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国外医学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

国外医学研究生论文

医学SCI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实验性或临床性)工作的书面总结,它是充分利用科学实践得来的论据,医学SCI论文,围绕主题假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或反驳等逻辑思维进行论证和全面概括科研工作和卫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出科研成果获经验教训,体现了具体科研的水平及参加科研工作人员、卫生管理人员的科学态度。医学研究所设计的范围广泛,医学论文的种类繁多,题材也很多。因此,能否恰当的选择论文的题材,对于反映研究成果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一、论著类文稿论著是作者对具体选题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和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有时也提出某些假说或观点。它是具体的单位和个人科研水平的反应,也是医学期刊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论文内容新颖、设计合理、方法正确、论证明确、结论可信。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 实验研究多为病因、病理、生理、药理、微生物、寄生虫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各种动物实验、新技术、新方法实验:新药的提取或合成、药理及毒性试验:动物外科手术实验:某种疾病的兵员或病因的体外实验:某些药物的看该、抗菌、抗寄生虫实验:研究消毒、杀虫、灭鼠的实验研究。(二) 病例分析对临床各科有一定数量的某种疾病(一般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的见解和建议,以提高疗效。(三) 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方法治疗某种疾病,对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剂量疗程、不良反应等采取双盲法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包括疗效的高低、疗法和药物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和程度,并对其是否有推广应用价值及剂量疗程,提出评价意见。(四) 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人群内,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地方病、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找出问题的规律,给予评价,并对治疗反感提出建议。二、综述类文稿文献综述是一种通过以某种专题为中心,收集近3-5年大量的原始医学文献,经过消化、分析、归纳、综合、整理而成的一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其内容场包括历史性回顾、目前状况、争论焦点、存在问题、未来展望和最新发展。它一般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人之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今后展望及建议,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发现、新原理和新技术等,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医药卫生科研信息。它是一篇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论文,不应是简单的文献对切。好的纹线总数常常由有经验的专家撰写,并帮助提出问题及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及年轻医务人员来说,撰写文章综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写作,可对某一专题邮较全面的了解,为指导科研临床教学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文献综述的特点是:综合性、新颖性和融合性。所谓融合性是指将客观资料和主管论断融为一体,用文献综述表达方式来论述。他的撰写格式一般由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四部分来组成。三、病案报告类文稿病案报告一般可分为个案报告、临床病例讨论和病例综合报道等形式。(一) 个案报告这是临床工作中所谓一种论文形式,它主要是对在临床上遇到的特殊病例(包括罕见病例,具有特殊表现而使诊断困难的病例对药物治疗出现特殊反应的病例,误诊、误治值得吸取经验教训的病例,病情表现典型、具有明确的教学价值的病例等)用个案报告的形式报道。该类文稿一般只选一两例病例,最多不超过五例,其目的是发表之后,加深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并逐渐积累经验。个案报告的写作格式一般为文题、病例摘要讨论等,篇幅在1000字左右。个案报告的取材关键是诊断必须明确无误。对罕见、疑难病例应有手术、活检、尸体解剖检查的正式,或有其他目前公认的监测结果支持。对某种药物副作用的确定先应排除其他药物同时服用的可能,明确是哪种药物,并具有停用该药后,症状消失,在服用该药后,症状又重新出现的表现,诊断才确定可靠。(二) 临床病例讨论临床病例讨论时将临床上的疑难重症或较复杂的病例,对其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力求得出正确的诊断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然后将讨论的内容简要的整理成文稿。通过讨论,汲取经验,接受教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启发和提高读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这类文稿是百家争鸣、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真实写照,也是活跃学术气氛和思想的重要方式。临床病例讨论包括以下内容:病例摘要、临床讨论、病理检查及病例讨论和总结等。(三)病例综合报道用以总结某一疾病的病例或者更多的病例的临床表现的特点及治疗转归,以期寻找出一定的规律性。依据病例数的多少,论文的形式不同,大样本病例的形式接近临床论著。一般写作格式是:问题、导言、临床资料、讨论和参考文献。四、述评类文稿述评类文稿主要是对某一些科研项目、研究专题或某一期刊的某一篇文章、某一本书籍的某章、节或某一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等所进行的思想性、理论性、逻辑性和学术性评论,提出评论者的见解、主张、观点和意见,使原著的逻辑性、学术性和理论性更加完美。述评通常由某一方面的专家撰写,对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述评撰写的一般格式是前言、主体和总结。五、讲座类文稿讲座是指对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的讲授。根据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普及讲座和高级讲座。通过对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系统讲述,使读者了解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动向、改善知识结构,更新技术知识,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自学成才,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讲座的特点是:实用性、新颖性、系统性等。新颖性是讲座的核心。特别是高级讲座更要有新意,传播医学信息,促进医学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讲座写作要求重点突出,规范准确,精炼易懂,文稿质量高。讲座一般由前言、主体和参考文献三部分组成,有的讲座根据需要还可附有思考题。六、新技术与方法类文稿新技术与方法类文稿主要是介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并说明其原理及有关知识。这类文稿在医学领域中有较大的实用性,它有利于新技术和新方法俄传播和推广,有利于提高诊疗和技术水平,并对医学科研起到很好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新技术与方法的写作范围很广,其内容包括新开展的各种手术方法、新诊疗方法、新的经验技术及其他辅助检查技术、各种新型设备的应用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改革的经验和成果等。新技术与方法类文稿的特点是,应具有描述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这也是写作的重点;要详细地介绍或探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原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实事求是地总结或说明使用情况及其效果;需要认真客观的讨论和比较新、旧技术或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七、中医类文稿中医类文稿是产术或探讨祖国医药学术观点、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学术论文。目前中医文稿编辑加工尚无统一的规范要求,但文稿的撰写应有鲜明的中医特点,按照祖国医学的传统特色来写,符合中医学原理。中医文稿中颇具特色的医案医话是祖国医学进行学术交流,、传播和继承中医药学的一种文稿题材,具有中医文稿的基本特点、形式上表现了中医各家学派的独特风格。这类文稿的撰写要根据中医药学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的基本精神,做到层次清楚、结构完整、重点突出、调理鲜 明。九、文摘类文稿文摘类文稿是对某一篇文章所作的简略、准确的摘录。应主要摘录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目的、结果和结论的资料。其内容实际上是二次情报,个别部分也可包括以次情报特称。按其目的可分为报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压缩性文摘、专用性文摘四种。十、译文类文稿译文是报道国外医药卫生先进科学技术的一类翻译文稿。常以英文、日文、俄文、德文和法文等为翻译文种。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表达、核校、定稿四个连续的环节。译文要内容丰富、新颖、先进,选题要适合需要,反应迅速及时。译文要求概念清楚、逻辑严密、数据无误、文字简练,以规范化的汉语语言,确切而忠实的表达原作内容与风格。译者可根据我国的需要,根据援助的科学性、学术性、先进行、实用性进行翻译。译文文稿可分为翻译全文、节译或摘译及翻译文摘。十一、简报类文稿简报类文稿时间要报道某方面的科研成果、少量病例或工作经验的报告性文稿。十二、医学科普类文稿医学科普类文稿时以医药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为内容,用通俗性科技语言深入浅出的向广大群众介绍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知识与技能,使人类知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能力。医学科普类文稿有着明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其内容、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知识性医学科普论文它的任务是丰富读者的医药学基本知识,启迪思路,引发人们对生命奥秘的兴趣,获得各方面的医疗保健知识。写作的形式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对象采用对话、浅说、趣谈、史话、自述等。(二)文艺性医学科普论文它运用医学科学艺术化手法,向读者传播医学科技知识和信息等。写作形式一般采用报告文学、医学小品、诗歌、童话、科幻小说、寓言、电视、传记等多种形式。(三)技术性医学科普论文它通过对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开拓读者的视野,了解医学科技的动态,增长读者的知识。这类文稿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介绍最实用、最先进的医学诊断、治疗和保健技术,也可采用适当的文艺手法撰稿。十三、医学新闻报道类文稿这类文稿是指对新近发生在医药学方面或卫生领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医药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及其推广应用情况、医学工作者的思想动态、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科研活动、学术交流、重要学术会议以及医药卫生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报道。医学新闻的报奥不仅应具有普通新闻的共性,如真实、准确、新鲜、及时、简短、用事实说话,传播医药学信息外,还应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通俗性邓特点。医学新闻报道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种多样。它的题材和普通新闻大致相同,可分为信息、通讯、特写、专访、会讯等,写作方法与技巧也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十四、会议文件转载或转载类文稿会议文件转载或转载包括一些全国性重要的医学学术会议的开幕辞、闭幕词、重要报告和讲话、会议纪要或重要的全国性和地区性专业会议讨论通过的学术总结、诊断标准、防治方案等。难和容易是相对的,祝你成功!

