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全国优秀工程类研究生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全国优秀工程类研究生学位论文

1、薛 红:2002年7月,西北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孙秀全教授。硕士学位论文:两种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与不等幂次高次压缩特性研究,西北大学,2002年3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薛红现为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教授,校学术带头人;西安理工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2、韩小卫:第Ⅰ种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等幂次与不等幂次Y压缩和H压缩特性研究,西北大学,2002年3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韩小卫现为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教授,校学术带头人,渭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3、万慧军:2003年7月,西北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胡晓云教授。硕士学位论文:新型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广义非线性等幂次与不等幂次高次压缩特性研究,西北大学,2003年3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万慧军现为江西省井冈山学院副教授,校学术带头人。4、胡艳芳:2003年7月,西北大学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三态及四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广义非线性高次压缩特性研究,西北大学,2003年3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胡艳芳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担任光学期刊联合编辑部编辑。5、雷小丽:2004年7月,西北大学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光场强度和振幅的空间分布对多模泛函叠加态高次压缩特性的影响,西北大学,2004年5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雷小丽现在西安邮电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讲师职称。6、魏世秀:2004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侯洵院士、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具有空间高斯分布的两态多模叠加态光场的压缩特性研究,西安交通大学,2004年5月。魏世秀现在西安邮电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讲师职称。7、王云江:2006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容错量子计算的应用与压缩态量子光场的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王云江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8、权志华:2006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利用Raman相互作用实现腔场和原子未知量子态的隐形传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权志华现在上海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工作。9、邱建文:2006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单、双模光场——运动原子系统的量子场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邱建文现在郑州某高校工作。10、党纪源:2007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原子——腔场相互作用系统中未知量子态远程传送的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党纪源现在航空部西安第618研究所工作。11、于 磊:2007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非经典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场熵演化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于磊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作。12、宋海军:2007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纳米含源量子电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宋海军现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职称为工程师。13、林惠春:2007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光场——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原子态的量子纠缠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1月;该论文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林惠春现在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作。14、韩占锁:2008年7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原子——腔场系统中多个量子比特的量子隐形传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5月。韩占锁现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西安205所)工作。15、王丰收:2008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原子——腔场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纠缠与纠缠交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1月。王丰收现在深圳华为公司西安研究所工作。16、种洪涛:2009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非经典光场——两原子系统的熵演化及熵压缩特性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1月。种洪涛现在西安某公司工作。17、张信华:2009年3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导师:杨志勇教授。硕士学位论文:原子——腔场系统中任意N-qubit未知原子态的远程传送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1月;该论文已经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特等奖。张信华已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在《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

自1999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以来,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截止2010年累计16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16篇、中国矿业大学16篇、中国农业大学16篇),以16篇的论文总数同列全国高校第13位!统计数据如下: 1999年(1篇) 2000年(3篇) 2001年(1篇) 2002年(1篇) 2003年(1篇) 2004年(1篇) 2005年(0篇) 2006年(2篇) 2007年(1篇) 2008年(1篇) 2009年(2篇) 2010年(2篇) 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量是评价大学或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由此可见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特别是矿业工程领域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居全国前列,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已经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领先的研究生培养机构。

全国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

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对推荐学位论文进行初选。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承担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工作。为鼓励、支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高等学校不断作出创造性成果,教育部还设立了“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对在中国内地高等学校工作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给予5年的研究资金资助。自1999年首次承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至2009年共进行了11次,各省级学位委员会累计推荐了5444篇论文参加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984篇,提名论文949篇。同时,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优博论文资助项目”的专家评议和管理工作。1999~2009年,共对704个项目进行了评审,立项675项,资助了672位优博获得者。目前已对216个项目进行了结题,其它项目正在日常管理之中。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第三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其主要职责为:1、部署评选工作;2、组织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工作;3、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4、研究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第四条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第五条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第六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标准为:1. 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2.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第七条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一般为在评选年份的上一学年度,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评选年度以前两个学年度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第八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第九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推荐。第十条省级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下达的初选名额对推荐论文进行初选。初选所需经费由负责组织初选的部门自行筹措。第十一条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第十二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第十三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予以公布。在异议期结束之日起60日内异议事项仍未处理完毕的论文不列入批准的论文名单。第十四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奖励。第十五条对已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撤消对作者的奖励并予以公布。

中国研究生优秀论文全库

有含金量。如果你的毕业论文能在国家重要期刊上发表,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含金量很高,对以后的工作或学习深造会有帮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完备、收录质量高、连续动态更新的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论文全文下载方式有:在线阅读、整本下载、分章下载和分页下载四种。

