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复旦大学校长论文

发布时间:

复旦大学校长论文

唐爽先生出生于四川成都唐氏家族。从小受到各方面文化、科学的熏陶。8岁时开始对国学产生兴趣,凭兴趣背诵《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蒙学著作。14岁以前即在《蜀报》《民族复兴里程碑》等出版物上发表诗词楹联作品。2001年春,15岁的他在成都参加由“成都诗词楹联学会”“成都市文联”“四川省民俗研究会”举办的全国范围内的楹联大赛,脱颖而出,获得第二名。(当时的第一名为一名70岁退休老干部,现已过世)。受到了“成都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词、中国楹联学会高级委员”曹弟万先生的赏识。从此悉心栽培,予以多方面培养。(曹弟万先生为比利时籍著名女作家韩素英表妹夫、已故四川大学元老、诗词大家陶亮生先生嫡传弟子)。唐爽先生17岁时,应邀陪同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夫人,台湾钱胡美琦教授,及钱穆先生在台弟子台北国立艺术大学辛意云教授(辛教授为《牡丹亭》美术指导)、台北师范大学秦照芬教授等,出访西域考察。途中向辛意云教授及原龟兹研究所长陈世良教授都学习梵文入门。其后,一直受到钱穆夫人、辛意云教授、秦照芬教授等长期点拨与指导。随后,唐爽进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学习。期间拜易学大师张善文教授嫡传弟子谢金良教授为老师,悉心钻研《周易》文化。成为曾国藩第7传弟子。其师承谱系如下:曾国藩、俞樾、章太炎、吴承仕、黄寿祺、张善文、谢金良、唐爽。2008年,唐爽应邀出任复旦大学《周易》协会名誉会长。2009年,在一次“古犍陀罗文”讨论文上,唐爽先生认识了世界古语言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白钢教授、印度学专家刘震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张煜研究员。其后经白钢老师介绍,又认识了复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丁耘教授、复旦规划设计研究院古建筑专家路坦。多次参与讨论,领受各位专家老师教诲,如参与了山东省济宁市汶上舍利佛塔设计的讨论等。唐爽先生在此期间在著名宗教学杂志《道学研究》上发表“略论佛神与道神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论文,被列在头版头条,成为该刊历史上第一位发表论文的本科生和第一位发表论文的理科生。随后,其武术气功论文“逍遥和气功”被“武当派拳法研究会”录用,也是该刊该版第一位武林外人士发表文章。其后,唐爽先生应邀担任“兴业全球基金(Aegon Industrial Fund)中国文化高端论坛”组委会委员。之后,唐爽受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接见,并升入全球理工科圣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攻读理学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唐爽师从两位MIT顶尖级科学家。其导师为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兼物理学系Mildred S. Dresselhaus教授。Dresselhaus教授曾师从费米(Fermi),为杨振宁师妹,复旦大学已故校长、学部委员谢希德教授好友。其为单层石墨、碳纳米管、纳米热电学、拉曼光谱等诸多领域的开创者、奠基人。Dresselhaus教授曾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主编《Science》杂志)主席。是美国物理学会(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第二任女主席(第一任为吴健雄)。 并曾任美国能源部主任。现为美国物理学院院长。Dresselhaus被誉为MIT的Institute Professor。唐爽的另一位导师,为MIT机械工程系Gang Chen教授。Gang Chen教授同时为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中心主任,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由Gang Chen陪同。2009年11月,唐爽先生受邀请,安排了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同志的MIT访问。安排并陪同访问了MIT海外主管教务长Philip S. Khoury, 协同Yasheng Huang教授安排了郭省长与Sloan管理学院Alan F White院长及Richard M Locke常务院长的会谈。取得了良好效果。同年,唐爽应邀参加了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中的正统问题”年会。是历史上参加此会议最年轻的学者。期间与国际上其他知名专家学者讨论中国历史上的三教问题,如香港政治界、宗教界领袖,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马来西亚华公会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马来西亚道教学院院长、儒学会长王琛发教授,《文化纵横》社长兼主编、《战略与管理》创始人杨平先生等。并发表会议论文《中国传统中佛道神祈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他创建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晚年创建开拓了计算几何新的研究方向。

他先后在仿射微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及射影共轭网理论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建了国际公认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在70多岁高龄时,还结合解决船体数学放样的实际课题,创建和开始了计算几何的新研究方向。

苏步青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微分几何。苏步青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属于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方向的。此外,他还致力于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的研究。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

扩展资料: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2015年12月,位于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腾带村的苏步青励志教育馆落成,是平阳县委、县政府和腾蛟镇全力打造的一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省唯一一处冠以“励志”名称的名人纪念场馆。教育馆主要负责与苏步青有关文物的征集、鉴定、整理、保管、典藏和展示陈列。

开展馆藏文物及其保护技术研究与学术交流;接收各方提交的与苏步青有关的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建档、保管并为社会提供服务;负责苏步青资料研究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承担苏步青励志故事的宣传、基地建设和信息咨询等公益性社会服务工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步青

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

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关于指纹,有着许多奥秘。我国近日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解析指纹花纹基因可研究疾病早期识别。

提到指纹,你会想到什么?是刑侦电影里的取指纹镜头,还是小时候妈妈掰着你的手指头数“斗”和“簸箕”?关于指纹,有着许多奥秘。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指纹形成的生物学机制知之甚少。

