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研究企业竞争力的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研究企业竞争力的论文目录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课题背景 10-11 1.2 研究意义 11-12 1.3 文献综述 12-16 1.4 主要研究内容 16-17 1.5 课题来源及创新之处 17-18 第二章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18-34 2.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18-20 2.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20-21 2.3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21-27 2.3.1 核心竞争力的内部识别 22-25 2.3.2 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识别 25-27 2.4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 27-29 2.5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29-32 2.5.1 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29-30 2.5.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 30-32 2.6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途径 32-33 2.7 本章小结 33-34 第三章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状况及分析 34-48 3.1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 34-37 3.2 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低下的原因 37-47 3.2.1 我国企业家素质低下 37-42 3.2.2 企业研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42-44 3.2.3 企业盲目多元化经营 44-47 3.3 本章小结 47-48 第四章 培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48-67 4.1 塑造和培育企业家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48-52 4.2 企业新理念的树立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想基础 52-59 4.3 加强研发、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59-63 4.3.1 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59-60 4.3.2 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60-61 4.3.3 运用技术创新构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式 61-63 4.4 大力引进、培养人才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基础 63-66 4.4.1 确立新的“人才观” 63-65 4.4.2 凝聚核心人才,维护企业核心价值观,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4.4.3 引进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 66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还有一篇《论企业核心竞争力》,你也参考一下吧 第一章 引言 5-11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一词的由来 5-8 第二节 研究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8-9 第三节 研究思路 9-11 第二章 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11-18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11-13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13-15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5-18 第三章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8-27 第一节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18-19 第二节 核心竞争力的规划 19-22 第三节 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22-25 第四节 核心竞争力的维护 25-27 第四章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7-33 第一节 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7-28 第二节 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28-29 第三节 组织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9-31 第四节 文化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31-33 第五章 关于核心竞争力几个误区的思考 33-40 第一节 走出认识误区--企业家与核心竞争力 33-34 第二节 走出扩张误区--多元化与核心竞争力 34-36 第三节 走出营销误区--市场占有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36-38 第四节 走出信息化误区--信息化与核心竞争力 38-40 第六章 案例分析 40-45 案例一 日本电气公司(NEC) 40-41 案例二 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41-43 案例三 海尔集团(Haier) 43-45 参考文献 45-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实证分析》第一章 引言 6-7 第二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7-13 2.1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的演变 7-10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特征及战略意义 10-13 第三章 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要素分析 13-30 3.1 核心资源 13-21 3.2 核心能力 21-30 第四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机制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0-41 4.1 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 30-32 4.2 创造企业独特的价值链 32-34 4.3 把资源集中于重点环节 34-36 4.4 培育和获取新的核心竞争力 36 4.5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6-41 第五章 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误区 41-43 5.1 无价值独特性 41 5.2 急于求成 41 5.3 忽视基础管理 41-42 5.4 忽视市场信息 42 5.5 过分多元化 42-43 第六章 “武汉有机”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案例分析 43-49 6.1 企业主管业务的调整 43-44 6.2 企业经营策略 44-47 6.3 武汉有机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机制分析 47-49 第七章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1、科技含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市大多数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进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激烈、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在科技含量高、市场准入门槛高、利润率高的行业则数量很少。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水平较低,科研开发能力不足,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2、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不强。一是职工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民营企业尤其是乡镇民营企业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员工仍有不少。二是缺乏专业人才。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实力不足等各种原因,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存有一定困难,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目前,由于人才流动性大,中小民营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比较慎重,再加之企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较大、时间急,所需人才更多地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看待,甚至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从未对职工进行过专业或岗位技能培训,忽视了企业自身对人才的长期培养。三是留住人才难。民营企业在留住优秀人才的环境和机制上并不具备相对优势,加之诚信缺失,企业与人才之间缺乏信任,人才流失问题较为普遍,给企业的稳步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规模体量较小,整体竞争能力不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我市民营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集团化、产业集群化程度低,规模企业数量和整体竞争能力与苏南相比仍有相当差距。我市进入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强仅有4家,而苏州有27家,无锡有23家,南京有17家,常州有13家。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快自主创新力度。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要科学发展,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创新能力。民营企业一是要通过引进智力资源、技术许可、与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等方式,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接受先进技术转移,形成消化吸收转化再创新的良性发展模式,生产出技术含量高、附价值高的产品;二是要注重培养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设立技术中心,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三是要打造知名品牌,结合本行业、本企业的特点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四是要切实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做好专利的申请、保护和转化工作,尤其是申报国际专利。2、加强培训力度。民营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注重人才培养。一是企业家的培养。民营企业主要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新形势,尽快加强各种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竞争规则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要明确社会责任,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关爱员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提升民营企业形象;二是技术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民营企业必须完善人才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吸收社会人才,充实壮大技术人才队伍,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到民营企业就业;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专业人才的培训,积极创造条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发展空间。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创造条件,舍得支付成本培训员工,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四是建立人本第一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强化员工的和谐理念,员工间的和谐、管理层的和谐与企业的和谐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是要强化政府为规模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对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允许发展的项目,加快审批进度,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民营规模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要完善信息支持体系,集中各行业生产经营情况、业务发展、技术、市场信息,适时发布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有关行业发展方面的信息,以弥补市场信息不充分的缺陷;三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有助于扬州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大工程,通过专家组认真评审后,给予资金倾斜支持,尤其要确保扬州地方财政对于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四是要引导民营资本向现代服务业流向,鼓励其进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卫生、教育产业、传媒业和金融业。通过必要的政策引导,积极推动产业集群、企业集聚、集约发展,推动各类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优势企业集中,着力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规模民营企业,推动全市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有关商业的书籍很多,我个人认为<哈佛经营管理学>是一本不错的商业书籍.里面有讲到你问的问题,具体在哪一章,我也记的不太清楚了.你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 总述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2 提纲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3 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4 要求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开 题 报 告 学 生: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 论文提纲 前言、 一、1、2、3、�6�1�6�1�6�1 �6�1�6�1�6�1二、1、2、3、�6�1�6�1�6�1 �6�1�6�1�6�1三、1、2、3、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预期的结果六、进度安排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论文目录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市场范围扩大,机会增多;另一方面,风险加大,竞争更趋激烈,这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很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僵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参与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不足。由此,中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和跨国公司抗衡,要抵御住国际经济风险,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后,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企业基于市场需求,整合有效资源而形成的,支撑其持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系统能力。它涉及管理、产品、技术、能力和文化等多方面,但由于环境和文化差异,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各有不同。归纳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把握。第一,目的要素: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前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如华为基于顾客需求的技术创新和美的的品牌差异化战略。如果缺乏对顾客价值的足够关注,就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市场需求,即使技术很先进,也难免会由“先驱”变为“先烈”。第二,动力要素:知识创新和企业文化。知识创新是企业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和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各种竞争力的精神源泉。一个企业能具有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企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华为的“狼文化”、深南电路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第三,保障要素: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制度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前提条件,管理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这些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有的直接体现为核心竞争力,有的内隐在核心竞争力中。如华为、海尔的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制度则是深南电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第四,外化因素:技术、营销、服务、质量、品牌和成本等。这些是直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关键环节。技术尤其是独有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营销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实现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方式;服务是企业在技术、质量、营销等能力趋同情况下的竞争新领域。当然,不同的企业,会在不同的环节狠下功夫,其核心竞争力所体现的特点也不一样,如华为抓住了技术环节,东风日产抓住了技术、品牌和服务环节,美的则抓住了技术、营销和成本环节。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就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只有推动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整个公司的发展,下面就介绍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背景方法的论文。

