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范文园艺花卉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范文园艺花卉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篇二 关于园艺绿化设计浅论 摘 要:园林建设成为了近年来建筑中发展较快的项目。园林的景观设计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及管理理念做支撑,另外其养护工作在园林的使用中也相当重要。只有利用高技术建设出的园林,并用细致的养护工作进行后期的保护,才能保证园林的良好使用效果。 关键词:园艺绿化;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景观园艺绿化工程对城市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加强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和养护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景观原理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初设计理念,遵守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因地制宜,同时在景观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和养护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园艺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园艺绿化认识不够 目前,在园艺绿化中,城市发展对园艺绿化认识不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园艺绿化管理受到严重阻碍,导致我国经济效益增长受到极大影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园艺绿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导致园艺绿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出现不协调现象,给园艺绿化管理带来许多困难。例如,工业厂房修建中,绿化面积非常小,使厂区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导致园艺绿化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致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2、园艺绿化管理法制不健全 我国园艺绿化管理中,由于园艺绿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建设理念,导致园艺绿化管理法制不健全,在法律上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执法人员不严格按照规则制度执行,出现了有法不依、以罚代法等现象,使园艺绿化管理失效,导致园艺绿化质量得不到提高,达不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3、园艺绿化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园艺绿化管理机制存在不完善问题,园艺绿化管理不统一、不协调等情况,使园艺绿化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严重阻碍了园艺绿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园艺绿化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制,使工作人员存在懒惰心理和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制止乱砍乱伐、绿化面积侵占等现象,致使园艺绿化建设达不到预期成效。 4、园艺绿化规划不合理 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对园艺绿化概念缺乏深刻认识、管理机制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等原因,导致园艺绿化出现规划不合理现象,给城市绿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在园艺绿化中,经常出现盲目扩大草坪、种植单一品种和绿化面积过小等情况,使园艺绿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给园艺绿化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严重影响园艺绿化的经济效益。 二、园艺绿化的景观设计策略 1、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 植物对环境及土壤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效益不同,对土壤中的同一污染物的作用及土壤、水体的净化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植物的功能对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足够重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在对植物的种类选择之后,再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使植物不仅发挥出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方面也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 2、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艺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 措施 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3、园艺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案 (1)多树多花少草,空间利用多元化。因其近年来城市园艺绿化大力提倡,但在绿化之中却是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绿化面积提升上去,但由于草地的单一化,街边统一的行道树使得空间太过于单一与单调,因其要在适宜的土地上,多种植多种类型,多种花色与景观作用的花草树木。 (2)植物色彩趋向多元化。在拥有多种类型的花草树木的基础上,在在许多园艺绿化较好的城市,种植与季节转换,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的植物,使得不像之前的单一单调化,不仅缺乏色彩的多样性,还会使人感到视觉疲劳。 (3)植物功能多元化。作为一个植物独有的功能,便是能以天然的方式,对周边生态起着调节平衡的功能,比如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因其,在选取植物种类上,不仅重视植物的观赏功能,更要适当考虑植物对周边生态的调节平衡作用。 (4)突出层次性、秩序性。在绿化配置的初期,应当合理种植,在考虑规划密度合适的前提上,更要考虑到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后植物的生长,不求完美,但求合理。 (5)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指的是植物在分泌代谢过程中向体外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演绎的重要内在因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受植物的化感作用影响,在构建稳定园林植物群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根据观察和实验分析,已经对一些植物因为化感作用引起的生长不良做出了结论。如:薄荷、月季分泌的芳香物质对邻近花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松树和接骨木栽植在一起会抑制松树生长;丁香与铃兰一起引起丁香萎蔫。植物的化感作用对形成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有重要意义。探索植物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化感效应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构建群落的复层结构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越高,自我恢复能力越强。同时,良好的人工植物群落有利于吸引鸟类栖息,能给人们带来优美的视觉感受和悠扬的听觉享受。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根据植物对光需要的差异,可以形成不同的植物层次。这种情况下植物群落对光的利用处于较高状态,竞争关系较小,植物群落较稳定。园林设计者必须了解各种植物对光的需求情况,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如广州兰圃公园的植物分为5个层次,上层植物包括小叶榕、棕榈和粉箪竹等;中层植物包括荔枝和棕竹等;下层植物包括龟背竹等;地被植物层包括卷柏和冷水花等;藤本植物层包括合果芋和瓜子金等。复层群落创建可以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并且景观层次丰富。 5、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艺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观念,将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帅远,任莹.超对景观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2,(16):125-126. [2]尹小艳,张丽.关于城市园艺绿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1(13). [3]王明荣,宋国防.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1(5):86-88. 看了“关于园艺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 2.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2) 3. 大专园艺技术论文 4. 浅谈园林工程技术论文 5. 大专园艺技术论文(2)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内容摘要 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913年,他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China Mother of Gardens)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园林之母”这个提法,已为众多的植物学者和园艺学家所接受。在国内,尽管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却了解有限,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阐述。一、中国东部花园对西方的贡献中华民族自古爱花,在2500多年前,花就在我国人民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经》中有关桃花、芍药和萱草的诗歌就很好地表明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培育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绚丽花卉。不仅如此,中国的花卉很早就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如原产我国的桃花以及培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约在2000年前就传入欧洲。进入近代后,西方英、法各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林艺术的发展迅速,对海外的奇花异草有更多的需求。当时来华的西方商人等很快对我国众多异乎寻常的漂亮花卉的产生了强烈兴趣,千方百计设法引进我国花卉的种苗。鸦片战争前,西方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广州,是一个花卉园艺非常发达的城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花木种类十分繁多,素有“花城”之誉。当时广州东南郊有一大型园林区——花埭(或称花地),是一处非常著名的花卉种苗和盆景交易的中心。它是早期西方商船主购置我国花卉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北京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特别是有一定植物学基础、在中国御花园效力的法国人汤执中(P. D’Incarville)等,也积极通过内陆商路向欧洲的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的植物园传送一些见于北京园林的花木种苗。其中汤执中送出的植物包括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苏铁(Cycas revoluta)、角蒿(Incarvilea sinensis)、翠菊(Calllistephus chinensi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以及紫堇属的一些植物。此外,还有北京很常见的绿化树种侧柏(也叫扁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槐树(Sophora japonica)、臭椿(Ailantus altissim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以及大枣(Ziziphus jujuba)、枸杞(Lycium chinense)和染料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等等。有关记载表明,在18世纪下半叶的时候,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从我国输入的花卉和观赏树木包括已经不少,包括石竹、蔷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芍药、迎春、 苏铁、银杏、荷包牡丹、角蒿、翠菊、侧柏、槐树、臭椿、栾树、皂荚和各种竹子等。其中荷包牡丹、翠菊、角蒿是后来非常普遍栽培的花卉植物,被冠以颇为动听的名称,如荷包牡丹被西方人成为闪耀红心(Showy leedingheart),颇富烂漫色彩。翠菊是我国特产的美丽花卉,在西方很受欢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紫菀”。一些树木也体现类似的情况,如臭椿也是欧洲普遍栽培的绿化植物,被称为天堂树(the Tree of Heaven)。栾树在西方被称为金雨树(the Golden Rain Tree)。进入19世纪后,英国丘园派出的科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验茶员雷维斯等又从我国的广东沿海等地收集了大量的棣棠、栀子、忍冬、蔷薇、杜鹃、紫藤和藏报春等的种苗送回英国。在西方早期在中国引种的花卉中,菊花和月季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大量的品种。这种美丽的鲜花很快引起欧洲商人的注意。大约在1688年,有“海上车道夫”之称的荷兰人,引进了6个漂亮的菊花品种,花的颜色分别为淡红、白色、紫色、淡黄、粉红和紫红。1751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的学生奥斯贝克从澳门带回一种野菊花到欧洲。1789年,英国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又重新引进中国的菊花,据说其后英国栽培的菊花主要由此种培育而来。后来,在1798年到1808年间又有八个新的品种被直接引到英国。1804年,英国一些精干的园林艺术家成立了“伦敦园艺学会”(1860年改名为“皇家园艺学会”)。这个学会的成立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在华收集观赏植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英国学者曾经写道:中国花卉“与我们自己的完全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植物的类别,而且还体现在其被使用的方式和安排它们时显露的美学价值。……甚至在远东被用于园林和植物中的象征手法也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到18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东西成了一时的流行时尚。”正因为如此,这个学会从成立开始,就想方设法大量引种中国花卉。其中也包括菊花。菊花受到西方人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菊花盛开于秋天花很少的时候,而且花期长。作为一种时令花卉,其观赏价值是十分突出。当时园艺学会的秘书萨本就指出了这一点,同时认为园艺学会的植物园里虽已栽有12个菊花品种,但根据有关资料,但中国还拥有大量的菊花品种,非常必要作进一步的收集。园艺学会先后于1821年和1823年派出鲍兹和帕克斯到我国引进菊花新品种和其它一些花卉。他们送回去30个菊花新品种和大量其它观赏植物。加上在广州的雷维斯等人的不断引进,从1821至1826年,萨本描述了不下68个菊花品种。稍后广东沿海较好的菊花品种几乎全被引进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园艺学会派出的福琼到我国当时开放的南方口岸城市收集园林植物。他被西方认为是“在中国植物收集史上无可争议的开了新纪元”的人。先后四次来华,给西方引去了包括牡丹、芍药、山茶、银莲花、杜鹃、蔷薇、忍冬、铁线莲等190个种和变种园林植物和经济植物,其中有120种是西方前所未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舟山引进的一个菊种——“舟山雏菊”。这种菊花是1846年由福琼送回英国的,在那以后的20年中,经西方园艺学家之手,这种小花培育出各类普遍栽培的焰火品系。福琼引进“舟山雏菊”被认为在菊花育种史上开了新纪元。因为重视的缘故,西方在菊花的育种方面进展神速,而且成就很大,到1852年,与我国相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如今不但是栽培最普遍的花卉之一,而且也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四大切花种类之一。也是商业价值最高的花卉之一,难怪有人认为菊花肯定是西方从远东引进的最重要的园林植物。西方从我国引进的重要园林花卉很多,早期堪与菊花交相辉映的是月季。月季在西方的园林和家庭装饰中所起的作用与菊花相比毫不逊色。 