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微信语言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微信语言研究论文

新浪教育[微博]讯 如今短信、微信、微博等融入人们生活,短小精炼的写作能力备受推崇。如何用最少的字数、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我笔写我心”?人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廖昌燕、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高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徐南南做客新浪微访谈,围绕“处理具体事务”主题介绍微写作技巧,解读优秀微作文评价标准。以下是微访谈实录,希望对考生有所启发。【查看全部问题】 【活动及投稿地址】问:微写作有哪些主要形式?怎样才能把微写作写好? 答: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 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4、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问:微写作有没有一定的标准?还是只需围绕主题随意发挥? 答: 微写作肯定是有标准的。不应该随意发挥,主要还是针对题目的要求来写作。问 :微写作的"微"怎样理解?答: 关键在一个“微”字。微写作可以理解为“微型写作”,微写作是短小而精炼的表达,是运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述观点、抒发情感的写作。问:请问微写作使用什么文体比较好? 答:没有固定的千篇一律的文体,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表达方式。问:我的妹妹今年要高考[微博],经常上微博发微信是不是对提高微写作水平有帮助?有没有推荐阅读的材料或者参考书呢? 答: 学生适当的通过微信、微博表达看法、交流情感、解决问题对微写作会有帮助。比如有一个题目:同学考试受挫,让你用短信给予安慰、帮助,这就是用微写作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如果平时有这方面的经历,对他的微写作当然有好处。问 :什么样的微写作算是优秀的文章? 答:好的微写作作品在创意新颖、思想深刻、语言的锤炼、修辞的运用方面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应该说微写作是一种具体而微、简约而深的写作。问:我觉得我写很少一段儿文字能写的很好,可是写整篇的不行。我应该怎么调整一下呢? 答:你可以做一些篇章组合的练习,可以从篇章的构思、行文的脉络等方面练习,也可以分文体专项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等。问:要想达到微言大义的效果,我觉得平时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老师是如何看的? 答:你说的很对。平时的训练可以和阅读结合起来,比如说仿写句子、仿写片段,比如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用精炼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都是很好的训练途径。问:微写作会不会让传统的写作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没有内涵呢? 答:不会。因为不管什么样的写作都要求我们要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微写作贴近现实生活,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微写作也讲究思想性、思维的敏捷,语言的精炼。应该说微写作可以丰富传统写作,与传统写作形成互补。问:怎样的作文逻辑才是正确的? 答:微写作逻辑性不是特别突出,但要有层次性。比如,写倡议书就要有倡议的缘由、目的,以及呼吁和希望,解决问题的方案等。问:微写作多少字为宜? 答: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关键是要把话讲清楚。字数的多少以内容表达准确、清楚为宜。问:如果在微写作中要表达的想法很多,那应该如何在规定字数内尽可能清晰地表述出来,形成一定的层次感? 答:微写作中的“微”字强调短小,这意味着写作时不能拖泥带水,语言要简明。微写作强调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因此写作时要直入主题,针对作文题目的要求进行写作。问:既然说为写作,那么请问一下老师,一字诗《网》(内容也是一个字“网”)怎么解析欣赏? 答: 北京高考微写作的目的不在于赏析作品,而在于贴近现实,解决具体问题,表达观点,抒发情感。问:微写作对文采文风的要求高吗?与长篇作文相比微作文的评价标准有什么不一样? 答:对文采的要求不是特别突出,但是要求语言精炼,有特点,有个性。问:呼吁倡导类的作文会有格式要求,格式占的分比重大吗?答:一般没有格式要求,但是如果了解这类文体的特点,比如这类文体一般需要写什么内容,这会有助于提示或启发你写作的思路。问:微写作评分标准是什么?答:这里不谈评分标准,只说评价标准:1、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有创造性。2、语言准确、简明、合理、得体。3、针对具体情境,符合写作要求。4、鼓励写作风格多样化、个性化。问:请问微写作高分技巧,谢谢! 答: 贴近现实,表达观点,抒发情感,解决问题,语言精炼,多方面训练,就可以提高。问:不否认微写作或者微文学更生活化,更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工具化,但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演变过程,学生在微写作方面会不会受到不好地写作习惯影响,又该如何去引导? 答:学生的写作受网络文化的影响是正常的。语文教育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应做哪些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多角度的观察社会;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写作教学中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都是有用的。问:什么样的微作文才是优秀的呢?有怎样的评分标准呢?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答:用最少的字,最快的速度,最精炼的语言,最明确的表达,做到“我笔写我心”。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做到多读书,对身边的事物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真情实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问 :作文中画龙点睛的话能否加分? 答:画龙点睛的语句若符合作文的要求,是可以加分的。问:人大附中对考生作文什么要求? 答:人大附中对微写作的要求一般是,要从题目的要求入手,或解决问题,或表达观点,或抒发情感,语言上能有自己的特点,精炼完整的按题目要求来完成任务。问:微写作与一般的写作有什么区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没有通行的技巧? 答:微写作的特点是贴近现实,短小精悍,操作简单,自由多样。强调学以致用,解决身边问题。写作时要有针对性,要注意写作的目的、对象,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问:我觉得微写作重在立意,言人所未言,角度比风采更重要。请问两位老师,如何用几句话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提高文字得关注度? 答: 微写作的语言比较重要,要根据题目的意思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语言特色,抓住读者的眼球。比如,在句式的运用上,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都可以展示你的特色,显示你的语言精彩之处,达到吸引人的目的。问:北京今年高考语文微写作题目是“处理具体事物”这个主题吗? 答: 不是。高考语文微写作的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不只是“处理具体事务”,还有“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等方面的内容。问:有很多事实想呈现的时候,怎么浓缩成140个字,又能把事情说清楚呢?答: 加强语言运用训练,用最精炼的话,来描述事物,阐述自己的观点。问:微写作能不能写成诗歌,流行歌词等形式?答:视情况而定,主要看题目要求。比如,题目中对语言要求有鼓动性,那么语言可以有自己的特色。微写作比较看重语言表达的特点。问:如何在微写作时代拒绝浮躁,保持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答:有一颗不浮躁的心、清醒的头脑,有辨识能力,多读书,多角度观察社会。问:微写作时今年新增的考试内容,请问应安排多长时间答题比较理? 答:一般10分钟,不能太长时间,以免影响大作文时间。

