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最蓝的眼睛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最蓝的眼睛论文参考文献

选题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在写语言与文化专题的论文时,应首先结合自己的兴趣参考一下自己院校提供的毕业论文选题,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同时应主动征求导师的意见,导师一般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此外也可咨询以前的毕业生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二步,要结合实际。学生应依据自身的专业水平、 研究能力、写作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当然也应考虑到时间限制、资料是否全面等因素。[5]切忌选取过于专业的内容。有的学生选取美国的外交政策、黑人的音乐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因为内容过于专业,自己对于这些领域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写出来的文章多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很少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应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些“社会文化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如英美国家概况、中西方文化等范围内选题。英语专业语言与文化方向论文参考题目: 1. 美国南方文化管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个案分析 2. 从《麦田的守望者》看反正统文化的源起 3. 试析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传统文化——以《最蓝的眼睛》为例 4.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少数族裔文化元素 5.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女性视角 6. 《老人与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7.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掀起的美国梦 8. 外语课堂教学的中西方语境差异 9. 从构词法看中西方思维模式异同 10. 美国黑人英语的社会文化体现 11. 英语习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支撑 12. 外来语对中国青年的行为方式影响研究 13. 从“门”的发展看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性 14. 黑色幽默效果中的文化因素 15.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 16. 浅析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7. 《看不见的人》中看得见的种族歧视 18.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一览 19. 影响言语交际的中西价值观对比 20. 《红字》中人物名称及其渊源探析 21.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 22.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23. 析含蓄行为模式在言语交际中的误导作用 24. 中西文化差异如何决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5. 南北战争对美国文学创作的趋向性指导 26. 评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非言语交际要素 27. 外化与内化——从文化角度考虑唐诗翻译 28. 小议香港英语中的殖民时期痕迹 29. 中英电影名称体现的不同文化背景 30. 网络时代的造词运动31.美国人的海洋情节 从大白鲸中看

师说题目太旧的不要 写论文带,真的不知道怎么选了,求指教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悲伤的悲剧小说,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皮科拉·布里德洛瓦所受到的虐待和遭遇。皮科拉是一个年轻的美国女孩子,她的母亲早就知道她的这个非常黑的女儿将来长大后不会是一个吸引人的女孩。小说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40年,小说的第一人称是克劳蒂亚·麦克蒂尔,她比皮科拉小两岁,是皮科拉惟一的朋友。在一个白人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作为黑人的皮科拉开始相信:如果自己的皮肤是白色的,那么她的生活就会美好得多,而且她还把蓝色的眼睛视为是一个白人的象征。她眼看着自己的父亲乔利·布里德洛瓦随着梦想的破碎而逐渐变成了一个暴徒,而且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人,父亲也不断地因为其出身而他遭受挫折和羞辱;她的母亲波林则进入了一家清洁而整齐的白人家庭做女仆。在一个春天的下午,当皮科拉的父亲喝完酒回家后,就强暴了皮科拉,那时,家中只有她和她父亲两人。当父亲再次强暴皮科拉之后,她怀孕了。由于身心遭受伤害,皮科拉更加渴望逃避现实,于是她拜访了牧师迈卡·伊莱休·惠特科姆——迈卡在有名的索阿菲德教堂担任牧师,皮科拉请求迈卡给她一双蓝色的眼睛。为了钱,迈卡声称自己可以帮助皮科拉实现她的理想,但条件是,皮科拉必须首先为他执行一个任务。迈卡早就想除掉一只生病的老狗,于是,他给皮科拉一块有毒的肉,让皮科拉拿这块肉去喂那只老狗,并欺皮科拉说,只有这样她才实现自己的愿望。当皮科拉眼看着那只老狗吃了有毒的肉之后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并最终死去后,她吓坏了。这次的惊吓,再加上前面的被强暴事件,这一切地遭遇使得皮科拉变疯了、使得她完全丧失了与现实的接触。皮科拉认为,她的确已经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而且还幻想自己拥有一个亲密的朋友,这个朋友总是不离自己左右,并时分珍视自己,因为自己拥有世界上最蓝的眼睛。

建议选择文学方面的题材比较好些,我就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当时我选择的是西方文化方面,材料比较少。但是如果要想拿到优秀论文建议最好别选文学,这个没有什么新意,而且也许会有许多人选材一样。若是不准备拿优秀论文,文学题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蓝的眼睛的论文研究状况

链接:

《宠儿》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作品。

《宠儿》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宠儿》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作品。

