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事实上起双重作用:主要职能是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附带也传播西方的知识与文化。
历史小论文:
时间老人似乎不知疲倦,不断地推动着人类这几千年的历史,不曾因为某人、因为某事而停下几许。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他们不止给后来者的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物质财富,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笔可以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历史的“衍生物”,时时督促和激励着我们。
由于历史的广泛我不能一一道来,所以我从我所学的专业角度来谈谈自己读史的感悟。我学的市场营销,毕业后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把公司的东西推销出去。而把东西推销出去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推销出去,使顾客喜欢你相信你,顾客才可能买你的产品。怎样才能让顾客信任你呢?巧言令色、花言巧语,还是乱说顾客?都不是。那该怎么做呢?别急,让我们翻开历史,细细看看古人是怎么做的。
秦朝时,有个叫商鞅的人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十两金子。”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都不相信,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没少。
由此可见要想让别人信任你,必须要讲诚信,言行必出,做事做人要用上自己百分百的真心和诚心。不能为达成目的————把东西卖出过去,而欺顾客。要以顾客为中心,把产品卖给需要它的顾客,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历史长河承载着过去的人与事,给我们这些后来者留下了一个个足迹,似余音寥寥,让我们知道他们曾经来过这世界。
以史为鉴,学做人做事。让我们用心汲取古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认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吧!
早期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知识 中美贸易交往始于1784年“中国皇后”号通中国,两国的文化交往则始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传教士来华;从这时起,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美国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在西方各国中居领先地位。早在1810年,美国就建立"美国海外宣道理事会”(American Boardof Commiss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ABCFM),并在1830年首次派遣传教士来中国寻找传播福音的机会。此后浸礼会、圣公会、美以美会等都相继建立海外传教机构,都向中国派传教士。从1830年到1848年,各国新教派到中国的传教士共计98人,其中美国占73人,占西方各国新教传教士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1]这时美国对华贸易远逊于英国,而传教事业仅十余年即跃居首位。对华“精神输出”远远超过对华商品输出,是早期美国对中国关系的一个特点。传教士来华在沟通中美之间的外交、商务、文化联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传播西方基督教文化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所谓传教,就是用十字架与圣经和平地征服世界。对于传教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再没有人比19世纪末来华的美国传教士明恩 溥(Arthur smith)讲得简明透彻了。他写道: 我认为,从长远的观点看,英语国家的人民所从事的传教事业,所带给他们的效果必定是和平夺征服世界——不是政治上的支配,而是在商业和制造业,在文学、科学、哲学、艺术、教化、道德、宗教上的支配,并在未来的世代里将在这一切生活的领域里取回收益,其发展将比目前的估计更为远大。[2](重点是引者所加)。 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西方商人与中国通商的口岸被限制在广州一处。西人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和印刷散发教会宣传品都是被禁止的。美国传教土是依附于英国传教组织在马六甲、新加坡、澳门、广州等地通过办学校的方式来进行传教的。早期教会办学并不是为了传授西方的知识与文化,而是为了使传教披上合法的外衣,其直接任务是教一些中国人学会英文,培训一批土生土长的中国籍助手或传教士,培养西方教会、洋行所需的通译、买办, 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和平征服中国的工具和奴才。为了印刷宗教宣传品,教会创办“本色化’’中文印刷所,最早是1817年在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办的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11ege)的印刷所.最早的汉译西方书籍《圣经》是在中国境外印刷好偷运入境的.为了吸引贫苦人民信教,办起了慈善事业。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1835年在广州开设的眼科医院就有很大影响,连林则徐都找他看过眼疾。[3]在19世纪封闭的中国,这些传教土成为最早接触普通中国人并传播西方文明的中介。但由于清政府把西人中国传教视为妖言惑众,严加防范,因此,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与华人的接触和传播活动范围,都是极其有限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事实上起双重作用:主要职能是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附带也传播西方的知识与文化。基督教本身就是西方精神文明的体现。早期传教进展极其缓慢,成果可怜。美以美会在华传教十年才在1857年吸收第一名信徒。一位传教士在福州传教九年之后,才在1856年吸收到一名信徒。伯驾在广州办医院,门庭若市,却无一个求医者对宗教感兴趣,直到1847年才有一个中国人信教。[4] 麦金莱总统宣称“传教士是文明的先锋”。老罗斯福总统则认为传教事业可以避免中国发生革命骚乱.威尔逊总统对海外传教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这样,海外学生宣教运动与美国海外扩张运动相结合,形成了美国在华传教活动的高潮。[11] 美国教会在中国办的学校,中国人称为“洋学堂”,最初规模很小,名称不同,体制混乱,只相当于小学或中学水平。80年以后,办学重点才逐步转向高等学校。在转变之初,教会内部发生过有关政策性的争论。在1877年上海教会会议上,美长老年教士狄考文(Calvin W.Mateer)根据他1864年以来在山东登州办教会学校的经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但当时反对传授西方世俗学知识的观点仍占上风,认为这些知识会使中国青年更难接近基督教。到1890年的上海教会会议上,把教育作为在中国传教的合法责任的观点,才获得多数人同意。[12]从70年代末以来,少数教会大学逐步建立:1879年圣公会在上海办约翰书院(即圣约翰大学的前身);1882年长老会在山东办广文学堂(即后来齐鲁大学的前身);1888年美以美会在北京建立汇文大学,1889年公理会等在河北通州建立华北协和大学(后两学校合并为燕京大学)。这些校一般服都由普通教会学校增添课程设置和设备而试办的高等教育,除英语和宗教课外,还开设有关西方科学与医学方面的课程。尽管最初规模很小,学生人数也很少,大学班一般才十多个人,但它们毕竟是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学塾的西式学堂,是西方文明的传导者,是“鬼谷先生”争夺孔门弟子的地盘。 19世纪末最后几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在华创办教会大学进入鼎盛时期。这绝非偶然。教会大学的兴起是与中国社会和政治生活急剧变革的过程交织在一起的,是伴随废科举、兴学校的变革而共生的,诸多原先的教会书院合并扩建而为大学,一时如雨后春笋。其中最重要的有:苏州东吴大学(1901)、武昌文华大学(1903年)、广州岭南大学(1904年)、圣约翰大学(1905年)、华北协和女大(1905年)、上海沪江大学(1906年)、南京金陵大学(1909年)、杭州之江大学(1910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1910年)、武昌华中大学(l910年)、长沙湘雅医学院(1914年)、福州华南女大(1914年)、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1915年)、燕京大学(1919年)、福州协和大学(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1920年),等等。这些大学遍布中国各沿海大城市并深入武昌、长沙、成都等内地。后来经过改组,凡十四校,共组成“中国基督教教会大学协会”(1919年)。当时中国的国立大学只有三所(北京大学、山西大学、北洋大学),私立大学也不多,而美国教会大学比中国自己办的大学还多,几乎囊括了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大学十之八九,就是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最初也多是聘请美国人主其事。无怪乎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提醒人们:差不多中国全部大学都是由美国人创办与美国人主持的。⒀这是我国在文化上半殖民地化的突出病征之一。 本世纪20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反帝呼声的强大压力下,教会学校势力受到一次沉重打击,迫使教会学校取消强迫学生上宗教课和信教,并向国民世俗化教育方向转变。到30年代初,除圣约翰大学等校外,其他教会学校在表面上都改由中国人任大学校长。由于中国的国立和私立大学数量日增,美国教会大学的势力才相对减弱。在1916年时各教会大学共有注册学生2103人,1927年约4000人(包括一些神学院学生)。1935年时教会大学学生人数增达6475人。⒁据估计,三四十年代,在教会大学念书的中国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12~20%。[15]特别是到40年代后期,学生人数大增。1947年秋,各教会大学录取的学生人数几达11000人,而考生则十倍于此数。[16] 教会大学比中国自办的现代新制大学建立时间早,有些大学与美国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乃尔大学等有联系,因此诸如教学体制、院系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教学工具、参考书等,都是直接从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更重要的是它们把一系列西方的新科学介绍到中国。例如,金陵大学和岭南大学创设的农学院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对水稻小麦等品种的研究; 湘雅医学院、齐鲁大学和华西协和大学的医学院等对西医学人材的培养;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战前一直是亚洲最大最完备的医学教育中心;一些教会医学校还首先在中国讲授护士学并培养护士;燕京大学是社会学和新闻学领域的先驱;武昌华中大学首先开设图书馆学课程,并在中国小型图书馆中推广了修订的杜威分类法;还有商业、工商管理、西方历史、西方文学、拉丁文等课程大都是教会学校首先设置或具有特色的。燕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挂勾建立的“哈佛燕京学社",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特色和贡献。教会学校提倡妇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打破封建门第观念等,算是以洋风易旧俗了。 教会大学是基督教与神学在中国的高级研究机构,是在中国追求、模仿西方生活方式的洋学府;出洋留学盛行之后,更成为公子哥儿们追求出国“镀金"的方便门径。这样,教会大学不但在中国保持洋化的、贵族化的与保守的学风与传统,并且一直是新洋务“人材”——中国买办阶级的培养所。但是,决不能把教会学校的学生与教会学校混为一谈,特别是后期的教会大学在民族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是它的大批学生脱出学校当局的控制,在爱国的学生运动中走向进步,直至参加了反对美国侵略中国的各种运动并投身革命行列。 教会大学是移植到中国文化躯体上的外国异物,这种移植是.在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体系的保护下进行的。因此,这是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性质的殖民活动,对传统的中国文化起破坏作用.但是,文化不同于政治,其中包括有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这一部分应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外来文化的强制输入方式并不排斥本国文化的吸收与借鉴的功能。中国文化在西力冲击下面临严重挑战,本身处在破旧立新的转变时期。