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提纲该怎么写?
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一般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待这样的幼儿,应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改正其不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调皮”的表现
(一) “调皮”幼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组织的教学活动
(二)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
(三)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
二、幼儿“调皮”的原因分析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
2、专制型的家庭环境
(二)“调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三)幼儿在成长中存在的差异
(四)“调皮”幼儿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一)树立科学儿童观,冷静对待“调皮”幼儿的行为。
(二)客观评价“调皮”幼儿的行为,努力发现 “调皮”幼儿的“闪光点”
(三)创造条件,让“调皮”幼儿有“发泄”的机会
(四)重视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总之,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调皮”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应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发扬;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应该应相信他们一定会改正的,同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以上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最学前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提纲写法,希望对您们有所帮助。
学前的还是很好写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我。写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
你好,这要根据论文题目来写的。你这是本科还是大专 需要几级标题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提纲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
论文题目: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儿童入学准备是近年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儿童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入学准备研究对于存在潜在发展风险之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重点考察了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研究者对儿童入学准备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入学准备的测量、国外有关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以及国内儿童入学准备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研究者在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总体研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具体研究方案。同时还阐述了本研究将采用的测量方法和研究思路,指出了本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儿童入学准备测量工具的开发。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提出的儿童入学准备领域模型,从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言语发展、学习方式、认知和一般知识基础五个维度,编制儿童入学准备系列测评工具(SRTB)并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测验具有理想的难度与区分度、较好的信效度,具有方便使用、结构合理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用于中国4-7岁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量,并及早识别入学准备程度不同的儿童。
第四部分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从家庭资源系统和家庭教养活动系统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资源系统中:父母职业、教育程度、父母年龄、家长自身特长等方面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家庭教养活动系统中:家长主动给孩子讲解自然知识或科学常识、家长经常带孩子观看演出、体育比赛、电影等活动、孩子独立性、某些方面的父亲参与等方面家庭教养活动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
第五部分高入学准备儿童家庭环境的质化研究。研究通过对高入学准备儿童的家长进行个别访谈,探讨了高入学准备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的原因,分析高入学准备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进一步挖掘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有利因素。丰富了已有的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为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第六部分讨论与反思。
研究者在结合本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深入分析了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促进儿童发展的家庭有利因素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结果、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反思。
在论文的最后,研究者就未来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大胆的预期和展望。纵观本研究的整个过程,研究者突破了国内已有的有关儿童“幼小衔接”研究的局限,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测量工具,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深刻的剖析,并对开展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为国内有关儿童入学准备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9
1 文献回顾9-23
“入学准备”的定义及内涵9-10
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评10-11
入学准备的生态化研究取向11-15
国外关于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15-21
国内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现状21-23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23-26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3-2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案24-25
本研究的创新与研究意义25-26
3 研究一 入学准备系列测评工具(SRTB)的编制26-33
