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哲学,数学,心理学,逻辑学,洞察学等等。要全部会才行。
没有读过几百本经典,不足以谈独立思考。股市是否是这样其实我觉得,主要是读书和自己的感悟,我比较愚钝,不勤奋但是喜欢读书,应该是找捷径的方法。读书加思考是所有学习的起点。曾经因为不去思考不停读书,这就是另外一种偷懒。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还是有些区别,所有一定有自己的见解。 推荐初学者。这句话在认知人类社会方面很正确,在俯视股市投资方面更正确,因为股市浓缩了人性的全部优点和缺点,尤其需要独立思考。但,很多投资者(包括一些基金经理和投资教父级的人物)所谓的独立思考,不是被巴菲特 洗脑,就是把索罗斯洗脑,根本没有真正的独立思考,他们的大脑只不过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不广泛阅读,上穷经典,下涉百科,中谙人事,根本不可能独立思考。那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高手,到底需要读什么书才叫独立思考呢?今天我就尝试给大家列个书单,当然我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好书,我也不能保持每个人读完这些书会成为投资高手,但我敢说,读完这些书,会让你更加容易成为高手,乃至大师。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1、《金融炼金术》《金融炼金术》是阐述索罗斯投资哲学和思路的夯顶之作,是投资大师索罗斯亲手操刀的经典作品。该书的伟大之处是从哲学的高度来俯视投资,并从可错性、反身性和非均衡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经济学和投资学。索罗斯本人对该书也非常重视,上个世纪索罗斯曾来中国和当时顶尖的经济学家交流,彼时,索罗斯把该书的第一章拿出来讨论,据说气氛异常热烈。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在美国的索罗斯书房与索罗斯彻夜讨论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理论,也就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金融炼金术》非常晦涩难懂,也许有人压根读不到第10页,也许有人读着读着就总是怀疑翻译的水平有问题,反正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刚上市的时候,美国也没有多少人能明白索罗斯说些什么,很多人是因为索罗斯的名气太大才买一两本来装点书柜。正是因为难读懂,所以很多人因为读懂了这本书成为索罗斯的朋友或者搭档,吉姆罗杰斯就读得津津有味,德鲁肯米勒和琼斯更是被该书提出的理论所倾倒,最后他们都成立索罗斯的合作者。这本书我推荐给大家排名第一的书 ,其价值无与伦比、傲视群倸。无论你是否想成为大家,只要想在股市生存,我都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对索罗斯想再多了解点,不妨再延伸阅读几本索罗斯的书:《超越金融 : 索罗斯的哲学》、《索罗斯的救赎:一个自私的人如何缔造了一个无私的基金会》、《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乔治索罗斯金融投资思想研究(博士论文)》,等等。2、《彼得 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是美国最牛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两本旷世之作,该书最大的特点不是其作者的伟大身份,而是其毫无保留的态度和倾囊而售的大公无私精神。读者两本书,你会发现,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恨不得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甚至把你当成他的关门弟子。我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烈的相见恨晚之感。彼得林奇所属什么类型的投资者呢?技术派把他当成价值投资者,价值派把他当成成长派投资者,成长派把他当成调研派投资者,它的标签很难贴。但他的投资业绩却很好贴,同时代基金业第一,你没有看错,他管理基金的时代,巴菲特索罗斯也让他三分。这么牛逼的一个大师,如果他把自己的所有投资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你说你该有多么幸运?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难能可贵的时,彼得林奇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写者两本书,没有任何晦涩的概念和复杂的数学公式,更没有高深的哲学和投资理论,在很多地方甚至还害怕我们读不懂,给出了专门的注解。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部连小学毕业都能读得懂的书。如果你以为通俗易懂就没有价值,那就大错特错了。巴菲特看到彼得林奇的书后,给林奇拨个长途电话,老股神激动地说:我是奥马哈的巴菲特,我刚刚读完你的书,我非常喜欢。继而邀请林奇去巴菲特在奥马哈的办公室。只有对手才知道什么样的对手可怕,只有英雄才会惜英雄!在我的印象中,能把投资的大道理举重若轻的讲清楚、能用如此平白如水的语言描绘金融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能够把复杂的金融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讲透彻,只有彼得林奇一人。索罗斯、巴菲特也许投资水平更高,但其文字的亲近性和毫无保留的精神,远远不及林奇。3、《巴菲特之道》、《证券分析》巴菲特自己没有写过书,市场多是解释巴菲特的书,如果真正想了解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最好看巴菲特的演讲稿和他写给股东的信,以及观察他的投资案例。如果非要选择一本书来了解巴菲特,我建议是《巴菲特之道》。该书同样通俗易懂,把不同阶段巴菲特的投资思想都做了整理,而且还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巴菲特现在已经成了投资界的宗教,其倡导的价值投资在中国有众多的信徒,如果想深入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本人建议延伸阅读几本于此有关的书:《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等等。4、《股票作手回忆录》其实我是想推荐三本书,分别是《股票作手回忆录》、《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商----股票作手杰西利佛莫尔操盘秘诀》、《股票大作操盘术》,有些地区也把后两本合为一本,还有人把后两本中的一本翻译为《杰西利佛莫尔:投机之王》。这三本书,特别是《股票作手回忆录》,在散户中具有作《圣经》一样的地位。这三本书合起来基本可以窥见脍炙人口、传奇一生的股市奇才利佛莫尔的投资思想。《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传纪作家拉斐尔根据利佛莫尔原型创作的小说,《操盘秘诀》和《操盘术》则是利佛莫尔晚年亲手操刀的作品。利佛莫尔在投资界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是一个传奇,它在投资领域的影响力如同马拉多拉之于足球 、乔丹之于篮球 、李小龙之于功夫。在投资的草莽时代,当大家的投资思想和工具还处于原始的石器与火的时候,他就已经天纵英才的发明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思想与方法,比如遵从趋势、学会止损、仓位管理、控制情绪、独立思想、不要相信内幕消息,等等。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不太重要,我恰恰觉得这些东西极其重要,重要的就像能够挥之即来的空气和水一样-----------太重要了反而让我们觉得它好像不重要,这些东西在利佛莫尔的书中都有生动的介绍。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当然,利佛莫尔最终的结局是悲剧,他饮弹自杀。但这一点也无损于他的投资思想,它失败恰恰说明它投资思想的伟大,就连发明这种思想的人本身也不能违背这种思想,如同韩非商鞅一样,这些人物的死亡恰恰以反证法的方式证明其方法论的威力无穷。利佛莫尔失败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的失控:情绪管理、仓位、与趋势对抗。我在自己的书《股市极客思考录》对此有详细的解读,并从周易的角度,从《渊海子平》和《了凡四训》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解读。利佛莫尔最终是悲剧的,正是如此他的投资得失更有警示意义,他本身就是一本书。5、《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这两本书是介绍两位投资大师的:比尔米勒和西蒙斯。两本书的全名分别是《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其投资界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现在介绍的比尔米勒和西蒙斯也可以称为大师。比尔米勒是新型的价值投资派,他具有原教旨主义价值派的底蕴,又具有与时俱进实用至上的风骨,他在亚马逊和戴尔的股票上赚得比上帝还多,在其他互联网和高科技 企业上也是动辄赚上百倍甚至千倍,但在次贷危机中又屡次踩地雷,成败得失在他身上都体现的很明显,这是一个传奇人物,介绍他投资策略的书不可不读。西蒙斯则是另外一个怪杰,他是数学家,与华人数学泰斗陈省身一道研究出新的数学理论:陈氏-西蒙斯定理。后来他转战华尔街,西蒙斯用一系列数据证明了自己的成功:1989年到2009年间,他操盘的大奖章基金平均年回报率高达35%,较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高20多个百分点,比“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盘表现都高出10余个百分点。即便是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该基金的回报率仍高达85%。这样的神人,也不可不读。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6、《笑傲股市》《克罗谈投资》《笑傲股市》、《克罗谈投资》分别是美国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和克罗的杰作,前者是美国灵活派的投资大师,非常有灵气,他以极大的创造性打通了基本面和技术面之间的通道,独创CANSLIM选股模式,把右侧交易和基本分析挥发到极致;后者是期货 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为他的贡献多在期货领域,所以单纯炒股票的人知道他的不是很多,但他的水平同意不可低估,特别是他在期货领域的一个个实战案例让人拍案叫绝,其在白糖 期货上的战役可谓大开大阖、信马由缰,尽显大师风范。7、《股市极客思考录----十年磨一剑之龙头股战法揭秘》该书第一稿曾以《十年磨一剑》命名,后来更改为我们看到的名字。该书的核心是龙头股战法,但是其立基点却不是龙头股,而是风险控制。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如果不学会风险控制,你在股市中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作者从自己的切身经历谈起,尤其是经历牛熊,经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之后,作者笔下的股市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与策略,而是对股神背后的根本逻辑和终极问题的追问,那就是:到底如何战胜风险、如何在股市安身立命!作者开门见山谈分风险,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把股市风险分析得淋漓尽致,可谓字字滴血、刀刀见肉,特别是写到风险类型和风险背后的逻辑时,其笔法仿佛特警破案一样,层层剥皮、抽丝剥茧,把股市的风险一丝不挂的展示在读者面前。当真相大白,风险剖析完毕之后,作者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如果解决风险?这正是本书后面的章节要回答的,接下来作者用将近300页40万字的篇幅来回答如果解决风险。风险的解决之策的另一面就是是利润的攫取之策,该书从形而上、形而下两个角度去探索这个问题。形而上的角度是独特的股市思维和投资思想,形而下是对趋势、行情、热点、题材、涨停板特别是对龙头股的把握。该书最精彩的篇章是龙头股篇,作者把十年压箱底的绝活都抖了出来,阅读龙头股篇,会让你有一种快意恩仇、荡气回肠之感。龙头股战法属于股市里最天马行空、最恣意wanyan的战法,一旦掌握了这种战法并从内心深处做到知行合一,可以达到捻花成佛、一剑封喉的境界。为了探究龙头股战法,作者还从《易经》中寻求哲学灵感,并把八卦、风水中的理论引入龙头股战法中去,书中关于龙脉之论以及乾卦的运用会让你脑洞大开。该书虽然没有上市,但书中的部分章节已经成为广为流传,成为“泛滥成灾”的网络文章。该书第九章的内容《我为什么把止损看得比天还重要》被新浪、搜狐、凤凰网、天涯以及各大股票论坛、各大证券公司的公众微信 号改头换面后广为盗版,剑未出鞘,剑气已经在万里之外,哥还未出江湖,江湖就已经到处有人打着哥的旗号招摇过市。