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11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2010年12月 铝、镁基合金的去合金化及纳米多孔金属的形成、结构和性能研究;2010年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山东省教育厅, 第1位;2010年9月 电化学去合金化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的研究,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2009年3月 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porous metals through chemical/electrochemical dealloying of Mg-based alloys,Renewed research stay,德国洪堡基金会;2005年5月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2004年9月 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2004年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3年8月 德国洪堡奖学金(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ship);2003年8月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奖学金(放弃);2002年11月 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奖学金;2001年11月 山东大学鲁光(工科)奖学金;2000年10月 山东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
在CSSCI 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外语学刊》、《外语界》、《外语教学》以及各类刊物、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有的论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和教育部办《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发。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等专著3部,著作、教材等近20部。三、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课程建设项目主持: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主持: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主持: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主持: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子课题四、主要获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外语专业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泰安市“十佳社科人才”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青岛开发区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岛开发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有LAP、KTP、双掺杂TGS、KNSBN、KTN、NdPP、NYAB、LT、DKDP、KDP、MHBA、BN等晶体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 国家发明奖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内的多项奖励 。 序号获奖名称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时间所获奖励1 人工合成优质高频石英晶体 韩建儒 陈焕矗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1999-2000学年度省级三好学生 史伟 山东省教育厅 3 实时测定晶体生长固液/液界面和边界层结构的方法和结晶器 于锡玲 世界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 4 功能晶体中缺陷的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和光学显微术研究 胡小波 王继扬 魏景谦 刘耀岗 刘宏 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二等奖 5 晶体热效应对高功率端面泵浦Nd:YVO4. Nd:GdVO4激光器的影响研究 刘均海 邵宗书 王长青 祝莉 王继扬 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一等奖 6 (八六三计划)先进个人 高樟寿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7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史伟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8 一种规模化生长激光核聚变用大KDP晶体的新方法-四槽循环动法 高樟寿 鲁智宽 李毅平 王圣来 刘加民 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教育部 9 钒酸酸钇(掺钕)单晶生长技术 孟宪林 祝俐 张怀金 董春明 徐炳超 魏景谦王长青 程瑞平 刘训民 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0 高抗光损伤磷酸钛氧钾晶体和大功率绿光激光器 邵宗书 王继扬 刘均海 刘耀岗 魏景谦 刘恩泉 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1 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蒋民华 省长、韩寓群最高 12 电荷转移的对称性与分子的双光子吸收/辐射(荧光、激射)性能关系的研究 王筱梅导师:蒋民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3 半导体发光材料外延工艺与器件制造技术 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黄柏标 徐现刚张晓阳 秦晓燕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4 硅酸镓镧功能晶体及其电光Q开关器件 孔海宽导师:王继扬 第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15 用纳米四氧化三钴制备锂电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孙 洵(第五位)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6 KDP(DKDP)晶体中散射颗粒的研究 孙询 许心光 房昌水 高樟寿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17 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新型有机光功能化合物 方奇 刘志强 崔月芝 蒋民华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18 双金属硫氰酸盐配合物晶体的生长和性质研究 王新强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9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有机导体的分子工程及晶体工程 方奇 蒋民华 刘志强 任燕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20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 蒋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2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孙询 中国硅酸盐学会 23 双金属硫氰酸盐配合物晶体的生长和性质研究 王新强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4 有机硼(Ⅲ)化合物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刘志强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2004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5 电光聚合物光波导薄膜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秦志辉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 2005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6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发光机理的研究 吕孟凯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7 三硼酸铋晶体的生长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王继扬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8 含有硼氮硫杂原子的新型分子基光电功能材料 刘志强等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9 硅酸镓镧系列单晶的生长和性能研究 袁多荣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30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房昌水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 31 Yb及其它稀土元素掺杂四硼酸铝晶体的生长及性质研究 李静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 32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蒋民华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 33 星型有机氮、硼光电子材料的研制 袁茂森 山东省首届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34 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蒋民华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35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顾锋导师:吕孟凯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6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周广军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37 光学级硅酸钾澜晶体生长及其新型电光Q开关 王继扬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8 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控制合成及光电性能 吕孟凯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9 两类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生长及激光应用基础研究 王继扬 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一等奖 40 系列钒酸盐晶体生长和激光应用基础研究 张怀金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1 新型系列钒酸盐晶体生长及其脉冲能量增强效应研究 于浩海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42 KBBF族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现、生长和应用 王继扬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第4位)一等奖 43 移动通讯用滤波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王继扬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4 高品质铌酸锂系列晶体生长、后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刘宏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5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军用电子材料和器件基础研究 胡小波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6 基于化学工程原理与方法的纳米材料合成与结构调控 吕孟凯、周广军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一等奖 47 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制备技术及其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应用 王继杨、张怀金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资料来自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曲阜师范大学 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址曲阜,开启了兴办本科教育的历程。