为解开这一谜团,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研究员团队,爱丁堡大学丹尼斯·赫顿教授团队,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金力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在分析人类近百万遗传位点和指纹花纹之间的关系后,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望为通过肤纹表型实现特定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新思路。

北京时间2022年1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

【小指相对越长,掌长相对越短,双手斗型花纹越多】

“亚洲人的指纹花纹,斗型多,箕型少。除了这两种比较常见,还有弓型。”汪思佳说,指纹花纹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且类型终生不变。

斗型(左)和箕型。黄海华摄

研究人员面向23,000多例个体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指纹花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从中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指纹在皮肤上,但这些基因大量出现在肢体发育功能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

基于小鼠动物模型和人胚胎组织的实验观察,团队发现,支持EVI1基因发挥塑造四肢和手指作用的,正是表达于肢体发育期的间充质细胞,而非皮肤发育期的上皮细胞。这进一步印合,指纹相关基因通过调控肢体发育来影响指纹花纹的形成。

该研究亦发现指纹花纹与手指长度比例间紧密相关性,如小指相对越长,掌长相对越短,双手斗型花纹越多;而食指远端指节(指纹形成处)相对越长,斗形花纹则越少。

【肤纹表型可辅助筛查唐氏综合征】

此前,科学界已经发现不同的皮纹表型与许多先天遗传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再如,20世纪60年代,曾有研究发现白血病患者的斗型指纹花纹比较多。尽管这并不是一个预测模型,但没有人知道背后的原因。

本次研究为指纹花纹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使“看手相识疾病”在未来成为可能。

汪思佳(左三)和论文第一作者李金喜(左二)等研究人员在讨论。戚心茹摄

“我们此前已经获得了‘唐氏综合征肤纹辅助筛查’的发明专利,这也是首个基于肤纹表型的唐氏综合征辅助筛查体系。” 汪思佳介绍,团队正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希望将相关研究成果尽早运用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海国介绍,过去一直用油墨收集指纹,研究团队自主研发了电子指纹收集仪。

【“导航图”带来了海量的“问号”】

“这是人类表型组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意义重大。”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首席科学家金力认为,本项成果不仅首次发现了指纹花纹和肢体表型之间存在强关联,弄清楚了指纹背后的基因,与此同时表明“人类表型组学”的研究思路行之有效,是一种研究策略的突破,是一种研究范式的确立。

如果说基因是一种内在的密码,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表型就是密码的外在表达。所谓人类表型组,就是人体所有生物特征的集合。

“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不一样,为什么考拉熊有着与人极为类似的指纹……这些有意思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一一去探寻。”论文第一作者、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博士后李金喜说。

复旦大学正和国内外机构大力推动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将对相当规模的志愿者群体采集表型数据,进而发现并解析表型之间的强关联,尤其是那些科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表型间的强关联,最终形成一张由各种强关联组成的“导航图”,为未来的生命健康研究提供新的指引和方向。

目前,基于复旦大学在上海开展的800余人、每人测量近3万个表型的队列研究,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科学家团队已经初步绘制了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了150余万个强关联,其中跨领域强关联占39%,大部分是科学界首次发现。

“上海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不仅要解决科学问题,首先要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张‘导航图’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着科学家去研究和破解,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之一。”金力说。

指纹是人人都有的皮肤特征,而它与我们的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有什么联系吗?日前由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牵头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出这个奥秘,确认了人类指纹和肢体发育有高度的基因关联,这项重大成果今天(1月7日)刊发在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杂志2022年第一期上。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指纹只是一种与皮肤有关的遗传特征,2018年我国发起“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对各种人类生命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遗传学研究。复旦大学和中科院相关团队联合国内外十多家科研机构,采集到多种族群体的指纹花纹,分析了近百万遗传位点,最终确认是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复旦大学博士后 李金喜:最终筛选到指纹发育相关,有43个基因座,其实包含着位点也是几千个。我们其实还是比较惊讶,一下找到这么多,并且他们之间还是有非常强的规律性,同时指向肢体发育。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汪思佳:比如说手指的长度,我们发现斗型花纹越多的人,他的小指就越长,这个就非常有意思。这项研究最有突破性的就是,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指纹花纹差异背后到底是什么基因造成的,我们是第一次发现指纹的差异背后是肢体发育相关基因造成的。

首次破解指纹的基因密码,不但是理论成果,也预示着人类表型组研究的长远前景。通过人体外部特征与遗传基因的深入研究,在先天疾病早筛、人体病变预防、职业体质选拔等各领域具有重大价值,目前科研团队已经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进一步拓展在应用领域的实践研究。

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汪思佳:我们是拿唐氏综合征为例子来看,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之后,我拿到了他的指纹特征之后,我可以有98%的准确率可以判断出这个小孩子到底是不是有唐氏综合征,如果你在0岁的时候发现的话,这个干预和两岁时再发现的干预效果是非常不一样的,最后可以导致的就是生活能不能自理的差异。

中科院院士 复旦大学校长 金力:人类表型组是指人体所有的生物特征的集合,我们开展表型组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基因表型和环境以及宏观和微观表现之间的关联机制,尤其是那些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表型间的强关联,也为我们科学界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着我们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破解。