研究目的26
研究方法26-29
结果与分析29-32
小结32-33
4 研究二 家庭环境对入学准备的影响33-51
研究目的33
研究方法33-34
结果与分析34-50
小结50-51
5 研究三 高入学准备儿童家庭环境质化研究51-83
研究目的51
研究方法51-52
研究结果52-83
6 综合讨论83-87
研究结果与分析83-84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84-85
研究的主要结论85-87
参考文献87-92
附录 学前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92-94
后记94-95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难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下面我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7-8
二、文献综述 8-11
(一) 幼儿园常规的研究 8-10
(二) 幼儿园音乐活动常规的研究 10-11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1-12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音乐活动中的普遍性常规 15-21
一、听音乐信号行动 15
二、具有良好的空间意识 15-19
(一) 坐时与相邻同伴不发生肢体碰撞 16-17
(二) 固定站位练习上下肢联合动作 17
(三) 散点时主动寻找适度的运动空间 17-18
(四) 回位时主动迅速找空位子坐下 18-19
三、认真倾听与仔细观察 19-21
(一) 认真倾听 19-20
(二) 仔细观察 20-21
第三章 音乐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1-32
一、歌唱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1-23
(一) 仔细倾听教师范唱 21-22
(二) 认真倾听同伴歌唱,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与集体和谐 22-23
二、韵律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3-26
(一) 前奏时安静等待,尾奏时造型不动 23
(二) 适度地与同伴合作 23-25
(三) 看清示范再做动作 25-26
三、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6-32
(一) 乐器的使用常规 27
(二) 先徒手演奏,再拿乐器演奏 27-28
(三) 演奏时看图谱、看指挥 28-32
第四章 中班音乐活动常规的培养策略和教学建议 32-36
一、中班音乐活动常规的培养策略 32-33
二、中班常规建立的原则 33-36
(一) 讨论协商,共同制定规则 34
(二) 明确、坚决地执行规则 34
(三) 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个性特点,修正规则 34-36
结语 36-37
附录 37-39
参考文献 39-41
致谢 41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次 7-10
1 绪论 10-27
选题缘由 10-12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
我国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突出,农村儿童同伴交往更加值得关注 10-11
农村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现状与特点缺少研究 11-12
研究目标 12
了解农村小学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12
探索影响农村小学学前班儿童各交往特点的因素 12
提出改善农村小学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的建议 12
研究意义 12-13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12-13
文献综述 13-19
关于农村学前班的已有研究 13-14
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已有研究 14-16
关于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的研究 16-18
关于同伴交往研究方法的综述 18-19
核心概念界定 19
农村 19
小学学前班 19
同伴交往 19
研究方法 19-27
究对象的选择 20-22
研究过程 22-23
资料的收集 23-25
资料的整理 25-27
2 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27-48
班级同伴关系情况 27-28
同伴交往对象特点 28-32
女生交往对象中男女数量相当,男生同性交往较多 28-29
交往对象数量特点:男生“一对多”,女生“一对一” 29-30
交往对象范围广 30-32
同伴交往频率特点 32-33
人均交往时间短 32
无交往时间多,无所事事表现突出 32-33
同伴交往主题特点 33-39
交往以游戏为主 33-34
交往中儿童游戏的特点 34-39
同伴交往方式特点 39-42
以语言和动作结合的交往方式为主 40
男孩与女孩喜欢的交往方式差异明显 40-42
交往中介特点 42-43
交往中介丰富 42
交往中介的'损耗性大 42-43
同伴交往行为性质特点 43-45
交往以积极行为为主 43
交往行为具有亲社会性 43-45
交往中的规则特点 45-47
小结 47-48
3 影响农村儿童同伴各个交往特点的因素 48-56
影响儿童交往范围特点的因素 48-49
. 小学粗放的管理 48
. 宽松充足的时间 48
. 农村人的社会关系 48-49
影响儿童交往频率特点的因素 49-51
. 学校环境 49-50
. 老师 50-51
影响儿童交往中的发展水平特点的因素 51-52
. 老师的专业水平 51
. 游戏材料 51-52
影响交往中介特点的因素 52
小学的管理 52
农村的环境 52
影响交往行为性质特点的因素 52-54
学校超市 52-53
社会课 53
小学生 53
交往明星 53-54
社会风气 54
影响儿童规则特点的因素 54-55
教师 55
家长 55
小结 55-56
4 分析与建议 56-61
分析 56-57
建议 57-61
加强环境创设 57-58
注重游戏活动的开展 58
增加耐玩游戏材料的投放 58-59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59-60
建立家校合作关系 60-61
5 反思 61-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6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提纲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
论文题目: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儿童入学准备是近年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儿童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入学准备研究对于存在潜在发展风险之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重点考察了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研究者对儿童入学准备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入学准备的测量、国外有关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以及国内儿童入学准备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研究者在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总体研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具体研究方案。同时还阐述了本研究将采用的测量方法和研究思路,指出了本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儿童入学准备测量工具的开发。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提出的儿童入学准备领域模型,从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言语发展、学习方式、认知和一般知识基础五个维度,编制儿童入学准备系列测评工具(SRTB)并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测验具有理想的难度与区分度、较好的信效度,具有方便使用、结构合理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用于中国4-7岁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量,并及早识别入学准备程度不同的儿童。
