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多位作者的期刊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时间:

多位作者的期刊参考文献格式

根据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写参考文献格式时,出现三个作者乃至更多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

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 b .书名 c .文献类型标识 ( 供选择 ) d .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e . 版本 f . 出版项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g . 文献数量 ( 供选择 )

h . 丛编项 ( 供选择 ) i . 附注项 ( 供选择 ) j . 文献标准编号 ( 供选择 )

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书名 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均明确列出。正文引用处用方括号标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如[1][3]等;引用书籍还必须指出页码。参考文献按正文中的引用次序列出。书籍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参考文献中期刊杂志论文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论文名,杂志名,卷期号:起止页码,出版年。参考文献中网上资源的表述方式为:[编号]作者,资源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

参考文献标注的正确格式如下:1、参考文献格式为:[序号]+著作作者+篇名或书名等+参考文献的类型+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2、引用别人的毕业论文的标注格式为(毕业论文类型为学位论文[D]):[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3、举例如:[11]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1-7。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参考文献期刊多个作者

根据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写参考文献格式时,出现三个作者乃至更多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

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 b .书名 c .文献类型标识 ( 供选择 ) d .其他责任者 ( 供选择 )

e . 版本 f . 出版项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g . 文献数量 ( 供选择 )

h . 丛编项 ( 供选择 ) i . 附注项 ( 供选择 ) j . 文献标准编号 ( 供选择 )

著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书名 文献类型标识  .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数量.丛编项.附注项.文献标准编号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题录中只列出前三位。:“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

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

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文献的作者太多时,可以注明两到三名作者,然后在其后加“等”字。

拓展资料:

注意引用参考文献时有几种常见的错误做法:

1、引用连自己都没看过的二手文献,虽然很省事,不过引用是否准确恰当很难保证。

2、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论文正文引用的内容不一致,具体表现为论文正文标注引用的内容和参考文献中的内容对不上,驴唇不对马嘴。

3、切记不要只引用自己的论文,这样的作者是存在的,对于国内的期刊而言也许会给这样的作者修改补充的机会,对于国外期刊往往直接是退稿的,只引用自己的论文,无论你在所涉领域有多么高的成就也要谦虚,对于编辑和审稿人看来,往往认为该作者对其研究领域的进展不够了解,研究课题也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

4、参考文献引用过多,时间长。大家都知道应该使用和引用参考文献,但切记并不是参考文献引用得越多越好,参考文献的数量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进步,许多前沿期刊会被国内作者看到,并第一时间引用,因此在引用文献的时候如有条件可引用近一两年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

5、对于国内期刊而言,有些作者阅读了比较偏冷的英译版的文献,在引用的时候却是英文原著的,这样是不可取的,可以直接引用中文译著的。

6、参考文献引用类型太过单一。

参考资料:文献-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作者大于三个时,题录中只列出前三位。具体格式如下:

如果是中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如:

[1]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⑷:62-67.

如果是英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需要将其缩略为et al.如:

[2]Heider,Anderson,Mkason,et structure of colorspace in naming two languages[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3):62–67.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15,常见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多个作者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具体如下:

1、参考文献需要顶格书写。开始换行的时候,第二行必须有空格,汉语必须要两个汉字空格。

2、原则上,要有15条以上的参考文献。英语放在前面,中文放在后面。英语按姓氏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中文用姓氏的音序排列。

3、一级标题要加粗,其他的标题不要加粗。

4、外文文献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学,其他都是小写。

5、如果引用超过4行以上,就需要另起一行。

6、正文和正文的小标题之间不要留空行,段落之间也不要留空行。

例如:霍斯尼 R K著.李庆龙译.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参考文献与正文相对应。

2、所有汉语著作名,文章名,论文名等都不用书名号,且不用斜体。

3、汉语两个以上的作者名字中间用“、”隔开,英语的用“﹠”连接。

4、所有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

5、英语作者所有的名都只取首字母,姓用全名。

6、英语多个作者,除了第一个是姓前名后,其余的`都是正常顺序,明前姓后。

7、英语期刊内文章名,论文集内论文名等都不用斜体,且仅仅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论文集名要斜体大写。

