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股民炒股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股民炒股模式研究论文

很多人炒股票很多年,亏亏赚赚,来来回回,但是我敢说,其中大部分从头到尾十几年都没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赚,为什么会赔。赚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咋赚的,亏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咋亏的。

一句话,他们缺少系统的一致性获利方法,完全是在靠运气和瞎猜。

换句话说,炒股,一定要做一个明白人。明白地赚,明白的亏。缠中说禅有句话说的很好,股市里面,不是庄家赚散户的钱,而是明白人赚糊涂人的钱。散户不散户不要紧,跑得快也是巨大的优势,你究竟是否明白自己为何赚为何亏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里说一说我领悟到的方法,也算抛砖引玉。

方法一:四季循环法

天地万物都有周期和循环,这是阴阳转换的至理。

一劫有成住坏空,一年有春夏秋冬,一天有晨午昏夜,阳长阴消,阴涨阳消,股市也是一样。

经济有周期,所以股市也有周期,尤其是中国股市越来越摆脱了政策市和资金市的时代,它已经太大了,大到光靠政策和资金已经无法完全影响的地步,只有经济周期,这个固有的 社会 规律,还在对它施加作用。其余的一切,都是短期级别的浮云和波浪。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的规律,而股市也与之类似。

“春天”建仓,“夏天”持股,“秋天”平仓收获,“冬天”不玩走人,这就是有胜无败,包赚不赔的炒股方法。

什么中级别调整,哥鸟都不鸟你,更别说啥短期波动了,哥存的是定期,定期懂不懂。

请注意,这里的周期至少是数年,是一波牛熊市的循环。

有人会说,你这只是屠龙术,如果无法判断经济周期的春夏秋冬,那么一点用都没有。我要说,经济周期的四季,虽然没有自然界的四季那么容易感觉,但是如果你一点体会都没有,那也太迟钝了。不必要知道哪一天是底部,哪一天是顶部,你能清楚地说明春天是什么时候到的吗?没人知道具体哪一天,只是看到草木开始发芽,冰雪开始融化,就知道春天的确到了。

简单说吧,现在就是经济周期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没看到QFII、社保基金神马的都开始进场播种了吗?

至于选什么股,选龙头股、蓝筹股最好,因为这是个懒人的办法,最适合选这种懒人股票,买了就不管,当存定期了,哈哈。如果你对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有前瞻性研究,当然是选未来几年经济扩张周期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就更好了。

四季循环法没有任何缺点和难点,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足够的耐性,和一点点市场感觉。甚至连选股票都不是很重要,大牛市到了就是一坨屎都能飞上天。

唯一需要的就是等待,长久的等待,无视任何中短期波动,如果没那个耐性就别用这个办法,否则你被一阵子倒春寒给吓出来,结果还怨我瞎说。

问题是最简单的就是最难的,几个人能忍得住呢?至少我就忍不住。据说史玉柱忍住了(至少到现在为止他忍住了,虽然中间也被三九严寒吓出去过一阵子),所以大家尊称其为股神、大湿,连和他吃顿饭都要一百多万呢。

方法二:长赌必赢法

这个就更奇怪了,不是说长赌必输嘛,怎么会必赢呢?

我打一个比方,如果你和你朋友赌博,压硬币的正反面,压错的给押对的5块钱,请问,如此重复一万次,你们最后谁输谁赢,输赢多少?

只要有点数学常识的都知道,长期来看,两个人平手,因为掷硬币的概率相同,输赢也相同。

那么假如说同样两个人猜银币,你输了,给你朋友元,你朋友输了,给你元,请问谁输谁赢,不用问,当然是你赢。

再假如说,两个人猜银币,你猜正面,你朋友猜反面,这个硬币是特制的,正面的概率为60%,反面的概率为40%,那么谁输谁赢。结果一样不言而喻。你可以肯定自己会赢。

那么假如你们两个人觉得这么搞不过瘾,要一把定输赢,不要长赌,你还敢肯定自己会赢吗?不敢了是不是。

炒股,或者说投机,其根本原理,与之类似,就是风险和概率的问题。承受一定的小额风险,博取打转的概率,并且多次重复该过程。

请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炒股想要盈利,其根本原理就在于,选择一个你所猜的概率比较大的“硬币”,同时在你猜错的时候少赔一点,猜对的时候多赚一点,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分散投注,多次投注,千万别一把定输赢。

说到这里,明白的童鞋可能已经明白了,不明白的,亏多了也许就会明白。这就是投机和赌博的真正区别。赌博完全靠运气,而投机,本质是是一个数学的概率 游戏 。

为什么要及时止损,为什么要看对大趋势再入场,为什么要止损不止赢,为什么要先小额投注,确认趋势后再加码,为什么至少要1:3的风险收益比才进场,前辈们各种各样的格言和原则,说的是同一个核心。

真正懂得了这个根本的、核心的原理之后,我想在实际操作中你对纪律和原则的体会会更深刻,遵守会更加严谨。

知之不深,则行之不笃,如果真的知之甚深,那么行为自然而然就会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如果真的变化了,那么行为自然会变化。如果说一套做一套,那就说明,还不是真的接受了自己所说的东西。

所谓接受,有不同的层次,了解到、学习到、理解到、领悟到、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认同乃至于与之合而为一。不同的接受层次,就会有不同了的行为模式。如果你没有真心接受其原理,那么看再多的书也没用,你那些什么风险控制、资金管理、止损纪律、技术分析统统都是浮云,是你强加给自己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所谓低手和高手的区别,只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谁猜中“硬币”的平均概率更大(这个靠的是失败经验的积累、市场感觉和技术分析水平),一个是谁对风险收益比的控制更好(也就是止损点的选择和出场点的选择)。

而高手和超级高手的区别只有一个——谁最能遵守这套原则而不被自己人性中的弱点打败。

股市给那些缺乏经济基础的人带来了以小钱赚大钱的机会。对那些才高志大者来说,股市简 这就是一块经济福地。然而这个"有经验的人获得很多金钱,有金钱的人获得很多经验"的 地方杀机四伏,偶有斩获虽然不难,要频频得手并非易事,而以此为生则更是对自我和人性的挑战。

如果要我用一句话来解释何以一般股民败多胜少,那就是: 人性使然! 说的全面些,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人性-- 讨厌风险、急着发财、自以为是、赶潮跟风、因循守旧和耿于报复 - -使股民难于避开股市的陷阱。说得简单些,就是 好贪小偏宜、吃不得小亏 的心态使一般股 民几乎必然地成了输家。

如何以交易为生?美国的亚历山大.埃尔德用自己的经历、经验告诉你,你也可以以trading for a living。他曾经是一位精神病医生,对股票、债券等一无所知,看了恩格尔(Engel)的《如何买股票》后,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自此之后,他开始热切地研究市场,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终于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实现以交易为生的梦想。

这是一本几乎属于交易者必读的经典而实用的书。春节期间,读完了埃尔德的《以交易为生》,深有感悟。于是决定重读一遍,把其中对自己启发触动最多的地方加以总结。成功的交易奠基于三大支柱:心理、市场分析与交易系统,资金管理。关于资金管理,说的较少,且和心理部分有重合,所以我将这两部分放在一起说。我将从交易心理和交易系统两方面阐述。

心态是交易成败的根本。交易者的成功取决于他控制情绪的能力。如何控制情绪?作者根据他做精神病医生的经历,介绍了全新的情绪控制方法。

他说, 每个人都有自毁的倾向, 不要把损失归因于运气不好,或是找别的理由。交易者必须承认他是输方,就好比喝醉的人必须承认他酗酒一样,然后他才能开始康复之旅。

因此,每天早上开始交易之前,作者都会坐在办公室的报价屏上说:“我是输方,我的内心深处有自毁倾向。”这和我前几天看知名分析师张化桥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说:你只有先向市场投降,然后才能彻底解放自己,并且最终战胜市场。特别是在一个人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都聪明的市场上,最终获胜的未必是最聪明的,反而很有可能是认为自己最笨的人,因为最笨的人总是在避免犯错误。

大多数业余投资者小赚一点就觉得自己是天才,这时交易者往往开始忘记既定原则,进入自毁模式。为此,作者强调: 交易者的成功在于他逐步积累财富的能力,而不是一次赚多少钱。 那些赢了兴奋、输了沮丧的交易者积累不起财富,因为他的行为受到情绪的左右。一旦你的情绪被市场左右,你就会赔钱。只有业余投资者才会因为交易而悲喜。 在市场上,情绪化的反应对于你来说是负担不起的奢侈品。

赚了钱还不能高兴,这似乎有些反人性。那交易者的成就和乐趣又在哪里呢?作者说, 在任何领域,成功的专业人士的目标都是要达到他个人的最佳状态, 如成为最好的医生、律师或者最好的交易员。做到了这一点,钱自然就有了。所以,你所要关心的是交易正确,而不是钱。 在交易中开始数钱就等于亮起了红灯,警告你即将赔钱。因为情绪介入到了交易中,理智将被蒙蔽。

十个人炒股九个人亏钱,既然在股市亏钱概率这么大,大部分人在股市都是亏钱的,实在搞不明白还有这么多人在股市炒股呢?

关于这个问题,就拿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寻找答案,比如以下两个例子:

1、赌博的人,明明知道十赌九输,但还是有这么多人去赌博呢?

2、抽烟的烟民,明明知道抽烟有害 健康 ,为何每天还是要坚持抽烟呢?

这两个例子是现实生活当中最常见的问题,相信很多人都找不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如果能找到赌博的和抽烟的真正原因,自然也能找到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还在炒股的真正原因。

就以我自身作为案例,我自己炒股、我自己也抽烟,站在我个人立场上来回答问题,我个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原因:股市的诱惑

就我进来股市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我敢相信的人都会跟我一样,进来股市都是为了赚钱。

而股市恰恰能给我赚大钱的欲望,希望自己能在股市赚更多的钱,想要从股市实现财富自由,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股市最大的吸引力就是能给人一种想象空间,能让人有幻想的空间,能让更多人坚信自己能在股市赚到钱,能让更多人相信股市是可以实现一夜暴富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股市亏钱概率这么大,但依旧还有很多人进来股市炒股的最主要因素。

第二个原因:心存侥幸,心存不甘

很多股民投资绝对有这个心理,在股市亏一万元,一定要在股市赚回来,结果越操作亏损越大,亏到两万了。

继续在股市操作一定要把亏了两万赚回来,继续奋战,亏4万,亏8万等等,炒股越亏损,越能让这类股民坚持在股市炒股,亏钱是很多股民继续炒股的最大动力。

A股市场90%的人都是亏损的,但往往这90%的人都是心存侥幸,心存不甘心,才会坚持留在股市继续炒股的。

第三个原因:对股市上瘾了

投资股市会上瘾的,俗称股瘾;赌博有赌瘾;抽烟有烟瘾,道理都是一样一样的。

即使知道炒股不能赚钱,即使知道股市里面水深,但由于上瘾了,享受炒股的那个过程,想要戒掉这个股瘾并非这么简单的。

上瘾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性形成的,明知山中虎,偏向虎山行,十头牛都拉不回的,这是一根筋的股民。

第四个原因:股市的利益因素

我自己刚开始进股市是跟风的,说白了就是眼红别人在股市赚到钱,知道股市这么容易赚钱,结果自己也跟风入市了。

比如某某人在股市赚了多少多少钱,又买房买车了,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又会带动很大一批新股民入市炒股。

再比如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或者经纪人,为了完成自己的开户任务,必须要采取一定忽悠一些小白开户,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也是被证券公司忽悠过来的。

我自己也是做过这样的事,在证券公司做,同样忽悠小白开户入市,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要牺牲别人来为自己创作利益。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大部分散户炒股都亏钱,但还有很多坚持在股市炒股的真正原因,包括股市诱多,对股市幻想,对股市上瘾,对股市不甘心,看到股市利益等等原因。

总之每个人在股市都有自己的坚持力,都有自己的执念,正因为一个执念支撑这些人还在股市炒股。 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投资人

在探讨投资之前,试问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投资的本身,投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投资?怎么思考投资预期与投资结果的关系?……

回答上述问题之前,这里主要的思考,在于幸福投资的根源的寻得,如何做到幸福投资的原理。

我认为:投资一切的问题,首先在于认识“内我与外我”,“有我与无我”,“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投资人性之欲望:

以我的看法,投资要赚钱再正常不过,人性存在欲望实乃正常,但得思考欲望的本源与生命本真的关系,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事实上并未真正内心思考过投资与自我的关系,无真正思考就更谈不上了悟真相,导致贪嗔痴慢疑成为人生的常态,一切执迷于此而皆无法自我突破,要知道,市场七亏二平一赚的普遍规律的来源,资本市场张开的血盆大口所吞噬的不是70%这部分人的财富,而正是人性固有的贪嗔痴慢疑的执迷。投资者大多的失败均源自贪嗔痴慢疑,试想,当投资变成了一心想赚钱赚大钱赚快钱的同义词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投资的本相的了悟,形成了一切以赚钱欲望的心魔的虚幻执迷世界。试问:投资本身的“内相”都没有看明白,却仅只憧憬执迷于投资结果赚钱的“外表”,何以长期能赚钱呢?只有知晓人性,方能明辨投资之所以?

