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2年,扩建于1996年,是湖南省成立最早、招生最早、师资力量最强、学科门类最全、招生规模最大、教学层次最齐全的法学院系。2008年,湘潭大学成立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法学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示范专业。湘潭大学法学院是引领湖湘法学教育的中流砥柱,可以说是中国南方法学的翘楚。入选第一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全国首批七个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非洲法律培训基地,湖南唯一的法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湖南唯一的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唯一的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先后完成了本科教育到硕士培养、硕士教育到博士培养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建站的自身跨越。还先后荣获了湖南省第一项法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批了第一门法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第一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湖南省惟一的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惟一的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惟一的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获批了第一批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湖南省第一批国家级法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一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批法学一级重点学科。
湘潭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比西北政法大学的师资力量更深厚,湘潭大学专业级别更高、精品课程更多。
一、师资力量
1、湘潭大学:湘潭大学有教职工74人,其中教师63人;教授23人,副教授26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另聘有40多位国内外知名法学家任兼职教授。师资力量更缺乏。
2、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有教职工79人,其中专业教师74人,1人担任全国法学会专业研究会副会长,2人担任省法学会专业研究会会长,多人担任全国法学会专业研究会常务理事、理事、省法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或常务理事。师资力量更深厚。
二、教学建设
1、湘潭大学:湘潭大学的法学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认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级别更高。
2、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专业级别更低。
三、精品课程
1、湘潭大学:湘潭大学的法学专业有国家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精品课程更多。
2、西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精品课程更少。
湘潭大学是湖南4所全国重点大学(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之一,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大学,在老一辈特别是用人单位非常有名气。 湘潭大学法学详细全国排名如下:本科专业中:法学17A+ ,知识产权湖南第一研究生专业:诉讼法学7、法律史7、民商法学11、刑法学11、法学理论1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1、国际法学19 湘潭大学法学院是引领湖湘法学教育的中流砥柱,是中国南方法学的翘楚。湘潭大学入选第一批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拥有全国首批七个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中国—非洲法律培训基地,湖南唯一的法学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湖南唯一的国家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唯一的全国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湘潭大学于198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本科专业,199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硕士点,200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博士点,获湖南第一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开创了湖南省第一个法学类2011协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公检法系统中有75%以上的骨干力量都毕业于湘大法学院。在近几年的国家司法考试中,湘潭大学法学院的通过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超过北大、人大,连续位居全国高校榜首。 201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在湘潭大学法学院30年院庆时这样评价湘潭大学法学:湘潭大学法学已经成为南方法学阵地一颗不可缺少的明珠。中国政法大学评价湘大法学:湘潭大学法学院作为湖南成立最早、招生最早的法学院系,已经成为湖南法学院系的翘楚和全国法学教育重镇,为国家的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见湘潭大学百度百科
湘潭大学不是211一般不具体分民法或刑法等其他方向 但建议报考民法或刑法等实力强的学校,别的不说。光司考就沾光 第一批(八所院校)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的法学院实力雄厚,对任何读书的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梦想。 北大跟人大一样,每学期开设的讲座很多,经常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律师去讲课,很吸引人。不过北大法硕,对广大的贫下中农来说,他收的学费确实太贵了。除了4万多的学费,毕业论文答辩还要另外交钱,没有生活补贴,性价比不是很好。需要注意的:报考北京大学不能保证一定在北京上学,每年分数排名在后的要去深圳研究生院。关于北大深院: 1、同样是法律硕士,其他学校收费每年或5000或8000或10000不等,本部也只有14000元。但每年北大深院是22000元。悬殊甚大。 2、尽管有个别优秀的老师来深圳上课,但在整体上,其师资、图书、体育设施等严重欠缺,和本部相比差距较大。 当然,如果有意在南方的广州与深圳工作(很有钱的城市,法律职业也比较发达。)同学,我觉得去深圳读书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真心做学术的这年头也不多! 中国人民大学 培养法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第一批开始招收法硕的学校之一。 人大每年报的人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从04年开始招生规模缩减将大大提高报考难度。学费不便宜,往年(现在已经没有了)有20左右的公费名额,公费分数线在370左右。另外人大由于宿舍比较紧张,所以不解决住宿,但学校最后会尽力想办法解决的,人大每年在大运村给安排部分住宿,那边环境很好,学习生活都很方便,离人大也不远。 人大对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每年人大法硕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人大毕业生向来有去国家机关的传统,人脉很广。03年结业的形势不太好,又遇上了非典,但是单单就人大法硕的就业来说,还是不错,比法学总体会好一点。去机关的最多,占一半以上。留北京的也很多,一班因为应届生比较多,三分之二上都留在了北京。去部委的不少,中纪委、工商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质检总局、审计署、国务院对台办等;回省的很多都在省厅机关,或者在一些大单位的省级机构,如保检会分会。有部分去了公检法,如北京市高检,一中院,区级法院。去银行也比较特别多,除了北京也许去广州的最多,有广州日报2个,市委办公厅,人事厅,中行深分,广东中行等等。还有部分去了企业,象什么中兴,大唐之类的。 人大法硕只有2年,这是全国唯一的,早毕业早就业,未尝不是好事! 中国政法大学 大量的公费和地处北京,吸引了千万学子,是该校难考的最重要的原因。再次,他是中国最大的专业法律大学,校友多,就业不错,最后学费也不高,性价比比较高。所以中国政法大学报名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2000人左右。不利的地方是政法的法硕上课地点在昌平,离市区较远,坐公共汽车需要2个小时左右时间,也有可能丧失一些交流、聆听知名教授授课、找兼职实践的机会。 对外经贸大学 硬件很好,就像上海的复旦,吃的好,住的好,还在繁华的朝阳区,离CBD中心近,宿舍还有凤凰卫视看。国际法实力雄厚,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以及与外贸有关的学科实力很强大,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资源。贸大名气没北大人大响,但学费不贵,就业不错(主要去“国”字号的大型企业以及跨国公司以及与经贸有关的国家机关),是值得报考的学校之一。 吉林大学 03年宣传的比较多,法律硕士们也很团结,学校对法硕培育也比较重视,在BBS上吉林大学法学院的老师还专门开设一个专栏介绍吉大的情况。04年有2200人报考,这跟吉林大学对法硕的重视程度和雄厚的法学实力是分不开的。