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论文答辩大一

发布时间:

论文答辩大一

论文答辩需要自己熟悉论文内容,老师会根据你的一个论文题目问你相关的问题,选题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调查?具体调查结果等等,需要注意的就是你自己一定是要知道如何回答,不要答非所问,不然答辩老师会为难你的。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论文讲述中的常见问题

1、仪表不够得体

上场答辩,要求答辩人仪表不仅要整洁,而且要得体。问题主要是个别女生不够得体,例如过度化妆,浓妆艳抹,不像是参加学术活动,倒像是参加舞会或相亲会。男生装束打扮也可能出差错,例如有男生戴项链出场答辩,显得怪异,不够庄重。

2、仪态不够从容

面对台下众人,尤其是面对众多教师,仪态不够从容,甚至神情慌乱,声音发抖,眼睛不知往何处看,低头不敢看台下,或看窗户外或天花板以躲避,手足无措,站立不正,或不自然扭动或走动。有的笑不像笑,硬挤出来的笑,很不自然,甚至比哭还难看。或者,死死盯住台下某人,令双方都很不自在。或者说话不流畅,犯语病。

3、声音语速问题

个人音质不由自己定,但声音高低由自己定。有的学生声音太高,如同吵架;有的学生声音太小,如同蚊子在叫,连坐在最前排的教师都听不见,遑论坐在后排的人;更有甚者,简直是用鼻子发音,像是在哼哼。语速,则语速偏快说不清楚的多,语速偏慢不连贯的少。

4、时间把握不准

讲述论文时间太短或偏长。短的,只有1分多钟。报过论文题目,然后说分为若干章,第一章是什么,第二章是什么,直到最后一章是什么,接下来便无话可说。长的,则超时,一般是念论文原文。念论文原文,七、八千字的论文,也得半个小时左右,一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得一个小时左右。讲述论文限定时间十分钟之内,时间到了,才念了个开头,主持教师不得不叫停。

5、讲述不流畅

多数学生不能脱稿讲述,而是念稿子,有的念都念不利索。稍微好的,则是背稿子,不是讲论文,而是背课文。最不好的,是念论文。背论文的情况则显特殊。曾有一名学生把7000多字的论文背下来,背诵约26分钟,一字不差,一气呵成,反映该生记忆力奇好而且对论文极其熟悉,但严重超时,因为讲述应该在10分钟以内。

6、其它问题

例如支持手段不足,缺少挂图,甚至连个目录挂图都没有。还有吐字不清,普通话不标准等问题。综合问题,则是一个学生同时出现上述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的问题。例如,一名男生,上台后从头到尾一直埋着头,恨不得钻到讲台之下,念稿子,声音很软很小,哼哼唧唧,好不容易才把论文“哼”了一遍,严重超时。

二、回答提问时的常见问题。

1、回答问题态度不积极

避重就轻,绕开主要的、复杂的问题,捡非主要的、容易的问题回答,或者,对需要重点详细回答的问题只作粗略回答,对只需要简略回答的非重点问题作冗长的回答。回避问题,对某些问题避而不答,不作任何交代,好像这些问题不曾提过一样。表情或语气显出不耐烦,等等。

2、老问题都回答不好

有时候,多个学生写相同或相近的论文题目,可能被问到相同或相近的问题。有的问题,前面学生答不好或答不上来,按理,后面的同学被问到同样问题,应该比前面的学生答得好,但实际情况有时是,前面同学回答过的问题,后面的人还答不好,令人失望。例如,“策略”的定义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不了,过一阵第二个学生还回答不了。

3、回答问题数量少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属于本科或专科层次,不同于硕士生或博士生等的毕业论文答辩,问题不会太多,一般每生被提问5个左右问题,回答至少3个问题即可。问题是有的学生只回答2个甚至1个问题,或者只能答好1个问题,数量太少,占问题总数比例太低。

4、答案有缺陷

答案不完整,例如某学生写关于中国—东盟自有贸易区的论文,回答“东盟包括哪些国家?”时,列举目前东盟国家名称与数量,与标准答案相差不多,但毕竟不完整。回答“中国与东盟哪些经济体经济往来最多?”时,缺陷更大。某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党政官员带病提拔问题,不仅文字内容没有向商务领域倾斜或靠拢,回答问题时也对商务领域党政官员带病提拔的问题浑然不知,对商务部高官被捕概不知晓。某学生撰写有关企业家能力的论文,但该生不仅没有在论文中对著名企业家进行列表分析对比,而且连国内最著名的企业家都数不上几个来,连大名鼎鼎的海信集团的负责人是谁都不知道,显然相关知识不足。

5、答案不正确或答不上来

某学生论文一再提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回答“沿海发达地区如何界定?”时,答案不正确,因为其答案是“沿海地区就是发达地区”。实际上,沿海也有不发达地区。

