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犯罪人具有不同的犯罪心理,女性犯罪人除具有一般犯罪人所具有的犯罪心理和犯罪因素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女性犯罪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 提及女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善良、温柔、贤淑,然而古往今来都不乏“坠落天使变恶魔”的 故事 。在现代社会,女性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她们正逐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然而,女性在取得成就和地位的同时也出现了违法犯罪日趋增多的问题。也许是无知让她们误入歧途,也许是物欲让她们坠入深渊,也许是畸爱让她们迷失方向,每一起女性犯罪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都有她们特殊的心理过程。本文在近年来女性刑事案件办理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女性犯罪特点及犯罪心理,希望能为预防女性犯罪提供思路。
关键词 犯罪 情感 心理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592(2013)11-283-02
一、基本情况
从案件类型来看,女性犯罪罪名较为集中,主要为侵财型犯罪(盗窃、),故意伤害、性犯罪和毒品犯罪。据统计,上述四类犯罪约占我市女性犯罪案件总数的50%以上。女性由于体力上明显弱于男性,心理上胆小怕事,因此多实施轻体力、隐蔽性的智力型犯罪,较少实施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同时,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多为被保护对象,因此社会上对女性的警惕心理容易降低,女性更为容易得到他人的信任,并且女性也善于利用该性别优势,因而女性实施等侵财犯罪活动与男性相比容易得手。
从受 教育 程度来看,女性罪犯多集中于小学、初中 文化 。文化程度是影响犯罪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教育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文化程度低则认识水平也相应较低,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性格偏激、狭隘,遇事容易感情用事,易采取片面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受教育水平与法律意识水平成正比,低文化水平人群多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甚至不知自己的行为已触犯法律。再者,受教育程度低者过早地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因认知水平有限,不能明辨是非,容易受到他人的唆使、欺和利诱而走上犯罪道路。最后,文化程度低导致找工作受限,迫于生计,也有女性走上盗窃、卖淫的犯罪道路。
从犯罪频率上看,女性罪犯基本为初犯,累犯和再犯的几率较小,累犯的情况主要发生在盗窃、、贩毒案件中。
二、女性犯罪特点
(一)情感犯罪居多
女性是天生的情感动物,感情细腻、丰富、敏感,且多为感情的理想主义者,但是女性控制感情的能力明显不足,情绪稳定性差。司法实践中发现,许多女性暴力犯罪的动因源于情感问题,她们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发生了扭曲,犯罪对象也多为她们感情的倾注者(如丈夫、情夫,近年来针对第三者的暴力犯罪有增多趋势)。当女性对某人倾注了感情,做出了牺牲,换来的却是冷漠、打骂、背叛、甚至抛弃时,女性往往会产生愤怒、嫉妒、仇恨心理。该些负面心理如没有畅通的排解 渠道 ,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强烈刺激下,仇恨的洪水就会冲破理智的闸门,从而产生残酷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报复行为。
(二)加害者受害者难分
在很多案件当中,女性犯罪嫌疑人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两者之间存在转化过程。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女性在受到伤害后(例如家庭暴力、丈夫婚外情等),通常会委曲求全,希望以此挽回感情,但现实又常事与愿违。当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强烈的报复仇恨嫉妒心理,在该心理的驱使下,部分女性实施了暴力犯罪。另外,一些青少年女性在本应茁壮成长的年纪,因缺少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和正确引导,走上犯罪道路;再如一些被性侵害的女性,因无法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自暴自弃,最终身陷囹圄。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法律上,她们的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法意;但情感上,她们本身也是受害者,有“情有可原”之处,社会应当弥补对她们缺失的关爱。
(三)多团伙作案,女性在其中扮演从属性角色
在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要求女性“在家从父、嫁夫从夫,夫亡从子”,因而女性不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这主要是由其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现代社会,女性仍对男性表现出强烈的依附性。女性多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同时她们一般不是主犯,多带有胁从、被教唆、帮助犯的特点。
三、女性犯罪心理
女性犯罪多由于安全需求(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情感与归属需求(如爱情、婚姻)、尊重需求(如成就、地位)未被满足而实施过激行为,以致触犯刑律。以下着重分析几种常见的女性犯罪心理。
(一)嫉妒、仇恨、报复泄愤心理
相比较男性,女性一般承担更多的家庭职责,投入在家庭建设上的时间和心血也更多,因此女性对于婚姻家庭的期望和重视程度远超男性,一般表现为希望婚姻延续、家庭幸福。但现如今婚外情现象日益蔓延,使得部分家庭陷入情感危机;家庭暴力现象仍屡禁不止,为女性犯罪埋下不定时炸弹。
1.家庭暴力
封建时期男子凌驾于女子之上,认为可以对妻子随意打骂,该种思想至今仍有残余,尤以农村为甚。执法机关一般不插手普通家庭纠纷、居委会村委会不管也是常态,这也导致女性在家庭暴力中长期处于无助境地。加上性格懦弱、经济不独立,以及“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妇女受到家暴后常选择默默忍受,这又进一步助长了丈夫的暴力倾向。当仇恨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性格偏激者会产生“鱼死网破”的复仇心理,此时琐碎的小事就会触动“情绪的扳机”,用她们特殊的方式发泄对婚姻的不满,因此我们看到弱女子身上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大案。
2.婚外情
除了家庭暴力外,夫妻之间的不忠实也是造成女性犯罪的重要原因。当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弱化,诱惑因素逐渐增多,一些人产生了扭曲的婚恋观,对家庭不负责任,纵情过度,男性在该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心理学上认为女性的原则性、精神性较强,对婚姻的期望值也高于男性,因此一旦婚姻家庭出现变化,女性极难接受变故,心理极易发生扭曲,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原则,以求精神上的慰藉。此类案件中,被害者多为丈夫或情夫,但近年来“原配怒杀小三”的恶性犯罪增多,影响恶劣。杀死情敌固然存在一时激情冲动犯罪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对扫除障碍、恢复原有家庭生活的向往。同样的,作为第三者的女性,也会因为被冷落、抛弃而产生仇恨心理,或是出于为自己的感情扫除障碍的目的,采取极端的 方法 解决感情问题。 (二)逞强斗狠心理
心胸狭窄、小心眼也是女性的标签之一。心胸狭窄的女性自我排解情绪的能力普遍差,极易产生争强好胜心理。平日细小的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如没能及时化解,容易形成积怨以致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例如我市2011年发生的一起恶性杀人案件,邻里间因琐事产生纠纷,长期不合。案发当日,母亲、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共同商议如何报复,并积极准备作案工具。傍晚在家门口遇到被害人一家后,儿子、母亲、女儿、儿媳分别持匕首等工具共同打击手无寸铁的被害人,最终造成三人死亡、一人重伤、数人轻伤的严重后果,最终上述几人均以故意杀人罪定罪。这种因邻里纠纷而导致的恶性凶杀命案并不多见,而全家人一起作案更是罕见。双方多年的恩怨,难解的怨气,酿成了一个人间惨案。该案件三名女性罪犯的犯罪动机外表上看只是个“气”字,其实质是心中没有法制观念,因为某些微小利益受到侵犯或者受到损害便放纵宣泄,逞强斗狠,走上犯罪道路。
(三)铤而走险心理
在现代社会,女性在继续相夫教子责任的同时,也部分地承担起了家庭供给,更有单亲妈妈等群体几乎需要独自供养家庭。然而,女性在就业、待遇等方面极易受到歧视及不公正待遇。部分女性无一技之长,无固定职业及住所,缺乏生存能力,为生计容易为财而铤而走险,实施盗窃、、色情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
(四)爱慕虚荣、急功近利心理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投入最小、利益最大”的功利性也潜移默化着民众的价值观,女性爱攀比、好嫉妒的性格特点更加剧了这种现象。当现实与理想无法平衡时,部分女性迷失方向,有的走上盗窃、、贪污、受贿的不归路,有的贪婪地出卖肉体换取不义之财;有的甘愿做第三者,埋下犯罪隐患。心理学研究分析,女性的意志力弱于男性,在具有同样的接触钱财物的情况下,女性更容易为贪婪所侵袭。并且,女性的认知系统较为薄弱,很多时候都是以自己的低级需要和直接 经验 为标准,因此很容易被小恩小惠所诱惑,从而沦为他人的犯罪工具。
(五)自暴自弃,放纵心理
女性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不如男性,因此在遇到挫折、创伤后容易颓废,产生消极厌世情绪,进而“破罐子破摔”走上犯罪道路,该种情况在性犯罪中多见。对于性过错,社会对女性的批判明显多于男性,在强大压力面前,一些女性不敢、不愿、甚至不能通过正常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继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沦为卖淫女,进而极有可能演变为组织卖淫、强迫卖淫者。
(六)无知、盲从心理
该种情况多发生在未成年女性,该群体在世界观和价值观未完全形成时即接触社会,从而误入歧途。
女性犯罪虽然在绝对数量少远低于男性犯罪,但其上升势头明显,其对于家庭、社会的影响不容小觑。通过对女性犯罪心理的分析,针对不同的犯罪心理,设计不同的应对策略,可以为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提供思路。笔者倡导在社会上多些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多打温情牌、亲情牌,及时对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化解,从而从源头上减少犯罪诱因。当然,女性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减少和预防女性犯罪同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女性自身、家庭、社会多管齐下,将保障女性权利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女性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各类事务中来,但是与此同时也导致女性犯罪的比例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女性犯罪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防范措施。
关键词 女性犯罪 心理分析 防范措施
作者简介:瞿业,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240-02
在家庭和社会之间存在着一条重要的维系纽带,那就是女性,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心理特征相对于男性来说,最突出的在于富于更多的情感,因此女性的神经系统兴奋程度更高,在受到刺激时很容易产生各种敏感的反应。基于此,女性的犯罪现象要比男性少很多,不过一旦女性成为罪犯,将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情节。最近几年以来,女性犯罪行为逐渐增加,阻碍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研究女性犯罪心理,提出并落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成为了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类型
(1)暴力犯罪。相比于男性来说,女性暴力犯罪的现象要少很多,不过随着妇女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范围越来越大,女性暴力犯罪行为也在逐渐增加,特别是现阶段女性故意伤害及杀人犯罪等问题愈加严重,而被伤、被杀对象则主要为丈夫,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被动性。(2)财产犯罪。相关调查资料表明,女性财产犯罪的概率也有上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盗窃、贪污及罪等,该类犯罪是女性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3)性犯罪。在整个女性刑事犯罪案件中,性犯罪的比率最为突出,并且严重腐蚀到了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其主要特点为流动性、隐蔽性及依附性等,主要表现为聚众淫乱、引诱或容留妇女卖淫罪等。
