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会有斑点等。可喷洒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除菌剂。它是由约500克的硫酸铜、500克的熟石灰和50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该液为保护性除菌剂,通过释放可溶性铜离子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大量释出时也能凝固病原菌的细胞原生质而起除菌作用。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持效期长,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麻等的多种病害,对霜霉病和炭某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除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除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除菌剂。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除菌作用,当它喷洒在植物表面时,由于其粘着性而被吸附在作物表面。而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少量铜离子,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铜离子还能破坏其细胞中某种酶,因而使细菌体中代谢作用不能正常进行。在这两种作用的影响下,即能使细菌死掉。防治对象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炭某病、轮纹病,可于苹果落花后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至240倍液,半月喷一次,并和其他除菌剂交替使用,共喷3至4次。防治苹果烂果病(轮纹病、炭某病),可在往年出现病果前10至15天喷石灰倍量式或多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每15至2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采果前25天停用。防治苹果霉心病,应在苹果显蕾期开始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防治苹果、梨锈病,可在苹果园周围的桧柏上,喷洒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防治葡萄黑某病、炭某病、霜霉病,可喷石灰少量式波尔多液160倍液,每12至15天喷1次,共喷2至4次。进入雨季之后,使用波尔多液防治葡萄病害效果好。
是周围有种葡萄的种植地就要注意了,病菌可以寄生在很多的果树上,发现果树叶面遭受病毒侵害后,要及时的清除病叶,防止病叶上的病菌通过空气和雨水进行传播,后期发现有病枝和病果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修剪病枝,清除僵果病果。(5)病虫害防治在芒果果实期和盛果期的时候是感染炭疽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由于天气炎热,很可能会出现虫害的威胁,像扁喙叶蝉和钻心虫,茶黄蓟马,叶瘿蚊等是这个芒果生长期的“常客”害虫,这些害虫可以侵害果树,也可以携带炭疽病的病菌进行果树之间的传播,所以及时清除和治疗虫害是当下最重要的措施。以上害虫的常用治疗药剂可参考使用:,10%氯氰菊酯,阿尔菌素乳油,50%叶蝉散,50%马拉硫磷1300倍液,90%敌百虫,可以进行害虫的防治。(6)果园套种防治对于芒果树发生炭疽病的规律来看,我们在种植芒果的前期可以选择和一些其他的作物进行套种防治,目前套种的防治的技术也是比较适合频繁发生碳菌病的地区,综合利用套种的技术,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可以有效的预防芒果炭疽病的发生。二.化学防治对于在芒果生长期的时候,炭疽病就会出现,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可能就会在芒果过生长前期遭受炭疽病的侵害,为了防治前期的病害,我们就要在长叶期,嫩梢期,花期,坐果期进行药物的治疗,这个时候也是在前期进行对芒果树的防治,可以起到保叶,保梢,保花,保果的预防,在使用的药物时也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和病害的侵害程度进行用药治疗。针对药剂进行治疗芒果炭疽病可参考使用:在生叶时期和嫩梢期发生炭疽病的时候,可以用2000μg/毫升安泰生喷药一次进行防治,花期和幼果期可以使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10天一次,连续喷洒5-6次,或25%敌力脱如有15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20%肉桂醛乳油,25%咪鲜胺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上药物可以交替使用,预防果树出现耐药性。综上所述,治疗芒果炭疽病的防治技术和预防方法都是提高芒果的对炭疽病的抗病性,我们也要从预防和治疗管理几个方面入手,同时必要的时候也要进行生物治疗的方法,对于芒果炭疽病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芒果从品质和产量上更胜一筹。
【防治方法】农业措施:①选育抗病品种,选栽无病种苗;②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卫生,及时剪除并烧毁病枝病叶;③实施采后防治,果实采收后用温水或热药液浸泡。化学防治:可用40%多菌灵2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50%代森猛锌250倍液,25%代森锌400倍液,1%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
芒果炭疽病是由盘长孢状刺盘孢菌引起的、发生在芒果的病害。主要为害幼苗和成株的嫩叶、嫩梢、花序和幼果。在叶上,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黑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未熟的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部分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该病可严重影响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该病在熟果期发病迅速,为害很大,常造成贮运期芒果的严重损失。芒果炭疽病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田间卫生相结合的方法,把病害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防治方法:1、抗病品种利用:据调查,较抗病的品种有高农(吕宋芒)、粤西1号、陵水芒等。但这些品种抗病力还不算高,必须在产前、产后结合进行化学防治,才能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2、田间卫生:喷药前要剪除病枝、病叶,连同落地的枯枝落叶一起集中虎毁,减少侵染来源。3、化学防治:要抓紧在芒果感病期间施药,防治芒果炭疽病的有效农药很多,如40%多菌灵200倍液,70%苯来特35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50%代森锰250倍液,50%福美铁500倍液,25%代森锌400倍液,1%波尔多液等。①保花保果:花蕾抽出后每10天喷—次,连续喷3—4次,小果期每月喷一次,直至成熟前;②保护嫩叶:开叶后每7一10天喷药一次,直至叶片老化。一般秋梢抽发较多,是主要的结果母枝,应予施药保护。4、产后防治:采果后经防病处理,可以延长贮藏期,减少腐烂,增加好果率。①热水浸泡法:用51℃温水浸果15分钟,或54℃温水浸果5分钟;②热药液浸泡法:用500ppm苯来特、1000ppm多菌灵或500ppm敌克多的热药液52℃浸泡5一10分钟。产后防治工作应与田间防病结合,采收前应施药预防潜伏侵染,采收运输过程要注意尽量减少伤果,这样才会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一般能保持3—4周不烂果。