人的指纹是为数不多的从出生到老去都不会改变的生命特征,也正是因为其恒定性及高遗传性,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肤纹类型。人的指纹如何形成?与疾病和人的外表是否有关系?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汪思佳团队、爱丁堡大学丹尼斯·海德恩团队和复旦大学金力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的研究发现,人类肢体发育相关基因而不是皮肤基因在指纹花纹表型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有望为研究通过肤纹表型实现特定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筛查提供新思路。

今天(1月7日)零时,成果以《肢体发育基因构成人类指纹花纹差异的基础》(“Limb development genes underlie variation in human fingerprint patterns”)为题发表于2022年第一期《细胞》(Cell)主刊。

而此次成果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了指纹基因,或者指纹与和手指长度的关系。更是开启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决定指纹的基因富集于肢体发于的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

为什么灵长类动物指纹与人不太一样,而考拉和人的指纹却很相似?上世纪60年代就有很多论文提出,白血病患者的斗型指纹比较多,两者之间有关吗?为什么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指纹与普通人相差甚远?……

人类的指纹有三大类,弓形、斗型和箕型,关于指纹有很多有意思的科学问题,而指纹表型与哪种基因密切相关,其背后有怎杨的遗传学机制?

联合研究团队从定位与指纹花纹表型相关的遗传变异入手,面向5个东亚人群,3个欧洲人群共23,000多例个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扫描与多群体分析,从中识别出43个与人类指纹花纹相关的遗传基因座。

课题组发现,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肢体发育与形成的相关通路,而非皮肤发育相关通路。其中,位于区域临近EVI1基因的变异位点与中间三枚手指指纹的复合表型显著相关,从而为上世纪初即被发现的“指纹模块现象”(中间三枚手指指纹高度相关)提供了表型组学和遗传学解释。

不止于此,基于小鼠动物模型和人胚胎组织的实验观察,团队发现,人类胎儿组织从肢体发育到皮纹形成的.系列过程中,支持EVI1基因发挥塑造四肢和手指作用的,正是表达于肢体发育期的间充质细胞,而非皮肤发育期的上皮细胞。这进一步与研究结论相印合:指纹相关基因恰通过调控肢体发育来影响指纹花纹的形成。

通过多表型关联分析,该研究亦发现指纹与手指长度比例紧密相关,两者共有相同遗传基础。如小指相对越长,掌长相对越短,双手斗型花纹越多;而食指远端指节(指纹形成处)相对越长,斗形花纹则越少。

与指纹基因相关的不仅是肢体发育,还有疾病

“肤纹表型是人体外观表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体其它表型与疾病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揭示了影响指纹花纹形成的是一系列肢体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而这些基因在人体发育中往往起着重要的‘一因多效’作用。”汪思佳表示,有如比邻排列的“多米诺骨牌”,肢体发育基因是指纹的内在影响因素。

顺着这一思路,该项研究为肤纹与人体其它表型与疾病的关联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有望打通宏观与微观表型的联系与作用机制,使“看手相识疾病”成为可能。

“例如,科学界已经发现不同的皮纹表型与许多先天遗传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比如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会有断掌、足拇趾弓状球纹等特征。”汪思佳称,团队根据相关成果研发了首个基于肤纹表型的唐氏综合征辅助筛查体系,准确率98%。目前,这一成果已经申请了专利,正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医疗机构合作,希望将相关研究成果尽早运用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早期筛查中,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再比如,在白血病患者往往斗型指纹更多出现,这与决定这一指纹的基因强相关,目前团队正与医院合作进行研究,期待尽早发现其关联。

研究范式革新,展现人类表型组学创新策源重大意义

“这一成果是人类表型组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很好地体现了人类表型组学作为一种新范式具有创新策源的重大科学意义。”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金力这样评价。他说,本次复旦和中科院团队基于人类表型组计划“测一切之可测”的理念,通过大规模采集相关数据后进行解析研究,首次发现了指纹花纹和肢体表型之间存在强关联,而强关联背后的作用机理,则在于指纹花纹的形成和肢体的发育受到同一个基因EVI1的影响。这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表型组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人类表型组,是人体所有生物特征的集合。开展人类表型组研究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基因-表型-环境之间以及宏观-微观表型之间的关联机制、尤其是“强关联”及其背后的机制。据悉,复旦大学正和国内外伙伴一起大力推动人类表型组大科学计划,希望解析表型之间的强关联、尤其是那些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注意到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表型间的强关联,最终形成一张由各种强关联组成的“导航图”,为未来的生命健康研究提供新的指引和方向。

目前,经过来自不同机构的中国科学家团队的通力合作基于复旦在上海开展的800余人、每人测量近3万个表型的队列研究,已经初步绘制了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导航图”,发现了150余万个强关联,其中跨领域强关联占39%,大部分是科学界首次发现。“这张‘导航图’,为我们科学界带来了海量的‘问号’,正等待我们科学家去进一步研究、破解,这也是我们下一步的重要工作之一。”金力说。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李金喜,爱丁堡大学博士James Glover,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海国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彭美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汪思佳研究员、Denis Headon教授和金力院士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CAMS医学科学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美国国立口腔和颅面研究所、欧盟委员会、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委员会、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威康信托基金、香港卡多里慈善基金会、英国威康信托公司、英国心脏基金会、英国MRC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等中外单位和项目的合同资助。

