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科大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学校高度重视这件事,并且将全面调查这件事,还表明了学校对这种抄袭行为绝不姑息的态度。
学术不端是高等学校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由于以前缺乏查重技术,导致无法对论文进行有效的查重管理,致使很多人依靠抄袭蒙混过关。对于中南林科大出现的硕士论文雷同事件,如果属实,涉事人将会面临被撤销学位的处罚。
1、论文抄袭是一种严重违规的学术不端行为
论文是检验高等学校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学生毕业前需要借助大学知识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所以这个任务是每一个硕士学生都需要认真面对的,我个人认为借助论文写作来提高自己是很必要的,毕竟作为高水平的人才,本身就要具备这种能力。但是可惜的是很多硕士学生对此并不在意,以消极的心态对待论文写作,甚至出现抄袭论文等严重违规的问题。在高等学校,论文抄袭是一种严重违规的学术不端行为,深受社会关注,目前随着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重视和关注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里也在不断加大。
2、一旦属实学生将会受到撤销学位的处分
目前法律对于论文抄袭并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所以只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条例和学校的学位实施细则来展开对涉事学生的处理,目前对于这种行为大多是撤销学位,其他方面还没有涉及。但是学校对此种行为零容忍的态度是很坚决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教育部也已经开始调查之前毕业学生的论文,这说明国家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涉事人员一旦被查证确有抄袭行为,他们的学位将会被撤销,同时也会在他们个人档案中留下这一不良记录,奉劝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对待论文写作。
会的。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依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第十七条被认定与学位申请和授予相关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和导师做出以下处理:暂缓学位申请;取消学位申请资格或撤销已授予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
对负连带责任的导师,做出停招1—3年或取消招收研究生(所有类型的研究生)资格的处理,情节严重的,由人力资源处按照相关规定给以相应处理。在校学生还可由学校有关部门按相关文件规定处理;在职人员通报其所在单位,所在单位可给予相应处理。
扩展资料:
学位论文抽检的相关要求规定:
1、论文复评期间暂缓申请答辩,认定为“存在问题”的学位论文不能申请答辩,需按专家意见修改论文,修改后的论文重新提交盲审。
2、学校抽检的论文每篇由3名同行专家通讯评议,2名以上(含2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1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再请2名同行专家复评,前后累计2名以上(含2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
3、学校抽检的论文采取双盲评议,专家评议结果和意见是论文作者能否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依据之一。抽检论文为研究生信息系统中通过重复率检测和导师、院系审核的学位论文盲审稿。
参考资料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规范
学校对于此次学术论文雷同事件高度重视,已经开始了相关调查,涉事人将面临着学校给予的严重处罚,严重的可取消其学位证。
如何避免学术不端:
一、保持原创性
二、严禁抄袭和作弊
三、注意小组合作时的规定
四、避免粗心或过度依赖
多年前的学术不端的处理方法: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可以直接向学术造假学生的学校举报,可以联系对方所在学院或者学校的研究生院本科生院。
一般学校都会比较重视学术造假的事件,对方学校会调查取证,然后根据你提供的证据约谈学生。并严肃处理,当然如果证据不足是另一回事。如果学校不解决,可以向教育部学位中心举报。
简介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现今学术体制中学术行政化的衍生现象所造成的,应当及时、有效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可以对认定为学术不端论文的处理:(1)编辑部在本着审慎的态度对最终认定为属于学术不端的论文,应及时通知作者,在做出处理决定前,允许作者就此问题做出解释和申辩。(2)如果该论文是已录用但未正式刊出的,则通知作者,论文将直接在本刊网站稿件处理流程中作退稿处理并取消其录用资格,对作者给予批评教育和警告。(3)如果该论文是已经正式刊出的,则以书面的形式通知论文作者,取消论文的录用资格同时责令作者退回此论文的稿费。如给本刊造成声誉或是其他损失的,本刊将保留继续追索赔偿的权利。(4)对情节严重的作者,将择期在学报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消该论文的通告,并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5)对严重抄袭剽窃、一稿多投多发的论文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论文,2年内本刊将一概不予录用。
论文被检测出学术不端的话,是需要进行教程处理的,可以把重复率较高的段落进行修改。
