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太长了 贴不下。。。。小城镇建设技术政策目 录一、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 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实现小城镇合理有序发展…………………(1)2. 坚持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统筹规划小城镇发展…………………………(1)3. 科学编制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4. 实施发展重点小城镇的策略…………………………………………………(2)

中国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却有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的困难与阻力,根据1999年联合国的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在21世纪,中国将面临“人口、就业、资源、环境上的四大挑战”。那么我们能否正确地处理中国人口的增长问题,使之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能否以经济、产业和技术上的革命,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能否利用相对贫乏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社会消费和生产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并保障经济环境在持续发展中处于优化状态,均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上,目前仍存在严重分歧,有的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有的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及城市群,有的则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市。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有其局限性,其实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应建立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要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借鉴他国城市化的经验,总结我国以往城市化道路的教训。那么,我们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呢?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其规模结构是由内在规律决定的,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偏离另一个方面。就大城市(包括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而言,大城市发挥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领头羊”作用。因为它具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可比拟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扩散和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迅速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体现。无论是工业化起步最早的英国,还是后起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其大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百万以上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即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2000年美国是39%,德国是,英国是23%,日本是,韩国是5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中等收入国家为22%,高收入国家为30%,都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大城市不仅是城市化的主力,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如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3大都市圈;伦敦占了英国对外贸易货运量的75%;纽约占了全国对外贸易周转额的20%;东京拥有80%的出版社和86%的出版量,纽约和伦敦的文化氛围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中难以比拟的。大城市的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使得大城市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龙头作用,如日本东京的GDP占全国比重为,伦敦占17%,汉城占。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镇,这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在上世纪50年代300万—500万以上的城市地球上有6个,到90年代初已有30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就人口的可比增长速度而言,大城市的发展也是快于中小城市。正视大城市的作用及其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我们推进城市化就不能抑制大城市的发展。只要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必然的,在城市经济增长不可能完全依靠内涵实现的情况下,体现城市规模的人口增加和建成区面积扩大就是难以避免的。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北京从二环到六环的建设,济南、长沙、杭州等省会城市的一再扩容,正说明控制大城市规模是多么不现实。在城镇体系中,我们既要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作用,同时还要发展若干各具特色、专业化强的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我国中小城市多数是制造业的基地。在本世纪中叶,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小城市将功不可没。而小城镇的发展也是必须的。小城镇处于城之尾乡之头,易于就近吸纳农民进城。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城镇的发展也符合城市梯度成长规律。自发形成的城市都是从小城镇发展到小城市,小城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发展到大城市,所以,推进城市化离不了小城镇的发展。综上所述,推进城市化,中国需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同时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点的、专业性强的中小城市以及不可替代的小城镇。应当看到,不同类型的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会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有些人愿意生活在大城市,甚至是小城镇,愿意享受更为悠闲、接近自然的生活,更为清洁的空气和价格更便宜的住房。我们绝不能再进行简单的量的对比,不能“崇大抑小”,也不能“崇小抑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二)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我国地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差距很大,不宜实行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人口多、地域广、差距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的京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交通便利,并有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型城市、大城市为依托,城镇体系较完整。在这类地区,城市化的重点是完善城镇体系及功能分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特大和大城市的依托下,可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特大城市确实存在过密,需要向周边地区转移工业和人口的问题。对这类地区,合理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就是正确的。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华北北部和东北的西北部,特别是人口稀少的西北地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乡镇企业不多,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备,且运距很长,缺乏具有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镇往往是由国家布局的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项目形成的,城市功能不完善,对人口的吸纳力很弱,城镇体系不完整。在这类地区,实行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是不现实的。因为你经济基础薄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既使建成起一座座小城来,也只能是空壳。城市化的重点可能主要应是发展和壮大现有大城市和少数中等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力和辐射力。以上这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谈城市化模式不能一刀切,下面再从人口国情看,更得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举。从人口国情看,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13亿人),农民太多(约占60%的人口),城市化的任务之重(大约2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发达国家美、日、德还有发展中的高城市化水平国家,其人口基数和城市化人口规模都比中国小得多,几个或几十个大中城市即可担负起全国城市化的任务。如伦敦680万人,占英国人口的12%;东京12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0%;汉城1100万人,占总人口的20%;墨西哥城2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25%。而我国城市化的重任,就是20年内再建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只能容纳1亿多人口,自然承受不了巨大的城市化人口的压力,中国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共同分流。总之,推进城市化,我们应放弃按规模确定城市发展重点的方针,从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城市化道路。(三)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对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总结世界各国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就拿中国来说,以往走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道路。这条道路严重制约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严格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导致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偏低,我国只有的人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口集中度低,导致北京、上海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也处于较低水平。上海的GDP只占全国GDP的,北京只占,上海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香港的1/4,日本东京的1/20。因此,我国大城市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想建国以来如果我们不走控制大城市发展之路的话,在50年代与日本一块起飞,我们的上海有可能与东京一样并驾齐驱,成为国际大都市,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的综合国力会比现在更强。以往城市化道路除了“抑大”之外就是“崇小”。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走的是积极发展小城镇的道路。许多地方都在讲小城镇、大战略,把眼光都盯在了小城镇上,其实,城市化才是大战略,小城镇是一个重要战略措施:适当发展大中城市也是重要战略,甚至是更经济、更有效的措施。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好地形成城市功能,发挥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产生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过分强调发展小城镇,只能形成“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去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局面。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不城、乡不乡、小城镇遍地开花。现在有的镇人均只有2000人,这种局面造成了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难以形成产业链、行业群,对人口的吸纳力极低,规模过小的小城镇其实不具有城市功能,过多会占用大量耕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小城镇只能是城市化的基础层次。城市化发展的重点不应是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企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小城镇有产业、市场支撑,特别注意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发展小城镇,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建设小城镇,不能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唱空城计,防止有城无市,有镇无产,城镇“空壳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现布局,协调发展。再从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看,片面地发展大城市也不能使城市化健康发展。就拿墨西哥城来说,上个世纪70年代它就成为人口1000多万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现在4个墨西哥人中就有1个居住在首都。但是它与其它城市的发展极不协调。其第二大城市比首都人口差好几倍,由于大城市畸形发展,导致人口过多,交通相挤,污染较重,生态环境恶化。70年代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地下水抽取过度,造成地面下沉非常严重,酿成了许多建筑事故。而且,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失业增多,社会治安极差。中国大陆一位学者曾到墨西哥调查贫民窟问题,多次央求,出租车司机才勉强成行,到了那里,不敢熄火,好随时开溜,可以想见那里的治安差到什么程度。再说韩国汉城人口高度集中,污染也较重,现在韩国准备将政府迁到另一个城市。以上事例说明走单一城市化道路不仅不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反而阻碍城市化进程。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也积累了少经验。发展大城市带这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国际经验。如美国在北起缅因州,南到福吉尼亚的长达550公里的地带内,以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和波士顿等5个大城市为核心,以上百个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为纽带,以周围农村为腹地,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人口最集中的大都市市区。大都市带(区)的出现及发展,就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地域表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发展城市带,既能发挥城市的吸引力,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又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力,扩大城市文明的普及范围,加速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快,经济增长快,原因之一就是改革开放后注意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相对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规律使然,国情使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使然。