某学生写地理文化对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回答“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有哪些?”时,无言以对。还有商科专业毕业生不知道WTO的全称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更有甚者,连三个单词中的一个都说不出来。

6、答案根本错误

例如写“孙子兵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回答问题时答“孙子兵法第36计”云云,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违反了起码的常识。论文写兵法,却连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都分不清,缺乏起码的常识,犯了原则性错误。

还有,写区域经济问题,论文中贯穿着“长江三角洲”的用词,讲述中也一再提到“长三角”、“珠三角”如何如何,但被要求回答“什么是长三角?”这样简单的问题时,却一再说长江流域如何如何,原来该生连长三角与长江流域都分不清,经教师现场提示,仍然不清醒。论文主题词都根本理解错误,而且大错特错。

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语,篇幅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增加太多,作者应当十分熟悉。但实际上,有的作者不熟悉自己论文摘要的英语翻译。例如,中文摘要中出现“金融危机”,摘要英译中也有“financial crisis”,但被问及“金融危机”如何翻译成英语时,却答不上来,只回答说自己英语底子不好。类似还有“central government”、“local government”、“furious market competition”等等,都是出现在论文中,但作者答不上来。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往往不是作者自己完成的。

8、其它问题

例如,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过度回答,画蛇添足。胡蒙乱撞,信口开河甚至狡辩、强词夺理等。

教师看到论文摘要英译篇幅明显短少,并发现有整句甚至整段没有翻译,属于偷工减料或粗心大意,于是提出疑问,有的学生回答是意译,不肯承认是自己工作不足。

三、对策建议

1、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答辩

学生务必要明白,毕业论文答辩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管理方考察学生知识与能力以及论文真实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学风度的难得机会。答辩,既是一项责任,也是一项权利。通过答辩,不仅可以锻炼提高自己,还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情谊等等。答辩中学生辛苦,教师也辛苦,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而走到一起。

毕业论文答辩可能只是人生一系列答辩的开始,以后求职应聘或完成工作任务,都极可能遭遇答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则必然再答辩。因此,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是人生一系列答辩的基石。

2、熟悉论文,了如指掌

回答问题需要很多知识,需要熟悉论文,学生很难在短期内增加大量知识,但可以在短期内熟悉论文。其实,论文写作几个月,真要是自己写的东西,早该滚瓜烂熟了,哪一章是什么,哪一节是什么,哪一段是什么,早该了然在胸。抄袭拼凑则另当别论。就算是抄袭拼凑,抄几遍后也该相当熟悉了。

对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等要重点掌握,对扩展性问题、课题未来前景问题等也要有所准备。

3、写答辩稿

有没有答辩稿,对答辩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学生最好写答辩稿。

论文,要短,可以短到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论文标题,一般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字,几秒钟就能说完;要长,可以长到上万字,最长就是全文,几十分钟才能念完。中间有许多状态,就是说论文可以缩写为各种篇幅,例如8000字、5000字、3000字、1000字、500字左右等等。按一般的语速,如果要求讲述5分钟左右,答辩稿应在1000字左右,如果要求讲述8分钟左右,则答辩稿应在1500字左右,余类推。当然,答辩稿与论文缩写稿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论文缩写稿是论述性语言,是书面语;答辩稿则是讲课语言,介于书面语与口语之间。

4、模拟试讲

在正式答辩前搞模拟演习,可以由指导教师组织本组学生实施,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组织,可以以本组为单位,也可以以宿舍或其它为单位。不论以何种形式组织,都可望取得明显效果。试讲与不试讲,有云泥之别。通过试讲,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可以大幅提高答辩质量。多次试讲,效果尤佳。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行,只有亲自讲一讲,才能体察个中滋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这个意思,提倡模拟试讲。模拟试讲,好比军事演习,也好比节目排练,作用不容忽视。

5、为可能提到的问题预备答案

教师提问,问题可能是论文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概念、数据图表闭合或衔接问题、相关知识、英语(或其它外语语种)语法词汇等问题。例如,某论文写报关行业题目,同时提到报关员、报关从业人员、报关专业人才三个名词,那么,就要从名词解释的高度分清三个名词的关系,搞清各自的内涵和外延。再如,某论文写打造文化强市,那么,就需要搞清什么是文化、主要的文化产业有哪些、什么是文化强市等基本问题。还有,写现代企业的题目,需要搞清现代二字的含义;写中小企业的题目,需要搞清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写中国汽车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搞清怎样才算中国汽车、主要中国汽车品牌有哪些;写企业家能力,需要搞清什么是企业家、著名企业家有哪些等等。

