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知网下载论文的钱给谁了

发布时间:

知网下载论文的钱给谁了

不同文库网络平台盈利的方式不一样,但必须得有赢利点才行,不然就倒闭了。中国知网赢利点比较简单,就是文库收费,平台留下一部分作为平台的运维费用,一部分留给资料的作者(上传者),毕竟有版权的资料都是要有收益的。

因为中国知网是由上市公司运营的,并非是政府财政支持项目,因此需要收费来支撑其运营。

知网扮演的是文献资料的网上搬运工角色,要做到文献最全,就得同各个学术期刊、高校展开谈判,以支付版权费的形式,获得文献发布的权利,这个过程会产生不小的交易成本。

认为知网该免费的逻辑,其实还是将免费午餐当做理所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知网于1999年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其母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虽然它得到了教育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支持,但并非政府项目财政工程,要求一家企业为全社会提供免费午餐,未必说得过去。

扩展资料

在享受知网丰富的资料库时,基于下载论文的付费,一部分便是支付知网作为中间商在平台搭建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另一部分,则是付给了学术期刊或者作者。高校大学生可以免费使用,正是因为学校统一付过费了。

随着版权意识的完善,很多期刊都会在接受来稿时明确说明,文章将上传知网,随之产生的版权增利,会和稿酬一起发放给作者。

当然,这种规范的处理方式毕竟是局部,相对来说创作者处于弱势者地位,知网背后的授权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均问题大面积存在——2008年,78名硕、博士联合状告知网侵犯学位论文著作权,一共有21起获得法院支持。

但即便如此,对知网的批评,也不该滑向免费午餐和盗版有理。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付费就该是一种常态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知网垄断有错,但免费午餐没道理

我觉得这种盈利模式整体是比较好的,也有着比较稳定的运营基础。但是仍有一些改进之处,还有一些上升的空间。

应该是付给你所挂的那个中国知网了、、、

知网下载论文钱没了

您可以登录“我的CNKI”: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查询下载详情,与消费明细。

因为期刊的单位授权费用低,知网买下了授权。而论文单位不常用,所以大部分都没买论文的授权,因此也就不能下载了。但是如果付费也是可以下载的。

大学生下载知网上的论文是需要收费的,只是很多学校提前为学生买通了知网的权限,才可以在知网上下载所需的论文或者文献资料。

中国知网是一个知识发现的网络平台,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

因为很多学校与知网签订了年度协议,所以签订协议的学校内的学生通过知网下载相关文献是免费的,但是这个免费并不代表不收钱,只是这个钱学校替你出了而已。知网对于被《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MFD)录用的论文作者是有稿酬的,但是稿酬没有特别高。

下载论文

学位年度在2008年以前的稿酬支付标准为: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8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2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3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学位年度在2008年之后的稿酬支付标准为: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论文

知网下载收费标准:文献期刊全文:常规数字出版元/页 、独家数字出版1元/页;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15元/本 、博士学位论文25元/本;会议论文:常规数字出版元/页 、独家数字出版1元/页。

知识本身的传播不应受到阻碍,垄断学术信息的做法,固然能满足企业的盈利目的,却无助于学术事业的发展。要想推动学术信息的自由传播与互动,应当打破知识垄断与信息壁垒,或者说,起码应该想办法降低学术信息的传播成本。

原来我不是一个人!充了100块,就下了几篇文章,没了!!余额为0!就算我的文章再贵,也不可能刚好是0吧,那得死劲算页数才能卡得刚刚好!原来知网坑了这么多人,垃圾知网!!

