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关于印象派绘画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印象派绘画论文范文资料

克劳德•莫奈 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于巴黎,童年在阿佛尔渡过。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不久,莫奈又被荷兰的画家约翰•巴托尔•德•琼康的创作所吸引。这位画家以动荡、兴奋、活泼而且比他同时代的法国人更为活跃的笔触画小桥、村景、河岸和破旧的茅草屋。莫奈就是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艺术修养的。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他认真鉴赏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了他们的成就。但莫奈并不是他们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反叛者。莫奈并不想在学院完成他的学画过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莱尔学院的画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当他遇到了巴齐依(Bazille)、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后,他便劝说他们也放弃那些学字派课程。当格莱尔学院的画室停办后,他便把他的伙伴们带到枫丹白露林边的一个小村庄——舍依,在那里画户外写生。当莫奈离开了格莱尔学院画室后,他并没有去充实他那相当贫乏的艺术修养,而是怀着火热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纯直觉观察;他根本不买各种理论学说的帐,而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绘画方法。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正是因为莫奈对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确实看见的事物,但也正因为此,他却表现不出事物的幻觉真实感。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见的那种方式来做画;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达到一种在绘画上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他的内心满怀着难以遏止的激动;从他的观念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从他本性看,他却是一个幻想家。1864年,莫奈完成了“翁费勒的塞纳河口”,此画是1865年的官方沙龙上展出,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评论家评论此画时说:“用调子所组成的和谐色彩……颇能吸引观众们的大胆感觉”。这表现出官方对人们很喜欢这幅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画表现了丰富的中间调子和那种暗淡、沉着的色阶。向深处展开的空间,通过河岸线而处理得十分成功按照传统,河岸线标志着中景和远景。在这幅画上,出于莫奈自己的东西,就是表现在前景水的笔触和云的笔触上的“颇能吸引观众的大胆感觉”;这些笔触加强了画面的传统效果。在1866年,莫奈用了几天功夫完成并展出了他未来夫人的肖像“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这幅肖像引起了争论,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马奈的肖像画相媲美。这幅肖像充分显示出了莫奈的个性:他对造型的淡漠态度,以及这个女人的动势和她的裙子上颤动的光都赋予整幅画特殊的说服力;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动力感和生动性。同年,莫奈展出了“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一画,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油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省印象主义①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是在画室里完成的人物画;“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是在外光下画成的风景画。“花园中的女人”一画把这两种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了。这里的画面基本上是根据一幅照片安排的,这说明莫奈并不介意使构图服从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来也该使莫奈想到空间的深远效果的,然而,莫奈对此也并未介意。使他感兴趣的仅仅是平面和色彩对比而已。正因为这幅画的人物没有立体感和起伏,色彩才能在这里大放其光彩和充分显示其多样性。妇女衣裙上的花饰,草坪上的鲜花,突出在大片浓绿之中的叶子,从树叶的空隙之间透露出来的天空,穿透阴影的光线,这一切造成了一幅色彩妍丽的镶嵌画的效果。但这幅油画缺乏色调效果:光线和阴影落在了人物所占据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光线不能渗透人体,不能成为形的实体。大片固有色起了过多的作用。所有这些合在一起,与其说是真实表现了所见的事物,不如说是一种公式,但这种公式正是一个空前大胆的纲领。这一纲领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线便将渗入中间调子,生命也将渗透每一个笔触,而整体的统一也就将要形成,那时,艺术就会变得花团锦簇,印象主义就要完全成熟了。 1872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 “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莫奈在视觉观察方面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它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视觉观察是天才的、创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这种观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他所看见的东西同他所感觉和他所想象的东西之间关系又是如何的呢?莫奈在1874-78年间在阿尔让特依所画的一些画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如创作于1872年的“阿尔让特依的帆船”。在这幅图里中间调子代替了色彩对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过形成一种光的综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组合。黑色已不再出现于画家的调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与暗的光谱色彩,它们形成了形的实体。统一的色彩风格很自然地遍及整个画面:远景和近景,物体、水和天空,把这一切改造成为一种美妙动人的景象,而浑然一片、不分层次的空间透视,则把这远景和近景联成一个整体。紫色和黄色的调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蓝色交织在一起,这些颜色的调子差别把这些自然现象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静如镜的河面,仿佛就成了天穹的基础。几何学的透视已被忘却;它已让空气的不断运动代替了。每一种颜色单独看来十分柔和,它们的整体却又是强烈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天边焰火弥漫,白昼即将消逝的图景,一条大帆船静静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阴影之中。这是一个幻想家的直观,在这烟雾缭绕、夕阳西下、一片忧郁的气氛之中,莫奈仿佛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参与着它的逐渐熄灭。这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他创作了色彩的传奇。 圣拉查尔火车站绘于1877年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1883年莫奈过日维尔尼定居,他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小花园,以便在那里画画;他在池溏里种了许多莲花,这使他发现了实现他纲领的主题:画一些坚硬的形体、水和空气,尽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便产生的组画“睡莲”,“仙女池,玫瑰色的和谐”就是这组画其中之一。这幅画反映了莫奈一种物我两融的愿望,但它没有一点悲怆的情调。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已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简历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1840年2月14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位商人。 1845年 来到法国北部港口阿佛尔,在那时上学。在上学期间,莫奈唯一的爱好就是绘画,故此学习成绩不佳。 1855年 莫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的漫画在文具店里展出并出售,价格为每幅20法郎。由画商介绍结识风景画家欧•布丹(Boudin),受布丹影响莫奈对大自然充满着热爱,开始学习用油画和素描来画风景。从1858年 莫奈开始从布丹那里接受了不同于学院派的绘画思想,学习并动笔画外光画,并鲁昂的展览会上展出一幅作品。 1859年5月 来到巴黎,在巴黎他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 1860年 莫奈进了斯维赛学院,练习人体写生。在这里,他接触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一些画家,比如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等。同年秋天,莫奈被编入法国的非洲军团到阿尔及尔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间,部队允许他作画,在那里,他曾为队长的夫人画了肖像。 1862年初 因为贫血,莫奈从军营回到阿佛尔家里养病。这时,他认识了荷兰画家琼康,并与琼康及布丹(Boudin)一起从事创作。 1863年 借复活节的休假之机,莫奈将同窗的画友带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在那里进行创作。在外光下,大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巴比松风格的作品。 1864年 莫奈来到了昂弗勒作画。在这里,莫奈的两幅描绘塞纳河的风景画《落潮的埃沃海角》与《昂弗勒港》被选入1865年的官方沙龙。 1866年 以恋人卡缪为模特的、全身大幅肖像画《穿绿衣的女仕》在沙龙展出,该画受到了评论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 l841-1902)的好评。同年夏天,莫奈创作的《庭院里的女人们》,在1867年的沙龙中落选。1866年的秋天,为了避开讨债的人,莫奈自毁了约200幅作品后,回到阿佛尔。 1867年 怀孕的卡缪为莫奈的父亲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缪生下第一个孩子,只好请在巴黎的巴齐依作教父代为照顾。此后的几年中,莫奈始终在阿佛尔及其附近,与布丹、琼康,有时与库尔贝一起作画。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与父亲的关系紧张,经济拮据、生活艰难。为此,莫奈曾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 1869年 他回到巴黎,参加了"盖尔波瓦咖啡馆"里艺术家的聚会。可能因为很早就离开了学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参与争论。这时他已经非常穷困。 1870年6月 莫奈与卡缪正式结婚。9月,莫奈将妻、子托付给布丹照顾,只身一人去了伦敦。在那里与杜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1817-1878)、毕沙罗相会,然后,和毕沙罗一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园中作画。在参观美术馆时,英国画家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作品,使其为之倾倒。为了给莫奈的作品找到销路,经杜比尼介绍,在这里认识了画商丢朗•吕厄。此人对于穷画家们表示了同情,在经济方面从此一直在支援着他们。 1871年初 莫奈的父亲去世,他离开英国。在杜比尼的动员下,到了荷兰并滞留到年底。1872年 莫奈创作了日出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并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 1873年 回到巴黎后,在马奈的帮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让特伊定居。并在塞纳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画室。此时,与他一起创作的还有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75年 莫奈在经济上再次跌入窘境的。 1876年 在第2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 1877年 第3次联合展览会在丢朗•吕厄的画店中举办,展出莫奈作品30件。 1878年3月 下第2个孩子,莫奈又面临困境。1879年 卡缪生去世。1880年 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创作源泉。此后的几年当中,在英法海峡的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与影的瞬间效果,创作了一批较之以前更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为此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作莫奈的"埃托塔时代",《埃托塔的崖》、《埃托塔的曼努普特》是这个时期作品中的两件。1882年3月1日 第7次联合展览会开幕,这次展览会中有莫奈作品35件。 1883年 莫奈开始在日维尔尼定居后,再也没有迁居。画家晚年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886年 第8次联合展览,也是最后的一次,莫奈没有参加。它标志着印象主义运动的解体。 1889年6月 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莫奈与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两位大师举办了作品的联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评。 1890年后 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1890-1891年间 创造了"干草垛组画"。 1891-1892年间 同样的作法创作了"白杨组画"。 1890-1894年间 创作了"伦敦风光组画"。 1892-1894年间 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1900年11月 在丢朗?吕厄的画廊展出莫奈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池中睡莲》组画26件,获得极大成功。1904年 又在该画廊展出了刚刚完成的有关泰晤士河风光的组画。1908年9-12月 莫奈与夫人阿里斯一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在那里他创作的作品达30多件。1911年5月 莫奈的第2位妻子阿里斯又先他而去。莫奈深陷于悲痛之中,视力也随之下降。 1914年 47岁的长子在长期患病后不幸亡故,已是高龄的莫奈更是形单影孤。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画室,并着手创作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1922年3月 他决定将完成后的该大型装饰画捐给自己的祖国。4月12日,他在"赠与书"上签了名。不久,由于白内障,画家几乎丧失了视力。9月,被医生禁止作画。转年后,经过手术,视力有所恢复。1925年 85岁的老画家独自一人,又在画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画的创作之中。2月4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里,大型壁画《睡莲》终于完成。 1926年2月6日 就在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莫奈永远地告别了人间。

