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教育主题论文

发布时间:

劳动教育主题教育论文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内容论文如下:

懒惰——它是一种对待劳动态度的特殊作风。它以难以卷入工作而易于离开工作为特点。——杰普莉茨卡娅

伟大的成绩与辛勤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大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劳动无疑是对大学生自己的身心发展是极其有利的。这种好处不止作用于身体,也作用于精神。对个人、高校、社会、国家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像我们大一的大学生,有很多都是没怎么走向社会,导致我们对我们对身边人的态度以及如何融入社会的能力都有所欠缺。但如果你参加了社会服务劳动,那么这个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善。人们总说劳动最光荣,没错,积极参与劳动能够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辛苦,让我们不再轻视劳动行为。

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劳动可以增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加集体劳动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让我们更加理解合作精神的可贵。而且,在我们参与社会服务劳动的时候,我们能够最大程度的贴近社会生活,增加我们对社会的认知。

通过社会的劳动,我们会慢慢的适应社会,与此同时,我们能够默默的对社会做出贡献,为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仅如此,劳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魄,增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更健康,思维更清晰。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劳动都能促进我们的发展。

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的教养与能力间接地反映这个学校的水平,同时学校的实力能够直接的吸引优秀人才。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劳动在使学生受益的同时也间接地宣传着学校,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所作所为能够直接看出学校的大概。

其实大学生参与的社会服务劳动不仅仅只能在社会中进行,也可以在学校中进行,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社会中每个地区都有其相应的管理者,他们都希望自己的这片地区能够欣欣向荣,学校也是如此,学校的老师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为学校做出贡献,老师通过辛勤的劳动引导学生们,使得学生们在做社会服务劳动的同时也不忘记自己的学校。

人类社会是通过劳动产生的。生产劳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人们从事其他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而服务劳动增强了人们在社会中生存的舒适度,同时也使得社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当我们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时候,社会会因为我们的劳动而受益。

如今的我们早就已经脱离了担心食物问题的阶段,早已因劳动满足了自身生存的需要。现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了,而我们大学生如今参加的社会服务劳动恰恰就满足了人们对高层次生活的需要。劳动不仅仅是我们在社会中立足的手段,更是我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劳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人员的劳动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服务社会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劳动的。从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通过劳动打出了一片天地,他们通过捕猎,经营农业,度过了人类发展史上最艰难的阶段。

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就是因为他的法律激励了人们努力的劳动,最终经过不断的积累是的秦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最终统一诸侯国。在现代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激励着人们劳动,使得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最终,我们通过努力的劳动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

如今,看似我们的劳动与国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通过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国家也在不断进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的劳动种类越来越多,我们所进行劳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现代社会中,“劳动”一词也是频繁出现,网络上有很多夸赞劳动的评论,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对劳动的态度是极其赞扬的,也表示着劳动并不是单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

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都说“劳动最光荣”,在生活当中人们离不开劳动,只有通过劳动人们才能获取自己想得到的的东西,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这一种说法,以下是大学生劳动教育论文1000字方法。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 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劳动教育论文怎么写如下: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

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

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

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

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教育主题论文

教,以纠其瑕疵而导其正行;育,以悉之培植而使其康健;若教之不正何以求学子之正?若育之不康和以求学子之健?区间身份之不同,则以录取标度而不等者,何以言公平?十载寒窗终临科考,未晓成绩高低便将择校定业者,其与BC何异?若,观己之分而后定夺去处可好?此可保国不屈才,而己不枉辛也。

《育之国魂之解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自古以来,教育这一民族事业,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视为确定国家未来命运、促进民族精神团结,以及巩固现行统治的重要条件。

同时,在历史的演变过程当中,也不乏有众多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有着及其深刻的研究与肯定。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应首推孔子。孔子是历史上最具盛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生曾有三千门生七十二贤人之众。无论是在当时的年代还是到后来的今天,孔子对教育事业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孔子的学生,曾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当时的社会中身居各国的GG之位,可以堪称皆为栋梁之才。更有一大部分出类拔萃之人物,成为后人道德、学识之楷模。而孔子的宏伟之思想、不朽之至理名言,则被视为君子之教材代代流传,时至今日仍被世人所推崇。

从而可见,孔子的君子仁善之教育,不但为其当时的社会造福,更给子孙后代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可小觑的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除孔子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郑玄、陶行知、张伯苓、严范孙、蔡元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卡连柯等等等等。从古到今,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数不胜数。

但是,不管历史上教育家的数量有多少,他们都将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德性。

屈指算来,几乎所有可以称之为教育家的人,他们的品行素质与人格修养都是非常高尚的。

因为,在近代以前,人类的教育形式大都是以高尚的品德修养为基准,以富有哲理的逻辑思想为主导,以客观的科学实践为验证的理念传输。所以,很多有学之士都是集思想、哲学、文学、常识、天文、地理等学科门类为一身。

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多数以塑造人格素养及思想理念为主要目的。而所谓的工具式的细微知识环节,则是由每一个人根据其不同的理解方式,通过在实践的积累过程中自行领悟和掌握。

这样既能使其之所学所悟记得扎实,又能用到实处。更重要的是,在他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方向性框架去实践参悟的同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举一反三的把相关知识向纵深层面去挖掘。

从而,不但达到了老师的相关要求,还更好的完善和补充了原有的知识内涵。

这种既宽松而又科学的教育方式,就是所谓的因人施教。

无论是对教育领域的客观发展而言,还是对社会健康的科学发展而言,发现人才、利用人才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挖掘人才的潜能。

客观的说,教育不是简单地知识灌输,而是科学的循循善诱。

在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中,人类的智商与思想是各不相同的,彼此之间的擅长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科学而正确的教育本身,就是应该挖掘其之潜能的因材施教。使其充分发挥他自身所天生具备的长处,而不是刻意的统一模式,把学生当成硬盘强行的灌输。

这样硬性的强制性灌输,不但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进行抵触,同时还抹杀了他原本生成的兴趣和爱好。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原本在某一方面可能有所造诣的学生,就会为了应付考试变成机械而被动的记忆工具。

在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从任人唯贤的推荐式招纳,到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但是,在古代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所涉及的考题基本上都是以思想理论上的论述为主。应试的考生不是比记忆的好坏,也不是比记住的知识有多少。而是要比谁的思想更深邃,谁的观点更超前。其次,才是比文采。

在那种状态下,才真可谓是包罗万象一人一世界。因为,他们所展现的都是各自与众不同的原创的思想观念,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套路性记忆。

然而,在近代以后的现代社会中,或许是因为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或许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或许是因为现实社会的主观需要,教育的意义与形式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从原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的理念式教育体系,转变成以现实技能为主的工具式教育模式。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看重名利,反倒把道德修养看成了裹脚布和绊脚石,被丢弃一旁。

致使原本被誉为塑造灵魂的XY塔,变成了制造专业工具的制造厂,或者说变成了专门出售专业技能知识的专卖店。

原本被誉为灵魂工程师的教育者们,不再以为人师表的人之楷模而感到光荣,却把原本应该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分流下来,留到放学以后,回到自家补习班里再卖给学生。

如此一来,虽然社会经济指数逐渐上扬。但是,国民道德素质却急剧下跌,社会公德开始滞销,人性良知被降价处理,社会良性机制也处于疲软状态。

当所有的人都被金钱的浪潮冲昏了头脑后,人性中所有贪婪自私的邪恶欲望,都如同冰雪消融后,下面曾被冰雪掩埋的垃圾一样肮脏尽显。

当全社会的主流思想本质败腐后,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灵魂本质败腐后,这个社会的后续生命也将不再健康。即使他们也曾是一些鲜活而纯洁的灵魂,但是,在这些堪称榜样的肮脏龌龊的灵魂所熏陶下,也将会随波逐流成传承接力的历史垃圾,等待着下一波历史力量的清除。

这些可怜的孩子们,从一出生便被强行的剥夺了自主思考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他们不但要在呀呀学语的时候就被要求背诵唐诗宋词;还要在题海书山的间隙中,被要求掌握五音六律或素描水彩;他们最爱的足球被换成了钢琴;他们用来孵蛋的时间被用来练习舞蹈……

以至到后来,除了疲惫和厌倦,根本弄不清自己的爱好是什么。甚至已经习惯了被人安排,而失去了自我思考和选择的能力。

当他们千难万险的走完高中以前的学习生涯,高考过后,连自己具体的成绩都不曾清楚了解的时候,就要盲目的选择他们大学所要学习的专业和所要去的学校。

这些鲜活的生命自从呱呱坠地时起,就注定失去了他们自主命运的权利。另外,他们为之奋斗了十几个寒暑的日日夜夜,最终的命运还是如同BC一样没有一个定数。

试想,辛辛苦苦的学习、考试,最终要靠估分来决定命运的去向,是不是有些滑稽和悲催呢?