托妮·莫里森《宠儿》(1987),中国文学出版社,潘岳、雷格译 前言 雷格 1989年春天,出于对虚掷光阴的恐惧,而且为作品中叙述文字的敷张扬厉和对话描写的简约生动所吸引,潘岳和我开始尝试合作翻译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刚刚获普利策奖的长篇小说《宠儿》。起初对出版也没抱什么希望,只是凭着青春的热情一次次地进行修改、斟酌、打磨;而这种不期然的相遇竟导致我们沉迷于莫里森的精神世界数载之久,甚至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也深受影响,却是始料所不及的。1996年《宠儿》正式由中国文一学出版社出版后,某电视台曾为此书做专题节目,请我们介绍故事的梗概;谈着谈着,我们也会像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从话题的一侧偏出,纠缠于某个细节而不能自己,就好像我们曾经身临其境,为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作见证。1989年秋《宠儿》初稿译毕后,我们曾在讨论中认定,这是一部在艺术质量上堪与古今任何伟大小说相媲美的杰作,它的作者应当能够在十年之内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1993年10月托妮・莫里森获奖消息传出,远在大洋彼岸的潘岳便马上打来电话与我分享喜悦;当然,举世称誉和惊叹的众声喧哗中,不可能有人知晓和在意两个中国年轻人的莫名激动。 我国读者对托妮・莫里森应当不陌生。她的《秀拉》、《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已出版了中译本,《所罗门之歌》和《宠儿》还有不止一个版本。作家本人也曾在80年代访问过我国。在1999年9月揭晓的“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调查活动(由外研社与《中华读书报》合办的《国际文化》专刊主办)中,《宠儿》名列第30位。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本名克娄・安东妮・沃福德(Chloe Anthony Wofford),1931年2月 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洛雷恩镇一个造船工人家庭。父母皆自信而富艺术细胞,母亲是教堂唱诗班的领唱,父亲是个讲述黑人民间传说和鬼故事的高手,这都对她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儿时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芭蕾舞演员。1949年,莫里森以优等生从洛雷恩高中毕业,1953年,从华盛顿市的霍华德大学本科毕业,1955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威廉・福克纳和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中的自杀主题》。莫里森一生从事的职业无非两种,不是教师就是编辑。她先是在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英语,然后在兰登书屋下属的辛格出版公司做教科书编辑,1967年任兰登书屋高级编辑。1971年起,她相继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授课;到1984年,她辞去兰登书屋的工作,任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87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罗伯特・戈辛教席教授,讲授写作至今。1958年,她与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育有二子。但这桩婚姻仅维持六年便告破裂。此后她一直独身。1993年,托妮・莫里森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她“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 按照莫里森本人的说法,她“从来没有准备成为一名作家”。当她的婚姻出现危机时,她积极参加一个写作小组的活动,聊以暂时逃避不幸的婚姻生活。她的一篇匆匆写就的短篇小说得到大家的称许,该小说取材于她的童年生活,写的是她相识的一个黑人小女孩祈求上帝给自己一双蓝眼睛的故事。离婚以后,莫里森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每天晚上安顿他们睡着后开始写作,并且从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她翻检出那个短篇,借助自己非凡的想象力把它敷演扩充成一个篇幅不大的长篇,名为《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1967)。在小说中,又黑又丑、无人理睬的佩可拉对生活也有非分之求――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可到头来这奢望只能在疯狂的幻觉中得以实现;她的悲剧就在于她生长在一个名叫美国的国家,这个国家钟爱的仅仅是她金色头发、蓝色眼睛的孩子。这部揭示白人文化和价值观侵蚀和挤压下黑人精神世界的畸变与扭曲的小说几经周折,终于于1970年出版,并获得评论界的好评,而此时莫里森已近40岁了。 《最蓝的眼睛》为莫里森日后的小说创作定下了一个基准音调,也使她以一个尖锐思想者和种族代言人的姿态堂堂正正地介入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尽管美国黑人文学随着黑奴们被迫来到“新大陆”便已肇始,但它真正获得自己的声音还是在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在四五十年代进入成熟期的黑人文学以三部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里程碑:理查德・赖特的“抗议小说”《土生子》(1940),拉尔夫・埃里森以“寻找自我”为主题的《看不见的人》(1952),以及詹姆斯・鲍德温探讨黑白关系的《向苍天呼吁》(1953)。作为后继者,莫里森认真地考察了这些前辈作家的写作并表示了极大的敬意,但她从中辨析出的某种辩解、倾诉和取悦于人的音调也令她深感失望。她后来在一次访谈中说,“他们只是把我们黑人的事讲给你们听,讲给大家,讲给白人,讲给男人听。”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她清晰地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诸如黑人妇女这样的双重(多重)弱势群体的观照与关怀,为他(她)们和他(她)们的心灵作史。她坚持自称“黑人女作家”,因为“身为黑人和女性,我能进入到那些非黑人、非女性者所不能进入的情感与感受的广阔领域”。 处女作发表后,莫里森进入稳定的写作状态,每问世一部作品便将思想和艺术的探索推进一步。她迄今问世的长篇小说除《最蓝的眼睛》外共有六部:《秀拉》(Sula,1973),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充满叛逆精神的黑人女性秀拉的悲剧形象,提出种族、性别和阶级压迫下黑人妇女的出路问题。《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1977,获全国图书评论界奖),写一个内心矛盾、困惑的富裕黑人青年“奶人”无意中踏上寻根之路,结果在先辈们留下的传说、神话和歌谣中,种族意识被唤醒。《柏油娃娃》(Tar Baby,1981),写白人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下长大的黑人女模特佳丁与黑人逃犯“儿子”的恋情,在表现二人性格冲突的同时,深切关注黑人传统价值观在当代黑人生活中的位置。《宠儿》(Beloved,1987,获普利策小说奖),通过一桩杀婴案及其余波揭示罪恶的奴隶制的无穷贻害,是她的代表作品。《爵士乐》(Jazz,1992),写一对老夫妇以及一个姑娘间奇特的三角关系:53岁的乔爱上了年轻的朵尔卡丝,当后者移情别恋时他向她开了枪;乔的妻子怀奥莱特跑到姑娘的葬礼上,要用刀子去划死者的脸,后来又多方走访,尽力去理解她的内心世界;最后夫妻二人在对共同生活的回顾中达成了奇妙的和解。莫里森以这个故事为切入口,展现了20年代大批黑人为逃避种族迫害和寻找更好的生活从南方乡村进入北方大都市的历史画卷,以爵士乐总领全书,透视一种发生在奴役与解放、灵魂与肉体、城市与乡村、男性与女性间的巨大冲突。《天堂》(Paradise,1998),讲述的是19世纪70年代,一群不为社会所容的自由黑奴李妇将雏结伴西进,在一个名叫鲁比的小城定居下来,创建了一个天堂般的纯粹由黑人构成的社区。到了一百年以后的1976年,外部世界对这个“天堂”的侵蚀和熏染已经使居民们难以忍受,他们把社区的纯洁性受到的威胁归罪于在城外一所修道院避难的一群无家可归的女人,于是,一伙男人袭击了这些“有伤风化”的女人。然而,对底层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仍然是这本书的主题,因为大量的篇幅又被用来描述那不断介入她们当下生活的过去。被袭击的女人中间还有一个白人,但莫里森并没有点明哪一个是,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区分。《宠儿》、《爵士乐》和《天堂》构成了一个意在总结和梳理美国黑人百年历史的三部曲,每部作品中都涉及最终诉诸暴力的爱。莫里森还在三部曲中逐步发展了她的抒情史诗艺术,例如,在经纬《爵士乐》的时候借用了黑人音乐布鲁斯(blues)的表现手法,将多种音调相交织、混杂,使得整个文本宛如一部波澜起伏、连绵不绝的爵士乐总谱,从而准确而充分地传达人物内心的饥渴、痛苦和扭曲,并且引入评论家们所谓的“双声叙述”方式以增强层次感。在《天堂》中,莫里森将叙事文体中虚构、梦想和语言的抒情性发挥到近乎无节制的地步,据说这部新作是在一种半谵妄的状态下写成的。除长篇小说外,莫里森还著有剧本《做梦的埃梅特》(Dreaming Emmett,1986)、又论集《在黑暗中弹奏》(Playing in the Dark:Whiteness and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1993)、童话诗《大盒子》(The Big Box,1999)等。 1987年,莫里森发表了不朽杰作《宠儿》。该书的主要情节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9世纪50年代,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循踪追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已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抄起一把斧子,毅然决定为他们选择死亡,但只是杀死了一个女儿。莫里森在为兰登书屋编辑反映黑人长达三百年争取平等自由的斗争史的文献汇编《黑人之书》(1974)时接触到了这个故事,当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极想通过小说的艺术形式探究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为深受罪恶的奴隶制精神残害的黑奴们写一部心灵史。足以证明此书在莫里森心目中的分量的是,经历了十年的酝酿和三年的写作,《宠儿》才终于问世,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叫塞丝,而那昭示绝望、疯狂、极端的爱的凶器也变成了一把更危险的手锯。小说发表后在美国文学界、文化界引起强烈震动,各大报刊纷纷刊文给予最高规格的赞语,认为它是美国黑人历史的一座纪念碑。但是该书嗣后落选全国图书奖,人们普遍认为是由于书中对种族主义的无情伐挞引得评委会中某些大人老爷心生不快,17名黑人作家、艺术家因此联名发表公开信以示抗议。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度的普利策奖被授予《宠儿》。进入 90年代以后,《宠儿》已经跻身现代文学经典之列,西方许多大学文学系的现代派文学、意识流小说、黑人文学、女性主义文学等课程均将其选入必读书目;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叙述学等学派纷纷从中找到证明自己理论的材料。1998年,《宠儿》被搬上银幕,著名电视主持人奥普拉・温芙蕾饰演塞丝。 莫里森为《宠儿》一书所选取的场景是辛辛那提城郊的蓝石路124号凶宅,现在时是1873年,蓄奴制已废除10年。1855年,美丽而高傲的女黑奴塞丝只身从肯塔基州的“甜蜜之家”农庄逃亡至此,投奔婆母贝比・萨格斯(她的二子一女已先期送来,路上又产下一女);28天之后,奴隶主“学校老师”带人追来,塞丝锯断了年仅一岁左右的女儿的喉咙,下葬时为她取名“宠儿”。尽管逃亡和杀女已是18年前的往事,但往事的梦魇一刻也不曾停止过对塞丝的纠缠,小说起首即开宗明义写道,124号“充斥着一个婴儿的怨毒”,但到了1873年,“塞丝和女儿丹芙成了它仅存的受害者”(《宠儿》,Plume版3页,中文版3页,下同)。“宠儿”的冤魂多年来一直在家中肆虐,导致她的两个儿子离家出走,加速婆婆贝比・萨格斯的精神崩溃和死亡,使小女儿丹芙养成了孤僻、幽闭的性格。这一天,前“甜蜜之家”农庄最后一个男性黑奴保罗・D的来访,打破了塞丝与世隔绝的生活表面上的平静:他在房子里乱砸一气,赶走了小鬼魂,取代了它的位置,与塞丝同居并向她许诺“一种生活”;随后“宠儿”以20岁少女的肉身还魂,进入这个家庭讨还爱债;为占有塞丝全部的爱,宠儿甚至不惜诱奸保罗・D,以将他赶出家门。