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双碳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双碳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的论文参考文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态文明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河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92-93.

[2]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4):6-12.

[3]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卢风,肖葳.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6.

[6]林红梅.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角[J].行政与法,2007(1):97-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9]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15.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究:

我市生态禀赋优越,当以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一方面筑牢沿黄控导工程连接线、黄河大堤、幸福渠及幸福路“三条防线”,大力实施黄河河道与滩区综合修复提升治理工程,实现黄河岁岁安澜,并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域内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国家公园,打造黄河文化标志性旅游目的地,以达到确保黄河安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共赢目标。

二要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示范城市。深入践行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加强系统谋划,强化生态保护,聚焦大气、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精准防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统筹推进造林绿化、空气质量、水土环境等全域提升,美化城市环境,将新乡建设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之城。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绿色发展,通过构建高端平台,引进尖端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加强清洁绿色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推进静脉产业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新乡建设为国内重要的绿色低碳能源基地。

三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渐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各地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无污染、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的特色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等,持续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切实提高农村人民群众收入,让村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要做精、振兴文旅产业,实现文旅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有机发展。依托我市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牧野文化、比干文化、书院文化、宰相文化等文化资源,利用我市当地的共工、姜尚、毛遂、张苍、邵雍、孙奇逢等历史名人资源以及史来贺、郑永和、吴金印、裴春亮等先进群体资源,构建新乡文化体系,并将其融入黄河故道、湿地以及南太行山水风光等自然生态资源之中,讲好新乡大地上的“黄河故事”“太行故事”,进行综合深度系统开发,树立我市文旅、生态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聚焦“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既是时代的紧迫呼唤,也是我们的特殊使命。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经历了从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到确立以“双碳”目标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共识的发展历程。从全球来看,从当年“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到今天全球性的“双碳”共识,这实际上是人类在认识和改变自我方面的一次革命性思想进步。

从中国发展战略看“双碳”目标及其研究意义。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历了从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到确立“双碳”目标,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的时代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关注环境问题,注重植树造林和污染防治,并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国策。

从国家治理的研究视域来看“双碳”目标及其研究意义。以绿色发展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认识,笔者也一直致力于国家治理的相关研究,这是人类文明绿色化发展的进程。

碳达峰、为什么设定碳达峰目标和中国碳排放峰值的多维探析。

1、碳达峰是指一定国家、地区或者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节点上达到历史最高值后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先是进入平台期,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通过节能减排等使碳排放进入平稳下降阶段,通过继续努力走向碳中和目标。

2、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地球之所以产生生命、人类,是因为地球生命圈适合生命和人类的生产、生存与发展。现在我们应该说,地球生命圈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密切相关。

3、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于世界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会由此而面临来自世界的巨大压力。其次,从碳排放的增速来看,当前中国每年的碳排放总量依旧处于上升期。这表明我们GDP增长要求更多的碳排放,而碳中和对GDP的影响也会很大。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双碳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生态文明的论文参考文献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生态文明的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考文献:

[1]林红梅.“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综述[J].河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5):92-93.

[2]杨多贵,周志田,陈劭锋.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5(4):6-12.

[3]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4]卢风,肖葳.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6.

[6]林红梅.试论拯救环境危机的'多维视角[J].行政与法,2007(1):97-9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9]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15.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究:

我市生态禀赋优越,当以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一方面筑牢沿黄控导工程连接线、黄河大堤、幸福渠及幸福路“三条防线”,大力实施黄河河道与滩区综合修复提升治理工程,实现黄河岁岁安澜,并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域内黄河文化,建设黄河国家公园,打造黄河文化标志性旅游目的地,以达到确保黄河安全、改善黄河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共赢目标。

二要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示范城市。深入践行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加强系统谋划,强化生态保护,聚焦大气、水环境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精准防治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统筹推进造林绿化、空气质量、水土环境等全域提升,美化城市环境,将新乡建设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之城。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绿色发展,通过构建高端平台,引进尖端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加强清洁绿色环保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推进静脉产业园、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新乡建设为国内重要的绿色低碳能源基地。

