爱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只有当他的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产生,并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成熟 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完成了性成熟的关键一步。性生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入学前,男女之间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悸动被压抑着不能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禁令,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异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处以及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等因素,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客观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 (一)相互美化 男女之间相互美化、互相吸引,双方都感到舒服。往往将对方的一切都赋予爱情的印记,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 (二)排他性 组成一个具有特殊共享物和亲密感的系统,本能地抗拒他人亲近自己的恋爱对象。表现出对介入他们系统的人非常敏感,充满敌意,并且很容易因此而出现矛盾。 (三)波动性 恋爱的时候,思想上容易出现“我的世界里只有你“的想法。经常因对方的情绪变动而出现波动。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易影响到身心健康。 (四)冲动性 热恋时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容易出现缩小现象,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习惯行为受到破坏,自控能力受到减弱,易出现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与后果等现象。 三、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一)比翼双飞型。他们基本上具备成熟的人格,正确的恋爱观,可以理性引导爱情,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感情与爱情、情爱与性爱的关系。 (二)生活实惠型。基本上这种类型的恋人都有确定的生活目标。这种爱情是理智的,现实的,确定恋爱关系引起的争议也比较少。 (三)时尚攀比型。在一些高校,恋爱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恋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数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而谈恋爱,由于目的性不强,缺乏认真的态度,把谈恋爱看成是精神上的一种补偿,常以“没想那么多”为借口分开。 (四)玩伴消费型。这种类型的同学经常会说:“我其实不是真的在谈恋爱,只是生活太乏味了,又没有知己,想找个伴畅快畅快。”他们在精神上常感到孤寂,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急欲与异性朋友交往,“恋爱”成为一种近景性的精神需求。 (五)追求浪漫型。这类学生情感丰富,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日趋强烈。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普遍认为出没于花前月下的刺激比爱情的责任和义务更富有色彩和韵味。彼此沉浸在两人的世界里,忘却了集体,甚至忘却了学业。 (六)功利世俗型。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以对方的家产、地位、名誉、处所、职业、社交能力、驯服度等为恋爱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方面上的大体一致;其次,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同时,要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恋爱言谈要文雅,语言要文明,行为大方得体;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要避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三)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前苏联著名 教育 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性欲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性爱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要注重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以及于处理矛盾的能力,只有做到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四)提高恋爱承受挫折能力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波折。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理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 和途径;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朱永平,王亚南.当前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4):40-43 [2]张颖.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伦理审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李微.高等医学院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5]丁喜龙.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性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6]周海涛.大学生恋爱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二 《当代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教育与培养》 摘要:大学生恋爱已经由过去的饱受争议发展到现在校园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摆正爱情在人生道路上的位置,进而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便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正确;恋爱观;教育 在人一生的社会生活中,“爱情”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方式的改变,“爱情”也自然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同过去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比较强。在此情况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正确的恋爱观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目前大学生恋爱的现状 近年来,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现状的调查分析,和与恋爱大学生的交流,目前恋爱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大学生恋爱人数众多且恋爱开始时间较早。 当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恋爱经历,人数较多,占有一定比例,甚至有些学生在初中时就有过恋爱史。在这些有恋爱关系的学生情侣中,有些学生的恋爱关系也得到了双方家长的认同。 (二)大学生恋爱关系公开化且恋爱关系自由化。 如今大学生恋爱已由过去的躲躲藏藏转为现状的光明正大,更多的是公开化、自由化。教室、食堂、操场、小路上等都可见男女学生表达爱意的情景,这也俨然成为众多高校里一道“风景线”。所谓自由化,目前大学生恋爱已经得到家长的认同,恋爱自由观念已经在大学生心中形成。 (三)大学生的恋爱观过于简单化且责任意识淡化。 当前大学生对于恋爱观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有的受身边朋友的调侃、讥讽下产生恋爱关系;有的是与朋友打赌追友与异性产生恋爱关系。这些在大学生眼里是“轰轰烈烈的恋爱”,是大学里的“必修课”,还有的学生对于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持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从这些大学生对恋爱观过于简单化的想法中可知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是比较淡化的。恋爱责任由恋爱关系产生,责任对象是多方的、直观的,这种责任意识的淡化无论是对大学生的身心还是其他方面都会照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四)大学生恋爱持续短且 毕业 后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的较少。 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往往较短,这些时间基本都是在校读书阶段,而毕业后能够继续保持恋爱关系的情侣并不多,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大学生欠缺社会阅历,思想单一,缺少人生奋斗目标,这促使很多大学生产生对待恋爱问题的简单、幼稚和不成熟态度,再加上大学生活经济上的限制、心理不成熟所产生的虚荣心理、就业的压力,这些都成为毕业后大学生携手走进婚姻殿堂较少的原因。 二、大学生恋爱观成因分析: (一)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受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影响,爱情剧、言情小说无处不在的伴随着学生成长。无可厚非,二十几岁的年龄充满着对爱情的幻想、对世界的认知,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在众多的影视剧、爱情小说中,更多的出现“三角恋”、“多角恋”,有多少在不经意间扭曲了大学生的思想及恋爱的态度。 (二)传统道德淡化,性观念开放。 由于当今社会极度开放,人们的思想早就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当代大学生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习以为常。大学时期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很多大学生迫切渴望他们眼中的“爱情”,但是不能正确理解恋爱的含义,错把“性”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三)个人虚荣心攀比影响。 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比较强,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的虚荣心深受打击,再加上许多学生是背井离乡在外求学,心灵空虚,认为恋爱可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也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观,做好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与培养 (一)充分认识到恋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不得不说,恋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必然会产生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恋爱任何一方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要为对方、对社会负责,达到道德情感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一旦双方有了爱,就应担当起恋爱的道德责任,要知道“爱情”不是建立在对彼此的占有之上,而是建立在为对方谋求幸福的基础之上,尊重恋人的人格和感情,平等履行道德义务。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相互间的交往,可以对双方起到学习上互助、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激的作用,对自我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二)处理好恋爱和学业的关系,制定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在很多学生眼里,爱情与学业是不相矛盾的,爱情能促进学习,作为学习的动力。过去的 经验 证明在大学生中,存在着爱情与事业“双赢”的例子,但是很少,原因是很多恋爱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不能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往往是顾此即彼,最后的结果不是双赢,却是两者都失去。 我们应该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不能因为好奇而过早涉入爱情,更不能以爱情为托词,来满足自己寻求刺激的心理。