算的。
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规定,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一)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三)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四)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五)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六)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七)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
因此对于论文的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要心存侥幸,认真改。否则高校可以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拓展资料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现今学术体制中学术行政化的衍生现象。
在数据处理方面,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学术不端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作为一名硕士论文评审专家给大家说说大概情况!研究生论文在获得硕士学位后,教育部学位中心会再次安排抽检,抽检到的论文将再次匿名送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专家的意见来决定是否撤销其已获得的学位。本人每年都会多次进行这样的已授学位的硕士论文评审,从评审结果来看,基本上都能通过再次评审,也就是说不会撤销其已获得的硕士学位。那么有这样几种情况是要进行撤销的:一是论文中涉及大量剽窃其他论文,如查重超过20%!二是虽然查重符合要求,但是论文核心数据和内容实际是抄袭其他论文的!三是论文中的方法、结论、数据等不正确,涉及编造等!四是论文的工作量、难度、条理性、创新性等是否符合硕士学位论文要求。所以说不要认为硕士毕业时答辩通过了就万事大吉,实际上每年教育部还会对哥高校的论文进行抽检!希望能帮到大家!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下,不可否认,硕士研究生学历已经大大贬值了,而硕士学位论文也普遍价值不高,创新性不强。主要有二种情况,会影响已经获得的学位证:一是毕业后,被人举报学位论文大面积抄袭,在当前不断重申学术规范的环境下,一旦查实抄袭行为成立,就可能会撤销已颁发的学位证;还有一种情况是,教育部每年会定期在所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学位论文抽查和质量评估,一旦被评估为不合格,可能就会影响已颁发的学位,乃至会连累研究生指导老师(缩减甚至停止下一年研究生招生)和学校(相关学位点质量评估会受影响)。 1重复率过高 2出现大量低级错误和不规范写法 3原题没有新意,缺乏创新性,工作量较少 4没有发表相关论文 5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 等等 重复率过高,或者抄袭了外网的论文,或者中译中。 参照翟天临。论文重复率过高,或者抄袭,会被取消学位的。 学术不端 研究生毕业了之后学位和毕业证被撤销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情况,通常都是出现了学术不端现象。 1.抄袭。现在的毕业论文通常都会在提交之前进行查重。即便大面积抄袭了,现在的学生都会有技巧的去避免查重。所以就正常提交毕业了。 但是毕业之后重新审查的论文,通常会更认真一点,除了通过机器算法进行查重,还会通过人力进行查重,这种情况下通过修改个别字词使他避免机器查重的情况,在人力检查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被救出来。 2.论文非自己所做,如通过购买,等其他途径获得的论文,虽然没有重复没有抄袭,但如果以后被人举报的话也会取消证书。 3.数据造假。这个是非常严重的情况。如果能够证明该数据是假数据的话,基本上学术生涯就中断了。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的,有的学生做不出实验来,老师又催的比较紧,就会把别人的数据修改一下,或者把自己的数据修改成符合期望的样子。 这几种情况都是非常严重的,一旦查出,学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取消,老师可能还会有一定的惩罚,例如几年之内不能够招学生或者取消招生资格。 目前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下,不可否认,硕士研究生学历已经大大贬值了,而硕士学位论文也普遍价值不高,创新性不强。主要有二种情况,会影响已经获得的学位证:一是毕业后,被人举报学位论文大面积抄袭,在当前不断重申学术规范的环境下,一旦查实抄袭行为成立,就可能会撤销已颁发的学位证;还有一种情况是,教育部每年会定期在所有学位授予单位进行学位论文抽查和质量评估,一旦被评估为不合格,可能就会影响已颁发的学位,乃至会连累研究生指导老师(缩减甚至停止下一年研究生招生)和学校(相关学位点质量评估会受影响)。 选题没有价值,篇章没有逻辑,文献旧且散,语言不通,格式不规范。以上都是文科论文大忌。 主要原因就是毕业论文不合格,包括论文的重复率过高,或者抄袭了别人的论文,还有的是购买或他人代写论文,伪造数据等。
只要不大段大段的抄。把别人的话变成自己的话。机器查不出来。可以加个“的”加个“了”的。稍微改改。最后有个和别人论文内容雷同 的百分比。一般都要说明雷同原因。每个学校有自己的评定标准。不统一。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文字重合百分比≤15%,由导师和研究生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文字重合百分比在15%-30%之间,由研究生和导师写出书面说明后方可进行外审和答辩;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0%-60%之间(含30%,不含60%),研究生需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需复检一次,若比例仍然≥30%,原则上本学期不受理外审及学位申请事宜,要求研究生对论文进行修改;或者由研究生和导师做出特别说明申请外审和答辩,但学位授予需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文字重合百分比≥60%,该学期不受理外审和学位申请事宜,要求研究生重新开题、重新撰写论文和答辩,一年后方可申请学位,延长期间所发生的费用自理,同时对其指导教师予以通报。