我刚下完的我还没写呢,再找论文.......小城镇建设作业1 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 地方驻地 、县城 、县以下建制镇 、集镇 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依照职能特征分类: 工矿城镇 、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 、旅游城镇 、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四、小城镇的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五、 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六、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七、小城镇发展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要走发展农村特色工业之路。 作业21、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答: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1)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2)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3)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4)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5)小城镇建设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2、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答: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2)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3)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3、 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答:未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将显现出以下趋势:1)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2)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3)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4)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4、 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答:1)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2)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3)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5、 按发生机制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答:1)政府主导模式。2)城市辐射模式。3)资源开发推动模式。4)市场带动模式。5)旅游文化推动模式。6、 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答:瑶琳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富春江镇属于资源开发推动模式。7、 推动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有哪些?阻碍小城镇发展阻力因素有哪些?答:动力因素有:1)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2)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3)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4)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5)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6)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阻力因素有: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3)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8、 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答题要点和思路:(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1)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2)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3)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1、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状况、建设用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第二,进行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公共建筑、生产、公用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仓储、绿地等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第三,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 第四,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第五,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第六,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第七,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第八,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那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这种设计原则指导下的规划设计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向郊区的延伸,导致城市郊区无遮挡的向外发展,导致大都市间已经不存在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第二、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在郊区展开,造成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过度使用。第三、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正在超出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特征正在逐渐消失。“工业文明”设计下的小城镇建设弊端很多,在小城镇发展中,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选择。今后小城镇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具体来说要把小城镇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小城镇里的村庄应该有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村庄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务,还要有一个村民正式聚会的场所,通过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主要有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没有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在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因此,他们在给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他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共交通、等等。在英格兰的乡村,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英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农业活动。于是,他们几十年前面临与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有时,他们需要就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他们需要把他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在英格兰,直到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的政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2 000到20 000人不等。当他们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这个地方是不是一个“集”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村庄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经验主要经验有:具体考虑小城镇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因此,在英格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欧美规划师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特别仔细地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他们必须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村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村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村镇原有的形体布局。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他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取向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主要有: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2.保证人类的消耗是在自然再生范围之内的;主要表现为: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把人类的废弃物变为其它物种的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再利用;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为自然所承受。3.阻止人为的灾难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5.居民参与作业4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规模偏小;规划管理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镇功能不完备;城镇建设缺乏特色。2、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三.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3、有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六、改革财政体制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十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十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一、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十堰作为地处鄂西北山区的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实现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把城镇化与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共荣、协调发展。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成为我市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像十堰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十堰市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有14万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恶劣,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很有限,种植业增长的空间也很有限。要使农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提高人均生产率。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收入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而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又极为有限。因此,实现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只有发展小城镇,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除此别无出路。 2、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从理论上说,城镇化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的结果。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两个侧面。工业化需要聚集状态,只有人类活动集中才会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才会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离开了城镇化,工业化的效率就会降低;离开了工业化,城镇化就无的放矢,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目前,我市乡镇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通过发展小城镇,使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充分发挥小城镇作为农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为乡镇工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市场、技术和人才条件;通过发挥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 3、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光荣而又艰巨。我市山多地少,生态环境脆弱,在全市240多万农村人口中,有当家地仅160万亩,由于居住分散,自然灾害频发,种植业的70%望天收。只有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民数量,在总量上相应减少现有耕地承载人口数量,转变农民的谋生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向城镇聚集,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才能解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 二、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4年地市合并后,十堰市的城镇有了较快发展。截止目前,建制镇由1984年的13个发展到63个,其中城镇居民万人以上的9个,城镇总人口万人,短短17年城镇化率由提高到。城镇的空间布局主要沿交通干线襄渝铁路、汉江、209国道、316国道展开,城镇职能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政治职能或低水平商贸职能为主的状况,形成了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各种类型结构。纵观十堰城镇化进程,有两个特点:一是十堰城区(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因汽车产业的聚集效应使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二是乡村城镇化即小城镇的发展相对缓慢。建制镇的发展由于在地市合并以前受行政管理区划的限制,中心城市与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表现为松散型,区域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边境贸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辐射能力较弱。地市合并后,城镇建设步入协调发展的轨道。由于十堰市农村人口较为稀疏,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这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压力适中,同时农村经济非常落后,因此,在农村地区形成小城镇的内、外动力较弱,导致小城镇发展滞后。 十堰小城镇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不科学,执行缺乏严肃性。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格雷同;二是融资问题。目前,城镇化仍然是一种政府行为,尚未面向市场,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因此,城镇建设资金来源贫乏,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制度障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延缓了农民离土离乡的步伐,不利于调动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农民进镇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城镇化成本;四是政策问题。各地出台了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的系列优惠政策,但落实不力,农民在市场准入、税费征收、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不到优惠待遇,甚至有的地方农民进镇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待遇。我市小城镇发展滞后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从主观上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建设的思维方式和指导思想存在有思维误区,我们必须克服:第一,要克服官位设市的思维误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除了帝王以外,下面的州、府、郡、县的设置,等级森严,不可僭越,哪一级官管辖下的城市,城墙该有多高,该有几条街道,衙门有多大,均有严格的规定。建国后到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省、市、县、镇的设置,也基本沿用封建社会那一套,严格按行政级别、管辖面积、人口设市,城镇规模基本以官帽定位,而不是按经济规模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定位。改革30多年了,包括体制上、观念上很多脱离实际的东西都改过来了,但这一传统的设市设镇模式仍被顽强地保留下来。而且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体制上形成了固有的模式,难以体现时代精神,制约了城镇化发展,我们必须克服。 第二,要克服人为构市的思维误区。如果说古楼兰曾为古丝绸之路开辟立下汗马功劳的话,那么它的消失,也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城镇的生存与发展及其发展规模该有多大,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不能凭主观想象来构筑城镇框架,我们不能不顾城镇发展规模和区域经济社会动态比较优势,好大喜功,人为构市,盲目扩市,以至于城镇“增肥”了,却有城无市。如我市一些小城镇,虽耗巨资建起了几条街道和广场,至今门可罗雀,成为“空壳”。这样的浪费和教训令人心痛。今后,我市的城镇化必须注意克服这种违反规律、人为构市的思维误区。第三,要克服全能乱市的思维误区。由于受计划经济思想和自然经济的影响,我市不少小城镇总想来个各行各业齐头并进,搞“大而全”、“小而全”,忽略自身城镇的产业强项和文化特色,搞“全能城镇”。资深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苏南地区凋查后曾提出一个“小城镇、大战略”的概念,意思是说,改革开放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很快,呼唤小城镇的发展,为其提供信息、市场和科学文化服务。加快小城镇建设,其目的一是解决农村内部商品经济发展的流通问题;二是以小城镇的广泛建设解决大城市的“通病”。遗憾的是我们却误解了费老的原意,片面认为发展小城镇商品经济就是要搞“小而全”,而未能与时俱进,把小城镇建设放在国际社会分工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去考察去建设,导致在小城镇的发展上出现了不少“全能城镇”,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我市小城镇建设要立足市情,既要增加城镇的数量,但更应注意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梯度推进,全面增强城镇的综合实力、聚集能力和经济辐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点城镇为支撑、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要把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归缩点,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带动作用,使小城镇成为推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支点。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市小城镇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1、变官位设市为按经济规模设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经济规模而言,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沿海乡镇已超过了西部不少地级市,其城镇发展的规模和格局,也超过了西部的不少县和市。就十堰而言,城镇化进程起步晚,即使是县城,与沿海一些乡级小镇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质量上的差别都很大,思想观念上的差距、经营理念上的差距就更大了,尽管国家还沿用按行政级别设市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但打破这一传统的桎梏,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我市应遵循城镇化是一个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自然历史过程这样一条客观规律,按经济规模来安排城镇资源的分配,收紧拳头,突出重点,把握规律,有选择、有特色地走自己的城镇化之路。否则,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必然会受到不可估量的影响。2、变人为构市为产业兴市城镇发展必须以经济产业作为依托。我市多数小城镇近些年来之所以出现布局混乱、交通阻塞、城镇服务功能不配套等问题,甚至是没有经济内涵的“空壳镇”,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去规划和架构小城镇,小城镇缺乏主导产业支撑。一个城镇可以构筑多种产业功能,但从城镇特点来看只能突出一两项主功能,形成一两项优势产业,而不是面面俱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兴的城镇,如温州、绵阳、诸城等等都是以特色产业立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据各自的优势,推准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工业主导产业,走依靠产业支撑辐射功能的路子。我市小城镇应当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山区资源加工工业,培育城镇支柱产业,增加城镇经济实力,从而增强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功能。3、变全能镇为特色镇我市小城镇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镇特色不突出。我市城镇化应该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镇必须打造不同的特点,或以产业特、或以文化风情特、或以区位特,突出特色,形成比较优势,实施差别化竞争战略,以鲜活的城镇特色,形成“名镇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反过来又推动城镇规模的扩张。结合十堰产业与资源特点,可以着力发展以下几类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一是建设工业主导型小城镇。把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市场、资源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建设小型工业园区,把乡镇工业塑造成为带动小城镇建设的主体力量。二是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搞好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全面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接待水平。三是建设流通商贸型小城镇。边贸口子镇要在突出抓好市场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务、最宽松的经营环境,吸引周边的鄂、渝、陕客商前来经商兴业。四是建设特色产业型小城镇。要依托药材、黄姜、茶叶、绿松石等山区资源,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加工、包装、销售业,逐步形成集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镇。五是建设移民镇。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用好用活移民政策,推动移民小城镇的建设。4、积极解决小城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根据这一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为使小城镇得以健康发展,还应解决如下问题:(1)搞好科学规划。小城镇规划要坚持科学合理原则,选址要与国家的宏观产业政策、导向政策、交通、通讯大动脉相联系。起点要高,具有时代气息;必须满足我市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使小城镇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小城镇发展的规划,不仅要考虑长远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还应考虑职业技术教育设施布局,科教兴镇,保证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把市场一体化要求与本地经济特点相结合,将小城镇规划建设融入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同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城镇化体系格局,利用大市场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小城镇的风貌一定要体现综合经济实力和居民群体凝聚力,使本地的文化历史传统得到继承和发扬;要把环境生态建设列为主要内容,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建设生态小城镇。规划必须体现全局意识,着眼于长远,决不能因党政负责人的更换而改变。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列入目标考核责任制,要强化规划的实施力度。(2)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实行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民间资金为主,吸引外资为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首先,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与吸引外资,加快建设速度,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其次,通过小城镇安居工程,吸引农民建房资金。再次,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政府通过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软件上下功夫,使小城镇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众多的人带着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要大胆尝试和探索将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的思路,坚持市场化运作,不断建立和完善“经营城镇”的新机制。要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把自然资源变成城镇发展的宝贵财源,变过去土地使用的“行政审批制”为现在的“市场配置制”,使国有土地的资本效益趋向最大化,大力推行竞价拍卖等多种土地经营形式,为城镇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营运市政设施,实现滚动开发。经营城镇有形资产,把公共房产及道路、桥梁、公路灯杆等市政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推向市场,能卖则卖,宜租则租;经营城镇无形资产,把城镇空间、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交通线路营运权、道路和其它设施的冠名权等,通过转让、拍卖、租赁等形式推向市场,使无形资产变成有形资产。(3)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制度障碍。要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以住户、职业、生活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依据的落户标准,以居民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确保进镇农民的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和吸引农民进镇落户,务工经商。要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在坚持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同时,对农村土地使用流转制度进行创新,允许农民对土地进行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流转活动,解决农民担心长期离开农村后、遇到困难生活没有保障和后路问题,并为农民进镇后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础。同时,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医疗、就业、教育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规范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进镇解决后顾之忧。

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趋势论文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言 8-9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9-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 9-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13-16 建设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13-14 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14 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14-15 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15 建设新农村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15-16 2. 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16-27 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 16-19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16-17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 17-19 农村文化建设成绩显著 19 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7 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 19-23 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23-24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 24-25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完善 25-27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7-37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 27-29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促进公共事业进步的关系 29-30 创新体制机制与增加资金投入的关系 30-32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城镇化的关系 32-34 做好整体规划与体现个性特色的关系 34-35 搞好试点示范与做好面上推广的关系 35 搞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的关系 要了给你发送全文.