8、《金融怪杰》《民间股神》“金融怪杰”全名是《金融怪杰:华尔街的顶尖交易员》,它还有一个姊妹篇叫《股市奇才》,它是美国环球基金高管、投资界实战高手杰克D斯瓦格的杰作。杰克D斯瓦格本身是一个实战派的投资高手,期货、外汇、股票面面皆通。杰克D斯瓦格是一位投资奇才,但他的投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他遇到瓶颈,怎么也突破不了。为了寻找突破,他遍访名师,后来就把访问名师过程中的提问与对方的回答整理成书,这就是我要推荐给大家的《金融怪杰》。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因为作者是带着问题去提问的,而回答者是当时投资界的风云人物,包括大名鼎鼎的罗杰斯、威廉欧奈尔、琼斯、马丁舒华兹。采访类的书籍最害怕陷入僵化的一问一答,就像记者的采访稿,但该书不是,因为作为作者的杰克D斯瓦格本身是投资界实战人物,他提的问题都是投资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而不是为采访而采访。阅读本书,你会发现作者的很多提问都非常见功底,没有投资经验的人根本提不出那么有水平的问题。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充满实战的问答录。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国内有一位与杰克D斯瓦格相似的作者,他也写了一套采访股市高手的丛书,他叫白青山,书叫《民间股神》。与杰克D斯瓦格相比,白青山的身份就差很多,后者根本不炒股,只是个记者,所以书中的问题的深度远不及前者;而且,《民间股神》书中采访的所谓的股神,很多名不副实,真正的A股股神,比如王亚伟 、徐翔、葛卫东,白青山囿于身份的原因,根本采访不到,所以《民间股神》档次低于《金融怪杰》。但,我依然给大家推荐这套丛书,因为这已经是国内采类投资书籍的最高水平,白青山虽然是记者出身,但他的敬业精神远非一般记者可比。笔者跟白青山有过几次接触,据我了解,他为了采访“股神”们,可以蹲点在被采访操盘室里几个星期,甚至同吃同住。而且,该书还是采访到一些高手的,实战性还很强。《民间股神》共1—7集,我建议大家每本都看,实在没有精力,至少要看2、3、5集。9、《日本蜡烛图技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前者是史蒂夫尼森著,后者是约翰墨菲著。关于K线,我建议技术派的人士把它当做童子功来练,因为它确实是基本功。K线是日被的本间宗久发明的,最初是用来记录稻谷和大米的价格,后来发现在股票市场上非常实用,所以被挖掘出来。关于K线的书汗牛充栋,良莠不齐,如果有可能,我建议大家读台北出版的《酒店战法K线图:本间宗久翁秘录》,如果找不到该书,可用丁圣元翻译的《日被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来代替。K线技术如果修炼大家,可以起到“开天眼”的境界,能够准确预测顶和底,本人在5000点上方逃顶靠的就是K线分析,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修行K线技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也是丁圣元翻译的,虽然书以期货冠名,但其实用性非常广泛,股票、外汇、商品无所不及,该书对形态、均线、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缺口理论、资金管理甚至江恩理论都有涉及。我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也多次引用该书,并把该书作者约翰墨菲称之为技术分析的最大整理者。该书内容比较庞杂,细腻而有深度,想成为操盘手的人不可不读。10、《解读江恩理论系列》、《缠中说禅》江恩是一个不好评价的人物,一方面有记者报道他能够精准的预测期货价格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其靠投资积累的财富巨大;另一方又有人----甚至他的儿子亲口对外界说,江恩其实没有从投资上赚多少钱,他的财富主要靠稿费。因为年代久远,其原始数据已经丢失,而且笔者英文不是很好,考据江恩的真实性需要查阅大量英语原版资料,所以笔者也无法给出一个定论。但是,说江恩是技术分析理论上的集大成者应该没有人反对,我当年在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观点,那帮学究们没有提出个什么不同看法。江恩对技术分析的贡献非常大,他把星相学、几何学、中国的24节气理论都囊括到技术分析中来,更让人惊叹的是,江恩说他从《圣经》中找到股价波动的答案。在投资界,有人崇拜江恩崇拜得五体投地,把他当神,甚至不容许别人说句批评的话;有人则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斥之为、欺世盗名。这当中到底谁对?笔者先不给答案,读了他的书后,各位看官自有答案。解读江恩的书,本人推荐《江恩华尔街45年》《解读江恩理论系列》。国内也有一位像江恩一样神秘而又不好评价的人物:缠中说禅。他通过博客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让投资界兴奋的是,这些文章提出了很多不同于传统股市的逻辑,大家称之为缠论。缠论非常不好理解,没有悟性的投资者是学不会的,其逻辑怪异、自成体系。关于缠中说禅和缠论,众说纷纭,有人称之为天人天书,有人不屑一顾。缠中说禅的身份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因为这仅仅是一个笔名,至于作者是什么身份、什么来头,没有人知道,仿佛天外来客。而且缠论仅仅是通过博客来发表,后来又突然消失了,这让缠中说禅更加神秘。本人曾潜心研究缠论,没有完全参透,但是其精髓还是有营养的,所以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一书。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11、《十年一梦》、《从亏损到盈利》这两本书的全名分别是《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从亏损到赢利-----股票、期货、外汇实战总结》,其作者均是实战派的高手,而且都是以期货投资为主。为什么推荐期货人士写的书呢?因为真正的高手是没有界限的,不懂十八般武器,难成大器。这两本书的作者青泽和马博均为实战派投资高手,他们的文笔也非常出彩,记得自己第一次读这两本书时,被里面的心理描写深深打动,特别是描绘投资过程中的心境时,把那种时尔张狂急躁、时尔痛苦挣扎、时尔赌性泛滥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令人拍案叫绝。更难能可贵的是,二位都把投资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和案例写入书中,而且毫不掩饰自己曾经的失败和幼稚,书中展示给人的不是得道之后的快意恩仇,而是寻道过程中痛苦而又坎坷的心路历程。这样的书,我建议必读。12、《海龟交易法则》、《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投资天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可以培养?柯蒂斯·费思用自己的试验来证明,其试验结果的精髓就在《海龟交易法则》一书中。我第一次读海龟交易法则是在去南沙 的旅游地铁上,还清晰的记得第一读该书的兴奋感,真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书中有大量的关于行为金融学的描绘,正是该书第一次开启了我探寻行为金融学的欲望。《赌客信条》是一本只探索行为经济学的书,是我读研究生期间接触到的好书,这本书虽然不写股票,但每一个字对股市都有用。13、《投资大围猎:你是猎手还是猎物》、《短线赌钱与长线赌命》有人证实就有人证伪,证实容易,证伪很难,所以我见到证伪的书籍就特别爱不释手。这两本书恰恰是证伪的好文章,前者证伪以基本分析和大师级人物为主,后者以证伪技术分析和散户的金科玉律为主。读这两本书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常识和惯用的投资策略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作者像啄木鸟一样帮我跳出哪些东西不靠谱,哪些东西在忽悠人,哪些东西干脆是人的伎俩。14、《货币战争》货币战争是一本奇书,相传当年各大金融 机构高管人手一册。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对该书嗤之以鼻,说是阴谋论,主流经济学家没有一个不批判该书的。后来也有个别经济学家因为阅历的增加,才恍然醒悟,看清该书的价值。经济学家李稻葵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他在德国的经历让他觉得阴谋论并非无稽之谈。后来有人问宋鸿兵:别人批判你、污蔑你,你怎么不争辩?宋鸿兵说:批评我的问题没有一个值得我回应的。其潜台词就是很多批评只是扣帽子,批评者提出的批判对货币战争这本书的逻辑一点也没有构成威胁。香港的梁文道也加入批判大军,他说货币战争这本书和国外的某某电影 几乎是一样的,是抄袭电影。宋鸿兵听到之后回答很绝妙:找个懂英语的把那个电影台词翻译一遍不就知道是不是抄袭了?一时,梁文道无语。这么多年,真正能够称得上另辟蹊径、独立思考的书,我认为只有货币战争这一本。该书的价值不是书中的情节和观点,而是作者研究经济和政治的视角和逻辑。我认为该书是从真正意义上贯彻了马克思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的这一思想。炒股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因为逻辑是相通的,不了解金融背后的大逻辑,就做不好股票的小逻辑。15、《道德经》、《孙子兵法》在我眼里,道德经是研究根本规律的,孙子兵法是其在军事上的运用,法家是其在政治领域的运用。读道德经,对超然物外洞悉万物规律都有帮助,对股市更有帮助。道可道、非常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道德经中的很多很多思想,对研究股市非常具有触类旁通、启迪思考的作用。孙子兵法秉承老子的思想,易中天曾说过,道德经是哲学辩证法、孙子兵法是军事辩证法,孙子中的很多思想确实和老子是想通的。孙子中有很多精辟的理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致人而不致于人;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我认为,这些理论可以直接用在股市上。国内研究孙子的高手是北大的李零教授,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孙子兵法,建议看他的版本《兵以诈立------我读孙子》。16、《金刚经》、《周易》、《了凡四训》炒股炒到最后比的是心境、是厚德载物。从哲学上,我一直固执的认为:人生终极的物质水平的高低,已大抵由累世修行的福报大小所决定,拼命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命运,然而效果有限。如果要改变物质其果,必须修行、行善。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此意。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修心、修性,不得不修佛,不得不通易经。炒股不是为了简单的赚钱,而是为了造福自己的身边人、造福这个社会。初级投资者是为了赚钱,为亲人贡献物质;高级投资者投资是为了造福社会,巴菲特索罗斯皆是大慈善家,取之于社会造福于社会。再高级的投资者,是把投资当成一种修行,如果你投资做好了,你的性格会给合中庸合道。就像下围棋,吴清源说,围棋会帮你完善你的内心。17、《mao*选集》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抛开功过是非,mao*对军事和斗争哲学的研究已达化界,任正非、宗庆后、史玉柱、马云 等无不从mao*思想中吸取智慧。梁漱溟评价他:“以其道易天下者”;高华评价他,是“紧怀传教之志,兼有办事之才”的“君师合一”的人物。毛的思想对研究复杂的金融博弈非常有意义,建议大家阅读《mao*选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读读高华关于他的书。18、《阴阳一调百病消》《思考中医 》这是中医书,推荐它,你懂的。本人研究中医好多年,伤寒论、黄帝内经、温病无不涉猎,朱丹溪、叶天士、张锡纯、刘渡舟、李可也了解一二,但我不准备给大家推荐这些书,因为中医书籍之难非一般人所能读懂。我从通俗的角度给大家推荐罗大伦和刘力红的书,前者秉承中医各家理论,不偏于火神,也不执迷于温病,走的是中和路线,对养身非常有帮助。后者用现代语言解读伤寒论,对了解中医思维非常有帮助。对于外行,读这两本足以。好书不能穷尽,暂且重点给大家推荐以上书籍。我相信,如果你潜心阅读了以上书籍,哪怕之吸收其中10%的精华,你就足以成为高手。另,本人再列个书单,不做详细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读。《大投机家》系列《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投资者的扑克:操盘18年手记》《投资总监的告白:投资理念揭盲与重塑》《选股攻略》《股市艺术与财富----新投资理念的总结》《股市幸存者如是说》《道破天机》《宁波高手》《时间的玫瑰》《投资中最简单的事》(邱国鹭)、《向中国股神学炒股-----段永平的80条炒股妙招》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不在于你读多少书,而在于你会不会用比较法则选股,用正确的技术分析和筹码分析针对不同主力类型计算合理买卖点。然后有适合的止盈止损策略,严格按照纪律执行操作。书上教的和网络搜来的炒股资料实际在炒股中能使用的不到15%.举个实际例子给你看。比如k线组合中的阳线吞噬,也就是常说的阳包阴。你无论哪本书,或者是网上搜的资料,都是告诉你出现后看多看涨对不对?大盘4月11是阳包阴,8月7日也是,但是大盘之后怎么走的?