当爱情真的降临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认知时期,个人的想法过于简单,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并没有很深的了解,只是把两人简单的爱情包裹在一个温室里,一旦毕业,彼此迈向社会大潮中时,会因为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而重新审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爱情 故事 ,进而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少一些虚荣心和孤僻感,多一些满足感和集体感。 (四)加强校园 文化 的建设,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1.加强学风、校风建设。学风、校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的高低,教学水平的优劣。良好校风一旦形成,将对学生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积极营造学校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2.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时间,消除大学生孤独感,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学生之间成为彼此的知已、朋友,使学生从心理上明白恋爱不再是他们精神寄托的唯一方式。 3.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使学生思想觉悟有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理论阵地,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课堂话题讨论来倾述自己对大学生恋爱观的看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4.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方式,探索辅导员老师工作模式。辅导员老师与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这需要辅导员老师探索自己的工作思路,了解一定的思想教育理论,同时采用学生易接受的工作方法,来教育与培养大学生的恋爱观。 在充满美丽幻想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学生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序曲。但由于社会的经历、生活阅历的缺少,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加之受到外界因素、周围环境影响等,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想法。所以我们必须从教育与培养学生自身道德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引导学生寻求自我真正的爱情,取得“双赢”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芝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 企业文化 ,2009(32). [2]程静.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3]邓桂兰.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引导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9).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三 《试谈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 【摘 要】针对恋爱现状、恋爱认知与态度、恋爱相关问题、恋爱教育等问题自编问卷针进行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择偶标准、恋爱观形成、恋爱与学习、同居与亲昵行为产生原因,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恋爱心理教育提出了应对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 大学生恋爱是校园中一个现实而又敏感的话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由恋爱引发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恋爱观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高校还将其纳入心理健康课教学体系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恋爱的现状,了解群体文化对大学生恋爱教育有何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恋爱心理教育、辅导、咨询工作。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于2012年3月-5月进行。采取分层抽样方式在湖南某理工学院13322名二本在校学生(其中女生6521)中抽取了365名学生作为被试,样本涵盖该校文、理、工等十五个院,其中男生201名,女生164名;大一92名,大二90名,大三83名,大四90名,大五10名。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问卷调查 S版》作为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65份,回收问卷341份,有效回收率为。在参考了百度文库公布的相关问卷,结合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并与若干在校学生座谈的基础上,研究者经过反复修改编制成该问卷。 2 调查分析与结论 (1)恋爱的基本情况:所有被试中从没谈过恋爱的占,所有被试中正在谈恋爱的占;这与《当前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现状调查研究》(欧阳宇2011年《毕节学院学报》)调查得出的比例高度一致。曾经谈恋爱,现在没谈的占;二者相加有过恋爱经历的比例为,这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恋爱行为关系研究》(林玲2008年第3期《思想理论教育》)所调查出有过恋爱经历的为也相差不大 。调查显示在所有正在谈恋爱及曾经谈恋爱的学生中,恋爱平均持续时间在2年以上的占,1-3个月的占,4-6个月的占,7-12个月的占,1年以上,2年以下的占.。从恋爱次数来看,在校学生恋爱过1次的,2次的,恋爱3次及3次以上的占。在谈恋爱的学生中大二的最多,占,其次为大一、大三,均为,大四与大五合计。总体来看,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比较普遍,并基本处于尝试恋爱阶段。 (2)对恋爱的认知与态度:对 “是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问题,选择“生活枯燥,排遣寂寞”的占,选择“积累经验,体验人生”的占,选择“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的占。选择恋爱对象的标准排前五位的分别是,道德品质占,才华能力占,个性与性格占,与自己志同道合占,外表漂亮占。可见大学生的选择恋爱对象更侧重于精神性因素。这表明大学生重视双方关系融洽,双方心理的相容。有 文章 提出“90后大学生择偶观更现实,趋向于恋爱对象的优越物质条件”。那到底是调查有误,抑或在校大学主观择偶标准与实际选择有出入,或者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则需在以后进一步研究了。 所有被试中认为谈恋爱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的占,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基本无影响的占,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轻微影响的占,认为谈恋爱对学业成绩有严重影响的仅占。而在“恋爱与学业发生冲突怎么办”中,所有被试中选择以学业为重的占;而的被试回答没想过这个问题。这表明在校大学生对学业是比较看重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此方面对学生引导时可以更多的着重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从学生终生发展上着手,而不能习惯性地认为其对学业有负面影响,否则思想教育工作只能流于说教。 在关于恋爱与婚姻关系中,的被试选择了“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在对恋爱的理解中,的被试选择了“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选择“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的占,另有的被试选择了“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此处与“什么原因促使大学生恋爱”中的选择看似矛盾。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主观上认同恋爱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而不会赞同“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但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学校生活中引发恋爱的机缘更多地是“生活枯燥,排遣寂寞”、“受他人影响,看着许多人恋爱,所以也恋爱”。这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观较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朋辈群体的影响。 (3)对于大学生恋爱相关问题的看法:对于“看到热恋中的大学生在公共场合里拥抱、接吻、亲热时”的态度,有的选择了“很正常,那才是恋爱”,的被试选择了“无可厚非,如果是我,也会欣然接受的”,说明共有的属主动接受。另有的被试选择了“不太能理解,要有所收敛”,的选择了“那样不好,但没办法,只当没看见”,的被试选择了“欣赏他们的勇气,但自己是不会去做的”,说明共有的被试是被动接受这一现象的,二者相加对此持接受态度的为。有的被试选择了“反对”,并认为这些行为是不文明行为。可见大多数人面对此现象时更多只是一种无可奈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课程教育可适当引入投射心理、反投射心理、群体意识等理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公众的影响后再反观其是否得体。 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的看法中,的被试选择了“坚决反对”,选择“是感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很自然,”的占40%,选择“虽不支持,但包容”的占。这说明的被试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不否定的态度。而有部分研究者基于各种理论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持赞同态度, 也有研究者认为恋爱同居带来的不良后果究竟有哪些方面,以及这些不良后果的程度如何,在现实中可能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和群体性差异。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育。 (4)对大学生恋爱心理教育的看法:被试中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大学生恋爱教育,因为同学们心中有很多困惑”,被试中的认为“非常有必要,但要改进方式、方法”,只有的被试认为“不必要,那是学生自己的事”,另有认为“不必要,教育了没有什么效果”。在关于我校大学生中因恋爱问题而产生的不良问题,40%的被试认为问题较多,比较严重,另有的被试认为不清楚。仅有的被试选择了“学校老师教诲”。这说明一方面学生渴望得到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帮助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学校教师的帮助。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严重缺失。研究者认为应从人的终生发展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与行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识到恋爱、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法纪意识教育。不可简单直白地要求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那样只会是教育工作者理想化的一厢情愿。 参考文献: [1]李艳文,贺伟.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研究,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6). [2]贺晶,黄琳庆,刘列夫.90后女大学生择偶标准浅议.《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3]卿大咏.怎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企业家天地,2007(4). [4]蔡宜旦.大学生婚恋观变化比较研究.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3(4). 猜你喜欢: 1. 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2. 大学生恋爱心理参考论文2000字 3.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4. 大学恋爱心理论文2000字 5. 浅谈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关于恋爱类研究生论文题目