1、良好的项目计划

好的项目计划使项目成功了一半。因为项目执行的基础是项目计划,如果项目计划制定的不合理,或者项目计划没有考虑清楚,或者项目分工不合理,都会严重影响后面的项目执行。

2、目标分解

项目的目标一般都比较大,不容易管理和控制,因此,我们要将项目目标分解成较小、易于控制的小目标。

3、项目进度监控

好的计划并不等于好的项目执行,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比如项目环境、客户需求、市场变化、资源约束等等。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要学会在动态中控制好项目执行。

4、项目风险管控

项目风险无处不在,随时都会面临各种突发事件和项目风险,因此,在项目风险管控方面,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项目风险的识别,另一方面要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这样一来,即使出现了项目风险,风险造成的损失也不会那么大。

5、合理的流程

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流程和方法,如果流程不合理,无论大家怎么努力,效率固然是不会高的,只有建立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高效率。在进行流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流程的灵活性。这里所指的灵活性不是随意性,是在结构化的流程中,保持流程的可优化性。这样就不会因为流程太过僵化,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6、人才梯队培养

经营企业最后还是经营人才。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人才去执行,也是没有用的。好的人才可以以一抵十,人才不在于多,而在于效率。人才梯队的建立是确保公司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没有人才梯队作为支撑,就很容易形成“人才安全”问题,影响到公司的战略实施。

1、构建优秀的团队,提高执行力

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强化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或者创造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资金。目前市场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五种力: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获利的能力)、执行力(把事情做对的能力)、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生命力(追求理想内在的力量)、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以我们江苏银河一直采取内培外招,形成一个执行型、忠诚型、创新型、学习型的优秀团队。

2、铸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经济人民信任品牌,追逐品牌,在于品牌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但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有了市场得天下,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

3、注重细节管理,提升获利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强的音符,当今的面粉行业已是微利的。时代,但是我们从事的面粉事业既是好事、善事、民以食为天的大事,又是一分钱微利的系统工程。所以注重企业的细节管理,尤为重要。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面粉行业成本的控制是增效的关键所在。

4、科学运筹,抓住商机,获取经营效益

我个人认为面粉行业的获利,其中70%来自于对市场商机的把握。如何把握,主要立足于四个字,即“静、准、狠、巧”。静就是纵观全局,冷静思考,判定形势,把握走势。准,审时度势,细心分析,冷静以待,抢抓机遇。狠:遇到商机,主动出击。巧:灵活运用,巧得商机。

5、优化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价值链最大化

挖掘企业内部人、财、物、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内外部的一切有利要素,巧用政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资源价值链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获利能力。

6、具备持久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就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以企业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借助企业文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个员工价值实现的平台,让员工的观念、行为融于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第1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概论 竞争、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第2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织设计 环境、战略与组织设计的关系 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的必然选择 卓越的组织设计与管理 企业的外部架构设计 流程优化新型组织的内部构造设计 网络组织和虚拟企业未来组织设计的一个构想第3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企业竞争实力评价 企业竞争潜力评价 企业竞争环境评价 企业竞争态势评价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第4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构建 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要素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方法与途径 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途径的实证分析 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误区第5章 企业知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的含义、特性与类别 资本的含义 知识资本内涵与特征 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竞争力的整合第6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理论综述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实证分析 创建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 建设基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第7章 信息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分析第8章 企业再造与核心竞争力 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再造参考文献……

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论文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论文

【摘要】 从企业诞生至今,关于企业如何更好、更强地发展下去的问题,无疑是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所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企业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企业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成了学术界的一个热门领域,无数学者从企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分析。当然,在当今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了企业管理阶层的一定关注。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作用机制

一、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力的概述

(一)企业文化的概述

1.企业文化概念

学者普遍认为对于企业文化的提出及初步认识来源于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为何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创造腾飞奇迹的研究,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也逐步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当然,企业管理能力也是一种企业文化。按照行业的标准分类,企业文化只是文化这个庞大概念的一个方面。它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认可的、普遍接受的一种价值观念,是形成处理企业各种复杂事物方式方法的核心理念,是一种群体性的组织文化。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发展方向,是以企业为本的一种管理文化。

2.企业文化特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其特点也是显著的,本文将企业文化的特点由内向外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和凝集性。企业一旦形成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那么这种独有的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的员工,使其价值观念逐渐向企业整体的价值观念靠拢,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观念一体化,让企业的上上下下的理想、信念、目标凝聚起来,都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这是企业文化最核心、最深层次的特点。第二方面,企业文化具有激励性和规范性。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是最好的精神激励,能够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并且企业文化内所蕴含的企业上下共同认可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能够增强企业员工的自律能力,与各种规章制度相比更好的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三方面,企业文化具有创新性和传播性。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参与者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励、影响一批又一批的员工,提高他们的对于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也是企业蕴含巨大价值的精神广告,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在消费者、行业内的知名度和信誉值。由此将企业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导向性和凝聚性为特点的企业精神文化;第二层以激励性和规范性为特点的企业制度文化;第三层以创新性和传播性为特点的企业物质文化。

(二)企业竞争力的概述

1.企业竞争力概念企业竞争力是企业整体综合能力的反映,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能力。通俗讲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企业为了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从有限的市场中为了获得有限资源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而必须与其他类似企业抗衡的一种综合能力。

2.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企业竞争力由深层次到浅层次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是深层次的,即核心理念方面的,包括各个企业意识形态、各企业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念、各企业独有的企业文化等。第二层是中层次的,即组织架构方面,包括企业的组织模式、层级结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等。第三层是浅层次的,即企业产品方面,包括企业获得所需生产资源的能力、开发创新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企业原有产品的生产、质量、价格的控制能力。由此可见,各个企业之间最深层次的较量,是企业间不同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3.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竞争力最基础、最核心的构成要素。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将会形成促进企业竞争力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使企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构建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将会直接对企业竞争力三个层次,即核心理念层、组织架构层、产品层,产生作用,由此达到全面、全层次、有深度的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从而给企业的持续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企业拥有更强大的获取资源和出售产品的能力,让其更好、更强的发展下去。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指的是企业文化将会从哪些方面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以及产生作用的过程。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企业文化将从三个层次来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作用,下文将从这三个层次展开讨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核心理念层的作用机制

1.影响企业家的战略取向

企业的经营方向、发展模式一开始便是企业家们时时刻刻都在考虑的大事情,企业家作为企业运作的核心,企业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每个企业家都有一套独有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理念,这种决策方法和决策理念是企业家做出企业战略取向的依据,并且影响着企业的运作模式、组织架构模式,最终形成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发展模式。企业家的决策方法和理念来自他处理众多事物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整体发展的精神引导,包含着与企业目标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念,势必影响企业家的价值观念,影响企业家决策方法和理念的形成,最终影响企业家的战略取向。

