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对日本的影响日语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对日本的影响日语毕业论文

实事求是地 按照印象去写,内容 最好 不要跨越 学生范围。

首先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这文章拿来干什么,重不重要。你可以顺着写,战争对日本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生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广岛长崎爆炸的两颗原子弹使那地方的建设受影响,战争嘛,就是消灭人类,要是给“亲爱的同志”看的话,建议你还是多写写战争的残酷,美国在日本登陆的时候,小日本儿没兵了去抓和尚,老头和小孩充兵。这样的材料网上有的是。要是写着玩,我个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倒使日本更强盛了,是美国在亚洲极力扶持的对象,日本宇航员可以在美国训练,日本得到美国的军事技术,武器,各个方面的扶持,日本在二战掠夺中国的煤炭等资源等,日本在中国死那些人几亿年才能变成煤啊。日本都受益了。具体说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嘛,国民涌现出热爱和平的作家啦什么的,像宫崎骏,也有被蒙蔽的,武士道精神的。不过日本确实很发达,科技水平,松下,索尼,日立,东芝,本田,丰田,三菱,nissian等,漫画,电玩,就连av都出色。可以根据日本现在的国情,日本是岛国,没有矿产资源,耕地也少,粮食靠进口,日本人富有但是节俭等。。。行了,我提醒的够多了,再多就成我写了。。

依我理解,题目主旨是影响,一般来讲,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军事,国民心理等。你得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才有可能做到脑子里有框架感。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一、语言学方向

1.日本镰仓时代文学探索

2.谈日本文字的发展.

3.中日寒暄语之我见

二、日本文学

1.《我是猫》赏析

2.现代中日文学之异同

三、日本文化、社会、语言与文化

1、从日本人的习惯看其心理

2.浅谈丰田企业文化

3.论日本企业文化给我国企业发展的启发

4.论日本国花---缨花

5.中日酒文化之比较

6.论日本饮食文化

7.论中日茶文化的异同

8.浅谈日本礼仪

9.论日本的剑道精神

10.日本清酒的起源

11.浅谈日本艺妓

12.论中日礼节的差异

13.关于人口老龄化

14.关于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研究

15.关于现代日语的敬语

四、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大学日语听说探索

2.试谈日语单词的速记法

3.浅谈日语助词

4.论中日教育的发展前景

明治维新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影响

日本汽车企业集团用语中语言变迁的观察研究

从岛国日本看日本人的安全意识

从企业博客的语言看日本企业文化传播

从“真心话和场面话”来考察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从やる、くれる探讨日本人“知恩”精神

日本人“缩志向”的考察与分析

从“胜组”“负组”看日本人中流意识变化

外来语背后的日本人的异文化意识

对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的考察

日本传统祭祀文化研究

忠义--日本社会の柱

关于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可参考题目

因此透过寿司的制作和发展历程就可以看出日本人善于思考,富有创新精神;追求自然,崇尚自然;日本人的创新意识,日本人追求的自然与完美,以及生活的快节奏。日本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看法,日本文化的融合性,日本文化的包容性,是日本文化得以强大的推动力。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崇尚自然,保持生鲜,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

日本文化几乎就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炉,既重视传统又善于创新,饮食文化也是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反映日本饮食文化的众多食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寿司,本文。。逐渐深入的分析日本食文化的特点,进而得出日本博大精神文化的优点。

随着饮食业的快速发展,食文化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更加突出的体现了日本人注重创新的精神。在高效率快节奏的日本社会中,寿司仍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从小小的寿司中,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的许多优点,这是值得世界人今后学习和借鉴的。

追求自然,崇尚自然,形成了日本料理的特色。寿司的美味不仅体现在食上,更体现在形与色上,这都是日本人所追求的料理美

毕业论文对日本流行语的影响

我是去年刚刚毕业的 1,当时很多同学写论文也是想从文化,文化方面入手 但最后都没写得怎么成功 毕竟我们自己再怎么理解研究也不可能研究的那么深 去网上找呗 又不安全 所以写不出什么具体的东西来。2,语言学的话 很有难度 要基础很扎实才行 一般硕士论文才会去研究这些。 综上所述,我觉得还是从日本的一些社会现象入手会比较好写,内容比较浅显一些,很好写。比如我们学校的一篇 优秀论文写的就是“从手袋看日本人的环境意识”,先是一些手袋的来源呀,定义呀,什么时候开始普及之类呀 都是很具体的东西 很好入手 而且这样的论文也很有实用价值,老师也会喜欢。像写什么文学文化的 比我们写的专业人大把大把。。。。 比如这次日本的地震呀 震级那么高 单纯由于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并不多,而中国的汶川地震 震级还小却死了那么多人。。。这就是一个很具体的话题呀 可以好好找一下日本方面的地震及防震资料之类 多好 而且你若是写的好写的全的话 就是一篇有意义的论文了。。 你们才5000字呢 我去年是8000——10000呢 都搞定了 所以不要急,慢慢来。祝你成功!!!

日本 文化 又是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神,从事水稻栽培所形成的对植物有着特别感情的海洋文化。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 毕业 论文优秀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日本语言文化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本语言文化渊源深厚,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语言文化中的禁忌和委婉表达,通过对这两种形式的简要阐述,来强调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领悟日本语言文化,掌握日本民族习俗。

【关键词】日本语言语言禁忌委婉表达语言文化

前言:

语言是社会生活约定俗成,逐渐沉积下来的产物。不同语言衬托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离不开本国民族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掌握一种语言,就需要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学以致用。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曾经指出,研究一门语言,其文化背景是不能脱离的,否则很难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所以,在日本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语言文化 教育 是非常重要的。日本语言是高级语言,日本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隐含性、暧昧性以及非逻辑性表达方式,另外,日本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因素,为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必须了解日本语言的独有风格和日本语言的文化思想源泉。

1.日常生活中日本语言禁忌表现

日本语言中的称呼禁忌

日本有句 谚语 叫做“名示体”。在古代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灵魂附在自己的名字上,造成各自的人格有所差异,如果说出主人的名字,其灵魂就会脱离人体扩散到大气中,被恶魔带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与自身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命运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为了保护所敬畏的人,人们不会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与此同时,古代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一生中会出现很多次改名现象,从出生、成人到死分别都有幼名、成人名以及戒名。

日本语言的称呼禁忌一般表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由于日本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下级和晚辈不能直呼上级和长辈的名讳。在日本,明仁是日本天皇的名字,天皇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毁灭的,日本民族不能直呼天皇的名称。在日本当代社会中,也听不到“明仁”两字。日本人的这种语言禁忌始终存在于人们对天皇的尊重当中,甚至还存在于日本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在日本,年长的女性,也不能直呼其丈夫的名字。他们往往去掉姓氏互相称呼。

日本生活中的禁忌

在古代,人们不知道幼儿是怎么生育的,因此,人们潜移默化的认为,这是神的力量在起作用,日本人称其为“产神”,他们认为产神具有保护婴儿与伤害婴儿的两方面性质。正因为当事科学不发达,婴儿出生后死亡率高,因此,在婴儿出生的过程中,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存在很多禁忌。日本人在产妇面前忌讳说有关“死”的字眼,中国人也是。在日本,也有为老人祝寿的风俗,他们也不希望将老人与“风烛残年”、“体弱”、“年迈”等词语联系起来,因此,这些词语就成为祝寿的禁忌语言。在中国,年轻人人给老人祝寿时,也很忌讳说“死”、“没了”、“完了”等词语,因为“钟”与“终”是谐音,因此给老人送礼物时禁忌送钟。

2.日本语言中的委婉表达

委婉表达语言的由来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委婉表达都存在于其中。英语中“euphemism(委婉表达)”意思是“好听的一句话”,源于希腊语言文化。在中国,“委婉表达”的意思是指“声音婉转而动听,态度真诚”的意思。日语语言中“委婉表达”的意思是“将一种语言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在日本人之间的日常会话以及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中非常多。在日本,人们为了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者建议,又不想违背他人的意图或者好意,日本人不会公然与别人发生碰撞,他们往往不直接拒绝,而是用最间接的 方法 ,拐弯抹角的进行委婉而含蓄的拒绝他人。在日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拒绝语言,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委婉表达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日本民族重视集体协调