但吉大的缺点也很明显:地域较差,东北三省的重工业比较发达,但服务业太弱;就业信息的获得有限,从其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大部分人留在了吉林省工作-在中国,就业的地区性歧视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消除;外部声誉方面与原来的法学四大天王中的其他几位相比已经有所下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与吉林大学比较相似。原先可能对法硕不太重视,不过现在有所改观,新设立了以院长曾令良为首,主抓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莫洪宪等为副的法律硕士培养中心(各校现在几乎都已经成立独立的“法律硕士管理中心”等类似的专门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法硕师姐师哥抗争的结果。),其中有曾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律师的教授指导实习,有律师事务所和弱势群体救助中心可供实习,任课老师都是至少在武大小有名气的中青年教授博导,师资力量还可以。 不过由于法律硕士还属于新兴事物,甚至在一些任课老师中仍存在误解,教理论法学的老师大都对法硕薄有微词,而教行政法,刑法等课的老师则较重视法硕。武大整个校风很自由,有最漂亮的校园,到樱花开放的时候,确实很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漂亮的校园。 华东政法学院 我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实力最强的法学教育-“五院四系”。 “五院”是:中国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东政法学院。 “四系”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人民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 这些才是现在我国法律教育的顶峰所在。甚至可以有点夸张的说,只有这五院四系的法学毕业生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法学“科班出身”。 优越的地理位置,全国的经济中心,自由法制的社会氛围,上海自然很有魅力!在上海开设法律的大学不少于10家,但只有华政在这五院四系之中,复旦法学院的上升势头很强,不过至少现在他的法学教育实力还不能和华政相比。华政有法学教授40多位,博导数十位,法学博士点四个。考华政容易一些,因为招生名额多。如果不想去北京,选择华政也是不错的。 西南政法大学 传统的法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学术特点体现务实。03总人数259人,按生源地分5个班,住宿为新装修宿舍,约30平米,带卫生间,水房,201电话,宽带接口,空调,家具与床一体,费用1200/年。 西政是有理由骄傲的,强大的法学科研实力,辉煌的法学业绩,大量优秀的法学毕业生分布全国各地,让法律院校汗颜的“西政现象”等等。当然,也有地理位置偏僻,降为“地方队”的尴尬,但仍旧无法掩盖它在法学界的地位!04招生规模很大,而其地域的局限又掩盖了其在就业方面和传统人脉方面的优势,一部分考生会选择其他院校,另外由于不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和公费医疗,吸引力在下降。但说实话在法律系统中,他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第二批(五所院校) 厦门大学 环境一流,在那里上三年真的一点都不亏。厦门经济不错,法学院实力雄厚,是第二批招生的,厦大的就业也不错。 南京大学 学费很低,就业很好,南大的牌子也不错。虽然南大法学院实力是确实比不上人大北大,但因为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南大的法硕在本省就可以找到不错的工作。南大法硕学习气氛特别刻苦,很另人钦佩。基本情况: 1、招生名额一直控制在80左右。 2、有十个公费名额,不用交培养费和住宿费,均为应届生,每月享受研究生补助。 3、对自费生和委培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 4、复试公平,严格的差额复试。 5、外地生提供住宿,五人一间,每人600/年。 6、授课老师都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与法学硕士的配置完全相同。 7, 第一学年末分配导师,每个导师大约带5名左右。 中山大学 新生进中山大学,首先学校给我们介绍中大历史,校训和中山先生的精神。法学院在中大历史不是很久,在中国不算前几名,但肯定不算差的法学院。对法硕也非常重视。另外中大招生广东省考生占多数。 中南政法学院 中南政法大学法学实力一般,但幸运的是它与别人合并成立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为原来5大政法院校中唯一的211院校,这样在学校硬件,资金投入方面无疑占了一些优势。 西北政法学院 业内人士都知道西政的实力不错。 大家都在研究生楼上住,收费一模一样。宿舍按级分不按专业分,一个宿舍四个人有阳台有空调。各方面都不错。03年有近30个公费名额。 第三批(九所院校) 复旦大学 借助上海的优势,前景不错。复旦的学生在上海就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对全国各地想去上海发展的学生来说,吸引力特别大。不过应届生人事档案调入学校,外地生员户籍调入学校;非应届毕业生一律不转户口和档案。 浙江大学 给的我感觉就是“三美”:美食、美女、美景。浙大就在西湖边上,风景很美,伙食也不错,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女就不用说了吧。 基本情况: 1、法学院在合并以前属于杭大,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浙大有雄厚的资金,在引进人才和教学质量方面可谓不遗余力。浙大的强项是法理学、宪法和行政法,其中李龙,孙笑侠,林来梵都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在民商法方面,原来确实比较弱,但是马上将变得“强大的不能再强大”,原因是法学院即将引进几位超重量级的人物。在刑法方面,今年增加了硕士点。 2.对法硕的教学非常重视,每天上午都是课满,有的老师说相比法学硕士,更喜欢法硕。每两个人跟一个导师,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去问。压力挺大,因为法硕和法学硕士一样,要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才能发学位证书。不过这体现了浙大培养方案的严谨务实。 3.待遇方面,与别的研究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界生没有补助与医疗保险。住的是硕博楼,居住氛围感觉不错。 黑龙江大学 无论地理位置还是法学实力都是很一般,还不如辽大,估计是为了照顾东北三省的缘故,各省都有且只有一所法硕院校;如果想留在黑龙江工作,还是可以考虑的。 湘潭大学 实力一般,师资还可以,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或者有意去广东一带工作的学生报考,经济实惠,就业主要去南方的广州深圳佛山等,法学实力比湖南大学强,有几个在法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入他们的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知识产权的冯晓青教授,还有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的青年法学家。 四川大学 法律系传统上有一定的实力,就业方面亦可。同时因在西部,分数线不可能太高,且自主划线,有望降分录取。每年都接受调剂。 安徽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苏州大学 苏大的法学实力较强,历史更是悠久,可以追溯到国民党的动武大学法学院,加上苏州异常发达的经济实力(比省会南京发达的多),就业很不错。 山东大学 在山东是绝对的老大,其他学校和它水平差距很大,合并后实力和吉大有一拼,师资力量强大。就业显然也受到地理位置的局限。 郑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第四批(六所院校) 清华大学 法学楼非常气派,我估计大门口的那几跟柱子一根就值几百万。法学院资金雄厚,发展很快,对法硕非常重视,学院从03年开始加大力度注重法硕的培养。住宿条件不错,女生三人一间,男生两人一间,一般是一个法硕和一个法学研究生住一起。不过招生人数比较少,每年报考的人数比较多,所以难度大。考上的都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学风是有目共睹的。往年的毕业生就业不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些大的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人去了。但由于不是传统法律名校,整体实力还逊一些,毕业生以后发展不象人大北大吉大那样有人脉支撑。另外清华大学在深圳设了一个研究生分院,那边招100的法硕。不过有人反映那边的情况不是特别理想,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 南开大学 法硕可以选修任何法学的课程,无论是研一还是研二的,只要教室可以坐的下。老师是南开法学院最好的老师,因此师资问题是不用考虑的。上课的地方是南开教学设施最好的地方—模拟法庭,是法硕专用的教室。法硕的统一教材是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编写的,每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本领域的权威人士。法硕研究生都住在校外,因为学校住宿条件有限,法硕也安排在校外住宿。四人一间,单独卫生间,有电扇,每人一个书桌和大衣柜还有一个贮物箱。条件还是不错的。实力一般,但牌子好就业好啊,是天津考生第一选择. 山西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兰州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云南大学 地方太过偏远,虽然云大实力很强,但现状不好,又因为出了马事件,未来发展前景堪忧,就业方面也受地域限制多多。 辽宁大学 对法硕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大连与沈阳就业还是很有区位优势的。 第五批(十一所院校) 贵州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海南大学 实话实力一般,但海南做为一个经济特区,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是他的一个卖点,今年报考人数不多,接受调剂。 河南大学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更何况还有法律实力名气更强的郑蟆? 湖南大学 实力一般,历史悠久,适合附近考生报考,经济实惠。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位置不错,江苏省经济实力很强,法学实力也不错,法理学、诉讼法学蛮有实力,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就是他们法学院的院长公丕祥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 限于本省,实力一般,为地方培养法律人才。 烟台大学 地理位置好,自然环境一流,民商法学实力在全国很有影响,有几个著名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在北京,就业渠道稳定,很强的军事院校色彩,以后会越来越受到考生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 2002年6月才成立法学院。交大04年是第一年招法硕,在宣传上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他的吸引力在于二年半二万元学费上,这在第一档高校中,无疑是很低的,而上海的地缘优势也是很强的!这无疑会成为很多考生报考的目标。他的缺点在于他不是法学传统强校,在业内人脉不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新增招生单位中最受期待的,当然他的吸引力一是传统法学实力强悍,二是地处北京的优势,三是未来的就业期望较高,四是他们有意在法硕教育探索方面作出一点贡献!05年不招生,估计与去年的招生丑闻有关吧。