2.影响员工的价值取向

如果说企业是一台“机器”的话,那么员工就是企业这台机器的“零件”,缺少任何一个“零件”,企业这台“机器”的运行都将受到影响。企业要想使员工们积极努力地为企业工作,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仅仅给员工发工资、福利的效果是不显著的。必须关注员工心理状况、价值取向等非理性因素。以导向性和凝集性为特征的企业精神文化对员工的价值取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影响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使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与整体的企业精神文化相适应,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最终让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目标相符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创造出更多的企业财富。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组织架构层的作用机制

1.影响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日常运行机制的稳定性。一般来说,企业总是通过修订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企业的操作流程、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等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近年来发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再怎么精心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还是由企业的人员来执行的,对人的管理必须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企业制度文化会在内部控制的建立方面注入人性活力,让内部控制的准则制度与道德规范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环境。这种健康向上、人人互助友善的内部控制环境能够让员工拥有良好的自我控制意识,增强员工的自律,大大降低内部控制的难度,让内部控制高效、有序地执行下去。

2.影响企业的考评机制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工作中的考核评价与激励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根据以上论述,参与到企业中的个体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所以不能把企业的参与者拆开了来看。由此可知物质奖励与非物质奖励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来看企业是以物质奖励作为重点,对于非物质奖励的重要性认识程度略有不足。非物质奖励是指个体精神、情感方面的必不可少的需求,也就是企业文化所能够带来的需求。企业应当给员工提供应有的尊重以及能够不受约束地与上级良好沟通的非物质奖励,还有对所用员工的信任、认可以及晋升的机会等的非物质奖励。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企业文化可以将物质奖励与非物质奖励相结合,使企业的考评机制更加完善、更加公平与公正。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产品层的作用机制

1.影响企业对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

企业产品的生产是企业获得盈利的手段,要想使企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必须在企业产品上下功夫,生产的产品必须不断的而满足市场需求。由此看来企业对产品的生产以及质量的控制将会是企业占领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企业做好了这一点定会提高其生存能力。企业文化能够从企业整体的角度刺激企业的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对改善产品的性能、在保质的基础之上降低成本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最终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2.影响企业对外服务及营销

企业的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还必须得到社会、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完成最终的销售获得利润。企业文化能够通过企业上上下下传播给消费者,逐渐提高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并且能够在社会和消费者面前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可信程度。这些都可以称得上企业的新型营销手段。通过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服务和营销,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营销宣传的费用,还可以获得数倍于传统模式的宣传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三、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市场获得有限资源及销售产品实现本企业更好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通过两个途径:第一增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即更有效的而获得资源;第二促进所创造价值的实现,即更好的而获得利润。从而最终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的价值创造

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最终售出获得利润是因为产品中包含价值。如果企业能够在产品成本与行业平均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蕴含的价值;或者产品成本比行业平均成本低,但产品蕴含相同的价值,那么就是企业完成了价值创造。必定获得更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通过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管理成本的方式实现增加企业的价值创造。

1.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企业要生存下去,那么就必须不断地与企业的相关利益方进行交易。那么为了交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就是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签订合约过程中的谈判、监督费用,履约所产生的费用以及不确定风险造成的损失等等。企业文化可以从核心价值观念、制度建立、产品三个层次,整体的把握企业的各项活动,从而创造企业良好的对外形象,以便获得相关交易方的信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谈判、监督费用,而且由于互信机制的存在,还能降低不确定风险造成的相关损失。这无疑大幅度的削减了交易费用,大大创造了企业价值,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2.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

企业的管理成本也是制约企业竞争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的管理主要就是针对企业参与者的管理,这是管理的重中之重。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企业文化的导向性和规范性能够给企业的参与者提供可行的行为规范,降低管理的风险和管理难度;企业文化的凝聚性能够让企业参与者的价值观念趋于一致,减少不必要的分歧。企业文化的这些作用最终导致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的降低,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的实现

1.创造良好的价值实现渠道

企业是社会深度分工的产物,每个行业内都存在着业务范围、规模大小各不相同的企业,每个企业都可以看作不同的个体,都是整个价值链的一部分,只负责价值链上的一部分业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必须打理好上上下下这个价值链。如何在价值链中更好地生存这个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分析角度,同样企业文化在这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企业文化可以在社会各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可以在行业内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这使得价值链内的个体都希望与本企业合作,互利共赢,从而创造好维护好企业的价值实现渠道,保证企业价值的实现。这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2.增强消费者的认可程度

一个好的企业必须学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学会与消费者沟通,甚至是共同开发商品。在这些方面企业文化将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成立于2010年4月,到2014年年底,企业估值达到450亿美元。小米企业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这也是它企业文化口号。小米首创了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以及消费者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在最新的一项统计中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三星,从这方面来说,小米无疑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国内企业。小米的成功创造了一个企业届的传奇,它的成功与小米的企业文化魅力是分不开的。小米与消费者的合作开发精准地把握了消费者的需求,即消费者不仅仅希望享受科技,更希望参与到产品的开发当中去,这极大的增强了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小米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口号,开创了手机届的粉丝经济模式,将消费者向发烧友方向转变,这无疑是牢牢掌握客户群的好方式,而把握了消费者就是把握了企业未来。消费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企业文化是吸引消费者、提供与消费者交流并最终获得其认可的最好的舞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加上价值实现渠道的保证,这无疑促进了企业价值的实现,最终赋予了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为企业更好、更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利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注意的问题与建议

(一)注意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企业文化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来讲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管理层必须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将文化排除在企业之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认可的、接受的,并不是由管理者所制定从上而下的制度规范。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这里同样适用,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符合企业实体所处的当地的文化大环境。当然,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企业文化,及时更新企业文化的内容,让企业文化更好为企业服务。

(二)建议

1.充分发挥管理层的表率作用

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和如何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掌握在企业的管理层手中。管理层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形成企业独有的文化魅力。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整体文化与细节文化方面的统一,避免某些情况下的自相矛盾。管理层应积极响应企业文化的管理规定,在企业内部充当员工学习企业文化的榜样,在企业外部成为企业文化的宣传者。

2.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继承特性,企业内部应该建立起与本企业文化相适应的培训、教育体制。不仅针对企业的新进员工,而且也要对资格相对较老的员工进行相应的企业文化培训。在培训与教育的过程中和员工一起发扬并创新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分的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向军.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机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蒋刚.建立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J].管理文化,.

[3]周万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科技与向导,.

[4]肖晶.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

[5]李侦侦.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J].现代企业教育,.