三要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渐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各地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无污染、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的特色生态产业,如生态旅游等,持续培育壮大现代农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切实提高农村人民群众收入,让村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四要做精、振兴文旅产业,实现文旅产业与生态环境融合有机发展。依托我市独特人文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牧野文化、比干文化、书院文化、宰相文化等文化资源,利用我市当地的共工、姜尚、毛遂、张苍、邵雍、孙奇逢等历史名人资源以及史来贺、郑永和、吴金印、裴春亮等先进群体资源,构建新乡文化体系,并将其融入黄河故道、湿地以及南太行山水风光等自然生态资源之中,讲好新乡大地上的“黄河故事”“太行故事”,进行综合深度系统开发,树立我市文旅、生态品牌,培育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双碳背景下撰写论文时,具体是否需要使用引号,主要取决于所涉及的内容和表述。一方面,如果引用他人的观点、理论或实验数据等内容,应当使用引号以示区别,并标注具体的引用来源和出处。另一方面,如果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摘述、描述或总结等内容,应当遵循学术规范和诚信原则,避免抄袭和剽窃行为。在撰写论文时,建议申明参考文献,注重学术诚信和创新思维,不抄袭、不抢注、不伪造相关信息,避免因学术不端而受到不良影响。

在双碳背景下,论文中是否需要引用取决于你的论文内容。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关于双碳的任何内容,如研究,报告,观点或者其它相关内容,那么你应该引号,以证明你的论点。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被指控抄袭或抄袭,因为引用可以帮助你避免此类指控。此外,引用也可以帮助你支持你的论点,因为引用可以使你的论点和证据更加可信。

双碳目标与经济发展论文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并强调“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仅是技术问题,也不仅是单一的能源、气候环境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广泛和复杂事物经济社会问题,势必对今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长远看,实现“双碳”目标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双碳”能够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通过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清洁的能源,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倒逼能源清洁转型的同时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        “双碳”能够加快高耗能、重化工业等产业去产能和重组整合步伐,产能扩张力度将受到较为严格的碳排放限制,产能退出和压减速度加快。而且,产业内技术、设施更为先进的龙头企业有望进一步占据竞争优势,兼并重组整合趋势加强。         “双碳”有利于打破“碳壁垒”,推动产品出口。未来,在碳减排倒逼下,为满足本国环保团体要求并保护本国产业,部分国家或将碳减排和贸易联系在一起,“双碳”可打破“贸易壁垒”,消除出口产品被征收碳税的潜在风险。        “双碳”也是对当前环境的巨大挑战。在以产业结构调整、行业节能和非化石能源发展为主要减排手段的前提下,短期内碳减排或对经济运行带来某些压力和挑战,诸如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可能带来商品价格上涨;传统化石能源的碳减排将增加终端电价上涨压力,并导致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高碳企业面临相应发展压力。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双碳”将给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双碳”带来了机遇,也迎接着挑战。我们要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有序稳妥推进“双碳”工作,避免激进和一刀切的做法,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稳定能源的价格保持在相对低廉的水平,为民众提供便利的生活,也为我们的制造业在世界上继续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聚焦“双碳”目标、绿色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既是时代的紧迫呼唤,也是我们的特殊使命。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经历了从对“增长的极限”的关注到确立以“双碳”目标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共识的发展历程。从全球来看,从当年“增长的极限”的讨论到今天全球性的“双碳”共识,这实际上是人类在认识和改变自我方面的一次革命性思想进步。

从中国发展战略看“双碳”目标及其研究意义。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经历了从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到确立“双碳”目标,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式绿色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索的时代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关注环境问题,注重植树造林和污染防治,并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国策。

从国家治理的研究视域来看“双碳”目标及其研究意义。以绿色发展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认识,笔者也一直致力于国家治理的相关研究,这是人类文明绿色化发展的进程。

碳达峰、为什么设定碳达峰目标和中国碳排放峰值的多维探析。

1、碳达峰是指一定国家、地区或者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一定时间节点上达到历史最高值后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先是进入平台期,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通过节能减排等使碳排放进入平稳下降阶段,通过继续努力走向碳中和目标。

2、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空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地球之所以产生生命、人类,是因为地球生命圈适合生命和人类的生产、生存与发展。现在我们应该说,地球生命圈之所以能够继续存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密切相关。