(二)女性犯罪的具体特点
(1)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具有被动性。虽然目前社会发展中强调男女平等,但是由于男权主义仍然在家庭关系中广泛存在,家庭暴力问题的频繁发生导致很多妇女无法再继续忍受虐待,一部分女性并没有通过法律形式维护自身权益,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女性犯罪的主体具有年轻化、高文化程度的特点。有调查研究发现,女性犯罪的特点越来越趋近于男性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的犯罪在逐年增加,而且女性犯罪存在年轻化的特点。(3)女性犯罪的手段具有明显的欺性。由于性别差异,女性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通常都不会直接采用暴力手段,而是通过、投毒以及盗窃等方式来达到犯罪目的。(4)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由于女性受到生理条件的局限,在体力上弱于男人,因此在社会中是一类较为弱势的群体,所以很多女性犯罪人多会为男性犯罪人进行踩点或者为其提供更多的犯罪工具,犯罪行为具有明显的依赖性,经常会出现在一些团伙犯罪当中。
二、女性犯罪心理的形成因素分析
(一)家庭因素
(1)一部分女性在家庭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人格缺陷。相关部门研究发现,在一些家庭关系比较紧张,甚至是在一些关系破裂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性格都存在冷漠、阴郁等特点,而很多少女为了逃避家庭带来的不愉快,过早的在社会中游荡,想要从中寻找更多的安慰,不过由于其在社会中接触了很多不良因素,最终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2)家庭暴力可以说是家庭美满生活的腐蚀剂,同时也破坏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颗定时炸弹,很容易造成婚姻的破裂,子女在此时会受到严重的伤害。而在农村,发生家庭暴力的概率要比城市高很多,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在这些家庭中的女性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地位较低,受到丈夫的打骂是经常的事情。一部分男性由于受到男权主义的影响,认为丈夫永远要比女性地位高,可以随便打骂妻子,甚至于一些女性觉得在遭受到暴力虐待之后是一种家丑,难于对外人启齿,因此一旦这种伤害超出妇女的忍耐底线,她们都会直接通过伤害或者杀害的方式来反抗丈夫,从而形成犯罪。
(二)社会因素
(1)社会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而且儒家文化中推崇女性要“三从四德”,千百年来压制着女性的自由发展,导致很多女性的心理遭受到长期以来的压制。(2)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观念遭到了彻底的颠覆,逐渐开始塑造现代新型女性,导致很多女性产生了强烈的“高消费”欲望,很多女性的“拜金”行为明显,她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和财富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外界传媒的不良诱导也是女性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一些黑色反动的、黄色淫秽的文化传播,直接影响到了女性正常人格的塑造和形成。
(三)个人性格因素
从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身因素来看,通常可以分为不良心理、变态心理以及精神疾病症状等三个大类。其中不良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遭受长期的压抑而变得暴躁,产生较强的报复心,还包括较强的贪婪欲望及明显的自私心理等。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消费水平,一些妇女为了贪图享受、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逐渐产生了严重的贪婪心态,导致其愈加爱慕虚荣,使得其为了尽可能的满足自身产生的畸形需要,不惜采取犯罪手段来谋取利益。此外,还有一部分女性在刚开始时通常都处于被害状态,但是由于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权益,维权意识淡薄,逐渐在后期从被害者的身份转化为害人者,伴随着其强烈的报复欲望最终发生犯罪行为。
(四)个人生理因素
在女性犯罪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为性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女性个人生理因素的影响。首先,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青春期变化要早一到两年,体内的雌性激素分泌量多于男性的雄性激素,因此会过早的对异性产生更为敏感的体验。其次,生物学上认为,当女性在处于月经期、怀孕期以及绝经期等各个生理周期时,会直接对其生理状况及心理状况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一部分女性还会由于植物神经的紊乱,导致大脑皮层失调,很容易产生心烦易怒的情绪,一旦受到不良刺激,将会大大增加女性犯罪的几率。 三、女性犯罪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女性心理知识的教育力度
女性犯罪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并且会给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 反思 。因此,应该将加强女性心理知识的教育力度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加强对女性进行 心理 健康知识 的教育力度,通过开设一些专业课程及相关讲座等,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橱窗等各类型的宣传媒介,营造女性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良好氛围。另外,还要加强女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咨询及治疗机构的建设,在市场机制的促进下,促进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队伍。要充分的认识到,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不开人的努力,因此提高教育团队的素质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在保证数量的同时,针对现有的教育工作人员,大力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及必要技能的培训工作。最后,还应该不断完善女性心理健康的测评制度。通过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女性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不断的从信息反馈中寻找问题、改正问题,确保心理教育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二)加强女性思想水平的认识程度
一方面,要重塑妇女的传统观念。中国儒家文化自古以来推崇女性应该“三从四德”,限制了女性的自由发展。随着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女性婚姻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大部分女性犯罪就是因为在处理家庭婚姻矛盾时发生的,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家庭矛盾已经成为了这些女性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所以,现阶段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倡导女性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在遭受到家庭暴力的破害时,在面对社会中出现的各种诱惑时,一定要保持冷静,通过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一部分女性的生活态度过于消极,而改变这些女性的思考方式也是一个重要任务,帮助女性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确立新的生活目标,有利于降低女性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对女性犯罪个体进行心理治疗
针对女性犯罪个体,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快相关心理矫治机构例如劳教所、戒毒所以及监狱等的建设,同时要做好犯罪个体的心理治疗工作。由于现阶段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很多机构没有深刻的认识到心理治疗的重要性,严重缺乏专业的心理治疗人员,针对这种状况可以加强与大专医学院校以及医院等的合作力度,配合社会力量来做好女性犯罪个体心理治疗工作。另外,我们要不断的更新和借鉴现阶段心理科学的相关知识与原理,根据我国女性犯罪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尽可能的起到改善女性犯罪心理治疗的效果。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女性犯罪个体的心理治疗并不是特殊的治疗,其与一般心理治疗的本质是一样的,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把她们当作犯人来看待,而是应该将其作为病人,尊重她们的人格,与他们友好沟通,建立融洽的治疗氛围,增强她们的自我整合能力,改变她们的心理结构,使其逐渐对其生活方式感到满意,从而改善女性犯罪个体的心理状态。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女性犯罪需要得到社会各界长期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性犯罪心理进行了分析,因此女性犯罪的预防措施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研究工作中一定要更加全面、更深层次的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预防并减少女性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魏颖.试论女性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控制.法制与社会.2009(8).
[2]肖兴政,郝志伦主编.犯罪心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吴海燕.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中外企业家.2008(2).
[4]王海燕.女性犯罪心理研究现状及趋向.政法学刊.2005(1).
[5]王金玲编.社会转型中的妇女犯罪.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王骏.新时期女性犯罪原因论.鄂州大学学报.2004(1).
浅谈女性犯罪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1. 关于变态犯罪心理学论文
2. 浅谈青少年犯罪论文
3. 大学犯罪心理学论文
4. 论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心理与预防论文
5. 试论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论文
'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