月季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观赏花卉,在南方四季都开花,花期很长。因此叫月季,俗称月月红。月季是近代西方从我国引种的重要花卉,在当今西方园艺界的重要性堪称举足轻重,它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栽培的品种据说达20000多个。这似乎是西方人对蔷薇属植物情有独钟的结果。根据美国植物学家里德()的说法,西方栽培的月季和蔷薇属植物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三个种。第一种是月季(Rosa chinensis)。它于17世纪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引进印度,1781年再经印度被引到荷兰,因此曾被误认为原产印度。1789年,英国的班克斯把月季带回英国栽培;差不多与此同时,它也被引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植物园栽培。另一个种是多花蔷薇(或称野蔷薇R. multiflora)。这个种的标本在1793年的时候曾由英国来华使团的一个随员采得。1804年它的一个变种被引进到英国。还有第三个种便是芳香月季(R. odorata),1808年被引入英国。基于这三个种的定向杂交和培育,西方得到众多千姿百态的月季和玫瑰。当然,由于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现代分布的中心,西方人从我国引入的与月季同属的蔷薇属植物远不止这三个种。1792年,英国使团的随员曾在我国采得硕苞蔷薇(R. bracteata)带回英国。1807年,又有木香花(R. Bankisiae)被引到英国。1823年,英国园艺学会派来的采集者又从我国引进过一些玫瑰的新品种。其后由同一机构派来我国采集园艺植物的福琼又在厦门和上海采集得不少蔷薇属植物种苗送回,其中包括他从宁波收集到一种当地人叫“五色蔷薇”的品种。此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继续源源不断地从我国引种蔷薇属观赏植物。这一时期引入西方的花木还有许多被广泛栽培,科尔从我国南方引入的卷丹便是其中之一。卷丹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球茎花卉,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它那翻卷成球形的橙红色花瓣,上面点缀着紫黑色的斑点,与纤长舒展的花须相匹错落有致,显得特别婀娜多姿。由科尔引回去后,在欧洲园林很快风行。于它形态上的上述特点,这种花被西方人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后来成为世界上栽培最普遍的百合种类之一。由雷维斯、鲍兹出大力引回的大量藏报春(P. sinensis),后来在英国也被普遍栽种。另外,法国传教士送回的臭椿种子,被培育出大量的树苗,为英法都市广泛用作行道树。19世纪中叶福琼从我国舟山引进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现在西方栽培非常普遍;由他引进西方的榆叶梅和锦带花在西方也有不少栽培。此外,原产我国南方的木香花的一些变种则在地中海沿岸园林中非常普遍栽培。因为中国有如此丰富的花卉资源,因此福琼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的确确是‘中央花国’。”“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 来自: 免费论文网 二 威尔逊打开西部花园19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和英国海关人员韩尔礼在我国西南四川山区和湖北宜昌附近的收集,使西方人认识到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以及西北等地高山峡谷中还蕴藏着大量奇丽的花木资源。当时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沙坚德教授认为:“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哪部分向中国西部那样,能有那么多的适合于温带气候的城市公园和花园的新植物”。于是在1897年的时候,他建议英国著名的维彻公司派人到那些地方收集新植物的种苗, 1899年,英国年轻的园艺学者威尔逊由维彻花木公司派出来到中国。由于他在那一地区的成功收集,因此他被称为“打开西部花园的人”。如果把威尔逊的工作作为西方在华引种工作整体的一个阶段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与前一个阶段的福琼等人主要从我国引进原有的栽培花卉不同,这一阶段西方人以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为主,因而其数量更大。许多花卉甚至更有魅力,象珙桐和香果树不但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而且也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北半球最漂亮的观赏树木。因此它带有开发和驯化的特征;地点也由我国的东部进入到我国的中西部。威尔逊头两次来华,都是由维彻公司雇用,时间分别是1899至1902年和1903至1905年,而且各负有引进珙桐和绿绒蒿的明确使命。比较我国众多的观赏植物而言,珙桐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这种花苞片成对象鸽子展翅的漂亮观赏树木标本,首先由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在我国的川西宝兴采得。它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法国植物学家还特地在其编写的有关这种植物的著作中配上了一幅漂亮的彩图。因为花苞片的形状,珙桐被美称为“鸽子树”(dove tree)或“手帕树”。可能是这种树的描述和他那幅漂亮的插图引起了商人的注意,维彻公司才产生了引种的念头。1899年,威尔逊来华收集这种树苗。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轻而易举地在鄂西山区找到这种他认为是北温带“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木本植物”,收集到大量的种子和插苗。成功地引到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栽培。现在,不少珙桐已长成高达五六丈甚至更高的参天大树。这种漂亮的鸽子树现在不但为欧美普遍栽培,而且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木。威尔逊第一次来华除成功地引进珙桐外,还引去了大量的其它观赏植物。他当时去的鄂北和川东等地是我国的槭树属等木本植物的中心,所以他的引种包括不少很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如娇艳动人的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既有花叶可观,又有美果可餐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还有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血皮槭(Acer griseum)、青榨槭(A. davidii)、枇杷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及巴山泠杉(Abies fargesii)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以及偏翅唐松草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由谭微道、法盖斯和韩尔礼早年发现的著名观赏杜鹃种类,包括花淡红而大、芬芳宜人的喇叭杜鹃(Rhododedren disclor)和粉红杜鹃(Rh. Fargesii)等等。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引进的绿绒蒿,是一类生长在高山地带的罂粟科漂亮花卉,除了云南、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人民较熟悉它之外,生活在我国内地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19世纪末大约是英国动物采集者普拉特曾到过川西的康定一带见到过。回去后,他对这种植物之美所作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能是这个原因,激起西方人想要引种这种漂亮的花卉的愿望。1903年,威尔逊再次受雇同一公司来华引种这个美丽的花卉。此次威尔逊所去的地点主要在四川西部等地。成功地从川西北,将开艳丽黄花的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和丰采迥异的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引进了西方,但后来这两种花并未像珙桐那样扬名四海。

我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目前已经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插画艺术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插花艺术论文,供大家参考。插花艺术论文 范文 篇一:《浅论东西方的插花艺术》 摘要:东西方在插花艺术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东方的插花艺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更加注重的是意境美,而西方的插花艺术(以欧美各国为代表)更加注重的是造型,追求的是理性美。本文就是由东西方插花艺术的特点探讨,试图对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做一个归纳 总结 ,为插花艺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环境。 关键词:东方插花艺术;西方插花;特点;原因 一、 前言 插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派众多,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另一类是西式插花,以欧美等国为代表。东西方的插花艺术因其历史及地域的影响,其所表现出的风格特点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来说,东方的插花更加注重的是整体的线条美、意境美和自然的姿态美,而西方的插花艺术更多的是讲究热情奔放的美感,讲究的是整体的几何造型。 二、东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 东方式的插花艺术的主要代表就是中、日两国,其中日本的插花艺术源于中国,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之后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总体来说,就是深受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的 文化 积淀下,东方式的插花艺术逐渐形成了追求意境美、线条美、自然姿态美的审美趣味,其具体的风格特点如下: (一)不求数量,更多的是要画龙点睛。东方的插花艺术非常讲究用青枝绿叶来衬托鲜花的美好,对造型进行勾勒,经常用到松、竹、梅等枝叶。 (二) 强调线条和自然姿态的美。东方式的插花追求的是线条的自然流畅和构图的意境深长,自然的姿态美胜于一切,或是两三杆青竹,或是一两朵折枝花卉,或是幽静的风景小品,都要求自然流畅。东方式的插花艺术要求遵循由3大主枝构成的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法原则,但是也要力求“合同于一体”,不能拘泥于规则。 (三) 用花要求简洁明快,朴素大方,不追求花色和数量的多寡。东方式插花较为淡雅,在花色选择上,一般多是只用两三种,在对色彩的处理方面,对比色方面运用的较多,比如说在容器的选用方面,其色调要可以更好的反衬花卉的效果,当然冲突不能过重,协调色的作用也就十分重要,所以,枝叶的衬托作用也就显现出来了。 (四) 注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色彩和线条并不是东方式插花的全部因素,用插花来传情达意才是东方式插花的主要目的。东方式插花讲究形神兼备,即不仅要能够欣赏到插花的外在形态美,还要能够深入地理解插花作品的富有深意的内涵美,追求其美的意境。“内外兼修”才是东方式插花的最重要特点。 三、西方式插花艺术的特点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主要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其历史、地域等因素与东方的截然不同,也就造就了其在插花艺术上有别于东方式插花的艺术风格,西方式的插花艺术多追求插花的造型,用花量大,而且色彩艳丽,富有理性。 (一) 西方式插花用花数量大。其讲究要有花木繁盛之感,所以用花多选用草木花卉,如百合、菊花、月季、菖兰、香石竹、扶郎花等。 (二)讲究造型,一般多为几何构图。西方式插花多讲究对称,要求要有雍容华贵之态,例如对称式的球形、半球形、等腰三角形等,不对称式的则有新月形、S形等。 (三)色彩艳丽,气氛热烈。西方式的插花多追求强烈的色彩,要有雍容华贵之感。西方式的插花往往会在一件作品上选用多个颜色的花朵,将每个颜色进行组合,以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所以西方式的插花也常会被称为色块的插花;当然,西方式插花有时也会将各种颜色的花混合在一起进行扦插,以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效果。 四、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不同的原因 (一)东方式插花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东方式的插花深受东方特有的哲学思想所影响,而且也与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等密切相关。而且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域的人性格趋于内向稳重,喜欢探究的是事物的内涵,所以在进行插花时较多的追求的是插花艺术的意境美。 1、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深深地浸润到东方式插花的的每个枝条中。先秦时期,我国的插花艺术开始起步,与此同时,孔子的儒家学说也已成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儒家学说已经深深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儒家学说在插花方面,讲究的是人文之善与自然之美兼修,此思想也就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而在东亚地区流传开来。 2、东方式的插花是由中国传播开来的。而传统的中式插花的形成基础则是基于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中国的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对东方插花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另外,东方式的插花枝条众多,是为了追求枝条带来的外延美,这无不与传统的中国文化密切相关。 (二)西方式插花艺术特点形成的原因 1、 西方式的插花艺术与其民风和地域密切相关。西方人性格多奔放,讲究征服自然,酷爱冒险,所以其体现到插花上的特点也就是注重色彩美和形式美,讲究插花作品所要达到的整体效果,而对作品的深刻意境则没有过多追求。 2、 西方的哲学思想大多比较强调理性,讲求一切事物都要“唯理”。将一切物体程式化、规范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插花艺术的发展。所以,西方式的插花多讲究的是色块、色彩的热烈绚丽,以此来营造热烈奔放的气氛。 参考文献: [1]李林,唐世斌,林倩.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插花艺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0,(07). [2]沈鹏飞.中国古典插花艺术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3]刘薇萍,杨从玉,宛成刚,汪海平.中国艺术插花意境[J].中国花卉园艺,2004,(07). 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篇二:《试谈艺术插花及环境布置》 艺术 插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 自然 美和人工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因它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是溶生活情趣、 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插花界的朋友都认为:插花是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一、艺术插花的种类和特点 插花种类从形式上可分瓶插、盆插、悬挂式插花、异型花器插花、花篮插花、花架插花、人造花插花等。从风格上可分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 现代 自由式插花。 (一)东方式插花:是以 中国 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由于受东方各国 传统文化 和习俗 影响 ,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形体小巧玲珑,色彩朴素淡雅,意境含蓄深远,主题突出,耐人寻味。因而东方式插花以形式美和意境美著称于世。 日本插花: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公元六世纪至七世纪初,日本飞鸟 时代 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来中国(隋朝)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的他,在潜心 研究 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将日本当时的佛前供花 发展 起来,形成池坊花道。它是日本插花史上最为悠久的插花流派。中国插花进入日本后,经几代插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已形成 目前 3000多个流派,其中的池坊流、草月流、宏道流、小原流,为日本著名四大插花流派。日本插花和中国插花均属东方式插花范畴,它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到插花之中,表现东方人细腻、含蓄和富有内涵的特点。 (二)西方式插花: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与东方式插花迥然不同。它受西方人崇尚自然、开敞外露、热情奔放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影响,擅长用花材的人工美来表现主题。