第四部分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从家庭资源系统和家庭教养活动系统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资源系统中:父母职业、教育程度、父母年龄、家长自身特长等方面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家庭教养活动系统中:家长主动给孩子讲解自然知识或科学常识、家长经常带孩子观看演出、体育比赛、电影等活动、孩子独立性、某些方面的父亲参与等方面家庭教养活动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
第五部分高入学准备儿童家庭环境的质化研究。研究通过对高入学准备儿童的家长进行个别访谈,探讨了高入学准备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的原因,分析高入学准备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进一步挖掘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有利因素。丰富了已有的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为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第六部分讨论与反思。
研究者在结合本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深入分析了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促进儿童发展的家庭有利因素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结果、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反思。
在论文的最后,研究者就未来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大胆的预期和展望。纵观本研究的整个过程,研究者突破了国内已有的有关儿童“幼小衔接”研究的局限,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测量工具,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深刻的剖析,并对开展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为国内有关儿童入学准备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9
1 文献回顾9-23
“入学准备”的定义及内涵9-10
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评10-11
入学准备的生态化研究取向11-15
国外关于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15-21
国内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现状21-23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23-26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3-2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案24-25
本研究的创新与研究意义25-26
3 研究一 入学准备系列测评工具(SRTB)的编制26-33
研究目的26
研究方法26-29
结果与分析29-32
小结32-33
4 研究二 家庭环境对入学准备的影响33-51
研究目的33
研究方法33-34
结果与分析34-50
小结50-51
5 研究三 高入学准备儿童家庭环境质化研究51-83
研究目的51
研究方法51-52
研究结果52-83
6 综合讨论83-87
研究结果与分析83-84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84-85
研究的主要结论85-87
参考文献87-92
附录 学前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92-94
后记94-95
一 写作程序
1 构思。可以说就是平常所谓的打腹稿。每个人的兴奋点可能不一样,有的人会首先想到一些实例,有的人会专注于论文的开头,还有的人会反复地想到自己的主要观点。无论最初的兴奋点在何处,都尽量要把各个部分的大体框架理出来。也就是考虑如何将自己研究的主题清楚地表达出来,从哪些方面动笔。如大体的框架应该如何搭建,总共写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关系和衔接;从什么方面引出问题,观点和论据怎样组织等等。
2 提纲。在上一步的基础上理出论文的整体构架。将论文的各个部分的大体内容用标题的形式按先后顺序列举出来。可以参考前言中提到的论文板块加以罗列,只是要列出主要的内容。
3 草稿。写作能力强一些的人可能会按照自己列出的提纲上的标题一点点地写。多数人通常是先把自己目前想到的、能利用的材料都写出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自己感觉比较混乱。不必为此烦恼,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要经过多次修改才显得象样。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是通常是必经的过程。写到一定时候觉得实在想不出新的内容,这时开始着手整理,将自己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按某种思路排列好。这时主要关注点在内容上,不必太在忽文字。等到自己把主要板块的关系理顺,再作调整。(落笔写作的风格其实因人而异,这里讲的只是大致的方法,不必拘泥于此)
4 改稿。根据自己的整体把握和教师的建议,首先是对论文的主体结构进行调整或增删。如其中的论点之间的关系,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观点表达的合理性等。这个过程虽然不轻松,有时候简直觉得没办法继续下去。但是比前一个过程已经好多了,总算还有可以裁减的材料。在写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找人讨论,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可以再看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往往会有助于写作。
5 定稿。在上述基础上再检讨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及适宜性。并着手改进文字表达,使文章更具可读性。如段落之间的衔接可以更流畅自然,文字更加简洁、优美,具有个人特色等。这时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内容,作为读者会希望怎样表达?还要按要求调整篇幅大小,尽量做到清楚、充实、简洁。
二 论文格式
关于论文的协作格式,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所规定的细目。这里主要介绍论文写作格式的要点。(需要说明的是,论文尽管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但个人也可以将各部分内容加以合理的、具有个性化的组合,不要一味地套格式,否则容易写成八股文,读之无味。)
1 论文题目。 选择最简洁的词表达所要写的内容就是标题。标题一般不长,只有一行,如较长则分为两行写。字体加大,居中,标题内不含标点(有附标题则另起一行,对着上一行后半部分加存折号再写附标题)。
2 作者。 标题空一行写明依次写:作者单位、姓名(在本论文中可以清明学号)。
3 摘要。 在作者下面空一行或二行左边写“摘要”二字,之后空一格写摘要内容。提示论文的主题、主要观点、论据或实验过程及结论。摘要简短且不分段,以100-300字为宜。
4 关键词。在摘要一下另起一行写“关键词”,空一格写内容,一般为3-5个关键词,每个词之间空一格。关键词是文中涉及的几个关键用语。
5 正文。正文即论文的主体部分。可以有多种写法。常见的如,将大标题加大字号居中排列,然后再根据中文数字列出分级标题及内容。一、二、三…;其中再每个标题内根据内容层次套入(一)、(二)、(三)…;1、2、3…;(1)、(2)、(3)…。或者用文字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等分段、分层表示。带数字序号的通常用标题表示,靠左列并占一行。其它的按通常写作的方式写。