性与爱情以及婚姻生活,人类社会婚姻、爱情和性生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面说说性与爱的关系,爱与性的关系。 性生活不是爱情独宠的宠物,它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只要有人就有性生活,只要人活着,就要过性生活,无论男女都一个样。如果把性生活和爱情作一比较的话,性生活如大海,爱情只是上面此起彼伏的几朵浪花而已。性生活不一定需要爱情的合作,性生活与爱情只是两个圆,可以交叉,有重叠的时候,也有互不相干的时候,但不可能像逻辑上说的两个概念外延是同一关系一样,永远不可能两个圆重叠为一个圆,那只是渴望爱情的人类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理想境界罢了,也许进入无阶级、无国家、无婚姻的“大同社会”后,爱情与性生活能合“二位一体”,但目前谈论此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只能是“望梅止渴”式的心理安慰。从普遍范围上来讲,当然也有例外,只能猜测了,人类社会之初,也有可能有过爱情与性生活二合一,但这充其量只是人类交配过程中短暂的瞬间。从此以后,爱情与性生活肯定没有二合一过。张爱玲为此感叹过,写下了《红玫瑰与白玫瑰》,恨男人没有把爱情与性生活揉成一团,不分你我。她不应该护着女人,这种事不是男人一方情愿就能完成的,还时时处处需要女人的合作,才能谈得上动作协调。虽然从整体上说,爱情与性生活没有二位一体过,但不排除一些例外,比如有些人可能一生都经历过,有些人一生中某个时刻经历过。男人更重视性生活,而相对来说,女人更重视爱情(有人说女人分两派:一派认为爱情与性不能分开,还有一派认为可以分开)。比如男人更在视角,在没见女人前看见女人像就有性渴望,见到女人就有了性冲动。《女人是老虎》这首歌就唱出了和尚见女人的心态,讲的就是男人的视角。而女人则不同,她们性冲动直至性生活前必须要有情感交流。《增广贤文》说得好:“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骂了女人,女人生气,就不跟男人过性生活(男人见到女人的身体后,可能早就把骂女人一事给忘了),男人只好与老婆背对背了。这则从另一角度,形象地说明了男人重色、女人重情的生活观。在主观愿望上,女人可能较男人更向往爱情与性生活的一致。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影响,无论男女,对于爱情与性生活的合二为一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梦想。人类的爱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它恰恰是来自于人的不完整性。现在的广义爱情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有的是因为金钱、权力的吸引而爱,有的是因为美丽、性感的吸引而爱。有的是因为寂寞、空虚而依赖。有的是因为同情而怜爱,有的是因为共同的理想而结合……性只是其中一种触发器。但是狭义的爱情只是由性引起的,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就像《围城》中说:“哪里有爱情,压根是生殖冲动。”但是这样的话,人们觉得有点低级,所以添加了许多貌似美好的的童话故事来说明爱情有更高的精神本质,但这些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性生活与婚姻也像性生活与爱情一样,从整体上望去,是两个交叉的圆,有重叠的部分,也有互不相干的部分。性生活不是婚姻的专利,婚姻也不是性生活的唯一理由。那种把性生活与婚姻强行合二为一的想法和愿望只能存在于落后的专制的社会,它是我们常常说的“封建思想”。当今的婚姻制度也是这么天真地想的,也在倡导人们去这样做的。 爱情与婚姻在外延上的关系可能和爱情与性生活、婚姻与性生活在外延上的关系相类似,也属于两个圆的交叉关系,即爱情可以存在于婚姻之中,也可以存在于婚姻之外;不管爱情存在婚姻内外,只要专心致志地用在一个人身上,都是社会道德想载入史册来标榜千秋的;如果不在一个人身上,放在心中尚罢,表现出来则要承担一定的后果。反过来说,婚姻生活中可能有爱情也可能没有爱情。有爱情的婚姻是合乎人性的,是道德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只是束缚人的工具,它不埋葬人就要被人埋葬。总之,在婚姻、爱情和性生活三者关系中,不妨把三者看成是三个圆相互交叉,既有三种状态:一是婚姻、爱情和性生活三位一体状态,此为目前婚姻制度中的最高境界,当然人迹稀少,也有可能是荒无人烟。二是婚姻与爱情、婚姻和性生活、爱情和性生活两两合二为一状态,婚姻与爱情同时具备的可能少;婚姻和性生活同时具备的占绝大多数;爱情和性生活同时具备的一般表现在婚前和婚外,有时受社会道德约束,但随着人类社会的真正解放和男女的逐渐平等,数量上会越来越多,时间上会越来越长,质量上会越来越好。三是婚姻、爱情、性生活各不相干的现象。婚姻中没有爱情也没有性生活,嫁给一个性无能者,或嫁给一个死人,或嫁给一个木头,这种婚姻最是惨无人道的。只有爱情,没有婚姻和性生活的,也比较多,多是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和柏拉图说的“精神恋爱法”不知是不是一样)。如贾宝玉与林妹妹、晴雯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同窗,只能在十八相送时看看井中的两个人影,陆游在母亲威逼下休掉了相知相爱的表妹唐琬,两个人只能填《钗头凤》词来诉说爱情了,结果弄得一个相思早死,一个到老都念念不忘。可能,人类现在正走在向爱情与性生活合一的高速公路上。在未来进入无婚姻约束的社会,由于科学的生育方法,或者通过子宫以外的另一渠道来繁衍人类,女人释下生育的负担,无论是终生相依,还是有缘则聚、无缘则散,可以想象,可能人人都能过上爱情与性生活团圆的幸福生活。
随着国内服装设计 教育 的发展,学院专业教育已经成为连接服装产业和设计人才之间的重要纽带,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服装设计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谈谈舞台服装设计 》
摘要:本文主要从舞台服装的历史背景开始谈起,舞台服与消费者日常着装不同,舞台服要表现剧本内容,考虑剧情渲染。它不同于生活装也不同于流行时装。舞台服有它独有的特征和舞台审美需要。舞台服装特征是多角度,深层次的。
关键词:舞台 服装 造型 材料 表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
1 引言
在古希腊戏剧演出时,演员戴着色彩绚丽的 脸谱 ,穿厚底的靴子,采用标志性图案的衣服和裤子起到夸张人体的效果。观众距舞台很远,也能看清角色。现代戏剧及舞台美术的设计思想不断变革,为写实、非写实的舞台服装设计者开创了各自的广阔天地。
2 舞台服装的内容
舞台服装一般分人物服装、演员服装两大类。舞台服装不同于时装或生活服装。舞台服装有着自身剧情需要。首先就是它的美化效果,其次是时代效果,再次是服务效果。 由此可见,舞台服装是多元化的,需要从事舞台服装设计师深刻领悟,才能设计出广大戏剧 爱好 者喜欢,又符合剧情需要的经典作品。
3 设计舞台服装的的四个要素
我们知道,时装设计师多是依靠个人思维和主观性进行服装造型、色彩变化、面料改造。而舞台服装设计师却要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舞台服装设计四个要素:剧本、导演、演员、舞台。
舞台服装设计之前,设计师必须反复阅读剧本,通过揣摩和分析渐渐转化为人物形象,并通过服装语言表现出来。人物信息研究,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的舞台服装,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准确、深刻表达是对剧本,角色的诠释。好的舞台服装直接关系到一个剧目是否成功。
不同的导演执导下,应有不同的构思。由于导演人生经历不同,受到东西方 文化 影响,审美自然各有千秋,各有喜好。舞台服装设计师应随机应变,适应不同风格的导演。沟通、磨合、聆听,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利用一切技术处理手法,结合导演对剧本的要求,可以造型夸张变形,色彩多样丰富甚至怪诞。新版《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结合导演理念,加入中国戏剧的元素,创造出全新的舞台服装。
演员是舞台表现的灵魂,形象、性格、气质与学识构成了他的个人魅力。舞台服装符合剧情,导演也欣赏,但是未必合适演员的形象特质。服装与演员良好的结合,是舞台服装设计必须思考的问题。杨丽萍《孔雀》舞剧,结合她的纤细形体,加入夸张的色彩,以及舞蹈特有的动物元素,设计出来的舞台服装产生了强烈视觉冲击力,是设计作品的典范。
以“舞台”为标的物的设计,舞台设备、灯光、布幕、音响、演出道具。它们影响着角色的外部形象,没有光的配合,整个演出将会黯然失色,平淡而无味。舞台布景需要灯光来渲染气氛。在2013年cctv 春节 晚会的舞台表现中,加入大量的灯光设计,同时配合情景服装,给了全国人民一个全新的视觉享受。
4 舞台服装设计中材料的运用
服装材料,可以各种全新的面貌出现。柔软型面料可任意塑形,产生的线条柔顺,优美。硬挺爽型面料制作的服装立体丰满,外形膨胀,视觉面积大。光泽型面料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七彩的光芒,炫目灵动。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
打破常规的服装选材,运用人工合成材料。如建筑材料的使用;有石头、木材、金属条、各色玻璃等。包装材料的使用;卡纸、塑料、喷画等。植物材料的使用;新鲜的花朵,风干的花束,植物的根茎,树叶等都是很好的舞台服装选材。对面料进行改造,运用材料的多次缝制粘贴及 刺绣 色彩的搭配,化学腐蚀抽纱烂花改变面料的质感。使面料形成不规则,不对称,不完整的破烂质感,会给观赏者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意味。
5 舞台服装设计中解构主义的表现
从结构到解构,是时代发展审美的新趋势。因为它充满个性,富有生机,聚集表现力受到推崇。解构主义是建立在对传统空间结构的怀疑基础上,设计重新分解,完全背离服装人为的穿着理念,变构重建从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考虑舞台服装设计的理念。毫不犹豫的摧毁传统,以现实感、随意感,以自由的心态,采用扭曲变形,折皱拼接进行混搭。使舞台更具活力,表现更有张力。同时加入建筑、雕塑的空间元素,脱离服装原有的人体工程结构,看似凌乱无形,却充满强烈的生命力。服装体积巨大,外形怪诞的解构主义设计更能在舞台上独树一帜,受到观众的喜爱。
6 舞台服装发展现状及趋势
舞台服装设计的现状,舞台美术设计从简单幕布式搭台布景,到立体化实物化并运用各色幻灯和电子激光,逐渐形成舞台设计的潮流。以往舞台服装单调的款式、过时的色彩、保守的造型,都不能满足现在舞台美术设计的需要。多样性、时尚感的创新意识,融合社会 热点 话题,将娱乐大事件、影视大片等观众关注的内容融入服装设计理念中,对创作意图至关重要。观众能直观的欣赏到更为前沿的流行元素,使舞台服装融入舞台剧中。
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著名品牌的企业生产舞台服装。而在中国单独设计生产舞台服装的公司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为小型工作室制作完成,缺乏系统完善的品牌竞争。我国舞台服装无论是在艺术表现力还是美感上远远不及欧、美、日、韩等国。发展我国的舞台服装设计要结合中国元素。我国由多民族组成,设计素材源源不断,坚持特色文化并可借鉴国际化的理念。总之,舞台服装设计要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发展实用类服装起到了导航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将是众多服装设计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希弗瑞特.时装设计元素:调研与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2]潘健华.舞台服装设计与技术[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吕志昌.影视服装设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马蓉.服装创意与构造 方法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 如何进行服装设计 》
穿什么衣服才美?服装设计师有一句 名言 “能烘托你的自然美,又能适当掩盖你的不足的衣服,就是适合你穿的美的款式。”这就告诉我们服装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来设计,选择“得体”的衣服。
一、服装的造型美
服装的整体造型,即服装的轮廓,来源于人体,是外部造型同内部结构有机的结合,它是服装的总体风格。根据现代服装的流行趋势,设计师们在表现人体自然美突出个性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夸张修饰,调节服装的肩宽、胸围、腰围、臀围、衣长等,从而形成风格各异的造型效果,通常有以下几种造型风格。
X型,是以人体肩宽,腰细,臀围大的特征,而设计的贴合人体曲线的服装,充分体现女性姿态的自然,这种造型被人们广泛地接受,也是连衣裙的主型,适合理想体型的人穿着。
A型 ,通过分割、修饰肩宽、夸张下摆,整体造型上窄下宽,如由四片、六片或八片上下大裁片衣缝合的喇叭裙。这种造型稳重、端庄、走路时,线条自然变化无穷,给人以飘逸之感,受到青年女士的青睐,适合于臀部较窄的人穿着。
H型,通过放宽腰围,从肩端处直线垂下,具有整洁、利落、轻松随和、自由的感觉。穿着这种造型的连衣裙,走路时,裙身与腰部,臀部若离若现,产生一种朦胧美,韵味顿生,腰围大的人穿着,能掩盖其缺陷。
T型,采取夸张肩部及袖山,然后向臀部方向收拢,装饰上身,简洁下身,增强了挺拔感,使优柔的女性,增添了男子的洒脱,阳刚之俊。
二、服装的形式美
人体有美的,也有不美的,上帝没有给每个人都造成一个理想的身姿,服装美通过形式美的规律来表现人体的自然美,运用比例,均衡,分割,视错等到来弥补体型不匀称的缺陷,使穿着趋近于比例美。
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是构成形式美的主要规律之一。
统一在服装上主要指型、色、面料相互协调和谐。
变化造成一显著对比的感觉,其特点是生动、活泼、有动感。变化手法很多,常见的有省道的转换与分割,不同原料的搭配利用等。
统一必须适度,否则就会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平中求奇,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服装才有生气。
对称与均衡,有服装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将对称与均衡综合运用,即能取得稳重、活泼的艺术效果,在对称中变化而产生动感。
视错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使人的视觉造成与外界事实不一致的感觉。通过点、线、面的装饰及分割,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一方,突出其长处,遮掩短处,达到趋近于比例美的效果。
旋律,主要指服装各种工艺线和色彩,有规律,有组织节奏变化,引诱目光可以产生旋律感,目光从一方移动到另一方,使造型上有运动效果。
三、款式,色彩与体型的和谐美
面孔,在设计上起着焦点的作用,领子是最易于吸引人们视线的部位,它的造型,直接影响着面孔。
例如,圆脸型的人,不宜穿一字领,圆领或领上有花边的上衣,因为,水平线把注意力吸引致横向,产生宽大的感觉,瘦脸型的人不宜穿领口长而尖的“V”型领,或长驳头西服领。因为这种领型引起的视错,会使人感觉到脸型越加瘦长。又如,身材高瘦的人,要减少直线分割或常有直条的图案,套裙会增加你的宽感,使你体态匀称,倘若上下略有色差,效果更佳。瘦人不宜穿过紧或过松衣服,穿连衣裙最好有腰带,袖子采用泡泡袖,胸部用花边做些修饰,臀围小的人宜穿百褶裙,在圆摆裙,有丰满之感。
胖人的款式要简洁,繁杂多样会显得臃肿,对于横向线条,图案及灯笼袖,蝴蝶领结,领花边,过量的衣褶,都应避免使用,上下身不能使用强烈的对比色,否则,上下身分成两段,显得越加短胖。
为了表现体型,突出个性,选择颜色很有讲究。红黄橙几种有代表性的暖色,有兴奋、热烈、温暖的感觉,它能给人的精神振奋之感,因此,适合于冬季服装。黄色调的服装,皮肤细白的穿着,能产生极好的效果,如果肤色比较粗黑,色感应选择较深沉的土黄色,或黄灰色。深绿、青、紫等到冷色,有沉静,高雅的感觉,适合于夏季服装,绿色调服装,肤色较黄或较黑的人穿着,会产生单调感,而孔雀绿,橄榄绿,暗灰绿则可以广泛用于服装中,青色是希望,智慧的象征,适合我国人民的肤色。
