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孙子则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富国是强兵之本,强兵之急。这一观点抓住了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王朝,无不强调富国强兵。秦以后的汉、唐、明、清各代前期国防的强盛,都是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结果;与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败,也都由于经济的衰落导致政治腐败和国防孱弱所至。无数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翻开几千年的国防史,人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是巩固、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就颓败。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残酷的镇压,最终造成对外作战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奴役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历史学家的评论一针见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就军队装备而言,日本海军吨位为190万吨,是中国0倍~30倍。日本作战飞机有2700架,而中国仅有305架。拥有近百万之众的中国陆军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本1个师的武力装备,在战争之初相当于中国1个师武力装备的3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国的8倍~9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鏖战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车,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战死疆场。据统计,仅仅是中央军校1929年至1933年毕业的25000名年轻军官中,就有10000名牺牲在全面战争爆发的前4个月,阵亡的比例高达40%。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丧失殆尽。 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亿吨,粮食亿吨,木材1亿立方米。要知道,1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26年的工业总产值,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军队文职考试:中国的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以及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为:[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或出版地,起止页码. 你的就差时间和页码。一般如这样:刘国东.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经济意义[J].商业经济,2001,(9):10-18)前沿就是摘要,文章摘要。就是提炼一下文章所写内容。
中国国防史我国国防历史最早起于奴隶国家夏,成熟于秦汉时期.兵制建设上由生产力决定,夏商周实行兵农合一自己制,秦的兵役制和汉的募兵制,到唐朝时的府兵制.在国防工程上,伟大的万里长城,就是我国古代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而修建的巨大工程,先后经历八个诸侯国和十多各王朝的构建,到明朝时才具现在的规模.另外,我国少数民族也在东北修建称为边保线长城.为了加固边防,我国古代一般采用从内地迁徙居民到边疆垦荒和利用戍边军队屯田等办法,其实质实在经济上使游牧民族向农业转化,以消除动荡因素,利于汉族的长期居守.始于明代的海防建设对抗击倭寇的侵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到了近代,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为了开辟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始把目标转向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尖炮利",腐败的清王朝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这时,一些有学之士提出了国防体制改革和武装力量变革,并建设了一些国防工业,如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弃过去的对周边小国的守藩政策,转而从屏蔽边疆出发,实行藩篱政策.中法战争中的援越和甲午战争的援朝战争也是中国国防的重要住成部分.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果实,当时全国军队主要由北方的北洋军和辛亥革命后南方发展起来的革命军住成.这些军队大都实行幕兵制.1912年,袁世凯公布陆军官制,统一了军制并正式实行军衔制,奠定我国现代军衔制的基础.在民国年间,中国各地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北伐战争,将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他实行对内高压,对外屈服的政策,中国的国防实力衣然弱小.新中国成立以来,v国防与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在第一阶段(1949~1965年),为巩固自身的安全和履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还被迫进行了对印度的反击战,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加强国防科技建设,中国相继成立军事科学 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兴建了一大批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国防工业项目,这为中国常规和尖端武器的研发和突破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1965~1979年),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在这一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在这一时期我们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制成导弹、氢弹、人造卫星,并组建了第二炮兵.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中国还顺利进行了珍宝岛、西沙群岛、中越边境等自卫反击战.第三阶段(1979~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基于此,中央作出了将国防军队建设由过去的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来的重要决策,提出了国防与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制定新时期的国防和军事战略方针,内容:(①在军事斗争的准备上,有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打嬴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②在军队建设上,有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转变,强调军队的质量建设,强调科技建军;③要按”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兼顾、协调发展).中国第一枚*********中国"轰十"隐型轰炸机中国航空母舰将来的中国会有多强大,让我们摄目以待!秋梦绿 (1047019872) 于 2008-11-08 15:08:49 对此贴进行了编辑秋梦绿 (1047019872) 于 2008-11-10 19:52:40 对此贴进行了编辑
现在的学生,论文不好好写还老拿零分整...中国国防史 我国国防历史最早起于奴隶国家夏,成熟于秦汉时期.兵制建设上由生产力决定,夏商周实行兵农合一自己制,秦的兵役制和汉的募兵制,到唐朝时的府兵制.在国防工程上,伟大的万里长城,就是我国古代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而修建的巨大工程,先后经历八个诸侯国和十多各王朝的构建,到明朝时才具现在的规模.另外,我国少数民族也在东北修建称为边保线长城. 为了加固边防,我国古代一般采用从内地迁徙居民到边疆垦荒和利用戍边军队屯田等办法,其实质实在经济上使游牧民族向农业转化,以消除动荡因素,利于汉族的长期居守.始于明代的海防建设对抗击倭寇的侵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到了近代,十九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为了开辟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始把目标转向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船尖炮利", 腐败的清王朝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约这时,一些有学之士提出了国防体制改革和武装力量变革,并建设了一些国防工业,如江南制造局和福州船政局.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弃过去的对周边小国的守藩政策,转而从屏蔽边疆出发,实行藩篱政策.中法战争中的援越和甲午战争的援朝战争也是中国国防的重要住成部分. 辛亥革命以后,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果实,当时全国军队主要由北方的北洋军和辛亥革命后南方发展起来的革命军住成.这些军队大都实行幕兵制.1912年,袁世凯公布陆军官制,统一了军制并正式实行军衔制,奠定我国现代军衔制的基础.在民国年间,中国各地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北伐战争,将介石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他实行对内高压,对外屈服的政策,中国的国防实力衣然弱小. 新中国成立以来,v国防与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在第一阶段(1949~1965年),为巩固自身的安全和履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义务,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后来还被迫进行了对印度的反击战,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加强国防科技建设,中国相继成立军事科学 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兴建了一大批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国防工业项目,这为中国常规和尖端武器的研发和突破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65~1979年),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在这一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在这一时期我们完全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制成导弹、氢弹、人造卫星,并组建了第二炮兵.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中国还顺利进行了珍宝岛、西沙群岛、中越边境等自卫反击战. 第三阶段(1979~今),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基于此,中央作出了将国防军队建设由过去的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和平时期正常建设的轨道上来的重要决策,提出了国防与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方针.并制定新时期的国防和军事战略方针,内容:(①在军事斗争的准备上,有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打嬴现代化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②在军队建设上,有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科技密集型转变,强调军队的质量建设,强调科技建军;③要按”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④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兼顾、协调发展). 中国第一枚********* 中国"轰十"隐型轰炸机 中国航空母舰 将来的中国会有多强大,让我们摄目以待!