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发展的策略。

正文: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但是,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因素,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和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影响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面临的重大问题。

因此,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缩小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促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着重探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

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广阔的农村有着巨大的内需潜力,乡村的繁荣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大引擎,进入新时代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当今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事关人类福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论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问题,把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

“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发展描绘了路线图、确立了时间表。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要看到,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意见》的出台,就是要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不仅要避免走“城市兴、乡村衰”的老路,更要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新路。

《意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既着眼于现实,也图之长远;既有战略部署,也有具体路径。《意见》提出3个时间节点: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到2035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成熟定型。

为此,《意见》也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举措:改革的要求,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的抓手,是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

改革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窗口期,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均衡配置”“一体化发展”“普惠共享”……从《意见》中的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坚持城乡一盘棋的整体谋划思路。

无论是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还是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民增收机制,本质上都是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上,守住底线至关重要。

具体说来,始终坚持土地所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守住乡村文化根脉,就是要高度重视防范各类风险,用城乡融合发展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器作用。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融合发展、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

制定出一个好文件之后,关键在于落实。《意见》对落实机制也作出了创新安排,提出“把试点作为重要改革方法”,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市县两级设立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有明确战略蓝图,有具体改革路径,有高效落实机制,相信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定会不断健全完善,为城乡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

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

都市圈、城市群发展战略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城镇化发展路径,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本次“方案”的不一样之处,其不仅延续了大城市的优先发展基调,又兼顾中小城市甚至县域的发展态势,可谓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了一个整体解释。

首先,要“分类推动城市群发展,增强城市群人口经济承载能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常态化协调推进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提出“有序培育现代化都市圈。

依托超大特大城市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Ⅰ型大城市,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导向,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培育发展都市圈”;且将两项举措融合,“健全城市群和都市圈协同发展机制”。

其次,要“提升大中城市功能品质”,“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方案指出这两者都须以产业带动发展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项目。

三、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就是要“顺应县城人口流动趋势,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增强综合承载能力,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要”;并“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商贸流通、消费平台等配套设施。

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健全市政交通、市政管网、防洪排涝、防灾减灾设施,加强数字化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健全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设施。

推进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建设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低碳化改造,打造蓝绿公共空间”;另外,方案还强调,在建设中要更好发挥财政性资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央企等大型企业加大投入力度。高质量完成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地区示范任务。

四、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中提出“健全投融资机制”。

健全投融资机制,需要“夯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宽放活社会投资”,需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且“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开发建设运营,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五、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提出“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城市人才入乡发展”、“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等多举措。

在“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需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在“引导城市人才入乡发展”中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规划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三师入乡’,建立科研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制度,为乡村建设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在“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中要“统筹规划各类市政公用设施,推动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城郊乡村和规模较大中心镇延伸,到2025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88%,在有条件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小城镇建设发展论文格式

我刚下完的我还没写呢,再找论文.......小城镇建设作业1 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 地方驻地 、县城 、县以下建制镇 、集镇 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依照职能特征分类: 工矿城镇 、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 、旅游城镇 、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四、小城镇的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五、 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 ;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六、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七、小城镇发展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要走发展农村特色工业之路。 作业21、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答: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1)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2)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3)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4)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5)小城镇建设与就业:如何解决就业问题。2、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答: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2)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3)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3、 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答:未来中国小城镇建设将显现出以下趋势:1)小城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2)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而有的将消失。3)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4)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总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4、 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答:1)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2)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3)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5、 按发生机制分,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答:1)政府主导模式。2)城市辐射模式。3)资源开发推动模式。4)市场带动模式。5)旅游文化推动模式。6、 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答:瑶琳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零零散散地居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富春江镇属于资源开发推动模式。7、 推动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有哪些?阻碍小城镇发展阻力因素有哪些?答:动力因素有:1)农业的基本动力:①食物贡献;②原料贡献;③劳动贡献;④土地贡献。2)工业的核心动力: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3)第三产业的动力: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4)集聚经济的动力: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5)比较利益的动力: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6)政策的动力:①国家宏观政策(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②国家专项政策(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③地方性政策(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7)区位优势的推动力: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阻力因素有:1)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文化、技术、观念)。2)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生产销售不景气等)。3)传统文化的阻力(单家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4)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离土不离乡”的制约;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8、 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答题要点和思路:(发挥个人主观意志,不做统一答案)1)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例如: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距杭州85公里,05省道穿境而过,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万人口,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 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亿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同心同德,争创一流,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2)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3)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注意:要抓住重点)1、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总体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进行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一,在分析土地资源状况、建设用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根据《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计算用地总量,再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第二,进行用地布局,确定居住、公共建筑、生产、公用工程、道路交通系统、仓储、绿地等建筑与设施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做到联系方便、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第三,根据小城镇总体规划提出的原则要求,对规划范围的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按照各专业标准规定,确定空中线路、地下管线的走向与布置,并进行综合协调; 第四,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第五,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第六,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断面形式和控制点坐标标高,进行竖向设计,保证地面排水顺利,尽量减少土石方量;第七,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第八,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产生了那些弊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这种设计原则指导下的规划设计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向郊区的延伸,导致城市郊区无遮挡的向外发展,导致大都市间已经不存在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第二、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城市蔓延以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在郊区展开,造成环境的恶化与资源的过度使用。第三、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正在超出人的尺度,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特征正在逐渐消失。“工业文明”设计下的小城镇建设弊端很多,在小城镇发展中,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是一种“削足适履”的选择。今后小城镇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具体来说要把小城镇与大自然联系在一起,小城镇里的村庄应该有一个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村庄的各项经济和社会事务,还要有一个村民正式聚会的场所,通过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主要有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美国没有给城镇划线,除非接近或遇到了其它的城镇,否则可以随意发展。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的二十年间,美国城市蔓延所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美国城镇没有在布局上和基础设施方面没有给后续发展留下余地。美国甚至没有控制开发场地的相关法规,所以,规划工作常常遇到困难。在规划设计中,没有注意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英国的乡村居民点,小城镇或村庄,都是很小的。它们有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张它们区域。因此,他们在给小城镇或村庄做规划时,就特别考虑了它们扩张的可供选择的地理方向,确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可以保护高质量的农田。他们也要考虑哪一个小城镇或村庄有发展潜力,如水源、学校、公共交通、等等。在英格兰的乡村,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农民需要越来越大的农场以实现规模经营,才能得到殷实的收入。事实上,农民现在已经不再是英格兰乡村的人口主体了,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农业活动。于是,他们几十年前面临与我们今天相同的问题。有时,他们需要就地为人们安排工作,有时,他们需要把他们带到其它的地方就业。在英格兰,直到现在都在推行了一个称之为“集镇”的政策,它鼓励发展集镇,以便为离开土地的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每个集镇有2 000到20 000人不等。当他们选择一个村庄,把它规划为一个集镇时,这个地方是不是一个“集”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村庄是否具有支持乡村腹地的潜力。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什么经验主要经验有:具体考虑小城镇与乡村人口的关系,它是否能够成为地方服务中心,它是否能够推进就业增长。另一方面,它是否有水源,是否有适合于发展工业的土地,是否有便捷的公路,是否是它周围村庄的公共交通枢纽,在那里的人是否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如商业、卫生、教育、污水处理等。因此,在英格兰,这种可供开发成集镇的地方是有限的。今天的英格兰,大约有1030个这样的集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工业成为集镇的重心,具有继续发展工业的潜力,不对周围环境具有潜在的威胁。欧美规划师在做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规划时,特别注意了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围的环境和资源,特别仔细地保存那些肥沃的农田,保存那些环境资源,如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等等。小城镇和乡村规划师的确面对不同于城市规划师的问题:他们必须在小城镇和乡村扩张的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所引起的环境灾害;他们必须熟悉小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各个规划要素的尺度、布局和功能。村镇的布局、地理环境、历史、经济、文化和功能变化多端,所以没有一种规划与设计原理可以保证村镇的新发展一定就适合于村镇原有的形体布局。居民参与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小城镇规划的基本模式。他们在英国和美国乡村地区规划小城镇时,总是要花大量的时间与那里的居民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求。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取向1.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主要有: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2.保证人类的消耗是在自然再生范围之内的;主要表现为: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把人类的废弃物变为其它物种的营养,被其它的生物物种再利用;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为自然所承受。3.阻止人为的灾难4.满足人的社会需求5.居民参与作业4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规模偏小;规划管理不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镇功能不完备;城镇建设缺乏特色。2、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一.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三.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3、有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六、改革财政体制