实验研究性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前言(导言);问题的提出;研究综述;本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抽样及步骤;结果;结论与建议
6 主要参考文献。列出自己在文中引用最多的文献,或者那些对你的思考和研究较有启发和影响的文献。具体而言,要列出文献的作者,翻译的著作还要列出译者,文献名称,文献类别,出版单位所在城市,出版单位,出版年。按规范列出参考文献是为了向读者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起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本文作出哪些独特的贡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版权的必要程序。参考文献在正文后空一行靠左顶格写“参考文献”四个字,然后再空一行按序号列出。排序的先后可以根据文中所引用的先后顺序来排,也可以根据你认为重要的程度排,还可以根据作者姓氏的发音按英文26字母的顺序先后来排列。参考文献一般分为专著和论文两类。如果是专著,则在书名之后加上〔M〕字样,如果是论文则在论文名后加〔J〕以示区别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下面是我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1、国外有关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
2、国内有关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
(五)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三、4—6 岁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一)部分幼儿进餐不够独立
(二)幼儿挑食、偏食行为明显
(三)幼儿进餐的专注度不高
(四)幼儿的进餐速度过快或过慢
(五)幼儿离园后吃零食行为普遍
四、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的进餐环境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幼儿饮食健康教育缺乏
2、有些教师指导用语不合适
3、部分教师对幼儿要求过高
(二)家长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家庭喂养方式不当
2、家庭内部观念不一致
3、家长不良榜样作用
(三)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幼儿自身食欲不佳
2、幼儿自身注意力不集中
3、幼儿自身为难养型幼儿
(四)社会环境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电视广告失范,家长防范意识不强
2、幼儿食品质量堪忧
3、幼儿园附近的垃圾食品摊贩
五、幼儿不良饮食行为改善策略
(一)创造适宜的幼儿园饮食氛围
1、开展多形式的饮食健康教育活动
2、规范教师幼儿进餐时的指导语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喂养观念
1、坚持正确的喂养方式
2、家庭内部对孩子统一要求
3、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三)帮助幼儿依照其自身特点健康饮食
1、帮助幼儿从自身发展特点改善饮食行为
2、规范不同年龄幼儿不良饮食行为
3、帮助不同气质幼儿改善不良饮食行为
(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完善幼儿食品广告立法
2、选择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
3、严重处罚未按照要求生产儿童食品的厂商
4、严格监管幼儿园周围的食品摊贩
一、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某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提纲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作用。
论文题目: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儿童入学准备是近年来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儿童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入学准备研究对于存在潜在发展风险之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从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重点考察了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研究者对儿童入学准备概念的界定、相关理论、入学准备的测量、国外有关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以及国内儿童入学准备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
第二部分问题提出。研究者在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总体研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和具体研究方案。同时还阐述了本研究将采用的测量方法和研究思路,指出了本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儿童入学准备测量工具的开发。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提出的儿童入学准备领域模型,从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言语发展、学习方式、认知和一般知识基础五个维度,编制儿童入学准备系列测评工具(SRTB)并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测验具有理想的难度与区分度、较好的信效度,具有方便使用、结构合理的特点,可以进一步用于中国4-7岁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测量,并及早识别入学准备程度不同的儿童。
第四部分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从家庭资源系统和家庭教养活动系统两个方面,系统考察了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资源系统中:父母职业、教育程度、父母年龄、家长自身特长等方面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家庭教养活动系统中:家长主动给孩子讲解自然知识或科学常识、家长经常带孩子观看演出、体育比赛、电影等活动、孩子独立性、某些方面的父亲参与等方面家庭教养活动对儿童入学准备具有显著影响。
第五部分高入学准备儿童家庭环境的质化研究。研究通过对高入学准备儿童的家长进行个别访谈,探讨了高入学准备儿童获得良好的发展的原因,分析高入学准备儿童的家庭环境特征,进一步挖掘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有利因素。丰富了已有的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为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第六部分讨论与反思。
研究者在结合本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深入分析了家庭环境各因素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促进儿童发展的家庭有利因素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结果、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手段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和反思。
在论文的最后,研究者就未来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的发展趋向进行了大胆的预期和展望。纵观本研究的整个过程,研究者突破了国内已有的有关儿童“幼小衔接”研究的局限,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编制了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测量工具,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深刻的剖析,并对开展促进儿童入学准备的家庭教育实践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研究的结果为国内有关儿童入学准备问题的探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4-6