人生 爱情 谈谈 为什么 可以 他们 男人 就是 “赏美”更是人之一大享受。因此大家就可以接受为什么韩国的女明星们据说都美过容,我们也可以理解“潘金莲”为什么会背叛“武大郎”而对“西门庆”投怀送抱,我们同样可以解剖出“美容”产品为何层出不穷,花样甚多。大家都喜欢用“情人眼里出西施”来表达他们对美的“情有独钟”,只是“婚外恋”是怎么发生的就不得而知了。人容易萌生烦腻心理,于是男的可能会背叛爱情去“招蜂引蝶”,说出“家花不如野花香”、“老婆都是别人的漂亮”的爱情“信仰”、女的可能会“红杏出墙”去“抅三搭四”,施用“美人计”去扮演“狐狸精”的角色。不知道这些是不是另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呢?老天从来就不公平,于“爱情”来说,上苍的“天平”更是从来就没有平衡过。男人为什么有帅的不帅的?女人为什么有美的不美的?虽说都是基因惹的祸,但很多人还是会不爽地拷问老天,当然,答案自然是“哑巴吃黄连”。再于“帅和不帅、美和不美”来说,为什么帅的男人“寻花问柳”会被原谅成“风流倜傥”?而不帅的就要被加罪为“卑鄙下流”?为什么“西施”的笑能被辟成是美谈,男士趋之若骛?而“东施”一模仿就留下“东施效颦”的笑柄,男士嗤之以鼻?又于古代“男女”来说,为什么男的可以“三妻四妾”?女的就得“三从四德”?男的一不满意可以一“休书”搞定,女的就必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老天从来就不给你解释为什么。古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在爱情中则更多的是“强人所难”,而“媒婆”就是罪魁祸首。很难估计有电子商务资料库/,,66!26/9%:'%&多少爱情悲剧是因为“媒婆”引起的,有多少“私奔”是因为“媒婆”造成的。我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感谢“月老”?他的穿针引线就一定是人家所愿的吗?他就敢确定人家不会有更好的爱情吗?爱情最重要的是“两厢情愿”,“说媒拉红线”本就破坏了爱情结合原则,说得再怎么好听也只能落得个“多管闲事”。奇怪的是,现今社会高科技发展,找伴侣可以网上征婚,“媒婆”这一职业为什么依旧不会下岗呢?“爱情是自私的”是“人性自私论”唯一站得住脚的筹码,恋人们可以把“重色轻友”当成理直气壮的解释,一副“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境界。在干柴烈火的爱情世界里, “二人世界”的“卿卿我我”可以全然不把其余的放在眼里。他们可以在大庭广众下接吻拥抱,不顾别人的鸡皮疙瘩;他们可以在校园自习室里有说有笑、眉来眼去,不顾同学们的学业;他们可以在深夜的宿舍里“褒电话粥”,不顾宿友的睡眠时间;他们可以在背叛道德下轻松地说:“我们愿意,我们是纯洁的。” 《流星花园》中F4中的“西门”有一句名言:“每个女人的保存期限只有一个礼拜”,这是何等潇洒的话语,可惜它为爱情道德所不容。“人不风流枉少年”相信是多数年轻人的爱情信仰,因为如今的“早恋”问题已是铺天盖地,而讨论该不该“早恋”也早已失去了的意义,该讨论的是怎样把握好“早恋”的方向。很多人总喜欢说爱情只是一场游戏,可悲的是他们一生追求爱情,却总与爱情失之交臂,但总喜欢对爱情津津乐道。伦理家说:“没有性的爱情是不完美的爱情,以性为筹码的爱情是不纯粹的爱情。”

