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投资基金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

发布时间:

投资基金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

1.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结构 2.发起风险投资基金 3.风险投资统计数据 4.商业计划评估和项目选择 5.审慎调查 6.价值评估 7.投资结构和投资条款清单 8.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监管

毕业论文提纲写法参看:另:你的论文题目的相关资料可参考如下,(由于论文格式是PDF的,一定要详细内容可再联系)发展我国货币市场的思考采取对策措施,积极主动地促进这一市场的发展。货币市场要得到相应发展,必须考虑以下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货币市场工具可供交易;二是价格应是放开的,即利率是市场化与自由的;三是要有不同类型的众多市场参与者;四是要有优化的结构和层次。具体说来,发展货币市场的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尽快丰富货币市场工具一是规范同业拆借品种;二是借相当一部分信托投资公司改组成某些集团公司的财务公司之机,允许这些资产质量较高、信誉良好的集团公司通过财务公司定期批量发行3个月、6个月的商业票据;三是借目前刺激国内有效需求以启动经济增长的宏观调控要求,针对那些有一定信誉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增加银行承兑票据的发行量;四是借证券公司与已有证券投资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之机,将证券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现货与回购交易连接起来。转型经济利率市场化与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由市场来确定”。但这个解释实际上只描述了一种状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而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才是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这首先要看我们所面临的初始条件,不同的初始条件会形成不同的路径依赖,以及不同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一、转型经济中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双重任务计划经济主要通过财政实现全社会的资金积累,金融过程相对弱化,甚至退化。利率种类单一,利率水平、利率的期限结构等完全由国家统一规定和调整,而企业只是既定利率水平的被动接受者,在既定利率水平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间不需要任何传导机制。可以理论概括为利率的集中定价模式。和集中定价模式相对的是分散定价模式,利率水平完全由资金的供求双方根据自身所面【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临的市场条件和风险状况来确定,由于市场存在内在的套利机制,众多不同水平的利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不同利率水平的集合大体描述了市场上总体的利率水平。中国货币市场发展问题研究骆波[1] 李燕青[2][1]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郑州450002 [2]中国人民银行信阳中心支行,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目前中国货币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面临着发展规模尚小、品种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采取弹性制度推动参与主体多元化,为货币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交易品种,努力改变货币市场业务发展结构失衡的状况之外,还要加快货币市场电子化和法制建设进程,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货币市场对外开放。关键词:货币市场 债券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

中美风险投资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众所周知,近代外交始于西方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之际,而奉行“民族国家至上”原则的外交则始于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黎塞留对近代外交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拿破仑滑铁卢之役战败到维也纳会议,梅特涅时代的外交奉行“欧洲协调原则”即是欧洲的保守势力出于共同的国家利益对革命势力的遏制而团结在一起。俾斯麦统一德国后打破了均势外交,奉行“现实政治原则”即以国家实力及利益来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说“国家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在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后,实际上已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是列强角逐鱼肉的对象。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外交。在此要讨论的是中国在1949年后外交政策的变化。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也有国家利益的考量,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是与苏联结盟来对抗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1960年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代言人”既反美帝又反苏修,事实证明这种纯粹以意识形态外主,牺牲国家利益的政策是不可取的,从1960—1971年中国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美联手对抗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以遏止苏联的扩张。这个历史性的外交转变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不再以意识形态为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而改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制定的基石。因为对美关系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了国际经济秩序。当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即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苏联解体后,美国一超独霸,俄罗斯虽已雄风不在,但对世界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欧洲离国家的形成还有很长的距离,暂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实体。但欧盟一直希望联合起来以摆脱美国的影响力。日本自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一直在追求恢复正常国家的地位,以改变“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国际地位。而印度随着经济的崛起也想追求大国的地位,称霸南亚。处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点。而对美关系则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虽有些学者说美国正处于衰落之中,比如“911”后,伊拉克战争,还有目前的金融危机等,但其仍拥有无可比拟的超级实力。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未