历年来,发生了很多因为估分错误而造成遗憾的案例。如果自己把分数估计过高而选择了好一点的学校,等成绩公布以后,不但不能进入自己所选择的学校,同时也无法再选择更合适的学校。如果自己把分数估计过低,那么,等成绩公布以后,自己的选择很有可能会与分数相当条件较好的学校失之交臂。这不单单是学生们自己的损失,同时也是国家因人才错位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那么,既为应试教育,是不是就应该以考试的最终分数而决定其等命运呢?如果每个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再根据自己的考试成绩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相结合,选择自身成绩达标而又相对适合自己要求的学校和专业,他们的大学生涯会不会快乐更多一些呢?他们所选择学习的专业会不会成功率更高一些呢?

如果说中小学时期为了应试教育的体制需要,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童年快乐与少年梦想,那么,能不能在他们即将跨入大学校园的时候,给他们一个尊重,让他们看着自己的成绩,在对自我充分了解的状态下来选择他们未来的出路呢?

这样,对这些菁菁学子们是一个人性的尊重,更是机会的加成;同时,对国家来说,也避免了人才错位所造成的盲目性损失……

另外,因为某种社会特质状态的存在,持有某些特定地区居民身份,以及持有某些特殊种族或特殊关系身份的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就可以额外获得加分或降低录取分数线的门槛而得到照顾。

那么,相对而言,那些同样苦读十载,却是普通地区、普通家庭出身的学生们而言,是不是很不公平呢?为什么同为菁菁学子,同样的分数却不能够就读同一所学校呢?

因此说,科学的教育机制,就是一项国家的灵魂工程。它不单单是硬性的技术知识与数据的灌输,它更是人性道德素质和综合内涵的全面培养。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制造出来多少个记忆硬盘,而是要培育出更多对国家对民族健康发展可用的全素质人才。

然而,高考的目的也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验证其等的学习结果而设立的大学门槛;它还是为了体现社会状态公平的一架天平;它更是为了帮助这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们,能够更准确的找到自己合理的社会位置。使其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充分的锻造。

最终,将充分的挖掘其等各自的潜能,尽其所能的发挥其之长处,从而为国家、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做出最大限度的贡献。

很多同学都需要积累作文素材,我整理了一些学校教育相关的作文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家的身份值得人们敬重,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传承下去,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教育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教育这条漫长的路,一不小心我们就会犯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会击垮我们前面走的所有路,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扎实的基础,才能走的更远。就好比登山,登山者需要小心谨慎地走完每一个小路,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一步一个脚印对于登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好登山者登山前做的每一件事,比如锻炼出一身适合登山的体质,准备好登山所需的每一个物品,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登上顶峰,登上胜利得彼岸。所以,教育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教育需要一个好老师来引导我们。雅思贝尔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们受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老师去教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好的老师能把我们引领到好的环境去学习,他所传授的知识也能带给我们启发。传闻孔子有3000多名弟子,他们受到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启发。成为社会上的精英。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将他的弟子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弟子的成就自然也不会太差。

教育需要我们心灵平静的去学习。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感,你会感受到知识的美好。心平气和的去学习,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你学的东西比平常要多。如果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心浮气躁,想通过捷径得到学习的方法,那是不可能的。心不平静下来,你永远都学不进去,也不可能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当你专心致志,想要真正学好一样东西时,你会发现,学习这个东西会很简单。而你心浮气躁去学习,还想获得成功,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与其烦躁的学习,不如把心静下来,再去学。你会学的很好。学习就是这样,所以教育需要我们心灵平静的去学习,而非心浮气躁。

在现代社会,人们总想着快点做完一件事,而且做另一件事。忽略事物间的过程,教育这件事很难,也很简单,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教育是人一生中必不可缺的。好的教育能使人一生幸福,并活得有所成就。如果说成就是鱼,那么教育就是水;如果成就是鸟,那么教育就是天空;如果成就是奔马,那么教育是广阔的大地。所以说好的成就源于教育。因此人人都想寻找那最好的教育,我想说:不用找了,其实它就一直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最好的教育就是磨难!

每当我听着第九交响曲那激昂富有节奏的旋律,我就会想起那个在磨难中尽情挥洒自己才华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年少的贝多芬当时已成名,此时他应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可接连的灾难打破了他看似完美的一切:他的耳朵聋了,与他相恋的女友也走了。面对这双重打击,贝多芬没有退缩,他张开双臂,充分地接受着这次磨难的洗礼。这次磨难,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多变无常与人生的价值,从此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先前所得到的荣誉与鲜花,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事业中去。他要用辛勤的汗水来填满那磨难所教给他的生命的价值。磨难带来的教育,使他成为了最伟大的音乐家。

还记得那饱含硝烟与屈辱的年代吗?1900年的火烧圆明园、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马关》《北京》《南京》那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还能想起那些悲惨的画面吗?一处处房屋被焚烧、一座座设施被轰炸,那些贪婪的强盗门举起手中的刀向苦难的人们砍去。天上飞机一颗颗炮弹扔下,地上坦克将一座座房屋推倒……硝烟散后,街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无家可归的人们。侵略者们认为中国人民从此倒下了,但令他们想不到的是,他们恰恰给了中国人民“教育”——磨难。

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么跌倒后再爬起;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样自强;磨难中,人们学会了怎样反抗;磨难中,人们学会了要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磨难中,人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磨难中,人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以后,侵略都们就再也没有占到过一丝一毫的便宜,而我们的人民经过磨难的洗礼后愈战愈勇,最终将侵略者赶回了自己的老家。虽然这样,人们也没有忘记这个“教育”,而是朝着目标坚定地向前踏步,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级大国,这难道不要归功于磨难吗?

放眼望去,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再次诠释了磨难是的教育:姚明成名前身体的缺陷、海伦成为名作家之前的黑暗、朱元璋称帝前的悲惨不都是的事例吗?所以说,让我们用一颗学子之心来面对磨难——这最好的教育的洗礼吧!

雅思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到: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也就是说,教育并非单纯地传授知识,它更是一代代人行为品格养成、认知观念确立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为长远的投资。

近年来,高学历高知识教师陆续选择初高中就业,有些人认为此举大材小用实为可惜,可事实却不尽然。

老师是学生各种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成长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学校是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正如孩子们脚下柔软肥沃的土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了每个人的学生时代。我们之所以需要优质教师,不是为了让他们更加严谨地照本宣科,也不是用硕士与博士的光环打造出一所金牌学校。我们只是为了让每一双好奇的眼睛博览浩瀚的天空与璀璨的群星,让每一双灵敏的手足感受坚实的土地与渺远的苍穹。在和风细雨的养育中,稚嫩的小手变成了宽厚的手掌,天真的想法演化出睿智的思考,曾经的学生已在不知不觉间继承了那些不起眼的光辉品质,他们已是国之栋梁。

你或许会说,精英人才就业于科研系统,又何尝不是有效的投资?但我以为,我们缺少的不仅仅是一位位科学家,更是一个勤学善思人才辈出的民族。

我们或许可以让一个科研岗位暂时空缺,甚至可以暂时接受一位院士的隐去,他们就像参天古木枝杈上的一根枝条,只要树根不断,终有再生的一天,只要教育这潭活水源源不断,枯树朽木也可涅槃重生。你看到的是高材生委身初高中的遗憾,似乎是优质资源从学术界流失的可悲可叹,我却看到了孩子们汲取知识后的餍足与幸福,还有教育事业中正冉冉升起的万丈之光。国防军事的强悍是我们坚不可摧的外壳,教育的精良却能给你薪尽火传的自信与希望。所谓长远投资,是一个改变孩子们命运轨迹的契机,是推动国家发展最本质的动力。我们无法于短暂的时间内窥见这场改变的结局,但我们愿意抓住这宝贵的机会,试着燃起一簇小小的火苗,给我们的民族一个美丽的畅想。所以高学历就职基础教育何谈“大材小用”。

愿青葱翠竹拔节参天,愿星星之火终致燎原,愿泱泱大国人才济济,愿教育的灵魂恒久不散。

以上就是一些有关教育主题的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 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逻辑起点自然是人类社会的产生。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育相关的 毕业 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教育相关的毕业论文篇

《论信息社会与创新教育》

【摘要】信息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于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教育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创新教育是综合性、全面性教育,创新性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预期性和参与性,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至关重要的就是转变观念与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本质