哲学论文索引16篇哲学论文中,不泛有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作,更有多篇被《国内哲学动态》摘登,或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登,或《光明日报——文摘报》摘登观点,或《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这些哲学论文,在纸质媒体上产生了叠加效应,曾有过一些社会影响。下面是:罗萍:《试论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哲学年鉴》介绍(1982年);《国内哲学动态》条目;《人大复印资料》复印。该文系我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黄钊、罗萍:《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教学与研究》,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4期;《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10期摘登与介绍观点。罗萍:《马克思的“决定性反作用”原理永放光辉》,《湘潭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复印1983年第2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罗萍、黄钊:《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和其他规律、范畴关系的一点质疑》,《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复印。罗萍:《应该正确理解列宁关于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复印1984年第2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4年第4期。罗萍:《真理的两重属性和真理的两种类型辨析》,《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光明日报》1985年6月10日综述点名概述其观点;《人大复印资料》复印;《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4年第12期。罗萍:《列宁的“客观真理”初探》,《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5年第5期。罗萍:《对“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再质疑》,《上海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5年第5册全文转载。罗萍:《生产责任制的哲学思考》,《湘潭大学学报》1985年校庆特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6年第2期摘登一个版面。罗萍:《浅谈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国内哲学动态条目》1986年第7期。罗萍:《再论矛盾双方的共同点》,《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光明日报——文摘报》“论点短辑”摘登,1987年4月26日第41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87年第4期摘登观点,即学术卡片:《求同存异是一种思维方式》。罗萍:《辩证否定观与生产责任制》,《湘潭大学学报》1987年哲学增刊。罗萍:《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湘潭大学函授》1986年增刊。罗萍:《对立统一规律的几个问题——纪念矛盾论发表50周年》,《当代精神的精华论文集》湖南社会科学哲学所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罗萍:《试论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1987年。罗萍:《质、本质和属性》,《湘潭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社会学论文索引(1)不含妇女/婚姻家庭论文,11篇(顺时排序)罗萍:《“走社会福利社会办”之路——来自佛山社会福利事业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报》1998年5月19日第二版整版。罗萍:《“一院两制”评析》,《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3期。罗萍:《略论社会转型时期社区服务发展趋势》,《内地与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第四次研讨会》文集,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出版1998。罗萍:《略论社会转型呼唤社区服务发展》,《武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复印1999年第5期。罗萍:《“社会福利社会办”新路——佛山民政工作调查报告》,《佛山科技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罗萍:《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有益尝试——武昌社会福利院的改革发展纪事》,《民政研究》1999年第6期。罗萍:《适应市场经济深化内部改革——武昌福利院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社会报》1999年12月2日第二版整版。罗萍、殷燕敏、张学军、梁玉兰:《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现状评析》,《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1年第1期全文复印。罗萍:《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成果评述》,《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6期。罗萍:《试论生活质量评估的客观指标、主观指标及主客观指标辐合趋势》,《北京大学: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2期。罗萍:《“以服务老人为荣”的孺子牛》,《武汉宣传》2006年第21期。(2)妇女、婚姻家庭、性别研究论文索引(1986-2013,117篇,逆时排序)2013年(4)俞湛明、罗萍:《中国高等院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若干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9800字版),载魏国英、马忆兰主编《亚洲女性论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罗萍:《浅议世界宗教文化建构的妇女形象》,《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4 期。罗萍、卫中玲:《河南10所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第 3 期。罗萍:《性别关系立法与性别公正探索》,载魏国英、马忆兰主编《亚洲女性论报告——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12年(7)俞湛明、罗萍:《中国高等院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分析及若干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5500字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俞湛明、罗萍:《中国高等院校知识女性发展现状分析及其若干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4000字版),《中国妇女报》罗萍:《母亲节,更应关爱母亲》,《中国妇女报》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在高校改革与创新的推动下阔步向前,《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封二。罗萍:《湖北省10所大学学生干部性别构成调查统计分析》,《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罗萍:《高校学生干部“性别构成”分析及其对策建议——基于湖北省10所高校的调查统计》(4000字版),《中国妇女报》2012年12月11日罗萍:《略论观念、制度与文化培植高出生性别比》,《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2011年(2)罗萍、孙晋:《我国高校女性高层人才发展对策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罗萍、崔应令:《人类社会两种生产价值新论》,《湘潭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此文提出了“人类社会两种生产”的新价值观,这是一种新思想,新观点。)