李黎,黄仕和,杨晓明。细胞因子疫苗的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7):781-785。孟胜利,徐葛林,程满荣,舒祥,吴杰,严家新,杨晓明。中国狂犬病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5):449-454。潘勇兵,张爱华,胡迪超,闭兰,杨晓明。 抗CD25人鼠嵌合抗体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瞬时表达。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0,23(2):113-117。卢佳丽 杨晓明。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微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38(1):74-78。陈伟,杨晓明,黄佐林,李军,孙文,徐葛林,郑新雄,张隆明,郑景山,张良豪,廖学有,洪孔清,祝玉桃,邓化芳。冻干无佐剂Vero细胞CTN狂犬病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30(12):1261-1264。李新国,袁军,张洋,孙晓芳,项美娟,杨晓明。Lowry法测定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蛋白含量干扰现象的排除。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22(10):1029-1031。吕宏亮,王栋,杨培豫,张万林,何海蓉,付秀花,崔松奇,程婷,高彤民,杨晓明,胡启毅。兽用灭活纯化狂犬病疫苗生产工艺的优化。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22(9):882-886。胡迪超,张爱华,杨晓明。人鼠嵌合抗体的基因构建。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22(9):933-936。孟胜利,徐葛林,吴杰,严家新,杨晓明。中国12株狂犬病街毒株G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25(6):497-501。孟胜利,刘红,胡岱霖,朱理业,徐葛林,吴杰,杨晓明,严家新。安徽省阜阳市狂犬病街毒株G基因序列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09,(10):1966-1968。杨晓明。生物制品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上海预防医学2009,21(7):351-353。孟胜利,杨晓明。登革热病原学及疫苗研究进展。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9,32(1):12-18。徐葛林,严家新,张永振,董关木,唐建蓉,杨晓明,孟胜利,吴杰,肖奇友,周敦金,朱凤才,王萍, 王定明, 明平刚。我国各地区动物狂犬病街毒的检测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8,26(8):463-466梁婧,徐葛林,黄晓媛,王继麟,孙文,夏飞,杨晓明。 检测轮状病毒滴度的荧光灶法的改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7):620-622梁婧,杨晓明。人轮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3):107-109。吴永强,董关木,秦思远,杨晓明。大容量人源天然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8):647-650。梁婧,徐葛林,黄晓媛,王继麟,孙文,夏飞,Kapikian AZ,杨晓明。检测轮状病毒滴度的荧光灶法的改进。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8,21(7):620-622。董关木,徐葛林,肖奇友,王定明,胡月梅,周敦金,王萍,张永振,杨晓明,朱风才,王昭孝,罗述斌,罗同勇。家养犬、猫及野生动物中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我国不同类型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观测研究。病毒学报 2007,23(6):417-422。李东,国泰,杨晓明。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20(11):863-865。明平刚,徐葛林,严家新,吴杰,明贺田,周敦金,肖奇友,杨晓明。新分离5株狂犬病毒街毒株N和G 基因的序列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7,20(8):553-556。孟胜利,徐葛林,明平刚,孙文,吴杰,杨晓明,严家新。狂犬病毒疫苗株CTN-1八代次N和G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学学报 2007,23(4):327-336。侯启明,马霄,田博,刘德铮,肖詹荣,杨晓明,陈平纡,项美娟,付惠兰,吴玫,王梨苹,梁雅文,张路民,张庶民。中国不同区域婴儿抗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母体抗体水平的调查。中国计划免疫 2006;12(3):209-211。熊晓培,杨晓明。炭疽杆菌毒素致病机制及炭疽疫苗的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19(6):653-656王丽婵,张庶民,余模松,杨晓明。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B的原核表达。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26):418-421。明平刚,孙文,徐葛林,吴杰,杨晓明,严家新。中国狂犬病毒疫苗株CTN-1-V三个代次的GP基因序列分析。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19(3):217-235,235。王丽婵,张庶民,余模松,杨晓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克隆、表达、纯化与鉴定。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19(2):120-123。萍萍,杨晓明,方志正,易玲,吴杰,郑新雄。SARS病毒NS-1株稳定性及培养条件的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5;33(1):1-5。李萍萍,杨晓明,方志正,张爱华,刘俊生,孙文,易令,夏智,吴杰,郑新雄,鲁建忠。SARS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其质量控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18(5):390-393。李萍萍,杨晓明,张爱华,易令,刘俊生,吴杰,鲁建忠,郑新雄,方志正。SARS病毒NS-1株三级毒种库的建立。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18(3):227-228。杨晓明,李策生,方志正,张爱华,人SARS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的研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5;18(3):1-4。李策生,张爱华,林连珍,李星,刘俊生,杨晓明。SD法灭活血浆中SARS冠状病毒的试验观察。微循环学杂志。2005;15(2):26-27。刘国安,杨晓明,葛瑞昌,何长民。百日咳毒素的等电点测定及层析分离。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4):68-70。杨晓明,乔瑞洁。重组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3;31(4):24-27。乔瑞洁,杨晓明。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4):205-207。杨晓明。百日咳疫苗现状及发展方向。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2):128-130。乔瑞洁,杨晓明。肽核酸。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9;27(1):86-90。刘方蕾,乔瑞洁,杨晓明。血凝法检测百日咳毒素及丝状血凝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年刊。1999。秦力,杨晓明,鲁劲民等。发酵罐生产无细胞百日咳杆菌免疫原。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26(4):41-45。何长民,陈爱荣,陈平纡,杨晓明等。吸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III期临床人体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报告。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8;26(4):25-30。