1.信息时代呼吁创新教育

从上一世纪50年代起,世界开始陆续进入信息时代。美国学者麦切卢普(Machlup)首先提出根据知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来衡量是否进入信息时代。1996年,世界信息技术专家北京会议宣布,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与以往的时代相比,信息时代与 其它 时代主要的区别在于社会经济形态与 文化 传播的方式的巨大差别。农耕时代,国家的财富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工业化时代,国家的财富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资本积累、技术装备乃至武器;信息时代国家的财富主要依靠信息、知识和智慧[1]。信息时代的经济是知识经济,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关键是知识和智慧。而知识和智慧则取决于国民的创新能力,因此,信息社会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就决定于创新能力的竞争。

原中共中央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01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06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向全国发出了在15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号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教育无疑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的重大历史使命。创新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教育承担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奠基的历史使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这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对照信息时代对教育提现出的强烈要求,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我们会发觉现状并不乐观。应该说,当前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形式,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注入式教学为主要手段和以知识的传承为目的的阶段。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按照科学的 方法 进行创新教育,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使命。

2.创新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这正是我们要探索的关键问题。

对什么是创新教育,其实目前并无权威的定义。对此专家学者各有各的见解。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学生学习的类型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训练;(4)言语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2]

从认识论的观点来看,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通常常说的问题解决的能力,或者是主动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学习的最高阶段或者是学习获得能力的最高形式。

可以说创新教育并不是与现有的各种教育如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等相对立的教育形式,它只是对学习的最高结果的刻意强调。我们也可将它理解为一种全面的有特定针对性的素质教育。

有学者提出,创新教育是综合性、全面性教育。在当代社会,人才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今天的人才已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而是能解决某一领域的新问题、创建一个新领域、开拓一片事业新天地的创新型人才。他们能把握时代的脉搏,洞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办法,从组织社会资源、创建工作系统,直至推动问题解决并创造富有价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创新教育是从人的爱心志向直到语气神态的全面性教育,把一个普通的人培养成具有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我国在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3]。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 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以高度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性学习(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预期性和参与性。他们认为人类的自身行为由一种叫做撞击式的 思维方式 决定,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直到碰到问题才去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激发和培养这种撞击式的思维方式所采用的正是维持性教育(或称适应性教育)这样的教育“只是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而不是教育人们去预测未来,去想到现在我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我们怎么样来考虑面向未来解决问题”[4]。要进行创新性教育,必须将撞击式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预期性的思维方式,必须将维持性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引导学生等到问题出现才去解决,而是要去启发学生使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去面对未来。预期性和适应性的区别在于,适应性是对外界压力被动做出反应性的调整,预期性则是主动地观瞻,为出现的趋势和后果做好应付的准备和战略性抉择。所以预期性是人为改善生存状态而尽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一种优良素质。参与性是化创造性思维为创造性社会化功能的实践[5]。预期性和参与性有机结合,是创新性学习的精髓。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性学习是从个人的学习活动来考察的,它是指学生在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上或老师所讲的结论,能提出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在实践或完成作业中,有不同于老师或书本上所讲的推导过程和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有新方法和新的途径。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自己的独立和思考探索得出与前人相同或相似的结论,虽然这种结论对社会来说并没有独创性,但这个结论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获得的,也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新活动。

撇开哲学性的和纯术语学上的分岐不说,各派对于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一点应该是有共识的。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扬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知识就是力量”,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知识只有创造性地运用才是力量,知识只有不断创新才永远是力量。

3.促进创新教育的途径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教学内容的调整步伐。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充分运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老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激发创新意识,倡导创新思维,鼓励创造发明。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彻底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观念,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启发探索式的教学观念上。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创作和发明创造实践,锻炼磨合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增加肯定创新意识、褒奖创新实绩的指标,并使其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开展创新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养成上。

实施创新教育,除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外。至关重要的就是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这里,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时代,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引发了教育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因此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角度出发,探索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做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密切关联和诸多优势,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促进、改革教学,从而推动创新教育的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满足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这样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从而使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6]。

参考文献

[1][2] Paul Saettler.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M] Libraries Unlimited,

[3] 李静.创新教育要结合现实贴近市场[N]《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9日第2版

[4] 叶宝生.求学的方法[A].谈松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教育[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郭金彬.科学创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6] 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

教育相关的毕业论文篇二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要: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需要创新,而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研究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借鉴其中合理成分,可以为我们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丰富 经验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形式灵活多样、教育工作空间广泛、教育方法手段隐蔽、实践性强等特点。国外大学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提法,但有些作法与我们所提的文化素质教育具有某些相似之处,用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些教育方式主要有:

(一)通识教育方式

主要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向大学生进行传播和灌输,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其中,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爱资本主义统一在一起。爱美国,即爱它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相信它是世界上最合理、最优越的国家,进而由爱和信任产生信念和忠诚。日本公民课主要包括现代社会学、伦理、政治和经济,公民课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社会,包括了解社会生产过程和所有制、日本的政治制度和日本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与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 故事 之中。英国的政治教育有以下项目:公民、社会研究、不列颠政体、政治与政府、社会教育、欧洲研究等。

(二)大众传媒方式

大众传媒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工具。政府通过电视、报纸、电影和书籍等媒介宣传官方的政治道德信息,从而影响公民的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一些西方国家开设专门道德教育的电视台或电视频道节目(包括一些宗教电台),主要讨论公众关心的社会 热点 问题。例如,美国有共和党人主持的专门电视节目以及教会资助的专门宗教电视节目,它们都捍卫美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激烈抨击现实生活中与其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相悖的社会现象。日本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设有政治部或政治经济部,专门负责对政治事件的报道,对重要的政治任务还要派专人长期跟踪报道。日本的大众传媒每天都向受众灌输大量的时事政治信息,这对于民众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形成公众舆论,影响政治决策。

(三)宗教教育方式

信奉宗教,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而宗教教育已成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西方很多国家在学校开设宗教课,系统传授宗教教义和宗教信仰,其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德国的宗教教育以陶冶“精神和人格”为目标,除了教以敬神和宗教信念外,还进行尊重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等道德教育。宗教在西方国家为政府服务,历来都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西方某些国家的教会除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外,更多的是把宗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通过遍布全国的宗教团体和广泛的宗教活动,把民众的宗教信仰巧妙地转化为对政府的顺从。比如,宗教曾是美国独立革命的一种助力,美国独立革命的领导者们将争取独立自由的政治任务与宗教旗帜巧妙地结合起来,把争取独立说成是“上帝”的安排,进行革命是“替天行道”,以此来证明“民权神授”合乎天意,他们所从事的民族独立事业是“履行天职”。

(四)社区教育方式

社区机构在发达国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社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本形态已经越来越受到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重视,同时它也成为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主要做法是利用社区活动和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开展主流文化宣传、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活动,协助社区青少年建立主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信心,培养兴趣和 爱好 。美国、法国的志愿者活动大多数是由社区、学校以及教会共同承担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参加社区志愿者的经历。通过给无家可归者发放食物衣物、陪伴受过虐待的 儿童 、教非洲移民说本国语言等活动,使参与者真正感觉到自己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澳大利亚社区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引导青少年献身澳大利亚并为澳大利亚国家未来利益分担责任。荷兰社区教育的核心原则是要学生去学习如何塑造他们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学习怎样通过群众性组织和参加群众性活动来激发和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生活环境。在社区治安教育方面,新加坡、英国和日本等以邻里互动为基础,开展青少年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发动青少年广泛参与其中,降低社区发案率,增强社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英国社区教育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鼓励社区成员参加社区活动并对社区发生的事情随意发表意见,以此来增强政府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加强不同族群、宗教的互相理解等。

(五)实践教育方式

发达国家非常注重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将课堂讲授转向社会生活实际,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校外生活中,围绕社会需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他们推行真实教育,学校不但经常带学生参观社会发展成就展览,也带领学生参观监狱和禁毒展览等。日本一些学校推行一种“上山下乡”课外活动,让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和边远山寨接受劳动教育、民风民情与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美国常常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市长办公室、市政厅,旁听审判大会、政论咨询会,模拟总统选举等,通过实践活动把美国实行的联邦制、“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法律法规等传授给大学生。英国学校推崇“开放和均衡的讨论”,成立“学校议会”,推进校政民主化,使学生以此了解英国民主选举的程序并掌握相关技能。法国学校则常常把学校、班级模拟成社会,通过组织模拟“市长竞选”、“议会 辩论 ”等活动,普及宣传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主张和价值观念等。

二、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启示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了一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有价值的方法。同时,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些理念和做法也值得我们关注、借鉴,这对创新和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形式、办法、手段和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样化。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育形式,不断拓展教育空间、方法,注重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喜闻乐见。在做好理论教育的同时,把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有机结合起来,“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文化活动、大众传媒、环境建设、管理和服务之中,并鼓励大学生参与、互动,使大学生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显性与隐性教育形式相结合,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文化环境熏陶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社会化。建立健全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组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由全社会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建立畅通的家校沟通 渠道 和反馈机制,发挥家庭在担负教育子女健康成长方面的责任,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主动地宣传和倡导主流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增加政府投入,调动积极因素,形成一个包括家庭、学校、教学单位、民间组织、社区和大众传媒在内的互相协调、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发挥其强大的合力作用,扩大政治教育覆盖面,力争不留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区域,注重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大小氛围中感受、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服务化。发达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面注重由单纯的“教育”向“教育”和“服务”并重方向转变。美国、日本等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对社会的持续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全方位的社区服务活动,包括温馨家庭、心理咨询、犯罪预防、提高教育程度等,这在客观上化解或缓解了一系列社会矛盾;三是增进了政府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服务现实生活。在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人生指南的同时,更加注重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活动相结合,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与服务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 面相 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职能,并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如志愿者服务团体、社会中介组织和社团等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研究和探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取其精华,融会贯通,从而推动和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其在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且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

[2]丛琳.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

[3]李国定.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2008.

