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盐湖矿产资源的调查程度较低,主要围绕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的地区)开展工作,多局限于硼砂、芒硝等少数矿种或少数矿床的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外国探险家和学者在路线地质调查过程中涉及少数湖泊或盐湖,其中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于1889~1902年、1906~1907年和1907~1908年三次入藏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对色林错以北、阿里地区及色林错—班公错一线的湖泊、盐湖面积、海拔高程、水系、湖水的相对密度、含盐情况及湖岸线等作过考察记载。另有波格丹诺维奇于1888年进入阿里;维斯()于1929~1930年到达革吉县以北地区;德拉特()于1927~1928年、诺林()于1931~1935年到过高原的西北部,对沿途的湖泊或盐湖进行过调查。上述资料极为有限,涉及盐湖方面的内容更是贫乏,限于当时条件,能获取这些资料,对认识和研究高原盐湖的形成及演变历史,是难能可贵的。
新中国成立后,区内地质工作方得以正规开始。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首次在藏东地区进行了盐湖矿产资源调查,对一些湖泊成因、水化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申错、乃日平错等液相碱矿床,著有《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交的西藏考察报告,为全面认识该区地质及矿产资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1956年,西藏821地质队在班戈错开展了硼矿检查工作;841队在查拉卡硼矿区进行踏勘工作,但未做深部揭露,所收集的资料较为简单。
1957年,新疆地质局喀什大队在噶尔昆沙一带开展地质调查时,对察来卡硼矿做过简单工作,未进行评价。
1958年,西藏地质局开始在藏北开展了以硼砂为主的盐湖矿产地质调查工作。至1961年底,调查湖泊95个,肯定了郭家林错、班戈错、扎布耶茶卡等10余个盐湖为固体硼酸盐矿产基地,并对郭加林错、班戈错进行了初步勘探,提交了《西藏北部盐湖硼矿普查总结报告》和《西藏杜加里湖、班戈错硼石矿区初步勘探报告》。
1958~196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组成盐湖科学调查队、西藏综合考察队,对藏北主要盐湖进行了考察,取得了首批盐湖卤水化学分析数据。调查湖泊40余个,发现了世界上独特的扎仓茶卡(夏布错)硼酸盐矿床,对西藏湖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矿床地质进行了综合研究。1974年提交了《西藏盐湖硼矿研究报告》,1980年提交了《西藏盐湖》及其他矿产地质考察实录。这些报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西藏盐湖的基本概况,对西藏湖区的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钻孔等实际资料,作了综合性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盐湖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4年,西藏区调队为配合食盐出口任务对扎布耶茶卡南湖部分作了详细普查,圈定了石盐工业矿体,首次估算了卤水和石盐中KCl,LiCl,B2O3,Na2SO4等有益组分储量,确认该湖为一综合性盐类矿床。
1976年和1978年,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再次开展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调查盐湖50多个,首次取得盐湖14C年龄数据,并首次在扎仓茶卡发现了水钙芒硝、泻利盐矿物。对湖相碎屑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行了沉积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西藏高原湖泊的成因、第四纪地质、湖泊和河流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出版了包括《西藏盐湖》在内的一系列科学考察丛书。为探讨高原盐湖形成演化、成盐规律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盐湖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70~80年代,西藏区调队开展1∶10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对各图幅内湖泊的水化学类型及盐湖矿产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批宝贵成果。
1980~1984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研究所与青海地质矿产局合作完成了“青藏高原盐湖沉积环境及寻找K,B,Li远景”课题,对西藏部分盐湖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扎布耶茶卡新发现了钯、铷、嗜盐菌藻等有益组分,再次确认该湖为一个具有硼酸盐、锂盐、钾盐等矿种的大型综合性矿产基地。
1991年,西藏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开展了西藏北部盐湖调查,获得了黑-阿公路两侧较为详细的盐湖水化学分析资料。
1994年,西藏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区区域矿产总结,对区内116个湖泊做了矿产评价,分析水化学资料100个,并对与盐湖有关的硼、锂、钾、芒硝、石盐、碱矿、水菱镁矿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提交成果有《西藏自治区区域矿产总结》。
1994年,西藏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区矿产资源论证,对与盐湖有关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经济价值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提交有《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报告》。
199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开展了扎布耶茶卡盐湖综合调查。对湖区第四纪地质、古气候、沉积环境及矿床地质均做了详细研究。该项目属国家科委、西藏科委重点科研项目(K89-01-32),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070123),提交有《扎布耶茶卡盐湖综合调查与长观研究报告》。
1999年,地质矿产部矿床研究所与西藏地质矿产厅地热地质大队合作,开展了西藏羌塘地区盐湖资源调查,着重进行了盐湖地质、第四纪地质、生物、综合找矿等项工作。
2001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对西藏全区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遥感综合调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内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提交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13个子课题调查报告,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对扎仓茶卡Ⅱ盐湖进行了详查工作。探明扎仓茶卡为一个大型新型镁硼矿床,并对矿床做了详细评价,提交有《西藏自治区革吉县扎仓茶卡Ⅱ湖东缘镁硼矿区详查报告》。
此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还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论文及专著。
以上成果均为本次盐湖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区内前人调查研究主要成果见表1-1。
表1-1 前人调查、研究成果一览表
续表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一)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今天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盐湖,与青海湖,塔尔寺,孟达天池齐名,称青海四景,被评为人生必去的55个地方。
茶卡盐池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池。“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茶卡盐湖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茶卡盐湖是天然结晶盐湖,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所以称“青盐”。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这里的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椭圆形,雨季时总面积可达105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而盐湖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洼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
放眼望去整个盐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脱下鞋子,漫步在盐滩上就会感受到像细沙一样盐,非常舒服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醇香的盐味,来到茶卡盐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条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铁轨。空旷的盐湖,笔直的两条铁轨,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会忘记一切烦恼。
而我们两旁的每一座盐雕都是都是茶卡盐湖的“守卫者”,每一座盐雕都在诉说着一个沧桑而又美丽的故事... .或是神话传说,或是英雄事迹,每一座都演绎着不同的风情... ...而现在一切美丽的景色只属于你... ...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游览了,当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谢谢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二)
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沿,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裕而漂亮的天然盐湖。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显著受香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称于杭州西湖的十多少倍,干季湖水面积显明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个别厚5米,最厚处达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节令性河流。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幻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资,使盐晶呈青玄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能够从下面捞取自然的结晶盐。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从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异景等,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长久,最早可推到秦汉时代。《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录:“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四周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商业,郡民赖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出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由一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十多个种类,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给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域,受到人们广泛欢送。盐湖的形成是因为灾害或地壳活动,青藏高原从前是大陆的一局部,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高地带形成了很多盐湖跟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简直无限无尽,由于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茶卡盐湖,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游客在此既可欣赏盐湖景色,又可参观机械化采盐功课,这是一个盐的世界,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盐味,远处有挖盐船在挖盐;近看这些盐,是像水晶状的晶体;尝一尝,滋味与食盐略有不同。假如你足够荣幸的话,白天可以看到在这些河面上构成的空中楼阁。这些由阳光经水汽折射造成的奇观,有的是屋宇,牛群,甚至如羊群在湖面上游泳。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青海茶卡盐湖参观考察。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湖;“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长千米,宽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游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是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景区,2009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景区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4万人次,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原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各位游客朋友,茶卡盐湖的形成,是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约10万〜13万年前,茶卡盐湖当时是一个外流湖,向东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黄河,后来发生构造隆起,使得茶卡盐湖变成了内陆湖。在晚冰期时,茶卡盐湖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盐湖开始萎缩,出现盐类沉积,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茶卡盐湖仍表现为进一步的萎缩状态。全新世晚期,盐湖的萎缩咸化进一步加剧,温度的作用对于茶卡盐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盐湖的蒸发^增大,远大于降水量。于是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茶卡盐湖。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茶卡盆地西部、祁连山南缘新生代凹陷的山间自流小盆地内,南面有鄂拉山,北面为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呈椭圆形。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盐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节无湖表卤水,每年5〜9月为丰水季节。茶卡盐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主要入湖水量为河水,每年总计人湖河水量为60立方米,泉水涌水量为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为湖面上蒸发水量,年蒸发量为124立方米,其次为人工采盐所耗水量为每年为2立方米。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盐湖卤水矿化度每升克,相对密度值,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茶卡盐湖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区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蒸发强烈,故其含盐量极高。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丰水季节卤水中氯化钠含量较枯水季节的高,是开采石盐的最佳时期。枯水季节卤水中的钾盐和镁盐含量较丰水季节的高,是开采钾、镁盐的最佳期。枯水季节湖水中氯化钾含量最高值达,平均值为,已达单独开采的品位。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截至2011年4月,茶卡盐湖储盐量达亿吨,氯化钠含量高达94%。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方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人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方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人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四)
被称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仿佛拥有将时间凝固的魔法,只感觉到蓝天白云悠悠,在如梦似幻般。尤其是在夜晚,仿佛抬手就可以触及到星辰。
今天我们终于到了茶卡盐湖,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盐雕群。瞧,那儿有个大大的西王母宝瓶,上边有许多像钻石一般闪闪发光的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华丽……
我们悠闲地走到了盐湖深处,远处蓝天白云,无尽的草原,有盐船在采盐;近处,一望无际的湖水,水晶状的晶体盐洁白刺眼。啊!空气中散发着一阵阵咸味,摸摸自己的头发、衣服,真的感受到了一股咸味,听小姑说这里的盐经加工后可供全国人民食用65年之久呢。我欢快的走在雪白的盐滩,如同走在冬天茫茫的大雪山,这种感觉让我非常开心。小姑给我和姐姐在这美丽的盐滩留下一张张照片,如果我不说这是茶卡盐湖,光看照片,你肯定会误以为这是我冬天拍的照片吧!