秦力,刘方蕾,杨晓明等。百日咳杆菌丝状血凝素的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2):12-16。王祖森,杨晓明。百日咳毒素及其应用。卫生研究。1998, 27(Suppl):158-165。孙述学,杨晓明等。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联合疫苗的实验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4):21-23。杨晓明,秦力。不同减毒方法对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减毒效果的比较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3):22-26。杨晓明,何长民。百日咳杆菌粘着素的分子克隆、表达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7;25(4):1-11。杨晓明,何长民。百日咳杆菌生物学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24(1):65-68。杨晓明,陈爱荣,何长民。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质量控制的研究。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4;22(1):23-29。杨晓明,陈平纡,何长民。吸附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菌苗配方的实验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4;23(1):7-10。田效恩,何长民,秦进才,杨晓明等。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免疫接种反应及血清学效果观察。中华流行病学。1993;14(3):155-159。陈爱荣,杨晓明,何长民。百日咳无细胞菌苗的稳定性研究。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3;22(1):31-34。陈平纡,杨晓明,何长民。ELISA在检测百日咳杆菌免疫原中的应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92;12(1):27-29。王祖森,杨晓明,何长民。中华仓鼠卵巢细胞在检测百日咳杆菌免疫原中的应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92;12(2):47-49。何长民,杨晓明,陈平纡,陈爱荣。无细胞百日咳菌苗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上海免疫学杂志。1991;11(5):289-293。何长民,杨晓明。人血结合珠蛋白的纯化和检定。中华输血杂志。1988;1(3):108-111。
猪炭疽病由炭疽杆菌所致,炭疽杆菌(Bacillus authracis)属于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需氧芽胞杆菌属 (Aerobic spore-forming bacillus),是长而直的大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长3~5微米,宽1~微米 ,有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在病畜体内单个存在或3~5个菌体相连形成短链,菌体连接处平截,如刀切状或微凹,呈竹节状,游离端则钝圆。在动物体内能形成荚膜,但在普通培养基上一般不形成荚膜。在厌氧条件下,菌体随着尸体腐败而死亡,荚膜仍可存留,称为“菌影”。在活的炭疽病畜体或死亡后未经解剖的尸体内,不形成芽孢,一旦暴露于空气中,接触了游离氧,在一定温度下(12~24℃)就可形成芽孢。芽孢呈卵圆形或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向一端,不大于菌体。炭疽杆菌为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0~37℃,最适pH为~。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基中可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中形成由十个至数十个菌体相连的长链。菌落为扁平灰白色,表面粗糙,低倍镜检查时,菌落边缘呈卷发状。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不溶血。强毒炭疽杆菌在普通肉汤培养基中,能生长成菌丝或紫状菌团,上清透明,管内有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轻摇时,沉淀物升起后渐渐下沉,絮状物卷绕成团不易摇碎。明胶穿刺培养2~4天,可沿穿刺线长成白色的倒立松树状,沿穿刺线由表面向下液化呈漏斗状。强毒株液化能力较强。炭疽杆菌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醇。VP试验阳性,不产生吲哚和H2S,能还原硝酸盐。在固体(琼脂平皿)或液体(肉汤)培养基中,按每毫升加人~ IU青霉素 G进行培养时,菌体发生膨胀、粘连,显微镜检查时,炭疽菌体形成串珠状,这一特点常用于诊断时的细菌鉴定。炭疽杆菌存在于炭疽污染的尸体、土壤和水中。病畜死亡后各个脏器、血液、淋巴系统、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处均有炭疽杆菌存在。其中以脾脏的含菌量最多,血液的含菌量次之。炭疽杆菌的繁殖型菌体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夏季未解剖的尸体中经24~96小时死亡。在阳光照射下能生存6~15小时,在干燥的血液里可生存1个月。加热70℃经10~15分钟,或煮沸可立即死亡。在低温低于20~10℃生存3周,未剖开的尸体,炭疽杆菌在骨髓中可存活1周。一般的消毒药能在短时间内杀死本菌。但形成炭疽芽孢后则抵抗力特别强大,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30~50年或以上,在直射阳光下可生存100小时。在炭疽污染的土壤、皮张、毛及炭疽尸体掩埋地中能存活数十年。如在粪堆中温度达到72~76℃时则可在4日内死亡。煮沸需15秒以上,在121℃高压灭菌须10~15分钟才能杀死。消毒药为5%石炭酸经1~3天,3%~5%来苏儿经10~24小时,4%碘酊经2小时可杀死芽孢。畜舍、用具、粪便等现场消毒可用20%漂白粉,或3%~5%热氢氧化钠溶液、2%~4%甲醛、过氧乙酸、升汞液消毒。炭疽杆菌污染的皮张,浸于2%盐酸、10%的食盐中,在30℃下需48小时,在18~22℃下需72小时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
太多了。。转点给你看吧。。。 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是在美国发生的一起从2001年9月18日开始为期数周的生物恐怖袭击。从2001年9月18日开始有人把含有炭疽杆菌的信件寄给数个新闻媒体办公室以及两名民主党参议员。这个事件导致五人死亡,17人被感染。直到2008年最主要的嫌疑才被公布。 2008年中联邦调查局把它的怀疑集中到布鲁斯·爱德华兹·艾文斯(Bruce Edwards Ivins)身上。艾文斯曾经在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戴翠克堡政府生物防御实验室中工作。他得知将被逮捕后于7月27日服用大量对乙酰氨基酚自杀 ] 。 2008年8月6日联邦调查局宣布艾文斯为唯一嫌疑犯。两天后美国国会议员开始调查联邦调查局的调查工作 ] 。 这次炭疽攻击分两波进行。第一批含炭疽病的信件的邮戳是2001年9月18日在新泽西州特伦顿盖的,正好是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后一星期。这批里一共有五封信,寄给位于纽约的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和纽约邮报以及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美国媒体公司旗下的国家寻问者 [4] 。第一名感染炭疽病逝世的是罗伯特·斯蒂文斯,他为美国媒体公司的一份叫做《太阳报》的小型报工作。只有寄给纽约邮报和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的信真的被发现 [5] 。其它三封信的存在是因为在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媒体公司有人受感染而推测到的。检查《纽约邮报》的信里的炭疽杆菌的科学家说它们是以棕色颗粒的形式出现的 [6] 。 三个星期后另外两封含炭疽杆菌的新也从特伦顿发出,它们的邮戳日期是10月9日。这两封信是寄给两名民主党参议员的:南达科他州的帕特里克·莱希和佛蒙特州的汤姆·达施勒。