在日本,委婉表达一词离不开他们长期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形态。日本人重视集体协调,他们往往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所处自然地理与生产方式决定的。日本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国家,许多日本研究者将这种地理因素叫做“自然地理的锁国”。日本政府曾经公布锁国令,除中国和朝鲜以外,使日本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17世纪到8世纪末,日本与外部世界长期隔绝,使日本内部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风格。日本是一个以农耕、渔业为主的国家。

而且,日本人吃的大米,产于占国土总面积70%的山地,为使处在地势较高的农户与处于地势较低处的农户之间不产生用水问题上的矛盾,日本政府规定,在山地 种植 大米必须拥有集体观念。这种生产理念使得日本人民养成注重集体利益和站在他们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

日本民族重视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

日本人很重视“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观念,为寻求集体利益的内部协调,日本民族与外界始终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他们更加注重委婉表达,措辞含蓄。日本政府在宪法中制定了“以和为贵”的道德祖训。“村”是日本人民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个小范围群体。如果有人脱离这个组织,就要受到其他人的耻笑;严重者将要受到一种制裁。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很重视周围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人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往往不以自己的思想观念来看待问题。

日本语言的具体表现就是委婉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与语言的内在联系,在日本语言文化交际中,将委婉表达使用得当,在不违背别人意愿的基础上又满足自己的观念,已经成为日本语言的一种趋势。所以,在日本社会生活中,委婉表达的探讨以及使用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有助于日本语言教学和研究。

结论:

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的共同心理,日本人的优良 传统文化 和思想渊源成就了日本独具一格的语言体系。然而,伴随着日本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出现了新的语言文化,但是,在日本,传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以及由于注重集体意识而来的语言特色,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日本语言起着指导作用,永远不会被 其它 文化影响所磨灭。

参考文献:

[1]苑崇利.对日语口语表述文化特征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

[2]吴侃.日本语语法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3]刘芳.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的体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崔慕洁.关于构建日本语言文化体系的研究[M].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论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不过此时日本的 饮茶 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日本茶道的现状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千利休的子孙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这三个流派。其他还有二十几个流派,主要有:远州流、织部流、三斋流、薮内流、宗遍流、庸轩流等。这些流派虽然有各自的茶道风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为指导思想。茶道的多样化促进了茶道的发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自明治维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动中来,茶道成为许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其生活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茶道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茶道倡导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録》中记载了利休的话: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领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禅,倡导人们通过茶事活动修炼身心,升华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为400多年来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按照久松真一的观点,“和敬清寂”的理念不应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必须是对“事物人境”而言的。“事物人境”涵盖整个茶道内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具体说来,“事”指点茶、喝茶、清扫、茶室的布置等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环境。只有在茶道中贯彻对“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这点,才会体会出复杂茶礼的奥妙,体会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审美观。点茶的手法、茶道具摆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线和步伐、饮茶的步骤等,这些环节是茶人在反复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最稳妥、最合理的路径和程式。当人们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能真正领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饭、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为提炼成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正如桑田忠亲在《茶道的历史》前言中所说,茶道已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日本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茶道形成了日本传统建筑风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举行茶事的场所。茶道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对后世日本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与农家草庵相似,又被称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秆屋顶、砂土掺稻秸涂抹的墙壁、不剥树皮的原木做的柱子,尽显其古朴、自然的风格。茶室的标准面积一般为四张半榻榻米。茶室虽小,但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茶人们都力求独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龛、地炉、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师们几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利休的茶室、织布的茶室、远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这些茶室所体现和追求的美感,对江户时代的武士阶层和上层市民阶层的房屋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人们把这种代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称之为“数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顾名思义是指与茶室相配的庭园。禅宗中把领悟的境地称为“ 白露 地”,受此影响日本茶道中称茶庭为“露地”。茶庭的面积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为外露地和内露地,内外露地以中门分隔开来。客人先在外露地静心安神,而后经中门进入内露地,也就进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门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们洗涤心灵,除去杂念的意思。茶庭中设置等待室、厕所(雪隐)、尘穴、石制洗手钵、石灯笼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脚踏石和碎石铺就。庭中除去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绿树木所覆盖,营造出“山中草庵”的风情。

脚踏石、石制洗手钵、石灯笼已成为现代日本庭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日本庭园还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响,历经时间锤炼的茶庭是当代日本庭园建筑的代表。

茶道促进了日本陶艺制造业的繁荣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兴起的初期,使用的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茶碗,其中端庄华丽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随着草庵茶的确立,随着草庵茶道的确立,茶风趋向朴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朴素的高丽茶碗开始大行其道。为了更好地表现草庵茶道的风格,千利休与陶工长次郎一起设计制造了乐窑茶碗。优雅厚重的乐窑茶碗是草庵茶中规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户时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艺技术迅速发展开来。织布窑、远州七窑、仁清窑、志野窑等,日本的民窑遍地开花,并传承至今。茶碗在品类、造型、釉色、装饰艺术等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极大地推进了日本陶艺民族化、本土化风格的发展。

日本茶道不仅是点茶、饮茶的过程,而且是包括吃饭在内的招待客人的整个过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达上百种,涉及陶艺、漆艺、木艺、竹艺、纸艺等行业。这些行业里的艺术家们都以创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独特作品为最高追求,可以说茶道的影响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工艺制造业。

茶道丰富了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点茶之前吃的饭一般写作“会席”,在《南方録》中开始写作“怀石”(日语中,怀石与会席都读作“kaiseki”)。“怀石”原本指禅僧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怀里的温热石头,喻指简单的饮食。近代以来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饭称为“怀石”。

茶怀石的内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规定的,一般为一汤三菜。菜品简单,但烹饪却极为讲究。选材崇尚应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协调,将茶道精神与饭菜融为一体。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艺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给人味觉和视觉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户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怀石不再拘泥于简素,变成菜品丰富的豪华料理,成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户中期,在东京、大阪等地的高级餐馆就出现了“会席料理”(即现在的“怀石料理”)。新鲜的食材、上好的烹饪、精致的器皿、优雅的环境,怀石料理已成为日本传统料理的主流,成为日本高级料理的代表。