自己写来不及,在百度搜到了一些关于你要的资料我的婚恋观 两个人相处,一定要尊重对方的独立和空间。什么是爱,爱是给予。一方有能力并愿意付出,另一方需要并愿意接受,这就是爱的过程。这样的付出积累多了两个人的爱情就会越加深厚。除这之外两个人是独立的,自己面对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必要,我不参合你的生活,承担你该承担的责任,你也没有必要担忧我的事情,涂生烦恼。我们相处时,应多考虑怎样给予,考虑对方的需要,去积累爱。而不应以爱的名义介入、干扰、霸占对方的生活,那不是爱。这是我犯错的地方,也是不可以再错的地方。 婚后两个人有共同的生活,也有各自独立的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降生,事业的顶峰,我们自己的那份生活相对于年轻时恋爱时会变小。我们共同的生活比重会越来越大,当我们老的行动困难时,就主要是共同生活了。这就叫白头偕老。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恋爱观的变化尤为明显,在大学生队伍中尤其明显。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学恋爱心理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

摘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生活环境也在快速的变化,这对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恋爱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探讨当代高校党的恋爱观 教育 ,女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针对不良现象找出改善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女大学生;恋爱观;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恋爱观的变化尤为明显。尽管我们的高校一直在倡导和教育青年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但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恋爱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当代女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特的群体,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恋爱观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和高校的建设,并且对社会女性的婚姻观乃至下一代的婚恋观都会产生较大较深远的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研究。

一、现代高校所倡导和教授的恋爱观

追逐爱情,崇尚美满的家庭,无论是对个人发展还是对社会和谐都是有益无害的。当代大学教育中涉及爱情、家庭的内容也在逐渐增多。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恋爱观,让他们能正确看待婚姻、爱情是大学教育的题中之义。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