这个出国的事情主要是看国外有导师要你不,有人要提供全额奖学金,那谁也挡不住你的。你的高水平论文是你找老师的优势,只要联系好了,申请就可以了,还可以申请国家公派,这样费用的就不用担心了。1、申请国外导师(语言这关也要的)2、拿到offer3、申请公派4、顺利出国

心身医学外国论文研究

1.应激概念的历史和发展 概括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各种应激研究,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概念类型: ⑴ 应激属于有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这类研究途径将应激主要作为因变量或是反应。塞里早期的认识即是这样,认为应激是有害刺激作用于人的结果,特别注意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过程。至今,在医学的病理生理学研究领域基本上还也是这样。同样,作为临床医学的一部分,在各版本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中,也比较集中地关注应激的心身反应方面,而不是引起这种反应的心理社会原因。 ⑵ 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这类研究把应激作为自变量,研究各种有害性刺激物的性质和特征。历史上,与塞里研究形成对照的是一段时期里心理学家们把应激与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来研究。而且心理学家所指的应激源的范围相当广泛,远不是塞里所强调的躯体性应激源,还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性的应激源。 ⑶ 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这方面的研究着重探讨介于应激刺激物和应激心理生理反应之间的中间(介)变量,例如认知因素首先被认为是应激的决定因素,Lazarus提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其它还发现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人经历和个性特征等许多因素对应激反应起着中介作用。 2.本人对心理应激系统理论的探讨 自1980年代开始,通过多种样本、多种设计和多种分析方法的一系列研究,本人对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如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心身症状和健康、疾病与症状之间的理论关系,以及在心身医学研究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较持久和深入的探讨(姜乾金,1987、1990、1993、1998、1999、2000;来桂英,1994)。随着研究的深入,本人对应激理论的认识有以下的过程: 1.1980年代初引入国外认知应激理论主要框架,但加以修订,强调应激是以认知为核心的多因素的作用过程,并在以后主编的教材中列出由生活事件到心身结果的“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姜乾金主编,1993)。这一观点便于理解心理病因学中多因素作用的前因后果关系,有利于教学和临床研究思路的理顺,如最早进行的癌症病因学研究(姜乾金,1987)。 2.随着应激和应对有关研究的深入,本人渐渐关注并突出了对应对在应激作用过程重要意义的认识。提出“应对活动发生在应激作用的全过程”,强调应对是应激作用过程的主要中介因素的理念(姜乾金,1993)。在以后的临床研究工作中,我们较多地关注应对因素的意义(文献略)。 3.随着应对研究的深入,本人进一步探讨了“特质应对方式存在的可能性”,并制订了特质应对问卷TCSQ(姜乾金,1993、1999;卢抗生,2000)。所谓特质应对,是指受个体个性制约的、习惯性的那一部分应对活动,因此它可能有相对较高的跨情景一致性,其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也可能相对稳定一些。特质应对不同于针对各种具体问题的过程应对,后者已被证明只适用于研究特定的生活事件。我们引进的医学应对问卷MCMQ(姜乾金,2000)所反映的就是针对疾病的应对活动,因而不属于特质应对。几年来本人以及其他人的一些工作,大致支持特质应对方式的存在。这将为心身医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4.近几年来本人对应激有关因素所进行的多因素分析研究证明,应激作用过程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其实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同时各因素之间也存在内涵上的重叠和交叉。以往试图以一条通路、一个方向或一种因果的思路来反映应激多因素作用过程的理论构思,显然是太机械了。为此,在后来的各项研究中,我们基本上采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文献略略),在新的教材中也修改了“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示意图”(吴均林等主编,2001;姜乾金主编,2004、2005)。 总结起来,本人对应激理论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反映在本人主编的《医学心理学》全国5、7、8年制规划教材中的应激系统理论模式,代表了本人最新的认识。 3.心理应激系统理论的实际意义 这种应激系统理论在医学心理学中具有以下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整体理论框架:指导我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多种应激有关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过程之中; 病因学意义: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各应激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 治疗学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任何消除或降低多种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的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如所谓的支持疗法和应激干预; 预防方面:任何合理调整应激各有关因素的构成体系和促进因素间的平衡,就有利于个人在适宜的内外环境下健康成长或保持适应,如所谓的应激无害化或应对指导训练,都可以看成是以应激理论为指导的心理保健措施。 4.本人有关心理应激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研究 利用心理应激和应对理论思路,本人对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在内、外、妇、儿、癌症各科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学、治疗与干预、预防与康复中的作用意义进行了长期的、多方面的探索。这有助于促进心理应激理论与方法学的提高,也有助于心身医学领域应用研究的深入。 1. 癌症 在国内较早探讨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和情绪反应、应对方式、个性等应激有关因素在癌症发生中的综合作用(姜乾金,1987),在该研究报告已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继而,尝试了利用认知干预、放松机制和集体社会促进效应等综合应激干预方法对癌症病人情绪压力的积极作用(姜乾金,1993)。此后,则集中探讨病人的应对方式在癌症临床中的意义(黄丽,1996;朱丽华,2000;姜乾金,2000)。值得指出,在癌症的各有关心身医学研究主题上,本人的研究工作不但时间上在国内较早,而且在研究方法、结果的理论解释等方面,往往走在同类研究的前面。癌症有关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也被最早引入教材。 2. 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应激是重要的临床心身医学问题,本人较早予以注意。首先,通过文献向国内介绍外科手术病人的辅助行为治疗问题(姜乾金,1985)。紧接着在国内率先尝试对外科应激行为干预的系统研究(姜乾金,1988)。此后,利用应激多因素作用理论,对外科手术应激的机制作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叶圣雅,1999;沈晓红2001)。外科心身医学方面较系统的研究,同样为应激理论研究提供证据,有关基础知识也被率先纳入教材。 3. 内科心血管病 利用心理应激的理论思路,结合内科领域若干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病展开心身医学的研究和讨论。其中包括在国内最早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放松训练降压实验研究(姜乾金,1986);探讨心理行为因素与心血管病病人的关系(姜乾金,1986、1988、1990、1998);探讨应激和应对机制在冠心病人中的意义(王守谦,1992;姜乾金,1998)。此外在其他内科疾病如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和慢性病病人方面也有一些探讨。这些探讨也大多与本人的心理应激研究相联系。 4. 其它 利用应激多因素作用理论,对儿童流行性癔病和儿童行为问题(姜乾金,1990;祝一虹,1998)、对妇科继发不孕妇女和计划生育后遗症(应佩云,2000;童蓉,2001)以及对老年人(闻吾森,1999;卢抗生,2000)和运动员(陈永珍,1998)等群体的病因学和症状学作了分析和研讨。各项结果同样支持应激的多因素作用理论。 总结本人多年来各方面的研究论著100余篇,其中许多研究构思、方法和观点源于心理应激系统理论及其方法。

1、《110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血管扩张的关系》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6,2:119。2、《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中华内科杂志。 1996,10:705-706。3、《病原不明的急性病毒性肝炎49例分析》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1:2。4、《北京地区艾滋病临床流行病学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2-A:120-121。5、《AIDS的心身综合治疗》美国中华心身医学杂志。1998,A:216、《散发性戊肝死因分析》 中华实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1:91-927、《艾滋病的误诊研究》 中华误诊学杂志。1999,388-389。8、《心理因素及心理支持对艾滋病患者生存时间影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1999,5:213-214。9、《北京市护理人员对HIV/AIDS认识和接受程度调查分析》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杂志。2000,5:271-27310、《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年随访研究》中华内科杂志。2001,11:767-76811、《艾滋病》 年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传染科疾病误诊误治与防范》12、《钩端螺旋体病》 年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传染科疾病误诊误治与防范》13、《传染病医院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认识程度及接受态度分析》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1:17-19。14、《北京护理人员对HIV/AIDS的认识、态度调查及HIV/AIDS医源性暴露风险评估》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2,2:73-75。1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外周血细胞损伤的病理学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2003,24:2137-2141。