[4]吴琼.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求实,2000(05).

[5]杨芷英,李桂莲.西方宗教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伦理学研究,.

[6]张法运.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式灌输教育[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7]贺彦凤.现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价值[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8]朱艳敏.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J].民族论坛,2013(08).

保教教育论文主题

1、扎实做好卫生工作,严格执行幼儿园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制度,每天坚持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杜绝传染病的发生,认真做好班级卫生工作。2、各班老师们达成共识,加强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每学期已初都要对孩子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因孩子们的劳动意识、自我服务能力还较弱,有的存在依赖性。(1)每天耐心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独立进餐,不把饭菜洒在桌上和地上,在保证孩子们吃得好,吃得饱的同时,注重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2)与家长一起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洗脸。饭前、便后将小手洗干净,不吃脏烂东西。(3)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抠鼻孔,不挖耳朵。有鼻涕自己及时擦,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3、保证户外活动时间,注重活动的质量,增强幼儿的体质。4、保教有机结合,纠正幼儿不良行为,如:吮吸手指等。5、坚持早、午、及全日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有病儿立即送医院治疗,同时报告保健老师并通知家长,使其了解幼儿的病情。6、做好病、弱儿的护理。7、不折不扣地做好安全工作。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好些的。需要写多少字

教育教学论文主题课程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指导思品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就现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就其中的方法来说,则尚存在欠缺。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探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确是当务之急。现在笔者就小学思品课教学中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作些探索。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礼”教育中,有位老师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陶冶法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小学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一位教师在上课时,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内容是某同学因一点小事而生气,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在课堂教学之余,老师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三、感染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她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整堂课中教师仅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有些内容和录像场面使教师们激动不已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改进教学设计的研修报告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为培养一批敢于实践、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初中学科“教科研训”团队,在清水县教育局的部署下,经过多次研讨、协商,确定培训方案,特举办了初中骨干教师研修班。本次研修班学员由我县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八门学科的86位骨干教师、县教师进修学校的4位老师、教研室的4位教研员及我县的各学科带头人共36人组成,清水县教究室李祥瑞老师、邓双桂主任亲自设计研修方案,并为本次研修班的每个学科配备了本地老师组成的指导组。历时三个月的研修活动今天结束,在此对本次研修学习作简要回顾。一、理念与追求本次研修活动的主旨是通过学习、研修与实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研修的理念是让教师成为有研究能力的教学实践工作者,让教学和研修融为一体,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采用的方法是“走进课堂做研究”,教师以研究者的姿态参加研修活动,在主动参与研修过程中学会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提升学科教学专业水平和研究指导能力。在整个研修过程中,导师与学员相互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合作研修中共同成长。在整个研修过程中,导师和学员践行着共同的追求。1.提高了课堂教学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观察诊断与现场指导、扎根课改现实问题的课例研究等活动,提高了骨干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后反思、持续改进的能力。2.增强了课堂教学研究能力:通过专题报告、系统自学、文献研究、行动学习,提高学科素养、学习和掌握了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方法,在“听中学、做中学”。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力求把“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开发和梳理了四个学科有价值的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报告和研修指导报告,增强了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二、内容与方式本次研修班的特点是:模块化的学习内容和主题式的实践研修,将理论学习、主题研修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改进、研究能力提高紧密结合。在4个专题模块(校本研修专题、学科教学研究专题、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研究技能)的统领下,分二个阶段实施研修活动。第一阶段:学科课例学习与分析。在上海开展为期2周左右的集中学习,邀请全国和上海市的教学专家、学科专家、科研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名师名校长作专题报告。要求学员在此期间认真学习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导师合作梳理出课例分析的框架,深入闵行区基地学校,与学校教研组合作开设研究课。每个学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分析精彩课例,各学科组形成分学科课例分析报告。第二阶段: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研修。从2010年10月起,8个学科组分别开展了课例研究。各学科导师组与本学科全体学员以选定3至4个班级研究主题,通过“三阶段两反思”的方式进行课例研究,共同合作完成对一堂研究课进行集体的教学设计、全面的问题诊断和持续的实践改进,让合作小组共同亲历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并形成了典型的课例。与此同时,其它学校的学员选择符合本校本学科实际情况的专题在本学校开展研究,形成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案例的分析报告,导师组予以专业的指导。每个课例都经历了:①确定研修主题,制订课例研究计划;②独立备课,上第一轮课,导师组和本组学员听课、观课、评课,学员与导师组合作设计第二轮课;③上第二轮课,导师组和本组学员听课、观课、评课,学员与导师组合作设计第三轮课;④上第三轮课,导师组和本组学员听课、观课、评课;⑤学员准备主题研修课例报告提纲,分组讨论课例报告初稿,导师组提出课例报告具体修改意见;⑥学员完成主题研修课例报告;⑦每位学员进行课例研究报告答辩和余杭导师的课例研究指导报告答辩。在这一过程中,组织了三次集中研修日交流各组研修情况。顾泠沅教授两次亲临研修活动,并作专题指导报告,使全体学员的研修质量进一步提高。此外,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还采用自主阅读(模块课程里专家推荐的专题文献与自主查阅的文献相结合)、研讨对话(通过学员论坛、网上对话、专题研讨、相互学习)等学习方式,学员提交读书笔记、反思札记、学习体会(网上交流)、博客短文等即时作业。今天,4个学科组还组织了4堂结业汇报课,并且让全体与会领导和教研组长体验了研修班课例研讨的片断。三、收获与感言近一年的研修活动,学员和导师实现了“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增强课堂教学研究能力”的目标追求。积累一批有价值的课例研究成果,已经有15篇研究报告在教育期刊上公开发表。今天的6堂汇报课更是全体学员集体成果的展现。同时,研修给学员们职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能力、研究水平等方面积淀了很多受用一生的财富。研修学员们普遍感到学有所获。在我们集中学习的3周中,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知识,教师行动研究中的“三个关注、二个支架等,使我们重新思考、审视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研修方式。八个学科的专家、学者讲课,他们中既有研究理论的学者,又有第一线的实践专家,他们从各自学科特点出发,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来诠释课堂教学的基本问题和教师研修的方法。多学科的探究和相互借鉴,特别是他们能从平常问题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关键事件)的本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位专家的报告,不仅让学员知道了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而且使我们懂得了课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好载体,合作研修是教师团队共同成长的最好方式。在此摘取部分学员和导师的感言。学员任彦斌:在一步步参与中知道了课例研究应该怎么去做。各种各样的培训很多,但像这次高研班这样的压力是没有过的。但回过头去看,还是很值得的。收获在于,过去对课例研究不了解,停留在找案例、教案上,这次真正参与了课例研究的过程,最后也写了课例研究的报告,虽然报告还不成熟,至少自己知道怎么去做,怎么去理解,对教学改进还是很有帮助的。学员王芳:做一次精致的课例,迁移到常态的教学。课例研究苦是很苦,但是非常值得。让我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新的方法和思维。说实话,“三段两反思”我以前听也没听过,这对精致化课堂,对课堂改革非常有帮助。一节精致的课对其它的课有迁移,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方法,尽管内容会不一样,但研究的方式肯定还在延续。每节课都能进步一点点。导师李珍才:研修班抓住了老师学习的特点。课例研究是个很系统的东西。上海的理论学习后,我回来看了一些书,确实收获挺大的。在实践时,学到了很多方法,包括如何观课,做实录,我觉得在以后的培训中也可以用到。这样的学习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理念方面、基于实践方面、基于案例方面、基于行动方面,这些跟我们教师学习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我们以后的培训也要从这些方面去做。此外,部分学员已经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研修方法运用在教研组活动之中,带动了学科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清水三中、清水五中、清水四中等几所学校还成立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培训实验联盟,以横向(学科间)、纵向(学校间)的方式合作开展课例研究。部分学科教研员用课例研究的方法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可以说,本次研修班的成果与收获是多方面的。四、反思与改进反思本次研修班的组织、设计和安排等方面,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1.在人员选拔上建立机制,使学员的研修基础相对整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研修和质量更加突出。2.在方案设计上采用学行并进,将理论学习与研修实践交替进行,学一个专题后马上做一个课例。正所谓行思并进。3.在时间安排上采用阶段性集中,可以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开展研修,完成一个课例研究。研修班虽然有结业,但我们走进课堂做研究的热情依然如故,改进教学行为,提高研究能力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最后,让我县的学员有一个高层次的学员平台;向各位导师、邓双桂老师等表示真诚的谢意,是你们高水平的指导、执着的敬业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感染和激励着全体学员认真地开展研修,支持和帮助全体学员快速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向教研室的各位教研员表示感谢,是你们的通力合作与指导,使研修班和全体学员圆满完成研修任务。谢谢!