1、朱世杰(1249年-1314年),字汉卿,号松庭,汉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数学家、教育家,毕生从事数学教育。有“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誉。朱世杰在当时天元术的基础上发展出“四元术”,也就是列出四元高次多项式方程,以及消元求解的方法。

此外他还创造出“垛积法”,即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与“招差术”,即高次内插法。主要著作是《算学启蒙》与《四元玉鉴》。

2、贾宪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综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都与它相仿。

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增乘开方法的计算程序大致和欧洲数学家霍纳(公元1819年)的方法相同,但比他早770年。

在中国数学史上贾宪最早发现贾宪三角形。杨辉在所著《详解九章算法》《开方作法本元》一章中作贾宪开方作法图,并说明“出释锁算书,贾宪用此术”。贾宪开方作法图就是贾宪三角形。杨辉还详细解说贾宪还发明的释锁开平方法,释锁开立方法,增乘开平方法,增乘开立方法。

3、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陈景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4、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和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

由他撰写的《大明历》是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对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5、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1931年获该校理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后任复旦大学校长、数学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誉校长、教授。

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

苏步青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6、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9]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步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景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世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冲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罗庚

复旦大学校级优秀学位论文

好,复旦大学教学一流环境一流是国家重点211工程大学。

我们学校我觉得是比较优秀的学校,在各个方面吧,学校在全国的排名也比较的靠前,学校最好的地方,对于我来说就是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它处在上海是一个经济和文化都比较繁荣的城市,学校周边的也会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学校基础设施上做的不错。专业评价机械工程就是一个机械类的专业,然后比较符合男生的兴趣,在专业招收的人数上来看,每一年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机械类的知识,如果你对这方面还算感兴趣的话说可以选择他。

肯定有好处啊,对你的档案那些就是神助攻,以后对你来说去应聘国企或其他事业单位都是有好处的,而且评上优秀论文好像还有奖金的,至于多少没个学校都有同吧,这个主要看个人,有的人会觉得没用,但对于在乎的人来说就有用。所以这个没有什么肯定性的。

毕业论文介绍:

1、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2、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评上优秀论文的标准:

1.能正确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专业的有关知识。

2.能密切联系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能力较强。

4.材料丰富,数据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评上优秀论文的好处:

1、毕业论文是实践的一个环节,比如你读研究生复试的话这个在复试的时候会错位亮点;

2、如果你去一些技术比较好的公司,这些都会是你的加分项;

3、也是你大学生涯的一个总体体现。

4、对评奖学金也是一个加分项。

复旦大学的期刊

为增进复旦大学与海内外复旦校友的广泛联络与沟通,展示复旦人的风采风貌,复旦大学校友会、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校友联络办公室策划编印了面向全体复旦校友、师生及各界友人的杂志——《复旦人》。刊物报道海内外复旦校友的生活、成长历程,介绍复旦大学各地校友会丰富多彩的活动,讲述复旦故事, 记述母校情、师生情、同窗情……汇集复旦新闻,搭建海内外复旦校友与母校进一步沟通联络的平台。通过《复旦人》彰显复旦品牌,弘扬复旦文化,努力打造传播复旦精神的校友刊物。 杰出校友奖为了表彰复旦校友为国家,为人民,为母校做出的重大贡献、争得重要荣誉,复旦大学决定在复旦大学最高荣誉“复旦大学校长奖”中特别设立“杰出校友奖”。“复旦大学校长奖”旨在升华大学氛围,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该奖不仅奖励那些为复旦争得极高荣誉的个人和团体,而且奖励那些勤勤恳恳在教学、管理和实验岗位上尽心尽责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奖励那些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人,奖励那些关心百姓疾苦、勇于献身的人,奖励那些为学校争得荣誉的优秀校友,奖励在方方面面体现和丰富复旦精神的人。2006年,已85岁高龄的台湾老校友倪德明先生,在子女的支持下将个人多年积蓄人民币300万元注入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用于“复旦大学校长奖”。倪老先生一生勤俭,但在资助母校教育事业上,他却十分慷慨。对此,他表示:“我之所以能投身银行业,全靠复旦当年对我的培养。如今,复旦正在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尽一分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 奉献社会、回报母校是复旦校友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精神传统。报效祖国、造福人民,成就无愧于母校的业绩,是回报;有了事业,有了财力,奖掖后生,捐资办学也是一种回报;离开母校,仍然不忘复旦传统、牢记复旦精神并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更是对母校的回报。多年来复旦校友心系母校,在各个领域、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回赠于母校。母校亦希望通过做好校友服务工作,竭诚维系母校与校友间的深厚情谊。校友基金目的在于奖励为校友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组织开展校友论坛、校友返校活动;组织和开展校友工作研讨活动;资助地方校友会开展活动;支持出版校友刊物;筹建校友俱乐部等。复旦大学校友基金管理办法第一条总 则为弘扬复旦人爱国荣校的光荣传统,加强母校与校友以及校友之间的联系,推动校友联谊活动,促进校友团结互助,发挥校友会组织力量服务社会,奖励为复旦大学校友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为更好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友活动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广大校友的倡议下,复旦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特发起设立“复旦大学校友活动基金”。第二条校友活动基金管理机构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校友联络办公室负责校友活动基金的管理。包括负责校友活动基金的募集和日常事务性工作,负责提交年度报告,发布捐赠信息,公布上一年度校友活动基金的使用情况。第三条校友活动基金主要来源1.学校正常拨款;2.各地校友会的捐赠;3.在校师生员工个人的捐赠;4.复旦龙卡接受的捐赠;5.海内外校友的自愿捐赠;6.其他。校友活动基金根据“自愿奉献、数额不限”的原则进行捐款。第四条校友活动基金使用范围校友活动基金的捐赠额完全用于校友工作。校友联络办将根据校友活动基金数量,用于支持以下项目:1.联络校友,收集校友信息,维护校友信息数据库;2.组织和开展“校友论坛”、“校友沙龙”、“校友返校日”等校友活动;3.组织和开展校友工作研讨活动;4.组织在校学生开展校友联谊活动,聘请学生助理从事校友工作;5.校友网站更新的技术支持和校友刊物的组稿、印刷和发行;6.适当资助地方校友会开展活动;7.按照捐款人意愿实施的资助项目;8.服务于复旦校友的其他工作。第五条校友活动基金财务管理校友活动基金的管理按照“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校友监督”的原则,在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专项基金,单独设帐管理,专款专用。接受捐赠后,向捐赠人出具合法、有效的捐赠收据,并登记造册,录入校友信息数据库。并可根据捐赠人的意愿,签订书面协议,以明确捐赠用途、捐赠金额等。复旦大学校友联络办公室每年向学校和广大校友汇报一次校友活动基金的使用情况及财务状况,每年通过校友刊物和校友网站予以公布,并报复旦大学档案馆作永久保存。第六条校友活动基金捐赠鸣谢方式凡为校友活动基金捐赠,在捐赠人不反对的情况下,复旦大学将以下列方式向捐赠人致谢:1.凡捐资者均在校友网站和校友刊物上予以公布;2.捐资在100元以上者,颁发捐赠证书;3.捐资在5万元以上者,颁发捐赠证书、纪念牌;