从业这么多年,不管是刚入场的小白,还是鼎鼎大名的业内大咖,大家都热衷做一件事: 即预测市场 。我在证券公司工作那8年时间,每天收到的问题80%都是问某某股票明天怎么走?大盘明天是涨还是跌?我只有装逼的告诉客户,这里有那支撑,那里有压力,估值太高,然后吐出PE(TTM)这些词汇。实际上,我真不知道未来情况,我不过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已? 随着在市场混迹的时间越长,我越发敬畏市场 。
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是最好的交易员,这话千真万确 。
没有观点的交易员,并不是说绝对没有观点,或者说她们的观点并非投资者预期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是没有办法用多空、上涨或者下跌来表述, 他们的没有观点本质上也是一种观点,没有观点只是一种表象,一种交易的状态 。
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是将自己置身于市场,将自己与K线融合,交易员就是K线,K线就是交易员,他的决策和行动与K线高度相似。
换个角度,如果真的没有观点,那么,他该做多还是做空?该买还是卖,还是持仓?这些观点都没有,怎么会有交易呢?
实际上这里的没有观点,是不主观猜测顶抄底,不猜测趋势逆转。趋势向上就说上涨,趋势向下就说下跌,市场怎么走就怎么说,因此,他们显得“没有观点”。市场的走势就是客观事实,这里使用的叙述文手法,而不是议论文手法。
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理解了“跟随市场,顺势而为”这八个字的精髓 。
没有观点的本质含义是指:交易者不预测市场,跟随趋势,不和市场较劲,专注于当下,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决策和操作。
1、不预测市场
股神巴菲特说过一句经典的话:预测股票短期的涨跌,那是愚蠢的行为!能知道股票明天涨跌的人只有两个:一个上帝,另一个就是。
同时投资者也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能预测股票三天走势就能富可敌国。
很明显:市场是无法预测 。
如果真能预测,想想咱要是每天只赚取2个点,一年下来,假设10万本金,一年只计算200个交易日。
一年后:10万*(1+2%)^200=万;
两年后:10万*(1+2%)^400=万,即约亿;
............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算下去了,加以时日,投资者就能坐拥整个银河系。
经常听到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很多大神宣称自己的交易系统多么神奇,多么准确,那都是忽悠,经不起市场检验。如果真如此,他们会将秘诀公布于你吗?
结论: 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深知这点,既然无法预测,当然就不预测,如果预测那就是浪费时间、瞎折腾 。
2、尊重市场,敬畏市场,顺势而为
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是尊重市场的交易员,他们信任市场,市场的走势就已经说了一切。盈利是用屁股赚来的,而不是用脑袋赚取来的。
这一点杰西利弗莫尔做了深刻的阐述。 我赚大钱的秘密就是我常常只是静静地坐着, 同时他也说过 ,如果我不尊重市场,不顺势而为,结果通常都是亏损,甚至破产。
股圣在这里想表达的是,交易员要有耐心等待机会,不要YY机会,自我感觉良好。当机会出现时,要勇敢出击,顺应趋势。
举个例子:创业板从2月3日开始,走出了气势如虹的上涨,如果从估值的角度看,创业板老早就出现泡沫了,甚至在2月3日起涨时就有泡沫,但全市场都炒作推高芯片、消费电子、5G概念,作为交易者(记住我说的交易者)唯一能做就是及时上车,跟随趋势,至于什么时间见顶,这事交给神仙去做,同时作为成熟的、顶级的交易员,市场会提醒你将要见顶了,不是吗?
3、专注当下,知道该怎么做?
华尔街有句名言: 我不知道明天市场的涨跌,但是我知道当下我该这么做 。
没有观点的交易员不猜顶抄底,同时尊重市场,这只是顶级交易员的基本素质,最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会果断行动,用真金白银去实践、交易。
交易的核心就是克服自己的主观臆断,克服交易者本身的恐惧和贪婪,同时采取行动。在A股市场,很多的投资者都曾经这要表达过自己的悔恨。
这不是废话吗?市场可管这些,你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没有采取行动,那市场理所当然的惩罚你踏空或者亏损。
事情就这样简单。
4、 没有观点交易员最后一个含义是: 没有短期观点,只有适合自己交易周期的观点 。
在股票、期货或者外汇投资中,成为交易高手,这是每一位投资者梦寐以求的追求。那普通投资者该怎样做呢?
1、界定自己的交易市场和交易品种
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交易的市场只有三大商品交易所,中期所和沪深证券市场。要选择自己的最熟悉的品种进行交易,如果你了解股票,知晓市场的运行特征,那好就专注股票交易
2、交易股性活跃的股票
A股市场上很多股票几十年如一日的波动,但就是不涨,这不是交易者的猎物。例如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这些大家伙。而是应该交易阶段性市场最热标的,这些标的波动足够大,有价差空间才会有获利空间,比如近一段时间的芯片,消费电子,前期的网红概念。
3、远离市场噪音
不要去看每天的收评,更不要听大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哗众取宠,你的交易你自己做主,你的交易你自己负责。尊重你自己的分析和直觉,不要被市场噪音影响你的判断。
4、精通某一种交易技巧
作为交易者,不管是使用何种“武器”,何种工具,记住这个工具一定是你造诣最深,研究最精,而不是随大流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要忠实于你的工具,不要轻易怀疑自己工具的有效性,有效执行工具告诉你的操作信号。
5、有效的资金管理和情绪管理
资金管理能够让交易者规避破产的糟糕结局,永远不要满仓,即使出现一两次错误,但对整体账户影响不大。情绪管理则要求交易者要理性客观,当交易者感觉愤怒、不舒服、别扭时离开你的交易室,去外边走走吧!
总之,没有观点的交易员并非完全没有观点,只不过他们更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将自己与市场和谐融和相处,一切看起来就像道家所言功法自然。
“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我很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可以说点出了交易的精髓,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与缠论的主导思想“ 不测而策,完全分类” 不谋而合,把自己看成零相量,只是跟随走势交易,而不是去左右决定走势的未来。
如何理解没有观点的交易员
没有观点并不是说没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你这样理解就错了,这里说的没有观点指的是没有主观意识,所有判断全是按客观事实做出的,文字解释可能有点苍白,我们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
如上面两张同一时间同一走势的截图,只是时间差了一周,缠论中说过,一个趋势势在两中枢后结束的概率很高,很明显上面都是两中枢之后的走势,区别在于图一没有形成底分型,图二形成了底分型,问题出来了,如果在图一判断趋势背驰结束就是带有主观意识,到图二再判断就是客观事实。因为,缠论中规定过,背驰成立的前提是最后一笔结束,图一虽然是两中枢之后的走势,很大概率会结束下跌趋势,但并不是一定,图二中给出了底分型,确认了背驰成立,相当于增加了趋势结束的概率。简言之,如果说图一判断成功的概率有4成,图二能到7成甚至以上,这就是区别。
总结:没有观点的交易员并不是真的没有观点,而是要等确认信号出现后再去操作,这样成功率会更高,这样说你明白了吗?