当代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涉及了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奋斗出自己美好的明天,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短暂的和可耻的。法治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制意识,明确自己的地位和责任,遵守法律和纪律的约束,做个合格的好公民。道德观教育中,直接引导大学生树立无产阶级恋爱观,把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择偶的首要标准。通过这些教育使大学生受到熏陶,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二)引导人们遵守婚姻,家庭生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高校教育青年在处理婚姻,家庭关系时,要做到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互敬互爱,互信互免,互助互让,互谅互卫,和睦相处;引导人们把爱情和义务统一起来,自觉承担起赡养老人,父与子女的责任。引导人们用这些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建立美好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必要保证。

二、现实生活中高校女大学生恋爱观的扭曲

(一)当代高校女大学生恋爱目的的多样化发展

安徽农业大学对女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的女大学生认为谈恋爱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学习生活上的帮助,是为了得到对方的照顾,使自己生活和学习更加得心应手。的女大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空闲时间较多,比较孤单寂寞,为了摆脱这种空虚和寻找刺激而谈恋爱。的女大学生谈恋爱,就是为了向对方或他人显示个人的魅力,以增强自己的信心。只有的女大学生是为了寻找真爱并与之结婚而谈恋爱。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的传人,一些不良的思潮正侵蚀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头脑,他们的恋爱思想不在保守,恋爱目的不在单纯。

(二)金钱是大学生在择偶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尽管女大学生把情感因素放在第一位,但物质世界的发展,让更多的女大学生变得更加功利,更加物质,更加现实。在选择配偶时,往往是金钱物质左右了女大学生的选择判断。更有现实主义者,将择偶对象是否有房,是否有车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物质条件满足基础上,才能谈其他。市场经济的进步,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状态的改善,让当今的女大学生更加势力,更加注重眼前既得利益。

(三)恋爱过程中不能正确理性的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便迷失了自己,荒废了学业,丢掉了理想,忘记了父母老师的教会,不顾做学生的首要任务。而且,当两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不能理性的处理,这些学生在恋爱中迷失了方向,抛掉了自己肩上的社会责任。有些恋爱中的女大学生的恋爱观严重扭曲,他们完全迷失了自己,心中只想着对方,每日浑浑噩噩,在他们的恋爱观中,他们的爱情一定是也必须是完美,一旦爱情出现裂缝,便不管不顾,寻死觅活。大学生为爱自杀的人也不在少数,并且每年都会有类似事件发生,而且这些为爱自杀的学生中,女大学生占多数。

三、导致女大学生恋爱观扭曲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大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环境、 文化 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等。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国家支持一部分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先富起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不是一致的,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贫富差距问题,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影响,就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败坏社会风气的思潮。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思想的大量涌进,导致我们对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的忽视,“崇洋媚外”思想严重,中华优秀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新闻、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所营造的舆论氛围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近年来,大众传播媒介过渡的关注于负面信息的报道,在暴漏社会的假、恶、丑的同时,也给女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有久性,渗透性,针对性,家庭影响的主体具有血缘伦理的亲和性和权威性。一个人出生的家庭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恋爱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有些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将来吃苦往往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恋爱观,希望孩子能够“飞上枝头做凤凰”,没什么也不能没钱,这都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恋爱观。

(三)同辈群体因素的影响

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自由性,渗透性和独特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与之接触的人,往往就是影响我们最大的人而且这种影响总是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当代女大学生的同辈主要是指学校的同学,有些学生的攀比心理,炫富心理,无形之中影响了其他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如不及时加以引导,这种影响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四、改善女大学生恋爱观扭曲现状的对策

分析当代高校教育的恋爱观、婚姻观内容与如今的女大学生恋爱、婚姻现实之间的错位,找到其中的症结,才能真正端正女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

(一)努力改善社会大环境

当代女大学生的恋爱婚姻观的扭曲与社会大环境是分不开的,人们在改善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塑造着人。对物质的过度弘扬,对西方文化、西方思想的放任自流,只能是使大学生的头脑不断被腐蚀。因此,我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恋爱和婚姻。给大学生充分的自由,并在其中积极的引导,将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还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西方外来文化,争取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社会媒体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优化学校家庭的教育

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观、法治观、道德观的引导是积极的,是正确的,可是在学生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大不如人意,说明光是课堂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学校教师尤其是思想理论课教师要以身作则,严格约束自己,为广大学生树立榜样,做好典范。学校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组织学生亲自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的体会和感受。另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大学生择偶时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是,“龙、凤”与金钱的多少不是成正比的。作为父母要帮助子女掌握好 人际交往 的基本礼仪和方式,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子女能够自立、自强。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

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将志同道合的人作为自己的择偶对象,放下物质利益的羁绊,端正恋爱态度,认真对待感情。另外,大学生要认识到恋爱本身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事情,要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约束自己,不能三心二意,害人害己。大学生还要有能力正确面对和处理失恋,不能由失恋走向极端。