截至2015年,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导论 肿瘤学概论药理学妇产科学法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局部解剖学预防医学儿科学健康评估内科学医学遗传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细胞与分子医学教学团队左 伋儿科学教学团队桂永浩预防医学骨干课程教学团队 姜庆五教学成果 “十一五”规划教材 38本“十一五”规划教材精品教材 3本“十二五”首批规划教材 17本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16篇(截至2014年) 科研奖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朱剑虹教授领衔的“脑组织修复重建和细胞示踪技术及转化应用”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山医院董健教授领衔的“专家解答腰椎间盘突出症”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 2013年底中华医学奖序号 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人 主要完成单位 1 二等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流行病学、临床处理及预测指标研究 黄国英 附属儿科医院 2 二等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保护新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孙兴怀 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3 三等 硫化氢多靶点心血管保护作用及其“受体”的发现 朱依纯 基础医学院 4 三等 结核菌持留与潜伏感染的机制及临床诊治 张文宏 附属华山医院 5 三等 胆道闭锁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规范化诊断治疗 郑珊 附属儿科医院 6 卫生政策奖 —— 郝模 公共卫生学院 开创性成果 黄家泗教授在中山医院创建胸外科沈克非教授完成国内首例开颅手术石美鑫教授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人工心肺机崔之义教授在世界上首创真丝血管成功杨东岳教授在世界上首创足趾移植拇指成功汤钊猷教授提出小肝癌早诊早治新概念黄鹤年教授完成世界首创新喉再造术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创建于1927年,原名国立上海医学院图书馆,1959年改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图书馆,1985年5月易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改成现名复旦大学医科图书馆。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校园网用户通过复旦医科图书馆主页可检索访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学术资源门户MetaLib/SFX提供跨库检索和电子期刊全文查询链接。复旦医科图书馆是中国高等院校医学图书馆协会副主任委员馆,是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协作网华东地区中心馆,是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和副理事长馆,是CALIS医学中心主要成员馆。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医学版)》: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性核心期刊。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主任委员王正敏,主编孙兴怀、迟放鲁。已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技术类期刊,主编桂永浩。杂志为双月刊,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主编蒋雨平。是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科技期刊。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Chinese Computed Medical Imaging) 名誉主编陈星荣,主编沈天真。该刊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编辑部日常工作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主编顾玉东,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手外科专业学术期刊。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杂志主编杨秉辉。该刊系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办的临床医学类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主编沈镇宙。该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肿瘤学术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的总占地约万平方米。

学校简介: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上海市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C9)、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复旦大学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由民间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前身是1927年创办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国立高等医科院校。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复旦大学。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邯郸校区、枫林校区、江湾校区、张江校区四个校区,占地面积约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设有本科专业79个;有普通本专科生13991人,研究生22232人,留学生2946人;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

师资队伍

据学校官网显示,截至2020年4月,在校教学科研人员3139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51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8人,国家各类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301人次。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1.课程结构

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2015年12月,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门次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

2.望道计划

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简称“望道计划”),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计划配置了基础课程平行班、探究研讨式课程、专业基础课、专题研究、学术研究资助和国际交流六个平台,对全校申请加入的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3.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莙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FDUROP给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思想的机会。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境外的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学校每年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超过400个、社团310多个。此外,学生还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