一、短视行为导致地方产业结构失衡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条件不断变化。无视条件变化便把握不住小城镇建设的未来演变趋势。回头看,凡发生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落后县市,当初都曾出现过短视、蛮干的行政行为和明显失误的地方政策。整个演化进程分四阶段。早期,城建摊子多半铺得太大,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超常规扩张。从县域经济层面考察,这些地方的财政收入已高度依赖于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于是陷入两大窘境:一是为获得更多财政收入直接介入房地产,前期协从房地产商低价征用民房搞旧城改造,后期则为房地产炒作推波助澜,民怨不小;二是当地一些实权官员直接干预或间接参与房地产开发,获利不小,更让社会上贫富悬殊差距转化成党群、干群间紧张关系。中西部县市过去经济多半薄弱,启动小城镇建设常靠土地拍卖,后来又人为助长房地产炒作,拆迁范围内百姓们花掉几十年积蓄才能适应。民间资金大多沉淀在房子上面,当地个体私营经济遭遇寒流,过去刻意打造的“食府一条街”、“娱乐一条街”等纯消费店面陆续歇业,很能说明问题。随之,当地劳动力市场受影响。以前,经济落后县市的国有企业差不多“放”完了,绝大部分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靠个体私营企业消化。当地居民现在购置新房后却面临个体私营经济寒流,劳动力只能外出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寻业,本地劳动力反而匮乏,严重时新引进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无法招满合格工人,当地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萎缩,完全出乎外来老板原先所料。问题还有,因劳力外出的劳务收入高于本地,不仅给本地更多的劳动力外出起示范效应,且因其带回资金增量短期内还达不到个体投资办企业的数量,只能偏向于投入家人生活消费,从而慢慢提高了本地的生活资料价格。笔者看到,那些县市的日常生活用品和服务价格就时常高于当地中心城市甚至省城。继而,当地财政对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大。由于本地劳动力大量外出,产业格局失衡,本地工薪阶层收入长年不得提高,其生活水平渐渐落后于其他居民,劳动力外出家庭大多剩下老弱妇孺和在读学生,造成本地的生活资料消费萎缩;而本地的廉价劳动力潜在优势丧失,又使得外地资金投资本地的难度陡升;结果是本地农业产品多以低价位的原材料形式进入外地市场,外地工业产品和农业加工产品多以高价位进入本地市场,本地贸易出现逆差,再加上前几年农村税费改革和今年取消农业税,当地财政收入吃紧,迫使政府更投入地“促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有的地方完成旧城区改造后又立即搞新一轮城区扩建,于是出现已建房入住率低、新城区半拉子工程的尴尬情景。最后,产业格局严重失衡成定局,财政收入萎缩。由于经济落后县市多处于交通和资源条件均较差的边远山区,本地经济难以催生资本大户,故小城镇建设所需的巨大启动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房地产商;城建新房陆续出售时期,当地民间资金开始向房地产商手中聚集,但因本地产业结构仍然落后、利润回报率低且不稳定,所以他们并不把积聚的资金投入本地其他产业,而是外投其他地区,致使本地资金外流。这个阶段,有些地方的银行储蓄显著增大,来源主要是房地产商,其他产业的增量资金则开始减小。硬着头皮走下去房屋空闲率陡然上升,房地产商随之淡出,倚重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财政收入萎缩。单一依赖于房地产的小城镇建设政策取向,前期导致其他产业增量资金渐渐不足,后期导致当地整个产业结构动态调整滞后,前期条件变化成为后期条件变化的前提。由此可见,小城镇建设在此所涉及的已不只是单纯的城建学、经济学问题,而是涉及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系统问题。二、导致地方政策失误的四大矛盾单一依赖房地产业小城镇建设策略,无疑是多重矛盾的作用结果。新的小城镇建设怎样选择正确发展方向,已陷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落后县市怎样摆脱困境,不能不面对这些矛盾深加思考。本文归纳四大矛盾。第一,地方经济实力单薄与城镇建设所需资金缺口之间的矛盾。单靠政府财政,多数经济落后县市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故很多地方派员外出寻经,引进利用民间闲散资金的办法,其中两个办法即是:低价格征收老城区民房、高标准规划民间新建房。据此,贫穷县市小城镇建设愈超前,一时内财政增收幅度愈大;但由于原来本地经济资源形态低级、内生性储蓄低、社会闲散资金存量小,结果随之民间资金消耗愈大,其他产业发展所受影响亦愈大。此矛盾的内在固有因素是资源。欲化解这个矛盾,当从活化资源着手,化本地天然资源为可市场交换的商品资源、货币资源。第二,行政权力不断扩张与社会公众权益弱化之间的矛盾。为了低价征收老城区民房,这些经济落后县市往往成立含有土地、城建、公安等部门的“拆迁办”,强制居民拆房迁居;为了高价卖出房地产,当地的城建、土地部门往往联手策划炒作,导致房地产价格扶摇直上。贱征贵卖损害百姓利益,已引起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且出台一系列文件规定严加制止。此矛盾的内在固有因素是权力,其发生前提是公共权力的赋予、监督机制不完善。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不少县市之所以经济落后,并非单纯的自然因素使然,而常伴有市场秩序欠佳、社会环境欠理想等综合因素作用,尤其表现为行政权力异常扩张。故当小城镇建设规划超越当地经济实力时,便要倚仗不当行政辅佐。欲化解此矛盾,只能经由建立和完善民本政府予以完成,也就是让普通百姓的意见、要求和评议进入公共权力的赋予和监督环节。第三,地方财税收入增加与税源缩小之间的矛盾。低价征收旧房地产和高价出售土地使用权,形成巨大的价差,加上房地产业膨胀,政府获得可观的税费收入,迅速扭转了经济落后县市以往财政上捉襟见肘的被动状况;然而,大量民间资金沉淀于房地产,其他产业的“资金——商品——资金”循环周期延长,产业税源范围反而缩小。房产业过度膨胀本身意味着经济泡沫,政府主导型的房产业过度膨胀更将直接导致当地整个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该矛盾中,生产要素是其内在固有因素。虽然各地均有种类数量迥异的天然资源。但只有经过有效的开发利用,先行投入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可将本地天然资源转化成更具经济价值的可市场化的物质形态,换取更多生产要素。强硬推行超常规小城镇建设方案,使本地生产要素高度聚集于房地产业而减少其他产业所获份额,近乎杀鸡取卵。欲化解此矛盾,唯有破除不合科学发展观的“捷径”思想,按经济规律办事,再造衡稳型产业结构。第四,地方党政领导政绩标准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城镇建设多被当作最能体现领导政绩的“形象”工程;相比之下,要实现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则需更多地做些前提性、过渡性或扫尾性工作,隐而不彰,却要花大力气且讲求实效。现在各界一致认同新的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念,但与此相符的领导政绩考核、评判方法还很不成熟,以前的单纯财税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影响力还很大,经济落后地区的党政领导仍难免看齐经济发达地区的政绩标准,故一厢情愿地搞超常规小城镇建设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个矛盾中的内在固有因素是执政观念。欲化解此矛盾,必须牢牢树立“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规范“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行为准则。小城镇建设中,四大矛盾所处阶段及其作用各不同,但彼此关联。规划方案一旦超过地方经济实力的承载力,通常先遇行政权力不当扩张与社会公众权益弱化的矛盾,继而遭遇地方财税收入增加与税源缩小的矛盾;这两个矛盾则常由地方党政领导政绩标准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矛盾引发,于此凸显决策的重要性,落实科学发展观确实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但在中西部经济落后县市地方经济实力薄弱与城镇建设巨大资金缺口的矛盾贯穿全过程。四大矛盾分别围绕本地资源、公共权力、生产要素和执政观念等深层影响因素展开。紧扣深层因素化解矛盾,是那些县市在小城镇建设中成功规避产业结构失衡的先决条件。三、采取综合措施走出误区基于前述分析,陷入产业结构失衡的经济落后县市若要快步走出困境,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在小城镇建设的不同阶段上,均应正视所遇矛盾,从长远考虑。前期规划阶段,应当紧扣地方领导执政观念因素,端正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树立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念,着重规避不合实际的政绩标准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需要的矛盾,严把立项关。措施上既要加强领导干部自律、完善素质修养、强化亲民意识,也要加强上级党委政府指导监督力度、探索新的政绩指标系统、增加基层民主评议。中期实施阶段,应紧扣公共权力因素,完善权力监督和约束机制,及时纠正、制止和杜绝侵犯群众利益行为,规避行政权力不当扩张与社会公众权益弱化的矛盾,严格依法行政。属地最高权力机构人大宜增加相关工作内容,取消多职能部门联合组建的“拆迁办”,将合法强制拆迁事权交还城建和司法部门,坚持按市场公平原则协商处理非强制性拆迁。后期定型阶段,应当紧扣生产要素因素,着重解决好城镇建设已获成果与非房地产业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衔接,规避财税收入增加与税源缩小的矛盾。分时分区开展小城镇建设,及时恢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纠正明显的产业结构失衡,给本地产业优化重组提供必要时间。已陷入小城镇建设异常轨道的经济落后县市,要摆脱倚重单一房地产业税源的局面很不容易,但长远发展决定了必须这样做。地方经济实力单薄与城镇建设所需资金缺口的矛盾,是一个需长期面对的矛盾。该矛盾之所以具长期性,是因为城镇建设首先应满足人们聚集居住的条件需求;居住条件档次并不依循城镇大小截然不同,加上城镇其他功能需求,如区域性商贸、信息、文教科卫中心的功能,较长时期内小城镇建设所需单位投资量总要超过当地经济的承载能力。承认该矛盾的长期性,不是否定经济落后县市小城镇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而是为了更精确地把握、遵循小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化解其他三个矛盾的同时也成功地化解此贯穿全程的矛盾,就能在推进小城镇建设中维持合理的产业结构。成功化解该矛盾的前提,在于正确制定中长期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正确实施适宜的产业经济政策,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创造产业发展新机遇。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目标是要活化本地资源,也就是挖掘本地天然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使之转化为新颖的可市场化形态。经济落后县市过去在开发本地资源方面也做过大量工作,但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渐渐单一依赖房地产业,又更容易忽视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化本地资源的工作也就渐渐不能到位了。理论上,中西部落后地区天然资源固然广袤,但从品位、聚集度、交通、技术、开发或加工成本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又缺乏明显的可市场化优势,故长期闲置。但不能不好好思考:如果你那里真没一点资源优势,域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怎么会来呢?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个地区的天然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还包括了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历史人化自然和现实人文环境的总和,是漫长历史中人们不断创造、积累的结果,其范围涵盖“硬”性的古代遗迹、传统景观、各类博物馆以及“软”性的体现于今人身上的衣食住行、民风民俗、道德准则、社会风气、制度构架、语言和艺术、生存安全度、交往信任度等等。有序化程度高的社会资源与优质自然资源同样重要。现实中,经济落后县市往往忽视自身社会资源,尤其是忽视体现于今人身上的“软”性社会资源。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同时破坏本地有序化社会资源,譬如拆除数百年历史的商贸阁楼街,强拆民宅时出动警察甚至雇佣打手,怂恿各方哄抬房地产价格等等。保护有序化社会资源不够,合理开发利用空间缩减,可衍生的产业发展机遇也就没有了。用创新精神来保护、开发和利用本地有序化程度高的社会资源,活化本地资源的路子就宽广起来了。枚举三条:(1)保护或恢复原有社会资源的有序化部分,如维持、恢复社会正常秩序和良好互信,能够增强人们定居和投资意念,提高已有房产利用率,拓延小城镇建设的边际效应。(2)开发利用现有社会资源的有序化部分,如扶持管理规范的旅行社、增加本地旅游项目的宣传,能够促进旅店、交通等配套工程,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特定功能。(3)创新有序化社会资源,如将民俗风情、戏曲杂耍与旅游业、商贸业联袂登上一个独具色彩的信息平台,能够拓展本地农渔产品、食谱服装和历史人文景观的知名度,触发产业新机。总之,小镇建设必须以促进本地产业发展为前提,发掘、保护和营造本地有序化程度高的社会资源,乃是活化本地资源的一种高档次手段。