说话技巧:先端正说话态度。良好诚恳的态度,才能使自己的语言犹如春风细雨一般,叩开别人的心扉,滋润着干涸的心灵,激发人的斗志,增长人的勇气。多激励别人。多说一些激励别人的话,肯定别人的能力,那样才能让别人感到兴奋,于是产生一种壮志未酬的情怀。给别人信赖。给人充分的信任,便给人十足的勇气和力量,能让正在沉沦的灵魂得到拯救,能让绝望的心燃起信心和希望。不要恶言恶语。口出恶言,只能激起别人的反感和抗拒,给人的心灵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让人心灰意懒,觉得世界上没有人会相信自己。不要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会像钉子一样,扎进别人的心里,在别人的心里划上伤痕。即使伤口愈合了,也会留下抹不去的痕迹。改变粗暴的说话方式。不要轻易下定论,胡乱地进行指责,说话之前要三思。一句粗暴的话,可以毁掉一个原本良知尚存的心灵。每个人都喜欢听那鲜花般的良言,尽量多说些赞美别人、鼓舞心灵的金玉良言。1、说话过程中要保持两个基本原则(1)观点对错不判断我们在说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心里判断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很难做出谁对谁错的判断,之所以要判断,是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有一套自己的处理事情、甄别是非的价值观或方法论,它不能代表别人,更不能代表真理。如果边听边判断,就会对说话者在心里定格,也就难免会在谈话中带有情绪、言词上的不良表现。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细心的倾听完其表述,才会知道事情与观点的原委,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也许对方能给你带来一套全新的观念或创意。抱着将要发现新大陆的心态去倾听,他(她)会兴致勃勃。(2)充分的尊重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也是不同的,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与人交流,这是产生尊重的基础。尊重能保持你在交流中的良好姿态;尊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可敬;尊重能让人向你展示到心灵最深层。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2、尽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交流中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会比使用否定性的词语效果更好。因为使用否定词语会让人产生一种命令或批评的感觉,虽然明确地说明了你的观点,但更不易于接受。3、换一个角度表达更易接受汉语是世界最复杂的语言之一,这种复杂性,也说明了它的丰富多彩,同样的一种观点就会有多种表达的方法。我们在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妨深思三秒钟,也许会生成更精彩、让人喜欢的语言。4、运用好你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包括身体各个部分为表达自己观点而配合的各种动作。文字、语调、肢体动作构成了人交流的一个表达系统,只有各个部分完美的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交流时文字、语调、肢体动作等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字占7%,语调占38%,肢体动作(语言)占55%。5、寄予希望比命令更有效命令式的语言能给人以歧视、不尊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削弱人的积极性,有时还会让人反感,产生这样的感觉,自然会对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你必须在五天内完成这项工作。”变成这样的说法:“依你的能力,相信你会在五天内出色的实现我们的目标。”这种表达交流方式,在工作中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要养成这样布置任务或工作的习惯,不但不降低你的权威,反而会更大提升你的魅力。6、一语概全最伤人说话就事论事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时候人们说话时,就会把意思扩大化、深层化。如,孩子在倒水时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家长有时就会说:“你天生就是一个败家子。”想一想,就打碎一个杯子,就把人定性为败家子,这与文化大革命有什么区别。换一种说法:“没关系,以后注意,你能自己倒水,说明你在成长,我们很高兴。”切记,从观念上不要给任何人下结论;从语言上不要给任何人下定论。事情是变化的,人也是在变化,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件事都有积极的因素,就事论事,决不概全。

元技巧说话技巧的话 那就是针对人心触动她的弱点 然后根据它需要什么 然后朝着哪一个方向说哈

2014年,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挤地铁,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饭,在微信中旅行。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每一个社会话题或者明星八卦。微信原本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到头来却无情地撕碎了我们的生活。为朋友圈而活2014年微信应用产业峰会给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数已接近4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副主编刘瑞生看来,微信热并不奇怪。微信是完全基于移动网络的社交工具,而它的用户基础又来自数量庞大的QQ用户以及手机通讯录,高黏度是它的特性。因此,用户也更容易形成圈子性的交往。相较而言,微博主要是一个被意见领袖所主导的传播形态,它更像是一个舆情热点的发布平台。“正是因为微信是一种强关系的链接,人们在微信上发布消息,往往希望获得一些反馈,无论是点赞还是评价。”中科院心理所教授、副研究员祝卓宏说,“响应的人越多,刺激的强度越大,就会逐渐形成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从而强化这种行为。”典型的例子:无论饭前饭后都必须照相的,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的,看到名牌就要合影的……如果这还不算什么,那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记忆中的一段旅行经历,则让人不得不感叹朋友圈里的“本末倒置”。当一群朋友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从进门起,同行的一个伙伴便连连抱怨Wi-Fi问题,一路都在“整治”,当Wi-Fi终于连上,他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

对短信语言的研究论文

短点行么!!我认为这是一种代替,对某一种文化的代替!或者说是更新网络语言代替了人们传统的对语言的理解,要出现的什么火星语,或者是现在90后非主流语言,恕我见识浅薄无法举那些详细的例子,但你应该都知道。这些有好有坏,一方面让我们接触到了新鲜的一些事物,让它们成为一时的流行;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曾经文化的遗忘,现在人们追求新鲜,用一些简单的符号就描述了一句话,把我们所学的文字置之脑后,就像美国曾呼吁说,现在的年轻人用简单的U代替了YOU,那是一种文化的消失,也许多少年后,我们辛苦创建的文字将会消失。手机短信息就好比人们曾经的书信往来,它更快捷更方便。在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或问题时,不会因为书信的距离长、时间长而焦急等待了,短信可以很好的诠释这种情况。我认为短信息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也许有的人认为书信是一种传统而温馨的方式,那是对个人而言了!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嘛!!

