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互联网教育影响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互联网教育影响的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小学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将互联网应用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突破,开创了我国小学教育的新篇章。但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小学教育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教育;互联网;问题

互联网的兴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其产生的影响同样巨大。其通过建立一个广阔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帮助社会更好的进行变革。互联网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对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推广时间较短,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1互联网在小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小学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无计算机设备的教学模式,但是不同地域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限制,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当前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率,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下面对当前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浪费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其教师在招聘时的条件相对较低,这导致很多的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其在进行小学教学时无法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设备,这种情况导致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另外,互联网设备还能够对当前的纸张和教具等进行取代,节约小学教育中的成本支出。但由于教师无法合理使用互联网技术,导致大量的教材用具和粉笔等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教师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这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必要的信心。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这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技术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互联网技术。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教学中,由于年轻教师眼高手低,导致其在互联网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能力不足,这对小学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无法满足学生对新兴资源的需求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小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时对互联网资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其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教学知识。而新媒体等新兴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资源,其兴趣更大,且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希望教师能够让其自身参与到操作中。但由于我国小学教师的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实际的操作,影响小学教育的效果。

学校、家长和教师对于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通过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教师和家长的良好沟通是实现小学教育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对新资源的兴趣,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法。但由于当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严重缺乏,导致学校建立的互联网平台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影响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

2提高小学教育中互联网资源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通过对小学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当前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由于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对其反映非常大,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应用,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多加展示互联网教学资源

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多采用网络中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但由于小学教育主要是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进行教学,因此,其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还是依靠教材,而互联网教学资源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法。另外,定期将一些优秀的网络课堂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帮助其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而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小学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教师培训课程,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能。

课后积极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知识学习

小学教育中学生具有非常多的课后时间,这些时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需要在课余时间积极对学生进行网络课堂教学,像浏览名家微博等,通过这种方式增长学生的见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教学平台,将自身筛选的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平台上,方便学生进行浏览和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的利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通过聊天软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对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其对网络上的聊天软件基本都有一定的涉猎,但大多数的家长由于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往往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聊天软件同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另外,这样还能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结合,从各个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帮助,提高其学习效果。

3总结

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同时,还需要经过学校的引导帮助其更好的同他人沟通和交流。而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其包含着小学生的美好憧憬,且其中包含的大量有利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和自身,促进其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艺柠.浅谈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内江科技,2012,03:205-206.

[2]张曼红.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08:26-27.

[3]刘泽兰.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分析[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4,07:30.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教育有了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将其作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网络教育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一) 1. 网络研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概念、特征及实施框架 3. 财经类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4. 远程开放教育数学课程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5. 探究移动平台教学模式在盲人按摩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6. 基于微博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探索 7. 硕士生精品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动力机制分析 8. 网络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对我国高校线上教育的影响与研究 9. 高等院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开发 10. 应用于网络教育的大数据技术探析 11. 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12. 语料库构建实用性与商务英语网络化的发展 13. 混合式教学在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4. 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 15. 省级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融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17. 病例驱动的“医院虚拟实习”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 18. 面向区域医疗协同的可扩展远程医学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网络教学辅助平台在中药炮制学教学中的应用 20. 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满意度影响因素 21. 运用网络技术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2. 网络视频课件在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23. 基于CiteSpace的网络教育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4. 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 25. 网络机房与校园网接入的设计方案研究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二) 1. 我校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 “互联网+”背景下远程教育教师的心理反应与调试策略 3. 网络教育背景下多媒体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探析 4. 浅析智慧教育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搭建及运行 5. 网络环境下知识建构模型对比研究 6. 成人网络教育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7. 借鉴微课教育功能创新网络德育工作 8. 远程教育高校以党建工作促进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9. 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构建 10.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下中小学教育网站安全防护研究 11. 美术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12. 成人网络教育的学习监控策略初探 13. 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 对网络在线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15. Java课程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 16. 网络环境下“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7. 网络环境下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研究 18. 网络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19. 现代远程教育融入传统成人教育的模式研究 20. 农村老年教育网络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21.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计算机教学创新思考 22. 生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实践探索 23. 基于云平台的口腔内科学微课程开发应用 网络教育论文题目(三) 1、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2、网络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路径探析 3、临床实习生医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4、基于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在高校学生党员再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5、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 6、基于网络技术条件探讨中职政治教学策略 7、网络游戏对教学活动的可借鉴性研究 8、网络学习空间中交互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 9、泛在学习视角下网络学习空间的创新应用模式 10、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1、远程开放学习者网络交互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12、“微课”教学模式下的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13、网络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机械学科的应用 14、基于Moodle平台《建筑测量》网络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5、网络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写作多单元评价模式的构建 16、动漫、游戏等网络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审美取向的影响 17、基于慕课教学理念的中西文化对比课程建设与实践 18、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 19、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析 猜你喜欢: 1.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2. 网络教育有关发展的论文 3. 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4. 网络教育浅析论文 5. 网络教育方面相关论文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文献论文

网络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本文初步阐释了在新的科技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不断普及的过程中,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具体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应该乘势而上,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

一、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互联网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的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互联网图文并茂的形式更为大学生所接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不同于传统教育传播的途径,融影视作品、历史资料、先进人物事迹于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得以内化而具有持久的影响。

2、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互联网的虚拟性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可以抱怨、诉苦甚至发泄。这些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却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内心世界的极好平台。

3、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目前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高校可充分利用这一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的生动性、新颖性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

网络虽然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难免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1、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对于师生关系而言,由于高等学校教育方式正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迷恋和对传统授课方式的反感,将使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对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他们将大量时间用在人机对话上,而疏远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漠。

2、容易造成大学生理性缺失、道德失衡

在网络中每个人的角色只有自己知道,对于一些人物、事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评判,即使很荒.唐也只是会遭致一些网上的谴责,在现实中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这种言论自由对有丰富思想又急于表达的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的非理性认识极大地增强。

3、大量的信息污染容易干扰大学生的正常思想

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网络色情暴力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网络安全和健康已明显改观,但新的网络违法犯罪手段仍层出不穷,信息污染与安全隐患防不胜防。西方国家的一些不良分子利用其技术优势向我国大学生灌输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三、抢占网络新阵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鉴于网络信息丰富而庞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错综复杂,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对策,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教育,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1、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要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工作网站。二是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进行有效引导与教育。三是教会、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四是本着“主动出击・把握导向”的原则,认识并尊重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特征,以“服务学生成才・提升网络素质”为核心,组织和引导大学生文明、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高雅的审美熏陶。

3、建立新型思政队伍,提高教育者信息素养

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因为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要先教育好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者、塑造者,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

4、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信息网络时代,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身居斗室,神游世界”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或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避免因网络带来心理和生理问题的影响,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健康成长。网络的交互功能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思考,既强调了德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大学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5、树立网络道德教育观,加强行为监控和管理

高校要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进行清理。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应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行为监控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地址网络垃圾的侵蚀,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 吴远,郝文清. 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文宏,高维钫. 网络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导语:本文通过对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发展史来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互联网与远程教育关系,利用对“互联网+”的时代技术特征分析,并就当前远程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下面是我为你准备的互联网+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引言

随着融合在经济、政治、文化这几大领域的深入,其也扩展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通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给社会在思维、生产与生活方式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成为发展的关键。远程教育理念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系统应用于教育领域,从而可以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并可以构建更为多元化的教育平台,使得教育模式得到真正创新。

二、“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以互联网为平台,并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各领域的跨越、融合与推进。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模式下,有助于催生出新的产物。其主要表现为这样六大特征:创新驱动、跨领域融合、结构重塑、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正是这些特征使得“互联网+”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渗透,并不断融合,这样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态,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够充分发挥其智能性、网络性、基础性、全局性与创新性。“互联网+”也隶属于社会操作系统,是社会系统中重要的运行基础,其通过对社会功能的有效执行,来发挥其社会影响力,从而体现出社会价值。

三、“互联网+”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1.对远程教育模式的影响

远程学习模式与在学校就读有较大的差异,学习者由于没有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所提供的远程学习服务支持也存在局限性,学习者要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远程学习供应商服务模式,进而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在整个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学习者的自主性,这也是一种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对服务商而言,远程学习主要有E-learning、M-learning与B-learning这样三种模式,在远程教育中不仅包括学习理论,还需要引进新技术,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需要打破传统的理论学习,将“互联网+”理念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来更好地解释和指导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2.对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的影响

学习者在整个远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主选择学习模式,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路径等,通过社交媒体技术来实现深度学习,以新媒体技术为基础,能够锻炼学习者参与和管理事务的能力,在开放和交流畅通的环境下,促进学习者创新思维的提高。在远程教育中,其技术不只包括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与3D打印技术等,还涵盖了教育技术的革新,微课、智慧校园、慕课、翻转课堂等都在高校中得到广泛推广,这使得远程教育技术充满生机和活力。多元化的选择模式,完善的技术支持,学习者可以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微学习、社会化学习、智慧学习与跨文化学习。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平台来分享网络学习资源,并开展合作学习,主题参与等活动。这样可以扩展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和创新思维方式;微学习的应用,实现了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进行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而智慧学习主要是对数据的便捷获取,信息透彻化分析以及知识全面掌握,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的教育,推动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这也是远程教育的最终目标。

3.对远程教育的学习质量评价

远程教育学习质量为其是否能够得到广泛推广的重要考评因素,但远程教育在绩效评价方面还是面临一些难题,由于课程教学系统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针对性,学习者由于水平不一,所以在学习风格的教学设计方面很难正确把握,尤其是无法实现一对一的学习资源。而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远程教育也产生了变革,对远程教育而言,其更像是一种“电子商务产品”。而评价学习资料标准也要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如在选择交互式学习模式时,其主要是基于点播式的学习模式,建立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量,这种交互式的网络学习的评价指标为“有效的学习时长”。

四、结束语

“互联网+”应用于远程教育学习中,决定了未来远程教育的发展规律,开放式的网络学习环境,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选择也表现出远程教育系统在形式上的百花齐放,而学习评价也有了全新的设计,可以设计学习进度条,增加教学日历来实现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实施,除了以往的在线测试功能,还可以增设在线交互答疑等,这些也必将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产生,进而锻炼学习者的学习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远程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蒋艳双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16.