暖色,明快热烈,有扩张之感,冷色,沉着,稳重,有收缩之感,有服装的配色中,要很好了解色彩,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能发生的作用。一般说,深色有收缩感,浅色有膨胀感,体瘦的不宜穿深色和冷色的衣服。反之,体胖的人不宜穿浅色和暖色的衣服。任何肤色穿白色和浅色衣服,效果都比较好,因为它反光,使你的脸更富有色彩,具有生气。
黑、白、灰三处无彩色,在服装中被广泛运用。白色,象征着纯洁,朴素。白色与个性强烈的颜色拼在一起,会显得活泼,年轻与泼辣;黑色,坚实,庄重,黑色服装更有精神,表现出摩登与高雅;灰色,象征着中庸、温和。在服装上与艳丽的色彩配合,既能起到稳定色彩跳耀的效果,又能衬托其色彩,更加漂亮,如灰色常有色彩倾向,显得格外高雅。
四、服装的装饰美
服装造型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它来源于人体,又能改造人体。
省道在造型中具有重要地位,如肩省、腋下省、腰省等,它的作用表现为适应人体曲线变化的需要,同时又可以利用省道的变化,获得造型上的分割效果,起到装饰的作用,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装饰方法:
扎明线,是利用线的粗细和变化,起到装饰效果,它有一种流畅、明快、典雅的感觉。
打褶裥,采用不同褶裥打法,能产生动与静的感觉。如对褶,有一种静止,稳定的感觉,而百褶和飞边,便产生一种动感。褶裥在服装上,不但便于人们活动,而且直接产生富有无穷变化的线,形成不同的扇面,时合时张,富有情趣。
补绣、刺绣,补绣,也叫“贴布绣”,是利用零碎布料拼成各种图案。这种效果,概括简洁、装饰性很强,刺绣的手法很多,不同技巧者有独到之处,采用的面料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
手绘,在服装上,用不同的涂料,染料手工绘制,多彩用中 国画 的一些技法,如:工笔、写意等,其特点是色泽质朴清淡,浓郁雅丽,浓淡变化无穷,其效果是手工印花和机印无法达到的。
此外还有镶色、镶花边、镶条等到多种手法。现在人们更加注意腰带的装饰性。一套新颖的裙装,系上合适的彩带,使人体外形富有曲线,充满活力,会显得更加窈窕多姿,并能使人体的比例得到调节,倍添美感。
纽扣,它不但有着实用性,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人称它是服装的眼睛,你千万不能忽视其作用。
五、服装的朦胧美和流行美
服装的魅力,表现在似露非露之间,给人以联想,产生一种美感。
在款式的表现上,如直身裙和一些宽松裙装,造型上,从肩端处直线垂下,似乎没有表现出人体的形体美,但随着人体的活动,柔软宽松的衣裙,与肉体若离若现,使形体间接地显露出来,便会产生一种朦胧感,又如旗袍是以人体结构为基础的紧身式,穿着之后,随着人体的起伏形成清晰流畅的曲线,随着活动,使旗袍一张一合。把腿部处理在露与不露之间,显露出的腿部线条,把人的视线移向整个腿部,产生一种特殊的韵味。
服装的流行美,符合了时代的潮流。服装随着科学文化的进步,制衣工业的发展,与人们求新的心理需求而变化,流行着。它也受到世界重大事件的直接影响。
服装变化总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调。如裙装,这几年流行长裙。过几年又流行短裙,不是紧身,就是宽松。这是因为人们都穿式样近似的衣服,就会产生厌倦心理,为了脱俗,人们就开始寻求另一种式样,一旦这种式样普遍被人们效仿,就会继而流行。
随着社会的变革,妇女要求同男性一样,在社会上奋斗,拼博,追求,表现出男性的某些气质和风度。同样,服装也受到这种影响,女性服装开始追求男性化。
人们使自己爱美的心理得到满足,推动着服装设计周而复始地变化着,流行着,流行美就在这个潮流的和谐之中。
为使你穿的仪表堂堂,更好地体现出女性富有的魅力,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灵,来进行美的探索,美的追求吧!
参考文献
[1]王蕴强,马玖成.色彩・服装与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浅谈服装设计风格 》
摘要:本文对服装设计风格先作源头阐述,再结合大师作品对该类设计风格进行分析,试图从文化、艺术角度挖掘服装设计的风格与内涵,并赋予其实用价值。
关键词:设计;风格;服饰
作者简介:黄鼎奇(),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J523[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2-2139(2011)-21-0126-01
服装设计风格是指服装设计作品从总体上看,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达到了统一的效果,其外观造型独特、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纵观世界流行服饰史,服装设计风格可以说多种多样。如:东方风格、古典风格等等。风格经过历史及审美的积淀,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经典的服装风格将永存。当今服装发展最显著特点就是风格多元化,因此作为现代服装艺术的诠释者,要充分了解各种服装的风格与内涵,这样才能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
一、东方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自然、朴素、含蓄的服饰印象。
东方风格主要是指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服饰文化为背景的时装主题。东方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中国的书法、绘画,日本的书道、浮世绘等艺术形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就服饰造型形态而言也是非常丰富的,典型的式样有中国的唐装、旗袍,日本的和服,印度的沙丽等。如: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是一位具有东方情愫的服装艺术大师,他的设计充满东方的禅意,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精神,融合了东西方文化之精髓,尽情抒发玄奥的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
二、古希腊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简朴、单纯及优雅之感。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欧洲古典服饰风格的源头。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不仅在建筑、雕塑、哲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同时也创造出了无与伦比的服装式样,其造型优雅轻松、和谐自然,没有丝毫的奢华和矫饰,被世人称为是古典造型完美的典范。进入21世纪,人类开始对生态环保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古希腊服装自然的造型、披挂的方式、流动的线条、单纯的色彩正吻合了人们渴望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如:法国时装设计师玛德琳•维奥内特被称为是“设计师中的设计师”。她的设计具有古希腊风格特点,注重雕塑感,反对紧身衣等填充,体现女性自然身体曲线,松弛、浪漫和优雅。
三、巴洛克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夸张、浪漫、高雅、奢华之感。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盛期是17世纪。巴洛克彻底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在艺术形式上追求享乐主义思想,突出浓重的宗教色彩,强调新奇特和极具运动变化的戏剧感。在服装方面主要是指17世纪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宫廷服饰,造型宏伟华丽、色彩绚丽夸张。如:黎巴嫩时装设计师祖海•慕拉是黎巴嫩时装设计军团的领军人物,典雅奢华的巴洛克宫廷风格形式是他的标志之一。他的设计风格特点是剪裁简洁、线条柔美,面料和辅料集尽奢华,造型上追求极致的完美。
四、罗可可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纤巧、精美、浮华、繁琐之感。
罗可可(Rococo)反映了十八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恣情享乐生活方式。它是巴洛克时期式样的延续,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巴洛克服装雄健、奔放,罗可可服装艳丽、优雅。在造型上两者都强调女性的优美曲线,追求装饰及光影的变化,在表现题材上除了有花草、果实、波浪等外还加入了罗马和东方装饰形式。如: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被时装界称为是“调色大师”。他的时装秀向来都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精美的刺绣、丰富的色彩、闪亮的配饰及华丽的蕾丝极具罗可可古感风貌。
五、未来派风格
主体印象:前卫、时髦,体现了浩瀚宇宙神秘之感。
50年代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宇宙太空的探索,人类从最初的能把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到阿姆斯特朗等人登月成功,直至今日人类能够乘坐航天飞机前往太空旅游,实现了人类遨游太空的梦想。因此未来太空服饰热潮多年来持续不断,许多表现未来主题的艺术流派也应运而生。在服装造型上,这类主题的作品具有构筑式硬质材料拼接和几何学直线运用的设计特征,彻底否定了传统造型的构成方式,强调简练的设计语言,材料运用比较丰富。
如:英国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克奎恩的设计理念匠心独具,在面料的选择上常用许多新奇的高科技面料。他的未来派时装设计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仿佛置身于宇宙星际之间,令人惊异难忘。
六、朋克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以一种强烈的、刺激的、恶俗的前卫服饰倾向。
朋克(Punk)最初是指一种摇滚乐,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并且很快在英美两国得到了蔓延。当时由于二战后上世纪工业危机,社会下层年轻人对生活现状不满,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他们用自己特立独行的装束风格彰显自己,提倡“性和颠覆”表明与主流文化的不同,最终形成了朋克风格。朋克服装风格在设计上,多以异国、异教服饰为设计元素,强调奇特和个性。在装束上不拘一格,如:有废旧的垃圾、金属、骨质品等,在图案的选择上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如:人骨头、蟒蛇、毒蝎等,在发型上也很怪异,如:常见形式有光头、染发、纹身等。
如:英国时装设计师维维安.维斯特伍德被时装界称为“朋克之母”。她设计的服装具有强烈的后现代反叛精神和独特的创新意识。她颇能掌握时代精神,将叛逆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她极强敏锐的洞察力和敢于突破传统陈规的胆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和着装方式。
七、解构主义风格
主体印象:给人一种反对称、反完整以及打破原有成规的服饰印象。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可理解为有分解与构成结构的含义。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所提出的一种哲学理论,波及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哲学、文学、建筑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在服装设计领域解构主义风格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80年代开始传播。特点是把原有服饰结构进行破坏和重组。在造型上避免出现常规完整的对称形式,结构后的结果体现了服饰疏松零散、支离破碎、变化层出、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比利时时装设计师马丁•马吉拉被时装界称为解构怪才,“解构主义大师”。他一向以解构及重组衣服的技术而闻名,他锐利的目光能看透衣服的构造及布料的特性。他的每件作品背后都隐藏着无穷无尽的 想象力 。
参考文献:
[1]21世纪国际时尚品牌礼服,主编:华梅,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北京,。
[2]时装设计艺术,主编:刘小刚,中国纺织大学,上海,。
有关浅谈服装设计论文范文推荐:
1. 浅谈服装营销论文范文
2. 服装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3. 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4. 服装设计学习报告范文
5. 2016服装设计学习报告范文
6. 服装设计管理论文
7. 浅谈服装销售毕业论文范文
什么是美如何提升审美论文如下: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评判世界上的存在。审美也就是有“审”有“美”,在这个词组中,“审”作为一个动词,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一定有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
而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观,可以考虑以下这几个方法:
1、从文学基础学起,博览群书。
同时多借鉴参考别人对艺术作品的探讨和评价,在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去感受和发现美的东西。慢慢,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就可以提高了。
2、想提高审美,多去一些展会。
例如画展,花展,艺术品展等等,这样对提高审美,提高品位都是会有很大的提高。
3、要有良好的学识。
博古通今,放眼全球。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情感,内在的修为。对行业有很高的认知。多学习,多经历,多观察,多比较,多体验,多了解。才能更多更好地提升自已的审美标准!