然而一个鬼魂对爱的追索是水难餍足的,塞丝终于走到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最后,是成长起来的丹芙和黑人民众一起帮助她摆脱了宠儿,开始面对新生活。 表面上看,《宠儿》占有了一个成功故事的大部分要素:苦难,爱,神秘,性,暴力;但它在莫里森笔下却呈现出另一派气象,繁复缤纷有如镶嵌艺术,缠绵热烈有如爵士音乐,玄深晦涩有如现代诗;它所具有的力量更是一部讨巧的畅销书所水难企及的。在我看来,确保了这部作品的伟大性的,与其说是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毋宁说是她傲视同侪的思想水准。莫里森的思想所触及的黑人历史,往往由这样的司空见惯的场景构成:某一天,吃过晚饭,由于无事可做,一个白人农家少妇会把娃娃驮在肩上,无动于衷地出门去看私刑处死黑人;施刑的男人们对这个被虐杀的黑人绝说不上有什么深化大恨,他们这样做也许仅仅是因为一时兴起,戏谑和展示权力的动机兼而有之。在莫里森看来,此类兽行的随意性所蕴涵的对人类生命和尊严的蔑视比奴隶制本身的残酷更令人心惊胆寒。所以,她的笔触超越了愤怒,也不再“控诉”,而是以一种斩钉截铁的痛切陈述一个黑奴(或解放了的黑奴)在世界上的根本处境:“任何一个白人,都能因为他脑子里突然闪过的一个什么念头,而夺走你的整个自我。不止是奴役、杀戮或者残害你,还要玷污你。玷污得如此彻底,让你都不可能再喜欢你自己。玷污得如此彻底,能让你忘了自己是谁,而且再也不能回想起来。”(251,299)“白人认为,不管有没有教养,每一张黑皮肤下都是热带丛林。不能行船的急流,荡来荡去的尖叫的排狒,沉睡的蛇,觊觎着他们甜蜜的白人血液的红牙床。……黑人越是花力气说服他们,自己有多么温柔,多么聪明、仁爱,多么有人性,越是耗尽自已向白人证明黑人的某种不容置疑的信念,他们体内的丛林就越是深密、纷乱。……它是白人在他们体内栽下的丛林。……它生长着。它蔓延着。……直到它最终侵犯了栽下它的白人。……让他们变得残忍、愚蠢,让他们甚至比他们愿意变成的样子更坏,让他们对自己创造的丛林惊恐万状。尖叫的狒排生活在他们自己的白皮肤下;红牙床是他们自己的。”(198,237)在小说中,“学校老师”就是这种典型的白人,他处处摆出一副铁面无私、科学客观的姿态,但他和他的两个侄子的所作所为却是十足的兽行:他为了搞所谓研究,成天拿着尺子在黑奴们身上量来量去,像对待牲口一样;两个侄子更无聊到强行把塞丝按倒,吸走她哺养婴儿的奶水,对一个女人最神圣的母性进行疯狂践踏。塞丝曾经将白人分成邪恶的“学校老师”、侄子等和善良的爱弥、加纳、鲍德温、警官等,但最终还是认识到这种划分本身的无意义,因为白人的行善或行恶完全是单向的。偶然的,甚至情绪化的,黑人对自己的生死宠辱却惟有听天由命,毫无选择的余地。进入现代文明的人类历史,把科学和民主的光环给了新兴的美利坚,却将其最黑暗、最卑劣的部分加诸非洲裔美国人之身,“六千万甚至更多”(《宠儿》扉页题词)的黑奴亡魂就是铁证;奴隶制及其余韵对黑人心理的影响甚至超过了苦难本身,即便是20世纪末的现在,它的巨大阴影仍无法从广大黑人民众的心头祛除,黑人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也都能从屈辱历史中找到源头。将人们甚至不愿回顾的历史以及黑人心灵在其中的境遇――首先就是无尽的煎熬和永恒的孤独――展现出来,是莫里森的当然职责,所以,她鄙弃当下黑人文学、艺术中那种得到白人鼓励的“自我鞭笞”,宣称她的作品是写出来“给黑人自己看的”。《宠儿》有着比常人缓慢的脉搏,因为它的角色们的心灵更为沉重;但这脉搏却是历尽磨难的人们从民族悲剧的灰烬中崛起,试图寻找永存希望的意义和理由的证据。在黑人精神自救这一关键问题上,她借书中角色之口给出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塞丝的婆母贝比・萨格斯踏上自由土地的那一刻突然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强烈感受到“自由在世界上无可比拟”(141,168),便做了一名“不入会的牧师”,将她对自由的热爱奉献给黑人群众。她在“林间空地”布道时号召他们热爱自己的肉体――眼睛,皮肤,手,脸,嘴,脚,后背,肩膀,臂膊,脖子,内脏――因为“在那边,他们(白人)不爱你的肉体。他们蔑视它”。她进一步要求大家爱自已的心:“比眼睛比脚更热爱。比呼吸自由空气的肺更热爱。比你保存生命的子宫和你创造生命的私处更热爱,现在听我说,爱你的心。因为这才是价值所在。”在激动人心的演说过后,“她不再多说一句,站起身,用扭动的臀部舞出她的。C44L的其他部位”。(88,105)热爱,这朴素的思想(还有它的表达方式)尽管包含了太多的无奈,但却是切实的和强有力的。《宠儿》出版后有评论认为,“莫里森业已成为黑人灵魂的D・H・劳伦斯。”在我看来,这样的恭维倒很有些低看了莫里森。 莫里森激烈的种族立场一直为某些人所诟病,被认为削弱了对人性深度的挖掘。其实这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是极为有害的,对种族矛盾的本质的深刻洞见乃是莫里森文学殿堂最坚固的基石,因为惟有解开这个死结才能使黑人族群获得起码的自我身份认定,从而进一步探询与展现人性之奥秘;回避和抹杀它侈谈人性则无异隔靴搔痒。作为小说核心情节的杀婴事件就是作为这样一种思想的载体逐渐在读者们的视野中清晰起来的。事件的起因是塞丝从“甜蜜之家”庄园的逃亡,而逃亡本身又是对《圣经》中失乐园神话的成仿与改写。“甜蜜之家”的名称很明显地喻指伊甸园。庄园主加纳夫妇实行着“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待黑奴们很和善,从不打骂他们,教他们写写算算,让他们拿枪,还允许黑尔在周末外出打工挣钱赎买母亲的自由。一直到加纳先生死去、“学校老师”接管庄园,庄园里的黑奴们都好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一样,懵懂无知地生活在一个田园牧歌式的梦境里。与夏娃的偷食禁果相对应,塞丝人性的最初觉醒产生于一次偶然的偷听:她无意间撞见“学校老师”给两个侄子上课,他正指导他们对黑奴进行研究,要求他们在纸上把塞丝的“人的属性放在左边”,“动物属性放在右边”(193,231)。她深受震动,并暗暗发誓,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的属性再被放到动物一边。因此,当塞丝的丈夫黑尔和西克索策划的集体逃亡失败后,她毅然决定只身出逃并一举获得成功,而她当时怀着六个月的身孕,还刚刚遭到两个侄子毒打,后背被划开,伤势严重。亚当夏娃吃了识善恶的果子被耶和华逐出乐园,还属于被动行为;而塞丝的逃亡则是不折不扣的主动出击,它以对所谓乐园的否定和拒斥宣示了人的自觉。到杀女事件发生,塞丝暴烈的母爱将这种行为中的否定倾向发挥到极致,其实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其意义在于,一个奴隶第一次真正成为自已生命的主宰,她身上人性的高贵、丰盈和美丽全系于那挑战历史必然的非理性方式。1995年我们曾在美国的广播中听到一个直播节目,内容是关于《宠儿》的讨论;有许多白人听众打电话质问,莫里森为什么不对“杀人犯塞丝”进行道义上的谴责;说实话,我们相当震惊于这些人的傲慢、愚蠢,不过也进一步理解了莫里森所坚持的写作立场。当保罗・D得知塞丝杀女真相后指责她,说“你的爱太浓了”时,她的答复是:“要么是爱,要么不是。淡的爱根本就不是爱。”(164,196)在此,一个长期“失语”的民族从一个似乎失去理智的弱女子身上获得了自己的声音和性格,对失乐园神话的仿写也就此转为民族精神和文化从阵痛中新生的神话的构建。莫里森选择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的女性做自己的民族英雄史诗的主角,承担为民族寻找自我、塑造形象的重任,既不违背民族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性,也体现了她一贯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对于贝比・萨格斯的布道(发散型的爱),塞丝选择的爱更具内敛特征:在最低限度上以最大强度捍卫人的尊严。二者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贝比心力交瘁,只能躺在床上琢磨颜色等死;塞丝则在与返回阳间索债的宠儿的爱恨纠葛中精神失常。莫里森为这两次失败安排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黑人同胞的离弃。儿媳逃亡成功后,在辛辛那提黑人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贝比・萨格斯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招待朋友们,但大家酒足饭饱后却对她心生嫉妒,认为她把所有的福分和荣誉都占全了,“浓重的非难气味在空中凝滞”(137,164);因此,第二天“学校老师”带人来猎奴时,没有人前来通风报信,这间接导致了杀婴惨剧的发生;塞丝出狱后,又因为骄傲遭到他们十几年的疏远和孤立。莫里森在此刻摆脱了种族题材的限制,从哲学的高度关注人类在一个充斥二元对立冲突(比如善与恶、爱与恨、骄傲与妒忌)的世界中的两难处境以及他们对抗孤独、追寻意义的不懈努力,请黑人民众和所有的人来思索和回答,到底什么将获胜。――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在全书的结尾部分又意味深长地让这种非理性进行了一次充分的表演:谵妄状态中的塞丝看见来接丹芙上班的雇主鲍德温先生的扎帽,误以为白人又来劫夺“她最宝贵的部分’了,便在内心高喊,“不。不不。不不不”(262,312),冲出门去杀他。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莫里森在《宠儿》的叙事过程中所作的各种艺术处理――象征、隐喻、夸张、通感、意识流、时空变换、超自然现象描写、多角度叙述等等,一方面服务于小说的主题(明晰坚定的部分所构成的坚硬内核),一方面也与她思想大中量含义丰富隐晦、需要辨明的成分相匹配,或者说顺应着灵魂的需求和血液的节奏。譬如,小说被写成了一个鬼故事。凶宅闹鬼是18世纪末盛行的哥特式小说的惯用伎俩,但在莫里森笔端,它完全丧失了制造悬念和渲染恐怖气氛的作用,而与全书激越明亮的音色保持一致。宠儿的鬼魂多年来一直在124号徘徊不去,并且随时间推移渐渐长大,直至以妙龄少女的真身登场为止,它的基调是怨毒、悲伤、孤独、冤屈和愤怒。以肉身还魂的宠儿被设计成既有人的基本特征,又带有鬼的恍惚虚浮,较之一个危险的信号更像是联结阴阳两界的一条纽带。在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是否相信鬼魂存在时,莫里森答道:“是的。你相信细菌吗?……(要是没有鬼魂)我将不得不依靠所谓科学数据来解释毫无科学根据的事物。”显然,宠儿的形象带有非洲传统宗教思想和生死观念的印记;我们也可以将其视做莫里森所倡导的黑人民族传统对现代文明既定秩序的有力反拨。 作为一部旨在揭示奴隶制精神贻害的小说,《宠儿》着重表现了过去时间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已获自由之身的黑人心理的严重干扰。从现代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女主人公塞丝与保罗・D即将重逢、情节正式展开前一刻塞丝的思维状态,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病症状,塞丝虽然“不能原谅自己的记忆”(6,7),却无法控制它不滑向过去的深渊。事实上,小说中几乎所有人物都生活在一种极其危险的状况下,面临着这样一种随时都会失足跌入的心理深渊(在后来的《爵士乐》中,又被形象地描述为crack〈裂缝〉)。比如,贝比・萨格斯有过六个丈夫、八个儿女,却全部不知所终;保罗・D自认的男子气概在一只公鸡面前分崩离析;乐观刚强的老黑人斯坦普・沛德年轻时妻子被小主人长期霸占却无能为力;泼辣能干的艾拉的青春期被一对白人父子分享,她称他们为“迄今最下贱的人”。莫里森把塞丝每天的生活描述成“击退过去的严肃工作”(73,86),当保罗・D介入其中时,对“甜蜜之家”的共同记忆使得这工作变得难上加难;宠儿的归来更是彻底摧毁了它。奇妙的是,所有这一切都被莫里森用一个表面上杂乱无章、支离破碎的庞大结构严谨地组织起来,并动用现代小说几乎所有的文学手段将每一个碎片安放妥贴,焊接牢固,前节所罗列的一些手法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篇幅并不长的作品就好像一次现代小说技巧大展或一本小说写作教科书,读者被其魔力吸引着,从任何一处(小说的每一页)都可以进入它所虚构的现实,但总会发现,在迷官的中。心坐着莫里森,像她一再说起的老妇人那样手中握着这个虚构世界的全部秘密。关于本书的结构,有论者认为,“仿佛将一幅画画在玻璃板上,将玻璃打碎,再把碎片按照令人眩目的现代形式重新拼接。”还有论者把莫里森的匠心独运描绘成“又一次晃了晃她那璀璨夺目的万花筒”。我们还可以将小说的结构看做一条有着许多暗流和旋涡的缓慢前行的河流,流程起讫为1973年春和1874年夏(叙述现在时),暗流和旋涡就是对过去时间的追忆、反省和重构;在人物不断的遐思、走神和泪号之中,过去和现在交错共生,情节随着涟漪扩大而趋于清晰完整,难以规避的真实浮出。小说开始就交代了小女婴被割断喉咙而死的事实,其后又多次对杀婴真相进行暗示,但到完整再现杀婴现场时行文已经过半了,而杀婴动机还要在以后的篇幅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讨论才会水落石出。塞丝在逃亡途中生下女儿丹芙,主要得益于一个善良的穷苦白人女孩爱弥的无私帮助,这个歌颂超越种族界限的普遍人性的动人故事是相对独立于全书的,但莫里森仍让它分三次从不同的视角完成,层次分明:第一次由丹芙的思绪引出,第二次是丹芙讲给宠儿听的,第三次才由塞丝亲自补充周详。另外,各种音质的多声部的合唱与交响(小说第二部分以“你是我的”为主旋律的塞丝、宠儿、丹芙三人思绪错综交缠的一章,最具典型性),也使《宠儿》具备了一部伟大的复调小说作品的基本特征。