当时达施勒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莱希是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10月15日一名助手打开了达施勒的信。政府邮政机构被关闭。11月16日在一个被扣押的邮袋里发现了还未打开的寄给莱希的新。这封信由于邮政编码被读错被误传到了弗吉尼亚州政府机关邮政部。一名那里的邮政职员戴维·霍斯(David Hose)吸入了炭疽病原。 第二批信里的病原比第一批的更危险,它们含有约一克高纯度的几乎完全由孢子组成的干燥粉末,2002年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教授和分子生物学家巴巴拉·罗森堡(Barbara Hatch Rosenberg)在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称这些粉末为“武器化”的或“武器级”的 [7] 。但是2006年《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联邦调查局不再把其中的炭疽病原当做武器化的了。 至少22人表现出炭疽病现象,其中11人患的是尤其危险的吸入型。五人死亡,其中两人的感染途径不明,一名是一个在纽约工作、住在布朗克斯的越南移民,另一名是一名94岁的康涅狄格州著名法官的寡妇。 信件1 一般认为信件是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寄出的 [7] 。2002年8月调查者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附近拿骚街10号的邮箱发现了炭疽孢子。调查者一共测试了约600个可能寄出这些信件的邮箱,只有这个邮箱发现了病原孢子。 [编辑] 内容 内容 寄给《纽约邮报》和全国广播公司的信里含有以下内容: 09-11-01(01年9月11日) THIS IS NEXT(这是下一步) TAKE PENACILIN NOW(快吃青霉素) DEATH TO AMERICA(美国该死) DEATH TO ISRAEL(以色列该死) ALLAH IS GREAT(真主至上) 第二封炭疽信 给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和汤姆·达施勒的第二封信的内容为: 09-11-01(01年9月11日) YOU CAN NOT STOP US.(你们不能阻止我们) WE HAVE THIS ANTHRAX.(我们有这个炭疽病) YOU DIE NOW.(你们现在死) ARE YOU AFRAID?(你们害怕吗?) DEATH TO AMERICA.(美国该死) DEATH TO ISRAEL.(以色列该死) ALLAH IS GREAT.(真主至上) [编辑] 寄信人地址 寄给参议员莱希和达施勒的信的地址为: 4th Grade Greendale School Franklin Park NJ 08852 这个地址并不存在。福兰克林公园的确存在,但是这里使用的邮政编码08852是附近的Monmouth Junction的邮政编码。在两地均没有格林黛尔学校,但是在附近的南布隆斯维克有一座格林黛尔小学。 寄往智利的信 一封含有炭疽病原的信被寄给智利圣地亚哥的一名儿科医生。寄信人的地址是佛罗里达奥兰多,邮戳是瑞士苏黎世。这封信是通过敦豪航空货运公司使用瑞士邮票寄的。和寄给美国地址的信件不同的是这封信使用商务信封,寄信人地址是用打字机写的。收信人收到这封信后觉得它可疑,没有把它拆开,而是转交智利警察。没有有人被这封信感染的报道。美国和智利官员说“他们找不到任何线索” [ 病原 信里至少含有两个不同等级的病原:寄给媒体的信里含有的棕色颗粒和寄给参议员的信里含有的粉末。此外有人认为寄给《国家观察者》的旧地址,后来被传到美国媒体公司的那封信里含的病原介于两者之间 [9] 。寄给纽约的媒体的棕色颗粒炭疽孢子只导致比较缓和的皮肤感染。寄给参议员的粉末则导致了危险的肺炭疽,寄到美国媒体公司的信也导致了肺炭疽。 虽然这些病原的级别不同但是它们全部属于同一同一菌株,安姆斯菌株。这个菌株最早是在马里兰州戴翠克堡的美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研究的。后来这个菌株被分给至少15个美国的生物研究实验室和六个美国以外的研究部门。 2001年12月从第一名死者身上提取的炭疽杆菌的基因在美国基因组研究所被分析,其结果于2002年初在《科学》上发表 [10] 。 2002年6月由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做的放射性碳定年确定这些病原体顶多是在寄出前两年培育的。2006年10月有报道说处理这些孢子用的水来自美国东北部的一个泉水 [11] 。2003年媒体错误地报道联邦调查局未能逆向工程信中病原的类型 [12] [13] 。根据《化学化工新闻》2006年12月4日的报道官方并未试图“逆向工程”病原 [11] ,但是杜格威试验基地“使用寄给莱希的病菌孢子作为培养种子‘实用不同的媒体和方法以及处理方法来干燥和磨这些孢子’,联邦调查局使用这些结果作为比较。”他们“从未分析莱希粉末和没有对莱希粉末和作的处理及逆行比较分析”。 [编辑] 关于包装和添加剂的争论 早期的报道说寄给参议员的病原是“武器化”了的。2001年10月29日在白宫报告中约翰·帕克少将说在达施勒的病原中发现了二氧化硅。2001年11月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汤姆·里奇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说用来结合病原的物质不是膨润土,而是二氧化硅 [14] 。后来联邦调查局称“单人”不用花2500美元使用自造的实验室就可以武器化炭疽病原 [15] 。 2001年10月末美国广播公司主调查记者数次把炭疽攻击与萨达姆·侯赛因联系到一起。10月26日:“来源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寄给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达施勒的被污染的信中的炭疽参杂膨润土。这个有力的添加剂至今所知只有一个国家在制造生物化学武器时使用——伊拉克……它是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侯赛因的生物武器工程的特征……一系列在马里兰州戴翠克堡和其它地方做的快速测试发现了膨润土。 [16] ”10月28日称“虽然白宫不断否认四个信息优良和不相关的来源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美国陆军马里兰州戴翠克堡初始的测试发现少量化学添加剂膨润土和二氧化硅” [17] 。这个消息在28日和29日重复多次 [18] 。 一系列媒体报道说给参议员的炭疽有包装和添加剂 [19] [20] [21] 。《新闻周刊》报道说给参议员的炭疽有生物武器专家此前不知道的包装 [22] 。司法部给马修·梅瑟生等两名苏联炭疽项目专家看达施勒信中的炭疽孢子的电子显微照片。他们在回答《华盛顿邮报》的《联邦调查局的炭疽理论被怀疑》(2002年10月28日)时说他们没有看到任何炭疽孢子被包装的迹象,对这些孢子需要进行更仔细的研究 [23] 。 这两名专家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他们的信之后一星期分析达施勒信的军事实验室之一部队病理研究院发布官方通讯社说二氧化硅是使得达施勒炭疽能够空传的关键成分 [24] 。该研究所副所长说“这是一个关键成分。二氧化硅防止炭疽凝聚,使得它容易通过空气扩散。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二氧化硅中缺乏铝。这个结合过去被灾伊拉克生产的炭疽中发现。”与自然的炭疽不同的是被包装的孢子能够重新升空。2002年12月11日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中发表的研究显示三个星期后在达施勒的办公室模拟的日常办公室工作导致空中的孢子量比休息时期在同地空中的孢子量高65倍 [25] 。另一名前军事科学家看了部队病理研究所的粉末电子显微图像后说:“假如孢子包装有二氧化硅的话它们看上去像撒了粗糖粒的甜甜圈,”而“达施勒孢子则显示干警的甜甜圈没有糖粒。” [26] 2005年2月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的斯蒂芬·维尔斯科(Stephan P. Velsko)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和化学分析法分析:生物法医学关键》的论文 [27] 。这篇论文说不同包装方法导致的武器炭疽的图像完全不同。他认为不同产品的外貌可以显示用来生产2001年炭疽的方法,由此可以最终提示病原的来源。 2005年5月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罗杰·布利兹、布鲁斯·布杜尔和斯蒂文·舒策尔编辑的《微生物法医学》 [28] 。布鲁斯·布杜尔在联邦调查局法医科学实验室工作。虽然这部书没有直接讨论2001年参议院炭疽的二氧化硅包装,但是作者在不同章节里讨论了武器化细菌孢子二氧化硅包装的细节,并显示了二氧化硅武器化细菌孢子的图像,这些孢子即有混有二氧化硅的也有完全被二氧化硅包装的。此外书中还有使用胶体和球状二氧化硅包装的梭菌属孢子的照片。