3.结语

历经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发展为集宗教、哲学、美学、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书法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识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日本文学的论文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论文的质量高低。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日本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一) 1. 日汉否定表达的对比研究 2. 关于中日同形类义词的研究 3. 日本新闻翻译实践与研究 报告 4. 任务型教学法在日语专业语法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5. 浅谈日语寒暄语表现 6. 翻译补偿视角下的《雪国》汉译研究 7. 川端康成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 8. 《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 9. 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研究 10. 关于日语中“猫”惯用句的研究 11.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谈母语迁移现象 12. 从语用学角度对日语会话中省略表达的研究 13. 从语境看日语第二人称代词的隐匿性表达 14. 日本人的集团意识的研究及其 教育 指导 15. 日语外来语的特征及其教育指导 16. 关于日语教育中日本 文化 导入的考察与教育指导 17. 《伊豆的舞女》中文译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 18. 试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19. 中日同形异义四字 成语 的对比研究 20.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日 广告 语言对比研究 2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日流行语的对比研究 2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的运用 23.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产品 说明书 翻译 24. 从《探求中国的山水》汉译本看游记类文本的翻译策略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二) 1、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日汉语序对比研究 2、现代日语可能表达研究 3、现代日汉情态对比研究 4、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 5、汉日动物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 6、日语拗、长、拨、促音与中古汉语音韵对应规律研究 7、司马辽太郎咱歴史小说研究 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格助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9、韩日语助词共现对比研究 10、新中国日语高等教育历史研究 11、日本近代言文一致问题初探 12、韩日越汉字本土化过程研究 13、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 14、韩日禁忌语对比研究 15、汉日比较视野下的汉语对比对生性研究 16、汉日隐性性别词语对比研究 17、日语复句句式变化研究 18、中国高校日语专业学生中日同形 近义词 产出难易度影响因素研究 19、明治以来的日本汉字问题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20、日语多义感觉形容词的语义分析研究 日本文学论文题目(三) 1. 中日色彩语「青」侦娭偡傞対照研究 2. 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 3. 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 4. 现代日本语感情表现研究 5. 从《伊豆舞女》中文译本看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6. 《源氏物语》和歌汉译研究 7. 关于中日色彩词的对照研究 8. 中日惯用语中动物隐喻的对比研究 9. 中日耻意识及其在言语表达上的体现 10. 惠普日语客服的翻译实践报告 11. 关于低碳增长的日语学术论文翻译实践报告 12. 「逼傛偮偲」的暧昧性及其原因 13. 中日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与信息再现 14. 时尚类杂志文本的日译汉翻译实践 15. 新闻类稿件的翻译策略研究 16. 关于日语中食感表达的研究 1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日语中以“心”为中心的惯用句意义 18. 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的翻译技巧探究 19. 星新一小说翻译实践中翻译技巧的应用 20. 太宰治《人间失格》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21. 对加译和倒译技巧的研究 22. 日汉翻译技巧-加译在实例中的运用和分析 23. 日译汉实践报告-《日本人和中国人这里不同》中常用翻译 方法 的应用分析 24. 日语长句的翻译方法-《日本人与中国人这里不同》翻译实践报告 25.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日译汉 句子 结构调整 26. 常用翻译技巧的应用 27. 日语中“手”的概念隐喻意义研究 28.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下的中译日分析 猜你喜欢: 1. 日本文学论文选题 2. 日本文学的相关论文 3. 浅谈日本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4. 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 5. 文学论文题目大全 6. 日本文学方面的论文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日语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银河铁道之夜〉意向分析——作品关于生命和幸福的思考2、《日本文化私观》中坂口安吾的日本文化论3、1990年代以来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变化4、从风间敬之进的没落解读岛崎藤村的《破戒》5、从和食器看日本饮食文化6、从流行语浅析日本年轻人现状7、从日本的包装文化看日本的国民性8、从日本的盂兰盆节和中国的清明节看两国传统文化的继承9、从日本恐怖片看日本社会问题--以欺凌问题、儿童虐待和自杀问题为中心10、从新海诚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感悟生与死的意义11、从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考察日本人的寻根情结12、从中国诗学的意境角度分析艾兴多夫诗作《月夜》在中国读者中的接受13、对日语教科书中前置表达现象的分析和考察——围绕《新编日语》中的会话文14、关于日语中应答叹词的正确使用15、关于日本媒体禁忌语的研究

地震对日本农产品的影响研究论文

短期停电,基础设施遭到损害。长期来说他们的核试验可能成功了,所以也可能发展核能!

应该说这场地震没有伤到日本的根骨,虽然暂时会影响日本经济不过那只是暂时的,一段时间之后就恢复了!所以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算太大,具体数据看楼上。不过说实话,日本大地震对我基本没影响!!

大地震对日本资本市场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15日,日本股市全天大跌10%,盘中曾经甚至因为跌幅超过14%,而遭到东京证券交易所暂停交易。两天内日本股市下跌超过了16%,创造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在日本股市的带动下,亚太和欧洲股市暴跌。这一消息为各大国外媒体所关注。大地震对日本的经济到底有多大的冲击力,目前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现在已经有经济学家对日本地震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行了预计。花旗集团经济学家预计,地震造成的损失总计为5到10万亿日圆,其中房屋损失一项将达到几万亿日圆。摩根大通在一份报告中说,神户地震造成了万亿日圆的损失,所以这次地震带来的损失应该会更大。摩根大通将对日本第一季度GDP增幅的预期从下调为,将第二季度的预期从下调为。摩根大通同时预计,随着重建工作的加快,日本余下的时间将强势反弹,机构将日本第三季度GDP增幅的预期从上调为,将第四季度的增幅预期从上调为 日本GDP或因地震降1% 重振经济将需1年。新加坡行动经济学分析家戴维科根表示,尽管以往在发生灾难时日元仍是较为安全的货币,但是现在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抛出日元,转而选择美元。“短期来看,这次地震可能会使日本全国GDP降低1%。”戴维表示,“长期来看,由重建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将会使经济恢复,这或许需要12个月。”日本经济汽车业损失最严重 鉴于地震及海啸等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仍在持续发生,高盛董事局主席吉姆·奥尼尔说:“目前还很难判断损害范围和损失金额。”不过,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受地震和海啸冲击的直接损失。虽然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东北部地区并不是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区,但该地区也集中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众多重要产业工厂,该地区经济规模占到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左右。目前来看,汽车业遭受损失最为严重,据日本共同社13日报道,日野、三菱、丰田、本田、尼桑、大发等8家日本汽车制造商14日起将暂时关闭在日工厂,原因是零部件供应震后受阻。其中,日本三大汽车厂商丰田、本田、日产一共有22家工厂已经关闭。记者从上述三家企业的中国公司处获悉,灾难发生正处周末,中国公司处虽然与总部取得了联系,但具体的受损情况还没有详尽的数据公布。至于何时恢复生产,要视灾情而定。 据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停产的三家日本车企,包括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及讴歌品牌。其中,丰田进口量排名在第三位,仅次于奔驰及宝马。而日产和本田则较少,排在前十名之外。其次,地震将导致供应链危机。虽然日本的主要制造厂商并未受到灾难性损害,但由于地震导致交通中断,原材料供应受到影响,成品也无法运至机场或港口。由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供应链危机将在数月内给日本厂商乃至全球厂商带来损失。财政状况将更加恶化 日本大地震的发生正值日本政府与财政赤字进行艰难斗争之际。目前日本债务已占到GDP的200%左右,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都高。而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必然追加预算,这无疑将使日本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1月下调了日本的长期债务评级,而穆迪上个月也将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下调至负面。分析人士担心,大地震将加剧日本债务风险,并提高其政府融资成本。经济可能呈现“V”形反弹 去年,日本经济强劲反弹,全年GDP实际增长,创20年来最快增速。不过其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一季度带动,后三个季度经济低迷,第四季度实际GDP甚至环比萎缩。经济学家原本预期,今年第一季度日本经济将会重拾增势。 由于日本国内众多工厂停工,电力短缺,加上消费信心受挫,短期内日本经济将遭受重创。德国商业银行日本问题专家沃尔夫冈·莱姆说:“日本经济今年第一季度可能仍将出现小幅萎缩。”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认为,短期内日本经济存在滞涨风险。 但此后,随着重建工作的开展,日本经济可能呈现“V”形反弹。1995年神户地震后,日本经济即呈现此种运行轨迹。野村证券纽约首席经济学家大卫·雷斯勒说,来自政府、保险、私企、个人等多领域的资金将投入到重建过程中,这将创造就业,地震中受到重创的能源、建筑领域会得到极大提振。一些分析人士预计,日本未来三个季度经济增速按年率计算将回升至3%。农产品和食品供应明显不足 大地震导致日本农产品和食品物流受到很大影响。记者13日在东京超市发现,蔬菜、牛奶、面包等商品供不应求,有些甚至全面缺货,部分批发市场已出现涨价现象。 记者当天走访了数家超市后发现,农产品和食品等供应明显不足,蔬菜、乳制品以及金枪鱼等日本人需求量很大的海产品供不应求,肉类、面包、干面条等甚至全部缺货。 日本农林水产省最新发布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报告说,由于地震破坏,除东北地区蔬菜水果市场停止交易外,其他地区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等不能按期交货现象也