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纵观70年代以来,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来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二)用跨机构监督程序和中国执行评估报告对中方施压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第一年,美国政府将监督和促使中国执行WTO承诺作为其贸易政策的长期首要目标。目前已建立起了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协调,布什政府贸易政策工作组委员会监督的跨政府部门机构。该机构包括三个层次:工作组和小组委员会;贸易政策审议小组;国会国家经济委员会。主要依靠商务部、农业部、国务院、财政部、劳工部、美国专利与商标办公室收集信息和作出评估。2002年6月,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发表了一份《美中经济关系对美国家安全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在税率安排方面有些拖延和不协调,颁布了不科学而影响贸易的生物技术法规、没有严格遵守有利于外国保险公司的规定以及在快递服务领域存在限制措施等。美方表示在年底WTO中国过渡审议机制中提出讨论,可以预见在今后的双边经贸谈判中我方将面临较大的压力。(三)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继续成为敏感问题关于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都认识到存在贸易统计上的差异。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自美进口逐步增长,中美间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在短期内,由于中国市场开放循序渐进以及名义关税率较高实际关税率低的事,期待美国商品和服务一下子大量地进入中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美国出口商却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因此当出口并非像他们想象那样快速增长时,各种各样的压力随之而来,甚至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贸易逆差是敏感的话题,衍生出许多的辩论,包括对强势美元政策的质疑等等。其中的主流又是认为贸易逆差中以对华贸易逆差最甚,原因是中国市场不开放,应严厉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据美方统计,2002年美国贸易逆差持续攀升,1-7月其贸易逆差达2533.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其中对华贸易逆差5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居各国第一。(四)中美反倾销、反补贴斗争不容忽视美国无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的现实,多年来始终援引美国《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案》第1316条规定,即“在行政当局做出取消的决定之前,已确定的任何一个外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结论仍保持有效”以及调查中“行政当局的任何决议都是不容司法审议的”。由于美国歧视性地坚持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利益。截止2001年9月,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已达87起,影响中国数十亿美元的对美出口。由于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外国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可沿用“非市场经济国家”标准,美国更视之为防止中国出口激增的有效武器,必将充分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反补贴将是影响今后中美贸易的新因素。根据美国反补贴税法,对运往美国的任何产品的生产、制造或出口提供补贴者,要另外征收相当于补贴额的关税,但仅限于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过去未对中国采用反补贴手段。一旦我国摘掉了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反补贴问题会接踵而来,对此,我应提早有所准备。事实上,为防止中国因加入WTO而对美出口激增,美国现已开始考虑修改反倾销、反补贴的有关规定。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的报告建议,今后商务部在决定任非市场经济国家达到市场经济程度身份时需获得国会的批准,并建议修改美国反补贴法,将范围扩大到非市场经济国家,即为保护美国产业免受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品不公平竞争时也同样适用。(五)美国加强了对华出口管制的力度长期以来美国在执行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政策时试图在获取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国家安全上取得平衡。为同欧盟、日本等国竞争美国不得不放宽了一些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但总体上仍维持冷战思维,深恐中国经济、军事强大对其构成威胁。2001年,美批准对华出口许可证990个,涉及金额2.27亿美元,占美批准出口总金额的2.8%,因此美对华高技术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比重是很小的。自从2001年8月授权实施出口管制的美国《出口管理法》到期后,美国一直通过紧急授权维持出口管制制度的效力。2002年1月,在美中安全审议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许多政界要员和学者都表示应通过对华管制,使中国的科技和经济水平与美保持50年的距离。目前,美国政府已敦促国会通过新的《出口管理法》,以对国家实施更为有效的出口管制方式,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总体上今后美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的力度,尤其是软件和高技术设备,并重点加强对我国核技术及导弹技术的监控等。(六)环保和劳工标准压力越来越大环保和劳工标准是美国面向21世纪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美国已通过了《对贸易协定进行环保审议的指导原则》,对今后签署每一个贸易协定时就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今年8月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02年贸易法》,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授予总统对外签订贸易协定的贸易促进授权(TPA)。目前美国与约旦签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已纳入了劳工与环保标准内容,今后美国可能以此为范本压贸易伙伴就范。对中国而言,最大的影响主要来自美国的环保和劳工标准问题压力,同时随着国会加强干预政府贸易协定签署的权利,国会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将施加更大的影响。三、前景展望在贸易领域,美国一直将中国视为新兴大市场,美国经济利益与对华贸易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从出于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还是从地区安全战略出发,都不会毫无顾忌地损害对华贸易。贸易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纽带,必要时也是其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有效制裁武器。而美国作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其重要地位他国尚无法替代。因此,发展和稳定中美经贸关系是两个大国达成的共识,是不容置疑的。首先,中美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遵循WTO规则进行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减让,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将有较大增长,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将逐步缩小。出口由于受到美国方面的进口激增保障条款和反倾销措施等影响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到2005年前中美贸易增长将维持在年率13%左右的水平。其次,中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据美国方面的分析,今后影响美国制定对华贸易政策的三个因素是:对华贸易逆差、美国内失业和中国执行WTO协议的情况。美国在推行其贸易政策时将利用中美入世协议,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为防止我更多的竞争力产品冲击其国内产业,美国会更频繁地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301”条款等贸易制裁措施对我输美产品设限。美国还可能会利用其国内立法破坏WTO规则,与我纠缠。但制裁是一把双刃剑,而且双方贸易关系紧张,从长期来说对美国不利,对此美国也是持慎重态度的。美方对处理好同中国贸易摩擦的看法如下:(一)对中国过于严格会影响美方获得促进中国作出努力的支持,也会危害其更广泛的对外关系和安全问题,要求不严又会助长中国不履行的倾向和面临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因此在初期阶段不宜过多地在具体问题上找茬,更多的是推动中国在诸如规则的执行、国民待遇获得上履行承诺而不应死死抓住个别的关税问题或分离的市场准入问题。(二)在中国市场上不要太突出,因WTO贸易规则也会维护中国的利益。(三)利用不定期的场所,或双边的,或建立全新的机制解决贸易争端,而不要过多诉诸WTO争端解决中心。(四)应该避免孤立,与他国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联合澳大利亚共同对抗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并且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美认为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应该对它采取相应的政策。意识形态的差异决定美对华贸易政策很复杂,经济问题常常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近期内,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强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依赖,这决定了我在贸易摩擦和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必须慎重地处理好同美国的经贸关系。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问题还会很多,中美经贸发展的基础是好的。尤其是中美WTO双边协定的签订和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的确定,消除了长期以来阻扰中美关系改善和中美经贸发展的重大障碍,对今后中美经贸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只要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高层对话和双边磋商等有效机制,增进理解与信任,中美贸易前景是光明的。

