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皖西学院一类期刊

发布时间:

皖西学院一类期刊

都是省级期刊学报都是三级期刊,当然,必须是新闻出版总署能查到的正规刊物

应该是省级的杂志。只要在中国新闻总署上查到的 都可以放心发吧

一、皖西学院是一本吗 皖西学院是二本大学,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也是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二、皖西学院简介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安徽西部城市六安市。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岛上高校”的滨水生态校园。 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5个本科专业,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7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教职工10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300人,硕、博士教师680人,省级高层次人才30多人。皖西学院成立后,加快改革发展步伐,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业学院;2017年,中药学学科被遴选为国内一流学科,大别山特色中药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获批为“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2018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被遴选为国内一流学科;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6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3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586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101部,编写教材150余部。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8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353项。学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20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33项。获专利76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8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36个,其中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实验站、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羽毛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韩国、菲律宾、加拿大、泰国、新西兰、乌克兰等国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 皖西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皖西学院教务处电话 皖西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皖西学院有几个校区 皖西学院新生开学报到时间及入学考试军训转专业指南须知 皖西学院招生办电话 皖西学院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皖西学院是几本 师资评价怎么样 皖西学院有什么专业 附招生专业目录 皖西学院录取结果查询什么时候出来,附查询时间网址入口 ;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学校坐落在荣膺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动车(高铁)从六安到省会合肥仅需24分钟,交通十分便捷,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截止到2020年11月,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7个,校园占地1816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

图书馆纸质馆藏万册,电子图书万册(含年鉴、标准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3月,该校设有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皖西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皖西学院体育学院、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皖西学院艺术学院、皖西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皖西学院政法学院、皖西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教学单位

近年来,皖西学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我校参与的研究成果“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5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100多篇左右,其中被各大检索系统收录37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70余部,编写教材近百部。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59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266项。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厅级以上奖励52项。31项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林业厅科技成果鉴定。共获专利3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芬兰、美国、韩国、爱尔兰、菲律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近三年,派出教师赴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美国索尔里斯大学、美国拿撒勒大学共六个访学团,40余人;派遣学生赴美国、韩国、台湾十余批,接受韩国协成大学选派学生两批。学校秉承“厚德尚能博学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皖西学院重点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新闻学、财务管理、制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法学

省级精品课程:原子物理学、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抽象代数、民间文学、经济地理学、食物的营养与保健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电路分析及实验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动物科学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植物生物工程技术实践实训教育基地

安徽省“振兴计划”—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源与照明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化学化工实验室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该校建有科技创新平台42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实验室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省级研究中心: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霍山石斛研究院、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示范中心、校企共建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浩农元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

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精细化工六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改性应用技术中心、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成型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网装备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安市盐肤木研发工程中心、六安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六安市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研究中心、六安市油用牡丹研发工程中心、中药与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程技术中心等

研究所(中心):皖西文化研究所、寿县楚文化研究中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所等

皖西学院期刊认定

应该是省级的杂志。只要在中国新闻总署上查到的 都可以放心发吧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安徽省西部城市--六安市,东距合肥60公里,西靠大别山。横贯全境的宁西铁路和陆续建成的4条高速公路,使钟灵毓秀的古城六安交通更加便利。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 学校现设有数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城市建设与环境系、政法系、中文系、外语系、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教育学院、体育系、专科教学部共13个系(院、部),以及基础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辅单位。图书馆总藏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733人,其中本科生11641人,专科生2092人;现有教职工1283人,专任教师633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及其他系列副高职称18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75人,其中博士学位26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 学校现有36个本科专业和30多个应用性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近几年来,在国家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7篇,被SCI、EI全文收录61篇。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厅级奖励27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2003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07项,科研经费投入近6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4项,厅级项目127项,横向项目82项。学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 &nbs 1 2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安徽省西部城市--六安市。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滨水生态校园。 学校现设有材料与化工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政法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等14个院,46个本科专业和34个应用性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艺九大学科门类。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逾39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2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7000万元。200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3月,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省级规划建设单位,2009年9月获批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820人,教职工1038人,专任教师69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207人,其中教授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41人,其中博士43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5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66篇,出版专著20部,编写教材39部,译著2部,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厅级以上奖励35项,获得国家专利2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8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93项,横向项目135项,科研经费投入近1600万元。《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法国、芬兰、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与芬兰塞文尼亚应用科技大学联合办学。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为鼓励广大学子勤学上进,学校采取多种助学、励学和奖学的行动和措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奖(奖学金)、助(困难学生补助)、贷(国家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的助学体系,努力为专升本、考研等继续学习深造创造条件,并在省内外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腔热忱育桃李,万点星辉映神州。朝气蓬勃的皖西学院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绘就的蓝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有特色、服务地方有成效、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大别山石窟靠近大裂谷也非常好玩