[2]董兆伟,李培学,李文娟.“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5(6):93-98.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互联网对文化影响研究论文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影响浅析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网络语言来龙庞杂,从语言研究角度出发,本文期望于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语法和语用学研究,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以利于正确看待与运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随着中国网民已超过3亿,网络语言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形成。作为社会语用文化土壤上产生的一种社会变体,在不少人的眼中,这种网络词汇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为古老规范的汉语言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虽然网络语言大部分被我们熟悉和理解,但总的来说,这一道特有的语言文化景观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界定的方法。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研究探讨”的过程。

1、网络语言是什么

根据百科的解释:“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它形式简洁,易于交流,便于理解。”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语言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会方言,这种社会方言包括行业语和习惯语。网络语言的很多专业术语跟网络技术密切相关,是特定的行业语。网民之间聊天交流的语言,有些是跟使用者的喜好、习惯有关的,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生存”的特定居民的习惯语。

2、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网络语言和网络文化的燎原之势已经引起语言学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语言与社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相互包溶相互影响,网络语言从语用学上对语言文字进行了一场革新,深层次上必然对汉语言文化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今天的网络语言,经过网络内部、外部双重环境的磨合,已经不同于几年前的杂乱无章,逐步形成为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所使用的语言系统,言语社团的主体是网民,在这个言语社团里,并没有绝对的权威,谁都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创造新的用法,一旦一种语言的突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会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而当这种认可达到一定程度,就逐步从网络走向现实生活,融入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从而对现代汉语系统起到丰富、创新与发展的作用。

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首先,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在使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网络语言从文字本身推动了汉语言的发展,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英语每年都有大量的合成词诞生。网络语言的词汇基本采用缩略型、符号型、借用外来词或传统汉语赋新义等多种手法,形式上多种多样用起来灵活多变;语法方面,表现出淡化语法和打破常规语法规则的现象,既有对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改造,又有英汉语法规则的混合使用,丰富了人们的语言文字表达,颠覆了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和正式性,增添了人们生活的乐趣和色彩。网络文化的流行,使得文化交流达到了空前的自由和繁荣,比如说“美眉”这个词,用眉毛这个表现女子容貌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来指代美女,具有形象的感情色彩,与古代汉语中用“蛾眉”代美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重视起对青少年传统语言文化的教育,读经典学国学、练书法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再次,流行的网络语言往往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和人物,反映着社会中的问题和趋势,所以它的流行势必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网络语言具有事件化,时事化的特点,比如最近很流行的“我爸是李刚”以及“一个艰难的决定”,之所以能飞快地在网络上沸腾、在坊间光速传播,也是因为河北大学撞车事件和腾讯360之争两件事本身受关注度就很高,受众面广。“也就是说,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热,并不在于本身的语言变异,而是在于这些词的出处即社会热点事件被大众关注,从而导致了这些词汇的流行。网络已经成为除报纸、广播、电视以外的第四媒体,越来越深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说说自己的看法,网络已成为公民表达看法、参与社会进程最为便捷的普遍的方式。也正是因为公众通过网络表达意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网络词汇才得以从网上的“小热”有条件衍生为有着公众广泛参与的“大热”。

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首先,对汉语规范的偏离。一味追求新奇便捷使网络语言在多方面都违背了汉语规范,一些错别字和曲解词义的词语会对语文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青少年是网络交流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同时也具有追赶时髦、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以及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特点。他们在语言学习,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中大量地接触网络语言,吸收不规范的表达和词汇,很容易养成不使用规范字和规范表达的坏习惯,对于正常的语言学习势必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与此同用时,我们对语言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鉴赏能力也再不断下降。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打破了原有文化生活的界限,营造出一个与生活交融的大文化世界。语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丰富多样性和巨大的张力使得网络语言建构了一种新的表达和阅读模式。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读者的阅读感觉受到了最大的诱惑,但是正是这种所有人都能读懂的文字,丰富的阅读材料和通俗易懂的声像文化的传播,迅速渗透到传统语言文化中,并在电脑工具的日益普及中演化为一种必然趋势,传统语言文化的说理、教育、济世等功能变得淡化更淡化,成为仅作交际使用的消遣工具。

3、结语

网络语言方便了人与人的交流,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在某方面也将传统语言变得面目全非。我们应该客观和发展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在获得网络资料的同时,也应该去粗取精,更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些资料。网络语言是汉语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我们应该养成对传统语言文化尊重的态度,用一双慧眼,去看清楚网络的实质。

参考文献

[1]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期

[2]汤玫英.网络语言创新的动因及其不当取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期.

摘要:

汉语言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独具民族特色,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具有重要贡献。汉语言文学包括语言和文学两部分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语言词汇量不断增加,用于习惯和语法构成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应用发展的同时,各种网络语言兴起,并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冲击性影响,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

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学;冲击;发展;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传统的平面媒介语言不同,网络语言是在人们网络聊天时为提高聊天效率、达到简明易懂的目的在词汇上予以创新或在句法结构上予以简化。汉语言文学发展中不同字词含义具有明确规定,在受到网络语言词义转换后,可能在语义表达上产生偏差,给汉语言文学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影响。

一、网络语言基本特征

(一)简化度高

单一性的文字聊天难以提高聊天的趣味性,使用网络语言具有词汇创新和词汇改造意义,改变原有的汉字意义,且简化程度较高,提高网络聊天的速度。关于网络语言的简化主要有谐音型、同音型和数字型几种。谐音型主要是根据原词的读音,利用某一相似发音的词汇代替,具有一定指代意义,例如微博作为自媒体平台之一,在网络用户群体中受欢迎度较高,人们即用“围脖”指代微博,两者发音相似,可进行语义转换;同音型与谐音型差别不大,常见的包括用“菇凉”代替“姑娘”;数字型则是用数字谐音代替某个词汇,如数字“78”发音与“去吧”详尽,在网络聊天中使用可以减少打字时间,同时人们根据读音能够较快速的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含义。这几种网络语言类型是比较常见的,且在网络聊天中应用较频繁,具有形象易懂的特点。

(二)混合度高

网络聊天刚兴起时,主要的活跃人群是“九零后”或“零零后”,在网络聊天中使用“火星文”较多,大多是应用繁体字或生僻字的半边指代具体文字意义;也有一些人应用英文字母指代汉字意义,如“GG”其拼音发音与汉字“哥哥”的发音相似,又如“BF”属于英文单词“boyfriend”缩写,因而这两个字母直接意指“男朋友”的意思;其他的还有字符型的网络语言,即用图画表情或动态图片指代某个词语含义。网络语言的形成来源不具有统一性,同时在组成形式和使用要求上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因而词语词义在指代和应用上灵活度高,网络语言中应用的字母、数字、图形等要素丰富,具有极强的混合性,杂糅性明显。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性影响

(一)影响汉语言教学和学习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聊天中因个人意识或群体意识形成的,语言创造和应用不具有规范性,网络语言在创造和应用过程中过分追求独特和新奇,导致一些词语生成后人人们的认知度普遍较小。一些网络语言刻意使用生僻字、错别字或别国文字符号,与汉语言应用标准相悖,导致汉语词义出现较大偏离。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在接触新奇的网络语言后,可能会产生不当的诱导,影响其正常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学习。网络语言用词不规范,青少年由于文化程度不够高、文字辨别能力不足,导致汉语言文字、文学学习受影响,语言应用能力难以有效提高。