选题建议:一,论题宜小不宜大。选择经济领域里微观课题为主。如某一具体经济现象,某一财政经营问题。大的论题很难写出闪光点,也很难做到全面。二,根据兴趣和爱好来选题,自己兴趣爱好的方面会有很深的见解和独到的想法,再和指导老师反复沟通过程中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从而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建议选择的热点题目:《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及其对策》,可以从二个方面入手来具体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一是次贷危机本身的发展是否已经见底;二是次贷危机主要通过哪些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研究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现在次贷危机仍然在发展过程之中,还远未结束;而次贷危机又将通过进出口贸易、心理和预期、资本流动三大渠道影响中国。为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可提出如下建议:一是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把握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二是适度推行信贷紧缩政策,避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四是谨慎实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切实加强经常项目管理;五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六是中国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的实施国际化战略。其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作为次贷危机最终传染源的美国房地产价格尚未企稳(二)次贷危机导致的损失还在持续增加(三)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调整仍会继续(四)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正在进一步加大次贷危机通过三个渠道影响中国经济(一)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渠道之一:进出口贸易(二)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渠道之二:心理和预期(三)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渠道之三:资本流动对策:灵活运用宏观调控,积极应对环境变化 (一)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把握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的平衡(二)适度推行信贷紧缩政策,避免影响实体经济增长(三)保持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稳定(四)谨慎实施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切实加强经常项目管理(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六)中国金融机构要积极稳妥的实施国际化战略