西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繁盛,以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取胜,造型注重规则,以对称的几何图形为主,形体大而端正,色彩鲜艳丰富,追求块面效果,表现出热情奔放、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风格。 (三)现代自由式插花:是一种抽象、写意、非常个性化的插花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插花交流也日趋增多,现代自由式插花是在东、西方插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兼容了东西方插花特点。在花器花材的选择、构思造型的确定,花叶色彩的处理等方面更趋自由、随意。常用非植物材料如金属、玻璃、塑料、棉织品等陪衬和点缀,表现的主题往往使人较难理解,作品完全溶入了个人的性格、 爱好 和气质,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艺术插花的布置 根据 环境的不同,插花布置的手法和要求是有区别的。如展览馆、宾馆大堂、会议室等大型公共场所,以西方式插花或现代自由式插花为主,要求体量大、数量多、色彩丰富。如居室等小型空间范围,则以东方式插花为主,只需少数小体量的插花作品点缀,即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展览馆插花布置:这种场合的插花布置,首先是区域划分,因参展单位众多,若无指定场所和地段,不但给布展造成混乱,而且参观者也难觅自己钟爱的参观 内容 。如今年5月在深圳高交会馆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插花花艺博览会",组委会按参展对象不同,分境外展区、省(区)市展区、宾馆饭店展区、花店业展区、切花 企业 产品展区、押花作品展区、家居布置展区、中国插花花艺史展区等八个区域,使布展者和参观者一目了然。其次是空间补白,展馆留一定的空间是需要的,但对于空中、墙面等处可利用的场所放弃是一种浪费,或者说是一种不够到位的布置。如今年3月在马来西亚绿野仙踪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马中插花艺术交流展",对墙体和展厅柱子的利用就非常得体。布展者根据墙体的大小,布置了形状各异、规格不等、以下垂式为主的插花作品。展览中心的柱子四面均呈凹字形,作者就在凹字形上作 文章 ,用三把大、中、小绸伞倒挂串连起来,上缀垂挂的花叶,既利用了柱子,弥补了柱子的缺陷,又美化了环境,丰富了空间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又如杭州大厦购物中心空中悬挂的大小不等、高低错落的花球,这种布置手法,若能利用在展馆中,那将会达到很好的布展效果。 (二)宾馆大堂的插花布置: 插花能为宾馆舒适的环境平添几分热情、优美和高雅,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大堂插花因等级不同,以及平时和 节日接待档次不同,其布置手法和要求有所区别。原则上要求布置在大堂中央、几架和花器上乘;造型以规划的几何图形为主,常见的有圆形、半圆形;花材新鲜、色彩丰富、花朵大而艳丽;体量较大且可四面观的西方式插花。若大堂是按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来装潢布置的。则插花形式必须要与之相协调,否则,不伦不类,给客人以别扭的感受。至于大堂副理、吧台、收银台、总台等处的插花以插花小品布置为主。近几年来,流行仿真人造花插花,它鲜艳、明快、亮丽、逼真,可达到以假乱真的观赏效果。 (三)会议室插花布置: 会议室插花布置的形式以低矮、匍匐形,宜四面观赏的西方式插花为主,在沙发转角处或靠墙处茶几上也可用东方式插花。无论哪重插花形式,一是花要新鲜、艳丽、盛开。二是花无异味或浓香。三是花的高度切忌遮挡与会者发言或交谈的视线。插花的规格依会议的级别而定。一般会议只是在主席台或中间(圆桌会议)插制一至数盆不等,而高级会议在一般会议布置的基础上,不但花要高档,而且数量也要增多。如签到处、贵宾休息处、会议室四角等处都应布置。 (四)居室插花布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 环境的改善,人们已不满足在风景区赏花,要把大 自然 的绿色和鲜花带回家,用它们来美化居室,装饰生活环境,丰富日常生活。居室摆上1~2盆插花,可使居室充满生机。同时通过自己动手和布置,可以调剂生活,陶冶情操,所以插花越来越受大家的喜爱和青睐,正慢慢地走入千家万户,成为美化居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客厅的布置: 一般来讲,客厅是家庭中最大的一个空间,是主人休息和会客的地方,插花的风格宜选择西方式插花,这种风格的插花,用花的数量较多,一般以草本花卉为主,如香石竹、非洲菊、唐菖蒲、百合、玫瑰等,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对称型插法,常见款式有半球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扇形,色彩力求浓重艳丽,营造出热情、友好的待客气氛,花色的搭配,常采用的是几种颜色的混用,给客人以春天般的五彩缤纷之感,插花宜摆放在茶几中央,其大小一般来讲是茶几桌面积的四分之一较为适宜,高度在40厘米之内,以不挡住交谈者彼此间视线为宜,插花要四面均可观赏,形状多为半球形、椭圆形等,如茶几是靠墙摆放,插成单面观赏即可,可高大些,形状多为三角形或扇形。 书房的布置 书房是主人看书、 学习 的地方,空间范围不大,宜布置东方式插花,这种风格的插花,使用的鲜花不多,只需几支鲜花,再配以绿叶,便能产生一种很好的观赏效果。造型较多运用青枝绿叶来勾线,作框架,常用的有藤蔓、小竹、水蜡烛、银柳、针葵、松枝等。造型构图讲究简洁明快,一般采用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 方法 ,花色朴素大方,不宜艳丽,一般只用1~2种花色即可,简洁明了,常用的花有菊花、马蹄莲、梅枝、荷花、水仙等,再配以绿叶。 卧室的布置: 卧室的空间较小,不宜布置西方式插花,以东方式的插花较恰当。但更多的是采用一种随意的插花方式,从花店里购来一种或几种鲜花,往玻璃瓶等容器里放入即可,或一把玫瑰,或一把满天星,以单个品种配以少许绿叶为宜。 厨房的布置: 环境较为特殊,做饭时产生的煤气、油烟味和较高的温度等因素对鲜花极为不利,但有情趣的家庭主妇不妨将买回来的蔬菜和水果,在消费它们之前,进行巧妙的组合和搭配,能创作出一件别具匠心的果蔬 艺术 品。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一种。选择一只较大的果盘或鱼盘作容器,用4~5枝芹菜作背景,上部插开花的蔬菜如韭菜花、葱花等,中部放若干粗壮的鲜红长辣椒,下部一边放一串香蕉,一边放茄子,用卷边的生菜叶作铺垫,上述材料处的空隙处用香菜填充,红绿和黄紫两种色彩对比强烈,一件别致的果蔬作品就诞生了,使厨房环境徒然增色。形式别具一格,你不妨一试。 餐桌的布置: 餐桌是供主人用餐的,布置的鲜花应无刺、无异味、无病虫害痕迹。宜选1~2朵鲜花配以绿叶和满天星,用瓶插即可,有条件的话,布置可精巧些,用一白色台布作铺垫,上摆2~3瓶形状各异的洋酒和酒杯,点缀一些亮丽的水果诸如葡萄、芒果、柠檬等,再配以少许绿叶和鲜花,使餐桌的布置别具匠心。 墙体的布置: 居室布置中的墙体装饰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除悬挂 风景画 、挂历、 布艺 作品等外,用于花装饰与点缀正被大家慢慢接受,墙体作品一般悬挂在较高外,适应仰视,若用鲜花布置,给制作、固定、浇水、调换等带来诸多不便。干花不用浇水, 管理方便,且不需要浇水调换,加之干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特别是仿真花,更是逼真,所以用干花装饰墙体正渐渐流行开来。 插花艺术论文范文篇三:《东西方插花的艺术特色》 摘要:指出了插花艺术是表现植物自然美的造型艺术,也是自然美和人工装饰美的结晶,是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再创造。插花艺术主要依靠植物生动优美的形态和作者赋于的情感给人们一种感染力,激起人们的美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了无穷的艺术魅力和生活乐趣。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特色;艺术形式 1引言 当今社会插花艺术流派众多,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插花艺术的表现,在较大程度上受民族习惯、地域的影响,使东、西方插花各具特色。西方式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热情奔放的印象。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造型,着重于自然姿态美,清雅绝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被人们认识和吸收。东、西方插花出现了相互渗透的局面,彼此取长补短,不断得到改善和发展。 2东方式插花艺术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东汉时,插花即作为佛前供花。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宋元时期,插花艺术进入了兴盛时期。明清时期,插花艺术发展到鼎盛时期,有关插花的专著也随之出现。插花艺术随着文化、宗教活动的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发展。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崇尚自然。东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为基础,通过作者的艺术创造,使作品充满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讲究意境,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韵,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线条造型。东方式插花通过不同线条的长短、粗细、强弱、虚实、疏密、曲直、顿挫等变化勾勒出或飘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此类插花不失自然风姿,形式多样,婀娜多姿,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色彩朴素雅致。东方式插花选用花材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取胜。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少,色彩简单。 (5)东方式插花注重季节特点,在不同季节选取具有该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现该季节的主题。如兰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护秋,梅竹斗寒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四季变化的景象(图1)。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大致可分为盛华与瓶花两类。所谓“盛华”是指在阔口浅身的花器内,使用“剑山”或花泥插出的插花作品。而瓶花,是指在口小而身高的花器内,进行插制的插花作品。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基本构图形式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四类,但没有不变的固定格式,在基本构图形式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植物的自然形态,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千变万化的不对称式自然结构。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 3西方式插花艺术 西方式插花起源于古埃及,早在4600年前古埃及人就将睡莲花插在瓶、碗里作为装饰品、礼品或丧葬品。在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插花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插花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造型简单规整,花朵均匀丰满,色彩艳丽,形态直立的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18~20世纪,插花作品已广泛应用在室内装饰和社交活动中。同时它还吸收了东方插花艺术的一些特点,不仅所用花材种类丰富,而且量大,各种几何图形的构图既匀称、丰满而且对称和规则,充分表现出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又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既表现直立的线条,也追求斜出、下垂和弯曲等各种流畅的线条。这种丰满而活泼的构图更进一步地完善和形成了西方插花艺术风格。 由于受当前世界现代艺术潮流影响,为适应表达现代意识和情感,西方插花艺术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特点 (1)注重几何图案的丰满造型。在构图上较多采用对称式几何造型,不论采用哪种形式,插出的作品,互相对称,图案美丽。 (2)注重装饰美、色彩美、图案美。不考究花材个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只强调整体的艺术效果。运用花色较多的花枝配置在一起,形成各种颜色的块面,也可多种颜色巧妙地混插在一起,形成华美的图案和色彩。 (3)采用的花材种类多、数量大,以盛取胜。西方式插花作品多使用草本花材,讲究造型对称、比例均衡、色彩艳丽。给人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端庄大方的感受。 (4)通过外形表现作品主题。西方式插花作品大多直接用外表形式来阐明作品的主题,如用红色心形作品表现爱情,用十字架形作品表示哀悼等,充分表现了西方插花豁达率直的风格(图2)。 西方式插花的艺术形式 西方式插花以几何形体构成为其主要形式,根据外形轮廓不同,常见的有:圆球形、球面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直角三角形、新月形等,这几种形式是西方传统的普通插法。 东方式和西方式插花艺术的形式,之所以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是由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决定的。东方人含蓄内敛,喜爱温和雅致的意境,少见外露手法。而西方人热情奔放,喜欢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 4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使插花艺术日臻完美。西方插花吸取东方插花线条造型的优点,使作品显得更活跃,更流畅,更诱人了,还吸取了东方插花不对称式自然构图的长处,突破了规整的几何图形的限制,在注重外形美的同时,注重作品的内涵,使插花真正成为一门艺术。随着西方插花的引入,特别是礼仪插花的广泛应用,东方式插花也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插花艺术体系。但还应该采取有效的 措施 对传统的插花艺术进行传承,使其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东方插花艺术的本源,是进一步弘扬东方插花艺术的基础。还应该在充分体现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基础上,融入西方插花其他插花的优点和精髓,使之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改善缺点,弥补不足,更好地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卜复明.花卉应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王迎迎.插花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3]马晓梅.浅析东方式插花艺术[J].南方农业,2008(2). [4]王静.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J].文学 教育 ,2009(6). 猜你喜欢: 1. 艺术插花的技巧和注意 2. 中国传统插花花艺与茶道的关系 3. 人造花和艺术插花的固定技巧有哪些 4. 插花艺术的东方特色怎么体现 5. 插花艺术比赛主持词范文

毕业论文花卉园艺

建议你去幸福校园看看 里面有些样子 你可以参考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一种珍贵的艺术明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艺术形象上讲是讲究和谐完美;从艺术风格上将追求雍容典雅;从意境上尚崇含蓄深邃;从布局上力求珑玲别致;同时从欣赏角度上又能做到雅俗共赏。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渊源我国古典园林的出现和发展,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游猎,所以也叫游囿。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帝王游息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那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且规模很大。