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建筑画不是用于建筑设计的。当时工匠直接在地上钉上木桩作为设计的依据,而不用我们今天的平面图或透视图。有少数工匠在游历欧洲诸国同时,记录了一些建筑的营造方法,细部装饰,比例系统,几何图例和雕像等,这些资料证明最早的建筑图是用于记录的,最多作为一种设计思想的源泉。它的功能和开工类似于今天建筑师的随身速写。建筑作为一门学问,如其他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源自欧洲。所以研究建筑画的发展历史也必须从西方开始。建筑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有兴有衰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以下几处基本规律: 1、 建筑画内容和风格的变迁是和建筑学内容和风格的变迁一致的。 2、 建筑画的发展是和建筑师的特征和变化相一致的。 3、 建筑画是随应绘画和印刷工具的发展而变化的。 4、 建筑画对建筑设计本身的影响是巨大的。【西方建筑画的历史变迁】文艺复兴对建筑画的影响到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画家对于建筑画的形成起了最关键的作用。中世纪的绘画都是平面的,没有透视效果。吉奥托(Giotto,1267-1336)将透视的进深感引入宗教绘画,既做画家又当建筑师的吉奥托在画中不仅加入了建筑造型,而且画中的建筑空间造型后来体现在布鲁耐列斯基(Brunelleschi)和阿尔伯蒂(Alberti)等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中。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对透视的问题及其潜力非常感兴趣。他早先学习阿尔伯蒂的单线条一点透视法,但不久发现了这种画法的问题。首先,它不能体现材料随着距离的远近在视觉上的不同质感;其次它给予的形象仅局限于一个视点,破坏了建筑的整体感和空间比例。尽管他没有系统地留下关于透视的论述,但他的建筑画则明显倾向于鸟瞰和解剖相结合的一种新画法。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体和建筑被认为是相通的。精于人体解剖学的达·芬奇用人体解剖画法来画建筑自然得心应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解剖图能表现空间和体量的结构组织,鸟瞰图能表现完整的形体,鸟瞰和解剖相结合的画法形成一种建筑思想,即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在三维空间中结合成一个整体。 这种绘画达·芬奇只用于设计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表现图。因为它虽然提高了设计人的设计自由度和空间上的把握能力,但它没有高远比例,如不加上人物,也没法体现尺度。对于工人来说既没有尺寸,也难以看懂。这种图类似于今天常见的斜角轴侧图。 布莱蒙特(Donato Bramante,1444-1514)是文艺复兴时期进行透视图革新的一位关键人物。他认为画家与建筑师的各自优劣是可以结合的。他主张绘画应如建筑一般的准确,比例完美,也认为建筑应如一幅画一样,有个好的视觉形象,是一个对画的再表现。他创造一种“插图”透视,表现理想中的建筑形象。“插图”中既有古代建筑实例,又结合自己的发明和想象,将实践和创造结合成一体。布莱蒙特同样用鸟瞰图表现建筑,这种方法最适用于表现中堂式建筑的室内空间。通过切割建筑空间,将剖面图引入透视图。这种方法适合于表现单一的整体空间--这种空间只需看一眼就可以理解。对于复杂的空间会在图面上重叠而减弱的表现力。 古典主义对建筑画的影响当古典主义大师拉菲尔(Raphael,1483-1520)当上了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主持时,在建筑绘图的系统性方面又迈出一步。他首先将基本建筑图分为平面、立面和剖面三类,而对中心一点透视的扬弃,表现他主张的建筑应是一个整体的体现,而不是在一个视点看出去的一个画面。布莱蒙特将视点拉得很远,而拉菲尔将视点放在建筑内,他的画面表现的不是来自一个视点的画面,而是多重透视效果,形成介于立面和透视之间的形象。这不仅表现空间的体量,而是表现了墙面细部雕饰。他使看画人仿佛被三维空间环抱,体会到空间的整体形象。 佩鲁西(Peruzzi,1481-1536)的建筑画有同样多重视点的效果。在他的被称为“圣·彼得的最佳视点”的画中,平面、立面和剖面合并一体。尽管它在表现空间的印象同时,没有描绘内空间真实面貌,也没能提供建筑正确尺寸,但它有机地将平面、外空间和内空间联系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达·芬奇的主张。 从这一时期的建筑表现中可以看到,平立剖面图和透视图是同时产生的,都是将设计思想用图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段。直到18世纪透视和立剖面图还往往出现在一张图中。 拉菲尔的图证明透视图与立面图的结合,并没有减弱视图的魅力。从一开始透视图的理论就与几何视觉原理和比例数学原理结合在一起。观者与被观的建筑的关系也是透视图的关键问题。尽管此时的透视画和今天的透视画有很大不同,但这些画都表明当时的建筑师关注的是建筑画和建筑的深层关系:建筑画的真实性问题。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gelo,1475-1564)反对文艺复兴的所有观念,同时对建筑语言也进行创新。他的画体现了对建筑空间新的解释:建筑是活的结构。他喜用模型来研究建筑,而且对完整的建筑图和工人施工图并不重视,他往往在建筑的过程中不停地修改设计,因为此时还没有作为表现建筑设计最终方案的建筑画。米开朗基罗还开创了另一个先例:他的建筑画本身被作为艺术收藏品,而且在其在世时就开始了。 到了15世纪30年代,平立剖面图再次受到重视,同时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分化开始出现,尽管真正的职业建筑师到19世纪才形成。透视图和“半”透视图一直和平立剖面图并存。 16世纪,铜板印刷取代了木刻,成为又一次印刷史上的革命,同时促进了建筑出版业的发展。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职业建筑师的帕拉蒂奥(Ardrea Palladio)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建筑法式》一书。和其他古典主义建筑师一样,他认为要准确表达建筑比例尺度以及细部与整体的关系,只有用平立剖面图。在他的画和书的插图中没有透视,空间的进深感用剖面图配合阴影来表现。书中的插图是关于他自己的设计作品,但他没有严格按照实际建筑的作品画。不是尺寸改变了,就是形式改变了。此书论述的是他所希望达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所能达到的东西。他的建筑意图不可避免地受到造价、场地、工匠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没有这些图,帕蒂奥看来,建筑画是传达建筑师意图的一种方式,有时比建筑本身更有价值。 巴洛克建筑对建筑画的影响贝尔尼尼(Glanlorenzo Bernini,1598-1680)是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大师,他既是画家又是雕塑家,他在雕塑方面更著名,而且他的基本训练也是从雕塑开始的。他的雕塑是以视点为依据的:作品往往从某一角度看最佳。这种以视点为依据的设计也带入了他的建筑设计和建筑画。他的透视图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在某一视点上的强烈的印象。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他总是要画大量研究草图。他的建筑立面也倾向于透视,如他的巴黎卢浮宫的东立面设计图。与帕拉蒂奥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相比,巴洛克建筑,这种以视觉形象为基准的风格,可能更适合用透视图来研究其真正的空间和光影效果。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师对透视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增加灭点,增加物体层次和明暗对比等,但在17世纪透视图与平立面剖面图谁劣谁好的争论还没有结果。建筑师莫德诺(Carlo Moderno,1556-1629)将修改过的圣·彼得教堂西立面图送给教皇过目。这个设计是以立面图来表现的,作为教堂一部分的中的中央穹顶(米开朗基罗设计)在图中央高高矗起。教皇认为图不准确,因为当人在下面时,穹顶看起来不应那么高。莫德罗的解释是,把穹顶和西立面放字放在一张透视图中来表现是画家的事情,不是建筑师的任务,因为透视图没有表现建筑的尺寸。他认为设计的根据是事实性,而不是直觉。这并不是说他不注意建筑的形象,而是对于处理建筑的视觉问题的措施不同。莫德罗认为,几何规律比经验更重要,因为经验来自个人的视点,而每个人的视点可能不一样。尽管立面图上的形象是看不到的,但至少在几何上是正确的。与透视图相比,立面图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设计。不管当今透视图发展到了一个怎样程度,莫德罗的疑问永远存在,透视图的真实性总是随视点而变化。 1670年开创的意大利圣·路卡学会成为真正的建筑画走向规范化的开始,它在建筑画风格技法的发展方面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影响后来传播到了法国,成为19世纪的法国学院派风格的基础。在路卡学会早期还有少量的鸟瞰透视,后来全让位于固定模式的平面、立面和剖面图,因为古典主义又占上风。

印象派是诞生于欧洲19世纪中后期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首先从绘画中开始,继而波及到文学,电影、摄影、音乐等各个艺术领域,对欧洲艺术走向现代性,走向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成员有莫奈,毕沙罗,马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印象派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为代表拉开帷幕。其中,雷诺阿以光彩夺目的人体艺术画著称。印象派绘画最主要特点是,用画笔捕捉自己瞬间的主观感受和感觉,在画面中追求光影效果和色彩绚丽的表现,对细节不太注重。画家在创作中,受到了光学的启发,热衷于制造画面中那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

一、风格方面:

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

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二、特点:

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了首位,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变幻不居的光色效果记录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永恒图像。

扩展资料

发展历史:印象派的诞生

1874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

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们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观念和倾向。

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同一的反对派斗争过。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印象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印象派

关于印象主义论文范文资料

很简单```印象是追求光影对自然的影响。色彩是最丰富和感染人的``````

??????什么哟!