纳贡毕力格心身疗法代疗怎么代疗心理疾病试试蒙医心身互动疗法_澎湃新闻-The Paper心身互动疗法,是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蒙医心身医学科主任纳贡毕力格提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他介绍,心身互动疗法,也称为“身心灵整体健 康疗法”,“身”指躯体;“心”即心理,主要指情绪、...澎拜2021-09-26利用心理能量治疗身体疾病?带你了解神奇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尽管“心身医学”的理念最早是从国外传来的,但纳贡毕力格独创的心身完全融合一体的“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和西方医学的理念大有不同。这种神奇的互动疗法通过充分调动人固有的自我检测功能,自我...搜狐网2018-03-09纳贡毕力格身心互动疗法_哔哩哔哩_bilibili纳贡毕力格身心互动疗法 万 0 2021-12-01 15:24:50 正在缓冲. 11 投币 5 6 哔哩哔哩 健康 生活 日常 bili_ 关注 18 但是...原谅的冥想/释压静心疗愈净化/身心互动疗法 ...bilibili2021-12-01其他人还搜了纳贡身心互动疗法app心身疗愈才能灵性觉醒阿吉泰心身互动疗法纳贡毕力格心身互动网心身疗愈实务李涛纳贡毕力格全家照片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纳贡毕力格)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收听下载-喜马拉雅手机版璇量创作的健康有声书作品蒙医心身互动疗法(纳贡毕力格),目前已更新75个声音,收听最新音频章节(二)源自宗教疗法和气功疗法的启示。纳贡毕力格老师的书籍,全方位讲解心身互动疗法作者:...喜马拉雅2021-11-01纳贡毕力格先生心身互动疗法(一)手机搜狐网评论:1本平台将陆续发文介绍蒙医纳贡毕力格先生的“心身互动”疗法。纳贡毕力格是蒙医心身医学学科奠基人。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搜狐网2017-02-10蒙医心身互动疗法-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是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纳贡毕力格所创的新型疗法。2011年,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成立蒙医心身医学科,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鄂尔多斯市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2019-07-19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是真的吗_芝士回答纳贡毕力格大夫是在传统蒙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知识创新的心理互动疗法。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是国家三甲医院,蒙古医学心身疗法创始人纳贡毕力格是国家执业医师,博士 国家重点专科,各位你们说的看视频听课那是真的,可那是心理疗法,不懂的,不会宣传的人说的偏了,...芝士回答2022-03-08风靡内蒙的纳贡毕力格身心互动疗法是否可信?芝士回答本人听过一些纳贡毕力格的课程内容,讲到“某人切除一侧卵巢之后又奇迹地长出一颗卵巢”、“某人牛皮癣30年听了两年课后彻底治愈”、还有各种癌症治愈的病历、各种求医问药没治好最后他的心身...芝士回答2022-03-21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对焦虑状态的作用-金锄头文库蒙医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放血疗法、拔罐穿刺、灸疗术等多种特色疗 2、法。心身互动疗法由纳贡毕力格创立。该疗法立足于传统蒙医的医学理论,吸收西方先进的心理学治疗理念和手段,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金锄头2022-02-11蒙医心身医学互动疗法应用研究共2页评分:2分医学范畴中的胃痧证,占冠心病心绞痛总数的 蒙医心身医学互动疗法应用研究 纳贡毕力格 阿茹娜 包淑芝 白香辉 长命全胜韩团晓(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路 83 号,...道客巴巴2017-12-15相关搜索疗身疗心法纳贡毕力格的心身体操纳贡毕力格心身互动汉语现场直播纳贡毕力格心身医学汉语视频纳贡毕力格健康操纳贡毕力格的心身医学纳贡毕力格的心身互动疗法纳贡毕力格心身歌纳贡毕力格汉语视频讲座大全纳贡毕力格汉语讲课视频11-20条通讯:内蒙古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拓展海外市场_手机搜狐网近日,国医大师苏荣扎布学术继承人、内蒙古自治区蒙医心身互动疗法创立人纳贡毕力格的第409场“蒙医心身互动治疗暨健康教育讲座”在新加坡举办,本场讲座的学员是500余名新加坡患者。蒙医药学是...搜狐网2018-04-08蒙医心身互动疗法是真的吗纳贡毕力格大夫是在传统蒙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心理学理论知识创新的心理互动疗法。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是国家三甲医院,蒙古医学心身疗法创始人纳贡毕力格是国家执业医师,博士 国家重点专科,各位你们说的看视频听课那是真的,可那是心理疗法,不懂的,不会宣传的人说的偏了,...芝士回答2022-03-08纳贡毕力格心灵互动疗法效果如何?知乎阅读:3w+评论:4最近听很多人说纳贡毕力格老师讲课,可以治愈很多疾病,比如牛皮癣等,我想大家回答一下效果?以及治疗的…知乎2020-03-24风靡内蒙的纳贡毕力格身心互动疗法是否可信?知乎阅读:7w+评论:22本人听过一些纳贡毕力格的课程内容,讲到“某人切除一侧卵巢之后又奇迹地长出一颗卵巢”、“某人牛皮癣30年听了两年课后彻底治愈”、还有各种癌症治愈的病历、各种求医问药没治好最后他的心身...知乎2021-10-10心理咨询之ACT疗法《心理咨询之ACT疗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之ACT疗法(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1、行 为 主 义 疗 法 之 ACT疗 法 史 蒂 芬 海 耶 斯 斯 蒂 文 海 耶 斯 博 ...装配图网2021-06-06贵州:“五疗”法为新冠肺炎治愈患者集中医学观察提供坚实保障国家一级咨询师、贵州省职工医院心身疾病科医生何玥介绍,为及时纾解患者情绪,心理援助组9名心理咨询师实行病区包干制,为每名患者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通过“线上线下”及时倾听康复者需求,...人民网_贵州频道2020-03-29纳贡毕力格蒙医心身互动医疗团队在伊金霍洛旗全天直播课,座无虚席,今日头条纳贡毕力格蒙医心身互动医疗团队在伊金霍洛旗全天直播课,座无虚席,盛况空前。今日头条2022-09-25《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研究丛书:蒙医互动心身治疗方法》低价购书_医药卫生_孔网医药卫生书籍《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研究丛书:蒙医互动心身治疗方法》作者:纳贡毕力格、阿茹娜 著,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定价:,在孔网购买该书享超低价格。《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研究...孔夫子旧书网心身医学互动疗法治疗躯体转换状障碍一例分析共3页评分:1分①.0】_年】-】_期¨0∞●∞】-[1u 纳贡 毕力 格.蒙 医心身 医学 整体 健 康 互动疗 法研 究_J u.世 界中 医药杂 志 垂、丰、乏’寸、.1:丈 sI 丰、q可n、,彳.J.量.6I 习 芝。喜 ...道客巴巴2015-11-15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日本森田疗法简介-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网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职业道德|学科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结构化|说课|试讲|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查中,一些心理咨询疗法在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中会进行考查,由于很多考生都...山东教师教育网2020-12-12相关搜索纳贡毕力格心身互动汉语现场直播纳贡毕力格老师心身医歌曲纳贡毕力格的心身体操纳贡毕力格的心身互动疗法纳贡毕力格心身歌纳贡毕力格心身互动网纳贡毕力格纳贡毕力格健康之歌纳贡毕力格简介纳贡毕力格健康操

韩国医学研究生论文

海内外学术期刊。RISS隶属于韩国教育部,由韩国教育学术信息院提供,是目前为止韩国最大的文献信息数据库。里面收录的范围非常广泛,像硕博学位论文、海内外学术期刊、研究报告、公开讲义等,只要是公开发表过的学术论文上面几乎都可以查询得到。

不多。根据韩国研究生官方网站上面显示,韩国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通常需要答辩一次。研究生毕业论文在写完之后,以及修改完之后,需要提交给学院。并且进行论文答辩。韩国研究生分为全英文授课研究生和全韩文授课研究生。即使是全韩文授课的研究生。