1、研究发现 人们一直认为“短信鼓励无拘无束的语言”,但最新研究发现,这种说法不靠谱。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道,加拿大一项最新语言学研究结果显示,老发短信会导致语言能力下降,更难接受新词汇。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研究人员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内容涉及包括短信在内的各种阅读习惯。之后,研究人员向参加调查的大学生展示了一组词汇,其中既有真实词汇,也有杜撰词汇。结果发现,手机短信对人们的语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理解和接受词汇方面。研究人员表示,与更多阅读书本、杂志和报纸等传统印刷媒体的人相比,经常发短信的人对新词汇的反应速度更慢。 新研究负责人琼·李表示,人们之所以接受更多的词汇,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或者对不认识的词汇持“容忍”态度。而新调查发现,大学生发短信越多,他们越容易拒绝更多的词汇,或不愿承认这些词汇属于真实词汇的可能性。 2、阅读可以提高语言能力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传统印刷媒体可以向人们展现语言的多样性和创造性,而年轻人所发的口头语或白话式的短信,则无法做到这一点。阅读有助于提高语言使用的灵活性以及对不同词汇的容忍度,还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新词汇或非常词汇的“破译能力”。 研究人员认为,发短信较多的参加了测试的大学生之所以拒绝很多词汇,一大原因是短信与刚性语言约束有关。另一大原因是,由于发短信者接触的词汇量相对较小,因此对很多词汇感到不熟悉,也更难接受这些词汇。 老发短信会导致语言能力下降吗2 据2007年12月22日香港《大公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频繁发短信、写电子邮件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短时间内智力下降。 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少人一天没有收到短信、电子邮件或没有接到电话,就会显得坐立不安。有些人甚至表示,如果每隔半个小时手机没响,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来看,担心是不是没电了。而在之后进行的智商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忙于处理短信、邮件的人得分明显偏低。科学家们将这一现象命名为“资讯癖”。他们认为,短信和邮件交流是在一个虚拟的平台上,人如果沉溺于其中,就会大大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这必然会降低人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智商。 除可能影响智商外,手机还可能给身体带来影响。美国理疗协会医学家史蒂文·康韦表示,人们长时间看手机的小屏幕或疯狂发短信,注意力和手指活动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里,同时由于手机位置放得过低,可能导致胳膊和颈部肌肉紧张。“随着人们对手机等电子产品依赖程度加深,这类伤痛问题会更加普遍。”康韦建议,用手机时,应尽量保持其位于与眼睛同样的高度,至少要避免低头姿势超过10分钟。 就此问题,本报采访了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沈政。他表示,要客观地看待短信、电邮带来的影响,“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加强人与社会的交往。但如果使用过度,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信息收发上,则很可能导致思维不清,影响正常社会交往,不利于大脑开发。” 揭秘电子产品4宗罪 电子产品影响性功能 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日益关注它们对健康的影响。美国MSNBC网站撰文,将电视、电脑、手机等视为隐形的“第三者”。 很多研究都指出,人类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可能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增加胎儿患各种疾病的风险,甚至降低人们的性趣。多项医学调查结果也表明,使用手机时间越长,男性精子的数量和活性就越低。而动物实验显示,每天经受手机电磁辐射超过6小时的老鼠,精子细胞会发生变异,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压抑,男性勃起功能、女性的性唤起都会受损。 美国著名的“解答”研究机构表示,美国有63%的人,在如厕时也会长时间使用手机。37%的美国人经常在卧室里用电脑。英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的报告也表明,英国每10个人中,就有8人在睡觉前使用电脑或手机等设备,1/3的人习惯躺在床上收发短信或电子邮件;这些人还表示,只要有手机、电脑陪伴,可以长时间不和爱人交流。两国性学家都指出,使用电脑和手机会助长焦虑的产生,使人们过分关注手机或电脑传来的信息,分散人们对性爱的注意力,并忽略了枕边人发自心底的性爱渴求。 视力“杀手” 现代女性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加上中年女性自身所处生理阶段出现微妙变化、雌激素分泌较年轻时减少,眼干、眼涩、眼疲劳的现象很容易在此时产生。以往都认为干眼症更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群身上,但近年来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以及每天大量使用,中青年患干眼症的几率也越来越高。 据了解,正常人的眼睛会不断分泌泪液,然后通过眨眼,使泪液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形成泪膜,以保持眼球湿润不干燥,这是维持眼睛表面健康的基础。但如果身处缺水的空调环境,长时间凝视屏幕,就可能引发干眼。 腰背酸痛、 鼠标手 频现 除了颈部,腰部、背部和手腕也逃脱不了电脑“后遗症”的“魔掌”。专家表示,人在使用电脑时,身体的多处肌肉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当这种紧张状态维持过长时间时,腰背部的肌肉、手腕的肌肉都可能出现劳损而引起疼痛。 以“鼠标手”为例,当手腕和手指不停点击鼠标时,便可能引起腕关节肌腱、筋膜等软组织的劳损。此外,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还可能使胸椎受到压迫,出现胸部不适,或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智能手机的普及,近年来还有不少整天沉迷于微博、短信和手机游戏的“拇指一族”发生了腱鞘炎。手部肌腱在跨越关节附近都分布着“腱鞘”,其作用是帮助手指活动。而长期、持续、力量比较集中的活动会引起肌腱的慢性劳损,使腱鞘增生,肌腱长出痛性结节,从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并出现疼痛。 美国有研究指出,经常用手机写微博、发短信可能导致与长期打字一样的后果,致使肩、颈及手指受损。调查结果显示,每日发送短信数量与肩膀疼痛之间存在联系,而且这一联系在男性身上尤其明显。专家认为,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智能手机,人们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防止电子病缠身小妙招 抛弃“大班椅” 办公室里的许多小细节,其实隐藏了不少健康的大学问。比如,许多“老板”喜欢在办公室里摆放的“大班椅”,就被不少医生认为不利于脊柱的健康。 专家建议市民在使用电脑时,最好不要坐在这种又大、又软、几乎让整个人陷进去的豪华椅子,而是尽量选择木质等坐垫较硬,对身体能起到更好支撑作用的坐椅。此外,椅子的靠背最好不要太往后靠,而是尽量与身体垂直。 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已经成为不少电脑族的“通病”。专家提醒说,无论工作多么繁重,都应该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放松一下全身的肌肉。“建议大家在电脑前工作40至50分钟左右,就应该起来活动一下,即使只活动两分钟对身体也有好处。”这个建议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贵在坚持。 空调别对着后腰吹 有些白领在办公室使用电脑时,为了让自己凉爽,经常将空调对着自己的后腰部吹,专家提醒说,长时间这样做可能导致后腰部肌肉长期收缩,出现痉挛,甚至压迫局部的血液循环,对腰部健康不利。 还有一些人喜欢将电脑放置在桌面的一侧,使用电脑时不得不长时间扭曲着身体,这种做法也会加重脊柱的负担。 选择合适的床和枕头 对电脑族而言,选择一张合适的床和一个舒适的枕头也能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专家建议要为腰部健康着想,尽量不要睡软床,最好选择比较硬的床垫。枕头的高度也有讲究,无论太高、太低都可能牵拉颈椎,“如果习惯仰睡,枕头可以稍低一些,习惯侧睡的话,枕头可稍高一些,最好与一侧肩膀宽度相同。” 对工作了一天的市民而言,晚上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专家提醒说,长时间躺着看电视并不利于颈椎健康,因为这种姿势可能使颈椎和胸椎交界的位置出现错位,引起胸闷、心慌等不适。 运动:首选蛙泳 对于电脑族,他认为最好的放松和运动方式是蛙泳,“这种泳姿无论对颈椎、胸椎、腰椎都有好处。每次游半小时左右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此外,羽毛球、放风筝等需要抬头的运动也被不少医生推荐为电脑族的放松“法宝”。