克劳德•莫奈 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1840年生于巴黎,童年在阿佛尔渡过。他没有按照画家的常路走,而是以画漫画起家,在画漫画方面有了一些名声,并受到欧•布丹(Eugène Boudin, 1824-1898)的注意。布丹曾对莫奈说“当场画下的任何东西,总是有一种以后在画室里所不可能取得的力量、真实感和笔法的生动性。”莫奈在他今后的绘画生涯中也是按布丹说的话去做的,因为在他的内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不久,莫奈又被荷兰的画家约翰•巴托尔•德•琼康的创作所吸引。这位画家以动荡、兴奋、活泼而且比他同时代的法国人更为活跃的笔触画小桥、村景、河岸和破旧的茅草屋。莫奈就是从布丹和琼康那里接受到了基本艺术修养的。1859年,莫奈来到巴黎,在那里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他认真鉴赏了他们的绘画长处,并且以惊人的速度运用了他们的成就。但莫奈并不是他们的追随者,而是一个反叛者。莫奈并不想在学院完成他的学画过程,他只在1863年在格莱尔学院的画室里呆了一段时间。当他遇到了巴齐依(Bazille)、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和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以后,他便劝说他们也放弃那些学字派课程。当格莱尔学院的画室停办后,他便把他的伙伴们带到枫丹白露林边的一个小村庄——舍依,在那里画户外写生。当莫奈离开了格莱尔学院画室后,他并没有去充实他那相当贫乏的艺术修养,而是怀着火热的信念投入了自然生活的纯直觉观察;他根本不买各种理论学说的帐,而是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绘画方法。莫奈一生对造型漠不关心,他关心的是正确的层次关系。正是因为莫奈对造型格格不入,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确实看见的事物,但也正因为此,他却表现不出事物的幻觉真实感。莫奈不只满足于能够画他所看到的事物和按照他所看见的那种方式来做画;他想要创造一种独特的效果,达到一种在绘画上似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的。他喜欢所有使人眼花缭乱的东西,他描绘的河水、天空、房屋和树木都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生命感。他的内心满怀着难以遏止的激动;从他的观念看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然而从他本性看,他却是一个幻想家。1864年,莫奈完成了“翁费勒的塞纳河口”,此画是1865年的官方沙龙上展出,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评论家评论此画时说:“用调子所组成的和谐色彩……颇能吸引观众们的大胆感觉”。这表现出官方对人们很喜欢这幅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油画表现了丰富的中间调子和那种暗淡、沉着的色阶。向深处展开的空间,通过河岸线而处理得十分成功按照传统,河岸线标志着中景和远景。在这幅画上,出于莫奈自己的东西,就是表现在前景水的笔触和云的笔触上的“颇能吸引观众的大胆感觉”;这些笔触加强了画面的传统效果。在1866年,莫奈用了几天功夫完成并展出了他未来夫人的肖像“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这幅肖像引起了争论,但总的说来是成功的;有人甚至把它同马奈的肖像画相媲美。这幅肖像充分显示出了莫奈的个性:他对造型的淡漠态度,以及这个女人的动势和她的裙子上颤动的光都赋予整幅画特殊的说服力;由此而产生了一种动力感和生动性。同年,莫奈展出了“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一画,这幅画对于他未来风格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油画是他从罗浮宫的一个阳台上画的,这幅画是要表现树叶上的反光。并排的笔触生动地表现了空气的振动,依靠这些笔触的结合而取得了绿黄色的光和绿黑色的影的生动效果。这里的用笔方法已经省印象主义①的了,但色彩还不够透明,甚至蓝色的阴影也还是浑浊的;它们画得就像是黑色。教堂和房子在颤动的树叶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密集了。画中没有整体的形象,但树叶的画法却给我们透露出一点莫奈的色彩理想来“穿绿衣的女士——卡美伊”是在画室里完成的人物画;“圣日尔曼•俄塞罗瓦教堂”是在外光下画成的风景画。“花园中的女人”一画把这两种观察方法结合起来了。这里的画面基本上是根据一幅照片安排的,这说明莫奈并不介意使构图服从了自然景物的偶然性。照片本来也该使莫奈想到空间的深远效果的,然而,莫奈对此也并未介意。使他感兴趣的仅仅是平面和色彩对比而已。正因为这幅画的人物没有立体感和起伏,色彩才能在这里大放其光彩和充分显示其多样性。妇女衣裙上的花饰,草坪上的鲜花,突出在大片浓绿之中的叶子,从树叶的空隙之间透露出来的天空,穿透阴影的光线,这一切造成了一幅色彩妍丽的镶嵌画的效果。但这幅油画缺乏色调效果:光线和阴影落在了人物所占据的同一个平面上,因此,光线不能渗透人体,不能成为形的实体。大片固有色起了过多的作用。所有这些合在一起,与其说是真实表现了所见的事物,不如说是一种公式,但这种公式正是一个空前大胆的纲领。这一纲领的公式化一旦消失,光线便将渗入中间调子,生命也将渗透每一个笔触,而整体的统一也就将要形成,那时,艺术就会变得花团锦簇,印象主义就要完全成熟了。 1872年,莫奈创作了扬名于世的 “印象,日出”。这幅油画描绘的是透过薄雾观望阿佛尔港口日出的景象。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这幅画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这幅作品是莫奈画作中最具典型的一幅。莫奈在视觉观察方面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它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视觉观察是天才的、创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这种观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他所看见的东西同他所感觉和他所想象的东西之间关系又是如何的呢?莫奈在1874-78年间在阿尔让特依所画的一些画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如创作于1872年的“阿尔让特依的帆船”。在这幅图里中间调子代替了色彩对比,但不是借了色彩的混合,而是通过形成一种光的综合作用的色彩分解或组合。黑色已不再出现于画家的调色板,剩下的只是造成明与暗的光谱色彩,它们形成了形的实体。统一的色彩风格很自然地遍及整个画面:远景和近景,物体、水和天空,把这一切改造成为一种美妙动人的景象,而浑然一片、不分层次的空间透视,则把这远景和近景联成一个整体。紫色和黄色的调子同河水和天空的蔚蓝色交织在一起,这些颜色的调子差别把这些自然现象区分得清清楚楚,而且平静如镜的河面,仿佛就成了天穹的基础。几何学的透视已被忘却;它已让空气的不断运动代替了。每一种颜色单独看来十分柔和,它们的整体却又是强烈的;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天边焰火弥漫,白昼即将消逝的图景,一条大帆船静静地停在一片灰色的半阴影之中。这是一个幻想家的直观,在这烟雾缭绕、夕阳西下、一片忧郁的气氛之中,莫奈仿佛就是那光的生命,直接参与着它的逐渐熄灭。这是莫奈创作中的丰收时期,是他创作了色彩的传奇。 圣拉查尔火车站绘于1877年的“圣拉查尔火车站”是一幅表现巴黎火车站的画,这是一个日常生活场面的实际“印象”。莫奈神往于光线穿过玻璃顶棚射向蒸气烟云的效果,神往于从混沌之中显现出来的机车和车厢的形状。莫奈相信光线和空气的神奇效果是最为重要的,他巧妙的平衡了画面的调子和色彩,这幅画出色的表现了力量、空间、对比和运动。 1883年莫奈过日维尔尼定居,他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小花园,以便在那里画画;他在池溏里种了许多莲花,这使他发现了实现他纲领的主题:画一些坚硬的形体、水和空气,尽量使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便产生的组画“睡莲”,“仙女池,玫瑰色的和谐”就是这组画其中之一。这幅画反映了莫奈一种物我两融的愿望,但它没有一点悲怆的情调。每一个研究莫奈创作活动发展的人都会发现,如果说最初的命运促成了莫奈的发展趋势,那么后来就是他自已创造了他的命运。之所以莫奈成为“印象主义”风格奠基人、被他的朋友公认为“班首”,是因为莫奈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从所周知,印象主义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它不仅改变了绘画,而且改变了雕塑、音乐、文学,就是到了今天,它也没有失去影响力,仍然改变着我们。简历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 1840年2月14日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位商人。 1845年 来到法国北部港口阿佛尔,在那时上学。在上学期间,莫奈唯一的爱好就是绘画,故此学习成绩不佳。 1855年 莫奈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的漫画在文具店里展出并出售,价格为每幅20法郎。由画商介绍结识风景画家欧•布丹(Boudin),受布丹影响莫奈对大自然充满着热爱,开始学习用油画和素描来画风景。从1858年 莫奈开始从布丹那里接受了不同于学院派的绘画思想,学习并动笔画外光画,并鲁昂的展览会上展出一幅作品。 1859年5月 来到巴黎,在巴黎他见识到了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以及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的创作。 1860年 莫奈进了斯维赛学院,练习人体写生。在这里,他接触了后来成为印象派的一些画家,比如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1903)等。同年秋天,莫奈被编入法国的非洲军团到阿尔及尔服兵役。在服兵役期间,部队允许他作画,在那里,他曾为队长的夫人画了肖像。 1862年初 因为贫血,莫奈从军营回到阿佛尔家里养病。这时,他认识了荷兰画家琼康,并与琼康及布丹(Boudin)一起从事创作。 1863年 借复活节的休假之机,莫奈将同窗的画友带到了巴黎南郊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在那里进行创作。在外光下,大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巴比松风格的作品。 1864年 莫奈来到了昂弗勒作画。在这里,莫奈的两幅描绘塞纳河的风景画《落潮的埃沃海角》与《昂弗勒港》被选入1865年的官方沙龙。 1866年 以恋人卡缪为模特的、全身大幅肖像画《穿绿衣的女仕》在沙龙展出,该画受到了评论家埃米尔•左拉(Emile Zola l841-1902)的好评。同年夏天,莫奈创作的《庭院里的女人们》,在1867年的沙龙中落选。1866年的秋天,为了避开讨债的人,莫奈自毁了约200幅作品后,回到阿佛尔。 1867年 怀孕的卡缪为莫奈的父亲所不容,留在了巴黎,莫奈住在姑母家。7月卡缪生下第一个孩子,只好请在巴黎的巴齐依作教父代为照顾。此后的几年中,莫奈始终在阿佛尔及其附近,与布丹、琼康,有时与库尔贝一起作画。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与父亲的关系紧张,经济拮据、生活艰难。为此,莫奈曾一度有过轻生的念头。 1869年 他回到巴黎,参加了"盖尔波瓦咖啡馆"里艺术家的聚会。可能因为很早就离开了学校,自感在受教育方面的不足,故而很少参与争论。这时他已经非常穷困。 1870年6月 莫奈与卡缪正式结婚。9月,莫奈将妻、子托付给布丹照顾,只身一人去了伦敦。在那里与杜比尼(Charles-Francois Daubigny,1817-1878)、毕沙罗相会,然后,和毕沙罗一起在泰晤士河及公园中作画。在参观美术馆时,英国画家威廉•透纳(William Turner,1775-1851)、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1776-1837)的作品,使其为之倾倒。为了给莫奈的作品找到销路,经杜比尼介绍,在这里认识了画商丢朗•吕厄。此人对于穷画家们表示了同情,在经济方面从此一直在支援着他们。 1871年初 莫奈的父亲去世,他离开英国。在杜比尼的动员下,到了荷兰并滞留到年底。1872年 莫奈创作了日出后扬名于世的《日出•印象》,并在1874年3月25日开幕的印象派画家第1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 1873年 回到巴黎后,在马奈的帮助下,莫奈在巴黎以北的阿让特伊定居。并在塞纳河上建造了船上的画室。此时,与他一起创作的还有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1832-1883)、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1875年 莫奈在经济上再次跌入窘境的。 1876年 在第2次联合展览会上,展出莫奈作品18件。 1877年 第3次联合展览会在丢朗•吕厄的画店中举办,展出莫奈作品30件。 1878年3月 下第2个孩子,莫奈又面临困境。1879年 卡缪生去世。1880年 大海成了莫奈新的创作源泉。此后的几年当中,在英法海峡的海岸、埃托塔等地,莫奈多次捕捉光与影的瞬间效果,创作了一批较之以前更富有冲击力的作品,为此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作莫奈的"埃托塔时代",《埃托塔的崖》、《埃托塔的曼努普特》是这个时期作品中的两件。1882年3月1日 第7次联合展览会开幕,这次展览会中有莫奈作品35件。 1883年 莫奈开始在日维尔尼定居后,再也没有迁居。画家晚年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1886年 第8次联合展览,也是最后的一次,莫奈没有参加。它标志着印象主义运动的解体。 1889年6月 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莫奈与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两位大师举办了作品的联合展出,其中包括1864-1889年莫奈的作品66件,博得了好评。 1890年后 莫奈创作了若干组作品,即"组画"。1890-1891年间 创造了"干草垛组画"。 1891-1892年间 同样的作法创作了"白杨组画"。 1890-1894年间 创作了"伦敦风光组画"。 1892-1894年间 创作"鲁昂大教堂组画"。1900年11月 在丢朗?吕厄的画廊展出莫奈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作的《池中睡莲》组画26件,获得极大成功。1904年 又在该画廊展出了刚刚完成的有关泰晤士河风光的组画。1908年9-12月 莫奈与夫人阿里斯一起前往威尼斯旅行。在那里他创作的作品达30多件。1911年5月 莫奈的第2位妻子阿里斯又先他而去。莫奈深陷于悲痛之中,视力也随之下降。 1914年 47岁的长子在长期患病后不幸亡故,已是高龄的莫奈更是形单影孤。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长23米、宽20米、高15米的大画室,并着手创作大型装饰画《睡莲》系列。1922年3月 他决定将完成后的该大型装饰画捐给自己的祖国。4月12日,他在"赠与书"上签了名。不久,由于白内障,画家几乎丧失了视力。9月,被医生禁止作画。转年后,经过手术,视力有所恢复。1925年 85岁的老画家独自一人,又在画室、室外投入了大型壁画的创作之中。2月4日,在人们期待的目光里,大型壁画《睡莲》终于完成。 1926年2月6日 就在这件巨作完成的第2天莫奈永远地告别了人间。