投资思想之世界:

《金刚经》的角度,告诉我们,思考万物,应:“无住生心,无相布施”。一切念头的原点应如何思考,若自我认识就不完善,如何能更好地认识自我之外?同时能不因外相而内动,以心静以制动,以内悟以明理。在天空的世界里处理内在与外相的关系。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有渗透人生思想,才能思索投资之道?

投资生命之本真:

而自我认识的生命的本真:有言曰:“道生于安静,德生于谦和,慈生于博爱,善生于感恩,福生于满足,禄生于勤俭,寿生于 健康 ,喜生于开心,故自在才是生命之本。”,此又云:“上善若水以厚德载物,兼容并包以自强不息。”,而生命之本真,笔者有言:一切皆指向为真,为善,为美,为爱之所寻也。只有了悟生命本真,才知投资为何求?

从以上总结,在投资上,只有在认识“内我与外我”,“有我与无我”,“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上把握清晰,在了悟生命与投资的关系上,才能在无数贪婪与恐惧的资本市场的血盆大口中,冲破投资思索的业障,以达幸福投资的彼岸。

交易素质的塑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认知调整: 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场是世界上最容易操作的市场,只要下载交易软件,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交易,而且每个人都试过赚钱的交易经历。但为什么这个最容易操作、回报率最高的市场,成功的概率却是这么的低呢?按照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金融市场中,90%-95%的人都要失败。这句话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也就是你想赢,你必须成为那个5%,要成为那个5%,完全是根据竞争力来排序的,而不是你个人的愿望以及感觉来排序的。

那么你的竞争力到底在哪里,这是任何一个交易者首先要想明白的问题。这个市场不是说我们自己看几本书,看几个视频,随便培训一下就可以成功的,我们可以看看很多成功的交易者,他们往往都付出了很长的时间代价和经济代价,才逐步成长起来的,这个过程的艰辛是不可想象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担得起的。所以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到,要想成功的话必须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培养方式,而不是通过自己盲目摸索,自发养成。自发养成的过程往往代价大、成长慢、成材率非常低!

思维转变: 很多人以为只要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具备成功需要的知识后,就能稳定盈利了,但实际成功的比率却还是很低。失败原因归根到底只有两个字--- 做到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做到了。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做不到。

无论你在市场里还能呆多长时间,你一天做不到,你一天就走不出亏损。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你知道了,但是做不到啊!!然而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愿意做,缺乏真正的动机!动机由情绪决定,而我们受到情绪上两种基本力量的驱动:追求快乐的欲望与避免痛苦的需求。

我们在交易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过早获利了结而过迟认赔,为何如此呢?因为虽然我们有了交易规则,但并没有运用它们进行交易,我们没有遵循交易规则的动机。我们大多数人看到交易赚钱了就开心,亏损了就沮丧,就是说我们看重的是结果,但过程呢?你有没有遵循交易规则呢?所以我们得把思维转变一下,只要我们遵循交易规则做了,不论赢亏,你应该高兴,奖赏自己;反之,当你不遵循交易规则做了,就算是赚钱了,你也应该感到羞耻,因为这钱是你偷来的,不光明的,该惩罚自己了。

行为塑造: 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步骤。金融市场是一个充满了机会与诱惑的地方,绝大部分人在金融市场难以做到严格自律,这与他参与交易的动机有关。 很多人参与交易的一个动机是追求“随意性”,一种“自由表达权”。 在传统领域或者日常生活中,他的自由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限制的。

金融市场对一般参与者的一个巨大诱惑在于他有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但是这种“自由表达”本身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因此,交易者需要接受严格的训练,了解到自由表达的权利需要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才能获得有利的结果。普通投资者的行为需要重塑,他要知道什么样的策略、什么样的纪律和什么样的规范能够保护他在这个市场中安全地、理性地获得回报。

这个在网上搜索一下..会有很多的.....