国内专家对国外医学的研究论文

请参照以下范文,注意摘抄,希望对你有用 医学论文书写格式 正文是医学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五部分。 一、 引言 引言(前言、导言、绪言、序言)是正文的引子,相当于演说中的开场白。国内刊物引言部分不需另立标题。引言应当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它是否值得说明?本文将在什么杂志发表或本文的读者是什么人?在写引言乃至整篇论文时都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引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何在?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是引言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这其中也包括说明这项研究的理论和(或)实践意义。 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着重探讨用双侧侧脑室穿剌交替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冲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有时我们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左旋咪唑所至脑病患者的临床与CT表现国内陆续有报道,但未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说明你的研究与别人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和创新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已有数项研究探讨了阿斯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但这些研究均是小规模、非双盲对照的。本研究则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样本大、观察时间长”。在引言中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开始以前就应该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一系统的回顾,在引言中可以将回顾的结果作简要的概括。 引言的写作在包括上述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内容切忌空泛,篇幅不宜过长。回顾历史择其要点,背景动态只要概括几句即可,引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在150~250字较为恰当。②不必强调过去的工作成就。回顾作者以往的工作只是为了交待此次写作的基础和动机,而不是写总结。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慎用“首创”、“首次发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等提法。因为首创必须有确切的资料。对此,可以用相对较委婉的说法表达,如“就所查文献,未见报道”等。③不要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在讨论维生素D是否能预防骨质疏松的文章中,没有必要再说明什么是维生素D,什么是骨质疏松。④引言只起引导作用,可以说明研究的设计,但不要涉及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和结论,少与提要和正文重复。结果是通过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逻辑推理提升的见解。在引言中即对结论加以肯定或否定是不合逻辑的。⑤引言一般不另列序号及标题。 二、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它回答“怎样做”的问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材料是表现研究主题的实物依据,方法是指完成研究主题的手段。材料与方法是科技论文的基础,是判断论文科学性、先进性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也为别人重复此项研究提供资料。 材料与方法的标题因研究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调查研究常改为“对象与方法”,临床试验则用“病例与方法”。不同类型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的写作也不完全一样。实验研究要交待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①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选择标准、分组方法、麻醉与手术方法、标本制备过程以及实验环境和饲养条件等。②实验方法包括所用仪器设备及规格、试剂、操作方法。③试剂如系常规试剂,则说明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即可;如系新试剂,还要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若需配制,则应交待配方和制备方法。④操作方法如属前人用过的,众所周知的,只要交待名称即可;如系较新的方法,则应说明出处并提供参考文献;对某方法进行了改进,则要交待修改的根据和内容;对创新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将新方法的介绍和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论文中,若论文系报道新方法,则应详细的介绍试剂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步骤,以便他人学习和推广。 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病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因、病程、病理诊断依据、分组标准、疾病的诊断分型标准、病情和疗效判断依据、观察方法及指标等情况作简要说明。上述内容可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说明,并突出重点。①对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注意交代受试对象是否包括了各类不同患者(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诊疗经过等),受试对象及对照者的来源(如不同级别的医院某病患病率及就诊率可能不同),正常值如何规定,该诊断方法如何具体进行等等。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及预后的论文,要注意说明病人是在病程的哪一阶段接受治疗,病人的转诊情况,是否制定了观察疾病结果的客观标准。③病因学研究论文则要交代所用研究设计方法(如临床随机试验、队列研究等),是否做剂量-效应观察。④对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来说,主要说明病例选择标准,病例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⑤治疗方法如系手术,应注明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如系药物治疗则应注明药物的名称(一般用学名而不用商品名)、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疗程,中草药还应注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中,还应简要的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何种统计处理方法与显著性标准,必要时应说明计算手段和软件名称。 三、 结果 将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数据或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再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就可以得出研究的结果。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科研的成败与否是根据结果来判断的,结论与推论亦由结果导出。结果部分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要特别重视。结果部分的写作要做到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 结果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文章的主体。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等,但不同类型文章结果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①如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特别注意交代试验结果是否与公认的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多少等。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的论文,要特别交代是否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有多高(一般应大于80%),对影响预后的外加因素有无进行调整,结果如何等。③病因学研究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交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果的差异程度,所得结果是否出现于暴露之后等等。 未经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记录叫原始数据。统计学处理的目的是使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变得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某种必然规律。因此,实验结果的表达一般使用统计量而不使用原始数据,也不必将原始数据全部端出。计数资料可用相对数如百分率,但当样本数小于100时,则应在百分率后加括弧,在括弧内标明反应数/样本数,如(37/68)。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应用均值+标准差(或标准误),如呈偏态分布,一般采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如进行前后或组间比较,应说明统计检验的值(如t、u、F等)和P值。关于统计学处理的具体操作详见统计学专著,这里不作详解。关于统计名词及符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82有关“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 结果的表达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互结合来完成。下列情况可用文字表达为主或仅用文字表达:①结果中数据较少,能作同类比较的观测项目不多者。②以观察形态特征为主的论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为主配合形态学图片。能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不用列表、绘图。已用图表说明了的内容,不必再用文字详述,只要强调或概括重点。文字表达主要是陈述本文取得的结果,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重复“材料与方法”等项交待的资料,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献。 表与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理,简明清晰。“自明性”(self-explanatoriness)是衡量表图的重要标志。所谓“自明性”是指仅通过表与图就能大体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表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用语。一般主张采用三线式表,即表由顶线、标目线、和底线这三条横线组成框架,两侧应是开口的。顶线与标目之间为栏头,标目与底线之间为表身。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但栏头允许在设一条至数条横线。一般表的行头标示组别,栏头标示反应指标。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固定的,著者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表的下方还可以加脚注。 图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的结果。通常我们用柱图的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用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用点图表示双变量的关系。图的标题应在图的下方,注释可放在柱或线附近。 对于既可用图也可以用表的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达形式。一般的说,主要是表示变化趋势的资料,尤其是连续的动态资料,宜采用图的形式;需表示确切统计量的资料,宜采用表的形式。 结果的写作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实验结果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切不可对实验数据任意增删、篡改,以符合“正常”结果。这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事物和发现新问题。 临床疗效的论文往往在描述大体结果后附以典型病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目前认为,对于某些新发现的疾病(如艾滋病)或罕见病的疗效研究,附以典型病例是必要的。但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则不必例举典型病例。但同样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是介绍新疗法和技术时则要附典型病例。典型病例要选有代表性的,例如说某药治疗某病有效,典型病例最好选单独使用该药治疗显效的病例,而不要选用合并使用了其他可能也有疗效的药物的病例。 四、 讨论 讨论是论文的精华部分,是对引言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将研究结果表象的感性认识升华为本质的理性认识。在讨论中作者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思考、理论分析和科学推论,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丰富和提高对研究结果的认识。讨论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学术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广度。讨论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简要的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②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③着重说明本文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④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⑤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 讨论是最能体现论文水平的部分,也是写作难度较高的部分。对于初写着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讨论是作者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并不等于是自由论坛,不能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要从论文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创新点与结论展开,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浪费笔墨冲淡主题。与文献一致处可一笔带过,重点讨论不一致处;引证必要的文献,切忌作文献综述。②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乱下结论,切忌推理过分外延。医学中尚有许多尚未阐明的问题,所以推理应非常谨慎,通常冠以“可能”等。③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如国内的研究结果有待国外验证;体外试验有待于体内试验验证。因此,讨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处要认真分析原因,要抱有虚心追求真理的态度与其他作者商摧,切勿持“唯我正确”的态度。④并非每篇论文都要有讨论,有的短篇可不写。若结果与讨论关系密切则可放在一起写,合称结果与分析等。 五、 致谢 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在正文的最后应向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的人致以谢意。致谢的对象包括:对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者,论文审阅者,资料提供者,技术协作者,帮助统计者,为本文绘制图表者,提供样品、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方便者。 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应防止剽窃掠美之嫌,也勿强加于人,如未经允许写上专家、教授的名字,以示审阅来抬高自己。致谢一般要说明被谢者的工作的内容,如“技术指导”、“收集资料”、“提供资料”等。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某些观点、数据、资料和方法的出处,应于文章的最后一一列出,以便读者参阅、查找有关文献。它表明了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提示了本文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创新,即表示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又反映了论文起点的高低。 著录文献总的原则是准确、完备、规范、便于检索。对于著录文献的要求有:①一定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全文的文献。如阅读的只是摘要,则不应列为参考文献。②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度。参考文献不是越多越好,应当有所选择。一般来说,课题提出的根据,主要实验方法,提示支持本文的资料和不支持本文的资料,均应列出参考文献。关于参考文献的数目,各杂志要求不一,一般论文的参考文献篇数为10篇左右,综述为20篇左右。③参考文献应尽量引用最新的,因为新文献必然包括老文献,以近1~2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年限长的文献。教科书的内容亦不宜列为参考文献,因为它的内容已是众所周知的。④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以已发表的原著为主,未发表的论文及资料、译文、转载和内部资料等,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未发表,但以被刊物通知采用者,可以引用,但英在刊名后注明“待发表”。《国外医学》所刊内容都是经人加工的二手资料,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同样,综述性文章不宜作为参考文献,但是如果综述中介绍了尚未在其他杂志上发表过的最新观点时,也可列为参考文献。⑤被引用的中医经典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而是在正文所引段落尾注明出处。 关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目前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国际通用的温哥华式,另一种是国家标准GB7714-87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但不同杂志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在附参考文献时可参照以上两种标准和各杂志的要求。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都采取了顺序编码制,即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附于正文引文句末右上角方括弧内。引文写出原著者,序号标在著者的右上角,如×××等[4];如未写著者姓名,则序号应方在引文之后;如果参考文献序号作为句子的组成部分,则不作角码,如……参照文献[6];引用多篇文献时,将每篇文献的序号列出,中间以逗号相隔,如××[1,4,5];若序号连续,则只标注起止序号,中间加“~”。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各条文献的序号不加括弧,也不加“.”,只空1个字符。 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温哥华式)大致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温哥华式的写作要求。 期刊的著录格式一般为: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份,卷次(期次):起止页.。作者在6人或6人以内者全部列出姓名,相互之间加一逗号;6人以上者仅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国内一般只列前3位作者。) 例:陈治.多发行肌炎与皮肌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2,5:117-119. 书籍与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吴恩惠主编.头部CT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168.