当然,答辩人也不必过分紧张劳累。论文涉及的问题无边无际,不可能准备完全;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考察督促,不是为难什么人。

6、每生用时15分钟左右为佳

每生讲述论文时间限定8分钟左右较好。时间太短,说不清楚,表现不出水平;时间太长,没有必要,容易浪费资源。用时恰好8分钟者为最佳,短者不低于7分钟或长者不超过9分钟者为次佳,6—7分钟或9—10分钟者再次,低于5分钟或超过10分钟者为劣。每次答辩的学生数量不同,时间紧张或充裕程度不同,每个学生享有的时间长短不同,但以不突破上述范围为佳。

每生回答问题的时间以7分钟左右为宜,灵活性稍大。

7、精心组织,虎头虎尾

班级等要提前布置答辩会场,保证有个良好开端,自始至终同学之间要互相关照,互相服务,特别注意为最后几名同学的答辩捧场。一般情况是,刚开始时,出于新奇感、观摩需要等因素,会场观众多,气氛热烈,接着,新奇感渐消,出现疲劳感,加之答辩过的人已经觉得万事大吉而逍遥去了,于是观众渐少,场面渐冷。特别是,到了最后,学生已极度疲劳,已经没有人需要观摩,容易冷场。精心组织,有意识地为后场捧场,有利于提升答辩人的信心,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团结。

8、其它方面

保持嗓音清亮。声音甜美与否主要在于天赋,而声音响亮与否主要在于态度。学生不必为了答辩而专门练嗓子,但可以为了答辩吃润喉片,或者预防感冒等。

平常有意识训练。在一切可能的场合有意识训练自己的演讲、应变能力,与答辩相互促进。

有的学生善于答辩,讲述论文恰到好处,从容不迫但声情并茂,回答问题胸有成竹对答如流,应该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典范,善于答辩的学生也要积极帮助其他同学。

跨年级观摩。组织非毕业生观摩答辩,即组织大三、大二乃至大一学生观摩答辩,为未来的答辩打基础。

教师等组织管理方也要在每届答辩会之后进行总结,分析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让后续答辩不断完善。

特别地,应该准备药物,制定应急计划,以防出现晕厥等突发事件。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人才的重视,所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在大学生毕业的时候都会有毕业论文答辩,那么大学生该如何进行论文答辩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来具体分析一下。

论文答辩,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所写的论文进行解释解答,就是在每位大学生在上大四的时候,都会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根据指导老师给出的,众多题目当中进行挑选的。然后当准备好论文之后,指导老师给出修改意见,然后去完善论文。当论文写好之后,还要准备PPT,就是把论文里面的内容简化一下,更好的呈现给老师,而且对于PPT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可以在网页上下载模板,然后把自己的论文内容加入进去,这个PPT既要给人美观的印象,又要清楚,然后讲解完PPT之后,就是进行答辩,老师会抛给几个论文里面的问题,然后进行解答。

而且在论文答辩的时候有许多注意事项。首先就是衣着得体,最好答辩的时候穿正装,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而且还给老师一个干净利落的形象。然后就是在说话的时候要大方,不要扭扭捏捏,当站到讲台上之后,仿佛自己就是这一个教室里面的主体。然后就是PPT播放,不要把PPT弄成自动播放模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无法控制自己的语速,而且PPT里面不要带音乐,尽量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找到适合的PPT。

现在随着对人才的不断重视,对于本科论文的检查也是比较严格的,所以大学生为了论文答辩,要进行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在一些小的细节上注意。

大学生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随意的临场发挥,而且声音要大一点,思路尽量清晰,不要低着头不回答问题,这些都是要注意的。

大一期末论文答辩

并不是每一门都要有答辩的。一般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种吧,反正到目前为止我就接触过这两种(我快上大四了,学的机械)。再者跟你学的专业也有关系的,像经济类的话估计没有课程设计,只有毕业设计,那就只有毕业设计答辩了,希望能帮到你哦!

大一不要答辩。

答辩是大四的事情,答辩前的准备,对于校方来说,主要是做好答辩前的组织工作。这些组织工作主要有:审定学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资格,组织答辩委员会,拟订毕业论文成绩标准,布置答辩会场等。

凡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1、必须是已修完高等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应届毕业生和符合有关规定并经过校方批准同意的上一届学生。

2、学员所学课程必须是全部考试、考查及格;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学员必须获得学校准许毕业的学分。

3、学员所写的毕业论文必须经过导师指导并有指导老师签署同意参加答辩的意见。

是论文撰写人对指导老师或论文考评委员会成员关于该论文中有关问题的面对面的提问的直接口头答复。

一、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二、答辩一般程序

1.学员必须在论文答辩会举行之前半个月,将经过指导老师审定并签署过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主答辩老师在仔细研读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拟出要提问的问题,然后举行答辩会。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员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主答辩老师一般提三个问题。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而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则规定,主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求学员当场立即作出回答(没有准备时间),随问随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员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员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员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员,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员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员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规定,对答辩不能通过的学员,提出修改意见,允许学员待半年后另行答辩。