(二)影响文字发音和句意理解

网络语言中过于频繁的使用文字谐音的方法实现文字意义的替代,例如用“杯具”代替“悲剧”,前者是盛水和喝水的器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器具,而后者则是代表内心难过、不开心的一种心情。两者并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联系,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初期阶段,对于文字应用和辨别的严谨度不够,在语文写作中代入网络语言将导致其对正常、标准的汉语言文学文化理解偏差,在句意上容易产生歧义,影响其基础语言知识和汉语文化学习。还有近几年来网络上流行的网络语言“蓝瘦”、“香菇”是根据广东粤语发音对“难受”、“想哭”的谐音解释,具有方言特色,但通用度不高,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和汉字正确发音学习具有不利影响。

(三)影响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汉语言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形成时间长,经过历史的沉淀,不同词语在语法组成和使用要求上不断完善,在中华典籍和名著中不同汉语词汇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形成规范、应用合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快餐文化”的现象明显,人们追求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快节奏,导致疏于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例如现下流行的网络词汇“奇葩”被人们用以指代怪异、不可思议的人或物,而这一词原意是“珍奇、美丽的花朵”,后也指代脱俗、少有的人才或作品,这一词在《红楼梦》中的引用是在一段唱词中“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里的“仙葩”与“奇葩”同义。

三、结语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聊天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聊天过程中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应用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而网络语言在应用过程中形成组成和语法结构上不具有固定性,因而可创造、发挥的空间较足,在网络聊天中,由于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词汇理解度以及词汇积累量不同,创造出的网络语言风格也具有较大差异,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将对汉语言文化正常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韩李楠.网络语言给汉语言文学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1:100-101.

[2]刘艳,赵雪梅.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文学教育(下),2016,9:95.

[3]戈双峰.探析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334-335.

[4]张家华.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7-8.

摘要 :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进步,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转化为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为社会及人类的工作、生活方面提供了便捷之处。但网络时代的兴起及发展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有效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让汉语言文学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者应努力寻找汉语言文学及网络的结合点。

关键词 :

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在以前人们阅读的方式仅限于通过纸质书籍进行,现今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的便利性[1]。在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阅读带来的便利性的另一方面,网络时代也影响了我国汉语言经典文化的发展,为了分析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笔者针对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进行了分析,现详细报告如下。

一、网络时代给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及体验带来的问题

1.时代上的问题

在21世纪网络就已经遍布全球,网络是一个新鲜事物,90年代的小朋友均在网络技术的环境中成长,受到网络的影响形成了浮躁的心理及一些不好的习惯等,汉语言文学涉及到的经典名著是历经了时间的沉淀,是智慧的结晶。现代网络社会对早期文学中描绘的社会完全不同,很多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无法体会文学著作里面的场景及感受,对于阅读汉语言文化形成了一道屏障,影响了学生们阅读汉语言名著的兴趣。

2.表现形式上的问题

网络成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及工作的工具,网络虽然能给学生带来大量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提供免费资料,避免了学生为查找资料浪费的时间,但多数学生并不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汉语言文学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娱乐、八卦,学生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位置,学生在进行网络娱乐新闻的阅读时,往往被标题及图片吸引,产生一种习惯性阅读标题,大略看一下梗概的方式进行阅读,无法让学生们养成细细品味的阅读习惯。

二、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方式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经典阅读

由于汉语言文学具有篇幅长、情感细腻及文字枯燥等特点导致学生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就难以对汉语言文学的经典进行阅读,部分学生会采用网上搜索的方式将经典作品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等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在进行汉语言文化的教授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时间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变成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们学习及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在课堂中可以采用排练话剧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讲解,为学生们布置课后作业也可以让学生们采用网络技术将话剧的背景音乐及灯光进行处理及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及表演的过程中对经典文学的背景有所了解,让学生们对经典文学作品感兴趣,采用网络与汉语言文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及汉语言文学的体验[2]。

2.改变汉语言文学阅读的表现形式

将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以网络技术的手段转化为音频及视频的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传授经典作品的思想与文化,一方面可以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看法及观点、感觉,另一方面还可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可以采用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及音频放入学校内部网站中供学生们观看及参与。还可通过定期组织汉语言文学书籍交流会的方式将经典的文学著作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让学生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受,感悟出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大家的受益处,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网络交流机会。

3.让学生自主参与汉语言文学名著的阅读中

以分组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小组,一个小组负责一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鼓励学生们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后,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若看进行角色的表演就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仔细阅读并斟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表演后,每一位学生必须说出自己对作品中哪一段台词、哪一个场景及哪一个任务的印象最深,再对这些场景、任务及台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理解,帮助学生完成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3]。

三、结语

网络的发展及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学作品带来了学生们阅读方面的便捷,另一方面网络给汉语言文化作品的发展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限制。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教授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能达到网络促进汉语言经典文学作品发展及创新的目的,使得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采用正确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及体验,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及采用一定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参与进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中来。

参考文献:

[1]邓小林.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J].价值工程,2014(30):286-287.

[2]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J].新媒体研究,2016,2(1):36,49.

[3]朱芷瑶.网络时代下的汉语言文学阅读与体验[J].小作家选刊,2017(2):1.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但是,在网络兴起的时代里,网络语言的兴起使汉语言文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对社会生活及语言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就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使汉语言文学被网络化,对汉语言文学产生了许多影响。在网络语言不断兴起的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之路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深入研究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网络语言的概述

网络语言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产物。网络语言符合广大网民的需求,能提升交流效率,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网络语言随处可见,如“蓝瘦”“香菇”,这两个网络语是一个失恋的小伙子用来表达自己失恋后的心情,其本意是“难受”“想哭”,由于方言原因,经过媒体、互联网的传播,逐渐在社交中流传开来。网络语言的高频率使用给汉语言文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和文化结晶,汉语言文学如何在网络语言兴起的时代更好地发展下去是一个值得深究且极其重要的课题。

二、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要想推动汉语言文学稳定发展,就必须合理看待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必然会带动语言文学方式的变动,使汉语言文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汉语言文学是网络语言形成的载体,许多网络语言都来源于汉语言文学,只不过网络语言是利用符合网络时代需求的语言形式将汉语言文学通俗、简单、趣味性地表达出来,符合特定环境、特定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下,汉语言文学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与网络语言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实现汉语言文学的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

三、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一种产物,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网络语言能够形象地表达人们内心的真实感受,通过不正式的语言形式来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网络语言来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在现代社会,网络语言受到广大少年、青年的追捧,网络语言简洁、精辟,富有趣味性,能较快地被人们接受和传播,同时网络语言不受传统汉语语法规则的制约,比较自由,突破了传统语言文学的限制。另外,许多网络语言都是从语言文学中提炼出多的,并赋予了新的寓意,人们在使用网络语言的同时也会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例如网络流行“囧”字,在现实生活中,“囧”字的应用比较少,但在古代,“囧”的应用就比较常见,其主要意思为“明亮、光明”,网路用语“囧”主要表达尴尬、窘迫、无奈等含义,同时,将“囧”通过人脸图像来表现,带有一定的趣味性。而网络语言的兴起,使得“囧”字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譬如一学生期末考试考了分,此时用“囧”可以表达该学生的无奈和悲伤的心情。

(二)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消极影响

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网络语言的出现在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可否认,网络语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方便人们交流,但同时,一些网络语言却偏离了汉语的'规范,许多词语被曲解,这些被曲解后的词语在网络上传播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健康发展。在现代社会,喜爱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就是青少年,如果那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被青少年追捧,就会误导青少年,使青少年形成错误的认知。同时,网络语言的兴起,会给传统的语言带来较大的冲击,使人们逐渐淡忘传统语言,从而不利于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另外,在国际化的舞台上,汉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开始学习汉语言文学,如果国际友人学习到了这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必然会造成在某些交易场合出现各种问题,不利于汉语言文学走向国际舞台。

四、结语

新时代,网络语言的兴起在满足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汉语言文学带来一定的影响。网络语言大多来源于汉语言文学,网络语言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同时,网络语言的畸形应用却会阻碍汉语言文学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我国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要想让汉语言文学走向世界,就必须科学对待网络语言,要结合时代背景,合理发展汉语言文学,避免网络语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国家化、产业化发展。

互联网教育与教育研究论文

浅议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论文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在认识、整体规划以及制作标准上存在一定问题。探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优化路径,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提出若干解决思路。

【关键词】 网络教育;整体规划;资源共享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通信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教育也必然向网络化发展。网络教育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丰富,较强的交互性和真实性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有效学习。网络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手段,在继续教育、在职学历教育、辅助教学乃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但是,当前网络教育在资源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必须给予重视与解决。

1 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当前网络教育已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人们存在一种误区,将课件等同于网络教育,认为将课件放到网上,由学生上网学习就是网络教育。网上的资源开发不单单是将面授教育资源直接搬到网上进行,其宗旨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如何将有效资源转化成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体现出网上教与学的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不同。

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各高校、教育机构在网络教育的硬件建设方面各自为政,教学站点相互覆盖,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造成了资源大量重复建设,形成了巨大浪费。