十人炒股九人亏,原因是什么?(讨论是否深感自己)一、不及时止损。很多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就是心太软,下不了手。绝对要有停损点,因为你决不可能知道这只股票会跌多深。设置停损点或止损位,就等于为你买的股票装一个“保险丝”。如果股价大跌连跌,你却只会烧坏(损失)一根“保险丝”(止损价) 。我认为,一个人是否可以做一个证券投资者,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不是头脑聪明、思维敏锐,而是要有止损的勇气。二、总想追求利润最大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本来通过基本面、技术面已经选了一只好股,走势也可以,只是涨得慢些或在作强势整理,便耐不住性子,通过听消息或看盘面,想抓只热门股先做一下短差。再拣回原来的股票。结果往往是----左右挨耳光。这种慢车换快车的操作本身难度就很大。而且必然要冒两种风险:热门股被你发现时必定已有一定涨幅,随时会回落;基本面、技术面较好的股票在经过小幅上涨或强势整理后,随时会拉长阳,抛出容易踏空。而一旦短线失败,又不及时止损,后面的机会必然会错过。2.很多人都认识到高抛低吸、滚动操作可获比较大的利润,也决心这么做。可一年下来,却没滚动起来,原因就是抛出后没有耐心静等其回落,便经不住诱惑又想先去抓一下热点、做短差,结果同适得其反。3.一年到头总是满仓。股市呈现明显的波动周期,下跌周期中90%以上的股票没有获利机会。可很多股民就是不信这个邪,看着盘面上飘红的股票就手痒,总报者侥幸心理以为自己也可以买到逆势走强的股票打短差,天天满仓。本想提高资金利用率,可往往一买就套——不止损——深度套牢。毕竟能逆势走强的是少数,而且在下跌周期中经常是今天强明天就弱,很难操作。另外,常满仓会使人身心疲惫,失去敏锐的市场感觉,错过真正的良机。许多股民都是这样,钱在手里放不住三天,生怕踏空,究其心理就是想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类型的股民,不论大户、散户,无不损失惨重。其实每年只要抓住几次机会,一个时期下来收益就相当可观了,所以巴菲特年均收益才30%就成为大师了。如果一心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会像熊瞎子掰苞米,最终往往反而利润最小化。股市是一个充满机会、充满诱惑、也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学会抵御诱惑,放弃一些机会,才能抓住一些机会。三、不相信自己,却轻信别人。很多散户通过学习,也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可当自己精心研究了一只股票,准备刷卡买进时,只要听旁边的股民随便说说“这只股票不好,不如XX有题材......”,就立即放弃买入,或改买XX股。莫名其妙!而当自己选的股涨起来时,只有后悔得份儿了。四、用已经公开的消息或题材作短线。虽然都知道见利好出货,可很多散户(包括一些老股民)当看到某公司年报优良或有重组消息公布时,还是禁不住要在下午开盘前挂单买进,本想当天涨停价买进,第二天开盘冲高时抛出......80%以上的结果:高位立即套牢。不可否认,现在市场还不规范,业绩优良的年报公布之前主力早已知道,到公布时股价都有很大升幅。如果你是庄家,不出货等什么?即便真的还要往上做,会马上就给这些跟进的散户抬轿吗?既然有这么多人接货,何不先卖个好价钱出一部分,待回落再拣回也来个滚动操作?五、四处打探消息,把道听途说的传言作为选股依据。最容易成为庄家出逃时的牺牲品。当然大家读了前面几章之后相信不会再犯这些错误——就象九段高手不会走错简单定式,但是棋圣也有走昏招的时候,因此股市心理修炼要时刻记在心上。富尔街一位著名操盘手曾说:“股市中赚钱很快,但亏钱也很快,而且,每次亏钱大都是我赚了钱后洋洋自得之时发生的。”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上市公司信息质量失真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披露不真是,二是信息披露不充分,三是信息披露不及时。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总体情况自1720年在英国发生世界上第一例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南海公司”事件以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就成为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在过去的二百多年里,由此催生的现代审计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世界各国也普遍建立和完善了财务会计准则,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了很大的保障。但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并未如投资人和债权人所希望的那样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相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案件还时有发生。在中国,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据有关资料披露,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亿元,89家虚列利润亿元;在2000年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这147户共虚增资产亿元,虚减资产亿元;虚增利润亿元,虚减利润亿元。在上市公司方面:2001年经注册会计师审计,深沪两市上市的1000余家公司共被审计出应调减虚增利润189亿元,挤掉利润水分达%。其中,审计调减利润317亿元,审计调增利润128亿元,调增调减利润总额445亿元;审计调减资产903亿元,调增资产842亿元,总体调减资产61亿元,调增调减资产总额1745亿元。特别是有6家上市公司资产调减幅度超过50%。同时在上市公司中也发生了如红光股份欺诈上市案,琼民源、银广厦、麦科特、ST黎明、猴王股份、东方电子、蓝田股份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这些舞弊案件的频繁发生不仅使会计的诚信基础受到了严重挑战,而且也严重损害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利益驱动的因素,也有制度缺陷的影响,同时还存在道德层面的问题。我国处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在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外部监督机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综合考察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我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在市场经济制度尚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的背景下建立发展起来的,存在着市场机制缺失、市场结构单一与市场行政化等方面的问题。由于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融资渠道少,具有“壳资源”属性的上市资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依据现有的制度,公司上市、配股、退市等均是以会计盈利能力作为标尺,为了满足上市或配股的条件或避免退市,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从事了合法但不合理的盈余管理或会计造假活动。同时,以国有企业为主的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方面人为分割,流通阻滞,“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加之国有股一股独大,小股东所持股权较少,较少关心企业经营实际,投机风气严重,很容易引发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资产,损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如“郑百文”在自身亏损严重的情况下,为获得上市募集资金的目的,虚构财务赢余以获得上市资格;“银广夏”为维持和重获配股资格,虚构交易、夸大利润以哄抬本公司股价;“蓝田股份”采取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固定资产、虚增销售收入、虚减销售成本等手段虚增利润套取银行贷款;以及在2003年1月9日国家颁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之后,以锦州港、大庆联谊为发端,掀起了一股证券民事赔偿的高潮。这些事件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具有较强的政策拉动的特征。(二)企业产权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经济学假定人是有理性的,理性的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所允许的有限的范围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由于个体利益的不同,在组织中将产生不同的利益主体。一般而言,企业产权中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其他与企业相关的个体等几大主体。政府最关心税收的征缴;债权人最关注其债权是否能按时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己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经营者关心业绩的增加是否给自己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心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而经营者的地位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即经营者直接管理着企业,他对企业的经营、动作负直接责任,因而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然而,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经营者只会提供满足其本身利益最大化的信息。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经营者“偷赖”动机会带来“道德风险”问题,即经营者有动机操纵会计信息生成甚至提供虚假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信息使用者方面看,由于各自的利益目标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有些信息使用者确实需要真实、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而有些则不然。有时由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出于某种特殊目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的需要,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如果这些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的目的不利的话。从债权人角度分析,它们关注债权是否能按期收回,也应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尽早采取对策。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是否所有银行真的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呢?恐怕未必。这里同样涉及到银行的利益问题。目前我国的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接受贷款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如果说在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所要求的话(实际上连这一点都存在疑问),那么贷款发放之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银行和信贷人员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见得有好处,二是就算他们知道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当然是财务状况不好的情况),他们也无法做些什么。剩下股东,应该说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明晰,其利益相关性最大。但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而论,投资与投机并存,后者占的比重较大,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甚众,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为数甚少,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广大股民来说并不重要,他们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令股价上升,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有时,不同的产权主体为了达到各自的但又是一致的利益目标,可能相互串通,合谋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虽然这不仅可能损害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而且可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三)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或低效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就在于发现、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起码应该达到以下目的: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来进行;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的记录于适当的帐户,从而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要求;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保证帐面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等。所以从理论上讲,一切的错误和舞弊是能够被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的。但是,如果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着缺乏,则很容易发生发生会计舞弊。同时,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控制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地影响着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发挥作用。舞弊信息之所有能通过会计系统最终形成财务报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已极不正常,这才使得会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四)外部监管不力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在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是财政部。财政部负责制定会计制度及监督实施。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按理说,我们的监管应该是有效的,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但是,实际上监督乏力、监管手段缺乏的现象依然存在。证券监管、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权监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各个监管部门缺乏配合,各自进行监管,没有达到各家齐抓共管,形成有效的和相互补充的监管机制。就拿受到监管比较多的上市公司来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不高是有目共睹的。企业上市后,经营不善的,就采取各种手段,虚增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获得增资配股的资格,进一步套取广大投资者的资金。有的上市公司还配合庄家,违规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到了亏损得无法维持下去的时候,就进行债务、资产重组,出卖手中的壳资源。这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一道风景线。郑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1997年底,郑百文公司在实际亏损亿元的情况下,采用虚提返利、费用跨期入账等手段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年报中向社会公众披露盈利8560万元,并在1998年通过配股筹集资金亿元。郑百文公司巨额亏空和造假事件于2000年披露后,证监会才介入调查。由于证监会监管的力量和手段都有限,很难及时发现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其他部门也未起到相应的作用。四、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直接与市场经济规则严重背离的行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资金和市场。上市公司向公开市场提供的会计报告信息是外界了解企业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上市公司公布其会计报告后,企业会计报表的外部使用人,包括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和其它社会公众,都会根据这些报表所反映的信息(资产—负债状况、经营情况等)来做出自己的决策。如果企业向公开市场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不真实的,投资者就会感觉上当了。而如果资本市场上的投资人感觉到上市公司在利用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向他钱,他就不会向上市公司投资;同样地,如果银行知道公司提供的报表是假的,他们就不会再借钱给企业。如果大家都不向上市公司投资,则企业就会象无水之鱼,迟早会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直接与市场经济规则严重背离的行为。它不但会严重销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危害了广大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使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基础产生怀疑,也会从根本上动摇了市场经济的信用基础,削弱和扭曲了证券资本市场的资金筹集和资源调配功能,危害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五、 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建议治理上司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提高上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主要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改善股权结构,明确市场机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是要及时发现问题。通过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的会计监管体系反应太慢,当发现问题时,通常后果已无法挽回。以市场为主的会计监管机制主要依*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发现和揭示问题,发现速度往往要快得多,而建立这一机制需要调动投资者挖掘上市公司会计问题的积极性,需要以股东多元化、股权微观分散化与宏观集中化的股权结构为前提。因此,降低国有股比重,构造多元化股权结构,依*市场机制增加股权流动性,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首要任务。(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明晰产权,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是企业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企业本质上是一个合同,该合同广义地规定了哪项任务应当由企业中的哪些成员来完成,在这里,基本权力(收益索取权、使用权、让渡权)实际被分割给了不同的利益团体。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里,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这是因为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在这两个条件之下,资源的配置相对地有效率: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甚至增加)所有者的效用,按照市场而非所有者的旨意来实施经济行为。同时,会计主体可以根据交易费用的高低来选择会计规范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会计规范的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2、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确定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应当有三分之一以上为独立董事,其中应当至少包括1名会计专业人士。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薪酬、审计、提名等委员会的,独立董事应当占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比例。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是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履行诚信与勤勉义务,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是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独立董事将在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中体现“独立”的价值。独立董事具有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单独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或咨询机构等特别职权,并就上市公司重大关联交易的公允性等事项发表意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舞弊行为等都具有重要作用。1、制定发布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迫切要求强化内部会计监管,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了尽快推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财政部应制定和发布统一的单位内部控制标准,供所有单位执行或参考。一般地,单位内部控制标准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制定的标准应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二是将共性的内容制定详细具体的标准,对复杂和特殊的内容制定原则性的标准;三是对于关系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和单位履行法规制度的控制内容,应制定规范性标准,对于仅涉及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内容可制定示范性标准。2、组织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首先,要大力宣传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次, 切实履行财政部门的法定职责,通过定期监督检查,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第三,通过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指导、帮助各单位搞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同时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力量,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四) 加强企业外部监管机制的建设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处罚力度要充分发挥《会计法》在发扬正气和打击歪风方面的威慑作用。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继续完善《企业会计制度》。针对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抓紧研究制定分行业的专业会计核算办法。强化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透明化,减少交易双方信息差异,并完善包括司法调查、证券监管、违规预警、行业自律、媒体监督等在内的全方位信息披露监管体系。并在立法方面,加大对虚假披露的惩戒力度,从制度上提高信息披露违规违法行为的成本。2、完善独立评审制度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晚,相关政策不配套,因而在前进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专职注册会计师人数不多,职龄内人数不足,缺少必要的风险基金;有的事务所单纯追求收入,忽视执业质量,甚至出具虚假报告;由于组织机构部门化,审计业务行政化,介绍业务按比例分成,收入按比例上缴,成为主管部门搞福利、发奖金的重要经济来源,因而严重损害社会中介组织的形象和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地位等等。党的十五大确定了我国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把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提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高度。因此,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通过脱钩和改制两步走推进事务所体制改革,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一批会计师事务所,并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监督,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要进一步明确社会会计监督机制对会计审查的结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严肃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名称: 浅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学 院: 会计学院专 业: 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 年 10 月一、论文选题的动因(背景或意义)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企业集团作为若干企业组成的经济联合体,最重要的联结纽带是资金。在企业集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的情况下,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具有较为充分的理论依据与实践依据。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加强资金管理,合理组织资金供应、降低资金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优化资金控制和监督机制,才能促进企业现金流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方面选择适当的资金管理模式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二、论文拟阐明的主要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问题与模式,以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论文的构思建立在现代企业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基础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探讨企业资金管理的内容和作用,指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再着重分析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多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现实中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试图提出作者自己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建议。本论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逻辑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图表分析进行了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选择合适的资金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有利于解决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三、论文提纲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概述1.企业集团的概念与特征;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内容;3.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目标;4.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原则。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于图表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常见模式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模式优劣分析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分析——基于案例和数据分析1.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2.监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严格监督;3.信息失真,难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四、解决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对策1.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金池先进管理技术介绍2.探索多种监督方式,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3.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四、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序号 论文各阶段内容 时间节点1 选题2 确定论文题目3 开始写开题报告4 开始写论文初稿5 完成论文初稿6 论文定稿7 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2]伍柏麟.中国企业集团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袁琳.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会计之友》,2000年第9期.[4]马学然.树立资金管理的三个理念.[M],《经济师》,2006年第1期.[5]赵东方.集团结算中心结算系统的构建.[J],《财会月刊》,2005年第19期.[6]任勇.财务结算中心:集团公司集中管理内部资金的有效方式.[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第13期.[7]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J],《会计研究》,2002年第8期.[8]张芳.论企业集团的未来财务管理模式.[J],《上海会计》,2001年第4期.[9]陆正飞.论企业集团化与财务管理集中化.[J],《财会通讯》,2000年第9期.[10]Charles . 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 Hall, 12th Edition[11]Scoot Besley,Eugene of Managerial Finance,Thomson Learning,12th Edition六、指导教师意见是否同意学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指导教师(签名):20 年 月

模拟炒股论文模板

搜搜问问没有这也差不多,投资股票不如买基金,模拟股票分析报告任务书,你就按二成赚,三成持平,多半赔光了的思路编吧。附录2007年证券市场回顾与展望(权威整合发布) 2007股市十大失落:期指鬼故事从年初讲到年底 (20080102 09:53) 2007十大股市交易日 (20080102 09:26) 券商预测成功率六成 (20080102 00:31) 谁的大牛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超千亿 (20071229 10:21) 2007年:大国崛起背景下的股市博弈 (20071229 10:11) 2007股市落幕:全年大涨97% 65万人套在6000点 (20071229 09:24) 盘点2007股神之谜 (20071229 08:21) 牢记2007股市的经典场景 (20071229 08:10) 新浪-中证2007年十大股市新闻网友评选结果 (20071229 07:32) 2007年终特别报道 全年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71229 03:58) 沪深股指全年上涨和 (20071229 03:58) 狂飙与恐慌:2007牛市滋味别样杂 (20071229 03:58) 2007年市场之最 (20071229 01:25) A股TOP10大排队 牛市经典镜像 (20071228 20:56) 指数悲欢:股市过山车的背后(2) (20071228 14:16) 指数悲欢:股市过山车的背后(3) (20071228 14:16) 指数悲欢:股市过山车的背后 (20071228 14:16) 部分海外股市年终回顾:振荡2007升多跌少 (20071228 10:53) 2007上市公司黑幕盘点:杭萧钢构 金泰 东方电子 (20071228 10:23) 2007年股市三个阶段的主旋律 (20071228 03:45) 2007年股市盘点:多元化投资时代来临 (20071227 17:44) 2007年股市盘点:金融控股众生相 (20071227 17:43) 2007年股市盘点:监管创新不断 (20071227 17:33) 2007年股市盘点:民企海外上市扎堆 (20071227 17:31) 2007年股市盘点: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疯狂年 (20071227 17:29) 2007年股市盘点:蓝筹海量回归 (20071227 17:26) 2007年股市盘点:电力板块整体上市 (20071227 17:24) 2007年股市盘点:央企重组核聚变 (20071227 17:21) 二级市场:悲喜之间释放价值 (20071227 17:18) 2007年股市盘点:资本市场大裂变 (20071227 17:17) 2007年券商荐股重基本面 大牛股漏网频频 (20071227 08:00) 07年A股再踩跟斗云 大牛市呈现四大特征 (20071227 08:00) 2007年三次惊魂震荡 风险教育贯穿全年 (20071227 08:00) 中石油陷罗生门 成股民2007年最大伤痛 (20071226 23:05) 今年翻番个股超千只 半数个股未能回5-30 (20071226 18:10) 盘点2007-十大疯狂股事 (20071226 16:01) 中国奔向全民炒股时代 今天你涨了吗 (20071226 08:00) 细数07股市游乐园中的十大神奇过山车 (20071226 07:18) 从单边市走向双边市 股指期货正在敲门 (20071226 02:35) 证监会: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约亿户 (20071225 20:39) 尚福林:2007年上市公司分红会远超往年比例 (20071225 16:26) 回顾2007年股市 解密十大牛股及五大滞涨股 (20071225 07:31) 2007收官之战 机构祭出重仓股 (20071225 07:26) 一亿中国股民当选《亚洲周刊》2007风云人物 (20071224 14:19) 2007股市关键词 (20071224 11:54) 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精彩与遗憾并存 (20071224 09:04) 券商预测点位谬千里 10大牛股年终盘点无一言中 (20071224 06:50) 股市风景:2007VS2006 (20071224 05:27) 投资者近四成亏损 跑赢大盘不足一成 (20071224 02:06)