皖西学院投稿

征文启事为了推动全国高校文学发展,繁荣文学创作,推出文学新人,由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包商银行、漓江出版社、微型小说杂志社及各高校文学社团共同组织发起的首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作品征集、评奖、出版活动已圆满结束。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被誉为是“新概念作文征文”之后的中国最有影响的校园文学活动。《2010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上、小说卷下)已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现开始第二届征文。一.活动宗旨1.推动全国高校文学发展,繁荣文学创作,推出文学新人。2.力争出版一套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现状的权威文学作品年度选集,使之成为具有学术价值、史料价值的中国高校文学史。二.组织构成主办单位:作家网人民文学杂志社包商银行协办单位:漓江出版社微型小说杂志社承办单位:北京神州书媒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支持单位:全国各高校文学社团(略)三.活动内容及形式1.活动按年度举办,首期连续举办10年(届)。2.通过文学作品征集、评奖等活动,激发大学生高昂的文学创作热情,发现并推出文学新人。3.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奖会,向社会宣传活动成果,引发社会各方对大学生文学创作的评价与关注。4.按年度编辑、出版《中国高校年度文学作品排行榜》,如《2010’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收录每年度的全部获奖作品,由参与活动的权威文学专家为作品集作序,概述本年度全国高校诗歌、散文、小说创作状况。作品集由漓江出版社列入品牌“中国年度选本系列”分三卷(共四册,小说为上下册)正式出版发行,同时由主办单位购买9000册图书向各高校图书室、文学社团捐赠,扩大活动影响。四.征文要求1.征文体裁:诗歌、散文、小说(含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2.作者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3.作品题材、风格、内容不限。4.作品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抄袭作品,取消评奖资格,收回奖金,并予以通报。五.征文截止时间本届征文从即日起至2011年10月31日止。2011年12月底之前颁奖。2012年1月《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出版发行。六.评选程序全部作品经文学编辑筛选后,隐去姓名,编号后由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资深编辑组成评委会,投票评出奖次。七.奖项设置及其他 1.征文设一等奖3名,奖金各10000元;二等奖9名,奖金各5000元;三等奖15名,奖金各2000元;优秀奖90名,奖金各500元;入选奖若干,颁发证书及奖品。2.所有获奖作品均被收入《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并致稿酬及样书。3.为奖励各高校团委、学生会、文学社的参与,特设组织奖20名,奖金各500元,并分别赠送《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3套(12册)。八.投稿方式及说明1.稿件后请注明作者姓名(如要求使用笔名,请说明)、详细通讯地址(非学校地址,须附学生证明材料)、电话和邮政编码。2.投稿即意味着同意作品被收入《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并由漓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家网 人民文学杂志社 包商银行 漓江出版社 微型小说杂志社2011年7月15日2011年第二届获奖名单 一等奖(3名)《温暖》(诗歌) 杨康重庆理工大学《老房》(散文) 黄宇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乌鸦》(小说) 徐尽逸 云南大学二等奖(9名)《乡村呻吟》(诗歌) 谢小青 中南大学《回到我的陋室》(诗歌) 苏明 甘肃农业大学《西部精神地理》(诗歌) 包文平 甘肃河西学院《我是世界上的又一个你》(散文) 苏笑嫣 北京工商大学《由药片想到的》(散文) 李雨澈 中国石油大学《老泉》(散文) 南继军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高山女人》(小说) 冯桂平 西安科技大学《十八相送》(小说) 韦施伊 广西师范大学《归去来兮》(小说) 周兴 江西师范大学三等奖(15名)《这样的叙述总显得矫情》(诗歌) 陈小江 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坚硬如水的诗情》(诗歌) 