缺乏科学的标准

一方面,缺乏衡量软件质量、性能、用户使用界面等方面的标准,导致开发者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几乎可以随心所欲,而使用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开发平台性能差异大,不同的开发者,甚至是同一开发者推出的不同的课件产品之间都会存在很大不同。对于学习者来说,为了学习不同开发者的`课件产品,或同一开发者的不同课件产品,需要不断更换或维护自己的软硬件平台[1]。

2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优化路径

进行整体规划,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规划必不可少。第一个层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可就定位和分工问题给予统一考虑,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进行规划与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院校等教育机构网络学院之间的合作。地域上比较集中的教育机构的网络教育可尝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2]。对于发展比较快的网络教育学院,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考虑从各自隶属院校中分立出来,合并组建新的独立的网络学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与原隶属各院校合作招生教学,即通过新成立的网络学校招生,学生可同时使用原隶属学院的教学资源,所获利益与原隶属各院校共同分享。这样既能促进实力较强的网络教育机构快速发展,又能使传统院校在发展网络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反过来也更能主动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个层面是教育机构对其内部网络教育资源的整体规划。由于当前教育机构对其内部网络教育资源缺少整体规划,可能会导致一方面硬件上出现重复建设,同一院校内的不同部门重复构筑网络硬件资源,另一方面软件上出现网络教学课件重复开发,这两方面都严重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因此,教育机构需要对其内部的网络资源进行整体分析整体规划,力争让不同的部门共享硬件、软件资源[3]。

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它要求开发人员不仅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学习理论和规律,还要掌握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开发需要开发人员与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密切配合,需要他们倾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程内容与网络技术的整合。目前,缺乏大量优质的网络课程是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资源建设合作化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必由之路。网络教育机构在硬件资源建设及网络课件软件开发方面,有必要走合作化的道路。术业有专攻,网络教育机构应该将网络教育资源的实现(例如课件的开发)交予第三方专业的开发机构去完成,同时让经验丰富的教师集中精力去根据教学需求设计网络教育资源,让设计与实现相分离,这样能使教师从繁重的网络课件开发中脱离出来,极大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效率。

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

为了充分地共享与高效地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的技术手段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育主管部门至今尚未制定相关标准或协议以允许网络教育资源在教学管理平台上进行一致性管理和交换,导致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受到区域性和平台性限制[4]。如果不统一制作标准,不同开发技术开发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将不能很好的共享与进一步利用。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制定一套统一的开发平台或标准,让教育机构参照该标准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这也是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有力手段。

总而言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和应用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得到管理与应用方面的支持。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将更加高速与高效。

【参考文献】

[1] 郭德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11112.

[2] 杨建军,杨改学.保证质量,实现网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3):68.

[3] 史文崇,崔勇.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共建机制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3(4):3739.