有关最蓝的眼睛的论文题目

《最蓝的眼睛》之主题探析开题报告开题格式发来在线填写下就行了简单的

作者: [美国] 托妮·莫瑞森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 陈苏东 / 胡允桓 出版年: 2005-11-01 页数: 258 定价: 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新名著主义丛书 ISBN: 9787544227124从祈求到反抗! 从《最蓝的眼睛》中一个黑人小女孩渴望得到一双白人那样的蓝眼睛,经过日夜祈求上帝,最后居然夙愿得偿,真的有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却终于发现自己仍然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到《秀拉》中正是黑人女孩秀拉那种令人瞠目的要把这个世界“撕成两半”的决心让她成为同胞心目中倾慕的独立、大胆和自由精神的化身,美国黑人似是已从只知祈求的儿童发展到决心反抗的青年。 托妮·莫瑞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1969)及其后的《秀拉》(1973)这两部小说中不仅刻画了佩克拉·勃瑞德拉渥和秀拉·匹斯这两个有着强烈对比的形象,以她们的不同命运及书中众多其他黑人的屈辱生活为人们昭示了作者本民族的过去和现状,并探讨了期 未来的前人管,更一举确立了她“当代美国黑人社会文学观察家”的地位。托妮·莫瑞森(1931~)是当今美国最有影响的黑人女作家,《最蓝的眼睛》(1970)是她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讲的是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少女佩克拉·布里德洛夫,因为相貌平平,不被家人、同学和邻居喜欢,生活压抑,于是便梦想着能有一双像白人姑娘那样美丽的蓝眼睛, 因为当时黑人女孩子普遍相信“蓝眼睛的黑人是最美的” 。然而美好的梦想与丑陋的现实有着太大的反差 。她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被父亲强奸,怀上了身孕,堕入更加痛苦的深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使佩克拉精神错乱,心智疯狂,她出现了幻觉,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双十分美丽的最蓝的眼睛。 30年前,正是这部作品确立了莫瑞森在美国黑人文坛上的地位。之后,她继续探索黑人生活,尤其是黑人妇女的遭遇,又创作了反映黑人反抗精神的小说《秀拉》(Sula, 1973),成名作《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 1977),获普利策小说奖的《宠儿》(Beloved, 1987),进入90年代后,她还发表了长篇小说《爵士乐》(Jazz, 1992)和《乐园》(The Paradise,1998)。 莫瑞森的作品揭示了在美国种族压迫的大背景下,白人文明与黑人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探讨黑人获得自由人格的出路。莫瑞森在作品中利用黑人民间文学和神话传说来渲染气氛,又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给环境和人物笼罩了一层诡谲的神秘色彩,把今天的现实描绘成“现代神话”,而且她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人物的对话写得生动传神 。所有这些特点,使莫瑞森成为当代美国黑人文学的代表和领袖人物,因而,她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也是毫不奇怪的。奇怪的是1970年出版的这部不足20万字的《最蓝的眼睛》,居然在30年后的今天又大受青睐,跻身新书畅销榜的行列,这是很耐人寻味的。爱与污秽凄苦:“千万别声张,一九四一年的秋天,金盏花没有发芽。” 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开场,我们冷不防地开始走进并聆听一场危机,没有始末,只有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当38岁的托妮.莫里森开始动笔写下自己的第一本小说《最蓝的眼睛》时,最先涌出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当我们仍旧不甚了了金盏花为何没有开放,亦或这没有开放的情景是否值得这样被铭记,被当做那种需要和年份打包书写的历史大事件的时候,我们就这样被卷入一个秘密,一场禁忌,并被嘱咐“千万别声张”。 对于我们,这只是一个遥远的自然现象,几乎无关痛痒。但对于这个劝告我们“千万别声张”的小女孩来说,金盏花没有如期发芽是她们幼小的人生里称得上反常的大事,这一切是她倾诉的欲望。她们撒下金盏花的花种,虔诚地静待它们发芽,她们将某种神秘的愿望和约定给予者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却没有等到它的发芽。 没有发芽的花总归是预示着有什么东西错了,有一些事物扼杀了花种,甚至在它还没有被埋进土里之前。 当然,这个时候,她们还不知道,她们只知道,金盏花失约了,她们要坚持等待,等到它赴约的那一天,在这之前,她们不会相信,在一朵花走向盛开的路径之中,真的存在一些阻碍生命起舞的东西。她们还太年轻了。 “很久以后,我和姐姐才承认我们的种子不会长出绿芽了。与点认识相继到来的是打架和互相指责,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我们的内疚,多年来我始终认为姐姐的话是对的:是我的过错,我把种子埋得太深。” 她们的等待被宣告无效,伴随着这漫长等待的,是无边的愧疚。幼小的心灵倾向于将客观自然物的反常甚至过错归咎于自己,无法拂除的自卑和愧疚代替了对现实残酷的体味。 这种刺痛感,促使他们讲出这样一个故事。 即使是她们童真的眼神,也不免看出这个故事的残忍与下流之处,千万别声张,金盏花没有发芽,因为佩科拉的父亲强奸了她,而在这个夏末,佩科拉怀了他父亲的孩子。 《最蓝的眼睛》,正是以孩子的天真的,客观而几近无情的视角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孩童的体验层面是花朵的未发芽,她们很自然的将这个悲剧与自己的过错相联系,背后的深意,却是童真的湮灭,价值的扭曲。 正如花朵草木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一 个人也需要相类似的积极向上的周遭环境,才有可能健康成长 。当草木的茂盛几乎毫无悬念地指向生命的灿烂,托妮.莫里森借着金盏花,无情地完成了这个绝妙的反向隐喻,所谓的生命与生长,被扼杀在土壤之中。问题并不在于种子埋得太深,而在于这片土壤,它太过于贫瘠了,以至于播种不下任何的希望、信念和力量。 而这片土壤,在内战近一百年后,仍旧沐浴着种族不平等的空气,这种复杂而多维的不平等,并非单单来自白人歧视和误解的目光,而更多的,是那种持续数百年地扭曲注视植根于黑人族群心底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厌恶,自我唾弃与价值观的被裹挟。 故事中的佩科拉,就是这样一个被白人的价值观席卷甚至毁灭的黑人姑娘,她的梦想,是拥有一双最蓝的眼睛,像金发碧眼的白人小姑娘,像电视上的明星秀兰.邓波儿,像橱窗里眼睛明亮的洋娃娃。她渴望她红糖般油顺的黑色皮肤上,有一双这样的蓝色眼睛, 而她甚至不可窥见,也万不会自省,这样的念头究竟从何而来,这种对于模式化的美的认识概念,又是如何建构 。 她的成长, 从出生伊始,就走上一条畸形的道路, 而这是她自身,即使有可能觉醒的意志力量也不可扭转的。 她的种族身份使得她在这样一个偏见深重的社会本身就处于极大的弱势地位,而她同时又性格怯弱、父母不和、寄人篱下 。她在学校是瘟疫的代名词,“喜欢佩科拉”的玩笑成为了最为刺耳的侮辱,即使是去杂货店购买糖果,都有被人遗忘和无视的风险。 她的情感被某种永恒的失落感磨钝, 她是一朵金盏花的种子,被播撒在这个笼罩着无数种偏见与憎恨的黑土地上,罪恶成为了她最后的养分。 “上帝啊,求求您”“让我消失吧”佩科拉无助的请求,一朵拒绝绽放的花 ,她早知无望,她自己也没有力量去考虑自己有可能成为的那一份美丽。她将希望寄托于一种根本不属于她的特质“如果她的眼睛,摄取那些画面、熟悉那些场景的眼睛——如果她的这双眼睛不同,也就是说漂亮的话,她自己也会完全不同。”她将这最后的希望寄托于包括她的黑色皮肤在内的外表,而这一副外表的精髓就在于那一双眼睛。 她的希望实现得太晚了,她的生父强奸了她,不止一次,在一个盛夏。故事的叙述者,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仍在和她的姐姐一道收集花籽,怀着期望,街坊邻居都在谈论佩科拉,那个勾引了自己父亲的荡妇,那个因为做了肮脏的事情值得死亡的, 只有十二岁的小姑娘 。她们从支离破碎的闲言碎语中拼凑出了那个故事,可是她们的年纪太小而不能够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们只是祈祷,那个婴儿可以活下来,她们告诉自己,当花籽发芽的时候,一切都恢复正常。 佩科拉终于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在她被强奸以后,她的神志已不再正常。而她怀有希望的可能性的,还有生长的最原始的欲望的生命,就永远终结在这个夏末 。 “千万别声张,一九四一年的秋季,金盏花没有发芽。” “多几分观察少几分感情用事,我们就会发现不仅我们的种子没有发芽,别人家的种子同样也没有发芽。” “我们的天真、信念跟他的兽欲或称绝望一样没颗粒无收。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所有那些希望、恐惧、情欲、爱和悲伤都没有留存下来,除了佩科拉和那片贫瘠的土地。” 就是这样, 在有一些土地上,生命从一开始就失去了生长的可能 。生命以罪恶的方式诞生,然后无人在意地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我:又是西方殖民者和资本主义作的孽。虽然痛苦能诞生一些所谓的东西,但根本上还是根本就没有这些痛苦才对。书里十二岁黑人小姑娘承受了所有罪恶的结果,贩奴把别人从其群体中剥离出来并因为外表的不同对其进行歧视,这里这个小姑娘除了肤色不一样,她的灵魂,是和所有的美国小孩是一样的,她本不应该产生想要蓝眼睛的想法。但是从出生就开始因为肤色被歧视,再加上家庭没有温暖带来的小女孩的懦弱性格,唉,这个小女孩很难,一般不好的环境里的孩子,如果性格坚强,她还能有一丝带给自己的光明,但那样天生的孩子极少,小女孩还是像大多数会形成这种性格的孩子一样,有着孩子的软弱心理,她被她那个不配为的强奸,孩子的神志已经不正常了。根上就是西方殖民者和资本主义做下的罪恶。他们不是人。