陈恩贵 贵州民族学院《流亡的村庄》(诗歌)苏画天 北京大学《女人书》(诗歌) 李会展 郑州师范学院《童话小诗》(诗歌) 但薇 湖北省襄樊学院《西行散记》(散文) 桑轶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复刻回忆》(散文) 陈丹 中国计量学院《陇中笔记》(散文) 苏明 甘肃农业大学《上海心事》(散文) 邵王月 北京师范大学《舅老爷的枣树》(散文) 张宇飞(笔名童言) 中国计量学院《韩熙载夜宴》(小说) 郭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死国》(小说) 胡浩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青龙》(小说)陈光荣 贵州省铜仁学院《如果花再开》(小说) 王晓雪 大连理工大学《纪录片》(小说) 姜书航大连海事大学优秀奖(90名)1.诗歌(30名)潘云贵(佳木斯大学) 王伟均(深圳大学) 孙广科(兰州大学)雷腾(陕西理工学院) 舟 子(北京大学) 王 冬(山东聊城大学)叶晓阳(北京大学) 李 唐(北京联合大学) 庄 苓(兰州商学院)侯加阳(山东省泰山学院) 周 兴(江西师范大学) 余倩倩(湖北经济学院)宋 溟(清华大学) 阿 堡(西安外国语大学) 徐 威(广东省惠州学院)杨 艳(南京大学) 杨 洋(河南理工大学) 余文翰(福建师范大学)高 源(北京师范大学) 杜南阳(浙江绍兴文理学院) 姚良良(河南省平顶山学院)刘 兰(中央民族大学) 白 红(四川大学) 陌 邻(兰州交通大学)张吕坤(广西师范大学) 弋 戈(中央民族大学) 韦克东(广西大学)金 洋(安徽工贸学院) 黄一文(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徐 豪(大连外国语学院)2.散文(30名)宋旭东(湖南省吉首大学) 幸金正(云南省红河学院) 李 琬(北京大学)熊关全(新疆石河子大学) 陈 楠(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 李樱蕾(兰州大学)杜菲菲(广西师范大学) 张晓晶(兰州大学) 刘逸群(河南理工大学)张 敏(山东省聊城大学) 刘王月 (北京大学) 陌 邻(兰州交通大学)罗 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王生高(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卢樱笑(兰州大学)赖素燕(潮州市韩山师范学院) 李丰山(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 黄 逸(兰州大学)王昕息(台湾东海大学) 周映映(江西师范大学) 陈彬彬(北方工业大学)马 远(兰州大学) 杨贞燕(福建师范大学) 卢 铮(北京大学)丁 晨(厦门大学) 任冬青(河北师范大学) 姜仲宸(西安石油大学)赵翊君(山东省泰山学院) 张 齐(兰州大学) 陈兴臻(广西师范大学)3. 小说(30名)卢 颖(重庆邮电大学) 李 干(长江大学) 孙振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灰 灰(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 陈晓泓(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胡姚雨(南京师范大学)西 原(甘肃政法学院) 李振华(南京艺术学院) 富永杰(甘肃联合大学)刘怡辰(苏州大学) 任为江城(天津大学) 杨小康(黑龙江大学)张 迈(福建师范大学) 鄢 慧(长江大学) 舒广金(长江大学)时静敏(河南中医学院) 沈 歌(南京艺术学院) 刘玲燕(河南科技大学)崔秀霞(中国人民大学) 旅人1999(北京师范大学) 封 尘(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清 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鬼 鱼(甘肃政法大学) 任文珍(河南中医学院)冰 玉(中国人民大学) 生凌志(南京艺术学院) 病 夫(西安科技大学)沈海龙(广西师范大学) 陈明雪(广东肇庆市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张帅伟(河北师范大学)组织奖(20名)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 清华大学:清华文学社中国人民大学:中文新世纪 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对外经贸大学:沃野文学社 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社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传承》杂志社 中国传媒大学:青果文学社北京人文大学:起点文学社 兰州大学:五泉文学社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瀚海潮文学社 河南科技大学:洛神文学社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涟漪诗社 河南城建学院:碧野文学社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福建师范大学:闽江文学社长江大学:长江文学社 河北师范大学:子风文学社延安大学:学生文学社 贵州民族学院:秋韵文学社《2011中国高校文学作品排行榜》入选作者名单1. 