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山东大学文科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198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建设日照校区。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12年以来,先后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教育部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建校66年来,积淀形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基础文理优势突出、文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卓越教师为鲜明特色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在、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先后位列国内高校第86位、73位,在2020、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先后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92位、80位。,学校拥有 ESI世界前1%学科5个(工程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6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其中,教育学为“高峰学科”,体育学、中国史、数学为“优势特色学科”),17个学科入选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教育学学科位居全国前10%。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本科招生专业69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建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智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政府在我校设有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校长;现有教职工 2545人,其中教授305人,副教授657人;现有双聘院士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项目25人次,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国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8人,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7人,全国模范教师5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5人,凝聚了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学校占地面积 亩(含在建曲阜校区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47万册、电子图书236万册;公开出版《齐鲁学刊》(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数学杂志》和《现代语文》等学术刊物。,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了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 50万余人,广大毕业生以“基础厚实、作风朴实、业务扎实”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十三五”以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在第一至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与北大、复旦、南开等高校为连续获得一等奖的高校;在2013至2020年举办的八届山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六次获得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的“双料冠军”;520人次获“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全国竞赛奖项;本科生1600余人次参与发表科研论文;在全国第三批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我校一级甲等通过率在试点单位中名列第一;原创舞蹈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银奖;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高达85%,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5个百分点;法学专业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42%;连续13年入选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成果。建校初期的 “公社数学”曾受到毛主席的赞扬,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高性能晶体偏光器件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在应用数学、激光偏光、电气信息、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地规划、物理化学、孔子儒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十三五”以来,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969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0项,包括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大招标滚动资助1项、重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项,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4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45项。特别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20年以第一单位获得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居省属高校第1位,打破了山东省属高校12年来一等奖空缺的局面;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总数居省属高校前3位,连续10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自然科学方面,2019年,获山东省属高校唯一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2020连续两年获省自然科学奖数量居省属高校第1位,自然指数排名全国83位。,学校秉承中国实学传统,切实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从上世纪 50年代的“土蒸馏釜”到70年代的“跳流鼻坎”最优解,到80年代的“长清模式”、90年代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我校运筹所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在支援成昆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197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近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对接“十强”产业,参与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西经济隆起带建设,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以来,获批横向课题230项,项目经费6000余万元,30余项智库咨询报告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学校注重依托孔子故里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坚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文化育人,构建了 “以文化人”通识教育体系,积淀形成了人文特色鲜明的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在孔子及儒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儒学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以孔子儒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门史(思想史)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省部共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中国外交遗产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基地3个。2013年以来,获批儒学与传统文化领域省部级以上课题192项,其中“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尚书》学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5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研究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首倡并规划建设了全国唯一的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入选全国十所“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之一,获批全国唯一的“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与省教育厅共建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指导中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高校,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高校,先后入选公派留学 “省校联合培养计划”、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建有加拿大、韩国2所孔子学院。多年来,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8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1、曲阜师范大学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现有在校本科生3250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14人,成人教育在读生1610人,外国留学生81人。
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贯通培养,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互衔接的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校长,双聘院士2人;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461人。
2、住宿条件
宿舍挺好,木地板有空调,有六人间有八人间,周边环境挺好,没什么娱乐场所,学校门口有5路车到曲阜各个地方,离市中心不远,也有电话木地板,木制或铁质的床,单个的学习桌,还有鞋柜、衣橱等基本的用品,也有风扇、空调、暖气。
3、校区及办学优势