医学论文书写格式 正文是医学论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五部分。 一、 引言 引言(前言、导言、绪言、序言)是正文的引子,相当于演说中的开场白。国内刊物引言部分不需另立标题。引言应当对正文起到提纲挈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它是否值得说明?本文将在什么杂志发表或本文的读者是什么人?在写引言乃至整篇论文时都应注意这几个问题。 引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何在?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是引言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这其中也包括说明这项研究的理论和(或)实践意义。 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临床表现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着重探讨用双侧侧脑室穿剌交替引流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冲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的方法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有时我们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如“左旋咪唑所至脑病患者的临床与CT表现国内陆续有报道,但未见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说明你的研究与别人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和创新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已有数项研究探讨了阿斯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但这些研究均是小规模、非双盲对照的。本研究则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样本大、观察时间长”。在引言中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十分必要的。在研究开始以前就应该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内容作一系统的回顾,在引言中可以将回顾的结果作简要的概括。 引言的写作在包括上述内容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内容切忌空泛,篇幅不宜过长。回顾历史择其要点,背景动态只要概括几句即可,引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根据以往的经验,一篇3000~5000字的论文引言字数在150~250字较为恰当。②不必强调过去的工作成就。回顾作者以往的工作只是为了交待此次写作的基础和动机,而不是写总结。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慎用“首创”、“首次发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等提法。因为首创必须有确切的资料。对此,可以用相对较委婉的说法表达,如“就所查文献,未见报道”等。③不要重复教科书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在讨论维生素D是否能预防骨质疏松的文章中,没有必要再说明什么是维生素D,什么是骨质疏松。④引言只起引导作用,可以说明研究的设计,但不要涉及本研究的数据、结果和结论,少与提要和正文重复。结果是通过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而结论是在结果的基础上逻辑推理提升的见解。在引言中即对结论加以肯定或否定是不合逻辑的。⑤引言一般不另列序号及标题。 二、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方法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它回答“怎样做”的问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材料是表现研究主题的实物依据,方法是指完成研究主题的手段。材料与方法是科技论文的基础,是判断论文科学性、先进性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可靠性,也为别人重复此项研究提供资料。 材料与方法的标题因研究的类型不同而略有差别,调查研究常改为“对象与方法”,临床试验则用“病例与方法”。不同类型研究的材料与方法的写作也不完全一样。实验研究要交待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①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动物的来源、种系、性别、年龄、体重、健康状况、选择标准、分组方法、麻醉与手术方法、标本制备过程以及实验环境和饲养条件等。②实验方法包括所用仪器设备及规格、试剂、操作方法。③试剂如系常规试剂,则说明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即可;如系新试剂,还要写出分子式和结构式;若需配制,则应交待配方和制备方法。④操作方法如属前人用过的,众所周知的,只要交待名称即可;如系较新的方法,则应说明出处并提供参考文献;对某方法进行了改进,则要交待修改的根据和内容;对创新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将新方法的介绍和运用该方法研究的新问题混在一篇论文中,若论文系报道新方法,则应详细的介绍试剂的配置和操作的具体步骤,以便他人学习和推广。 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应说明来自住院或门诊,同时必须将病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因、病程、病理诊断依据、分组标准、疾病的诊断分型标准、病情和疗效判断依据、观察方法及指标等情况作简要说明。上述内容可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说明,并突出重点。①对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注意交代受试对象是否包括了各类不同患者(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诊疗经过等),受试对象及对照者的来源(如不同级别的医院某病患病率及就诊率可能不同),正常值如何规定,该诊断方法如何具体进行等等。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及预后的论文,要注意说明病人是在病程的哪一阶段接受治疗,病人的转诊情况,是否制定了观察疾病结果的客观标准。③病因学研究论文则要交代所用研究设计方法(如临床随机试验、队列研究等),是否做剂量-效应观察。④对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来说,主要说明病例选择标准,病例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分组原则与样本分配方法(配对、配伍或完全随机),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标准。⑤治疗方法如系手术,应注明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如系药物治疗则应注明药物的名称(一般用学名而不用商品名)、来源(包括批号)、剂量、施加途径与手段、疗程,中草药还应注明产地与制剂方法。 在材料与方法中,还应简要的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何种统计处理方法与显著性标准,必要时应说明计算手段和软件名称。 三、 结果 将实验或临床观察所得数据或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再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学处理就可以得出研究的结果。结果是科研论文的核心部分,科研的成败与否是根据结果来判断的,结论与推论亦由结果导出。结果部分最能体现论文的学术水平和理论与实用价值。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写作要特别重视。结果部分的写作要做到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述言简意赅,图表设计正确合理。 结果的具体内容取决于文章的主体。结果的内容包括记录实验或临床观察的客观事实、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等等,但不同类型文章结果的内容应有不同的侧重点。①如研究新诊断方法的论文,要特别注意交代试验结果是否与公认的金标准进行独立的“盲法”比较,其符合程度如何,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各多少等。②研究疾病临床经过的论文,要特别交代是否对所有病例进行了随访,随访率有多高(一般应大于80%),对影响预后的外加因素有无进行调整,结果如何等。③病因学研究的文章要特别注意交代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结果的差异程度,所得结果是否出现于暴露之后等等。 未经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记录叫原始数据。统计学处理的目的是使难以理解的原始数据变得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某种必然规律。因此,实验结果的表达一般使用统计量而不使用原始数据,也不必将原始数据全部端出。计数资料可用相对数如百分率,但当样本数小于100时,则应在百分率后加括弧,在括弧内标明反应数/样本数,如(37/68)。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分布,应用均值+标准差(或标准误),如呈偏态分布,一般采用中位数和全距表示。如进行前后或组间比较,应说明统计检验的值(如t、u、F等)和P值。关于统计学处理的具体操作详见统计学专著,这里不作详解。关于统计名词及符号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358-82有关“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 结果的表达通常通过文字、图、表相互结合来完成。下列情况可用文字表达为主或仅用文字表达:①结果中数据较少,能作同类比较的观测项目不多者。②以观察形态特征为主的论文一般不用表格,而以文字描述为主配合形态学图片。能用文字表达的内容不用列表、绘图。已用图表说明了的内容,不必再用文字详述,只要强调或概括重点。文字表达主要是陈述本文取得的结果,不必强调过程,也不要重复“材料与方法”等项交待的资料,更不要将结果提升为理论上的结论,所以一般不引用文献。 表与图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理,简明清晰。“自明性”(self-explanatoriness)是衡量表图的重要标志。所谓“自明性”是指仅通过表与图就能大体了解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表是简明的、规范化的科学用语。一般主张采用三线式表,即表由顶线、标目线、和底线这三条横线组成框架,两侧应是开口的。顶线与标目之间为栏头,标目与底线之间为表身。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但栏头允许在设一条至数条横线。一般表的行头标示组别,栏头标示反应指标。但这种划分并不是固定的,著者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表的下方还可以加脚注。 图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的结果。通常我们用柱图的高度表达非连续性资料的大小,用线图、直方图或散点图表达连续性或计量资料的变化,用点图表示双变量的关系。图的标题应在图的下方,注释可放在柱或线附近。 对于既可用图也可以用表的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表达形式。一般的说,主要是表示变化趋势的资料,尤其是连续的动态资料,宜采用图的形式;需表示确切统计量的资料,宜采用表的形式。 结果的写作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守全面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实验结果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价值的。切不可对实验数据任意增删、篡改,以符合“正常”结果。这不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事物和发现新问题。 临床疗效的论文往往在描述大体结果后附以典型病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目前认为,对于某些新发现的疾病(如艾滋病)或罕见病的疗效研究,附以典型病例是必要的。但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则不必例举典型病例。但同样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是介绍新疗法和技术时则要附典型病例。典型病例要选有代表性的,例如说某药治疗某病有效,典型病例最好选单独使用该药治疗显效的病例,而不要选用合并使用了其他可能也有疗效的药物的病例。 四、 讨论 讨论是论文的精华部分,是对引言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是将研究结果表象的感性认识升华为本质的理性认识。在讨论中作者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思考、理论分析和科学推论,阐明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丰富和提高对研究结果的认识。讨论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学术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广度。讨论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简要的概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近况,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和结果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居于什么地位。②根据研究的目的阐明本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③着重说明本文创新点所在,以及本研究结果从哪些方面支持创新点。④对本研究的限度、缺点、疑点等加以分析和解释,说明偶然性和必然性。⑤说明本文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与问题。并不是每篇论文都必须包括以上内容,应从论文的研究目的出发,突出重点,紧扣论题。 讨论是最能体现论文水平的部分,也是写作难度较高的部分。对于初写着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讨论是作者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但并不等于是自由论坛,不能泛泛而谈。讨论的内容要从论文的研究结果出发,围绕创新点与结论展开,要做到层次清晰、主次分明,不要在次要问题浪费笔墨冲淡主题。与文献一致处可一笔带过,重点讨论不一致处;引证必要的文献,切忌作文献综述。②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不乱下结论,切忌推理过分外延。医学中尚有许多尚未阐明的问题,所以推理应非常谨慎,通常冠以“可能”等。③任何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如国内的研究结果有待国外验证;体外试验有待于体内试验验证。因此,讨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于与他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处要认真分析原因,要抱有虚心追求真理的态度与其他作者商摧,切勿持“唯我正确”的态度。④并非每篇论文都要有讨论,有的短篇可不写。若结果与讨论关系密切则可放在一起写,合称结果与分析等。 五、 致谢 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在正文的最后应向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的人致以谢意。致谢的对象包括:对研究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者,论文审阅者,资料提供者,技术协作者,帮助统计者,为本文绘制图表者,提供样品、材料、设备以及其他方便者。 致谢必须实事求是,应防止剽窃掠美之嫌,也勿强加于人,如未经允许写上专家、教授的名字,以示审阅来抬高自己。致谢一般要说明被谢者的工作的内容,如“技术指导”、“收集资料”、“提供资料”等。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某些观点、数据、资料和方法的出处,应于文章的最后一一列出,以便读者参阅、查找有关文献。它表明了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提示了本文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创新,即表示了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又反映了论文起点的高低。 著录文献总的原则是准确、完备、规范、便于检索。对于著录文献的要求有:①一定是作者亲自阅读过全文的文献。如阅读的只是摘要,则不应列为参考文献。②参考文献的数量要适度。参考文献不是越多越好,应当有所选择。一般来说,课题提出的根据,主要实验方法,提示支持本文的资料和不支持本文的资料,均应列出参考文献。关于参考文献的数目,各杂志要求不一,一般论文的参考文献篇数为10篇左右,综述为20篇左右。③参考文献应尽量引用最新的,因为新文献必然包括老文献,以近1~2年以内的为好,少用旧的、年限长的文献。教科书的内容亦不宜列为参考文献,因为它的内容已是众所周知的。④引用的参考文献应以已发表的原著为主,未发表的论文及资料、译文、转载和内部资料等,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未发表,但以被刊物通知采用者,可以引用,但英在刊名后注明“待发表”。《国外医学》所刊内容都是经人加工的二手资料,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被引用。同样,综述性文章不宜作为参考文献,但是如果综述中介绍了尚未在其他杂志上发表过的最新观点时,也可列为参考文献。⑤被引用的中医经典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而是在正文所引段落尾注明出处。 关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目前有两种标准。一种是国际通用的温哥华式,另一种是国家标准GB7714-87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但不同杂志对于参考文献的格式可能有不同的要求,在附参考文献时可参照以上两种标准和各杂志的要求。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都采取了顺序编码制,即参考文献的著录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附于正文引文句末右上角方括弧内。引文写出原著者,序号标在著者的右上角,如×××等[4];如未写著者姓名,则序号应方在引文之后;如果参考文献序号作为句子的组成部分,则不作角码,如……参照文献[6];引用多篇文献时,将每篇文献的序号列出,中间以逗号相隔,如××[1,4,5];若序号连续,则只标注起止序号,中间加“~”。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各条文献的序号不加括弧,也不加“.”,只空1个字符。 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温哥华式)大致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温哥华式的写作要求。 期刊的著录格式一般为: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份,卷次(期次):起止页.。作者在6人或6人以内者全部列出姓名,相互之间加一逗号;6人以上者仅列前3位,后加“等”或“et al”。(国内一般只列前3位作者。) 例:陈治.多发行肌炎与皮肌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2,5:117-119. 书籍与专著的著录格式为: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的关联性思考论文