点击图标后将弹出对话框,用户按照系统提示可实现在线阅读或下载后离线浏览。第一次使用的用户必须先下载安装相应的浏览器(推荐使用CAJViewer)才能浏览文章。

中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是中国知网知识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资源完备、质量上乘、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覆盖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中国博硕士论文

收录从1984年至今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收录来源于全国510家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788家硕士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目前,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500万篇。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hina Dissertations Database),是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精选全国重点学位授予单位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后报告。

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

您好!上海交大(有提前批面试)的MPA项目是非常不错的,含金量高,认可程度高。项目简介赓续南洋公学时期设立的 “政治特班”(1901年)血脉,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A档,连续多年QS“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位居全球100强前列。作为全国首批开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迄今已培养了4200多名优秀MPA人才,历届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获得数和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入选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上海交通大学MPA学子在历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表现优异。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获评A档。近两年分数线:2021:A:188/100/50 B:178/90/452022:A:188/100/50 B:178/90/45

2020年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章

中山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良治理念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华南地区唯一取得全国第一批MPA研究生招生权的单位,其行政管理专业连续多年评估全国领先,也是中国"MPA之父”夏书章教授的现任职单位。

自2001年招生以来,依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悠久的学科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居龙头地位的学术研究等优势,中山大学MPA教育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中山大学成为国内首批招收双证MPA学生的院校;2010年,中山大学MPA项目被教育部选定为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2013年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组的评估验收;2019年7月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等;在第一届、第三届的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均获得冠军。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中山大学MPA项目已成为中国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的MPA项目之一。

一、招生人数及招生方式

(一)招生人数

2020年,中山大学拟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研究生225名。录取阶段将视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上线生源情况等对招生人数作适当调整。

(二)招生方式

初试需参加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联考,复试分为“提前面试”和“常规复试”两种形式。初试和复试都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复试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提前面试”的招生人数视申请人数量及其综合素质决定。2020年通过“提前面试”招入的人数不超过MPA招生总计划的30%。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品德良好。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中山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工作年限计算截止于2020年9月1日):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的考生,须有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所报考专业8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报考前须经报考院系审核通过;除复试外还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

3.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五)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六)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目前就读学校同意,中山大学不允许研究生同时拥有两个及以上学籍。

(七)只招收定向就业硕士生,采取非全日制的学习形式。

(八)符合上述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申请参加“提前面试”(不接受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提前面试”将优先考虑以下条件的考生:

1.在公共部门有更长工作年限的申请人;

2.综合考虑考生的工作业绩,优先(但不限于)考虑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上有突出表现者(如在国内外优秀院校获得公共管理或相关专业学位、曾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公共管理关联议题的论文等);

3.优先(但不限于)考虑在公共领域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或在相关领域获得重大荣誉称号的申请人(如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省级以上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九)报考人员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考试身份的真实性,一经查证为不属实,将取消准考、录取或入学资格,已入校的取消学籍。

三、考试流程

(一)提前面试

1.考试对象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申请参加“提前面试”(不接受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申请)。“提前面试”将安排在全国联考(初试)之前,面试成绩仅在该招生年度有效,考核方式为面试。

2.“提前面试”时间安排

3.报名所需材料申请者

需提交以下报名材料,请以“申请人姓名+提前面试”命名,并用压缩包的形式发送至:

1)2019年MPA提前面试考生报名表(见附件1);

2)详细工作简历或自传(2000字以内);

3)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自行撰写一个公共管理问题相关的案例(编写建议请参见附件2),选题内容自定,字数不限;提交案例时需同时包含一段案例主要内容的摘要(不超过200字)。

4)证明材料(提交时请按顺序整合在1个PDF文档中)

A.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B.教育背景相关资料(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本科阶段成绩单复印件);

C.获奖情况证明材料;

D.其他辅助材料(可自愿提交,如工作单位有关领导的推荐信、各类资格证书、语言考试证书等)。

4.资格审查

考生所提交的材料须真实。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材料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则不得参加考试。

5.材料评审

全国统一网上报名结束之后,由学院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全面评审,评审将围绕公共部门工作年限、在公共领域中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情况等方面进行,择优确定面试名单。

6.面试的方式、内容

面试环节将围绕考生在报名阶段提交的案例进行,着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运用。考生需对所提交的案例进行陈述,而后面试官围绕考生提交的案例进行提问,根据考生的表现对考生进行评价。