知网下载论文赚钱

被商家或者股东拿走了,平台的收益价值比较高,所以股东可以获得的分红收成也比较高,员工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补贴。

知网主要是通过知识付费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比如下载他的期刊,论文等都是要付费下载的。

知网主要是通过论文查重、知识付费来获取利益的。

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是目前中国学术论文和重要文献的重要知识平台集成商,这里的集成是指包括收录、下载及相关的引用等的综合服务。各大平台都形成了一定的生态闭环,而尤以知网做得最全且最大,且服务也最为全面。从知网上能下载到的论文,是知网从作者所发表的期刊出版社处获取,知网与出版商形成双方协议,知网会向出版商付费,一般的期刊出版商为了维持在知平台上收录(类似于我们常说的SCI/EI收录,但SCI/EI不提供论文下载服务),在协议的费用上期刊出版商通常会处于弱势,这是我们国内的现状。

目前,在国际上研究人员(论文作者)发表文章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作者不付费模式:当作者投稿到期刊的论文经过同行评审接受后,期刊会与作者签署版权协议,论文会在期刊的平台上发表,此后论文的版权就与作者基本没关系了,论文就成为出版商的资产。

国内外的论文出版商大多都是这个套路。而读者想要下载该论文,就需要向期刊出版商付费购买,期刊出版商或集成平台只提供平台就获取了论文的全部收益(国外的单个出版商(Elsevier, Wiley, RSC, ACS,Springer Nature, AAAS, Cell press等)包括了很多种期刊,它自己就形成了一个平台,而国内的期刊出版商旗下期刊较少,平台的功能就被知网、万方和维普集成起来承担了),而论文的作者一分钱都得不到,事实上这就是期刊和出版社在薅全世界论文作者的羊毛,全世界的论文作者为了让文章发表都成为期刊出版社的免费奴隶。

即使作者想要下载自己的正式出版论文,也是需要向期刊出版社交费才能下载的。目前全世界出版商的大都采用这种模式。总结起来就是:作者在我的平台上发表论文后,版权跟作者没关系了,作者不掏钱,读者掏钱(作者也是读者之一)。

第二种就是开源获取(open access)模式:作者投稿到期刊的论文经过同行评审接受后,作者要向期刊出版费交论文出版费,随后文章才能正式出版,所发表的论文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这种文章的出版成本就由论文的作者完全承担,目前国内外的出版商收费通常从几千到几万人民币不等,越来越多的新期刊喜欢上这种模式。总结起来就是:作者在我的平台上发表论文,作者掏钱,读者不掏钱。

知网的论文下载要钱吗

知网下载论文收费。

知网即中国知网,或常被称为“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没有其它数据库能出其右。

知网汇聚了数量庞大的学术期刊、专利、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资源,是目前中国文献数据最全面的网上数字资源库,拥有超过2亿篇的文献总量,对任何论文写作者来说,是无法回避的信息检索和查重工具,被称为“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

扩展资料

知网“垄断学术资源”“定价过高”成为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因为雄厚的实力,让知网有着强势的议价权。早在2016年,北京大学图书馆曾发出通知,说“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与知网的续订谈判还在进行中,服务有可能中断。连北京大学都遇到“价格危机”,可想其它高校的情况。

中国知网是为响应世界银行提出的“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概念而设立,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组成部分,其根本的目的在于为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提供数据资源和工具,具有很强的普惠性和公益性。但如今看来,基础设施却似乎过度强调了其盈利一面。

财报显示,2017年知网的毛利率为,2018年上半年为。而一般企业的毛利率能超过30%就已经很了不起。一边是对稿费、版权费用并不敏感的论文作者、编辑部,一边是为了完成论文而嗷嗷待哺的学生、学校,由此形成的剪刀差,让知网获得了不少利润。

知网付费下载的收费标准 有两种:按页收费/按篇收费 按页收费一般在1元/页左右 按篇收费在元/篇不等 而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2018年上半年知网营收就超过5亿毛利率近年、17年毛利率均超过60%,2013-2015年三年的,平均毛利率更是高达67%.

知网赚钱方法:主要分为两块:一块面向C端,论文、期刊下载,查重这些功能是收费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充值,C端主要受众是刚需个体,比如搞学术研究的个人,以及本硕博毕业生等

知网论文下载的费用归谁

不先付给作者 是先付给小说所在网站的站主 再由站主根据与作者达成的协议 然后再把钱的90%或80%付给作者 希望你能满意

其实就是由于知网太贪了,这种收费行为也是引发了很多人的抵制,我觉得你可以选择去上诉的。

应该是付给你所挂的那个中国知网了、、、

这是知网的规定,自己的文章也是需要收费的。这种行为也让很多网友不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