诗歌卷( 72名)李金福(西南大学) 郑柏华(新疆石河子大学) 周思伟(同济大学)钟芝红(浙江师范大学) 张博骁(北京大学) 苏卯卯(甘肃陇东学院)吴天威(贵州民族学院) 周华襄(广东培正学院) 陈有膑(长春大学)巩金盆(甘肃天水师范学院) 张鹏伟(甘肃天水师范学院) 蓑 依(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孙振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南继军(甘肃天水师范学院) 何一平(广西师范大学)燕 云(中央民族大学) 杨晓全(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 罗雪峰(北京师范大学)苏 月(江苏大学) 黄金铭(北京大学) 李有兰(中国人民大学)雪 痕(甘肃联合大学) 洪天翔(湖北孝感学院) 柯金寿(南昌大学)浪人一杰(甘肃联合大学) 刘理海(江西省井冈山大学) 胡景盛(江西大宇职业技术学院)王家铭(武汉大学) 王子旋(广西师范大学) 曾毓坤(武汉大学)许淑奇(河南农业大学) 茉 莉(湖北师范学院) 林语萧(北京师范大学)张丽丝(西安美术学院) 薛 睿(华中师范大学) 云 抒(云南省楚雄师范学院)王 畅(南京大学) 吴静 女奇(中央民族大学) 青 石(宁夏师范学院)吴天威(贵州民族学院) 周慧芳(北京师范大学) 陈吉楚(海南大学)区陈宿(复旦大学) 陈耀昌(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成 棣(复旦大学)彼岸烟花(四川文化传媒学院) 何 伟(安徽省皖西学院) 七 月(广西教育学院)喻小燃(新疆塔里木大学) 王步成(甘肃省河西学院) 罗从政(东北师范大学)杨小弱(东北师范大学) 罗慧芳(内蒙古科技大学) 吴 楠(中央民族大学)廖莲婷(广西师范大学) 刘旭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孙淑娥(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游天杰(广东省惠州学院) 张国栋(山东省临沂大学) 马故渊(复旦大学)周致友(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杨 德(中国人民大学) 张慧强(北京师范大学)陈 莉(大连外国语学院) 夏冰心(大连外国语学院) 付文力(复旦大学)刘强强(广西师范大学) 韦 晓(广西师范大学) 余 缺(新疆石河子大学)梁志文(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陆青梅(广西师范大学) 左 右(西安翻译学院)2. 散文卷(59名)贾 璐(河南科技大学) 沈海龙(广西师范大学) 郝嘉敏(包头师范学院)郑胜余(云南财经大学) 曹 煜(南京艺术学院) 朱光明(河南科技大学)林亚光(兰州大学) 马 俊(兰州大学) 姚 远(西安外国语大学)景风华(中国人民大学) 彭海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渠同勉(河南科技大学)黄艳如(上海政法学院) 董 涛(河南科技大学) 谢云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 迪(安徽理工大学) 张 旋(天津天狮学院) 李云帆(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谢 涵(兰州大学) 黄明贞(福建师范大学) 潘伟芬(福建师范大学)吴姝雅(浙江师范大学) 邓 青(广西师范大学) 蔡杭航(西北工业大学)张学佳(贵州民族学院) 刘 义(南昌职业学院) 黄文娟(郑州大学)郑安格(河北师范大学) 王向欣(河南城建学院) 李 经(兰州大学)傅秀莲(福建师范大学) 张志杰(兰州大学) 彭姣姣(湖北师范学院)韩 旭(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于越巧(河南中医学院) 祝 梦(长江大学)范鹏飞(湖北师范学院) 卢林佳(福建师范大学) 朱亚云(兰州大学)杨英红(福建师范大学) 嘤 鸣(山东科技大学) 朱盈缨(郑州大学)聂雪涛(四川大学) 李自然(华南理工大学) 赵晓迪(东北师范大学)葛颖琛(西北工业大学) 胡梦泉(湖北省孝感学院) 任丽红(湖北省孝感学院)黎振浩(华南理工大学) 颜炳胜(福建师范大学) 杨宇君(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熊礼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韩曾丽(四川大学) 邓小燕(中央民族大学)王德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张明静(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 李园园(兰州大学)陈志宇(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梁彦辉(贵州省铜仁学院)