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方面印象主义画家还从荷兰小画派、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英国画家特纳和康斯太勃尔等人那里接受了有益的经验。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试图使绘画摆脱文学的影响,吏多地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德加为代表3一是以莫奈为代表。当然也有的画家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早在60年代,一群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对保守的官方沙龙压制青年的创造精神深感不满,他们以库尔贝当年反对官方艺术的斗争精神为榜样,团结在受到官方沙龙冷淡和买落的、富有探新勇气的马奈的周围,形成一个与官方沙龙相对立的集团。这些画家不定期地在巴黎的盖尔波瓦餐馆和新雅典餐馆,以及在巴齐耶与雷诺阿的共同画室会晤,并到塞纳河畔直接对景写生。经常参加聚会的画家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巴齐耶、塞尚等,评论家有杜瑞和利维拉,资助这个聚会的有画商杜朗一鲁耶。1874年4月,这群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参加展出的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人。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主义画展从1874年到1886年共举行了8次。分别在1874、1876、1877、1879、1880、1881、1882和1886年。除了第一、第四和第八次外,均使用“印象主义”一词作为展览名称。 印象主义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参与展出的艺术家,有的仅在一段时间内迷恋于印象主义画风,后来则另有追求;有的在绘画风格上曾多次变化反复。此外,参与画家的水平也不尽一致。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和法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 著名画家:莫奈 马奈 毕沙罗 凡高 德加 雷东 塞尚 高更 雷诺阿 修拉 西涅克 劳特雷克。从欧洲绘画史的发展进程看,正是在印象派画家笔下,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被引入画面,绘画由此变得清新明丽而有生机。艺术家追求真实的努力在印象派时代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回落。从马奈到塞尚,欧洲绘画传统在自我否定的同时又在自我完善,这样的进程构成了整个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框架。印象派画家虽然在开始其艺术活动时受到误解甚至嘲讽,他们共同活动的时间也没有持续很久,但他们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波及音乐和文学。到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直到今天,印象派绘画在世界各地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仍然超过绘画史上其他流派的作品。利用像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或塞尚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次画展将介绍法国印象派的演变:它的开始、发展和它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影响.