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这句话是华尔街的名言,也是师父经常给我说的话。意思就是,作为一个交易员,我们需要与趋势为伍,相信市场永远是对的。因为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曾经的行情走势来的,但是行情走势是不确定的,唯一能确定的行情走势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因此作为一个交易员,我们就需要跟随趋势,跟随行情走势,市场是多头,我们就做多,市场是空头,我们就做空。
一个优秀的交易员,千万不能有自己的思维,也不会有自己的思维,他只是根据市场发出的指令做多或者做空,不会逆势死扛,不会主观判断。也就是他不会预测或者期望市场是做多还是做空,而是密切的注视,跟随市场。
如当他选到一只股,按照当时的行情走势,似乎是上涨的,或者是明确的上涨,那么他买入做多,但是他也会考虑到那只股票也可能在接下来的行情中会走跌,那么他就根据技术分析,定好止损,到了止损就走,而不是用觉得它会涨,看分析它是涨的,而在实际操作中看到已经跌破了止损位还要死拿着,幻想它跌一下就起来。
而如果当他分析的这只股的确是按照他的分析上涨,他就会一直持有,直到它改变趋势了才会卖出,他不会自己说:“哎呀,这个股已经翻了几倍了我怕它跌,我要先卖掉。”他只会忠实于市场,当市场一直做多时,他不会做空,和趋势对着干。他不会设法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让市场来告诉自己是对是错,所以就因此总结出这样一句名言:“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最好的交易员只会忠实的与趋势为伍,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思想来决定交易。
1.跟着市场的走势走,顺势而为,临盘应变才是市场的核心。
2.不固定,不固化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走的长远。
3.客观的看待K线,客观的看待市场,看待自己。
4.这是以市场为主,而不是以自己为主的交易之路。
目前我认为市场三种交易员,第一种是刚进入市场的,一切跟着感觉走,突出现象是涨多了就要空,跌多了就要买。
第二种是分析派交易员,以分析预测为主,学习了很多理论,把k线图打造成了蜘蛛网一样,分析的头头是道,在某某阻力位置开仓做空,看到某某位置等等。
第三种就是系统交易员,有一个明确的交易规则,当走势出现符合自己的买卖规则进场,又当走势符合自己的止损止盈规则离场。
你所说的应该就是第三种交易员,其实这是交易生涯的进阶。这类交易员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好,反正我是这类交易员,我现在不会去作任何分析,甚至预测,不能确定的东西我去分析它预测做什么呢?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能确定干嘛要做交易?因为市场是存在趋势的,这是市场能够盈利的根本原因,趋势运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它会沿着趋势线朝一个方向呈惯性自然运动,我们做交易只需要设计一个跟随和离开的规则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人问我今天某某商品走势怎么看,我说坐着看,开玩笑,我也不知道,后来认识我的人再也没有问我行情的看法了,因为我真的不知道。
最后补充一句:我想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震荡走势结束后一定是上或者下的趋势。
你好,我是 财经 领域的创作者。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这句话我来给大家解析一下。
首先交易员是什么,交易员是各大机构中专门负责按照指令下单从事股票交易的人。
这种工作就是纯机械式的工作,让你买你就买,让你卖你就卖,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交易,及时并严格完成上级传达的指令。
能及时严格快速的完成上级传达的指令就是最好的交易员,尤其在交易当中不能有任何的情绪化,不能被周围任何嘈杂的环境所干扰。
这些都能做好的话,接下来就有可能晋级为操盘手。操盘手的压力,技术比交易员又要强很多。
这是一个简单且通俗易懂但在投资市场里是顶级致用的最高智慧,但我悟透这句话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进入股市快二十年了,这句话对我影响至深,让我彻底蜕变成一个没有任何预测和主观判断的“系统交易员”,从而踏上了稳定盈利的“快车道”。系统交易员,即要有一个明确的交易规则,当走势出现符合自己的买卖规则进场,又当走势符合自己的止损止盈规则离场。这是交易生涯的进阶。盘前、盘中、盘后不会去作任何分析甚至预测,要彻底明白不能确定的东西去分析它预测做什么呢?我们要跟随的是市场确定的势,因为市场是存在趋势的,这是市场能够盈利的根本原因,趋势运动它有一定的规律,它会沿着趋势线朝一个阻力最小方向运动,系统交易员只需要设计一个跟随和离开的规则就可以了。
这是华尔街的一句名言说:“一个好的操盘手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操盘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在交易过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应该朝哪个方向走,也就是不做预测,而是让股市告诉他股市会走到何处,他只是对股市的走势做出反应而已,他不必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诺贝尔奖得主、耗散理论创始人普里高津认为:一个足够复杂的不稳定系统的确定性演化可等效于不可预测的概率过程,这就是所谓的马尔可夫过程。这个说法通俗易懂,对于足够复杂的从来都不稳定的股市来说,其确定性演化就是不可预测的概率过程。
所以交易员不必去解释股市,不必去寻找股市涨跌的动因,不要对股市做长期预测,要无情地颠覆我们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舒适假定。失败的交易者以前可能99%的时间都用在解释股市、寻找动因、预测股市上。悟透这句话以后就不必做这些无用功了,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股市内在的秩序或规则规律。也就是你不必去解释市场过去的为什么,也不必要预测市场将来会是什么,但是你必须知道你现在该干什么!
最好的交易员,因为他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的交易都是以走势为王。走势才是最真实的,我看涨,但是行情正在下行,那说明我是错的。我看跌,但是行情不停的上涨,那么我就是错的。他们尊重自己的持仓盈亏,他们绝对不会跟着行情逆着较劲,所以,在他们的交易中,你永远也看不到那种因为不服输而孤注一掷的死抗。
利弗摩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赌博和投资的区别在于前者对市场波动压注,后者则等待市场不可避免的涨跌,在市场中赌博是迟早要破产的”。交易系统的本质就是没有观点,就是交易中要克服“贪婪和恐惧”,按既定的规则执行交易。“没有观点”其实就是“相信系统,顺势而为”。
而天天表达市场看法的交易员,根本就没有懂的这个道理。看法根本就不重要,怎么入场与离场,怎么处理风险和收益,才是最好交易员的核心能力。能够做到这一点,才能够被称为最好。
所以才说: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
我记得在某一年去杭州参加一次关于资管行业的会议,当时,永安国富的肖国平发表了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有一个提问环节。随后,有人向他提问:您对XXX品种的后市怎么看?主要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 这个问题正常而言,我是肯定不会记住的,是肖国平的回答让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他当时笑了。然后说:
我怎么知道?涨了就多,跌了就空呗。
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因为,他深刻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未来的走势,从来都不在意你的看法。未来的走势,根本就不是你能够提前预判的。如果能预判,那说明你能够预测未来,你能够预测未来,你早就成为世界首富了。
早知K线一秒,便可坐拥天下。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最好的交易员,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的交易都是以走势为王。走势才是最真实的,我看涨,但是行情正在下行,那说明我是错的。我看跌,但是行情不停的上涨,那么我就是错的。他们尊重自己的持仓盈亏,他们绝对不会跟着行情逆着较劲,所以,在他们的交易中,你永远也看不到那种因为不服输而孤注一掷的死抗。
能够做到这一点,才能够被称为最好。
那些天天宣传自己看法的交易者,他们根本就没有懂的这个道理。看法根本就不重要,怎么做,怎么处理风险和收益,才是交易者的核心能力。所以才说:最好的交易员,是没有观点的交易员。
也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等等。
“鸟随鸾凤飞行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只做跟随,不做预测”。这些话说的就是要做好跟随,做好顺势而为。
一个真正成功的交易者如果在交易过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应该朝哪个方向走,即不做预测,而是让股市告诉他股市会走到何处, 他只是对股市的走势做出反应而已。
他不必设法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他如果这样做的话,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落到自己账户上的结果往往就是亏损累累。
做为一个职业操盘手, 做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 切忌——预测! 对于分析师,股评家,研究员等的预测渲染, 需要有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 凡有天真烂漫, 则需要慎之戒之。
因为他们的分析判断模式是这样的:如果这样,那么股票会涨;如果那样,那么股票会跌;如果介于这样和那样之间,那么股票可能横盘。总之,他们的嘴左右都是理,不会有错。但是,落到交易上,落到账户实处,其结果只有一个,没有那么多如果。
所以,要想在投资市场成功, 时时刻刻都需要用理性战胜天性, 最大限度的消灭自我! 消灭那些”如果“。这种自己收拾自己的斗争, 要比和他人的斗争,难得多! 太多的人喜欢在这个市场搞个预测,表现一下自我, 这可是赚钱之大忌。
身在股市, 承认自己的无知要比自以为是高明得多, 就如芒格所说, “承认无知是智慧的开始”。 股市是一个不断祛除自我的场所, 你的所有想法, 你的所有的优秀, 在市场面前一文不值, 你能做到的, 就是要不断祛除自我的想法, 把注意力集中到走势本身, 倾听市场的声音, 让市场告诉你怎么去操作。 而不是你觉得市场会怎么走, 按照你自己的预测去指导你的行为, 市场怎么走都是对的, 你所能作的, 只有跟随和服从。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对于千变万化的市场, 我们永远都是学生。
要想在股市成功,这个市场最核心的技术不是分析预测有多么厉害,而是跟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能力有多强!
1、 缠绕机缓慢自动及停止装置:当转盘自动时,若转速太快,容易使最上层的包装物掉落,采用缓慢起动,既无此顾虑同时转速可做无段变速之调整。2、缠绕机局部加强包装装置:如遇包装物某部位必须加强捆包机时,本机具有某特点加强捆抱之设计转盘定位功能:3、转盘自动归位,确保托盘定位准确自保开关装置:若最到高度控制开关故障时,当膜座到最顶点时无法停止,将造成机件之严重损坏。4、光电开关检测装置:采用最先进的电眼开关,自动侦测裹包物高度。5、变频调速功能:根据馐物所需的缠绕密度大小,转盘及胶膜机头可做无变速调整胶膜拉力控制,采用机械式弹性刹车,控制胶膜的拉力
写过好多次了。需要的话Q我
现在的论文大多都要钱的,免费的很少啊。我都找了好长时间了,是关于减速器壳的工艺设计。都要钱的,郁闷!