在盐湖时我看见了一面长牌子,上面写着:“小心溶洞坍塌。”往盐湖深处走去,这里果然有一些大小不同的溶洞。小姑说:“小心溶洞,不要靠近。”我带着疑问说:“小姑这么小的洞口怎么会把人掉进去呢?”小姑说:“里面大,外面小。中间是空的,随时会坍塌要小心呀!”我们玩的时候,又看见一个牌子:“为了不影响盐湖水质,请勿穿鞋套下湖。”我和姐姐说:“别人都穿着鞋套下湖我们也可以呀。”小姑说:“我还是不穿鞋套了吧!”我和姐姐一起说:“你不穿鞋套会后悔的!”我第一个下去没有穿鞋套,脚刚踏入湖中。“呀!好扎呀!”小姑进去试了一下。刚刚走了一圈就跑了回来。嘿嘿我就说:“我们说过吧,不穿鞋套会后悔吧。”我一边在玩一边在想,为什么不让穿鞋套下湖还要游客买鞋套呢?
太阳照射在湖面,晶莹的盐粒反射出刺眼的亮光。小姑说这里热倒是不打紧,主要是紫外线很强。说着小姑就把她的太阳帽给了我,结果这“毒辣”的紫外线把小姑的鼻子给晒的脱皮了。出于好奇我捏了一点盐晶放到嘴里,感觉和我们吃的盐一样啊。这时小姑看见了赶紧叫住我说:“欣欣,这盐现在还不能吃,等它加工后才可以食用的。”正是因为我吃了没加工的盐,还把盐晶抹到脸上,导致我的嘴巴肿了起来。如果把盐湖之水不小心弄到衣服或身上只能用干净的水洗,不然的话就会水干了留下白色的盐印迹。
一路走一路玩,装了一瓶茶卡盐湖的盐巴准备带回家留个纪念。湿了裙子的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茶卡盐湖,离开了这个带给我们好奇与欢乐的盐湖,我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旧地重游。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五)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几方面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一简单分析。关键字: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措施一 青海旅游资源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青海,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纵横于青海南北,自然景观可开发利用之处颇多。目前,青海省已定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省鸟岛、玉树隆宝滩、孟达天池等五处。此外,诸如昆仑山,日月山,坎布拉风景区,李家峡水库,麦秀林场,茶卡盐湖,金银滩大草原,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雪山等都可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且,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人文资源(1)民族方面: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诸如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如汉族社火,藏族藏戏,土族安昭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吸引游人的民族节庆有六月六(农历)互助土族花儿会,七月二十五——八月一日的玉树赛马会等。(2)宗教方面:青海藏传佛教影响最大。中国最奇特的藏传佛教景区--莱巴沟就在青海。西宁塔尔寺是我国六大喇嘛寺之一,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玉树结古寺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此外,化隆夏琼寺,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西宁北禅寺等都是在青海当地的名刹。除藏传佛教外,回族和撒拉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伊斯兰教的最高学术活动中心,在国内外伊斯兰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蒙古族中有部分信奉萨满教,土族则十分崇拜祖先神。青海还是道教的传说中的重要一笔,西王母的瑶池即坐落在青海。(3)历史方面:昆仑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千水之源,万山之祖,昭示着百川归海,华夏同根。青海有原始墓葬群柳湾墓地,有青铜器时期当地土著文化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唐代早期的都兰热水吐蕃大型墓葬群,有唐藩古道遗址,有文成公主进藏时所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还有红军西路军与青海军阀马步芳作战的红色旅游项目。二 青海旅游开发青海旅游发展现状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青海总体而言面临两个问题:(1)旅游经济在全国而言处于下游,下图图1为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年份 人数(万人次) 停留天数 收入(亿元) 比上年±%人数 收入1995 150 0 \1996 150 0 150 0 150 0 150 4 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下图图2为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年份 人数(人次) 收入(万元) 比上年±%(收入)1995 13332 10352 205 12817 272 16610 20500 109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从1999年至今,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字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万人次,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人数总量仍然显低。数据显示,2003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2)旅游受季节制约过大青海的旅游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产出效益的时间太短。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以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可以开展全年四季的旅游的。比如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就是冬季的特产。青海可开发的民俗风情游,宗教朝觐游,历史探古游,登山探险游等都是可以在四季参与的。滞后原因交通问题、宣传问题、整合问题等是制约青海旅游资源难以有效释放优势的主导原因。(1)交通问题:虽然近年来通往青海湖、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的道路都修建一 新,路难行的问题正在逐渐化解,但是由于青海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路程 距西宁市区较远,抵达目的地路途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如从西宁去往孟达天池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驾车去往青海湖车况好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半小时,乘坐班车则需要3个多小时,加之沿途兴趣性活动较少,游客常常感到旅途枯燥劳累;再有,在达到景点后活动也欠丰富。因此,游客很容易产生了“看景不如听景”、“到此一游不是特别值”的感觉。(2)宣传问题:①宣传力度:青海旅游资源虽较以往增加了宣传力度,青海湖等一些景点的知名度随着“环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青海更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撩起面纱,在对外推荐方面,虽然一些景点下了一些功夫,但由于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冲击力。②宣传全面程度:青海旅游自发展伊始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然资源的宣传上,而很少涉及人文景观。这也是青海旅游“四季分明”的重要原因。(3)整合问题:青海的旅游景点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多是“单兵作战”,很少联手共同对外广而告之。同时,面对丰富而散落在全省多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相关方面缺乏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套餐”式旅游在青海尚未“上桌”。青海还急需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线路。三 应对措施(1)依托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重要旅游景区的精品策划。在做好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高原特色,尽量保持原汁原味,靠特色把青海的精品打出去。(2)加快旅游业基础建设。措施包括:①要加快重要旅游景区的硬件建设。②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③认真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的旅游宣传资料。④要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法规,逐步做到依法管理 旅游,依法管好旅游。要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检查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保持有序竞争,强化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体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是青海旅游能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懂得运用自媒体平台,是茶卡盐湖从工业盐湖到热门景区最大的特破点。虽然说茶卡盐湖确实成为了火红的景区,只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当地实在太火而且旅客太没有素质,现在的这里不再是天空之镜了,更多是普通的景区而已。
一、懂得运用自媒体,是茶卡盐湖走向成功的必要点
茶卡盐湖由于湖面结晶盐层上卤水的反射,在蓝天白云和远山映衬下形成波光粼粼的镜面效果而闻名,其实早年确实这里名气一般,但自从自媒体出现后茶卡盐湖因其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声誉逐渐被传播开来。
最后,因为“何必去玻利维亚,这里的天空之镜美到哭”标题而备受关注的茶卡盐湖“一夜爆红”成为了最火爆的景点,可以看得出,懂得运用自媒体是宣传景点最好的方式。
二、火红以后的茶卡盐湖,不再是我们心中的天空之镜
或许曾经的茶卡盐湖真的很美,但自从人流变多后这里侧成为了普通的盐湖而已,归根到底还是游客的低素质,当地管理的不重视导致这样的场面。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地由于缺少管理,导致很多游客乱丢垃圾,鞋套乱扔,每天就清理垃圾就已经让当地人苦恼了,是否这样环境下的茶卡盐湖还是曾经的天空之镜吗?我觉得绝对不是了。
懂得合理运用自媒体,是让茶卡盐湖成功的主要方式,只可惜不懂的管理的它,成为了我们心里面普通的存在。