3、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于世界的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会由此而面临来自世界的巨大压力。其次,从碳排放的增速来看,当前中国每年的碳排放总量依旧处于上升期。这表明我们GDP增长要求更多的碳排放,而碳中和对GDP的影响也会很大。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双碳战略的含义以及影响如下:

1、双碳战略的含义:“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2、双碳战略的影响: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示了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新努力和新贡献,体现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为国际社会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强大动力。

重振全球气候行动的信心与希望,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这向全世界展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雄心和大国担当,使我国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努力贡献者,逐步成为关键引领者。

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双碳形势与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2022形势与政策参考文献如下:

1、王日庠:《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第119页、16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2、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第286页~2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2009形势与政策论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5、《09中国周边形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6、《论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建设的慕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于2016春夏在智慧树网首次开课,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为王海军、钟国兴、燕继荣、冯玉军、刘长军、周良书、洪向华。

据2022年8月智慧树网官网显示,该课程已开课15学期,累计学校811所。形势与政策课程共八章,包括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践行“双碳”战略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抗疫中的中国贡献等内容。

2022年形势与政策的参考文献有:1.王日庠:《中美关系向何处去》,第119页、16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2.宫力:《中美关系热点透视》,第286页~287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3.《2009形势与政策论文》,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4.《周边安全形势与中国安全战略选择》,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等等……

与双标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如果是网页的话应该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书写。

网站类参考如下:

1、【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2、【21】中科院报告:我国现代物流2007年将保持快速发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年2月24日,这里写具体网址。

3、【22】2006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中国仓储与物流网,2007年4月29日,这里写具体网址。

参考文献注意事项:

一、引用文献不宜过于陈旧。文后参考文献的标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学术造诣的程度及对同类文献的检索水平、利用能力。作者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引用的参考文献较新颖,能反映同行业最新科研动态和学术水平。

二、引用文献类型应呈一定比例。根据相关规定,文后参考文献的类型主要有: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连续出版物(期刊)、论文集析出文献、报纸、标准、专利及电子文献等。