常见问题: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大一德育答辩论文

写作思路:可以写围绕大学友情为德育答辩展开,这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同样大学力度饿人际交往也是一样,人际关系,在大学之前完全不必考虑。

正文:

大学与高中不同,它是我们进入社会的过渡。自然的,人际交往编程一个重要的必修课,他不同于其他学生时代的情谊,不仅在学习中,更多的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难免有些小矛盾,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小矛盾便是人与人相处的学问,也是成长中的必修课。并且在大学的几年中,每个人要接触的不仅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有更多的对外机会。

比如利用课外时间参加社会活动,或者打工,赚自己的社会经验,由此会使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让我认识到,我们眼睛中不能只有自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客观地去看待问题。

学会宽容,学会忍耐,让矛盾不再是破坏同学感情的借口,而成为加深彼此了解的途径。关于学习,从承受过大压力高中到基本没有压力和管束的大学,似乎一下子释放了心灵的束缚。

一开始是自由的,但是时间长了,就感到虚度时光的日子是毫无意义的,不如多花点时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锻炼自己,所以我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放到了社会锻炼上,以求确定毕业以后的发展方向。

在这个方面,老师给了我很多建议,我听从了老师的意见,培养自己的素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技能,给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更广泛的接触到了我所感兴趣的领域。

你首先要想想德育答辩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你的生活实际来写就是了。如果你再不会,那我也没办法,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你还是不会,你就别根据生活实际了,干脆瞎编!

关于德育论文的答辩稿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德育论文的答辩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都去哪了,不知不觉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总是要等到要分别,才会想到感叹时间过得真快;总是要等到要离别,才会猛然发现应该珍惜的人和事没有珍惜!六月的夏季注定是一个伤感的季节。每当深夜降临,当许多人都已进入梦乡,外面静的只能听见蝉鸣虫叫的的时候,孤灯下我一人独自坐在电脑屏幕前,思绪万千,内心难免有点感伤与落寞。除了感叹时光的飞逝外,更多的是对大学生活的反思与不舍。

我依稀清楚地记着我怀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和向往步入大学,计划着尝试做一件件事提升自我。大学四年中除了体重增加、年龄增加、略加猥琐都在自己身上都发生外,那一件件完美计划都没实现。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人生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我只能把他们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翻篇!哎,不说这个了,说这个很没劲。

我特别荣幸能在我最美好的年纪遇见大家,在这个集体里,我们彼此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我们从相遇、相知再到相伴四年,一起度过专属我们自己的大学时光。我清晰地记着大一时我们一起举办饺子会,大家一起包饺子,一起吃饺子,那种快乐终将成为回忆永远无法再复制。依稀记着班里组织去植物园、竞秀公园踏青,我们一路欢歌笑语,也许风景不是最美的,但作伴的人,那些记忆却是让我值得终生铭记的。这些记忆都专属于我们我们化学一班,属于我们这个集体!

回忆再美好也属于曾经,每每想到大家马上就要各奔东西,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内心难免会难过与落寞。舍不得的是对大家四年的感情,舍不得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当那些熟悉的面孔看多了不是审美疲劳而是留恋与不舍!

四年中,我也遇到了很多的的困难,感谢大家在我最困难时给予我最坚定的帮助和鼓励。感谢相处四年的兄弟姐妹们,正因为你们我才懂得了什么是情意,懂得了生活正因为朋友才变得美好,也正是大家的优点与才华激励我继不断努力!感谢大家自始至终的陪伴,正因为你们的陪伴,我的大学生活才不过于单调和孤独!此外,感谢周老师在考研路上给予我的指导和解惑答疑以及在四年生活中给予我的帮助!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终归还是要在这个我们天天都在抱怨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却容不得他人说一句不好的的母校分别,各自踏上自己新的路,有的人是继续上学,有的人是成为穿上白大褂的“白领”人士等等。不管怎样,我在这里衷心祝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工作突出,成绩优秀,能快快乐乐地度过未来的每一天。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祝愿大家未来的路海阔天空!

大家好。这次的德育答辩我的标题是“再出发”。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最近我看了一些我高中写的日志。有一篇是在XX年7月25号写的,也就是高二放暑假那天,晚上回到家,我在家里的电脑前写下的,日志的标题就叫做《再出发》。当时是因为有个同学转学了,班级里气氛有些浮躁,在日志里我写下了伤感的'情绪,还表达了对高三的期待,期待全班一起努力,度过一段最激情的青春。

那是当时的我。

和大家相处了两年,大家应该觉得对我很熟悉了,然而你们了解的也只是这两年的我。也许你们对我的印象是一个爱玩的,逃过课,挂过科的同学,谁会想到18岁以前的我,一直都是个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对老师和家长的嘱咐深信不疑。其实大家都一样,大一时都是高三拼出来的种子,只不过这两年各自的成长不同罢了.