7.面试结果的确定

面试满分值为120分。“提前面试”成绩达到总分的60%(即72分)为合格。我校将根据成绩排名高低和当年计划招生人数列出“有条件录取资格”和“递补资格”结果。

(二)全国联考(初试)

1.考试对象

所有考生均需参加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管理类联考),即初试。

2.报名

(1)全国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2)考生请于规定时间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并按考生网报时选择的报名点的规定完成缴费和报名信息确认。

(3)教育部在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历(学籍)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报名信息确认时须将认证报告提交给报考点核验。

(4)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因考生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参加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初试科目

初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两门,均为全国联考。“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200分,“英语二”满分100分。

初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初试时间和地点

1)初试时间: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考生须根据教育部、各省级招办、报名点的规定选择报名点,初试考场由考生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安排。

3)考生应当在2019年12月14日至12月21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三)常规复试

1.复试对象和复试考核范围

以下四类考生可进入“常规复试”:

1)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复试分数线、未参加过“提前面试”的考生,需参加“常规复试”的全部考核(笔试+面试);

2)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复试分数线,已参加“提前面试”但未在“提前面试”中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的考生,需参加“常规复试”的全部考核(笔试+面试);

3)已参加“提前面试”并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或通过递补资格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且全国联考分数达到国家A线的考生,需参加“常规复试”中的笔试考核;

4)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达到具体专项分数线要求后,需参加“常规复试”的全部考核(笔试+面试)。

2.复试科目、方式及时间

复试着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运用。复试满分值为300分,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具体如下:

专业课:

回答论述题

思想政治理论:

回答论述题

外语应用能力:

翻译或概述英文材料

四、录取“常规复试”在每年3月中下旬进行,地点设在中山大学东校园(大学城)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大楼内。“常规复试”的具体安排请见届时公布的《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复试录取实施细则》。

(一)获得“拟录取资格”的前提条件为:

1.面试成绩合格;

2.“常规复试”中的专业课笔试、思想政治理论笔试及外语应用能力笔试成绩均合格。

学校将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提前面试”和“常规复试”的考生按各自的招生计划进行分类录取。必要时将根据生源情况对招生计划进行相应调整。

(二)拟录取资格

1. 参加“提前面试”并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或通过递补资格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且全国联考分数达到国家A线的考生,若参加“常规复试”中的笔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即可获得“拟录取资格”;

2.对未报名参与“提前面试”的考生、“提前面试”不合格或未通过递补获得有条件录取资格的考生,其联考成绩达到学院分数线并参与“常规复试”的笔试和面试环节,我校将根据2020年MPA“常规复试”计划招生人数,按照考生的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由高到低依序确定拟录取资格名单(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录取)。

(三)所有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均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否则不予录取:

1.体检、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政审均合格;

2.无其他不符合国家或中山大学相关录取政策的情况。

五、体检

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需在指定时间(2020年3月中下旬)到我校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体检时间及具体事项以学院公布的复试实施细则为准。

六、学习年限、方式和学位授予

(一)学制3年,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和周日;上课地点为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大学城)。

(二)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条件者,由中山大学授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

七、收费标准

(一)每人每学年人民币32000元。按学年收取,逾期不交学费者,将根据《中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2017年8月修订)处理。

(二)学生来校上课和接受老师指导期间的食宿及交通费,由个人自理。

(三)按教育部规定,学校不负责非全日制定向培养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工资、医疗费等其它福利待遇。

八、奖励制度

(一)按照学年成绩参评中山大学MPA奖学金;

(二)参评全国MPA优秀论文奖;

(三)学院相关的国内、国际学术交流资助制度。

九、联系方式

(一)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

E-mail:

网址:

地址: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中山大学东校园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D101室)。

(二)中山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网址:

十、声明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在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的指导和监督下根据《中山大学2020年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附件3)开展MPA招生工作,具体事务由中山大学MPA教育中心负责完成,招生过程中所有环节均以教育部及中山大学最新文件要求为准。学院未与任何机构合作,也未委托任何机构举办相关培训。

以上是环球青藤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0年西北大学MPA招生MPA招生考试报名的相关信息,如果不想错过报名和考试等重要事件时间,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该服务会在信息发布后给您短信提醒。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复习备考,考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更多2020MPA考研各科目精华复习备考资料、MPA考研英语5500考纲词汇,面试精要请点击文章下方“免费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学习。