4.质量工程

截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6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2门。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历史、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国际政治、核技术、管理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哲学原著选读、大学英语、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审计学、概率论、数学分析、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近代物理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遗传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医学导论、内科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健康评估

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国家级):服务管理学、高级服务管理学数据库新技术、商务智能、高级Web技术、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文学批评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谱学导论、物理化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医学遗传学、局部解剖学、法医学、儿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概论、预防医学、药理学

科研平台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数学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4个,卫健委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勤保障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5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野外台站(国家林业局)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教育部)1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4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5个、上海高校E-研究院1个、校级实体化运行科研机构36个。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

截至2020年4月底,复旦大学图书馆收藏纸本书刊、报纸合订本资源约万册,其中中文万册,外文万册。图书年平均增长10万册左右,报刊合订本年增长量5000本左右,外国教材中心馆藏的哈佛原版教材 18,500余种,麻省理工学院原版教材1,200余种,4622种、16446册民国期刊。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

《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

《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

《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

《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

《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

《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直属院(系)35个;开设本科专业79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4家筹建)。此外学校建有复旦学院(本科生院),该院下设志德书院、腾飞书院、克卿书院、任重书院和希德书院5个贯穿本科教育阶段的住宿书院;建有11个直属附属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筹)、复旦大学附属质子重离子医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7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2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截至2020年4月,有14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在此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共有38个学科参评,其中,A+学科5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 A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A-学科10个(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临床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艺术

“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历史地理学、中国近现代史、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生物物理学、民商法学、生物医学工程、国外马克思主义、材料物理与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英语语言文学、内科学(呼吸系病)、新闻学、妇产科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外科学(胸心外)、无机化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病理科、新生儿内科、传染病科、头颈肿瘤科、检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介入影像科

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数学、哲学、中国史;II类-化学、物理学、中西医结合;IV类-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

国际交流

合作办学项目

复旦大学与杜伦大学合作开办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BA)项目

复旦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合作举办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复旦大学-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国际)硕士项目

复旦大学与挪威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

合作中心

截至2020年4月,学校建有的合作中心有复旦-北卡联络办公室、北欧中心、奥地利中心、复旦-耶鲁教育合作中心、复旦-BI联络办公室、中瑞复旦学院等机构。

复旦大学学报投稿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等数学类杂志 分析理论与应用(英)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中)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英) 应用数学学报(英) 工程数学学报(5期) 生物数学学报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英) 数学译林 数学学报(英) 中国科学基金(英) 数学年刊(英) 大学数学(原工科数学) 代数集刊(英) 南京大学数学半年刊 偏微分方程(英) 微分方程年刊(英) 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研究 中国科学(A辑) 中国科学A辑(英) 中国大学教学 数学学报 数学进展 系统科学与数学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应用数学学报 数理统计与管理 中国数学文摘 数学年刊中文版 应用概率统计 数学研究与评论 东北数学(英) 数学季刊(英)(河南) 应用数学(湖北) 数学杂志(湖北) 数学物理学报(中) 数学物理学报(英) 模糊系统与数学(湖南) 数学理论与应用(湖南) 应用数学和力学 系统科学与复杂性学报 高等数学研究(陕西) 运筹与管理 中国科学基金 自然科学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英) 统计与精算(人大) 计算数学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 运筹学学报 计算机科学类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计算机学报 电子与电脑 网络与信息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软件学报 微型机与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计算机仿真 微型电脑应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电脑学习 电脑开发与应用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 计算机时代 计算机系统应用 现代计算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微机发展 计算机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 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文摘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应用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信息技术 计算机教育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信息安全与保密(2006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初等数学类杂志 数学通报 中学生数学(下) 中学生数学(上) 数学教学 上海中学数学 中等数学 理科考试研究 中学生理科应试(高中) 中学数学杂志。高(曲阜) 中学数学杂志。初(曲阜) 中学数学月刊(苏州) 中学教研(数学)(浙江) 教学月刊(中学理科) 福建中学数学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 数学通讯(湖北) 中学数学研究(江西)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中学理科(下) 中学理科(中) 中学理科(上)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陕西) 数学教学研究(甘肃) 数学教学通讯(重庆) 中学数学教学(安徽) 中学数学(湖北) 数学教育学报(天津) 中学数学教与学(人大) 课程教材教法 中小学教材教学 数理天地(初中) 数理天地(高中) 教育研究 学科教育 高中数学教与学(扬州) 中国电化教育 教育发展研究(上海) 高校学报类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吉林大学学报(自然版)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版)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版)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版)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理工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版)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版)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版)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版)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版)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一半。 1.科研经费&项目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共获得各类项目1393项,到款总经费10818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1045项,到款经费93660万元;横向项目348项,到款经费14526万元。获得“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6项。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45项,获资助项目482项,获资助经费17465.9万元。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54项,青年科学基金159项,重点项目10项,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项目资助20项,新教师类项目资助37项,资助经费为253.2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9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39项,经费128.5万元。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立项3项。获得财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4357万元。 2.论文发表2010年度,学校理工科、医科申请中国专利671项,数量较2009年增长近30%。授权专利数量164项,全校累计有效专利(维持中)841项。已完成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7项,为历年最高。全校2009年发表SCI论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长12.9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历年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学校2004—2008年共发表SCI论文7269篇。其中有2419篇论文在2009年被引用,共被引用9106次,平均被引次数1.25次,位列全国高校第一。被引用达10次以上的论文有26篇,也居全国高校之首。被引用论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33%,位居全国第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成果被《自然》于2010 年2 月以连续两篇研究论文的方式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论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 3.科技获奖2014年度,该校医科共有2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1项。2013年度,该校医科共有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另外周良辅院士荣获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该校理工科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2012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2011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0年度,该校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 复旦大学获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其中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拥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Knowledge、EMBase、Proquest、OVID医学全文数据库、EBSCO的Academic Search Elite、Elsevier 的ScienceDirect、Kluwer等200多种数据库。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复旦大学论文范文