2010年(7)罗萍、崔应令、黄锦琳:《我国高校女性高层人才发展现状研究》,《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罗萍:《谈谈女性发展的优势与障碍》,《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剩女”社会现象分析》,《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评述与小结——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集锦》,《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当代大学生婚恋指导》,《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浅谈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大学生心中的“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课程》,《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通识课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2009年(3)罗萍:《高校女性学教学经验交流与总结研讨会》,《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5期。罗萍:《生育保险制度与性别平等》,《女性论坛》第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罗萍:《李达先生的妇女解放思想》,《女性论坛》第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2007年(3)罗萍:《略论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罗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女性论坛》第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罗萍:《女性学进入高校教育主流》,《女性论坛》第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2006年(2)罗萍:《中国城乡夫与妻家庭地位现状调查分析》,《亚洲研究》53.第一部分“专论”第188-195页。亚洲妇女问题的检视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罗萍:《万人姻缘会-婚姻自由形式的新发展》,《武汉宣传》2006年第22期。2005年(1)罗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实现的制约因素与司法建议》,《焦作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004年(1)罗萍、魏国英、王春梅、王秀英:《不要“文明的”性别歧视——大学女教师价值观调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第5期。2003年(2)罗萍、徐炜:《我国高等教育中性别构成现状与建议》,《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罗萍、李虹:《武汉大学女性教职工婚姻生活调查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2002年(4)罗萍:《城市已婚居民“婚姻家庭观念”问卷调查分析》,《湘潭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罗萍:《处于婚姻变动中的湖北农村妇女权利保护实证研究——访谈·问卷·调查会》,刘伯红主编《女性权利——聚焦〈婚姻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0月。罗萍:《“精神赡养”是当前养老的主题》,《长江日报》2002年11月14日罗萍:《男人们的旧观念该改了》,《湖北日报》“家庭”版2002年4月17日。2001年(7)罗萍:《湖北城乡丈夫对妻子家庭暴力的调查与分析》,《民商法论丛》2001年第2号总第19卷罗萍、封颖:《从性别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罗萍:《试析再就业工程“中年妇女”价值新发现》,《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罗萍:《新〈婚姻法〉对维护妇女权利有重大进步》,《中国女性文化》2001年第2期。罗萍:《弱者,你拥有权利》,《北京纪事》2001年5月第10期。罗萍:《婚姻法中的配偶权》,《律师世界》2001年第2期。罗萍:《略论夫对妻的家庭暴力》,《律师世界》2001年第3期。2000年(3)罗萍:《略论女性主义诸流派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学刊》2000年第6期罗萍:《国内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成果评述》,《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1第1期全文复印。罗萍:《略论社区服务与下岗女工再就业》,《世纪女性的思考》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1999年(6)罗萍:《武汉人婚姻家庭观念现状分析》,《浙江学刊》1999年第5期。罗萍:《当代中国婚姻状况的结构变迁》,《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条目:报刊文摘篇目辑览1999年第8期。该文发表后引起:河南大河报、新华社武汉电、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羊城晚报、法制报、中国妇女报的热烈转载与讨论。罗萍:《在校大学生婚姻观念在变》,《社会》1999年第12期。罗萍:《妇女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当前任务》,《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增刊。罗萍:《女大学生,恋爱睁大你的双眼》,《城市博览》1999年第12期。罗萍:《婚配模式:男大女小在淡化》,《长江日报》1999年8月16日。1998年(7)罗萍:《试论婚姻家庭权利的法律保障》,《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第2期。罗萍:《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法学评论》199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妇女研究》1998第4期全文复印。罗萍:《婚姻道德与婚姻法的控制功能及其关系》,《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罗萍:《婚姻领域“德”与“法”功能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罗萍:《您认为我国存在家庭暴力吗?》《长江日报》1998年11月16日。罗萍:《试论离婚行为中的道德准则》,《中国哲学与伦理学》文集,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8年。罗萍:《试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妇女变革观念艰难历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中国妇女报》“半月索引”介绍。1997年(12)罗萍:《中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法律措施浅议》,《新疆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8年第2期全文复印。罗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角色全面转换》,载刘绪贻主编的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罗萍:《请宽容地对待父母再婚》,《湖北日报》1997年7月9日。罗萍:《武汉人婚姻家庭观念调查二篇》,《长江日报》1997年7月28日。罗萍:《“代沟”,时代的产物》,《长江日报》1997年10月6日。罗萍:《婚姻不能作试验》,《长江日报》1997年10月27日。罗萍:《武汉人务实办婚事》,《楚天都市报》1997年7月11日。罗萍:《夫妻心心相印:武汉人心中的美满婚姻》,《楚天都市报》1997年7月18日。罗萍:《婚外情,武汉人亮起了红灯》,《楚天都市报》1997年7月25日。罗萍:《未婚先孕,应予杜绝》,《楚天都市报》1997年8月1日。罗萍:《敬老重心在转变》,《楚天都市报》1997年8月8日。罗萍:《如何看离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楚天都市报》1997年8月22日。1996年(11)罗萍:《21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大趋势》,《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人大复资料》1997年第1期全文复印。罗萍:《社会转型时期闲暇方式变革趋势刍议》,《新疆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罗萍:《中国女性观念文化变革趋势》,《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罗萍:《论妇女的觉醒与完善呼唤妇女理论发展》,《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罗萍:《试析婚姻家庭文明走向》,《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罗萍:《妇女在高等教育中的参与》,《理论月刊》1996年第1期。罗萍:《妇女的“主动就业”》,《光明日报》1996年3月8日。罗萍:《市场经济呼唤妇女观念变革》,《中国妇运》1996年第11期。罗萍:《离婚,切莫忘记》,《婚姻与家庭》1996年第10期。罗萍:《高校女大学生的优势与困惑》,《珞珈哲学论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罗萍、黄锦琳:《人口的代际结构与少儿早期教育》,《家庭与下一代》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2月。1995年(12)罗萍:《社会转型呼唤妇女角色全面转换》,《光明日报》1995年5月17日。罗萍:《略论21世纪中国婚姻变迁大趋势》,《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1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2期“论点摘编”,题目为:《21世纪中国婚姻变迁的趋势》。