引言:业界对青海旅游发展状况的评价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开发小省,旅游经济弱省”。此言是否得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在下文中,笔者便试图从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应对措施几方面来对青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做一简单分析。关键字: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措施一 青海旅游资源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族众多,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世界第三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青海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山大川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发源于青海,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纵横于青海南北,自然景观可开发利用之处颇多。目前,青海省已定级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有青海湖;自然保护区有三江源、可可西里、青海省鸟岛、玉树隆宝滩、孟达天池等五处。此外,诸如昆仑山,日月山,坎布拉风景区,李家峡水库,麦秀林场,茶卡盐湖,金银滩大草原,阿尼玛卿和年保玉则雪山等都可开发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而且,青海的自然旅游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景观独特,充满着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恢弘博大、高旷险雄,历史悠久,丰富深邃。人文资源(1)民族方面: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诸如藏,回,蒙古,土,撒拉等少数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如汉族社火,藏族藏戏,土族安昭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吸引游人的民族节庆有六月六(农历)互助土族花儿会,七月二十五——八月一日的玉树赛马会等。(2)宗教方面:青海藏传佛教影响最大。中国最奇特的藏传佛教景区--莱巴沟就在青海。西宁塔尔寺是我国六大喇嘛寺之一,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玉树结古寺有“世间第一大嘛呢堆”。此外,化隆夏琼寺,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西宁北禅寺等都是在青海当地的名刹。除藏传佛教外,回族和撒拉族世代信奉伊斯兰教。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伊斯兰教的最高学术活动中心,在国内外伊斯兰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蒙古族中有部分信奉萨满教,土族则十分崇拜祖先神。青海还是道教的传说中的重要一笔,西王母的瑶池即坐落在青海。(3)历史方面:昆仑文化在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图腾。千水之源,万山之祖,昭示着百川归海,华夏同根。青海有原始墓葬群柳湾墓地,有青铜器时期当地土著文化代表的诺木洪文化遗址。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唐代早期的都兰热水吐蕃大型墓葬群,有唐藩古道遗址,有文成公主进藏时所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还有红军西路军与青海军阀马步芳作战的红色旅游项目。二 青海旅游开发青海旅游发展现状虽然青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青海总体而言面临两个问题:(1)旅游经济在全国而言处于下游,下图图1为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年份 人数(万人次) 停留天数 收入(亿元) 比上年±%人数 收入1995 150 0 \1996 150 0 150 0 150 0 150 4 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国内旅游人数及收入下图图2为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年份 人数(人次) 收入(万元) 比上年±%(收入)1995 13332 10352 205 12817 272 16610 20500 109图2 1995——1999年青海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和创汇情况从1999年至今,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字在持续增长,到2004年达到万人次,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人数总量仍然显低。数据显示,2003年青海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旅游外汇收入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2)旅游受季节制约过大青海的旅游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产出效益的时间太短。经过研究分析我们得知,以青海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可以开展全年四季的旅游的。比如塔尔寺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就是冬季的特产。青海可开发的民俗风情游,宗教朝觐游,历史探古游,登山探险游等都是可以在四季参与的。滞后原因交通问题、宣传问题、整合问题等是制约青海旅游资源难以有效释放优势的主导原因。(1)交通问题:虽然近年来通往青海湖、孟达天池等旅游景点的道路都修建一 新,路难行的问题正在逐渐化解,但是由于青海的旅游景点较为分散,路程 距西宁市区较远,抵达目的地路途行驶的时间都比较长,如从西宁去往孟达天池坐车需要3个多小时,驾车去往青海湖车况好的情况下需要两个半小时,乘坐班车则需要3个多小时,加之沿途兴趣性活动较少,游客常常感到旅途枯燥劳累;再有,在达到景点后活动也欠丰富。因此,游客很容易产生了“看景不如听景”、“到此一游不是特别值”的感觉。(2)宣传问题:①宣传力度:青海旅游资源虽较以往增加了宣传力度,青海湖等一些景点的知名度随着“环湖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但总体而言,青海更多的旅游资源还没有被撩起面纱,在对外推荐方面,虽然一些景点下了一些功夫,但由于不能形成连续性、持久性,难以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冲击力。②宣传全面程度:青海旅游自发展伊始便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然资源的宣传上,而很少涉及人文景观。这也是青海旅游“四季分明”的重要原因。(3)整合问题:青海的旅游景点在对外推介过程中,多是“单兵作战”,很少联手共同对外广而告之。同时,面对丰富而散落在全省多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各相关方面缺乏对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套餐”式旅游在青海尚未“上桌”。青海还急需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旅游精品线路。三 应对措施(1)依托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做好重要旅游景区的精品策划。在做好旅游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遴选找准主导型旅游开发项目,把握重点,分步实施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和坚持高原特色,尽量保持原汁原味,靠特色把青海的精品打出去。(2)加快旅游业基础建设。措施包括:①要加快重要旅游景区的硬件建设。②要大力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③认真编撰具有青海特色的旅游宣传资料。④要加大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⑤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法规,逐步做到依法管理 旅游,依法管好旅游。要认真开展旅游市场的检查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保持有序竞争,强化安全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质量监督体系,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者合法权益。这是青海旅游能否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一)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今天有我带领大家游览,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盐湖,与青海湖,塔尔寺,孟达天池齐名,称青海四景,被评为人生必去的55个地方。
茶卡盐池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缘,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天然盐池。“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茶卡盐湖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茶卡盐湖是天然结晶盐湖,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所以称“青盐”。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这里的盐除供应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区。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椭圆形,雨季时总面积可达105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而盐湖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洼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
放眼望去整个盐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脱下鞋子,漫步在盐滩上就会感受到像细沙一样盐,非常舒服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醇香的盐味,来到茶卡盐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条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铁轨。空旷的盐湖,笔直的两条铁轨,让人心旷神怡。仿佛会忘记一切烦恼。
而我们两旁的每一座盐雕都是都是茶卡盐湖的“守卫者”,每一座盐雕都在诉说着一个沧桑而又美丽的故事... .或是神话传说,或是英雄事迹,每一座都演绎着不同的风情... ...而现在一切美丽的景色只属于你... ...