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话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1 ①谈“当地”(学生所在的地方)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 2 ②谈儿童活动区的规划要求 3 ③探讨“生态”在公园规划中的体现 4 ④谈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及应用 5 ①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6 ②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7 ③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8 ④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 9 ①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0 ②~~(省/市/县)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③~~(花卉)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12 ④~~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13 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14 ②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15 ③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 16 ④观光农业园发展初探 17 ①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 18 ②居住社区植物造景 19 ①~~(城市)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20 ②~~(城市)行道树资源调查 21 ①高校校园规划设计 22 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23 ③公园规划设计 24 ①乡村旅游(景观)探讨 25 ②观光农业(景观)探讨 26 ③浅析XXX校园景观 27 ④浅析XXX城市景观 28 ①~~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29 ②~~社区公园规划设计 30 ③~~工厂核心区园林规划设计 31 ①滨水景观设计 32 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33 ③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34 ④公共绿地可达性调查研究 35 ①浅谈住宅小区景观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36 ②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手法 37 ③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38 ④园林景观设计中铺装材料调查 3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40 关于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方法的思考 41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2 关于城市广场铺装设计方法的思考 43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4 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的思考 46 山地城市中地形设计方法的研究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 园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当地果树生产现状及对策 2 当地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 3 设施栽培效益分析 4 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及管理 5 园艺作物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6 “某一种”蔬菜产销体系的调查研究 7 当地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8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与新技术推广的研究 9 当地蚜虫危害园艺作物的种类及消长规律研究 10 当地农业杂草种类的调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11 当地蔬菜生产与营销现状及对策 12 品牌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3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 14 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15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6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17 蔬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18 果树苗木繁殖技术研究(以当地你感兴趣的某一种果树为材料) 19 xx地区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果树产业为研究对象) 20 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以当地一种果树的某种病害或者虫害为研究对象) 21 xx地区水果行情调查分析(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水果行情为研究对象) 22 某种蔬菜作物的繁殖技术研究 23 某种蔬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 当地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5 当地特色蔬菜的开发与利用 26 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27 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28 植物激素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有很多方面方向,但是都不用你捉急,到时候学校会出一些方向和论文题目给你们选择的。

“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内容摘要 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00年前,一个年轻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为西方收集、引种花卉植物的长期而影响深远的工作。置身于“花的王国”中,他被深深地感动和陶醉。后来随着他对中国花卉了解的增多,他认识到中国花卉对世界各国的园林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1913年,他写下了《一个博物学家在华西》这一有影响的著作。此书在1929年重版时易名为《中国——园林之母》(China Mother of Gardens)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园林之母”这个提法,已为众多的植物学者和园艺学家所接受。在国内,尽管不少人对这种说法耳熟能详,但对其内涵却了解有限,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阐述。一、中国东部花园对西方的贡献中华民族自古爱花,在2500多年前,花就在我国人民美化生活,表达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经》中有关桃花、芍药和萱草的诗歌就很好地表明了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培育了许多举世闻名的绚丽花卉。不仅如此,中国的花卉很早就曾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方,如原产我国的桃花以及培萱草(Hemerocallis fulva),约在2000年前就传入欧洲。进入近代后,西方英、法各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园林艺术的发展迅速,对海外的奇花异草有更多的需求。当时来华的西方商人等很快对我国众多异乎寻常的漂亮花卉的产生了强烈兴趣,千方百计设法引进我国花卉的种苗。鸦片战争前,西方人与我国进行贸易的主要地点——广州,是一个花卉园艺非常发达的城市。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花木种类十分繁多,素有“花城”之誉。当时广州东南郊有一大型园林区——花埭(或称花地),是一处非常著名的花卉种苗和盆景交易的中心。它是早期西方商船主购置我国花卉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北京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特别是有一定植物学基础、在中国御花园效力的法国人汤执中(P. D’Incarville)等,也积极通过内陆商路向欧洲的彼得堡、巴黎和伦敦的植物园传送一些见于北京园林的花木种苗。其中汤执中送出的植物包括荷包牡丹(Dicentra spectabilis)、苏铁(Cycas revoluta)、角蒿(Incarvilea sinensis)、翠菊(Calllistephus chinensis)和白菜(Brassica chinensis)以及紫堇属的一些植物。此外,还有北京很常见的绿化树种侧柏(也叫扁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槐树(Sophora japonica)、臭椿(Ailantus altissima)、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以及大枣(Ziziphus jujuba)、枸杞(Lycium chinense)和染料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等等。有关记载表明,在18世纪下半叶的时候,西方通过各种途径从我国输入的花卉和观赏树木包括已经不少,包括石竹、蔷薇、月季、茶花、菊花、牡丹、芍药、迎春、 苏铁、银杏、荷包牡丹、角蒿、翠菊、侧柏、槐树、臭椿、栾树、皂荚和各种竹子等。其中荷包牡丹、翠菊、角蒿是后来非常普遍栽培的花卉植物,被冠以颇为动听的名称,如荷包牡丹被西方人成为闪耀红心(Showy leedingheart),颇富烂漫色彩。翠菊是我国特产的美丽花卉,在西方很受欢迎,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紫菀”。一些树木也体现类似的情况,如臭椿也是欧洲普遍栽培的绿化植物,被称为天堂树(the Tree of Heaven)。栾树在西方被称为金雨树(the Golden Rain Tree)。进入19世纪后,英国丘园派出的科尔,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验茶员雷维斯等又从我国的广东沿海等地收集了大量的棣棠、栀子、忍冬、蔷薇、杜鹃、紫藤和藏报春等的种苗送回英国。在西方早期在中国引种的花卉中,菊花和月季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大量的品种。这种美丽的鲜花很快引起欧洲商人的注意。大约在1688年,有“海上车道夫”之称的荷兰人,引进了6个漂亮的菊花品种,花的颜色分别为淡红、白色、紫色、淡黄、粉红和紫红。1751年,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的学生奥斯贝克从澳门带回一种野菊花到欧洲。1789年,英国当时的皇家学会主席班克斯又重新引进中国的菊花,据说其后英国栽培的菊花主要由此种培育而来。后来,在1798年到1808年间又有八个新的品种被直接引到英国。1804年,英国一些精干的园林艺术家成立了“伦敦园艺学会”(1860年改名为“皇家园艺学会”)。这个学会的成立对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在华收集观赏植物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英国学者曾经写道:中国花卉“与我们自己的完全不同,不仅仅体现在植物的类别,而且还体现在其被使用的方式和安排它们时显露的美学价值。……甚至在远东被用于园林和植物中的象征手法也提供了思想的源泉。到18世纪末的时候,中国的东西成了一时的流行时尚。”正因为如此,这个学会从成立开始,就想方设法大量引种中国花卉。其中也包括菊花。菊花受到西方人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菊花盛开于秋天花很少的时候,而且花期长。作为一种时令花卉,其观赏价值是十分突出。当时园艺学会的秘书萨本就指出了这一点,同时认为园艺学会的植物园里虽已栽有12个菊花品种,但根据有关资料,但中国还拥有大量的菊花品种,非常必要作进一步的收集。园艺学会先后于1821年和1823年派出鲍兹和帕克斯到我国引进菊花新品种和其它一些花卉。他们送回去30个菊花新品种和大量其它观赏植物。加上在广州的雷维斯等人的不断引进,从1821至1826年,萨本描述了不下68个菊花品种。稍后广东沿海较好的菊花品种几乎全被引进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园艺学会派出的福琼到我国当时开放的南方口岸城市收集园林植物。他被西方认为是“在中国植物收集史上无可争议的开了新纪元”的人。先后四次来华,给西方引去了包括牡丹、芍药、山茶、银莲花、杜鹃、蔷薇、忍冬、铁线莲等190个种和变种园林植物和经济植物,其中有120种是西方前所未有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从舟山引进的一个菊种——“舟山雏菊”。这种菊花是1846年由福琼送回英国的,在那以后的20年中,经西方园艺学家之手,这种小花培育出各类普遍栽培的焰火品系。福琼引进“舟山雏菊”被认为在菊花育种史上开了新纪元。因为重视的缘故,西方在菊花的育种方面进展神速,而且成就很大,到1852年,与我国相比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如今不但是栽培最普遍的花卉之一,而且也是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的四大切花种类之一。也是商业价值最高的花卉之一,难怪有人认为菊花肯定是西方从远东引进的最重要的园林植物。西方从我国引进的重要园林花卉很多,早期堪与菊花交相辉映的是月季。月季在西方的园林和家庭装饰中所起的作用与菊花相比毫不逊色。 月季也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观赏花卉,在南方四季都开花,花期很长。因此叫月季,俗称月月红。月季是近代西方从我国引种的重要花卉,在当今西方园艺界的重要性堪称举足轻重,它在西方被誉为“花中皇后”,栽培的品种据说达20000多个。这似乎是西方人对蔷薇属植物情有独钟的结果。根据美国植物学家里德()的说法,西方栽培的月季和蔷薇属植物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三个种。第一种是月季(Rosa chinensis)。它于17世纪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引进印度,1781年再经印度被引到荷兰,因此曾被误认为原产印度。1789年,英国的班克斯把月季带回英国栽培;差不多与此同时,它也被引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植物园栽培。另一个种是多花蔷薇(或称野蔷薇R. multiflora)。这个种的标本在1793年的时候曾由英国来华使团的一个随员采得。1804年它的一个变种被引进到英国。还有第三个种便是芳香月季(R. odorata),1808年被引入英国。基于这三个种的定向杂交和培育,西方得到众多千姿百态的月季和玫瑰。当然,由于我国是蔷薇属植物现代分布的中心,西方人从我国引入的与月季同属的蔷薇属植物远不止这三个种。1792年,英国使团的随员曾在我国采得硕苞蔷薇(R. bracteata)带回英国。1807年,又有木香花(R. Bankisiae)被引到英国。1823年,英国园艺学会派来的采集者又从我国引进过一些玫瑰的新品种。其后由同一机构派来我国采集园艺植物的福琼又在厦门和上海采集得不少蔷薇属植物种苗送回,其中包括他从宁波收集到一种当地人叫“五色蔷薇”的品种。此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继续源源不断地从我国引种蔷薇属观赏植物。这一时期引入西方的花木还有许多被广泛栽培,科尔从我国南方引入的卷丹便是其中之一。卷丹是我国各地常见的一种球茎花卉,在我国有很长的栽培历史。它那翻卷成球形的橙红色花瓣,上面点缀着紫黑色的斑点,与纤长舒展的花须相匹错落有致,显得特别婀娜多姿。由科尔引回去后,在欧洲园林很快风行。于它形态上的上述特点,这种花被西方人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后来成为世界上栽培最普遍的百合种类之一。由雷维斯、鲍兹出大力引回的大量藏报春(P. sinensis),后来在英国也被普遍栽种。另外,法国传教士送回的臭椿种子,被培育出大量的树苗,为英法都市广泛用作行道树。19世纪中叶福琼从我国舟山引进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现在西方栽培非常普遍;由他引进西方的榆叶梅和锦带花在西方也有不少栽培。此外,原产我国南方的木香花的一些变种则在地中海沿岸园林中非常普遍栽培。因为中国有如此丰富的花卉资源,因此福琼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的确确是‘中央花国’。”“中国——园林之母”的缘由 来自: 免费论文网 二 威尔逊打开西部花园19世纪下半叶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和英国海关人员韩尔礼在我国西南四川山区和湖北宜昌附近的收集,使西方人认识到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以及西北等地高山峡谷中还蕴藏着大量奇丽的花木资源。当时哈佛大学的植物学家沙坚德教授认为:“很明显,世界上没有哪部分向中国西部那样,能有那么多的适合于温带气候的城市公园和花园的新植物”。于是在1897年的时候,他建议英国著名的维彻公司派人到那些地方收集新植物的种苗, 1899年,英国年轻的园艺学者威尔逊由维彻花木公司派出来到中国。由于他在那一地区的成功收集,因此他被称为“打开西部花园的人”。如果把威尔逊的工作作为西方在华引种工作整体的一个阶段加以考察的话,我们很容易发现,与前一个阶段的福琼等人主要从我国引进原有的栽培花卉不同,这一阶段西方人以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为主,因而其数量更大。许多花卉甚至更有魅力,象珙桐和香果树不但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而且也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北半球最漂亮的观赏树木。因此它带有开发和驯化的特征;地点也由我国的东部进入到我国的中西部。威尔逊头两次来华,都是由维彻公司雇用,时间分别是1899至1902年和1903至1905年,而且各负有引进珙桐和绿绒蒿的明确使命。比较我国众多的观赏植物而言,珙桐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意味。这种花苞片成对象鸽子展翅的漂亮观赏树木标本,首先由法国传教士谭微道在我国的川西宝兴采得。它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还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树种。法国植物学家还特地在其编写的有关这种植物的著作中配上了一幅漂亮的彩图。因为花苞片的形状,珙桐被美称为“鸽子树”(dove tree)或“手帕树”。可能是这种树的描述和他那幅漂亮的插图引起了商人的注意,维彻公司才产生了引种的念头。1899年,威尔逊来华收集这种树苗。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轻而易举地在鄂西山区找到这种他认为是北温带“最有趣和最漂亮的木本植物”,收集到大量的种子和插苗。成功地引到英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栽培。现在,不少珙桐已长成高达五六丈甚至更高的参天大树。这种漂亮的鸽子树现在不但为欧美普遍栽培,而且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木。威尔逊第一次来华除成功地引进珙桐外,还引去了大量的其它观赏植物。他当时去的鄂北和川东等地是我国的槭树属等木本植物的中心,所以他的引种包括不少很有观赏价值的木本植物,如娇艳动人的山玉兰(Magnolia delavayi),既有花叶可观,又有美果可餐的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还有红果树(Stranvaesia davidiana)、血皮槭(Acer griseum)、青榨槭(A. davidii)、枇杷叶荚蒾(Viburnum rhytidophyllum)及巴山泠杉(Abies fargesii)和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以及偏翅唐松草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由谭微道、法盖斯和韩尔礼早年发现的著名观赏杜鹃种类,包括花淡红而大、芬芳宜人的喇叭杜鹃(Rhododedren disclor)和粉红杜鹃(Rh. Fargesii)等等。威尔逊第二次来华引进的绿绒蒿,是一类生长在高山地带的罂粟科漂亮花卉,除了云南、西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人民较熟悉它之外,生活在我国内地的人知道它的也不多。19世纪末大约是英国动物采集者普拉特曾到过川西的康定一带见到过。回去后,他对这种植物之美所作的描绘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可能是这个原因,激起西方人想要引种这种漂亮的花卉的愿望。1903年,威尔逊再次受雇同一公司来华引种这个美丽的花卉。此次威尔逊所去的地点主要在四川西部等地。成功地从川西北,将开艳丽黄花的全缘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和丰采迥异的红花绿绒蒿(M. punicea)引进了西方,但后来这两种花并未像珙桐那样扬名四海。