虽然当代高校部分女大学生的恋爱观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女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这些问题会被解决,女大学生会形成社会所期望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恋爱观,从而为女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高校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摘要:当代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是正确恋爱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当代大学生谨慎驾驶爱情之舟的前提。笔者从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心理特征、类型以及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四个方面当代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恋爱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恋爱的驱动力

恋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的过程。恋爱不是生来就有的,一个人对爱情的追求,只有当他的生理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产生,并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成熟

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处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绝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完成了性成熟的关键一步。性生理的成熟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生理基础。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入学前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恋爱有着特别的影响。入学前,男女之间由于学业的压力和学校、家庭等因素的干涉,青春的悸动被压抑着不能释放。入学后,学校没有禁令,家长无法直接干涉,处在自由状态下的异性,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相处以及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等因素,为大学生的恋爱提供了客观环境。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征

(一)相互美化

男女之间相互美化、互相吸引,双方都感到舒服。往往将对方的一切都赋予爱情的印记,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

(二)排他性

组成一个具有特殊共享物和亲密感的系统,本能地抗拒他人亲近自己的恋爱对象。表现出对介入他们系统的人非常敏感,充满敌意,并且很容易因此而出现矛盾。

(三)波动性

恋爱的时候,思想上容易出现“我的世界里只有你“的想法。经常因对方的情绪变动而出现波动。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易影响到身心健康。

(四)冲动性

热恋时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容易出现缩小现象,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习惯行为受到破坏,自控能力受到减弱,易出现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与后果等现象。

三、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一)比翼双飞型。他们基本上具备成熟的人格,正确的恋爱观,可以理性引导爱情,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感情与爱情、情爱与性爱的关系。

(二)生活实惠型。基本上这种类型的恋人都有确定的生活目标。这种爱情是理智的,现实的,确定恋爱关系引起的争议也比较少。

(三)时尚攀比型。在一些高校,恋爱成为一种时尚,这种恋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多数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而谈恋爱,由于目的性不强,缺乏认真的态度,把谈恋爱看成是精神上的一种补偿,常以“没想那么多”为借口分开。

(四)玩伴消费型。这种类型的同学经常会说:“我其实不是真的在谈恋爱,只是生活太乏味了,又没有知己,想找个伴畅快畅快。”他们在精神上常感到孤寂,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急欲与异性朋友交往,“恋爱”成为一种近景性的精神需求。

(五)追求浪漫型。这类学生情感丰富,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日趋强烈。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他们普遍认为出没于花前月下的刺激比爱情的责任和义务更富有色彩和韵味。彼此沉浸在两人的世界里,忘却了集体,甚至忘却了学业。

(六)功利世俗型。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以对方的家产、地位、名誉、处所、职业、社交能力、驯服度等为恋爱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因此,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方面上的大体一致;其次,大学生应该把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而放松了学习;同时,要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

(二)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在当今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恋爱言谈要文雅,语言要文明,行为大方得体;善于控制感情,理智行事;要避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三)培养爱的能力与责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的力量只能在人类非性欲的爱情素养中存在。他的非性欲的爱情范围愈广,他的性爱也就愈为高尚”。发展爱的能力,培养爱的责任。要注重培养无私的品格和奉献精神以及于处理矛盾的能力,只有做到为恋人负责,为社会负责,才能创造出幸福美满的婚恋。

(四)提高恋爱承受挫折能力

提高恋爱挫折承受能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的恋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波折。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通过理智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 方法 和途径;通过适当的情绪调节、宣泄和转移,来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朱永平,王亚南.当前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心理探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4):40-43

[2]张颖.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伦理审思[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3]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4]李微.高等医学院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5]丁喜龙.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性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6]周海涛.大学生恋爱态度及其与性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阶段,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容易产生感情。在大学特定的 文化 背景下,大学生及其恋爱心理凸现出有别于社会青年的心理特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目前,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这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十分不利。在阐述大学生的恋爱特点,并根据人们常见的归因偏向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心理 ;策

现如今,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在校园里已经相当普遍,大学生恋爱也早已不像以前那样遮掩了,它已经成为大学生们聊天最热门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中一道不可缺的独特风景线。然而,伴随恋爱现象的普遍发生,恋爱心理问题又成为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如果对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树立健康的恋爱观以及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1.恋爱现象普遍化。目前大学生恋爱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和公开化了,不再像过去那样遮掩了 。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正处于恋爱状态或有过恋爱经历以及有恋爱动机的人数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大内容,大学校园成了大学生们寻找爱情的一座圣堂。