师说题目太旧的不要 写论文带,真的不知道怎么选了,求指教

眼睛的发明论文参考文献

眼镜还是眼睛?眼睛是由最初的一个感光点慢慢进化来的。关于眼镜的发明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人类可能早在千年前就发现了使用透明水晶或宝石磨制成的「透镜」具有放大影像的功能;但是真正将透镜嵌入镜架做成「眼镜」,据说是在13世纪末叶时,同时出现在中国与欧洲。有人说是中国一位不知名的工艺匠所发明的;有人说是中世纪意大利多斯加尼的一个位尚-亚历山大.史毕那 (Alessandro di Spina);也有人说是十三世纪英国学者-罗杰.贝肯 (Roger Bacon)所发明的。在西元1260年,马可波罗就曾经描述中国老人家戴著眼镜看小字的景象。据说,中国古代的眼镜呈大椭圆形,镜片由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磨制成,镶在龟壳做的镜框里,用铜制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或用细绳子栓在耳朵上,或者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而且当时的眼镜造价不斐,也因此被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徵。据说,就有一位乡绅用一匹马的代价换一付眼镜的记录。而在欧洲,眼镜是十三世纪末,在意大利发明的,当时的威尼斯与纽伦堡就以制造高透明镜片闻名欧洲,不过,当时的眼镜只能说是放大镜,阅读时才拿在手上。

是一位名叫阿尔马托的光学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萨市的意大利人斯皮纳发明的。眼镜是由镜片和镜架组合而成,用来改善视力、保护眼睛或作装饰用途的用品。眼镜可矫正多种视力问题,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视或者弱视等。眼镜由镜片、镜架组成。分近视眼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及散光眼镜、平光眼镜、电脑护目镜、护目镜、泳镜、夜视镜、电竞游戏护目镜、电竞护目镜、风镜、墨镜、玩具眼镜、太阳眼镜15种。亦有特制眼镜供观看3D立体影像或虚拟真实影像。眼镜的其他种类包括护目镜、太阳镜、游泳镜等,为眼睛提供各种保护作用。现代的眼镜,通常在镜片中间设有鼻托,及在左右两臂搁在耳朵上的位置设有软垫。爱美或不习惯佩戴眼镜的人,可以选择以隐形眼镜矫正视力。

楼主应该要问的是眼镜的来源吧眼镜的由来 眼镜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然而迄今尚未有人考证出眼镜究竟是何人发明、又是何人首先配戴的。 最早的透镜是在伊拉克的尼尼书遗址发现的。它是用水晶石制作的,直径英寸,焦距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伦人和吉亚洲人已经发现某些透明宝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和古希伯来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镜。 眼镜可能是在13世纪末期在中国和欧洲同时出现的。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14世纪曾有记载说中国的一个绅士用一匹马换了一副眼镜。 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有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乌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被视作贵重物品。最初人们配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贵,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眼镜在13世纪由两位意大利医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当初欧洲人也把眼镜看做区分人们身份高低的装饰品. 欧洲早期的眼镜是由各种宝石做的单一的放大镜,使用时拿在手里,就像现在人们读书时用的放大镜。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镜才问世。 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问题。到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才算完善起来。