罗萍:《时代呼唤妇女现代化》,《湖北社会科学》1995年第9期。罗萍:《略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角色全面转换》,《理论月刊》1995年第6期。罗萍、何慧莉:《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个案访谈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罗萍:《略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妇女角色转换》,《开放时代》1995年第4期。罗萍:《中国妇女参政权利刍议》,《民主与科学》1995年第2期。罗萍:《我们觉醒了》,《中国妇女报》1995年12月18日。罗萍:《略论21世纪中国家庭变迁大趋势》,《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罗萍、刘古英:《从武汉大学看中国妇女受高等教育状况》,收入韦钰主编的《中国妇女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罗萍:《从一所学校看妇女受教育的状况》,《当代武汉妇女》论文集,《武汉出版社》1995年6月。罗萍:《离婚应受道德规范约束》,《楚天都市报》1995年11月11日。1994年(5)罗萍:《创造职业女性双重角色文化》《光明日报》1994年4月5日。罗萍:《时代呼唤妇女现代化》,《光明日报》1994年12月13日。罗萍:《婚外情感小议》,《民主与科学》1994年第4期。罗萍:《他与“她”都胜利了》,《湖北日报》1994年6月28日。罗萍:《“婚外恋”六害》,《楚天都市报》1994年6月11日。1993年(1)罗萍、王秀英:《高校教职员队伍性别倾斜及其启示》,《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4期。1992年(5)罗萍:《从非参与意识看妇女观念变革的必要性》,《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罗萍:《学习向警予妇女理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罗萍:《直面“婚外恋”》,《中国妇女报》1992年6月14日。罗萍:《坦言家外事》,《中国妇女报》1992年6月21日。罗萍:《秋谨——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先躯战士》,《民主与科学》1992年第6期。1990年(8)罗萍:《我国大龄女性未婚现象浅议》,《民主与科学》1990年第5期。罗萍:《男女智力的差异与平衡》,《知识与生活》1990年第2期。罗萍:《妻子真的能分享丈夫的“一半”吗?》《知识与生活》1990年第6期。罗萍:《好女人的误区》,《现代妇女》1990年第7期。罗萍:《报角拾零——妇女社会参与与舆论导向问题之三》,《现代妇女》1990年第8期。罗萍:《女子再婚透视》,《武汉晚报》1990年7月21日。罗萍:《异性交往之偏见》,《武汉晚报》1990年7月28日。罗萍:《简述女子的婚姻生活》,《武汉晚报》1990年12月1日。1989年(1)罗萍:《妇女该不该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婚姻与家庭》1989年第6期。1986年(3)罗萍:《必须抛弃贤妻良母标准》,《中国妇女》杂志1986年第7期。罗萍:《贤妻良母的口号应当抛弃》,《湖南大学出版社》论文集,1986年10月。罗萍:《“贤妻良母”是禁锢妇女的无形锁链》,《湖南女报》1986年9月1日。妇女/性别研究著作索引俞湛明 罗萍主编:《女性论坛》第1辑,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俞湛明 罗萍主编:《女性论坛》第2辑,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俞湛明 罗萍主编:《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系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系列教材,26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罗萍主编:《妇女在婚姻变动中权利保护研究》,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罗萍主编:《妇女婚姻与家庭权利保护》,28万字,《中国妇女出版社》2000年1月。罗萍:《生活方式学概论》,23万字,《甘肃科技出版社》1999罗萍主编、向德萍副主编:《社区导论》,万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罗萍:《女性沉思录》,15万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罗萍:《妇女生活方式》,15万字,《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12月。罗萍主编:《新女性学》,25万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9年1月。一点说明:凡以上所有署两人(含我排名第二)或多名作者的论文均为本人撰写,其他作者参与了某些工作。
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开本:大16开CN:43-1164/C邮发代号:42-34期刊级别:北大核心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湘潭大学主编:章育良地址:湖南省湘潭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411105
1.《说老子其人》《论老子之道》(已收入《老子本原》,1995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会出版);2.《说“静为动君”》(《文史哲》,1992年六期);3.《惠施命题试释》(《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五期);4.《屈原对天的认识与天问》(《屈原研究论文集》,1983年);5.《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义》(《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四期);6.《毛诗序与儒家诗论》(《古典文学新论》,1990年);7.《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黄石师院学报》,1982年二期);8.《楚国论》(2002年6月宁波·国际屈原学术研讨会论文);9.《历代抒情小赋选前言》(收入《历代抒情小赋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0.《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概观》(收入《诗苑英华》第一卷);11.《光焰万丈的唐代诗歌》(收入《诗苑英华》第二卷);12.《善学唐者莫过于宋》(收入《诗苑英华》第三卷);13.《元明两代诗简论》(收入《诗苑英华》第四卷);14.《清诗,五七言诗最后一度芳菲》(收入《诗苑英华》第五卷);15.《中国历代词发展概观》(收入《词苑英华》);16.《经典寓言系列前言》(收入《经典寓言系列》)。主要艺术散文1.《种麦》(1961年冬);2.《芦荡里的迷路》(1961年冬);3.《杏花》(1962年春);4.《河韵》(1962年夏);5.《硕鼠硕鼠》(1962年5月);6.《筒车》(1967年春);7.《胶子树》(1968年12月);8.《大青山,雨中的沉思》(1969年7月);9.《杜鹃和野菊》(1970年2月);10.《灰耳兔》(1971年9月);11.《黄鼠狼之死》(1971年9月);12.《天边独树高原》(1983年10月);13.《回忆萼楼小学》(1987年2月);14.《太阳花》(1987年11月);15.《又复青山识鸟音》(1990年5月);16.《兰兰》(1991年2月);17.《漫天烽火忆兰田》(1995年8月);18.《小麻雀之死》(1996年5月);19.《楚都二千七百周年祭》(1996年2月);20.《夏水和云梦泽》(1997年7月);21.《杜鹃花依旧开放》(2002年);22.《通红通红的辣椒》(2002年)。学术著作1.《历代抒情小赋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明诗选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3.《金元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4.《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5.《唐宋词名作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6.《历代绝妙词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7.《老子本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8.《诗苑英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词苑英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四、整理古籍 《历代辞赋总汇》,湖南师大马积高主编,叶幼明、黄瑞云副主编,1990年开始工作,1994年完成,辑录自先秦至清末的全部辞赋,约二千八百万字。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2013年底出版。文学著作1.《智慧的葫芦》(幽默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2.《黄瑞云寓言》第一版(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3.《黄瑞云寓言》第二版(湖北少儿出版社,1985);4.《黄瑞云寓言》第三版(湖北少儿出版社,1992);5.《黄瑞云寓言》第四版(湖北少儿出版社,1998);6.《魔镜》(幽默故事,黑龙江少儿出版社,1988);7.《春天岛》(寓言,浙江少儿出版社,1999);8.《长梦潇湘夜雨楼目录词集》(西塞山诗社,2003);9.《溪流集》(西塞山诗社,2003)。六、参与主编的著作 《经典寓言系列》(黄瑞云、凡夫、于方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中国二十世纪寓言选·讽刺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译文著作1.《Hekaya za Avanti》(斯瓦西里文,共收作品100篇,黄瑞云与赵世杰约各占一半。1985年外文出版社出版);2.《Chinese Literture》(1986 Summer,2篇;1987 Winter,2篇;1989 Autumn,1篇;1991 Spring,1篇;1993 Artumn,1篇;1994 Winter,7篇;1994 Summer,1篇);3.《Litterature Chinoise》(1991年1月,1篇;1993年3月,1篇;1994年1月,6篇);4.