关于印象派的毕业论文

永恒的魅力 法国印象派于19世纪后半期诞生,后成为法国最著名的艺术流派,其影响波及文学、音乐等领域,至今仍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喜爱。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所言:艺术杰作是人类最为深层、最为神秘感受的表达方式,因此,它超越于时空界限和文化差异之上。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并不在于我们给它下了怎样的定义,它始终是人类情感、思想和信仰层面上的一种生动活泼且不断被赋予新意的表述形式。 印象派没有抛弃古典绘画的造型,加之在色彩和光上的突破使作品特别耐看。而其后的现代主义流派如野兽主义、达达主义抛弃了造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割裂,作品中充斥着喧哗和暴力,让观者感受不到美。 “印象派的独特价值在于,它有一种永恒的魅力,我们永远可以在画中呼吸新鲜的空气。”

油画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在这期间中国画家们教育家们孜孜不倦的对其进行研究探索正寻找出一条有自己风格的中国油画道路。我们不难看出在以往的油画作品中,中国的油画受到前苏联深刻影响的过程中,但在这其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它蕴藏着“印象派”的影子。但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油画在思想上解放了,接受了印象派的绘画艺术,无论从绘画题材技法或色彩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种由表及里的影响。史上对于印象派的研究不计其数,于这发展了半个多世纪的法国的画派对世界画坛的变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使我们对印象派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一、印象派之前的画家及其产生的历史客观因素要研究一个画派如果从它的代表画家开始说起也许会给人一种很唐突的感觉。所谓的究根问底也许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特点吧。所以在介绍印象派的技法和色彩以及它给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带来的影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产生的历史客观因素。在印象派产生以前的,画家康斯太布尔被看作是“印象派鼻祖”之一。因为他和许多其他画家一样在野外作画,而作为真正的康斯太布尔画法的继承者法国是18世纪30年代的青年风景画家。因此印象派画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非直接性的受到康斯太布尔的影响。是什么让野外作画成为了可能?在17世纪很多的画家的颜料都是自己或是由徒弟助手来配制的各自形成了小规模的作坊。到了18、19世纪很快发展为从制色商那里购买颜料,这是由于新涌现的大批业余画家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做那种程序复杂有肮脏的工作。而这种流行于18、19世纪的便于携带的手提颜料也促使野外写生成为了可能。另一个原因就是照相术。在这个时期的画家几乎没有一个能摆脱照相术强有力的影响。以往追求的画面和真实物体的完全一致真实的创作写生想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有些画家直接用照片作为素材,与写生画并用,甚至用照片完全代替了写生;有些画家则不自觉地把照相机取景方法和日本画的构图法结合起来。但印象派的画家不需要用照片作为依据,因为他们坚持对景物写生,而且喜欢让完成的作品保持速写的风格,而不愿意在画室中对其在进行加工。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17 世纪后半期,牛顿于1666 年做了一个试验:把一道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折射”到暗室的白墙上,结果墙上呈现的是一条“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带。从而打破了物体“固有色”这个旧观念。从而得出结论:“色彩根源于光”。印象派画家以此为依据认为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固有色”,阳光照射下色彩不是一层不变的! 他们力图表现丰富微妙的光色变化,直接了当地以自己敏锐的感受去观察大自然的真实面貌。以上的三个现实的客观因素可以说是印象派形成的客观因素。印象派绘画即是指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以法国为中心风靡全欧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印象主义绘画现象。它经历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而印象派是在1874年在巴黎的闹市区举办了震惊画坛的“无名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协会”展览。在这次画展中展出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名为《印象·日出》。作家勒罗瓦对这次展览发表一篇评论,题为“一次印象主义的展览”。“印象派”由此而得名。1876年举办第二次展览,有20位画家参加,这次展览干脆打出了“印象主义画展”的旗号,从此印象派登上了法国画坛,扩及欧洲,影响世界。引:“当时中国有不少的画家到法国留学,接触到法国前沿的印象主义,归国之后便使得绘画风格手法上有了一部分印象派的意味。中国近现代艺术家具有代表性的有司徒乔的布上油画《船》和颜文梁的《威尼斯风景》。还有远赴日本学习西洋画的李叔同,他于1911年作的《自画像》很明显受到当时印象派和点彩派的影响。另外, 20 世纪50 年代,国人带着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排斥而掩埋了印象派本身的艺术价值。当时,艺术创作大多是以通俗的写实风格描绘革命斗争和新时代的群众生活,评论家和观众都以是否逼真生活来判断作品的优劣,印象主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无法得到合理的理解。当时有一个代表性的事件,即:1953 年中央美术学院调出吴冠中,调入李宗津。对这两位画家的取舍,恰好表明了有关艺术思想与语言的变更——吴冠中积极介绍西方的现代绘画,李宗津则提倡模仿苏联画家的风格,歌颂领袖,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在文革期间,偏激的意识占据人们的思维,“即一种狭隘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传统,再加上同样狭隘的极左思想方式”。以契斯恰柯夫素描体系为基础的素描方法得到推广,却切断了与印象派的联系,色彩单调,风格和创作方式停留在西方古典主义。其艺术语言单一而趋同,扼杀了艺术的特性。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印象派也随着各种纷繁的绘画流派再一次得到了人们的认识。人们面对眼前笔触鲜亮的色彩,不再像以往那样横加排斥,中国美术界开始认真体会印象派艺术的真正价值。90 年代后,中国油画由单一现实主义发展为多元并存的局面,强调个体性,开始进行不同绘画风格的实验。1993年章晓明的作品《画室》,采用“涂涂抹抹”、“痕迹叠痕迹”的方式,捕捉即时的印象,这很明显受到西方印象主义的影响。21 世纪伊始,印象主义艺术又一次带着对“光”的执著摹写,洞开了我们的艺术思维。”二、印象派的绘画对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影响(一)印象派的绘画教学方式进入课堂1、印象派油画的课程安排在中国的很多画家受到了印象派的绘画形式的影响所以从直观的方面看印象派绘画模式被引入到中国美术教育中也是一种必然。作为一名美术学院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在课程的安排上古典油画的课程只有4周。而从大三开始印象派表现油画却占了一个学期的课程。由此可见印象派在教学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说明了印象派无论从技法或是色彩的运用上都是适合中国当代美术教育的。它在学生原有的造型和色彩基础上使学生在绘画技巧和色彩的运用上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2、印象派绘画的创作形式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形式的比较印象派最大的特点就是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气的创作方法。这不得不使我们把视线关注于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的产生这是印象派与以往各个时期的创作方式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印象派的技法上看我们会发现印象派要求画家尽可能直接接触所画的题材,画家必须亲眼看到——不是凭想象和记忆——而且必须看成一个整体,而不能省略任何细节,也不能在画室进行再创作。因此印象派的题材就是画家本人实际生活的世界,也就是他所熟悉的场面、人物和风景。这些场面给了他直接的瞬间感应也被原封不动的搬到画布上。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提倡像印象派那样的写生手法要求学生在自然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以写生风景和景物人物为主,要求要脱离画“照片”的写生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摆脱了像古典油画写生的要求,更注重主观的意识表达。在大三阶段又不提倡完全的表现手法因此可以看出这一方法和印象派的创作相似有相同之处。在画幅的要求上,一开始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要求学生用40*50到60*80的画框作画,主要由于小的画幅在控制力上比起大幅的油画作品更好把握,适合初学油画的学生。如果像古代画法一样采用大的画框不适合初学油画的学生,那样就无法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对油画画面的驾御能力。从这点可看到印象派的作品也很少超过40英寸,大部分作品是20*25英寸左右,有许多的作品更小。画家在野外写生关键是要在较小的画框内快速的抓住瞬间的光照效果,所以他们的作品表面看起来很想速写手稿。这也符合油画教学过程中对初学的学生只要求抓住瞬间的光照效果的能力。(二)、印象派色彩运用和技法的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形式的比较1、印象派色彩运用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形式的比较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做出了创新意义的贡献。在作画时,色彩尤其是最值得仔细观察的,而且要认识到阴影本身是有颜色的,不仅仅是比物体局部的颜色略暗的色调。因此在他们的画中一棵树或一片绿色叶子的阴影也会呈现出浅蓝色,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会发现其中的变化也会接近紫色。这些颜色的变化都来自画家的亲身观察。改变以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的灰褐色调,他们认识到暗部或阴影并非黑色的浓淡变化,改变了用调和过的单一色彩画暗部的传统作法,在亮部和阴影部位也用色点并置。对颜色有不同的见解及应用,提出了“物体没有一层不变的颜色,推翻从前全是黑褐色的影子,改以影子为物体的互补色代之。由于视觉生理的作用,并置的色点在一定距离外看去是透明的、有冷暖倾向的色块,并形成微妙的过渡。印象主义淡化了景物的体积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距离感,而依据色光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也表明色彩既有综合的、也有纯粹的表现力。但从光学和染色化学的角度来看,虽然每个阴影中包含很多的色彩——有些却是人的肉眼所查觉不到的色彩。印象派画家以色光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采用原色并列、重叠和补色手法,把红、黄、蓝三原色并列,时而重叠,并把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的补互对比,使色彩在强烈视觉冲击中产生新的和谐。根据太阳光谱所呈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间印象,对色彩变化耐心细致的观察。例如:19 世纪70 年代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常使用的颜料如下:从左到右分别是:银白(铅白) 、镉黄、那波里黄、赭石、浓土黄、朱红、茜红、维罗纳绿、翡翠绿、翠绿、钴蓝、群青。当然,他使用颜料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其后的画中大量用象牙黑。后期印象派大师塞尚更选用的颜色种类较多,其中有五种黄色、六种红色、三种绿色、三种蓝色,另外还有黑色和白色。细分起来大致如下:黄色有:亮黄、那波里黄、铬黄、赭石、浓土黄;红色有:朱红、棕红、土红、深红、洋红、煅红;绿色有:维罗纳绿、翠绿、土绿;蓝色有:钴蓝、群青、普蓝;黑色为桃黑。修拉则是运用类似科学家的方法来进行绘画,他在颜色的选择和排列上更有意思。他把颜色在调色板上排列成三行:第一行从左到右,分别是:镉黄、朱红、茜红、钴紫、群青、钻蓝、天蓝、宝石绿、一号二号(混合绿) 、淡镉黄;第二行从左到右,分别是:纯色与白色的混合色;第三行是纯白色。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延用的印象派大师的用色方法,一般在颜料的排列上都是由浅到深的排列银白、镉黄、那波里黄、赭石、浓土黄、朱红、茜红、棕红、土红、深红、洋红、煅红、 翡翠绿、翠绿、维罗纳绿、土绿、钴蓝、群青、象牙黑。印象派的画家给我们的启示不仅在颜料的系统排列上,对我们当代美术最重要的色彩启示在于色彩的和谐运用上。首先是纯色的和谐上它通过保持各色颜色高纯度的情况下,在色彩并置的关系之中达到和谐。例如:凡高的《吊桥》这幅画中蓝色和橙色块的关系,在达到一定纯度的基础上。上右半的是蓝色,左下小半为橙色。两个色块在纯度对比上相呼应。这样的颜色排置打破了古典油画中避讳大量使用高纯度的言论做画的方法,却达到了令人惊奇的效果。其次是高调和谐。虽然纳比派是这种画法的典型代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凡高的作品《宏丽的小径》中前景和中景都为明度很高的色快,运用了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到红色的系列。再从蓝到绿到紫色的运用。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提倡学生在色彩的运用上用响亮的颜色描绘景物或人物。再次是主导色的和谐。它是在明度协调的基础上在强烈的对比中一种或一类色彩占主导地位。例如:雷若阿的《在台阶上》大片的背景和人物的脸及花篮小孩的头上的花圈都有主导色黄色。还有同性色的和谐,邻近色与同类色的和谐,无彩色和复色的缓冲和谐,光源色的和谐等等都对我们的教学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后印象派在色彩的观察方法上更注重个人的情感。因为主观色彩最能体现个人的风格从对自然色彩的描绘到对主观感情的表现。在刚开始的风景写生过程中提倡的是把握客观色彩并正确的运用色彩但要求把握大的色彩倾斜这也和印象派画家如西斯莱在风景画中采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大体上把握住事物的颜色也很符合初学油画的学生这一方法很适合在上户外风景写生当中,对着所画的景色在落笔之前,先观察比较,眯缝眼睛观察明暗变化,留心色彩对比,区别反光。而在创作的阶段就从理想阶段上升到了感性阶段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就如印象派画家不仅注重写生而且也不断的研究光对客观事物的影响也就产生了主观的色调,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们也提出了从对自然色彩的描绘到对主观感情的表现就如高更、凡高的“色彩并重”的表现方法。对于印象派色彩给教学的启示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它对当代的各个种类的绘画如水彩、水粉、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的运用上都有不小帮助。2、印象派技法运用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形式的比较在印象派的绘画技法中继承了先前的技法在他们的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挫、拍、揉、扫、跺、刮、点、砌、擦、抑、等。在众多技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点画法。尽管早在古典坦培拉技法中,点画法就是印象派的一种表现层次的重要技法。点的方法在综合性画法中与线条和体面结合可产生丰富的对比,用不同形状和质地的油画笔又可产生不同的点状笔触,对表现某些物体的质感能起独特的作用。要求丰富在用笔方面,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和对比色并置,这就要求画家用色时采用小的不透明的笔触,而不是画一大片颜色或采用薄薄的平涂法。这些笔触要求尽可能在调色板上不加任何调色油调出来(因为这种短笔触不要求颜料具有流动性),并直接画到画布上去。其他的笔触逐渐往上加,有些是并列的,有些是重叠的。这种严肃的整体结构像用各种碎而拼凑起来的衣服一样,几乎完全除去了线条。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用笔的技巧上得到锻炼所以提倡在作画的过程中将挫、拍、揉、扫、跺、刮、点、砌、擦、抑、等方法运用到一副画中,使画面不仅在颜色上丰富也在笔触上有变化。这也和印象派画家在绘画过程中笔触的变化丰富有共同之处。3、印象派与中国绘画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如果把中国的国画和印象派的绘画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后期的发展中,画家们开始关注中国的国画艺术,他们看到了线的作用。因此在油画的表现艺术中以大版块的线条表现的画幅渐渐成为了后来的野兽派的主流。而在印象派绘画绚丽色彩的影响下,中国的国画大师们也在用色方面从以往的淡雅为主到现在的色彩相对的艳丽。三、结论在现在有人说印象派的东西已经“过时”。现在艺术家玩的是行为,架上绘画已经从展览厅中消失。但我觉得中国现今的教育方式虽然不是一种创新,但它是适合中国的现状的。印象派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创作题材形式上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气,脱离宗教题材的束缚多描绘身边的人和事物。在色彩运用打破了固有色的说法在色彩上强调从对自然色彩的描绘到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运用的较多的是高纯度和高明度的色彩。在技法运用上将挫、拍、揉、扫、跺、刮、点、砌、擦、抑、等方法运用到一副画中。都是适合我国的美术教育的,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应该说取其道而用之。印象派画家以其广阔艺术视野,在相互影响、借鉴、冲撞和激励之中赐予我们艺术历程甚至是艺术教育过程的反思。印象主义使自己的艺术更贴近于现实的真实,但是在形式表现上却走向了更高的层次,对光与色的追求引发了一套新原则模式的艺术创作。而新印象派的行为说明了艺术的真实性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得成就。后印象派的画家对人物心理的关注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充分展示着形式不一的表现潜力。这一些都对我们的教育起这指导性的作用。