今后或许会进化出没有嘴巴,20根手指的人类

在当今这个社会证明他们的心理是正常的,因为大多数人是这样的

微信文化研究论文

微信与生活我们温柔的沉陷在微信中不管承认与否,微信已经悄无声息改变了社会群体的社交方式。不善言辞的青年人却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交”能量。微信已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睡觉,甚至在上厕所时,仍辛勤地刷着微信,每一分,每一秒都与朋友圈紧紧地联系着,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在刷微信的同时,微信也占据了你。晚上睡眼惺忪,昏昏欲睡,却必先要摸到手机,打开微信,刷完朋友圈后再安然睡去。所以有人戏称,倘若马化腾宣布微信24小时后下线,在这24小时内,极大一部分人的精神将会崩溃。微信肆无忌惮的解构着青年人的社交方式,微信是一场技术革命,不仅仅颠覆了社交方式,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微信技术被演绎为观念,革了我们思维上的命。秀恩爱,晒自拍,晒累晒忙,晒深度链接,电影《楚门的世界》所演示的现象在这里似乎变得相反,人们乐此不彼的争相在朋友圈中表露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以换取他人快速的赞和评论,借此满足自己脆弱的存在感。尼尔?波兹曼毫无疑问是一位洞见深刻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娱乐至死在当下似乎正逐渐变为现实,娱乐至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思维至死。我们借微信扮演着自己思维很忙的假象,微信上涌显出无限的碎片化信息,或心灵鸡汤,或所谓的政治解读,类此种种,我们来者不拒,贪婪地汲纳着这一切,当最终心满意足的关闭微信,脑海中却是空浮一片,在思维忙碌的背后隐匿的则是思维的浅薄庸俗,然而它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魔力,拽拉着我们继而复始。法国社会学家丹尼尔.戴扬告诉我们:“新传媒并不会自动产生传媒新公众,新传媒甚至常常被用作限制公众形成的工具”。在微信影响下,新闻讯息传播扩散得更为迅速,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在微信上数以万次的转发下,很多的社会悲苦,贪污腐败,不公冤屈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及伸张,这使得每个使用微信参与转发的人得到了难以名状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自于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贡献了一份绵薄力量,但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公民意识已经完善?美国公共新闻学的重要理论家詹姆士·凯里在《新闻与公众对话》中说道: “公众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人,”徐贲先生说:“民主社会的公众并不仅仅是由偶尔发生,继而很快消失的传媒事件动员而产生,而是在民主制度所保证的经常而持续的公共生活中一以贯之地存在和发挥作用。”民主社会意义上的公民显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即知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公共行为能够为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最为关键的是,公民意识的深刻一定是体现在对实际生活中公共事务的参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手机网络上。微信的出现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带来便利的同时,这会不会严重削弱了人们在实际中的公共参与意愿?在微信的极速转发下,在朋友圈的热络讨论下,最终网络影响着纸质传媒,事件得以在现实中公共传播讨论,并最终得以妥善解决,这一切看似我们已经在积极地参与着社会事务。但实际是,我们类似懒汉行动主义者,将社会悲苦,贪污腐败,不公冤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转发出去。我们做的只是耗费一点点手指力气,将这些东西的思索交付给社会媒体,这些东西背后深层次的产生原因等与我们无关。在缺乏实际中事务的参与状态下,我们只能是戴扬所定义的“即逝公众”,安于媒体的操纵(在民主不完善的国家,媒体缺乏相应的自主),缺乏真正的持之以恒的思考力和判断力。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胜其数,我们在微信上不停地转发,我们深深地满足,然而这些丑恶仍旧周而复始,但这不是我们的事,我们温柔的沉陷在其中,乐此不疲。

几时需要,我可以帮你哦,绝对原创

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徽州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徽州文化亦然。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使这块土地逐渐成了华夏名区。完全可以说,徽州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这里更是文风昌盛,人文荟萃,成了"东南邹鲁"、"礼义之邦"。如果说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那么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在全国领取风骚已约有800年之久。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领域,有的虽然没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学者和杰出人物,则如秋空繁星,不可胜数。国内外学者注意对徽州问题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进入80年代后,以研究徽州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徽学"(或"徽州学")概念广为传播,研究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原徽州地区及国内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或机构。90年代后,徽州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徽学"被誉为与敦煌学、藏学比肩而立的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

适可而止,不迷恋

微语言的论文题目

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心理世界,零度和偏离,显性和潜性八大概念,和一条最高原则——得体性原则;学派同仁把这概括成为“三一语言学派”的学术思想体系。任何一种学派不是凭空想产生的,是沿着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逐步发展形成的。继承,是汲取前人先进的学术思想和优秀成果;发展,是推陈出新,对前人研究的成果加以改造,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创新,是提出新理论、新方法,解决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面临的新问题。继承是基础,发展是动力,创新是目的,对于一个新兴学派来说,三者缺一环不可。以王希杰为代表的“三一语言学派”就是沿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进的。王希杰师从我国语言学宗师,南派开创人方光焘教授。学人们认为,王希杰的语言学理论是继承、接受经过方光焘改造后的德•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发展起来的。这话总的说来不错,但具体说到他从索绪尔那里接受了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理论,从方光焘那里接受了言语没有阶级性的观点,这就太简单化甚至是误解。我们知道,人称索绪尔语言学说是“哥白尼式”的革命,是因为他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与传统语言学截然相左,为理论语言学的建立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开辟了新路。但是,索绪尔语言学说又存在诸多矛盾以致被人误解,引起后学者不同毁誉。方光焘毕生致力于索绪尔语言学说研究,对索绪尔的语言观和方法论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批判、改造和发展,推动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促进汉语研究科学化和现代化起了重大作用。(2)对于王希杰“三一语言学思想,我已写了一篇《王希杰对索绪尔学说的发展》(3)拙文,现再作一些简要概括和补充,从而可以看清从索绪尔到方光焘再到王希杰的学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