[6]姜晖.企业文化对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

[7]王文成.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8]蓝伯雄、王亚明、王威.企业资源优化与企业价值链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

[9]陈倩倩.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方式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10]葛万生.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J].山东社会科学,.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论文

摘要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物业公司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构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公司管理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是指在进行物业管理时要符合高校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和服务标准,围绕高校发展目标,有效地调整公司内部生产、经营、人力、财务、设备等各要素、各环节从而促进公司朝着目标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能力。首先,公司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必备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胜任其职务和岗位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法宝;其次,公司管理能力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推动公司抓住发展机遇,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贡献更多的积极力量;其三,公司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企业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而产生更好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公司服务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提供全面、周到和完善的服务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高校物业公司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教学和生活需求,满足的标准反映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和服务能力上。服务质量的优劣是被服务者主观上的感知与评价,也就是师生员工在享受高校物业公司所提供服务时的主观感受,因此,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满意的物业服务至关重要。服务价格即物业管理费是高校物业公司依据市场规则、与高校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公司能够提供的物业服务质量和学校师生员工所能承受的能力等因素来制定的(大都通过招标确定的合理价格)。服务能力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产品的能力、服务价格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三者有机组成。

公司技术能力

物业服务的专业化体现了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必须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只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才能保障高质量的服务团队。物业服务团队具有物业管理专业高素质,才能形成服务技能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在竞争中长期保持专业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公司竞争优势特性不被其他物业公司模仿和超越。目前,高校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实验楼、会议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都引入很多科技含量的智能化设备,如各大楼出入处的人员进出识别系统、安防报警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等,如何管理好这些智能化设施设备,仅沿袭高校以往简单的维修管理方式是不能够胜任的。此外,房屋及其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如电梯的维护、墙面地面的保养、桌椅板凳的维修、绿化植物的栽培和施肥及其修剪与造型等均需要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完成。因此,专业技术能力是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公司创新能力

物业服务的创新能力能够保证物业管理公司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物业服务创新既可以为高校师生员工带来更多的附加利益,又可以节约物业服务成本,成本合理有效控制能够提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高知这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增强公司员工智慧和能力,最终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各类特约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能够让被服务者感到满足和满意的创新途径。校园互联网为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手段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高物业服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保证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先地位和优势。

公司整合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进行整合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如行政办公楼、科研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室、运动场(馆)、停车场、学生宿舍、餐厅、超市、文化商业街等,以及物业服务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另一类是无形资源,包括高校物业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文化、品牌、信誉、制度等,以及有关物业服务的知识、技术等资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对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和高校拥有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整合,通过整合建立一个新的有序组织和流程,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理念创新:强化公司创新意识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物业服务的理念创新了,才会促使物业管理的模式、内容、方法等持续创新。高校物业管理是为高校广大师生的科研、教学服务的,物业服务的目标是依据经济法则和教育法则、运用新机制与新模式,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台湾捷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树立了“文化+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理念,主张物业服务“四个认同”一一业主认同、专业认同、国际认同和客户认同,让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理念成为公司员工的共同追求,为服务对象提供可感知的舒适工作场景。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坚持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优越条件、资源和技术优势,开拓物业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改善物业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效率和促进物业管理的现代化,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制度创新:建立公司学习型组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各项物业专业服务是通过公司的团队协作来完成的,因此高校物业服务要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形成若干个有机协调的专业团队,通过专业团队不断的学习和历练,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达到让广大师生满意的目标。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促使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优质服务”和“让用户满意”的企业制度,构建平等、和睦、开放、奉献的组织环境和组织机制。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不仅能够在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高效率的专业团队和组织。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运用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的系统思维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管理创新:加强公司人力资本管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创新是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创造出新型的和更加规范与更具效率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措施及操作流程,以实现公司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各种资源要素之间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协同运行,从而创造出新型的生产力,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司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建立积极的竞争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使公司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公司因具有优质高效的物业管理团队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创建物业管理信息化物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系统地对物业管理公司所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实现物业管理公司内部信息传输和应用的实时化、准确化与高效化。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信息技术,如运用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来建立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既能使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又可以向客户展示公司现有的物业服务设施设备,体现出公司物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目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都在潜心打造智慧家园或智慧校园。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也提出了“让物业管理更简单、更有价值”的物业服务理念,其实这就是要依托科学技术的支撑,让科技使得物业管理和服务更有价值。例如,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在其服务体系中,就运用了数字、图像、语音传输的无线技术、二维码和传感器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优化了物业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与流程,提升了物业服务的品质和良好体验感,并初步实现了对物业管理与服务中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物业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物业公司技术创新的突出表现,大大降低了物业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成本,有利于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物业服务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物业公司管理的科学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物业服务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新:构建物业管理公司品牌公司文化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角度,改善和提升高校物业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的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中,有很多公司开始积极探索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课题,例如,为浙江大学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宇物业管理公司,就提出了“服务也是育人”的观点,注重将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融入高校校园教育之中;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将公司服务理念“大学之道在明德”的企业文化融入物业服务之中等等。品牌是顾客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综合评价。当人们想到或者谈论某一品牌时,总会和社会时尚、企业文化、品质、价值等联想在一起,企业创立品牌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品质、价值、时尚和提升文化,不断地从低附加值产品或服务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升级,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开发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高层次转变。当企业品牌文化被用户和市场认可并接受,品牌才产生其市场价值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此,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个成员才会对公司发展的前途充满很强的自信心和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公司所有员工必然会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而与公司形成命运共同体,物业管理公司也就拥有了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味而形成了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的总结与展望怎么写总结与展望:总体而言,国内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初期,主要侧重于回答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性质,缺乏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论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出的定义有差别,这是造成目前核心竞争力概念模糊的主要原因。由于概念界定模糊,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与和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第二,多数研究主要探讨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性质、培育与管理以及它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缺乏对决定核心竞争力因素的系统阐述,因而使得这一理论缺少可操作性、实践性,无法有效地指导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所以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总结吸收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核心竞争力概念,拓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并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过程】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论文

摘要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由物业公司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构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公司管理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能力,是指在进行物业管理时要符合高校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和服务标准,围绕高校发展目标,有效地调整公司内部生产、经营、人力、财务、设备等各要素、各环节从而促进公司朝着目标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能力。首先,公司管理能力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必备能力,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胜任其职务和岗位的基础条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实现有效经营管理的重要法宝;其次,公司管理能力能够促使管理者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推动公司抓住发展机遇,朝着更好方向发展,为社会经济贡献更多的积极力量;其三,公司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企业业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从而产生更好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公司服务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为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提供全面、周到和完善的服务是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此,高校物业公司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科研、教学和生活需求,满足的标准反映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和服务能力上。服务质量的优劣是被服务者主观上的感知与评价,也就是师生员工在享受高校物业公司所提供服务时的主观感受,因此,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满意的物业服务至关重要。服务价格即物业管理费是高校物业公司依据市场规则、与高校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公司能够提供的物业服务质量和学校师生员工所能承受的能力等因素来制定的(大都通过招标确定的合理价格)。服务能力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服务产品的能力、服务价格竞争力和服务质量三者有机组成。

公司技术能力

物业服务的专业化体现了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专业化的物业服务必须有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作支撑,只有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才能保障高质量的服务团队。物业服务团队具有物业管理专业高素质,才能形成服务技能高素质的服务团队,在竞争中长期保持专业服务的满意度,建立公司竞争优势特性不被其他物业公司模仿和超越。目前,高校办公楼、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实验楼、会议室、食堂、学生宿舍等都引入很多科技含量的智能化设备,如各大楼出入处的人员进出识别系统、安防报警系统、自动消防系统等,如何管理好这些智能化设施设备,仅沿袭高校以往简单的维修管理方式是不能够胜任的。此外,房屋及其设施设备的日常维修养护如电梯的维护、墙面地面的保养、桌椅板凳的维修、绿化植物的栽培和施肥及其修剪与造型等均需要专业技能的人才来完成。因此,专业技术能力是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组成部分。

公司创新能力

物业服务的创新能力能够保证物业管理公司持续拥有竞争优势而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物业服务创新既可以为高校师生员工带来更多的附加利益,又可以节约物业服务成本,成本合理有效控制能够提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高知这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增强公司员工智慧和能力,最终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例如,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提供的各类特约服务、个性化服务就是能够让被服务者感到满足和满意的创新途径。校园互联网为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手段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提高物业服务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提升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技术,保证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先地位和优势。