有曲阜和日照两个校区,是198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高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山东省属重点大学,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入选高校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入选山东特色名校工程、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共建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00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科院校之一
在CSSCI 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外国语》、《外语学刊》、《外语界》、《外语教学》以及各类刊物、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有的论文被中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和教育部办《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发。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等专著3部,著作、教材等近20部。三、科研项目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主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课程建设项目主持: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主持: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子项目主持: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主持: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子课题四、主要获奖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外语专业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作品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泰安市“十佳社科人才”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青岛开发区青年学术工程技术带头人青岛开发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枣庄学院简介 枣庄学院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北郊,九龙山 南麓,郭村水库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独好; 建筑错落有致,新老校区浑然一体。校园三季 有花,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枣庄学院的前身是1971年创立的枣庄市教师 进修学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 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 入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 建为枣庄学院。 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 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 为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面积108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图书108万册;设 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 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 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 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 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传 媒学院等16个院,35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 业;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师 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 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 ,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 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 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籍教师多名;在校生 来自美国、韩国和全国24个省12000余人。 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 、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 和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十所大学建立了 友好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加拿大 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 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 立技术学院、日本清风工科情报学院、韩国马 山大学、韩国平泽大学实现了互访,还与韩国 平泽大学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目前双方 已有多名学生正在对方学校学习。 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特色专 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个;第一批山东省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 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 生与培养工作。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973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山东 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教师 发表学术论文36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 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获山东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 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多项。建有“墨子研究院 ”、“学习科学研究所”、“运河文化研究院 ”、“古文化研究所”、“煤化工学院”等科 研院所多个。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教学质量放在学校 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育教 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 到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50 %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高校的学生 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国科 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毕业生质 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涌现出了“考研、选 调生、公务员”连中“三元”的毕业生潘柳欣 同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 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 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 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 办学定位: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 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 ;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 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 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两头发展”,是指 学校事业的发展要分两头,“前一头”是指前 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发展 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争取举办研究生教育 ,巩固和提高本科生的考研率,在部分科研领 域,做好基础理论的研究,努力实现“三高计 划”。即向上发展,可谓“顶天”。“后一头 ”是后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 适应枣庄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学科,大力发 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 技能化的短期教育与培训,整合区域办学资源 ,扩大区域办学市场的占有率,为地方提供多 样化的社会服务,加强学生的应用型技能的实 训,即向下发展,可谓“立地”。“中间紧缩 ”,是指学校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充分利 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传递信息,实行工作目标责 任制与追究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办学效益,逐 步实行“扁平化”管理)。秉承“兼爱、尚贤 、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 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 管理水平,先后荣获“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 、“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省级“花 园式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 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连续16年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 号。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有LAP、KTP、双掺杂TGS、KNSBN、KTN、NdPP、NYAB、LT、DKDP、KDP、MHBA、BN等晶体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 国家发明奖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内的多项奖励 。 