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年级绘本阅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年级绘本阅读研究论文

绘本也称“图画书”,是以“图”和“文”共同演绎一个故事的书。利用绘本对儿童进行早期阅读教育,对儿童语言能力、观察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发展及情感道德的培养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绘本阅读深受家长和老师的欢迎。现今,越来越多的绘本被带入教室,随着绘本阅读教育在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广泛推广,如何有效的保障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是一线老师亟需解决的问题。1选择适应儿童兴趣和阅读能力的绘本一两个教师在运用绘本面向全体或许多儿童进行教学活动时,是否选择一本好的绘本成为影响一个活动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教师在选用绘本时最先考虑的因素应为“绘本富有童趣,儿童会非常喜欢”。儿童阅读绘本的乐趣很大部分源于发现图画信息富有童趣的有意义元素。绘本中鲜艳的色彩、栩栩如生的人物、独具匠心的细节,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线条能自然引发大胆猜测和预测。内容排版上与画面交相呼应,与画面形成一个整体的有意义单元更容易吸引儿童眼球,使儿童爱不释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认知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应选择不同主题、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由易到难,培养儿童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能力。

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的策略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理念也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见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探究欲望强,图文并茂的绘本是他们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如何让绘本发挥真正的阅读价值,在享受快乐阅读的同时增长知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引导敏锐观察,清晰地阅读绘本

1.从整本书着眼,细致欣赏绘本

绘本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因为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是绘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地方作者都为读者献上了很多精美的图画。阅读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不起眼的环衬可能与故事息息相关,更可能提升故事主题;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而封底,则会是故事结尾的延续。这样精彩的绘本,让我们稍稍翻阅就爱不释手,又怎能忍住不静下心来好好欣赏呢?

2.从细微处探究,深入解读文本

绘本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用图和文同时“说话”,图画中隐藏着许多重要信息。只有指导学生细致阅读图画,从细微处探究,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读者忽视的小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才会对文本的理解有进一步的理解。

《爷爷一定有办法》的图画细腻地描绘了一个充满浓浓人情味的小镇和一个温馨的家庭,不管是人们的表情还是环境物品,都非常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一家更给读者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然而,学生们阅读时对图的细节并没有关注,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师:(看图)约瑟的纽扣找不到了,十分伤心。猜一猜,大家是怎么安慰他的?

生:爷爷说:“约瑟,纽扣丢了,我也没有办法了。”

生:妈妈说:“爷爷说的对,不可能无中生有呀!”

生:小妹妹说:“我把娃娃送给你吧!”

师:不对呀,这个小妹妹是谁呢?

生:可能是邻居家的小妹妹!

生:不对,是约瑟的亲妹妹!我在前面好像看见妈妈抱着一个小宝宝。

师: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回看前面的画面……

生:我看到妈妈大肚子了!

生:我看到爸爸为小妹妹做的鞋子了!

生:我发现了这里奶奶在给小妹妹洗澡!

约瑟什么时候多了个小妹妹呢?如果老师不提醒,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发现。由于教师的点拨,绘本阅读变得更清晰有趣了。因此在阅读绘本时,除了阅读故事本身外,还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细节,看看图画中的环境、次要人物,或者通过人物表情的变化猜测心理活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二、鼓励大胆想象,深入地阅读绘本

审美与想象是绘本最应具有的特质。绘本中所讲的故事往往想象飞扬,许多用文字难以表达的场景和情节可以用画面轻松直观地表达出来,还能让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1.预测故事

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学生对故事进行猜测,则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逃家小兔》的封面,是一对在草丛中互相对视的母子兔。当请一年级学生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讲些什么时,小朋友的想象真是五花八门:“兔妈妈在和兔宝宝说悄悄话!”“它们可能在说这里的草可真好吃!”“兔妈妈肯定在告诉兔宝宝当心大灰狼!森林里的大灰狼可厉害了!”学生们根据画面的预测大大出乎了的意料,一幅图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虽然学生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进行大胆想象,不也是一种教学收获吗?

2.设疑想象

设置这样的环节,意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大胆质疑、猜想、预测等主动学习的能力。如《红鞋子》中教师问:奇怪,红鞋子是怎么被人遗失的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猜测:“我猜它可能是被妈妈晒在阳台上时,不小心掉下去了。”“我猜可能是它的主人在踢球时不小心把它踢飞了,找不到了。”在这里,学生的推理也许和故事不谋而合,也许大相庭径,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猜想、推测中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有趣的阅读中学会阅读。

3.合理联想

幼儿在看一本书时,不仅会联想到现实的生活、其他的文学作品,还会把自己想象成这个作品中喜欢的角色,这就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引发的。在《逃家小兔》阅读中,当想象如果自己是小兔会逃到哪里去时,学生们好像自己真的是那只调皮的兔宝宝,边比划动作边说出自己的想法,如陈子玥一边做跳进水里的动作,一边说:“我跳到水里,钻到水底,兔妈妈就找不到我了!”叶辰一边缩着身体一边说:“我躲在密密的草丛里,兔妈妈就看不见我了!”学生们陶醉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享受着作品所引发的快乐。

三、引领情感体验,探究阅读绘本

优秀的图画书,不仅带给人视觉的享受,更带来美妙的情感体验。绘本最大的人文价值就是,简练的语言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人文精神,令人感动又从中受到教育。这些绘本的图画往往也用抒情优美细腻的笔触,美得令人心醉,所以还要引导学生静静地欣赏画面,在视觉的感知与听觉的感受中深入体验人物情感,使心灵变得柔软起来、敏感起来。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而言,既是一次阅读,又是一次心灵的“盛宴”。有时仅仅只是讲述,就能带领学生走进绘本中人物的心灵深处。因为教师在为学生讲述的过程中,将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悟,对绘本文字的品味乃至自己的情感,通过声音、神情传达给学生,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此时,情感的体验根本无需强调,只需倾听。

四、启发多形式拓展,充分展现绘本魅力

阅读不仅仅因为一本书的开始而开始,更不因为一本书=的结束而结束。图文并茂的绘本阅读往往让学生们意犹未尽,结合我校开展绘本阅读的实践活动,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

1.读一读,说一说

读完《生气汤》,学生们可以为父母读故事、讲故事,通过讲述,不仅把故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更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

2.读一读,演一演

许多绘本所讲述的故事都是情节丰富,适合表演。如读《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后表演故事,学生们把鳄鱼和牙医的的神情、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还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兴致高涨。

3.读一读,猜一猜

当绘本中的故事戛然而止时,学生会觉得意犹未尽很想知道故事结果,可以请学生做合理的猜想在绘本教学最后,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自己去演绎去体会,收获的是精彩和纯真。

4.读一读,写一写

读《别再亲来亲去》,可以续写故事;读《爷爷一定有办法》,可以写一写地板下小老鼠一家的故事;读《泰迪熊搬家记》,可以学画地图;读《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可以直接在绘本的留白处写写画画;读《嘟嘟与巴豆》,可以学习写信,介绍各地风土人情等。

5.读一读,编一编

读完绘本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各种好看的形状,可以从单张的、几张的再到整本的,从老师帮助设计到由学生合作设计或独自设计,然后在设计好的空白绘本合适的地方写上文字,再为文字配上合适的喜欢的图画,做成属于自己的绘本。读《蚯蚓的日记》,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为原型创作《蚂蚁的日记》、《蝴蝶的日记》、《我的日记》等。当然,绘本阅读指导课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有抛弃自己的阅读成见,拓展可能因世俗的影响而变得拥挤狭窄的心灵空间,才能让阅读走进学生们的心里,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积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引领学生奔向童真的心泉,奔向那春草吐绿、繁花盛开的世界。

本文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阅读绘本教育的 论文 范文,语句言简意赅,是篇不错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摘要: 绘本是国外备受重视的一种阅读方式,近年来,我国的儿童文学专家方卫平教授、梅子涵教授也一直呼吁让孩子阅读绘本,认为绘本是"人生第一本书"。

论文关键词: 绘本阅读 早教 价值与意义

绘本是以图码为主、语码为辅(甚至完全没有语码),展现低幼儿童视域中的审美世界图景,并能与低幼儿童这个接受主体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它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对于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中富含节奏韵律感,幽默诙谐,拟人夸张的语言也符合幼儿语言的年龄特点。而绘本中与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故事情节能够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因此绘本受到了大多数儿童欢迎和喜爱,如果能将绘本广泛运用到早期阅读教育中,培育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其认识图与文的相互关系,为将来的继续阅读活动打下基础。

一、为什么选择绘本阅读?