这些图像和讨论的目的在于帮助定义二氧化硅武器化过程的法医特征。 2005年7月麦克尔·卡拉罕给美国国会防止核和生物攻击次委员会做报告 [29] 时说:“首先这次攻击显示了生物恐怖分子已经能够使用高级专家知识;达施勒信里的处理包括极高浓度的纯病菌孢子。其次孢子使用赋形剂包装来降低其静电吸引,提高病菌的气溶能力。” 2006年8月发行的《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中刊登了一篇联邦调查实验室道格拉斯·比彻尔写的文章 [30] 。这篇题为《用来法医学判断蓄意使用炭疽细菌孢子污染信件的微生物培养分析》说“熟悉信中粉末组成的人说它们由简单的不同程度纯化的孢子组成。”该文尤其批评“一个广泛普及的误传”“说孢子使用添加剂和类似军事武器生产的复杂过程加工。”它认为这个误传的害处在于“它一般被用来暗示这些粉末与一般孢子相比特别危险。这个说法尤其使人昭昭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会误导研究、预防措施和普遍地使公众错误地理解简单孢子处理的危险性。”但是这篇文章被发表后《应用和环境微生物学》的编辑尼古拉·欧恩斯顿说他对比彻尔在文中的说法感到不舒服因为这些说法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任何引证 [31] 。 在同一期刊上联合国生物行动和计划的凯·梅瑞希博士发表了一封题为《关于炭疽细菌孢子未证实的结论》的信 [32] ,指出比彻尔德文章缺乏数据。她建议比彻尔发表一篇包括分析数据的文章来证明缺乏二氧化硅和其它添加剂。这样的数据应该包括孢子的电子显微图像、X射线能谱分析谱线和图像来证明没有包括二氧化硅、硅、氧等原子在内的添加剂。梅瑞希指出在2006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反扩散和回应会议上有人报告说攻击炭疽中有添加剂来影响孢子的电荷。 2007年4月在《国际情报和反情报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关于孢子处理分析的文章 [33] 。这篇分析指出这些类似武器的孢子的复杂的添加剂和处理过程可被用来追踪其来源。 2008年3月福克斯新闻频道报道说一名戴翠克堡的科学家在一封电子邮件里揭露了粉末制造的细节 [34] 。这些细节似乎与一种非常特殊的粉末一致。福克斯新闻频道报道说“在福克斯新闻频道获得的一封电子邮件里戴翠克堡的科学家公开讨论攻击后他们分析的炭疽粉末与他们的一名同事制造的粉末有多么类似。“然后他说他看到过许多联邦调查局制造的样品……来复制信件样本”,电子邮件中写道。“然后弹片横飞。他说最好的复制品是[名字隐没]制作的。他说他们几乎完全相同……他的腿开始颤抖,他吐沫道‘但是我对将军说我们不制造孢子粉末!’”福克斯新闻频道报报道说约四名与戴翠克堡有关系的人被联邦调查局看作嫌疑。采纳哦
并不是炭疽是生化武器,而是炭疽被人制成了生化武器。炭疽杆菌属于芽孢杆菌属,是引起某些家畜、野兽和人类炭疽病(人畜共患)的病原菌。发病率最高的是牛羊,猪也可发生,人常因屠宰、食用或与病死畜接触而感染,炭疽病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炭疽杆菌对社会公共卫生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迄今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由该菌引起的炭疽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四季均可发生 。
炭疽杆菌从损伤的皮肤、胃肠粘膜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组织及脏器发生出血性浸润、坏死和高度水肿,形成原发性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致病菌即迅速沿淋巴管及血管向全身扩散,形成败血症和继发性脑膜炎。皮肤炭疽因缺血及毒素的作用,真皮的神经纤维发生变化,故病灶处常无明显的疼痛感。炭疽杆菌的毒素可直接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使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微循环灌注量下降,血液呈高凝状态,出现DIC和感染性休克。
扩展资料
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2001年美国炭疽攻击事件是在美国发生的一起从2001年9月18日开始为期数周的生物恐怖袭击。
炭疽攻击分两波进行。第一批含炭疽病的信件的邮戳是2001年9月18日在新泽西州特伦顿盖的,正好是在九一一袭击事件之后一星期。这批里一共有五封信,寄给位于纽约的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和纽约邮报以及位于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美国媒体公司旗下的国家寻问者。第一名感染炭疽病逝世的是罗伯特·斯蒂文斯,他为美国媒体公司的一份叫做《太阳报》的小型报工作。只有寄给纽约邮报和全国广播公司新闻的信真的被发现。其它三封信的存在是因为在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媒体公司有人受感染而推测到的。
三个星期后另外两封含炭疽杆菌的信也从特伦顿发出,它们的邮戳日期是10月9日。这两封信是寄给两名民主党参议员的:南达科他州的帕特里克·莱希和佛蒙特州的汤姆·达施勒。当时达施勒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莱希是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10月15日一名助手打开了达施勒的信。政府邮政机构被关闭。11月16日在一个被扣押的邮袋里发现了还未打开的寄给莱希的信。这封信由于邮政编码被读错被误传到了弗吉尼亚州政府机关邮政部。一名那里的邮政职员戴维·霍斯吸入了炭疽病原。
第二批信里的病原比第一批的更危险,它们含有约一克高纯度的几乎完全由孢子组成的干燥粉末,2002年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教授和分子生物学家巴巴拉·罗森堡在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称这些粉末为“武器化”的或“武器级”的。但是2006年《华盛顿邮报》报道说联邦调查局不再把其中的炭疽病原当做武器化的了。
至少22人表现出炭疽病现象,其中11人患的是尤其危险的吸入型。五人死亡,其中两人的感染途径不明,一名是一个在纽约工作、住在布朗克斯的越南移民,另一名是一名94岁的康涅狄格州著名法官的遗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炭疽杆菌
一种疫苗可以潜在地抵御两种最大的生物恐怖主义威胁——鼠疫和炭疽,一项早期研究表明。
研究人员在小鼠、大鼠和兔子身上测试了一种新的“双价”炭疽鼠疫疫苗,这些小鼠、大鼠和兔子后来同时暴露在鼠疫和炭疽中时间。他们发现,这种疫苗对这两种典型的致命疾病都提供了100%的保护。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第一个概念性的证据数据,证明二价炭疽-鼠疫疫苗在生物错误攻击的情况下可能保护疫苗,”使用武器化炭疽或鼠疫细菌,研究人员在6月26日出版的《免疫学前沿》杂志上写道因此,作为国家应对生物恐怖主义威胁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这种二价疫苗是一种很好的储备疫苗,”他们说。
然而,研究人员说,还需要对人类进行额外的研究,以确定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7毁灭性传染病]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炭疽病和鼠疫都被认为是潜在的用于生物攻击的药物,在生物攻击中,微生物被故意释放以致病或杀人。此外,炭疽和鼠疫都是致命的,通常在3到6天内造成快速死亡,除非受害者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接受抗生素,研究显示,
“故意释放这些生物体作为生物武器可能导致大量死亡、公众恐慌和社会混乱,研究人员说:
对付这种攻击的最好方法是在攻击前给人们接种疫苗,他们说。疫苗也可以在攻击后给予,以尽量减少进一步的伤亡和减少未来攻击的伤害。
然而,在美国,没有一种针对炭疽或鼠疫的疫苗被批准用于普通人群。(有一种炭疽疫苗只推荐给那些暴露于炭疽病风险增加的人,包括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军事人员。)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含有三种蛋白质的疫苗——两种来自鼠疫菌,一种来自炭疽菌。这三种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单一的大蛋白质。研究人员的想法是,人体可以建立对这些蛋白质的免疫力,当暴露于这些蛋白质时,可以对它们发起成功的攻击。