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应把小城镇的城市化建设作为我们当今工作中的主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优惠的政策加强中小城镇的建设�1�0发展,以便更好发挥城乡经济的功能,为大城市建设卫星城提供良好的模板�1�7关键词: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二元化结构 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是亿万农民安居乐业的家园,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1�0生态环境状况�1�0农村面貌�1�0农民生活乃至农村文明的总体水平�1�7在建设新农村这个大背景下,建议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先抓点,后扩面�1�7要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提升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的功能,真正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1�7 一、支持全国重点镇,发挥以点带面示范效应 2004年2月,建设部等六部委从2万多个建制镇中确定了1 887个全国重点镇�1�7选择结果无疑证明它们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也表明其在“质量”上走在了全国小城镇发展的前列�1�7应当强调的是,重点镇是小城镇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必须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格局中明确重点镇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努力达到抓好一个点�1�0带动一个面�1�0影响一大片的效果�1�7 在对重点镇的扶持上,国家开发银行优先对全国169个小城镇提供信贷支持的探索,是实现党和政府发展目标�1�0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示范和样板,为党和政府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验�1�7 二、整合小城镇资源,形成城乡一体工作格局 小城镇发展需要按照综合协调�1�0政策集成的要求,整合规划�1�0建设�1�0国土�1�0农业�1�0交通�1�0水利�1�0扶贫�1�0卫生等各部门的资源,把环境整治�1�0精神文明�1�0农房规划�1�0生态农业以及扶贫等职能工作加以统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1�7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发展,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把小城镇发展全面纳入支持三农的各类规划�1�0计划中,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1�0繁荣小城镇经济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形成城乡一体的工作格局和推进机制�1�7 当前,特别应当重视小城镇发展的有关政策研究,加快小城镇发展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城乡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体系,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1�7 三、重视小城镇规划,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规划在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小城镇发展离不开规划水平的提高�1�7应当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1�0节约用地�1�0延续特色�1�0简明适用”的原则�1�7按照改造镇中村�1�0合并小型村�1�0缩减自然村�1�0拆除空心村和节约村庄占地总量的要求,优化小城镇布局规划,合理布置生产�1�0生活�1�0生态空间,合理布置教育�1�0医疗�1�0文化等服务设施,并与小城镇外部的基础设施�1�0生态环境�1�0交通道路�1�0产业园区�1�0水利设施等专项规划相衔接�1�7建议部分农村公路建设�1�0农村电网改造�1�0通讯建设放缓步伐,与小城镇整体规划相协调,以免通了公路�1�0电网�1�0通讯的村庄可能被撤并而造成浪费�1�7从原则上来讲,小城镇规划管理重在解决地脉�1�0人脉�1�0文脉�1�0经脉“四脉”问题�1�7小城镇规划是不是成功,主要看人工建筑与自然风景是不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1�7 针对小城镇有关扶持资金不完备�1�0不配套的情况,应当通过立法形式,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和“多予�1�0少取�1�0放活”的方针,把国家支持小城镇建设�1�0推进反哺与支持机制的资金逐步制度化�1�7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实现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 要加快小城镇交通�1�0通信�1�0能源�1�0供排水�1�0园林绿化�1�0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处理�1�0供排水�1�0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1�0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小城镇覆盖�1�0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小城镇辐射�1�7 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小城镇畜禽养殖污染�1�0农药化肥污染�1�0废水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直接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1�7因此?研究制定小城镇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和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1�7 五、繁荣小城镇经济,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1�0环境优势�1�0人文特色等?继续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二�1�0三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1�7 有必要指出的是,以内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竞争力培育正在成为小城镇�1�0尤其是资源缺乏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1�7根据自身条件�1�0竞争环境�1�0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通过知识学习�1�0技术积累和人才培育,做出相应的战略性产业选择,可以帮助小城镇实现长期效益的最大化,形成小城镇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1�7从长远考虑?应当在小城镇构建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框架,形成城乡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1�7一方面要引导乡镇企业把适合于在小城镇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向小城镇集中;另一方面,城市要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同时,把技术成熟�1�0产品成型的劳动密集型�1�0资源密集型产业,采取技术转移�1�0设备转移�1�0兼并联合�1�0设立子公司或建立新厂等形式,向小城镇转移�1�7 六、深化小城镇体制改革,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小城镇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涉及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也直接触及农村上层建筑变革�1�7应加快职能转变,发挥好政府经济调节�1�0市场监管�1�0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把小城镇政府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1�7应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1�0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1�0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与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体系,探索农村宅基地有效流转方式,研究农村房屋产权登记与流通政策;完善小城镇公共设施投入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推进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变股权�1�0农民当股东,确保农民带着资产进入小城镇,并享受集体资产的股权收益;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在小城镇执行国家土地政策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解除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土地经营权上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1�0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发展中得到实际利益�1�7 结论 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中遇到的农民居住分散�1�0生活配套设施欠缺�1�0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应根据小城镇的区位特点�1�0经济状况和村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城镇村庄整治进程�1�7坚持由点到线到面,一个镇一个镇地整体推进,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包办代替,不搞盲目攀比�1�7 小城镇的发展在追求当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同等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型经营的经济发展观念,选择强化清洁生产,注重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保持稳定�1�0持久和健康的发展模式�1�7 参考文献: [1] 李文学.建设和谐的新农村[J].农村合作通讯,2006(11). [2] 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3] 冯春燕.三农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及解决途径[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 杨守春.新农村建设要做好五篇文章[J].今日浙江,2006(2).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途径研究论文

自己去(城镇化与集约用地)期刊上免费下载吧

其实这个很好找的,上百度查一下就有相关的了,修改下就可以了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因地制宜,加大对城镇化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周边措施。

浅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地方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为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探索出很多可行有效的经验。