参考文献需要注意以下6点

1.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选择著者-年制。该种格式具有简单明了的对应关系,文献作者、出版年份等均一目了然。

2.为遵照著作权法,应当列出全部的文献作者。当前常用的GB/T 7714-2015 格式要求列出的文献作者不得超出3人,若作者人数超过3人,在列出前3位之后添加“等”或“et al.”即可。

3.若引用的西文文献中存在华人作者,应当对其姓与名均进行全拼处理。

4.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与卷号之间,一律使用冒号隔开。

5.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具有选择性,切忌堆砌过多的参考文献。

6.注意区别参考文献的年份,尽量少引用陈旧文献。

如有三个以上作者,请列出前三个,后面几个就用“等”字代替,如吕晓玲,张亮,张坤生,姚秀玲.就写成吕晓玲,张亮,张坤生,等.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多人作者

论文专著中参考文献的格式标准

论文专著中参考文献的格式标准如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3. 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C]//张为民.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例:[10]杨家军.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EB/OL].北京: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说明

(1)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2) 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

(3)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见例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参考文献与正文相对应。

2、所有汉语著作名,文章名,论文名等都不用书名号,且不用斜体。

3、汉语两个以上的作者名字中间用“、”隔开,英语的用“﹠”连接。

4、所有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

5、英语作者所有的名都只取首字母,姓用全名。

6、英语多个作者,除了第一个是姓前名后,其余的`都是正常顺序,明前姓后。

7、英语期刊内文章名,论文集内论文名等都不用斜体,且仅仅首单词首字母大写,期刊名,论文集名要斜体大写。

参考文献需要注意以下6点

1.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选择著者-年制。该种格式具有简单明了的对应关系,文献作者、出版年份等均一目了然。

2.为遵照著作权法,应当列出全部的文献作者。当前常用的GB/T 7714-2015 格式要求列出的文献作者不得超出3人,若作者人数超过3人,在列出前3位之后添加“等”或“et al.”即可。

3.若引用的西文文献中存在华人作者,应当对其姓与名均进行全拼处理。

4.参考文献的起止页码与卷号之间,一律使用冒号隔开。

5.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具有选择性,切忌堆砌过多的参考文献。

6.注意区别参考文献的年份,尽量少引用陈旧文献。

参考文献多个人名用逗号符号,参考文献作者大于三个时,题录中只列出前三位。如果是中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的作者有多位

参考文献作者大于三个时,题录中只列出前三位。具体格式如下:

如果是中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加“等”字,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如:

[1]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 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⑷:62-67.

如果是英文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面需要将其缩略为et al.如:

[2]Heider,Anderson,Mkason,et structure of colorspace in naming two languages[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1999,(3):62–67.

扩展资料

根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15,常见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可以有几个作者介绍如下:

通常情况下,论文发表一般可以有3-6名作者,没有最多的上限。如果所投杂志或者所在单位有特殊要求的,要按照杂志和单位的要求来安排作者数量。通常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是最重要的,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撰笔人,通讯作者是论文的联络人或者组织人。论文发表后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职称评审中加分最高。

论文发表要求:

1、摘要。一般摘要要求200到300字左右。内容就是文章的概述。包括研究目的,过程和结论。

2、关键词。关键词一般3到5个最好。这几个关键词要最能代表文章内容所涉及的话题。而且最重要的关键词,一般是文章的主题,需要写在第一个,剩下的按照重要程度依次往下排。

3、正文部分。

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引言大概300到500字左右,大概就是将你为什要研究这个主题,是你发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问题急需解决。解决这样的问题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意义,一般分为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等等。

第二部分就是文章的具体章节部分。这部分包含文章理论综述,案例分析、发现问题,到最后的结论和建议。

第三部分也是很多人常常忽视的部分,文章的参考文献,即文章中,尤其是理论综述部分,都参考了哪些人的理论,需要一一标注,具体的标注方法可参考以上链接的论文。

4、参考文献的数量大概控制在10到20个之间。太少说服力不强,太多占版面,不划算。

总结一点就是:文章写作框架很重要,摘要一段刚刚好,关键字三五个就足够,引言需要讲明白,具体内容是核心,关键部分不能少。最后参考文献要切记。

参考文献作者有4位一般情况下就写第一名,后面加等字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