主题教育评论文

通过主题的 教育 活动的学习,党员们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要时刻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要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用言行影响并带动身边的每一位群众,提高觉悟,树立敬业爱岗的思想,发扬奉献精神,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文是党员学习主题教育活动的 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

党员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一:

从三月份开始我校通过开展“学党章、守纪律,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专题辅导 报告 、个人自学、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相关的理论 文章 ,党员们不仅随时做好笔记,还时常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人人有主题发言的机会。党支部为了便于大家及时沟通学习体会,还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上开辟了讨论区。每位党员结合学校和个人实际,并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此次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的重要讲话申严肃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就要严明党的纪律”。每一个党员都要自觉地增强党的纪律意识,争做遵守纪律的模范。那么,共产党员怎样做才能模范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呢?

首先,认真学习党的纪律,增强纪律观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 名言 。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除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外,靠的就是“铁一般的纪律”。一个没有党的纪律观念,一个不把党的纪律放在眼里的人,不可能是合格的党员。共产党员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必须从加强纪律观念、树立纪律观念做起,为自觉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以党纪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共产党员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仅仅具有觉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体现在日常言行中,养成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的习惯。记得今年 教师节 那天,我有幸聆听了复旦大学外语学院院长陆谷孙教授题为“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的师德建设的主题报告会。陆教授提到这样一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要有点敬畏感”,百姓如此,党员更是如此。我认为对党员来说,也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对国家法律法规要从心底里敬畏,并用这种“敬畏”约束自己,在遇到可能违反党纪政纪的时候,要警惕要三思。因此,作为党员必须警钟长鸣,时时做到慎独、慎微、慎欲,大到在党纪国法面前、小到在学校各项校纪校规面前不越雷池半步。

最后,要廉洁从教,发挥表率作用。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时,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里谈到经济工作纪律、廉洁从政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会认为,学校是清水衙门,其实,随着社会上越来越崇尚尊师重教的美德,一些家长为了表达心意往往会送来礼金礼品。因此,廉洁从教成了放在我们党员教师面前的大事。我认为,党员教师一是要管住自己,用好权力,清白从教,干净干事。二是要发挥表率作用,提醒周围的老师们不忘师德师风。三是要主动接受监督,包括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党员领导干部也不例外,谁违犯了,就会受到党纪制裁。通过前一阶段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此次的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我认识到,作为基层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党中央要时刻保持一致;在工作中要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用言行影响并带动身边的每一位群众,提高觉悟,树立敬业爱岗的思想,发扬奉献精神,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党员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二:

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1840年以来中国170多年历史进行概括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在阐述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根本点时强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生存发展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宗旨信念。而我们党90年壮阔历程有力证明,只要在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持续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 文化 、社会等各项利益,党就会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目前,正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集中开展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是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深入领会、认真落实讲话精神就应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民谋利,用“三个一切”的思想改造主观世界,用“三个一切”的要求改进各项工作,用“三个一切”的标准检验成效。

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实践的主体。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坚持深入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基层是提高干部的“大学校”,是锻炼干部的“大熔炉”,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使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只要我们坚持“三个一切”,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就能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党员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三:

学习“三个一切”心得体会 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 1840 年以来中国 170 多年历史进行概括时指出:“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 业” ;在阐述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根本点时强调,“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 血肉联系是党生存发展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的宗旨信念。 而我们党 90 年壮阔历程有力证明, 只要在我们党领导 的伟大事业中,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持续诚心诚意为人民谋 利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利益, 党就会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目前,正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集中开展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 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了党 的群众路线、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是学习贯彻胡锦涛重要 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和实际行动。深入领会、认真落实讲话 精神就应坚持“三个一切” ,诚心诚意为民谋利,用“三个一切”的 思想改造主观世界,用“三个一切”的要求改进各项工作,用“三 个一切”的标准检验成效。

坚持“三个一切”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 位,做好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 量,是实践的主体。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 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要高 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 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

坚持“三个一切”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 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要始终 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 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 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 基础和力量源泉。

坚持“三个一切” ,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就要坚持深入基层, 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基层是提高干部的“大学校” ,是锻炼干部的 “大熔炉” ,是服务群众的大舞台。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主题教育活动总结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xx年3月3日是第xx个全国爱耳日,根据区教育局的要求,特在本周内开展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现将我校开展的活动总结如下:

一、宣传主题

今年教育系统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的题是:爱护耳朵,从养成习惯做起。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听力健康对于其发育成长有十分重要意义。所以,大力宣传与普及保护青少年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加强青少年听力损伤与耳聋的防治尤为重要,通过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唤起学生的防聋知识,动员学生共同关注与支持。

二、活动形式

1、此次活动发放宣传宣传爱耳日的学习资料11份(每个办公室一份)。

2、3月3日利用大课间时间由校保健医温老师对全校师生进行《爱护耳朵》知识讲座,收听讲座的累计人数496人,其中教职工76人,学生420人。

3、3—6年级的学生办了有关爱耳日宣传知识的手抄报及征文。

三、活动效果

此次爱耳日宣传活动总体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我校师生对保护耳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为什么要爱护耳朵有了更深地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此次的宣传活动能使更多的人了解爱护耳朵,让大家对此重视起来,更多的参与到保护耳朵的行列里来。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为了大力宣传噪声对人们听力健康的损害,以提高全社会对爱耳护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全面认识,推动广大群众养成健康用耳习惯,自觉减少噪声的影响,保护听力健康。文家中心小学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3月2日,老师组织学生深入街道、社区组织爱耳护耳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了解如何保护耳朵的常识,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爱耳护耳的认识,使居民群众更加珍爱生命,保护听力。

二、组织学生收看养耳护耳的视频,让学生接受专家的远程指导。

三、开设红领巾广播专题讲座,每天向学生宣传爱耳、护耳的小常识并且在学生中开展“爱耳护耳”知识竞赛。

通过爱耳日各项活动的开展,大力宣传和普及了保护人们听力健康的科学知识,充实了学生听力健康科普知识,特别是了解了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看视频的危害,提高了爱耳护耳的意识。

为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切实党员干部职工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中心启动了“510”三个一主题教育月活动。“510”崇德倡廉主题教育月活动将结合中心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围绕“三个一”的内容进行展开,积极营造形成“崇德于心、倡廉以行”的社会风尚和“崇德倡廉”的价值理念。

一是开展一次廉政风险和防范措施金点子征集活动。为及时发现和消除中心社保系统及经办中的安全隐患,提升经办能力和质量,确保社保基金及经办人员的“双安全”,开展一次“除隐患、保安全”风险防范金点子征集活动,征集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在用权过程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防范措施。

二是开展一次廉政谈心活动。谈心活动坚持正面教育、关心爱护、民主互动的原则,中心各部门、办事处负责人按照职责权限,针对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和风险岗位、关键环节,对管辖范围内工作人员开展廉政谈心活动,用好“谈话提醒”第一种形态,较好实现“红红脸、出出汗”常态化、制度化。通过这种方式给党员干部打“预防针”,避免轻微问题变成严重问题,将党员干部叫停在违规破纪之初。

三是组织一次参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为提高中心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心组织一次走进无锡监狱,零距离接受廉政警示教育活动。通过实地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从反面案例中吸取经验教训,真正从内心深处警醒自己,正确看待和行使权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开展“ 20xx年师德教育活动月安排”的指示和要求,我校师德教育月活动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重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反思、创建活动,进一步更新观念,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完善师德管理制规范教师执教行为和完善师德管理制度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度,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营造教师为人师表、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师德水平,营造全社会崇尚师德、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1、明确目标。本次教育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师德,端正师风,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不仅提高认识,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新的 思想、新的作风、新的作为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确保活动能够扎实深入地进行,我们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进行具体部署:一方面进行 思想动员,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求教师敢于正视自己,不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另一方面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能够把问题找准、查深、摆透为原则,对实施 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确保 方案的实施。