民兵训练基地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意义是整合军地资源,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了民兵训练基地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使之成为战斗力生成“摇篮”。 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拥有三级钢结构资质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及项目承建企业,所生产研发的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及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河南建培首家拥有青少年素质拓展设备施工安全许可证,公司以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己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户外拓展训练、心理行为训练器材与服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拓展训练器材供应商和拓展训练基地的承建商。

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是为实现民兵训练“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的目标奠定基础,对进一步提高民兵训练质量和应急应战能力、全面提升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在训练手段上,大力推广了电化教学和模拟训练,实施形象、直观教学、训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训练中注意突出重点,民兵干部、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训练,民兵们具备了相应的军事技能和组织指挥能力,并提高开展本职工作的能力。河南建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民兵综合训练基地建设的专业化公司,以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为己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户外拓展训练、心理行为训练器材与服务,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拓展基地建设投资方案公司。诚信铸就品质,专业值得信赖。

属军事单位,要遵守军事法

一、澄清认识,强化“三个观念” 一切成果的取得,首先取决于认识是否到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开放,物质生活日渐富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已经和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有的人就忘了居安思危,淡化了忧患意识,对现代战争的威胁估计不足。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入进行存在错误思想。据调查,主要有三点:一是有些干部群众反映,冷战结束,世界大战打不起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改善,太平盛世,对国防教育没必要下太大的功夫,甚至有的人认为,加入WTO等于买了“和平保险”对霸权主义心存幻想,由此而解除思想武装。二是有些同志说,国防教育需要动用一些人力、物力,不如用相应的人力物力多搞些经济建设,这样看得见,摸得着。三是相当一部分的单位和人员认为,国防教育是部队和民兵的事,与本单位和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认为“与己无关”。为澄清以上模糊认识,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要强化“三个观念”。 一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观念。“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建设强大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如果没有稳固强大的国防,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通过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树立 “居安思危”和“无军不安”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国防建设。 二是新的和平发展观念。经济全球化虽然加速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总趋势,但没有消除霸权主义这个战争的主要根源,他们千方百计推行“西化”、“分化”政策,一有风吹草动,反动势力就会大做文章。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但台独分子并未放弃分裂活动,因此,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要看到当前是相对的和平,有条件的和平,要抓紧时间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要认识到,和平时期的全民国防教育是一个“杀手锏”工程,一旦发生战争,它能集倾国之力、万众一心。 三是“大国防”观念。我们所说的“国防”,是指国家的整体安全利益,它不仅包括领土领空领水安全,而且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海洋等领域的安全,那个领域的安全受到侵犯,都应视为国防利益受到侵害,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必须牢固树立“大国防”观念,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 二、依法治教,健全“三个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防教育对象不分性别、年龄、职业、职务,从学龄儿童起必须接受国防观念教育,全体公民人人有责。通过教育,使全体公民明白国家安危并非只是军人的事,深深懂得关心国防就是关心民族尊严,关心国家安危,关心民族自尊心。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依法强国的里程碑,是划时代的教育历史文献。新形势下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必须依法教育,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责任机制。我国宪法、国防法、兵役法、民兵工作条例等都明确规定了单位和公民应尽的国防义务,国防教育法又明确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有法必依。目前,全民国防教育要全面进入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民营企业的创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因此,必须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一样接受国防教育,依法履行国防义务。有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使其与全民国防教育相融合、相协调、相统一。对拒绝接受国防教育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使全民国防教育走上依法治教的发展轨道。 二是保障机制。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必须根据本地经济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等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全民国防教育法规,对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基础设施、经费保障、奖惩等问题作出一些量化和细化的规定,确保国防教育法的真正落实。 三是约束机制。要与干部政绩挂钩起来,组织部门考察干部政绩时,要把干部尽国防义务或接受国防教育情况作为一项内容。特别对担任国防动员委员会职责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考察党管武装及其抓国防教育工作的政绩,对不合格者要摘“帽子”、挪“位子”。 三、拓宽渠道,抓好“三个结合” 全民国防教育是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必须拓宽渠道,选准结合点,增强渗透性,在结合渗透中求广度和深度。 一是把全民国防教育与社会教育体系结合起来。