日本是东亚岛国,面积万平方千米,由四大主岛和3900个小岛组成。日本先民是由对马岛和库页岛南下的突厥——鲜卑(通古斯民族群)语系的部落和顺菲律宾——琉球岛链北上的马来语系部族组成。其民风悍野,亦不乏纤秀。日本地处西太平洋板块的断裂带,地震、火山喷发、台风、豪雨不断,岛民坚韧、质朴。自晋朝以后,日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在唐朝达到高峰。1274年和1281年,蒙元世祖忽必烈出动联合舰队,两次渡海征日,由于天时(台风季节)、地利(一支从来不习海战的大陆军队)、人和(中国和朝鲜军队不愿效力)不济,均遭惨败。/来自中华网社区 日本是一个处于亚洲东部,孤悬于太平洋之中的岛国,国内自然资源相对贫乏、领土狭小、易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通常,大陆人是很难理解和感受岛国和岛国人民的心头。日本四周是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的海洋。时常有台风袭击,四季有地震威胁。因此他们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相比更加保守,更缺乏安全感,更有危机感,更渴望获得真正的陆地。 这种危机使日本人不敢有一点怠惰和不认真。日本人自强奋发,以极强的精神和极快的速度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科技。然而,因为隔着海洋,他们对大海那边的陆地充满浪漫的幻想。他们比任何大陆国家都更向往着能拥有广阔的陆地,而拥有陆地的方法,则只能通过海洋。这就酿成日本民族群众的扩张意识。100多年来,从明治维新开始,它就没有放弃过在本土以外的扩张,二战是最典型的事例。在日本“帝国扩张梦”中,核心就是拥有海洋。拥有了海洋就有了广阔的陆地,有了海洋就有了海洋中巨大的资源宝藏和岛屿本身的战略价值;有了资源宝藏和战略价值也就有了日本的战略地位。这样的海洋国土观注定了日本对岛屿和海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来自中华网社区 日本,一个和我们有着非常深的渊源的国家,人口约亿,GNP越4万美圆/年。这是一个拥有深厚战争潜力的国家,而且拥有相当丰富的大规模战争经验,对战争潜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的战争动员都不陌生。总体说来,日本现阶段的战争潜力足以应对一场高强度、大规模的现代战争,但是,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其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依然有很大缺陷。下面从一些具体要素加以分析。日本具有较雄厚的核技术潜力。1996年,日美有关机构决定在核物理领域展开合作研究,这势将进一步提高日本的核技术能力。据日本专家估计,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如果需要,日本可在半年之内生产出原子弹和氢弹。在发展核技术的同时,日本还在积极储备核物质。据日本政府公布的数字,日本现在存储有吨钚。其中,武器级钚的存量为2377公斤,日本是个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对资源进口依赖程度很高。据日政府统计,日本的煤、原油、天然气等能源对外依赖程度达90%以上。铁矿石、铜矿石、铁矾土、磷矿石等几科全部依赖从海外进口。每年从海外进口的物资约达7亿吨。因此,日本十分重视保护海上航线,并以此为借口,大力扩充海,空军实力。自然地理及其影响:自然地理条件虽不能直接算做战争潜力的一部分,但它却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战争潜力的培养和转化,同时也是国家总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国土狭长,领土自东北方的千岛群岛,一直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的先岛群岛,西临我国东海,西南连至台湾海域,通过朝鲜海峡、津轻海峡和宗谷海峡控制日本海和太平洋之间的联系,整个列岛岛链连绵不断,正遏制住东北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它的本土岛屿众多、地形复杂,其中山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森林面积约占68%,河流湖泊众多,平原多为河流下游的冲击平原,一面靠海,三面临山,主要城市都分布在其上。同样由于地质原因,日本的海岸线漫长曲折,约为3多万公里,形成很多天然良港,而且内陆任何地方距海岸的直线距离都在100公里内。日本的自然条件在军事上有着先天影响:首先,日本靠近大陆而又拥有狭窄的海峡阻隔。其次,日本的海岸线漫长,而且陆地缺乏纵深,不利于组织严密的海岸防御。最后,日本的城市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上,交通方便、物产丰富,但由于城市化的缘故,其抵抗轰炸的能力十分脆弱。人力潜力:评价人力潜力的标准,不仅仅取决于国家的人口基数、生产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和役龄男子数量等数据,在当前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军队不再像以往全面战争那样需要征集那么多的战斗人员,但是军工、科研等直接与战争挂钩的部门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从其他生产部门中抽调出来的各种专业人员。换句话说,人口的质量和结构组成比单纯的人口数量更为重要。目前,日本总人口约为亿,居世界第7位。虽然人口基数大,但增长率只在左右,老龄化趋势严重,15-64的生产年龄人口约为1亿。日本女性的工作率较低,这其中的劳动力人口约为6752万,比例仅有62%(根据日本总务省2001年数据)。家庭主妇和学校学生虽然可以在战时动员为劳动力,但熟练工人的培养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不过,日本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储备十分充足,根据日本自己的统计,它有教授、副教授级别的研究人员约85万人(平均人/万人),其中制造业就有万人,包括电机(万人)、化学(万人)等各个方面,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参与军事工业的运转。从兵员数量的角度来讲,目前自卫队士兵的入伍年龄为18岁,军士的退役年龄为53岁。按照这一范围,2003年,日本有役龄男性人口3310万左右。财力潜力: 财力潜力是一国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战争的胜负大多跟国家财政能力有关。财力潜力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战略储备以及平时财政状况等因素,也跟国家资源状况和对外运输有一些关系。相对工业生产等物力潜力来说,才力潜力的转化更加容易一些。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年GDP总值约为520万亿日圆(4万亿美圆左右),每年国家预算为85万亿日圆(约6550亿美圆),其中军费约为450——500亿美圆,占GDP的1%多一点。此外,日本手中还有约11000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可以作为战略资金,这都保证了日本战时有足够的财政动员能力。但是,由于最近10年的经济不景气和财政政策的错误,目前日本政丅府的债务达到了660万亿日圆(约5万亿美圆),是GDP的130%。以海湾战争为例,75万人的多国部队在“沙漠风暴”作战期间的日均战费为亿美圆,陆上作战期间为亿美圆。按这种标准计算,如果日本在战争中动员200万军队(对一场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这一数字不算很大),每年的直接战费就需要2870-5000亿美圆,再加上人力物力动员、军队的扩充和训练和国民经济转产等消耗,相对于政丅府日常的开销,这笔钱简直是不可想象的。物力潜力 : 物力潜力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储备,对军队的供应量,民用工业转产为军工产品的能力以及军工生产的潜力等。这其中能否保证原料的供应,能否有时间保证民用工业的生产,是物力潜力能否得以发挥的关键。由于日本的工业发达,其主要战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很高的。2003年日本粗钢产量为亿吨(中国为亿吨),4轮汽车产量1632万辆(美国为2200万辆,中国为326万辆),造船量接近1000万吨,化学纤维230万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亿多块。而且由于经济刚刚有起色,这些数据是在工厂开工不足的情况下创造的。比如2003年的钢产量就比1993年下降了15%。此外,日本在军民两用产业如冶金、机械、电子、材料化学、航空航天及核工业等产业上都具备拔尖的技术优势和充足到几乎过剩的生产能力,军工产业也都有着良好的扩充能力。下面将详细论述:航空工业 二战期间,日本曾经在5年内造出万架飞机和万台发动机。目前,日本能够生产飞机的企业包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等。虽然由于定货缘故年产量不高,但关键部件——发动机和雷达电子设备等装备的生产能力都足以满足局部战争的需要。日本在二战时期还曾将汽车工业转产飞机,取得过相当的效果。目前汽车年生产能力约在3000万辆左右,如果30%,也就是大约900万辆的生产能力转产飞机(按照一般观点,每300-450辆汽车可转产1架飞机,此处按450辆计算),年产飞机可达到2万架。虽然现代飞机的技术水平、制造工艺、武器装备都要比过去复杂的多,但也可以看出日本飞机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核潜力 毋庸置疑,核武器问题是最近有关日本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技术上说日本毫无疑问具备发展核武器能力。截止到2003年末,它拥有多套原子能发电设备,发电量占日本总发电量的45%。日本还大量储备了核原料,据不完全统计,它目前拥有天然铀1300多吨,贫油4000多吨钚54吨以及大量钍和浓缩铀等待能够。可以说,日本的确有足以制造数千枚核丅弹头的原料。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日本都是将核废料运往法国进行再处理,但1993年4月,日本开始在青森县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核燃料再处理工厂,可以在这里自行处理核废料并提炼钚。像日本这样一个核门槛国家,在短期内能够制造出一定数量的核武器,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核武器造出来之后,还要投放到敌方那里才行,否则不能构成核威慑。而日本的缺陷恰恰体现在投送能力上。首先要有了战略导弹,但发射井如何布置?要不要陆基机动导弹?如果发展海基核力量,还要在发展战略核潜艇,攻击核潜艇等一系列装备。如果还要追求可靠的核威慑,成本会非常高,也只有美俄中这3个国家勉强承担(英法皆是象征性核威慑)。以日本的财政能力是无法在战争爆发后再做这一系列工作的。况且前面已经提到,日本整个国家国土面积狭小,亿人口中的90%都集中在各个城市,而其中越的人口集中在东京、大阪等10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仅东经城市圈就集中了日本25%的人口)。这里不仅人口高度密集,还集中了日本几乎所有重要的政丅府机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大部分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经济金融机构,以及重要的外贸港口。脆弱而密集的国土布局,使日本比别国更加无法承受核武器的伤害。从这一角度来讲,日本随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但缺乏打核战争的潜力。原料供应与海运:工业原料和农产品,是支持战争的基本物质,也是战争潜力的基础之一。根据估算,在未来战争中为了维持一个陆军师,每年需要钢万吨、铝1400吨、铜4000吨、铅1800吨、锌3000吨,师一日的进攻战斗就需要燃料40-70吨;为了维持每百万吨级舰艇,每年则需要钢9500吨、铝5000吨、铜5800吨、铅2900吨、锌3100吨、石油15万吨;为了维持每千架飞机,每年需要钢450吨、铝3吨、铜19吨、铅9吨、锌14吨、石油203万吨。而对于日本来说,其战争潜力的重要特征,也是致命弱点,就是在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上对海运的高度依赖。总的来说,理论上日本有足够的物力潜力去应付较大规模的战争。但应该指出,以上推算的这些能力,都是以日本本土不受攻击为前提的。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日本有能力维持充足的原料供应,能保障海上运输线的畅通。而这却是日本战争潜力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由于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其对外货物运输基本上依赖海运。而且日本国内的货运也多依靠海运,在战时也会受到空袭和潜艇的影响,这都使其原本雄厚的生产力大打折扣,也决定了日本无法维持一场长期战争。从本次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军队第一时间的反应,所遭受的损失,以及现在状况来看。我们遭受汶川大地震时候第一时间派出了14万部队参与救灾,而日本只能派出5万人的部队,而且在地理环境远远优于中国山区的情况下,行动缓慢,成效甚微,现在救人靠的是几架直升机象征性的一次几个灾民的速度在行动。松岛军用机场的F-2战斗机联队,由于海啸的冲击,战机全部被毁。并且,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并出现严重的核泄漏,已经造成数人死亡,多人住院,还疏散了五万多人。暴露出了日本的致命弱点,就是如果战争爆发,可以采用巡航导弹搭载石墨战斗部的方法,炸毁日本的数十座核电站,造成核泄漏,日本将不战自毁。美国实际也做过沙盘推演,如果对日本动武,可以在6个小时内,让日本陷入瘫痪,美国部署在日本周边的核潜艇将发射两千枚巡航导弹搭载石墨武器和其他特种战斗部,攻击日本的各个要害地方,日本的电力,运输,通信等将在第一时间瘫痪,日本陷入一片混乱,将宣布投降。当然,美国对日本的要害地方了如指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十倍的导弹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不得不做美国的看门狗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中华网社区