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输入的教会教育可说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一个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它的一个主要弱点。理由简述如下:第一,近代中国首先接触到的西方文明是通过传教士之手输入的宗教文明——基督教文明;这种教会文明是与中国传统儒家文明的伦常哲学根本背道而驰的,它在中国一开始就引起传统文化异常强烈的拒斥反应,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裹在宗教外衣之下传授的西方知识,即使是科学技术知识,与传统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知识结构与传授方式也是格格不入的,从而中国知识界也一时难以接受。第二、近代西方文明是在基督教的宗教熏冶下发起起来的,但在近几个世纪中,西方新兴资产阶级文化与基督教的关系经历了复杂变化,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教会的束缚而世俗化与自由化,特别是从法国大革命以后,反教会是近代西 方一切激进的、革命的思潮的特征之一。因此,通过传教士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过时的、落后的、保守的部分。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知识,是经过教会“净化”的思想与知识,而近代西方文明的精华如理性主义、民主思想、自由主义学说等都是传教士所回避和不愿介绍的。因此,中国人按照传教士输入的“西学”去认识和了解近代西方文明,不仅是片面的,歪曲的,而且其中很多是糟粕,这是传教士输入的西方文化的保守的和反动的一面;第三,传教士输入中国的不只是一种新的信仰系统,也是新的知识系统,不管近代西方知识的输入采取什么方式,也不管输入者是什么人,对传统中国文化都是史无前例的挑战,并启发中国人重新认识外部世界。西方的科学技术在最初还不可能引起中国传统知识系统的革命,但至少引起了人们对旧学的时代适应性的怀疑。“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吸收西方文化之长以补中国文化之短的折衷主义方案。西学所争得的一席地位,传教士是有功劳的。西谚说:“科学是宗教的婢女”。基督教为在中国扩大自已的要引起深刻的思想变革,也要导致对宗教信仰的削弱(且不说基督教的传播所激起的群众性的反教运动),这又不利于基督在中国的传播。
目的是为了使教会在整个中国的发展。传播天主教的信仰。
影响:明清之际,西洋传教士来华及西学东渐,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基督教各派在唐、元时代曾先后传播于中国,但元朝灭亡后一度沉寂。
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东西新航路畅通无阻,天主教修会———耶稣会便派遣大批传教士来华,形成西学东渐的一次高潮。
由于在首都定居的影响,传教团的地位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变得十分稳定,天主教的信仰在各地滋长起来,中国成为利玛窦神父主持下的独立传教区。
扩展资料:
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清廷钦天监任职且深受皇帝信任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致信欧洲教会,请求增派传教士来华。
路易十四立即决定派遣耶稣会士来华。他任命白晋等6名法国教士为“国王的数学家”,前往中国传播天主教,并访查民情地理,以广见闻。
在我国近代的自然灾害赈济中,传教士们博爱、慈善的愿望和行动给灾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对社会和经济都相对落后状况下的自我救助以外的一种补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教士
同济: ① 政治 ② 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04德语、205法语 任选一门 220意大利语(培养转英语) ③ 312中外建筑史 ④ 403古代建筑文献 404设计基础 405建筑构造与结构 任选 复试:综合+建筑设计快题(快题 8小时;大学本科相关教材) 天大: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俄语或203日语③327 建筑设计(全天设计小时、中午不休息)④8 30 建筑理论与技术(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物理) 复试科目:5060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西建大: ①101统考政治②201统考英语或203统考日语③31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④406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 复试考八小时快题 重大: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或203日语 ③333建筑历史 ④478建筑设计及综合知识(8小时)或480建筑设计及构造(8小时) 复试科目:外语口语、专业综合知识口试、专业设计(3小时)。 中建院: ①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11专业基础综合(含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与技术) ④401建筑设计(连续考试8小时) 武大: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1法语或212德语③302数学二或363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1)④840建筑设计(8小时快题)或841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2) 363 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1) 《建筑的永恒之道》,知识产权出版社,《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古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 364 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编写小组编,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建工版,三版,四版均可。 365 设计理论及历史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杨正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1995。 841 建筑设计理论及历史(2) 《建筑的永恒之道》,知识产权出版社;《模式语言》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古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建工出版社。 842 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著,建工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大学等四校合编,高等院校教学参考书,建工版;《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蔡琬英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大: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203日语 213德语 ③318建筑历史 ④458建筑设计(一) (201、203、213选一) 深大: ① 101政治②201英语③330建筑历史或331城市规划原理④453 建筑设计 复试笔试科目:建筑语言及其表达 浙大: ①101政治②201英或202俄或203 日或204德或205法③348建筑学基础④502建筑设计与规划(6小时)或455建筑技术 面试:本专业综合知识 笔试科目:现代建筑理论 报考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的必须考建筑设计与规划。 建筑设计与规划考试时间6小时(不包括中间吃饭和休息时间,不准离开考场),自备制图工具和1#不透明绘图纸一张。 “建筑学基础”包括:建筑历史(中、外建筑史)60分、规划原理30分、建筑构造40分、建筑物理20分。 《中国建筑史》第4版,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建工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南京工学院、天津大学合编,建工版;《城市规划原理》新3版,李德华主编,建工版;《建筑构造》上册,李必瑜编,《建筑构造》下册,刘建荣编,建工出版社;《建筑物理》柳孝图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哈工大: ① 101政治②201英或202俄或203日③333建筑构造与结构选型④488中外建筑史 湖大: ①政治101②英语201③建筑知识综合(建筑历史与建筑构造)313④建筑设计410 复试专业课: 设计理论及规范515 参考书目:《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清华大学编;《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建筑构造(一、二)》,刘建荣编;《外国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编;《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泓编;有关设计规范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等编;《城市道路与交通》,同济大学等编;(以上参考书均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版本);《快速干道与城镇体系的区域整合研究》,侯学钢
建筑学硕士考试科目有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或 俄语或日语或德语, 建筑学基础, 古代建筑文献或设计基础或建筑构造与结构或建筑物理研究方向:01 建筑【{[【【 】历史与理论02 建筑设计及其理03 。以上这些是同济大学建筑学考试科目,因为不知道你考哪个学校的,所以不好给,
一、商学院:1、审计硕士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复试科目:时事政治、专业综合和英语听说面试;专业笔试专业学位,学制2年,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不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不接受应届生推荐免试。复试中专业笔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工商管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营销与电子商务、战略与商业模式、财务与金融、创业与投资、供应链与运营、国际商务、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专业学位,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不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不接收推荐免试生。A组MBA方向(F1-F7方向)招收260人,学制年,B组EMBA方向(F8方向)招收70人,学制2年3、会计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复试科目:时事政治、专业综合和英语听说面试;专业笔试专业学位,学制2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30人;非全日制招收85人,定向培养。不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复试中专业课笔试不合格,不予录取。二、法学院1、法律(非法学)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复试科目:法硕综合(非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72人;非全日制招收30人,定向培养。2、法律(法学)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复试科目:法硕综合(法学)(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专业学位,本专业全日制招收32人,学制2年;非全日制招收70人,学制3年,定向培养。三、政府管理学院1、公共管理考试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二专业学位,学制3年,定向培养。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不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不接收推荐免试生。四、文学院1、戏剧研究方向:舞台剧与影视剧编剧、表导演艺术、演出管理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与评论写作(戏剧影视文学)、剧本写作复试科目:创意与编导参考书目:《戏剧艺术十五讲》董健、马俊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30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五、新闻传播学院1、新闻与传播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复试科目:新闻与传播业务综合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阅新闻与传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并关注近年来新闻与传播专业领域热点问题。