半自动拉伸薄膜缠绕机/栈板裹包机/托盘裹膜机/伸缩膜捆扎机/卡板包膜机/缠绕机厂家 型号: AF-2 技术指标: 转台马达:放卷升降马达:电源:220V/380v,三相四线转盘直径:1500mm机器尺寸:2500×1510×2600mm特殊规格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做。产品说明: AF-2半自动拉伸薄膜缠绕机/栈板裹包机/托盘裹膜机/伸缩膜捆扎机/卡板包膜机:以拉伸膜/缠绕膜为包装材料,应用于托盘/栈板包装,采用缠绕方法将各种规则或不规则的商品进行包装,利用拉伸膜的回缩性和自粘性将货物和托盘束缚成整体,起到固定的作用,因而货物不会发生散包和倒塌现象,对货物还能起到防尘、防潮、防破损作用。特别适用于大量快速运输或储存、捆扎纸箱、瓶装物品或大件货品。 同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是现代企业产品包装的理想设备。广泛应用于外贸出口、家具、电子电器产品、食品饮料、印刷造纸、制瓶、玻璃、陶瓷、工艺品、半成品周转及参展物品/机械的中转等行业。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单、使用可靠等特点。1. 包含手动操作及自动操鲀煞N模式,可随时进行操作方式更换2. 自动感应货物高度,配有压顶装置3. 多功能,适合单个或多个圆柱型组合包装要求及一般包装物4. 触控式控制面板,傻瓜型及智能型操控设计,操作容易 5. 缠绕规格、缠绕膜升降速度、松紧程度随时可调,方便迅速6. 缓慢起动,缓慢停止,定点停机7. 包装完成时,胶膜自动拉断,免用切刀8. 零部件更换方便9. 机器故障可经由ICON分析,故障低10.附自保开关装置及紧急安全停车装置 11.电磁式预拉装置,不同于一般机械式,对操作人员更安全
宋朝,明朝发展到全国
论文框架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介绍
简要地总结论文主题,说明为什么这个主题有价值,也许还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结果。
2、背景信息(可选)
简短地介绍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别是当你的论文涉及两个或多个传统领域时。
3、新技术回顾
这部分回顾了与论文相关的研究现状。
4、研究问题或问题陈述
工程论文倾向于提到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是用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来表述。在这两种情况下,有三个主要部分:
5、描述你如何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论文的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部分和子部分。
6、结论
结论部分通常涵盖三件事,并且每一件事都应该有一个单独的小节: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列表与第3部分中给出的技术现状综述紧密相关。所有的参考文献都必须在论文正文中提及。参考书目可能包括论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录
一般来说,太过具体的材料不适合在论文主体中出现,但可供考官仔细阅读,以充分说服他们。
确切的说是朱熹宣扬理学 倡导妇女缠足。就是宋朝开始妇女缠足。但有另一说法,李后主李煜有一妃为得其宠爱,把自己的脚缠起来使其变小 以方便在玉盘上翩翩起舞,李煜看后 果然称赞她。缠足的习惯就被其他人效仿就流传开来
因为过去女人裹小脚是为了据考证:这是由南唐后主李煜引起来的.这位儒弱无能的皇帝,复国无望,成天在那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天与妃子宫女混在一起,等着灭亡的到来.宫中妃子,争相向皇帝献媚.其中有一位妃子,别出心裁地把自已的脚用布缠起来,缠得很紧,一双脚看上去似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一摇三摆,因为疼痛,又紧皱双眉,见了皇帝,又相勉强笑一笑,那李煜见了,真是又疼又怜,于是就特别地宠爱这位妃子,后来竟让她当了皇后.这事一出来,宫中所有的女子,全都学着她的样,也裹起小脚来.后来,凡寻找民间美女,均要看脚是不是小的.这样就造成了当时一种时尚,凡大脚女人就是难看的妇人.全国的女子,不得不也全裹起小脚来.后来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也都推崇小脚,那些明主贤相,文人墨客,从王安石到曹雪芹,满腹经论,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历经一千年,害了多少人啊! 这种现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遭到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等人的猛烈批判,此后,才渐渐绝迹! 回答者:朱隽 - 举人 四级 9-28 10:00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一、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 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 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二、宋代已有缠足记载: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三、小脚为何称“金莲”: 讲到“三寸金莲”,人们不禁要问,妇女因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金莲”与小脚是怎样联系起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美妙景象。但这里的“金莲”并不是指潘妃的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前述五代娘在莲花台上跳舞的故事。但这里的金莲指的是舞台的形状,也不是娘的脚。 对此,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因此,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所谓的量子纠缠,其实就是高维空间中的物体在三维空间上的投影,在高维空间中,他们是连在一起的同一个物体。 打个比方说,一张桌子放在地上,假设地上的蚂蚁是二维的,他看到的这张桌子就是4个独立的脚,他们是分开的,是4个不同的物体。 当三维中的人移动这张桌子时,蚂蚁看到的是桌子的4个脚在同时移动,他们之间当然是没有时间差的,是超光速的。这时,一个聪明的蚂蚁说:瞧,这4个脚是纠缠的。 量子纠缠被传的神乎其神,主要是国内主流媒体为了配合宣传政策,做出的一些模棱两可的夸张报道,或者是从业的媒体人根本就不了解量子纠缠,人云亦云。包括某些主流媒体都在说的量子通信,根本不是世面上流传的那样神奇,什么超光速通信之类的…这都是后话,在这也不提了。 实际上量子纠缠道理很简单,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比如他们通过自旋状态实现相干性,它们因为要维持角动量守恒,所以必然是一个左旋,一个右旋。这就好比是一双鞋,或者一副手套,肯定是一个左向一个右向。观测的过程就好比我把一双鞋分开装在两个箱子里,分别带到了美国和英国。在我打开英国的箱子,看到里面是右边的鞋子的同时,我就知道了美国那个箱子里面是左脚的鞋子。而这个过程其实根本不可能给美国和英国之间传递任何有用的信息,我除了知道了另外一个鞋子的种类,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当然,这个问题也没有我说的这么简单,比如这还存在一个微观下的测不准原理,但是这样理解绝对没有大方向的错误。 发现没,这根本不难理解,只是媒体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一直在误导大众。 看了前面的回答,基本没有哪个讲得清、讲得合乎逻辑。 量子纠缠,来源于爱因斯坦的EPR佯谬。 先从宏观物体说起: 一个静止物体动量是0,如果自发分裂成质量相同的两块,如一个向东,另一个必然向西,因为动量是矢量,分裂的两块动量和仍是0。这就叫动量守恒。 进一步,如果向东物体带着左旋,则向西物体就带右旋。动量仍然守恒。 —————— 到了微观世界,就出问题了。 量子由于不确定性,其在观测之前状态是不定的,也就是说它是左旋还是右旋是不确定的,直到观测后才确定。 如果一个微观粒子自发分裂成两个,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到底是左旋还是右旋?这可关系到动量是否守恒。 假设两粒子已经分开了一光年,你观测了东粒子是左旋,则西粒子也会像心灵感应一样,瞬间变右旋,从而与东粒子保持动量守恒。 所以,所谓纠缠粒子,就是一对保持动量守恒的粒子。 肯定有人会说,两个粒子其实在分开那一刻就已确定左右旋了,我们只不过看到一个是左旋,瞬间“知道”另一个是右旋啊,没什么稀奇的。这正是爱因斯坦的观点,即EPR佯谬的由来。后来很多实验都证明爱因斯坦这个观点是错的,这里不详述。(我可没说爱因斯坦都是错的,只说这个方面错)。 既实验证明然爱因斯坦这个观点是错的,那也就是说,两个粒子在分开那一刻左右旋是不确定的,直到被观测那一刻,才各自确定左旋或右旋,并且无论相隔多远,它们都呈现相关关系,一个是左则另一个必然是右,似乎有瞬间感应。这就是纠缠效应的由来。如果不这样,动量守恒就不成立了。 ———— 这里要特别说的是,根据相对论,光速是能量和信息传递的上限。所以量子力学对此的解释是两个量子在被观测前仍然是一个整体,这种感应并没有任何信息传递,并不违反相对论的光速最快的原理。 (所以,顺带说一下,所谓量子通信,并不是利用量子纠缠效应直接传递信息,量子通信实际上是用量子纠缠产生密钥,对明文进行加密,通过传统手段如光纤、无线电等发送出去,本质仍然是传统通信的一种,因为仍然用到了光纤无线电等传统方式,其全称是量子保密通信,量子纠缠只起到获取密钥作用。所以有些人说可以通过量子纠缠效应,跨越海水障碍通和潜艇通信、且无法监听破解(甚至还说某大国在量子对潜艇通信这方面领先),看完了上面这些,你应该知道这根本都是瞎扯谈。想用量子纠缠效应超光速无介质传递信息,先推翻量子力学再说)。 ———— 总结一下,不是任意两个量子就可以纠缠,就好比,大街上不是任意两个男女就是夫妻。 纠缠量子,就是一对状态不确定,但又必须满足同一个物理量守恒的两个量子,比如上面所说的角动量守恒。一旦它们之一被观测,就因为那个物理量的原因,另一个也瞬间确定并且状态相反(比如为了保持角动量守恒)。 这也就是两个量子无论分隔多远,为什么要同时发生变化、状态正好相反的根本原因,它们之间并没有神秘信息传递,完全是因为物理学上的原因。它们是为了满足同一个物理量守恒而“纠缠”在一起。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信息传递,既不违反相对论,也不可能直接用于通信。 ———— 如果想了解,其实可以多读几次曹天元写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一遍不懂多读几遍。 后面陆续有网友回复,比如什么三维在四维空间投影都出来了。 我点评一下: 一是不要试图用宏观物体的行为去猜测、解释量子力学。一切以实验结果为依据。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 二是,任何解释,最好基于现有成熟理论,因为现有理论是经过实验、合逻辑、经得起考验的。如果要突破现有理论也不是不可以,你的新理论如果能做实验最好,不能实验,起码要在逻辑上能自洽。否则一看就像是民科式的臆想,经不起推敲。 我知道,比如若有人评论某企业不好,一个海军在攻击,在全世界各地的海军同吋感应得到,同吋可以发起反攻击。 量子纠缠现象被称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超距”两个字可是大多数物理学家都不喜欢的,因为这跳脱了科学的范畴。最开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出发推出引力是超距作用的,直到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从本质上解释了引力作用,认为引力的作用是有速度的等于光速。而量子纠缠现象也是爱因斯坦提出的,这是在与量子力学哥本哈根派论战的背景下提出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爱因斯坦独自提出相对论,同时对于量子力学也有很大的贡献。