(1)给阅读一个轻松的起点

图片是一种直观的书面语言信息, 具有图解文字的功效, 因此, 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 借助于图片经验采用文字配对的方式建立相应的联系, 能达到理解和阅读的效果。读图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发现探索的过程, 当幼儿在绘本中寻找到画者隐藏在图中的小标志时, 在幼儿跟随着这样的标记继续探索的时候, 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绘本的图像和文字韵含默契,像呼吸、像音乐、像双打运动员般紧密配合,能让小读者轻松愉快地阅读。

(2)能改变语文教学沉闷的情况

精选的绘本, 图画大都是大师创造的作品, 它们经过时间的考验,虽然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还能被现在的孩子所喜爱, 而且很多孩子都深受影响。绘本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 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绘本的作者必须在限定的篇幅里把一个故事讲得既清楚又好看。这就要求绘画者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出大量的信息, 而图画就可以达到文字所不能达到的作用, 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3)增长认知学习

著名艺术家、最了解儿童心理的美术家画的图,他们出色地运用绘画技巧,通过优美的图画来诠释生动的故事,使得绘本既有色彩、线条、构图的美,又有语言、韵律和故事情节的美。图画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4)能帮助幼儿找到真善美的钥匙

我们希望孩子能学会感恩和善待别人,这些抽象的大道理不是灌输在幼儿的脑海里, 而是通过在一个个绘本中让孩子慢慢地接受和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 有助于促进儿童品格的健康发展

品格在孩子6岁前就基本成型,6 岁以后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加以巩固。对人的一生来说,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方式来弥补,唯有人格的养成是从小塑造并基本定型的,且定型后很难纠正。因此学前是儿童人格塑造的奠基石,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 。阅读关于优秀品德方面的绘本,儿童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会激发并促使他们 向书中的优秀人物学习,在生活中会不自觉以其为榜样并努力向其靠拢。

二、绘本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我一直主张,在孩子合适的年龄段,给孩子读合适的书,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更千万不能高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切忌拔苗助长,因为读书,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要把阅读变成孩子的任务。有一个快乐阅读的基础,那么,好的绘本故事,对孩子的启蒙意义就是巨大的,通过阅读学会的自理能力、逻辑思维以及语言沟通能力都是家长手把手去教所不能比拟的。

儿童的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越丰富。但是我们传统教育的大部分都是文字思考、语言思考 ,很少有图像思考。绘本为儿童养成用图像思考的习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因为绘本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一系列连贯图画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图为主,图文 结合,所以阅读绘本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图像概念,提高思考连贯性,丰富想象力 。

孩子在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中,强大了自己的内心,并逐渐建立起了她自己的判断标准。因为读了《肚子里的火车站》,孩子懂得了去呵护她肚子里的小精灵们,爱吃蔬菜爱吃水果,啥也不挑食,因为她知道,小精灵们健康她才会健康;因为读了《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早晚各一次的刷牙从来不需要我去催促,孩子一点也不希望哈克和迪克在她的牙齿里面造别墅,建游泳池;因为读了《点》,孩子的自信油然而生:画画有什么难的,我也会!

还有很多优秀绘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例如《小兔波力品格养成系列》,用温暖亲切的小故事生动再现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莽撞淘气又温柔善良的小兔波力则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许多道理: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克服恐惧 、如何关爱别人 、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只要在阅读时正确指导,就可以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出健全而有魅力的品格 ,搭建好通向社会的桥梁。瑞士马克斯·菲斯特创作的彩虹鱼,通过一条有闪亮七彩鳞片彩虹鱼的经历,告诉孩子一些生活的真谛:痛苦与朋友分担,痛苦会减半:快乐与朋友分享,快乐会加倍。该绘本插图采用水墨画技法,融入了中国画的传统元素,鲜活亮丽且富有现代感,画中水的场景,仿佛每个水草都在荡漾、漂浮,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有些绘本还采 用剪纸、 水彩、油画等各种形式绘画,已经成为 一种"综合艺术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有意识地让儿童阅读这些优美的绘本,不仅能培养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欣赏水平,而且能激发儿童创造美的热情,帮助他们步入艺术殿堂,让孩子终身收益。

其实我要讲的绘本最根本的价值是好绘本能抓住孩子的心。

英文绘本阅读策略研究论文

比如说丰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一定要让孩子课堂主体,要改革课堂内容,要改革课堂教学形式,要激发孩子学习水平,学习能力。

小学英语论文题目一:[1]立足核心素养开发英语课外资源研究[2]思维导图:小学英语复习课的“深度学习攻略”[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4]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5]Phonics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运用[6]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7]重视“因性施教”,引导男生学好英语

小学英语教育方向的论文一定要选择比较创新的题目,比如说委婉语种,比如说英语谚语,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帮助。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创新对于一个论文而言就是一条生命线,在这个论文当中,如果想要获取比较好的分数,而且想要获取比较好的评论的话,那就尽可能的去写一些别人从来都没有总结过的东西。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到新颖而且创新要做到在别人没有写出来的情况下,就总结好这些特点。

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可能的做到更好的选题,但是也一定要记住,在爆冷门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搞了一个大冷门。如果在冷门这一条道路上走到了极端的话,那么写出来的论文或许也不会被别人所认可,因此不要再写论文的时候总是一味地标新立异,一定要让大家看了以后有着恍然大悟的感觉,而并非是不知所云。

有些同学在创新的时候完全理解错了创新的意义,他们觉得创新就一定是特立独行,是标新立异,于是写出了很多大家看不懂的东西,这样的论文拿出去了以后也不会被别人所认可。相反更多的人对于这个论文的评论都不是特别的好,除此之外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也要记住要从很小的地方着手。

如果说论文的大纲过于庞大的话,那么这个论文就会给人一种非常不着边际的感觉,但是如果论文是从小处着手的话,那么所讨论的东西就会变得更为明显一些。而且对于大家的引导也会更选题目的时候,尽可能地写到小题大做,要从一个很小的方向上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东西,让大家在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都能够在这其中获取相应的收获。

英语教育的漏洞,教育的改革,英语的教学方式,教育方式的创新,这些方向就是比较好的,这些方向非常的有意义,可以促进教育业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更加优秀。