互联网教育论文篇三:《“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 摘 要: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互联网会变革教育业务流程,从而打造新的教育生态;“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等。本文梳理了2015“互联网+教育”开放论坛的主要观点并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本素材。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 一、引言 自从2015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引发了一场革命,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关于“互联网+教育”的讨论持续升温。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1] 为了探讨“互联网+教育”的本质,寻求“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召开。论坛以开放的形式邀请了18位专家围绕课程、教学、学习、管理、评价、环境、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八大核心领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和转型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这些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引领,也有中观的课程规划和 实施方案 ,还有微观的操作策略。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进行综述。 二、“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 1.“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 “互联网+教育”是什么?这是讨论“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华南师范大学的柯清超教授首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解读,然后分别从“互联网+教育”形态形成的可能性、“互联网+”能推动学校结构性变革和教育变革动力三个方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柯教授认为基于大数据平台、学习分析技术和智能传感技术促使了“互联网+”新一代教育环境从“干预手段”到“教学生态”的变革;同时课程教学也逐渐从封闭到开放融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到“半开放式/连接式”教学的翻转课堂和社会化自组织的开放式MOOC课程教学进行变革。柯清超教授认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一系列的转变,包括从知识建构到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建构的转变,从直接传授到自主发现的转变,从多媒体演示到探究工具的转变。他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项目”、“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和“技术启迪智慧项目”等作为案例分析了应用ICT来创新农村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实践[2]。 互联网技术重构了社会关系,它也将颠覆学校的基本结构,我们应该将互联网的开放、共享、平等、自由等特征与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相结合,形成对学习者、课程、学校、教育政策、机制体制等相关因素的重新定位与思考。 2.“互联网+”推动教育变革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__民主任认为技术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互联网+”促进了教育领域中五个方面的转变,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评的工具、课的结构和课的形态的转变。__民主任分析了教育的本质与作用,指出MOOC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MOOC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使得原本无法上大学的群体可以无障碍地学习大学课程,真正实现受教育机会的公平。MOOC促使课程教学将从一名教师逐渐变成教学团队,弥补知识快速更新中的教师短缺问题,课程质量大大提升;MOOC加速了大学国际化进程[3]。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思考互联网对大学功能带来的影响,现代大学的功能将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文化 传承逐渐转变成为知识探索、知识验证、考试认证等功能为主的研究院、考试院,甚至未来向数字化、泛在化和全球化的虚拟大学转变。 3.互联网教育与学习革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钟秉林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呼唤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钟秉林教授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的若干对策,如:加强“连结”与“互动”、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探索和完善互联网教学的运行机制等。他还告诫学术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避免炒作概念、片面夸大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跳出互联网教学发展的误区;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4] 4.“互联网+”促进学校组织结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的余胜泉教授认为“互联网+”为重组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社会空间、新的分工形态;“互联网+”解决了教育中的两个焦点悖论:即公平和质量问题。余教授认为未来学生和家长可以订制个性化的学习课程与活动,以反映儿童的个性、兴趣、家长的目标与价值观;未来学校的形态是自组织的,他以Minerva大学为例分析了这所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并化身为虚拟大学的特征。未来,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s,学生带着自己的移动设备来上学)将成为事实,因此学校要开始重新审议并制定网络开放政策,要建设网络上的校园文化,要建设网络上的学习空间,实现线上线下(OTO)融合的校园育人环境。[5]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会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内容供给的重构、智慧学习环境的重构、教与学方式的重构以及管理与评价的重构。当然,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5.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 首都师范大学的孙众副教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教师的“隐与现”、学生的“惰与乐”、技术的“强与笨”,从而提出了教学范式转型的解决方案,并基于互联网构建了互联网+教学的COME模型(Classroom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Mobile learning+ E-learning)。孙众副教授基于互联网构建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COME校园混合课程,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缝交流;这种移动互联的课程和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痕迹,便于教师进行过程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多维的精准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预测和干预。通过基于COME模型的教学,采用实体课堂+在线+手机的学习方式,能够找到学生的“乐”学点,实现了新的在线交流方式。在评价中COME模型采用“任务+评价表、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得过程性数据的存留和学习分析更加便捷,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干预、学业表现的预测以及在线学习行为的分析。[6] “互联网+教育”促成了教学结构和范式的转型,不仅创新了教学理念,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6.“互联网+”促进课程的转型 清华附中的李晟宇老师分享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的转型专题,李老师以清华大学的一个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教学体验项目探究》为案例,讲解了课程转型的过程和具 体操 作策略。该项目借助互联网,建立了MOOC教学资源,整合了学科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引入项目管理、 时间管理 、四象限、SWOT等先进的管理学理念,有效提升了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依托网络云技术搭建学生交流平台,实现了师生交互方式的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微信公众订阅号上学习内容和新闻的推送,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革新。[7]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李栋提出了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课程,该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包括:在线离线互动、线上线下结合和开放型课程设计等三种方式。李栋认为,创新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创新导师科技成果持续对接与跟踪指导、学生创新力评价与 职业规划 ”。[8]可见,“互联网+课程”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课程”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及时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从以上六位专家和老师的视点可看出,“互联网+”促进教育的创新和变革是多样化的,不仅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师教的方式,而且真切关注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正契合了国家新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于学校层面,“互联网+”带来的转变更是具体的,深入到学校组织管理、课堂教学、课程优化等各个方面,学校的围墙逐步被打破,学校、教师和学生变得越来越“泛在”,“互联网+”让教育更加无形、有趣、多样。未来将会有更多“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创新和变革成果。 三、“互联网+”促进评价的变革 评价是任何一种教育形态和教学模式都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次论坛共有3位专家的报告涉及“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评价问题,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朱雪梅教授和北京市教委专职委员李奕博士。 1.伴随式评价――“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 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从“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开始,抛出了伴随式评价是“互联网+教育”变革的先导的观点。 任友群教授认为,“教育+互联网”是从当下教育、教学的既定逻辑出发,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使得既定教育、教学逻辑运转得更加顺畅,在“教育+互联网”的格局中互联网或信息技术并没有成为再造或重塑性的力量;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深度应用“互联网思维”,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力量”,再造、变革现有教育的既定逻辑。[9] 评价的变革包括评价内容的变革(从评价“可以测量的能力”扩展到评价“难以测量的能力”)和评价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纸笔评价”走向“数字评价”)。要支撑评价内容的拓展、评价方式的变革都需要“伴随式评价”,所谓“伴随式评价”有三大特征:第一,伴随生活全领域(只有伴随生活才有可能解决那些“难以测量能力”的“测不准”问题);第二,伴随学习全过程(只有伴随学习才能使评价真正应用于调整学生的学习行为);第三,伴随个体自适应。而要实现“伴随式评价”信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2.“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 南京师范大学的朱雪梅教授用实证方法开展了一项长达十年并且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研究――《“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在该研究中,朱教授开发了专门的支撑评价工具,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利用移动终端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证据,实现科学的课堂诊断,达到了矫正偏差教学行为的目的。该研究以信息技术推动课堂评价变革,用移动终端替代传统纸笔听课工具;将课堂观察表及行为标准嵌入平台中,克服传统评课缺乏标准的问题;课堂评估基于移动互联网,克服传统听评课受到时空限制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呈现,克服传统评课无科学论据的问题;多元化评价主体交互协作,克服传统评课主体单一的问题;因此,朱雪梅教授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数据思维+课堂观察=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论断。 同时,朱雪梅教授还提出了“互联网+校本教研评估”的观点,通过校本教研平台的实践研究实现了“让教研评估迈进数字化时代”。该平台改革了当前校本教研工作只“研”不“评”的现状,突破了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人人通”未通的瓶颈,探寻了教育评估手段从 经验 迈向“数字化”的路径,消除了常态化教研活动深受时间与空间束缚的困境,降低了评估主观性,提高了校本教研品质与管理效率,引导了智慧教研方式。因此,朱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公式:互联网+数据思维+校本教研评估=学校可持续发展。[10] 3.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来自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委员在分析了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及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后认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学生不必为自己的弱项惶恐,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以及优势的展示机会。李奕指出,广义教育供给下“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在供给方式上,在线教师服务、在线课程服务、在线诊断服务、跨部门、跨系统服务等这些移动互联的方式更为时尚也更加尊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在供给内容上,基于大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供给,定向推送作业、教辅、服务索引,教师在线的智力支持服务,促进优质教育服务的迁移与流转,以新型资源观指导资源库建设,服务于学生的能力成长,供给“同伴”,构建在线学生自我诊断的“体检中心”和“化验室”,使质量监控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管理监督;在供给节奏上,长短课结合,大小课结合,学段内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依据学生认知个性、进度的供给;在线双师辅导的周期要合适等。[11] 从这三位专家报告可得出,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工具、评价的方式,一切围绕评价的关键词都变成了“互联网+”。伴随式评价实现了互联网与人的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工具的互联网加法承载了数据思维,助力了科学教学评价的可持续发展。在无法改变考试作为学生终极考核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思路让评价更加有针对性,学校教育一样可以个性化,大众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变得更加容易,这都是“互联网+”评价的重要表现,一旦“互联网+”迸发力量,必然像火山喷发一样散出无限能量。 四、教育大数据的管理与决策 来自江苏师范大学的杨现民博士和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分别就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进行了分析。 1.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 杨现民博士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教育大数据是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石”的论断。杨博士利用教育大数据的冰山模型,分析了教育大数据的发力点,并对“信息化视角下的智慧教育管理”进行了科学的论述,认为“通过智慧管理云平台系统,对外界需求进行智能处理,为教育管理提供资源配置、数据集成、信息管理、运行状态监控、教育质量监测等业务支持,实现教育智能决策、可视化管控、安全预警、远程督导和个性服务,提升教育管理智慧化水平的过程。同时,杨博士还分析了国内外大数据助力智慧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十多个案例,如清华大学、康涅狄格大学、深圳市教育资源科学动态规划、美国数据通用标准、美国ECLS项目等。杨博士认为如何构建立体化教育数据网络、教育大数据如何落地应用推广、如何保障教育数据质量与安全、如何合理合规运营教育大数据等问题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2] 2.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决策 国家开放大学的魏顺平博士阐述了数据挖掘及其教育大数据对于支持教育决策的重要作用,指出是教育数据的决策支持应用是为了让淹没在众多信息系统中的海量数据能够“说话”,为教育领域中的相关人员提供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知情的决策。魏博士以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三个领域中的大数据收集及其通过数据挖掘得到的有关信息,并最终服务于教育决策的过程,认为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是作为审慎决策的依据,可以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13] 无论是进行智慧教育管理还是开展教育决策,这都说明了当前时代是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在教育行业里,每天都在产生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分布在我们周围的每个角落,教育者如何将大数据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去改变教育教学是当下的研究方向。“互联网+”有意义,大数据有帮助,教育呼唤“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质变。 五、“互联网+”改革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主导因素,如果没有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再宏大的教育变革也只能是空话。 1.“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 国务院参事汤敏就“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进行了探讨,汤敏先生从对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开始讲起,以“一乡村中学与人大附中同堂上课”和“田东上法初中双师教学课堂”为例,分析了基于互联网的“双师教学”的特点,并给出了建议。汤敏认为,应该把“双师教学”模式与国培、省培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课程设置要求和各地课本版本安排,在全国、省区内分别都找出一批优秀教师,把他们的课全程录制下来;对参与录制课程的学校、有一定的激励;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和多方式的培训试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录制的优质课堂传播出去,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乡村教师培训的目的。[14] 2.“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陈颖老师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陈老师以西城区教师研修网为例,介绍了西城区教师研修网的基本情况、教师网上研修的几个基本要素(平台、资源、活动和组织管理),着重讲解了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教师自我 反思 和同伴互助、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促进群体学习和行为改进以及如何利用视频案例丰富网上学习资源等三个问题。[15]目前西城区教师已经实现了网络研修的常态化,陈老师认为“教师网上学习是如何进行知识建构的、大量的网上研讨数据能否作进一步提炼、影响教师深层学习的因素是什么、如何促进教师的深层学习”等这几个问题将是未来研究需要突破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了下一代人才的质量,汤敏参事和陈颖老师都对“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给出了具体的做法。针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既要考虑“双师教学”的人力做法,也要有“混合式学习”的技术做法,既要有“双师教学”的合作思维,又要有多元化学习、时时更新教师知识的观念;教师可能无法改变教学的物理环境,却可以借助“互联网+”延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进步。因此,“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植入“互联网+”的基因,教师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技能。 六、“互联网+”促进同伴教育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石义琦教研员认为,同伴教育是指建立有相互认同感的社会关系主体之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的共鸣,促进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达到相互感染而奋发向上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促进了同伴教育的开展。石老师以“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大平台”和南山“课堂重构”模式作为案例,分析了互联网对同伴教育的支撑,认为网络提供了人性化的交流平台,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与交流的空间。南山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了南山“六学”同伴教育课堂,即“教师导学、个体自学、同伴助学、互动展学、网络拓学和实践研学”,同时在同伴教育区域基本模式基础上,构建了各具校本特色的变式模式,比如:基于智能学习的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基于APP的游戏化学习与创客学习模式、基于MOOC的翻转学习模式等。[16] 随着QQ、微信等媒体技术的逐渐成熟,同伴教育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互联网+”成就了教育服务;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教育APP的常态推广、MOOC翻转学习等都会成为学生的同伴,真正实现“互联网+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 七、结束语 综上观点不难发现,无论是互联网对于教育、课程、教学,还是学校的组织结构,都可以集中一个观点来概括,那就是“互联网+”对教育和教学带来了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促进了教育形态、学校组织结构和教学范式的转变,也促进了课程、学习方式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是简单的物理变化,而是一种化学变化,化学的反应会改变物质的形态和性质,正像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所说的:期待“互联网+教育”变成一个化学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无论是任友群的“伴随式评价”还是朱雪梅的“多元交互式评价”,都离不开“互联网+”的逻辑支撑,但是“互联网+”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用来支撑评价的工具,“互联网+评价”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是智慧的、是自适应的,是“化学变化”也是“生态变化”。 “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17]。基于MOOC、SPOC模式的学习效果超于传统课堂,网络教育的奇点可能临近了,信息技术的变革教育的威力可能要爆发了。[18]但是“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既有新的机遇,也要面对新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冷静应对,既不能坚守避战,也不能任由互联网“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抓住机遇,直面挑战。 这是一个跨界的时代,大数据、智慧教育等新的技术和概念层出不穷,“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 [2]柯清超.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创新[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3]__民.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4]钟秉林.互联网教学与学习革命.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5]余胜泉.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2015,12,20. [6]孙众.互联网时代的教学范式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7]李晟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通用技术课程转型[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8]李栋.基于科普融合创客的创新教育[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9]任友群.伴随式评价:变革的先导[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0]朱雪梅.互联网+时代教育评价的转型变革[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1]李奕.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2]杨现民.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教育管理[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3]魏顺平.基于大数据的教育决策支持案例分享(国家开放大学)[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4]汤敏.如何用互联网+改革乡村教师培训?[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5]陈颖.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混合式学习[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6]石义琦.同伴教育:教育信息化新视角[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17]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 [18]王涛.互联网变革教育的实践路径[R].开放论坛演讲报告,. 猜你喜欢: 1. 浅谈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论文 2. 有关网络教育论文 3. 关于互联网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4. “互联网+”形势下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论文