专业学位,学制2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30人;非全日制招收30人,定向培养。六、教育研究院1、教育管理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教育综合、教育管理复试科目:笔试:学校管理学。综合素质考察(含面试)参考书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陈孝彬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复试参考书目:《学校管理学》,张东娇,程凤春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不接受推荐免试生。考试科目101和204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333和944为我校自主命题考试。复试包含英语听说考试。七、工程管理学院1、金融研究方向:金融工程(定向)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三、金融学综合复试科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技术及工具等问题与案例分析参考书目:科目④:全国金融硕士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中的《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李心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金融理论与政策》,吴晓求、王广谦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衍生金融工具》,王晋忠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同上专业学位,学制3年。01方向全日制非定向培养,招收30人,与牛津大学联合培养,就读期间赴牛津大学修习五门微课程,另牛津大学选派教授来南京大学讲授2-5门课程。F1方向非全日制定向培养,招收10人,不接收推荐免试生,面向苏州地区金融服务行业招收在职人员攻读。2、工业工程研究方向:工业工程、工程管理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日语或英语二、数学二、管理学与管理信息系统复试科目:经济管理领域问题与案例分析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周三多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九版)(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数据库原理及开发应用》,周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复试参考书目:《管理学》2004(第七版)(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下)曼昆著(美)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62人;非全日制招收40人,定向培养。3、项目管理研究方向:项目管理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日语或英语二、数学二、管理学与管理信息系统复试科目:经济管理领域问题与案例分析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周三多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九版)(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数据库原理及开发应用》,周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复试参考书目:《管理学》2004(第七版)(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下)曼昆著(美)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不接受推荐免试生。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4、物流工程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日语或英语二、数学二、管理学与管理信息系统复试科目:经济管理领域问题与案例分析参考书目:《管理学原理》(第二版)周三多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管理学》(第九版)(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管理信息系统》(第六版),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数据库原理及开发应用》,周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复试参考书目:《管理学》2004(第七版)(美)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第五版)(上、下)曼昆著(美)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25人;非全日制招收10人,定向培养。八、美术研究院1、美术研究方向:雕塑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雕塑技法复试科目:雕塑、综合口试和外语听说测试参考书目:《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编艺术概论》梁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视觉艺术心理》吴为山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15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必须到南京大学报名点报名考试。研究方向:油画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油画技法复试科目:油画、综合口试和外语听说测试参考书目:《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编艺术概论》梁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视觉艺术心理》吴为山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15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必须到南京大学报名点报名考试。研究方向:中国画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中国画技法复试科目:中国画、综合口试和外语听说测试参考书目:同上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15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必须到南京大学报名点报名考试。研究方向:书法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书法技法复试科目:书法、综合口试和外语听说测试参考书目:同上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15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必须到南京大学报名点报名考试。研究方向:现代装饰与设计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艺术基础、装饰设计技法复试科目:装饰设计、综合口试和外语听说测试参考书目:《中国美术史教程》薄松年主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方美术史教程》李春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新编艺术概论》梁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视觉艺术心理》吴为山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装饰设计专业用书)。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15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报考本专业的考生必须到南京大学报名点报名考试。九、物理学院1、光学工程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普通物理一(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复试科目:光学参考书目:《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光学》高文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光学》赫克特.A.赞斯,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光学教程》苏显渝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光学原理及应用》廖延彪编,电子工业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30人;非全日制招收20人,定向培养。十、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1、电子与通信工程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电子技术基础B复试科目: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参考书目:(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上册,即模拟部分)康华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1)《信号与系统》(上、下)郑君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50人;非全日制招收30人,定向培养。2、集成电路工程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大学物理二复试科目: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综合参考书目:(1)《普通物理》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1)《半导体物理学》刘恩科、朱秉升、罗晋升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半导体器件》施敏著,赵鹤鸣等译,苏州大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30人;非全日制招收20人,定向培养。十一、化学化工学院1、化学工程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化工原理复试科目:《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技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50人;非全日制招收20人,定向培养。招生名额中含南京大学淮安高新技术研究院、常州高新技术研究院专项计划各5名,专项计划录取生须在当地高新技术研究院完成科研工作和毕业论文。复试后,按复试成绩加初试的两门专业课成绩在化学工程专业考生范围内重新排序,最后确定录取名单(复试不及格者不参加录取排序),填报专项计划且复试合格考生优先录取。十二、软件学院1、软件工程研究方向:软件设计与高级开发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信息系统技术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复试科目:笔试:数据库、上机:Java程序设计上机面试:专业综合、英语口语参考书目:《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英文版),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软件工程与计算:软件开发的技术基础》,骆斌主编、丁二玉、刘钦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操作系统教程》(第五版),费翔林、骆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1、2,3学期)》,人民邮电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影印版)(第2版)奥尼尔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软件工程与计算:软件开发的编程基础》,骆斌主编、邵栋、任桐炜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2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200人;非全日制招收240人,定向培养。复试中数据库占100分;Java程序设计上机占50分。