2、让教师树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学校师德活动月的活动,教师们的 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表示要立足在平凡的教师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学生服务,以身作则,向学生奉献人类最美好的 精神财富。

3、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了。通过“师德建设宣传月”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衣着得体、仪表端庄、谈吐儒雅、举止文明。谈的是学习、谈的是教研。校风、教风有了明显好转,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歧视差生、体罚学生的行为出现,师生和谐共处,善教爱生,尊师明礼已是蔚然成风。

4、树榜样、鼓斗志。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教师们工作的的劲头更大了。通过“师德活动月”教师们树立了前进的目标,树立了师德学习的榜样,教育教学的劲头更足了,立志为我镇的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作贡献。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长抓不懈。我校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不断 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

为了贯彻落实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XX五中于20xx年9月9日—20xx年10月13日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围绕“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主题展开。在年段长、班主任支持下,各班广泛开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9月13日开展以“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为主题的团队活动。

活动中,各班采取讲座、唱歌、朗诵、观看视频、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

(二)9月17日开展以“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为主题的板报评比活动。

(三)开展了以“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为主题的中秋节手抄报比赛。

为加强我校学生的制作手抄报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节日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团委会与八年级于9月13日至10月12日联合开展了以“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为主题的中秋节手抄报比赛。

此次活动得到了八年级各班的支持。共收到作品107份,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作品意义深远、色彩明快、主题突出,10月12日经过评比,共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独特内涵,丰富了师生节日文化活动,增进了爱祖国、爱家乡、爱校园的情感,让青少年切实体会到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与幸福。

(四)开展以“团圆、感恩”为主题的中秋手机寄语活动。各年段长、班主任广泛发动学生利用手机,于9月30日向老师、外地及国外的亲人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了企盼团圆的思念之情,在人人思亲情、家家思团圆的氛围中,提升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也让学生从中认识到要学会感恩。

(五)以关爱、互助为主题,到福利院积极开展各种慰问活动。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让老人感受到这个社会充满了爱,有一个安心舒心的环境安度晚年,XX五中团委会于10月12日组织12名志愿者到福利院开展尊老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们为老人们送来了精心准备的慰问品,同时为老人送来了最真诚的祝福和问候。随后,志愿者们到各自的房间,为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内务,并和老人促膝交谈,使得平日里十分安静的地方一下子热闹起来。志愿者们带着满脸的微笑,满怀热情地走到老人的身边,捎去问候,共同谈天说地,使得大家乐不可支,其乐融融。老人亦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与志愿者欢歌笑语。

此次慰问活动不仅给老人带来了欢乐,让老人孩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使青少年懂得尊老、爱老、助老。同时希望此次活动能够引起社会的关注,让更多人来关心这些孤寡老人,改善老人的生活状况。

(六)组织学生到XX南路开展义务劳动。

9月14日我校志愿者在团委书记杨老师的带领下,配戴志愿者授带,显得特别有活力,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一丝不苟地执行自己的职责。劝导行人注意停车位置;随手捡垃圾;为行人指明道路;到交通岗亭维持秩序,使上下车的人增强了安全意识;帮助过往行人捡东西等。通过此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不仅提高了师生的服务意识,也增强了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讲文明的传统美德。

总之,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了我校学生的制作手抄报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感受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节日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连日来,xx乡xx学校在第三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开展了“加强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主题系列活动。

活动通过集合集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横幅标语、墙刊专刊、学校LED电子横幅、安全知识展板、墙报、主题班会、发放宣传资料、微信班级群、“小手拉大手”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手足口病和春夏季传染病防控”“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讲座”“防震减灾演练”“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等知识宣讲活动,让全体师生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从小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的思想意识,牢固树立起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活动旨在让全体师生都知道维护国家安全应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国家安全、人人重视国家安全、人人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本次主题班会是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下:

(1)此次主题班会以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们看,班会跟具有气氛。并且设置了一些小奖品,能吸引学生们对此次班会的兴趣,积极配合响应。所以活动当天全班学生都到场,没有一个人缺席。此次活动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与称赞。其间的关于保护知识的问答互动环节同学们更使积极的配合参加,积极性都很大。

(2)本次主题班会,是11届交通1班同学积极配合,努力团结共同完成的,展示了同学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 精神风貌,皆在展示新一代学子对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新一代学子对保护他人意识增强的良好素质。和朝气蓬勃的 精神面貌。

(3)同时此次班会真正做到了宣传保护自我,保护他人的作用,让每位同学都提高了自我保护,他人保护的意识。同学们在开心中学到了怎么正确的来处理保护自我,保护他人的问题。对同学们之后在社会上立足 提供了有利的一小方面,活动虽小,意义重大!

本次主题班会也存在不足的方面:

(1)组织人在班会前没有做好通知工作,导致班上同学没有全部按时到场。对于这一点,相关人员已经进行过反思,会进一步的改正。

(2)在班会后没有安排好人员进行场地的打扫,是第二天再安排人去打扫的,这一点也是组织人员的疏忽。下次会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

20xx年3月26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根据市教体局关于“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园行”主题活动要求,同时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教育水平和学生安全素养,更好地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我校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国旗下演讲活动

早上,升旗仪式之后,初三四班孙靓盈同学进行了国旗下演讲,她演讲的主题是《学会自我保护 安全与我同行》。

二、利用学校大屏幕展示安全教育有关的图片

上午第一节课,我校1号教学楼一楼前面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出安全教育有关的警示图片,提醒学生重视安全问题。

三、各班召开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班会课中,各班级召开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集中观看交通、防溺水、饮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视频。各班班主任老师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作再强调、再教育。

四、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安全知识竞赛预赛

各班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我校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预赛,并选出优秀代表参加周四举行的安全知识竞赛决赛。

五、要求学生回家观看湖南卫视的《新闻大求真》节目

晚上,全体同学在家长的陪同下,以在家观看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的方式,对安全知识进行再学习,再体会。

活动期间,学校发放了教育部基教司下发的《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回收了《回执》存留备查。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文明礼仪是传统美德。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我们班积极响应学校的“文明伴我行”活动的号召,扎扎实实开展《与文明同行,与礼仪为伴》的主题教育活动。

一、营造氛围,积极学习

知礼才能达理,文明礼仪的养成需要学习,为此,在班级中我积极创设“人人讲文明,人人重礼仪”的浓厚氛围,利用班会及日常时间组织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相关礼仪知识,鼓励学生多读文明礼仪的书籍,利用板报、手抄报、唱歌及表演等形式展现文明礼仪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感受到讲文明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细微之处,使礼仪知识深深切地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并自觉养成文明习惯。

二、以身作则,润物无声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学生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进行模仿,所以在学生面前我要起到榜样作用,平时与学生见面相互礼貌问好,学生有困难主动帮助,我一到教室首先环视,发现地上有纸自己把它捡起来,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有些同学看见地上有脏东西不用老师指派,而是主动打扫,对这些同学我及时予以表扬,渐渐地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再往后如果有谁往地上扔一块纸屑,马上有人谴责他,并马上要求他捡起来,学生从老师的行为中受到教育。每次学生值日后,我都进行仔细认真地检查,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会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我总是给学生说:老师希望你们每天改进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班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地改进,学生的团结意识、文明意识不断增强。

三、形式多样,活动育人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文明礼仪重在实践。为让学生真正实践文明礼仪,我在班级中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开展各种教育系列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富有针对性的活动,进一步规范了学生的文明言行,并潜移默化地内化到自己的习惯中。

1、开展“我眼中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

我要求全班学生对照自身和身边的人和事,搜索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然后再通过主题班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谈这些现象的危害性,让学生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通过文明礼仪大讨论,向学生普及文明礼仪常识,这一活动开展以来,班上的不文明行为明显减少,学生的自律性得到了加强。

2、开展“文明从嘴巴开始”的活动。

我给学生提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的口号,首先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开始,之前班里有少数男同学爱说不文明的语言,我就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礼貌用语的用法,并通过举反例语言,一正一反,使学生加深了“文明从嘴巴开始”的理解。

3、开展“文明礼仪从我做起”的活动。

学习文明礼仪,不应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人人树立起“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的意识。