我汗。。。。。~晚上要交了

华职的学生伤不起啊

哥们请看范文吧其它自己觉得好的就修改下吧。●^●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 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发达活跃的风险资本市场能够极大地刺激风险的扩张。流入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越多,成功上市的企业就越多,风险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就越强,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就越大,由此推动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风险资本与风险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来论证我国二板市场的建立。 Venture Capital 是指对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或创新企业进行股权融资或近似于股权融资的资本,其特性是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追逐高回报。国内将VentureCapital翻译为“风险资本”,我国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则将其译为“创业资本”,国内学术界对此存有争议。但无论是“风险资本”还是“创业资本”,其表达的内涵是相同的,“风险资本”这一名称已为国内公众所普遍采用,本文也无妨沿用之。 一、风险资本运作机理 风险资本包括无中介、无组织的私人直接投资资本和有中介、有组织的间接投资资本(如风险投资基金)。风险资本的运作过程分为融资过程、投资过程和退出过程。对于风险投资基金来说,融资过程是风险资本家向机构投资者和富裕家庭或个人筹集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风险资本家的个人魅力和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政府的政策法规,而对于私人直接风险投资来说,融资取决于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实力及对投资项目的兴趣和判断。投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投资项目的取得和筛选、投资项目的评估、合作协议的签署。(2)风险资本注入创新企业,注入金额和注入方式根据创新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即种子期、创立期、扩展期、成熟期)来决定。(3)风险资本家参与被投资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回收过程是风险资本运作的最后一站,风险资本出售企业的股份退出企业,收回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以及光辉的业绩和成功的口碑,然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可以看出,融资是风险资本的起点,投资是风险资本的实质,退出则是一个完整投资周期的终点。 风险资本退出是风险资本规避风险、收回投资并获取收益的关键。风险资本是以资本增值的形式取得投资报酬,不断循环运动是风险资本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当风险资本伴随着企业走过最具风险的阶段后,必须有出口让其退出并进入下一个循环。否则,风险资本呆滞,不能增值和滚动发展,更无力投资新项目,风险投资也就失去了意义。风险资本家投资创新企业不以取得该企业的长久控制权为目的,经过若干年,无论创新企业取得成功还是面临失败,风险资本都会从创新企业中退出。退出方式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而有所不同。常见的为股票上市、股权转让或股票回购、破产清算等。其中,股票上市是最佳退出方式,其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股票上市,特别是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licc Offering,IPO)为创新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选择权。它是一个关于企业控制权的买入期权合约,在风险资本家与创新企业管理者签订的投资契约中,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在达到某种业绩目标时,购回风险资本家持有的股票,增加创新企业管理者自己的股权份额。特别是当风险资本家欲将其股权卖给第三者时,买入选择权允许创新企业管理者以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价格向风险资本家优先购买。因此,只要事业进展顺利,企业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就会向有利于创新企业管理者的方向倾斜。否则,当创新企业的经营风险由大到小,而收益由小到大时,风险资本家对创新企业的服务逐渐减少。创新企业管理者承担了努力的全部成本,如果只能获得部分回报,他必然会增加在职消费或使企业效益体外循环。所以,此时控制权应向创新企业管理者倾斜。美国的风险资本家一般在首次公开募股后的一年内,减少其对创新企业持股份额约28%,三年之后,只剩下不到12%的风险资本家还持有公司不到5%的股份(贺海虹,1998)。所以,IPO提高了创新企业的市场价值,为企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资金,并增强了原有股份的流动性,使创新企业管理者有更高的热情和动力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其次,IPO对风险资本同样形成激励。创新企业成功上市一方面使风险资本家获得了数目可观的资本收益,另一方面也是外部投资者衡量风险资本家业绩的标准。风险资本家培育企业达到上市的越多,风险资本家今后的融资渠道就越广,融资成本就越低。因而,风险资本家就越有动力为创新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尽快协助企业走上成功之路。 当创新企业达不到IPO退出条件或不是很成功时,风险资本家可以选择出售股权的方式收回投资。在这里,风险资本家通过订立卖出选择权,保留一定退出资本的渠道。卖出选择权的好处是允许风险资本家在该企业无法达到一条经营目标时,有机会释出其所持有的股权。卖出选择权的运用可以使风险资本家能尽快结束与营运业绩不佳公司的关系,使风险资本抽回,重新运用在其他项目中去。此外,卖出选择权的运用,也可能发生于被投资创新企业营运业绩不错,却因某些原因无法在短期内上市,而风险资本家因自身需要,必须将其所持有的股权售出。当然,当风险失败时,风险资本家只能采取破产清算方式退出。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刘曼红,1998)。由此可见,风险资本的退出对整个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和功能 风险资本市场是一个与一般资本市场相对应的概念,是资本市场中一个具有较大风险的子市场(王益、许小松,1999)。它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生高技术企业进行股份融资的市场。按市场的结构和作用可分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小盘股市场。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的融资和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公开的市场,股份由买卖双方在市场上私售私买,市场相对较封闭,信息流通不畅,投资规模较小,但有利于新生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始期的融资。因为私人权益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小企业具有信用历史,也不需要它们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只要这些小企业具有发展潜力。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包括风险资本退出和创新企业再融资。这个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一样,属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具有公共权益资本市场的属性和特征,但由于服务的对象是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因而在运作和监管上又与公共权益资本市场不同。风险资本市场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整体。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基础。创新企业在一级市场的发育状况决定了二级市场的前途;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扩张的前提,二级市场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实现其投入———退出———再投入的资本有效循环,为创新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资金融通,培育创新企业迅速成熟至进入一般资本市场。所以说,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是连接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和一般资本市场的桥梁。 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比一般资本市场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市场主体———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由于处于发育成长期创新企业自身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及较低的信息透明度,会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和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增加市场风险。而一般资本市场的风险来源于市场衍生产品运作的复杂性和市场对风险的放大作用。因此,风险资本市场有着与一般资本市场不同的特征,表现在: 1 投资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社会公众和各类机构投资者;风险资本市场的投资主体是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 2 市场主体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发育成熟的大公司;而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是处于发育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3 投资对象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资对象是具有经营稳定性和赢利性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传统产业;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是新兴的,具有增长潜力,同时存在较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 4 投资方式不同。一般资本市场的投入主要是一次性的,投资周期较短,股份流动性较强,而风险资本市场则根据企业不同成长期对资金的需求,分次、多阶段的进行投资,投资周期一般在3~7年,股份流动性较差。 5 投资收获方式不同。在一般资本市场,投资者主要通过分红派息和股份增殖实现投资收获;在风险资本市场,投资者不以获取企业股息红利为目的,而是通过风险资本退出时的股份增殖作为投资回报。 6 上市标准和监管理念不同。一般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高,注重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风险资本市场上市标准较低,对企业的经营规模要求不高,注重企业的经营活跃性和发展潜力。一般资本市场强调信息透明,重视对投资者的保护;风险资本市场强调在充分信息披露基础上的投资者自我保护。 尽管风险资本市场与一般资本市场相比有着不同的特征,但是,在市场功能的发挥方面与一般资本市场相似。即具有:(1)融资功能。风险资本为创新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保证创业对资金的连续性。(2)资源配置功能。风险资本市场存在着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高新技术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得以公正的评价和确认,以实现优胜劣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产权流动功能。从现代投资理论角度看,如果一种资产不具有流动性,那么,无论其潜在回报率有多高,它都不具有优先投资价值。风险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的转换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并购方法,促进创新企业资产优化组合,并使资产具有了较充分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4)风险定价功能。风险定价是指对风险资产的价格确定,它所反映的是资本资产所带来的未来收益与风险的一种函数关系。投资者可以参照风险资本市场提供的各种资产价格,根据个人风险偏好和个人未来预期进行投资选择。风险资本市场正是通过这一功能,在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中发挥作用的。 三、对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设想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风险资本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因此,在我国,解决风险资本的“出口”问题,即建立风险资本二级市场或称二板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二板市场的争论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不建国内二板市场?(2)二板市场的模式应是什么样?关于第一个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对高新技术创新企业投资一方面风险大,另一方面投入的资金又存在较大的停滞性,所以,为满足投资者易于套现的需要,早日开通二板市场,解除投资者的后顾之忧,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涉足高科技风险投资领域。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先后开辟了二板市场,如韩国、印度等。所以,我国也应尽快开辟二板市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目前的主板市场投机性过强,大量短线游资的冲击已使股市风险加大,而二板市场的风险比主板市场更大,能否实现有效的外部监管值得怀疑,二板市场未必是风险投资的灵丹妙药。本文认为,从风险资本的运作机理和风险资本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分析中,我们可以肯定二板市场要开通,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整个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所在。但是,在发展步骤上应确定近、中长期目标。 近期目标:限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不宜立即新建二板市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国家应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条件,对于直接上市较为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应鼓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一些具有一定实力但上市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可通过买壳上市来实现资本退出。目前以协议收购国家股、法人股的方式实现买壳上市较为普遍,即风险投资公司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银行挖掘壳资源,二者通力合作,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买壳间接上市。上市后,高新技术企业注入自己的优质资产,使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国家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并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但由于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协议转让价较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风险投资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可以将各地原有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的设备和网络进行改造利用,建立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解决因地域问题而出现投资者与受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同时由于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费用较低,便于吸引当地的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和监管,促使高新技术创新企业尽快达到二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避免直接进入二板市场可能引发的风险。 中长期目标:香港创业板(股票第二板)市场经过十年的酝酿,已于今年11月25日开始运作。与主板市场相比,香港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宽松。如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无要求,只需有两年“活跃业务活动”记录,上市后的最低公众持股数不低于3000万港币或总股本的10%(二者取其高),但在市场透明度方面实行更全面、更详细的信息披露制度,包括详细的公司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状况、投资状况、内部管理、技术与市场前景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定期公布财务季度报表、中期报表和年终报表,及时披露影响股价波动的敏感资料,使投资者能够最充分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防止少数人黑箱作业、操纵市场。由于香港创业板没有对上市企业作区域限制,这为我国内地中小高新企业海外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国家应积极鼓励和培育国内中小高新企业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学习和借鉴香港风险板市场的经验,加快国内市场机制的建立,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最终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市场。 关于二板市场运作模式,国际上通常有两种: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和独立的市场模式。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是二板市场作为主板市场的补充,与主板市场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交易体系,甚至采取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是上市标准的差别,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独立市场模式,是指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各自独立运作,拥有独立的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并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如美国的NASDAQ、日本的OTC交易市场等。国内对于市场运作模式同样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应选择非独立的市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主板市场的组织体系和监管体系,避免资源浪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以美国NASDAQ市场为代表的独立市场模式是世界公认的二板市场的成功典范。NASDAQ市场无论在交易制度、组织管理方式、市场监管等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借鉴素材。“要学就学最好的”,NASDAQ应成为我国二板市场的样板。本文同意后一种观点,理由有二:一是我国目前的主板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上市公司运作不规范,存在较多问题,而高新技术创新企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将增大监管的难度,加大主板市场的风险,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不利于主板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二是由于二板市场投资风险相对较高,市场对投资者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即有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所涉及风险作出透彻客观评价的投资者)。市场对投资者每笔交易额最低标准进行限定,限制散户投资者进入二板市场。我国沪深股市投资者中80%为中小散户,这与二板市场所要求的应以专业机构和富有的个人且具备投资技巧和主动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不相符合。以现有的市场管理水平,一旦有人利用创新企业存在的高风险为题大肆炒做,很难保证市场运作“公平、公开、公正”,极易出现股价的巨幅波动,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影响沪深股市的健康发展。所以,独立的市场运作模式应是我国二板市场的首选。 二板市场的设计牵涉面广,包括对潜在上市资源和投资者的市场调查,上市标准和上市费用的确定,市场法规和交易制度的设计,监管系统和机构的设置等。而设计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既要保证市场有较好的流动性,又要防止过度投机,市场波动过大。因此,对二板市场的设立必须细心策划,统筹考虑。