日媒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研究论文

日本的BL小说对中国影响挺深的,特别是女性朋友们!!!

日媒称本田正考虑降低对中国依赖,此事会产生蝴蝶效应包括降低日本方的效益。减少其市场规模。对于各个产业之间联合发展也有非常重要影响。日本媒体根据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所影响,将会减少本田在中国的供应链,也会减少对中国依赖。基于中美关系不断恶化,美国也会加紧,唯独中国的各种企业,日本也因此受到的影响为了减少风险和损失,很多西方企业不断与中国的企业相互挂钩,本田企业也将会考虑新建一条供应链,降低对中国依赖。这种做法对中国而言并没有更多损失,但是对日本而言就会减少自己的市场规模。不管任何企业,都不会短时间内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出去,因为中国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其他国家的相应产建工厂等多种需求一定让中国带给其很多经济效益,此种政策调整需要得到支持,日本政府曾经出台各种政策来鼓励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迁回到日本。但是最后都没有获得积极响应40%都是在中国生产。

对于华生产这条生产线,如果消失之后在日本而言会带来具有损失。任何角色的事物都可以给一个企业带来毁灭,所以应该进行深远考虑。如果选择与中国脱钩之后想要找一个另外的合作合办是非常困难。与中国而言,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具有用工成,所以才吸引了大量的外国企业,但是中国自身有着非常优越的各种建筑。资源和技术含量。对于各种机械设备的缺乏也让他们无法进行正常运行。

中国有着非常稳定的商业环境,外国企业如果选择遵纪守法,保障双方合法权益,中国将一定会始终保持对外开放政策。如果想要拓开中国市场,我们也不会做出其他的政策支持

台湾比较强项的部分是零部件,我们从进出口的观点来看台湾汽车零部件出口。进口零部件的部分,94年有650亿台币的进口,640亿往下掉到550亿。日本进口量从94年的75%到2002年三分之二。零部件已经在十年之内由10%替代了完全从日本的进口。苏锦夥说:十年之内台湾零部件的出口提高了一倍,从450亿提高到900亿台币。出口像美国是主要的对象,一直维持美国市场40%。从零部

日本汽车出口中国的量虽然少,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却相当大。回想起 80年代日本车汹涌的进口势头与国产车生产状况形成的强烈反差,不能不令中国人深思。 丰田汽车公司一直倾心于开发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早在 1964年就首次向中国出口,那时中国 85号以上汽油货缺,丰田就在大部分商用车上装有能使用 70号汽油的发动机,以避免可能会发生的故障。 改革开放以后,当中国汽车需求市场启动时,有着丰富的国际营销经验的日本商家立即做出反应。从 1988年起,丰田开始与沈阳金杯汽车厂合作生产金杯牌面包车,1994年达到年产 5000辆的生产能力。90年代,丰田汽车公司为了扩大对中国的汽车销售,按照中国国内的使用环境和路面状况,设计推出了中国规格的丰田汽车。 为了提高丰田汽车的市场竞争能力,丰田公司采用多元化配件供给方式,通过由世界各地相互提供价廉物美的零部件进行生产。零部件制造和车辆生产不是以国度为界限,而是通过建立国际规模的生产网络,最大限度地追求高质量和低成本。同时,他们通过设在中国各地的 33家特约维修服务中心,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以此来争夺中国市场。丰田汽车公司的经营专家神谷正太郎说的好:“生产必须先投资,销售也要先投资。如果只是全力挖掘当前社会的需求,企业马上就会走上绝路。如果考虑到 5年、10年后的长远情况,即使牺牲眼前利益,也在所不惜。” 正是有这样可靠而及时的市场信息反馈,使丰田汽车公司能够不断开发研制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日语毕业论文日本文化

日语虽然为一门语言,但高校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却不能将日语单纯当做一门语言来讲解,让学生仅了解日语的使用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日语语言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从日本古典文学看日语文字的形成及其发展 》

一种文字的产生绝非一两句话能够简单的表述出来,不管是何种文字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千锤百炼形成的。作为人类智慧与 经验 的集合体,文学作品是文字记载的手段得以流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文字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日语文字的研究, 文章 主要从日本古典文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一、汉字的传入及万叶假名