网络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摘要】本文初步阐释了在新的科技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不断普及的过程中,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具体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们应该乘势而上,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

一、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是互联网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所以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新的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互联网图文并茂的形式更为大学生所接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不同于传统教育传播的途径,融影视作品、历史资料、先进人物事迹于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目标得以内化而具有持久的影响。

2、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互联网的虚拟性使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言论,可以抱怨、诉苦甚至发泄。这些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却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内心世界的极好平台。

3、互联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目前各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高校可充分利用这一不同于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利用互联网的生动性、新颖性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影响

网络虽然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但难免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1、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

对于师生关系而言,由于高等学校教育方式正发生某种根本性的变革,学生对新型学习方式的迷恋和对传统授课方式的反感,将使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对学生之间关系而言,由于他们将大量时间用在人机对话上,而疏远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漠。

2、容易造成大学生理性缺失、道德失衡

在网络中每个人的角色只有自己知道,对于一些人物、事件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评判,即使很荒.唐也只是会遭致一些网上的谴责,在现实中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和义务。这种言论自由对有丰富思想又急于表达的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的非理性认识极大地增强。

3、大量的信息污染容易干扰大学生的正常思想

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网络色情暴力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网络安全和健康已明显改观,但新的网络违法犯罪手段仍层出不穷,信息污染与安全隐患防不胜防。西方国家的一些不良分子利用其技术优势向我国大学生灌输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三、抢占网络新阵地,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鉴于网络信息丰富而庞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错综复杂,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对策,进一步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道德教育,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1、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要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工作网站。二是提高学生对网络的认识,进行有效引导与教育。三是教会、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四是本着“主动出击・把握导向”的原则,认识并尊重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特征,以“服务学生成才・提升网络素质”为核心,组织和引导大学生文明、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养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2、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

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利用网络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高雅的审美熏陶。

3、建立新型思政队伍,提高教育者信息素养

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因为信息素养是网络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俗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要先教育好自己。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者、塑造者,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着力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是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

4、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进入信息网络时代,随着网络化程度的普及和提高,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身居斗室,神游世界”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或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与人格畸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开展网上咨询,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避免因网络带来心理和生理问题的影响,培养健全人格,使学生健康成长。网络的交互功能有利于双向沟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向大学生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思考,既强调了德育的自我教育,也突出了引导塑造功能。通过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使大学生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5、树立网络道德教育观,加强行为监控和管理

高校要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进行清理。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对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校园中形成一种健康的网络环境。应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行为监控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地址网络垃圾的侵蚀,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参考文献】

[1] 吴远,郝文清. 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2] 王文宏,高维钫. 网络文化研究[M].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互联网发展对物流的影响研究论文

1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及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分析 2 电子商务对国际物流配送的影响 这里可以找到这两篇毕业论文 祝你早日顺利毕业~

在企业仓储管理中,配送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配送同时也是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配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本文从分析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管理的影响入手,讨论了我国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有效实施物流配送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配送 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从完整意义上讲,是指在实现整个贸易过程所涉及的交易各方在网络平台上以电子交易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商业活动。电子商务环境,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环境,人们利用各种信息传输方式,可以快速进行信息沟通,数据、文档及图像的传输、处理和保存。电子商务使得企业与顾客和供应商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迅速。电子商务环境为企业创造了一个高效方便的运作环境,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伴随着21世纪信息化、电子化和网络化的迅速蔓延,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和基础,更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个关键所在。电子商务通过快捷、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比较容易地解决信息流(信息交换)、商流(所有权转移)和资金流(支付)的问题,而将商品及时地配送到用户手中,即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物流)才标志着电子商务过程的结束。作为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的物流配送,是实现电子商务功能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通过提高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整个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对于电子商务成功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物流配送与配送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是指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求,严格守信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换言之,它是将配送定位在为电子商务的客户提供服务,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对整个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按照用户订货要求,在物流基地进行理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一种物流方式。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较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更容易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调控,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及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

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是指对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进行全局性的掌控,如商品的运输、储存、保管、配送、信息管理等活动,具体包括配送分类、配送中心的规划设计、配送作业管理、配送成本管理、配送信息管理等。除了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有价信息软件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仍要经由物理方式传输。物流配送的有效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更好、更快地为客户服务,提高了自身信誉。

二、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管理的影响

1. 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增高

电子商务平台下大量的商品交易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和分散性,往往会导致配送的批量小、配送的频率高,这给配送路线规划、配送日程的调度、配送车辆的合理利用等带来更大的难度,即增加了物流配送管理的复杂程度,容易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水平的降低。

2.信息流同步

传统的物流配送的信息传递是逐级进行的,势必造成信息传递效率的低下和不准确性,从而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改变了传统物流配送的这种状况,信息流在供应链上各环节之间同步传输,各节点企业及最终顾客可以通过互联网络直接与核心企业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物流配送企业就能及时地根据客户需求安排配送计划,调整库存、运输等策略。

3.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企业只有通过电子化、集成化的物流管理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对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保证电子商务物流通畅。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企业一方面采用各种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对物流配送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广泛普及和创造性运用运筹学、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等先进的管理学定量分析工具和管理 方法 ,全面优化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虽然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观念、制度和技术水平的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目前,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与完善、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现代化物流配送工具与技术的使用、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的优化等都无法适应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要求。

在体制上,我国的物流管理依然是区域、部门分割管理的状态,区域之间缺乏协调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协调有序的协同运作,导致了物流行业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基础设备和管理手段的落后、必要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的缺乏,相关法规政策的不完善,物流标准的不统一,都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

2.缺少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明确的物流配送战略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发展至今已上升成为一个关系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而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一个部门的运作合理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配送管理要得以发展,必须有与企业的经营模式、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物流配送战略。这些战略内容包括:是自建配送体系还是利用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或是组建物流联盟进行共同配送、何时何地建设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规模等等。

配送中心的建设需要大笔资金,要靠其高效率的运营实现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或创造利润得以收回。如果配送中心长期无法正常运转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状况是在没有配送中心支持下的盲目发展。很明显,我国许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战略的制定还不能完全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要么太过超前,要么跟不上企业发展计划。

3.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包括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适应具 体操 作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对计算机的应用多限于日常事务管理,对物流过程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最优库存控制、最佳运输路线的选择等,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不仅仅是送货,而是要最终成为整个供应链的服务商,协助上下游企业与顾客完成售后服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如跟踪产品订单、提供销售统计报表、客户满意度调查等,这一切必须依托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的融合,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传统管理方式和组织方式,重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4.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 教育 培训落后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管理也不例外。对于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人来管理同样无法运转。

由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大多数从传统运输和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在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方面显然还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要求,严重缺乏具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理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在管理手段上,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以手工操作和 经验 决策为主,很难从信息和物流配送的专业角度,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物流管理和服务[8]。

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与国外形成规模的物流配送教育与培训系统相比,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教育。由于实践中运作成功案例的缺乏,熟悉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推广,也影响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成功运营。

四、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管理的相关 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职能

积极发挥政府对物流发展的促进作用,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进行支持和帮助。首先,针对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管理分散的现状,政府从明确管理部门入手,建立统一管理全国物流的机构或权威性的组织,由其承担组织协调职能。其次,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并实现物流标准的统一,建议调整区域性和部门性的法规,制订通过一部全国性的物流法规;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组织要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尽快实现物流术语标准化、物流条码标准化和物流设备标准化。

再次,政府要制定规范的物流产业发展政策,确立物流业发展总目标,以政府为主导并引导企业共同加大对物流业的投资力度,统一进行物流发展规划,借鉴国际物流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水平,重点建设和科学分布物流基础设施,以改变当前物流业不合理的布局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国物流实体网络,为物流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国家与企业共同参与,共建信息化物流配送系统,政府应加大对于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交通运输、配送中心和信息通讯设施等,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为发展电子商务网络配送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利用Internet可以轻松的完成商品所有权的转移或信息的传送,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的顺畅流通。但是在这个流通过程中,实现物品的转移是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还必须依靠现代物流活动来完成,而在物流活动中物流配送是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存在一些问题,解决方案是: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有效集成;降低价格;培养管理人才;建立联合物流;完善法律法规。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涵义与特征

随着Internet开放的网络时代的到来,物流配送企业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满足消费者便捷、及时、准确的个性化需求,需进行焕然一新的改革,将网络信息技术、先进的配送设施设备和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等进行有机结合,然后根据顾客的订货要求,在通过配送活动把商品定时定点的交给不同地区的收货人手中来满足顾客对商品的需求。因此,可以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集计算机网络与物流配送环节于一身的新型配送方式,也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配送和贸易发展方式。