两年前,来到大学,来到北京,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迷茫。当时我已经在开始思考我的人生了,觉得大学不应该和高中一样,按部就班的读书,做题,考试。然而应该怎么做,我却不知道。军训后我收到叔叔的信,他说道:“:人生要做一棵大树,不要做小草。试想,小草即便长得枝繁叶茂,生长在路边也只能被欣赏和践踏。而作为一棵大树,生能为人遮风避雨,死也是社会的栋梁。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怀揣着梦想,心里都种着一颗种子。,小叔希望你怀揣着一颗大树的种子。因为,假如种下的是一棵小草,即便风调雨顺,它永远是一棵小草,也仅仅是一棵小草,而种下的是树的种子,即便被石块压着,条件多么恶劣,但只要发芽,长大,它就是一棵大树,顶天立地的大树!

虽然这段话很鼓舞人心,然而我却解不开心里的困惑,为什么做大树就被大家推崇,做一棵自由自在的小草就不好呢。我还记得学校发的《大学,青春,人生》里面第一篇优秀演讲里,作者说她听到北大的同学说有人没看过《理想国》,觉得不可思议。她当时也没看过,觉得很羞耻,回去上网搜索了《理想国》的大致内容,希望下次和她们讨论能插上几句。当时我很鄙视她,在宿舍里情绪激动地大骂不止,觉得她根本就没有高尚的理想可言,一切都只是碍于社会的眼光,希望能爬的更高,能获得赞许的眼光,。

大学一段迷茫之后,我就陷入堕落了。现在回头看,我当时可以作的选择很多,不管是奋起直追,还是开拓自己的生活,都是很好的,然而我却就这么堕落下去了。人是惯性动物,懒惰养成习惯,就让人意志消沉。

我回忆我的大学生活,前两年可以概括为:空白。我说心里话,这两年真的就跟做梦似的。我觉得我是在清醒的跟你们说话,好像我就是最近才醒过来一样。至于为什么会醒,我内心经历的辩论太久了,一言难尽。简单说起来,是否该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之前我是从到底正确与否角度来看的;现在我是从自己到底是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的角度来看的。很多次,我问自己,是不是就这么沉沦下去。现在答案越来越清晰了:我要燃烧我的生命,要奔跑,要抗争,直到生命的火焰熄灭。

现在我是在跟大家说心里话,而不是在应付这个答辩任务。你们中有人跟我高中一样,还是规规矩矩的照着一条光明大道前进,我羡慕你们,希望你们能走得更远。也有人跟曾经的我一样,在堕落中丢失了自己,每天浑浑噩噩的过着,在这里我和你们分享几句有意思的话。第一句话是乔布斯说的,第二句话是来自电影。还有一句,是我在飞机上看电影时偶然瞟到的,大意是说:“有些真正的本事和天赋,是学历所不能给你的。”我希望你们不要因为学业上的失败,而丢掉对自己的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有梦就可以追,我祝福你们能走出自己的路。

最近我还看了一篇我在XX年1月8号写的日志,那是是高三寒假的最后几天,我已经准备为高考发出最后的冲刺了。里面就提到了这句诗:“树林美丽,幽暗而深邃,但我有诺言,尚待实现,还要奔行百里方可沉睡。”

当时的我,看完这句诗的感受是,为了走出这片幽暗而危险的森林,必须坚定信念,战胜懒惰和安逸的诱惑,要一直走“在路上”。

现在来看,森林未必是幽暗而危险的,路也不只是当时看到的那唯一的一条了。然而不管选择哪条路,早早上路才好,因为睡得越久,再上路就越觉得力不从心——身体的活力需要保持,心态的积极也需要保持。现在的我完全体会不到十七八岁的单纯的热血了。但是现在我对生活又有热情了,对生命又有期待了,虽然走得又慢又吃力,但我终究又走在我的路上了。是的,我再次出发了。