4、开展“文明之星”的评选活动。

在文明教育的活动中,始终做到注意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激励宽容为原则,选择适当的时机及时表扬或赞赏,我在班级中注意鼓励先进,树立榜样,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全体。我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班级文明之星”的评选,牛瑞霖、王小易、周厚朴、赵含章、王一、吕悦童几位同学获得“文明之星”的光荣称号。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生因文明而美丽,班级因文明而和谐,让文明之风吹拂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与文明同行,是我不断努力的目标。

关于主题教育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

在经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后,在这段活动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体会吧,该好好写一份总结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一起来参考活动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主题教育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xx市教育局“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第二阶段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校紧锣密鼓地转入反思评议阶段工作,学校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自查,通过自查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热爱教育,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反思评议阶段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好转段工作的动员大会。

认真做好“反思评议”工作,是巩固和扩大第一阶段学习成果,打牢整改提高工作基础,确保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为了把此阶段的工作做好,我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参加的转段工作的动员大会。校长就我校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对反思评议阶段的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动员大会,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反思评议阶段工作目的意义的认识,明确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要求,同时打消了思想障碍,端正了态度,增强做好照检查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严格按照要求,切实抓好反思评议的各项工作。

1、自我检查,自我剖析。

全体教职工紧密联系各自的实际,对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基本要求,全面总结自己近几年来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自己在常规教学、工作纪律、师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刻的个人反思。

2、认真开展谈心沟通活动。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之间,校长与班子成员之间,教职员工和教职员工之间积极开展了与人为善,坦诚相见的谈心活动。谈心活动中大家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通过谈心活动,继续征求和听取意见,及时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

3、认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向学生发放师德师风问卷调查表。

我们及时的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并印发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问卷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学生对学校及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了梳理汇总。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班主任,督促其认真整改。

4、重视民主生活会,做好“三满意”“五比五看”评议工作。

为使这项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结合我校的实际,本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召开了自查评议会,会上,逐人剖析和评议,大家广开言路、直言不讳,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纠正错误、增强团结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学校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对职工反映出来的学校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汇总和认真的研究,并制定了措施,落实了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认真查找问题,拾差补缺。

我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以前从教的实际情况,找出不足和差距,根据大家反思的情况,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缺乏事业心。个别教师由于受到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换等不正之风的影响,利用教师这具崇高的职业,以教谋私。有的上课心不在焉,使用通讯工具,没有把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有的对所带学科不负责任,不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不认真,有的上课醉意浓浓。

(2)、缺乏进取心。有的教师不思进取,不思学习,凭老经验办事,不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观念陈旧教法呆板。

(3)、缺乏爱心。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视后进生。有的教师体罚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缺乏师表。有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言语脏污。有的在社会上参与赌博。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泛滥。

通过学习反思,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唱响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主旋律,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四、撰写师德师风教育个人反思材料,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每个教职员工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深入查找问题、自我反思、反思评议的基础上,我们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总结近几年来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师德方面存在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刻反思,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撰写了自我评价材料。

我校反思评议阶段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果,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的责任感、积极性明显加强和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形象赢得社会家长的普遍称赞。

总而言之,通过学校、教师个人的剖析,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明确目标,建立和完善了许多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而教师个人亦不断提升自我的素养,不断完善个人的人格,这对学校和个人而言,均是一次深刻的教育,但愿此项活动的经历是今后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一坚实平台。我们将努力打造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和严谨治学的师风,为使学校的教学质量上台阶、教学管理上层次而不懈努力!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爱粮日”。今年又迎来了爱粮日,为了让孩子们有爱惜粮食的意识,做到不挑食、不剩饭等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通过各类小活动来,让孩子们渐渐地来了解、去做。

一、 有关粮食的绘本推荐

班里有些孩子挑食、剩饭的现象,在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家长也是有这样的反应,所以正好借着“粮食日”的来临,我就向家长推荐了一系列有关粮食及健康饮食的绘本书籍,让孩子更乐意、家长更省力的解决孩子挑食剩饭的现象。

二、 在博客中向家长宣传“世界粮食日”的有关知识

最初要开展“粮食日”的活动时,对于粮食日我自己还不是十分来解,想总是会和粮食有关,但为什么设这个“粮食日”呢?于是我就上网搜集了有关的资料,学习并整理出来,推荐给家长们让大家对“粮食日”了解的更全面。

三、 学习古诗《悯农》及其歌曲舞蹈

在“粮食日”的这一天,我们一起和孩子们学习了古诗《悯农》。为了让孩子们更有兴趣,是以歌曲舞蹈的形式来进行的,孩子们在活动时非常的感兴趣,不仅很快的学会了,而且轻松地知道了古诗所表达的意思,知道每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不能浪费。

四、“光盘行动”的开展

在孩子们通过古诗及一些故事图片知道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大家都不能浪费粮食,所以我们班里开展了“光盘行动”,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挑食、剩饭的现象有了很大的进步。

五、有关“粮食日”的主题墙饰

这次的主题墙饰结合“粮食日”活动,把孩子们在家自己吃饭、粮食的生长过程等来进行创设的,孩子们每次路过时都会指着墙面图片互相说着里面的内容。

六、绘本共读《14只老鼠吃早餐》

那天和雨妈交流时了解到,孩子在家不愿吃早餐,有时直接起床就来学校了,于是向雨妈推荐了这本《14只老鼠吃早餐》。正好阳阳妈妈要来当家长志愿者,于是和她商量可以让她给孩子们讲讲这本绘本,也结合“粮食日”的活动,通过阳阳妈妈幽默风趣的讲述,孩子们知道了早餐对我们一天的重要。结合我们的跟踪小调查,“早餐你吃了什么”,雨妈反应说,现在在家都是主动要求吃早餐,养成了一个好的饮食习惯。

总的来看,通过这次的“粮食日”活动,班里的孩子挑食、剩饭的现象,有了很大的进步,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一如既往的坚持,培养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的!

母亲节来临之际,各位在校的莘莘学子对于生养他们的母亲自是思念万分,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意,一次次的长途通话又怎么能将他们心中的爱意用简简单单的话语表达呢。我们贷的款部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感恩母亲的方式特开展了母亲节系列活动。

我们的活动以海报制作,贺卡征集,写信传情等方式开展。在本部门成员的努力准备以及勤工管理中心各部门成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们的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1、前往各二级学院宣传

2、收集各学院作品

3、作品评比与成果展示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一些信件寄出,一封封薄薄的信封承载着最深重的情意驶向养育他们的母亲手中。

看着一份份富有创意的的海报,我们看出的是每个母亲的谆谆教诲,欣赏着一张张精致的贺卡时,我们体会到的是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在评比时,我们经常在挣扎犹豫,那一份份深情是无法用一等奖、二等奖来评定的。我们只能以庸俗的眼光将它们挑选出一些展示,我们展示的不是作品本生而是它们背后母与子的故事。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从个人到部门都有不小的收获。就个人而言,培养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以及和同学们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慢慢成长为勤管以后的顶梁柱。就部门而言,我们贷的款部得成员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时,更是体会到了团结的重要性,还有团队合作的各取所长,相信我们贷的款部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协作的更好。而且见微知著,这次活动虽然有贷的款部主办,但是其他部门的同学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让我相信了一句话:"勤管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们有信心将勤管的明天发展的更美好。

这次活动同时也为盐师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对母亲爱意的机会,让那些羞于在自己母亲面前表达爱意的同学有了一个方式。我们为此非常欣慰,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勤管在学校内的影响力。

希望勤管各部门以后可以在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利于学生的活动,将勤管建设的更美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在正新教育思想和负真责任、做真教育的工作理念引领下,知礼、守礼主题教育活动月开展的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开题报告、专家引领、国旗下讲话是基础

知礼守礼主题教育活动伊始,高中部任广镇主任作了知礼守礼的开题报告,从什么是知礼守礼、为什么要知礼守礼、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怎样做到知礼守礼,进行了有指导性、引领性、针对性的报告。杨义堂局长的“学彬彬周礼,做翩翩少年”的专家报告旁征博引,丰富了我们的礼仪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礼仪视野;王惠芳老师知行合一的礼仪报告,操作性强,效果好。

在开题报告、专家引领下,六年级王舒朦、七年级吕圣泽、高一2班李胜亚同学的表态发言,知礼、明礼、达礼、守礼感召力强;四年级郭佳颖、五年级朱刘硕、七年级1班孔矞昕、七年级3班孔珂宁、高一3班刘慧颖、高一4班王文倩同学的现身说法,文明礼仪事迹感染力强,为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达成共识,同频共振是保证