全国知名报刊,网站具体稿费标准 (均按千字计算) 人民日报(100元/千字) 光明日报 100元 解放军报 150元 经济日报 80元 中国青年报 100—150元 工人日报 60—80元 科技日报 80元 金融时报 100元 北京日报 150元 文汇报 100元 新民晚报 80元 广州日报 100元 南方周末 150元 南方都市报 100—200元 深圳特区报 150—200元 中国文化报 50元 杂文报 80—100元 长江日报 80元 江南时报 50元 羊城晚报 80—100元 江西日报 80元 福建日报 100元 大众日报 80元 四川日报 80元 法制日报 80元 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 天津日报:70元千字。 今晚报:80元/千字。 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一般稿80元/千字。 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 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 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一般稿80元/潜在千字。 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 工人日报:100元/千字。 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 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 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 工人日报:100元/千字 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 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 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 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 今晚报:80元/千字 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 天津日报:70元千字 徐州日报 千字/40 彭城晚报 千字/30 宿迁日报、晚报 千字/40 淮安日报 千字/30 淮海晚报 千字/20 无锡日报 千字40 江南晚报 千字50 南通日报 千字30 江海晚报 千字30 锡山日报 千字30 常州日报 晚报 千字30 江苏工人报 千字50 服务导报 千字70 扬子晚报千字80 钱江晚报 千字80 杭州日报 千字80 中国交通报 千字80 中国环境报 千字80 京郊日报 千字40 北京晚报千字80 中国水运报(湖北)千字30 中国青年报 千字100 中国教育报 千字80 中国海洋报 千字40 新民晚报 千字80 海运报 千字20 《家庭》杂志:千字600-1000元。重头稿8000-15000元/篇。 《知音》杂志:特别稿1000元/千字。一般稿300-500元/千字。 《伴你同行》杂志:头条稿300元/千字。普通稿150-200元/千字。 《爱人》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如风 《深圳青年》杂志:特别稿500元/千字。人物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李非 《八小时以外》杂志:纪实稿200元/千字。责任编辑:李铭 《家庭之友》杂志:纪实稿300-500元/千字。责任编辑:张硕 《家家乐》杂志:纪实稿300元/千字。责任编辑:张晓 《人之初》杂志:200元/千字。责任编辑:黄效德 《恋爱·婚姻·家庭》杂志:特别稿300-500元/千字。责任编辑:高祥业 故事会 新故事200-300麦知妹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300郑鸣 山海经150-300郑继文 故事林 故事家150-350魏敏 上海故事150魏琪 故事世界70-100 今古传奇故事报60-100晓赵 民间文学70-100 百姓故事70-150何宁 新聊斋 民间故事70-100 故事大观 三月三 中外故事 民间传奇故事50 文艺生活50 少年故事会40金志鹏 幽默与笑话100 快活林100-150 家家乐300-600 家庭医生300-600 恋爱婚姻家庭300-600 家庭400- 知音1000- 女报500-1000 爱人200- 中国青年报:纪实稿120元/千字 每日新报:头条稿120元/千字 工人日报:100元/千字 天津青年报:纪实稿100元/千字 广东工商报:头条稿100元/千字 北京青年报:80-100元/千字 粤港信息日报:90元/千字 今晚报:80元/千字 天津老年时报:70元/千字 天津日报:70元千字 徐州日报 千字/40 彭城晚报 千字/30 宿迁日报、晚报 千字/40 淮安日报 千字/30 淮海晚报 千字/20 无锡日报 千字40 江南晚报 千字50 南通日报 千字30 江海晚报 千字30 锡山日报 千字30 常州日报 晚报 千字30 江苏工人报 千字50 服务导报 千字70 扬子晚报千字80 钱江晚报 千字80 杭州日报 千字80 中国交通报 千字80 中国环境报 千字80 京郊日报 千字40 北京晚报千字80 中国水运报(湖北)千字30 中国青年报 千字100 中国教育报 千字80 中国海洋报 千字40 新民晚报 千字80 海运报 千字20 刊物名称稿费情况编辑名字编辑邮箱 故事会 新故事200-300麦知妹 今古传奇故事版200-300郑鸣 山海经150-300郑继文 故事林 故事家150-350魏敏 上海故事150魏琪 故事世界70-100 今古传奇故事报60-100晓赵 民间文学70-100 百姓故事70-150何宁 新聊斋 民间故事70-100 故事大观 三月三 中外故事 民间传奇故事50 文艺生活50 少年故事会40金志鹏 幽默与笑话100 快活林100-150 家家乐300-600 家庭医生300-600 恋爱婚姻家庭300-600 家庭400- 知音1000- 女报500-1000 爱人200- 地址请在杂志里找