男,云南省昆明市人,1973年生。1992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曾任人民大学学生会主席,全国学联第二十二届副主席,执行主席,人民大学团委学生副书记。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科学技术哲学方向)、经济学博士学位(国际金融学(含保险)专业,外汇与国际资金流动方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研究员职称。2002年7月-2010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财政与税务管理研究所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指导的MPA学位论文曾获全国优秀MPA学位论文称号。2004年1月-2005年3月,兼职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副主任)2005年3月至2007年,兼职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任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兼任西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2010年5月任中国进出口银行经济研究部副总经理(总经理级);2012年-现任中国进出口银行经济研究部总经理。2002年以来,先后出版《经济增长的革命:对于美国新经济繁荣的另一种解释》、《金融市场学导论》、《公共经济学导论》、《换马:危机时代的中国抉择》等多部专著或教材和论文。特别推荐:《换马:危机时代的中国抉择》2009年6月出版以来,得到同行业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这是一部充满质朴、大气之感且颇具可读性的关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启示录,更是一部发人深省、催人奋进且颇具中国气派的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纵横篇。

全国法学硕士研究生优秀论文

一、选题新颖。 论文选题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们曾经在之前的一系列讲座中多次对论文选题展开辅导。论文选题,不管是理论型论文还是实践类论文,都需要在选题上下功夫。选题必须避免陈旧,一篇选题陈旧的论文往往被看做是非独创性研究,无法评优。 二、资料新颖。 论文写作中用到的资料也必须新颖,太旧的资料往往被认为是无法反应学术前沿和学术热点。我们在之前的讲座中对片面要求资料新颖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但是从总体上看,从现实层面上看,论文资料当然是新一点好,尤其是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中。 三、资料权威。 论文资料也必须权威。所谓权威资料,是指在专业领域中有影响力的,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资料。引用权威资料的论文更容易得到答辩委员会的认可。相反如果引用一些小刊物、非知名刊物的文献,会降低论文质量。 四、注释丰富。 论文的引注必须丰富,以3万字的硕士论文为例,最好能够有50-60个注释,当然也不能过度援引,而是将援引的字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注释不能全部是引注,也要对一些词句展开解释和进一步说明,使注释多样化,避免千篇一律。 五、外文文献。 如果论文能有适当的外文文献,则作者被认为是比较关注国外学术动态的。尽管当前高校对外文文献的要求越来越流于形式化,但是如果能有适当的、必要的、合理的外文文献,当然很好。 六、论证有力。 观点的论证是论文写作的核心部分,在论证过程中必须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不能拖拖拉拉,王顾左右而言他。 七、结构合理。 论文的结构是论文的筋骨,论文的结构必须合理。这一项工作在论文提纲的起草过程中就要做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以对论文的结构适当地调整,使论文的结构趋于完美。很多老师拿到学生的论文首先要看的就是论文的大纲,所以结构也是重中之重。 八、文字优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论文的文字一方面要避免艰深晦涩,一方面要做到优美流畅。当然法学研究是专业性研究,法言法语也是离不开的。我们不建议故意生造一些概念,我们反对故弄玄虚。 九、格式规范。 论文的格式规范需要按照学校的要求统一部署,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论文的格式规范,认为格式问题是论文形式化的重要方面。优秀论文当然要在论文格式上下功夫,不能在格式上留有瑕疵。 十、原创为本。 原创性是论文的根本,如果一个论文被认为是抄袭的,那当然不能评优。目前高校已经购置了抄袭检测软件,所有抄袭的论文都在软件检测下无处遁形。建议同学们树立原创为本的理念。或者说,即便论文不能评优,甚至即便论文没有创新,原创性同样是很重要的。 以上十点是我们在数年的辅导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当然上文我们只告诉同学们优秀的法律硕士论文包含哪些元素,还没有告诉同学们如果做到包含这些元素,如论文选题如何才能做到新颖、资料如何才能做到权威,等等。这些问题留待接下来的一系列讲座中继续探讨。