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游览了,当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谢谢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二)
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部边沿,乌兰县茶卡镇南侧。北依巍峨的完颜通布山,南靠旺秀山,东濒茶塘盆地,是一个富裕而漂亮的天然盐湖。茶卡是蒙语,意为“盐海”。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显著受香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称于杭州西湖的十多少倍,干季湖水面积显明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个别厚5米,最厚处达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节令性河流。该盐湖为天然结晶盐,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幻想的食用盐。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资,使盐晶呈青玄色,故称“青盐”。初步探明的储量达4亿4千万吨以上。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消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能够从下面捞取自然的结晶盐。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从新结晶成盐层。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盐湖中景观万千,有采盐风光,盐湖日出,盐花异景等,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茶卡盐开采历史长久,最早可推到秦汉时代。《西宁府新志》上有过这样的记录:“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四周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商业,郡民赖之”。清乾隆二十八年已定有盐律。解放前,马步芳政权在这里设有盐场,每年出产近千吨原盐。解放后,古老的茶卡盐池经由一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实现了采盐机械化,建有茶卡盐厂,已开发出加碘盐,洗涤盐,再生盐、粉干盐等十多个种类,每年生产几十万吨优质原盐,除供给青海各地外,还畅销全国20余个省区及出口日本、尼泊尔、中东等地域,受到人们广泛欢送。盐湖的形成是因为灾害或地壳活动,青藏高原从前是大陆的一局部,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成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高地带形成了很多盐湖跟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简直无限无尽,由于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茶卡盐湖,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游客在此既可欣赏盐湖景色,又可参观机械化采盐功课,这是一个盐的世界,车上、地上、甚至空气里都有盐味,远处有挖盐船在挖盐;近看这些盐,是像水晶状的晶体;尝一尝,滋味与食盐略有不同。假如你足够荣幸的话,白天可以看到在这些河面上构成的空中楼阁。这些由阳光经水汽折射造成的奇观,有的是屋宇,牛群,甚至如羊群在湖面上游泳。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三)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青海茶卡盐湖参观考察。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湖;“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41,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长千米,宽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游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是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景区,2009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景区单日最高游客量突破4万人次,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原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各位游客朋友,茶卡盐湖的形成,是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大约10万〜13万年前,茶卡盐湖当时是一个外流湖,向东流人共和盆地、注人黄河,后来发生构造隆起,使得茶卡盐湖变成了内陆湖。在晚冰期时,茶卡盐湖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盐湖开始萎缩,出现盐类沉积,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茶卡盐湖仍表现为进一步的萎缩状态。全新世晚期,盐湖的萎缩咸化进一步加剧,温度的作用对于茶卡盐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盐湖的蒸发^增大,远大于降水量。于是就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茶卡盐湖。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茶卡盆地西部、祁连山南缘新生代凹陷的山间自流小盆地内,南面有鄂拉山,北面为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茶卡盐湖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两山常年积雪,雪山倒映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盐湖与雪峰交相辉映的青藏高原独特自然风光。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呈椭圆形。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千米,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盐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枯水季节无湖表卤水,每年5〜9月为丰水季节。茶卡盐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主要入湖水量为河水,每年总计人湖河水量为60立方米,泉水涌水量为立方米,主要出湖水量为湖面上蒸发水量,年蒸发量为124立方米,其次为人工采盐所耗水量为每年为2立方米。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盐湖卤水矿化度每升克,相对密度值,水化学类型为硫酸盐型硫酸镁亚型。茶卡盐湖因盛产“大青盐”而闻名,其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盐但不可直接食用。湖区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人其中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蒸发强烈,故其含盐量极高。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丰水季节卤水中氯化钠含量较枯水季节的高,是开采石盐的最佳时期。枯水季节卤水中的钾盐和镁盐含量较丰水季节的高,是开采钾、镁盐的最佳期。枯水季节湖水中氯化钾含量最高值达,平均值为,已达单独开采的品位。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截至2011年4月,茶卡盐湖储盐量达亿吨,氯化钠含量高达94%。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方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人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各位朋友,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
据《西宁府新志》记载:“在县治西,五百余里,青海西南……周围有二百数十里,盐系天成,取之无尽。蒙古用铁勺捞取,贩玉市口贸易,郡民赖之。”早在公元前206—公元25年的西汉时期,当地羌族人就已经知道采盐食用。《汉书•地理志》记载:“金城郡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仙海即今青海湖,盐池就是茶卡盐湖。
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始,官方就已有组织地方对盐湖进行大规模开采,并定有盐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了丹噶尔厅盐局,标志着茶卡盐纳人了有序经营管理轨道。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四)
被称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仿佛拥有将时间凝固的魔法,只感觉到蓝天白云悠悠,在如梦似幻般。尤其是在夜晚,仿佛抬手就可以触及到星辰。
今天我们终于到了茶卡盐湖,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盐雕群。瞧,那儿有个大大的西王母宝瓶,上边有许多像钻石一般闪闪发光的东西,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华丽……
我们悠闲地走到了盐湖深处,远处蓝天白云,无尽的草原,有盐船在采盐;近处,一望无际的湖水,水晶状的晶体盐洁白刺眼。啊!空气中散发着一阵阵咸味,摸摸自己的头发、衣服,真的感受到了一股咸味,听小姑说这里的盐经加工后可供全国人民食用65年之久呢。我欢快的走在雪白的盐滩,如同走在冬天茫茫的大雪山,这种感觉让我非常开心。小姑给我和姐姐在这美丽的盐滩留下一张张照片,如果我不说这是茶卡盐湖,光看照片,你肯定会误以为这是我冬天拍的照片吧!