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13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言交际技巧 33成人世界的童话——从文体学角度解析现今童话再度流行的现象 49论文化差异与英汉商标互译 55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59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 62试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65统觉团对英语初学者词汇学习的影响 67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 69新闻报道中的转述动词研究 7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7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 76英译汉中词序的变动 78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80英语双关语汉译的可译性限度 101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 137从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翻译看文化交流 138从价值观转换看斯佳丽的角色特征 142从礼貌准则看中英文化的异同 146从习语看英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149从英语人名中看性别歧视 157动词过程类型的选择和话语隐性态度的表达 161对母语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负迁移现象的思考 162对严复译作中“信”的质疑 167法律英语用词特征分析 168法律语言翻译与法律文体 177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 180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语报纸新闻标题的功能 183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 189国际商务文化之对比研究 204汉语中双关语的翻译 213基于概念隐喻的诗歌解读 228论广告英语中的幽 默 265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268论汉英谚语的语言特征 280论清教理念与美国西进运动 282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时间 300论英语广告中几种常用修辞格及其汉译 310论尤金?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手法 324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 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 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

关于英语专业的论文题目,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供大家参考:1.《红字》中海丝特 白兰不理智的一面(The Irrational Side of Hester Prynne of The Scarlet Letter)2. 《董贝父子》中的矛盾冲突(The Conflict in Donbey and Son)3. 论文化不同对联想意义及翻译的影响(On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Associative Meanings and Translation)4. 美国教育的衰弱(The Drop of American Education)5. 19世纪欧洲移民对美国工业化的积极影响(The Positive Impacts of European Immigration on American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19th Century。6. 朱丽叶之人物分析(Character Studies in Juliet)7. 主述理论在文学中的运用(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matic Theory in Literature)8.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 in Pragmatics)9. 英语语音简析及对提高初学者口语的指导(A Brief Analysis of English Phonetics as well as a Guide to Improve Learners’ Oral English)10. 比较两种对于哈姆雷特复仇的评论(Comparison on Two Kinds of Comments on Hamlet’s Revenge)11.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Sexism in English Language)12. 英语的学与教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13. 由美国2004年总统选举所想到的 (More than 2004 Presidential Election)14. 论腐朽世界中的纯洁品质——关于《雾都孤儿》的赏析 (The Purity in a Corrupt World—An Analysis of Oliver Twister)15. 论理智与情感之关系——对《理智与情感》的人物分析

提供一些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

研究微信步数的论文

微信运动计步是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计算步数。 换言之,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微信是怎么知道我们走路的步数:手机手环里面,它一般是用一个非常小的芯片,叫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过这个传感器可以测量手机或者是手环在三个不同的方向上的加速度,然后通过这个加速度的值进行一些算法的运算,然后统计就可以知道大概可以测出来走路的步数。

那么这种传感器是怎么知道我们走路的步数的呢?

有一种特殊的材料,叫压电陶瓷材料,根据作用在上面的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形变,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的变化,就可以通过作用在上面的力来测量出加速度,然后通过加速度能够判断出这个人是走路的时候,他是在哪个方向进行运动,或者说频率大概是多少。

传感器怎么分辨手晃和走路的区别的呢?

人走路的时候,频率一定是在某一个范围之内的,比方说一秒钟跨出多少步,或者说一分钟只能走出多远。如果人的手拿着手机在晃的话,第一个晃的频率会非常的快,第二个拿着手机晃的时候,加速度变化是比人在走路的加速度变化要大的多的,基本上通过这两个方面,能够判断出来到底是人拿着手机在晃,还是真正的一个人在走。

首先,微信运动记的是距离还是步数?其实这一点,用生活中的案例就可以证明,比如我们坐地铁或者公交时,我们开着微信,你会发现,步数基本不增加,这说明了啥?微信运动并不是通过计算距离来换算成步数的,而是直接感知我们走的步数来记步,由于我们坐在地铁或公交上是不动的,也就是没有走步,所以步数基本没有变化。那么,既然是记步,那么计步原理是啥?其实,微信运动的记步功能,主要还是靠手机内置的振动传感器来实现,更高级一点的手机采用的是协助处理器,也就是芯片,这种芯片的记步精度更高。记步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人在走路或者奔跑的时候,人的中心是会发生偏移的,而携带在人身上的手机通过内置传感器或者芯片,可以对这种中心偏移的次数进行计数,也就是记步了,然后转化成计步软件里的具体数目展现给用户。微信运动步数是不是越多越好?经常有人攀比,说自己今天微信运动又走了多少步,似乎步数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医学数据表明,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消耗1700大卡左右,多余的300大卡就需要通过运动来进行消耗。一般走路1分钟会消耗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消耗2大卡。那么也就是说,要消耗掉多余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损害,影响健康。

过去很多计步软件都是通过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也就是手机每震动一次,就算走了一步,因此不少网友用摇晃手机的方式来“作弊”,给自己增加步数。但是随着计步软件算法的提升,以及手机内置传感器的增加,这种简单的作弊方法已经行不通了。

现在微信等主流的计步软件是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的组合,来计算出每天走的步数的。

其中陀螺仪可以测量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检测到人体重心的偏移。当人在行走的时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机是会随着运动而出现角度偏移的,当陀螺仪检测到持续而且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手机就会开始判断用户正在走路。

陀螺仪还可以用于判断用户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由于骑车的过程中相对行走或者跑步时,人体的姿态更加平稳,重心基本上不会发生偏移,这时陀螺仪收集到的角度变化更小,所以比较精确的计步软件不会把骑自行车也计算到步数当中。

而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是,当人走路时,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非匀速加速度,和骑车时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轻松判断人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

更加精确的计步软件还会利用GPS来定位人的运动路线,然后计算出平均时速来判断走路、跑步还是骑自行车的状态,毕竟相比走路和跑步,骑自行车的速度要快得多。

虽然现在手机的传感器已经非常丰富,计步软件的算法也更加严谨了,可以判断人究竟是在走路还是在骑自行车。但是人体每天的运动是非常频繁的,因此难免还是会出现步数漏计或者错计的情况。

本着 健康 的理念,如今非常多的手机APP都具备计步功能。在手机计步方面,微信运动应该是最多使用的手机计步软件。苹果APP曾经有一款叫做【我的小目标】的软件,如果能达到每天10000步以上的运动目标,可以换取金币兑换奖品。为了凑够每天10000的步数,大家想出来各种奇葩招数。

究竟手机是如何计算我们每天行走步数的呢?这还要从手机硬件说起。

现在智能手机内部都会配置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感应硬件,而步数正是依靠这些感应器对我们携带手机过程中的各类活动数据进行监测,然后由手机软件通过分析、计算得来,是不是挺神奇!