Abstract6-8
目录8-9
1 文献回顾9-23
“入学准备”的定义及内涵9-10
儿童入学准备的测评10-11
入学准备的生态化研究取向11-15
国外关于家庭环境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研究15-21
国内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现状21-23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构想23-26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3-2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方案24-25
本研究的创新与研究意义25-26
3 研究一 入学准备系列测评工具(SRTB)的编制26-33
研究目的26
研究方法26-29
结果与分析29-32
小结32-33
4 研究二 家庭环境对入学准备的影响33-51
研究目的33
研究方法33-34
结果与分析34-50
小结50-51
5 研究三 高入学准备儿童家庭环境质化研究51-83
研究目的51
研究方法51-52
研究结果52-83
6 综合讨论83-87
研究结果与分析83-84
本研究的局限和展望84-85
研究的主要结论85-87
参考文献87-92
附录 学前儿童家庭情况调查表92-94
后记94-95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难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下面我以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为例,为大家展开介绍。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3-4
Abstract 4
目录 5-7
第一章 绪论 7-15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7-8
二、文献综述 8-11
(一) 幼儿园常规的研究 8-10
(二) 幼儿园音乐活动常规的研究 10-11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1-12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5
第二章 音乐活动中的普遍性常规 15-21
一、听音乐信号行动 15
二、具有良好的空间意识 15-19
(一) 坐时与相邻同伴不发生肢体碰撞 16-17
(二) 固定站位练习上下肢联合动作 17
(三) 散点时主动寻找适度的运动空间 17-18
(四) 回位时主动迅速找空位子坐下 18-19
三、认真倾听与仔细观察 19-21
(一) 认真倾听 19-20
(二) 仔细观察 20-21
第三章 音乐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1-32
一、歌唱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1-23
(一) 仔细倾听教师范唱 21-22
(二) 认真倾听同伴歌唱,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与集体和谐 22-23
二、韵律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3-26
(一) 前奏时安静等待,尾奏时造型不动 23
(二) 适度地与同伴合作 23-25
(三) 看清示范再做动作 25-26
三、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的特定性常规 26-32
(一) 乐器的使用常规 27
(二) 先徒手演奏,再拿乐器演奏 27-28
(三) 演奏时看图谱、看指挥 28-32
第四章 中班音乐活动常规的培养策略和教学建议 32-36
一、中班音乐活动常规的培养策略 32-33
二、中班常规建立的原则 33-36
(一) 讨论协商,共同制定规则 34
(二) 明确、坚决地执行规则 34
(三) 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个性特点,修正规则 34-36
结语 36-37
附录 37-39
参考文献 39-41
致谢 41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次 7-10
1 绪论 10-27
选题缘由 10-12
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
我国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突出,农村儿童同伴交往更加值得关注 10-11
农村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现状与特点缺少研究 11-12
研究目标 12
了解农村小学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12
探索影响农村小学学前班儿童各交往特点的因素 12
提出改善农村小学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的建议 12
研究意义 12-13
理论意义 12
实践意义 12-13
文献综述 13-19
关于农村学前班的已有研究 13-14
关于儿童同伴交往的已有研究 14-16
关于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的研究 16-18
关于同伴交往研究方法的综述 18-19
核心概念界定 19
农村 19
小学学前班 19
同伴交往 19
研究方法 19-27
究对象的选择 20-22
研究过程 22-23
资料的收集 23-25
资料的整理 25-27
2 学前班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 27-48
班级同伴关系情况 27-28
同伴交往对象特点 28-32
女生交往对象中男女数量相当,男生同性交往较多 28-29
交往对象数量特点:男生“一对多”,女生“一对一” 29-30
交往对象范围广 30-32
同伴交往频率特点 32-33
人均交往时间短 32
无交往时间多,无所事事表现突出 32-33
同伴交往主题特点 33-39
交往以游戏为主 33-34
交往中儿童游戏的特点 34-39
同伴交往方式特点 39-42
以语言和动作结合的交往方式为主 40
男孩与女孩喜欢的交往方式差异明显 40-42
交往中介特点 42-43
交往中介丰富 42
交往中介的'损耗性大 42-43
同伴交往行为性质特点 43-45
交往以积极行为为主 43
交往行为具有亲社会性 43-45
交往中的规则特点 45-47
小结 47-48
3 影响农村儿童同伴各个交往特点的因素 48-56
影响儿童交往范围特点的因素 48-49
. 小学粗放的管理 48
. 宽松充足的时间 48
. 农村人的社会关系 48-49
影响儿童交往频率特点的因素 49-51
. 学校环境 49-50
. 老师 50-51
影响儿童交往中的发展水平特点的因素 51-52
. 老师的专业水平 51
. 游戏材料 51-52
影响交往中介特点的因素 52
小学的管理 52
农村的环境 52
影响交往行为性质特点的因素 52-54
学校超市 52-53
社会课 53
小学生 53
交往明星 53-54
社会风气 54
影响儿童规则特点的因素 54-55
教师 55
家长 55
小结 55-56
4 分析与建议 56-61
分析 56-57
建议 57-61
加强环境创设 57-58
注重游戏活动的开展 58
增加耐玩游戏材料的投放 58-59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59-60
建立家校合作关系 60-61
5 反思 61-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6