小学中年级阅读论文

谈 读 书 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为什么读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的读书,有人甚至说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 第一, 读书让人获得知识。这是最浅显的作用。 我们从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也大于此。它让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也让人们得到学位和工作,这些无足轻重的“副产品”。这一层的读书只是为了生活和学识。不可否认,知识的获得也是十分重要,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吗? 第二, 读书让人提高修养。 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中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答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的深刻,体会的彻底。正如林语堂所说的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了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着此间浅移默化的“味”,不正是在读书中体味的素养吗? 第三, 读书让人开阔视野。 人生活的范围有限,限制于空间与时间的连锁中,当他只能同身边的交谈,他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的学识是简陋的。但当他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便再不能限制于他,他可以坐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他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地牛羊”的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忧;可以体会“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人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他的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省,一市,一县,一国而是整个宇宙整个空间。着也许读书所换来的乐趣吧。 第四, 读书让人明白事理。 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或?”我想最大的疑虑也莫过于不明事理吧,读书里的名人,也许刚好可以找到答案,看世界名人的作人处事,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方法,对于明白事理,应是非常重要的吧。 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博大精神。在书籍中培养修养的文雅得体,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学做人处事的方法道理。这也许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吧. ===== 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读书似乎又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不可以不读书呢? 有人说,读书好,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千钟粟,有车如簇。看,有权有势又有钱,更有一位“颜如玉”来“红袖添香夜读书”。你说,读书好不好?诚然,名利声色确实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之徒。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学子吧? 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 首先,读书的一大乐趣在于随心所欲。主人是你,是你去读书,而是书来管你。试想,一个大书架,塞满了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侦探、言情、武侠……看哪一种都可以,不着急。而它们对你,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么多古圣先贤,在静默地等着你,为你述说他们的思想。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还可以跟司马迁谈天下大事——总之,当家的是你。慢慢的,你会觉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奥妙无穷,仿佛所有的知识画卷在你的脑海中一一展现。而你也已超然物外地掌握着历史。久而久之,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愈演愈烈。不变为“书痴”者鲜矣。 书趣之二,在于可以大发议论。凡著书立说者,必为一时之俊才。虽是俊才,有时也会有疏漏,而这疏漏偏偏被你看出来了,你高兴不高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句是写李白的。但你想,如果把“臣”字写成“爷”字,不是更好地表达他的酩酊大醉之态么?一时间意得志满,好像杜甫都要来拜你为“一字师”。大发议论,使你与作者有并驾之感,精神上快乐无比。 书趣之三,当你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又或是当你对某一个问题小有心得时,打开一本书,发现已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充分的论述。正好搔到你的痒处,正中下怀,喜乐不禁。于是一切都已明了,一切付出的辛劳都有了回报。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什么也换不去的。 书趣之四,当你看了一本好书,被它的内容所征服,在你与朋友交流时侃侃而谈,书中的妙语一句句往外跳。朋友们瞪着钦羡的目光:“士别三日,可得刮目相看啊!”只有你知道,这是看了书的缘故。小小的虚荣心再次被满足。读书好不好? 书趣之五。在于藏书,鉴于大家都是中学生,没什么钱。这点,不谈也罢。 历数了这么多书的好处,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手痒痒,想翻开一本瞧瞧呢?书有很多种,有的要正襟危坐地钻研,有的只是一种消遣,还有一些会把人诱进死胡同里,再也出不来的。既然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把书当作敲门砖去扣开那名利之门,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读好书,读那些不光是为了消遣,更能提高我们的书。比如说《唐诗三百首》,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再比如《三国演义》,日本人从中学到了企业管理,用人之道,我们能学到什么?再比如《沙翁戏剧集》从中又能领会多少道理呢?不光只看纯文学作品,还应看看人物传记之类的,看看别人是怎样为了理想不屈不挠地奋斗至成功的。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总之,读书能造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但不读书,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让我们都来读书,读好书吧! ===== “当你需要帮助时,书会伸出援助之手;当你感到痛苦时,书会为你抚平伤口;当你在布满荆棘的人生之路上迷失方向时,书犹如一座灯塔,为你指明航程……”这是我写在自己读书笔记上的一段话,因为我深深地爱读书。 可是,并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喜欢读书的。上小学时的我,就是最头疼读书的一个,每次捧起书,看着那毫无生气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后来,我是怎样喜欢上读书的呢?这得从一节语文课前活动说起…… 那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课前活动要搞成语接龙游戏,每个同学必须依次回答出一个成语来。“气象万千”“千军万马”……同学们一个个都顺利地过了关。轮到我了,这时我的脑子却嗡嗡直响,同学们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我,后面的同学急得直跺脚,“马,马大哈!”不知怎的,我一下子冲口而出,直到同学们都哄堂大笑,我才知道自己闹了个大笑话,又羞又恼,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老师走过来拍拍我的脑袋说“没关系,以后要注意多看书,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好多好多的知识。 渐渐地,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殉国流过眼泪,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了。 那是一个深秋的黄昏,我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成绩很糟。放学了,我带着满腹的痛苦和绝望回到家中,透过模糊的泪水和昏暗的灯光,我看到了书架上的那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体会到主人公保尔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斗争的精神,激起了我的勇气,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体内。是呀,难道自己遇到这样一点小小的挫折便要一蹶不振吗?我重新打开了试卷,认真分析了其中的错误,为自己制定了今后的学习计划,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像保尔一样,做一个人生的强者!”终于,我在期末考试中一举夺魁。这,都是读书给我的智慧和力量呀!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我在读书中成长! 【成功揭秘】这篇记叙文写得较有特色,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都有特色。这篇文章起笔采用一组排比句式,并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抒情的笔调写出了读书给人带来的各种帮助,借以表现自己对书的喜爱,见证读书陪伴我成长的过程,照应了文章的题目。作文的最后一段再次点题,由衷地道出“我在读书中成长”的心声。全篇采用第一人称,条理清晰,一脉贯穿,语言优美流畅,叙事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新活泼的感觉,字里行间散发出了当代中学生的青春朝气。 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为什么读书。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的读书,有人甚至说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 第一, 读书让人获得知识。这是最浅显的作用。 我们从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也大于此。它让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也让人们得到学位和工作,这些无足轻重的“副产品”。这一层的读书只是为了生活和学识。不可否认,知识的获得也是十分重要,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吗? 第二, 读书让人提高修养。 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中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答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的深刻,体会的彻底。正如林语堂所说的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了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着此间浅移默化的“味”,不正是在读书中体味的素养吗? 第三, 读书让人开阔视野。 人生活的范围有限,限制于空间与时间的连锁中,当他只能同身边的交谈,他的认识是肤浅的,他的学识是简陋的。但当他打开一本书,时间,空间便再不能限制于他,他可以坐在家中看到世界各地,品味古今中外,他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地牛羊”的生机;可以体会黄昏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忧;可以体会“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喜。在书中人可以翱翔于智慧的天空,他的视野也不会只存在于一省,一市,一县,一国而是整个宇宙整个空间。着也许读书所换来的乐趣吧。 第四, 读书让人明白事理。 韩愈曾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或?”我想最大的疑虑也莫过于不明事理吧,读书里的名人,也许刚好可以找到答案,看世界名人的作人处事,从中可以学到许多方法,对于明白事理,应是非常重要的吧。 在书籍中品味知识的博大精神。在书籍中培养修养的文雅得体,在书籍中开拓视野看大千世界,在书籍中学做人处事的方法道理。这也许是读书的真正目的吧.