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必要性调查报告【摘要】目的 调查不同人群对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的必要性的看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人群共3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目前眼视光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还未完全规范。结论 眼视光学在维护视觉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视光从业人员应进行专业规范化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依法从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眼视光从业人员 资格认证 必要性 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主要依靠于视觉,眼睛收集到的信息占80%,然而,我们的视觉健康正在受到极大的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5000万,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为亿~亿,其中75%即约1亿多患者可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提高视力。我国盲人有500万,低视力有750万,在我国,老年低视力和儿童低视力二种人群不应忽视。我国个儿童中有87个为视力残疾,而在60—69岁的老年人中个人有400人为视力残疾,70—79岁为800人,80—89岁为人,而90岁或以上视力残疾可高达人,我国老年人视力残疾已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十分严峻的挑战。我国每年出现新盲人45万,低视力135万。鉴于此1999年WHO提出“视觉2020,全球行动消灭可避免盲,享有看见的权利”的活动,我国是成员国之一。五种可避免盲分别为白内障、沙眼、河盲(只存在于某些非洲及少数拉美国家)儿童盲及低视力与屈光不正。按生活视力<~为标准,低视力的患病率为,从病因上看屈光不正占其中的,白内障占[1],屈光不正主要依靠于屈光矫正康复或提高视力,白内障患者术后很多也需要验光和屈光矫正来弥补手术未能解决的问题。可见眼视光学在低视力的康复和眼保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眼视光学在美国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医疗保健学科,眼视光从业人员有光学师,视光医师和眼科医师,光学师以眼测量和制作为主,无需医疗背景,视光医师、眼科工程师需经过8年的医科或视光专业教育,分别获得MD(医学博士)或OD(视光学博士),两者均需获得工程师资格和执照,视光工程师侧重眼保健工作,类似眼内科,眼科医师主要以手术为主,类似眼外科,在欧州,也大致如此[2]。我国是近视大国,近视占总人数的30%,其中青少年近视率在30—70%,但是由于历史等原因,传统的眼镜行业成为一个垄断,市场混乱,影响国民视觉健康。眼视光行业是否应持证上岗、依法从业成了热点,焦点问题。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5年开始,率先在眼视光专业大力推行“双证培养”模式,特色、服务培训了初、中、高级验光员、磨镜工10批,在校的眼视光专业学生双证率达99%,使大批学生在实习时就持证顶岗、带薪实习,由于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毕业生供不应求,分布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实现100%就业,营造出了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两件证书”制度并建的氛围。同时,用职业资格证书这个有力的手段,规范视光行业为培训质量提高了职业培训的影响力。目前,我们有深圳博士、天明、750、大全等多家视光行业多年与我们合作成为我们的实习基地,并招聘眼视光专业的毕业生,这与我们的“双证培养”是分不开的,眼视光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已成为就业的真正“通行证”。 云南省有眼视光相关企业200余家,我们从各视光中心、眼科、眼镜店,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眼视光行业相关人员对眼视光执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性及专业培训的需求:从眼视光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本科17%,专科80%,高中及同等学历;认为现在的眼视光职业培训及认证较规范,认为一般,认为不规范;60%认为对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非常有必要,认为有必要,认为可培训也可不培训;50%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眼视光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45%认为重要,5%认为一般;65%认为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更好的为诊疗对象服务有很大帮助,认为有帮助,认为可能有;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40%认为重要,认为一般;对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的发展趋势非常有信心,60%有信心,持怀疑态度。 云南省目前有两家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眼视光专业,有专科、本科二个层次。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得出眼视光专业学生对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的认识:15%的学生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规范,35%认为一般,50%认为不规范;60%认为对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非常有必要,40%认为有必要;55%认为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35%认为重要,10%认为一般;70%认为眼视光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对更好的为诊疗对象服务有很大帮助,30%认为有帮助;65%表示一定会选择规范的职业培训及认证,35%表示应该会。 同时,我们还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进行了调查。综上所述,眼视光学维护视觉健康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眼视光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还未完全规范,视光从业人员应进行专业规范化培训及职业资格认证,持证上岗,依法从业势在必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在我国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种证书并建的制度。这是关系到我国劳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经济方式转变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2003年3月,劳动保障部颁布了6号部令,要求对技术复杂、量大面广、涉及人身安全、重大财产安全及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职业,求职者未经培训、未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不得就业[3]。眼视光行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认证制度是引导和规范职业培训的主要手段,要把培训引导到促进就业的方向上来。职业资格认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以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它的建立是以国家法律为依据,实行的是靠政府权威力推行的管理模式,是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行眼视光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全面提高眼视光行业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视光行业就业上岗是有一定的职业能力水平。可以说职业资格证书就是眼视光行业就业的“通行证”。 参考文献 [1] 孙葆忱.低视力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王光霁.视光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 全国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与考评人员培训教材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程[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2009. \

自然一双眼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先有发现美的眼睛,然后才有美。

景美在春天,嫩嫩的小芽钻出了土地,它的美丽你发现了吗?在夏天,鲜艳的花朵绽开了花瓣,它的美丽你发现吗?在秋天,黄色的树叶翩翩起舞,它的美丽你发现吗?在冬天,晶莹的雪花徐徐落下,它的美丽你发现吗?当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时,人世间的景色竟然是这么美丽!人美 晨曦里,身着橘黄色衣服的清洁工正在大街上清扫垃圾;烈日里,身着灰黑色警服的警察正在值勤岗上指挥交通;深夜里,身着白色衣服的护士正在为病人打针护理。在大千世界里,又有多少这样默默无闻,尽职尽责的“英雄”啊!当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时,我们身边的人都是那么美丽! 情美当我们吃着可口的饭菜时,当我们穿着温暖的衣服时,当我们读着父母为我们精心挑选的书籍时,当……,我们总是认为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可是当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我们才知道这是最真挚.最美丽的亲情!当我们成功进步时,朋友总是跟我们分享快乐;当我们悲伤难过时,朋友总是为我们排忧解难;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朋友总是帮助支持我们。

当……,可是当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丽的眼睛时,我们才明白这是世界上最纯真.最美丽的友情!在汶川大地震灾难降临时,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惊心动魄的乐章;在08奥运如期而至时,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进取拼搏,唱响了一首热情洋溢的歌曲;在改革开放的风风雨雨中,全国人民干劲十足,勤劳致富,构画了一副日新月异的画卷,在……时,可是当我们真正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我们才感悟到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伟大,最美丽的爱国情! 景美——人美———情更美! 罗丹曾说:“世界上缺少的并不是美丽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吧。

发现美的眼睛就是写身边的所有大的小的美的事情

你那么美--爸爸妈妈,在我难过失意时给我鼓励,尽管岁月流逝,爸妈皱纹加深,但在我心里爸妈永远是那么美

你那么美--朋友,虽然他们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但总支持我陪伴我,你们很美

你那么美--植物/动物。。春夏秋冬

你那么美--残疾人士,用自己的坚强谱写生命的壮歌

你那么美--贫困山区的儿童简单快乐

你那么美--美人鱼,为爱不怕牺牲;灰姑娘,勇敢坚强

你那么美--自己,可写自己一路成长的历程,一路的坚持

你那么美--音乐,给我慰藉,触动我心灵

也可以写身边的好人好事,美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美就在你身边。

“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法国的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样这句话。是呀,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与众不同的美。

雾气蒙蒙的早晨是美的;日落的夕阳是美的:夏夜的池塘是美的;浓浓的母爱更是美的。爱是无处不在,但大家却视而不见,而我却发现了它,因为我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天空中洒着纷纷扬扬的雨丝,点点雨丝打湿了一条条马路。曾经,就在这样的雨天,妈妈背我去学画画,因为学画让我拥有了一双欣赏美,感悟美的眼睛。又在这样的雨天,我们全家在春雨的亲吻下,来到了虞波广场。那时的我仅仅只有7岁,是一个酷爱玩耍的淘气包。

一进广场,就被一张蹦蹦床给吸住了,我赶紧朝着蹦蹦床奔去。可妈妈说那个太危险了,怕我摔伤,不让我玩。在我一再的纠缠下,妈妈还是答应了,我高兴地跑了进去。啊,春雨好美哦!蹦蹦床好好玩哟!大家你追我赶,玩的不亦乐呼。都陶醉于眼前的美景中,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切,享受着这一切。我也开始跳了起来,哇,这“床”真舒服软软的,挺有弹性的。我轻轻一蹦,好高哎!不仅如此,而且蹦蹦床还是个游乐天地。里面有水帘洞、花果山、米奇妙妙屋。真是应有尽有。我万分兴奋,大声地叫喊着,蹦上去,落下来,摔在“床”上,好柔软,我再一次蹦了起来,蹦过水帘洞,越过花果山,蹦上米奇妙妙屋,站妙妙屋上和爸爸妈妈打招呼。我一会儿蹦到东,一会儿蹦到西。每弹一次,我就蹦的老高,老高。仿佛间,和云儿们见了面,谈了话。我沉醉于蹦蹦床的奇妙,享受着春雨的抚摸,眼前一切都很美好。“啊——”我突然放声地大叫,打破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因为我发现自己被弹到了外面。我惊慌失措,脑子一片空白。心想这回肯定被摔得 *** 开花,疼得要命。我赶紧闭上眼睛,等着灾难降临,怎么不痛?我睁开眼睛一看。哦,幸亏妈妈抱住了我。抬头看看把我紧紧抱在怀里的妈妈,发现她眉头紧皱,却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说:“还好接住了,你有没有摔痛?”我摇了摇头,再仔细看,却发现我们坐在地上。于是立刻站起来,顺手拉妈妈起来,可妈妈却摇摇头说:“别拉,我自己慢慢起来,”可我却不依不饶,非要拉妈妈起来不可,爸爸见状立即跑过来,把妈妈抱了起来。过后才知道,妈妈在接我时,不小心扭伤了要,痛得起不来了。可她不但没有怪我,而且还担心我有没有摔痛。意外受伤后,妈妈关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我,妈妈对我的关怀使我看到了另一种美——母爱之美。

看着周围依旧目不转睛的人们,再看看扭伤了腰却朝我微笑的妈妈,我忽然想起了罗丹的作品,那是一座残缺的雕像……我忽然醒悟到:最美的景色,并不是春雨蒙蒙;最美的身姿,并不是身轻如燕……最美的景色,是妈妈的微笑;最美的身姿,是她给我温暖的拥抱……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爱,一种美丽的爱,在你我身上闪闪发光。我发现了它,它无所不在,就在我们身边,需要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