但是量子力学的发展路线越走越“歪”,尤其是哥本哈根派的介入,让老一派的物理学家难以接受。尤其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让爱因斯坦戏称为“上帝还掷骰子吗?”,而薛定谔针对这个原理也提出了“薛定谔的猫”思维实验,来嘲讽量子力学根本哈根派的不确定性原理。而随着发展论战趋于“炽热化”,在1935年5月爱因斯坦和另外两位物理学家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发表了一篇题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的论文,这个思维实验以三位作者名字首字母共同命名为“ERP实验”。这个思维实验就是量子纠缠,指的就是如果有一个基本粒子分开成A粒子和B粒子,并且这两个粒子分开到足够远的位置,如果对A粒子进行观测它是左旋,那么B粒子就必须是右旋的。按照不确定性原理,A粒子和B粒子的自旋性质是不确定的,只要在观测那一刻才会知道。那么就会出现一种情况,A粒子确定为左旋,那么B粒子是如何“知道”该右旋的哪?这不就是超距作用,那么如果这个A粒子和B粒子的自旋在分开那一刻就确定了,不确定性原理就被推翻了。在波尔听说这个思维实验后茶不思饭不想好几天,最后就提出了这两个粒子虽然天各一方,但本质上还是一个粒子它们处于纠缠状态,这就是量子纠缠。如果再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人能够解释这样的机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量子纠缠是高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投影,之所以表现出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可能有第四个空间维度在起作用。假如存在二维空间生物,从A点到B点它需要长途跋涉,那么如果从第三个维度它可以瞬间就到达,这就是多出一个空间维度犹如“神迹”。量子纠缠的超距作用也就不在那么鬼魅了。 大多数人觉得量子纠缠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感应,很是神秘。殊不知,量子纠缠其实是物质世界最本质的特征。 整个宇宙实际是一个量子的世界,激发态的量子构成电磁波和有型物质;基态的量子布满整个宇宙真空,不停地涨起和落下,形成"狄拉克″之海。 而所有量子都处在错综复杂的纠缠态之中。单独一对量子间的纠缠只是无数纠缠态中的一个特例。 那么鬼魅般的量子纠缠是怎么突破时空的局限,瞬时完成的呢?有科学家称:超时距的量子纠缠只能来自高纬。因为在更高纬度中纠缠着的量子对本身就是同一个粒子,就比如把一张纸上相距的两个点比作三维空间纠缠的一对量子,如果把纸按两点中间对折,那么两个点就合拢变成一个点,而三维空间则可能是高纬影射的一个面。 然而前沿的量子场论和环量子引力理论却在研究中发现,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结构"时空″,就是在纷繁的量子纠缠中涌现。这是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2013的合作研究中最先提出的,主要依据是黑洞纠缠中形成虫洞的时空结构。 时空既然来自于量子纠缠,带来的结果是我们每天看到的世界以及感觉到的时间流逝可能只是一种"量子幻觉″。因为"时空并不是量子纠缠的场所,而是量子纠缠的产物″。 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通常是用一种假说或模型来解释我们现有宇宙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当这种假说或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不足以解决科学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是,就会被新的假说或模型取代。现在我就用假说的方式来解释一下量子纠缠是怎样超越空间和时间达到瞬间感应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宇宙是个计算机系统,人和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被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自由学者王东岳对《道德经》中道的解释就是程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指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程序演化而来。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尝试解释量子纠缠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问题的。 如果宇宙是个计算机系统,那么量子叠加态,是因为计算机系统的节能要求,毕竟除了那些科学家,谁还没事关心一个粒子处于什么状态,宇宙中的粒子又是无穷多,所以这种不需要随时表明状态的粒子通常程序都处于休眠状态,所以不是量子处于叠加态,而是系统不表态。 如果宇宙是个计算机系统,而不是一台计算机,每一种物质或每一个粒子都是计算单元,需要用到的的计算单元或需要参与宇宙变化的物质或粒子就激活,不需要的就休眠,你可以把这个过程理解为类似比特币的同步记账,那么量子纠缠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你就可以理解为为了系统的效率而特意设定的,因为宇宙对人类来说算得上无穷大的,按照人类认为最快的光速在宇宙中传播指令和信息动辄几十几百亿年无疑效率太低。 其实,如果宇宙是个计算机系统,还能解释很多问题,比如什么是神,神其实就是个有某些特殊权限的管理员,行使系统的赋予的部分管理权限,这也很好理解,没有一些特殊权限,谁还服你管,又不是选出来的。还有宇宙的大小,如果宇宙是计算机系统计算的结果,那么内存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宇宙是被系统所设定的。还有宇宙大爆炸不过是系统的一次初始化。 按照这种假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参与者,也是宇宙的创造者,宇宙是数字的,再复杂的构架或过程,都可以看成一个函数,变化的只是参数。宇宙的演化过程,就是这个系统运算的过程,时间只和空间不过是个程序设定的参数。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至于真实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子,量子纠缠为什么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可能还有无数种解释。那么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讨论。 我知道并可以现场示法和演示。 量子纠缠,爱因斯坦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这事情发生在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后,狭义相对论要求,一切物质包括信息,其传递速度最快只能是光速,超光速是不可能的。但是,量子纠缠这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让爱因斯坦很反感,于是联合罗森、波多尔斯基发表了题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的论文,在论文中,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一个思想实验,即EPR佯谬,试图反驳当时的量子力学,他们认为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正是这一论文的发表,第一次直观地将量子纠缠展现在大家的面前。那什么是量子纠缠呢?能否通俗地说明一下呢? 打个比方,你有一副手套,注意,这里可不是经典的手套,而是量子手套,为什么说它是量子手套呢,因为它每一只手套到底是左手还是右手是不确定的,都有50%的几率。此时将这两只手套分开,一只放在上海,一只放在南京,南京的朋友测量了放在他们这里的量子手套,发现是左手的,那么上海的朋友就不需要测量了,因为当南京的朋友测量知道了结果以后,位于上海的那只量子手套不再是50%几率是左是右的叠加态了,而是立刻变化为南京那只手套的对立面,变成了右手手套。记住了哦,这是瞬间变化的,不需要时间。如果不这么形象地表述的话,就是这样了:现在我们制备一对处在纠缠态的电子A与B,它们的总自旋为0,在制备完成之后,将它们分别放在上海与南京,当南京的观测者测量电子A时,发现A的自旋向上,那么位于上海的电子B自旋一定是向下的,而且是在南京的观测者测量之后,电子B立即变化成自旋向下的,而在此之前呢,电子B处于向上或向下的叠加态。量子纠缠确实非常神秘,神秘之处在于这种纠缠确实是超距的,爱因斯坦失望了,结果并没能如他所愿。如果你要问量子纠缠背后的物理机制是怎样的,抱歉,这个问题目前没有人能够解答,如果有人可以科学解释的话,毫无疑问,下一位世界级物理大师就是你了。 好吧,你还在等什么呢? 文/科学船坞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超光速”有两个,一是宇宙空间膨胀速度超光速,二是量子纠缠的“反应”速度超光速这两个超光速现象虽然一个是大到不能再大的宇宙,一个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量子,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传递信息,因而也就不违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但相比宇宙的可理解性,量子纠缠现象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一个想不通的迷。 刘慈欣为了将科幻小说《三体》剧情推动下去,专门将“量子纠缠”变成了可以传递信息的超光速通讯手段,利用这个手段三体文明得以实时监控地球并干扰地球上的加速器,但实际上现实中“量子纠缠通讯”还没看到实现的可能,我国的量子纠缠应用也只是“量子纠缠加密”罢了。用一个粗浅的比喻,量子纠缠过程中的两个量子就像是鞋厂做出的一双正常鞋,如果我们某天发现了其中的一只左脚鞋,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另一只鞋一定是右脚鞋,那怕那只右脚鞋远在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 目前有量子物理学家认为,处于纠缠状态却天各一方的两个粒子表面上虽然没有联系,但可能有某些尚未发现的量子规律在维持着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有甚者甚至认为量子纠缠“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来源于更高纬度的空间。 总得来说量子力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发展空间,对于“量子”这种微观粒子的统称而言人类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刻,当然通过天神的观察再来惩罚一些恶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但在一些微观世界里面,这些微观粒子好像就是拥有灵性一样,会懂得识别观察者的观测,这就不得不说双缝干涉延迟实验了。
早在牛顿提出光的粒子性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光的波动性,他就是惠更斯。那时候惠更斯已经提出了光的一套综合理论,对于光的传播、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都能解释一些相应的自然现象。
但这个理论在一些其他的自然现象的解释当中就遇到了困难。同一时期,另外的一位伟大科学家牛顿,就提出了光的粒子性,它认为光是有很多不同颜色的粒子混合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三棱镜折射出不同的颜色,牛顿也通过光的粒子性来建立起光的颜色理论。
由于当时牛顿在科学界上的地位已经非常高,现在常常所讨论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由牛顿证明的,而且他还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长,加上他的这个身份,人们认为牛顿所提出来的光的粒子性更拥有权威性,所以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光的粒子性都占有了非常大的位置。