肯定是理工的哥们吧呵呵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因为他们看到了蕴藏在东方这条巨龙所潜在巨大能量,看到了中国和她孕育的人民在古代的辉煌,在90年代创造的奇迹!中华儿女都在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拼搏着,我们向往幸福,我们渴望富足,我们也不会忘记中国在近代所遭受的巨大屈辱和损失,这是我们的痛,也是我们奋斗的动力!!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从此"天朝大国"的大门顿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国防危机,中华民族步入了漫漫长夜。开始了一部充满屈辱、辛酸和悲壮的近代中国的国防史。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越来越深,沿江、沿海到处是被强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租界,中国的各项交通事业全为列强所垄断,国内到处可见外国驻军,整个中国被划分成几个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彻彻底底成为有国无防的国度,终日在风雨中飘摇。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不幸又遭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更大的破坏!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痛的灾难!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的主权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国土被割让、大批战后赔款付出,使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苦难!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近现代史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国防以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强兵必先富国,两者应当协调发展。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因此,我们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历史还启示我们,国防服从于政治,服务于政治,国防与政治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巩固--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并吞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于晚清都是如此。 历史也清楚的告诉我们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国防史,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清王朝晚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镇压的方针,最终造成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击侵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因此为了在伟大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去努力维护我们的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与那些企图分裂我们伟大祖国的敌人做最坚决的斗争!!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是国防强盛的重要力量!国防建设历来是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 "先进的武器毕竟是重要的,科学技术是不能忽视的"。国防科技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一些关键技术。掌握这些技术,是实现我国新时期军事战略的需要,也是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实行积极防御,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是我军新时期的军事战略方针。围绕这个方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要千方百计把我军的武器装备搞上去。 综上可知,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掌握专业技能,把自己努力培养成有用之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为我们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科技的进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话建设,为我国国防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中国国防历史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 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 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国防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服务于国家利益。
丘吉尔有 一句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从中我们可以发 现,国防直接关系国家的安全、民族的尊严、社会的发展。 翻开中华名族悠悠的历史长卷,我的国防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
大约公元前 21 世纪, 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 出现了 国家。从此,作为抵御外来侵犯和征伐别国的武备——国防的雏形便函产生了。随后的几千 年征战中,为保家卫国,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 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 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 虽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学主张 方面各放异彩,诸如“义战却不非战”“非攻兼爱却不非诛” 、 “富国强兵”“以正治国,以 、 奇用兵”“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对武备和国防的重视,而且国防思 、 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 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 期已经基本成熟。
历史进入秦、汉、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国防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间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战略思想趋 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没落时期, 但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相当的发展,大量军 事著作面世,军事思想研究向体系化发展。
总体上来说,夏朝至前清,古代国防理论不断发 展和完善,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
个人认为,中国的军队缺乏战争的洗礼,在当今和平年代,虽然也演习等等,但是,别经没有参加什么战争,军人过得有些安逸,这很不好,应该发动一些局部战争,特别是对那些经常挑衅我国的国家,这非常重要!!!!!!!!!!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奴役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历史学家的评论一针见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就军队装备而言,日本海军吨位为190万吨,是中国0倍~30倍。日本作战飞机有2700架,而中国仅有305架。拥有近百万之众的中国陆军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本1个师的武力装备,在战争之初相当于中国1个师武力装备的3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国的8倍~9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鏖战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车,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战死疆场。据统计,仅仅是中央军校1929年至1933年毕业的25000名年轻军官中,就有10000名牺牲在全面战争爆发的前4个月,阵亡的比例高达40%。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丧失殆尽。 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亿吨,粮食亿吨,木材1亿立方米。要知道,1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26年的工业总产值,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如下:
1、高技术局部战争有哪些基本特点?