放飞自己,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学会放松,只有自己的心变得轻松了,才能真正地放飞自己.想要放飞自己,先要学会“放弃”。很多人总是在放下某些原本不属于自己,却又执着追求的东西后,才发现放开后的心情可以如此畅快,至少没有穷追不舍时的困惑和难过。我,曾经很痛苦,总有些感觉,在这个时代里,我是被忽视的,有时会后悔长大。小时候的我也像现在一样文静,那时的我什么都不懂,只单纯喜欢徘徊在高分的试卷中,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优秀的学分让我在称赞中满足。在小学校园里,那是个在单纯不过的世界,只要你读书很棒,就能得到别人钦佩的眼光,即使你是个不爱说话的小孩,身边仍然会有人围着打转,以至还不懂事的我有种错觉: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个主角。长大后,我懂得了,这个世界没有谁是主角,而有着你、我、他的关系,我对别人有着看法,别人也一样。那是在小学5年级的暑假,我闲着没事,打开了哥哥的书柜,从里面抽出一本他初中时专修经贸留下的书,那是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我便躺在床上翻看着,无意间看到两行耀眼的蓝墨水字:我很痛苦,因为我渴望关注;我和快乐,因为我放弃在意。刹那间有一点震撼,我连续念了三四遍,体会句中的意思......放弃之后,轻轻叹一口气,一丝清风吹过心里,让我的身体感觉轻松了许多,原来这就是放飞的感觉!

大一要论文答辩吗

当然有必要了,因为毕业论文答辩是学校老师检验学生论文水平的最主要方法。

很多同学想知道大学答辩是每个人都要答辩吗,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的整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专科专业学员的论文答辩不是必须的,因为专科没有学位,只有毕业证书,理论上和实际中都不需要论文答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为了进一步规范化以及为了学校未来晋级的需要等等,一般会在毕业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论文答辩,一般在的概率,甚至直接就省略了学生现场答辩这一环节。

本科及以上的同学一般是每个人都要答辩的。

一、通看一遍论文

通看一遍论文,答辩前对自己的论文大致通看一遍,对自己的论文加深一下认识。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论文即使是写过一遍,仍然对内容没有很好的认识,如果想答辩成绩高一些,建议你好好看看自己论文内容。

二、自我介绍

提前把自我介绍想好,不需要复杂,简单介绍即可,我叫xxx,是几班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XXX》,这样简单即可。

三、自信不紧张

答辩的话,老师一般不会问偏离你论文内容的问题,所以要自信,不要紧张,老师提问,你就按照自己所认识的讲出来就好,老师不会为难你。

四、检查论文格式

答辩前一定要把格式检查好,递交给答辩老师的时候要确保格式全是正确的,如果有错误,有可能会扣分,和自己的同学相互检查最保险。

五、多打几份论文备用

论文多打几份会有用的,毕业的最后一刻了,所以为你的大学论文充分的努力一把吧,最后一个在大学校园的任务了。

总结

答辩之后就代表了你真正的毕业了,答辩过程中不要紧张,没有老师会为难你的,充分做到礼貌,再自信点!