福建诊所设计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这么老长啊~~~

什么是护理学?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护士通过学习解剖学、生理学,才能观察与分辨生理与病理的变化,并能准确无误地提供治疗,如注射、导尿等。护理学也包含了社会及人文科学,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知识。护士通过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才能提供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的护理,并能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较强,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形成了护理的理论体系与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与医学、药学、营养学等共同组成了整个医学领域。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护理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近十余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护理研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整体护理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深入,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护理专业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展,循证护理的实践在兴起……等等。在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观念、临床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应对挑战的策略,并提出以下九项专业发展目标:1. 扩展护理人力资源2. 开阔护士视野3. 发展护理教育4. 加强护理研究5. 提升护理理念6. 完善临床护理方式7. 加强护理管理8. 扩展护理专业范畴9. 推广循证护理一、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挑战(human resource of nurses) 1.每千人口护士比:我国护士严重不足 WHO的资料显示,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每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经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但我国2001年平均 护士 /千人口(医生: 千人口),每千农业人口护士比例为 。 2.医护比例:我国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1:1以下;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为1:4以上;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1:6以上。 但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2003年为1:(1952年为1:)(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 3.护士床位比:我国比例不合理 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1;康复病房(High Dependent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5-6:1。 但我国2001年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护理人员学历情况: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中美比较) 2000年美国护士医院护士中,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大专毕业,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大专毕业。 而我国2003年中专占%,大专%,本科,以中专为主,教育层次偏低。 5.资料: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1995-2000)国家 人均GPT($) 每千人口医 每千人口护士 医生:护士中国 740 1:中国香港26437 1:中国台湾12040 1:日本 33715 1:泰国 6100 1:英国 --- 1:美国 30088 1:澳大利亚 37295 1:(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 6.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的比较 护士人数: 美国210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缺口12万;澳大利亚16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护士严重短缺;而我国2003年护士人数 万,每千人口名护士,若按医:护=1:1,缺口应为15万人。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 护士的平均年龄: 西方国家由于护士短缺问题,临床护士的普遍年龄偏高:美国45岁,澳大利亚岁。而我国护士平均年龄偏低(<35岁),意味着高年资护士的流失较严重。 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护士工作量增加;护士人数下降;护士年龄偏大。 7.护理人力资源在突发事件中的需求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例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的护士床位比:普通病房为2~3:1,重症病房为4~6:1。 8.总之,护士短缺问题:--中国是重灾区!!! 2002~2003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指出(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5年应达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则护士数应为万,应净增万;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1..5%、研究生%。只有按照这种比例进行卫生人力配置,才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二、世界经济和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Challengefrom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ics and society)。 1.护理服务的发展: 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from NLN Journal, .) 1)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变化引起服务模式的改变; 2) 知识和技术爆炸:高科技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3) 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趋势:护理人力市场国际化; 4) 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教育层次提高、传统医学、临终关怀带来的挑战:精神因素的作用、生命质量、疼痛管理、人的尊严; 5)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带来的护理内涵的复杂性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6) 卫生保健费用提高提出对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问题(managed care):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7) 卫生政策的影响:社区卫生保健系统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人员任务、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转变,社区成为重要场所; 8) 多学科合作的实践形式对教育的挑战; 9) 护士短缺带来的终身教育与护理工作提高的问题; 10) 护理学科和护理研究的进步。 3.护理专业的全球发展趋势 总之,护理专业在全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 4.社会对护理人才态度、知识、能力要求(教育部研究课题,沈宁,2003) (1)综合知识 护理人才应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用以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发展和应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措施;应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分析专业问题;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交流,并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建立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关系;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 (2)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 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包括利他性(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自主性(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正直(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的准则和执业的标准);公正(坚持道德、法律、人道的准则)。 (3)护理核心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身心素质 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护理教育 (nursing education):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 1.中国护理教育概况 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923-1952: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 1952-1966: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 1966-1976:文革期间护理教育受较大挫折 1983-至今:多层次发展(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 2.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办了协和医院,并与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东吴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五所私立大学合办五年制高等护理教育; 1979年: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 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护理大专班 ; 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护理硕士点; 1994-2000年:CMB资助8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 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设立护理博士点。 3.2003年止我国护理教育规模现状(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研究生项目:13项本科项目: 132项大专项目: 199项中专项目: 规模逐渐减小 4.中国护理教育层次与规模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应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2003年中国、美国、日本护理院校统计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国台湾博士学位 1 323 5 2硕士学位 12 367 25 11 本科学士学位 132 611 65 21大专 199 500 67 15中专 数百 250 461 8 5.只有通过学历教育,才有可能使护理人员沿着护理专业的阶梯逐步发展,成为专业人士:护理专业发展阶梯 (professional ladder) 分为5个阶段(Benner P. From novice to expert. AJN, 1982, March, 402-407.)(1)新护士 (novice)(2)入门护士 (advanced beginner)(3)称职护士 (competent)(4)熟练护士 (proficient)(5)护理专家 (expert) 6.护理教育发展目标(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卫生部规划目标:到2010年,使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不低于40%。 四、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 1.护理研究是提升护理专业学术性的基础 美国在1952年创建《Nursing Research》杂志,同年成立“美国护理研究基金会”,标志着护理研究进入新纪元;20世纪全球护理教育研究生层次的迅速发展,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国际上护理专业期刊杂志数量的增长为展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平台:2004共计174册护理专业期刊;其中36册进入ISI的SCI-expansion。 2.我国的护理研究:期刊数量在增长 1995年护理专业期刊只有6册(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4年护理专业期刊增加到17 册。 3.我国的护理研究:论文数量在增加(资料来源:程金莲, 韩世范, 孙玉梅等. 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现况调查.护理研究, 2004, 18(3): 457-461) 1994-1996年发表在上述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为17篇,而2000-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增加到239篇 (X2=, P<);但研究论文占总体论文的比例仍较低()。 4.护理研究方法呈多样化发展 定量研究设计的论文数量占主要比例:研究论文的设计范围较广,包括临床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调查性研究等。同时除传统的定量研究外,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正在悄然兴起,例如:现象学研究法、根基理论研究法、护理人种志研究法,等等。2002版的《护理研究》教科书上将质性研究方法加入。近一年来,全国举行了多次质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研讨学习班。 5.我国的护理研究:科研设计方法的进步 1995年发表在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共计1655篇,在资料分析方法上只有11%用统计推断,用统计描述;而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总数增加到3046篇,资料分析方法 用统计推断,%用统计描述 (X2=, P<)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 RCT论文从1993-1995年的上升到1999-2000年的。(朱丹, 黄文霞, 刘莉等.《护理研究》随机对照临床护理试验性文献评价. 护理研究, 2002, 16(2):183-184.)。然而质性研究文章在该5本期刊中很少。 6.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还很不够 1994-2002年研究课题论文的作者大多为同一单位内部合作,不同单位合作课题只有(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因此呼吁护理研究中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合作。 7.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需要争取多方资助 1994-1999年发表的2410篇研究论文中只有89篇()获得基金资助,2000-2002年发表的2460篇研究论文中有239篇()获得基金资助(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护理研究基金资助来源较狭窄:较少获得市、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基金;一般从医院、学院、CMB、香港护士训练与教育基金等途径获得少量基金。 8.小结: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人文类相关的选题相对较少;前瞻性研究和专科特色研究论文较少,总结性文章较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文章较少;护理管理、护理理论、护理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质性研究论文很少。 五、护理观念(philosophy of nursing):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渗透、深入 1.整体护理观念的渗透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发展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其目的为保证病人得到满意的、连续的护理。整体护理成为当前护理领域的热门话题:1994年-2004年以整体护理为题的论文共1009篇。 2.整体护理质量标准应以病人为中心,内容应包括: 1) 病人对住院期间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 2) 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3) 病人了解自己所服主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能正确服用和自我观察; 4) 病人学会一定的促进自己健康的方法; 5) 出院时病人和家属掌握回家后康复及照顾病人的应注意的事项; 6) 出院时病人及家属知道需要复诊的日期和再次医疗的指征和途径; 7) 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 3.当前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资料来源: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副司长讲话,2001年) 1) 护士数量不足:医院管理原因,如科室捆绑承包、护理管理原因,如人力资源配备的科学依据; 2) 护士职责界定问题:界定不清,辅助系统不到位;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护士工作量增加; 3) 护士观念问题: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专业能力;注重医嘱落实,忽视病情观察;注重治疗措施,忽视健康教育、心理与康复等护理的提供。 4.总之,我国整体护理实践的现状和局限性主要是: ●整体护理已从模式病房到全面铺开,但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护理体制和整体护理观念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已深入到护理各领域,但护士对护理程序仍停留于形式上 ●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主客观资料认定、危险因素的理解问题 六、临床护理方式(Nursing care delivery system):临床路径的尝试 1.临床路径的特点: 适应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需要;体现多学科多部门合作;以个案管理的形式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更新文件书写的方式。因此临床路径简洁、高效、全面,能够体现治疗和护理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应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相适应,由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2.我国临床路径的实践: 理论探讨: 姚梅琪,夏秋欣,黄梦娟. 21世纪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4): 270-271 临床实践: 殷秀娟,金钰梅,曹浩强. 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9): 27-29 张伟英,叶文琴. 临床路径在心脏术后ICU监护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4): 45-47. 护理硕士研究生论文: 戴红霞(2003):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效果评价的对照研究 曹红霞(2003):Ⅱ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和双向转诊路径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七、护理管理(Nursing Management):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 1.护理管理人员开始应用变革型领导理论(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实施护理管理和领导 变革型领导理论是现代管理与领导理论界所公认的具有最大发展空间的领域,变革型护理管理人员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远见意识;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善于认识下属的能力和需求;注重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敢于授权于部下;敢于挑战工作过程,创新并打破常规;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最新信息,并能够从失败中成长。变革型领导是与执行型领导方式相对应的新型领导方式,两者的特征比较如下: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执行型领导(transactional)具有远见(vision)强调日常工作(Daily task oriented)善于授权(empowerment)保守(conservative)善于激励(motivation)执行命令(Follow order)变革者(change agent)没有变革(No change initiated)强调工作的成效(productiveness)强调工作的可预见性(predictive) 2.变革型领导方式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相关研究:上海的研究结果(胡雁,杨英华,马敏芝等.关于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效率 的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8): 453-457.) 位次: 1.焕发民心 2. 榜样作用 3.授权他人 4. 激励作用 5.挑战工作过程 护士长的激励作用是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性的领导方式,是最重要的领导方式;“授权他人”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和团体士气有较强的预测性;“挑战工作过程” 是护士工作业绩的惟一预测变量;“榜样作用”和“焕发民心”是所调查的护士长运用的首要领导方式,同时,“焕发民心”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呈高度相关。 护士长的“榜样作用” 和“焕发民心”并不足以提高护士的工作业绩和护理队伍的团体凝聚力。 3.美国的研究结果: 位次:1. 授权他人 2. 挑战工作过程3. 焕发民心 4. 榜样作用5. 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是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强预测变量;“焕发民心”是工作业绩的负性预测变量;“挑战工作过程”是组织凝聚力的最强预测变量。 4.结论: 我国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变革和创新意识,并善于积极地激励临床护理人员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八、护理专业的范畴在逐步扩展(expanded scope of nursing care):社区护理、专科护士、开业护士 1.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 (1)基本概念(冯正仪,社区护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pp15):社区护理是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贯穿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三位一体预防模式),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积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 (2)护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社区护理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新的增长点;社区护理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队伍将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美国199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已经达到总数的,而我国200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不到护士总数的10%。 (3)上海的社区护理实践(Community Nursing): 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至2004年) 1998-2004年市政府投资亿元,进行地段医院转制和社区人才培训。在城区建立了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200万居民);在郊区建立了127所乡镇卫生院,2251个中心村卫生室(300万农民。主要特点为:将以往的地段医院从医院框架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部一室”结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后勤供应);从专科门诊过渡到全科门诊,负责双向转诊;建立户籍制预防保健;完善家庭病床管理;保留少数病房,并转变为老年护理康复。 (4)社区护理研究(Community Nursing): 近年来发表的社区护理硕士论文 张玉梅(2001):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士培训设想 曹育玲(2002):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沈慧霞(2002):三年制社区护理专业(高职)课程计划的研究 张 华(2002):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张少茹(2003):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贾守梅(2004):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 (5)社区护理教育(Community Nursing)的发展: ●社区护理纳入护理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和实践 ●2002年起开展了三期上海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项目 ●但尚无特定的社区护理方向的学历教育项目 2.关于专科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的发展 (1)专科护士的基本概念:专科护士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高级/特定专业教育并具有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可包括护理麻醉师(nurse anesthetist)、护理助产士(nurse midwife)、临床护理专家(CNS)、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等。专科护士应由相应的教育准入标准(例如美国为本科后教育)和资格考核制度。 (2)发展专科护士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近年来相关的文献丰富: ●角色定位: 关于工作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前景的探讨,例如“尤黎明.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2::85-88。” ● 关于专科护士的临床实施:例如“糖尿病和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冯金娥,胡宏鸯,楼青青. 开展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2):115-117” ● 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和北京均和香港合作开设了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 ●目前在上海市:上海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换药专科门诊、华山医院的压疮专科护理门诊均为专科护士发展的雏形。 (3)但呼吁应进一步规范专科护士的教育、培训、审核和注册制度 3.关于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发展 (1)开业护士的基本概念:开业护士是承担高级临床护理角色的执业护士,并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诊断、处方、转治建议的权限。 (2)国外开业护士的工作场所:主要活跃在初级卫生保健场所(护理院、社区诊所),但同时也活跃在急症医院(包括公立和私家医院)。 (3)国外开业护士的培养:需经过本科后教育或硕士教育,护理学院大多开设专门的NP培养项目。 (4)开业护士在我国的前景:专科护士在我国还只是一块尚未开垦的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 九、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的实践在兴起: 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基本概念 * 理论基础:实证主义 (positivism) * “循证实践” (EBP):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审慎地、准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病人需求的临床变革的过程。 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循证阶段--系统综述: 1)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 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科研的证据; 3) 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慎评审; 第二阶段:施证阶段--根据证据实施循证护理: 4)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病人需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作出护理计划; 5)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监测项目实施情况。 3.证据的等级和推荐意见分级 * I级证据:● 对多项RCT的系统综述 (I-a)● 单项RCT(95%CI较窄)(I-b) * II级证据● 多项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系统综述 (II-a)● 单项队列研究(包括质量较差的RCT,如随访率小于80%)(II-b) * III级证据●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系统综述 (III-a)● 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III-b) * IV级证据● 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V级证据● 未经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 4.护理领域的证据的特点 随机对照试验(RCT)能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是卫生保健系统实践活动中设计最严密的、最能科学地反映干预效果的证据,被称为“最佳证据”; 但护理专业独特的人文性决定了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以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报告也提供护理证据。 5.为什么我国护理实践缺乏足够的证据? (1)护理