4、多留意身边细节。
审美是个人对美的看法和标准,要提高对美的认识的标准,首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留意生活中的美。也可以多看看油画等等的艺术品,或者优秀的摄影作品,提高对美的认知。
5、那就花钱学习化妆,穿搭。
多去高档场所观摩众人的消费模式!如果是说提高内在的审美能力,个人觉得没有任何捷径,多看书,多运动,多旅游。做一个有规律有原则少说多做的安静人。剩下的都交给时间,沉淀下来得都是你的内涵,和审美!
6、深入观摩了解时下流行的服饰。
的美的东西,美人,美景,美的设计,研究的多了,看得多了,对时下的审美就有更好地理解了,也就提高了审美标准了!
多多观察注意生活中的美好物象和漂亮的画面,脑子里不断储存美的艺术形象和美术概念,才能提高审美的观念。
古代女子教育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其中的德育是最主要的内容。古代女子德育所围绕的内容一般是能够侍奉父母公婆,顺从丈夫,治家教子的贤妻良母着一培养目标进行的。”与男者学业与外,志于四方“不同,女子为学“正洁于内,志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这里也能看的出中国古代女子教育重点是在德育上面。智育较之相比似乎微乎其微。但也值得我们今天来共同探讨智育包括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要素。而中国古代女子智育教育基本上是处在日常文化书算的蒙养教育水平。而社会上对古代女子是否有必要接受读书识字教育,是否需要发长聪明才智,也存在较大争议。反对女子读书识字的一派理由是“妇人识字多诲淫”“女子无才便是德”不过正统女教占统治地位的 意见还是主张对女子进行基本的文化书算教育。首先,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相夫教子,治家理财的能力。所谓“只愿女儿粗识字,酒谱茶经相夫子”清带陆世仪说的更直接“教女子只使之识字,不可使之知书义。盖识字则可理家政,治货财,代夫之劳。若书义则无所用之。其次,女子应当接受读书识字基本教育可以利于明礼修德。李晚芳就指出“读书则见礼明透,知伦常日用之事对女子是否发展聪明才智的争论和对德与才关系的认识是紧密相关的。古代对“才”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侧重欲诗文词曲方面的才华,或琴棋书画方面的才艺;另一种是为一般的聪明才智。才艺多为古代女子教育所屏弃的。明清时期流传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语便集中的反映了这种心态。尽管孔子在很早就把女子教育列入“治民之本”一般早期女教读本从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发展女子的聪明的态度还是比较宽容的。在春秋时期女子教育也的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妇女的才智也得到教多的发挥,手到社会的褒奖。如齐侯之女齐桓工之夫人卫姬就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成就。卫宣公之女,许穆公的夫人许穆夫人就在政治和文学艺术当面取得很大成就。班超《女诫》“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虽包含了对女子才能的轻视,但也突出了妇德并为一概反对妇女成材。在封建社会后期,“才”的地位随礼教日趋严密而相应下降。明末清初的《智慧篇》中就有“治安大道固在丈夫,有智妇人胜于男子”《才德篇》也提出“男子有才便是德,斯言犹可;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非”。总体上说,传统女子教育并不强调女子“才明绝异”,但要有利于男子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女子才华和行为还是与于肯定。刘向《列女传》树为典范的各类才华超群的妇女,亦为后代女子教育所推崇。就是在清代,也不否认“古之贤女,贵在才也”。不过他也强调女子的聪明才智一旦超过三从四德以外时,便立即要受到压制。虽然在古代也出现了很多有才之女,但总的来说,对普通女子而言,智育包含了呢哦容还是少之又少的。文化书算教育,在灌输妇德为主的古代女子教育知识占从属地位,但作为学习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不容忽视的。严格的来说,这也是一种知识教育,知识处于出血打基础的层次较为浅薄,更为系统,高深的知识教育,只为个别家境优越“秀慧通”书的女子保留一条深造之路《女孝经》唐代《女孝经》曾提出“佐君子以智“的主张,并强调了女子亦”有聪明贤哲之性,习之无不利,而矿与用心乎“但是正统女教对女子的培养方面始终没有起色问题的症结在与,古带女子的学习没有系统深厚的知识基础,有脱离社会实践的磨练,培养;增长才智,有从何谈起?女子教育读被多停留在对早期才行高秀女子的颂扬,而提不出任何发展女子才智的切实措施和步骤。随着社会对女子束缚的加重,后期不副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重视女子才智教育的氛围。于是按照正统的女子教育蓝图所塑造出的便只能是用与家庭宗教的小智慧,或教养出无数俯手听命盲从顺服的家庭奴役总之,在古代女子教育中,智育基本处于识文断字,文化书算的启蒙阶段,知识被看做是应付日常家务和进一步学习礼法进行妇德教育的从属手段。在系统知识和培养才智能里方面存在重大的空白和缺陷,的确十分低下。
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论文正文要点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我之前看到过的有关资料,你看看再分析下,在结合一起修改,古代的: 优点:比较能吃苦耐劳,善于做家务及照顾家人,责任心强,对长辈孝顺。 缺点:过于保守,逆来顺受,缺乏独立性,总是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内。 现在的: 优点:思想开放,能够独立自主的工作,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和权利。 缺点:有时过于自由化,过于忽略照顾家庭的任务,有时思想容易偏激。 据国家统计局与民政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的离婚案以每年的速度在递增,这一方面说明现代人的自由度大增,乐观者甚至这样说:婚姻自由,蛮有搞头;另一方面则说明现代人的责任感与耐心下降,我的生活我做主:谁不满就提,合不来就离。 其实离婚也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我国古代亦很早就有,卓文君和秦香莲就是具有代表的两个例子,但结局却是完全不同: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和好如初,秦香莲与陈世美一拍两散。 现在我都不得不佩服卓文君确实是个聪明的女人,她至少很懂得男人的心理,还很会对症下药。她丈夫司马相如做了大官后,就很少回家,最后甚至几个月都没有消息了。她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事了,因为现在的丈夫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属于自己的人了,就司马相如如今的地位,用现在的话来说,即使他不去找别的女人,别的女人也会来找他的,这样下去离接到休书也不远了。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她很愤怒,想当初鬓磨厮守的快乐时光,还有丈夫对自己的承诺,怎么能这么快就忘了呢……但她很快便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她可不想学别的女人一哭二闹三上吊,她清楚只有得到男人的心才能得到一切,她决定用自己的温柔与智慧留住心爱的人。思考了一夜,给丈夫写了封足可以流传千古的情书,全文如下: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怎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六月伏天摇扇我心寒,五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四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接到卓文君的来信,是看了又看,回忆起昔日的恩爱,心中惭愧万分,遂与她重归于好,从此更加亲密恩爱,被后人传为佳话。今天仔细品味这篇文章,里面充满的幽怨之气尽化作片片柔情,让人不得不产生怜香惜玉的感觉。 秦香莲则属于典型的女权主义者,追求的是和谐平等的婚姻,在“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里并不多见。她不甘心连一封休书都没有甚至没有任何说法的离婚,所以她不认命,最终告到包老爷子那里,要讨个公道,这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重婚诉讼案了。要放到现在,在如此条件的诱惑下恐怕想做陈世美的不在少数,“清官难断家务事”啊!所承担的后果最多也只是受舆论的谴责,算不得什么大罪,弄到最后被包老爷子一个“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理由给铡了,身首异处,真的很惨!我倒不是要替这个负心人翻案,相反还很痛恨这种不负责任的人。对于陈世美本人,历史虽没有盖棺定论,却因不得民心弄得声名狼藉,恐怕永世不得翻案。但我却也不赞成秦香莲的这种做法,既然感情已逝,强求也没有用,最终自己什么也没得到,只留得个千古怨妇的薄幸名!我相信这并不是秦香莲想看到的结果,她只不过想证明这个男人究竟还爱不爱自己,可惜最终知道结果也晚了,可悲!对于这桩案子,产生的影力响倒不小,我甚至感觉后来的“一夫一妻”制度的制订都与此有关。 我不反对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也认为她们的追求都是对的,所以我很早就学会了做饭,还有经常多做家务,没事给别人带带孩子,为将来相妻教女做准备。俗话说男女有别,他们生理结构不同就决定在这个社会的使命不一样,强和美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男人的强和美表现在阳刚,女人的强和美表现在阴柔,绝对的平等是毫无意义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女性这半边天扩大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如果对某些形式的东西太在意了、过分追求只会矫枉过正。男人可以烧饭带孩子,你也不必强求自己一口气将煤气罐提到五楼吧!互相包容、和谐平等、共同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个女性,在面临爱情、婚姻、家庭时是选择要做卓文君,还是秦香莲,我想不会很难……“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行不露趾,笑不露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等等这些条文和规则将古代的女子深深的束缚着,如同一座古老的宅院,里面装着的是一些黑黢黢的影子! 中国五千年的封建时代,五千年的为了解放的等待,女子们在思想上的那种渴望得到平等的愿望只有在今天这个应该算是比较开放的年代而得以实现。现代的女孩子自然是不会再有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等条文的束缚和制约着她们的行动,她们的行动已经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包括她们的思想,行动,言论,自由,婚姻,工作,装饰等等一系列的情况的变化! 那么现代的女人和古代的女人究竟有那些不同的地方呢?我们还值不值得去提倡老祖宗诠释给女子们的那些老的法则呢? 其实这个社会的一些自然状态还是和以前的社会一样,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我们生存的地球还是和以前一样,当然我们的女人也还是和以前一样也没有太多的改变,我是说在外部的特征上。唯一变化的就是这个思想。我们经常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老封建,老古董,说的就是这个人的思想顽固不化,保守不前进!那么我们今天的女人的思想难道就一定是很进步和一点保守和封建都没有的吗?不是的!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这些文化已经在我们现代人尤其是女性人中间根深蒂固了,可以说大部分的中国的妇女在思想上还是处于一种比较保守和传统的状态。你不能对一个已经结了婚的女人随随便便的和她有什么暧昧的关系,如果是发生性关系,那就是有违伦理和正统了。这种现象在古代是不行的,在现代也还是不行的,除非你是和一个妓女发生关系!来源:() - 古代女性和现代女性之略谈_猫咪_新浪博客 现代的女性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工作上她们会和像男人一样去要求自己,也就是说在生存上她们希望自己的能力和男人一样,没有区别!而在古代,一般的都是“你耕田来我织布”的这种分工形式,因为女人的身理特征和构造决定了女性只能从事一些轻微的工作,而男性则是重的体力活。但是现代社会不同,在好多的工作中已经不是由力气来决定一份工作了,靠的更多的是脑力即智慧!女性的智慧从来不差于男子,可以说中国的女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也是最具有感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在这一点上,现代的女性所接受的工作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古代女性的范围了! 爱打扮是女人的天性,也就是爱美。每个女人尤其是妙龄少女都想在他人的面前展露自己丰腴的姿态和曲线,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去表现呢?关键还是在衣着打扮上。在古代,你就不行了。长袍马褂,同时还裹着一个小脚,人还没有结婚就已经看起来像个老太太了,所以女人的这种外在美就得不到很好的绽放了,同时她们追求美的权利也被一些文人用笔墨给束缚了。但是现代的女性就是幸运儿了,一切的美都在华丽和个性的衣着上得到和好的挥发,她们有追求美的权利和自由,她们能够用这些静的东西来使自己的生命显得活跃起来,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吧! 丈夫死了,女的就成了寡妇,比如你们是昨天结婚的,今天丈夫死了,女的同样要首一辈子的寡!不说是一种悲哀。漫长的时间,心灵上得不到一个关心她的人的抚慰,连最基本的自然属性都得不到了,那么她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理由了!现在我们提倡婚姻自由,丈夫死了,你可以去改嫁,可以和其他的爱你的人组建一个家庭,这也是人性的关怀! 古代的女子是可怜的,她们有的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而香消玉陨;在孤独中坠落自己年轻的光华,在厮首中丧失最美的容颜。可以说作为那个世界的她们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吧。所以说今天我们的女性,你们是很幸运的,你们没有理由不去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