在盐湖时我看见了一面长牌子,上面写着:“小心溶洞坍塌。”往盐湖深处走去,这里果然有一些大小不同的溶洞。小姑说:“小心溶洞,不要靠近。”我带着疑问说:“小姑这么小的洞口怎么会把人掉进去呢?”小姑说:“里面大,外面小。中间是空的,随时会坍塌要小心呀!”我们玩的时候,又看见一个牌子:“为了不影响盐湖水质,请勿穿鞋套下湖。”我和姐姐说:“别人都穿着鞋套下湖我们也可以呀。”小姑说:“我还是不穿鞋套了吧!”我和姐姐一起说:“你不穿鞋套会后悔的!”我第一个下去没有穿鞋套,脚刚踏入湖中。“呀!好扎呀!”小姑进去试了一下。刚刚走了一圈就跑了回来。嘿嘿我就说:“我们说过吧,不穿鞋套会后悔吧。”我一边在玩一边在想,为什么不让穿鞋套下湖还要游客买鞋套呢?
太阳照射在湖面,晶莹的盐粒反射出刺眼的亮光。小姑说这里热倒是不打紧,主要是紫外线很强。说着小姑就把她的太阳帽给了我,结果这“毒辣”的紫外线把小姑的鼻子给晒的脱皮了。出于好奇我捏了一点盐晶放到嘴里,感觉和我们吃的盐一样啊。这时小姑看见了赶紧叫住我说:“欣欣,这盐现在还不能吃,等它加工后才可以食用的。”正是因为我吃了没加工的盐,还把盐晶抹到脸上,导致我的嘴巴肿了起来。如果把盐湖之水不小心弄到衣服或身上只能用干净的水洗,不然的话就会水干了留下白色的盐印迹。
一路走一路玩,装了一瓶茶卡盐湖的盐巴准备带回家留个纪念。湿了裙子的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茶卡盐湖,离开了这个带给我们好奇与欢乐的盐湖,我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旧地重游。
5篇介绍青海茶卡盐湖的导游词范文(五)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西藏盐湖矿产资源的调查程度较低,主要围绕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的地区)开展工作,多局限于硼砂、芒硝等少数矿种或少数矿床的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仅有少数外国探险家和学者在路线地质调查过程中涉及少数湖泊或盐湖,其中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于1889~1902年、1906~1907年和1907~1908年三次入藏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对色林错以北、阿里地区及色林错—班公错一线的湖泊、盐湖面积、海拔高程、水系、湖水的相对密度、含盐情况及湖岸线等作过考察记载。另有波格丹诺维奇于1888年进入阿里;维斯()于1929~1930年到达革吉县以北地区;德拉特()于1927~1928年、诺林()于1931~1935年到过高原的西北部,对沿途的湖泊或盐湖进行过调查。上述资料极为有限,涉及盐湖方面的内容更是贫乏,限于当时条件,能获取这些资料,对认识和研究高原盐湖的形成及演变历史,是难能可贵的。
新中国成立后,区内地质工作方得以正规开始。1951~1953年,中国科学院西藏工作队首次在藏东地区进行了盐湖矿产资源调查,对一些湖泊成因、水化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申错、乃日平错等液相碱矿床,著有《西藏东部地质及矿产调查资料》,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提交的西藏考察报告,为全面认识该区地质及矿产资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1956年,西藏821地质队在班戈错开展了硼矿检查工作;841队在查拉卡硼矿区进行踏勘工作,但未做深部揭露,所收集的资料较为简单。
1957年,新疆地质局喀什大队在噶尔昆沙一带开展地质调查时,对察来卡硼矿做过简单工作,未进行评价。
1958年,西藏地质局开始在藏北开展了以硼砂为主的盐湖矿产地质调查工作。至1961年底,调查湖泊95个,肯定了郭家林错、班戈错、扎布耶茶卡等10余个盐湖为固体硼酸盐矿产基地,并对郭加林错、班戈错进行了初步勘探,提交了《西藏北部盐湖硼矿普查总结报告》和《西藏杜加里湖、班戈错硼石矿区初步勘探报告》。
1958~196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先后组成盐湖科学调查队、西藏综合考察队,对藏北主要盐湖进行了考察,取得了首批盐湖卤水化学分析数据。调查湖泊40余个,发现了世界上独特的扎仓茶卡(夏布错)硼酸盐矿床,对西藏湖区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矿床地质进行了综合研究。1974年提交了《西藏盐湖硼矿研究报告》,1980年提交了《西藏盐湖》及其他矿产地质考察实录。这些报告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西藏盐湖的基本概况,对西藏湖区的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钻孔等实际资料,作了综合性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盐湖提供了宝贵经验。
1974年,西藏区调队为配合食盐出口任务对扎布耶茶卡南湖部分作了详细普查,圈定了石盐工业矿体,首次估算了卤水和石盐中KCl,LiCl,B2O3,Na2SO4等有益组分储量,确认该湖为一综合性盐类矿床。
1976年和1978年,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再次开展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综合科学考察工作,调查盐湖50多个,首次取得盐湖14C年龄数据,并首次在扎仓茶卡发现了水钙芒硝、泻利盐矿物。对湖相碎屑沉积物进行了分析鉴定,进行了沉积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西藏高原湖泊的成因、第四纪地质、湖泊和河流等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出版了包括《西藏盐湖》在内的一系列科学考察丛书。为探讨高原盐湖形成演化、成盐规律及合理开发与利用盐湖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0世纪70~80年代,西藏区调队开展1∶10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时,对各图幅内湖泊的水化学类型及盐湖矿产进行了调查,取得了一批宝贵成果。
1980~1984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研究所与青海地质矿产局合作完成了“青藏高原盐湖沉积环境及寻找K,B,Li远景”课题,对西藏部分盐湖作了进一步研究,在扎布耶茶卡新发现了钯、铷、嗜盐菌藻等有益组分,再次确认该湖为一个具有硼酸盐、锂盐、钾盐等矿种的大型综合性矿产基地。
1991年,西藏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开展了西藏北部盐湖调查,获得了黑-阿公路两侧较为详细的盐湖水化学分析资料。
1994年,西藏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区区域矿产总结,对区内116个湖泊做了矿产评价,分析水化学资料100个,并对与盐湖有关的硼、锂、钾、芒硝、石盐、碱矿、水菱镁矿做了较为详细的总结,提交成果有《西藏自治区区域矿产总结》。
1994年,西藏地质矿产局开展了全区矿产资源论证,对与盐湖有关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经济价值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与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提交有《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报告》。
1995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开展了扎布耶茶卡盐湖综合调查。对湖区第四纪地质、古气候、沉积环境及矿床地质均做了详细研究。该项目属国家科委、西藏科委重点科研项目(K89-01-32),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070123),提交有《扎布耶茶卡盐湖综合调查与长观研究报告》。
1999年,地质矿产部矿床研究所与西藏地质矿产厅地热地质大队合作,开展了西藏羌塘地区盐湖资源调查,着重进行了盐湖地质、第四纪地质、生物、综合找矿等项工作。
2001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对西藏全区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遥感综合调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内容涉及多领域、多学科。提交有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13个子课题调查报告,为本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对扎仓茶卡Ⅱ盐湖进行了详查工作。探明扎仓茶卡为一个大型新型镁硼矿床,并对矿床做了详细评价,提交有《西藏自治区革吉县扎仓茶卡Ⅱ湖东缘镁硼矿区详查报告》。
此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还发表了大量与此相关的论文及专著。
以上成果均为本次盐湖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区内前人调查研究主要成果见表1-1。
表1-1 前人调查、研究成果一览表
续表
从200米深的地底抽出的盐湖卤水是如何提炼成能够储存电能的稀有锂金属?又是如何被制作成汽车充电电池的?
第一、首先将抽取出来的卤水流进这个池子,这是一个16平方公里的大型蒸发池,然后通过炙热的太阳光来蒸发水分,使卤水里的盐形成洁净,让你留在浓度更高的溶液里。18到24个月之后,蒸发池中锂的浓度会提高60倍,此时检测员会测量池水的酸碱度以及导电性。当检测数值达到要求后,就要把里从卤水中分离出来,通过一根长管道将卤水溶液超到五公里外的处理厂进行过滤。
第二、加热之后让长途跋涉的卤水稳定下来,而这些由铝管和铝铜构成的设备会从卤水里萃取出所有的铝。在这个巨大的搅拌反应器里,卤水和结晶钠混合,产生一种叫做碳酸锂的固态化合物。在输送带的底部有一台真空抽气机,它会让锂粉末完全吸附在上面。接着粉末通过这台巨大的滚筒干燥机去除剩余的水分,最后,得到的这种乳白色锂粉末就可以用来制作汽车充电电池。要把锂粉末做成电池,就必须设法让它呆在带有敷垫的物质旁边。
第三、首先把铝粉末和一种容剂混合,调制成像墨汁一样的浓稠液体,然后将它倒进一部类似于印刷机的大型机器里。这台机器用的不是纸,而是用的薄铝板。机器会在铝板表面涂上薄薄的一层里木制,这些铝板越薄,电池缠绕的层数就越多,这样电力也就会更强。接着要用巨大的碾压机将铝板碾压到比头发丝还薄,再用缠绕机把超薄的铝片和大夫电的同包在一起,这样就制造出了超级轻且电力强劲的电池。当每个成品电池充满电力的时候,里面的离子会来回流动,产生伏特的能量。如果把84个这样的电池组合在一起,就能提供足够的能量来驱动这辆大型SUV汽车了。
[论文关键词] 锂离子筛 前驱体 制备 检测
[论文摘要] 锂离子筛可以直接从盐湖卤水和海水中提取锂,是极具发展前景的锂吸附剂,介绍锰氧化物锂离子筛前驱体的制备和检测方法,并简要叙述离子筛分材料的发展过程。