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浅谈 摘要:企业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向本质安全化管理一方面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增强职工执行安全规章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能力。本文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进行论述。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A 一、目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对于一些较大型的石油化工企业,其在安全管理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具有非常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无论是在技术还是人员、设备的管理上都较为完善,发生事故的几率也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小型的化工企业,由于管理人员没有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是呈一种粗放式模式,在生产上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同时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从而使其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使企业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企业管理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片面的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上面,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忽视,因此在这些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从而也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较为频繁。 2、在安全管理上投入资金较少 这主要是源于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对安全管理不重视,这样就导致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较少,不仅在安分管理人员的数量上较少,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在应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设备的地方也没有进行设置,从而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系数较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3、人员素质较低 这主要体现在一些乡镇级的石油企业当中,这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中的无论是生产技术人员不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普遍都存在着素质低下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这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这部分企业中的生产技术人员由于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无法在生产中做到安全管理的要求,一旦在生产过程中碰到一些紧急情况,无法进行冷静的判断和处理,最终酿成悲剧的发生。另外在这部分企业当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多数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法律知识缺乏,不能科学合量的制订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从而导致生产过程中各项隐患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惩罚力度不够 从我国目前对于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惩处上来看,存在着惩罚较轻的问题,由于惩罚的力度不够,从而更加重了部分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石油产品是易燃、易爆的高危险产品,所以安全是石油化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但在实际生产中,部分企业由于经济效益的驱使,往往忽视安全而去片面的强调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导致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国家对安全事故的处罚力度较轻,更促使这部分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漠视,因此导致石油化工企业安全事故长期的居高不下的局面。 二、加强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对策 1、高度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的现实,必须从管理层到基础员工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问题,防患于未然,将问题熄灭在萌芽阶段。将政府提倡的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把每个员工的利益和安全问题联系起来,向员工强调企业安全对企业长治久安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工作,不可眼高手低,必须从实际操作中训练每一名员工,只有通过了培训和审查的员工才能上岗工作。 2、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石油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工作来保证生产的安全。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完善的石油化工企业管理部门,做为一个完善的管理机构则需要有决策、职能和管理三个部门相互辅助完成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决策机构负责审查、评估和指导各项工作的进行,职能机构负责落实决策机构的下达的各项安全管理事务,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管理机构则负责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并在落实中做好管理和监督,其也是整个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部门。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 3、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都是把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事故的管理上,这是一种事后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所以应转变思路,把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对事故的发生隐患的管理上,在平时生产过程中,制定各种合理的措施,起到有效的防止隐患发生及及时消除隐患的目的,这样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才会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使企业的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4、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杜绝个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职工生产技术方面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违规操作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企业在安全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帮助企业员工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做好员工的生产技能指导工作,使员工掌握正确的生产技术,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时,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掌握对一般生产事故的处理方式,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生产事故的影响。此外,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石油化工企业属危险系数较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知识,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同专业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工作,以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开展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时,需要有针对性,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和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如何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针对常见安全事故如何进行预防和处理,并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及时补充安全管理知识,了解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的设立 整体的生产过程安全与否受系统安全的影响,因此,在安全管理体系里面,系统安全评价非常重要。对于安全管理系统的综合性能,石油化工企业应该积极地进行安全评测,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甚至漏洞。提高信息体系,可以对各级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约束监督,同时也为决策层的决策提供了根据。系统而完整的安全评测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管理效率、整体安全监控等都可以通过安全评价来进行提高与实施。 火灾、爆炸以及毒气的设备和车间都属于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测评的范围,所以对石油化工企业来说,其进行安全评测的目的就是预测出可能产生的爆炸事故、机械事故、特大火灾、高空坠落以及中毒事件等。 结束语 经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一个石油企业的生命线就在于其能否将安全管理问题解决,总是带着安全隐患的企业不但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而且严重威胁到国家和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企业必须运用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使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实现规范化管理,彻底解决生产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炳新,马向民.浅谈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技信息,2010,(01). [2]刘寅生.安全评价在某化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 看了“化工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2. 有关化工类毕业论文范文 3.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4. 化工论文范文 5. 化工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现在,不少高校把论文列为研究生培养的唯一标准,凭论文评奖评模,凭论文获得 毕业 资格等等。由“论文标准”而引起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论文标准格式 范文 ,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角色的转变

内容提要:深化“两课”改革必须解决“两课” 教学 方法 的科学化、现代化问题。过去“两课”用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使“两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挥新技术优势,开辟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高校“两课”教学工作的新课题。本文试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校“两课”教师在角色方面的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两课”教学工作。

关 键 词:信息技术、教学、角色转变、两课

正文:(一)与传统 教育 的教师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两课”教师在内涵、作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及设计、解惑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传统角色发起了挑战。