1.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一双不再挑剔的眼睛和一颗宁静的心我发现了是中的没. 大自然中,春意盎然,花草树木都很美.小草虽然没有牡丹、杜鹃那样美丽,但它是坚强的,它经历着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水有的波澜壮阔,有的水平如镜.山有的太峻了,有的太尊了,还有的太贵了.是多么美丽,我不惊一颤,是什么颤动了我?是自然中的美. 你看,在那教师办公室的窗台下.老师还在辛勤的批改着作业,老师您的家人、亲人还等着您回去吃饭呢!那一瓶又一瓶的用尽的墨水瓶,那一支又一支写坏的红笔.不知这些年来,您用尽了多少墨,用坏了多少笔.老师您辛苦了!您又辛苦了一天,就别为我们费心了!啊,多么好的老师,多么感人的情景呀! 应着日落的余辉,小道上一点黄晕的光.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这时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同学便立刻上前帮助,扶着老人走向了远处,看着这一老一少的身影渐渐消失,我的心瞬间变得温暖起来,这是多么美好的瞬间,多么美好的时刻.楼道里灯还亮着我知道,这一定是哪家的孩子还没回来,爸妈怕他害怕,点着灯等孩子回家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啊父亲,母亲你们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起,你们给予了我多少爱的付出?还将要给予我多少?啊,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爱着您们! 什么是生活中的美,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小事. 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2.“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的罗丹说的.美,指得不仅仅是外表,同时指的是内心.美,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只在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其实,美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有一次,我在街上散步,很无聊,便买了许多糖吃.我打开一袋,一口吃掉那诱人的糖果,然后将糖纸逍遥的一扔.我一路走一路吃,就这样,十分钟的时间我就吃掉了五颗糖.就在我想找一个小卖部再去买糖吃的时候,突然一个小女孩映入我的眼帘,大约七八岁,看来是自己出来玩.她穿着一条牛仔裤,一件雪白的长衫,梳着利落的马尾辫,带着一个显眼的红色发卡,大大的眼睛,一张嘴微笑着.她弯下腰,捡起我扔的一张糖纸,装进口袋.我就得她很奇怪,就又买了一包糖,扔出一张糖纸,走几步,她果然又捡了起来.我走到她前面,“你要糖纸干吗?” “呃……我觉得这糖纸很漂亮,”她的脸“刷”的红了. “哦,好吧.”我转身要走. “姐姐,请等一下.”她了跑过来. “怎么,你想要糖纸?”我不明白她怎么还会跟来. 她一脸正义地说:“请你不要再乱扔垃圾了!”. 我似乎明白了她为什么要捡糖纸,并不是因为什么好看,是因为糖纸是塑料制的,在地下几千年不会腐烂,她是为了不污染环境.我的脸“刷”的红了,没想到,一个比我小的孩子,却比我更懂得爱护环境.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正能量”.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低下头,僵在了那里. “如果,”她开口了,“每人都不丢垃圾,而且每人都捡一块垃圾,那么十三亿人,就会减少十三亿垃圾啊!” “我……”我不知该说什么. “姐姐,以后我们成为朋友,一起保护环境好不好?”她拉住我的手. “嗯,好.”我猛的点头. “你叫什么啊?” “我叫…… “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我赞同爱迪生的这句话.美永远是珍贵的,也永远是平凡的,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去感悟,发现身边美!3.生活中不失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曼·罗兰在一个炎热无比的夏天,我坐在一辆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上,看到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奶奶一手拉着铁环,一手拿着沉甸甸的菜篮,一副很吃力的样子.令我吃惊的是:她旁边都是年轻人,可并没有一个人为她让座!正当我想着叫老奶奶过来坐的时候,一位看着40多岁的叔叔给那位老奶奶让了座,他还帮着她把菜篮轻轻地放到了座位旁,然后一瘸一拐地走到铁环那里,等待着公交车到站……尊老爱幼,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高尚品质.这位叔叔就是拥有高尚品质的人.作文网 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为各种募捐投掷自己爱心的老人、孩子们时;当你乘坐公交车,看到小学生为老人让座时……你是不是感受到周围每一个人都拥有爱心,同时也会和我一样发现身边的美.每个人都拥有美,美是无处不在的,把美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我们去体会,就会发现更多的美。

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带着一双不再挑剔的眼睛和一颗宁静的心我发现了是中的没. 大自然中,春意盎然,花草树木都很美.小草虽然没有牡丹、杜鹃那样美丽,但它是坚强的,它经历着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水有的波澜壮阔,有的水平如镜.山有的太峻了,有的太尊了,还有的太贵了.是多么美丽,我不惊一颤,是什么颤动了我?是自然中的美. 你看,在那教师办公室的窗台下.老师还在辛勤的批改着作业,老师您的家人、亲人还等着您回去吃饭呢!那一瓶又一瓶的用尽的墨水瓶,那一支又一支写坏的红笔.不知这些年来,您用尽了多少墨,用坏了多少笔.老师您辛苦了!您又辛苦了一天,就别为我们费心了!啊,多么好的老师,多么感人的情景呀! 应着日落的余辉,小道上一点黄晕的光.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这时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同学便立刻上前帮助,扶着老人走向了远处,看着这一老一少的身影渐渐消失,我的心瞬间变得温暖起来,这是多么美好的瞬间,多么美好的时刻.楼道里灯还亮着我知道,这一定是哪家的孩子还没回来,爸妈怕他害怕,点着灯等孩子回家呢.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啊父亲,母亲你们在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起,你们给予了我多少爱的付出?还将要给予我多少?啊,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爱着您们! 什么是生活中的美,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就是这么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小事. 我发现了生活中的美。

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美,是一种情操,一种境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美: 从小父母就对我讲: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一粒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用汗水浇灌成的,让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未曾浪费过粮食。这就是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我逐渐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谆谆教导,是为了让我适宜学校、家庭、社会的生活。这就是美。

而我们学校又提倡节俭,所以我的生活中没有浪费。“成由节俭败由奢”当你在饭店吃饭把未吃完的要打包拿回家时,有人会说,就那么一点菜有什么稀罕的,而说这话的人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是没有饭吃。

这让我知道: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原来也是一种美德。这就是美。

有时,会因为自己的外表而烦恼,没有自信,或没有华丽的衣服而烦恼,其实,不需要这样,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就是美。

当我漫步在街上时,看见自愿捐款的字样,原来由于大地震而使许多孩子无家可归,许多房屋倒塌,人们的生活,经济没有着落,这使我感到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摸了摸口袋的零用钱,毫不犹豫地捐到纸箱里,此时,感到自己是多么伟大。这就是美。

人,只要有一片爱心,世界就处处充满爱,让我知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不要吝啬你的爱,不要封闭自己,有一颗爱人的心,去感受世界,感受大自然,原来世界多么美好。

处处充满光明充满希望。这就是美。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原来我有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美德,而且并不为世俗短浅的目光而自卑,我要用我一双亮丽的眼睛,去发现周围的事物及潜藏在他人与自己身上的美,不断完善。

这就是美。 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睁开你的眼睛,看大自然的美,感谢上天给了自己一双清澈的双眼,好好珍惜、利用,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发现美的眼睛 我站在窗边,嘴角勾起一条恬静柔和的曲线.天地之间,处处都有动人心魄的美丽:天气新晴,碧空白云,晴阳淡光,天空,是清澈澄明得无丝毫杂质的浅蓝,那样明媚清浅的颜色,好像从未经过痛苦的幻灭,纯净得永恒,无数次地心醉天蓝,望着它,我心中再大的波澜也会悄然平息;阳光是温润的,不热烈,却有别样温柔.不能给寒门少女素净的衣装描金绘彩,但能给她们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脸颊染上烈火年华的痕迹,春天留下的蔻丹;风,轻轻柔柔,脱去了春寒料峭的清冷外衣,留下的,是五月初夏清甜温暖到酥软的清风,甜而不腻,暖而不烈,清而不冷,润而不湿,不能给闺中伤春的黛玉吹起漫天飞花,但能给倚柳多情的梦女孩拂起点点飘絮,我总爱倚着窗子,聆听远处,风扬起水波时大海的叹息;街上的少男少女不放肆但张扬,不放纵但自由,眸子里,盛满了开到荼靡的热烈,纵然开后百花杀,纵然谢落花事了,一样要把年华,做得绚烂到生如夏花.美的定义,不止于清冷高洁,也不只热烈鲜妍,美是跳跃的阳光,美是潇洒的清风,只要你有心,它就会那样多情而温柔地,从你指间流过.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是凄惋哀绝的美;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豁达大气的美;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是情致妩媚的美;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是淡泊雍容的美;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是惨惨淡淡的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超然物外的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淡定从容的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沧桑慨叹的美;当时只道是寻常,是梦断三更,当时年少的美…… 能采拮这样多的美,只因欣赏.欣赏,是一双灵慧而多情的眼睛;欣赏,是一颗温暖而纯净的冰心;欣赏,是我们心底的一个天使;欣赏,是一点灵魂深处的人性之光!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只是你那发现美的眼睛还未开启而已.不管生活如何困苦窘迫,只要心底还存有欣赏,枯枝败叶,就成了娇花纤柳;粗布麻衣,就成了云锦虹霓;粗糙的石子,就成了闪闪发光的宝石!有人说,欣赏得到的,只是瞬间的美丽,等生命结束时,依然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无所有,既然如此,欣赏又有什么用呢?我却不这样认为.欣赏抓住的美丽就像指间砂,虽然时间流逝,手中的砂石滑落了,但它的气息,却已经烙在了你的手上,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你曾经拥有的美丽与骄傲.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过客,然而只要你存着欣赏的美好信念,睁开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走过人生旅途时,便不是空手而归.。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法国的罗丹说的。

美,指得不仅仅是外表,同时指的是内心。美,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只在乎你是否有仔细体会。