《Fables de la Chine contemporaine》(12篇,1990年外文出版社出版);5.《Chinese Literature》(1994 winler 刊有《Huang Ruiyun,A Fabulist》一文,并刊有照片,作者Keyi)。其他著作1.《诗义索原》,已发表130馀则,全稿未完。2.《庄子本原》,未完稿。3.《论孟章句管窥》,已发表约五万字,全稿未完。4.《词义锁链》,已发表约七万字,全稿未完。5.《文苑英华》,未完稿。6.《赋苑英华》,未完稿。7.《中华古典诗千首》,已完稿,未出版。8.《李白年表》,正稿在文革中抄毁,尚留初稿残编。9.论文、散文,均尚未结集。人物介绍:黄瑞云,湖南娄底人,一九三二年生。一九五八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湖北教育学院任教。八十年代出任湖北师范学院副院长,一九八七年晋升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九八九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获“人民教师奖章”,一九九一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瑞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担任湖北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屈原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水浒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黄石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任中国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寓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屈原研究会名誉理事、湖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黄石市作协名誉主席。 黄瑞云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也钻研哲学和训诂学,业馀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艺术散文六十馀篇、新诗四十馀首、传统诗词三百馀首、寓言五百馀篇、幽默作品一百馀篇。
1、《四书五经简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10月;2、《三言简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5年10月;3、《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与人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4、《社会学概论》(与人合著,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7月;5、《中国社会思想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与人合编,第一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7、《法句经释译》、佛光出版社会1997版8、《那先比丘经译释》、佛光出版社会1997版9、《墨子与世界和平》(第三作者)中国书店1997年版;10、《郑板桥的诗与画》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11、《诸子学志》(第二作者)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98年版12、《鲲化鹏飞——传统价值的当代透视》(第二主编)2001年9月版;13、《自由的表演与与力——中国人的自由观》,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14、《中国皇帝——康熙自画像》(译)(中国名史景迁);2001年12月版;15、《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会议论文集)(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16、《中国辩证法史》,(第二作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17、《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学术丛书,2004年出7月版 1、老庄生命哲学略论 《哲学研究》1990年第10期。2、一个道德批判的早产儿——〈金瓶梅〉》主题探论《新东方》1992年第3期;3、《易经》——中国历史哲学之滥觞 《易经研究》(季刊)1992年第4期。4、《龙舟会》道德启蒙意义浅绎 《船山研究》1993第1期。5、试论明清之际“求真”与“崇公”价值观对近世中国的影响 《江汉论坛》 1994年第6期。6、试论戴震“新理观”的历史定位 郭齐勇 萧汉明主编《不尽长江滚滚来》论文集 东方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7、葵心不改完美志 慧境芳心两护持 (同上书)。8、中国易学发展史纲要 《羑里易学》第一辑 中州出版社1994年9月版。9、批判哲学的批判 《社会科学研究》(双月刊)1994年第5期。10、缘命复性,超切中道--唐力权场有哲学终极关怀浅绎 (台湾)《哲学杂志》1995年第三期。11、再论今日国民性之改造 《新东方》1995年第5期。12、场有哲学学术讲座综述 《哲学动态》1995年第9期。13、徐复观与新儒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哲学动态》1995年第12期。14、明清启蒙学说新论 《东方论坛》1995年第5期15、一本深化明清启蒙学说的力作——读许苏民《李光地传论》《福建学刊》1996年第4期。16、缘起性空说述评 《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17、一个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家的做人理想——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浅绎 《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18、从个人宗教到社会宗教 萧捷父 黄钊主编《“东山法门”与禅宗》论文集1996年4月出版。19、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贞爱”自杀形象研究 罗萍主编《女性与社会》论文集 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20、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申论 《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21、文化批评与社会进步——读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反思》《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2期;22、卢风《人类的家园——现代化矛盾的哲学反思》给我们的启示 《福建学刊》1997年第4期;23、世纪之交的哲学回顾与展望 《哲学动态》1997年第4期;24、批判的武器与批判的目的《科学·经济·社会》1997年第4期;25、人文知识分子:思想的教练与精神的探险者 《科学·经济·社会》1998年第3期;26、板桥家书中的仁爱思想 《人文论丛》1998年卷(创刊号);27、人性与神性的交响曲——读赵林《西方宗教文化》《现代哲学》1998年第4期;28、“恒德”追求与自由意志——传统中国人道德自由意志鸟瞰 《科学·经济·社会》1999年第4期;29、乡土中国如何中走向现代化《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增刊,30、分理与自由——戴震伦理片论《哲学研究》1999年第4期;31、现代人文精神内在架构寻绎》《人文论丛》1999年卷;32、科学精神、个性原则与人文素养——试评当前大学教育理念《新东方》1999年第5期;33、道论在楚简本《老子》中的地位及道、德等概念在简、帛、王本中含义异同初探《江汉论坛》199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第2期全文转载)34、个人自由与理想社会——殷海光与冯契自由思想之比较《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第9期全文转载)35、近十年美国儒学儒学研究综述,《光明日报》2001年;36、近十年欧美东亚儒学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1年第8期;37、楚简本《老子》“大植若屈”等新解 《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38、走向多元对话的中国哲学——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侧记 《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39《从人道主义看儒家“仁学”与自由主义对话的可能性》(见《儒家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40、熊十力“明清学术史观斠评” 《船山学刊》2001年第4期;41、《先秦学术原貌的重构——读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一书》,《哲学研究》2002年第10期。42、《从一国宪政到万民宪政——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逻辑理路浅绎》,《武汉大学学报》2002的第六期。43、《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及其转换——对冯友兰哲学史范式演变之反思》,收入胡军主编《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44、戴震哲学“道论”发微——兼评村濑浴也《戴震的哲学——唯物主义和道德价值》,《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45、《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探论——兼论儒、道《易》的语言哲学思想之异同,《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46、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伦理学研究》(双月刊)2003年第3期;47、21世纪中国哲学主题:创造性转化(郭齐勇、陈来、吴根友等)《新华文摘》2003第4期48、我们如何建立现代人际信任?