那皖西日报呢?

新蕾STORY101:广州市建设大马路邮局0405邮箱 《新蕾STORY101》组(收) 邮编:510060

皖西学院本科论文期刊发表

虽然我不知道楼主在说什么,但是我觉得楼主好强大哦

高考参考书《色彩头像》 詹学军 独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高考参考书《美术鉴赏》 陈 琳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教材《印刷工艺》 孟卫东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材《插图艺术》 盛 容 第一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材《巫俊画集》 巫 俊 独 安徽美术出版社 画集2005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艺术状态与艺术创作》 吴冬声 第一 《美术观察》 2005(6)98 E类《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几种倾向》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5(8)150 E类《幻想的浪漫——乔尔乔纳的画》 杜俊萍 第一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2)127-128 省级《浅论绘画风格的形成》 孟卫东 第一 《中国油画》 2005(4)79-80 国家级《明清徽商与新安画派》 李锦胜 第二 《造型艺术》 2005(3)18-23 国家级《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余 超 第二 《铜陵学院学报》 2005(1)126 省级《零距离接触中国前卫艺术》 孟卫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5,7(3)19-21 省级《浅析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断裂》 孟卫东 第一 《宿州学院学报》 2005,20(1)65-66 省级2006年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意象油画”之我见》 翟 勇 第一 《美术》 2006(2)94-95 D类《罗工柳的绘画艺术》 巫 俊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10)156 E类《大编组站》 巫 俊 独创 《中国油画》 2006(5)专版介绍 国家级《寻找自我》 巫 俊 第一 《中国油画》 2006(5)51-54 国家级《探询、跨越《 巫 俊 第一 《中国美术教育》 2006(5)32 国家级《读<潇湘奇观图>——兼谈米氏山水模糊美》 李锦胜 第一 《国画家》 2006(5)66-67 国家级《梦境里的中国——谈巴尔蒂斯作品的东方意韵》 高 飞 第一 《美术》 2006(1)106-113 D类《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兼论董其昌艺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 飞 第一 《国画家》 2006(6)64-67 国家级《古雅娟秀 气韵超然——董其昌绘画中的笔墨之美》 高 飞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6)692-698 省级《对高师素描教学个性化培养的思考》 高 飞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2)140-141 省级《我以世界的变迁作为我的故乡——谈生活时域中艺术的有效性》 鹿少君 第一 《美术观察》 2006(5)113 E类《远去的颂歌:〈毛主席去安源〉》 鹿少君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7)143 E类《虹桥遗梦》 鹿少君 第一 《国画家》 2006(1)73-74 国家级《民艺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语境功能》 鹿少君 第一 《装饰》 2006(7)124 E类《论壁画设计的本质特点》 詹学军 第一 《美术大观》 2006(10)90-91 省级《论室内陈设艺术在徽州古民居的意义》 詹学军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4-107 省级《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兴起的意义》 于安东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2)118-126 省级《中国画教学浅析》 吴冬声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3-144 省级《试论艺术创作中的“雅俗共赏”》 花 永 第一 《国画家》 2006(2)72 国家级《具象表现绘画方法的教学应用价值》 花 永 第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3)366-368 省级《赛西莉·布朗——一个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女画家》 贺 靖 第一 《世界美术》 2006(2)45-50 E类《色彩在教学中的运用——对高师美术院校色彩教学的一点思考》 贺 靖 第一 《中国教育导刊》 