公元四世纪,汉字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以口头语言为主,没有文字。汉字的传入开始日文章字的出现。也使得日本大量的古代神话、歌谣、 传说 得以记录保存。随着佛教、儒教等 文化 思想随着文字的传入,进一步的促进了日文章化的繁荣。而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如何被接受与利用,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字记载书籍。公元712年前后,日本天皇命令太安万侣对稗田阿礼习诵的历史资料用文字进行记录。该书中,记录了自创世以来至天皇时代的历史及神话传说。之后,相继出现记录创世神话以及天皇统治历史的《日本书记》和对风土民情记录的《风土记》。以上三部著作都是采用汉字进行记录的,只是在汉字的功能使用上存在差异,很多地方采用变体的汉文字,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在学习韩文字时,以日本式或者是生硬的表达造成的,该文体不是纯正的古汉语,因此也成为变体汉文;书籍中的歌谣所采用的文字后来被称之为“万叶假名”,该文字不是纯正日语中的假名,是在完全背离汉字意思的基础上,将汉字作为表音符号进行使用对如本固有词汇的读音进行表示。《万叶集》中大量的使用“万叶假名”,如“安米”表示“めめ”(读作ame,“雨”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日文章学中,主要是采用汉字记录、汉文撰写的,主要是由于汉字传入日本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日本本土文字。对“万叶假名”和变体汉文的应用,表现出古代日本人使用文字的一种倾向,在记录历史资料时,采用汉文记录,而对于抒情类诗歌的记录多以假名进行。“万叶假名”的应用也为以后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平假名的形成

平假名是在公元九世纪前后产生的,而将其称为假名也是后世出现的,最初称为“女手”,主要意思是女子使用的文字。有假名既有真名,真名也就是汉字。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在假名出现之前,日本书写所采用的文字只有汉字一种,在官方记录和历史文献记录中管饭的得到应用。受日本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朝廷中以男子为官为主,仅有小部分贵族男性才有机会学习汉字,对于当时的如本人而言,汉字是一种艰涩难懂的文字,所以百姓及女子很难接触到汉字的学习与使用。由于家庭式的私塾教学,为贵族女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略有学识的女子在偷学汉字的时候,为方便记录,往往书写的比较潦草,简化了汉字符号,形成“女手”,也就是后来的“平假名”。平假名的应用一度受男性的排斥,但其由于简便书写受到文人的亲睐。

三、片假名的形成及发展

与平假名不同,片假名来源于汉字的楷书,取出负荷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进行简化而来,是为了训读汉文而出现的,尤其是在佛经传入日本后,由于佛经全部是由汉字书写而成,日本的僧侣及文人在阅读佛经的时候,受发音不同的影响,为了记住汉字的日语发音,阅读者在该字旁,加注一个汉字进行表音。由于字间距的空间有限,因此采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代替该汉字。就形成了最初的片假名,主要是以表音符号存在。到公元十世纪,片假名发展为独立的文字。由于该文字主要用于佛经阅读中,很受僧侣的亲睐。到公元十一世纪,片假名被广泛的用于记录一般性文章及诗词歌赋中。古典文学中,第一部采用“汉文训读”文体的文学书籍是公元12世纪出现的《今昔物语集》,也就是在汉字旁边用小字号的片假名进行标注,由于书中数千 故事 都是以“今ぃ昔”开头,以“卜ナ厶语リタヘルヤ”作为结尾,因此被称为《今昔物语集》。至此,片假名已经不单是作为表音符号,已经成为文章一种文体,有其固定的语义存在。平假名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候,现有的片假名文字主要是在明治时期确定下来的。二战之后,日本对文字的使用进行了规范,规定平假名和汉字混合书写主要用于普通文章,而片假名用于拟声词、外来语等的表述。至此,日语文字的使用规范得以成型。

四、结束语

通常情况下,认为日本是一个对外来文化善于接受和吸纳的民族。而对于古代日本而言,一致在效仿文化繁荣、历史悠久的邻邦中国。从文艺思潮到政治制度,从城郭建筑到水稻 种植 ,古代日本从中国大陆文化中接受了无以计数的养分,充分的进行吸收,促进了日文章化的兴盛和繁荣。文字作为日文章化发展的基础,从变体汉字到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日语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日本古典文学充分的反映出了日本在接受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

《 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

摘 要:中日属于邻邦国家,两国在文化基础层面上有着鲜明的共同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日本文化及其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尤其是对日本国家语言文学中的主流意识与社会文化进行了探讨,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本文就日语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并与日本典型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学案例相结合,对日语语言文学中蕴含着的家园意识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

1.前言

由于日本与我国属于近邻关系,所以两国文化发展底蕴较为深厚,共同点较为广泛。日本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影响与熏染下,遗留有我们很多历史文化符号与印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西方国家掀起的资本主义思想潮流使日本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西方文化印记也十分明显。所以,日本社会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和西方国家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语言文学成为我国各个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学主题思想、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能够掌握日语语言文学蕴含着的主流意识及其形态,使我国日语语言文学体系更加的完善。

2.分析日语语言文学及其特点

从日语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看,远古时期,日语语言文学长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遗留由我国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鲜明的文化烙印。进入二十世纪而后,日本国家挣脱了“闭关锁国”的束缚,积极引进希望国家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日语语言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文学时代标记较为显著

我国汉语发音、拼写与日语有着很大差异,所以日语语言文学有着鲜明且独特的时代标记。例如,在抒情诗歌创造上,公元时期,日语抒情诗歌主要由三十一个音节组合而成,并通过短歌形式展现出来,而十七世纪,日本抒情诗歌从原来的三十一个音节缩短为十七个音节,使得骈句表现力变得更强。由此可知,日本语言文学主要是新形势与旧形式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下形成的。

语言文学社会特征较为强烈

从早期与近代日语语言文学典型著作中可以发现,其语言文学社会特征都较为强烈,是日语语言文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点。尤其是近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著作,能够将日本国家某个时期社会状况进行充分揭露,并将国民对社会疑惑、对未来向往充分反映出来。由于日本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其国内语言文学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远古时期,日本语言文学著作开始向着城市化方向发展,京都作为日本经济、经济与文化较为集中地方,所以很多日语语言文学著作都将日本京都作为创作背景。江户时期,武士被当做为日本国家新延生的贵族,其中很多参与日语语言文学创作武士,使日语语言文学重心发生了转移,这个时期经典语言文学著作主要有《古今著闻集》与《今昔物语》,其中《今昔物语》由芥川龙之介所创作,其在日本古典语言文学熏染与影响下,以历史小说作为创作题材,以国民喜而乐见的社会故事作为创作原型,并利用借古喻今方式,能够将现实与人生充分反映出来。

语言文学家园意识较为浓厚

从日本国家社会 传统文化 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日本国家非常注重家庭,认为家庭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所以,日本国家早期很多语言文学著作中,都具有浓厚的家园意识,尤其是以离愁、思乡作为思想主题的抒情诗歌,将人们对家庭思念、眷恋及向往充分表现出来。而从日本国家近代史来看,国民受到战争严重摧残,家园在战争中受到破坏,所以这个时期的日语语言文学,能够将日本国民对家园深深的眷恋之情充分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日本很多语言文学著作中,都以家园作为创作题材,同时赋予了日语语言文学鲜明的创作特点。

3.分析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及其特点

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学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家园是日语语言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而本文也将从其创作题材出来,对语言文学家园意识进行分析与研究。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具有“安宁”的象征意义