【摘要】 作为幼儿园各种入际互动的核心.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幼儿园各项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分析师幼互动的现状.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刻不容缓。 【关键词】 师幼互动;构建 1、师幼互动的现状 肯定发展,存在问题,比如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师幼互动模式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2、良好师幼关系创建的主要障碍分析 、教师与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主要为缺乏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师幼互动中公平与差异关系处理不当问题 、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幼儿人格尊严的关系 3、构建积极有效师幼互动的对策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促进师幼互动 、有效的师幼互动应以平等为原则、以合作为桥梁 、“教-学”模式向“我-你”模式的转变 、针对差异各个击破,妥善处理群体互动与个体互动的关系 、既要关注幼儿的共同需要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需要 、针对个体的差异性,科学地组织幼儿的活动过程 、尊重幼儿,真正将互动融入儿童的世界 、尊重幼儿人格、包容幼儿错误 、正确处理教学与幼儿人格尊严之间的关系 4、结语 总之。。。,只有和谐、健康、科学的互动氛围.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地完成。才能使教学活动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 [2] [3] [4]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下面是我整理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文献综述
1、国外有关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
2、国内有关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研究
(五)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三、4—6 岁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一)部分幼儿进餐不够独立
(二)幼儿挑食、偏食行为明显
(三)幼儿进餐的专注度不高
(四)幼儿的进餐速度过快或过慢
(五)幼儿离园后吃零食行为普遍
四、影响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园的进餐环境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幼儿饮食健康教育缺乏
2、有些教师指导用语不合适
3、部分教师对幼儿要求过高
(二)家长喂养方式、生活习惯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家庭喂养方式不当
2、家庭内部观念不一致
3、家长不良榜样作用
(三)幼儿自身发展特点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幼儿自身食欲不佳
2、幼儿自身注意力不集中
3、幼儿自身为难养型幼儿
(四)社会环境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
1、电视广告失范,家长防范意识不强
2、幼儿食品质量堪忧
3、幼儿园附近的垃圾食品摊贩
五、幼儿不良饮食行为改善策略
(一)创造适宜的幼儿园饮食氛围
1、开展多形式的饮食健康教育活动
2、规范教师幼儿进餐时的指导语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喂养观念
1、坚持正确的喂养方式
2、家庭内部对孩子统一要求
3、家长做好榜样示范
(三)帮助幼儿依照其自身特点健康饮食
1、帮助幼儿从自身发展特点改善饮食行为
2、规范不同年龄幼儿不良饮食行为
3、帮助不同气质幼儿改善不良饮食行为
(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完善幼儿食品广告立法
2、选择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
3、严重处罚未按照要求生产儿童食品的厂商
4、严格监管幼儿园周围的食品摊贩
一、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某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一:1、寓教于乐--提高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有效性2、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3、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4、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5、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6、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的实践探索7、全面二胎政策下甘肃省学前教育发展预测8、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9、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10、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11、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12、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13、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14、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15、学前教育中童话故事的作用及方法研究
1、 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 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3、 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4、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5、 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6、 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7、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8、 试论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9、 关于幼儿提问的研究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11、 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12、 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15 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16、 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17、 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20、 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21、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23、 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24、 关于某某省编《幼儿计算用书(小班)》使用情况的调查36、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37、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38、 几例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39、 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40、 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41、 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建议:1、 选题:根据建议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商议,题目不要太大,以免空泛和难以驾御2、 结构:按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要结构完整,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前言(论证选题意义、目的、范围,简述前人研究情况和自己论文研究重点)、正文,结论、引文注释(脚注)、参考文献(10篇以上)。以上内容缺一不可。3、 论文写作逻辑清晰,内容充实。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查型论文也要有一定理论分析。以上课题可以代做!