花卉园艺毕业论文

建议你去幸福校园看看 里面有些样子 你可以参考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一种珍贵的艺术明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艺术形象上讲是讲究和谐完美;从艺术风格上将追求雍容典雅;从意境上尚崇含蓄深邃;从布局上力求珑玲别致;同时从欣赏角度上又能做到雅俗共赏。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渊源我国古典园林的出现和发展,跟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囿。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游猎,所以也叫游囿。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帝王游息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宣帝的乐游园等,都是那一时期的著名苑囿。从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苑囿亭阁,元人李容瑾的汉苑图轴中可以看出汉时的造园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且规模很大。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话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

你学校的网上图书馆,从校内IP登陆,比如你们的电子阅览室。有买的强大的数据库,比如万亩、清华同方,搜搜,很多的。国内权威期刊杂志都有,希望你会用。

黄栌育苗技术与园林应用摘要:本文在试验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从种子采集、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黄栌育苗的关键技术,并在园林苗木生产及园林绿化应用中提供参考。关键词:黄栌;播种育苗;苗期管理; 园林应用黄栌(Cotinus coggygria scop)又名黄心木,烟树,属漆树科,黄栌属。分布广泛,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浙江、安徽等地均有分布,西亚、南欧也有。垂直分布可达1500m,常生于半阳坡及阴坡,密集生长,自成群落。1、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枝髓黄色;树冠卵圆形或圆形,叶互生,近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6cm,侧脉6-11对,先端微凹或钝,基部圆或宽楔形,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黄绿色。核果小,肾形,径3-4mm,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黄栌栽培变种有红叶黄栌( Engl),毛黄栌( Engl),紫叶黄栌()和四季花黄栌()。黄栌喜光耐荫;耐寒抗旱,耐瘠薄和碱性土壤,但以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地生长较好,不耐积水;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萌蘖能力。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但对绿化物较敏感。2.育苗技术种实采集选择结果早 ,品质优良的健壮母树,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实成熟变为黄褐色时,及时采收,否则遇风容易将种子全部吹落。将种子采集后风干,去杂,过筛,精选,晾干,存放到干燥阴凉处备用,并防止虫害、鼠害。种实处理黄栌的果皮有坚实的栅栏细胞层,阻碍水分的渗透,因此必须在播种前先进行种子处理。一般于1月上旬先将种子风选或水选除去秕种,然后加入清水,用手揉搓几分种,洗去种皮上的粘着物,滤净水,重换清水并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或多菌灵,浸泡3d,捞出掺2倍的细沙,混匀后贮藏于背阴处,令其自然结冰进行低温处理。至2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处挖深约40cm,长宽约60~80cm的催芽坑,然后将种沙混合物移入坑内,上覆10cm左右的细沙,中间插草束通气,坑的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在催芽过程中应注意经常翻倒,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种子接受外界条件均匀一致,发芽势整齐,同时防止种子腐烂。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种子吸水膨胀,开始萌芽,待有25-30%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圃地选择及整地选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水肥条件较好,排水良好的壤土为育苗地。土壤粘度较大时,可结合整地加入适量细沙或蛭石进行土壤改良,整地时间以3月上中旬为宜,整地时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000㎏左右,并施30~50㎏复合肥,深翻耙细捡去杂物。播种黄栌育苗一般以低床为主,为了便于采光,南北向作床,苗床宽,长视地形条件而定,床面低于步道10~15cm,播种时间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播前3-4天用福尔马林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灌足底水。待水落干后按行距33cm,拉线开沟,将种沙混合物稀疏撒播,每667m2用种量6~7㎏。下种后覆土约~2cm,轻轻镇压、整平后覆盖地膜。同时在苗床四周开排水沟,以利秋季排水。注意种子发芽前不要灌水。一般播后2~3周苗木出齐。苗期管理灌溉与排水苗木出土后,根据幼苗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一般在苗木生长的前期灌水要足,但在幼苗出土后20天以内严格控制灌水,在不致产生旱害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灌水,间隔时间视天气状况而定,一般10~15天浇水一次;后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利蹲苗,便于越冬。在雨水较多的秋季,应注意排水,以防积水,导致根系腐烂。间苗、定苗由于黄栌幼苗主茎常向一侧倾斜,故应适当密植。间苗一般分2次进行:第一次间苗,在苗木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在叶子相互重叠时进行,留优去劣,除去发育不良的、有病虫害的、有机械损伤的和过密的,同时使苗间保持一定距离,株距以7-8cm为宜。另外可结合一、二次间苗进行补苗,最好在阴天或傍晚进行。 病害防治:黄栌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立枯病、白粉病和霉病等。.蚜虫:危害叶片、嫩茎、花蕾和顶芽,造成叶片皱缩,卷曲,虫瘿以致脱落,严重时导致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及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冬虫卵;蚜虫大量发生时,可喷40%氧化乐果、5~8月每15天喷一次乐果、50%马拉硫磷乳剂或40%乙酰甲氨磷1000-1500倍液,也可喷鱼藤精1000-2000倍液。.黄栌白粉病:危害叶片,致使秋季红叶不红,变为灰黄色或白色,引起早落叶,严重时嫩梢也被为害,影响树势。防治方法:秋季结合清园彻底扫除病虫叶,剪除病枯枝;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性;休眠期喷施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源。生长季节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5%的粉锈宁700倍液。每年喷1-2次。.黄栌立枯病:造成根部或根颈部皮层腐烂,严重时造成病苗萎蔫死亡。防治方法:清洁庭园卫生,及时处理病株,喷洒50%的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喷1:1:120倍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喷洒1次。另外,夏季雨水过多时,易罹霉病,可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于发病前喷洒。俾收防治之效。3、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黄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主要属于秋色叶树, 秋色叶树景观在园林上最重要的季相性特征景观。黄栌树冠浑圆,树姿优美,茎、叶、果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叶片经霜变红时,色彩鲜艳、美丽壮观;其果形别致,成熟果实颜色鲜红,艳丽夺目。另外,在夏初不育花的花梗伸长成紫色羽毛状,簇生于枝梢,留存很久,远望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故又有“烟树”(smoke-tree)之称。黄栌在园林造景中最适合城市大型公园、天然公园、半山坡上、山地风景区内群植成林,可以单纯成林,也可与其他红叶或黄叶树种混交成林;在造景宜表现群体景观。黄栌同样还可以应用在城市街头绿地,单位专用绿地、居住区绿地以及庭园中,宜孤植或丛植于草坪一隅、山石之侧、常绿树树丛前或单株混植于其他树丛间以及常绿树群边缘,从而体现其个体美和色彩美。黄栌夏季可赏紫烟,秋季能观红叶,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极大的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在北方由于气候等原因,园林树种相对单调,色彩比较缺乏,黄栌可谓是北方园林绿化或山区绿化的首选树种。参考文献:1、徐明慧主编.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189~、陈植著.观赏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陈耀华、秦魁杰编著.园林苗圃与花卉.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29~、孙可群、张应麟等编著.花卉及观赏树木栽培手册.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98~、南京林业学校主编.园林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97~、王久庆、陈立友.红叶黄栌育苗技术.林业实用技术.2002 (11) :、侯修胜.美国红栌的栽培及开发价值.林业实用技术,2002 (7) :14~、韦兴笃、李承秀、李国华等.美国红栌速生苗培育技术.林业实用技术, 2003 (1): 28~、藏德奎.彩叶树种选择与造景.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摘要:通过分析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等几个术语的缘起,演变和优缺点,指出综合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突出特性,而中国风景园林有着自己以辩证的综合性思维和实事求是方法为传统的特长.在摆脱封闭守旧文化环境的羁绊和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后,中国风景园林必将超越以个人表现和分裂式思维为特征的所谓西方工业时代景观设计,再创辉煌.关键词: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讨论; 术语; 创作方法; 未来Garden, Landscape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Discussion; Terms; Artistic Method; Future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origin, evolvement and merit of a few technical terms such as gardens,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is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long time traditional special features of its own dialectic integration and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methods. By getting away from the conservative and self-enclosed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l surpass the so-called western industry-ag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ed by personal performance and analyzing thought method, then create its own glory again. 内容:1 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够听懂英语的人还很少,在一些学术会议上,许多英语专业人士将landscape architecture(LA)翻译成风景建筑,而听者则茫茫然;与此同时,我国台湾的一些学者已经正式将LA翻译成景观建筑,于是我感到如何正确翻译LA是一个大问题.受到程世抚先师教诲的影响,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讨论LA的翻译问题[1],当时的重点是放在对architecture的理解上,主要阐述不能将architecture翻译成建筑,也不好将LA翻译成园林,没有太注意landscape,所以文中写道"将landscape翻译为风景或景观是贴切的".两年前我还在为用景观学,景观规划设计之类词汇代替园林学现象的出现而高兴.没想到,随即对landscape的理解出现了大麻烦,发生在2004年的一场大讨论,促使我对景观一词进行认真的反思.现在,景观建筑或景观学这个专业已经在许多学校成立,据说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对口.我还听说有的工科院校学生高傲地对农林院校的人讲:我们是搞LA的,而你们搞的是风景园林(指landscape gardening,这是一种轻率翻译,见后文).于是,本来以综合性为优势的一个学科,现在的分裂却越来越大,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近来参加的多项招标和竞赛评比使我深切地感到:新奇的创意,漂亮的平面构图,成了夺标的不二法门,而这两项对于改善实际的人居环境并没有多大意义.同时,能够真正改善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本领却被视为老土和过时,不再被学生和青年设计师甚至一些专家所重视.实践的发展使我越来越觉得这绝不是一个好苗头,晚说不如早说,以免后患无穷.2 现代景观设计的贡献2003年底,澳大利亚的贝思(Pace)出版有限公司汇编了一本《亚太景观》(于2004年初出版),请我作序.我在其导言中写道:"现代景观设计带给我们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的:创意―布局―空间―构图的设计路线,区域―边界―路线―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笔,油画棒,CAD的表现方法,金属,玻璃,拉膜,塑料等现代材料和木材,岩石,黏土,乡土植物等原始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一些现代光,声,水,电技术的普遍侵入等等;所有这些凝结成五花八门的主义: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我想,凡是经历过20世纪中叶我国园林事业艰难而封闭的发展历程的老同志都会同意,这一段文字是对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现代景观设计实事求是的赞语;那些接受现代景观设计教育的人也会承认,这一段总结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在导言的最后我又写道:"经过打破坚冰,破除闭锁,在广泛地汲取了世界各地文化精华后,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长时间高速发展的罕有机遇,曾经创造过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古典园林的中国人肯定能够开创出景观建设的一片新天地."细心的读者会想到,这段话的背后,隐隐透露着对所谓现代景观设计的批评.3 景观一词的来源与局限景观是什么 景观不像园林是个中国古语,它完全是个新词,是20世纪初日本人对landscape的翻译[2].现在看来,这个翻译就像日本人把architecture翻译成建筑一样糟糕.我曾多次讲过,梁思成先生将architecture翻译成营建学是正确的,囊括了规划设计(营)和建筑工程(建)所包含的各种学问[1].而反观建筑一词,建和筑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义反复,特别中文建筑一词还含有architecture词义中根本没有的建筑物(building)的意思,更是导致了大量的混乱.何谓景 景的本意是光,《说文》:"景,光也."段玉裁注:"光所在处,物皆有阴."有光必有影,光和影共同成就了象,所以景具有象的含义.