大专毕业的高级护理奇缺!!!什么是护理学?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护士通过学习解剖学、生理学,才能观察与分辨生理与病理的变化,并能准确无误地提供治疗,如注射、导尿等。护理学也包含了社会及人文科学,如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知识。护士通过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才能提供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的护理,并能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的影响。护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践性较强,它结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形成了护理的理论体系与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与医学、药学、营养学等共同组成了整个医学领域。护理学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护理学专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在近十余年来,护理专业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护理教育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护理研究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整体护理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深入,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护理专业的范畴也在逐步扩展,循证护理的实践在兴起……等等。在护理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也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对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和技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护理观念、临床护理方式、循证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应对挑战的策略,并提出以下九项专业发展目标:1. 扩展护理人力资源2. 开阔护士视野3. 发展护理教育4. 加强护理研究5. 提升护理理念6. 完善临床护理方式7. 加强护理管理8. 扩展护理专业范畴9. 推广循证护理一、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和挑战(human resource of nurses) 1.每千人口护士比:我国护士严重不足 WHO的资料显示,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每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经济发达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但我国2001年平均 护士 /千人口(医生: 千人口),每千农业人口护士比例为 。 2.医护比例:我国比例严重失调 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1:1以下;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为1:4以上;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医护比1:6以上。 但我国医护比例严重失调,2003年为1:(1952年为1:)(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 3.护士床位比:我国比例不合理 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1;康复病房(High Dependent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5-6:1。 但我国2001年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4.护理人员学历情况:我国护理人员学历偏低(中美比较) 2000年美国护士医院护士中,研究生毕业,本科毕业,大专毕业,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大专毕业。 而我国2003年中专占%,大专%,本科,以中专为主,教育层次偏低。 5.资料: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1995-2000)国家 人均GPT($) 每千人口医 每千人口护士 医生:护士中国 740 1:中国香港26437 1:中国台湾12040 1:日本 33715 1:泰国 6100 1:英国 --- 1:美国 30088 1:澳大利亚 37295 1:(资料来源: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 6.全球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一步的比较 护士人数: 美国210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缺口12万;澳大利亚16万,每千人口9名护士,但称护士严重短缺;而我国2003年护士人数 万,每千人口名护士,若按医:护=1:1,缺口应为15万人。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 护士的平均年龄: 西方国家由于护士短缺问题,临床护士的普遍年龄偏高:美国45岁,澳大利亚岁。而我国护士平均年龄偏低(<35岁),意味着高年资护士的流失较严重。 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护士工作量增加;护士人数下降;护士年龄偏大。 7.护理人力资源在突发事件中的需求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例如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的护士床位比:普通病房为2~3:1,重症病房为4~6:1。 8.总之,护士短缺问题:--中国是重灾区!!! 2002~2003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指出(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5年应达医生:护士=1:1,每千人口医护人员均为,则护士数应为万,应净增万;护理人才招生数中专占50%,大专30%,本科1..5%、研究生%。只有按照这种比例进行卫生人力配置,才有助于改变我国医护比例失调的现状,并有助于缓解护理人力短缺的问题,缩小同国际水平的差距。二、世界经济和社会全球化发展趋势对我国护理专业人员如何从知识、态度、技能方面提升专业素质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Challengefrom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ics and society)。 1.护理服务的发展: 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明确指出: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护理专业面临的挑战(from NLN Journal, .) 1)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变化引起服务模式的改变; 2) 知识和技术爆炸:高科技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3) 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趋势:护理人力市场国际化; 4) 卫生保健领域消费者教育层次提高、传统医学、临终关怀带来的挑战:精神因素的作用、生命质量、疼痛管理、人的尊严; 5) 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带来的护理内涵的复杂性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6) 卫生保健费用提高提出对卫生保健服务的管理问题(managed care):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7) 卫生政策的影响:社区卫生保健系统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人员任务、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转变,社区成为重要场所; 8) 多学科合作的实践形式对教育的挑战; 9) 护士短缺带来的终身教育与护理工作提高的问题; 10) 护理学科和护理研究的进步。 3.护理专业的全球发展趋势 总之,护理专业在全球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护理人员将成为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护理人员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平等的合作者;为危重症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 4.社会对护理人才态度、知识、能力要求(教育部研究课题,沈宁,2003) (1)综合知识 护理人才应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用以理解自我和理解他人;掌握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以适应护理工作需要;发展和应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的技巧;使用科学的数据和方法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措施;应用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的知识分析专业问题;用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地交流,并能清楚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建立有效的与他人合作的工作关系;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健康的影响;理解护理专业的特点。 (2)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 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价值和道德观念包括利他性(具有人文关怀理念,对他人利益和健康完好状态的关心);自主性(给患者提供信息做到知情同意;有尊严: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正直(遵守职业道德,恪守伦理的准则和执业的标准);公正(坚持道德、法律、人道的准则)。 (3)护理核心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能力;教学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4)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护理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 (5)身心素质 护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身体,良好的情感特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护理教育 (nursing education):逐渐从中专走入大学 1.中国护理教育概况 历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1923-1952: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 1952-1966:单一层次的中专护理教育 1966-1976:文革期间护理教育受较大挫折 1983-至今:多层次发展(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 2.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办了协和医院,并与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苏州东吴大学,广州岭南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五所私立大学合办五年制高等护理教育; 1979年:卫生部颁布“关于加强护理工作的意见” 和“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 1980年:南京医学院及南京军区总院联合开办护理大专班 ; 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设立护理硕士点; 1994-2000年:CMB资助88名护理硕士研究生; 2003年: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设立护理博士点。 3.2003年止我国护理教育规模现状(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研究生项目:13项本科项目: 132项大专项目: 199项中专项目: 规模逐渐减小 4.中国护理教育层次与规模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应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2003年中国、美国、日本护理院校统计表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国台湾博士学位 1 323 5 2硕士学位 12 367 25 11 本科学士学位 132 611 65 21大专 199 500 67 15中专 数百 250 461 8 5.只有通过学历教育,才有可能使护理人员沿着护理专业的阶梯逐步发展,成为专业人士:护理专业发展阶梯 (professional ladder) 分为5个阶段(Benner P. From novice to expert. AJN, 1982, March, 402-407.)(1)新护士 (novice)(2)入门护士 (advanced beginner)(3)称职护士 (competent)(4)熟练护士 (proficient)(5)护理专家 (expert) 6.护理教育发展目标(资料来源: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 卫生部规划目标:到2010年,使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不低于40%。 四、护理研究(nursing research): 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提高 1.护理研究是提升护理专业学术性的基础 美国在1952年创建《Nursing Research》杂志,同年成立“美国护理研究基金会”,标志着护理研究进入新纪元;20世纪全球护理教育研究生层次的迅速发展,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基础;国际上护理专业期刊杂志数量的增长为展示护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平台:2004共计174册护理专业期刊;其中36册进入ISI的SCI-expansion。 2.我国的护理研究:期刊数量在增长 1995年护理专业期刊只有6册(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理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4年护理专业期刊增加到17 册。 3.我国的护理研究:论文数量在增加(资料来源:程金莲, 韩世范, 孙玉梅等. 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研究现况调查.护理研究, 2004, 18(3): 457-461) 1994-1996年发表在上述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为17篇,而2000-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研究课题论文增加到239篇 (X2=, P<);但研究论文占总体论文的比例仍较低()。 4.护理研究方法呈多样化发展 定量研究设计的论文数量占主要比例:研究论文的设计范围较广,包括临床实验性研究、类实验性研究、调查性研究等。同时除传统的定量研究外,质性研究在我国护理研究领域正在悄然兴起,例如:现象学研究法、根基理论研究法、护理人种志研究法,等等。2002版的《护理研究》教科书上将质性研究方法加入。近一年来,全国举行了多次质性研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研讨学习班。 5.我国的护理研究:科研设计方法的进步 1995年发表在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共计1655篇,在资料分析方法上只有11%用统计推断,用统计描述;而2002年发表在该5本护理期刊上的护理论文总数增加到3046篇,资料分析方法 用统计推断,%用统计描述 (X2=, P<) (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 RCT论文从1993-1995年的上升到1999-2000年的。