【 摘要 】基础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全面推进基础医学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能够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然而对当前我国医学医学教育和考核进行研究,发现受到整体医学教育事业起步较晚的影响,我国整体基础医学教育和考核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国外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基础医学教育尤其面临着多种问题。本文从国内外基础医学培养目标的差异、教育与考核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国内外考核标准差异出发,对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关联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力求能够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借鉴。

【 关键词 】基础医学;教育;考核;关联性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发生改革,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也就意味着现代医学不仅限于传统的生物学治疗,同时还包括了心理学和社会学治疗。现代医学为患者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对医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医生的工作不单单是治病救人,更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世界教育联合组织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这使得医生从传统的治疗执行者变为了执行者、沟通者乃至管理者的集合体,WHO在1993年也提出了医生不应当满足于院校学习,而是应当作为生物学科的终生学习者。之后世界教育联合等组织提出的《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中明确了医学本科毕业生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医学教育培养指明了目标[1]。我国的整体医学教育事业起步较晚,与国外教育水平存在差距,基础医学教育尤其面临着多种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基础医学教育、考核的现状及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基础医学教育提供参考,现阐述如下。

1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差异

职业素质

国内外医学教育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基本一致,均要求医生应当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重视医疗伦理,强调全面服务患者,实事求是,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而更好的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知识目标

国内外培养要求基本一致,基础医学教育培养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学科知识、医学相关学科知识等,例如在学习阶段应当掌握常见疾病的'发病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等,明白疾病预防的意义,疾病的筛查手段,以及临终关怀知识等。基础医学理论知识是整个临床学习的基础部分,虽然教育方法有所差异,但主要是分为基础和临床两个阶段,但在不同阶段中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近年来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已经逐渐成为了应用热点。

技能目标

临床学习阶段是技能目标培养的主要阶段,目前国内院校将整体教学分为基础、临床两个阶段进行学习,将技能目标培养的重点放在临床阶段,基础阶段则主要采用理论课来进行讲解,穿插一些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国内已经尝试采用PBL教学、中心教学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进行了技能目标培养的改革尝试。总体而言,在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目标方面,国内外基本保持一致,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基础医学学习不单单依靠理论讲解,还要考虑技能和能力的初步培养,还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对学生以后工作的影响十分深远。

2培养目标与考核之间的关系

在这方面国内外存在较大差异,虽然为了达到各项培养标准,国内外院校都会进行考核,以此来评价医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考核往往并不能完全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目前国内主要依托于终末考核来进行评价,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根据考核内容及形式做相关安排,这也就说明考核目标成为了学生的学习方向,该思路是正确的,但这要求教师不能只考虑完成考核结果,更要根据预定目标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也要根据阶段考核来进行自我总结,有重点的加强学习,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考核仅属于总结性评价,也多采用闭卷笔试进行,虽然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对于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能力测定存在空缺。而国外多采用阶段考核、终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阶段考核为教师的教学方向提供参考依据,终末考核的权重也只是相对较大,这就能够更好的体现学生阶段性的努力,并且在考核方面平均分配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权重,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2],这方面是值得学习的。

3基础医学教育考核的评价方法

考核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由考核工具、内容、对象等组成。基础医学教育的题型广泛,考核方式也多种多样,对医学生的考核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必须综合考虑,妥善选择考核工具及方式,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考核闭卷笔试是目前基础医学的重要考核方案,且不可被替代,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过许多专门的研究,笔试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例如改变选择题的题型、将考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加入病例分析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但实际在考试中,仍难以脱离需要死记硬背的怪圈。有学者指出[3],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更为重要,因此题型的改变是次要的,主要点在于明确考核方向,选好考核题目。纽芬兰纪念大学的学者设计了一种三级考核模式,在考核开始后,教师给予学生一个病例命题,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来寻求答案,并列出与患者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医学命题,在试卷上写上自己的理解和答案,最终老师点评并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值得学习。能力考核能力指的是对知识、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运用,医学教育中对能力的考核方法较多,例如病理标本观察与说明、解剖操作等,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考核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但由于考核过程缺乏统一标准,教师的直观判断占主导地位,使得学生的实际能力与考核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情况在国内外均无法避免。近年来印度学者提出采用“笔试+操作+口试”的方法[4],首先给予学生10min时间对一个病例进行笔试回答,之后进行实际操作,操作结束后接受老师的提问,这种方式能够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应用。目前国内也有利用综合考核的院校,但缺乏深度,推广力度也不足,需要进一步改善。态度考核学习态度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观察来判断,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反应较弱,教师仅能根据学生的主动提问次数、是否准确完成学习计划等方面来进行评价。英国莱斯特医学院采用了一种小组学习法[5-8],将一定数量的学生和一名教师分为一个小组,安排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任务并反思所完成的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供观点、进行研究分析、准备材料都属于能力的体现,也是考核的一部分,最终考核不但考虑小组成绩,更考虑单项评分,考核过程更加自然,也就更能释放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4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变化,考核能够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是不可或缺的,但单纯看重考核结果的行为也并不可取。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近年来均有较大改革,考核模式也应当有所转变。基础医学阶段是整个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应当将教育、考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对于医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借鉴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先进思想、方案,将考核评价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际病例作为引导,使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小强,孙阳,邓雅婷,等.以执业医师考试为导向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9):3747-3751.

[2]黄小平,邓常清.PBL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7):537-539.

[3]鲜于丽,代凌云,翟忠美,等.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问题的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6):27-30.

[4]田丹,张俊沧,王显超,等.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4):142-144.

[5]陈春燕,杨枢,张钰.医学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焦虑、抑郁、压力的关联性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7):98-100.

[6]李夏青,刘福,张杨,等.专业英语学习和医学双语教学课程的关联性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5):376-378.

[7]牛猛.利用Apriori算法对医学生成绩进行课程关联性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5-117,124.

[8]廖虹,韩乐,孟玲筠.医学英语词汇与普通英语词汇的关联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7):40-43.