2006(11)33-34 省级《看杜马斯作品中的童话与电影》 贺 靖 第一 《新视觉艺术》 2006(1)44-46 省级《论确立艺术质量标准的四个前提》 余 超 第一 《艺术探索》 2006,20(2)37-38 省级《论数码插图艺术》 孟卫东 第一 《装饰》 2006(1)119 E类《查莱斯·帕切特的油画艺术》 陈克义 第一 《文艺研究》 2006(9)157 E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作品) 陈克义 创作 《文艺研究》 2006(10)插 E类《具像主义油画教学浅析》 陈克义 第一 《巢湖学院学报》 2006(5)108-111 省级《浅析公共艺术》 盛 容 第一 《雕塑》 2006(4)48-49 E类《浅谈皖南木雕与家具的修复》 盛 容 第二 《美术向导》 2006(2)78 省级《在继承传统中的求变化——画家朱宝善的成功之路》 盛 容 第一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8(3)93-94 省级《现代雕塑与刘开渠》 盛 容 第一 《中国教育》高教版 2006(4)89-90 省级《浅谈中国民间年画》 盛 容 第一 《安徽日报》 版 省级《现实主义与儒家思想》 陈 琳 第一 《金陵百家油画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6年 省级《浅析西周青铜器装饰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李 颖 第一 《皖西学院学报》 2006(1)145-147 省级《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 谭书龙 第二 《安徽史学》 2006(6)41-47 省级《南朝时期的水军和水战》 谭书龙 第一 《许昌学院学报》 2006(4)14-19 省级《空间》 吴同彦 第一 《国画家》 2006(6)发表作品 国家级2007年元月至7月美术学院教师发表论文统计论文题目 作 者 作者名次 期刊名称或出版单位 年卷(期)页 期刊级别《感悟“意象”》 翟 勇 独撰 《中国油画》 2007(2)36 国家级专版介绍作品 翟 勇 独创 《中国油画》 2007(1)69-70 国家级作品两幅 巫 俊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1)专版介绍 E类《董希文的油画艺术》 高 飞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171 E类《欧洲之行叙画》 高 飞 独撰 《世界美术》 2007(2)86-88 E类《中国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历程》 陈克义 独撰 《文物天地》 2007(7) 省级《图示、品格和精神——三林的徽州梁柱系列》 陈克义 独撰 《美术时空》 2007(5) 省级《中国有没有后现代主义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滁洲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徐冰的版画艺术》 陈克义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5)152 E类《镜子中的时空观念》 陈克义 独撰 《美术观察》 2007(5)112 E类《朱德群和抽象绘画艺术》 盛 容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2) 省级《笔底水彩放光华》 盛 容 独撰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省级《文字创意设计中的“形”和“意”》 盛 容 独撰 《文艺研究》 2007(3) E类专版介绍作品(2幅) 盛 容 独创 《文艺研究》 2007(6) E类《拓展中国画笔墨表现新空间》 吴冬声 独撰 《国画家》 2007(3)78-79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 桑建国 独撰 《国画家》 2007(1)36 国家级三整页彩图作品专题介绍 桑建国 独创 《国画家》 2007(1)8、20、21 国家级《康·麦·马克西莫夫与阶段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于安东 独撰 《艺术与教育》 2007(1)16-23 国家级《中国美术教育中师范美术教育现状》 于安东 独撰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学报》——博士论文版 2007(1) 国家级《论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油画创作》 鹿少君 独撰 《新视觉艺术》 2007(1) 省级《论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关系——艺术设计也是生产力》 鹿少君 独撰 《皖西学院学报》 2007(3) 省级《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玉龙 独撰 《中国教育与管理》 2007(2) 省级《浅谈高校美术课堂教学中习作与创作的关系》 刘玉龙 独撰 《宿州学院学报》 2007(2) 省级《高等美术教学中创造性人才培养》 朱德义 独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3) 省级《中国山水画生命精神探微》 宛俊勇 独撰 《安徽文学》 2007年(3) 省级《浅析中国风景画之美》 宛俊勇 独撰 《美术大观》 2007年(4) 省级