这些错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限于客观条件而发生的错误。这类错误难以避免,也难以觉察,随着科学的进步才被揭示出来的,犯错误的科研人员没有责任,不该受到谴责。一类是由于马虎、疏忽而发生的失误。这类错误本来可以避免,是不应该发生的,但是犯错者并无恶意,是无心造成的,属于“诚实的失误”。犯错者应该为其失误受到批评、承担责任,但是是属于工作态度问题,并没有违背学术道德。还有一类是学术不端行为。这类错误本来也可以避免,但是肇事者有意让它发生了,存在主观恶意,违背了学术道德,应该受到舆论谴责和行政处罚,乃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的地步,却是罕见的。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国高校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 不同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有共同的特点,但是在某些细节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主要针对的是理工科领域,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问题。 数据的处理 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近年来人们已习惯用图像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论文插图,因此又出现了窜改数据的新形式。例如,由于原图的阳性结果不清晰,就用图像软件添加结果。
如何避免学术不端:
一、保持原创性
二、严禁抄袭和作弊
三、注意小组合作时的规定
四、避免粗心或过度依赖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我觉得应该视情况是不是学术不端。诚心为您解答,希望不吝采纳。
算的。
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的规定,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一)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二)篡改他人研究成果;
(三)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或者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四)未参加研究或创作而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完成研究而在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五)在申报课题、成果、奖励和职务评审评定、申请学位等过程中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六)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七)其他根据高等学校或者有关学术组织、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属于学术不端的行为。
因此对于论文的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要心存侥幸,认真改。否则高校可以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作暂缓授予学位、不授予学位或者依法撤销学位等处理。
拓展资料
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败坏学术风气,阻碍学术进步,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现今学术体制中学术行政化的衍生现象。
在数据处理方面,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学术不端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你好,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可以直接向学术造假学生的学校举报,可以联系对方所在学院或者学校的研究生院本科生院。一般学校都会比较重视学术造假的事件,对方学校会调查取证,然后根据你提供的证据约谈学生。并严肃处理,当然如果证据不足是另一回事。如果学校不解决,可以向教育部学位中心举报。希望能帮到您吧。
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推己及人即可
请交给华夏反学术不端中心,该中心是由深圳企业家匿名赞助成立,旨在巡查大陆地区学者发表的论文,打击各类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制我国国际学术声誉的下滑,维持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该中心的微博:“华夏反学术不端中心”唯一通信方式:
请交给华夏反学术不端中心,该中心是由深圳爱国者赞助成立,旨在巡查大陆地区学者发表的论文,打击各类学术不端行为,抑制制我国国际学术声誉的下滑,维持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该中心的微博:“华夏反学术不端中心”唯一通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