塞尚是印象派到立体主义派之间的重要画家。 塞尚由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介绍加入印象派,并参加了第一届印象派画展。有人依他的风格也归于后印象派。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毕生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彩、造型有新的创造,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在可以被当成二十世纪探索绘画先知的十九世纪画家中,从成就和影响来说,最有意义的乃是塞尚。他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他终生奋斗不息,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这些观念扎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属于艺术中最革命的观念之列。 在塞尚之前漫长的艺术发展史中,所有的画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但塞尚则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编辑本段艺术生涯保罗·塞尚(1839~1906年)在埃克斯出生和辞世,是祖籍皮埃蒙特的小工匠、小商人的子孙。他先在小学和圣约瑟夫学校就读,由于父亲交了好运,从帽店老板变成银行经理,他被送入中学学习。1858年,保罗带着坚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宗教信仰以及对同学米尔·左拉的真挚友谊从中学毕业,通过了文科毕业会考,并按照父亲的意愿,进入了大学法学院。不过,他并不因此而放松在埃克斯素描学校的课程。从1856年起,强烈的兴趣爱好就已把他带向了这所学校。他虽然勤奋刻苦。多悉善感,但天赋不高。他身材矮胖,长着宽大额头和鹰钩鼻的面孔也不讨人喜欢,但他目光炯炯,动作敏捷,喜欢游泳、打猎,在原野上远游。他还醉心于音乐,在学生乐队中,他吹铜管,左拉吹长笛。1859年,他父亲在埃克斯附近购下维拉尔侯爵在十七世纪建造的热德布芳花园,带着妻子、儿子,两个女儿在那里避暑。保罗在别墅中安排了自己的第一间画室。他已经决定了自己的前途:不管父亲如何反对,他也要作画家。父亲给他保留了作为银行经理继承人的职位,并用下面的话来警告他:“孩子,想想未来吧!人会因为天赋而死亡,却要靠金钱吃饭。”虽然对这种资产阶级的生活观念感到愤怒,塞尚还是不得不屈服认可。不过,他仍然偷偷地作画,对法律学习只给以有限的注意。已在巴黎定居的埃米尔·左拉鼓励他前往该处,而银行家则拼命阻挠这一计划。1861年4月,父亲发现儿子实在没有从商的才能,加上妻子和长女玛丽的敦促,他终于带着低声抱怨让步了。保罗·塞尚来到巴黎。他在弗昂蒂纳街租了一间带家具的房间,在瑞士画院习画,与基约曼和毕加索交往,并继续和左拉保持着友谊。他靠着父亲每月寄给他的一百二十五法郎,艰难地维持着生活。他丝毫不能适应首都的嘈杂,初期作品也远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他也始终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原因是:“虽具色彩画家的气质,却不幸滥用颜色。”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埃克斯,大为高兴的父亲在自己的银行中给他安排了一个职务,但保罗并未因此从事金融而牺牲画笔,仍然热情地画着。他在四大块壁板上作了滑稽的模仿画《四季》,来装饰热德布芳的厅室,并且在画上无礼地签上“安格尔”之名以作消遣.他画自画像,也为父亲作像。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虽然经常与印象派画家来往,他却不欣赏他们。他接近的是莫奈、雷诺阿,可是他欣赏的却是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的作品。他此时的画颇为浪漫,并且厚颜地把它们称为“杂烩”。别人不喜欢他这种绘画,而且连他自己也不喜欢。事实上,他没有任何开心之事。不管到哪儿,都不感觉赏心悦目。他断绝了刚刚结下的友谊,离开曾经吸引了他的著名画家,不断地变换住地。由于厌烦,他离开巴黎,又由于好奇而重返该地。他退隐到埃克斯,但很快又离开那里。他是否遭到1866年官方沙龙的拒绝,不得而知。总之,他忧郁地回到埃克斯,而在1867年底1868年初的冬天,再次前往巴黎当然是换了个新的地方。他在马奈、雷诺阿、斯特汶斯、左拉、克拉代尔、迪朗蒂等人聚会的著名的盖博瓦咖啡馆露了露面,但觉得很不舒服.他的作品《甜烈酒》或《那不勒斯的午后》在1861年沙龙落选。同一年,他遇见一位年轻的女模特玛丽·奥尔唐丝·富盖。《坐在红扶手椅里的塞尚夫人》是为他夫人画的肖像。在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虑西方传统肖像画所要表现的人物性格、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地位等等。在表现手法上,也不是用传统的以光影表现质感的方法来描绘的。而是采用色彩造型法达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与形体的结合。色彩与形体的表现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质”。他的这种重在艺术形式的追求的创作倾向,对西方现代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故被人称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虽然塞尚曾受到当时占绘画主流地位的印象派的影响,对光线照射到不同质地表面上的效果有所光住,但他始终坚持对物体结构和实体感的关注,并于1877年放弃了印象主义。塞尚早期大多以写实的手法,真实且疑难的情景作为绘画的题材。晚年画风有所改变,留下了多幅温和,光明并富含古典注意庄严气息的风景及景物画。塞尚说过要“使印象主义成为象博物馆的艺术一样巩固的东西”,被文艺复兴所激发出的这句议论常被引用又屡遭非难。塞尚在他的作品中,所寻找的就是真实,即绘画的真实。由于他逐渐感到,他的源泉必须是自然、人和他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昔日的故事和神话。他希望,把这些源泉里出来的东西转换成绘画的新真实。塞尚的成熟见解,是以他的方式经过了长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实践之后才达到的。在他的后期生活中,用语言怎么也讲不清楚这种理论见解。他的成功,也许更多地是通过在画布上的发现,即通过在画上所画的大自然的片断取得的,而不是靠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研究。他的作品有《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圣·维克多山》、《玩牌者》、《穿红背心的男孩》等等。