何谓观 《说文》:"观,谛视也."谛的意思是审视.由此,观也引申出景象的意思,王安石名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所以景观二字也有很大同义反复的成分,一般用一个景字已经足矣,如城景,街景,海景等.解放前出版的《辞源》一书没有收录景观一词,解放后出版的《辞海》才有了对景观的解释,基本认定是个地理学的词汇,指一种客观事物.英文landscape的含义是视野中的一片土地.land是一块地,-scape一说是源于-scope,一说是源于-ship,反正是"看起来"或"样子"的意思,也就是景.在scape前面上land,硬译成大地景观或地景是比较准确的,翻译成风景就生动起来,兼具信,达,雅的味道.当我们跟随日本人把landscape不准确地翻译成景观时,就只剩下词尾-scape,丢掉了前缀的land,必然会带来一些后遗症.如把汉语的海洋景观,城市景观和街道景观等硬译回英语,就成了sea-landscape, city-landscape和street-landscape,岂不贻笑大方!英文的landscape源自德文的landschaft,而德文又源自荷兰语,其原意是陆地上由一些住房,围绕着住房的一片田地和草场以及作为背景的一片原野森林组成的集合[3].出于一个海洋民族从海上看到陆地的欣喜心情,当他们开始以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欣赏这样的一片土地时,风景的意义便出现了,随之出现了风景画.此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地理学和生态学先后采用这个词为自己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失去主观审美内涵的纯客观的词,含义发生极大变化.因此有了景观具有艺术,地理学,生态学3种含义的说法. 当英国人把landscape和gardening联系在一起提出landscape gardening的概念,甚至以后和architecture联系在一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时,landscape始终采用着这个词最早的风景的含义.英文landscape还没有给人以强烈的唯视觉的感受,因为里面有一个land成分,而且它自古就含有风景的意味.但汉字的景观一词却有着强烈的唯视觉意味,因为它不再依附于土地和生命.顺而推之,造景就是人工制造一片吸引或刺激眼球的东西.我想,这样去理解所谓现代景观设计的内核并无大错,大多数教师,学生,设计师都在围绕着这个核心孜孜以求地努力着,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景观一词已经非常流行,特别受到设计者的厚爱,并影响到广大学生的学习倾向.但是,当景观一词普遍取代了风景园林的概念之后,显然会带来普遍的误解,以为LA就只是造供眼睛观看的"景",生活和生态都成为景观的衍生物,成了次要的,附带的东西.这种误解已经带来了很多危害,而且还将继续带来更多的危害.给我思想以巨大震动的是最近进行的佛山市中心公园的国际招标,在景观概念的引导下,中标的竟是一个既不生态,也不人性,不理解室外空间,不懂游人心理要求和行为规律,更不懂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方案.大众传播学告诉我们,望文生义是一般人的天性,可以定义景观已经包容了生态的理念,就像也可以定义园林涵盖了大地规划一样,但是广大青年,干部和老百姓怎样理解又是另一回事.园林不是少数专家书斋里的研究对象,而是关系大众的普及事务,我认为这类事物的术语标准应顾及群众的理解,硬性规定是没有用的.4 园林的本质是一种境域园林是什么 从汉字字面上看,它是"园+林"的集合;从历史上看,它是园池(园+池),园亭(园+亭),园山(园+山),林亭,亭台等众多词汇的最终代称[4].显然,光是一圈篱笆围起一块种花种菜的园子是不够的,加上园林建筑,山水,工程构筑物和园林植物等才可称为园林.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这些东西 因为除了眼睛看以外,我们的祖先需要的是一个生活条件美好的实际生活境域,包括夏凉,冬暖,遮雨,透气,避风,向阳等,使我们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其实外国人本来对此并不糊涂,我手边有一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再造乐园》(原书名是The Poetics of Gardens,园之诗,由麻省理工出版,不知书名为何作如此翻译),作者是Charles. W. Moore,他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阐述人们造园是为了创造环境,改善生活,包括呼吸,饮食,繁殖,躲避风雨,利用声音和气味等方面.但是西方喜欢将事物分拆得七零八碎,使得他所举的例子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例如他将拙政园的总图拆分为山水,种植,建筑物3张系统图,我就不明白这样的拆分有多大用处,难道从这样的图纸中能够了解为什么进门的假山与池塘之间有一大块平地,为什么某个建筑叫荷风四面亭,为什么某个地方栽了几棵枇杷吗 本来一个园林空间是由地形,建筑,树木等围合形成的,把它们拆解成3张图,又怎样从图纸上理解空间的形态,尺度,肌理,虚实呢 这也说明所谓千层饼方法(单纯的分析和叠加的方法)天生具有致命性弱点——缺乏有机的总体性.5 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读一读《园冶》,你会发现:我们祖先造园时,不是先拿来一张平面图,而是先去实地踏勘,叫做"相地".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现实空间中发挥想象:何处可高 何处可低 何处可凭 何处可借 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叫做"立基".第三步还不是回家画平面图,而是在现场走来走去,观察着,思量着,如何步移景异,如何互为因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组织旷奥变化.厅堂,掇山,铺地,栽花,种树,题词,作赋等事项则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思量到最后,才回家画一个平面图,称之为"地图",计成还说:"式地图者鲜矣".由此可见,古人始终是在一个三度空间中,以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份筹谋策划一个园林,他决不会为了平面的构图而牺牲游人的舒适,他所构想的情和景犹如身临其境.所以,中国园林的创作路线和方法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表现之一是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表现之二是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了;表现之三是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如果说在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有不少的缺点,一度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话,中国园林文化却是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真正的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根本原因.当然,计成所讲的园林创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较适于小型私人园林的创造,不善于处理大片平地,不适于大面积的规划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这种本领,从秦汉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我们看见的仍然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和方法.我想,这种创作路线和方法本质上没有理由不适应现代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评价,规划国土上精华部分的风景名胜资源开始,从而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规划管理切入大地景观规划,并且有着长足发展,使专业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中国人应当树立起若干年以后引领世界风景园林的信心.6 "景观设计"的不足当我们用95%以上的时间坐在设计室里构想和表现时,可以把优美的缓坡改造成大规模的平台和阶梯,也可以在南方地区的道路两旁种上芦苇和野草,全然不顾太阳会不会把游人烤焦.我们的许多广场白天空无一人,据说是为了景观的需要.当有人指出一些设计没有以人为本时,他们被告知,这种想法太老土,因为时髦的提法是景观和生态,在这个理念框架下,人们应以服从眼球或其他生物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福祉为荣.老实说,所谓现代设计,讲究的是灵感和才华.有了这两个条件加上好老师的引导,学起来并不困难,这是我们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在"中国园林滕头杯"和"广东园林文塔杯"设计竞赛中都能获得优异成绩的奥秘之一.但是个人的灵感和才华并不等于人类的福祉,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近来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扭转学生把表现技巧看作高于一切而忽视扎实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积累的不良倾向.中国园林创作方法的学习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一般仅仅经过4年本科学习的年轻人是难以做到的,不知这是否也是现代年轻人不愿走这条路的原因之一,从而风起云涌似地追随西方快餐式(文雅点说叫作时尚)文化的创作路线.7 园林一词的弱点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出现了一阵园林教育热,本科园林类的专业一下子发展到15个左右.1998年以后又有一个起飞,最新的统计已经达到80个左右,农林院校(现在共约40所)几乎都有了园林专业,其中一些农学院将园艺系和林学系合并称之为园林系,我们可以猜想到这样的学校,其规划设计的教学力量是如何了.大概为了避免混淆,北林的园林系曾一度改名为城市园林系.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园艺.在西方很明确:园艺horticulture与艺园gardening是同源的.词根horti-源于古拉丁语的hortus-,这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在城郊分给公民的小块地产的名称.罗马公民们可以各自将这些地围起来,种些蔬菜,果树,花草.词根的另一部分-culture 本意是对土地进行耕作,后衍生出文化,人造等意.英文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其拉丁词根agri-的意思等于英语的land,即大块土地,所以农业是对大地的耕作,而园艺是对小块地的耕作.后来,以经济产出为目的的蔬菜果树和花卉的种植技艺——园艺与以赏心悦目为目的的艺园分家了,后者与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在中国,园林建设几乎一直是一种营建学(architecture),汉代苑囿建造是由"匠作大将"(皇家工程总管)掌管;明代计成的造园专著《园冶》一书也几乎不谈园艺种植技术.一般的人(包括老板,也包括记者,当然也包括许多领导和百姓)分不清园林和园艺,甚至将"园艺"理解为"园林艺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行也许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我的学生曾告诉我,在求职竞争时,曾遇到园艺系学生公开说:我是学园林艺术的,他(指园林专业的学生)是学林的.所以,单纯的园林一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如果硬要将园林一词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实在是很难说服大众.8 风景园林由于历史发展难免具有难隐之痛,原中国建筑学会下的二级学会中国园林学会演变成一级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但又延续中国园林学会的翻译,用园林和LA (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应.这个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讨论,还是将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译成园林学.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缺乏预见的动作,至今已经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在设计界很难听到有人赞成这种做法.但无论如何,这比起随意地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译成风景园林,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译成景观设计[5],从而给学科,特别是青年一代带来不好的影响来说,还是好得多.英语landscape gardening是指与规整式园林相对的风景式园林,根本不是我国现在使用的风景园林的概念.1933年章君瑜先生的《花卉园艺学》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译成风致园艺.解放后我们已经基本不用landscape gardening这个词了,所以广大青年不知道这个词的本意.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译成风景园林的后果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定义被偷换成农业时代的落伍观念,而一般中国人把风景园林看作是园林+风景(区)的观念又被蔑视成一种外行!现代大众传播学不再轻视大众的理念,实际上作为国家层次上的行政主管部门也分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两大块,那么把这样的一个行业或学科称之为风景园林,在已有的汉语词汇内还是可行的.就当前的情况讲,这个词的主要缺点一是风景和园林有某种含义上的重复;二是外延偏小,实践中甚至还没有达到计成的"妄欲……使大地焕然改观"(《园冶·题词》)的高度;三是给人一种不大善于硬质景观设计的印象;这些就是我过去不太赞成用这个词的原因,但又觉得比起单纯的园林一词,它至少能够拉开与园艺和林业的距离.现在我想,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风景园林学会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制度,如果再加上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长期执行下去,这些问题会得到根本解决.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与风景园林相比,观赏园艺失却了空间,景观设计失却了生命,环境艺术失却了科学,城市森林失却了文化,国土规划失却了艺术.如果说观赏园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国土规划等是交响乐队的各种演奏员(这就是说他们都有存在的理由),风景园林应该是乐队指挥.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本由北农大的园艺系和清华的营建系合办来创始,在世界的LA教育史上也是一个非凡的创举,但由于后来盲目跟随前苏联的教育体制而被破坏,甚为可惜,这也是一个教训.今天,当我们又一次面临以洋人的一套来取代中国的优秀风景园林文化之时,当引以为鉴.综合性的东西最后还是要靠综合性的方法来处理,所以东方善于综合性思考的传统在处理风景园林之类的问题上必将最终占有优势.概括来说,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鉴于中国风景园林的优越性,我们不必硬要把它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完全对应(如果西方真是要坚持它的分裂式思维方式的话),我们就是要在不排斥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坚持高举风景园林的大旗,走自己的路.9 结 语无怪乎学界内不少老先生坚决主张采用园林而不采用景观一词,看来还是颇有道理.景观这个词过于强调视觉,容易忽视功能,社会以及人的其他感觉,由此已经带来了不少偏差.我自己的看法是:(1)采用中国自己的风景园林作为这个行业与学科的名称,群众也不容易产生错误理解.我们可以声明,风景园林相当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类似风景名胜区和national park的关系.(2)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国外的一个行当,在学术上还是准确地翻译为风景(或地景,景园)营建为好,简化为造景或理景大致上也行.学术上的准确性是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麻烦的重要基础.(3)园林作为一个事物,特别是作为具有浓厚中国传统特色和无数优点的事物,名称肯定应该保留下去.(4)不管它的来源和原意,已经进入国人语汇的景观作为形容风景园林视觉方面特性的词,是个很好用的词,景观设计也是一种虽然不全面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也许将来会有人开办景观设计公司,但是这个行业大概也会像城市设计一样,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设立注册师制度,所以我们不必忌讳对景观一词的继续使用.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对于景观一词的理解,跟随日本人用景观来对译landscape是不好的,而景观学和景观建筑学这类不中不洋,内涵游移,学科特性不明的叫法,最好不要使用.还是我在《动态与关注》一文中说过的那句老话: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美观,生活与自然规律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过分强调任何一方,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真,善,美三位女神应该在人居环境中与人类共舞[6].参考文献:[1] 王绍增.论LA的中译名问题[J].中国园林,1994(4): 58-59.[2] 李树华.风景百年,风土千年——从景观,风景与风土的关系探讨我国园林发展的大方向[J]. 中国园林,2004(12):29-32.[3] .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Design[M]. Indiana :Ball State University,2001. [4] 朱有玠. "园林"名称溯源[J].中国园林,1985(2):33.[5] 俞孔坚,等.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王绍增.动态与关注[J].中国园林,2003(11):52-53.