陀螺仪: 可以测量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检测到人体重心的偏移。当人在行走的时候,手中或者口袋中的手机是会随着运动而出现角度偏移的,当陀螺仪检测到持续而且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手机就会开始判断用户正在走路。

加速度传感器: 可以判断人在不同走路位置时的加速度变化,从而计算我们的活动。例如:当人走路时,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非匀速加速度,和骑车时相对稳定的加速度完全不同。所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也可以轻松判断人是在走路还是骑自行车。

还有一种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压电陶瓷材料,根据作用在上面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形变,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电压变化,通过作用在上面的力来测量出加速度,然后通过加速度就能够判断出人在走路的时候,他是在哪个方向进行运动,或者说频率大概是多少。

相信大家都跟我有过同样的疑问,每天10000步相当于走了多长的距离呢?

其实这与个人的身高有很大的关系。身高米和身高米的两个人,每一步的跨度是不一样的。通常,按照部队齐步走的跨度,每一步的距离为米,那走10000步的距离应该是7200米左右。

科技 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如今的人已不再为温饱发愁,反而担心更多的是自己的身体 健康 ,随之,各种运动 APP 应运而生,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热衷于在票圈炫耀发自己的运动数据,步数过万貌似已成为一个硬性标杆,如果有谁给自己的微信运动点了赞就会开心的不得了,那手机到底是如何计算我们每天走了多少步呢?

之前 科技 没那么厉害,大部分手机都是通过简单的重力感应来计算步数,简单来说就是手机的摆动频次 ,所以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步数数据更好看,就拼命的摆动手机,通过作弊的手法来欺手机。这不就违背了运动的初衷了么。

随着 科技 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大部分计步 APP 都是采用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来获取用户步数的,相比之前的重力感应,该方法更精准和科学。陀螺仪可以计算手机的便宜角度,走路时装在口袋中的和手机会持续的出现偏角;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获取用户的速度数据,一次来判定用户是在走路还是骑车或者开车。

最后的终极杀招就是 GPS 了,GPS 可以实时计算出你的运动轨迹 ,因为走路的速度和骑车与开车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当你在一定时长内的运动轨迹过长时就说明不是在走路。所以如果采取 GPS 来计算步数的话是相当难作弊的。

最后提醒大家,我们运动的目的是保持 健康 的身体,而不是为了那一组组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如果为了攀比和虚荣而采取作弊的方式,那岂不是本末倒置。

其实,不管是手机,还是其他有记步功能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

目前电子产品的记步都依靠一个传感器完成(原谅我真的是忘了叫啥……),这种传感器通常是一个很小的长方形,结构上就像一个四角都有弹簧支撑的方片,一旦有震动,方片就会跟随手机一起震动,再用软件对方片的震动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到手机的震动数据。

也就是说,手机记步系统就是靠检测手机震动工作的,只要是一定方向、一定强度、一定速度的震动,都会被手机检测,进入计算。

记步装置的软件模式大概是这样:

当软件检测到一个超过阀值的震动时,会记录这个震动的方向、振幅等数据,如果后续检测到多个时间间隔大致相同、震动幅度大致相同、震动方向大致相同的震动,就判定手机持有者正在步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一开始走路的时候,手机记步器的数字并不上涨,但在我们走了几步之后突然有一个大上涨的原因:之前数据停止时,软件在判断是否要将当前状态记作步行。

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准确,如果哪天想要微信晒晒步数,放上一首电音抖抖腿,几百步就有了……目前,人们也在寻找更好的记步传感器,并持续改进记步设备的软件机制。

1评论

二言三拍 02-22 23:44

67赞

这个功效害苦了不少网友,有的建了微信群,步数最少的人要发红包,原意是督促大家多走动。

也有人被领导发明,比如保险业务的曹先生,平时都要在外面跑。有一次他偷懒在家里睡觉,结果“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只有300多步,领导就靠这个发明了端倪。

那么运动步数是怎么计算的呢?

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

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实验1:计算的是步数还是距离?

小方和小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小方携带iPhone6手机,小陈使用运动手环。小方小碎步前进,小陈则大步流星,行走15米的既定距离。小方用了30步走完了15米,小陈只用了20步。

而手机上显示的数据,小方走了34步,小陈走了17步,与他们自己默数的步数相比,误差在4步以内,基础准确。

结论:微信运动确实是计算步数,与距离无关,也与步伐大小无关。

实验2:斜坡陡坡、上下楼梯怎么算?

楼道阶梯一层9步,小方走完一层,转角再上了一层,共走了18步台阶,再加上转角走了2步,小方共踏了20步。而小方手机上显示增加了22步。斜坡实验得到的数据也基础类似。

结论:计步数据不会受地形影响。无论是走路还是爬楼梯,都是走一步记一步,误差基础在2步以内。

实验3:真的可以作弊吗?

在坚持原地不动的情况下,小方、小陈手上分离拿着iphone6手机和运动手环。确保数据稳定后,他们开始一起动摇手机与手环。在20秒的相同时间内,小方摇了12下,小陈摇了11下(一个来回算1下)。再看微信运动中的数据,小方多了28步,小陈多了24步。除去可能出现的细微误差,摇一个来回,在计步器中被计作了2步。小方摇了12下,从数据的呈现来看,相当于走了24步左右。

结论:来回甩动手机或是手环确实能增加步数,“作弊”一说确实可行。

由此看来,“微信运动”记载的步数还是存在一定误差的,比如手机偶尔没带在身上,或是刻意地去摇手机等,都会改变数据,这样记载下来的步数也就不准确了。

医生告知你

饭后走路1小时以内对身体最有好处

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热量约在2000大卡左右,维持生命体征和日常活动只会耗费1700大卡左右,过剩的300大卡需要通过运动来耗费。

走路1分钟会耗费2大卡左右,按一秒钟一步来计算,就是60步耗费2大卡。

那么也就是说,要耗费掉过剩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一般来说,饭后走路在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对身体最有好处。