一般都要,不过我也听说过有学校是抽优秀论文答辩的

有必要。答辩是对自己论文的一个解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水平。

北大论文答辩第一名

前几天,49岁的男演员马浚伟因的论文查重率上了微博热搜。原来是马浚伟前阵子通过微博分享了自己通过论文答辩,顺利拿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喜讯。 写毕业论文本身就让无数学生头疼,这个极低的论文查重率让网友们全体惊呼“请收下我的膝盖!” 不过马浚伟则低调回应: “查重率没什么厉害的,大部分都是由自己的观点出发分析写成的,部分始终有引用某些行业人士发表过的文献做论证,这些不能修改,所以有!” 在他看来,自己还能做的更好! 身边花钱深造拿证书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先交学费,然后摆摆学习的POSE拍张照片,接着往社交软件上一分享,最后等着拿证书拍照片再一晒,这学习的事就算完成了。体面倒是挺体面,过程敷衍不敷衍还真不知道。可是往前翻翻马浚伟的微博,我发现,他对于去北大读EMBA这件事,是真的没有敷衍。众所周知,现在很多MBA类课程都是线上加线下学习的模式,线上靠自觉,线下花精力。做不到足够自律的话,很难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全部课程。 可马浚伟从2018年入学开始,就每个月在香港和北京之间来回跑。比起很多学生都认真,工作之余就学习,老老实实的完成了16个模块的课程。付出就会有收获,马浚伟独立认真撰写的毕业论文得到导师们的一致认可,顺利毕业!网友们都替他感到开心!受到网友的大力称赞和支持后,马浚伟赶紧低调而又真诚的回应: “我是完成课程,你们是拿到学位,跟你们真的考硕士研究生不一样”真是又有实力又谦虚啊!49岁还如此自律,这么努力好学的背后,说起来也有些心酸。马浚伟从小是在香港贫民区长大的,一家7口住在7层高、没电梯、室内没厕所、厨房在走廊的公屋单位里。本应该是读书的年纪,因为家贫,所以他很小就出去打工了。也是因为不甘心,所以他想要改变现状。马浚伟从小喜欢唱歌,所以就开始参加唱歌比赛。参加了44次比赛,前43次全部落败,换做其他人可能选秀一两次就不好意思再来了。可唯独他一人越挫越勇。 终于在第44次的时候,马浚伟拿下了第一名,成功签约华纳唱片。不过在那个四大天王红火的年代,歌手们都不怎么好混。后面还好遇到了伯乐曾励珍,打电话来鼓励他去拍电视剧,他的演艺事业才逐渐起步。1998年,马浚伟出演《鹿鼎记》的康熙“小玄子”,有皇帝的玉树临风,也有少年的满腔热血,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帅气的“小玄子”瞬间走红大江南北。马浚伟并非科班出身,演技也不算突出,但他是个勤能补拙的人,所以后来他饰演的经典角色也越来越多,一度成为TVB收视保障。《澳门街》《金牌冰人》《帝女花》等电视剧,又帮助他斩获了一大批粉丝。 但成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可能有人不知道,他在事业高峰期那些年曾因母亲病逝深受抑郁症困扰,一直到2007年才真正走出来。所以此后,大家也从微博上看到了他的生活现状。一个曾经在深渊中呆过,又走出来的人,会更明白生命的可贵和不易吧!年轻时没有机会读书,现在还有机会去学各种东西,对于马浚伟来说,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49岁拿下EMBA,马浚伟仍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早已为自己准备好了下一个自我增值项目 :接下来要去香港浸会大学的中医学院学中医,12月份还有一个短期的儿童的心理学课程要上!7月刚毕业,9月又入学,要不要这么拼啊!况且马学霸的日常还不止于此: 早在2013年,马学霸就成立了一家教辅机构,目前在香港开了几家分校;在北大入学前,因为兴趣学习了做咖啡,用了9个月的时间先后拿到2个权威咖啡师的执照,创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在北大读书期间,他还两地跑,同步完成了写剧本、演话剧,演电影等诸多工作(指导电影《生前约死后》,兼任编剧、导演、演员三职的舞台剧《男人40 CEO》)...马学霸对于自己学习的每件事都是抱着求知若渴的态度,认真的学习,和网友们一起见证他的进步。微博就是他的一个打卡工具。分享的信息无外乎就是“我去学习了!”“老师好棒!我学到好多!”“工作学习两不误”...他当初拿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取通知书时,发微博带上的话题是“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因为自知不聪明、读书机会也不多,所以比任何人都珍惜能学习的机会。不是要赞美自己多勤奋,而是要分享一种自知不足就要比别人加倍努力的态度!   哪怕48岁了,经历过五光十色的娱乐圈,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可还是会想做自我增值。读EMBA的学费要六七十万,加上两年来回机票等各种费用,少说也有一百万。别人问他值不值,他却说:“有的人可能拿一百万去买名车名表,我自己不想花钱买这些,我这两年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有人羡慕他有经济能力,可以毫无负担地支撑自己不断深造,可我却羡慕他能在财富自由的情况下抓住本心,自律待己。 面对别人的成功与进步,有些人说,因为他们经济自由,想干什么很方便;也有人说,他们这是运气好,自己的命不行..但是你知道吗?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历过实力的积累,给你运气也抓不住。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就像马浚伟在微博中所写: 不要老是问别人为什么做的到,应该问‘自己究竟付出过什么、做过什么’。 所以你跟别人的差距,不在于你走的慢。而在于,别人走的时候,你只是一直在看。   电视剧《琅琊榜》热播时,30岁的胡歌再度爆红,他将会有跑不完的通告,越来越高的片酬..可胡歌却在事业巅峰时期选择出国深造。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因《哈利波特》走红,随后又取得了很多事业上的成就,可她也选择了跟马浚伟、胡歌相同的道路:做事业,也要学习深造。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你一边感慨愧不如人,一边抱怨自己得不偿失;你一边坦然于平凡,一边又不甘心低人一等。你嫉妒别人比你强,又嘲讽别人活得比你热闹;你不屑与人为伍,又害怕自己与众不同。你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这也成为了你厌恶却又乐此不疲的成长游戏。 说得再难听一点,就是你像猪一样好吃懒做,却无法像猪一样懒的心安理得。事实如此,轮到自己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忍受自己平庸的现状,但又做不到立刻行动,奋力一搏。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然后越来越焦虑,又陷入一轮死循环。看看马学霸的这些日常,我们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一是我们不珍惜学习机会,整天犹豫、焦虑,让时间白白溜走;二是找各种借口,不去提升自己。所以最后只能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所以,闲暇的时候请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像现在这样生活下去,3年后你会在哪?会在做什么?” 如果答案不是你喜欢的,那现在就该做出改变了。