公司整合能力

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在物业服务过程中要进行整合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形资源,如行政办公楼、科研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会议室、运动场(馆)、停车场、学生宿舍、餐厅、超市、文化商业街等,以及物业服务和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设备;另一类是无形资源,包括高校物业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文化、品牌、信誉、制度等,以及有关物业服务的知识、技术等资源。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通过对公司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和高校拥有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整合,通过整合建立一个新的有序组织和流程,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形成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理念创新:强化公司创新意识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物业服务的理念创新了,才会促使物业管理的模式、内容、方法等持续创新。高校物业管理是为高校广大师生的科研、教学服务的,物业服务的目标是依据经济法则和教育法则、运用新机制与新模式,以优质的服务去做好各方面工作,提高物业服务水平,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台湾捷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树立了“文化+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创新理念,主张物业服务“四个认同”一一业主认同、专业认同、国际认同和客户认同,让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理念成为公司员工的共同追求,为服务对象提供可感知的舒适工作场景。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坚持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高校拥有的优越条件、资源和技术优势,开拓物业服务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改善物业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的各项管理制度,以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效率和促进物业管理的现代化,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制度创新:建立公司学习型组织高校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的各项物业专业服务是通过公司的团队协作来完成的,因此高校物业服务要根据服务内容不同形成若干个有机协调的专业团队,通过专业团队不断的学习和历练,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达到让广大师生满意的目标。而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促使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优质服务”和“让用户满意”的企业制度,构建平等、和睦、开放、奉献的组织环境和组织机制。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不仅能够在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更高效率的专业团队和组织。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运用知识共享与创新机制的系统思维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管理创新:加强公司人力资本管理高校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创新是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创造出新型的和更加规范与更具效率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管理措施及操作流程,以实现公司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各种资源要素之间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协同运行,从而创造出新型的生产力,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因此,高校物业管理公司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是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要加强公司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建立积极的竞争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使公司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从而使公司因具有优质高效的物业管理团队来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创建物业管理信息化物业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系统地对物业管理公司所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及其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实现物业管理公司内部信息传输和应用的实时化、准确化与高效化。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信息技术,如运用因特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来建立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物业设施设备维护信息系统既能使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又可以向客户展示公司现有的物业服务设施设备,体现出公司物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能力。目前,很多物业管理公司都在潜心打造智慧家园或智慧校园。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也提出了“让物业管理更简单、更有价值”的物业服务理念,其实这就是要依托科学技术的支撑,让科技使得物业管理和服务更有价值。例如,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在其服务体系中,就运用了数字、图像、语音传输的无线技术、二维码和传感器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全面优化了物业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与流程,提升了物业服务的品质和良好体验感,并初步实现了对物业管理与服务中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运用,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物业管理信息化是高校物业公司技术创新的突出表现,大大降低了物业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成本,有利于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物业服务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物业公司管理的科学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物业服务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新:构建物业管理公司品牌公司文化是高校物业管理公司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角度,改善和提升高校物业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的高校物业管理公司中,有很多公司开始积极探索高校物业服务人性化的课题,例如,为浙江大学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宇物业管理公司,就提出了“服务也是育人”的观点,注重将物业公司提供的物业服务融入高校校园教育之中;山东明德物业管理公司将公司服务理念“大学之道在明德”的企业文化融入物业服务之中等等。品牌是顾客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综合评价。当人们想到或者谈论某一品牌时,总会和社会时尚、企业文化、品质、价值等联想在一起,企业创立品牌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品质、价值、时尚和提升文化,不断地从低附加值产品或服务转向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升级,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开发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高层次转变。当企业品牌文化被用户和市场认可并接受,品牌才产生其市场价值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此,物业管理公司的每个成员才会对公司发展的前途充满很强的自信心和负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得公司所有员工必然会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而与公司形成命运共同体,物业管理公司也就拥有了共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品味而形成了物业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对各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市场范围扩大,机会增多;另一方面,风险加大,竞争更趋激烈,这对中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国外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很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僵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参与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不足。由此,中国企业要生存和发展,要和跨国公司抗衡,要抵御住国际经济风险,必须大力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概念后,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我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企业基于市场需求,整合有效资源而形成的,支撑其持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系统能力。它涉及管理、产品、技术、能力和文化等多方面,但由于环境和文化差异,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各有不同。归纳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把握。第一,目的要素:顾客价值。顾客价值是企业参与竞争的前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取向,如华为基于顾客需求的技术创新和美的的品牌差异化战略。如果缺乏对顾客价值的足够关注,就不可能在市场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把握好市场需求,即使技术很先进,也难免会由“先驱”变为“先烈”。第二,动力要素:知识创新和企业文化。知识创新是企业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和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各种竞争力的精神源泉。一个企业能具有长久的核心竞争力和组织学习能力,企业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如华为的“狼文化”、深南电路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第三,保障要素: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制度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前提条件,管理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制度、管理和人力资源这些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有的直接体现为核心竞争力,有的内隐在核心竞争力中。如华为、海尔的管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制度则是深南电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第四,外化因素:技术、营销、服务、质量、品牌和成本等。这些是直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若干关键环节。技术尤其是独有的核心技术是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质量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营销是企业产品和服务实现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方式;服务是企业在技术、质量、营销等能力趋同情况下的竞争新领域。当然,不同的企业,会在不同的环节狠下功夫,其核心竞争力所体现的特点也不一样,如华为抓住了技术环节,东风日产抓住了技术、品牌和服务环节,美的则抓住了技术、营销和成本环节。

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

旅游专业人才供需矛盾问题长期存在,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旅游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的方法,提出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由七个维度构成。对该模型进行了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包括情况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专业教学3个维度,最后提出地方高校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等方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同;福建省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然而,就业形势缺不容乐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但从现实情况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低造成的,认同度低,就缺乏学习的兴趣,即使毕业了,也不会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为此,以专业认同为视角,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评价情况,为营造有利于专业认同的生成环境、提高专业认同水平提供参考。

1研究假设

“专业认同”是由埃里克森首次提出的,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白凯等人认为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1]。邱宏亮等人认为导游专业认同包括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和职业发展等5个维度[2]。再结合现实的情况,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划分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职业偏见等7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包含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发展、专业投机和职业偏见。

2研究设计

为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笔者对福建省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依据上述假设的七个维度,设计23道问题,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李克特量表,分为五个等级,分值分别为1~5分,分数越高者,代表其对专业的认同度越高,反之则越低[5]。本次调查一共发放了350份问卷,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26份,有效率达到93%,符合要求。其中,男生72名,占22%;女生278名,占78%。从性别看,男女生数量差距较大,原因在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中,女生要比男生多。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先要进行题项的纯化。题项纯化标准是:(1)题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值小于且删除题项后内部一致性α系数反而变大者删除;(2)旋转后因子载荷值小于或者同时在两个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大于者删除[2]。根据上述标准,使用进行题项纯化,23个选项最后删除了10项,剩下13个题项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3个题项的KMO检验统计量的值为,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值为,Sig值为,符合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要求。采用进行因子分析,由方差解释贡献率来看,前3个因子累计解释了的信息,符合要求,说明可以提取3个公因子。从因子分析的结果看,第一个公因子“专业前景”;第二个公因子“专业归属与发展”;第三个公因子“专业教学”。