首先要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小学校,要通过“军事夏令营”、参观、课堂教学和升国旗、唱国歌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青少年进行国防教育,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国防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大专院校,要对学生进行国防法律、法规、国防义务教育,坚持对入学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其次,要把国防教育与企业、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以丰富社会文化教育的内容。近年来,我市把国防教育与历史教育、致富思源教育、“三现代”( 现代人、现代城市、现代生活)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了干部群众的国防观念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富国强兵、实力安邦的意识。再次,要把国防教育与干部教育结合起来。广大干部正处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历史时期,他们将肩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历史使命,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把国防教育与干部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不断培养广大干部的“国家至上”、“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我市党校为参加轮训的地方干部开办国防专题教育课,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观念;组织各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到部队过军事日、体验军旅生活,树立“爱我军队,固我长城”的观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把全民国防教育与双拥工作结合起来。国防教育对双拥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双拥工作又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两者相铺相成,互为作用。近年来,我市把国防教育作为建设国防和保卫国防的基础,也作为双拥工作的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双拥创建为载体,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双拥热情,使我市连续5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连续6次获得全省双拥模范城光荣称号。双拥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又为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国防教育的不断深化。实践证明,把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国防教育就能充满旺盛的活力。 三是把国防教育与重大活动结合起来。把握时机,开展活动,是深化国防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每年春节、建军节、国庆节期间,都应掀起全民国防教育的新高潮。同时,还要结合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开展国防教育。近年来,我市结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50周年、建党80周年、延安双拥运动60周年、每年清明节纪念革命先烈、元旦春节和建军节拥军优属及征兵等重大活动,在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活动,教育面之广,效果之好,都是其他一般性活动不可比拟的,为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打造支柱,建设“三个阵地” 全民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和国防技能教育,通过经常性的思想灌输和必要的训练,使公民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和国家安全观,掌握一定的国防和军事知识,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因素,在政治上可以转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经济上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在军事上可以转化为战斗力,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支柱。因此,全民国防教育必须以一定的阵地为依托,以实现全民国防教育的经常化、多样化,不断扩大国防在各个教育阵地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精神支柱立而不倒。 一是舆论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现代化传媒的主阵地作用,适时地加大宣传力度,是国防教育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阵地的优势,坚持在《东莞日报》开设国防专版,在电视台设立军事论坛,在广播电台设立双拥专线,做到报纸有文章,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大力营造国防教育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强化了全民的国防观念,增强了全民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思想教育阵地。党校、民兵训练基地、少年军校、中小学校、各大企业的宣传教育中心等,是进行课堂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应进一步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宣传教育质量。如我市教育局在每年暑假期间,坚持组织中小学校的学生到驻军部队、“少年军校”和“市德育基地”接受国防教育和军训,用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团结友爱,艰苦奋斗,不惧艰险,纪律严明,乐于奉献等优良传统影响和教育学生,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一代爱国拥军的政治热情,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效果很好。另外,要通过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加强国防宣传,不断扩大教育面。如举办军民联欢联谊,开展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国防知识竞赛,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和英模事迹展览等,全方位营造思想教育阵地,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传统教育阵地。烈士陵园、革命旧址、历史古迹、各种纪念馆,历来是对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的最好基地,应加大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其成为一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过组织引导和游人前来参观瞻仰,让历史永远告诉现在和未来: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会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近年来,我市投资3亿多元,在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处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兴建了海战博物馆、林则徐纪念碑等一大批设施,经常组织干部群众和学生到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他们率先实现现代化、富国强兵、实力安邦的意识。同时,加强对全市烈士陵园等纪念建筑物的维护与管理,进一步绿化、美化和净化纪念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国防教育提供庄严的传统教育阵地。全民国防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石景山区冶金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大家了解了吗,有哪些题目可以供大家选择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冶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到大家!