新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优点与特点是:通过优化企业库存结构和减少物流配送环节,进而提高配送运行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大大的提高了客服的满意程度并增强了时间的利用效率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进而也将此新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产业的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影响

新型物流配送利用Internet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配送管理,优化并改进了复杂繁琐的物流环节,减少了配送人员的传统业务流程操作和叠加的工作量,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和配送的专业化水平,扩大了配送作业的能力,也强化了企业领导者的判断力和准确性。因此,许多公司纷纷把自身业务与物流配送放在同等重要的发展战略上,在利用自身资源与物流进行有效集成,以减少企业的配送环节和运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企业的管理结构,拓展企业的增值服务项目和赢利空间,使企业的服务更优、产品更优、效率更优,进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份额。其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应用与实施简单而有效地提高了配送的时间效率和运营效率,为整个供应链企业带来了巨额的利润,也给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了一场经济变革。

三、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发展的不足之处

根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物流总费用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7%~19%左右,过高的物流成本也是造成我国近两年商品价格奇高的重要因素,这也表明我国的物流产业还很落后,而落后的物流也必定会阻碍电子商务高效优势的发挥,使其难以实现双赢策略。那么到底是哪些方面阻碍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下面我们就以下几点做出具体分析。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活动脱节

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商务产业还比较落后,其主要功能还仅仅是信息传递、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并没有与物流活动中的运输、配送、仓储、流通加工等进行有效的集成,造成了电子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活动的脱节,从而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配送服务和功能齐全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因此会在企业中出现重视商流,忽视物流的错误思想,造成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配送技术的不完善,使得商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货物损坏,货物缺失和配送时间较长等问题,使其远远达不到顾客对物流配送所期盼的高效优质的服务要求。

(二)配送成本过高

不健全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根本不能满足顾客的低成本配送需求,甚至有时配送成本还会更高。例如,小额客户买一件市场价为15元的商品,在网上购买时价格为9元但需要15元的运费,那么算一下成本并不如市场价格合适,而且物流费用基本达到了商品原价的一倍多。物流费用为什么会如此之高,为什么要由消费者来支付?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公司在合作时核算配送成本的问题。由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主体比较分散,而且订货的时间和地域不集中,无法形成规模配送。因此配送公司会因配送规模不够而增加单位配送成本,于是网站一方承担的配送费用就会由消费者来支付了。但如果在达到一定配送规模后,消费者就会在网站上享受到免邮的待遇了,这也是我们在节假日网购时能享受免邮的原因。

(三)配送 渠道 不完善

虽然近几年我国建立了多条物流配送渠道,但还不够多样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网络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合作,将自身企业的配送业务外包给物流公司来完成。在合作过程中两家企业在业务管理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与配送 操作系统 的有机结合。第二种是网络公司自己构建物流配送体系并引进先进的配送设施设备来完成配送业务。但如果一个公司要自己建立一个社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配送网络,需要一大笔的投资。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投资风险,而且还不会有规模效应。第三种是利用先进的网络 商业模式 ,实行网络购物,客户到店取货付款的形式。这种渠道大大的增加了企业成本,而且还使企业忽视了物流这第三利润源。

(四)缺乏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方面的人才

据专家统计目前我国的物流专业人才非常紧缺,大部分只能从事如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简单的物流活动,而这种单向型人才是不能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快速发展要求的,更何况这里所指的人才紧缺是指四个方面:一是指具备电子商务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二是指具备物流知识并能熟练应用的专业人才;三是指既懂电子商务知识又懂物流配送知识,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四是指既懂电子信息化技术又懂现代物流配送业务的全面型人才。正由于这些专业人才的缺失,所以不能为新型物流配送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学校和企业在培养人才的认识上有不同的见解。学校侧重培养学生的开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等,忽视了企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而企业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配送作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因此出现了鞋不合脚,人才不合企业要求的窘状。 (五)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方面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

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还不成熟,国家出台的相应的法律制度、行政法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有些法律法规严重落后,不能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和配送设施的不健全,进而不能引导和制约物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措施

(一)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有效集成

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建立的一种新的消费、服务和贸易发展方式,代表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因此物流配送应加强自身专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以满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和消费者个性化的准确及时的配送需求,在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和配送系统,使配送企业在配送过程中能有效地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集货、配货、发货等配送环节的有效衔接,提高物流配送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降低物流配送价格

要实现物流配送低成本的目标,需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配送企业双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方面,我国目前无论是企业对企业还是企业对消费者,都不能只考虑眼前利益,只重视网站的点击率和订单的数量,还应考虑配送成本,尽量提高在线实际的交易量即实际真实产生的配送货物需求量的多少,并尽量形成一定规模的运货量,进而降低配送成本,提供高效优质的配送服务。另一方面,物流配送公司还应加快信息技术与物流配送环节的整合,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强化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强强合作,创建多元化的配送渠道,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多元化服务能力,从而降低配送成本和价格。

(三)培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

要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才紧缺问题,首先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引起重视,建立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理论体系,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在充分利用各大高校和培训机构丰富的教学资源,设置与开展与现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关的课程,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注入新动力,并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建立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并统一在培养人才上的认识,学校应从注重学习能力转变为注重企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获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企业的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与对接,并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与国际物流接轨创造了条件。最后在企业内部建立培训机制,提高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四)建立联合物流