一年级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初始阶段,但大多数小学教师都不重视语文的阅读教学。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小学 一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一:《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分析及策略》 摘 要: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阅读教学不论在任何一个学段都是一个重点,但由于部分教师认识不足,从而带来指导上的盲目性及阅读环境创设的无计划性,加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同样认识不足,从而放松了对课外书籍的阅读。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 阅读 分析 策略 一年级是阅读教学的最初始阶段,但大多数教师往往把拼音、识字作为教学的重点,在组织课程时,很少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思想上不重视,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由于学校设施、教学大纲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开展举步维艰。加上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义同样认识不足,孩子在家空闲时间多用来看电视、玩游戏,从而放松了对课外书籍的阅读。本文结合自己的一点教学 经验 ,企图尝试对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培养阅读兴趣 1.以教师的“身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处在童真幼稚阶段,认知能力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老师爱什么,学生也会爱什么,家长爱什么,孩子也爱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课外书要有较大的兴趣,给学生以表率的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自己首先要喜欢读书,可以把自己读过的适合孩子看的书推荐给孩子,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放在办公室里,让学生知道原来老师也要不断读许多新的书。 2. 故事 制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等更是百听不厌。因此,可以利用读物本身的特点,如果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刚进入小学时,他们的识字量比较少,根据这个实际,我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有时我会在故事讲到精彩处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就在哪一本书上,这样,孩子们就会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结果。这就是“悬念激发兴趣”法,这种 方法 可以说非常有效。只要我讲过的故事书都会成为班上的“抢手货”,孩子们都会争着亲眼目睹一遍我讲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儿歌集》都成为孩子们的读物。 二、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著名的语文 教育 家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教学首先要抓住习惯的培养”。首先,从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做起,如每次读书之前,强调读书的姿势,养成良好的阅读姿势,以及最基本的读课文的要求就是把课文读正确。一种良好的阅读姿势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易事,需要时刻纠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阅读习惯,这个过程必须贯穿整个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要做到“反复教,教反复。” 三、多方位指导方法,多样性的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与自己的生活体验链接以后,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讲,一年级学生由于语言积累有限,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课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体验。 1.教师要示范引导,以情带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的资源。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读的行列中来。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的时候,教师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无声胜有声”。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带着学生一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2.抓关键词句,感悟品读。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创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教师要通过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学习《棉花姑娘》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老师戴上头饰扮演燕子,全班同学做棉花姑娘,引导学生理解燕子想帮却帮不上忙时,教师可很为难地说:“听了你们这样请求,我特别想帮你们。可是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你们的忙。谁来教教我,我该怎么回答棉花姑娘?”学生听老师这么一说,有的摆手,有的摇头,有的叹气地教起老师来:“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学生读得非常投入,特别入情。剩下的两个并列段不用老师引导,学生就能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进入情境后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了。 4.转换角色,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表演朗读是一年级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种阅读形式,因为低年级的课文故事情节鲜明、富有童趣。用表演读的形式来表现课文内容,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及相关语言的表达、记忆;通过演读,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能很好地突出课文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小壁虎借尾巴》这篇有趣的故事,通过小鱼、燕子、老牛的对话,再加上老师适当地引导和指挥,班上的朗读气氛非常热烈,也知道了各个小动物尾巴的作用。 总之,“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尤其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感情朗读,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在语文课堂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读,在读中学习字词,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明白道理,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点滴谈》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仍是新课标要求下较为重要的任务,多年教学经验归纳还应从听、说、读、写、思五个基础方面着手,善于观察,积极引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也会让老师感受到教书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 学生 乐趣 1 听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人们常常将集中点放在学生的说和读上。而忽视了听。然而听作为一项重要的 学习方法 和能力,应该是我们注重培养的重点部分。例如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此之前没有系统的训练和严格要求,仍然保持幼儿园的随意习惯,上课要随便吃东西、玩玩具等,意识不到“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因此,刚入学的他们,需要接受“一二三,坐端正”、“小眼睛,看黑板”等儿歌式的教育,这便是“听教育”的开始。 为了让学生保证在听我说话,对学生的要求是:老师说话时一定要抬起头用眼睛看着老师,老师说话还要用眼神和同学们交流,并通过请同学起来复述老师讲的内容来激励他们认真听课,这样也就无形中培养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另外,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听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虽然拼音在开学一个月之内就学完了,后面的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带有拼音,但能熟练拼读的孩子毕竟少,所以,很多时候课文还是离不开老师一字一句地教。因为一年级孩子却往往是先背会简短的课文,再对号入座认准每个字的读音,为避免孩子听错音,所以不能一味齐读,应采用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尽量听到每一位孩子的声音。 2 说 首先,关于说的训练,除了前面在听的内容中学着老师的样子说一说,学着同学说的说一说,还要学着书上的话说一说。其实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都抢着说,当老师的看到这种积级场面当然也高兴,而且有时孩子们的答案能让老师彻底放松。如我在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时,文中有好多类似“青青的”、“白白的”、“宽宽的”的词语,这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机会,于是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说几个类似这样的词语,有的学生很聪明,由“大大的”想到了“小小的”,接下来就集体发懵了,我及时引导:天空——?学生马上答“蓝蓝的”,“苹果——?”“——红红的!”学生的兴趣来了,我想让学生的思维再开阔些,我继续引导“天上的星星——”,本来我想让孩子们“闪闪的”一词,没想到全班同学居然异口同声,兴奋地来了一个词:“眨眨的!”天,还能这样说,我一时无语,可孩子们还一脸期待地等着我的夸奖,真有趣! 当然了,我们还要时刻提醒孩子说完整话,主要做法是如果孩子不会说,请其他同学帮着说,然后再自己说。积累语言我认为不是那几个语言丰富的孩子说出来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让说不上来的孩子记住这个词,多数做法是有了好词语,让大家都跟着说一遍。 3 读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一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在课文朗读教学上。由于识字不多,学生读文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的学生拖腔拖调。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如“小小的——船儿——”,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如“小——小——的——船——儿——”。如果不是教师的刻意引导,后者比较多。这类学生读词也一样拖音,一个词非得拆成一个一个字来读,如“语——文——”。 有的读书停顿不当。有的学生每个词都停顿,有的学生则一字一顿,遇到翻页,停顿的时间就是最长的,一句与一句之间,一段与一段之间,正确的停顿就更难;有的学生音量不对。学生有的轻如蚊子叫,谁也听不清,有的大声喊叫,像在吆喝什么似的,还有一些学生不会正确出声,从喉咙底下挤出声音来,这不但让人听起来不舒服,而且会伤害自己的声带。 另外,有些孩子在齐读课文时看似读得很好,声音洪亮,口型正确,感情充沛,一旦个别读,反而读得结结巴巴。一开始,我还以为是紧张的缘故,后来发现是因为孩子的 记忆力 好,一篇课文在齐读、范读、领读过程中已经会背了,他齐读时根本没看书,而是跟着大家的朗读在“背”,也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真正跟文字接触,他自己读就糊涂了:好些字不认识,一个一个去拼拼音。就读不好了。 鉴于以上的问题,我逐渐在朗读教学中改进方法,针对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 注重朗读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今天我的读书着重训练消除拖读,明天我着重训练停顿,或者这一节课我要学生重点读哪几句话,哪几个自然段,要有所侧重。老师要每一次读书要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个阶段的朗读也应该有重点要求。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读课文就是生活中的说话。 朗读的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并要重视范读的作用,遇到长 句子 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4 写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的重点我想谈谈“写字”。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写字来说,虽说在幼儿园时也有写过,但那只是尝试,并没有规范地学习,所以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在刚开始书写时不仅要告诉孩子如何执笔,还要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写,而且这时的教只靠老师的范写和学生的书空,有时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孩子根本不会落笔,这就需要老师手把手地去教。其实,这只是一道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许一次就足够了。 所以,指导孩子写字不要急于先让孩子写好,而是先教会孩子正确的执笔方法,会写基本的笔画。在指导孩子写字时,要求要严,指导要细。要求学生,横要写平,竖要写直,大小要适中,笔顺要正确,写慢一些不着急,鼓励学生先慢些写努力把字写好,争取一次写好,不要频繁使用橡皮擦,然后再要求既快又好。 勾画生字的方法。把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按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生字在课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用不同的记号标示出来。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指导。 标示自然段的方法。在每个自然段空两格的位置标示自然段。 朗读的基本方法,如词儿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不要唱读等。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并保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课堂上设计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趣。老师可以用语言鼓励学生,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物质奖励学生。要让被表扬的学生受到鼓舞,要让其他的学生充满向往,不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也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关注课文的知识点,从每篇 文章 提取可以训练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在阅读中不断扎实。 5 思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虽然课标一直都在强调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重读好,轻读懂,但同时又提醒老师们对教材的解读不要低幼化。即使是轻读懂,也要对文章有理解的底限,在学生读悟的过程中就有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个过程和前面的读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如果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语言积累丰富了,也会思考了,也会表达了,学语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篇三:《试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得到快速的发展, 教学方法 不断创新。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合作交流探究理念的引导下,如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实现教学的时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学者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实效性这一领域取得较大成果,但在情境创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多年,试分析情境创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效性。 一、深入分析教材,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而小学语文阅读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就是教材。分析教材、领悟作者思想并把握教学目标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小学各个年级 语文教材 中阅读材料的特点、课文内容重点,在此基础上创设自然情境、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并选取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做到胸有成竹。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让学生想说、愿意说、乐意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经历,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至教材作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例如以“汉字”为阅读主题的综合单元,笔者让学生课前搜集我国古代汉字 文化 ,将汉字文化融入至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想象力 。 2.角色体验,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将材料作为话剧文章,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进行表演,使教学情境真切地重新在学生面前,深刻体会阅读文章中的情感,借助角色效应,缩短与文章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领悟,最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小学语文阅读文章《盘古开天辟地》,由于学生难以走进文字描述的 童话故事 情境中,笔者试创设出山林大火、洪水喷涌、猛兽出没等动画情境,将文字阅读表象化,借助形象、真实的画面渲染情境,使学生扎实地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情感。 4.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头脑中浮现出阅读文章中的情景,因此教师在语言表达上要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中常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引入阅读内容中,或对阅读文章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要创设多样的对话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热情。首先,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向学生提供具体的条件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通过创设游戏、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阅读问题。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笔者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出学生扮演小蝌蚪的游戏情境,结合情境品读文章。 四、及时、适时创设情境,确保阅读课堂良好实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现场资源,引发学生开展对话的契机。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教师对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根据具体问题创设情境,引发阅读话题;在学生感情体验较浅时,注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在学生对文章理解偏差时,及时创设情境,实现对话沟通。阅读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巧妙的选择阅读话题情境,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利用不同的话题情境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多开展小组探讨,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和理解。 五、利用阅读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学生想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更要有丰富的情感,比如写 作文 ,我们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于情感丰富的学生,会觉得写作文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也能写出来很优美的语言。但是对于情感欠缺的学生来说一看到作文就会无从下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对于情感欠缺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对其进行学习情境教育,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度,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感情。老师之间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能互相借鉴和学习。老师在备案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优秀老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有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诗人杜甫说的,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不但是这样,它还伴随着我成长的一点一滴。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经常看连环画和绘本。一点一点地学,一点一点地念,可以使识字量大大增加,看更多有趣的图片,直至今天,我还记得图画书里的'那些活灵活现的卡通人物,有机智勇敢的孙悟空、贪吃的熊宝宝等,有时,我的心情也会被故事情节所带动,主人公着急我也跟着着急;主人公伤心我也跟着伤心;主人公快乐我也跟着快乐…… 上了小学后,我开始看小说、童话等,这些书也使我学会了许多。有一次,我看《小公主》,讲的是主人公萨拉·克鲁不论是在富有时,还是在遭遇一贫如洗是,都没有对生活放弃希望,始终坚持勇敢地面对生活,真诚地对待朋友,无私地帮助别人,最终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和巨额遗产的故事。也许我当时的理解还在懵懂的状态里,但我却在看了故事之后,想像小公主一样,做一个真诚、坚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也从故事里得到了更多的力量,并从中受益,学习。 现在,我已经看完了四大名著,读了更多的文学作品,而且现在阅读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纸张上,现在只要通过网络,就可以看到免费的电子读物,不但是这样,现在书店都可以对外开放了,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去书店去看书,不过我认为,的阅读方式莫过于图书馆了,那里有良好的图书环境,还有应有尽有的图书,儿童文学、中外名著、欧美文学、名人自传、报纸、杂志等等等等,在那里,就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阅读乐趣。 阅读不但能使你的写作水平提高,还能增长你的见识,懂得更多道理,在阅读中逐渐成长,使你变得完美。所以,同学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将目光转移到书本上,一起来到书中的世界,享受读书的乐趣吧!