学前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范文一
题目:幼儿“调皮”的原因
“调皮”幼儿指的是在集体中经常表现出精力旺盛、活动量大、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常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习惯差,喜欢恶作剧,爱发脾气且不遵守班级常规的幼儿。对于这样的幼儿,老师一般都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对待这样的幼儿,应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改正其不足,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调皮”的表现
(一) “调皮”幼儿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组织的教学活动
(二)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
(三) “调皮”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
二、幼儿“调皮”的原因分析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1、过分溺爱的家庭环境
2、专制型的家庭环境
(二)“调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三)幼儿在成长中存在的差异
(四)“调皮”幼儿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三、“调皮”幼儿的教育策略
(一)树立科学儿童观,冷静对待“调皮”幼儿的行为。
(二)客观评价“调皮”幼儿的行为,努力发现 “调皮”幼儿的“闪光点”
(三)创造条件,让“调皮”幼儿有“发泄”的机会
(四)重视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总之,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调皮”幼儿。对于他们身上的优点,应予适当的鼓励、引导、发扬;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之处,更应该应相信他们一定会改正的,同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一起克服,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范文二:
一、多元智力理论帮助幼儿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加德纳教授后来则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重点论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结构。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提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多元智力的核心教育思想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儿童原先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使儿童变得聪明、在哪些方面聪明。多元智力理论从根本上影响与改变了当下人们的教育观念。
1.言语─语言智力(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指个体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2.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3.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和数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4.视觉─空间智力(Visual一spatial intelligence),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籍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在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5.身体─动觉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指个体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自知─自省智力(Intrapersonai intelligence),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7.交往─交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个体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 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8.自然观察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这种智力主要指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比如云或者岩石)能力。在猎人、植物学家或者解剖学家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加德纳认为,心理测量学家花了太多的时间给人排名次,而很少考虑怎样花些时间来帮助他们。虽然人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测量事物和评估人的爱好,但评估的主要目的在于怎样帮助儿童,并有责任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反馈,如识别儿童的强项和弱项,提出该儿童今后应怎样继续学习或发挥其强项的建议,指出哪种学习方式具有创造性以及评估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潜能等。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够测量的东西仅仅是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力,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用该智力时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能力。
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多元智力理论克服了传统智力观念在认识上的偏狭,提出了更加科学的关于智力本质的认识。在大量科学实验和研究的基础上,加德纳重新定义了智力,提出了智力的新衡量标准。基于对智力本质的新认识,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力构成的基本框架,并且对智力的性质以及各种智力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充分地论述。多元智力理论的这些观点为我们科学认识智力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加德纳的贡献在于针对当时传统的、保守的、单一的智力模式,提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智力观。他的研究与今天的脑研究相关,但其智力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从脑科学及生理角度得到证实,他的观点从心理层面上看还是一个假说。但是这一假说从横向、空间的维度拓展了人们对智力的认识,拓展了对人、对世界的看法。加德纳正在识别第十种智力,即道德智力,他把整个社会所拥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个体要认识的对象,而要认识形形色色的世界,就需要各种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过去没有,只不过加德纳把它们放在一个理论架构中让人们来充分认识自己。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多元智力理论所倡导的儿童观是一种积极的儿童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幼儿园里不存在差生,所有的孩子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塑性人才。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8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 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将使每一个儿童的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的基础上,为孩子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各种智能的情景,给每个孩子以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无论何时,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孩子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了合适的教育,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就是为具有不同智力潜能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不同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对于儿童智力和潜能的评价,多采用“智力测验”的方式,目的是为了预测儿童的学业表现或为社会选拔人才,因而主要局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这两种能力的测试。多元智力理论的研究者则将儿童放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采用观察、录像、录音和文件夹等综合性的手段,从7个领域的多项活动中,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儿童的多种智能进行不同层次和多维度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每个儿童独特的智力潜能。