2、军事高技术的特点是什么?
3、从纵向来看,我国的国防法规,按照立法权限可以大致区分为几个层次?
4、我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5、维护国家安全的有哪些重要意义?
6、我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7、从我国古代国防历史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时任日本首相的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抛出了对华侵略总战略: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趾高气扬的日本,已掩饰不住要彻底奴役中国的野心。 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 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中日两国之间为什么会开战?这背后的根源在哪里?一个岛国为什么能一步步地侵吞国土面积数十倍于它的大国?历史学家的评论一针见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 战争是两国实力的对抗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让我们来看一看开战之时,中日两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日本工业产值为60亿美元,中国为16亿美元。日本年产钢580万吨,年产弹药可达50万吨,旧中国没有重工业基础,年产钢不过4万吨,年产弹药几千吨,武器主要靠进口。 就军队装备而言,日本海军吨位为190万吨,是中国0倍~30倍。日本作战飞机有2700架,而中国仅有305架。拥有近百万之众的中国陆军只是数量上的优势。日本1个师的武力装备,在战争之初相当于中国1个师武力装备的3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国的8倍~9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软弱乏力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在淞沪战场长达3个月的鏖战中,中国方面共投入70多万兵力,伤亡20余万人。史料记载,当时的正面战场整营整连阵亡不是罕见之事,每日经由兵站送往后方的伤员常在万人以上。从西部内地行军赶到东南、华北前线的川军官兵们没有见过坦克车,一些战士所拥有的武器还是大刀、长矛。他们上战场就像是羊入虎口,甚至还没见到敌人就战死疆场。据统计,仅仅是中央军校1929年至1933年毕业的25000名年轻军官中,就有10000名牺牲在全面战争爆发的前4个月,阵亡的比例高达40%。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丧失殆尽。 一项不完全统计表明,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掠夺钢铁3350万吨,煤亿吨,粮食亿吨,木材1亿立方米。要知道,1000亿美元,相当于国民党政府277年的财政收入、26年的工业总产值,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索要赔款总数额的数十倍。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
1.许多次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等等):我们必须是自己的祖国强大,不再饱受凌辱。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热情。2.洋务运动,以及其他中国人向外国学习的事例:一定要积极向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学习,不仅学习先进技术,还要引进先进的思想,去改造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面对许许多多的卖国贼、亡国奴,我们要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拥有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做一个无愧于祖先、人民的人。4.建国后中国人民积极建设祖国。我们要在建设国家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充分发杨伟大民族精神,不断进取,开拓创新。5.文化大革命以及各种无理迫害活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自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不向任何反动势力屈服。同时,在建设国家的道路上要吸取从前的经验教训,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避免再次发生同类错误。6.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它告诉我们搞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的、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不能盲目搞建设,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程度。7.我国取得的各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我们要学习科学研究者刻苦钻研、不断创新的精神,不仅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取得成就,还要积极支援祖国建设事业。最后,通过上述所有史实,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的看待、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还要铭记历史,警钟长鸣,努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1500字太多了
学习中国近代史启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在这期间,纷繁复杂的种种历史事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以警示后来者吸取沉痛教训,圆满完成中华复兴的历史责任。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打断1840年鸦片战争,世界列强接连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并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中国在实际上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在国际上没有民族独立地位,使中国一步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由此而引起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构成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矛盾有二,其一是成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其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此,中国近代史革命性质就成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人民大众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阻碍、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势力。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能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乃至国家富强。二、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造成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化,它表现为从封建经济的缝隙中逐步生长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因素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封建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一部分,但它是与封建经济完全不同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挣脱出自然经济发展的轨道,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中国近代的前进方向,和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由于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而呈现出层层推进、急速深入的逻辑发展社会特征,从洋务派为富国强兵,以图自救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经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展到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继而孙中山领导开创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急促而悲壮,一刻也未停留,这是西方侵略者未能预料到的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三、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给近代中国社会以猛烈的冲击,迫使中国各个阶层从思想、价值观方面重新审视世界从“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愚昧自大的观念中惊醒。〓126〓民族英雄林则徐由最初的只要中国断绝茶叶、大黄的贸易,西方国家就无法生存的荒唐可笑的想法,到认识“只知英吉利之名,而不知英吉利之实”的观念转变,编成《四洲志》一书,成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撰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一次提出向西方国家学习科学技术的口号。从洋务派单纯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到维新派全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追求民主与科学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强国之梦是无数仁人志士始终不渝的追求志向,反帝反封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所以,实现近代化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然结果。