关于印象派参考文献的论文

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就是艺术的状态。换言之,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也最能表现时代的状态。前天上午,在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内展出了该学院油画第二工作室学生的毕业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油画第二工作室共有18位学生,他们的毕业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生存经验相契合的绘画语言的初步尝试。他们的出生年代集中于70年代末期,对他们来说是伴随卡通图像长大的,电脑与网络正逐渐作为他们与世界联接的重要通道,这些视觉经验都已渗透到了他们的创作的符号选择中。这也成为此届毕业生的作品与往届毕业生的作品最大不同,其特点是:学习油画的毕业生作品不是用纯油画的方式交出成绩单,有的用电脑卡通画、有的用照片的形式、有的用油画加报纸片构成画面等,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创作。 作品“假面”:画面上是古代女子戴着一张面具,衣服上有一块现代近期的报纸,那女子还露出了穿着丝袜的大腿和高跟鞋。作品整个背景散布着古代文字,该作品表达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从女子身上裹得严实的服装里伸出的腿、丝袜和高跟鞋休表着她们渴望从传统礼教中解放出来,虽然戴着假面具,也无法掩饰现代发展与旧传统之间的尴尬。 名为“我们一起结婚”的作品,是用一组婚纱照片组成。照片上身穿雪白的婚纱者和穿绅士礼服者一脸幸福的新人都为男性。作者大胆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同性倾向,作品风格迥异。 油画第二工作室的导师是由武俊、唐志冈、张炜等担任。他们对此届毕业生的作品较为满意。从作品上可看出他们这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和思想趋向。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古典、现代及当代的多种类型语言方式)也成为影响他们创作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体现出艺术不应该是生活另类的东西,现代艺术也应该适应今天的文化生活。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梵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梵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记得一句关于梵高的话:“灿烂到极致不是黯淡就是死亡,所以梵高也只能,毁灭了自己

写作思路:可以从该画作的主题以及构图、色彩这几个角度进行鉴赏,中心要明确,语言要通顺等等。

正文:

《星空》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

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创作《阿尔的吊桥》;同年与画家保罗·高更交往,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

此后,梵高的疯病(有人记载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89年创作《星空》。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星空》是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在这幅画中,夜晚的天空高又远,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金黄的满月形成巨大的漩涡,星云的短线条纠结、盘旋,仿佛让人们看见时光的流逝。暗绿褐色的柏树像巨大的火焰,是星夜狂欢的响应者。天空下,安睡的村庄那么宁静、安详。淡蓝的色调,动感的线条,给人自由的时空感。

梵·高通过这幅画作不是想用浩瀚的宇宙来反衬出人类的渺小,令人类生出畏惧之心,而是传达出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天空中飞卷的星云,好像在旋转着跳舞,好像鲜花一样怒放,那柔韧的枝条虽然力量微薄,却无畏地抽向天空。而直上云端的巨大柏树,形如一团黑色的火舌,不屈地奋力伸展着枝叶。传达出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忧郁。也表现出人类的挣扎与奋斗。

从构图上来说,该画面构图极为准确,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下部的房舍托起了无边的宇宙,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特别是那些柏树的线条画得流畅而别具一格,正如梵·高自己曾描写的那样:“那些柏树总是占据着我的思绪——从来没有人把它们画得像我看到它们的样子,这使我惊讶。柏树的线条和比例正如埃及金字塔及尖碑那么美丽——在晴朗的风景中的黑色飞溅。”

在绘画技法上,梵·高接受了前期印象派的某些特点,不是用简单的线和面来表达物体。而是用点来表现物体的光影,达到了传统画作无法达到的效果。同时,他又注重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方法,给光影添加动感。

前景中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描绘出来的小镇,与画面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的交叉,柏树的顶端恰好拦腰穿过旋转横飞的星云,这一切都使画面产生出一种流动的感觉

基调,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加强了夜色的黑暗,前景中的柏树用了深绿和棕色,意味着黑夜的笼罩。明亮的白色和黄色来画星星及周围的光晕,又给人一种温暖光明的感觉。梵·高运用浓厚并且短促的笔触,交织成弯曲的旋转线条,海浪般的图形使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象,画中漩涡状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

在大面积冷色调的流动星云中,一轮橙色的月亮散发出亮光,仿佛明灯般点亮了沉寂的夜宅,奇幻的色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个画面着色搭配协调。浓淡相宜,深浅适中,很好地配合了画中的氛围。

从艺术特色看,这幅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看到的幻象。这种幻象,超出了中世纪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过的任何尝试,它来自画家某种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

梵·高以火焰般的笔触,标新立异的无畏,把自己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幻想体验大胆地用笔触来加以证明,作品预示了画家用幻想作为手段而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表达的探索。

印象主义(impressionl9n)在19世纪60一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沉缅在中世纪骑士文学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从而据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在这方面印象主义画家还从荷兰小画派、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英国画家特纳和康斯太勃尔等人那里接受了有益的经验。从印象主义开始,欧洲的画家们试图使绘画摆脱文学的影响,吏多地注意绘画语言本身。在印象主义内部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一是以德加为代表3一是以莫奈为代表。当然也有的画家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早在60年代,一群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人,对保守的官方沙龙压制青年的创造精神深感不满,他们以库尔贝当年反对官方艺术的斗争精神为榜样,团结在受到官方沙龙冷淡和买落的、富有探新勇气的马奈的周围,形成一个与官方沙龙相对立的集团。这些画家不定期地在巴黎的盖尔波瓦餐馆和新雅典餐馆,以及在巴齐耶与雷诺阿的共同画室会晤,并到塞纳河畔直接对景写生。经常参加聚会的画家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巴齐耶、塞尚等,评论家有杜瑞和利维拉,资助这个聚会的有画商杜朗一鲁耶。1874年4月,这群青年画家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Na—dar)的工作室举办展览,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参加展出的有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塞尚、莫里索、基约曼等人。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主义画展从1874年到1886年共举行了8次。分别在1874、1876、1877、1879、1880、1881、1882和1886年。除了第一、第四和第八次外,均使用“印象主义”一词作为展览名称。 印象主义是一个松散的艺术社团。这个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集合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比较一致,便于共同举办展览。参与展出的艺术家,有的仅在一段时间内迷恋于印象主义画风,后来则另有追求;有的在绘画风格上曾多次变化反复。此外,参与画家的水平也不尽一致。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是和法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流派相对应的。印象主义和自然主义都曾受到哲学上实证主义的影响。 著名画家:莫奈 马奈 毕沙罗 凡高 德加 雷东 塞尚 高更 雷诺阿 修拉 西涅克 劳特雷克。从欧洲绘画史的发展进程看,正是在印象派画家笔下,闪烁的阳光和微妙的阴影被引入画面,绘画由此变得清新明丽而有生机。艺术家追求真实的努力在印象派时代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回落。从马奈到塞尚,欧洲绘画传统在自我否定的同时又在自我完善,这样的进程构成了整个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框架。印象派画家虽然在开始其艺术活动时受到误解甚至嘲讽,他们共同活动的时间也没有持续很久,但他们对西方艺术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波及音乐和文学。到20世纪初期,印象派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艺术流派。直到今天,印象派绘画在世界各地受观众欢迎的程度,仍然超过绘画史上其他流派的作品。利用像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或塞尚这些艺术家的作品,这次画展将介绍法国印象派的演变:它的开始、发展和它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影响.