其实,美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就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次,我在街上散步,很无聊,便买了许多糖吃。

我打开一袋,一口吃掉那诱人的糖果,然后将糖纸逍遥的一扔。我一路走一路吃,就这样,十分钟的时间我就吃掉了五颗糖。

就在我想找一个小卖部再去买糖吃的时候,突然一个小女孩映入我的眼帘,大约七八岁,看来是自己出来玩。她穿着一条牛仔裤,一件雪白的长衫,梳着利落的马尾辫,带着一个显眼的红色发卡,大大的眼睛,一张嘴微笑着。

她弯下腰,捡起我扔的一张糖纸,装进口袋。我就得她很奇怪,就又买了一包糖,扔出一张糖纸,走几步,她果然又捡了起来。

我走到她前面,“你要糖纸干吗?”“呃……我觉得这糖纸很漂亮,呵呵。”她的脸“刷”的红了。

“哦,好吧。”我转身要走。

“姐姐,请等一下。”她了跑过来。

“怎么,你想要糖纸?”我不明白她怎么还会跟来。她一脸正义地说:“请你不要再乱扔垃圾了!”。

我似乎明白了她为什么要捡糖纸,并不是因为什么好看,是因为糖纸是塑料制的,在地下几千年不会腐烂,她是为了不污染环境。我的脸“刷”的红了,没想到,一个比我小的孩子,却比我更懂得爱护环境。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正能量”。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低下头,僵在了那里。

“如果,”她开口了,“每人都不丢垃圾,而且每人都捡一块垃圾,那么十三亿人,就会减少十三亿垃圾啊!”“我……”我不知该说什么。“姐姐,以后我们成为朋友,一起保护环境好不好?”她拉住我的手。

“嗯,好。”我猛的点头。

“你叫什么啊?”“我叫……“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

我赞同爱迪生的这句话。美永远是珍贵的,也永远是平凡的,它就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去感悟,发现身边美。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工作能力,“天生我才有用”嘛,说得不错,作为一名企业领导我想说的是人才不是发现的,而是创造一个可以出人头地的机会,下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精通数学吗?”那人问.青年羞涩的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不好意思地摇头.“那法律呢?” 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青年惭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拉住:“青年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 “把名字写好也是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能把名字写好,就能把字写得叫人称赞,就能把文章写好!”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的放大自己的优点,兴奋的脚步都轻松起来了.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了享誉民办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简单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不简单的道理,我们的人生就像一个金矿,只要我们留意发现它,再一点点的扩大,就会发现一个令我们惊讶的结果.只要我们留意,现实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可以让我们去发现.如:前处理车间煎蛋皮.刚开始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从一个人一口锅煎起,经过细心人的研究和实践,以逐步发展到一个人掌管三至四口锅了,这之间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它的实用不仅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更重要的是产量上升了,质量也提高了,在没有实用之前,则反之.那是因为我们善于去发现,个人优点发现,组织优点的发现.当我们的优点发现了,加起来就会越来越大.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目标,放大自己的目标,发挥你所有的动力吧!不要放过生活中任何可以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每一个人,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中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打开心灵的那扇窗明亮水灵的双眸,一度是脸颊上最亮丽的风景线。眼睛,它是心灵的窗户,为我们展现着一个美好祥和的大千世界。 ——题记 春暖花开,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为翠绿的山冈点缀上绚丽多彩的颜色:米黄、粉红、天蓝、淡紫……柳枝在清风里摇曳,伴着小溪银铃般悦耳动听的流水声,飘起雪白的蒲公英,展开一幅绝美的春季风景画。这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春天,比起弥漫寂寞和可怕气息的漆黑,不知婉然而绚丽了多少。而眼睛,我们那美丽的双眸,就好比心灵的窗户,如果关闭它,这些动人的景色就将永远和我们告别,渐渐远去、远去,消失得无影无踪。 因为近视,有多少人在烦恼和痛苦之中。我们作为明眼一族,领略着大好江山的美丽风光,欣赏着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观看着生机勃勃的绿树红花,那紫盈盈的郁金香,那香飘飘的水仙花,那绿油油的爬山虎,那一片片广阔的山野草原,无时不在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在我们迷醉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为自己沉浸在黑暗和模糊中而悲痛伤感。他们眼前似乎蒙着薄布,绕着晨雾,罩着似有似无的轻纱,挡着他们观察世界的视线。 我们有着明亮的眼睛,而我们中间又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渐渐破坏着自己的眼睛?当自己近视时,面对酿成的苦酒,造就的苦果,世上又有哪里会卖后悔药? 让我们携手来爱护自己的眼睛吧,让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永远能随心所欲地映入眼帘,不再有人再为近视而深深苦恼,像陷入沼泽般悲痛不已。我们需要打开眼睛这扇宝贵的窗户,让金色的阳光照射着我们的心房,让怡人的风景陶冶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自己能尽情地品味那优美的风景;我们需要打开眼睛这扇宝贝的窗户,游览祖国的江河湖海,看遍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我们需要打开眼睛这扇值得珍惜的窗户,来看着溪流在自然的怀抱里淙淙流着,欢快地跳跃着可爱的水花,愉悦地欢唱着悦耳的“自然之歌”。 静谧的夜晚,夜来香的清香像淡墨般渲染在空气里,传递着一份美妙的诗意。从窗户望去,月亮柔情的光芒一泻千里,快乐可爱的星星也为夜空增添了不少情趣。瞧,那星星还在眨巴着明亮的眼睛,调皮地对我们笑呢!朋友们,珍惜美好愉悦的生活,就让我们从爱眼、护眼做起吧!

大自然的眼睛 江苏省南京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八年级(7〕班 陈乃修眼睛,曾教会我用心灵去思考;因为那眼睑中的两颗宝石,是心灵的窗户。人类的眼睛,是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大自然的眼睛,是清山,是绿水,是骄阳,是月牙。大自然的眼睛,是雨后彩虹,更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清泉! 今年暑假,我踏上丝绸之路,来到了梦幻中的古城敦煌。敦煌一行给了我心灵上的触动,因为我找到了一只眼睛,一只大自然若隐若现的眼睛——月牙泉。沙漠,戈壁,驼铃阵阵,丝路花雨。来到神秘而美丽的鸣沙山,我瞬间被那满山的黄沙所震撼。此时,漫天黄沙,仍旧像初春的柳絮一般不停的飘舞,落在旅人的帽檐上,落在驼队的驼铃上,却落不进那汪来自天堂的月牙泉。 这泉水,乍看,犹似一潭诱人的陈酒,静静的,轻盈盈的;细看,宛如一面在沙山帷幕中的宝镜,亮亮的,蓝湛湛的。这月牙,安然地躺在沙漠之中,却清澈见底。这月牙,没有一点纤尘或者没有一根游丝的侵扰,悄无声息地流淌了千年,却千年不息,声似琴音,铿锵悦耳。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沙山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泉山天影融为浑浊却晶莹的一体。在这碧绿的泉水中,不时有一个个白色水泡缓缓上升,望之极似一串串明珠。 弯腰捧起一掬沙,微风轻拂,那捧沙便随着风儿浪迹天涯。 我不想过多地探究月牙泉一尘不染的原因,因为,这弯月牙,在我心中已经成了神,成了毅力的象征。自从这弯月牙在茫茫沙漠中出现,她就注定要逆境求生,注定要成为大自然的另一只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看到了一个坚忍不拔的灵魂。这个顽强的灵魂,终日顶着火球般的太阳,顶着漫天沙尘;这个勇敢的灵魂,带着丝绸之路的传说,带着敦煌的磨难与沧桑,已慢慢地融入了我的生命。 在那次丝绸之旅中,我不仅看见了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清泉,更看到了荒凉戈壁中的株株红柳,寒风凛冽中的“天下第一雄关”,还有佛光普照下的莫高窟。他们,一群古老而威严的巨人,坚忍不拔地屹立在黄土高原,永久不移地屹立在我的心中;他们,无数只明亮而坚毅的眼睛,繁华了荒无人烟的大西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他们,是大自然的眼睛!他们的坚强与忍耐,让登高望远的他乡游子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教会了人们如何逆境求生。 大自然也许从没有发现,自己有那么多的眼睛。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森林,抵抗着滥砍滥伐;淡水,抵抗着资源枯竭;冰峰,抵抗着“温室效应”。那个曾经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虽然身经百战,伤痕累累,却仍旧顽强地生存,为人类和整个世界作出她的贡献。 看着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大自然,我自惭形秽。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我无法避免挫折的存在,眼泪过多地停留在我年轻的脸庞上。我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失败,以为跌倒了,就爬不起来。可是,当我看着那只只大自然的眼睛时,我在刹那间明白:跌倒了再爬起来。在逆境中奋斗,在失败后抬头,这就是大自然的秘诀,这就是真理! 再看看那弯月牙,那株红柳,我找到了了眼睛里的微笑。那坚定的眼神让我不再孤独和害怕,那坚定的眼神告诉我简短有力的四个字:逆境求生! 指导教师:蔡莹 简评:以眼睛贯穿全文,通过写眼睛写出了人在逆境要如何求生——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奋斗!语言含义深刻。投稿:2005-3-1 16:34:50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