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锂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而特殊的用途,在能源、航空航天工业、金属冶炼及制造业、制冷、玻璃、陶瓷、医药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用途:在原子能领域,锂被誉为新“能源元素”,锂-6是氢弹、热核反应堆原料。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无毒而广泛用于便携式通讯设备。二十一世纪,用于锂电池的碳酸锂将超过2万吨。锂基润滑脂已成为润滑脂的主导产品。另外,碳酸锂作为情感矫正剂可有效治疗狂躁精神病。目前,世界对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消耗量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
全球锂资源约1276万吨,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伟晶型矿床及盐湖中,其中,锂矿石中锂的储量仅为40万吨,约占全球总储量的,而盐湖卤水中,锂资源的占有率为77%以上。锂矿石中锂的储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固体矿源又不断枯竭,因此锂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正面临重大转折,探讨从盐湖卤水、低浓度海水、地下水中提取锂成为目前化学、化工、材料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盐湖卤水提锂工艺简便、成本约为矿石提锂的一半,目前国外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年产能力近2万吨,约占锂盐总产能力的40%。采用卤水或其他含锂液体矿资源取代矿石生产锂盐是世界锂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离子筛分材料的发展过程
1850年,Thompon等,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土壤中Ca2+、Na2+与水中NH+、K+的离子交换现象。其中具有交换性能的物质后来被鉴定为粘土、海绿石沸石分子筛和腐植酸。一般认为,这是离子筛分材料的最初发现。20世纪初,Harms等合成了硅酸铝凝胶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应用于水的软化。但其选择性筛分性能较差,耐酸性也不好,性能易变。上世纪60年代,Clearfield A等,发现磷酸锆可以结晶,这为离子筛分材料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结晶使得这些磷酸锆的多晶结构得以测定,宏观的离子筛分和交换行为能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到80年代以后,Kenta ,Qi Feng等合成出了结晶石结构的锂锰氧化物LiMn2O4,该物质对锂离子具有特殊的选择吸附性能。
二、我国盐湖卤水的提锂前景
我国盐湖资源相当丰富,集中分布于青海、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四个省区。锂资源储量大,含量高的盐湖卤水多集中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如:台吉乃尔盐湖、一里坪盐湖、察尔汗盐湖和大柴旦盐湖等,都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西藏的扎布耶湖是世界上锂含量超过百万吨级的三大盐湖之一。因此,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盐湖锂工业不仅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且可以促进和发展我国西部的经济,并为二十一世纪高科技的发展提供理想的材料。
三、从盐湖卤水提取锂的方法
目前,锂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主要集中在盐湖卤水提锂的方法上。盐湖卤水提锂的方法有蒸发结晶分离法,沉淀法、浮选法、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等。蒸发结晶分离法大量使用烧碱和纯碱,致使锂盐产品成本较高;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费时费力;浮选法工艺流程复杂;而离子交换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应用广泛。因此,研究开发高效、高选择性的新型无机离子吸附剂成为当今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尖晶石结构的锰氧化物,不仅对Li+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较大的交换吸附容量,且具有经济、环保的特点,从而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四、锂离子筛的制备方法
现阶段制备锂离子筛前驱体LiMn2O4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固相法和液相法。固相合成法主要分为:高温固相法、微波烧结法和固相配位法等。固相法一般操作较为简单,步骤短,便于大规模生产,易于实现工业化,但耗能大,产率低;液相合成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共沉淀和水热法等。液相法一般操作要求高,反应步骤较长,产物粒度均匀、形态规整,晶相较纯。下面选取几种常见的方法分别介绍:
1、高温固相反应法:高温固相反应法是合成锂离子筛前驱体最常用且易操作的一种方法,是将锂和锰的易熔或易分解化合物先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于高温下焙烧一定时间而合成所需化合物。其中,锂源主要有Li2CO3、LiOH·H2O、LiNO3和LiI等;锰源主要包括MnO、Mn2O3、MnO2、MnCO3和Mn(CH3COO)2·4H2O等。高温固相反应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几点不足:能耗大,生产率低;锂盐的部分挥发,造成原配比不易把握;产物的均匀性差。
2、微波烧结法:微波烧结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普遍用于制备陶瓷材料的方法。其主要依据微波直接作用于材料内部后而转化为热能,从材料内部进行加热,进而缩短了反应的时间。微波烧结法可通过调节微波的功率来控制粉末的物相结构,易于工业化,值得关注。但其毕竟属于固相反应,所得粉末的粒度通常只能控制在微米级以上,粉末的形貌稍差。
3、固相配位反应法:此方法也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尤其适于合成金属簇合物和固相配合物的一种方法。首先,在室温或低温下制备固相金属配合物,然后,在一定温度下热分解制得氧化物超细粉末。固相配位反应法保留了传统高温固相反应法操作简便的特点,同时在合成温度、焙烧时间和产物粒度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又优于它。
4、溶胶凝胶法(Sol-Gel):也称Pechini合成法,属于液相合成法,是基于某些弱酸能与某些阳离子形成螯合物,而螯合物又可与多羟基醇聚合物形成固体聚合物树脂的原理。由于金属离子可与有机酸发生化学反应而均匀分散在聚合物树脂中,达到原子水平的混合,从而在较低温度下可制得超细氧化物粉末。传统的溶胶凝胶法是采用金属醇盐水解制得溶胶,然后干燥得凝胶。
由于该法成本偏高,工艺复杂,材料工作者相继对其进行了改进,派生出一些新方法,如柠檬酸配合法、甘氨酸配合法、高分子聚合物配合法、多羟基酸配合法等。锂离子筛的制备主要是在不破坏前驱体尖晶石构型的前提下,用合适的脱出剂脱出其中的锂离子,以保证所得锂离子筛对锂离子的记忆性。目前,使用的脱出剂主要是酸性化合物,如盐酸、硝酸以及硫酸等。评价脱出效果的指标主要是锂的脱出率及锰的溶损率。人们希望通过采用优良的脱出剂,使锂的脱出率最大、锰的溶损率最小。因为相对于盐酸,硝酸和硫酸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种程度上会加大锰的溶损,所以用合适浓度的盐酸作为脱出剂的居多。然而,同种洗脱剂,浓度不同,洗脱时间不同,洗脱效果也不一样。因此,在制备离子筛的时,需要选择出最佳酸洗转型条件。
五、锂离子筛的检测
制备好的离子筛需对其表面形貌检测即对前驱体酸洗脱锂后产物进行SEM检测,得出扫描结果图像。通过与前驱体结构的扫描图像对比可以检测出,在酸洗脱锂过程中前驱体的结构有没有被破坏,再通过与文献中图片对比,可以检测出产物是否为尖晶石晶体结构, 晶型是否完整。然后再对产物(前驱体)进行XRD检测,得出扫描结果图, 根据扫描结果图,判断产物是否为尖晶石型LiMn2O4,是否有杂质。通过与文献中图谱对比,可以检测出产物是否有缺陷,是否为尖晶石型LiMn2O4,是否有杂质等。
六、结语
目前,对离子筛的研究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如果要实现其工业化,就必须先解决其造粒及锰的溶损问题。同时,必须通过改进合成方法、优化实验条件等手段来提高离子筛的实际吸附量。锰氧化物锂离子筛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绿色的吸附剂,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锰氧化物锂离子筛吸附法已经成为国际上从盐湖卤水和海水中提锂的重要研究方向。
5月16日,根据青海日报报道,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编制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西宁召开,审议讨论了《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初稿)》。
据悉,接下来行动方案编制领导小组将于5月20日在北京召开《行动方案》国内专家论证会,听取国内盐湖领域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对《行动方案(初稿)》评价和修改完善的具体意见,确保行动方案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尽管行动方案尚未正式敲定,但盐湖提锂已经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
5月18日和19日,A股市场上相关概念股纷纷大涨,蓝晓 科技 18日爆涨,科达制造、久吾高科、藏格控股纷纷涨停,比亚迪、赣锋锂业、西藏矿业也实现大涨。
在电动 汽车 市场持续爆发的当下,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被称作“白色石油”的“锂”已经变得格外重要,但由于资源上的差异和技术上的不完善,我国虽拥有颇高的锂储量,但开发程度并不高,锂原料大量依赖国外进口。
而在由于地缘政治、需求上升等因素导致锂原料供应短缺,价格持续上涨的当下,基于已经逐步优化的“盐湖提锂”技术,青海世界级盐湖基地的建立有望使我国实现锂原料的自给自足。
这将给早前在盐湖提锂领域有所布局的企业带来优势,包括拥有盐湖资源和拥有盐湖提锂技术的企业,以及和这些企业已展开深度合作的产业链相关企业。
“盐湖提锂”能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在于其在我国过去长期被“矿山提锂”所压制的局面有望反转。