41、摆线转子数控加工程序的研究

42、球团烟气氨法脱硫控制系统及仪表检测

43、PDCA循环在高炉本体安装项目中的应用

44、山西文水炼钢连铸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45、冶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重点

46、试论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

47、冶金建设项目计划管理模式优化

48、基于逆向工程的激光熔覆搭接率的确定

49、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研究

50、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51、冶金流程工业机械装备智能化与在役再制造工程战略研究

52、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的运用与实践探索

53、再制造工程技术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探微

54、冶金防腐工程的浅析

55、冶金工程中可回收式锚索施工工艺探讨

56、多点驱动带式输送机的设计研究

1、润滑系统在冶金设备中的应用与分析

2、冶金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安装调试要点

3、浅谈微波技术在冶金工程中的运用

4、起重机械检验过程中的设备问题和管理研究

5、HTR-PM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制造方案

6、中国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模式和发展方向

7、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8、镍基合金在激光熔覆再制造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9、新型水泥基复合注浆材料的配比实验

10、大型冶金工程项目机电安装BIM应用研究

11、冶金工程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

12、深竖井支洞在水工隧洞中的应用

13、氧化亚铁硫杆菌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4、冶金工程质量管理与改进

15、浅谈铁路信号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16、基于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的产品缺陷检测

17、BIM技术在大型冶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18、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9、冶金工程设计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20、H公司电石冶炼厂建设项目的`采购风险管控研究

21、钙镁诱导低合金高强度钢针状铁素体强韧化机制研究

22、链箅机-回转窑制备全赤铁矿氧化球团的关键技术研究

23、基于透明计算技术的智能手表设计与实现

24、箱型钢柱加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25、浅析海外冶金与矿山工程的设计管理

26、端曲面齿联轴器的创成原理及设计

27、膜技术在含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应用进展与发展趋势

28、反渗透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

29、选择性激光烧结在3D打印中的应用

30、冶金工业高压供配电系统施工与运营关键技术

31、冶金外墙装饰施工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析

32、多铁性颗粒复合材料内部的平行多裂纹问题

33、高铬型钒钛磁铁矿中铬氧化物还原热力学影响因素分析

34、中碳钢中的氧化物冶金行为及脉冲磁场对其的影响

3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的关键问题探讨

36、现代钢铁冶金工程设计方法研究

37、加载环境对合金超高周疲劳行为的影响

38、电气安装与调试成套技术在炼铁及轧钢工程快速改造大修中的应用

39、盾构刀盘驱动无级变速离合器摩擦副烧损失效机理的研究

40、绿色可循环钢铁厂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

57、Cu基金属粉末的特种微成形工艺及性能评估

58、创建面向冶金生产过程的开放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59、汽轮发电机组设备安装施工技术

60、冶金设备安装调试要点分析

61、酸性环境用低温无缝钢管(-50℃)的研制

62、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的方法基础与应用研究

63、新型滤筒除尘器的性能实验研究及工业应用

64、高强度贝氏体精轧钢筋性能优化及断裂行为研究

65、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66、冶金自动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67、多热源作用下侧吸罩流场及捕集效率特性的研究

68、典型冶金原辅料的微波吸收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69、基于光场成像理论的弥散介质光热特性重构

70、铁合金等离子体的时空特性研究

71、活塞式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

72、铜冶炼项目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究

73、概算包干模式下冶金工程的造价管理初探

74、基于METSIM的钨冶炼工艺过程仿真研究

75、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大型高炉工程施工阶段风险评价研究

76、磷矿浆脱除燃煤锅炉烟气中SO_2的研究

冶金工业的发展现状

解决办法:

1.合理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来说,自2000年以后世界钢铁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钢铁冶金工业逐渐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钢铁产业已经进入了发展高峰期,最近几年一拉全球粗钢产量逐增长。眼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重工业盛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钢铁冶金工业也在快速发展,钢铁产量逐年增长。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目前全球钢铁产量存在很强的不平衡性,东南亚地区明显偏重,尤其是我国,“ 世界三吨钢,中国占一吨”由此可见比例之大。因此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把握机会,充分利用好国际经济大环境。

2.加快实现行业规模经济。必须要加大钢铁企业的管理力度,兼并重组,加强产业的集中度。不断优化刚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和改进。

答案来自:张荣能

券商资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论文

证券市场是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眼世界经济大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证券市场的成熟与否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情况。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资产证券化在港口融资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我国港口主要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

1、 *** 投资

我国《港口法》规定:“县级以上有关人民 *** 应当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用于港口公用的航道、防波堤、锚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由此可以看出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 *** 投资。根据港口未来发展趋势,融资需求急速上升,再加上 *** 财政支出的有限性, *** 投资融资方式将不再是港口融资的主要方式。不过 *** 可以通过担保、税收优惠及诸多优惠政策等来促进港口建设的长远发展。

2、银行贷款

在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工作,虽然政策性贷款与商业贷款相比具有很多优惠,但是仍要还本付息,具有还债压力。商业银行融资的最大优点是手续简单,但是贷款期限较短,使港口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

3、发行股票和债券

利用股票市场融资具有很大优势,如筹资数额较大且无还本付息的压力,可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改革,盘活资产。但是股市门槛较高,我国港口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达到发行股票所需的条件。另外,股价波动性较强,市场投机程度大,再加上融资体制不完善,这些都制约著港口企业对股票融资方式的利用。债券融资方式具有“税盾”作用,可减少税务支出。不过还本付息的压力使港口企业有所顾忌,且公司债务风险较大也会降低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4、利用外资

外资融资形式主要包括对外借款、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外商其他投资和接受国外捐赠等。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加上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中外合资建设港口码头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我国港口大力吸引外资并给予一定优惠。外资以多种形式参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码头的经营。

5、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由出租人垫付资金,购买承租人所需装置或固定资产等,再以出租方式提供给承租人使用的一种租赁方式。融资租赁具有投资少、表外融资的特点,比较有利于解决港口企业资金短缺问题。虽然融资租赁方式发展潜力较大,但是由于受到国家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环境的限制,业务种类较为单一。而且对于港口企业来讲,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固定装置而不是一切港口专案。另外,融资资成本也较高,这些又都限制了港口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融资的规模。

6、其他融资方式

港口还可以利用一些其他融资方式,比如BOT融资方式,即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TOT融资方式,即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等。

二、资产证券化在港口融资中可行性的内部成因分析

1、港口拥有大量的优质资产

1港口资产具有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符合证券化资产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具有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我国港口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这客观反映出港口行业具有稳定上升的现金流收入。另外,根据港口类上市公司近几年的公司年报,可清晰地看出港口类企业财务资料良好,业绩较高。这足以说明我国港口行业经营效益良好,如果发行港口资产支援的证券,港口企业对于还本付息应该具有保障。

区别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具备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港口基础设施也具有此种特点,所以港口属于“准公共产品”。由于排他性的存在,“拥挤”现象难免在港口基础设施的消费过程中出现,所以必须征收一定的过往费用。虽然港口的全部成本不一定能够全靠这些费用来弥补,但它至少为港口经营者的收入、盈利提供了保证,也使得港口资产证券化成为了可能。

2具有完整的历史记录。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有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等阶段性的审查。港口建设专案在整个过程中也一定要经历这些程式。正是这个规定的存在,港口建设专案各个阶段的研究评估资料都有档案存档,很容易获得。

3港口资产信用程度高。港口基础设施一般与当地 *** 部门联络密切,很多融资都有 *** 担保,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港口资产的信用级别,再加上现金流稳定特点,其信用记录相对较好,贷款违约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港口资产的优质性。