不接受强军计划,不接受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初试专业课不参加全国统考。十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计算机技术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网络复试科目:笔试:离散数学笔试:编译原理C++程序设计上机考试综合面试参考书目:《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描述)》(第二版),殷人昆等,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导论(影印版,ComputerAlgorithms:IntroductiontoDesignandAnalysis,3rdEdition),SaraBaase,AllenVanGelder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费翔林,骆斌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系统基础》袁春风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6th)》。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离散数学及其应用(原书第六版)》,KennethRosen著,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离散数学》(第二版),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译原理》,赵建华、郑滔、戴新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对应英文版为《Compilers:Principles,TechniquesandTools:2ndEdition》,著。《程序设计教程(用C++语言编程)》,陈家骏、郑滔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90人;非全日制招收50人,定向培养。十四、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1、光学工程研究方向:激光工程、量子信息工程、光通信系统关键器件及其应用、光伏技术及应用、光传感及检测技术、微纳光学、液晶光学器件、光电子器件和集成光子学、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普通物理一(含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或光学原理或工程光学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复试科目:光学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课程(包括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工程光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选择答题)、面试参考书目:《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光学原理:《光学》(第三版)高文琦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现代光学教程》苏显渝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工程光学》郁道银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工程光学:《工程光学》,郁道银、谈恒英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赵燕南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复试参考书目:《光学》(第三版)高文琦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现代光学教程》苏显渝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工程光学》郁道银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物理》(第一、二、三册)程守洙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接口》,赵燕南等,清华大学出版社。《光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朱京平编著,科学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全日制招收17人;非全日制招收7人,定向培养。2、材料工程研究方向:(非全日制)人工带隙材料与器件F1(非全日制)全氧化物异质结构与器件F2(非全日制)信息薄膜材料与器件F3(非全日制)纳米薄膜与涂层技术F4(非全日制)新能源材料与工程F5(非全日制)生物医用材料F6(非全日制)微纳加工技术F7(非全日制)材料设计与计算F8(非全日制)功能聚合物材料F9(非全日制)生物分析与传感技术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9材料物理基础或848材料化学基础复试科目:340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综合课程(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表征、无机非金属材料、电化学等);3404面试参考书目:材料物理基础:《材料科学导论》冯端、师昌绪、刘治国著,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物理概论》讲义(南京大学材料物理与工程系);《固体物理》黄昆、韩汝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化学基础:《化学原理》讲义(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普通化学原理》(第二版)华彤文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材料化学原理》王恩信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复试参考书目:《材料科学导论》冯端、师昌绪、刘治国著,化学工业出版社;《材料化学原理》王恩信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工程材料科学与设计》詹姆斯·谢弗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美]著,曾莹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材料的特征检测》E·利弗森主编,叶恒强等译,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张其土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能源科学导论》,黄素逸,中国电力出版社;《电化学原理》第三版,李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十五、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建筑与土木工程研究方向:建筑学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7建筑设计知识与原理参考书目:《建筑设计基础》丁沃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建筑设计教程》鲍家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三版)朱昌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1版)(GB50352-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建筑构造设计》(上、下)杨维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38城市规划知识与原理参考书目:《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专业学位,学制3年。本专业只招收非全日制学生,定向培养。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要怎么写好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市场营销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欢迎阅读与收藏。
1. 胡继承,市场营销与策划,科学出版社,2003
2. 甘碧群,市场营销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3. 胡德华,市场营销经典案例与解读,电子工业出版社,
4. 市场营销学模拟试卷编写组,《市场营销学》考试指导与模拟试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5. 侯贵生,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
6. 盛敏、元明顺、刘艳玲,marketing市场营销学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
7. 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中心开发组,市场营销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 文腊梅、冯和平、江劲松,市场营销实务,湖南大学出版社,
9. 林长富,市场营销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符莎莉,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
11. 张晋光、黄国辉,市场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何永祺,基础市场营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13. 【美】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经典译丛:市场营销,华夏出版社,
14. 【美】科特勒、梅汝和、梅清豪、周安柱,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5. (美)加里·阿姆斯特郎、(美)菲利普·科特勒、俞利军,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华夏出版社,
16. (美)加里·阿姆斯特郎、(美)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17. 孙全治,市场营销案例分析,东南大学出版社,
18. (美)昆奇等、吕一林等,市场营销管理:教程和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An Introduction,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英文原版.6)华夏出版社,
20. 邱斌等,市场营销学:基本原理与经典案例——21世纪企业战略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
21. 王中亮,现代市场营销学,立信会计出版社,
22. 曾晓洋、胡维平,市场营销学案例集(第二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3. 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4. 李品媛等,市场营销学精选案例评析,安徽人民出版社,
25. (美)索罗门等、何伟祥、熊荣生等,市场营销学原理:第4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26. 王方华,市场营销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7. (美)布恩等、赵银德等,当代市场营销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8. 普赖德等、梅清豪等,营销观念与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9. (美)埃策尔、(美)沃克、(美)斯坦顿、张平淡、牛海鹏,新时代的市场营销(第13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30. (美)杰恩、贾光伟,市场营销策划与战(第六版),中信出版社,
31.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三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32. 郭芳芳、陈顺霞,市场营销学习题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3. 何立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
34. 陈信康,市场营销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5. 兰苓,现代市场营销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6. 钱旭潮,市场营销管理:需求的创造和传递,机械工业出版社,
[1][美]沃伦.基根.全球营销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美]菲力浦.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96年版.