国外生肖研究论文

牛年说牛2009年是中国的牛年。虽然民间称谓牛为“丑牛”,但牛在人们心目中并不丑。12生肖中,其它动物充其量只能算作人类的朋友,唯独牛可称得上是人类的榜样。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云:“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可见,牛力气大,功劳亦大。但牛从不仗势欺人、居功自傲,而是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为人类效力。牛的存在,就是古老中国的存在。牛,在古代除了祭祀就是供役用。牛车是最古老的重要陆地交通工具,有认为尧、舜以前已发明牛车,但后来的发展不及马车。井田制度规定每十六井有戎马一匹、牛一头,以备征用。牛穿鼻子是控制牛便于役用的一项重要发明。甲骨文牛字下面一横划,有说表示用木棒穿过牛鼻的意思。《庄子�6�1秋水篇》中有“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的论述。两汉时代的耕牛壁画,也证明牛穿鼻的发明为时甚早。牛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之一,它友好、忠厚、富有亲和力。老婆、孩子、土地与牛,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俚语,是我国封建时代农民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理想境地。牛被看作是家中的一口,做饭时盛一瓢米汤送给它,过年的时候,在牛的额前贴上“福”字,在槽头插上几柱香,每到大年三十都要让牛吃一顿白米饭。传说在尧舜时代,皇帝问一位正在扶犁耕耘的白发农夫,你这两头牛中哪一个力气大时,老人匆忙摆手,而后把皇帝拉到离牛很远的地方,悄声耳语,左边那个力气弱一些,但它十分卖力,我们当面议论会伤害它的感情。虽然说这是古人的美好生活图景和思想境界,其实这是古人爱护牛的一个细节。臧克家有诗一首:“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这里的老牛就是指的黄牛。无论是江南的水牛还是北方的黄牛,都是耕田的好把式,都为农业生产作出过重要贡献,清人顾嗣同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也许是对水牛宣传不够的缘故吧,水牛似乎没有黄牛那样出名,人们更多地表扬和赞美黄牛。人们不仅赞美黄牛,并把那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比喻为“老黄牛”。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像“老黄牛”那样的人去埋头苦干,去任劳任怨地辛勤工作。社会财富是劳动创造出来的,社会进步是靠人干出来的。只说不干、投机取巧,于事业无益、于社会无功。只有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困,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事业上、把功夫下在干实事上,才能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可以说,“老黄牛”永远是人类社会的脊梁。与“老黄牛”齐名的还有“孺子牛”。“孺子牛”是《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指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从此人们便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如果说“老黄牛”是对工作的一种态度,那么,“孺子牛”则是对人民的一种态度。当“孺子牛”实际上就是当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这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的天职。如果当官做老爷、与民争利,甚至以权谋私、侵害人民利益,完全背离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最终会被人民所唾弃。还有一种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拓荒牛”。比起“老黄牛”、“孺子牛”来,“拓荒牛”要年轻得多,它是新时代的产物。当年,一批建设者奔赴北大荒,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人们称为新时代的“拓荒牛”。改革开放后,深圳人开拓创新、大胆改革,成为新时期的“拓荒牛”。无论北大荒的建设者还是新时期的深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身上充满着开拓精神、奋斗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这30周年和60周年的奋斗历程中,都深深地留下了“拓荒牛”艰苦跋涉的足迹。只有学习和弘扬“拓荒牛”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不断进步。“牛年但愿是个好年头。”这是世人的共同心愿。是啊,鼠年,给中国和世界太多太多不平凡的尤其是悲伤的记忆。牛痘苗的发明,使人类免受天花的灾难。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市“天花在地球上绝迹”。这是人类对传染病预防进行人工免疫的最优秀的范例。但愿牛年的牛气能像历史上牛痘苗一样,给世界带来福音。

蛇意象之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文

毫无疑问,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蛇是毒、恶、丑的集大成者,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可怕的“长虫”。那么,如果有时它又被赋予善与美的因素,你是否会感到吃惊?听起来,这似乎是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矛盾的,然而,只要将中西文化背景下蛇的形象作一全面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事实的确如此:蛇,也有两面性。

一、蛇的矛盾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突出。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蛇毒的致命威力以及人因此产生的对蛇的恐怖心理导致了在西方语汇中,一般是将蛇视为狠毒、可怕的象征加以运用的。如西语中的“两头蛇”就是一个建立在这种象征意义基础上的很著名的典故,古希腊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提王》之一《阿伽门农》中,克吕特美斯特拉因对丈夫阿伽门农不忠且伙同情人杀害了他,便被人咒为“两头蛇”。西语典故中还有不少是以蛇为象征来揭示反面性的特征的。如“美杜莎的头”比喻可怕的或丑恶的事物。又所谓 “冻僵的蛇”,源于伊索寓言,它警告人们,无论怎样,邪恶的人(或是动物)是不会改变其本性的,善良的人如果怜惜恶人,最后只能被恶人伤害。从后世文学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出西方人这方面的用语习惯,如莎士比亚悲剧代表作《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向国人撒谎以掩盖其篡位真相时说是一条毒蛇咬死了在花园睡觉的老王,而老王的鬼魂则在嘱咐王子复仇时咒骂说“那毒害你父亲的蛇,头上正戴着王冠呢。”

与此同时,西方人的生活习俗中也有对蛇的正面性特征的肯定。古希腊罗马的传说中,雅典卫城就由一条巨蛇守卫,而这条蛇据说是象征着雅典城的老国王、蛇人厄瑞克透斯的灵魂。希腊民间还流行在亡者的墓前洒奶祭奠以使其变身为蛇的习俗,那里至今还流行“跳蛇”的风俗,神庙里也往往供奉着大蛇,这都是为了以示对蛇的感激之情。

在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中,一方面,中国人在自己的语汇系统特别是日常用语中,将蛇当作阴险、毒辣的象征,丑恶、恐怖的体现,有始无终的代表,敌对力量的化身加以运用、警诫或诅咒。如:打草惊蛇、引蛇出洞、牛鬼蛇神等。民间甚至还把漂亮而言行不为一般人赞许的女性叫做 “美女蛇”,纤细的女性身肢叫“水蛇腰”……等等,可谓丰富多姿,穷形尽相。

而在另一方面,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蛇也不乏正面的象征意义。如蛇是十二生肖之一,居代表十二地支用以记人出生年的十二种动物之列,在这种民俗事象中,无疑蛇的反面因素是被排除或者说是被有意地忽略了的。《诗经·斯干》云:“维虺维蛇,女子之祥。”意思是说,梦见蛇是生女之吉兆。在所有蛇类中,一种“两头蛇”更是具体的吉祥物,据说谁见了这种像是身穿紫袍、有车轮那么粗、车辕那么长、听到雷声便昂起红色的头站起来的怪蛇,谁就将成为帝王。在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是关于宇宙起源的学说,它将五行(金、木、水、火、土)与四方、四季相联系,进而又与民间神灵相联系,出现了四种象征性的动物代表四方:青龙为东,朱雀为南,白虎为西,玄武为北。而玄武即龟蛇之合体,它既是北方之神,又是水神。这里蛇与其它几种动物一起被视为神物,去代表宇宙四方,对国家兴旺繁荣及领土完整有深刻影响。

二、早在大约公元前六千年至公元前一千六百年间,一种自然宗教(自然崇拜)其推崇两类神祗——家庭女神和自然女神,而前者的标志就是一条长蛇。

古希腊神话还描绘到,智慧女神与胜利女神都是手拿着画有蛇图案的盾牌,复仇女神的头发则本身就像一条条的蛇,医药之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则拄着一根长蛇盘绕的拐杖,等等。显然在这里,蛇被当时的人们作为了一种炫耀自己、威慑敌人的标志和象征物了。正如马克思说的:“任何神话都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极差的当时,蛇的至尊地位完全是由于人类对它的恐惧与担忧造成的。

接下来的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中世纪的人们对蛇的态度与情感更多的变成了厌恶与憎恶。一个经典的例证就是,在西方,作为基督教主要经典的《圣经》中蛇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一个反面角色。正是蛇,使得夏娃违反了上帝的禁律,偷吃禁果,最后被赶出伊甸园,并被罚永受怀孕、生育之苦。蛇因此被描写成为“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的”生物。其实在《圣经》中,蛇也存在着另一方面的象征意义,《圣经·民数记》中,上帝派来的火蛇虽然使许多以色列人丧生,但也正是因此“上帝的选民”本身才获得新生的:在毒蛇的惩罚下,还活着的以色列人对死亡感到极大的恐惧,对怨渎耶和华和耶稣感到衷心的忏悔,于是上帝叫摩西造了一条火蛇,说“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果然以色列人最后因此得救了。

可以说,古代西方人对蛇的崇拜与信仰,就是在这种恨怕交织的复杂心态下形成的并维持久远的。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蛇的态度也是复杂的。首先,恐惧心理是难以避免的,这可以从大概是最早的招呼语之一“无蛇(它)乎”窥见一斑。上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般野兽虽猛还可提防,而毒蛇却是防不胜防的,对那个时候尚未建立固定居住村落的远古人群来说,被蛇咬伤致残甚至丧命的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