2、港口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需求分析

1机构投资者。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是资产支援证券投资者的主力。在国内,机构投资者主要指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基金、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截至20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733382亿元,比2013年同比增长;包括QDII基金在内的国内基金公司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为亿元;国内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从保险投资的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12月底,保险可运用资金余额达亿元;银行存款余额亿元,较上月增加了亿元;用于投资的资金为亿元,较上月减少了亿元。我国机构投资者急需一种或几种理财手段来应对所承受的资金保值增值压力,此时港口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机构投资者的燃眉之急。

2个人投资者。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03302亿元,同比增长,储蓄金额相当庞大。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储蓄一直是最主要也是最安全的投资方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股票、债券市场越来越繁荣,大家越来越多地选择股票等理财手段,储蓄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保值增值需求。截至2014年底,我国沪深股市交易所有效账户数已达近亿户,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个人投资者群体。与股票市场相比,资产支援证券收益性好,流动性高,这些优势强烈地吸引著广大个人投资者。 3国外投资者。近年来,利用外资已成为港口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港口基础设施的垄断性和国家对港口行业的大力扶持,这都使得国外投资者对港口情有独钟。而国外较为成熟的投资者,一般还会对投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具有更高的要求。港口资产支援证券化融资形式有效地降低了风险,而且港口企业与当地 *** 关系紧密,可以得到当地 *** 的支援,信用较高,风险较低,所以比较符合国外投资者的要求,对国外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三、资产证券化在港口融资中可行性的外部环境分析

1、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虽然我国暂时还没有专门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范,但我国一直不断制定并完善经济法律规范。

从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角度,港口资产证券化在政策方面已经获得了国家许多的支援。2004年国务院释出《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国家发展建设资本市场的立场。200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为资产证券化实践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与指导。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财政部又相继释出了一系列的公告和批覆档案,对资产证券化的投资主体、资讯批露规则、监督管理和税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再次表明了国家对发展资产证券化专案的决心和信心。

在港口建设上,国家也逐渐将港口经营管理权下放。港口投融资体制也随着港口经营管理权的改变而变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 *** 就通过各项政策将社会资本逐步引入港口建设领域,如鼓励外商投资的《关于中外合资建设港口码头优惠待遇的暂行规定》,鼓励货主、地方建港的《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交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鉴于港口具有公共基础设施的性质和我国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难点, *** 的支援与政策倾斜对港口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2、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港口行业已经逐渐市场化,成为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公司实体。各港口公司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通过利用较有利的融资方式降低成本来提高公司效益是各港口公司积极争取采取的方式。

我国资本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为中心的监管体系,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们成功引进了许多金融创新工具,如中小板市场的设立、指数期货的试点等。这些成绩都说明我国已基本具备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能力。

3、中介机构不断成熟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证券设计和发行是要以券商的逐渐成熟为保障的。而现在我国券商各方面的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由于各券商实力不断增强,同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各券商在完善证券承销等技术的同时,加强了对新的融资技术的关注和研究开发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四、总结

我国在港口资产证券化领域还未有实践经验,在国内资产证券化面临着法律法规等规定阻碍、资本市场监管的制约、投资者还不够成熟等发展障碍,资产证券化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需要继续改善。因此我国港口推行资产证券化应当尽可能地选择优质基础资产,并获得当地 *** 和国际规范完善的资本市场的支援。

>>>下页带来更多的

第1点相关的发展其实其实是非常厉害的,有一定的市场,它整个的就业环境其实是非常棒的,第2点在就业环境中你能够占据很高的一个地位。

资管新规后证券公司未来的发展行情还是不错的。

一般意义上而言,市场普遍把资管新规的实施视作是大利空,尤其是对于过分强调去杠杆、防风险及清理通道业务的负面影响而言。但资管新规出台,在“打破刚兑”、“产品净值化管理”、“固定收益类产品门槛降低”及“银行非标转标”等方面却是有利于券商及整个金融行业长远发展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