模拟炒股实训论文模板

证券投资实训报告授课老师: 经过这次学习《证券投资学》之旅之后,我觉得用“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话来形容我在课程《证券投资学》学习中深刻而又难 忘的体会,也是内心最为真实的最为有感触的表达,也将会是在我以后工作生涯 中面对证券行业提供有力基础的知识保证。整个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一:回顾与总结。 回顾与总结。 整体地表达对学习《 证券投资学》 总结。 ( 一 ) 整体地表达对学习 《 证券投资学 》 的 总结 。 二〇一一年,在我大二第二学期的课程中, 《证券投资学》脱颖而出, 对新领域、新知识的碰撞更为强烈有激情。 《证券投资学》教学过程中,老 师结合了理论与实操的教学模式。应用了模拟炒股与课本知识理论同时授 课的模式。让我学到了基本的炒股技能的同时,对于证券市场基本相关领 域的内容会有初步的认知,虽然并不是非常了解,但恰恰是我接受新知识 的方式与途径。对未来的自己来说,会在面对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抉择上, 更能全面地分析与做决定,对生活中所遇的机遇与挑战会审视夺度,对处 理某件事事情上持有的态度会更加的稳重与现实客观。 具体学习 证券投资学》 的哪些方面。 学习《 ( 二 ) 具体 学习 《 证券投资学 》 的哪些方面 。 1、 模拟炒股方面 。 、 模拟炒股方面。 这个模拟炒股实训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次涉及模拟炒股平台。刚开始买股票会显得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不知道买些什么股可以赚钱,只是凭着老师教过的知识和老师在课堂分析 的蓝筹股与自己对资本市场和当前经济简单分析进行交易。刚开始,买些 银行的股票,确实是赚了点,可不尽如人意的事还是会发生,以为可以作 为长期投资的股票, 结果却大大下跌, 导致对于 10 万元的数字减至 9 万多。 二:重整旗鼓。对一些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以及有关股票知识和同 学们互相讨论,这样分析处理下来,收获确实不少,但却因为市场的不确 定因素多,导致亏钱。 三:对于当前社会现象加深了解。进一步探讨是否影响某些类型的股 票的涨或跌,认真分析 K 线图,安装安信股市走势系统,关心股票的走势, 这样更加全面的进行模拟炒股。在某些难于抉择的选股问题上,咨询了老师,也从网上股票分析师的意见中,也参考了多方面的见解,从而选定购 买的股票。 2、 基本理论知识方面 。 、 一:每次课上课前几分钟,老师会给我们分析昨天股市真实的走势, 让我们对股市的兴趣愈来愈浓。让我们更加关注当前金融市场越趋成熟的 过程,以及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的相关信息。 二:通过对股票理论的分析,老师结合了实质性板书画图和课本理论 知识的授课方式,让我们对过于抽象化知识理解很大程度上客观地接受。 三:通过课本知识的讲解,对当前我国关于证券市场分析有很大的认 知,在如何申请股票上市、如何组织公司上市、目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都 会有实质性的理解。 四:通过对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等方面,培养了 我们分析事态、表达言论会更加有条理有逻辑,进而影响生活中每处细节。 五:通过课后学习讨论,特别是对选哪支股票、股票走向趋势。很大 程度地提供对金融知识了解的良好环境。 存在的不足 二 : 存在的不 足 。 整个实训学习下来,也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1、部分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化,理解起来会比较难,偶尔会影响学习的 激情与积极性。 2、对许多专业术语的理解会存在较多的不解;对股市走势图的分析存 在不严密性的理解分析。 3、对分析当前社会某些现象影响哪些行业来说会比较吃力,重要的是 培养那种金融敏感度会有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 4、证券专业术语过于多,记忆起来会比较模糊。 心得与 体会。 三 : 心得 与 体会 。 专业知识的提高。 ( 一 ) 专业知识的提高 。 在模拟炒股这项实训中,有着很深刻很刺激的感触。 首先,对于选择哪支股票确实需要谨慎。要有根有据,割股不可贪心, 选舍得当。因为在证券市场中存在非常多对股票趋势影响的因素。常告诉自己,知足常乐。重要的是要明白并非最高价才是赚钱,有时候有的赚就 可以了,炒股盈亏,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炒股心态。 其次,是对于金融领域的知识面认识更加广泛,和对金融领域的敏感 度和关注度会有所提高,更加有兴趣去探讨金融领域的奥秘。 最后,通过这样的一次模拟实训机会,通过这样的教程模式,对于课 本理论的了解更加立体和存在感。因为金融市场是个难以了解难于看见的 市场,因为它更注重的是了解与理解。 在课本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中,对于证券这个领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于证券投资的基本流程, 以及对企业发行股票上市会有一个概念性的轮廓与认 知。我认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用在对理论抽象、数字繁多、 变化多元化的证券分析上,我觉得是可畏的评价,是一种自我激励学习的鼓励语 言。对于证券投资的认知,往往读懂课本理论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 当前国际的、我国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等方面的熟悉。 (二)深层次的升华。 深层次的升华。 这个实训学习的过程,我学到不仅是对证券专业的知识,更多地是为人处事 的学习,学会了更多的宽容、更多的谅解、更多的不耻下问。还有就是处理问题 会从全面性看待与分析,做事会比较有逻辑性与层次感。这些体会,对以后的生 活会有很大的影响效用,这段实训历练,对以后工作会有积极的作用。对整个人 生,会是一种健全、稳重的升华。 以上报告,请审阅。

搜搜问问没有这也差不多,投资股票不如买基金,模拟股票分析报告任务书,你就按二成赚,三成持平,多半赔光了的思路编吧。附录2007年证券市场回顾与展望(权威整合发布) 2007股市十大失落:期指鬼故事从年初讲到年底 (20080102 09:53) 2007十大股市交易日 (20080102 09:26) 券商预测成功率六成 (20080102 00:31) 谁的大牛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超千亿 (20071229 10:21) 2007年:大国崛起背景下的股市博弈 (20071229 10:11) 2007股市落幕:全年大涨97% 65万人套在6000点 (20071229 09:24) 盘点2007股神之谜 (20071229 08:21) 牢记2007股市的经典场景 (20071229 08:10) 新浪-中证2007年十大股市新闻网友评选结果 (20071229 07:32) 2007年终特别报道 全年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71229 03:58) 沪深股指全年上涨和 (20071229 03:58) 狂飙与恐慌:2007牛市滋味别样杂 (20071229 03:58) 2007年市场之最 (20071229 01:25) A股TOP10大排队 牛市经典镜像 (20071228 20:56) 指数悲欢:股市过山车的背后(2) (20071228 14:16) 指数悲欢:股市过山车的背后(3) (20071228 14:16) 指数悲欢:股市过山车的背后 (20071228 14:16) 部分海外股市年终回顾:振荡2007升多跌少 (20071228 10:53) 2007上市公司黑幕盘点:杭萧钢构 金泰 东方电子 (20071228 10:23) 2007年股市三个阶段的主旋律 (20071228 03:45) 2007年股市盘点:多元化投资时代来临 (20071227 17:44) 2007年股市盘点:金融控股众生相 (20071227 17:43) 2007年股市盘点:监管创新不断 (20071227 17:33) 2007年股市盘点:民企海外上市扎堆 (20071227 17:31) 2007年股市盘点: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疯狂年 (20071227 17:29) 2007年股市盘点:蓝筹海量回归 (20071227 17:26) 2007年股市盘点:电力板块整体上市 (20071227 17:24) 2007年股市盘点:央企重组核聚变 (20071227 17:21) 二级市场:悲喜之间释放价值 (20071227 17:18) 2007年股市盘点:资本市场大裂变 (20071227 17:17) 2007年券商荐股重基本面 大牛股漏网频频 (20071227 08:00) 07年A股再踩跟斗云 大牛市呈现四大特征 (20071227 08:00) 2007年三次惊魂震荡 风险教育贯穿全年 (20071227 08:00) 中石油陷罗生门 成股民2007年最大伤痛 (20071226 23:05) 今年翻番个股超千只 半数个股未能回5-30 (20071226 18:10) 盘点2007-十大疯狂股事 (20071226 16:01) 中国奔向全民炒股时代 今天你涨了吗 (20071226 08:00) 细数07股市游乐园中的十大神奇过山车 (20071226 07:18) 从单边市走向双边市 股指期货正在敲门 (20071226 02:35) 证监会:沪深两市投资者开户数约亿户 (20071225 20:39) 尚福林:2007年上市公司分红会远超往年比例 (20071225 16:26) 回顾2007年股市 解密十大牛股及五大滞涨股 (20071225 07:31) 2007收官之战 机构祭出重仓股 (20071225 07:26) 一亿中国股民当选《亚洲周刊》2007风云人物 (20071224 14:19) 2007股市关键词 (20071224 11:54) 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精彩与遗憾并存 (20071224 09:04) 券商预测点位谬千里 10大牛股年终盘点无一言中 (20071224 06:50) 股市风景:2007VS2006 (20071224 05:27) 投资者近四成亏损 跑赢大盘不足一成 (20071224 02:06)

证券投资模拟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知识和证券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后,通过软件进行证券交易模拟操作。我整理了证券投资模拟实验 学习心得 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了证券投资学,我感觉受益颇多。特别是老师运用理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炒股存在着较大的,甚至是让人难以意料的客观风险,但个人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也领会到了一些基本的投资理念。

起初,老师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00000的虚拟货币,告诉我们进行自由的投资选择,可以投资股票、基金或者国债。我想:反正是假的,就买股票好了要么大赔要么大赚,每个周我们都有两次机会进行操作,买进或者卖出。我找了几支看起来走势蛮好的股票用了89万去买了4支。第一周去时,看到3支长势喜人,怕下周再来万一跌了呢?于是抛售,赚了几百,看着我的一00000变成了一00452,心里别提多得意了,可是第2周再看时,这次买的几支却是只赔不赚,而且看着走势还明显下滑的趋势,着急的不得了,赶紧趁赔的还不是很多清仓好了。想到老师上课时说起过的“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赶紧买几支国债和基金,这样分散一些风险。于是开始买基金,看到自己的钱只剩余892一4了,而有些同学的还在急剧增加,就算没有做交易的也还是原来的一0万,我终于对风险有了切身的体会。赶紧回去仔细翻书,学习股票交易的技巧和手段。慢慢的有开始扭亏为赢了。

过了两周,学校组织了一次模拟交易竞赛,由于我对此已经深有忌惮,加之上次炒股失利,也没有再参加。我想想玩股票的人都应该有很大的忍耐能力,经得起股市瞬息万变的波动吧,我看来还火候不够啊。

初学证券投资学的时候,对于理论知识不屑一顾,感觉它讲的太老套了,不进股市实际操作知道再多也是没用的,可是经历了网络模拟交易后,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可以用它来指导实践,股市肯定不会是单靠运气来盲目支持的,一定会有 经验 老到的股民,是通过技巧来赚钱的。刚开始模拟交易时,技术分析一点都不懂,虽然看了一些关于K线图的理论知识,但还是不懂的如何去运用,也不懂其中的一些投资技巧,所以买回来的股票基本都是亏的,到心有戚戚焉,恶补专业理论知识,在逐步的学习中,我慢慢懂得通过阳线及阴线的形态去选择股票,再结合当天的成交量,来判断是否有升的可能。一句话说得好:股市中,什么都可以人,唯独成交量是不会人的。由于时间的局限,所以我都是做短线炒股,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1.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及时抽身而退,从而使损失最小化,千万不要犹豫不决。

2.卖出去的股,哪怕第2天又涨了也不要后悔,还有的是机会。

3.买进趋势明朗的股票,不要买趋势不明的股票,最好是有5日均线支撑的,因为这样比较有保障,就算亏,也不会亏很多。若想赚大,就尽量买那些价格比较高的涨幅比较大的好股。

4.尽量要买好股,如市场 热点 的股票,不要买垃圾股,垃圾股涨的快,但跌起来会更快。买进最近换手率较高的股票,赚得多而快。

5.仔细观察k线图,尽量在价格突破前期后,再等一个交易日确定安全以后再买进,不要心理过急,以防其到达最高价而会落。

6.一次不要把所有的资金用在一个股票上,因为鸡蛋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永远大于分开放的风险,但也不要买太多只股,以免照应不过来。

在整个模拟炒股的过程中,我的心情都是随着股票的涨跌而喜悲的,但在我不懈努力下,我的盈亏率从亏一6%到目前的赚一一%左右,这已经让我觉得很欣慰了,毕竟我有在努力,也有了收获。最深的体会是:不要怕跌!只要有跌就有机会,账面的损失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输了心态,没了斗志!要懂得及时自我调整,才能在股市的竞争中存活,才能有下次战斗的机会。