1李继尧. 人体的能量代谢. 生物学通报, 1995; 30 (2) : 29—302吴坤.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3: 34—353胡雅儿. 实验核医学与核药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4:262—2634Lifs on N, Gordon G B, McClintock R. Measurement of total carbondi oxide p r oduction by means of l Physi ol, 1955; ( 7 ) :704—7105SchoellerD A, Van Santen E. Measure of human energy expenditure in humans by doubly labeled water methods . J App l Physi ol, 1982;53: 955—9596Weir J B. New methods for calculatingmetabolic rate with s pecial reference to p rotein metabolism. JPhysiol, 1949; 109: 1—97Prentice A M, VasquesV L, Davies P SM, et al .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of free2living infants and children obtained by the doubly-labeled watermethod . Switzerland: I DECG, 1987: 83—1018Prentice A M. The doubly2labeled watermethod formeasuring energy expenditure . Vienna, I 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19909Murgatroyd P R, Shtty P S, Prentice A M. Technique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human energy expenditure: apractical guide . I nt J Obes,1993; 17: 549—56810罗伟,戴腾昌,夏宗勤. 用双标记水示踪法测定人体自由活动时的能量消耗率.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4; 10 ( 3 ) :283—28711Speakman J R, Nair K S, GoranM I . Revised equati ons for calculating CO2 p roduction from doubly labeled water in humans . Am Physiol Soci, 1993; 264: E912—E91712SchoellerD A, Ravussin E, Schutz Y, et al . Energy expenditure by doubly labeled water : validati on in humans and p r oposed calculation . Am Physiol Soci, 1986; 250: R823—R83013Black A E, Prentice A M, Coward W A. Use of food quotients t op redict res p irat ory quotients for the doubly-labeled water method ofmeasuring energy expenditure . Hum Nutr Clin Nutr, 1986; 40 ( 5) :381—39114Westerter p K R. Food quotient, res p iratory quotient, and energy balance . Am J Clin Nutr, 1993; 57 ( supp l) : 759S—765S15Toubr o S, S, Rensen T IA, Hindsberger C, et al . Twenty2 four2 hourres piratory quotient : the r ole of diet and familial resemblance . J Clin EndocrMeta, 1998; 83 (8) : 2758—276416CowardW A. The doubly2labeled2 water (2H218O) method: princip les and p ractice . Pr oc Nutr Soc, 1988; 47: 209—21817SchoellerD A. Measurement of energy expenditure in free living humans by using doubly labeled water . J Nutr, 1988; 118:1278—128918Roberts S B. A review of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method formeasurement of t otal energy expenditure, total body water, water intake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intake in humans and s mall animals . Can J Physiol Pharmac, 1989; 67: 1190—119819SchoellerD A, BandiniL G, DietzW H. Inaccuracies in self reported intake identified by comparis on with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 method . Can J Physiol Pharmac, 1990; 68: 941—94920Black A E. The sensitivity and s pecificity of the Goldberg cutoff for EI : BMI for identifying diet reports of poor validity . Eur J Clin Nutr, 2000; 54: 395—40421冯建英.一种测定能量消耗的新技术— — —双标水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6; 15 (3) : 203—20522GoranM I , Car penterW H, Poehman E T .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in 42 t o 62 yr2old children . Am J Physiol, 1993; 264: E70623Davies P SW, Gregory J, White A. Energy expenditure in childrenaged 1. 5 to 4. 5 years : a comparis on with current recommendati onsfor energy intake . Eur o J Clin Nutr, 1995; 49: 36024LivingstoneM B E, CowardW A, Prentice A M, et al .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in free-living children: comparis on of heart ratemonit oring with doubly labeled water (2H218O ) method . Am J Clin Nutr, 1992; 56: 34325J iang Z Q, Yan Q, Su Y X. Energy expenditure of Chinese infan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s outh China, determined with use of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 method . Am J Clin Nutr, 1998; 67:1256—126426王京钟,王筱桂. 双标记水法测量 54例 4和 6月龄婴儿体成分. 卫生研究, 2003; 32 (5) : 487—48927Weinsier R L, Hunter G R, Desmond R A, et al . Free2living activity energy expenditure in women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atmaintaining a normal bodyweight . Am J Clin Nutr, 2002; 75: 499—50428Ades P A, Savage P D, Brochu M, et al . Resistance training increases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in disabled older women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J App l Physiol , 2005; 98: 1280—128529Westerter p K R, SarisW H, EsM V, et al . Use of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 technique in human during heavy sustained exercise . J App l Physi ol, 1986; 61: 2161—216730Branth S, Hambraeus L, Westerterp K, et al . Energy turnover in a sailing crew during off2shore racing around the world . Med Sci Sports Exerc, 1996; 28: 1272—127631Pulfrey SM, Jones P J . Energy expenditure and requirement while climbing above 6 000 m. J App l Physi ol, 1996; 81: 1306—131132Trappe T A, GastaldelliA, JozsiA C, et al . Energy expenditure of s wimmers during high volume training . Med Sci Sports Exerc,1997; 9 (7) : 950—95433Ebine N, Rafamantanants oa H H, Nayuki Y, et al . Measurement of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by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 method in professional s occer p layers . J Sports Sci, 2002; 20 (5) : 391—39734冯建英,陈吉棣,刘晓鹏,等. 儿童体操运动员的能量消耗. Acta Nutrinenta Sinica, 1997; 19 (3) : 268—27235Ainslie P N, Reli T A, Westerter p K R. Estimating human energy expenditure: a review of techniques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oubly labeled water . SportsMed, 2003; 33 (9) : 683—69836Slindef K, Arvidss on D, Sj ober G A, et al . Minnes ota leisure time activity questionnaire and doubly labeled water in adolescents . Med Sci Sports Exe, 2003; 35 (11) : 1923—192837Staten K, DouglasL, Taren S, et al . Validation of the arizona activity frequency questi onnaire using doubly labeled water . Med SciSports Exe, 2001; 33 (11) : 1959—196738Ekelund U, Sjostr om M, Yngve A, et al . Physical activity assessed by activitymonitor and doubly labeled water in children . Med Sci Sports Exe, 2001; 33 (2) : 275—28139Ekelund U, Yngve A, Westerter p K, et al . Energy expenditure assessed by heart rate and doubly labeled water in young athletes, MedSci Sports Exe, 2002; 34 (8) : 1360—136640Conway J M, Seale J L, Jacobs J D R, et al . Comparis on of energy expenditure estimates fr om doubly labeled water, a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 onnai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cords . Am J Clin Nutr, 2002;75: 519—52541刘爱玲,李艳平,宋 军,等. 加速度计对成人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效度的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05; 26 (3) : 197—20042葛可佑.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33—3443FAO /WHO /UNU. Energy and Protein Requirements .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24. Geneva: WHO, 1985: 71—9844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 18—3345Black A E, Coward J T, Cole T J, et al . Human energy expenditure in affluent s ocieties : an analysis of 574 doubly labeled water measurements . Eur J Clin Nutr, 1996; 50: 72—9246Davis P SW. Energy requirements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infancy . Am J Clin Nut, 1998; 68: 939—94347Bandini L G, Cyr H, MustA, et al . Validity of reported energy intake in p readolescent girls . Am J Clin Nutr , 1997; 65: 1138—114148BrattebyL E, Sandhagen B, Fan H, et al .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s assessed by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method in Swedish adolescents in whom energy intake was underestimated by 72 d diet records . Am J Clin Nutr, 1998; 67: 905—91149CarpenterW H, Fonong T, TothM J, et al .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in free2living older African-Americans and Caucasians .Am J Physiol, 1998; 274: 96—10150YaoM, McCr oryM A, Ma G, et al . Energy requirements of urban Chinese adultswith manual or sedentary occupations, determined using the doubly labeled watermethod . Eur o J Clin Nutr, 2002; 56:575—584