二年级课外阅读研究小论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确,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加语言沉淀,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手,主动养成七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认真细致的阅读习惯认真的阅读习惯首先表现在阅读的时候能够专心致志,把注意力全部放在阅读的对象上。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心读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抵制干扰的能力,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其次要在激发兴趣上下工夫,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认真阅读的习惯。二、列出清单的阅读习惯虽然读书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加上近年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目可谓浩如烟海。在大量书籍中,老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和课标的要求,针对不同年段列出要阅读的书目清单,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为此,针对每年段的课标要求,我都会列出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阅读清单,这样学生就不会毫无计划和目标地去阅读。三、晨起早读的阅读习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学生在早晨精力充沛、思想集中,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在晨读中,学生品味着文章的语言,感悟着语言文字的美,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快乐地理解文章、读懂文章,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技巧,而且又提高了学生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老师切忌在晨读时间内处理班务。在晨读时,老师或与学生一起读,或辅导朗读能力差的学生,或组织学生进行晨读比赛,或让学生跟着录音读,学生在快乐的晨读氛围中度过,他们会自不而然地喜欢上晨读,期待每天的晨读。四、定时定量的'阅读习惯除了每天的晨读外,老师还要每天布置学生在校外的读书时间和内容,要求学生要在大致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内容。低年段学生可布置每天20分钟的阅读时间,中年段学生可布置每天3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高年段学生可布置每天1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老师可根据当天教学的内容布置相关内容的阅读,如,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就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就读《城南旧事》一书,也可根据列出的清单布置作业。五、有的放矢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书,主要靠老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在教学新课时,第一次读是解决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第二次读要求理解一些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第三次读则是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次读就是理解课文主旨。以上"四步曲"就是在阅读时做到了有的放矢。教师在让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归纳方法,如如何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将理解的词语说出一句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并鼓励学生把读书"四步曲"及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就能形成有目的的读书习惯。六、写读书卡的阅读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感悟,总会有触动心灵的地方,如果把这些点滴体会用读书卡的方式记录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读书卡中可设置书名、作者、增识的字、好词好句、主要内容、我的感悟等。学生记录那些美好情愫的文字,陶冶了孩子们的情操,那些精彩的描写、精辟的议论、优美的抒情、名人名言、凡人妙语,可以帮助孩子们分清真善美、假恶丑。七、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就是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一边品味,用一些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重要的字、词、句,划出层次,归纳要点,概括中心,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读透文章,让学生真正走进作品,真正有自己的见解,达到既忘我又有我的境界。圈点勾画可要求低年段的学生,作批注则是要求中高年段的学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是极好的。"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勤于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才会因为会阅读而更加地爱语文!参考文献:张培秀。浅谈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中国校外教育,2012(01)。浅谈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初中生文学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浅谈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论文

首弓小学黄家民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我深深地体会到: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用了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这句话展开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篇课文也就读懂了。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⒈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太阳》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太阳、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 。而且要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⒉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⒊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⒋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 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我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阅读。 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他们所习惯的呈现阅读体验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朗读,有的喜欢表演,有的喜欢表述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如阅读了《草原》以后,我鼓励学生说:同学们的感受一定很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有的深情地诵读,有的和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高歌一曲,有的写起了小诗,有的和同桌交流 课堂成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现的舞台。 四、积极评价,让学生对阅读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内容感悟。这样,学生便会对课文中自己感悟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有的同学说,愚公就是很愚蠢,理由有二:一、这是一座山,不是轻易就能移动的,再说,即使要移,也不是少数人能做到的事,要宣传,让所有的人都来帮你。二、人类不能征服自然,要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学生这种独特的思考我们不应扼杀,应该允许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性地研读课文。 总之,在提高阅读能力时我们要处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学生刚二年级,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 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大班幼儿绘本阅读研究现状论文

撷取什么给孩子?——关于绘本教学的思考

因为新教育课题的开展,从07年开始,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了绘本,从《小黑鱼》、《爷爷一定有办法》到《啊,蜘蛛》、《母鸡萝丝去散步》,师生共同品味着《月亮的味道》、欣赏着《彩虹色的花》、想象着《彩虹的尽头》……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随口道来,绘本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因为《让阅读融入生活——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实践研究》课题的成功申报,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还将继续徜徉在绘本的世界里,和孩子、家长一起感受绘本的精彩,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一起品味生活的甜美。

无论是新教育在幼儿园的实践,还是《让阅读融入生活》课题的开展,绘本教学始终都是我们的一个有力抓手,那么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我想,资源的选择是关键。也就是说,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之后,可以撷取什么给孩子?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并不是信手拈来的,所以下面两个步骤是我们必做的功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认真品读 梳理价值点

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之后,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品读,而非匆匆泛读,应从封面、环衬一直到封底,每一页都细细看过,从文字到画面,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以《国王生病了》为例,第一遍翻阅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文字,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遍翻阅时,可能对封面特别关注,因为教学活动通常都是从观察封面导入的,所以就会对封面上的文字有新的.发现,“病”字颜色是不同的,而且是斜的……随着阅读次数的递增,我们会发现轿子在书中不同场景中的位置,发现三位王子的着装不同,发现不同的表示病状的符号,发现国王会有两只右手的画面等等很多的信息。

在这本绘本里,关于适度运动使人健康、关于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关于运动计划表、关于画面细节的表现等等,都可以作为价值点进行挖掘,那么,哪些是可以作为教学点和孩子一起关注和分享的呢?