这学期开设的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十分吸引我,我认为这门学科是我们经济类学科中的精华。通过学习证券投资学,通过老师诙谐有趣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挣那些虚拟的看不见的钱,用较少的投资去赚得更多的利润,当我们通过同花顺模拟炒股的形式进入股票市场,看着自己投资的股票一路飘红,那种心理的喜悦无以言表。当然,股票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心里的落差大起大落是很正常的,我们参与其中,由最初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到身经百战后的小心谨慎,这些都是实验与模拟炒股带给我的成长。经过这一学期的证券投资学分析的学习,让我对证券投资有了一个最初步的了解,当然,这点了解只是冰山一角,如果用这点知识去进行证券投资或者分析股市行情走势,那是远远不够的。出于我对这门课的浓烈的兴趣,我在课下又去图书馆做了很多功课。下面在此对证券投资学实验的结论的启示和心得做一些自我阐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上证券投资学课的时候,我对于一些理论知识一窍不通,感觉书上讲的好,可是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而且理论是死的,股市是活的,总感觉理论还是太过于老套了,理论是可以指导实践,可是虽然我学了一些关于K线图的分析,在实战中还是输得很惨,看来在股市中光凭运气是不行的。后来在一次次交易中我也算是掌握了一些小窍门儿,我学会了通过阳线及阴线的形态去选择股票,再结合今天的成交量来判断这只股票是否有升值的可能。而且我们在选择股票的时候还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一,关注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分析这些经济政策对股市会照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了解这个公司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消费者信赖度等。

三,仔细观察K线图,结合均线走势,加上MACD,KDJ等指标,配合大盘,个股交易量进行综合分析。

四,注意分散风险,千万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尽量选择5只左右的股票来投资,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

五,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操盘者的心态一定要好,要见好就收,不要一心就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有跌有落,平常心去面对。其实,这些只是我的一点小小的 心得体会 ,以后我会更深入的去学习这门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理论,不断地 总结 出属于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规律和宝贵经验。

新准则接受捐赠是计入“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对外捐赠营业外支出没错罚款收入营业外收入没错

研究股民的论文

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及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摘要:行为金融学是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学说,注重研究证券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利用投资者行为偏差所导致的证券定价误差,发展新的投资策略,来获取超越市场的超额收益。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证券投资者行为特征、行为偏差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行为偏差;证券市场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一、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分析证券投资者,无论是初涉市场的个人投资者,还是精明老练的经纪人,或是资深的金融分析师,他们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决策。但作为普通人而非理性人,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导致金融市场中较为普遍的行为偏差。1. 过度自信。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 confidence)。如果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70%。证券市场上存在着“情绪周期”,牛市往往导致了更多的过度自信。遗憾的是,似乎自信度的高低与成功的可能性并无必然的联系。过度自信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人们对可能性作出估计时缺乏准确性;二是人们对数量估计的置信区间太狭窄了。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坚信他们掌握了有必要进行投机性交易的信息,并过分相信自己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 traded)。一般来说,男人比女人更加过度自信一些,网上交易者比现场交易者显得更加过度自信。2. 信息反应偏差。信息反应偏差主要包括: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隔离效应。过度反应(over reaction) 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最近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个人投资者过于重视新的信息而忽略老的信息,即使后者更具有广泛性。他们在市场上升时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因此,价格在坏信息下下跌过度而在好信息下上升过度。反应不足(under reaction)是市场对信息反应不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个人投资者较多地表现为过度反应相反的是,华尔街的职业投资人更多地表现为反应不足。例如,证券分析师往往对成长股收益的新信息反应不足,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根据新信息对盈利预测作出足够的修正。动量效应(momentum effect)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但DeBondt 和Thaler(1985), Chopra、Lakonishok和Ritter(1992)等学者也发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强烈的趋势经历相当大的逆转,最佳股票则倾向于在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这就是反转效应(reversal effect)。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对信息的反应不足与过度反应。隔离效应(disjunction effect)是指人们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决策的倾向,即使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或即使他们在不考虑所披露的信息时也能作出同样的决策。隔离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在重要的公告发布之前,出现价格窄幅波动和交易量萎缩,而在公告发布之后会出现很大的波动或交易量的现象。3. 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视的损失厌恶(myopic loss aversion)。在证券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视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这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内股票的涨跌。由于短视的损失厌恶,人们在其长期的资产配置中,可能过于保守。Benartzi 和Thaler(1995)认为,股票溢价之谜可以用短视的损失厌恶解释。后悔厌恶(regret aversion)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投资者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如:趋向于等待一定的信息到来后才做出决策,即便这些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投资者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后悔的情绪会有所降低。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能够较好地解释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即投资者过长时间地持有损失股,而过早地卖出盈利股。因为投资者盈利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时,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做出获利了结的行为。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4. 心理账户。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资金是“可替代的”(fungible),也就是说所有的资金都是等价的,但Tversky在研究个人行为时发现,在人们的心目中,隐含着一种对不同用途的资金的不能完全可替代使用的想法,原因在于人们具有把个人财产心理账户进行分类的天性,即投资人习惯于在头脑中把资金按用途划分为不同的类别。Shefrin和Statman(1994)认为,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分为“无风险”的安全部分和可能赚钱的“有风险”部分。Shefrin 和Thaler(1998)认为人们把他们的收入来源分为三类:当前的工资和薪金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并按这些不同收入的现有价值来消费。对于不同心理账户里的资金,人们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人们允许自己受自己的心理账户的影响,这种倾向可以解释股利之谜即股东要求分红的现象。心理账户认为投资者把投资收益分为“资本账户”和“红利账户”两个局部账户,分别理解资本账户损失和红利账户损失。5. 锚定效应。锚定(anchoring)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Northcraft和Neale(1987) 研究证实,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起始价较高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比起始价较低的交易最终达成的成交价显著要高。此外,当人们被要求做定量评估时,往往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如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时,问卷所提供的一系列选项可令人们对号入座,从而使人们的回答受到选项的影响。锚定会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包括一些专业证券分析师,他们习惯于提出一个投资建议,然后就停留在那里,而不顾不利于这样做的新证据的存在。研究表明人们对诸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民经济增长率或者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通常都有一个预期。而这个预期就成为对市场进行快速解释的一个锚。对市场平均预期的较大偏离,对价格在短期内会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会引起剧烈的震动。锚定现象有助于解释一些金融市场上的难题,如美国投资者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认为日本股票的市盈率太高,这是因为他们以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为参照系数。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不再认为东京股市市盈率过高,尽管其市盈率还是比美国的要高得多。因为此时80年代末东京较高的市盈率已成为其比较参照的参考系数。6. 典型启示。所谓典型启示(typical inspire)是指人们喜欢把事物分成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型的重要性,而不顾其他潜在可能的证据。人们给予某些事件、报告或发言更重要或给予它们超过实际价值的更高的权重,而另一些则给予较少的权重。典型启示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如大多数投资者坚信“好公司(名气大的公司)”就是“好股票”,这种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等同于“好股票”。7. 羊群行为。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 behaviors)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注意。另外,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还有赌博与投机(gambling and speculation)、心理分隔 (mental compartment)、遗憾与认知不协调 (regret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脱节效应(disjunction effect)、歧义想象(magical thinking)、注意力反常(attention anomalies)、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历史无关性(irrelevance of history)、文化与社会传染(culture and social contagion)等。二、行为金融学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造成的行为偏差导致了市场价格的偏离,若能合理利用这一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这形成了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从国外看,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主要有反价值策略、技术策略和行为控制策略。近年来美国的共同基金中已经出现了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证券投资基金,如行为金融学大师Richard Thaler发起的Fuller—Thaler资产管理公司,取得了良好的投资业绩。我国证券市场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较,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历史短、不规范。仅借助于现代金融学的方法无法正确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我们应充分重视行为金融学这一新兴理论方法,利用它来发展完善现代金融学,并将其应用到我国的证券市场。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基因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进一步挖掘人类行为决策的特征。研究表明,能够在决策中保持高独立性、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投资者,盈利的可能性较大。国外通过基因学的研究发现,具有低水平一酰胺氧化酶含量的个体比高含量的个体更倾向于接受经济风险。从决策的角度出发,行为金融学为投资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如不断反思自己的决策过程与行为特征,检查自己是否过于自信,是否对投资失败的股票持有太长时间或忽视不利于自己投资的负面消息;与观点不同的人进行讨论,避免只关注自己内部的讨论;勇于向股票推介者置疑;比较多空双方的观点,去发现谁是市场上空方与多方的代表者;锚定一个预期是合理的,但是应尽可能地不断对其进行修正;羊群精神是否过强,长时间高强度的羊群效应是危险的;寻找专有信息,研究少数人的观点并检验他们的可信度等。2. 优化预期,引导投资者成为积极型投资者。大多数积极型投资者会努力超越市场,获取超额的比基准组合更大的投资收益,只有消极型投资者才会接受有效市场假说,仅仅期望得到基准收益。公司股票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多数人对公司未来收益的预期所决定的,如果今日股票价格是基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那么为了准确预测明日股票价格的变化,人们必须对未来的预期比市场的预期更为准确。可见,提高预测水平是获取超额利润的根源。要取得比市场更好的收益预期,有以下方式:(1)获取公开的信息。大多数传统的投资经理尽力收集更为有用的信息,尽力进行超额利益的预测,尽力去了解一个特殊行业的利润率。(2)使用更好的模型来更有效地处理信息。一些投资经理假设大部分信息都是为投资者共有的,因此他们致力于开发独特的模型处理现有信息,以取得优于市场的收益。(3)利用行为偏差。心理学和决策科学指出,在某种情形下,投资者并不是尽力使财富最大化,并且在某些情形下投资者还会在智力方面犯系统性判断错误,这些行为偏差将导致证券定价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行为型投资经理则尽力寻找由于行为因素而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从而获得超额利润。3. 合理引导投资者行为,构建证券市场的理性微观基础。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可划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类。根据证券登记中心公布的统计数字,至2003年2月底,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总开户数达6885万户,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机构投资者占。我国个人投资者中,40岁以上的占,30岁以下的仅占,投资者队伍呈老龄化。另外,投资者以工薪阶层为主,的投资者的家庭收入来源于工资收入,这充分说明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同时,在我国个人投资者中,中小投资者占绝大部分,其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证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其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也严重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波动,与缺乏一个理性投资者队伍有关。因此,应针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知识和技巧教育,提高他们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运作效率,减少其非理性行为特征。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不仅加快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非常重要,对投资者的教育也是刻不容缓的。4. 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缓解政策因素对我国股市的巨大冲击。王垒、刘力等实证研究表明,认为国家政策对决策影响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证券投资者占,而认为不重要的只占,表明在投资者心目中我国股市还是一个“政策市”。尽管我国证券市场1999年开始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但目前还是以政府监管为主、市场补充为辅的投资环境,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这种格局将不会改变。因此,一方面我国证券市场一直被理解为政策市,另一方面,每股市出现重大动荡,人们又不断呼唤政策干预。这种矛盾心理和股市中的诸多双重标准一样,都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个发展过程是在扶持中成长的,人们在试图摆脱这种依赖性的同时,又害怕失去扶持。投资者有一种错觉,认为股市的升降只是政府行为的结果。而现代金融学理论认为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许多因素决定着股市的涨跌。我国股民在政策的反应上存在严重“政策依赖性偏差”。在具体行为方式上表现为“过度自信”与“过度恐惧”偏差。投资者的交易频率主要随政策的出台与政策的导向发生着变化,利好的政策出台会加剧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偏差,导致交投活跃,交易频率加快;利空的政策出台投资者“过度恐惧”偏差往往会使交易频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趋势也持续较长时间。随着我国加入WTO,股市的发展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行为也要与国际准则接轨。因此,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对于缓解政策因素对我国股市带来的巨大冲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Richard H.Thaler(1999).Historical Stock Market Anomalies.SSRN journal.2.Bannerjee.A simple model of herd behavior.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7:798—817.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证券投资策略研究论文现代金融理论由于忽略了对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模式的研究,造成了理论与实证的背离。行为金融理论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社会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证券市场的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建立了行为投资决策模型。在对证券市场的大量统计研究基础之上,行为金融理论家们已获得了关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大量实证研究结论,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证券投资策略。因此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用行为金融理论深入探讨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一、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决策模型大量的事实证明,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及其深层次的心理特征对投资活动的结果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在研究复杂的金融市场时,我们必须考虑人类自身行为所具有的复杂多变性特点。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投资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对应于现代投资理论的假设,行为金融理论给出自己的理论假设:(1)人是有限理性的;(2)非完全市场的存在;(3)投资者的投资具有群体行为特征。行为金融理论基础主要有:(1)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1979);(2)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3)行为金融资产组合理论(Behavioral Portfolio Theory 1999)。在此基础之上构造的行为金融投资决策模型有:(1)BSV模型与DHS模型;(2)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 Theory Model);(3)羊群效应模型。二、行为金融对投资者行为的实证研究结论1.过度自信。人的心理中往往有过分高估自己能力和知识的倾向,表现为投资决策中过分相信自身的判断和决策,而忽视了客观情况变化造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由上交所组织完成的《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指出,我国股市6500万投资者中无业者占较大比例,有理由相信这些无业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人,由于无事可做,也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就想到股市赚钱,由此可见我国投资者过度自信之严重程度。2.抛锚性错误。人们在对某件商品的价值进行判断时,通常需要一定的信息锚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同样,投资者对于证券价格的变动预测也需要一定信息作为参照的锚。抛锚性往往导致投资者对新的、正面的信息反应不足。我国投资者往往是利用类似行业、板块、股本大小、经营业绩等的股票价格来衡量其投资股票的价格的。但是锚并不能长时间一直保持准确性和有效性,即锚会使投资者判断出错。3.羊群行为。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其关键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对他的决策结果造成影响。我国股市中存在的大量“跟风”、“跟庄”、投资基金的投资组合类同等都是典型的“羊群行为”。孙培源(2002)通过构造股票收益率的横截面绝对偏离和市场收益率的非线性检验,实证了中国股市羊群效应的存在。4.噪声交易。非理性投资者把与价值无关的信息认为是与价值有关,或者某些投资者人为地制造虚假信息,而其他投资者无法识别其真伪,这两种信息被认为是噪声,相应产生的交易称为噪声交易。我国股市近400%的年换手率中至少300%可以归因于噪声交易。施东晖(2001)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技术分析方法在上海股票市场被广泛使用,当某此技术信号显示“上升”或“下跌”趋势时,将引发大量的买卖行为,从而强化现有的股价趋势。5.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过度反应是由DeBondt和Thaler(1985)最早发现的,他们发现投资者对于近期的好消息不是做出正确的贝叶斯反应,而是过度反应致使股票价格超过其内在价值。我国王永宏(2001)运用DT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的过度反应现象证实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明显的过度反应现象。反应不足是指投资者对自身的判断过度自信,或是一味依赖过去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的参照标准(犯抛锚性错误),对市场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反应迟钝,丧失了获利的良好时机。我国股市中存在的“轮涨效应”就是一种“反应不足”。6.处置效应。“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长时期持有套牢的股票而过早抛出赢利的股票的现象。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赵学军(2001)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与国外相比,我国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我国股市的处置效应在年末相对增强,个人投资者的处置效应强于机构投资者。7.动量效应。在一定持有期内,平均而言,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些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通过对我国股市历年大盘及个股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无论是在大盘还是在个股上,我国股市都存在动量效应。大盘的动量效应以日为时间单位比较明显,而一些典型个股无论是以日、周还是以月为时间单位都非常显著。8.过度恐惧与政策依赖性心理。当股市虚假消息满天飞、股市暴跌时,投资者不计成本的大量抛出股票,表现出十足的恐惧。在股市暴跌时,我国投资者往往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救市政策上,这种对政策的依赖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9.遗憾。遗憾理论认为投资者为了回避曾经做出的错误决策的遗憾和报告损失带来的尴尬,可能避免卖掉价格已下跌的股票。还有,即使决策结果相同,如果某种决策方式能减少投资者的后悔心理,对投资者而言,这种决策方式就优于其它决策方式。因此,投资者有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本周热门或受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可能降低其情绪反应或感觉。10.暴富心理与赌博心理。中小投资者短线频繁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快速致富。面值1元的股票炒到100多元还有人敢去追涨;公司亏损了几亿元,已经资不抵债还有人敢去接盘;ST现象是指那些被冠以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在特别处理消息公布后不跌反升的现象。明知上市公司巨额弄虚作假还有人敢去炒底,这些都充分暴露了我国投资者实足的赌性。11.轮涨轮跃效应(补涨补跌效应)。在一次行情中,如果某些股票没有上涨(下跌),那么它们就具有补涨(补跌)的潜力。没涨的要无条件补涨,没跌要五条件补跌。长期以来我国股市个股轮番炒作就是一例。12.小盘股、新股效应。我国股市对小盘股、新股独有情忠,逢小必炒、逢新必炒已是我国股市的惯例。我们统计分析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小盘股、新股的收益率显著高于大盘股和老股。但自2001年6月中国股市长期下跌及证券投资基金大量发行以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变。三、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意义在于确立了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行为以及市场定价中的作用和地位,否定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理性投资者的简单假设,更加符合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行为金融学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于投资者可以采取针对非理性市场行为的投资策略来实现投资赢利目标。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目前有数家资产管理公司在实践着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其中有的基于行为金融的共同基金取得了复合年收益率25%的良好投资业绩。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行为特点,我们总结出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策略:1.针对过度反应的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2.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3.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在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4.时间分散化策略。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重投资于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5.小公司效应策略。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Banz(1981)发现股票市值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Siegl(1998)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小盘股比大盘股的年收益率高出,而且小公司效应大部分集中在1月份。根据小公司效应而采用的投资策略称为小公司效应策略。6.组合投资策略。行为金融学认为,证券市场并不是有效的(一般指半强式有效,semlstrong efficient)。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中,“在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可能获得与其所承担风险不对称的额外收益”的提法在实践中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通过选择合适的组合投资策略,投资者将可能获得额外收益。7.针对羊群行为的相反策略。由于市场中广泛存在的羊群行为,证券价格的过度反应将是不可避免的,以致出现“涨过了头”或者“跌过了头”。投资者可以利用可以预期的股市价格反转,采取相反投资策略(contrarian strategy)来进行套利交易。中国的股票市场素有“政策市”之称。考察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走势,我们会发现在重要的顶部或底部区域,在消息面上总是伴随着一些重要的股市政策的出台。不同的投资者对政策的反应是不一的。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反应模式,投资基金可以制定相应的行为投资策略——相反投资策略,进行积极的波段操作。8.购买并持有策略。个人和机构投资于股票应执行几种能帮助控制认识错误和心理障碍的安全措施。控制这些心理障碍的关键方法是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要实施一种严格的交易策略——“购买并持有”策略。投资者在为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购买理由,而且要制订一定的标准以利于进行投资决策。长期采取“购买并持有”策略,通常业绩将超过高周转率的短期交易策略。9.利用行为偏差。心理学和决策科学提出,在某种情形下,投资者并不是尽力使财富最大化,并且在某些情形下投资者还会在智力方面犯系统性判断错误,这些行为偏差将导致证券定价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偏差将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行为型投资人则尽力寻找由于行为因素而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可见,对人类行为偏差的正确把握是获取市场超额利润的来源之一。投资策略。上市公司被宣布为特别处理,意味着公司陷入严重困境。但同时,ST公司也成为潜在的并购目标。考虑到壳资源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的稀缺性,ST公司的价值无疑是巨大的。作为一种投资策略,ST公司是可以被纳入证券投资组合之中的。总之,行为金融理论寻求并确定投资者可能对新信息产生反应过度或反应迟钝而导致证券定价错误的市场情形。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前,投资那些定价错误的股票,并在股票价格正确定位之后抛出获利。四、应用行为金融理论指导证券投资要注意的问题行为金融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始于公理并寻求建立在公理上的理论能解释金融市场的行为。它试图理解和预测心理决策过程的系统的金融市场意义。如上所说,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运用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金融现象,而用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之,并由此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行为投资策略,但在具体运用这些投资策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行为金融理论本身也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是:在大多数投资者尚未意识到错误时投资于某些证券,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一旦证券市场的绝对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同的策略,那么结果又会怎样?我们相信随着行为科学的深入研究、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会进一步发现更多的行为金融问题,并且一些已有的行为金融现象可能会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应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要防止教条化。2.要切忌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现有的行为金融理论主要是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产生的。我国证券市场同成熟的证券市场比较,还是一个新兴的证券市场——历史短、不规范。中国金融市场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共性与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运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不是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而应当掌握行为金融学的理论方法,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应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特点的我们自己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3.行为投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监管的深入及投资者结构的改善,我国金融市场行为金融现象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小公司效应现象就不如过去明显、庄股由于监管的加强从而动量效应也明显减弱。我们预言随着管理层对股市认识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ST现象迟早会消失。4.不同投资者需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可以合理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要通过教育来使其趋于理性化,提高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投资者决策中的心理偏差是与生俱来,而这些认知偏差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不同投资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只有呼吁所有各层次的投资者共同参与探讨我国行为金融问题,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才能在我国有用武之地。