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家。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曾师从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即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1O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季羡林先生简介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山东省清平县人。他上高中时即发表过数篇短篇小说,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其间发表散文和译文多篇。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在德期间,他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奠定了自己在国际印度学界的地位。1946年季先生回国受聘为北大教授,主持创办东方语言文学系,开拓我国东方学学术园地。1956年他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除了学术研究,季先生还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还付出大量精力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持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季先生曾任北大东语系系主任长达40年,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科研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教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郭晖 把生命的所有光亮全部聚集到了一个焦点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扇扇沉重的大门在她面前洞开了……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因为一次变故,她的生命核能被激发了。这个小学未毕业的弱女子,完全依靠自学 ,成了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残疾女博士。 噩梦降临,人生之路从此转了弯 她曾有一双弹跳如簧的腿。 在河北省邯郸市实验小学读书的时候,郭晖喜欢跳舞、长跑,那时,她的梦想是当一个舞蹈演员。 一切的转折在1981年5月9日,她刚刚11岁,正读小学五年级。体育课上练习跳远,她不小心崴了脚,母亲发现后把她带到了医院。 这一去,孩子却从此走上了一条谁也意想不到的人生道路。医院的误诊,导致小郭晖高位截瘫。 两平方米的世界,创造人生奇迹 以臂为半径,郭晖的世界只有两平方米。她只能仰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翻身,更不能坐起来…… 然而,无腿的她开始了一场令世人匪夷所思的攀登,一起上路的还有她的父母。 母亲日夜操劳,端水喂饭,梳头洗脸,她生了褥疮,后背溃烂,母亲时时扶她翻身。大小便失禁,被褥需要天天清洗,母亲的手指竟变成了畸形,像树根一样曲折了。 父亲爱好音乐,拉得一手小提琴,可现在,乐器全藏在了床下,被老鼠咬断了弦。他学会了打针,成了女儿的保健医生,每天夜里帮她按摩和屈伸双腿,一次、两次,直至2000次……固执的父亲总希望突然有一天,女儿猛地站起来,笑盈盈地说:“爸,妈,我好了,上学去了。” 在母亲的搓衣声中,在父亲的按摩声中,郭晖用三年时间自学了全部初中、高中课程。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物理、化学等需要做实验才能弄通的原理和公式,她也全部揣摩透了。 胸中的世界慢慢大了起来,有了阳光,有了笑声。 无悔的坚持,找寻人生的未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自己可以报名参加英语自学考试大专班,郭晖眼前一亮。 大专班的教室在五楼,每次上课的时候,父母轮换着把她背上去。到教室后,她坐不稳,父母就用四个课桌把她紧紧地挤在中间。但仍是不稳,身体在课桌间直摇晃,她的双手只得抠住桌沿。为了避免上厕所,她不吃饭,不喝水。 上课的时候,健全人大都嘻嘻哈哈,心不在焉。只有她认认真真,字斟句酌,如春蚕食桑,全变成了腹中经纶。毕业考试的时候,全班30多名同学,只有郭晖一次性全部过关。 1996年初,郭晖参加了山东大学在邯郸开办的英语研究生班。在硕士论文答辩现场,李玉陈教授紧紧握住郭晖母亲的手,说:“感谢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这是我们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论文答辩……” 迈入最高学府,在北大圆了博士梦 2002年底,郭晖试探着向四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各写了一封信。 一周后,只有北京大学的沈弘教授回信了。这位从剑桥大学留学归来的博导欢迎郭晖报考,并“坚持择优录取”,至于残疾情况,他只字未提。 郭晖一头扎进书海里,开始了最后的冲刺。分数出来了,郭晖考了第一名。 北大百年历史上从没招收过如此高度残疾的博士生,但国家明确规定:各大学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招残疾学生。面对这个从未有过的难题,北大犹豫了。 招生办的一位负责人试图劝退郭晖,却又不好明言,便与她进行了一次网上对话。 “北大博士不好毕业,好多人都延期,你的身体和经济条件能承受吗?” “北大是我儿时的向往。翻译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据我所知,桑兰也是高位截瘫,去年被北大新闻学院(本科)录取了……” 这时,沈弘教授站了出来,向学校写信:“在国外,我从没有听说过因残疾而被大学拒收的先例……”北大招生办经过多方权衡后,终于向郭晖伸出了欢迎的手。 那一天夜里,沈弘向郭晖发出了最后一个E-mail:“我本人敬佩你,北大敬佩你,欢迎你来北大读书!” 郭晖报到的时候,校领导指示破例为她单独分配一间宿舍,允许家人陪读。更让她感动的是,第二天,她将经常出入的房间、楼道、厕所、教室等地方的台阶被全部铲平,代之以适合轮椅行走的平缓通道。希望采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