1、教师由教学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中,“两课”教师从传统的“教学者”转换为“导学者”。所谓导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指导及辅导学生完成学业。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多大是以自我研究、自己学习为主,这种自学是在教师的导学下完成的,所以说,导学就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导学和教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其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 学习计划 、选择教学媒体,帮助其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其二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对学生进行辅导,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惑”。它包括单元的 总结 。

2、“两课”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心灵的塑造者。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技术媒体代替了常规的、口头讲授的、以及集体学习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学习、自我研究,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除了要参与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丰富的网络化学习环境,组织一种“虚拟”的学习团体外,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鼓舞者,要鼓舞学生树立信心,克服自主学习的困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 学习方法 ,通过把过去所学的知识与当前的新学科联系起来,坚持完成学业。教师还要鼓舞学生与其他团体组织成员和专家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帮助自己的学习。“两课”教师除了担当学生学习的导学者、学习的鼓舞者外,最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心灵的塑造者、观念的引导者、时尚的指导者和道德品质的引路人。

(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 网络技术 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两课”教师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 渠道 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了,“两课教师”这“唯一重要”的角色不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且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其他新型的社会教育职业群体所分担和分解,使人们头脑中原有

“教师”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制作,使人们明显感到,传统的“教师”角色,实际上被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所代替,如何胜任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工作?现代信息技术对“两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和课件的制作等教育的常规手段外,还要有更高的科学 文化 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这对原来只需“动口”,不需“动手”的“两课”教师来说,又是一场新的挑战:

1、 学会制作教学材料。按教学设计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制作CAI课件、课程网页、电子教案、自检自测材料等,让学生能得以利用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 、能组织教学。包括面授辅导、指导小组学习活动、答疑等,尤其要结合各种教学媒体组织教学过程。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对网络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教育信息进行精心的筛选、利用和评价,正确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

3、 熟悉教材。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钻研,对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等有较强的预见性,并由此做好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随时随地应对学生的咨询或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的提问,给学生以准确、科学、具体及时的答复。

(三)、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些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这就使得课程和教学形式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跟上这种变化,教师应具备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能力,要以先进的媒体技术为基础,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教学策略和信息组织形式,重组课程传递方式,使之适应时代的变化。

2、由于使用了先进的媒体传播技术,教师已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育科研。教师要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规律;要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要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如何利用最佳信息呈现方式,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要研究和评价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为充实和改变教学内容准备资料。

3、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就得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

总之,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高校“两课”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换。只有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参考文献 ]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曾令辉.网络社会政治教育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3、刘融.信息网络环境中高校

4、张明志.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探索,2003,(1):90~91

第二篇:试论我国财务 报告 体系的改革

摘 要:我国财务报告存在着目标偏差、信息披露不完整、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等问题。在满足有效披露、成本效益、财务报告体系表内优生的原则下,财务报告体系的改革应以完善体系、丰富披露内容、变革报告模式为目标。 关键词: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表

一、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局限性

在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中,我国财务报告改革虽然也取得了进展,但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局限性已日趋明显,主要表现为: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信息,它用于完成报告与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财务报告成为国家实行财政税收与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与重要依据之一,这种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财务报告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财务报告目标应转向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集团,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信息需求。

2 信息披露不完整。具体表现在: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3)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3 过于强调信息的可靠性。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是立足于企业已发生的确定性交易和事项,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汇总表、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它对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较低[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多来自历史资料,以历史成本模式所生成的财务信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尽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提取八项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历史成本与现行市价形成的差距。但是,在整个财务报告体系中,历史信息仍占绝大的比重,使得许多能反映企业未来前景、对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量预测性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告之外。

4 滞后性十分严重。依据传统会计惯例一般是按年度披露会计信息,这一方面是基于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手工会计下的信息披露成本的考虑,这种基于会计分期假设定期编制的财务报表具有滞后性,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尽管过去和现在的财务信息与将来的财务信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肯定不能代表未来,投资者、债权人和财务分析人员对预测性财务报告的需求日益增强。提高财务信息的反馈价值要求信息及时报告,这是因为使用者的决策是不间断地进行的,他们希望随时得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二、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的原则

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改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财务会计改革为先导原则。财务报告只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终的信息输出,它与系统内信息的来源、记录、加工、传送的方法和规则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对财务报告的重大改革,都要考虑财务会计系统的改革。比如,为了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就必须对一些现有财务报表中未列入的项目进行充分披露,包括衍生金融工具、自创商誉、养老金等,只有在财务会计解决了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后,才能纳入财务报告的范畴。

2 表内优先原则。财务报告是由财务报表逐渐演变而来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外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主要是由一系列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的,其原因在于表式财务报告的格式固定和以数据进行反映的优点

[2].财务报告的改革应优先改革财务报表,虽然《企业会计制度》中新增了三种辅助报表,但是与国际惯例来比较,我国的财务报表仍然不符合多层面模式,我们较多考虑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对其有用性和相关性考虑得较少。 3 满足需求原则。财务报告应在不损害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与企业相关的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以便维持和发展这些利益集团对企业的贡献和支持。为此,应该采用规范法和实证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使用者的具体信息需求,首先利用规范法来推断出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利用信息的动机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然后利用实证法来检验规范法结论的现实性,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报告框架体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