从传统日语语言文学至近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很多日语语言文学家将家园塑造成具有“安宁”意义的象征。“安宁”不仅象征着人们安逸的生活,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宁静的内心。从日本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其发展过程中并不顺利,自日本国家挣脱“闭关锁国”枷锁后,日本国家特有的农耕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而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日本国家传承下来的农耕社会文化,能够给人带来安宁与安全感,当这份安宁感被破坏后,日本国家在给世界各国带去战争灾难的同时,也给国内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浩劫,这时日本国内民众对家园向往与渴望不断增长,从这个时期日语语言文学著作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当世界二次战争结束之后,很多日本语言文学家创作的语言文学著作中仍然带有浓厚的家园悲剧色彩,由于残酷的战争,很多家庭骨肉分离,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二战期间,日本国家涌现出很多女性文学家,如津岛佑子,通过细腻描述方式,将自己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悲痛之情充分抒发出来,并对家园抱以新的向往与希望。《安魂曲》由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满彻所创作,将人们对家园安宁感的向往与渴望进行了描述。

具有“缩小”的意识特点

“缩小意识”属于日语语言文学较为典型的一个特点。在日本国家,很多语言文学作家喜欢将大的认知、观念及事件缩小,即缩小至一个家园中,并采取以小见大表现手法,将其对社会感知,对人生领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能够将日本国民社会生活映射出来,日本国民所向往的精致生活,从生活环境到院子布设、饮食文化,都能够将缩小条件下完美展现出来。在日本语言文学作家笔触下,能够将家庭缩小,并蕴含着浓厚的亲情,达到日本国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很多现代学派的日本创作家,将家园庭院作为重点描述对象,而庭院也是现代化居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庭院规划设计到整体布置,都能够将日本国民生活观念及文化观念集中展示出来。日本语言文学著作中都塑造了很多典型“庭院”,而庭院摆设物品也具有深刻的象征含义,都集中在庭院这个小小的环境中。所以,家园中的“缩小”意识,能够将日语语言文学与 社会实践 进行有效结合,使得语言文学更加的真实。

4.结语

家园意识作为日语语言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能够将日本国民对美好家园向往与追求充分体现出来。从中可以明确日语语言文学多以家园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将日本国民思乡之情作为创作主题思想,从而引发日本国民的共鸣。因此,我国在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可以从其家园意识角度出来,对完善我国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 王正鸿.论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J].时代 教育 ,2013,8(17):89-90.

[2] 艾千又.从日本古典文学看日语文字的形成及其发展[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8(01):76-78.

[3] 於国瑛.日本最大的说话集――“今昔物集”[J].日语知识,2011,9(11):65-66.

[4] 张军.李瀛芥川龙之介与日本古典文学――以《今昔物语集》为中心[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8(4):75-76.

[5] 王昭.文学的时代时代的文学――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初探[J].时代文学,2010,6(10):75-77.

有关浅谈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推荐:

1. 浅谈语言艺术研究毕业论文

2. 语言教育毕业论文

3. 日本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探究

4. 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精选

5.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6. 语言艺术分析论文

7. 解析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日本 文化 又是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神,从事水稻栽培所形成的对植物有着特别感情的海洋文化。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日本文化 毕业 论文优秀 范文 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日本语言文化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日本语言文化渊源深厚,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语言文化中的禁忌和委婉表达,通过对这两种形式的简要阐述,来强调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领悟日本语言文化,掌握日本民族习俗。

【关键词】日本语言语言禁忌委婉表达语言文化

前言:

语言是社会生活约定俗成,逐渐沉积下来的产物。不同语言衬托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离不开本国民族与自然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掌握一种语言,就需要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才能学以致用。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曾经指出,研究一门语言,其文化背景是不能脱离的,否则很难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所以,在日本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强化语言文化 教育 是非常重要的。日本语言是高级语言,日本语言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隐含性、暧昧性以及非逻辑性表达方式,另外,日本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其文化因素,为研究日本语言文化,必须了解日本语言的独有风格和日本语言的文化思想源泉。

1.日常生活中日本语言禁忌表现

日本语言中的称呼禁忌

日本有句 谚语 叫做“名示体”。在古代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灵魂附在自己的名字上,造成各自的人格有所差异,如果说出主人的名字,其灵魂就会脱离人体扩散到大气中,被恶魔带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名字与自身安全、身体健康以及命运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为了保护所敬畏的人,人们不会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与此同时,古代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一生中会出现很多次改名现象,从出生、成人到死分别都有幼名、成人名以及戒名。

日本语言的称呼禁忌一般表现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称谓,由于日本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下级和晚辈不能直呼上级和长辈的名讳。在日本,明仁是日本天皇的名字,天皇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毁灭的,日本民族不能直呼天皇的名称。在日本当代社会中,也听不到“明仁”两字。日本人的这种语言禁忌始终存在于人们对天皇的尊重当中,甚至还存在于日本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时至今日,在日本,年长的女性,也不能直呼其丈夫的名字。他们往往去掉姓氏互相称呼。

日本生活中的禁忌

在古代,人们不知道幼儿是怎么生育的,因此,人们潜移默化的认为,这是神的力量在起作用,日本人称其为“产神”,他们认为产神具有保护婴儿与伤害婴儿的两方面性质。正因为当事科学不发达,婴儿出生后死亡率高,因此,在婴儿出生的过程中,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存在很多禁忌。日本人在产妇面前忌讳说有关“死”的字眼,中国人也是。在日本,也有为老人祝寿的风俗,他们也不希望将老人与“风烛残年”、“体弱”、“年迈”等词语联系起来,因此,这些词语就成为祝寿的禁忌语言。在中国,年轻人人给老人祝寿时,也很忌讳说“死”、“没了”、“完了”等词语,因为“钟”与“终”是谐音,因此给老人送礼物时禁忌送钟。

2.日本语言中的委婉表达

委婉表达语言的由来

对于任何一种语言,委婉表达都存在于其中。英语中“euphemism(委婉表达)”意思是“好听的一句话”,源于希腊语言文化。在中国,“委婉表达”的意思是指“声音婉转而动听,态度真诚”的意思。日语语言中“委婉表达”的意思是“将一种语言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在日本人之间的日常会话以及日本语言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中非常多。在日本,人们为了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者建议,又不想违背他人的意图或者好意,日本人不会公然与别人发生碰撞,他们往往不直接拒绝,而是用最间接的 方法 ,拐弯抹角的进行委婉而含蓄的拒绝他人。在日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拒绝语言,在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委婉表达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

日本民族重视集体协调

在日本,委婉表达一词离不开他们长期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形态。日本人重视集体协调,他们往往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完全是由于他们所处自然地理与生产方式决定的。日本是一个被大海环绕的国家,许多日本研究者将这种地理因素叫做“自然地理的锁国”。日本政府曾经公布锁国令,除中国和朝鲜以外,使日本在200多年的历史中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17世纪到8世纪末,日本与外部世界长期隔绝,使日本内部形成一种统一的民族风格。日本是一个以农耕、渔业为主的国家。

而且,日本人吃的大米,产于占国土总面积70%的山地,为使处在地势较高的农户与处于地势较低处的农户之间不产生用水问题上的矛盾,日本政府规定,在山地 种植 大米必须拥有集体观念。这种生产理念使得日本人民养成注重集体利益和站在他们立场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古代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和谐的民族。

日本民族重视以和为贵的思想观念

日本人很重视“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观念,为寻求集体利益的内部协调,日本民族与外界始终保持着和谐友好的关系,他们更加注重委婉表达,措辞含蓄。日本政府在宪法中制定了“以和为贵”的道德祖训。“村”是日本人民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个小范围群体。如果有人脱离这个组织,就要受到其他人的耻笑;严重者将要受到一种制裁。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很重视周围人的意见和建议,他人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往往不以自己的思想观念来看待问题。

日本语言的具体表现就是委婉表达。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社会与语言的内在联系,在日本语言文化交际中,将委婉表达使用得当,在不违背别人意愿的基础上又满足自己的观念,已经成为日本语言的一种趋势。所以,在日本社会生活中,委婉表达的探讨以及使用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有助于日本语言教学和研究。

结论:

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生活的共同心理,日本人的优良 传统文化 和思想渊源成就了日本独具一格的语言体系。然而,伴随着日本现代社会环境的变化又出现了新的语言文化,但是,在日本,传统的语言文化价值观以及由于注重集体意识而来的语言特色,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对日本语言起着指导作用,永远不会被 其它 文化影响所磨灭。