关于印度论文范文资料

范文 痴迷方能成大器 着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痴迷地眺望星空,以至掉到眼前的坑里。这一举动似乎不可思议,难怪有人嘲笑他虽然认识天上的星辰,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而我却极其赞赏泰勒斯如醉如痴、凝神专注的精神,因为唯有痴迷,方能成就大器。 的确,泰勒斯很了解天上的星辰,当他掉到坑里,过路人将他拉出来时他对过路人所说的话并不是“谢谢”,而是“明天有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他对天象的准确推测,正是他痴迷观察,用志不分的结果。假如他既望天空,又观脚下,一心二用,虽无掉进坑里的危险,却也未必能成为着名的天文学家、气象学家。 古今中外,大凡在学术上,科研中有建树、有成就的人,除了他们的勤奋、毅力、创新等因素外,其共同点就是他们对事业的痴迷和执着。据说,希腊国王让阿基米德判定王冠上的含银量,阿基米德认真钻研,到了痴迷的程度,一次洗澡时,从澡盆里溢出来的水中得到启示,竟然忘记了穿衣服,赤裸裸、水淋淋地跑到家。就这样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牛顿痴迷钻研也流传下来许多类似把怀表当成鸡蛋煮的轶闻。纵观伟人事业的成功,哪一个少得了探索之中的痴情? 古人云:性痴者其志凝。这里的“痴”则是用心专一,用志不分的体现。唯有用心专一,才有可能潜心钻研,钻到极处,才有可能获得成果;也唯有用志不分,才有可能坚持不懈,废寝忘食,水滴石穿。所以,泰勒期“目中无坑”正是他“心中有星”的表现,正是他钻研中的可贵之处。而许多功不成,名不就者,恰恰缺少这种潜心观星的痴迷精神,使他们失败的也往往是心性浮躁,用心不专的毛病。 还是大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只有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到坑里。因为他们没有探索,没有钻研,也没有对事业的痴迷。这样说来,泰勒斯观星掉到坑里非但不应嘲笑,而是值得学习的。果真我们都具备了学业上的痴迷,又何愁不成学业,不成大器?读“深坑与高空”有感 深坑与高空是说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观察星星时,一下子就掉在了深肯坑中,在被人救起之后,告诉那位救了他的人说明天要下雨,而那个人还不以为然,第二天,果真下雨了。我认为这个故事说明了无论干什麽事情,都要专注执着事情才会成功。 我们干一件事情只要有信心,专注的执着的去干这件事我想你一定会干成;反之,则不能。 古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有一次在帮助皇帝验证自己的皇冠中的含金量时,在他洗澡时发现进入盛满水的澡盆时,自己身体在水中的体积与排出盆的体积相同时,想到这他兴奋地跑皇宫去见皇帝,等他到了宫殿后却发现自己竟没穿衣服;还有一次,牛顿的妻子让牛顿吃早饭,牛顿说要自己做,他妻子给了他两个鸡蛋。牛顿把水放在火上等待水开,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工作,当水开了时他就把“鸡蛋”放了下去,过了一会他想看看鸡蛋熟了没有,可是,他怎麽也找不到他的表了,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等他捞鸡蛋时却把自己的手表捞了上来,原来他光顾着实验而错把自己的手表当成鸡蛋放入开水中。他们俩人都因为太专注,执着而犯了错误,但他们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我是属于那种不太专注,不太执着那类,干什么都不是太好。我从小就喜欢电脑,并且还特别着迷,所以从小对学习的兴趣就不是特别高。上中学以后,随着电脑业的发展,对电脑就过于专著与执着了,所以对学习也就不管了,学习成绩也就下降了,我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在学习上的专著与执着。 专著与执着是成功的关键,要抓住重点,不要本末倒置。

塔不拉鼓(Tabla)在北印度无论是室内乐、其他乐器合奏、声乐、民间庆典 ,舞蹈 .戏曲表演 宗教颂赞等领域,不可缺席的印度手鼓乐器。虽然印度有非常多样的鼓乐器,但北印度古典音乐中,唯有塔不拉最能符合传统印度风格的节拍搭拉Tala的要求,誏乐师与听众得到最大的足!但塔不拉的鼓手,无论和西塔(Siter)等古典音乐伴奏或独奏(Solo)的表演其技巧功力,是非常严刻,难度很高。除了技巧熟练,乐理的融会贯通,才得己胜任。塔不拉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笔者的老师美籍()打了30多年他仍谦称逊的说;天天在学习。印度老师姆客气(Guru Mukergee)每天仍要勤练二小时。已仙逝的塔不拉鼓大师阿拉朗卡(Ustad Alah Rakha )在80多岁时,在演练中,突然高兴的呼叫---今天我打这声 NA. 是我这辈子最满意的一次!我死而无憾了!一幅朝闻道 夕可死,修成正果得道之愉快状!当今能在台上表演的或出CD的 都有5年10年/20年/30年的老师(Guru)才能胜任,因此塔不拉鼓,被誉为史上最难学的打击乐器,在印度则被称为乐器之王之尊称。!塔不拉历史塔不拉鼓虽然不是印度最古早的鼓乐器,如魔力单(Mridang),帕卡瓦甲(Pakhawaj)等已有千年历史。西元13 世纪,印度知名的宫廷乐师阿米枯罗( MrAmir Khusro) 根据古乐器帕卡瓦甲(Pakhawaj)魔力单根双面鼓,分割成高低之分的双头鼓 为早期塔不拉鼓鼓的澜沧(此人亦将维纳琴改良成西塔琴,也创作制定很多波斯风格的印度拉格(Raga)。当时在宫廷中演出 但并为受到重视,毫无地位。后来逐渐经由有名的乐师,舞蹈家一起塔配为皇军演出,才逐渐受到菁睐,吸引更多人学习塔不拉。隔了几个世代,终於出现一位大师尤汗(Mr Ustand U Khan)从魔力单的南印度古鼓之鼓谱,依塔不拉的特性及印度塔拉的法则及哲学理念研发,并建立塔不拉的学习理论及标准。因此后人方有学习的范本,经验的累积,对塔不拉鼓的普地位的提升,功德无量。如今塔不拉鼓,虽然在印度己建立王者的地位 在国外也广受欢迎. 欧美己有上百的塔不拉教学班 每年吸引上千人在学塔不拉,塔不拉几成为印度鼓的代表 但在南印度魔力单根仍然是不可缺的印度鼓. 在印度塔不拉及魔力单根各有一遍天。但回顾塔不拉的鼓手的地位,如同早年的其他鼓手地位,是相当卑微的。他只不过是其他乐器师如西塔琴(Sita),刹罗琴(Sarada )刹林吉(Sarangi)或声乐家或舞蹈家的附庸或顾聘的伙计而己,如碰见脾气暴燥的乐师,即使是乐师走音,只怪罪塔不拉鼓;因此塔不拉鼓手,变成乐师的出气桶。即便尔儿有独奏Solo的演出,就当时社会结构,塔不拉的鼓手,宛如二等公民。这种待遇一直到二十世纪中期笫二次世界终战。印度的独立,社会的结构受到世界朝流,冲击;学院派的乐师对鼓手的尊重,有别於传统的乐师。传统在庙会私人宅第表演的听众,也和现代音乐厅或学校的听众,有助於塔不拉鼓手地位的提升。但其中最重要的改变还得功归於当时几位伟大而了不起的大师如哈美姜 (Ahmed jan Thirakwa 1892-1976)及马哈拉甲(Kanthe Maharaj1880-1996 )哈必布丁汗(Habibuddin Khan 1899- ) 及近代的阿拉朗卡(Ustad Alla Rakha khansahib1919-2000) 他们天赋的美学素养及不断追求开拓塔不拉的新领域,伴以出凡入胜的技法,充分的发挥塔不拉的能量,努力的追求塔不拉的极现及重视经验的传承,不亢不卑的向世人展现出对塔不拉的敬爱,终於誏塔不拉争取到和其他西塔琴等乐师同等之地位,赢得世人的尊敬,如今塔不拉更印度更有乐器之王的尊。在此特别向这早期默默为塔不拉付出一生心血的大师,致上最高的礼赞。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沛公赴鸿门宴有惊无险,全命而归,使得他后来有机会与项羽争夺天下。鸿门宴也算是他“八千里路云和月”中的一云或一月吧!鸿门宴上,项庄舞剑,刘邦幸得项伯的庇护,才逃得一死,出了项门。樊哙一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历来被传颂,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刘邦鸿门的逃脱是侥幸还是必定,孰能定论? 因为这句话,后来楚汉两军对峙的时候,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并在阵前架起大锅,准备拿人肉下菜而迫刘邦投降,但没想到刘邦却说:“君何不分我一杯羹”?其心肠之毒可见一般。 再后来刘邦打败项羽材帝长安,成为万人敬仰的天子,却没为天下百姓干一件好事,相反的,他除掉了建国功臣韩信、张良、萧何,令世人所唾弃。 这也许是他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歪曲理论吧! 相比之下,他的对手项羽,我想应该是这一理论的强烈反对者。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主力之后,各路诸侯争相投靠,项羽称王上合天理,下应民心,刘邦的造反应为逆而不是顺。项羽是英雄不可质疑,但他不知道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天下纷乱的时候,单纯靠个人才智和勇气并不能成就大事,所以痞子刘邦赢了,英雄项羽输了。 最后,项羽被围垓下,突围之后,在乌江亭渔人劝他东渡乌江以图东山再起时,他拒绝了,并且自刎乌江,如果他推行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东渡乌江,回到江东,或许还有机会,但是他拒绝了。自刎乌江,他留给世人的是永远的回味和敬仰,即使没有赢得天下,但他的灵魂,我想应该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舍其身而战其义,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