1.《司法经费与司法公正》(载《中外法学》2009年第3期)荣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必须突破的理论误区——与柯良栋先生〈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问题〉一文商榷》(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4期)荣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3.《刑事案件庭前审查及准备程序研究》(与宋英辉教授合写,万字),载《政法论坛》2002年第2期;4.《论刑事诉讼中控方举证责任之例外》(万字),载《政法论坛》2001年第5期;5.《两大法系法官制度之比较》(9千字),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5期;6.《对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之检讨》(2万字),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4期;7.《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行为理论》(万字),载《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4期;8.《中国减刑、假释程序之检讨》(万字),载《法商研究》2007年第2期;9.《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万字),载《法商研究》2005年第5期;10.《论辩护方以强制程序取证的权利》(1万字),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11.《论刑事诉讼的程序性制裁》(万字),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1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举证责任》(8千字),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2期转载;13.《论直接言词原则与公诉案卷的移送及庭前审查》(万字),载《法律科学》2001年第3期;14.《论侦查权的本质与特征》(万字),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2期;15.《论刑事诉讼法的可诉性》(9千字),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16.《我国未决羁押的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17.《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与樊崇义教授合写,万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4期,司法部内参《司法行政法制工作通讯》第二号转载,人大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10期转载;18.《论我国刑事二审审理方式之改革》(9千字),载《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1期;19.《慎重对待沉默权》(7千字),载《政治与法律》2001年第6期;20.《论侦查公开》(9千字),载《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最高人民检察院内参《刑事法理与案例评析》转载;21.《论客观与诉讼关照义务原则》(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2.《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契合与背离》(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23.《论检察机关的性质》(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24.《侦查体制比较研究》(万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获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5.《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检察机关之比较》(与宋英辉教授合写,万字),载《中央检察官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法学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年第1期转载,《检察学论丛》2000年第1期收录;26.《公正: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最高追求》(与樊崇义教授合写,8千字),载《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第2期。27.《检察机关参与行政诉讼比较研究》(4千字),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0第3期;28.《论陪审制》(与姜小川教授合写,5万字),载陈兴良教授主编:《刑事法评论》第7期;29.《刑事程序中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万字),载陈兴良教授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9期;30.《中国刑事诉讼法典第一编第一章“任务和基本原则”的修改建议与说明》(与陈光中教授合写,万字),载《诉讼法论丛》第11卷;31.《秘密监听之研究》(9千字),获首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诉讼法论丛》第5卷发表;32.《诉讼平衡论》(万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4卷;33.《论法律真实》(与锁正杰合写,万字),载《诉讼法学研究》第1卷;34.《刑事证据前沿问题研究》(与樊崇义教授等合写,9万字),载《证据法学论坛》第1、2期;35.《交叉询问制度研究》(与樊崇义教授合写,万字),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1年第1期;36.《对刑讯逼供的三重分析》(9千字),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37.《中国内地与香港刑事管辖冲突及解决》(8千字),载《山东法学》1998年第2期,人大法学复印资料《国际法学》1998年第4期转载,并获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第七届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8年“华增”科研奖学生类三等奖;38.《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检警关系的影响》(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22期;39.《论建立证据展示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8期,被评为《人民检察》2003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40.《论侦查的期间限制与疑案处理》(4千字),载《人民检察》2002年第12期,被评为《人民检察》2002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41.《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5千字),载《人民检察》2001年第9期;42.《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与完善》(与樊崇义教授合写,5千字),载《中国律师》2005年第12期;43.《历史视野中的刑事质证权》(8千字),载陈光中、汪建成、张卫平主编:《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司法理念与三大诉讼法修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44.《科技证据的法定化》(与樊崇义教授合写,万字),载《南都学坛》2005年第2期;45.《国外陪审员如何“陪审”》(2千字),载《环球》2005年第11期;46.《对我国刑事诉讼相关问题之检讨》(3万字),载陈兴良教授主编:《中国死刑检讨》,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47.《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其具体应用》(万字),载《刑事司法指南》2003年第1辑(总第13辑);48.《论补强证据规则及其具体应用》(7千字),载《刑事司法指南》2003年第2辑(总第14辑);49.《论推定规则及其具体应用》(8千字),载《刑事司法指南》2003年第3辑(总第15辑);50.《科技证据及其运用》(7千字,与樊崇义教授合写),载《刑事司法指南》2004年第3辑(总第19辑);51.《从口供本位到物证本位》(与樊崇义教授合写,6千字),载《检察实践》2000年第3期;52.《论侦查终结》(7千字),载《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53.《论我国刑事立案监督制度的完善》(7千字),载《法大成人教育》1998年第4期,并被樊崇义教授主编的《刑事诉讼法专论》一书收录;54.《一事不再理与中国区际刑事管辖冲突的解决》(6千字),载《研究生法学》1998年第1期;55.《论反贪侦查模式的转换》(4千字),载《检察日报》2000年2月2日第3版;56.《论当庭认证》(3千字),载《人民法院报》2000年12月18日第3版;57.《错误该由谁证明》(2千字),载《南方周末》2000年6月23日第5版。58.《排除合理怀疑及其在西方面临的挑战》(万字),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2期;58.《死刑与误判——从美国68%的死刑误判率出发》(万字),载《政法论坛》2007年第1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