[3]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
[4]李弘,董大海.市场营销[M].大连:大工出版社,.2000年版.
[5]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6]汤正如.市场营销学教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京华企业咨询公司(编).品牌巨匠[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8].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9]吴宪和.营销形象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晃钢令.营销战略策划[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朱方明.品牌促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志.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战略[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21).
[13]木梓.以品牌战略推动企业发展[J].信息网络,2007,(3).
[14]刘红霞.我国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研究[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1).
[15]刘新民.我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
[16]胡号寰,钟兆青.中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7]董伟达.品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J].科技与管理,2005,(6).
[18]于法领.关于品牌战略[J]. 北方经济,2005,(10).
[19]李水平.浅谈企业的品牌战略[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20]姬雄华.企业品牌战略选择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1]蒋海岩.实施品牌战略 创企业名牌[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2]赵小红.试论品牌战略的实施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6).
[23]Arnold,D. The Handbook of Brand Management, FT/Pitman Publishing, London.
[24]Dechernatony, L. and Mcdonald, . Creating Powerful Brands, Butterworth Heinemann, Oxford. 1992
[25]Hankinson, G. and Cowking, P Branding in Action, McGraw-Hill,London. 1993
[26]Kapferer, J. H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Kogan Page,London.
[1]周晓杰.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渠道变革策略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2]郑双乐.中小企业的直销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3]苗月新,王俊杰,李凡副.营销渠道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黄敏学.网络营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汤向东.海尔集团的营销渠道策略分析[J].中国市场,2011(2):104-106
[6]陈书兴.论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135.
[7]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罗森布洛姆.营销渠道:管理的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影响力中央研究院教材专家组.渠道为王一销售渠道建设三部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0]王方华,奚俊芳.营销渠道[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11]屈云波,李奕霏,黄盛.营销企划手册[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12]苗月新,王俊杰,李凡副.营销渠道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陈翔.新型工业化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渠道的变革[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4]杨树青.我国中小企业营销渠道变革驱动因素研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165-169.
[15]朱明.家电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7.
[16]郑书雄.营销渠道变革下的'企业策略调整[J].商业时代,2006(28):21-22.
[17]李飞.分销渠道:设计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8]李晓健.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战略选择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19]王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建筑企业成长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5.
[20]昆奇,吕一林.市场营销管理:教程和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J].MarketingScience,1983(2):239-272
[22][J].EuropeanEconomicReview,1988,32:561-568
[23][J].MarktingScience,1991,10(4):271-296
[1](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八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20.
[2](美)杜塞尔.麦肯锡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美]PhilipKotler,(9hEdition)[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8-162.
[4][美]迈克.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3-60.
[5]菲利普.科特勒,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3.
[6]罗伯特.肖有效营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5.
[7][美]杰恩.巴尼著.王俊杰,杨彬等译.获得与保持竞争优势(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8][美]科特勒著,高登第译.科特勒营销策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9]斯蒂芬.罗宾斯著,黄卫伟等译.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萨布哈什.杰恩.市场营销策划与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1]张建华.十六大以后关注面临的首要问题[M].北京:经济日报:2011:74-82
[12]杨慧.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晃钢令.市场营销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4]何永祺,张传忠,蔡新春.市场营销学[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358-363
[15]牛克洪.山东省管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J].煤炭企业,2010,(8).
[16]惠卫峰.金融危机下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
[17]苏大华.浅谈煤炭市场营销策略[J].内江科技,2008,(03).
[18]赵文生.铁煤集团煤炭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煤炭,2009,32(05).
[19]刘东生.构建与实施煤炭关系营销战略的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33(02).
[20]嵇建新.煤炭企业营销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21]董秀英.浅谈煤炭企业营销渠道管理[J].集团经济研究,2011(193):160.
[22]吕文培.打造以和谐共赢为特色的煤炭营销文化[J].中国煤炭,2011(2):112-114.
[23]解培友.煤炭营销策略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49.
[24]江德,钱伯民.浅谈煤炭企业的营销策略[J].煤炭经济研究,2005(11):80.
[25]陶秋明.煤炭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5):76.
[26]陈广军.煤炭企业市场营销途径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82.
[27]张华.浅述煤炭营销策略的整合[J].山东煤炭科技,2010,(6).
[28],PowerPricers,AcrosstheBoard,May,1997.
[29].
[30]安俨.试论分销渠道策略成为企业主要竞争策略的原因[J].现代商业.2008,(3).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在书写论文的时候,大家知道参考文献怎么书写吗?以下是我精心准备的博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
论文的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著作,是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参考文献要放在论文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要求:
1.在正文写作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居中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中括号表示,如[1],[2],[3],[4],[5]…,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英文句号“.”结束。
2.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与正文连续编排页码。参考文献不少于6篇。
3.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1)专著:〔序号]作者.专著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序号]作者.题(篇)名[J].刊名,出版年 (期号).
(3)论文集:〔序号]作者. 题(篇)名[C].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篇)名[D].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
(5)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
(7)电子文档:〔序号]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网址,发表日期.
关于参考文献的未尽事项可参见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
4.常用参考文献范例
[1]李松庆,王炜.第三方物流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祁之杰.我国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J].管理现代化,2004(1).