赵校长在学校中层领导会上阐述了知礼守礼主题教育活动在生德教育工程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强调了活动的目的在于知行合一,重在实效,为活动的开展把关定向,还利用升旗仪式后组织各学部领导及时部署推进。小学部编写了13首文明礼仪儿歌,进行诵读,默写比赛;初中部开展了“知礼守礼”践行活动、礼仪知识竞赛;高中部在团委的协助下成功的进行了首届成人礼仪式,知礼守礼落到了实处,学生深受洗礼,心灵得到净化和提升,效果良好,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好评。为搞好主题教育活动,团委精心组织每次升旗仪式,精心策划每次活动,学校下发了文明礼仪检查参考标准以及创建文明和谐、绿色环保校园的若干规定,请王慧芳老师对各学部进行了礼仪培训,保证了知礼守礼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落实五环节是关键

在主题教育活动月中,各学部、班级牢牢把握观写议评行五环节,效果良好。

小学部通过观写议评行后,学生人人写感悟体会,择优张贴在宣传栏中,把采摘杏与知礼守礼结合起来,开展了征文活动。在庆六一演出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初中部以主题班会为抓手推动五环节的落实,七年级2班班主任胡志远、八年级1班班主任贾璐老师,围绕《秉承礼仪,做文明夫子人》召开的主题班会,充分体现了五环节。学部以敬、净、静、雅为指标设计的生德卡既实用又新颖。

高中部在抓好五环节的基础上,以知礼守礼促管理,向管理要教学成绩;把知礼守礼与师德师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边整改边提升,成效明显。

四、重践行、变化大、评价好是标志

通过知礼、守礼主题教育,一是目前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学习普及率达到100%。即人人学习,掌握率达到96%;即知道会讲,学生向老师、外宾、长辈问好率达到99%;学生向老师、外宾、长辈行30度以上鞠躬礼达到95%。即会做,基本做到彬彬有礼,这是我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明显标志,有的学校能做到问好,但未必能做到行礼。

二是学校的环境卫生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卫生区划分后,各学部明确分工,责任到班到人,坚持天天捡拾,更令人欣慰和难能可贵的是,大多数同学能主动捡拾纸屑等杂物,使学校的环境达到了干干净净。

三是师生文明礼仪的自觉程度不断提升,以学校的杏树为例,学校的杏树上挂满了黄里透红的太阳杏,我们师生保护的完美无缺,未出现随意采摘的现象,来校参观者对此赞不绝口。这赞扬的不仅仅是我们校园,更是我们夫子人。当然,今后校园里还会挂满桃、梨、枣、苹果、核桃等等,我们也一定同样能保护好这些象征着自己一样的果实。

四是餐厅里有序排队礼让、无声就餐、不剩饭菜的文明行为有所提升;宿舍里按时就寝、勿扰他人、不串宿舍,物品摆放整齐的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践行了文明无小事、处处是文明的行为规范。

五是通过生德卡反馈及学生家长会反馈,知礼守礼行在家庭,同学们打电话给父母问好,如“我爱您、您辛苦了”等发自肺腑的问候感动着父母,出必告、返必面的言行尊重着父母。给父母洗脚、梳头、捶背感恩着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帮助着父母,家长对学生的满意率达到了98%。

总之,我们在知礼守礼主题教育活动月中,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涌现出了蒋宁、张亚丽、刘燕、贾璐、黎禹、王慧芳、刘大豪、王培福等礼仪楷模;涌现出了陈俊希、罗舒科、王先硕等40多名知礼守礼标兵,还有部分先进班级,一会要表彰发奖,其先进事迹因时间关系,不再介绍,将在学校宣传栏中分期展示。

通过知礼守礼主题教育活动月,全校师生的文明礼仪行为普遍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心灵进一步得以净化,人生意义价值得以彰显。但离学校、家庭、社会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如在社会礼仪、公共礼仪的学习践行方面不够;在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的结合上,还有待于提升,我们将在下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月中勇于扬弃、善于创新、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老师们、同学们,守正出新、负真责任、做真教育就要育真夫子,真夫子就要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真夫子就要满腹经纶、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真夫子在学校就有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在家庭就要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社会就要诚实守信礼让他人;真夫子就要仰望星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真夫子就要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夫子就要怀善念,行善事,做善人。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随之。

我们的理想信仰主题教育活动月虽已结束,知礼守礼主题教育活动月也即将结束,但并不等于我们的理想信仰、知礼守礼教育结束。正新教育是我们夫子人的魂,理想信仰教育是我们夫子人的神,知礼守礼教育是我们夫子人的形,只有把魂、神、形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用理想信仰指导知礼守礼,用知礼守礼促进理想信仰的实现,在理想信仰、知礼守礼中守正出新,只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践行,才能产生人生大智慧,形成人生大格局,只有三者伴随终生,生命之树才会长青,生命意义价值才会不断提升,夫子精神才会千古永生。

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保护视力,关爱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人都渴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可以让我们看见美好的大千世界;可以让我们看见山川秀美,江河奔腾,涓涓细流,幽静山林;可以让我们领略科技的神奇,观看电影,电视;更可以让我们发现人间的真情,世间的大爱。就连日常的工作生活我们也离不开眼睛:吃饭,学习,娱乐等等。眼睛都为我们不辞辛劳的工作着。

然而我们的眼睛常常面临诸多的挑战——据相关调查报告表明,中国近视患者人数极为庞大,业已高居世界第二,青少年近视率急剧攀升问题更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近视患者已占世界的3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10%,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二近视大国。目前,全国戴眼镜的人数超过3亿。而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更是高达50%-60%。

究其原因,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脑是造成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急剧攀升,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保护眼睛。

1、适度上网

不要长时间持续使用电脑。通常每1小时就需要休息10分钟,

2、阅读时间勿太长

平时看书、看报时,最好每30分钟休息5分钟,

3、睡眠不可少,作息有规律

睡眠不足身体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4、多做户外运动

经常眺望远处放松眼肌,防止近视,与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5、营养均衡

不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b类的摄取。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用眼,爱惜眼睛,保护视力,珍惜你的眼睛吧,善用你的视力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眼观六路,明察秋毫,洞明世事。

为普及科学用眼知识,预防眼疾,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车王镇小学开展了“关爱眼健康”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近视眼的危害及近视眼的预防等眼保健知识;以“明亮的眼睛”为主题,出一期爱护眼睛的手抄报、开一次爱护眼睛主题班会、上一节预防近视的健康课、开展一次黑板报评比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视力、爱护眼睛的好习惯;利用课堂教学,教育孩子正确掌握读书、写字姿势。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提高孩子们眼保健水平,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爱眼护眼习惯。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根据县教育局“师德建设年”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继续以“强师德,铸师魂,树师风”为主题,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 以班子建设为核心,探索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子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本次教育活动,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学校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及各年段长为成员,做到三落实:组织机构落实、制度落实、活动落实,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就是旗帜”的理念,事事做表率、处处做榜样,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发挥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学校领导班子中,绝大多数中层领导都兼课,工作量比较大,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当中去。

工作中执行从严治校的原则:

1、严在明处。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努力使每位教职工明确意义、要求、方法、步骤和结果。既使教职工有条不紊地参与工作,又得到了教职工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2、严在细处。工作中将问题尽可能想得多,过程尽可能想得细,办法尽可能想得实。既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寻,又使工作井然有序。3、抓行动,大兴“三风”。(1)团结风。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引导教职工“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全校出现了“讲沟通、讲协作、讲大局”的良好态势,并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具体的体现出来。(2)民主风。充分发挥校委会的职能。谋事求详、监督求广、评议求实,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3)求实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征询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关心教职工生活,把温暖送到每一位教师心中。

二、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构建师德师风教育新机制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经过全体教师认真的讨论和学习,大家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是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大事,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溪县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并充分讨论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执教,时刻做好表率,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形象;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体”形象,展示坦诚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校下发了《关于在我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完善教师一日规范,强化评比奖励制度,靠正面教育、靠榜样引导、靠制度约束,既对教师从正面提出了要求,又从反面划出了禁区。使教师始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视“正己、爱生、敬业”为天职。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

三、注重教师思想政治与业务素质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与业务素质,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就在全校教工大会上明确提出,每周四下午第七八节课为全校教工思想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时间,以年段或备课组为单位,要求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人、定地点开展思想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做好活动记录。参加学习情况纳入考勤。

四、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工作规章制度。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要求全体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模式。

1、 树立课程意识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各学科教学要切实体现德育功能,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按照新课程所倡导的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的整合,抓住课堂主渠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过程,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过程。

2、 探索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每个班级形成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以若干位任课教师为导师的德育工作小组,全班学生按性别、学习程度、品德表现等要素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配一位导师(任课教师),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制定具体的考评方法将每位导师指导的小组成员的综合表现情况与导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将导师制落到实处。

五、在全校教师开设公开课的基础上,开展“党员示范课”评比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才能、互相学习借鉴的发展平台。此项活动正在进行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