2.恋爱途径多样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已不再仅仅依靠父母和朋友的介绍,而是希望在爱情中展现自我,自主追求,进行自由选择。通过网络、社交圈、相亲节目以及各种可能的媒介来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3.恋爱标准现实化。当下的大学生择友普遍很务实。在对象的选择方面,已经不仅是外貌、性格等因素,对象的才能、发展的潜力、经济实力、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也成为了许多大学生择友的标准。例如当前流行的“宝马女”“豪宅梦”“包二爷”等恋爱现象说明了这一点。

4.恋爱过程浪漫化。大学生恋爱受当代艺术及其年龄阶段的影响,充满了幻想浪漫色彩。例如像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雪月的言情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歌曲等文化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此外,情人节、 圣诞节 等节日的庆祝以及旅游、舞厅 、咖啡厅、电影院等高档消费是又是行为浪漫化的体现。

5.恋爱行为开放化。当代大学生恋爱不再像过去那么含蓄,花前月下、林荫树丛、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双双对对相依相伴,在校园里已经成为了常见的风景。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持认可和宽容态度,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的贞操观念逐渐淡化。

二、大学生恋爱动机的心理分析

1.好奇心理。在高中阶段,每个人都被禁止谈恋爱,都被教导为了前途而努力。未知的事物总是神秘的,大学校园就为探索这种神秘的领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没有恋爱经历的人来讲,恋爱是刺激的,充满诱惑力。并且大学生正处于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年龄阶段,所以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去寻找恋爱的机会,尝试恋爱,即使不爱对方,有人也会去尝试。

2.从众心理。在一个群体中,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其余的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觉得自己也理所应当地应该这样。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甚至有人会为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当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地进进出出,情意绵绵,羡慕之下,他们会随波逐流,加入恋爱队伍之中。

3.寂寞心理。大学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比高中减轻了不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由于对自己的未来定位不明确,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安排不妥当,同时又没有太多可以诉说心事的朋友,因而常常感到寂寞、无聊、孤独、茫然。于是,有的同学通过恋爱这种亲密异性关系的建立来排遣孤独,获得感情寄托。

4.虚荣心理。有些同学谈恋爱是为了在别人面前争面子,找一个朋友就是为了跟其他人攀比,“有人爱”似乎是他们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标准。他们认为如果在大学里找不到异性朋友的话,就会被认为是无能者,因此,他们会努力去寻找恋爱机会和对象。甚至有的大学生以恋爱次数的多少,追求自己人数的多少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5.功利心理。有的大学生恋爱不是看中对方的人品,而是看中对方的物质条件、家庭背景,认为“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有的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甚至抛弃原来的恋人另寻新欢。这种爱情是带上了利害得失的功利色彩,是“头脑中的爱”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爱”。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的对策

1.认识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神圣的,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恋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事,它是基于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形成的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它应该包含欣赏、承诺、责任、奉献等内容,不应该附加其他目的,物质上的虚荣、游戏爱情、相互攀比的动机是不可取得的。端正恋爱态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若不清楚爱情的本质,那么在恋爱过程中便会产生各种问题和困惑。

2.摆正爱情的位置

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爱情也不是人生的根本目的,只为爱情而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以谈恋爱来达到消愁解闷的目的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爱情应该服从学业和事业,只有将它融化在理想和事业中,其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这样的爱情才充满生机。妨碍事业的爱情是人生永恒的悲剧,促进事业的爱情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3.培养恋爱的技能

首先要培养自身迎接爱的能力和拒绝爱的能力。培养迎接爱的能力,能更好地增强她们在恋爱关系中的主动性,培养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培养拒绝爱的能力,即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就应该有勇气加以拒绝,如果优柔寡断或屈服对方的追求,而盲目地应承下来,即使发展下去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沟通和理解,有效的沟通和理解可以增进恋人之间的了解,化解矛盾,巩固双方感情。最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因为异性的魅力并不表现在外表上,而是由内在的修养和品行决定的。

4.规范恋爱的行为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应该形成健康文明的恋爱行为。首先,言谈文雅,行为检点,在公众场合要避免过于粗俗的亲昵动作,否则有损爱情的纯洁以及大学生的形象,同时对旁人也会造成一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其次,要学会善于控制情感、理智行事。对恋爱中引起的性冲动,要注意克制调节,将注意力转移升华,与恋人多谈谈学习和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以不致越轨,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5.转移恋爱的盲从

第一,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任务仍然是学习和自我发展,而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无比重要的,要学会合理分配恋爱、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第二,要学会处理恋人和他人的关系,在恋爱的同时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不因恋爱而脱离了生活的集体,因为爱情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第三,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 社会实践 活动。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大学生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磨练自己,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使大学生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到充实和美好,可以把那些没有恋爱需要的学生精力转移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避免盲目从众的恋爱。

参考文献:

[1]魏永娟.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及指导[J].工会论坛,2011,17(4):115-116.

[2]孙荔.从“非诚勿扰”看大学生恋爱心理[J].经济与法,2011(3):369.

[3]刘锦屏.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的误区及引导[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8(2):9-11.