下面是一篇切切实实的新概念作文 我家的“炒股”风波 自从我的妈妈听了别的阿姨说炒股很赚钱,她便好想迷上了炒股。搞得我们全家不得安宁。她一回来就想:如果赚到了很多钱,我就可以买一辆汽车。(话外音:又在做白日梦)好象自己真的跟炒股专家一样的。我听说妈妈晚上睡觉时还在想股票的事呢,太入迷了!下面请大家听我讲讲我的妈妈是怎么从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变成了一个股民。 第一天,妈妈一回来就急急忙忙地打开电脑。妈妈平常一回来不是煮饭吗,今天怎么会开电脑啦?我带着疑惑的心情去问妈妈,妈妈对我说:乖儿子,帮妈妈把这个网站输进去好吗?妈妈要炒股。炒股?这个玩意真新鲜,我天天在电视上看什么股票,我搞都搞不懂。妈妈怎么会呢?妈妈难道要赶时髦吗?到了下午,我在外面看了几个小时的电视,妈妈自然没有说我,她“炒”得太入神了吧。真是有耐心,佩服佩服。到了三点,我的妈妈从我的房间里走了出来。我便边笑边说:老股民,不炒啦。妈妈也对我笑了笑说:现在停盘了,明天再炒。我也没有太当回事,我想:炒就炒,反正没有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就行! 第二天,我象往常一样会到家。我感觉家里好象少了点什么,我想起来了,桌子上没有饭菜。我跑去跟妈妈说:妈妈,你怎么没有煮饭啊?妈妈不耐烦地说:我在炒股,等等再煮。我便到外面看电视.一下子就看了半个小时。妈妈怎么还没出来啊!我大叫起来:妈妈!我的肚子饿了,已经前胸贴后背啦,快去煮饭啊!妈妈只好离开了电脑,去煮饭。我认识了事情的严重性,我想:妈妈不能连饭都不弄就去炒股吧,这样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我想了几天都没有想出办法,我也跟着妈妈看了看。没有想到的是,我也一起被“拉”了进去。我现在也会跟妈妈一起去看看股票,可是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不能让我的成绩下降,妈妈他们玩一玩股票没关系,而我现在的任务是学习,不能天天和父母一起看股票,我要停息这场股票风波。 我的办法是:我先拿自己的学习来说,你们在我的房间炒股票影响了我的学习,所以请你们不要再炒股票了。妈妈好象明白了点什么,说:乖儿子,妈妈不炒股票了。当我正在得意扬扬的时候,妈妈买的股票赚钱了。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妈妈说:我一定要继续炒下去。再这样下去妈妈会成股民的。 我家的炒股风波越来越严重了,为了看股票连午睡都不睡了,妈妈真的成了一个股民了,怎么办啊?这场炒股风波给我带来了好事也带来了坏事。但我还是不希望我家的炒股风波继续下去。如果大家有什么能让我家的炒股风波停止的办法,请快快告诉我吧!