二、精准定位 选择教学点

所谓精准定位,就是需要老师对照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寻找到与绘本中相对应的契合点,然后确定活动目标。

还是以《国王生病了》为例,考虑到是大班孩子,对于运动很感兴趣、对于一周有几天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将活动目标定为:1. 通过多种形式理解作品,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适量运动的好处。2. 能关注绘本画面的细节,并大胆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目标1应该是属于教师可以掌控的,也是可以达成的,而目标2就比较具有开放性,是需要老师在活动中随机处理的。这一点是较难把握的,一不留神就会陷入孩子被老师牵着走、或是老师被孩子牵着走的境地中,而失去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

有效教学让孩子悦读

上周五有幸参加了在我园天妃园区举行的“南湖之春”幼教选拔赛。因为上午当班,只听了下午的两个活动。

一点半下午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由上午执教的四位老师进行说课,由于上午没有听课,只能通过教案和老师们的反思性说课对活动进行了解。二点半左右,由新埭幼儿园业务园长刘亚平执教的大班绘本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开始了。在听刘老师上绘本阅读《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之前,我也听过或接触过绘本阅读,但对它的理解只是带领孩子阅读一本有精美插图的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听了刘老师的课,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原来绘本阅读也挺丰富,挺精彩的。当刘老师出示第一张PPT时,我感觉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当她把绘本发给幼儿时,我忽然想起,带女儿逛新华书店时看到过。那是,我只是出于对女儿阅读兴趣的了解,粗略地翻了一下那本书,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开心的绘本故事,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都被鼠小弟的形象逗笑了,并且不由自主地讲述着自己鼠小弟有趣的故事。

在刘老师的引领下,我发现孩子们在跟着老师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聪明。也就是说在绘本故事教学中,让我发现了更多孩子的聪明才智,包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讲故事能力等等。这个故事是在让孩子不断的猜测中读下去的,有些想象环节设计里没有想出来,但是在课堂上生成了。比如:想想看还有谁回来摘苹果?用什么方法?孩子们都想到不少,甚至连故事本身后面的角色出场,孩子们都能猜想到。这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作者其实真的很懂得孩子。

故事在不断的出现复述中,孩子们都能熟练运用了。有些能干的孩子讲故事时,都能抓住了动物的神态动作词语来描述,令人惊喜。看来,在绘本故事中进行语言训练还是很有效果的。但要选好绘本。

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足以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鲜活的生机。绘本阅读能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而后孩子的心胸开阔了,头脑灵活了,表达力取得发展了。学习生活中多了绘本,能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手脑并用的操作能力。绘本阅读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还需yao吗?

孩子学阅读

链接: 