参考文献:

[1]苑崇利.对日语口语表述文化特征的考察[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

[2]吴侃.日本语语法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3]刘芳.委婉表达在日本语言文化的体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4]崔慕洁.关于构建日本语言文化体系的研究[M].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论茶道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日本茶道的历史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尝百草”的神农氏偶然间发现了茶具有解毒功能,从而把茶用作解毒的药物。780年陆羽的《茶经》问世,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日本遣唐僧侣最澄、空海、永忠把唐朝的茶文化带回日本,形成了以嵯峨天皇、贵族、高级僧侣为主体的“弘仁茶风”。据史料记载,日本高僧最澄把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种在日吉神社,这里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本后记》弘仁6年(815年)记载了僧侣永忠为嵯峨天皇煎茶献茶。不过此时日本的 饮茶 法还只是效仿唐代的饼茶煮饮法。

镰仓时代,曾来南宋学习临济宗的僧侣荣西仿照《茶经》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书中主要讲述了茶的药用功效,并把当时宋朝的末茶饮茶法——日本茶道的抹茶饮法传入日本。中国的寺院饮茶茶礼在日本寺院盛行,日本茶道的茶礼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镰仓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中期,从中国宋朝传入的游戏性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室町时代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诞生了以鉴赏唐物为主要目的的饮茶活动——书院茶道。

被称为茶道开山祖师的村田珠光将禅的思想引入到了茶道中,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与茶道的结合,把饮茶由一种饮食娱乐形式升华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武野绍鸥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与茶道相结合,补充和完善了珠光的茶道思想,推进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规范化。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继承了珠光、绍鸥的茶道思想,进一步完善深化了草庵茶。千利休精减了点茶的程序,不使用端庄华丽的中国茶碗,而使用厚重朴素的高丽茶碗和日本乐窑茶碗。他还特别规定了茶花、怀石料理的法则及作为茶人的资格,创造了茶道中日本特色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至此草庵茶道,也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日本茶道的现状

1592年千利休去世后,他的子孙和弟子们继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大约形成20多个流派。千利休的子孙分为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个流派,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主要指这三个流派。其他还有二十几个流派,主要有:远州流、织部流、三斋流、薮内流、宗遍流、庸轩流等。这些流派虽然有各自的茶道风格,但都以千利休的茶思想为指导思想。茶道的多样化促进了茶道的发展,茶道迅速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自明治维新以后,女性也加入到茶道活动中来,茶道成为许多女性出嫁前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茶道已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和进行社交的手段。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完全融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其生活乃至整个日本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茶道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茶道倡导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理念

《南方録》中记载了利休的话:草庵茶道最重要的目的是领悟佛法,修行得道。茶道的本意在于禅,倡导人们通过茶事活动修炼身心,升华思想境界。“和敬清寂”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为400多年来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按照久松真一的观点,“和敬清寂”的理念不应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必须是对“事物人境”而言的。“事物人境”涵盖整个茶道内容,包括茶道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细节。具体说来,“事”指点茶、喝茶、清扫、茶室的布置等诸事情;“物”指茶碗、茶勺、茶罐、茶刷等茶道具;“人”指主人、客人;“境”指茶庭、茶室等环境。只有在茶道中贯彻对“事物人境”的“和敬清寂”,才是真正的茶道。理解了这点,才会体会出复杂茶礼的奥妙,体会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审美观。点茶的手法、茶道具摆放的位置、在茶室中行走的路线和步伐、饮茶的步骤等,这些环节是茶人在反复实践中 总结 出来的最稳妥、最合理的路径和程式。当人们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能真正领悟茶道“和敬清寂”的精神,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

茶道把待客、吃饭、喝茶等日常的生活行为提炼成极具传统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正如桑田忠亲在《茶道的历史》前言中所说,茶道已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规范和理想。它完善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日本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茶道形成了日本传统建筑风格

茶道建筑由茶室和茶庭两大部分组成,茶室和茶庭是供人举行茶事的场所。茶道建筑是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对后世日本建筑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日本茶道的茶室因其外形与农家草庵相似,又被称为“草庵茶室”。茶室使用竹、木、草、石等材料建造而成,秸秆屋顶、砂土掺稻秸涂抹的墙壁、不剥树皮的原木做的柱子,尽显其古朴、自然的风格。茶室的标准面积一般为四张半榻榻米。茶室虽小,但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茶人们都力求独具匠心。茶室的小入口、壁龛、地炉、小天窗等都是茶道大师们几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利休的茶室、织布的茶室、远州的茶室等各具特色,这些茶室所体现和追求的美感,对江户时代的武士阶层和上层市民阶层的房屋建筑风格有很大影响。人们把这种代表日本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称之为“数寄屋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茶庭,顾名思义是指与茶室相配的庭园。禅宗中把领悟的境地称为“ 白露 地”,受此影响日本茶道中称茶庭为“露地”。茶庭的面积不大,大多在100~200平方米,分为外露地和内露地,内外露地以中门分隔开来。客人先在外露地静心安神,而后经中门进入内露地,也就进入了忘俗的境界。在茶室门口首先要洗手和漱口,就是要人们洗涤心灵,除去杂念的意思。茶庭中设置等待室、厕所(雪隐)、尘穴、石制洗手钵、石灯笼等。茶庭中的小路,大多以脚踏石和碎石铺就。庭中除去一条条迂回曲折的小路,均被常绿树木所覆盖,营造出“山中草庵”的风情。

脚踏石、石制洗手钵、石灯笼已成为现代日本庭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论是日本庭园还是居家院落,都受到了茶庭的影响,历经时间锤炼的茶庭是当代日本庭园建筑的代表。

茶道促进了日本陶艺制造业的繁荣

茶碗是茶道具中品种最多、最重要的用具。在茶道兴起的初期,使用的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茶碗,其中端庄华丽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随着草庵茶的确立,随着草庵茶道的确立,茶风趋向朴拙自然,外形粗糙、色彩朴素的高丽茶碗开始大行其道。为了更好地表现草庵茶道的风格,千利休与陶工长次郎一起设计制造了乐窑茶碗。优雅厚重的乐窑茶碗是草庵茶中规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户时期,茶道的普及使日本陶艺技术迅速发展开来。织布窑、远州七窑、仁清窑、志野窑等,日本的民窑遍地开花,并传承至今。茶碗在品类、造型、釉色、装饰艺术等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极大地推进了日本陶艺民族化、本土化风格的发展。

日本茶道不仅是点茶、饮茶的过程,而且是包括吃饭在内的招待客人的整个过程。茶道中用到的道具多达上百种,涉及陶艺、漆艺、木艺、竹艺、纸艺等行业。这些行业里的艺术家们都以创作出符合茶道理念的独特作品为最高追求,可以说茶道的影响渗透到了日本的各个工艺制造业。

茶道丰富了日本人的饮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点茶之前吃的饭一般写作“会席”,在《南方録》中开始写作“怀石”(日语中,怀石与会席都读作“kaiseki”)。“怀石”原本指禅僧为了抵御寒冷而塞在怀里的温热石头,喻指简单的饮食。近代以来日本人把茶道中的饭称为“怀石”。

茶怀石的内容最初是由千利休规定的,一般为一汤三菜。菜品简单,但烹饪却极为讲究。选材崇尚应季的天然食材,注重搭配的协调,将茶道精神与饭菜融为一体。考究的器皿,宛如工艺品般的菜肴,每一道菜都给人味觉和视觉上的美好感受。

在江户初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怀石不再拘泥于简素,变成菜品丰富的豪华料理,成为茶道外也可享用的料理——江户中期,在东京、大阪等地的高级餐馆就出现了“会席料理”(即现在的“怀石料理”)。新鲜的食材、上好的烹饪、精致的器皿、优雅的环境,怀石料理已成为日本传统料理的主流,成为日本高级料理的代表。

3.结语

历经400多年的日本茶道已发展为集宗教、哲学、美学、艺术和建筑设计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书法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识日本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