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怎么写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范文我没有,不过我有点材料,看看你能不能用到. 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 (一)周边概况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旧中国在长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国弱民贫。从元末明初起,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发
论文格式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写作思路:通过对军事理论,你一定有自己的感悟,把这些感悟写下来即可。
学习军事理论,就大的方面来说,是让我们以一种居安思危的心态来认识国防,汲取各种军事理论的精华,放眼世界,立足当今。对个人而言,学习《军事理论》能加强我们的修养,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胸怀。
因而,我深刻的感受到在高校开展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它既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对于军事理论教学对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意义我想有以下四点:
(一)增强国防意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端正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是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一个大学生,应该建立了积极的爱国精神,正确的爱国态度,科学的报国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拓宽视野眼界。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当今前沿科技的发展,在军事上各种武器的应用,各种先进的战略系统应用,各种战术策略的实施。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了军队建设的各方面问题,步兵的基本军事技能,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贡献。这些知识极大的拓宽了我的眼界,丰富和健全了我的知识结构,使我进一步适应当今社会大发展。
(四)培养精神品质。在军事理论教学中,无数英雄人物感动着我,在他们身上都印证了一种坚韧的品质,正如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而这种品质是成就人生,取得事业辉煌和美满家庭的重要品质,是适应社会积极人生的宝贵品质。
军事理论的论文怎么写如下:
《浅析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军事理论教学应承担起主导性的作用。
本文从民族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等概念的诠释入手,论述了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并阐明了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一、民族精神概述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阐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正确思想,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力和推动力的一种精神力量。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首先,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培育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抵御外族侵略、谋求民族解放、甘愿自我牺牲的优秀品格。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支撑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目标。
这些优秀的民族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格局动荡中,某些国家对于我国的领土主权一再侵犯,此时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被列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内容中。
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和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去看待西方文化渗透对于我国的冲击,激发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共同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
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并且以此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其次,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健全品格。
团结统一体现了中华民的凝聚力,各民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中大学生都一定要与各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并且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
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牢固纽带。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一向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作为中国后备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将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入到维护世界和平的队伍中,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破坏世界和平,时刻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身的力量。
大学生只有时刻牢记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和探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当今激烈国际竞争中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
1、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
2011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军事理论》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2、军事理论教学巩固和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历史认知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们。”要让大学生拥有牢固的民族精神意识,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有高度的认知。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五节中国国防历史,深刻阐述了中国国防的历史发展,透过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国防观念淡薄,必将危及国家的生存,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
武器装备落后是国防虚弱的表现,必须加强信息化军队的建设;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的思想之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
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军事理论教材第三章《战略环境》,系统阐述了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战略形势,指明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安全形势。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系统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种类、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强化了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积极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革命。第五章《信息化战争》,崭新的战争形态拓宽了战争思维,因此,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
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4、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辩证统一
首先,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可促进军事理论教学。民族精神是国民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面对现在这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周边的安全情况,更需要我们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精神,从而重视爱国精神,强化国家主权意识。
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教学同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其次,军事理论教学,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只有拥有强大无比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在全球舞台上,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激烈竞争中,挺起胸来,抬起头来。
国家的自尊自信意识是推动人民维护国格的强大力量,也是促成国防观念形成和增强的内在动力。
三、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1、正确导向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正确导向,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问题时要入木三分,客观全面地反应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保证学生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我们的成就,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特别是潜在的各种矛盾,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夸大我们的优势,在成绩面前自我陶醉,这样会造成学生盲目乐观!妄自尊大缺乏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片面地强调我们的劣势,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悲观情绪。特别是对一些网络言论,
比如网络上说:美国,想打谁就打谁,英国,美国打谁就跟着打谁,俄罗斯,谁打我我就打谁,日本,谁打我我就要美国打谁,朝鲜,美国打我我就打韩国,中国,谁打我我就骂谁。
对这样一些网络言论,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能人云亦云,无原则附和。