四、近代中国历史的昭示第一,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闭关锁国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也是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痛教训。所以,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进取才能进步,一个民族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第二,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历来以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著称于世,御侮图强、救亡图存是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第三,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一部血泪斑斑的近代史,让后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提出的彻底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动员全国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领导人民走向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6月,史学家们将这一事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然而我们要如何写有关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 要】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叩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同时随着中国国门的逐渐打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活动的展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化工厂的建立,农民运动的此起彼伏,对旧社会旧思想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思想被“夷狄”的坚船利炮击碎,有识之士开始了自我反思的道路。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开眼看世界,再到师夷长技以制夷,饱学的进步之士的思想逐渐转变,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化等各方面发起了变革。本文研究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对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分析,了解到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鸦片战争的影响造成的转变及原因,并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文化;影响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前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十分繁荣,尤其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平和的环境下,社会风气逐渐走向奢侈糜乱,光鲜之下矛盾暗长。清王朝统治者在落后的封建观念统治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清王朝陷入了不与外界沟通的封闭状态,国家发展陷入停顿,逐渐由盛转衰。而当清王朝逐渐走入没落之时,欧洲各国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各国逐渐完成了资本主机原始积累,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具备雄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它们逐渐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一、鸦片战争概述
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并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极力向中国倾销鸦片以抵御贸易的入超,妄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大发鸦片财。中国方面白银大量外流,人民饱受鸦片摧残,精神和健康受到严重伤害。道光帝派遣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林则徐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
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出兵,但清政府并未在沿海地区积极备战,导致当英军来袭之时清军变一触即溃。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积极抗英,涌现了三元里抗英斗争等反侵略斗争,充分展现了人民对侵略活动斗争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操,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战败收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观念的变迁
中国的文明诞生极早,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周边国家中,中国的文明发展程度一直是最高的,即使被周边落后的少数民族用武力征服,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和融合性最终也会将之同化化作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中华文明也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辐射了周边国家,形成了深远影响。因此中国自古养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的观念而非国家观,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视周边的民族皆为蛮夷,认为中国就是天下之中心。石介先生的书中曾提到“天出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中者为中国,居天地之偏者为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我们能看到这时国人已视自己置身所在即为世界的中心。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中国即为中央之国,周围的蛮夷国家都应该向中国称臣纳贡。在“天朝上国”的骄傲自满中中国对所谓的“洋夷”不屑一顾,这种洋洋得意的自满被带到了鸦片战争之中,清政府认为英国还是一个未开化的民族,甚至当时有的官员向皇帝献策称洋人的腿是不会奔跑的,因此对付他们只需要用竹竿将他们击倒。直到经历了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时人才认识到清朝“天朝上国”不过是自己编制的美梦,被认为野蛮未开化的夷人已经将自己超越。少数的饱学有识之士开始了自强的道路。从“经世致用”到“开眼看世界”,从“变古愈尽,变民愈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天下”的观念向“世界”的观念逐渐转变。所以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以“国家”而不是以“天下”自称的观念才逐渐形成。
(二)现代教育的萌芽
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鸦片战争后西学的传播还是中国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条件。其中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教育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萌芽阶段,在中国教育史中它是不能抹去的重要篇章。洋务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洋务学堂为中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留学教育把学生送往欧洲接受先进教育,翻译西方的优秀著作传播西方先进知识。洋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萌芽,它使中国的教育由传统的模式向着现代化模式转变,这是对旧中国已经无法满足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式教育的一次彻底否定。中国的近现代教育从此拉开了序幕。
洋务派的洋务学堂无疑应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位。正是洋务学堂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最初的领地,为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逐步解体创造了条件,从而也为中国教育正式启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中国近代首次教育价值与道路选择,洋务学堂以缩影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国人在中西文化冲突的初级阶段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处理。它的办学得失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乃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说,洋务学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促进传统书院进行改造;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避免了殖民化的前途,代表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等。洋务学堂尽管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变器不变道”办学思想的支配下,洋务学堂仅仅是引进了西方的工艺技术,却失掉了作为技术根本的科学精神;试图保持传统的人文教育,但事实上却僵化和削弱了人文教育,这些都引导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走进了狭窄之路。
参考文献:
[1]石介.中国论徂莱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魏源.魏源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张静.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J].历史教学,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