《长江日报》2003年6月5日第11版。49、《庖丁解牛,技进乎道》——读《观念的选择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透析》,《文汇读书报》2003年2月21日第9版。50、全面反映佛教大发展《光明日报》7月15 日星期二,理论周刊,第二作者,与萧先生合作。51、儒家“君子人格” 及其现代意义《价值论与伦理学》第2期,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52、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之分析《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53、李大钊的社会理想述评,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会论文集第3集《中西会通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换》,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54、《思想的出口国与进口国》,《长江日报》2003年6月19日,第11版。55、中国是一个低信任度国家吗?《长江日报》2003年7月10日,第11版。56、简论早期梁启超的自由观 《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57、试论西译“自由”观念对中国传统思想中“自由”观念的价值改写 刘可风主编:《哲学伦理学评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6月版。58、《二十世纪明清学术、思想的三种范式》(《哲学门》2004年第二册,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59、《明清之际三种人性论与中国伦理学的近代转向》(《学术月刊》,2004年第5期)60、《20世纪戴震哲学思想研究述评》(《人文论丛》2002年卷)。61、儒家“王道天下观”与当代国际和平的可能向度——兼论康德等人有关“世界和平”的思想(郭齐勇 吴根友编:《萧萐父教授八十寿辰纪念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2、创造的诠释学:一条通向未来中国哲学的可能之路——傅伟勋的哲学思想探析(吴根友 欧崇敬 王立新主编:《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63、《哲学理诗心船山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5期。64、《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理论的开放性》,《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65、仁者爱仁,施由亲始——关于儒家亲情伦理的现代转化,(加拿大)《文化中国》2004年第4期。66、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的中国化——对当前中国社会制度建设与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冲冲突突问题的思考 《东方财经周刊》2005年第1期67、如何在普遍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对刘、郭、穆有关儒家伦理争论的哲学史方法论之反思 《儒学争鸣集》郭齐勇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68、论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69、21世纪宋元明清哲学综合研究突破的可能性之探寻,《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70、关于宋元明清哲学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诸问题的思考,《江汉论坛》2005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双月刊)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71、读庄献疑——莫若以明新解,《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72、徐复观与儒家政治哲学 《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73、“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74、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语词、概念与观念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双月刊)75、“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周易研究》,2006年第2期;76、如何说不可之道——老子哲学中“道”概念的语义分析 《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77、如何看待中国现代哲学问题意识的内在根芽?——从晚明以降儒家“经世哲学”的三种新动向谈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78、On the Idea of Freedom and Its Rejection in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Asian philosophy 3, 200680、直面问题寻方法,重铸“经世”新精神 《求是》,2006年第6期。81、网络时代与经典的价值 《武汉大学学术讲坛》第2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82、进步观念——理解中国现代性的一把钥匙——读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1、 4月6日至11日,出席在杭州、上海召开的中国哲学史年会,提交论文为:中国民主政治理想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分组会议上发言。2、5月12—13日,出席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当代新道家会议,提交论文:“上博简《恒先》篇哲学思想探析”,并在大会上发言。3、6月12日,出席了由湖北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国际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从‘无之以为用’到‘无用之用乃为大用’——试论老、庄哲学的价值发现及其当代启示意义”。4、 6月14—17日,出席四川大学宗教所主办的第十届中美哲学——宗教对话小型会议(同行者有郝长墀博士),提交英文论文:Education of Moral Sentiment in Modern Society and the Modern Appropriation of Confucian Family-Ethics.该论文受到美方学者Huntington College William Hasker教授, 和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Franklin and Marshall College的 Michael Murray教授的肯定。作为评论人,还对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Lee H. Yearley教授的论文Pride’s Place in Picturing Person 作了学术评论。5、8月8日—12日,在北京出席第一届中国哲学大学会,提交论文:《言心道——戴震语言哲学的形上学追求及其开放性》在分组会议上发言。6、8月20—23日,在武汉组织并主持了“我们的时代问题与此我们时代的知识”小型学术讲座会,提交了《中国政治的民主化与民主政治的中国化》论文初稿。7、9月10—11日,出席了南京大学哲学系与台湾南华大学生死学所共同举办的“中西社会哲学对话”的学术研讨会,提交了论文:“我们为什么拒斥自由的观念?——从中国思想传统中的自由概念与自由观念谈起”,8、10月8日—12日,出席北京纪念孔子诞辰2255周年国际儒学研讨会,提交论文为:清代前期民主政治理想与儒家政治哲学的近化转化。9、10月20—23日,出席安徽大学“当代中国哲学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为: 论胡适“近世哲学”概念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意义;并主持一次分场会议。10、12月20—23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的当代儒者——钱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为:徐复观与儒家政治哲学。11、12月25—27日出席深圳大学“西方学术背景与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提交论文为: 试论严复、梁启超对中国传统自由观的价值改写。 1、7月12—19日,澳大利亚悉尼,第十四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提交论文:徐复观的政治哲学2、9月9—12日,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提交论文:第七届当代新儒家国际学术研讨会,人类文明的一体与两面——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与杜维明“文明对话论”的政治哲学检视3、11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道德的真诚如何推动真理的发现——从冯契先生论“真与人生理想”说开去4、12月9—12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儒学论坛2005——儒学与亚洲人文价值,提交论文:“保合太和,乃利贞”新解——《易传》论社会和平与社会功利的关系 2006年2月19日——3月9日,应美国Weslyan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东亚研究中心认任Steve Angele的邀请,出席“新儒家与全球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短期访问。提交论文为:“明清时期儒家政治制度改革理想与当代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3月17—19日,在武汉市和田会所,出席哲学学院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的会议,提交论文:“庄子论真人与真理关系——《大宗师》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命题的现代诠释”。