2、居安思危原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训也是军事理论教材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即使我们身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也要想到潜藏的危险。随着国家新安全观的确立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内容也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关键所在,“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但是和平与发展两在主题却仍面临重大打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仍有亿万人民处于贫困状态。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平静过,局部地区军事安全关系紧张,地区冲突不断,军备竞赛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由来已久等等这些不安定因素一直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国防兴衰史,学生就能体会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及潜在威胁,学生就能增强其忧患意识;掌握了未来战争的焦点、战争形态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生就能自觉地将忧患意识转化成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强奋进的巨大动力。把忧患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奋进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关注国防、心系国防、振兴国防的队伍中来,这正是国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民族情感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要注重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华民族命运的对比,着重突出宣传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航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
4、核心价值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必须体现这一原则,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着社会的整体风气,
因此大学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提高大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把握社会主流思想,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对人生价值作出正确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团结大众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明是非而辨善恶,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力量。
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学生的正能量得到发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体现道德规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实践者。
来源:知乎
论文怎么写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范文我没有,不过我有点材料,看看你能不能用到. 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 (一)周边概况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旧中国在长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国弱民贫。从元末明初起,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发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写作思路:写军事方面,写国防方面。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如下:
在国际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军训工作,将大学生军训作为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
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防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和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不同阶段之中,在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之内。
在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国防的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产生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人类历史上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以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近几年来,美国战争大片开始冲击我们的视野,不仅宏大的战斗场面吸引我们的眼球,其崭新的战争理念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20xx年伊拉克战争开始后,美军围绕“斩首行动”实行联合作战,其综合集成、一体化作战模式让我们耳目一新。
无论是虚幻的战争大片还是真实的伊拉克战争,显然这种作战模式跟我们意识中那些战争模式不一样。这就是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萌发于1980~19xx年美国提出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直到19xx年的海湾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比如卫星、GPS等,开始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信息化战争初露端倪。这场战争可以被看作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打赢高科技战争,并提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就是说,我军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
军事理论的论文怎么写如下:
《浅析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军事理论教学应承担起主导性的作用。
本文从民族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等概念的诠释入手,论述了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并阐明了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一、民族精神概述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阐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正确思想,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力和推动力的一种精神力量。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首先,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培育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抵御外族侵略、谋求民族解放、甘愿自我牺牲的优秀品格。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支撑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目标。
这些优秀的民族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格局动荡中,某些国家对于我国的领土主权一再侵犯,此时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被列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内容中。
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和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去看待西方文化渗透对于我国的冲击,激发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共同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
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并且以此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其次,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健全品格。
团结统一体现了中华民的凝聚力,各民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中大学生都一定要与各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并且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
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牢固纽带。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一向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作为中国后备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将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入到维护世界和平的队伍中,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破坏世界和平,时刻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身的力量。
大学生只有时刻牢记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和探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当今激烈国际竞争中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
1、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
2011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军事理论》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2、军事理论教学巩固和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历史认知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们。”要让大学生拥有牢固的民族精神意识,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有高度的认知。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五节中国国防历史,深刻阐述了中国国防的历史发展,透过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国防观念淡薄,必将危及国家的生存,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
武器装备落后是国防虚弱的表现,必须加强信息化军队的建设;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的思想之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