序号获奖名称主要研究人员获奖时间所获奖励1 人工合成优质高频石英晶体 韩建儒 陈焕矗 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1999-2000学年度省级三好学生 史伟 山东省教育厅 3 实时测定晶体生长固液/液界面和边界层结构的方法和结晶器 于锡玲 世界发明家国际协会国际发明金奖 4 功能晶体中缺陷的同步辐射白光形貌术和光学显微术研究 胡小波 王继扬 魏景谦 刘耀岗 刘宏 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二等奖 5 晶体热效应对高功率端面泵浦Nd:YVO4. Nd:GdVO4激光器的影响研究 刘均海 邵宗书 王长青 祝莉 王继扬 省教育厅理论成果一等奖 6 (八六三计划)先进个人 高樟寿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7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史伟 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8 一种规模化生长激光核聚变用大KDP晶体的新方法-四槽循环动法 高樟寿 鲁智宽 李毅平 王圣来 刘加民 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教育部 9 钒酸酸钇(掺钕)单晶生长技术 孟宪林 祝俐 张怀金 董春明 徐炳超 魏景谦王长青 程瑞平 刘训民 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0 高抗光损伤磷酸钛氧钾晶体和大功率绿光激光器 邵宗书 王继扬 刘均海 刘耀岗 魏景谦 刘恩泉 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1 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蒋民华 省长、韩寓群最高 12 电荷转移的对称性与分子的双光子吸收/辐射(荧光、激射)性能关系的研究 王筱梅导师:蒋民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3 半导体发光材料外延工艺与器件制造技术 山东华光光电子有限公司:黄柏标 徐现刚张晓阳 秦晓燕 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4 硅酸镓镧功能晶体及其电光Q开关器件 孔海宽导师:王继扬 第八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二等奖 15 用纳米四氧化三钴制备锂电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 孙 洵(第五位) 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6 KDP(DKDP)晶体中散射颗粒的研究 孙询 许心光 房昌水 高樟寿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三等奖 17 具有上转换发光性质的新型有机光功能化合物 方奇 刘志强 崔月芝 蒋民华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18 双金属硫氰酸盐配合物晶体的生长和性质研究 王新强 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9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和有机导体的分子工程及晶体工程 方奇 蒋民华 刘志强 任燕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20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1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 蒋民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2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 孙询 中国硅酸盐学会 23 双金属硫氰酸盐配合物晶体的生长和性质研究 王新强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4 有机硼(Ⅲ)化合物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刘志强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2004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5 电光聚合物光波导薄膜的制备及其物性研究 秦志辉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 2005年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6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发光机理的研究 吕孟凯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7 三硼酸铋晶体的生长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王继扬 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8 含有硼氮硫杂原子的新型分子基光电功能材料 刘志强等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9 硅酸镓镧系列单晶的生长和性能研究 袁多荣 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30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房昌水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 31 Yb及其它稀土元素掺杂四硼酸铝晶体的生长及性质研究 李静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 32 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蒋民华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 33 星型有机氮、硼光电子材料的研制 袁茂森 山东省首届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34 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蒋民华 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35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的研究 顾锋导师:吕孟凯 山东省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2006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6 新型纳米发光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周广军 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37 光学级硅酸钾澜晶体生长及其新型电光Q开关 王继扬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38 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控制合成及光电性能 吕孟凯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9 两类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生长及激光应用基础研究 王继扬 自然科学奖 教育部一等奖 40 系列钒酸盐晶体生长和激光应用基础研究 张怀金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1 新型系列钒酸盐晶体生长及其脉冲能量增强效应研究 于浩海 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 42 KBBF族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发现、生长和应用 王继扬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第4位)一等奖 43 移动通讯用滤波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王继扬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4 高品质铌酸锂系列晶体生长、后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刘宏 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5 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军用电子材料和器件基础研究 胡小波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6 基于化学工程原理与方法的纳米材料合成与结构调控 吕孟凯、周广军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一等奖 47 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制备技术及其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应用 王继杨、张怀金等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资料来自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截止到2021年7月韦东奕30岁。
韦东奕,1991年出生,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
韦东奕于2007年升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0年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
2014年本科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硕博连读。
2018年博士毕业后在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
韦东奕科研成就
1、科研综述
韦东奕在三维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Navier-Stokes)正则性问题和二维不可压缩欧拉方程的线性阻尼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他还与人合作在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2、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2月,韦东奕已在国际数学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他的博士论文《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与无粘阻尼问题》被评为北京大学2018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韦东奕
枣庄学院简介枣庄学院座落在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美誉的鲁南明珠─枣庄市。学校位于九龙山南麓,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文化氛围浓郁,风景典雅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首届“七七级”大专班,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入枣庄师专,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数学家、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为名誉校长。学校占地面积1183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120万册;设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等23个教学单位;现有8个联合培养硕士专业,41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法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教职工1017人,其中专任教师701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在读硕士、博士教师118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258人;教师中有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9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省市两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外籍教师10余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全国25个省的在校生14000人。