[3]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 图书馆目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辛希孟. 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6]冯西桥.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7] Gill,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M] . London: Macmillan,1985. (责任编辑:admin)
【拓展阅读】
一、对博士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工作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是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其工作时间一般应不少于2学年。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明确科研方向,收集资料,阅读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在第二至第三学期通过开题报告并制定论文工作计划。博士生应根据论文工作计划分阶段在教研室、学术会议上报告科研和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5万字。博士生用于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应不得少于2年。
特别应注意,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的研究成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论文应反映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学术观点必须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二、对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编写要求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全部或某几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 、目录、符号说明、正文、参考文献、附录、附图表、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
采用研究生院规定的统一封面,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科(专业) 、论文完成时间。上述内容也应在扉页上填写清楚。
2、论文摘要
学位论文的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成果。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应在500字左右,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一般在1500字左右。英文摘要(Abstract)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能正确概括文章的内容。
3、目录
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该简明扼要。
4、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它是将学习、研究和调查过程中筛选、观察和测试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由材料而形成论点。不同学科、专业有着不同的写作内容,但作为一般要求,论据、论点应力求准确、完备、清晰、通顺,实事求是,客观真切,简短精炼,合乎逻辑。其文体的格局和行文方式,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灵活掌握。
绪论或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主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缘起、沿革、目的、涉及范围 、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成果和知识空白、理论分析的依据、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际设计的概述,以及文中拟解决的问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解释,也不是提要。
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学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规范、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如无标准可循,应采用本学科或专业有关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如不得已必需引用某些未公知公用的、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行拟定的符合、记号、缩略词等,均应一一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可以分列在各章末尾,也可以列在正文的末尾。
本着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撰写论文,凡学位论文中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出版单位等。具体格式按科技应用文写作的标准要求。
6、附录
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7、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及个人 表示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齐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码、年月及论文署名、作者排序)。
(二)打印
按照有关规定,凡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者,学位论文必须用中文撰写,同时一律用A4标准纸打印输出,一般应有篇眉,以力求整洁、清晰、美观。
(三)装订
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用研究生院统一封面线装订成册。所需份数由研究生本人及导师掌握。
我猜题主想问的不是答辩那一下,是想问博士容不容易毕业。其实如果到了让你答辩那个环节,说明你基本毕业没啥问题了,否则你根本到不了那一步。我下面从是否容易毕业的角度来回答。难!不光是清华,所有的比较正规的大学的博士学位答辩都是比较难的!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这辈子最难的考试就是高考,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高考决定了你以后的人生道路。其他的考试的“难度”没有高考这样严重。现在研究生考试越来越“难”,主要原因就是人多,太卷了,但通过调剂,很多人还是能读上研究生的。到了博士研究生就不一样了,博士的入学考试比较简单,甚至只是一个形式,所以有的学校实行双轨制,就是一部分学生取消了博士生入学考试,靠推荐和面试。这就是所谓的“宽进严出”里的宽进。为什么博士毕业比较难呢?就是“严出”!体现在:1、毕业基本要求有门槛。虽然现在在破五唯,但是大部分学校(有的不是学校要求,是相关的院系,甚至是博士生导师自己的要求)还是要求博士毕业前要发表高水平的文章,比如大部分原985的学校的相关强的专业这个门槛都是三篇SCI文章。2、博士毕业论文要求高。博士研究生阶段不是跟原来一样,学一门课,然后考试,分数够了就行。博士一般是找个研究方向(有的是导师指定的,有的是自己找的),就是研究课题,这个课题为啥还要研究呢?是因为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东西,里面有好多不成熟或者不知道的东西,要求你来“发现”或“改进”。所以博士论文要求有“创新点”,是原来你研究的领域里没有过的,或者是你做了重大改进的,一般要求是至少要有三条创新点。3、评审难。现在大部分比较强的学校的博士毕业论文评审环节中至少有一名匿名专家,就是你导师和你本人不知道是谁,可以避免走人情关系。此专家的意见是一票否决,就是他说你不行,你这次就毕不了业。
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五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不符合本《细则》第三条,第四条; 2.受到拘留以上刑事处分; 3.受到留校察看处分且无明显悔改表现; 4.修...3.外国语一门。要求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培养计划安排进行。学位课程...
写一份论文抓紧时间针对性的抓起一点科研方向进行突击学习发表的学术论文有一篇为B类(含B类)以上SCI收录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有3篇被SCI/EI收录,且有一篇发表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或《电工技术学报》(特殊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在《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或《电工技术学报》以外同等级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是否可以授予学位由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从严认定)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至少有一篇是以外文全文在C类含C类)及以上刊物上发表学位申请人发表或被接收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其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位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以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与导师共同发表的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人可为第二作者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1]。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2013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煤炭消费量增长;原油消费量增长;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电力消费量增长。这表明,我国己成为世界上煤炭一次性能源等消耗的国家,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第二大国。因此,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己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2]。 目前,火电厂综合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将机组中做完功的乏汽排入凝结器后,其热量被循环水带走,然后通过冷却塔排入大气或随循环水排入江河,低温余热被大量浪费,造成非常大的冷源损失[3],随低温水排放掉的乏热约占总损失的55 %一60 %[4]。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3%,节能空间和潜力很大[5]。