研究人员用它们的疫苗免疫了8只小鼠,23天后,通过注射将这些小鼠暴露于炭疽病中,和肺鼠疫(最严重的鼠疫形式,可以通过空气传播)通过鼻喷雾剂。另一组对照鼠暴露但未接种。
接受疫苗的所有小鼠均存活,而未接种疫苗的所有小鼠均在暴露于两种细菌后两天内死亡,研究发现。
大鼠实验结果相似,由于所有接种过疫苗的大鼠都能在鼠疫和炭疽感染下存活下来,所有未接种过疫苗的动物都会死于这种疾病,研究人员还用兔子测试了他们的疫苗,因为兔子是一种更好的动物模型,可以用可吸入的“雾化”炭疽进行实验。接种疫苗的10只兔子均在炭疽气溶胶中存活,而未接种疫苗的所有兔子均在炭疽暴露后2-4天内死亡。
这项研究首次表明疫苗能完全保护动物免受炭疽和鼠疫的同时暴露,研究人员说,
如果新疫苗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成功,它“可以简化储存炭疽和鼠疫生物防御疫苗的工作,
炭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这种细菌可以在牛、羊、骆驼和羚羊等多种反刍动物体内找到。炭疽热杆菌的特点是可以形成孢子结构,这种保护性的孢囊可以使这种细菌具备在自然界长期生存的能力。炭疽原是食草动物的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细菌就是炭疽芽孢杆菌,它就存在于土壤里。食草动物如牛羊等,进食时口鼻离地面很近,而且常常连根拔起来。这样很容易把土壤中细菌的芽孢吸入呼吸道,造成全身性的感染。对食草动物来说,这种疾病通常是致命的。不仅牛羊等家畜会感染这种疾病,它对许多野生动物也是可怕的灾难。在非洲的河马、加拿大的北美野牛和美国得克萨斯的鹿群中,都有过炭疽的严重流行,死亡惨重。炭疽对人类虽然不像对食草动物那样危险,但也能引起严重的疾病。人不吃草,也很少把口鼻贴近地面,因而,人主要通过与动物接触或吃动物的肉感染炭疽。炭疽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皮肤接触、吸入和食用。皮肤性炭疽热是这种细菌感染中的最常见形式,与吸入性炭疽热相比危险要小得多;经常与牲畜接触的人,如牧民、兽医和加工皮毛的工人,常患皮肤炭疽。那是一种不痛的溃疡,但非常难以治愈。如果吃了患了炭疽牲畜的肉(炭疽芽孢杆菌可不是煮熟了就能杀死),会患肠炭疽,就严重得多。而且,不管哪一种类型的炭疽,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都会发展成败血症炭疽或肺炭疽,很容易引起死亡,还有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感染炭疽热病毒后,潜伏阶段可以持续数小时甚至几十天,呼吸道炭疽热感染如不在潜伏期内治疗则非常危险,症状主要表现为流感症状,如持续高烧、不断咳嗽、体虚无力、胸口疼痛等。随后,病毒很快就会发作,肺部功能受到破坏,严重缺氧,患者可能会突然休克,脑部也有可能感染病毒,最终不治身亡。炭疽的高发区主要在牧区,多见于农牧民、屠宰、皮毛加工、兽医及实验室人员。此外,炭疽可分几种类型。其中皮肤炭疽最多见,"炭疽"一名即来自皮肤炭疽的黑痂。传染途径是人的皮肤粘膜破损后接触了病畜、病死牲畜的皮毛,污染了炭疽杆菌的物品,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颜面、颈、肩、肢体等暴露部分的皮肤为病菌侵入,皮肤出血性浸润、坏死、水肿、溃疡,以后形成典型的黑痂,皮肤炭疽经治疗后多可恢复;肺炭疽的传播方式是吸进带炭疽杆菌的灰尘。肺炭疽发病急,表现寒战、高热、咳嗽、咯血痰,常伴发败血症;吃了污染炭疽杆菌又未煮熟的肉类,喝了污染的乳类、水就会患肠炭疽。肠炭疽的表现像急性胃肠炎或急腹症。炭疽细菌非常容易培养:掘起一点泥土,放在水里煮一会儿,接种在加了一点血液的培养基上就行;而且非常危险,只要随便一喷洒,就能造成牲畜和人类大批死亡。炭疽病的的确确非常可怕,但是并非无药可治,如果治疗及时,感染者不会有生命危险。自发现炭疽的病源是炭疽杆菌后,已经研究出无毒炭疽芽孢疫苗,用于预防。磺胺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这种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既可预防又可治疗。目前在对炭疽的治疗药品中,青霉素疗效很好,重症者加用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预防措施是加强对牲畜、畜牧业、皮毛业、屠宰业的管理。病人应隔离到完全恢复;其用具、分泌物、排泄物也应进行消毒。不过,虽然炭疽可以治疗,但炭疽的高死亡率还是令人胆寒,除了皮肤炭疽,其他炭疽的死亡率都在90%以上。炭疽病是怎样传染的?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称,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军事打击的同时,国内却出现了炭疽热病的恐慌。佛罗里达州、内华达州、纽约和华盛顿都发现了用邮递方式传播炭疽病菌的案例。炭疽究竟是一种通过什么方式传染的病菌呢?它的流行病学表现是什么?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饮食等几种方式感染,它的流行病学主要表现有:(一)传染源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二)传播途径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皮肤感染的途径是通过皮肤的裂口或擦伤,最初症状好像是蚊子咬的包,有痒的感觉,随后发展成不痛不痒的溃疡,中间是黑色的。呼吸感染的炭疽病最初的症状类似感冒,患者不久会感觉呼吸困难,佛罗里达州发现的第一例炭疽患者就是呼吸感染,最后死亡。饮食感染是因为吃了感染病菌的肉类,症状包括恶心、缺少食欲、呕吐发烧,肚子疼,以及吐血等等。(三)易感者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病后免疫力持久与否尚无定论,有再感染的例子。全年均有发病,7~9月为高峰。吸入型多见于冬春季。得了炭疽病后病人的症状?潜伏期1~5日,最短仅12小时,最长12日。临床可分以下五型。(一)皮肤炭疽 最为多见,约占95%,可分炭疽痈和恶性水肿两型。炭炭疽多见于面、颈、肩、手和脚等裸露部位皮肤,初为丘疹或斑疹,第2日顶部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液体,周围组织硬而肿,第3~4日中心区呈现出血性坏死,稍下陷,周围有成群小水疱,水肿区继续扩大。第5~7日水疱坏死破裂成浅小溃疡,血样分泌物结成黑色似炭块的干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为炭疽痈。周围组织有非凹陷性水肿。黑痂坏死区的直径大小不等,自1~2cm至5~6cm,水肿区直径可达5~20cm,坚实、疼痛不著、溃疡不化脓等为其特点。继之水肿渐退,黑痂在1~2周内脱落,再过1~2周愈合成疤。发病1~2日后出现发热、头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及脾肿大等。少数病例局部无黑痂形成而呈现大块状水肿,累及部位大多为组织疏松的眼睑、颈、大腿等,患处肿胀透明而坚韧,扩展迅速,可致大片坏死。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若治疗贻误,可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如病原菌进入血液,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二)肺炭疽 大多为原发性,由吸入炭疽杆菌芽胞所致,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多急骤,但一般先有2~4日的感冒样症状,且在缓解后再突然起病,呈双相型。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气急、呼吸困难、喘鸣、紫绀、血样痰、胸痛等,有时在颈、胸部出现皮下水肿。肺部仅闻及散在的细湿罗音,或有脑膜炎体征,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常不成比例。患者病情大多危重,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偶也可继发脑膜炎。若不及时诊断与抢救,则常在急性症状出现后24~48小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三)肠炭疽 临床症状不一,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潜伏期12~18小时,同食者可同时或相继出现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多于数日内迅速康复。后者起病急骤,有严重毒血症症状、持续性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等,腹部有压痛或呈腹膜炎征象,若不及时治疗,常并发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而于起病后3~4日内死亡。(四)脑膜型炭疽 大多继发于伴有败血症的各型炭疽,原发性偶见。