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军事理论教材第三章《战略环境》,系统阐述了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战略形势,指明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安全形势。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系统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种类、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强化了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积极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革命。第五章《信息化战争》,崭新的战争形态拓宽了战争思维,因此,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
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4、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辩证统一
首先,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可促进军事理论教学。民族精神是国民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面对现在这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周边的安全情况,更需要我们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精神,从而重视爱国精神,强化国家主权意识。
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教学同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其次,军事理论教学,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只有拥有强大无比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在全球舞台上,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激烈竞争中,挺起胸来,抬起头来。
国家的自尊自信意识是推动人民维护国格的强大力量,也是促成国防观念形成和增强的内在动力。
三、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1、正确导向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正确导向,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问题时要入木三分,客观全面地反应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保证学生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我们的成就,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特别是潜在的各种矛盾,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夸大我们的优势,在成绩面前自我陶醉,这样会造成学生盲目乐观!妄自尊大缺乏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片面地强调我们的劣势,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悲观情绪。特别是对一些网络言论,
比如网络上说:美国,想打谁就打谁,英国,美国打谁就跟着打谁,俄罗斯,谁打我我就打谁,日本,谁打我我就要美国打谁,朝鲜,美国打我我就打韩国,中国,谁打我我就骂谁。
对这样一些网络言论,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能人云亦云,无原则附和。
2、居安思危原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训也是军事理论教材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即使我们身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也要想到潜藏的危险。随着国家新安全观的确立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内容也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关键所在,“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但是和平与发展两在主题却仍面临重大打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仍有亿万人民处于贫困状态。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平静过,局部地区军事安全关系紧张,地区冲突不断,军备竞赛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由来已久等等这些不安定因素一直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国防兴衰史,学生就能体会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及潜在威胁,学生就能增强其忧患意识;掌握了未来战争的焦点、战争形态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生就能自觉地将忧患意识转化成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强奋进的巨大动力。把忧患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奋进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关注国防、心系国防、振兴国防的队伍中来,这正是国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民族情感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要注重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华民族命运的对比,着重突出宣传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航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
4、核心价值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必须体现这一原则,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着社会的整体风气,
因此大学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提高大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把握社会主流思想,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对人生价值作出正确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团结大众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明是非而辨善恶,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力量。
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学生的正能量得到发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体现道德规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实践者。
来源:知乎
论文怎么写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范文我没有,不过我有点材料,看看你能不能用到. 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和海洋国土观念 (一)周边概况 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旧中国在长期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下,国弱民贫。从元末明初起,帝国主义先后对我国发
写作思路: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目前本国的国情出发进行阐述,首先要写明论点,接着证明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中心要明确。
正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的培养目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其主要目标。国防教育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我国军工企业长期处于计划经济运营体制之下,无论是资金来源、项目立项与审批验收都具有极强的政府与军方色彩,加之军事工业较民用工业在社会声誉、技术先进性水平上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很多军工企业对“军转民”、“民转军”所带来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以防止泄露军事机密为借口,对法律框架内允许的军事技术禁止向民用机构输出,也无视民用机构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化运作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在主观上缺乏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意识。
在长期军民科技研发体系相互隔离的各自发展进程中,因信息不对称原因导致重复研发现象非常普遍,同一项技术在不同的领域中被开发出来,只是在技术标准上有所差异。在融合之后,当军方与民用商业机构同时认识到重复研发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就会形成“比较--筛选--摒弃”的合作模式,即通过比较同一类型技术的可靠性、发展潜力后,筛选出所有创新主体认为最佳的技术设计方案。
这一过程中,由于军方研发机构能够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土地及其他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上其拥有更强势的主导能力,民营机构往往只能成为跟随者,既不愿意对已有方案提出挑战,更有着“不愿意进行创新投入,直接‘搭便车’”的内在动机。
我国目前国防科技工业支出的主要资金来源已经实现了开放式金融、银行金融、资产证券化,以PPP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合作体系也已经建立,但是对国家财政的依赖于非公有资本融入度仍然很低。在正规金融上,银行普遍向军民合作创业企业提供贷款还是基于信用与抵押贷款,在资本市场融资上也是主要靠单一的股票形式筹资。
写作思路及要点:首先写对军事理论课本里内容的阐述,再谈自己的感悟。
正文:
军事发展对当代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军事发展成为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军事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军事更是飞速发展,军事力量跃居世界前列。
国防涉及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大事。中国式社会主义国家,其国防的性质集中体现为自主性、防御性和人民性。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本质是国家一系列国家防务活动。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对国家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的重要性,军事发展是加强国防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也是必要手段,为军事发展提供物质和人才的条件。
军事的发展在于国防科技的发展,国防科技与军事和国防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