学校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积极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推进教学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每年有十余篇学士学位论文在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评选中获奖;近三年,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各项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际级奖励3项、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奖励160余项,30余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研究生考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40%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占考取研究生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学校现有省校两级重点学科20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5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是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973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博士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等高层次科研课题77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课题20多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等高级别科研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成果40余项,建有“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鲁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墨子研究院”、“学习科学研究所”、“中兴文化研究院”;“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太阳能光伏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 煤化工研究所”等科研院所11个。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出台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服务地方科研机构和科研创新平台,启动了“化学化工研发、机械制造研发、生态枣庄建设与生物技术研发、电子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城市名片和文化建设”等服务地方项目和由校领导分工主抓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古城文化及场馆建设研究、农业农村改革研究、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煤化工技术研究、中小数控机床研发、生物工程与制药”的服务地方重点项目;承担了“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枣庄市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改造工程项目”等服务地方专项课题;全面参与台儿庄古城文化与场馆建设,加入了山东省煤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成为理事单位;与枣庄市化工、能源、生物、食品、机械、建材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十六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韩国三育大学联合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平泽大学、韩国三育大学、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达成了互换学生协议,并开展教师及学生交流项目。学校自2006年起招收留学生,并开展了学生海外带薪实习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内涵提升、质量立校,科技强校、服务地方,错位发展、特色办学,扩大视野、国际化办学”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在办学模式的区域定位上,坚持地方性;在办学目标的价值定位上,坚持有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上,坚持应用型。确立了“哑铃式”的发展战略,走“两头发展,中间紧缩”的发展道路。学校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一、曲阜师范大学在哪里 曲阜师范大学地址在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校区、山东省日照市烟台北路80号日照校区,该校是198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 二、曲阜师范大学介绍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址曲阜,开启了兴办本科教育的历程。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 山东大学 文科合并成为新的 山东大学 。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198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建设日照校区。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12年,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2014年,入选惠普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项目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教育部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高校。2018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建校64年来,积淀形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曲阜和日照两个校区、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善、办学条件优良、教学科研具有相当实力、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拥有ESI世界前1%学科3个(工程学、化学、数学),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中国语言文学),15个学科入选软科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全国第107位,其中教育学学科位居全国前10%,在上榜高校中居第15位。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涵盖7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5个(涵盖1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本科专业87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18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智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政府在我校设有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构筑了充满活力的学术创新平台。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贯通培养,远程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互衔接的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校长;现有教职工2289人,其中教授277人,副教授603人;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督学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国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含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9人,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7人,全国模范教师5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5人,凝聚了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 学校占地面积亩,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图书馆藏书416万册;公开出版《齐鲁学刊》(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数学杂志》和《现代语文》等学术刊物。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了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50万余人,广大毕业生以“基础厚实、作风朴实、业务扎实”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在第一至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与北大、复旦、南开等高校为连续获得一等奖的高校;在全国第三批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我校一级甲等通过率在试点单位中名列第一;舞蹈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银奖;2014至2018年获得山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五连冠。在国家、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等各类竞赛中获得奖励累计2000项,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高达85%,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5个百分点;法学专业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42%;连续九年入选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成果。建校初期的“公社数学”曾受到毛主席的赞扬,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在应用数学、激光偏光、电气信息、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地规划、物理化学、孔子儒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十三五”以来,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94项,省部级项目35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100项。特别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连续9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其中2018年获批一等奖5项,居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位;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数列全省高校前三位,近两年立项数跻身地方师范大学前10位;2014年、2015年、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位。学校自然指数大幅跃升,从2015年的增长到2018年的,排名全国82位。据自然指数2018新星榜统计,曲阜师范大学与 东南大学 、湖南大学、 复旦大学 并列为“具有极强号召力的高校”,因为这四所高校的科研质量有着前所未有的提高。 学校秉承中国实学传统,切实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从上世纪50年代的“土蒸馏釜”到70年代的“跳流鼻坎”最优解,到80年代的“长清模式”、90年代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我校运筹所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在支援成昆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197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西经济隆起带建设,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协同创新,先后与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共建中国教育大数据研究院,联合 山东大学 等五所“985”高校组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北师大出版集团合作成立华东分社,与浪潮集团、山东省教科院、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济宁市高新区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与日照市合作成立“日照旅游发展研究院”。 