在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小学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的一项学习任务就是“朗读课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老师们往往要求孩子通过读课文,去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等,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这里有20课的阅读哦。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一、问题提出从国内外学生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学生善于解答问题,但国外的学生更善于提出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本质上的差异。孩子的提问,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究,包含了孩子一定的思考、想象、分析和判断。当孩子在经验的调动过程中,与原有经验发生矛盾时,孩子就会提出质疑“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使旧经验进一步拓展延伸从而产生新经验。可见,提问不仅是孩子思维的运作过程、新旧经验的衔接过程和新旧经验的积累过程,更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我们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发展幼儿的语言与认知能力,让他们敢于、乐于、善于提问,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进一步实践研究方向。绘本阅读: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阅读主张幼儿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生生互动为主,师生互动为辅,所以必须是手不离本,眼不离图,用图引出文字,用文字补充图意。魅力在于绘本符合孩子思维特点,更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绘本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孩子在零压力的情况下,带着好奇、兴奋的心情,融入绘本的故事情境,并透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孩子逻辑思考、预测推理能力,以及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问能力:提问是学生课堂参与的一种形式,对幼儿来说是其在课堂中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还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是幼儿合作学习的一条途径,也是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一个过程。孩子的提问能力,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究,如推理、想象、分析和判断。当孩子在经验的调动过程中,与原有经验发生矛盾时,孩子就会提出质疑“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等问题,这就需要幼儿会提问,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一)印证理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技能,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正处于好奇好问的阶段,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的事情常常会发问。他们渴望从成人的回应中得到答案、得到认可、得到共鸣。幼儿在提问与追问的过程中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也越来越活跃。(二) 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思考绘本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形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美学和人生哲理,几乎涵盖了幼儿生活和成长的各个方面。以阅读绘本为载体,引发幼儿提问能凸显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的想象、丰富幼儿的情感,从而引导幼儿品味绘本中深刻内涵和无穷趣味。(三)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要培养幼儿提问能力,首先要对幼儿语言和认知能力有充分的了解,这也对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解读幼儿的语言提出了要求。幼儿由于受到思维逻辑能力发展的限制,常常会问出一些成人觉得“好笑”,或者是“无聊”的问题。如何既尊重幼儿的想法又能引导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对教师回应策略的挑战,也是教师师幼平等的重要标志。因此,增进师幼互动共同成长,符合当前行形势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研究步骤2013年6月,本人申报了的课题《以绘本阅读为载体,培养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为徐汇区教育学会课题。一年来,借助上海市名师基地的平台,在应彩云导师的引领下学习了《情境化阅读设计》一书中绘本教学策略,积极为幼儿创设提问的环境,不断尝试能激发幼儿提问兴趣、提高幼儿提问质量的教学策略。(一)研究方向通过大班年龄段绘本阅读课例的研究,探索教师引导幼儿提问的策略与方法,帮助幼儿养成阅读后提问的习惯,以提问促进幼儿语言与认知能力。(二)研究内容1、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现状与对比分析。问卷调查: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表征水平;调查分析:影响大班幼儿提问能力发展的因素。2、促进大班幼儿提问的绘本阅读课例研究。设计绘本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策略。平行班对比调查,分析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3、提高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在准备阶段查阅学前教育、儿童语言发展、早期教育方面的书籍、文献,学习了奥苏贝尔的学习成就动机理论,明确了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内涵,以及绘本阅读活动的概念与意义, 为本研究奠定了专业理论基础。2、行动研究法:在实施阶段以上海市应彩云名师基地为平台,参加每月的实践课研讨活动,积极参与绘本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践。在园内开展以绘本教学为载体的语言活动,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提高幼儿提问能力的活动内容。3、对比研究法:在实施和总结阶段,运用平行班对比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对照班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用数据的统计结果增强课题的科学性及说服力,撰写经验总结。(四)研究过程:(2013、7-2014、9)1、准备阶段(2013、7-2013、9),收集国内外幼儿提问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根据相关概念确定调查内容, 筛选各类绘本, 作为调查工具。确立两个大班各32人作为对照班,研究我园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水平l 确定实验班样本我园一共有六个大班,如何选取两个提问能力相对接近的班级是开展对比研究的前提。我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在六个大班进行提问初始能力的测评。根据该课题的要求,分析大班幼儿在绘本阅读时的提问情况,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观察评价的内容:1、全班幼儿在集体阅读绘本时提问的数量。2、全班幼儿在观察绘本画面后提问的积极性。3、全班幼儿在理解绘本情节后的提问质量。在进一步明确了这三项内容的评价指标后提出分类标准,开始实施调查。通过对六个大班的测评,获得如下结果(表1):表1: 宛南实验幼儿园大班幼儿提问能力调查结果分类统计表编号 提问人数 提问数量 提问兴趣 提问质量积极 一般 无 好 较好 一般 差大一班 0 0√√大二班 1 1√√大三班 2 3√√大四班 0 0√√大五班 0 0√√大六班 1 1√√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二班与大六班幼儿提问能力的评价指标相当接近,选用这两个班级作为对照班能相对地提高课题的信度。l 选择绘本素材市场上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有许多。为了更科学地对比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论证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我对两个班级阅读的绘本书目进行控制,采用相同的绘本内容、同等长度的阅读时间和相同的执教老师,最大程度地降低外在因素的差异,使研究本身标准化,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2、实施阶段(2013、9-2014、6),每月参加以上海市应彩云名师基地,设计与实践绘本教学活动。积极为幼儿创设提问的环境。通过,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幼儿进行描述记录,收集资料3、总结阶段(2014、6-2014、9),资料整理,进行量的统计和质的分析,形成研究结果;论文研究报告的撰写;四,研究结果 (一)、调查结果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两个班级的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品质。2014年5月,对大二班、大六班的全体幼儿再次进行调研测评,汇总数据,比对班级幼儿间的发展差异(表2)。表2: 宛南实验幼儿园大二班、大六班幼儿提问能力调查结果分类统计表编号 提问人数 提问数量 提问兴趣 提问质量积极 一般 无 好 较好 一般 差大二班 19 28 √√大六班 5 6√√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一年来的教学实验,大二班与大六班幼儿在三十分钟的绘本阅读过程中提问的人数、提问的数量、质量及积极性相差甚远。调查的结果表明大二班由于教师行为的改变,幼儿的提问能力发生变化,提问能力和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二)、教学策略孩子的提问,往往包含着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的探究,包含了孩子一定的思考、想象、分析和判断。当孩子在经验的调动过程中,与原有经验发生矛盾时,孩子就会提出质疑“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使旧经验进一步拓展延伸从而产生新经验。可见,提问不仅是孩子思维的运作过程,也是新旧经验的衔接过程,更是新旧经验的积累过程。培养大班幼儿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提高提问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从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本课题的根源所在。1、重视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保护幼儿“好奇的心”的教学策略好奇心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很多发明创新都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感,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同时在客观上给人类带来了技术的进步。在绘本阅读中“好奇的心”是幼儿提问的重要因素。孩子们好奇心,就是什么事都想知道个究竟。作为一名教师应明知这一道理,“好奇的心”教学策略从两个方面入手。1)、教师心中确定目标《指南》“倾听与表达”目标一中指出:5-6岁的幼儿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幼儿的提问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中要至始至终把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作为一个长远发展的目标。只有当教师的心中有目标时,才能让幼儿形成“好问”的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其终身学习做好准备。2)、教师眼中印有孩子眼中有孩子,就是指教师面对幼儿提问时的态度。教师要用一种开放、允许、鼓励、包容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每一次提问。当孩子不敢提问时,老师的一个微笑,耐心等待就是对幼儿最大的鼓励;当孩子的提问颤颤微微时,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如“他以前不会提问,现在都提出问题了,很好!”“问得很好,我们给他鼓鼓掌”,或者在额头上贴上一个小红星……这些表扬的语言和行为既是对提问幼儿的肯定,又是暗示其他幼儿这种行为是得到老师欣赏的,在班级里树立起榜样。只有当老师的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时,我们的孩子才会敢于提问,乐于提问。重视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保护幼儿那颗“好奇的心”。2、创设积极、宽松的提问空间,鼓励幼儿“不懂就问”的教学策略古人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懂就问”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品质,也是幼儿提出问题的内驱力。在大班开展绘本阅读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地收集绘本,从篇幅到内容都进过精心的挑选。从研究结果表明,在幼儿园大班有限的三十分钟教学活动中,绘本的篇幅不易超过二十页,如果绘本的内容较长,则需要设计两个教时的活动,这样才能确保有充裕的时间让幼儿观察画面,自由讨论,随机提问。在内容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一些“虚心好学、不耻下问”题材的绘本内容,提高幼儿提问的积极性,鼓励幼儿“不懂就问”。案例1《葡萄》案例1:绘本阅读《葡萄》绘本分析:《葡萄》这是一个具有内涵的小品,作者站在幼儿的立场,抓住幼儿的逻辑,十分传神地以绘画语言描写出小狐狸可爱的天真性格,①紧紧围绕“吃”这一幼儿最关心的主题,写出小孩子的认真和执着;②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阐释爱的种种,层层递进,幽默诙谐;③一只积极正面的狐狸,没有精神胜利法,而是用劳动、知识、和意志力获得成功。