但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可使机体免疫功效受到损害,影响 健康 。

5评论

天边4 02-23 11:27

9赞

前段时间我也亲身测试了这个问题。当时我坐副驾驶座上,车子开动的时候就左右摇动手机(类似于手机摇一摇),幅度大概十厘米左右,测试了3次,每次3分钟。发现步数的计算和 汽车 速度没有关系,而是和摇动的频率有关,基本最快可以一秒钟摇2到3次,再快的话步数反而增加得慢,估计是判断步行不可能那么快。另外停车的时候步数基本没增加。后来我改成在大腿上轻轻磕手机,发现这样不仅省力,而且步数增加得更快。估计是因为有规律的震动,更符合判断。

经过测算,每小时大概可以摇出5000步,一天几万步不是问题。以后坐个公交车也可以发朋友圈装逼说“今天陪女朋友逛街一天了”

3评论

青史成灰 02-25 10:17

37赞

所以一段时间,每个人为了霸占封面疯狂走路、刷步,然而有时我们却发现你跟好友一起走的路,最终你却比他步数少,这是为什么?或者你想通过跑步来增加步数,但是底有效没?下面我们亲身试验告诉你答案。

test 1走相同路记步不一样?其实全看命

一人拿两部手机,测出来的步数肯定是一样的?如果你这么认为就错了,下面就看看我们的第一个测试,同一个人同一个姿势拿着手机,通过两组测试,结果略显尴尬,真是次次不一样啊。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

测试过程:

1、用微信运动记录步数进行统计;

2、同一人将两台苹果手机同时拿到手里,开始走路运动;

3、记录两组步数,最终得到数据进行对比。

第一组B获胜,第二组A获胜。

测试结果:

两部苹果机微信运动的测步数据

显然每一次都不一样还没有规律

第一组走下来,相同姿势记录的手机A比手机B步数少,而第二组却变成了手机A比手机B步数多。两部手机走的路程相同,记录的却不一样,这就说明我们平时的微信运动不太准确,而两组谁多谁少也不稳定,看来朋友圈拼步数的我们,命运也不能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test2 相同路你的步数多?可能因为腿短

都说腿长走的快,那么腿长的人记步就会比腿短的人多吗?为了得到答案,我们找了一个萌妹子和一个长腿欧巴进行对比,萌妹子身高160cm,长腿欧巴身高185cm,经过测试,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拭目以待。

参与测试的萌妹子妹子和大长腿欧巴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

测试过程:

1、打开微信运动准备计步;

2、两人分别拿手机一起走路计步,所走路程一样;

3、通过两组走路运动测试,分别记录两次步数,得出最终数据进行对比。

第一组萌妹子赢114步第二组赢76步,小短腿完胜。

实验结果:

经过两组测试,微信运动记录下的步数

每一组都是萌妹子占优

看来如果走相同的路程,大长腿并没有优势

test 3 跑步比走路记步多?真相让你哭!

关于微信记步的第三个测试,有人提到过如果我是在跑步,计步结果比走路多还是少呢?我们这次也测试了一下。平常生活中大家一般都是慢跑,如果你跑步达到了竞技速度就另当别论了,因为记步时,你手机摇晃速度过快会不被当做步数统计。

测试准备:一部苹果机。

测试过程:

1、打开微信运动准备计步;

2、首先走路,然后慢跑,两种运动保证路程相同;

3、走路和跑步共进行两组,然后收集数据;

4、通过两组的运动,分别对比走路、跑步微信运动内的步数,进行对比。

两组走路均比跑步步数多。

试验结果:

第一组走路步数比跑步多457步,第二组走路比跑步多252步,可见在相同距离下,走路比跑步的记步要多。当然也有可能跑步过快,一些步数没有被手机记录,所以如果你打算刷步,就安心的走路吧,跑步又累又不见得能多刷几步。

test 4 安卓机测步输苹果机 怪安卓系统喽

微信运动支持苹果系统,但是不支持大部分安卓系统,安卓系统想要通过微信运动来记录步数,则需用第三方软件,比方咕咚、乐动力等APP。所以这次安卓机PK苹果机的测试,我们用咕咚运动来记录步数。

测试准备:两部苹果手机,一部安卓系统手机。

测试过程:

1、准备好所需手机,并安装好咕咚运动软件;

2、将三部手机同时拿在手里,开始走路测试;

3、第一组计步6000步,第二组计时10分钟,分别记录数据;

4、通过两次记录,最终得到数据。

苹果步数明显最多。测试结果:

我们发现苹果手机的咕咚软件记录步数一个是6494步,一个是6503步,两者相差不远跟比实际步数多了近500步,而安卓机内的咕咚软件仅记录了4065步,比实际走的步数少了两千步,可见安卓机计步非常不靠谱。

苹果手机装有三轴陀螺仪等仪器,他可以根据人身体的晃动等体现你的运动状态,仪器比较科学所以测量出的步数也更精准。而安卓系统手机可能技术有限,在计步方面跟苹果手机有一定差距。

微信刷步技巧 总有一款适合你

简单体力型:摇一摇

第一种让你微信步数扶摇直上的办法是用手代替脚,拿着手机疯狂的摇一摇,这种办法最原始,最简单,也不需要多介绍,只要你拿起手机就立竿见影,想摇多少就摇多少。

省事技巧型:摇摆器

相比摇一摇摇摆器要省事很多,不需要你出力就能把步数增加。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运动手环绑定好你的手机,准备一个摇摆器,增加步数全靠它了。准备好一切后,把手环的核心部件绑到摇摆器上,最后就是摆动摇摆器。

摇摆器摆动速度不会很快,但是你的步数可以稳步增加,这种办法一是不用出力,二是解放手机。可谓两全其美。

或者用招财猫,原理相同。

但是随着微信运动的发展,万能的某宝上已经有了直接放手机的摇摆器。

省事偷巧型:阿猫阿狗

这一种办法也不需要自己出力,但是需要自备阿猫阿狗,把运动手环绑到它们腿上,剩下的就是监督它们运动好了。但是唯一缺点就是不稳定性,如果你们家是一只懒狗狗呢?也许最后并不能得到多少步数,还不如用其他办法来得快。

不过,微信运动排行榜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倡大家多运动,如果只是盲目的攀比,那就失去了运动本身的意义。

6评论

象家小译 02-22 13:37

301赞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应该是手机里内置了震动传感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这个应该就是原理,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哈哈,看到这原谅我忍不住笑了~