4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上述因子分析,验证了文章开头的假设,即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测量模型具有多维性,只是从实际分析结果看,多维性只包括专业前景、专业归属与发展和专业教学3个维度,其中专业归属与发展包含了专业归属和专业发展的部分指标。

建议

(1)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重要途径。所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首先应该从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着手。地方高校可以有计划分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进修,完善、拓展其知识体系,提升其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鉴于旅游管理专业强烈的实践性和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的职业化,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2)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学中,要打破过往的以教师纯理论知识教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尝试创建以培养学生应用、创业、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地方高校特色,以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讲授为辅。

(3)开展专业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归属感。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校方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引导。一方面校方可以出台指导学生专业认同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制度文件,比如对学生的社会调查给予资金支持,由专业教师分别带队就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饭店、旅游集团等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报告进行交流学习,让学生提升专业认知度和把握行业最新动态;另一方面需要深化师生互动关系,让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些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引导整个专业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专业归属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官春兰等.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两所部属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2]白凯等.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5):41-48.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

(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困难中不断开拓进取。

(4)实践和应变的能力

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实际活动,学生只有在各种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探索中产生新的观点和思想火花,才能形成“求异”的思维,萌发创新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旅游属于服务性的行业,实践和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将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灵活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机应变,才能碰撞出真正符合实际的创新火花,使这些创新成果运用到实处,实现创新目的。

(5)集成和移植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是指创新行为主体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提供特别优点的方式,将创新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使其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体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的能力[2]。移植创新能力指的是将已有的知识在不同的时空引进、消化、吸收并进行再次创新的能力[3]。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覆盖很多门类的学科,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合理整合可以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避免了直线思维方式,有助于创新思维形成,在研究学习中,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灵活运用交叉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思考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各层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对旅游管理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创新是旅游企业家的使命

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已经和本专科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了明显区别,旅游企业家已经成为了很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使命,也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对于欲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而言,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存在的机会和可以利用的资源都还很充足,需要旅游企业家具有独特的投资眼光,发现一般人无法发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一般人不能运用的资源,找到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开发,或者对已有资源重新进行整合,实现再次发现,为自己创造具有独创性的事业保证。这些都需要企业家具备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它是旅游企业自身控制的且不易被别的企业所模仿和复制的可以是旅游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持久优势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4]。创新是旅游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创新的主动与被动以及创新的快慢与效果也成为了旅游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生成与强化,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开发潜在市场能力的不断更新,强化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直接的体现是旅游企业产品之间的竞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更为多样化。所以,绝妙的创意、经典的策划和产品的不断开发创新将对旅游企业行业地位的提升及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创新是旅游行业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旅游业是高度综合的服务型产业。加快旅游业持续健康地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新的旅游产品观、新的旅游市场观和新的旅游投入观,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本行业的研究,而要拓宽视野,根据市场要求,并结合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引领创新型的旅游消费方式。只有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才能确保整个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旅游管理知识的人才,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的优势,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高校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原动力。

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学术氛围不浓

我国研究生大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被动地接受,甚少对老师所讲授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更鲜见提出自己的观点,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不浓。包括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在内的我国研究生普遍地养成了一种依赖性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缺少教育发达国家所倡导的开放式追问风气,没有养成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开展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学术氛围不够浓厚,很少组织有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5]。很多学校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因为导师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学院或同一专业,除了在公共课或全体大会之外学生基本很少联系,那么相互之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就很少。一些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对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关注不够,研究生学术视野狭窄,对学科国际前沿问题缺乏了解,科研能力、创新意识不强。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的方法有着本质区别,但我国研究生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很多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归纳型和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仍被广泛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教学内容再新颖、再先进,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导师仍旧采用灌输式的“授之以鱼”方法,而很少采用引导式的“授之以渔”授课方法。很多老师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很少利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授课,很难激起学生兴趣,影响教学效果。旅游管理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师资力量还不够雄厚,很多导师都是直接从别的专业转入,知识体系不够完备;大师级别的导师较少,师资力量相对于其他成熟专业较弱,严重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仍不够合理,存在学分较多、公共基础课偏多、课程体系缺乏层级性、实践课比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课程较少、前沿性课程不够等问题,没有突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综合性,不能充分反映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旅游管理是一个跨多个领域的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对于此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没有体现这个显著的特征,课程安排很少涉及除旅管理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课程。课程设置和本科专业课程部分重复。

(四)创新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不强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仍主要是对于课本知识的课堂讲授,这种方式不仅空洞乏味,而且理论和实践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研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与社会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培养。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学生发表的论文数量,注重学生所获的学分多少,却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本专业而言,学校和旅行社、酒店等旅游企业的横向合作是培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学校和旅游企业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坚实的平台。

四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知识积累,培养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任何创新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出的,只有了解前人成果,才能实现超越。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既要注重培养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也要了解问题的研究基础,善于思考问题,在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学校要设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努力创造教师到境外培训、学习的机会,同时让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扩宽研究生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与同行接触交流,孕育创新的思想,产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聆听专家和优秀代表的报告,相互交流,拓宽研究视野,启迪思维,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意识,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导师创新观念,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导师往往能给予学生很多帮助,要让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导师首先带头垂范。这种垂范要体现在教授、示范、指导和控制等多个方面。学校要优化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可采取小班授课,采用讲座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扩大自学比重,鼓励研究生进行课程专题报告,互相讨论交流。有条件的课程可以通过聘请院士、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学校应该以旅游管理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建设为中心,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带头人作用,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创建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改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降低必修课程总学分,提高选修课比重;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包含新观点、新方法、新内容的课程,鼓励开设学科交叉的课程;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涉及面很广,学校可以加入一些旅游相关专业的课程,如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打破学科界限,加大课程融合,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面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创新

学校和学生都要提高对实践的认识,实践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而言尤为重要,脱离了实践,培养出来的创新型人才将无法真正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提升实践课程地位,通过实验实训课、旅游企业调研、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在实践创新能力。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旅游专业学生见习和实习难得的社会课堂。在旅游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或者是学习过程中,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带着问题到宾馆、风景区、旅行社去学习。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做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烨,王庆生.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研究[J].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62-65.

[2]孙金梅,黄清.企业集成创新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5):97-99.

[3]张林.培养医学硕士研究生从“移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能力[J].考试周刊,2009(40):197-198.

[4]路文静.旅行社企业竞争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5]叶建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3-106.

[6]姜乃力.高校旅游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2):105-107.

[7]陈福义.整合、创新及品牌营销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根本[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4):65-68.

[8]王奕.人文社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之路——以重庆大学为例[J].中国研究生,2011(11):56-57.