摘要:战后由美国主导制定的日本宪法规定了男女平等,保障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使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就大大增加。通过对战后日本的女性教育政策的制定、女性教育内容的变革、女性教育课题的变迁以及日本女性教育会馆的职能贡献等展开论述,概述战后日本女性教育的变迁历程。关键词:日本 女性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课题 国立女性教育会馆一直以来,由于日本社会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学校贯彻培养“贤妻良母”的教育思想,女性教育就集中在妻子或母亲角色延伸的领域。这样就制约了日本女性的全面发展,更是妨害了她们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是,二战以后,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女性教育的立法与政策,为女性受到正规教育提供了保障,女性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一、战后日本女性教育政策的主要动向战后,日本女性教育政策标杆性的动向为:全国地区妇女社团的成立及大会的召开;文部省妇女教育科的成立;国立女性教育会馆(NWEC)并开设女性讲座。1.全国地区妇女社团的成立及大会的召开1945年,日本教育局发出了《关于成立与强化妇女教育机构的通知》。日本作为战败国,要建立新的民主社会,而女性在地区民主化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得充实女性的学习机会,因此日本出台了关于成立与强化妇女教育机构的政策。1951年,日本独立取得之后,在妇女教育工作者研究协商会上,“妇女教育”一词再度出现在日本文部省的政策中。1952年全国地区妇女社团联络协商会成立。1975年,召开了以国际妇女年为主题的日本全国性大会。参加此次大会的只有民间社团,并成立了国际妇女年联络会,会员有6000万之多。此联络会的成立,意味着在以后的各种提高日本女性地位的运动中,该组织将发挥重要的作用。2.文部省妇女教育科的成立1961年,妇女教育干事办公室从日本文部省的社会教育科内独立出来,成立了妇女教育科。1962年,社会教育局召开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妇女教育科承担起了家庭教育事务。对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当时,日本的男性和女性都认为由妇女来承担家庭教育事务是理所应当的。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家庭教育应该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他们提出,家庭教育应由负责成人教育的社会教育科来承担。从1964年起,文部省开始对家庭教育的学习班实行补助,并积极推行有关家庭教育的各种措施。 3.成立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开设女性学讲座 1971年,日本文部省开始筹款建设国立妇女教育会馆,1978年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NWEC)正式落成。1980年,正处于第“联合国妇女10年计划”期初,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首次举行了女性学讲座。国立女性教育会馆组织的女性学讲座的特色是:3年为一期。全国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大学和各女性研究机构的学们聚集一堂,就如何推进女性学的发展展开了讨论。从1996年起,日本国立女性教育会馆正式启动了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课堂教学之外,国立女性教育会馆还积极主动与女性学方面的研究者们共同合作,试图把女性学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相结合。二、日本女性教育内容的变革纵观日本女性教育内容的变革,是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发展的。
就业性别歧视依然严重 2010年03月22日09:32工人日报王瑜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显示:九成以上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有性别偏见,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 女性就业遭歧视依旧 “应聘时男女有别的情况是肯定的。”今年毕业正找工作的大四女生小陈告诉记者,“有时你投出去几十份简历,都没有回应。而男生收到笔试的机会明显比我们多。” 相较于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论坛)待遇也没好多少。某高校获硕士学位的女生小万也遇到类似难题,“有时用人单位就直接告诉你,对不起,我们想要男生。还有的不明说,最后录取时发现全是男生。” 程虹刚应聘完一家大型国企。她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企业却以工作需要常出差,女性出差不安全为由拒绝。程虹很难过:“为什么女性就不能独自出差呢?如果社会治安良好,女性自然也可独自出差了。为什么社会的安全成本却要女性承担呢?” 面对女性求职者的不满,一些企业也有苦衷。一家企业老总直言不讳,“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女性入职,难免结婚生子。到时不能辞退,加重了其他员工负担。同样工作,男女都能做,我们当然愿要男性。”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小刘称,有些单位对女生的“歧视”较隐蔽,比如若要求男性是本科生,女生就得是研究生或担任过学生干部等。同等学历条件下,女性所获岗位及薪酬不如男性。 郑粉莉表示,有些用人单位明确“男性优先”,有的招聘简章不明写,但授意工作人员“只招男性”。还有用人单位提高录用女大学生标准,对其设置比男生高的各种聘用条件。 女大学生的求职承诺 “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感觉。所以,五年内保证不恋爱;五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五年内不结婚;五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五年内不生孩子;五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四十五岁以后的事了吧,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一则网络流传的女大学生求职承诺,调侃的是一些用人单位对女性求职时存在的偏见,折射出的则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女性求职时所面临的困境。 在用人单位眼里,女大学生是高成本劳动力,女大学生尤其女研究生在毕业后,可能很快就面临结婚生子问题,用人单位对此颇有顾虑。统计数据也显示,男性婚后的业绩往往比婚前好,而女性婚后的业绩却往往比婚前差。这说明,女性婚后在家庭方面占用的时间多了,请假多了,从而影响到业绩;而婚姻家庭带给男性的却多是责任感和动力。 20%单位拒招女生 在一场人才招聘会现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大四女生,多数女同学表示,在求职过程中,女同学通常要面对比男同学更多的“壁垒”,甚至很多女生就直接被“PK”掉了。应届毕业生赵彤抱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愿意要男生,女生只能望洋兴叹。” 《中国妇女报》总编辑助理冯媛对女性就业作过一项调查,她认为在职场上,女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必须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人们常常会认为,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个人问题,比如不漂亮,不自信之类,不少女性自己也会这么认为,以至出现有女大学生拍写真集之类的另类应聘手段。可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女性素质不够高,而在于当下的社会心态。”冯媛说,“20%的单位因为性别问题把女生挡在门外。” 因此,她认为在就业问题上,女性应该团结起来,以群体的力量抗衡千百年来的偏见,为女性争取一片公共空间。 麦可思的研究也发现,在薪资上存在对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普遍地、明显的歧视。女性应届大学毕业生本科的月薪比男性同类群体低316元,高职/专科月薪比男性低286元。即便是女性占多数的专业、职业和行业,女性薪资也明显低于男性;在女性薪资最高的职业,平均来看也是男性薪资略高于女性。 支招应对性别歧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报告(二)_2010-05-26 女性就业隐性歧视现象比较突出 吉林、广西、陕西、天津等地政府都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妇女劳动权益。但是,受金融危机冲击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妇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妇女就业难度大。同时,劳动力市场存在隐性性别歧视现象,在男女同样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女性求职难度大于男性,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对突出。 安徽省政府在汇报材料中指出,《就业促进法》实施以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状况有所改善,用人单位很少对求职者直接提出歧视性要求或直接以女性为理由拒绝录用,但在实际录用过程中,用人单位仍然倾向于男性和非育龄期女性,甚至以不成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 女性面临的隐性就业歧视现象在多个省区市的执法检查报告中都被重点提及,而且涉及的女性群体比较广泛。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在 自查报告 中明确指出,面对人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妇女受到隐性就业歧视的现象较为明显。除第三产业外,女性就业普遍存在困难,而且越来越向“隐性歧视”方向发展。女大学生、女研究生就业也存在同样问题。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自查报告中指出,女大学生就业受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失衡、就业期望与需求的错位、社会对女性就业歧视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影响,就业难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 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落实不到位 为进一步维护女职工劳动权益,山东、黑龙江、吉林、广东等地不断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将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纳入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中。但是,由于女性在就业市场仍处劣势,加之我国用工制度还需进一步规范,女性特殊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仍然突出。如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在自查报告中指出,2009年全省女性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全省执行女职工“四期”保护的企业仅占。