(朱丹, 黄文霞, 刘莉等.《护理研究》随机对照临床护理试验性文献评价. 护理研究, 2002, 16(2):183-184.)。然而质性研究文章在该5本期刊中很少。 6.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还很不够 1994-2002年研究课题论文的作者大多为同一单位内部合作,不同单位合作课题只有(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因此呼吁护理研究中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域合作。 7.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需要争取多方资助 1994-1999年发表的2410篇研究论文中只有89篇()获得基金资助,2000-2002年发表的2460篇研究论文中有239篇()获得基金资助(资料来源: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2004)。护理研究基金资助来源较狭窄:较少获得市、省、部级、国家级科研基金;一般从医院、学院、CMB、香港护士训练与教育基金等途径获得少量基金。 8.小结:我国的护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人文类相关的选题相对较少;前瞻性研究和专科特色研究论文较少,总结性文章较多;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资料的文章较少;护理管理、护理理论、护理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论文较少;质性研究论文很少。 五、护理观念(philosophy of nursing):整体护理(holistic nursing)的护理观念在逐步渗透、深入 1.整体护理观念的渗透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病人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发展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其目的为保证病人得到满意的、连续的护理。整体护理成为当前护理领域的热门话题:1994年-2004年以整体护理为题的论文共1009篇。 2.整体护理质量标准应以病人为中心,内容应包括: 1) 病人对住院期间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 2) 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和健康状况,并能积极配合治疗; 3) 病人了解自己所服主要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能正确服用和自我观察; 4) 病人学会一定的促进自己健康的方法; 5) 出院时病人和家属掌握回家后康复及照顾病人的应注意的事项; 6) 出院时病人及家属知道需要复诊的日期和再次医疗的指征和途径; 7) 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 3.当前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资料来源:卫生部医政司王羽副司长讲话,2001年) 1) 护士数量不足:医院管理原因,如科室捆绑承包、护理管理原因,如人力资源配备的科学依据; 2) 护士职责界定问题:界定不清,辅助系统不到位;计算机管理带来的护士工作量增加; 3) 护士观念问题:注重技术操作,忽视专业能力;注重医嘱落实,忽视病情观察;注重治疗措施,忽视健康教育、心理与康复等护理的提供。 4.总之,我国整体护理实践的现状和局限性主要是: ●整体护理已从模式病房到全面铺开,但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护理体制和整体护理观念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已深入到护理各领域,但护士对护理程序仍停留于形式上 ●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冲突:主客观资料认定、危险因素的理解问题 六、临床护理方式(Nursing care delivery system):临床路径的尝试 1.临床路径的特点: 适应卫生保健制度改革的需要;体现多学科多部门合作;以个案管理的形式体现护理的连续性;更新文件书写的方式。因此临床路径简洁、高效、全面,能够体现治疗和护理的共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具有较好的前景,但应与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相适应,由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2.我国临床路径的实践: 理论探讨: 姚梅琪,夏秋欣,黄梦娟. 21世纪实施临床路径的思考. 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4): 270-271 临床实践: 殷秀娟,金钰梅,曹浩强. 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9): 27-29 张伟英,叶文琴. 临床路径在心脏术后ICU监护中的应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4): 45-47. 护理硕士研究生论文: 戴红霞(2003):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效果评价的对照研究 曹红霞(2003):Ⅱ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和双向转诊路径的开发及应用研究 七、护理管理(Nursing Management):护理管理人员的视野逐步开阔 1.护理管理人员开始应用变革型领导理论(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实施护理管理和领导 变革型领导理论是现代管理与领导理论界所公认的具有最大发展空间的领域,变革型护理管理人员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远见意识;批判性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善于认识下属的能力和需求;注重激励员工的创造力;敢于授权于部下;敢于挑战工作过程,创新并打破常规;能够把握专业发展最新信息,并能够从失败中成长。变革型领导是与执行型领导方式相对应的新型领导方式,两者的特征比较如下:变革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执行型领导(transactional)具有远见(vision)强调日常工作(Daily task oriented)善于授权(empowerment)保守(conservative)善于激励(motivation)执行命令(Follow order)变革者(change agent)没有变革(No change initiated)强调工作的成效(productiveness)强调工作的可预见性(predictive) 2.变革型领导方式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的相关研究:上海的研究结果(胡雁,杨英华,马敏芝等.关于护士长领导方式与护士工作效率 的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8): 453-457.) 位次: 1.焕发民心 2. 榜样作用 3.授权他人 4. 激励作用 5.挑战工作过程 护士长的激励作用是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性的领导方式,是最重要的领导方式;“授权他人”对护士的组织凝聚力和团体士气有较强的预测性;“挑战工作过程” 是护士工作业绩的惟一预测变量;“榜样作用”和“焕发民心”是所调查的护士长运用的首要领导方式,同时,“焕发民心”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呈高度相关。 护士长的“榜样作用” 和“焕发民心”并不足以提高护士的工作业绩和护理队伍的团体凝聚力。 3.美国的研究结果: 位次:1. 授权他人 2. 挑战工作过程3. 焕发民心 4. 榜样作用5. 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是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业绩的最强预测变量;“焕发民心”是工作业绩的负性预测变量;“挑战工作过程”是组织凝聚力的最强预测变量。 4.结论: 我国护理管理者应建立变革和创新意识,并善于积极地激励临床护理人员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八、护理专业的范畴在逐步扩展(expanded scope of nursing care):社区护理、专科护士、开业护士 1.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 (1)基本概念(冯正仪,社区护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pp15):社区护理是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贯穿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三位一体预防模式),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积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是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护理服务。 (2)护理服务的发展展望 社区护理成为医疗卫生服务新的增长点;社区护理成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队伍将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美国199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已经达到总数的,而我国2003年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不到护士总数的10%。 (3)上海的社区护理实践(Community Nursing): 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至2004年) 1998-2004年市政府投资亿元,进行地段医院转制和社区人才培训。在城区建立了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200万居民);在郊区建立了127所乡镇卫生院,2251个中心村卫生室(300万农民。主要特点为:将以往的地段医院从医院框架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三部一室”结构(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后勤供应);从专科门诊过渡到全科门诊,负责双向转诊;建立户籍制预防保健;完善家庭病床管理;保留少数病房,并转变为老年护理康复。 (4)社区护理研究(Community Nursing): 近年来发表的社区护理硕士论文 张玉梅(2001):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士培训设想 曹育玲(2002):上海市社区老年人健康意识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沈慧霞(2002):三年制社区护理专业(高职)课程计划的研究 张 华(2002):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研究 张少茹(2003):老年痴呆照料者的困扰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贾守梅(2004):社区老年抑郁病人的支持性心理干预研究 (5)社区护理教育(Community Nursing)的发展: ●社区护理纳入护理大专、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和实践 ●2002年起开展了三期上海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项目 ●但尚无特定的社区护理方向的学历教育项目 2.关于专科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的发展 (1)专科护士的基本概念:专科护士指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高级/特定专业教育并具有实践经验的注册护士,可包括护理麻醉师(nurse anesthetist)、护理助产士(nurse midwife)、临床护理专家(CNS)、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等。专科护士应由相应的教育准入标准(例如美国为本科后教育)和资格考核制度。 (2)发展专科护士是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近年来相关的文献丰富: ●角色定位: 关于工作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前景的探讨,例如“尤黎明.专科护士在护理专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2::85-88。” ● 关于专科护士的临床实施:例如“糖尿病和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冯金娥,胡宏鸯,楼青青. 开展高级临床专科护士角色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2004, 39(2):115-117” ● 近年来广州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和北京均和香港合作开设了造口护理专科护士培训项目。 ●目前在上海市:上海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换药专科门诊、华山医院的压疮专科护理门诊均为专科护士发展的雏形。 (3)但呼吁应进一步规范专科护士的教育、培训、审核和注册制度 3.关于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 NP)的发展 (1)开业护士的基本概念:开业护士是承担高级临床护理角色的执业护士,并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诊断、处方、转治建议的权限。 (2)国外开业护士的工作场所:主要活跃在初级卫生保健场所(护理院、社区诊所),但同时也活跃在急症医院(包括公立和私家医院)。 (3)国外开业护士的培养:需经过本科后教育或硕士教育,护理学院大多开设专门的NP培养项目。 (4)开业护士在我国的前景:专科护士在我国还只是一块尚未开垦的领域,有待进一步发展。 九、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的实践在兴起: 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基本概念 * 理论基础:实证主义 (positivism) * “循证实践” (EBP):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审慎地、准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熟练的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病人需求的临床变革的过程。 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循证阶段--系统综述: 1) 寻找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并将其特定化、结构化; 2) 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述,以寻找来源于科研的证据; 3) 对科研证据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慎评审; 第二阶段:施证阶段--根据证据实施循证护理: 4)将所获得的证据与临床专门知识和经验、病人需相结合,得到临床证据,作出护理计划; 5)实施护理计划,并通过动态评审的方法监测效果,监测项目实施情况。 3.证据的等级和推荐意见分级 * I级证据:● 对多项RCT的系统综述 (I-a)● 单项RCT(95%CI较窄)(I-b) * II级证据● 多项队列研究(cohort study)的系统综述 (II-a)● 单项队列研究(包括质量较差的RCT,如随访率小于80%)(II-b) * III级证据● 多项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的系统综述 (III-a)● 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III-b) * IV级证据● 系列个案分析、描述性研究及质量较差的病例对照研究* V级证据● 未经分析评价的专家意见 4.护理领域的证据的特点 随机对照试验(RCT)能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是卫生保健系统实践活动中设计最严密的、最能科学地反映干预效果的证据,被称为“最佳证据”; 但护理专业独特的人文性决定了护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以描述性研究、质性研究、专家报告也提供护理证据。 5.为什么我国护理实践缺乏足够的证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