临床症状有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明显脑膜刺激征。病情凶险,发展特别迅速,患者可于起病2~4日内死亡。脑脊液大多呈血性。(五)败血型炭疽 多继发于肺炭疽或肠炭疽,由皮肤炭疽引起者较少。可伴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DIC等。怎样预防炭疽病?中国日报网站消息:美国著名的反生化恐怖主义专家阿利比克10月16日表示,席卷美国的炭疽热恐慌已经令许多美国人不敢打开信件,其实人们完全不必如此害怕,因为他们可以在打开信件前用蒸汽熨斗杀死病菌。他还说:而且一定要保证有蒸汽,因为炭疽热孢子可以在干热的环境下生存。炭疽病菌没有传染性,不会由一个人传染给其它人,所以更容易控制和调查感染源。首先是注意可疑的包裹和信件,其次就是要多洗手,跟预防其它病菌没有什么两样。蒸汽熨斗熨烫信笺就可以了,真的是这样吗?医学上炭疽病的预防主要对炭疽病传播的三个条件切断进行预防:(一)管理传染源 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或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相隔5日)为止。严格隔离病畜,不用其乳类。死畜严禁剥皮或煮食,应焚毁或加大量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m以下。(二)切断传播途径 必要时封锁疫区。对病人的衣服、用具、废敷料、分泌物、排泄物等分别采取煮沸、漂白粉、环氧乙烷、过氧乙酸、高压蒸气等消毒灭菌措施。用Ascoli沉淀试验检验皮毛、骨粉等样品,对染菌及可疑染菌者应予严格消毒。畜产品加工厂须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设施,工作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三)保护易感者1.加强卫生宣教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受伤,如有皮肤破损,立即涂搽3%~5%碘酒,以免感染。2.健畜和病畜宜分开放牧,对接触病畜的畜群进行减毒活疫苗接种。3.对从事畜牧业、畜产品收购、加工、屠宰业等工作人员和疫区人群,每年接种炭疽杆菌减毒活菌苗1次。目前采用皮上划痕法,每次用菌苗,滴于上臂外侧皮肤,划一"井"字即可。四联菌苗(炭疽杆菌、土拉杆菌、鼠疫杆菌和布氏杆菌)也已证明有效。国外采用保护性抗原作预防接种,第一年肌注3次,各相隔3周,6个月后接种第4次,继每年加强注射1次,每次均为。密切接触者应留验8日,必要时早期应用青霉素、四环素等,对疑似患者可采取同一措施。炭疽病的治疗得了炭疽病难道就没有办法治疗了吗?当然不是,由于本病的预后视临床类型、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而不同。虽然皮肤炭疽的病死率已降低为1%左右,但位于颈部、面部、并发败血症或属于恶性水肿型的皮肤炭疽预后仍然较差。有些类型如:肠炭疽的急腹症型、肺炭疽、脑膜炎型炭疽、败血症型炭疽等,由于病情发展迅速而又较难及早确诊,病死率可高达90%以上,所以炭疽病的治疗首先应该尽早、及时。主要有下面几点:(一)一般及对症治疗 本病患者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给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皮肤恶性水肿患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日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G的掩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潘生丁等。(二)局部治疗 对皮肤局部病灶除取标本作诊断外,切忌挤压,也不宜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而发生败血症。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涤,敷以四环素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三)病原治疗 以青霉素G为首选。对皮肤炭疽,成人每日160~320万u,分次肌注,疗程7~10日。对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及败血症型炭疽,每日剂量应增至1000万~2000万u,作静脉滴注,并同时合用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疗程需延长至2~3周以上。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采用四环素或氯霉素,每日成人剂量2g,4次分服。强力霉素也有效,成人每日200mg~300mg;环丙沙星500mg,每日2次;红霉素成人每日,疗程同上。抗炭疽血清治疗目前已少用。如有供应,则对毒血症严重患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第1日100ml,第2~3日各30~50ml,应用前需作皮试。安全可靠的炭疽病疫苗即将诞生美国国防部最怕敌人以炭疽杆菌为进攻的武器,其很多部队反对使用现有的炭疽病疫苗,理由是担心其毒性过大。于是,美国军方传染病医学研究所便积极行动起来,希望找到更为安全可靠的新办法来抵御这种生物武器。在该机构及其新伙伴—刚成立的EluSys治疗学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一种根本的解决方案有望很快问世。目前这两家研究所正在对一种称为杂聚物(hetrepolymer)的合成蛋白质注射剂进行研究,以确定它是否能清除血液中的炭疽杆菌。研究业已表明,这种蛋白质注射剂可消灭血流内其它4类不同的重要病原体,如登革热病毒、大肠杆菌以及导致重症肌无力和狼疮的自身抗体。事实上,研究人员在用药不足两个小时内便获得了如此显著的效力,被美国政府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誉为“惊人的业绩”。这一技术是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的生物化学家罗恩·泰勒的研究成果,其原理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杂聚物的作用有如双面胶布,使特定病原体附着于红细胞,随即运送到肝脏并在此遭到歼灭。从理论上讲,该制剂可有效对付包括化学毒素乃至扩散的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病原体。那么杂聚物能否清除体内的炭疽杆菌芽孢呢?预计今年开始的用猴子实施的试验可得出结论,关于治疗人类狼疮的研究也将同时进行。负责主持这一合作研究项目的科尔·阿瑟·弗里德兰德说,他们还不指望单靠杂聚物技术创造奇迹。抗菌素或其它药物的应用恐怕也将是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把蛋白合成制剂—杂聚物注射入血液,也许是消灭体内病原体的一种新方法。此类蛋白质使病原体与红细胞结合。当这些细胞经肝脏循环时,病原体就会被消灭。恐怖主义为什么要选择炭疽杆菌作为生物武器?1.杀伤力大生命力强一小瓶炭疽毒液针剂就可以使三百万人中毒死亡。传统的防御手段无法阻止美国境外的来历不明的仇恨集团的恐怖行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国家安全研究部主任理查德·贝茨曾经撰文说,生物武器比核武器和化学武器更令人担忧:生物武器不同于后两者,它既有最大限度的破坏力也很容易获得。一份由(美国政府)科技评价办公室1993年完成的研究报告表明:一架飞机所运载的100公斤炭疽疫苗——一种出于休眠状态的芽孢杆菌可在人体体内迅速繁殖——可以烟雾的形式出现在华盛顿特区宁静的夜空,产生出毒素并使中毒者迅速发生大出血,最后可以夺去100万至300万条人命。这相当于一架飞机运载1000公斤沙林毒气所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的300倍。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1998年曾在电视上讲解炭疽热的威胁,科恩手拿一袋千克重的白糖说,要袭击一个大城市,需要同等重量的炭疽热病菌即可。·问1:炭疽热的形态是怎样的?回答:在大自然中,炭疽热以孢子的形态存在于土壤之中,在实验室中,科学家通常在液体环境下培养炭疽热杆菌。炭疽热杆菌可以以液态或固态的形态存在。科学家说,如果将液体的炭疽热杆菌喷洒在空气中会形成细微的薄雾,这是它作为生化武器的主要形态。如果将炭疽热孢子烘干后,可以将其同其它粉状物混合在一起。粉状物可以飘浮在空气中,但如果人类没有吸入这种含有病菌孢子的粉末就不会被感染。·问2:人类是怎样感染炭疽热的?回答:人类感染炭疽热主要有三种途径,而且都有可能是致命的。第一种是食用被污染的肉食,也称为肠道性炭疽热。此类感染在美国很少见,死亡率为25-60%。第二种是擦伤或割伤的皮肤接触了病菌源,会引起皮肤性炭疽热。此类炭疽热最容易治疗,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也有20%。