3月25—26,出席“首届中国式医院管理研讨会 ——文化的管理学价值和功能的思考”,作为特邀专家,作“儒家人性论与士君子的责任伦理”专场报告。4月1—3日,出席“黄宗羲民本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工商皆本”与晚明儒家经济哲学的新突破——黄宗羲经济思想现代意义的再诠释。6月26—28日,出席武汉大学传统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楚简会议,提交论文:“传贤不传子”的政治权力转移程序——上博简《容成氏》篇政治哲学及其学派归属问题初探9月17日—18,出席武汉大学哲学院主办的“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从“明清之际”价值观念的变化看现代性的内在张力11月9—12日,出席南京大学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社会转型与思想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晚明以降解放女性的思想11月24—26日,出席北京中华孔子学会主办的“儒家传统的修身理念与人格塑造”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明清时期新人格理想12月12—14日,出席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建构的当代反思与未来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 提交论文:道义论—兼论荀子的“圣王观”及其对王权合法性的论述12月15—16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哲学研究方法论”内部讨论会,提交论文:唐诗中“自由”一词的语义分析
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开本:大16开CN:43-1164/C邮发代号:42-34期刊级别:北大核心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湘潭大学主编:章育良地址:湖南省湘潭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411105
刊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 湘潭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5981CN: 43-1164/C邮发代号: 42-3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时间:197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不太好投。对于质量把控非常严格,通过率比较低,一般硕博的论文并不会看。湘潭大学学报是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湘潭大学主办的一则图书。主编是章育良。本书主要介绍了湘潭大学的科研成果和状况。《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78年,是湘潭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研究者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湘潭大学10个理工科院、系、所的16名教授、博士导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决策心理学解读——以前景理论为研究进路青海社会科学 2011年第2期 心证如何形成——以问题解决心理学为研究进路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1期 论我国社区矫正程序之构建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0年第10期 民刑交叉案件中管辖权异议制度探析政治与法律 2010年06期 律师拒证权的法经济学分析——以证据资源的稀缺性为视角湘潭大学学报 2010年03期 “陪而不审”现象的系统论解读东疆学刊 2010年03期 我国民刑交叉案件司法调处模式的选择与重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论侦查不作为的构成与防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9年02期 论诉讼上自认的性质求索 2007年09期 司法的“官僚化”与“后官僚化”——现代化语境下的刑事审判权管理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05期 刑事程序民主论社会科学战线 2007年03期 古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下的权力配置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06期 刑事诉讼权力(利)配置的原则求索 2006年05期 论刑事诉讼权力配置的均衡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04期 刑事诉讼分权制衡机制之价值论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4期 反腐败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刑事司法协助体系政法论坛 2005年02期 论诚信机制在刑事诉讼制度中的确立法学家 2005年02期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写在《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年01期 论刑事诉讼中的合意问题——以公诉案件为视野的分析法学家 2003年03期 试论诉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02期 诉讼观念的变迁与当代司法改革法学评论 2002年01期 略论数据电文的证明力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1期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理论问题研究河北法学 2001年01期 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辨析——兼与李莉同志商榷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05期 废除法院取证制度与完善当事人举证责任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04期 诉讼文化的现代变迁与我国民事审判制度变革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01期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成本论当代法学 1999年01期 美国陪审制度的两次重大变迁及成因探析法律适用 1998年12期
龙新民, 2007, 论我国政府支出规模及其控制, 《改革与战略》第23,10期. 龙新民, 2007, 公共产品概念研究述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2期.龙新民, 2007, 论公共产品概念的现实意义, 《当代财经》第1期.龙新民, 2006, 西方公共产品私人提供实验研究最新进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5期.龙新民, 2006, 纵向财政不平衡理论评述, 《经济学动态》第5期.龙新民, 2006, 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税收负担影响的比较分析, 《税务与经济》第3期.龙新民, 2005, 论高校图书馆部分有偿服务的经济学基础及其意义, 《图书馆建设》第6期.龙新民, 2005, 论高校图书馆读者剩余的获得及提高, 《图书情报工作》第49,10期.龙新民, 2005, 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分析, 《税务研究》第8期.龙新民, 2005, 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代理问题的新探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3期.龙新民, 2005, 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分析, 《涉外税务》第6期.龙新民, 2005, 解决国有企业领导人代理问题的新探讨, 《湘潭大学学报》第29,3期.龙新民, 2004, 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分析, 《南华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第期.龙新民, 2004, 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应用, 《中国经济评论 2004年第6期》第期.龙新民, 2004, 西部大开发,基层政府职能须加强, 《开发研究2004年第3期》第期.龙新民, 2004, 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正负效应, 《娄底师专学报》第3期.龙新民, 2004,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经济与管理 2004年第4期》第期.龙新民, 2004, 论效率市场假说条件之深化, 《美中经济评论 2004年第2期》第期.龙新民, 2002, 关于制度因素与农村城市化问题, 《南华大学学报,第3期》第期.龙新民, 2001, 启动农村市场的难点与对策, 《经济论坛,第4期》第期.
刊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 湘潭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1-5981CN: 43-1164/C邮发代号: 42-3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时间:1977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6)
刊名:湘潭大学学报出版地:湖南省湘潭市开本:大16开CN:43-1164/C邮发代号:42-34期刊级别:北大核心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湘潭大学主编:章育良地址:湖南省湘潭大学期刊社邮政编码:4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