到了1807年,有一个医生改行研究物理学的,他就是托马斯·杨,他设计出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以此来证明光的波动性。但牛顿在英国科学界的地位非常牢固,这种新的实验带来的证明,并没有在英国得到很好的传播,但这个实验一传到了法国之后,就得到了法国科学家的确认,并且使他们对光的波动性的确认。
不过这并无法否定光的粒子性学说,基本上科学界对于光的性质又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支持光的波动性,另一派是支持光的粒子性。这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人们纷纷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支持的学说,但在很长的时间里,谁也无法说服谁,总的来说还是光的波动性占据了上风。
随着光电效应被人们所发现,紧接着爱因斯坦也提出了光量子学说,可以很好的解释了光电效应,又使得人们对光的粒子性得到重新的认识。爱因斯坦也因此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由于这些新的发现,和任何一派的学说都无法说服对方,所以物理学者不得不承认,光除了波动性之外,还拥有粒子性,这也就是波粒二象性。
1924年,在光的波粒二象性启发下,法国的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不仅仅是只有光才会拥波粒二象性,他认为一切的微观粒子,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都应该拥有波粒二象性。
德布罗意按照这一思路,并且应用了狭义相对论,计算出了这些波长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且还弄成了一篇博士毕业论文,但当时他的导师无法作出决定,就将这篇论文发给了爱因斯坦,请爱因斯坦对论文进行评价。
此时的爱因斯坦在科学界已经拥有了很大的权威,他的评论自然会在科学界上受到很大的重视,而爱因斯坦所给出的评价,大概也就是这篇论文里面拥有的一些狠心很有趣的思想等等。
有了爱因斯坦的回信,对论文进行评审的评审委员会成员也就不敢随意地下定论了,在论文的答辩过程中,他们就问德布罗意应该如何才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他的这个假设。
按照这个假设,德布罗意认为可以通过电子加速之后投射到一些晶体上,这样就可以给电子进行衍射实验,以此来证实电子拥有波动性。其实当时已经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电子来进行衍射实验,但他们并没有获得成功,在德布罗意的假设指导下,他们给电子加大了能量,最终使实验获得了成功,也证实了电子拥有波动性,德布罗意也因此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值得一说的是,德布罗意原来只是读 历史 的,后来才转行去读物理,但却获得了如此巨大的发现,所以说转行的人也有可能从中获得很大的成就。
也正是因为发现了电子的波动性,所以人们就利用电子去做一些以前的波动性实验,像双缝干涉实验也就是其中的一种。
但电子是可以一个一个地发射的,当只发射一个电子的时候,难道电子还可以进行自我干涉?人们通过实验发现,还真的发现了电子自我干涉的现象,当电子进入到其中一个缝的时候,它就会一分为二,这样就可以自我干涉,并且产生干涉条纹。
这个现象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就像是踢一个足球,且可以同时的将它踢进两个球门,这种现象对于人们来说是匪夷所思的。
然后科学家为了想了解电子穿过双缝之后到底做了什么?所以在后面加了一个监控器,以此来对电子进行行为监测,但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加了这个监测器之后,人们完全无法监测得到后面的干涉条纹。
这种现象就更加诡异了,当加了监测器之后,电子之间的自我干涉就消失了,试验可以得到的结果就是双缝,但当人们关闭监测器进行实验的时候,干涉条纹又出现了。
这就是它们的诡异之处,但在实验中加入了一个监测室之后,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就好像人们想要观察电子的时候,电子就好像会通灵一样,完全就表现出了另外一种姿态,还故意不让人们观察它的另外一种姿态,科学家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其实这一现象已经指向,这些微观粒子并不是一种物质而已,而是拥有一种意识,当人们想要对它进行观察的时候,它却有意识的改变了这种姿态。也正是因为这种现象,才令科学家感到恐惧。
综上所述 ,科学家对于双缝干涉延迟实验的恐惧,并不是对于这个实验的恐惧,而是对于这些微观粒子的表现的恐惧,因为从实验的结果来看,这些微观粒子就好像拥有了意识一样,可以自主的进行改变姿态,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这当然会令科学家感到恐惧了。
如果说宇宙不是完美的,它有BUG(漏洞),你信么?双缝干涉实验似乎一步步地发现了这个宇宙“漏洞"
当我们在水中丢下一块石头,那么水面就会产生波纹,如果同时丢下两块石头,两个水波之间就能够出现交叉的干涉条纹。这就是波能够互相干涉的特征。
双缝干涉实验既在一个光源前放置一个开了两条缝隙的不透明挡板,挡板后面再放置一个能够观测到的背景。当我们打开光源,会看到背景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简单的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因为光在穿过两条缝隙后产生只有波特有的干涉,相反的波被抵消,相向的波被增强,导致背景上明暗相间的条纹。(日常生活中主动降噪耳机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用相反的声波抵消了噪音)
下面我们把实验升级一下,光源变得非常小,背景换成高灵敏高分辨的底片。打开光源后,一开始我们看到了无数随机分布的小点,随后这些小点越来越多最终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实验升级后证明光是一种粒子并且还具备波的特征 , 也就是光的 波粒二象性 !
虽然双缝干涉实验已经让人赞不绝口,不过科学家们还是在这个实验上再次升级。将光源变成一次发射一粒的电子!电子要通过这块挡板只能随机通过两条缝隙。
我们知道,要干涉就必须有对象,没有对象怎么被干涉?然而这一次实验结果出事了,即便单个电子在随机穿过两条缝隙后依然在最后形成了干涉条纹。
这个结果震惊了科学界!为什么单个电子能够自我干涉?难道他还有一个分身?更诡异的是当我们观察电子是通过哪一条缝隙时,干涉条纹消失了。当取消观察时,干涉条纹又神奇的出现了!冥冥中仿佛有一双眼睛窥视着我们,只能让我们看到电子穿越缝隙的路径(粒子特征)或者电子的干涉条纹(波特征)其中之一!
看到这里,你也许认为上面的实验会有很多未知的漏洞,我们观察电子时已经打扰了电子的正常运动导致电子属性改变,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找出这个因素。接下来科学家用更加复杂精密的方法来做双缝实验。将一个光子分离成一对纠缠的光子A和B(纠缠的量子能够无视距离影响对方)
AB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互不影响的环境),而B距离感应屏比A远,这样 A会比B要先到达感应屏 。当我们在B实验中放置相机观测到B通过双缝的路径时,A实验的干涉图像消失,显然,纠缠的两个光子是互相影响了,B得不到的波属性A也得不到。接下来,我们通过技术手段把B获得的路径信息擦除,然后A和B都出现了干涉条纹。这里就出现了两个个非常诡异的现象。 测量到光子的路径信息只是"泄露”,没有主管观意识去查看,干涉条纹会消失!把这个路径信息擦除掉,干涉条纹又会出现!
更诡异的是,实验中我们设定从B获得路径信息时,A早就已经到达了感应屏形成了图像!这时候擦除B的路径信息,A感应屏已经"拍好照"的图像会鬼魅般地变成干涉条纹!
很多人一开始认为,观察光子路径就是人类意识干预了实验。不过我们从最后一个实验得知,在延迟选择实验中,测量到的路径信息,你看与不看,宇宙程序它已经认定了你泄露了天机!光子波动属性就被隐藏了!我们得不到干涉图像。如果我们把这个泄露的天机抹除掉,宇宙程序马上修复了光子的波动性,让我们得到了干涉图像。没想到的是,我们人类在实验室上利用量子纠缠钻了个空子,让图像形成之后再得到路径信息。接着我们再去选择是泄露还是擦除,宇宙程序任然按照原来的指令执行了。让已经形成的图像变了回去(曾经不干涉的光子,在曾经又干涉了。这话很绕)?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一个宇宙程序的BUG,用现在的决定,改变了过去!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我们生存的宇宙,这个看不到边无比真实的世界,难道是一个设定好的“程序”?或者说宇宙这个看似无比完美运行的世界其实还有一些漏洞。如果人类将来利用这些漏洞未来的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很多人听过双缝干涉实验后会认为“玄之又玄”,于是有了“遇事不决量子力学”。实际上,量子力学是人类了解宇宙底层逻辑的敲门砖,而双缝干涉实验则是量子力学核心的显现,下面我聊聊双缝干涉实验到底多“诡异”,它揭示了宇宙哪些核心?
由于量子太过抽象,因此我们把量子现象过渡薛定谔的猫,再回到双缝干涉实验就容易理解了。这是薛定谔给我们理解量子力学的好例子。
话说啊,有个封闭的盒子里面装一只猫,然后一个量子装置连着毒药瓶,猫的生死取决于量子性质,如果量子发生衰变猫死,反之则没事。换句话说,猫的生死间接表现了量子的性质。实验的问题是猫最后是死的,还是活的?
各路大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主流看法有三个:
哥本哈根学派,波尔:这是只 量子猫,它在盒子里的概率是100%的可能性是活的,同时100%可能性是死的,两种状态同时存在,叠加在一起,当你打开盒子一瞬间,猫的生死才会表现出来,生死的结果是随机的。
爱因斯坦、薛定谔:猫50%是死的,50%是活的,我们打开盒子之前它就已经死了,或者还活着,我们打开盒子看到的是结果,而不是诱发结果。
爱因斯坦:波尔,按你的意思是打开盒子时,上帝发现有人要来看结果了,赶紧摇号决定了猫的生死?
波尔:你别管上帝能干什么!
休·埃弗雷特:安静安静,我还没说呢!首先波尔的叠加态我是认同的,但是100%+100%=200%,打开盒子前与打开盒子后应该守恒才对,因此我认为如果打开盒子时猫死了,那么活着的猫应该存在于另外一个世界中——平行宇宙。
爱因斯坦、薛定谔、波尔:你厉害, 我们竟然不知道如何证明你说的是错的!
故事先到这里,看得懂看不懂没关系,先说结果:波尔是对的!而平行宇宙证明不了,最多算假说。在这个故事中有几点很重要:
1. 猫即死又活的状态——叠加态
2.打开盒子意味着观测, 观测会让叠加态随机坍缩为单一状态 。(上帝摇号!)
3.前两点, 打开前与打开后,还隐含了波粒二象性。 (下面再说)
接下来我们看双缝干涉,这事要先从牛顿说起,源于一个看似简单,然而谁都答不上来的问题——光是什么东西?
图:牛顿三棱镜实验
牛顿作为当代学霸,为光学做出了不少贡献,比如阳光是由多种光混合而成的三棱镜实验就是他搞出来的。他认为光又能反射,还折射,运动轨迹会改变,就像乒乓球扔墙上会反弹回来,因此它最小的单位应该是粒子。
十九世纪,托马斯·杨反击牛顿,他只干了一件事,让一束光通过了两条小缝,后面有块感应屏。“按照牛顿的说法”这个实验的结果应该是两条条纹,如下面:
实际上却出现了下面的结果:
于是老杨说光就像下面的水波一样,其实波:
通过缝隙的光波变成了两个波,两个波接触干涉,出现和水一样的现象,于是在屏幕上显示出干涉条纹。
这就是双缝干涉实验,但是诡异的事情是量子力学的双缝干涉实验。
好景不长,随着黑体辐射实验,普朗克发现光能量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即光与原子作用时是以粒子的形式交换能量的。于是大家重新审视双缝实验,对它进行升级。
既然光是一粒一粒的,那么我们把光子一粒粒通过双缝会发生什么?(实际实验用的是电子,道理是一样的)
大佬们很快地照着两条缝像机关枪一样发射一梭子电子,显示屏上随机出现大量的粒子,但站远点看这些粒子同样组成了干涉条纹。既然是粒子,为何会发生干涉?
于是有人认为一大堆电子在一起挤来挤去的所以发生了干涉,有点像儿童乐园里的海洋球,当你跳进去,海洋球虽然是一粒一粒的,但是会像波一样往向外扩散,于是就有了虽然是粒子但同样会发生干涉。但真的只是这样吗?