“提锂”并不是提取锂单质,而是提取为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 高纯度的锂盐则可以被锂电池原材料企业加工成磷酸铁锂、三元锂等电池正极材料出售给电池企业。
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被开发利用的锂资源有两种,一种是盐湖卤水锂,另外一种是岩石锂矿, 其中盐湖卤水锂占资源总量的70%左右,锂矿石占比为30%左右。
更大的储量占比使得盐湖提锂拥有更好的规模效益。盐湖提锂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发,90年代国外公司在卤水提锂技术方面实现突破,使碳酸锂生产成本大大低于矿石提锂。
不过,盐湖提锂虽有成本优势,但提取高纯度的电池级碳酸锂技术难度较大,相比之下,锂矿石提取锂技术成熟,且提锂纯度更高。
2020年,全球盐湖提锂的产量占比为46%,锂矿石提锂的产量占比份额则超过一半,这和两者在资源量上的占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种对比在我国更加明显。 我国探明的锂资源中,盐湖类型占到80%,其中90%分布在青海、西藏两大湖区。
我国的锂资源并不稀缺,根据 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统计数据,截至 2019 年末,中国锂储量/资源量分别为 100/450 万吨,全球排名第 4/6 位,属于第二梯队。
但由于我国大部分锂资源为盐湖类型,同时盐湖品位较低(锂含量低、杂质多),提锂技术不成熟,提锂成本远高于国外。
我国早期盐湖提锂成本高达6-8万元/吨LCE(碳酸锂当量),远高于国外2万元/吨LCE的成本,甚至超过部分矿山提锂的成本。
基于此种情况,我国虽然锂原料需求量巨大,但大多依赖于进口。 2019年,我国基础锂盐冶炼产能占到全球产能的71%,锂盐出货量占全球消费量的 49%,但原材料的产量占比仅为。
同时,我国目前锂盐生产仍以矿石为主要原料来源。2019 年国内碳酸锂产量约 万吨,其中矿石提碳酸锂占比高达 ,而盐湖提碳酸锂仅占比 ;氢氧化锂产量为 万吨,几乎全部以锂辉石精矿为原料。
随着青海世界级盐湖生产基地的规划出炉,我国盐湖提锂的速度显然正在加快,而这是由于技术、需求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是提锂技术的优化使得盐湖提锂的成本不断降低。
前面说到,我国锂盐湖品位较低, 主要是我国盐湖“镁锂比”显著高于海外。 作为盐湖提锂的主要技术参考数据,“镁锂比”越低,越有利于锂的提取,而青海盐湖镁锂比普遍高于60,察尔汗盐湖更是高达 1577,相比之下,南美盐湖镁锂比均处于 20 以下。
但过去几年,国内不少企业通过技术优化,实现了在高镁锂比盐湖中低成本提锂的方法,如五矿盐湖的高镁锂比分离技术、蓝晓 科技 的吸附法分离技术、久吾高科的渗析膜分离技术等。
当前,以吸附法和渗析膜为主的盐湖提锂技术成本已由此前煅烧法、萃取法6-8万元的提取成本,下降到万元左右,蓝科锂业的提锂成本目前更是降到3万元/吨。
另一方面则是锂原料,尤其是碳酸锂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使得盐湖提锂脚步开始加速,来应对原材料的短缺。
去年11月,碳酸锂的价格还处在4万元/吨的价格,但随后由于需求上升价格一路上涨,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万元~万元/吨,涨幅超过一倍。
这与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量回升有关。 在新能源 汽车 补贴不断退坡的当下,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开始不断回升,增速超过三元锂电池。
今年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同比上涨;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上涨。而碳酸锂是生产磷酸铁锂的主要原料,盐湖提锂又是碳酸锂提取的主要方式。
盐湖提锂的备受关注还与当下的地缘政治颇有关联。
前面已经说到,我国目前锂原料的获取主要来自于海外的锂矿石,进口占比超过70%, 而其中约50%来自坐拥优质锂矿场的澳大利亚。
目前,澳大利亚矿山的总设计产能为万吨锂精矿/年,是全球最大的硬岩型锂资源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锂资源供给国。
而当下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关系并不明朗。 今年4月,澳联邦政府单方面撕毁了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协议,并在随后取消了与中国多个合作协议,采取一系列强硬的对华政策。
5月6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则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正式宣布无限期暂停由国家发改委与澳联邦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牵头的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一切活动。
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出口国,而矿石资源又是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比最大的品类 ,暂停经济对话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矿石进口和中国企业对澳大利亚矿山的投资将受到不小的限制。
多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我国盐湖提锂的脚步需要迅速加快,以实现原材料的有效自供,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多种因素的叠加都让国内盐湖提锂备受关注,而此次跟随提锂概念同样备受关注的企业并不仅仅拥有“概念”。
在A股市场上领涨的蓝晓 科技 ,是国内的吸附树脂材料龙头,前面已经提到,吸附法目前是主流的盐湖提锂技术。
吸附法在应对高镁锂比盐湖有明显优势,包括蓝晓 科技 、久吾高科等多家上市企业目前都在向盐湖企业提供特殊合成的吸附分离材料以及集成系统装置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目前,蓝晓 科技 拥有多个盐湖提锂项目,属于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包括藏格项目1万吨吸附单元、锦泰项目3000吨整线运营、五矿项目1000吨技术改造,可针对中、高、低不同品位的卤水提供不同方案。
蓝晓 科技 这类企业当然是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这也是此次备受关注的另一类企业,包括藏格控股、西藏矿业等。
其中,藏格控股拥有青海察尔汗盐湖的开发权,同样拥有该盐湖开发权的还有蓝科锂业,蓝科锂业的股东中则有上市公司ST盐湖和科达制造。
其中ST盐湖为蓝科锂业的控股股东,科达制造为参股股东。ST盐湖就是曾经的“钾肥之王”盐湖股份,但因后来的大规模多元投资项目的失败,2019年亏损高达458亿元,同时由于从2017年以来连续3年净利润连续为负值,2020年5月被带帽暂停上市。
此次跟着青海吃香的还有拥有颇大锂盐湖资源的西藏,而西藏矿业、西藏珠峰同样是拥有西藏锂盐湖的开发权。
西藏的盐湖资源主要集中于藏西地区,包括扎布耶盐湖、结则茶卡和龙木错盐湖,主要为碳酸型及硫酸型盐湖。
其中,扎布耶盐湖是资源量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的锂矿盐湖,已探明的锂储量为 万吨 LCE,且资源禀赋极其优异,含锂浓度 11290mg/L,仅次于智利阿塔卡玛盐湖,位居全球第二;镁锂比仅为 ,全球最低,具有天然碳酸锂固体资源和高锂贫镁、富碳酸锂的特点。目前西藏矿业拥有扎布耶的独家开采权。
而像比亚迪这种整车制造商、赣锋锂业这种锂盐精加工企业也是基于盐湖提锂的技术和资源型企业展开合作,掌控上游原材料。
早在2017年,比亚迪就与盐湖股份合作成立了青海盐湖比亚迪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介绍,比亚迪在盐湖提锂吸附剂制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掌握了从盐湖卤水中提锂的锂吸附剂的制备技术,这是盐湖商业化提锂的关键。
不过,也正如上面提到,盐湖股份在因为后来的巨额亏损被戴帽后,目前与比亚迪的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还未正式开工建设。
当然,目前ST盐湖已将亏损业务做了剥离,保留了盈利能力较强的碳酸锂业务。2020年的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收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比上年增长,大幅实现扭亏为盈。
被暂停上市近一年之际,4月8日,*ST盐湖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股票恢复上市的书面申请,目前正等待审核。
赣锋锂业也能趁着概念起飞,也是其利用盐湖提锂的技术准备发力。
今年3月8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将收购伊犁鸿大基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0%股权,后者持有五矿盐湖有限公司49%股权,从而间接拥有青海省柴达木一里坪锂盐湖项目的权益。
在今年5月初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赣锋锂业也表示,公司很早就掌握盐湖提锂技术,目前拥有自己的技术团队和专利。
目前来看,盐湖提锂基地的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但基于锂原料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技术的优化,盐湖提锂是我国锂原料获取的大趋势,布局更早、有更多技术储备的企业能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
首先将抽出来的卤水进行粗加工,过滤掉一些大的杂质。然后由工厂的机器进行细加工就可以制造锂。