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的自查材料显示,当前广东省女职工劳动权益纠纷案件中,因女职工“三期”保护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占相当比例,用人单位往往采用多种手段变相逃避其对“三期”女职工依法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如将不得结婚、怀孕作为合同条款写入劳动合同,或拒绝报销生育费用,或以企业生产经营自主为由对“三期”内女职工调岗降薪。 湖南、山东、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多个省区市的执法检查情况显示,由于用工制度不规范,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女职工“四期”保护落实不到位、劳动安全保护不足等妇女劳动权益问题普遍存在。 此外,即使签订规范的用工合同,一些企业也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而采取措施,迫使女职工请求辞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自查材料显示,虽然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不得随意辞退,但是有些单位却以不适应原岗位要求等名目,通过恶意给怀孕女职工换岗、变相降低工资、产假后不安排工作岗位等方式,迫使女职工请求辞职。安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安徽省政府在汇报时表示,这类情况在劳动仲裁时取证相对困难。 生育阶段权益保护是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多个省地市的执法检查情况显示,生育保险因其立法层次低,未能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一起纳入强制征收范围,推广难度大,收缴率比其他社会保险更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覆盖面较窄,无法有效保护女职工合法生育权益。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自查报告中指出,山西省非公有制企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为职工交纳一至两种社会保险,生育保险交纳率在五险中最低。汇报材料显示,2008年湖南省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女性从业人员。甘肃省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达到万人,占全省女职工总数的26%。 此外,山东、安徽等地在汇报材料中指出,个别企业单位虽然有缴费能力但恶意拖欠生育保险费用,致使女职工的有关生育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大量的改制、破产企业的生育保险接续工作难以落实。
德国职业女性的生存现状 在描述美国职业女性如何才能进入德国商界时说:“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德国仍然是一个男性统治的国度。因此,你要多花费一些时间才能得到你的德国同事的尊敬。” 作家兼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 Hall)描绘了同样的景象:“德国女性在商界的地位比美国女性要低。德国的已婚女性很少在外工作,德国女性就业的比例远远低于美国女性。” 1995年,德国女性仅占据不到5%的经理职位。因此,在德国工作和生活的美国和加拿大女性会感受到来自业界男女同僚的不满,同时她们也缺乏社会联系和社会支持。 在德国政府中,女性仅占行政管理职位的25%,这一比例在欧洲居于最低之列。尽管政府也制定了一些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德国女性的前景依然黯淡。 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北美女性还是前往德国,因为德国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幸运的是,英语在德国应用很广泛,尤其在法兰克福附近的地区,因为美军在当地已经驻扎了50年。当然,像在其他国家一样,会讲当地语言仍然要方便得多。正如诺斯特博士(Dr. Knorst)所说,即使会犯一些错误,说当地的语言仍会为你架起友谊的桥梁。 “我和两位德国商人一起乘车从杜塞尔多夫去往科隆。司机让我留意一下路边城镇的名字。10分钟后,我看到路边的指示牌,称乌姆莱通镇到了。但后来我才知道指示牌上的词的意思是‘绕道而行’,这让我感到很尴尬。不过也让我们大笑了一番,感到很放松。此行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商业行为规范 商业行为规范和礼仪在德国非常重要。尽管,他们并不一定像法国人和意大利人那样要求举止高雅,相比之下,他们更尊敬和期望人们“遵守规则”。德国公司的高效、可靠使他们引以为荣,因此,他们拥有关于商业行为的正式规范也就毫不奇怪了。 克劳迪娅·A·班克尔博士(Dr. Claudia A. Becker)是德国人,任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德国语言和商业计划研究项目负责人。她建议,参加商务会议时,应该积极果断,而不是仅仅令人感到厌烦地、被动地接受。以会议时就坐情况为例,年长的人需要也得到更多的尊敬,可以坐在桌子末尾的位置,而女性也不应该让别人看轻。 其他在德国工作过的女性告诫,不要太咄咄逼人,这样会损害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一位女性提供了如下战术:与会前,问一下你信任且阅历丰富的德国同事,开会时你坐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进入会议室时,有礼貌地问一下与会的其他人你可否坐在你中意的位置上。几乎没有人会拒绝你的要求,因为拒绝这样的要求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班克尔博士提醒,相比美国和加拿大,在德国建立商业伙伴关系的速度比较慢,切忌操之过急。德国男性通常不会完全接受一位女同僚,即使其他条件都与其相当。 你怎样建立自己的信用?职业女性应坚强、不妄自菲薄。开始时,明确此次会议的目的,强调你此次行动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的意图、条件,谈判时要清楚自己的底线。发生争执时,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人们并不欣赏过度活跃的商人。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有必要随后加以强调。要注意你说话的音调。在德国,大声说话的女性比大声说话的男性更具冒犯性。切忌夸夸其谈恭维,德国人认为这样很肤浅、不可信。开会和讨论计划时不要过于心急,要学会耐心。在德国,最重要的是如何很好地完成工作,而不是强调“时间就是金钱”。 德国宪法明确规定同工要同酬 。但德国《明星》周刊最近通过组织专家对25万个工资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男女雇员从事同样工作,女性雇员的工资收入比男性少30%,而且职位越高,男女工资之间的剪刀差越大。调查结果对于主张性别平等、女权运动十分活跃的德国来说,简直就是个丑闻。但现实就是这样严峻。 同工不同酬例子多 已做到慕尼黑交易所董事位置的波腾兰尔,今年37岁,是一个儿子的母亲,她通过自身经历早就体会到德国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实。回忆当年,她与同龄的一个男生高中毕业后同在一个银行当学徒,同上大学学习经济,同读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博士头衔,更为巧合的是,他们到了同一个就职至今的企业谋求同等职位。她甚至优先于那个男生被指名与人事经理谈话,二人均被录用。但波腾兰尔没有想到,现已成为同事的那个男同学从被雇用的第一天起,年薪就高于自己,时至今日她的工资也未能追上这位同事。 32岁的玛利亚·施密特现供职于著名的柏林经济研究所,她叙说着与波腾兰尔差不多的经历。5年前,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她在一家大公司任董事长助理,当时与她从事同样工作的一位同事每年的年薪至少高于她8万马克,主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位同事是男性。 现年40岁的克吕佛女士更有几分不服气地诉说自己的故事。她从小在家就像个男孩子,帮父亲劈用于壁炉的木柴,而弟弟则喜欢帮母亲在厨房里做饭。结婚成家以后她对一般家务不感兴趣,倒是对汽车的性能了解要比丈夫强得多。她1990年开始在巴符州一家试验室工作,当时工资每月为3500马克,而后来她得知,她的男同事每月比她多挣至少1000马克,她认为很不合理,她不断为自己应得的利益而斗争。她为增长工资而争,为使用公司轿车的权力而争,以后又为配备手机而争,她的生活内容似乎离不开“争”,经过12年不间断的拼争,历经三任雇主,她依然无法达到与男士同工同酬的目的。她累了,作为掌握一技之长的工程师,两年前她不得不下决心单干。 职位越高男女收入差距越大 总体看来,在德国,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以及所处职位越高,与同级别男性相比,收入差距越大。一个在企业领导30名员工的部门经理如果是女性,她的年薪大约为77500欧元,而一个男性部门经理的年薪收入为114000欧元。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最新调查结果,女性政府官员和专业公职人员的平均收入比同等职位的男子至少要少28%。一位45岁的女性审计师年薪为42500欧元,同是45岁的男性审计师年薪为61800欧元。在企业咨询行业,一名35岁的女性分析员年收入是48300欧元,而男性分析员的年薪可达68900欧元。 《明星》周刊对人事经理所作的问卷调查显示,人事经理中36%承认,同种岗位女性比男性收入少,17%被问卷的人事经理甚至认为同等条件下女性收入会越来越少。 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男女收入差距比例平均为24%,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国的男女收入差远比德国要小。 收入差距谁之过 尽管人们都知道同工不同酬是不合理的,但谁都似乎不愿去触及这一敏感话题,更很难去改变这一状况。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是德国人忌讳谈工资收入,在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对于收入多少更是不议论、不攀比。二是雇主方的人事经理一向对劳资情况严格保密。三是女性雇员耻于向人事部门提出合理的工资要求,同时往往不了解自己所从事劳动的实际价值。另外,制定工资的人和界定工作性质的人从来就是男性,他们又特别注重诸如机械等生产资料而忽略为人服务的因素,比如大都由女性承担的秘书一职,所获收入要比大都由男性担当的仓库保管员收入要低,根源就是传统观念认为女子干的无非是打打字听听电话,而男子则在看守企业有型的资产。 女性要敢于提增资要求 柏林经济研究所的玛利亚·施密特至今还有些后悔,当初她在那家大企业供职时如果提出增长工资的要求,或许她的要求会得到满足,然而她当时选择的是沉默,她的顶头上司其实了解她的工作能力,但只要她不对工资提出异议,上司是不会主动给她涨工资的。 美国经济学女教授巴博库克经过研究认为,男子和女子对待职业和工资的态度有根本的不同,57%的男性雇员在领取第一次工资后就会向雇主方提出新的工资要求,而提出这种要求的女性雇员只有7%。按照女性思维,只要你好好干活,你的工作就会被认可,工资自然会增加。这种典型的女性工作态度使得她们期望值小,满足率高。男子把与雇主的增资谈判看成是竞技场的搏斗,紧张而又刺激。巴博库克教授敦促女性要拿出看牙医的勇气与雇主谈增资问题,虽然开始感觉不舒服,但必须去谈。 德国女性受教育程度是很高的,高中毕业生中53%是女性,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中女性占48%,而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据一项专门研究表明,女学生自律、勤奋、有韧性。由此可见,女性就职、升迁、增资的机会并不比男性差。如果女性自己认识不到这一点,不去争取应有的权利,那她不只是在降低自身价值,同时也在压低其他女性的劳动身价。 “她们在向上爬的路上比男人还男人,工作竞争往往使她们变得铁石心肠,没有同情心。”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最近,由德国《商报》委托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45%的职员——其中9%是任领导职务的女性——对女上司明显持保留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在女上司领导下,自己晋升的机会远逊于在男上司领导下。女性 又一次在职业生涯中得到了负面评价。与之相对,不信任男上司的下属非常少。 这次有1000多名德国职员参与的调查表明,对女上司的不信任感在新一代人身上也无望改变:在不到25岁的年轻人中,甚至有72%的人对女上司有看法。此外,受访者也一致认为女性在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70%的受访者认为,女性想事业有成不是那么容易。这也许正是令人对女上司抱有疑虑的一个原因。 这次调查的负责人米夏埃尔·弗尔斯特说:“女性在工作中总是受歧视,她们会传播这种不愉快的感受,让别人在工作中也轻松不起来。” 柏林一家猎头公司的总裁乌韦·舒里希特则揭示了另一层原因,他说:“女性和男同事的联系不会超出公事范围外,她们不加入男性的关系网。”而私交恰恰可以为下属的晋升铺平道路。“女人很少能成为挚友”,舒里希特这样说,但他没有怀疑女性的工作质量,他说:“为数不多的处在领导岗位上的女性的确都非常优秀。她们清楚自己的前进方向,但必须克服重重阻力才能达到目标。” 男权社会的偏见和压力让有些女性做得过火,“她们在向上爬的路上比男人还男人,”心理学家梅希蒂尔德·埃彭贝克说,“工作竞争往往使她们变得铁石心肠,没有同情心。”而同情恰恰是每个领导应具备的品质。缺乏同情心的上司也不能指望下属对他忠诚——而没有下属的忠诚,任何成就都不能长久。 根据埃彭贝克的经验,“放弃孩子努力工作而爬上高职位”的女上司最令人难以忍受,“她们对有孩子的女同事的平常言行往往过于敏感。”此外,“当女人首次晋升到高层职务时,她会倾向于把其他女性排除在自己的圈子外。”与男性不同,女性为实现目的会无所顾忌。 为何如此?心理学家埃彭贝克说,这是因为女性待人处事总是非此即彼: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没有其他可能。值得注意的是,97%的女性始终认为自己是女性间冲突的受害者。 德国汉堡经济政治大学的教授索尼娅·比朔夫对此也有同样消极的看法。她说:“女性有浓厚的竞争意识——这源于进化和争夺男人的竞争。这种竞争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共存。”因此,“公司中女性职工的比例越高,同事间的相互倾轧就越多。”因为女性缺乏客观评价其他女性的能力。 这些德国学者认为,微软、苹果电脑、英特尔和惠普这几家著名美国公司的女经理和员工搞不好关系,于是为了让员工能忍受她们的领导而把他们送去参加特殊培训。这看来并非是意外。