[4]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0

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颁布,让高校大学生的恋爱走到了阳光底下。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恋爱知识的普及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加之大学生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对爱情缺乏理智的分析和思考,责任心、担当意识较差,大学生的恋爱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误区

1、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纯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发展变化迅速,文化、价值多元的时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单纯。有的是为了排解孤独寂寞,在枯燥的大学生活中寻找一些乐趣,相互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有的是为了寻找一张长期饭票,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经济上遇到的困难;有的受从众心理的驱使,把恋爱当成自己能力和魅力的体现;还有的大学生把恋爱当取经,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能够取得一些恋爱 经验 ,为今后真正的恋爱打一些基础。

2、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不成熟

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加之社会阅历浅,思想还不够成熟,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较为幼稚和任性。恋爱中很多大学生不懂认知他人的 方法 和技巧,不懂得尊重和珍惜感情,也不知道爱情的真谛,缺乏责任心和担当勇气。一些同学把恋爱当作游戏,对恋爱随随便便,高兴则在一起,不高兴就分开;一些同学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私有物,相处中缺乏包容和理解,因为小事就大吵大闹,甚至还会大动干戈;一些同学谈恋爱只是为了面子,为了寻求刺激;还有的恋爱双方只是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在一起,缺少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对未来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3、大学生的恋爱行为不慎重

受到西方文化、自由思潮的影响,加之很多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大学生的恋爱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大学校园里成双入对的出入已属平常,有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接吻、拥抱或进行一些亲昵的行为,造成公众场合下的视觉污染;当前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问题也越来越多,而且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大学周边的居民住宅区成为滋生这种行为的温床,很多大学生打着 考研 、学习的旗号,不住学生宿舍,而租住学校附近的房屋,恋爱中的大学生住在一起,生活堕落、混乱,造成怀孕、生殖器官疾病甚至感染上性病。

二、造成大学生恋爱心理误区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伴随我国对外开放形势的不断扩大,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鱼贯而入,对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恋爱观;加之报纸、媒体、影视、网络对社会上一些坏风气、坏现象不分青红皂白的大肆报道和宣传,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观,冲击着大学生传统的婚恋观,使大学生在这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里是非难辨,真假不分,甚至误入歧途。另外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让大学生的恋爱也增加了许多功利的因素,大学生的恋爱变得现实而冷酷,比起浪漫的爱情,他们更看重对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

2、高校因素

我国高校虽然都开设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但这些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还是教学理念上都比较落后,大多是照本宣科,没有打入到学生内心深处,课程的实效性差强人意。加之在学校生活当中,知行有时并不能合一,高校缺乏对学生诚信和道德行为的约束、监管和评价体系,这让同学们感到课本的知识和现实是完全脱节的,丧失了对德育教育课程的兴趣。随着对大学生恋爱婚姻制度的放宽,很多高校对大学生恋爱的监管完全放松,管理制度软弱无力,学生犯错几乎不用付出什么成本,而且针对于大学生的恋爱知识、恋爱心理等课程较少,这更加剧了大学生的不文明恋爱行为,助长了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

3、自身的因素

当今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独生子女,他们敏感脆弱、自私自利,思想不够成熟,自我认知程度较底,缺乏和别人沟通交往的能力,自我控制、抗压抗挫能力较弱,面对学业、就业、 人际交往 等压力,很多同学自己难以承受,于是找个恋人来分担、缓解自身的压力和内心的孤独。高校缺乏对大学恋爱行为的监管和引导,高校周边的网吧、酒吧、游戏厅、甚至出租房屋、宾馆等不良环境较多较繁杂,这些给大学生的恋爱、同居甚至不正当的性行为提供了条件。

三、帮助大学生走出恋爱心理误区的途径

1、优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努力营建一个和谐、美好、宁静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能够身心愉悦的在学校中生活和学习,减少浮躁、孤独等不良情绪。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开拓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高校要不断加强两课的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修养,开设有关大学生恋爱知识,恋爱心理等选修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恋爱、婚姻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异性交往的一定策略,在思想上深刻的认识到不文明的恋爱行为是低俗的、可耻的,婚前性行为是不可取的,会对大学生造成无法估量的危害。学校还要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老师的作用,建设集筛查、教育、帮助、干预、和追踪于一体的恋爱心理帮助的工作体制,切实做到对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行为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3、严明校规校纪

高校要建设良好的校风和严明的校纪。在学校、班级、学生中强化团结、友爱、健康、文明等风气的形成。要科学的量化学生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强大学宿舍 规章制度 的管理,严格规定宿舍的作息时间,对违反宿舍纪律、夜不归宿的同学要做到及时发现,严肃处理;对于在恋爱中道德败坏,行为不检的学生要给予严厉的批评和适当的教育,必要的话要对其进行记过或开除的处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