大专花卉园艺毕业论文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篇二 关于园艺绿化设计浅论 摘 要:园林建设成为了近年来建筑中发展较快的项目。园林的景观设计作为园林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及管理理念做支撑,另外其养护工作在园林的使用中也相当重要。只有利用高技术建设出的园林,并用细致的养护工作进行后期的保护,才能保证园林的良好使用效果。 关键词:园艺绿化;绿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景观园艺绿化工程对城市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是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加强景观园林施工设计和养护管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景观原理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初设计理念,遵守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因地制宜,同时在景观园林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和养护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园艺绿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园艺绿化认识不够 目前,在园艺绿化中,城市发展对园艺绿化认识不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园艺绿化管理受到严重阻碍,导致我国经济效益增长受到极大影响。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园艺绿化的作用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导致园艺绿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出现不协调现象,给园艺绿化管理带来许多困难。例如,工业厂房修建中,绿化面积非常小,使厂区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导致园艺绿化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致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2、园艺绿化管理法制不健全 我国园艺绿化管理中,由于园艺绿化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建设理念,导致园艺绿化管理法制不健全,在法律上得不到有效保护和支持。在实践过程中,执法人员不严格按照规则制度执行,出现了有法不依、以罚代法等现象,使园艺绿化管理失效,导致园艺绿化质量得不到提高,达不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3、园艺绿化机制不完善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园艺绿化管理机制存在不完善问题,园艺绿化管理不统一、不协调等情况,使园艺绿化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严重阻碍了园艺绿化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在园艺绿化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和责任制,使工作人员存在懒惰心理和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有效制止乱砍乱伐、绿化面积侵占等现象,致使园艺绿化建设达不到预期成效。 4、园艺绿化规划不合理 现代化建设中,由于对园艺绿化概念缺乏深刻认识、管理机制不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等原因,导致园艺绿化出现规划不合理现象,给城市绿化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在园艺绿化中,经常出现盲目扩大草坪、种植单一品种和绿化面积过小等情况,使园艺绿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给园艺绿化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严重影响园艺绿化的经济效益。 二、园艺绿化的景观设计策略 1、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 植物对环境及土壤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效益不同,对土壤中的同一污染物的作用及土壤、水体的净化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植物的功能对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足够重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在对植物的种类选择之后,再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使植物不仅发挥出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方面也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 2、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艺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 措施 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3、园艺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案 (1)多树多花少草,空间利用多元化。因其近年来城市园艺绿化大力提倡,但在绿化之中却是大面积种植草坪,虽然绿化面积提升上去,但由于草地的单一化,街边统一的行道树使得空间太过于单一与单调,因其要在适宜的土地上,多种植多种类型,多种花色与景观作用的花草树木。 (2)植物色彩趋向多元化。在拥有多种类型的花草树木的基础上,在在许多园艺绿化较好的城市,种植与季节转换,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的植物,使得不像之前的单一单调化,不仅缺乏色彩的多样性,还会使人感到视觉疲劳。 (3)植物功能多元化。作为一个植物独有的功能,便是能以天然的方式,对周边生态起着调节平衡的功能,比如植物具有观赏、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和保持水土等诸多功能,因其,在选取植物种类上,不仅重视植物的观赏功能,更要适当考虑植物对周边生态的调节平衡作用。 (4)突出层次性、秩序性。在绿化配置的初期,应当合理种植,在考虑规划密度合适的前提上,更要考虑到今后数年,乃至数十年后植物的生长,不求完美,但求合理。 (5)利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的化感作用指的是植物在分泌代谢过程中向体外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植物群落演绎的重要内在因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受植物的化感作用影响,在构建稳定园林植物群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根据观察和实验分析,已经对一些植物因为化感作用引起的生长不良做出了结论。如:薄荷、月季分泌的芳香物质对邻近花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松树和接骨木栽植在一起会抑制松树生长;丁香与铃兰一起引起丁香萎蔫。植物的化感作用对形成稳定的园林植物群落有重要意义。探索植物之间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化感效应仍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构建群落的复层结构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各种群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系统越复杂其稳定性越高,自我恢复能力越强。同时,良好的人工植物群落有利于吸引鸟类栖息,能给人们带来优美的视觉感受和悠扬的听觉享受。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根据植物对光需要的差异,可以形成不同的植物层次。这种情况下植物群落对光的利用处于较高状态,竞争关系较小,植物群落较稳定。园林设计者必须了解各种植物对光的需求情况,合理进行植物配置。如广州兰圃公园的植物分为5个层次,上层植物包括小叶榕、棕榈和粉箪竹等;中层植物包括荔枝和棕竹等;下层植物包括龟背竹等;地被植物层包括卷柏和冷水花等;藤本植物层包括合果芋和瓜子金等。复层群落创建可以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并且景观层次丰富。 5、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 园艺绿化中,当然离不开绿色植被,因此需要严格保证树木植被的成活率,使其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还需要保证所栽树木充分的水分供应,需要对植物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及树冠失水,对其树冠进行及时的修剪、浇灌等。对树木进行浇灌时,要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及有效的喷洒技术,不但要保证树木都受到了良好的水分供应,而且需要保证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减少由此对树木产生的危害。而且,在种植完毕之后,还要浇透定植水,确保树木根系与泥土的牢固结合,保证根系的恢复。 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园林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园林工程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设计观念,将园林工程的施工和养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园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帅远,任莹.超对景观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2,(16):125-126. [2]尹小艳,张丽.关于城市园艺绿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1(13). [3]王明荣,宋国防.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J].中国园林,2011(5):86-88. 看了“关于园艺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 2. 关于园艺技术论文(2) 3. 大专园艺技术论文 4. 浅谈园林工程技术论文 5. 大专园艺技术论文(2)

1 ①谈“当地”(学生所在的地方)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 2 ②谈儿童活动区的规划要求 3 ③探讨“生态”在公园规划中的体现 4 ④谈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及应用 5 ①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6 ②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7 ③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8 ④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 9 ①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0 ②~~(省/市/县)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③~~(花卉)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12 ④~~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13 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14 ②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15 ③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 16 ④观光农业园发展初探 17 ①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 18 ②居住社区植物造景 19 ①~~(城市)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20 ②~~(城市)行道树资源调查 21 ①高校校园规划设计 22 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23 ③公园规划设计 24 ①乡村旅游(景观)探讨 25 ②观光农业(景观)探讨 26 ③浅析XXX校园景观 27 ④浅析XXX城市景观 28 ①~~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29 ②~~社区公园规划设计 30 ③~~工厂核心区园林规划设计 31 ①滨水景观设计 32 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33 ③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34 ④公共绿地可达性调查研究 35 ①浅谈住宅小区景观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36 ②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手法 37 ③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38 ④园林景观设计中铺装材料调查 3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40 关于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方法的思考 41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2 关于城市广场铺装设计方法的思考 43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4 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的思考 46 山地城市中地形设计方法的研究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 园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当地果树生产现状及对策 2 当地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 3 设施栽培效益分析 4 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及管理 5 园艺作物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6 “某一种”蔬菜产销体系的调查研究 7 当地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8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与新技术推广的研究 9 当地蚜虫危害园艺作物的种类及消长规律研究 10 当地农业杂草种类的调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11 当地蔬菜生产与营销现状及对策 12 品牌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3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 14 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15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6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17 蔬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18 果树苗木繁殖技术研究(以当地你感兴趣的某一种果树为材料) 19 xx地区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果树产业为研究对象) 20 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以当地一种果树的某种病害或者虫害为研究对象) 21 xx地区水果行情调查分析(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水果行情为研究对象) 22 某种蔬菜作物的繁殖技术研究 23 某种蔬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 当地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5 当地特色蔬菜的开发与利用 26 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27 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28 植物激素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摘要:通过分析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等几个术语的缘起,演变和优缺点,指出综合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突出特性,而中国风景园林有着自己以辩证的综合性思维和实事求是方法为传统的特长.在摆脱封闭守旧文化环境的羁绊和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后,中国风景园林必将超越以个人表现和分裂式思维为特征的所谓西方工业时代景观设计,再创辉煌.关键词: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讨论; 术语; 创作方法; 未来Garden, Landscape and the Future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Discussion; Terms; Artistic Method; Future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origin, evolvement and merit of a few technical terms such as gardens,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gration is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long time traditional special features of its own dialectic integration and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methods. By getting away from the conservative and self-enclosed culture environment, and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l surpass the so-called western industry-ag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ed by personal performance and analyzing thought method, then create its own glory again. 内容:1 问题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能够听懂英语的人还很少,在一些学术会议上,许多英语专业人士将landscape architecture(LA)翻译成风景建筑,而听者则茫茫然;与此同时,我国台湾的一些学者已经正式将LA翻译成景观建筑,于是我感到如何正确翻译LA是一个大问题.受到程世抚先师教诲的影响,我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讨论LA的翻译问题[1],当时的重点是放在对architecture的理解上,主要阐述不能将architecture翻译成建筑,也不好将LA翻译成园林,没有太注意landscape,所以文中写道"将landscape翻译为风景或景观是贴切的".两年前我还在为用景观学,景观规划设计之类词汇代替园林学现象的出现而高兴.没想到,随即对landscape的理解出现了大麻烦,发生在2004年的一场大讨论,促使我对景观一词进行认真的反思.现在,景观建筑或景观学这个专业已经在许多学校成立,据说是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对口.我还听说有的工科院校学生高傲地对农林院校的人讲:我们是搞LA的,而你们搞的是风景园林(指landscape gardening,这是一种轻率翻译,见后文).