学校注重依托孔子故里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坚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文化育人,积淀形成了人文特色鲜明的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在孔子及儒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以孔子儒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门史(思想史)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十二五”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有山东唯一的省级人文社科类协同创新中心——“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校首家国学院、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承担山东省省属高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获批2018年度山东省属高校唯一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尚书》学研究”。在加拿大、韩国设立了孔子学院,在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高校。多年来,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63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一、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山东理工大学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现有26个学院,16个校级研究院,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省级一流学科。拥有69个本科招生专业,学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历史学、教育学等9个学科门类,已逐步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3000余人,在学研究生3100余人。 学校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的原则,按照“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人文化”的建设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设施齐全。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网络多媒体教室298个,运动场面积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图书馆藏书329万册,电子图书367万种(含中外文学位论文),中外文期刊24000余种(含电子期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0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程”,按照“汇聚人才、培育团队、成就大师”的建设方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151人,其中教授252人、副教授69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45人。双聘院士5人、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1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人、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专家4人、“*”领军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16人;中科院“*”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泰山系列人才1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特聘教授45人。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强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首批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4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1个,获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获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2部,省优秀教材15部;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点面结合、六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荣获“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大红炉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备案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十二五”以来,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重大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及国际奖励230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荣获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分类培养模式,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监督和控制体系。“十二五”以来,获批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提升项目54项,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9项;荣获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奖13项、专业学位实践成果奖14项,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篇,获评首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科研工作方针,整合科研力量,组建学术团队,选定主攻方向,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设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在我校,有1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检测研发公共服务基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工程实验室。学校主动对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了110余个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机构,荣获“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十一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00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项目5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0余项,其中2006年、2007年各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8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各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高达亿元,创全国最高纪录,2017年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额位居全国高校榜首,获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国际化推进机制,已与美、英、韩、俄、澳、新等27个国家的9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探索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的渠道,与多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开展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和法国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多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山东理工大学将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实施人才工作优先发展战略,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提升学生成长成才能力,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着力提升校地融合发展能力,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山东理工大学是211还是985 山东理工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山东理工大学是二本吗 山东理工大学是211还是985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在哪里 山东理工大学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山东理工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电话 山东理工大学有几个校区 ;
曲阜师范大学 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曲阜师范学院,同年9月迁址曲阜,开启了兴办本科教育的历程。1970年9月至1974年4月,与山东大学文科合并成为新的山东大学。1974年4月恢复曲阜师范学院建制。198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确立为重点建设的六所高校之一;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高校。1982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11月,学校更名为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建设日照校区。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成绩。2012年以来,先后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教育部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典型经验高校50强、山东省首届文明校园、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全国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建校66年来,积淀形成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训精神,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基础文理优势突出、文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培养卓越教师为鲜明特色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在、2021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先后位列国内高校第86位、73位,在2020、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先后位列全国地方高校第92位、80位。,学校拥有 ESI世界前1%学科5个(工程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山东省一流学科6个(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山东省高水平学科4个(其中,教育学为“高峰学科”,体育学、中国史、数学为“优势特色学科”),17个学科入选软科2020“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教育学学科位居全国前10%。设有博士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本科招生专业69个,形成了涵盖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学科专业体系。