给你提供一篇参考文章,你修改一下或许可用。妇女地位变化大 日前,我接到来自广厦社区居委会的电话,约我写一篇文章,参加“三八”妇女节征文比赛。对于妇女问题,我觉得体会最深的是我国妇女地位的巨大变化。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奶奶和外婆,都曾缠过小脚。她们以一双小脚顶着生活的重压忙里忙外的模样,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到了我母亲这一代,妇女地位有了较大提高,但歧视妇女的旧观念,还没有彻底改变。就在我读小学时,头脑中似乎还有深深的以与女性作伴为耻的错误观念,不愿与女孩在一起,甚至不愿与女孩多说话。到了我妻子这一代人,妇女地位真是发生了难以比拟的变化。妇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重视。男女平等逐步成为现实。抚今追昔,对于我国妇女地位的巨大变化,我不禁感慨万千。新中国成立后,妇女逐步中三从四德中、从缠足陋习中、从童养媳苦难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升学、招工、提干男女平等,男女同工同酬。这与封建社会视妇女为政治上的祸水、生活上的附庸的情况,真有天壤之别。如今,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妇女在工作上、家庭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工作上,广大妇女和男性一样在事业的舞台上展示才华,凭本事吃饭,按贡献拿钱,巾帼不让须眉,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性。女政治家、女企业家、女学者,越来越多,有许多女性甚至还超过了男性。像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售票员李素丽,一身正气忠于职守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还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就在广厦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性,她们敬业奉献、创新实干,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细心,以扎实的工作业绩,令男士刮目相看。在家庭中,随着女性经济上的独立,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过去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随,现在则在家庭中也实现了男女平等。许多女性比男性起到的作用更大,她们不仅承担工作上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同样挑起重担。绝大多数女性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为家庭作出无私的奉献,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妇女在家庭的和睦、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国家妇女的地位,同这个国家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关系密切。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妇女地位还将不断提高。当前,我市确立了把台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力最足、创业环境最佳、民富程度最高、社会和谐最好的城市之一的宏伟目标。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高潮,即将兴起。广大妇女将在创业创新中建功立业,大有作为,进一步品尝男女平等的甜蜜滋味,体会“半边天”的豪迈感觉。
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发生改变,女性在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 女性社会地位的 论文 提纲之《浅析春秋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摘要:春秋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新劳动工具的产生促进了经济发展、争霸引起各方势力激烈角逐、私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文化传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女性地位也经历了重要转折。 关键词:春秋时期 女性 社会地位 春秋时期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一方面,天子以下,上自诸侯、上卿,下至士大夫、竖人,纷纷僭礼。人们对礼只是断章取义、取己所需。如《左传・僖公四年》所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晋献公想要立骊姬为夫人,先依礼进行卜筮,但卜的结果不吉,筮的结果吉。于是晋献公只取了自己所需要的筮的结果。又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卢蒲癸以女妻庆舍,“庆舍之士谓卢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直述各取所求、不顾本义之意。礼制对人们的约束力已大大减弱。另一方面,失去“天下共主”实力的周天子无力监督与统领宗法制,宗法制的严谨束缚渐渐松动。所以春秋时期的整个社会大环境相对西周而言宽松了许多,这就给女性生存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使这一时期的女性拥有了比西周女性更大的活动自由。譬如在国君的授意或许可之下,贵族女性可得到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郑文夫人芈氏、姜氏劳楚子于柯泽,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襄公二年“齐侯使诸姜、宗妇来送葬。” 《左传》记春秋时期女性参政者多达59例,可见这一时期女性活动之活跃。而且史书在关于春秋前期女性语言和事迹的记录中,有不少女性不只是简单的作为男性贵族娶妻生子的附加物更是因为其个人风采而被记录下来的,可见这一时期女性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楚武王夫人邓曼。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炎。’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教以刑也。莫敖狃於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补冶父以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楚国大夫屈瑕奉命攻打罗国,大夫斗伯比送行看到屈瑕因两年前攻打郧国的胜利而狂妄自大,存在轻敌的危险,预料莫敖必败。告知楚王,早做增派援军的准备。楚王拒绝了斗伯比的意见却将这事告诉了夫人邓曼。邓曼借斗伯比的话劝谏楚王君主应对不同的人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于是楚王同意了增援的事情。邓曼一闺阁妇人,根据莫敖的性格和斗伯比的汇报从而断定莫敖必败,以及她对政治的手法、见地,可见其智慧之一斑。
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关于妇女社会工作的定义,目前国内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众说纷纭,有的从最广泛的层面上来界定妇女社会工作,认为吸引妇女参加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等各方面生活,逐步达到男女平等的工作就是妇女社会工作;也有从狭义的角度去定义妇女社会工作,认为妇女社会工作就是帮助陷入困境的妇女解决问题、恢复正常的工作。本书比较赞同朱东武在《社会工作概论》一书第十二章“妇女社会工作”中所论及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妇女社会工作就是针对妇女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群体性或个体性问题而开展的社会服务性工作。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和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区分了专业妇女社会工作和中国传统妇女工作的不同: 1、专业妇女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强调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接纳、非批判、个别化以及为服务对象保守秘密与让服务对象自决,强调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强调专业服务过程中助人自助的原则。而中国传统的妇女工作则普遍地把妇女工作机构视作为服务对象的代言人、“娘家人”,在这种价值意识下指导下,显然,传统的妇女工作及其机构与服务对象是一种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 2、专业妇女社会工作更多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解决困难、找寻资源、处理问题、恢复功能、挖掘潜能和促进发展,其工作的着眼点在于人本身。而中国传统妇女工作的大量活动主要都是围绕着国家的政治形势而布署,或者为了完成某项政治任务而开展,具有十分明显的行政色彩和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3、专业妇女社会工作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理论和方法,而中国传统妇女工作虽然在长时间的活动推展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至今仍然缺乏概念提炼和理论总结。 4、专业妇女社会工作的工作者通常都接受过诸如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训练,而从事中国传统妇女工作的人员一般缺乏有关助人的专业背景。 正因为有上述差异的存在,致使中国传统妇女工作在开展具体活动时,在内容的针对性、对象的参与性和结果的有效性等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和专业原则1、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划分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一是微观层面,二是宏观层面。就微观层面而言,妇女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妇女个体或群体解决困难、谋取发展、挖掘潜能和提升能力;就宏观层面而言,妇女社会工作可以在社区及社会等各种环境中倡导男女平等、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领域中的全面参与,并通过参与有关妇女政策的制定来为妇女争取更多的权利和更多的发展机会。2、妇女社会工作的专业原则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在妇女社会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坚持一些基本的原则,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些原则是:(1)承认女性有她们独特的生活经验和意义世界,因而女性是独立的个体;(2)不应把妇女问题个人化,从“个人的就是政治的”视角出发,应该视妇女问题为个人与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果,尤其是社会结构失衡、社会政策偏差的结果,因此,需要把妇女的困境和个人问题放至社会层面;(3)正视妇女在社会上权力分配不均和资源不足的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甚至受压迫的事实,强化社会性别意识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指导开展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