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意味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以消耗大量的一次性能源作为代价,使得我国本就十分严峻的石化能源形势更加雪上加霜,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且大量的能源消耗以及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必将造成巨大的热排放与热污染,粉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加剧,二氧化碳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等。根据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燃煤火电机组新开工容量估计为3亿kW ,2015年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4. 36亿kW,其中火电装机容量将到达9. 33亿kW。在这些机组中,除了北方部分非常缺水的地区使用空冷,多数机组都是采用循环水冷却排汽。在燃煤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增添的进程中,碳排放总量也会随之增添,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有较大幅度的增添,如果能对循环水中热量加以利用,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必定会节省石化能源的使用量,做到环境、经济、能源等多赢的局面[6]。 由于正常情况下循环水的温度比较低(一般冬季20-35℃),达不到直接供热的要求,要用其供热,必须想办法适当提高其温度。中小型凝汽式汽轮机可以通过降低排汽缸真空从而提高循环水温度(60-80℃)的方法进行供热,即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热,该技术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很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国内外都有很多研究和成功运行的实例,技术已很成熟,特别在我国一些北方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但传统的低真空运行机组类似于热电厂中的背压机组,其通过的蒸汽量决定于用户热负荷的大小,所以发电功率受用户热负荷的制约,不能分别地独立进行调节,即其运行也是‘以热定电’,因而只适用于用户热负荷比较稳定的供热系统。另外,机组低真空运行须对机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造,仅适应于小型机组和少数中型机组,对现代大型机组则是完全不允许的。在具有中间再热式汽轮机组的大型热电联产系统中,凝汽压力过高会使机组的末级出口蒸汽温度过高,且蒸汽的容积流量过小,从而引起机组的强烈振动,危及运行安全。大型汽轮机组的循环冷却水进口温度一般要求不超过33℃(相应的出口温度在40℃左右),如果供热温度在此范围之内,则机组结构不需作任何改动,且适应于任何容量和类型的机组。但目前适应于该温度范围的供热装置只有地板低温辐射采暖,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7]。 提高电厂循环水温度用于供热的另一个方法是采用热泵技术,即以电厂循环冷却水 为低位热源、利用热泵技术提取其热量后向用户供热。电厂循环水与目前常用的热泵热源相比,具有热量巨大、温度适中而稳定、水质好、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一种优质的热泵热源。以电厂循环水作为热泵低位热源进行供热,可以方便灵活的实现供热量与用户需求之间的质”与量”的匹配,也不会对发电厂原热力系统产生较大影响[8]。利用热泵装置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返回热力系统中用于加热凝结水,可以减少相应低压加热器的抽汽消耗量,从而增加电厂的发电量,降低电厂的发电煤耗值,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因此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是回收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进行供热的一种较理想方式。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为了利用电厂中产生的大量温度高于环境温度10度左右的低温循环冷却水,从提高系统热力学完善性出发,选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分析其循环机理,在此基础上以300MW机组为例,进行热力计算,分析其经济性。 通过采用热泵技术,部分的利用冷却系统的工艺循环冷却水,提取冷却水的余热,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实现对余热的回收利用,将余热能源转换为可有效利用的能源,节约工艺中蒸汽能源的消耗,在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同时,为企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9]。 二、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欧美、日木在余热回收方面的研究己经有很长的历史,自1973年的能源危以来各国对能源问题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1976 年,美国.(Battele Columber Labs)就提出概念并进行市场预测,确信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余热技术技术有实用价值[10]。美国费城郊区,面积为407亩的Crozer-Chester医疗中心有25栋大楼,安装了一套能源转换系统。此系统的一部分利用一台工业热泵将来自该医疗中心的空调机房的废热转移到洗衣房用的热水中,单独此一设施在十年内将节省超过50万美元[11]。美国宾夕法尼亚州Bell电话公司的一座电话转换中心利用热泵吸取来自270冷吨的空调系统的冷却装置所聚集的废热,在10年的分析周期内将每年节省27000万美元[12]。日本三洋公司1981年以来就已经为日本和世界各地建立了20多套2000- 5OOOkW规模的AHT装置,大多用于回收石化企业蒸馏塔顶有机蒸汽的热量[13]。至今为止,先期建立的装置己经成功运转十多年。他们利用溟化铿/水单级热泵回收工业废热,将锅炉给水由93℃升高到117℃,且己经成功应用于工业领域,其应用装置总数占世界一半以上[14]。 近年来,热泵的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Vander Pal[15]等人研发了一种压缩/吸收混合式热泵机组,将低于100℃的工业废热进行提升,对混合式热泵建立模拟计算模型并进行实测验证,结果显示当压缩机位于蒸发器和吸附反应器之间时,其对机组能效的影响显著大于压缩机位于吸附反应器和冷凝器之间时,后者与纯粹热驱动机组相比能效几乎相同,充分证明了研究系统内各部件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性。Miyazaki[16]等人提出了一种双蒸发器吸收式制冷机,这一新型制冷机由2个蒸发器、1个冷凝器和3个吸收器组成,蒸发和吸收同时在2个不同的压力下进行,可以扩大浓缩和稀释过程中吸附质的浓度变化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双蒸发器吸收式机组的性能系数是普通机组的倍。Christian Keil[17] 等研究了吸收式热泵在低温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我国的余热回收发展较国外要晚一些,回收利用的余热主要是烟气的显热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燃气,低温余热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我国在余热(特别是低品位的余热)回收方面,还主要是采用压缩式热泵的方式。在吸收式热泵应用方面还很落后。近几年来,有不少人对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余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的肖永勤[18]提出利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回收地热尾水余废热为油田作业区提供采暖水方案,用一台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取代原3台蒸汽锅炉,投入使用2个采暖季后,节约燃气费用121万元,节能率达原系统能耗的46%。 东北电力大学的周振起[19]对用热泵装置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再加热锅炉进风进行研究,可以减少辅助蒸汽用量,也可减少抽汽消耗量,从而提高电厂的热经济性。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周崇波[20]等人对已经投产的125MW等级火电厂以及300MW等级火电厂采用大型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得出热网水回水温度升高,驱动蒸汽压力减少等造成的劣行影响大于相应参数反方向变化带来的良性影响,且驱动蒸汽对制热量及回收余热量的影响要大于热网水与余热水的影响。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的郭江龙[21]利用电能的换热系数来讨论压缩式热泵和吸收式热泵两种系统的经济性,对于指导热泵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吕太、刘玲玲[22]根据大唐第三热电厂的实际情况,对将工业抽汽、工业抽汽与采暖抽汽、采暖抽汽作为驱动热源这三种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热经济性计算。 吴星[23]等人研究发现循环水供热由于供回水温差较小(10-15℃),同样供热负荷下较城市热网需要更大的管网投资和水泵电耗。因此,循环水供热的适用范围为电厂周边半径3-5km。 西安交通大学的孙志新[24]建立了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凝汽器温度对热泵蒸发温度和制热系数等主要参数的影响,并计算得到热泵供热优于抽汽供热的临界参数。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的王宝玉[25]根据热泵系统的冷凝器取代低压加热器的循环方式,以3台额定负荷分别为200MW,300MW,600MW机组为例,进行节能分析,该方式能够简化电厂加热系统,是系统优化和节能的重要途径。 清华大学基于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技术先后在内蒙古赤峰及山西大同等电厂实施,大大提高了其供热能力[26]。北京、山西等地的多家电厂采用吸收式热泵机组吸取循环水余热用于供热的实践工程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率先垂范,如大同某电厂的余热利用项目年节水效益万元,年节约标煤万吨,年二氧化碳减排17万吨[27]。 中油辽河公司的金树梅[28]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了锅炉供暖与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得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更优于前者。 叶学民[29]以超临界660WM机组为例,利用等效焓降法计算分析吸收式热泵的经济性。 西山煤电集团刘振宇[30]根据燃煤电厂热电联厂集中供热中存在利用率低的现状,分别讨论了几种不同的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的技术路线。 