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建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智库,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政府在我校设有8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为名誉校长;现有教职工 2545人,其中教授305人,副教授657人;现有双聘院士2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项目25人次,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国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8人,省智库高端人才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7人,全国模范教师5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5人,凝聚了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学校占地面积 亩(含在建曲阜校区扩建项目),固定资产总值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47万册、电子图书236万册;公开出版《齐鲁学刊》(第二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学数学杂志》和《现代语文》等学术刊物。,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了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 50万余人,广大毕业生以“基础厚实、作风朴实、业务扎实”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十三五”以来,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3项;在第一至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与北大、复旦、南开等高校为连续获得一等奖的高校;在2013至2020年举办的八届山东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六次获得一等奖数量和获奖总数的“双料冠军”;520人次获“互联网+”、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全国竞赛奖项;本科生1600余人次参与发表科研论文;在全国第三批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我校一级甲等通过率在试点单位中名列第一;原创舞蹈作品荣获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表演银奖;英语专业八级通过率高达85%,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35个百分点;法学专业司法考试通过率达到42%;连续13年入选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取得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重要成果。建校初期的 “公社数学”曾受到毛主席的赞扬,离子交换法制备碳酸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高性能晶体偏光器件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研项目,在应用数学、激光偏光、电气信息、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土地规划、物理化学、孔子儒学、教育科学、体育科学等学科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十三五”以来,累计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969项,科研经费近2亿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0项,包括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大招标滚动资助1项、重点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5项,山东省重大科技项目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4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45项。特别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20年以第一单位获得第八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居省属高校第1位,打破了山东省属高校12年来一等奖空缺的局面;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总数居省属高校前3位,连续10年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自然科学方面,2019年,获山东省属高校唯一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9、2020连续两年获省自然科学奖数量居省属高校第1位,自然指数排名全国83位。,学校秉承中国实学传统,切实履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从上世纪 50年代的“土蒸馏釜”到70年代的“跳流鼻坎”最优解,到80年代的“长清模式”、90年代的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式,对经济社会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我校运筹所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在支援成昆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197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近年来,学校主动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对接“十强”产业,参与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西经济隆起带建设,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在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规划、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南四湖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以来,获批横向课题230项,项目经费6000余万元,30余项智库咨询报告被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学校注重依托孔子故里独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坚持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文化育人,构建了 “以文化人”通识教育体系,积淀形成了人文特色鲜明的优良教风学风校风。在孔子及儒学研究领域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儒学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以孔子儒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门史(思想史)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省部共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中国外交遗产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基地3个。2013年以来,获批儒学与传统文化领域省部级以上课题192项,其中“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尚书》学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5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研究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首倡并规划建设了全国唯一的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综合性专题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入选全国十所“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之一,获批全国唯一的“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与省教育厅共建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指导中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高校,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高校,先后入选公派留学 “省校联合培养计划”、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建有加拿大、韩国2所孔子学院。多年来,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8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曲阜师范大学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每年都有不少考生报考没那么,曲阜师范大学算名校吗?有哪些比较好的专业呢? 曲阜师范大学算名校吗 曲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一所知名高校,也是山东省属重点大学之一。学校办学实力较强,是每年山东考生们青睐的报考对象之一。曲阜师范大学不算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名校,但是属于山东省一所实力较强的省属重点大学。 虽然由于目前山东省已合并了所有本科批次,学校在本省属于“几本”级别也就不好确定了;但在其他的招生省份,学校一般都属于“二本”,不过校内少数专业的录取分数达一本线上。因此,很多人认为该校属于二本院校。 曲阜师范大学哪些专业比较好 学校现有87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3个学科(工程学、化学、数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6个学科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工程学、数学、中国史、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目前校内入选“双万计划”的专业共有20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学、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经济学、英语、翻译、历史学、化学、地理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生物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是南航最出名的专业了。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2项。
截至2019年1月,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15篇; [1] 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项目全部为第一完成单位,位列工信部高校第二,全国高校第十一。
丁佳伟(1990— ),男,江苏南通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在《史学月刊》《古代文明》《中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儒学与女性》(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2015年版),获2019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师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等奖项。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秦汉史》等课程。
丁佳伟,1990年出生,男,江苏南通人,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在《史学月刊》《古代文明》《中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译著《儒学与女性》(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2015年版),获2019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江苏师大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等奖项。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秦汉史》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