于是,本来以综合性为优势的一个学科,现在的分裂却越来越大,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近来参加的多项招标和竞赛评比使我深切地感到:新奇的创意,漂亮的平面构图,成了夺标的不二法门,而这两项对于改善实际的人居环境并没有多大意义.同时,能够真正改善人居环境的规划设计本领却被视为老土和过时,不再被学生和青年设计师甚至一些专家所重视.实践的发展使我越来越觉得这绝不是一个好苗头,晚说不如早说,以免后患无穷.2 现代景观设计的贡献2003年底,澳大利亚的贝思(Pace)出版有限公司汇编了一本《亚太景观》(于2004年初出版),请我作序.我在其导言中写道:"现代景观设计带给我们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的:创意―布局―空间―构图的设计路线,区域―边界―路线―节点的思维方式,马克笔,油画棒,CAD的表现方法,金属,玻璃,拉膜,塑料等现代材料和木材,岩石,黏土,乡土植物等原始材料的大量使用,以及一些现代光,声,水,电技术的普遍侵入等等;所有这些凝结成五花八门的主义: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我想,凡是经历过20世纪中叶我国园林事业艰难而封闭的发展历程的老同志都会同意,这一段文字是对改革开放后引进的现代景观设计实事求是的赞语;那些接受现代景观设计教育的人也会承认,这一段总结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在导言的最后我又写道:"经过打破坚冰,破除闭锁,在广泛地汲取了世界各地文化精华后,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长时间高速发展的罕有机遇,曾经创造过具有世界最高水平古典园林的中国人肯定能够开创出景观建设的一片新天地."细心的读者会想到,这段话的背后,隐隐透露着对所谓现代景观设计的批评.3 景观一词的来源与局限景观是什么 景观不像园林是个中国古语,它完全是个新词,是20世纪初日本人对landscape的翻译[2].现在看来,这个翻译就像日本人把architecture翻译成建筑一样糟糕.我曾多次讲过,梁思成先生将architecture翻译成营建学是正确的,囊括了规划设计(营)和建筑工程(建)所包含的各种学问[1].而反观建筑一词,建和筑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义反复,特别中文建筑一词还含有architecture词义中根本没有的建筑物(building)的意思,更是导致了大量的混乱.何谓景 景的本意是光,《说文》:"景,光也."段玉裁注:"光所在处,物皆有阴."有光必有影,光和影共同成就了象,所以景具有象的含义.何谓观 《说文》:"观,谛视也."谛的意思是审视.由此,观也引申出景象的意思,王安石名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所以景观二字也有很大同义反复的成分,一般用一个景字已经足矣,如城景,街景,海景等.解放前出版的《辞源》一书没有收录景观一词,解放后出版的《辞海》才有了对景观的解释,基本认定是个地理学的词汇,指一种客观事物.英文landscape的含义是视野中的一片土地.land是一块地,-scape一说是源于-scope,一说是源于-ship,反正是"看起来"或"样子"的意思,也就是景.在scape前面上land,硬译成大地景观或地景是比较准确的,翻译成风景就生动起来,兼具信,达,雅的味道.当我们跟随日本人把landscape不准确地翻译成景观时,就只剩下词尾-scape,丢掉了前缀的land,必然会带来一些后遗症.如把汉语的海洋景观,城市景观和街道景观等硬译回英语,就成了sea-landscape, city-landscape和street-landscape,岂不贻笑大方!英文的landscape源自德文的landschaft,而德文又源自荷兰语,其原意是陆地上由一些住房,围绕着住房的一片田地和草场以及作为背景的一片原野森林组成的集合[3].出于一个海洋民族从海上看到陆地的欣喜心情,当他们开始以审美和艺术的眼光欣赏这样的一片土地时,风景的意义便出现了,随之出现了风景画.此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地理学和生态学先后采用这个词为自己服务,使其成为一个失去主观审美内涵的纯客观的词,含义发生极大变化.因此有了景观具有艺术,地理学,生态学3种含义的说法. 当英国人把landscape和gardening联系在一起提出landscape gardening的概念,甚至以后和architecture联系在一起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时,landscape始终采用着这个词最早的风景的含义.英文landscape还没有给人以强烈的唯视觉的感受,因为里面有一个land成分,而且它自古就含有风景的意味.但汉字的景观一词却有着强烈的唯视觉意味,因为它不再依附于土地和生命.顺而推之,造景就是人工制造一片吸引或刺激眼球的东西.我想,这样去理解所谓现代景观设计的内核并无大错,大多数教师,学生,设计师都在围绕着这个核心孜孜以求地努力着,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景观一词已经非常流行,特别受到设计者的厚爱,并影响到广大学生的学习倾向.但是,当景观一词普遍取代了风景园林的概念之后,显然会带来普遍的误解,以为LA就只是造供眼睛观看的"景",生活和生态都成为景观的衍生物,成了次要的,附带的东西.这种误解已经带来了很多危害,而且还将继续带来更多的危害.给我思想以巨大震动的是最近进行的佛山市中心公园的国际招标,在景观概念的引导下,中标的竟是一个既不生态,也不人性,不理解室外空间,不懂游人心理要求和行为规律,更不懂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方案.大众传播学告诉我们,望文生义是一般人的天性,可以定义景观已经包容了生态的理念,就像也可以定义园林涵盖了大地规划一样,但是广大青年,干部和老百姓怎样理解又是另一回事.园林不是少数专家书斋里的研究对象,而是关系大众的普及事务,我认为这类事物的术语标准应顾及群众的理解,硬性规定是没有用的.4 园林的本质是一种境域园林是什么 从汉字字面上看,它是"园+林"的集合;从历史上看,它是园池(园+池),园亭(园+亭),园山(园+山),林亭,亭台等众多词汇的最终代称[4].显然,光是一圈篱笆围起一块种花种菜的园子是不够的,加上园林建筑,山水,工程构筑物和园林植物等才可称为园林.为什么一定要加上这些东西 因为除了眼睛看以外,我们的祖先需要的是一个生活条件美好的实际生活境域,包括夏凉,冬暖,遮雨,透气,避风,向阳等,使我们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其实外国人本来对此并不糊涂,我手边有一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再造乐园》(原书名是The Poetics of Gardens,园之诗,由麻省理工出版,不知书名为何作如此翻译),作者是Charles. W. Moore,他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阐述人们造园是为了创造环境,改善生活,包括呼吸,饮食,繁殖,躲避风雨,利用声音和气味等方面.但是西方喜欢将事物分拆得七零八碎,使得他所举的例子难免有顾此失彼的感觉.例如他将拙政园的总图拆分为山水,种植,建筑物3张系统图,我就不明白这样的拆分有多大用处,难道从这样的图纸中能够了解为什么进门的假山与池塘之间有一大块平地,为什么某个建筑叫荷风四面亭,为什么某个地方栽了几棵枇杷吗 本来一个园林空间是由地形,建筑,树木等围合形成的,把它们拆解成3张图,又怎样从图纸上理解空间的形态,尺度,肌理,虚实呢 这也说明所谓千层饼方法(单纯的分析和叠加的方法)天生具有致命性弱点——缺乏有机的总体性.5 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读一读《园冶》,你会发现:我们祖先造园时,不是先拿来一张平面图,而是先去实地踏勘,叫做"相地".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现实空间中发挥想象:何处可高 何处可低 何处可凭 何处可借 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叫做"立基".第三步还不是回家画平面图,而是在现场走来走去,观察着,思量着,如何步移景异,如何互为因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组织旷奥变化.厅堂,掇山,铺地,栽花,种树,题词,作赋等事项则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思量到最后,才回家画一个平面图,称之为"地图",计成还说:"式地图者鲜矣".由此可见,古人始终是在一个三度空间中,以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身份筹谋策划一个园林,他决不会为了平面的构图而牺牲游人的舒适,他所构想的情和景犹如身临其境.所以,中国园林的创作路线和方法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表现之一是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表现之二是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了;表现之三是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如果说在西方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的确有不少的缺点,一度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话,中国园林文化却是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真正的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根本原因.当然,计成所讲的园林创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较适于小型私人园林的创造,不善于处理大片平地,不适于大面积的规划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这种本领,从秦汉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我们看见的仍然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和方法.我想,这种创作路线和方法本质上没有理由不适应现代社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从评价,规划国土上精华部分的风景名胜资源开始,从而对自然文化遗产的规划管理切入大地景观规划,并且有着长足发展,使专业领域有了新的拓展.中国人应当树立起若干年以后引领世界风景园林的信心.6 "景观设计"的不足当我们用95%以上的时间坐在设计室里构想和表现时,可以把优美的缓坡改造成大规模的平台和阶梯,也可以在南方地区的道路两旁种上芦苇和野草,全然不顾太阳会不会把游人烤焦.我们的许多广场白天空无一人,据说是为了景观的需要.当有人指出一些设计没有以人为本时,他们被告知,这种想法太老土,因为时髦的提法是景观和生态,在这个理念框架下,人们应以服从眼球或其他生物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福祉为荣.老实说,所谓现代设计,讲究的是灵感和才华.有了这两个条件加上好老师的引导,学起来并不困难,这是我们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在"中国园林滕头杯"和"广东园林文塔杯"设计竞赛中都能获得优异成绩的奥秘之一.但是个人的灵感和才华并不等于人类的福祉,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近来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扭转学生把表现技巧看作高于一切而忽视扎实的自然和人文科学知识积累的不良倾向.中国园林创作方法的学习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一般仅仅经过4年本科学习的年轻人是难以做到的,不知这是否也是现代年轻人不愿走这条路的原因之一,从而风起云涌似地追随西方快餐式(文雅点说叫作时尚)文化的创作路线.7 园林一词的弱点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出现了一阵园林教育热,本科园林类的专业一下子发展到15个左右.1998年以后又有一个起飞,最新的统计已经达到80个左右,农林院校(现在共约40所)几乎都有了园林专业,其中一些农学院将园艺系和林学系合并称之为园林系,我们可以猜想到这样的学校,其规划设计的教学力量是如何了.大概为了避免混淆,北林的园林系曾一度改名为城市园林系.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园艺.在西方很明确:园艺horticulture与艺园gardening是同源的.词根horti-源于古拉丁语的hortus-,这是古罗马共和时代在城郊分给公民的小块地产的名称.罗马公民们可以各自将这些地围起来,种些蔬菜,果树,花草.词根的另一部分-culture 本意是对土地进行耕作,后衍生出文化,人造等意.英文的农业一词agriculture,其拉丁词根agri-的意思等于英语的land,即大块土地,所以农业是对大地的耕作,而园艺是对小块地的耕作.后来,以经济产出为目的的蔬菜果树和花卉的种植技艺——园艺与以赏心悦目为目的的艺园分家了,后者与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在中国,园林建设几乎一直是一种营建学(architecture),汉代苑囿建造是由"匠作大将"(皇家工程总管)掌管;明代计成的造园专著《园冶》一书也几乎不谈园艺种植技术.一般的人(包括老板,也包括记者,当然也包括许多领导和百姓)分不清园林和园艺,甚至将"园艺"理解为"园林艺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行也许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我的学生曾告诉我,在求职竞争时,曾遇到园艺系学生公开说:我是学园林艺术的,他(指园林专业的学生)是学林的.所以,单纯的园林一词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如果硬要将园林一词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相对应,实在是很难说服大众.8 风景园林由于历史发展难免具有难隐之痛,原中国建筑学会下的二级学会中国园林学会演变成一级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但又延续中国园林学会的翻译,用园林和LA (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应.这个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过讨论,还是将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译成园林学.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缺乏预见的动作,至今已经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在设计界很难听到有人赞成这种做法.但无论如何,这比起随意地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译成风景园林,把landscape architecture翻译成景观设计[5],从而给学科,特别是青年一代带来不好的影响来说,还是好得多.英语landscape gardening是指与规整式园林相对的风景式园林,根本不是我国现在使用的风景园林的概念.1933年章君瑜先生的《花卉园艺学》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译成风致园艺.解放后我们已经基本不用landscape gardening这个词了,所以广大青年不知道这个词的本意.把landscape gardening翻译成风景园林的后果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定义被偷换成农业时代的落伍观念,而一般中国人把风景园林看作是园林+风景(区)的观念又被蔑视成一种外行!现代大众传播学不再轻视大众的理念,实际上作为国家层次上的行政主管部门也分为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两大块,那么把这样的一个行业或学科称之为风景园林,在已有的汉语词汇内还是可行的.就当前的情况讲,这个词的主要缺点一是风景和园林有某种含义上的重复;二是外延偏小,实践中甚至还没有达到计成的"妄欲……使大地焕然改观"(《园冶·题词》)的高度;三是给人一种不大善于硬质景观设计的印象;这些就是我过去不太赞成用这个词的原因,但又觉得比起单纯的园林一词,它至少能够拉开与园艺和林业的距离.现在我想,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风景园林学会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制度,如果再加上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长期执行下去,这些问题会得到根本解决.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与风景园林相比,观赏园艺失却了空间,景观设计失却了生命,环境艺术失却了科学,城市森林失却了文化,国土规划失却了艺术.如果说观赏园艺,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国土规划等是交响乐队的各种演奏员(这就是说他们都有存在的理由),风景园林应该是乐队指挥.中国的风景园林教育,本由北农大的园艺系和清华的营建系合办来创始,在世界的LA教育史上也是一个非凡的创举,但由于后来盲目跟随前苏联的教育体制而被破坏,甚为可惜,这也是一个教训.今天,当我们又一次面临以洋人的一套来取代中国的优秀风景园林文化之时,当引以为鉴.综合性的东西最后还是要靠综合性的方法来处理,所以东方善于综合性思考的传统在处理风景园林之类的问题上必将最终占有优势.概括来说,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鉴于中国风景园林的优越性,我们不必硬要把它与landscape architecture完全对应(如果西方真是要坚持它的分裂式思维方式的话),我们就是要在不排斥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坚持高举风景园林的大旗,走自己的路.9 结 语无怪乎学界内不少老先生坚决主张采用园林而不采用景观一词,看来还是颇有道理.景观这个词过于强调视觉,容易忽视功能,社会以及人的其他感觉,由此已经带来了不少偏差.我自己的看法是:(1)采用中国自己的风景园林作为这个行业与学科的名称,群众也不容易产生错误理解.我们可以声明,风景园林相当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类似风景名胜区和national park的关系.(2)landscape architecture作为国外的一个行当,在学术上还是准确地翻译为风景(或地景,景园)营建为好,简化为造景或理景大致上也行.学术上的准确性是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麻烦的重要基础.(3)园林作为一个事物,特别是作为具有浓厚中国传统特色和无数优点的事物,名称肯定应该保留下去.(4)不管它的来源和原意,已经进入国人语汇的景观作为形容风景园林视觉方面特性的词,是个很好用的词,景观设计也是一种虽然不全面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也许将来会有人开办景观设计公司,但是这个行业大概也会像城市设计一样,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设立注册师制度,所以我们不必忌讳对景观一词的继续使用.但是中国人有自己的对于景观一词的理解,跟随日本人用景观来对译landscape是不好的,而景观学和景观建筑学这类不中不洋,内涵游移,学科特性不明的叫法,最好不要使用.还是我在《动态与关注》一文中说过的那句老话:在我们的人居环境建设中,美观,生活与自然规律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过分强调任何一方,必然导致严重的后果.真,善,美三位女神应该在人居环境中与人类共舞[6].参考文献:[1] 王绍增.论LA的中译名问题[J].中国园林,1994(4): 58-59.[2] 李树华.风景百年,风土千年——从景观,风景与风土的关系探讨我国园林发展的大方向[J]. 中国园林,2004(12):29-32.[3] .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Design[M]. Indiana :Ball State University,2001. [4] 朱有玠. "园林"名称溯源[J].中国园林,1985(2):33.[5] 俞孔坚,等.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 王绍增.动态与关注[J].中国园林,2003(11):52-53.

中国花卉园艺学报

期刊名称:花卉 【栏目信息】 ★办刊宗旨: 以传播国内外栽花养花科技知识,美化、绿化生活,促进花卉产业发展,服务大众为宗旨。 ★主要读者对象: 花卉园艺工作者、花卉爱好者和花农。 ★主要版块栏目: 绿荫随笔 花事短闻 栽花技巧 家庭养花 兰花世界 盆景天地 行家推介 宠物玩赏 插花赏析 花与生活 雅石欣赏 李伯信箱 花间漫步 《中国花卉园艺》以“宣传行业政策,服务花卉企业,荟萃花卉信息,引导大众消费,传播花卉文化,促进行业发展”为办刊宗旨不好找 !不好意思

《世界园林》杂志。这本杂志是由中国花卉园艺与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国际绿色建筑与住宅景观协会主办,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林业出版社等单位承办,是面向全球以报道风景园林行业成果为主的综合资讯类文化杂志。国内好多协会和规划设计院都订这本杂志

《现代园林》杂志,园林行业综合行学术期刊,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分院)建筑生态景观所、北京中绿园林科学研究院承办,现为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邮局订阅代号:54-83,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园林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建筑设计导报 (有时出园林专辑)理想空间(有时出园林专辑)城市环境与设计其他的刊物基本没有影响力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