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已经把繁荣中国的大旗扛在肩上,把祖国的重托扛在肩上,把未来的希望扛在肩上,我们坚挺的脊梁足以让革命先辈欣慰安然!我们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课的目的,就是学习国防军队知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时刻对国内外的敌对势力保持警惕。
在大学的四年,我想这门特殊的课程为我的生命上了一层绿色,不仅是绿色的军装,也是一颗感恩的心,它提醒着我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更应关注天下大事,更应心系祖国安危;
让我感谢那些能让我平静的坐在教室学习的保卫国家安全的战士,让我感谢那些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人,我也应感谢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的人。
军事理论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使我们改变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概念。之于知识结构的改变,通过对中国近代国防历史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就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就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落后,中国在近代领土被宰割,人民被屠杀,财富被掠夺,民族尊严被肆意践踏.中国人民经过无数次的探索、挫折、失败,最后才找到了社会主义这条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正确道路,从而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才使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通过对这些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适合国家社会的制度才能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而这些历史的学习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是对祖国的无比深厚的感情和保卫祖国的英勇精神,而且更表现为是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为祖国的前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进步而奋斗的精神。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会使任何国家都不敢侵略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与热爱社会主义就是完全一致的。在今天的中国,热爱祖国就必须热爱社会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必然的选择。我认为,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对于知识结构的改变也就体现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的增强,以及热爱祖国的强烈思想到深层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综合素质的提高则集中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中。90后的我们,在家里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爱的浇灌下长大,没吃过苦,没受过累,很少有机会过这种集体生活,所以免,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重.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集体主义价值观。而人民军队就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化身,集体主义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的思想。所以,如果没有集体主义,就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人民军队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抗灾抢险的时候,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人民军队总是会冲在最前面,为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人民军队所体现出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力。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以调动人们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是,我们仍然要坚持和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我们社会中的主导地位,以维护我们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因而要求我们全体人民都应当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都应当自觉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要敢于牺牲个人的利益,要具有一种对国家、人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真正增强自己的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祖国在今后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关于国防意识,不可否认,二十一世纪国家之间的较量是以综合国力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先导。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国家竞争白热化的时候,极端的较量形式就会出现。这个极端的较量形式就是战争.当今的中国,安全隐患不可谓不多。南沙群岛被东南亚小国强占,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中日东海问题和钓鱼岛争端也日益升级。现在我国的国防形式不容乐观,表面上的歌舞升平实际掩藏着波涛汹涌。大国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进行的国家之间的较量。没有实力就没有外交地位。在世界史上没有见到过任何一个国家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却拥有很高的国际地位。国际地位不是天生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当然,现在的中国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国防建设。但是,这远远不够。国防不仅仅是国家和军队的事情,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情。可以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国防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军事理论这种爱国教育中,我们增强了国防意概念与国防意识。同时,也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增强勇于保卫祖国的国防意识的同时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们不希望战争,但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于我们,我们也要以大无畏的精神敢于面对,为了祖国的主权、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利益,我们也能够走上战场,决不退缩。一个军队要有一种拚搏奋斗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需要有一种为了共同的理想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奋斗精神,需要在全体人民中倡导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积极人生观,这应当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导人生观,是我们所应当具有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军事理论课就是一种爱国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我们改善了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国防概念,也使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爱党爱民,爱社会主义,参与国防,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人人参与国防的国家才是最安全的国家。
军事理论的论文怎么写如下:
《浅析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向前发展的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军事理论教学应承担起主导性的作用。
本文从民族精神、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等概念的诠释入手,论述了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并阐明了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关键词:军事理论教学;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一、民族精神概述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民族凝聚力能够亘古长存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阐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民族精神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正确思想,是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力和推动力的一种精神力量。
2、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首先,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培育内容。
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为抵御外族侵略、谋求民族解放、甘愿自我牺牲的优秀品格。新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支撑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目标。
这些优秀的民族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在当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格局动荡中,某些国家对于我国的领土主权一再侵犯,此时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更应该被列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的内容中。
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维护国家主权的思想和意识,才能使大学生时刻保持理智清晰的头脑去看待西方文化渗透对于我国的冲击,激发广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爱国热情,共同维护国家经济科技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利益,
保障国家的领土完整,并且以此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其次,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健全品格。
团结统一体现了中华民的凝聚力,各民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中大学生都一定要与各民族的同学和睦相处,并且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