一、引言 我国旅行社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初具产业规模形态,尤其是近年来旅行社的数量不断增加,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把降价作为争夺客源的主要手段甚至是惟一手段。一些旅行社以低价格吸引旅游者和打击竞争对手,竞争对手则以更低价格为手段进行报复,致使旅游市场上的旅行社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各家旅行社竞相削价,走进了恶性价格竞争的误区,造成旅行社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不论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恶性价格竞争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出现了“零团费”、“负团费”。旅行社在恶性价格竞争的旋涡中利润率越来越低,旅行行业成为了“微利”行业。 恶性价格竞争使得作为主体的旅行社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趋向,作为中介的旅游从业人员权益受损,作为客体的顾客市场满意度低。这种现象无疑极大地束缚着旅行社业的发展,拷问着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侵蚀着顾客的消费信心。因此,旅行社行业的恶性竞争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警醒与反思。 二、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原因分析 (一)行业分工体系不完善 世界上旅游发达国家的旅行社业一般采取垂直分工体系,形成了旅游经营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代理商等多层次的渠道模式,各种渠道之间层次分明,职权清晰。我国旅行社行业采用的是以市场分割为特征渠道结构,分工体系相对比较扁平。长期以来,我国旅行社根据市场划分为国际旅行社与国内旅行社两大类,目前尽管根据业务调整为经营处境业务、入境业务与国内业务,但渠道过短,市场不分的机构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分工体系造成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大型旅行社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中小型旅行社缺乏明显的市场定位,发展举步维艰和行业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2]。旅行社之间由于缺乏明确的行业定位,没有准确的市场细分,在市场竞争中盲目以价格战作为主要竞争手段。导致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盛行,市场秩序混乱。而这种以削价为主的竞争的结果不会刺激产品质量的提高,而是导致质量被忽视,致使参与者大伤元气,非参与者经营更加困难。 (二)行业监管不到位 根据《价格法》、《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全有可能对旅行社的产品价格进行行业监管。但是,多年来旅行社的恶性价格竞争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与规范。从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越是旅游业做得好的市场,恶性价格竞争越激烈。 (三)产品雷同性强 当前旅行社产品的特点是产品重复,相形似性高。我国许多旅行社对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少精品。很多旅行社路线重复雷同,耳熟能详的旅游线路就那么几条,可供选择的种类少。一家旅行社开发了适销对路的产品,马上引起众多旅行社一哄而上,争相效仿[3]。另外,旅行社产品组装性很强,新产品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而又得不到专利的保护。因此我国旅行社产品差异化不明显,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我国众多的旅行社都是以同样的产品竞争同一消费者群体,形成了市场上以产品价格而不是产品价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的现状。 (四)产品价格的易变性及不可控性强 由于旅游资源季节性、消费者闲暇时间等因素影响,旅游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淡旺季,作为调控供需平衡的市场手段突出地体现在旅行社竞争中。作为组装性产品,旅行社的产品价格随着旅游淡旺季景点、交通、住宿等要素产品的变动而经常变动,旅行社无法控制要素产品的价格波动因而也无法控制自身的产品成本及产品的价格。 (五)消费者与旅行社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旅行社业是典型的信息密集型行业,旅行社掌握着丰富的旅游要素产品信息,与顾客相比占据着明显的信息主导地位[4]。由于成本因素、竞争因素、要素产品因素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旅行社往往对其产品没有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说明,比如,旅游大巴是新车还是旧车、酒店是郊区还是市区等等。顾客由于缺少了解旅行社产品的充分信息,旅行社产品作为经验型产品又无法在售前进行比较,质量的评价也只能在消费过程中才能感受出来,因而大多以价格作为最主要的购买决策依据。信息的不对称客观上导致了旅行社的恶性价格竞争。 (六)消费者讨价还价的非理性 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大众的购买能力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对商品价格必然比较敏感。旅行社根据多数游客喜欢低价团的心理,以零团费甚至负团费的低价格吸引招徕消费者,再加上游客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对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产品安排的合理性难以考虑得很周全,所以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是价格,这也正是恶性价格竞争的症结所在。另外,旅行社产品的价格随着淡旺季也有很大的波动,而消费者讨价还价的根据往往是依据最低的价格,导致旅行社之间为了争夺客源市场只能采取较低的价格从而导致恶性价格竞争。 三、旅行社恶性价格竞争负面影响 (一)损害游客利益 从根本上说,没有一定的价格,旅游服务质量肯定难以得到保证,因为适当的旅游价格是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恶性价格竞争使得旅行社在降价的同时为保住利润,只能采用“先降价,后降服务”的方法,即降低餐饮标准、减少旅游景点、压缩旅游时间、增加购物次数等经营方式,或靠各种回扣和人头费来充当利润率,甚至部分社还通过克扣旅游保险费来增加收入。而导游和司机为增加回扣把一天中的最佳时间用在了跑购物点上,景点只是走马观花地大致看一遍,严重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影响了旅游业整体接待质量,使服务大打折扣。 (二)影响旅行社行业的整体效益 经济规律是相互作用的,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恶性价格竞争既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也违背市场经营者与竞争者的基本原则,且严重扰乱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6]。这种互相拼杀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旅行社业的声誉及旅行社业的整体效益。 (三)影响我国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一样,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并未走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不是靠成本和质量,而是通过削价竞争来抢夺市场和吸引消费者。旅行社以降低成本来削价竞争,会造成资金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低,旅游线路重复老套,旅游纪念品千篇一律„„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旅游消费水平。总体而言会降低我国旅行社的整体质量,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国家竞争力。 四、旅行社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对策 (一)调整分工体系 旅行社要根据其产品特点建立合适的分工体系。就行业而言,应建立比较长的渠道结构,改变扁平式分工体系。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旅行社行业分工体系,建立起旅游经营商、旅游批发商和旅游代理商等多层次的垂直分工体系。各层次之间分工明确,定位清晰,大型旅行社实行集团化、中型旅行社进行专业化、小型旅行社通过代理制实现网络化。 (二)加强行业监管 1、用法律规范企业竞争行为 对于恶性价格竞争,首先应依法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可以发挥规范企业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作用。 2、通过旅行社协会加强行业协调与管理 如果旅行社削价,并没有违反有关法规,而同行业认为,削价竞争会导致价格战,损害行业利益,甚至威胁一些旅行社的生存,则可通过行业协会(旅行社协会或旅游协会)进行协调和管理[8]。 3、由旅游局制定游戏规则实施间接调控与管理 如果旅行社的恶性价格竞争行为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下降和旅游者投诉增多,确实损害了旅游消费者权益,那么旅游局可以通过制定出境游合同范本,规范旅行经营行为、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旅行社的质量保证金制度等手段发挥其管理职能,间接地影响旅行社的价格行为。 (三)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走创新之路 目前,旅行社价格竞争主要表现在常规线路的竞争上,而特色旅游产品却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色,满足了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在传统的常规线路上,各旅行社势均力敌,只能用恶性价格竞争来取得客源。特色旅游产品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满足游客的特殊化需求。