自己找资料自己写 建议你看看中国牛市这本书 好像是罗杰斯写的

天干地支炒股研究报告论文

周末发生了一件大无语,国盛证券研究所在昨天发布了一篇研报《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打造极致专业与效率》, 在文中极其认真的对天干地支在A股择时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萝卜君听到后之一时间自家 拜读了这篇大作,一边看一边惊奇于 的脑洞,能写出这种东西的人,堪称卧龙凤雏再世,这里也给大家看看这篇研报中写了点啥。

图片 于萝卜投研

这篇 一共分为了三个单元,分别是:

一、天干地支主导的时间周期

二、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思路

三、天干地支在A股择时中的实证探索。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

1.什么是天干地支

2.如何把天干地支里的元素替换进股市

3.简单举例如何用风水算命,五行来炒股

首先,什么是天干地支,说实话萝卜君也没太看懂,大概就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辰,分别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其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天干地支两两配对后,一共有60种搭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60年为一甲子,也就是一个。

文中脑洞更大的莫过于第二部分,也就是如何将天干地支这套理论中的元素与股市一一对应起来, 首先引用了《黄帝内经》《》等文献中对五行的诠释,然后表示股市的属性应该是壬水

股市像水一样流动,涨跌起伏,因此应该属水。

股市如同大海一样可以容纳百川,百川即指各路资金,股市是各路资金的汇集地,能泄资金之洪,股市也如同一

条条小溪直流向大海,源远流长,因此股市定义为壬水或者更为合适。

然后 分别用按照“天干”、“地支”和“干支”把A股历年的涨跌幅情况罗列了说来,具体论证过程很复杂,萝卜君掉了半斤头发才看懂,A股历史上只有干生支(五行关系)的年份全部上涨,而下一个干生支,正是壬寅年也就是明年:2022年!

声明一下,这不是萝卜君算的,是 自己在研报中强调的,有图有真相!

除了五行,还有四柱十神等一系列概念均能代入A股。。。

这部分萝卜君已经看不懂了,萝卜君放出来让大家看看,有没有长的帅的出来给大家解释一下明年A股的“流年走势”。

相比于流年走势,流月走势结论更简单,2022 年10月、11月,2022年1、2、3、4月大概率下跌。。。大家可以把这篇 保存一下,看看他说得准不准。。。

看完整篇 ,萝卜君就一个感受:离谱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划掉)研究所真是龙卧虎,能人辈出。

如果这套理论最终可以实践的话,萝卜君也想提出一套给A股算命的,上证指数诞生于1991年7月15日9点30分,所以大盘是一个“属羊的巨蟹座90后”,挨个来。

在属相上,农历1991年为辛未羊年,此年年生的属羊都很有正义感,是很正派的人,但是在性格上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若是能多做改正,控制好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益处。此种人具有相当的忍耐力,同时也有柔顺静穆的温雅仪态,里外有点差异,经常会一动不动地显得温柔老实,事实上,内心有一股强大生命力和意志力,也有进取个性,对任何事情都顾虑周到,静静地在脑中分析事物,放在心上,所以处理事情不冲动,会完成工作。(粘贴复制)

在星座上看,上证指数又具有典型的巨蟹座特质,慢热、没有安全感、情绪波动比较大,是出暖男的星座,但是那种典型暖渣男,又暖又渣。上证指数这么多年绝大部分时候是温吞水行情,容易被利空打击,一旦陷入行情就是比较大开大合的波动,基本都是炮,08年的那波,现在还没从伤痛中走出来。这一点又和属相遥相呼应,属羊人性格天生忧郁,容易悲观消极。看事情的目光短浅,总是停留在眼前。并且十分容易遭受困境的打击,一旦陷入一个困境,即便是最后走出来了他们也不会脱离那种痛苦,因为他们十分容易受到痛苦的影响。尽管属羊人性格温顺,易沟通,但在一定的压力下他们也是会选择逃避或是反抗的。(粘贴复制)

最后我们看一下巨蟹座的十月运势:虽然工作上积极进取,对自己寄予厚望,但是也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也会因为做事太激进,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工作出错,得不偿失。

我已经讲很明白了,懂得都懂,你要没明白自己回去好好想想,最后萝卜君祝大家伙早日发财~

以上就是与2022壬寅年股市相关内容,是关于股市的分享。看完2022年经济预言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文无关, :视觉中国)

近日,某券商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而这份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竟然是用“天干地支”来分析股市! 友直呼:“学了吧!”

用天干地支来炒股

这篇研报的名称为《天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初探》,记者查看了这篇研报的全部内容,全篇共分为三个部分:“天干地支主导的时间周期”、“干地支在择时中的应用思路”、“天干地支在A股择时中的实证探索”。

研报中指出,万事万物都有五行,而股市像水一样流动,涨跌起伏,因此应该属水。股市如同大海一样可以容纳百川,百川即指各路资金,股市是各路资金的汇集地,能泄资金之洪,股市也如同一条条小溪直流向大海,源远流长,因此股市定义为壬水或者更为合适。

研报的后半部分,还按照天干地支对市场进行了分类、利用四柱十神分析流年运势、股市与天干地支的十神关系、天干地支分析A股流年/流月/流日走势,甚至还预测了2022年的A股走势。

友:吃瓜要理性

看到这里,不少 友表示:“看晕了!”“这个我现在是信的了,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但也有 友表示“预测股价涨跌本身就是和算命没什么区别,算命的行为也是为了预测,大惊小怪反而是自己被带节奏。更应该 的是其样本量,相关度,等研究过程计工作做的到不到位。这才是在区分和科学,研究和。”

在研报的最后也提到,本报告观点全部基于历史统计与量化模型,存在历史规律与量化模型失效的风险。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 均 于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

:加强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而在9月份,就指出,一贯重视对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的,已建立明确的制度规则和机制。明确了证券研究报告形成、发布、使用等规定,对发布证券研究报告行为及相关人员实行集一管理”“做好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应当“保证信息 合法合规,研究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

还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良好秩序。

潇湘晨报记者郝咏琪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 :xxcbwx,24小时报料。

以上就是与流年运势免费测算2022十神相关内容,是关于股票的分享。看完周易八字免费测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股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股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的配置、流动及其运营逐渐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信息披露是连接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无疑,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能够使股东充分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但是,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委托代理关系也进一步变化。

管理层作为企业直接运营者,相较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拥有信息优势。同时管理层拥有信息披露的决策权,因此管理层能够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方式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不论是实践情况,还是理论研究都证明管理层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信息优势进行谋利。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资本市场运行秩序。

股权激励是指在对公司进行业绩考评的基础上,以本公司股票、股票期权或股权的其他方式作为对管理层或其他核心人员奖励的激励方式。让公司管理层或核心员工持有公司的股票期权,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减少因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消除代理问题的方式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另外一方面,随着对信息披露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由于管理层相较于外部的投资者具有对于公司的信息优势,同时又拥有信息披露的决策权,因此管理层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而当管理层参与股权激励计划,其薪酬很大部分来源于股权激励计划,那么就有足够的动机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使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4月,金发科技高管因在股权激励行权后违规减持股票被证监会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更有一些学者发现金发科技的管理层为了能够使自己利益在行权的时候最大化,通过信息披露行为来操纵股价。对于管理层在行权日前后的行为,如减持公司股票,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在股权激励计划授权阶段前后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公众媒体和学术界都还没有给予很大的关注。

对于股权激励计划来说,授权阶段与行权阶段同样重要。根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行权价格的确定是根据草案摘要公告前3个交易日的平均价格与前一个交易日孰高来确定的。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管理层有动机通过各种方式,如策略性信息披露等方式操纵授权日之前的股价波动,以取得一个较为有利的行权价格。

在金发科技调查案中,证券报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创始股东为何自己对自己进行股权激励”。在28年3月,证监会就己经出台《股权激励有关备忘录1号》(《备忘录》),其中规定持股超过5%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能成为股权激励的对象。可见,在股权激励计划中,大股东及其家族成员进行自我激励的公司己经引起了媒体与监管机构的注意。但《备忘录》的法规对由全部由职业经理人担任高管的企业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因为职业经理人通常只持有公司少量的股票或根本不在公司持股。因此,在《备忘录》之后,不同控制权特征的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中可能出现不同的信息披露行为。

在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也证明管理层通过不同的信息披露行为为自己谋禾!]。过去的研究发现,在公司盈利信息报告中,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等方式来调节反映在报告中盈余信息,扭曲经营成果,以提高自身的薪酬或保留自己在企业的职位。另外,也有学者证明,管理层在公司某种事件前后,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如公司回购股票,SEO等事件。近年来,随着股权激励计划被上市公司逐步采用,在股权激励计划事件前后的进行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也成为管理层为自身谋取最大化利益的途径之一。

管理层在股权激励授权阶段对信息披露进行管理,以达到影响股价的目的,而获得一个有利的行权价格。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秩序,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目前对股权激励计划的研宄大多都集中于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效果上,而忽视了股权激励计划本身对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

本文期望通过研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和信息披露公告的分布情况,对管理层在授权阶段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探讨,为监管机构规范市场行为提供参考。

研究意义

从实践方面讲,本文首先对个案进行剖析,初步揭示了在股权激励授权阶段,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特征。然后对颁布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在授权阶段的市场反应进行深入探究,充分揭示管理层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对股价造成的影响,间接衡量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最后,通过对在草案公告日前后的信息披露公告分布进行分析,揭示该行为的普遍规律。通过本文的研宄,可以让企业利益相关者建立对管理层在股权激励计划授权阶段的信息披露行为的深刻理解。

从理论方面讲,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可以丰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和股权激励计划的研究内容。在过去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对如增发、股票回购等情形下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研究。但对股权激励下的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的研宄可以对该方面进行补充。同时,目前对股权激励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股权激励的激励效应宄,对股权激励计划下的信息披露行为进行研究的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对股权激励授权阶段的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进行探讨,可以丰富股权激励计划的研宄内容。

研究内容与框图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利用市场反应及信息公告分布的实证分析来研究股权激励授权阶段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

第一章为导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现阶段,管理层利用策略性信息披露方式进行自利,特别是在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时候,但是不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学术界,对这种策略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股权激励计划事件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可以丰富学术界对于股权激励和信息披露的研究,也可以为监管机构立法立规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本文釆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

第二章为股权激励计划实施与其信息披露行为相关理论。

主要介绍了与股权激励,信息披露和策略性信息披露相关的理论,并对信息披露衡量方法进行总结。

通过对股权激励实施的基础理论、股权激励的类型、实施动机和效果的讨论,为本文讨论股权激励授权阶段的管理层信息披露行为做出铺垫。然后通过阐述信息披露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内容,对信息披露进行基本了解。然后归纳信息披露行为衡量方法中基于指数体系和市场反应的衡量方法,为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章总结管理层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概念、基础理论、动机和经济后果,为本文整体的研宄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章为股权激励计划授权阶段管理层信息披露机理及案例分析。

主要介绍了我国与股权激励相关的制度,和影响信息披露行为的因素,并选取典型公司进行案例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我国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法规很多,这些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或影响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同时,前后的研宄也表明控制权特征和两职是否合一等因素会影响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因此,在我国特殊的制度基础上,研宄不同特征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差异是具有实际意义。最后,本章选取了典型公司一一金发科技,进行案例分析,揭露其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

第四章为基与管理层信息披露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

本章主要对草案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进行分析。通过讨论信息披露行为的市场反应,间接对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衡量。在对总体样本的市场反应进行研宄的基础,本文并讨论了在不同控制特征,不同管理层获授权比例,及两职是否合一情形下,草案公告日前后的市场反应的差异,以衡量不同特征企业的信息行为是否存在差异。

第五章为基于管理层信息披露公告分布的实证研究。

本章主要对在草案公告日前后信息披露公告的分布进行研究。通过讨论信息披露公告的分布,直接研究管理层的信息披露行为的特点。并通过建立模型,检验在不同的控制权特征,在管理层获授权比例,和两职是否合一下,在草案公告日前后信息披露公告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及建议。主要对本文得到的研宄结论进行总结,并根据研宄所得的结论提出建议,并分析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宄及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研宄,本文对典型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授权阶段信息披露的具体操作行为进行剖析,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奠定基础。接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研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计划授权阶段的市场反应和信息披露公告分布情况。并通过建立模型,利用SPSS专业分析软件分析在不同控制权特征、不同管理层获授权比例及两职是否合一下企业在股权激励授权阶段的信息披露行为差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