一、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有些学位论文没有文献综述,作者却说,他写的题目找不到相关文献或没有相关文献。其解释有两种可能: 一是作者认为前所未有才是创新,甚至个别的还误以为写上“填补空白”、“没有同类文献”等词句可以提高文章的价值,这显然是一种误区; 二是作者未下功夫去查阅和学习前人已做的工作而企图走捷径,实际上,“欲速则不达”,一篇没有好的文献综述的学位论文,一般来说很难有创新。二、文献综述没有紧扣主题有相当一部分学位论文评述的并不是对特定专题做出贡献的文献综述,没有紧扣主题,没有围绕论文的主题来筛选文献,而是四面出击,回顾了与专题相关的整个领域的发展,导致文献综述部分漫无边界,冗长而不能给论文的价值“添分”,以致综述部分反映不出论文的特色,同一篇文献综述似乎可以在多篇学位论文中相互套用。同时,容易导致写作上的随意性,甚至为了追求篇幅,就在文献综述部分增添内容,以至于文献回顾曲曲折折占用不少篇幅,而真正进入正题的文字却不多,说明作者并没有理解文献综述的定位和作用。三、简单罗列堆砌文献有些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写作上存在简单罗列的问题,综述部分仅简单地列示出A 说、B 说、C 说、D 说等,然后就无下文了。从这种文献综述当中看不出作者所依据文献演进的内在逻辑,作者也没有依据文献综述清晰地推导出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变成作者的读书心得清单和资料汇编,变成相关学术研究的简单堆砌,表面上看洋洋洒洒,而实际上作用有限,读者既看不到“问题的来龙去脉”,也看不到“证明的来龙去脉”。四、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有些文献综述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主题,而是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特别是遗漏一些权威性和经典性的文献,缺乏权威性和学术性,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没有认真研读过真正有价值的文献,不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对文献的掌握和理解不到位。五、文献综述与背景描述相混淆有些学位论文将“文献综述”和“背景描述”等同起来,研究生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政策法规,如研究中国军人工资制度时,需要收集整理“中国军人工资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军人工资制度的政策和规定”等资料,但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由于研究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因此严格讲,资料本身不是“文献综述”,真正的“文献综述”应该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梳理和评论。六、文献综述只述不评有些学位论文文献综述仅仅局限于对已有文献的简单重复和一般性介绍,缺乏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缺乏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难以体现自己的研究贡献。特别是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学位论文避重就轻,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而实际上,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正是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最好按国标GB-7714格式处理,这是全国通用格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