只要产品开发的有特色,有吸引力,就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海南红色旅游开发的困境与出路梁 科摘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红色旅游是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既有爱国爱党的宣教功能,又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海南红色旅游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如何讲好海南革命故事,加强海南红色文化的开发,是下一步发展红色旅游的重点。关键词:红色旅游 发展战略旅游业在海南产业布局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海南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海南旅游开发,主要是优越自然环境吸引游客,椰风海韵,白浪沙滩,自然之美固然让人心旷神怡,旅游更应该挖掘人文之美,人文之美到达人的心灵深处,是更高层次的审美。人文之美,除了挖掘海南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之外,海南红色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海南革命是中国革命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在全国都极为罕见。由中国工农红军女子军特务连英雄事迹改编的电影《红色娘子军》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讲好海南革命故事,开发红色旅游,是海南旅游往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海南红色旅游发展现状海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不足。海南红色旅游资源多,内涵丰富,开发现状却不容乐观。据2009年省委党史研究室最新的普查数据,海南省境内红色资源有革命遗址和其他遗址598个,其中,革命遗址有501处。革命遗址覆盖面广,全省每个市县均有分布,无论是沿海平原地区,还是中部山区;无论是汉族聚居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革命遗址存在。纪念性楼堂馆所方面,目前条件比较好的有海南史志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张云逸将军纪念园、周士第将军纪念馆,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定安母瑞山革命纪念馆。其余楼堂馆所的情况不容乐观,图片和实物资源比较少,对历史资料收集不全,文字组织相当零乱,没有体系,许多景点陈列的资料相互抄袭,展示历史的形式单一,多为橱窗式陈列。纪念性楼堂馆所缺乏专业的讲解员,讲解词没有经过专业党史研究者润色,基本停留在介绍基本情况的水平,对游客没有吸引力。海南红色旅游的游客数量占游客总量很少,处于“绿肥红瘦”的局面。与全国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占国内旅游总数1/4的成果相比,海南红色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量在全省游客总数中的比例微乎其微[1]。已开发有一定游客规模的红色旅游景区,存在后劲不足的问题。海南红色旅游第一品牌是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纪念园位于高速路旁,区位极佳。电影《红色娘子军》使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家喻户晓,纪念园对全国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对红色文化挖掘不足,导游讲解词非常简单,领着游客半个小时浏览完毕,没有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坐车来纪念园的时间超过了游览时间,让很多游客觉得十分乏味。二、海南红色旅游开发不足的原因首先是海南红色旅游处于起步阶段,红色文化的宣传远远不够,没有讲好海南革命故事。目前全省除红色娘子军纪念园被世人知晓外,还有很多红色故事不为人知。一些游客听过洪常青不认识冯白驹,认识红色娘子军不知琼崖纵队,这说明,海南红色文化宣传还需要加大力度。海南的红色资源非常丰富,值得大力弘扬。海南党史研究与红色文化宣传要改变封闭保守、孤芳自赏、自说自话的孤岛状态,要走出海南讲好海南革命故事,让更多游客熟悉海南红色革命故事。其次是海南红色旅游普遍存在遗址遗迹保护不足的问题。红色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历史遗迹,中国传统文化有怀古忧伤的审美情趣,唐诗宋词中有大量怀古忧思的作品。革命历史遗迹遗址让游客产生时空交错感,身临其境进入一种共情模式,去理解革命者当年的信仰与激情,从而完成精神洗礼与审美熏陶。红色旅游比较红火的地区,都在遗址遗迹保护修复工作上比较成功,井冈山与延安都有大面积的遗址遗迹得到很好的修复。在遗址遗迹保持方面,海南红色旅游面临着严峻挑战,海南革命遗址遗迹,保存完整非常之少,使红色旅游开发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陵水苏维埃旧址保存完好、中共琼崖一大会址、冯白驹故居、云龙改编旧址得到较好修复,其他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以琼崖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琼岛井冈”的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为例,保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几乎没有,原因是当年根据地条件非常艰苦,大部分建筑如红军医院、琼崖特委都是茅草屋,敌人进攻根据地时一把火就破坏殆尽。后来根据幸存的革命老人指认确定遗址遗迹的方位,修复却成了大问题,茅草屋虽然简陋,修复却不容易。不能修旧如旧,开发了很多现代设施,这样的设计游客并不满意,游客需要真实的历史遗迹,而不是山寨替代品。最后是海南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不足,游客旅游获得感低。海南红色旅游开发,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全省统一规划,也没有一条完整具有历史逻辑的成熟路线。红色旅游景区一般都位于较为偏僻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完善。首先是交通不便,没有公共交通可以抵达,路况也不容乐观。其次是缺乏相关配套设施,基本的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母瑞山革命纪念园,周围只有两个简陋旅馆供游客住宿。海南红色旅游项目单一,主要是听讲解,比较单调乏味,缺乏体验式旅游项目。现代人经过信息时代洗礼,单纯靠听觉接受信息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需要运用多媒体声光电等体验才能使游客做到情景交融,进而理解当时的历史场景,在这方面海南红色旅游普遍不足。三、海南红色旅游的出路红色旅游背后是红色文化,国内红色旅游比较红火的地区都在红色文化上挖掘深入,突出了地方特色。因此,破解海南红色旅游的困境关键是挖掘海南红色文化。首先要深入挖掘海南红色文化,讲好海南革命故事。海南革命最为经典的表述是聂荣臻元帅的题词:孤岛作战,艰苦卓绝,二十三年,红旗不倒。海南孤悬海外,长期远离中央,在空间狭小与物资缺乏的不利局面下,创造了海岛长期坚持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典范。海南革命的最大意义是琼崖地方党组织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在解放海南的过程中,接应解放大军,成功解放海南岛,维护了中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在解放海南岛的过程中,琼崖纵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琼崖纵队的有力接应,解放大军渡海作战抢滩登陆势必要付出重大伤亡,甚至有可能导致战役失败。解放海南岛,中国的生命线——南海就顺势回归。因此,从维护中国领土完整角度看海南革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南革命不应被一些人所认识只是中国革命的支流,无足轻重,而应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其次要加强红色旅游顶层设计,进行高起点开发。深入开展全省红色旅游资源调查和普查,切实摸清家底,找准特色,科学定位,全面发掘海南省有旅游开发潜力的各类革命遗址遗迹。注重把海南红色旅游景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设计、宣传推广,要连点成线,形成规模化集群效益。对部分有条件的景区如定安母瑞山、万宁六连岭纪念园要按国家A级旅游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开展标准化示范景点建设。高起点的开发,要改变过去只是把游客带到遗址遗迹听讲解的单一模式,红色文化要以多种形式呈现给游客。以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为例,游客参观完毕,印象不深就离开,并没有达到深度旅游的目标。如果能开发夜间项目,让游客住下来看一场高水平的芭蕾舞《红色娘子军》,既能让游客留宿产生经济效益,又能通过艺术的形式让游客进一步感受红色娘子军精神,让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最后,海南红色旅游开发要遵循市场化的路径,提高游客的获得感。红色旅游,基色是红色,旅游是本质,旅游要让人放松身心,获得审美享受。红色旅游不是意识形态说教,不能板着面孔教训人,要遵循旅游的本质、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开发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让红色旅游真正地产生效益,扩大影响。党的十九大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海南红色旅游,要在政府的扶持下,实行企业化的运营模式,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链,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3]。旅游公司开发的红色旅游产品,要与其他旅游有机融合,使游客在海南旅游获得红色(革命)、绿色(生态)、蓝色(海洋)三种体验。陵水坡村是陵水第一任县委书记黄振士的故乡,是陵水革命的起源地。坡村吸引社会资金,以革命遗址、乡村风情、农家乐等方式建设红色旅游主题公园,既吸引外地游客,也使本地游客周末有很好的选择,是市场化开发的成功案例。海南红色旅游开发,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是重点,要加强党史基础研究,加强红色文化的推介与宣传;市场化开发是方向,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化开发让游客愉悦身心同时受到红色文化的感染熏陶;创新融合发展是灵魂,红色旅游要与其他旅游相得益彰,三管齐下,海南红色旅游的发展才能真正“红”起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