三、本选题拟主要研究的内容及采取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根据吸收式热泵的理论循环过程,找出循环过程中各典型状态点,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热泵实际循环中的影响因素; (2)以热泵系统各换热器为关键部件,建立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分析与计算模型; (3)以300MW供热机组为例,对机组的系统能效进行计算与分析; 研究方案 吸收式热泵可以分为输出热的温度低于驱动热源的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增热型)和输出热的温度高于驱动热源的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升温型),在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时,适合采用第一类吸收式热泵。本选题以溴化锂吸收式热泵为对象,通过了解工质的性质,分析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循环过程,假设整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和稳定流动流动状态,蒸发器和冷凝器出口工质为饱和状态,吸收器发生器出口的溴化锂溶液为饱和溶液,不计换热器换热损失,节流阀内为绝热节流过程,不计热网水物性参数变化,对系统建立数学模型,求出各换热器的换热量以及系统的热力系数,并且在机组供热量情况下,分别从机组供热能力充足和供热能力不足两方面讨论热泵系统的经济性。 技术路线 (1)根据溴化锂溶液的焓-浓度图或溴化锂水溶液的比焓值计算方程,确定热泵系统各典型状态点的焓值; (2)以热泵系统各换热器为关键部件,建立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模型,根据热平衡列出各换热器的热负荷方程,由各状态点的焓值,求得各具体换热部件的换热负荷,再由整个系统的热平衡方程式求出系统的热力系数; (3)在供热负荷和蒸汽初终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求出供暖抽汽量和热泵驱动热源抽汽量,在供热不足的情况下直接以热泵回收的循环水余热量讨论经济性,在机组供热充足的情况下,计算出安装热泵系统所节省的抽汽量,求出机组增加的功率,算出节省煤量,得出其节能收益; 四、本选题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的初步设想 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热泵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模型的建立与计算十分困难。分析节能效益时,单纯的从热量角度出发,得到的结果可能与实际收益相差太大,能否找到一种相对准确的评判其经济性的方法。 解决的初步设想:首先要熟悉并了解溴化锂溶液的性质及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在对热泵系统进行建模时,忽略一些影响因素,做出一些理想假设。对于其节能效益的分析时,从供热能力或供热需求方面进行探讨。在遇到具体问题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向学长和老师请教。 五、本选题研究的进度安排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研究的进度安排 (1) 了解课题,查阅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 完成开题报告,开始着手对热泵系统建立模型; (3) 对模型进行计算并进行经济性分析,完成小论文; (4) 中期答辩; (5) 撰写毕业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热泵的原理和在电厂中的应用; (2)研究热泵系统各部件换热,对其进行热负荷计算并完成经济性分析; (3)发表2-3篇较高水平论文; (4)顺利完成硕士研究生论文。 六、参考文献 [1] 王振铭.热电联厂分布式能源与能源节约[J]. 节能,2005,(5):4-9 [2] 顾鑫,鹿娜,邵雁鹏.浅析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及措施[J].科技天地,2008,(15):178 [3] 李增平.31-25-1型汽轮机组循环水供热改造[J].四川电力技术,2006,(1):31-32 [4] F Moser,H pumps in industry[M].Amsterdam Qxford:Elsevier,1985 [5] 刘颖超.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电厂余热利用空调系统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8 [6] 刘剑涛,马晓程,尤坤坤等.火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方式的研究[J].节能,2012,(9):49-52 [7] 季杰,刘可亮,裴刚等.以电厂循环水为热源利用热泵区域供热的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2005,35(2):104-107 [8] 赵斌,杨玉华,钟晓晖,邬志红.循环水吸收式热泵供热联产机组性能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3,55(6):454-457 [9] 张理论,赵金辉,张力隽.电厂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设计与应用[J].节能,2013,(3):38-41 [10] 李荣生.浅析吸收式热泵技术[J].应用能源技术,2007,117(9):40-42 [11] Goldstick RT.余热回收手册[M].谢帮新等译.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12-13 [12] Y,Schaefer L,Hartkopf and exerrgy analysis of double effect(parallel andseriesflow)absorptionchillersystems[C]//10th IEA Heat Pump [13] Talbi. Exergy analysis: an absorption refrigerator using lithiumbromide and wateras the working fluids[J].Applied Thermal ,619-630 [14] 王以清.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研究及应用[J].能源技术.2000,(3):177-179 [15] van der Pal M,de Boer R,Wemmers A,et results and model calculation of ahybrid adsorption-compression heat pump based on a roots compressor and silica gel-water sorption[C]//10th IEA Heat Pump [16] Miyazaki T,Tani Y,Ueda Y,et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dual evaporator type adsorption chiller[C]//10th IEA Heat Pump [17] 张学镭,陈海平.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热力性能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8):1-8 [18] 肖永勤,韩世功,刘明军.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级节能性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2,12(4):8-12 [19] 周振起,马玉杰等.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余热预热凝结水的可行性研究[J].流体机械,2010,38(12),73-76 [20] 周崇波,俞聪,郭栋等.大型吸收式热泵应用于火电厂回收余热供热的试验研究[J].现代电力,2013,30(2):37-40 [21] 郭江龙,常澍平,冯爱华,李浩等.压缩式和吸收式热泵回收电厂循环水冷凝热经济性分析[J].汽轮机技术,2012,54(5):379-380,388 [22] 吕太,刘玲玲.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冷凝热供热方案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31(1):6-10 [23] 吴星,付 林,胡 鹏.电厂循环水供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区域供热,2008,(4):4-7,32 [24] 孙志新,戴义平,王江峰等.电厂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可行性分析[J].暖通空调HV&AC,2011,41(3):133-136 [25] 王宝玉,周崇波.热泵技术回收火电厂循环水余热的研究[J].现代电力,2011,28(4):73-77 [26] 严俊杰,李勤道,刘继平等.热网加热器运行经济性的定量诊断方法[J].汽轮机技术,2000,42(6):327-330,364 [27] 王鸿,郑文华,王江川.大同二电厂探索大型热电联产供热新模式[N].经济日报,2011-06-24 [28] 金树梅.吸收式热泵供热系统的应用及经济性分析[J].煤气与热力,2010,30(1):4-6 [29] 叶学民,童家麟,吴杰等.超临界660WM机组废热利用经济性分析[J].2013,42(4):15-16 [30] 刘振宇.浅析燃煤电厂乏汽余热回收供热的技术路线[J].2013,(6):44-45
7天内。在大学里每年毕业的硕士论文都会上传到图书馆里保存,由于毕业人数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进行分配统计,会在7天内统计完成。
没问题的,放心哈~~我毕业的时候也有几个错误,而且上传图书馆的我还空着没写答辩日期什么的,都没问题的~~上传图书馆只是为了存个电子文档而已,做备份用的,有一点不一样没事的,而且每年毕业的学生那么多,不可能都一点差错没有的,学校和什么的不会抓着这一点不放的,这也太不人性化了,放心哈~
论文的格式如果错误不是特别多,就没有问题的。重要的是内容和重复率,格式不要严重到影响论文内容就可以,再说,每个学校对论文的格式要求不同。
毕业论文是 毕业生 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 ,是整个教学活动 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1、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对大学时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整体总结,对知识薄弱的地方也可以进行完善,目前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学生可以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来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写作论文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这一点具有现实意义。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这对于现在写作机会不多的大学生来说,是难得的运动机会,写作能力和知识总结能力不仅对以后的研究生入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毕业生以后的职场生活也具有现实意义。
3、通过写论文可以与导师进行更多的交流,提高自己对专业的认知度,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同,现在的本科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可以得到教授的全程指导,因此本科生可以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教授的全程指导,要充分利用撰写论文的机会,与导师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