④由年轻的图画书作家的原创作品,获“信谊图画书奖”佳作奖。其主要内容是狐狸勤勤恳恳地种了一园子的葡萄,他最期盼的,当然就是葡萄丰收啦!可是,怎样才能种出最多、最甜的葡萄呢?狐狸上图书馆、上网、多方请教,最后得出最权威的一条真理——要有爱!狐狸严格地按照请教到的要点努力做着……教学设计意图:绘本内容脉络清晰,画面主人公突出,文字较少,十分易于幼儿自主观察。活动中可提供关键画面让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提出问题。此外,在绘本的第5页、第13页、第16页、第18页都出现了思想泡泡的符号,不同的符号代表着不同的含义,预留提问环节让看不懂符号含义的幼儿进行提问。考虑到绘本篇幅较长,共三十二页,设计教学活动时分成两教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1、观察画面内容,了解小狐狸多方请教种植葡萄的方法。2、尝试用比较连贯的语言表达画面的内容。第二教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前后画面的内容,理解小狐狸种植葡萄的过程。2、知道成功就像小狐狸种葡萄那样需要付出爱与努力。活动过程剪辑:——对画面理解的提问(P13、P15、P17、P19、P21)幼儿1:“猪妈妈给小猪宝宝吃的是什么?”幼儿2:“羊爸爸没有奶给宝宝吃,他怎么爱小羊宝宝的呢?”幼儿3:“我的爸爸也很爱我的,你们猜猜看?”幼儿4:“我的爸爸妈妈约会的时候有没有送过花呀?”幼儿5:“图上小朋友们在跳芭蕾,爱在哪里呢?”幼儿6:“我知道了,是不是她们爱跳舞啊?”幼儿7:“我猜是不是老师很爱跳舞的小朋友啊?”……——对符号理解的提问(P5、P14、P16、P18、P20)幼儿1:“小狐狸睡着了,是不是做梦梦到葡萄啦?”幼儿2:“这个泡泡里面是猪妈妈说的话吗?”幼儿3:“羊爸爸、男生和老师对狐狸说了什么呀?”……两个教时的活动中,我分别预留了近十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提问,同时积极创设绘本画面的问题情境,充裕的时间和画面的定格让幼儿的提问人次越来越多,频率大大增加。此外,小狐狸四处请教别人的随机教育,更是让孩子懂得了“不懂就问”的道理。3、巧妙设计教学环节,锻炼幼儿“好问的嘴”的教学策略“好问的嘴”既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能通过提问的形式积极与人互动,表达自己的疑惑。大班幼儿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最佳期,他们想把自己所见所想与大家分享,常常喜欢向老师、同伴提一些“怪”问题……。如何帮助幼儿围绕绘本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根据绘本阅读教学中呈现的幼儿提问方式特点,我们有意识地在两个对照班开展“同课异构”的活动。大六班采用传统的绘本阅读的方法,在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后,询问幼儿是否有问题?而大二班实施的教学中要求老师把握教学环节中几个重要的时刻,引导幼儿将问题聚焦于绘本的内容,提高提问的质量。案例2《妈妈摘的葡萄》案例2:绘本阅读《妈妈摘的葡萄》绘本分析:这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故事,情节虽然没有特别的跌宕起伏,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天底下最伟大的爱——母爱。整篇故事以:“母爱”为线索展开: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宝宝寻找食物、摘到葡萄后马不停蹄地返回、担心宝宝被老鹰叼走、发现猎人不顾一切大声呼喊.......故事中并无提及一个"爱"字,而母亲对孩子伟大、无私的爱。却从头到尾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教学活动设计对照:教法A(附录1)、教法B(附录2)通过两种教学环节的设置,我们对比了两个活动中幼儿提问的数量、覆盖面以及提问的质量,从中归纳出几个教学技巧:▲放大“题眼” 封面上的题目,我们通常称为“题眼”,它往往概括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线索。封面上的画面通常出现主人公,能暗示读者在观看绘本时带着对封面的猜测或线索进行阅读。如绘本《妈妈摘的葡萄》,封面上画着一个狐狸望着一串串葡萄若有所思的样子。A组幼儿在观察绘本封面后提出了以下问题:● 狐狸妈妈摘葡萄给谁吃?——针对角色展开的推测。● 狐狸妈妈为什么要摘葡萄?——因果关系型的推测。● 狐狸妈妈到哪里去摘葡萄?——针对情节展开的推测。● 狐狸不吃葡萄的吗,为什么要摘葡萄呢?——对原有认知经验产生冲突后产生的疑问。B组幼儿不观察绘本封面直接讲述故事▲突出“细节”绘本中画面的细节往往是是事件的“导火索”。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就是暗示幼儿怎样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提问,避免提问的盲目性。在重点页面观察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开展自由阅读,并且在桌上提供“小问号”贴纸,告诉幼儿在看不懂的地方贴上“小问号”,这样在交流分享时幼儿提问的目的性就增强了。如在绘本《妈妈摘的葡萄》P21页,小狐狸看到一串串的葡萄留下了眼泪。有的孩子在交流时就问:“为什么小狐狸要流泪呢?”“小狐狸很喜欢吃葡萄,为什么不是流下口水呢?”……通过孩子的提问反馈出信息,老师马上知道了班上哪些孩子还没有理解故事的寓意,有的放矢地展开进一步互动。▲渗透“游戏”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件乐此不疲的事情。当班上逐步形成爱问的风气时,老师不防在环节中加入点“游戏”,让提问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曾经尝试过“小话筒”游戏,就十分见效。当老师提出倡议:“今天听了这个故事,有谁想来考考大家?”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纷纷想要上来用小话筒对全班孩子提问,挑战同伴。有时候,孩子们会抓住绘本中的一些成语来考考大家是什么意思。如果某个孩子提问的质量平平,同伴会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难不倒我!”就这样,在生生互动中锻炼了孩子们那张“好问的嘴”。▲逐个“击破”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个别的幼儿不管教师运用怎样生动的语言,有趣的形式,始终没有提出问题。难道是这几个孩子在绘本阅读中从来没有问题?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学活动中最忌讳的就是积极投入的孩子说个不停,内向的孩子至始至终做“听众”。那么针对这些个别儿童,如何提高他们的提问能力呢?我们尝试下来,比较有效地方法就是“提前预约,逐个击破”。在阅读活动前发给这些幼儿一张“机会卡”,告诉他们等会儿要抓住机会把这张卡用掉。当有问题时马上亮卡,老师就会看到了。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大二班的亮亮、雯雯、小米、天天也时不时地亮卡提问了。研究中,我们认识到:绘本内容本身的“问题空间”应该是由教师创造出来的,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设置,就会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提问机会,学会如何提问。面对不同提问能力的孩子,教师要通过一个个教学的小技巧来提升每一个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及表达能力,让班上踊跃出一张张“好问的嘴。”五、归纳与分析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成效是显著的。下面主要从“影响大班幼儿提问的因素”和“提问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一)影响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相关因素在开展实验班样本选择的研究调查中,我发现影响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1、幼儿提问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在调研中,大部老师都从绘本教学的目标出发,关注幼儿是否理解绘本的内容,是否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否仔细地观察画面。往往把目标定位在幼儿理解力、观察力、阅读习惯的养成,忽略了对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往往占据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即教师决定采取怎样的讨论形式、谁具有解释权、如何控制话题的转移、谁来选择讨论的主题等。2、宽松的氛围、充足的时间将直接影响幼儿提问的数量幼儿提问能力的提高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园大班的集体教学活动通常控制在三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如果绘本的页面过多,就会造成教师急于把绘本的内容阅读完,而没有时间让孩子在某一画面停顿片刻,仔细观察,留有提问的时间。因此,在非常紧凑的教学环节之下,孩子们的提问机会、提问数量变得少之又少。一旦孩子提问的内容与主题的关切度不大时,老师往往会说:“请坐,你再好好想想!”就这样,孩子提问的“火苗”就被瞬间扑灭了。3、观察力、理解力、表达力将直接影响幼儿提问的质量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要发起提问,必须经历“观察倾听——认知冲突——产生质疑——组织语言——表达表现”的过程。整个过程与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表达力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幼儿的观察力发展较好时,往往能在绘本的画面中捕捉关键的细节,由于画面信息与原有经验产生冲突,于是萌发提问的愿望;理解力强的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能够把几张画面的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事情的因果关系进行联想,产生质疑提出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表现也是各不相同,表达力较强的幼儿会有针对性地提问,在与老师、同伴的双边互动中不断追问。表达力相对较弱的幼儿甚至无法让倾听者明白提问的内容,最终导致问题的“夭折”。(二)大班幼儿提问方式的主要特点在开展课题实施的过程中,随着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提问意识,给予幼儿充裕的提问时间,帮助幼儿表达心中所惑,大班幼儿的提问次数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通过每次的实录,汇总归纳大班幼儿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初级阶段——是什么?“是什么?”指向幼儿对画面的理解产生疑问。当幼儿看到画面中出现不认识的事物时,通常会用手指着该事物问老师:“这是什么?”比如,在绘本《点点与多米的信》中,多米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旁边出现了一个“思想泡泡”,思想泡泡里面画了一张好朋友点点的脸。有的孩子就问:“老师,这是什么?”其实,泡泡的图形在以往的绘本阅读中曾经出现过,只是在其他绘本中泡泡表示某个角色说的话。当幼儿看到多米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时,猜想这个泡泡肯定不是多米说的话,与其原有经验产生了冲突,因此产生疑惑“为什么多米眼睛闭着旁边还有泡泡呢?”这样的提问,反映出该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对画面中的符号产生关注,提出有质量的问题。2、中级阶段——为什么?“为什么?”指向幼儿对情节发展的理解产生疑问。在绘本阅读《会长鱼的树》的教学活动中,有一幅页面上画着小猫把辛辛苦苦钓到的鱼一条一条地挂在大树上。有的孩子就不能理解这个情节的合理性。因为孩子认为小猫最喜欢吃鱼,按照逻辑推理小猫应该把钓到的鱼带回家,烧成美味的鱼汤,美美地大餐一顿。当他看到小猫没有这么做时便产生问题“为什么小猫要把鱼挂在树上呢?”这样的提问,反映出孩子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3、高级阶段——难道是?“难道是?”是一个反问句的句式。当幼儿非常投入绘本的情节,看到着急、气愤、感叹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用反问句进行提问。比如,在绘本阅读《妈妈摘的葡萄》教学活动中,眼看猎人朝着小狐狸待着的山洞跑去时,狐狸妈妈对着猎人大声呼叫起来,让自己暴露在猎人的视线中。有的孩子着急地问“难道狐狸妈妈不怕猎人发现她,用枪打她妈?”从这个反问句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孩子非常投入故事情节,担心狐狸妈妈的安慰。并且,该幼儿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是倒装的句式还是说话的语气语调都清晰地表达着其自身强烈的感受。六、回顾与反思综上所述,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幼儿的提问能力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和参与研究的合作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也发生着改变。“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正慢慢成为研究团队内部的一种习惯性的互动语言。此外,提问能力是一种学习品质,其培养的途径应该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管是高结构的学习活动,还是松散的自由活动时间,只要教师能够为幼儿创设出安全的心理环境和可激发好奇心的学习情境,能够为幼儿预留出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思维组织和语言组织方面给予幼儿具体的帮助,幼儿就能够围绕学习的主要目标提问,幼儿挑战自己、挑战同伴、挑战教师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激发和维护。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的问题。幼儿方面:问题意识、提问能力尚处萌发阶段;少有提问机会,幼儿得不到提问技能的锻炼、提升,缺少提问的经验;缺乏鼓励和帮助,在不敢提问和不会提问之间形成恶性循环。教师方面:教师对发展幼儿提问能力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教师多用讲授法,没给幼儿提供提问的机会;教学活动中缺乏发展幼儿提问能力的相关策略,不知道如何在具体情境中为幼儿提问提供有效帮助。因此,我们相信,在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强化教师对提问能力培养的目标意识,创设积极、宽松的提问空间,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来提升幼儿的提问意识以及提问能力,是一个很有价值、仍拥有巨大探索空间的研究课题!如何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大班幼儿提问能力的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