160评论

Plutonian 02-23 00:01

15赞

最直接的,就是获取“计步传感器”的步数。智能设备中通常有一个传感器叫做“计步传感器”,可以记录步数。当然,这是一些智能手环,低端手机用的办法。高端一点的智能设备为了记录准确,可靠,具体就是防止多记,少记,作弊(放洗衣机,手拿着晃)等。从硬件层上讲的话这些运动数据会由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角度加速度传感器(有时候也用地磁传感器,GPS)反馈给处理算法,算法会处理这些数据,剔除掉不是真实步行的数据,并记录有效的数据。软件层就是算法的设计。这一点上个人觉得华为和小米都做的不错。

最后以上回答为本人自学习得,若有不正烦请指出,鄙人自当潜心受教。

1评论

Augen 02-23 15:00

3赞

应该是使用的陀螺惯性导航方法。也就是利用陀螺测量手机的加速度,如果对加速度进行两次积分可以估测距离,如果对加速度进行监测并把绝对值较大的加速度认为是在摆动腿部,就可以进行计步了。

评论

什么这个那个啊 02-23 12:50

7赞

我只关心一个问题:你计步目的是什么?我为了保持体重,每天快走一万步,坚持了近两年,体重一直保持在65kG,同时也在支付宝捐步种树做公益,感觉非常好!

所以,为了 健康 计步这才是初衷!

评论

热爱范儿 02-23 12:27

5赞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手机中会配备一颗协处理器,主要记录一些需要长时间需要记录、监控的数据,搭载协处理器的好处是可以降低中央处理器的功耗,从而达到省电节能的效果。

手机计数的基本原理是走路时会先有一个向前的加速度再有一个向后的加速度,根据身高体重调整这两次加速度大小和时间间隔的阈值就能统计步数,当然还有很多优化的细节。手机内置了振动传感器或协助处理器,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评论

我爱你139762798 02-26 08:36

1赞

我木用过,每天忙的要死,哪有心情拿个手机看步数!运不运动关键在自己,一天到晚的搬砖,做着沉重的体力劳动,这是不是运动,这个时候我能拿个手机计步吗?劳动者最光荣,但为了什么排行榜而去运动,我才不会去做呢!努力为自己,加油!为了我活得更好!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应该是手机里内置了震动传感器,比如陀螺仪、重力感应等,根据这些设备的震动频率来储存数据。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步行时重心都有一点上下移动,传感器和协作器感应到这种重心移动并进行记数。

这个应该就是原理,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于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哈哈,看到这原谅我忍不住笑了~

现在好多的平台都有步数记录功能,如微信、支付宝、微博都有这个功能栏,一方面提倡大家多运动,另一方面则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之间增加互动,也与平台增加粘性。

所以有的人为了使自己的步数更多或者排名靠前,也会采取一些小“手段”来增加自己的步数。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手机到底是如何来计算我们的步数的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的是这种计步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它是通过手机内置的陀螺仪、重力感应器、加速度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组合来工作的。那么他们都有什么做作用呢?

陀螺仪,可以测出手机的角度,从而感应到人体重心发生了偏移。当人体发生运动行为时,手机就会根据运动的行为而出现角度的偏移。那你可能要说只要我动,它都能算作计步吗?当然不是,如果可以那我们每天的步数就可不止于此了。只有陀螺仪感受到持续而有规律的角度偏移时,它才会开始判断用户是在走路。

加速传感器,是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感知运动模式从而判断运动行为,根据加速度的不同来计算我们的活动。比如,走路,跑步,骑车,它的加速都不同,所以加速传感器这时就用来判断我们到底是在走路还是在做其他活动。

现在计步功能扩展的也越来越丰富,不仅停留在记录步数那么简单了,还能记录运动轨迹,从而绘制出你的运动地图。

早期的手机是通过重力它是通过重力感应器来进行计步的,所以一开始时候并不是那么准确。近年来手机内置的传感器增加了很多,比如陀螺仪,加速传感器等等,这些综合来计算你的步数。而这其中,陀螺仪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手机就可以根据之前定位的地点和陀螺仪检测的运动速度和时间和方向,推算出当前的位置,来达到暂时定位的目的。通过因为手机角度的变化,陀螺仪是会有感知的,所以觉得你重心变化了,就开始计步了。

同样的,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如何判断你是在走路,还是在做其它的运动,比如骑车,因为不同的偏移角度,所以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软件来判断的。

另外加速传感器也一样,走路的速度和骑车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搭配这几种传感器才会更加准确。

所以你用什么软件来记录你每天的步数呢?

手机是如何计算每天走的步数?这个问题我想很多朋友都非常的好奇,那么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手机是如何计算每天走的。

手机内部有一个震动传感器和协助处理器,这个就是手机用来计算我们每天走路的根本方法,还有一些元器件也在帮助手机来计算我们走路的不算比如说有陀螺仪,重力感应器等等,当我们手机中有这些功能的时候。

我们带着手机在路上走的时候,人的中心都会有上下移动的情况,那么这时候,传感器和协作器就会感应到我们运动的布数,还有就是微信运动确实计算步数的,但是和我们平时走路的步伐大小关系很小。

主要是手机通过重力感应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和算法结合,识别你是否在运动。

其中最值钱的是算法了,有的是三轴的,有的是6轴的。每一家都公司都有自己的算法,当然啦,其实也不是很艰难的算法,有一些公司不像自己做,还能买回来。

这些算法,是研究人员穿上带有很多传感器的服装通过多次测试得到数据和模型,然后再做出来的,也不是很容易的。

计步器最早是由意大利的伦纳德·达芬奇想出来的,但是要实现的话,就在当时的150年后的1667年,做出来的。当时的计步机器比较简陋,主要是机械式的。

至于,骑行或者是其他运动,人体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那么手机或者是手环就会有不同的摆动方式,然后手机就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识别这到底是哪一种运动,然后做记录。

骑行、游泳、跑步的运动模式不一样,算法模型也是不一样的,传感器的数据也不一样。所以手机才能识别你在干嘛。

虽然,现在的算法比较先进了,但是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的~

手机计步和手环计步的原理应该大致相同,都是通过陀螺仪或者加速度传感器这一类的传感器设备,手机的传感器感应到有重力变化或者有加速度的变化,就会通过手机内部的算法进行精密的计算,算出步数后展现在手机上。而走路和骑车的重力或者加速度的数据存在差异,于是算法就通过辨别这些数据,然后进行计算和记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