最后一种是呼吸性炭疽热,人类因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热杆菌孢子而感染。这种感染的后果非常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死亡率将高达90%。这种形式最有可能被用于生化恐怖袭击。·问3:如何识别他人是否感染了呼吸性炭疽热?回答:炭疽热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0天,也有可能在7至10天内显现症状。被感染者会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然后病情会突然恶化,病人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出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生。·问4:炭疽热能够通过邮件传播吗?回答:是的。炭疽热杆菌孢子可以被混合在粉状物体中,然后被放入信封,邮寄出去。这并不是一种高效的传播方式,但的确存在。如果当收信人打开信封的时候,不小心吸入粉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注意,如果混合物仍乖乖地呆在信封中,没有被人体吸入,炭疽热孢子就很难作怪。·问6:为什么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死于炭疽热,但他的两名也感染炭疽热的同事却没太大的问题?回答:因为这两个人感染的程度要轻得多,只要服用一些抗生素就可以杀死体内的病菌。据科学家称,一个炭疽热杆菌孢子或少量的接触并不至于导致疾病,大约2500至万个孢子才能致病。问8:哪种抗生素会对炭疽热发生作用?回答:大多数种类的炭疽热都对青霉素非常敏感,但由于炭疽热杆菌会对青霉素产生抗药性,医生们经常会使用强力霉素或环丙沙星杀灭感染者体内的病菌。·问9:如何检测在空气循环系统中是否有炭疽热病菌?回答:首先要从人体、动物身体,或其他东西,如键盘、通风系统或电话的表面提取样本。然后将采集来的样本放入培养皿中进行培养,等细菌成长后再辨别其种类,或者复制细菌的DNA以进行辨别。美国军方拥有更先进的检测设备,可以在几小时确定微生物的种类。请注意:这种菌的生命力极强,几乎永不死亡恐怖主义者看中这种细菌,还因为它几乎是一种永不死亡的细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过这样一件事情。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批军马患了炭疽,被封闭在一间窑洞里面。由于战争,也由于后来的许多变故,村里的老人都不在了。没有人知道那里曾经有过一孔窑洞,更不知道那里曾埋葬过患病的军马。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个窑洞被挖开。战马当然早成了枯骨,可扬起的灰尘却感染了挖土的民工,在村子里引起了流行,死了十几个人。这仅仅是40余年,炭疽还能活得长得多。在英国有一个警察博物馆。1997年,博物馆进行维修的时候,在清理出来的杂物中发现了一支小玻璃管。人们惊异地发现,这一被遗忘的东西,竟然是在1918年缴获自一名德国间谍。他们把这支玻璃管送到专业机构鉴定,发现是炭疽芽孢杆菌,不仅仍然活着,而仍然具有致病能力。过去在军队里,规定枪杀患传染病的马匹。然而,正是在流出的血液里,含有大量的炭疽芽孢杆菌,会造成更多的马匹感染;许多地方把患了炭疽的尸体深埋地下,这等于把炭疽永久性保存下来。在英国,一个人买下一块土地。这里曾经是一家屠宰场,曾经受到炭疽的污染。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这个人把荒废的土地犁了一遍,谁知这样一来,周围不断有牲畜发生炭疽。卫生局进行了检查,发现就是因为他把原来土层深处的炭疽芽孢杆菌翻了上来。这块土地再次荒废,卫生局勒令他清除污染。这个人想尽了一切消毒的办法,可不管他怎么做,每次检查总是可以查出炭疽芽孢杆菌。他在这块地周围筑起篱笆,邻人的牛羊还是发病;他把整块土地都打上水泥地面,可在水泥的外围还是查得出这种细菌。·问5:炭疽热传播的方式还有哪些?回答:炭疽热孢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在适当的天气以及风力条件下,如果有人驾驶飞机抛洒炭疽热孢子,可以制造出无色、无味,人眼无法识别的云雾。人们不可能察觉到空气中漂浮着炭疽热孢子,除非有人感觉不适,到医院检查,没有人会想到他们已经成了生化袭击的受害人。问7:炭疽热会不会交互传染?回答:炭疽热不会通过空气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就是说,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炭疽特别是其孢子的存活时间是不同的,在适宜温度及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可生存90年。却被所以要视你所说的空气的条件而言:炭疽杆菌繁殖体于56℃2小时、75℃1分钟即可被杀灭。常用浓度的消毒剂也能迅速杀灭。所以蒸汽熨斗是可以杀灭炭疽杆菌的,但是对于炭疽杆菌形成的芽胞的抵抗力极强,须经直接日光曝晒100小时、煮沸40分钟、140℃热3小时、110℃高压蒸气60分钟、以及浸泡于10%福尔马林液15分钟、新配石炭酸溶液(5%)和20%漂白粉溶液数日以上,才能将芽胞杀灭。
Ca处理对鲜切芒果品质的影响"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懂得是HAC
黄瓜得了黄色的病咋样治?
大棚种植黄瓜,叶片侵染细菌性角斑病和靶斑病,什么原因造成的?
目前黄瓜叶片上常见的叶斑有两种,一种是多角形,在叶背面可以看到很多的黑霉,这种叫霜霉病。还有一种病斑是近圆形,在雨水多的时候,往往破裂,这种是炭疽病。 黄瓜霜霉病 - 导致叶子有黄斑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于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该病症状的表现与品种抗病性有关,感病品种如密刺类呈典型症状,病斑大,易连结成大块黄斑后迅速干枯;抗病品种如津研、津杂类叶色深绿型系列,病斑小,褪绿斑持续时间长,在叶面形成圆形或多角形黄褐色斑,扩展速度慢,病斑背面霉稀疏或很少,一般较前者迟落架7-12天。黄瓜炭疽病 - 导致叶子有黄斑黄瓜炭疽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直径4---18毫米,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炭疽病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黄瓜、西瓜、甜瓜和冬瓜,尤以保护地黄瓜受害最重。西瓜在贮运期继续被为害,造成西瓜腐烂。炭疽病为害不同瓜类所产生的症状不同。黄瓜幼苗受害,子叶边缘生黄褐色半圆形斑点。茎蔓基部缢缩,变褐折倒。成株期叶片上生黄褐色、圆形、背面水渍状斑点,后扩大,中央色浅,外围有一圈黄晕。后期病斑上具小黑点及橙红色胶质物,高湿时,叶背呈水渍状。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焦。叶柄、蔓和瓜条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黄褐色,后期表皮开裂。病害流行期常造成死株,使提早拉秧。
发病规律:黄瓜炭疽病菌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里或田间越冬,也可在种子、保护地棚架上越冬。条件适宜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水滴和地面流水传播。在适温(24℃)、高湿(相对湿度87%以上)条件下病菌的潜育期只有3天,湿度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相对温度在54%以下,抑制病害发生。此外,连作、温棚浇水过大、通风透气不良、植株生长瘦弱、管理粗放均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实行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津研4号、中农5号、中农1101等。
②种子消毒。种子用55℃温水(恒温)浸种15分钟后即投冷水冷却,催芽播种。
③农业防治。苗床及温棚消毒,温棚架材用10%石灰水喷洒消毒,苗床用土壤消毒散2号6克/米2加细干土15千克拌匀,育苗时上盖下垫;施足腐熟的有机底肥;实行与瓜类蔬菜轮作2~3年;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残体于田外深埋;定期追肥,每隔10~15天追1次。
④生态防治。同黄瓜霜霉病。
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异菌·福(原名: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在施药前一定要摘除病叶、拔除重病株于田外销毁。一般隔6~8天喷1次,连续(交替用药)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