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牢牢地印在大学生们的民族意识中,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牢固纽带。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一向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谋求自身的发展,作为中国后备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将这一光荣传统发扬光大,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加入到维护世界和平的队伍中,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破坏世界和平,时刻为世界的和平贡献自身的力量。
大学生只有时刻牢记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和探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当今激烈国际竞争中能够顺利的进行。
二、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
1、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
2011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以国防教育法为依据,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国防教育的核心也是爱国主义,两者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军事理论》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因此,军事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
2、军事理论教学巩固和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历史认知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们。”要让大学生拥有牢固的民族精神意识,就必须要求大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有高度的认知。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五节中国国防历史,深刻阐述了中国国防的历史发展,透过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国防观念淡薄,必将危及国家的生存,必须加强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国防观念;
武器装备落后是国防虚弱的表现,必须加强信息化军队的建设;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必须加强人才培养;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的思想之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3、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
军事理论教学强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成就动机,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爱国主义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民族凝聚力是爱国主义的外在表现,它们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军事理论教材第三章《战略环境》,系统阐述了国际战略环境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战略形势,指明了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和面临的安全形势。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系统介绍了军事高技术种类、军事高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强化了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积极推动了中国特色军事革命。第五章《信息化战争》,崭新的战争形态拓宽了战争思维,因此,从世界范围的军事科技、政治经济、国际局势、意识形态领域日趋激烈的竞争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理性思考,
强化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应对外部挑战和压力的心理准备。
4、军事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辩证统一
首先,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可促进军事理论教学。民族精神是国民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面对现在这个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世界,特别是我国周边的安全情况,更需要我们用战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精神,从而重视爱国精神,强化国家主权意识。
我国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军事理论教学同样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教育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其次,军事理论教学,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要独立,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只有拥有强大无比的民族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在全球舞台上,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激烈竞争中,挺起胸来,抬起头来。
国家的自尊自信意识是推动人民维护国格的强大力量,也是促成国防观念形成和增强的内在动力。
三、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原则
1、正确导向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必须坚持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正确导向,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析问题时要入木三分,客观全面地反应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保证学生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我们的成就,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特别是潜在的各种矛盾,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夸大我们的优势,在成绩面前自我陶醉,这样会造成学生盲目乐观!妄自尊大缺乏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片面地强调我们的劣势,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悲观情绪。特别是对一些网络言论,
比如网络上说:美国,想打谁就打谁,英国,美国打谁就跟着打谁,俄罗斯,谁打我我就打谁,日本,谁打我我就要美国打谁,朝鲜,美国打我我就打韩国,中国,谁打我我就骂谁。
对这样一些网络言论,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不能人云亦云,无原则附和。
2、居安思危原则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是中华民族的古训也是军事理论教材上反复强调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即使我们身处于和平的环境中也要想到潜藏的危险。随着国家新安全观的确立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增强忧患意识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点内容也是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关键所在,“和平与发展”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但是和平与发展两在主题却仍面临重大打挑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因素引发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仍有亿万人民处于贫困状态。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真正平静过,局部地区军事安全关系紧张,地区冲突不断,军备竞赛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由来已久等等这些不安定因素一直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国防兴衰史,学生就能体会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现状与不足,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及潜在威胁,学生就能增强其忧患意识;掌握了未来战争的焦点、战争形态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趋势,
学生就能自觉地将忧患意识转化成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自强奋进的巨大动力。把忧患意识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奋进意识,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关注国防、心系国防、振兴国防的队伍中来,这正是国防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民族情感原则
军事理论教学,要注重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因此,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华民族命运的对比,着重突出宣传我国的国防建设成就,中国武装力量的强大、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航天航空事业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理想信念与情感。
4、核心价值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必须体现这一原则,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着社会的整体风气,
因此大学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引领,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提高大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把握社会主流思想,在精神上和行为上都能够做出正确判断,对人生价值作出正确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团结大众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通过明是非而辨善恶,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为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贡献自身的力量。
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展现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学生的正能量得到发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引领社会风气、体现道德规范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实践者。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