但总的说,蛇在国人心目中始终没有像在西方人眼中那样坏得那么厉害。比如《山海经》记载着中国古代有个信奉图腾的部落,其中有"个以蛇为图腾,另外书中所传故事里的夸父、大人、载天、延淮等神祗,他们或蛇身,或双手操蛇,或由蛇环绕,都与蛇有难解之缘。

三、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社会文化与集体意识决定了文学中的蛇形象的基本特征。

从西方文学描写来看,蛇被突出表现的特征当然还是他对人类的威胁以及人们由此产生的对它的厌恶感。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也讲到,俄耳浦斯结婚后,其新娘与仙女们在草地上散步,结果被蛇咬伤踝骨,不治而死。维吉尔的《伊尼德》则描写了拉奥孔及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的故事,表明蛇身也是足以致人死命的,是可怕的。在西方寓言中,从古希腊伊索寓言到古典时期法国拉封丹寓言再到19世纪初俄国克雷洛夫寓言,都有关于农夫与蛇的寓言,反映的则是蛇的只会害人、不知图报的卑鄙“小人”的特征。

这些描写进一步表明,在西方人的意识与观念中,蛇与丑、毒、恶的对应关系已经是较为固定了。这与中国文学中描写的蛇的主导特征仍是基本一致的。在中国神话传说和其它文学描写中,蛇往往被视为带给人类不幸与灾难的怪物、不祥之物。如传说中,洪水之神叫相柳,“九首,人面,蛇身”,这恶神所到之处,土地都要变成泽国。

与此同时,中西文学中也都有着赋予蛇类以某种善良人性的作品,如但丁在《神曲·地狱》第二十五篇的开头,诗人看到了一个窃贼和渎神的罪人被一条执行神圣教义的蛇活活缠死,诗人不由得赞赏地喊道:“从这个时候起,蛇类反而成为我的朋友。”同样,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将蛇作为美好理想化身加以赞美的,如《白蛇传》中大胆追求人间爱情生活并具有大无畏反抗精神的白蛇娘子,这里的白蛇不再是危害人类的化身,而是一个令人感动、值得同情的正面形象。

当然,总的说来,文学作品中蛇的形象还是“瑜”不掩“瑕”的,它的毒、丑、恶的特质及其因此令人恐惧与憎恨的一面,毋庸讳言还是文学作品表现的主体。

由以上对中西蛇文化的概要审视,我们得到这样一个启发,即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乃至多面性的特点,它们因而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重的意义,它们也就具有了不能被人们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的前提条件。蛇在本质上说的确是凶狠而丑陋的,但不能否认由于它具有的某些特征和功用,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载体时,在特殊背景下,在某些艺术表现形式中,蛇又可能以正面的形象出现或被人赋以某些另外的特征。应该说,也只有这样的认识,才符合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生活的辩证法。

在中西方文化中,古人记时的方法由于不同的传统而表现不相同。本文介绍了中国生肖与西方星座的起源、文化内涵和相互的差别。 1 介绍 在2007年至2008年的第二个学期,由于我的爱人外出进修,我那两岁多的孩子就留下给我和我的老父亲来照顾。但是小家伙老是不听话,我不在家的时候,他跟我老父亲玩得很好,但是只要我一回到家,小家伙就跟我相处的不好,老是爱哭闹或者要着要那,弄得我休息不好,我的做法稍不如他的意他便要哭闹。俗话说“儿见娘无事都要哭三场”。但是我是他老爸呀,怎么见老爸也要哭三场吗?我的父亲说,可能是小家伙的属相(生肖)跟我不合,劝我找一个土地先生给他定个时,再给他找一个“老干爹”。就在当天傍晚散步的时候,我恰好遇到了我学校的外教Peter,我便与他说到我的儿子想找一个“老干爹”是事,他说“oh,you Chinese people have so many interesting our culture, there is not this kind of thing.”(你们中国人有这么多有趣的传统,在我们的文化里,我们没有这样的事。)然后我跟他谈到我门国家的十二属相(生肖),他说他们的文化传统中没有这样的生肖,但是有相似的星座,于是我向他问了相关的一些事情并随笔记了下来。通过整理相关的随笔和查阅相关的文献,我发现这方面国人有过相关的研究,沈默[1]将中国的生肖进行两两联合以释其意义,Emily 和心士[2]对中外十二黄道进行了介绍,徐振方[3]将中国的生肖和国外的星座的英语翻译进行了整理。但是,以上这些研究还未相对完整地论述生肖和星座的起源、记时文化的内涵、以及相关联的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整理和对比,以期能对中国生肖和国外的星座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解。 2 生肖和星座的起源 生肖的起源在中国,关于生肖的起源,今天已难于考证。长期以来,很多人将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视为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根据《论衡·物势》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刀。酉,鸡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种生肖,所缺者为龙。此书的《言毒篇》又说:“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这样,十二生肖便齐全了,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配属如此完整,且与现今相同[4]。生肖为什么又取数十二呢?中华农历网[5]里介绍说,这是与古人记时有关,并且在一些相关的文献中可以找到相关的佐证:例如,《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其大概意思是: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后汉书·荀爽传》: “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以上这些记载可以说明,古人以十二为数来计算时间并且用十二地支与十二生肖搭配完全是对自然规律运行的时间的总结而得出的,并非是胡乱的取一个数字来定的。生肖的起源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本文认为是值得考虑,即生肖起源与古人的图腾有关。图腾(totem)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则俗语表明人们普遍对老鼠怀有憎恶感。然而,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却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在仪式或节目期间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护[6]。古人把某种动物作为自己的祖先并加以膜拜和祭俸的现象在现在的现实当中也时有存在。纳西族把牛视为远古创世的神兽。在纳西族《东巴经·创世纪》中记述了这头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顶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摇地动,由纳西族人始祖开天七兄弟和开地七姊妹将它杀死,用牛头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头,肋祭山岳,血祭江河,肺祭太阳,肝祭月亮,肠祭道路,尾祭树木,毛祭花草。于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清静世界。从此,牛才作为神圣物用来做祭圣物,用来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牺牲供品[7]。纳西族十分崇敬牛神,现在如果你到云南丽江来旅游,在一些卖木雕的商店会看到纳西族人用木头雕刻的他们祖先的神牛的图腾木雕。再例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鸡氏族中,有一种传说,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鸡蛋里孵化出来的,认为公鸡知吉凶、能辟邪纳福,会保佑整个氏族。因此鸡氏族在迁徙时,将东西装在背箩里,上面通常放一只公鸡。到达新迁地区后,公鸡最先在什么地方打鸣,就在什么地方安家。在鸡氏族看来,公鸡最先打鸣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地方。关于生肖的起源与古人图腾的方面的传说还很多,这儿限于篇幅就不在一一展开了。 星座的起源关于星座起源,在很多的文献中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说法[8]: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古代巴比伦人将天空分为许多区域,称为“星座”,不过那时星座的用处不多,被发现和命名的更少。黄道带上的12星座最初开始只是用来计量时间的,而不像现在用来代表人的性格。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那里有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从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波斯弯,所以又叫“两河流域”地区。两河流域文化传到古希腊以后,推动了古希腊的文化发展。古希腊天文学家对巴比伦的星座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综合了当时的天文成就,编制了48个星座。并用假象的线条将星座内的主要亮星连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动物或人物的形象,结合神话故事给它们起出适当的名字,这就是星座名称的由来。[9] 中世纪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需要向外扩张,航海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船舶在大海上航行,随时需要导航,星星就是最好的指路灯。而在星星中,星座的形状比较特殊,最容易观测,因此,星座受到了普遍关注。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时,不仅利用星座导航定向,而且还对星座进行了研究。[10]1922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决定将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其名称基本依照历史上的名称。192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公布了88个星座的名称。这88个星座分成3个天区,北半球29个,南半球47个,天赤道与黄道附近12个。[11]现在人们常用的星座也就是用天赤道与黄道附近的12个星座。 3 星座与生肖记时方面的比较 在用来记时方面,生肖在中国通常与地支相配对,它用来记年时还通常与天干相配对叫做干支记年。生肖被用来计时和星座被用来计时有一些不同的方面。在中国生肖-地支记时可以准确到时辰,古人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而国外的星座却没有这么精确,某一个星座出现和持续的时间通常是连续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通常也不用来记年。天而中国的干支记时可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辰。中国的生肖-地支记时跟国外的星座记时对比如下:干支记时对应的时间如下: (1)记年在记年方面,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俗称“六十甲子”),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也有人通过推算分别将天干和地支与数字相联系,形成方便的干支记年方法。方法如下[12]:A.先将天干进行编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5、6、7、8、9、0、1、2、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B.再将地支进行编码: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5、6、7、8、9、1 0、1 1、0、1、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 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