图:实验结果
科学家再次做了实验,改成了“手枪式”发射,“啪”打一发电子,电子到达了感应屏,再打下一发,杜绝了两个电子在运动时发生干涉。然而科学家懵了,快点打和慢点打,结果是一样的,屏幕还是出现了波动性,才会出现的干涉条纹,而不是两条条纹!也就是说单个电子发生了干涉,那么它和谁干涉呢?就两个缝,它只能选一个穿过,另一个缝没有电子出来,上哪干涉去?
为了解决了问题,大佬们就在实验中安上了光电探测器“去看它”,看看电子是如何完成干涉的!结果发现电子老老实实的在感应屏上形成了两条条纹。大家:上帝,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先按不靠谱的平行宇宙理论来解释:你不看时,电子即从A缝过去,又从B缝过去,然后发生了干涉,你可以理解为量子出现了一个分身。如果你去看它,宇宙就分裂了,如果电子从A缝进入,那么平行宇宙中的电子就从B进入,是我们去探测引起了宇宙的分裂,导致处于两个宇宙中的电子(分身)无法形成干涉。
波尔的解释:前半段和平行宇宙一样,电子处于叠加态,这是一个波的状态,但当你去看它,就随机坍缩成了粒子态。
爱因斯坦:无法解释!肯定有什么我们还没弄清楚的,反正上帝是不会摇号的。
图:我们印象中电子在原子中是这样的
图:实际上它是这样的,因此也叫电子云,具有概率性、波动性。
到目前的科学研究成果来看,波尔是对的。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量子力学的核心。一个电子同时具有波与粒子的性质。
当它没有坍缩成粒子时,虽然也是以单个粒子发射,但波的性质也在发挥着作用,当你发单个电子就类似于发射出水波,你发射了一堆电子,其实就是在发射一堆波,这些波都会按着干涉后的结果显示在感应屏上。当你探测电子,它坍缩成单独的粒子性质,所以一堆电子打出去,没有发生干涉,只出现两条条纹。
如果不理解量子的性质就会觉得,我不看出现干涉条纹,我看了却不干涉了,似乎有点“恐怖”,理解了就理所当然了,量子力学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宇宙最底层的逻辑,它可以解释宇宙起源,大到宇宙的构成,小到组成宇宙最小结构的粒子的形成。
没有空间,就没有时间。
两个纠缠的量子实际上没有空间,无论相隔多远,它们之间都没有空间,所以他们之间怎么会有时间?肯定是瞬间到达。
任何物质、粒子都是由两部分组成,包括:一、内部信息,二、外部信息。
你的肉眼看见的只是物质外部表皮的显现,你看不见物质内部信息、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在物质里面,通过仪器可以测量。外部信息扩散在茫茫宇宙,目前科学家测不到。
但是我们知道外部信息一定会有。逻辑上,因为我们能知道物质、粒子的存在,就一点知道物质、粒子的信息已经泄露了!
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是高度一致的。
有什么样的内部信息,就有什么样的外部信息,有什么样的外部信息就有什么样的内部信息!
这两者必须高度统一,因为他们是一、不是二。
——以上的论点很重要!我们后面还会用到!
一个粒子的外部信息可以传播多远?
可以无限远!和银河系一样远,因为他们都是物质,所有物质的外部信息都可以传播无限远。
量子纠缠的两个粒子都有自己的外部信息,这两个粒子的外部信息都可以传播到万里、十万里、十万光年、亿万光年。
所以,这两个量子无论相隔多远,他们的外部信息都是相连的!
关键点来了——
这两个量子无论相隔多远,他们的外部信息不但是相连的,而且是一样的!
纠缠的量子外部信息是一样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外部信息一样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两个纠缠粒子的外部信息是一不是二。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不对,他们明明是二,相隔那么远,明明是二!
你不能这么理解,你的肉眼看见的只是物质、粒子外部的显现、科学家最多能测出内部信息,但是你看不见物质、粒子外部信息在宇宙的显现!
你的肉眼看见的只是物质内部信息的显现,看不见物质外部信息的显现!
所以你看见的是两个是粒子,他们各有各的内部信息的显现!
但是两个粒子在外部信息上是相同的,是公用的一个信息!
你看不见他们外部信息的显现,实际上,他们在外部信息上是共有的一个外部信息!
两个粒子有两个内部信息,但是只有一个外部信息!这是关键!
我说过,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要统一的,所以,两个纠缠的粒子实际是统一体!
一个纠缠量子动了,就会扰动外部信息。
外部信息动了,另外一个纠缠粒子就会被扰动!
因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必须统一!
这就是所谓“心灵感应”
这两个纠缠的粒子,是一体的、是没有距离的,两者是没有空间的怎么理解?
在球场上只有一个球,你看到了这个球,你眼中的球和真实的球有区分么?请问这两个球是一个球么?当然是。
球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永远是没有距离的,是一体的,是没有距离的!
两个纠缠的粒子,公用的一个外部信息,而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是一体的,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永远是没有距离的,所以这两个球是没有距离的!是彼此不分的!
同学们,懂了么?
关于瞬间传送粒子的事情,原因是这样的。
两个纠缠的粒子信息是一样的,但是来了一个新粒子,硬要横刀夺爱,怎么办?
新粒子来横刀夺爱,就必须和其中的一个发生纠缠,怎么纠缠?就是要两个粒子的信息要同化、要一样!
但是,问题来了,纠缠了、同化了、一样了,多余的信息怎么办?自身特有的信息就自然给那个落单的粒子了。
原来那个第三者插足的粒子就取代了原有的粒子,自己的身子(自身特有的信息)也换给了个落单的粒子,貌似瞬间传送粒子,实际上是外部信息的改变,使得粒子内部信息也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外部信息的改变,会使得粒子内部信息改变?
因为我们说过,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必须统一,是一不是二!
量子纠缠没有那么神秘,只是一个内外信息的问题,不挑战光速。但是显然,由于量子传递信息可以瞬间到达,那么假设我们在月球上和火星上各安装一个量子基站,就可以提前利用时光倒流提前预报核武器,并摧毁核武器,但是时光倒流不可轻易使用,会引发不可思议的重大后果。
小粒子可以纠缠,大粒子也可以纠缠。细胞的分裂和量子纠缠基本一回事,不过是更加复杂而已,分为好几种细胞,各自纠缠。宏观上所有的细胞都是纠缠态的。
双胞胎有时候会心灵感应,实际就是细胞的纠缠,和量子纠缠一回事。
没有什么心灵感应,就是公用的一个外部信息。
一个人所有的细胞都是纠缠态的,都公用了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就是心!(不是心脏哦)
人实际上也没有什么灵魂,就是一个心,这个心能够控制所有的细胞都纠缠!
所以人的体格好好的,也会被气死、累死,实际上就是心死了!
量子纠缠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是可以消失的,所以才有时空扭曲。
你知道量子纠缠吗?超越光速至少10000倍!但却不违背相对论?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在答辩会上,考官要极力找出来在论文中所表现的水平是真是假。而学生不仅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对的,而且还要证明老师是错的。
科学家们试想着有一天能够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缠的特性,用某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一个大活人进行穿越时空的传输。先解释一下什么是量子纠缠,如果你看了我之前写的关于量子理论的文章,会有所了解。什么是量子纠缠呢?通俗点可以这样理解,构成我们身体微观下的极微小的一种粒子,也就是量子具有一种特殊的属性,它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而且当一对有关联的量子分别向它们相反的方向发射后,无论它们分离的多么遥远,哪怕一粒在地球上,另外一粒已经穿越出了银河系。
当一方显示出某种信息的时候,另一方的粒子马上就可以测量到同样的信息,这样一种神奇的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量子纠缠”,这个理论并不是空想,已经得到了证实。目前人类利用量子纠缠理论已经实现了量子通信,也就是说从理论上完全可以对人类进行同样的传输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A在北京,他想到上海,普通的方式需要几个小时时间,但如果用量子纠缠技术可以瞬间达到,起码理论上可行。只需要在上海放置一个装满粒子的容器,并且与放在北京的同样的容器发生纠缠,这时A就可以进入位于北京的容器,然后启动容器,这个容器会扫描A身体里大量的粒子(有点像扫描机和传真机)。
同时,位于上海的容器内粒子也要接受扫描,并生成一份两组粒子的量子态的对比清单,接着纠缠现象加入作用,基于远距离幽灵作用的结果,那份清单也会显示A身体粒子的原始状态与北京那些粒子状态的符合度。
接着这份清单会发给上海,在那里利用这些资讯来重建与A身体的每个粒子完全相同的量子态,然后形成了一个新的A。这并不是将构成A身体的粒子从北京送到上海,而是通过量子纠缠理论,提取身处北京的A身体内的量子态信息,并在上海重组起来。
不过A真的是从北京被传输到了上海了吗?在上海的只是A的复制品,在北京测量A身体内所有粒子量子态的过程已经摧毁了原来的那个A,这里涉及到了量子力学中有关量子纠缠相关的原理,在量子传输协议中必须说明,物理在传输途中已被摧毁。
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身体其实只是承载我们灵魂的一个机器呢?这个机器由于有能量的循环和适合的条件才使得我们的灵魂飘落在其上,当摧毁人体这个机器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就无法附着在这个机器上了,就会展现在量子存在的空间里,其实也是可以在这个宇宙的任何一个它能够存在的地方。
第三个问题是,假如现在我们用特殊的机器设别同时提取三个不同状态下的A身体的信息,结果又将会是怎样的呢?是不是说,能将三个不同状态在的A全部信息完整地进行传输复制呢?
在这种情况下,量子纠缠对人体进行传输就存在一个悖论,假如传输人的特殊仪器能录入三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信息,那么就意味着人类确实存在灵魂,死人与活人所带有的物质信息在极微观下是可以度量的。如果所得到的生命信息是同一种,那么利用量子纠缠理论对人类进行传输就根本无法实现。
无论如何理解,量子纠缠理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可能存在的事实真相,人类的灵魂是存在的,可能就是以量子的物质状态表现的,所以它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中,比如我们所说的人的灵魂出窍,比如我们在睡梦中到了不同的地方,经历了不同的事情,还有比如我们在休克和昏厥的状态下,有可能就是灵魂离体了!
量子纠缠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是一对儿。但这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