因此,幼儿教师要摈弃以单一标准片面评价幼儿能力,尤其是仅仅以“IQ”为标准,简单评价幼儿智力的传统观念。教师应在尊重幼儿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从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幼儿的智能,从而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观念的更新较之知识的更新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重建关系到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和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进而也直接影响新大纲的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以及每一个幼儿智能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依据的教育理论、选择的教学内容、实施的教育方案、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也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波斯纳曾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在反思过程中,幼儿教师能通过对教学经验,特别是问题性经验做出客观理性的批判分析,探讨各种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观念,并积极寻
找新的教学策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反思对于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专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德纳自身的反思行为和他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
作为多元智力理论的缔造者,该理论提出伊始,加德纳就开展了对该理论的反思,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多次提升和修订。幼儿教师应该以加德纳教授为榜样,具备探究的热情和
质疑的精神,形成反思的主观意识,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并把它 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理论、树立的观念和实施的策略,还要反思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组织、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每一次与幼儿的互动等。在反思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修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也才会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责任感
多元智力理论的意义,并不只在于它提出了一种对于智力的新解释,更在于它给传统教育观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个人发展的新模式,使我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发展,审视我们对孩子的责任感,从而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具有正确的教学观和课程观。
由于孩子智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的复杂性,因而无论什么时候,不论多么优秀的教师,都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于所有孩子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只能适用于一部分孩子,而对另一些孩子则完全无效。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部分学生其他方面的智力因不能得到适当的培养而僵滞、萎缩,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孩子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教师根据教育内容以及学生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适宜的、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是通过整齐划一的直接讲授来教。这种学校课程使得我们的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多是片面发展的学生,而且多是循规蹈矩的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的理念和实践,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为多元智力而教”,其二是“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前者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对教育目的的新思考,后者则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看做是我们在教育方法上的新追求。“为多元智力而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 摒 弃原来只围绕语文和数理化设计课程的惯有思路,而对孩子的多种智力一视同仁,在观念上把多种智力领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实践中把多种智力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孩子能够较好地运用并发展自己的每一种智力。同时,“为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教育课程设计的时候,充分认识到不同孩子的不同智力特点,强调使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孩子的智力强项出发,促进孩子其他各种智力领域特别是智力弱项的发展。“通过多元智力来教”要求我们在进行学校课程设计的时候,在使不同智力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 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多元智力来教”可以直接地为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提供积极的借鉴,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譬如,教师可以根据言语语言智力的特点,在任何一种课堂教学中,注意增加师生
之间的对话,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语言,并据此做出反应,另外,这样的师生互动也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评价观
受传统的以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孩子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孩子的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却忽视了孩子其他多方面的能力训练和培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 摒 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大的评价观,树立多维的评价观。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学习情景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评价。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孩子的优点和弱势,并把这种由此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孩子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孩子智力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于该理论的应用,加德纳提出了如下忠告:
——没有理由推断可以采用对英语吧中智力的八种不同方式对每个对象实施有效教育,这种努力使徒劳无功的。
——不要认为仅仅运用某一种特定智力就够了。例如,关于身体-运动智力,随意的肌肉运动和认知技能的培养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理由认为,儿童在从事和一种智力类型相关的活动时,将另一智力作为背景活动会有何种帮助。例如,加德纳认为,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以音乐作为背景就是对他的理论的错误应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智力的结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2-35。 [2]霍华德•加德纳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0-12。
[3]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朱莉•维恩斯编,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16.
[4]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编,李季湄,方均君译,多元智力的理论与学前儿童能力的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40.
[5]蒋俊华、袁爱玲, 刍 议当前我国幼教课程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幼儿教育出版社,2004,32—34.
[6]何育萍,多元智力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管理出版社,2003,(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