由于单个物流公司的实力有限,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制,因此物流公司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并建立联合物流,把几个物流公司联合起来,把分散的优势和力量集中化,使其在不同的领域各尽其职,共享信息资源、扬长避短、互补优势,减少了投资风险,提高了企业的抵抗打击能力,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将物流配送企业的集约化、一体化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完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有关的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制度的约束与引导,但我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台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因此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而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我国还应针对物流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完善物流相应的法律制度,为建设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工程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物流产业向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海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 何杨平,韩海雯,张潇元.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系列因素使物流在大多数企业中的作用发生变化。质量评价和业务重组使企业从整个过程而不是从单个部分考察物流,从而产生了对商品、信息和资金进行一体化控制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试图开发商品生产和客户服务的统一流程,物流已不再只是使成本最小化的机会,而是企业盈利的核心成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不断涌现。电子商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参与方,即B2B或B2C;二是交易性质,包括卖方服务器、买方服务器和中立的网上市场交易。各种类型的电子商务,都对运输、物流与供应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卖方电子商务 利用互联网进行卖方电子商务已经为运输与物流企业所广泛接受,特别是用于客户服务和销售服务产品,如让客户登录公司的网站预订服务和跟踪货物。 许多企业建立卖方电子商务,是看到了客户访问网站比拨打呼叫中心对企业更有利。由于企业不需要员工来参与交易,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消除了客户/员工交流不当的风险。这种风险在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时更大,因为客户可能在24小时内随时呼叫。企业建立的卖方电子商务范围各有不同,有的企业通过建立独特的网站来创造竞争优势,他们为每一位客户建立个性化的门户,提供全面的支持能力,包括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 二、 卖方电子商务的障碍 运输承运人在利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供应链期望时也会遇到一些障碍,主要是货物的跟踪问题。客户想知道货物的位置,希望对有时间要求的送货出现情况时能够得到提醒。这个问题可能以两种形式出现:货主和中间承运人。 如果货主希望跟踪每一宗货物,他需要登录每个承运人或物流服务商的网站,多宗货物就需要持续在这些网站间移动,由此带来三个问题:第一,货主必须在跟踪前将承运人与货物相匹配,这有时对客户来说是复杂和困难的;第二,承运人通常使用运输设备ID或货物ID来跟踪,并不一定总是保持客户使用的统一的货物ID(如采购订单、货仓号、海关文件、看板号等),有时这会使客户跟踪货物几乎不可能;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客户缺少一个专注点。所有这些都只能使客户得到次优的结果。 有些运输是多式联运-涉及不止一个承运人和运输模式,通常由一个中间承运人来协调。中间承运人必须知道运输设备何时能使用,这也面临一个信息分散的问题。例如他们不得不查询多个铁路、轮船和码头的网站,以了解每个运输设备的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的信息,中间承运人就不能优化这些设备的移动。 三、 中间商的兴起 供应链改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引起许多企业的关注。随着企业运行的全球化,外包越来越普遍。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中,有60%使用第三方物流(3PL)服务,许多企业还不止使用一家。 使用3PL可以使企业通过减少运营和资金成本来改进财务状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提供单个承运人所不具有的范围和规模来简化运输采购决策。成功的3PL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提供服务,使用地面、海洋和航空等运输方式,并可通过规模化提高效益。 信息技术使3PL能够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许多客户认为3PL比一般承运人具有系统优势,包括客户服务能力。最近又兴起了领先物流提供商(LLP)或第四方物流提供商(4PL),作为客户的战略伙伴而不是像3PL那样的战术伙伴。4PL是供应链集成商,他整合自身及其他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提供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 4PL所需的技能是独特的,根据物流外包所需的运行技能要求而大不相同。战略咨询、业务流程重组、技术整合、富有经验人员的管理、全球能力和管理多个服务提供商能力是常用的4PL技能。4PL也可以作为信息中间商(INFOMEDIARY)提供3PL服务,这是电子商务爆炸的结果。 四、 买方电子商务 买方电子商务是企业将采购放在网上,以得到方便、及时和多种选择的供应。如3PL可以用这种方式确保拥有充足的、有效的承运人的运输能力。 五、网上市场电子商务 运输行业已经分化为三类。最基本的是直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基于资产的承运人,他们与客户建立的是"一对一"的关系,与客户分别签订双边合同。除此之外,有两个新的市场形式。一是中间承运人在汽车站张贴告示,提供运输能力及对寻求运输能力作出响应。这种形式逐渐演变为货运代理商通过电话、传真和E-MAIL等形式进行货物配载,并进而发展为3PL。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方法在互联网上实现。BBS最简单,提供商收集和分布来自承运人的运载供应信息和来自客户的运载需求信息。当承运人和客户看到感兴趣的条目时,双方直接商洽。这一商业模式非常简单,BBS提供商按月收取登录费并提供服务。由于用户很少登录多个类似的网站,因而率先做大的提供商就会取得竞争优势。提供商有两个办法来增加收入,一是扩展到其他运输模式,这个不太容易;二是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如提供信用支票、购买汽油和进行团体折扣等。这些服务通常由第三方提供,并向BBS提供商付费。 另一种类型的网上市场电子商务是拍卖,即通过拍卖确定运费。货主或者将标书放在网上供承运人浏览和投标,或者直接要求承运人提供最优惠价格。有些承运人也会发布运能并寻求投标。投标过程是不透明的,在预先设定的日期和时间的赢方就赢得投标。这一系统似乎很直接,但也存在不少潜在的问题。客户和承运人都可能希望缩小投标者的范围,因而完善的拍卖需要筛选标书。拍卖的商业模式是登录与交易费的结合,但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不能确保最终中标者的履行和付费,所以有些拍卖网站试图要求提供他们来支付运费来解决这一问题。 网上市场电子商务还可以进行交易,像商品交易一样买进和卖出,不过目前只让具有运输能力的提供商参与交易,而不让投机商参与。网上交易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参与者可能只是彼此传递价格信息。 六、未来的走向 许多承运人担心新技术会导致运费的进一步下降,的确,网上拍卖大都会使服务价格下降,这可能是服务的不可持续性的反映。但运输市场的价格,主要还是取决于供求,电子商务不会使运费进一步下降,而只是加快了运费下降的速度,市场中更好的沟通和信息将使价格迅速到达市场平衡点。 除了市场集合和中介之外,电子商务的渗透力还取决于市场供需,例如承运人越多的市场越容易渗透,具有完善的中间商的运输市场(如消费品运输)比传统上不依靠中间商的市场(如大宗货物运输)更容易引入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货主需要认真地考虑其选择。如果他们假定需求接近或超过供应,他们将希望以运输合同的形式解决大部分运力。但如果他们假定供应超过需求,他们将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得运输能力。对市场状况的错误预测将会带来严重后果。 3PL和运输中间商必须在两个层面上进行运输采购决策,因为他们既是运输的买方又是运输的卖方。运输中间商是通过买卖差价获取利益,他们的错误决策将是致命的。 电子商务增加了出现各种结果的可能性。承运人可能发现提供市场交易确定价格并不容易,因为他们缺少必要的信息系统和人员来应付市场的变化。这种情况下,与3PL签订合同是容易的选择。客户也常常发现自己在变化莫测的市场交易中力不从心,他们也会趋于寻求3PL的服务。 一些认为自己足够大的3PL可能从网上市场电子商务转向买方电子商务,这可以使他们独享拍卖的经济效益,而不必与其他可能的行业竞争者分享。 信息是供应链的关键部分,将持续推进运输与物流市场的变化,电子商务将是这一转变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风险投资投入运输与物流电子商务市场,但大多数会被少数幸存者所购并。 作者: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物流研究所

现代物流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 它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 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 资金的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 可使企业迅速地对市场作出及时的反应,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 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 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并就如何加快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进程提出自己的建议。1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 1 互联网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平台, 大大节约社会总交易成本 尽管物流管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管理的共性, 它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物流管理的大部分内容涉及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因此, 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盲区和难点, 运作不好, 将导致企业物流效率乃至整个企业运作效率的低下。互联网技术则恰好为物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在网络环境下, 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企业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 使企业可以提高生产力, 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行成本, 为产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 1. 2 网络技术促使物流传输方式产生新变化 互联网是现代物流活动中最大的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各种有关的物流商品信息。用户只需通过网络定货, 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来完成。同时, 有些商品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获得, 如音乐、电影、游戏、图片、电子图书、计算机软件、教学节目和以标准的电子信息形式存放的商品等都可以从网上直接下载。 1. 3 物流信息系统极大地方便物流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信息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由于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到大量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很容易得到富有价值的商业资讯和情报, 比如客户的定购数量、购买习惯、商品的需求变化特征等等, 这些资料对企业制定营运管理政策、商品开发和销售具有重要的价值。2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和影响下, 全球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追求的目标。 2. 1 全球化——现代物流企业竞争的趋势 当前的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由流动。跨国经营在全球范围风行, 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 往往将许多商品的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和发运销售, 分别安排在国内外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 并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交叉结合, 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越来越成为当前和今后国际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 并成为物流业发展和竞争的焦点。这种全球化战略的趋势, 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社会大分工。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 而物流企业则集中精力从事物流服务工作, 因此物流企业的业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都比原来有了更高的要求。 2. 2 信息化——现代物流业的必由之路 在电子商务时代, 要提供最佳的服务, 物流系统必须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在大型的配送公司里, 一般都建立了ECR 和J IT 系统, 通过对客户消费的科学系统分析就可做到在保证商品最低库存的情况之下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 提高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一般情况下仓库商品的周转次数每年 20 次左右, 若利用客户信息反馈这种有效手段, 周转次数就可增加到24 次左右。配送不仅实现了内部的信息网络化, 而且增加了配送货物的跟踪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降低了成本。 2. 3 多功能化——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在电子商务时代, 现代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 一体化的配送中心不再单单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 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也可按客户的需要提供其他服务。现代供应链管理即, 就是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综合运作, 使物流达到最优化, 为客户提供超过客户本身期望的增值服务。3 加快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3. 1 转变观念, 制定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纲要和规划 政府部门和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物流信息化带给整个物流行业的巨大机遇, 要做出更有利于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决策, 要千方百计的把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求激发起来, 这对推动整个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提高是十分必要的。为了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健的发展, 国家有必要做出远景规划。这样才能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步伐, 从整体上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 3. 2 突出重点, 推动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目前, 物流信息标准的多样化、不统一、不规范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首先是要统一标准, 政府应当积极倡导并尽快制定各行各业, 尤其是制造、批发、零售等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行业的标准。其次是加快一些急需标准, 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的研究制定, 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最后是加强物流信息标准的宣贯, 规范物流作业规程, 引导和组织好企业将流程进行数字化转换, 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扫清基础障碍。 3. 3 立足现实,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构建统一的基于In ternet 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可以为工厂、销售商及物流企业提供按统一的数据标准流转的基础物流信息, 实现信息的共享, 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劳动, 节约社会资源, 又可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 支撑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 同时, 通过物流共享信息, 还可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 3. 4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物流技术创新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相关应用软件和技术设备的开发, 因此, 国家要加大对物流技术、特别是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 鼓励物流技术创新。鼓励和扶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 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将现代物流系统技术方面需要重点研发的项目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并作为鼓励及优先的研究的方向; 组织国内有关科研院所全力发展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物流创新成果; 设立专项资金重点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信息化建设。 3. 5 重点培养物流管理人才, 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值服务体系, 物流企业必须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的专业人才队伍。我们可借鉴国外的经验, 在物流行业中推行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制度,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学习、钻研物流的有关知识。此外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 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物流方面的培训班, 培养物流人才。有关部门应该组织专家尽快制定统一的物流专业的评估标准, 规定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 以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3. 6 实行强强联合, 增加我国现代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实力弱、能力低, 在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国内有条件的中小型物流企业, 可以利用拥有国内网络及设施、人力资源成本低等优势, 与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也可以相互收购、兼并, 进行战略性重组和改造, 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公司, 向综合物流发展。4 结束语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只要能正确把握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下决心加大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后发优势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会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 ] 靳 伟. 最新物流讲座[M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2 ] 吴 刚, 施 利. 经济增长的引擎—— 信息化[M ].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 3 ] 陈方建. 应加快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步伐[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2, (8) : 37~ 38. [ 4 ] 张 详. 电了商务与现代物流[M ]. 北京: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5 ] 赵 波. 信息技术与物流业[J ]. 中国商贸, 2000, (8) : 34. [6 ] 赵同庆. 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J ]. 江苏商论, 2003, (5) : 1922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