你问什么啊?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和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安徽省西部城市--六安市,东距合肥60公里,西靠大别山。横贯全境的宁西铁路和陆续建成的4条高速公路,使钟灵毓秀的古城六安交通更加便利。学校主校区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 学校现设有数理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城市建设与环境系、政法系、中文系、外语系、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教育学院、体育系、专科教学部共13个系(院、部),以及基础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辅单位。图书馆总藏量11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00万元。校园占地1381亩,总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733人,其中本科生11641人,专科生2092人;现有教职工1283人,专任教师633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及其他系列副高职称18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75人,其中博士学位26人;省级学科拔尖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5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8人。 学校现有36个本科专业和30多个应用性专科专业,隶属于文、理、工、管、教、法、经、农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以科研促教学,近几年来,在国家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407篇,被SCI、EI全文收录61篇。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厅级奖励27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2003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07项,科研经费投入近6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4项,厅级项目127项,横向项目82项。学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期刊。 &nbs 1 2

皖西学院学报2022第三期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原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

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学校坐落在荣膺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动车(高铁)从六安到省会合肥仅需24分钟,交通十分便捷,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截止到2020年11月,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7个,校园占地1816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

图书馆纸质馆藏万册,电子图书万册(含年鉴、标准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3月,该校设有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皖西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皖西学院体育学院、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皖西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皖西学院艺术学院、皖西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皖西学院政法学院、皖西学院环境与旅游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教学单位

近年来,皖西学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我校参与的研究成果“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5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100多篇左右,其中被各大检索系统收录37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70余部,编写教材近百部。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59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266项。学术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厅级以上奖励52项。31项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林业厅科技成果鉴定。共获专利30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47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芬兰、美国、韩国、爱尔兰、菲律宾、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近三年,派出教师赴爱尔兰塔拉理工学院、美国索尔里斯大学、美国拿撒勒大学共六个访学团,40余人;派遣学生赴美国、韩国、台湾十余批,接受韩国协成大学选派学生两批。学校秉承“厚德尚能博学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皖西学院重点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新闻学、财务管理、制药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法学

省级精品课程:原子物理学、生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抽象代数、民间文学、经济地理学、食物的营养与保健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电路分析及实验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动物科学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植物生物工程技术实践实训教育基地

安徽省“振兴计划”—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源与照明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化学化工实验室

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该校建有科技创新平台42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实验室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省级研究中心: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霍山石斛研究院、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示范中心、校企共建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浩农元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

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精细化工六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改性应用技术中心、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成型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网装备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安市盐肤木研发工程中心、六安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六安市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研究中心、六安市油用牡丹研发工程中心、中药与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程技术中心等

研究所(中心):皖西文化研究所、寿县楚文化研究中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所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法学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动物科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生物工程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新闻学、财务管理、制药工程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学校坐落在荣膺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动车(高铁)从六安到省会合肥仅需24分钟,交通十分便捷,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学校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岛上高校”的滨水生态校园,被网友誉为“最美岛上大学”。

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5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57个,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7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32人,在职教职工1089人,专任教师 893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92人(其中正高71人),硕、博士教师698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7人。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14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249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59部,编写教材60部。纵向科研项目立项71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40项。学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1项。获专利63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61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39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羽毛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实验站、皖西学院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星火创咖省级众创空间、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及特色植物资源大数据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近年来,皖西学院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中药学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大别山特色中药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2016、2017、2018年连续四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2017年获批为“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2018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国内一流学科;获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被命名为“第一届安徽省文明校园”。

皖西学院是二本院校,是一所地方二本院校,以师范类为主的院校。

皖西学院地址在安徽省六安市云露桥西月亮岛,该校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入选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蕴山先生1918年创办的“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2000年3月由原六安师范专科学校、皖西联合大学和六安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

皖西学院坐落在荣膺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水环境治理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六安市。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纵横全境,距新桥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动车(高铁)从六安到合肥仅需24分钟,到南京、武汉需1个多小时,到长沙、济南、上海、杭州需3个多小时,到北京、广州需5个多小时,交通十分便捷,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学校位于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月亮岛上,校园内建筑设施、自然景观、人文气息相映成趣,构成了全国高校中独具特色的“湖中学府”、“岛上高校”的滨水生态校园。

学校现设有15个二级学院,64个本科专业,校园占地1581亩,总建筑面积逾46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量170多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171人,在职教职工1065人,专任教师691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276人(其中正高65人),硕、博士教师649人,省级高层次人才27人。皖西学院成立后,加快改革发展步伐,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进入全省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11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12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年7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7年获批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中药学学科被遴选为国内一流学科,大别山特色中药资源保育和开发科研团队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获批设立“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获省委综合考核优秀等次。获批为“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坚持以应用型研究为科研方向,注重产学研合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强教学。2006年以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520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92部,编写教材136部。获得厅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74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项目336项。学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3项。通过省级成果鉴定31项。获专利668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46项。现有科技创新平台38个,其中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羽毛及其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实验站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为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西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芬兰、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乌克兰、法国、韩国、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和文化交流关系。

学校秉承“厚德尚能 博学创新”的校训,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利用本地区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百年皖院苍劲深邃,春风化雨桃李芬芳;筚路蓝缕弦歌不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