一份完整的茶叶品牌营销策划案应包括以下要素,但是现实中由于信息来源不充分以及受制于各个公司实力等一系列因素,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对于营销策划所需要考虑的方面不是很周全。 本方案企业的领导层应该非常注重营销部门的地位,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都是建立在营销部门对大量市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提出的基础上,即企业的战略是绝对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核心来制定。 本方案是笔者结合自身在营销工作中的心得,企业的战略定位的调整方面的经历,并在充分吸收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营销思想精华整理出来,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并互相提高。 一、分析营销机会 1、管理营销信息与衡量市场需求 (1)、营销情报与调研 (2)、预测概述和需求衡量 2、评估营销环境 (1)、分析宏观环境的需要和趋势 (2)、对主要宏观环境因素的辨认和反应(包括人文统计环境、经济?肪场⒆匀换肪场⒓际趸肪场⒄?畏?苫肪场⑸缁嵛幕?肪常? 3、分析消费者市场和购买行为 (1)、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心理因素等) (3)、购买过程(包括参与购买的角色,购买行为,购买决策中的各阶段) 4、分析团购市场与团购购买行为(包括团购市场与消费市场的对比,团购购买过程的参与者,机构与政府市场) 5、分析行业与竞争者 (1)、识别公司竞争者(行业竞争观念,市场竞争观念) (2)、辨别竞争对手的战略 (3)、判定竞争者的目标 (4)、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 (5)、评估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6)、选择竞争者以便进攻和回避 (7)、在顾客导向和竞争者导向中进行平衡 6、确定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 (1)、确定细分市场的层次,模式,程序,细分消费者市场的基础,细分业务市场的基础,有效细分的要求; (2)、目标市场的选定,评估细分市场,选择细分市场 二、开发茶叶品牌营销战略 1、营销差异化与定位 (1)、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渠道差异化、形象差异化 (2)、开发定位战略 ——推出多少差异,推出那种差异 (3)、传播公司的定位 2、开发新产品 (1)、新产品开发的挑战,包括外部环境分析(机会与威胁分析) (2)、有效的组织安排,架构设计 (3)、管理新产品开发过程,包括营销战略发展,商业分析,市场测试,商品化 3、管理生命周期战略 (1)、产品生命周期包括需求、技术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2)、产品生命周期中的营销战略,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概念的归纳和评论 4、自身定位——为市场领先者、挑战者、追随者和补缺者设计营销战略 (1)、市场领先者战略,包括扩大总市场,保护市场份额与扩大市场份额 (2)、市场挑战者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和竞争对手,选择一个进攻战略,选择特定的进攻战略 (3)、市场追随者战略 (4)、市场补缺者战略 5、设计和管理全球营销战略 (1)、关于是否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 (2)、关于进入哪些市场的决策 (3)、关于如何进入该市场的决策,包括直接出口,间接出口,许可证贸易,合资企业直接投资,国际化进程 (4)、关于营销方案的决策(4P) 三、茶叶品牌营销方案 1、管理产品线、品牌和包装 (1)、产品线组合决策 (2)、产品线决策,包括产品线分析、产品线长度、产品线现代化、产品线特色化、产品线削减 (3)、品牌决策 (4)、包装和标签决策 2、设计定价策略与方案 (1)、制定价格包括选择定价目标,确定需求,估算成本,分析竞争者成本、价格和提供物、选择定价法,选定最终价格 (2)、修订价格,地理定价,价格折扣和折让,促销定价,差别定价, 产品组合定价 3、选择和管理营销渠道 (1)、渠道设计决策 (2)渠道管理决策 (3)、渠道动态 (4)、渠道的合作、冲突和竞争 4、设计和管理整合营销传播(开发有效传播,包括确定目标受众,确定传播目标,设计信息,选择传播渠道,编制总促销预算,管理和协调整合营销传播) 5、管理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 (1)、开发和管理广告计划,包括确定广告目标,广告预算决策,广告信息选择,媒体决策,评价广告效果 (2)、销售促进 (3)、公共关系 6、管理销售队伍 (1)、销售队伍的设计,包括销售队伍目标,销售队伍战略,销售队伍结构,销售队伍规模,销售队伍报酬) (2)、销售队伍管理,包括招牌和挑选销售代表,销售代表培训,销售代表的监督,销售代表的极力,销售代表的评价 四、管理茶叶品牌营销 1、营销组织,营销部门的演进,组织营销部门的方法,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建立全公司营销导向的战略 2、营销执行监控以保证营销的有效性 3、控制营销活动,年度计划控制,盈利能力控制,效率控制 4、根据营销部门的信息来进行战略控制 。你也可以上立伦营销策划机构看下,专门做茶叶营销策划的
西湖龙井茶是杭州乃至中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物质和文化遗存。自唐宋以来,龙井茶发源于杭州西湖核心区域,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至今在中国众多名茶中始终保持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的地位。无论时代怎么变迁,龙井茶作为杭州最鲜明的文化印记和品牌标签,仍然显示出多层面的时代价值,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 知网茶叶在中国具有千年的历史,经过历史的变革,茶叶文明逐渐兴起,形成了茶文化体系。中国人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茶,饮茶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和传统。在绿茶中,西湖...
茶道的载体--茶的意境 黄 志 根 浙江大学茶学系 杭州 310029 摘 要 该文从茶道的由来,即茶的意境角度,论述茶事追求的本质内涵,并提出茶的意境是茶文化的由来与发展所不可忽缺。 关键词 茶道;意境;茶文化 1 最早的“茶道”两字因茶的意境而来.意境承 载茶之精神效用 “茶道”两字,在爱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 天地。它先出自诗僧和茶僧美称的皎然之诗作《饮 茶歌诮崔石使君》。诗的开头是茶事的描写,接着的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然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 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闷。”是茶事心 境的渲染,是茶事感受而来的非凡意境,“茶道”两字 在最后一句“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中 推出。通读该诗篇,感受最深的是茶事的意境:先从 一饮之前的茶事情景铺开,尔后逐渐深入,直至妙不 可言,才有“道”与”茶道”,意境高远,也真可谓“道可 道,非常道”。皎然的另一首诗怍(《饮茶歌送郑容》) “丹五羽人轻玉石,采茶饮之生羽翼……霜天半夜芳 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 荡忧栗。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云溪,高歌送君 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把茶的蕴意与友情连在 一起,诗的意境也让人联想到皎然与茶圣陆羽的关 系(可有相关的茶诗为证)。陆羽与皎然是忘年交,皎 然所提茶道,自然受陆羽的影响。陆羽也正是在湖 州与皎然结识,进一步积累学识,并终成博学之士, 并完成《茶经》的最后定稿(颜真卿也受影响,并著有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的诗句)。 蕴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华的茶文化,由历史沉 积而来,也与茶的意境相伴随,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积 极作用和影响。具体地说,是人们在经过茶事、茶文 化思想内涵的感受和体验后,受那由茶所带来的美 妙意境等影响而对人产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 界、体验茶的精神(如“精行俭德”般的内涵).并把它 与人的精神追求相结合,这是茶之道的精髓。我们把 这种影响,以虚幻的方式来表示,可称之为与茶相关 的意境,是茶道的基础或重要内容;皎然所提茶道的 影响,也与其中的意境深远分不开。 2 茶的意境是茶道的构架,为不同时代茶事的共性 自皎然提出“茶道”以来,已历经·—千多年。当 今的茶文化专家设想从当代的实践出发、以不同的 角度对历史上以高深著称茶道作”见仁见智”的认 识,有简有详,认识深刻;但茶文化初识者较难把握 (客观上还受日本茶道的不同实践与理沦的影响), 甚至有“茶道”一词内涵,不说还行。越说反而越模糊 的反映,这主要与茶事实践的程度与范围、研究者的 出发点、及价值取向有异所致,初学者难以觉察、认 识和把握,也就不足为奇。一般说来,茶道是人们受 茶事感受并进入较深意境而生发,茶道与茶的意境 密切相伴。相似的茶事,会因为个人(修养、兴趣和事 件背景等)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体验和感受,即 在茶的意境上有相似的认同感;如此,茶事常常可有 主题,引导人们参与其中。当然,要想从茶中得到深 刻的感悟和意界,还要求对茶与传统文化、乃至个人 的修养有较高的要求,皎然所提出的茶道正是如此, 也有人喻此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情景,而欧阳修提出的“真善幻”亦属此意。人们对 广泛推崇的“精行俭德”(茶道精神)的领会.尽管因 人而异(如在程度上),但仍是由茶事所承载可意会 而难于言传的意境之体验后,由茶而感发认识的进 步与修养的提高等。在当代,有人以杜甫的诗句“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茶事的美妙意境、以 及人文“观照”,也是通及茶道后的感应。与茶道精神相关的意境,自然不会偏离茶道。 由于社会的发展,茶道的形式、手段、社会环境 和对象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皎然所“指定”的茶 道深意,现代人即使能“打造”,能体会到诸如”人与 大自然之间,人与历史之间的对话”的虚幻缥缈意境 的,也不在多数。但茶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史实已证 明:已经历数千年的茶事。人们想通过茶事来获得心 灵效应或人文观照,有必要刘茶道作与时俱进的认 识。即重要的是引导人们去感觉和体验茶能给人带 来的愉快和精神上的感悟,如人们通过茶而进入自 感美妙的、或意想中的理想意境及体会,并受其潜移 默化的影响,而不应该过多地讲究、追求形式。这就 是本文强调的,与茶道相联系的茶的意境,它能体现 茶道精神,顺应当代茶事的时代要求。如现代人喜欢 茶的香、茶水的清、茶烟的萦绕,人们因此会在茶中 停留,会有意无意地感受到茶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如 能引导有意识的茶事实践,寻找并获得感悟,就是我 们常说的由茶事而带来的精神欢愉。茶的意境.是不 同时代茶事的共同点。 3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感悟人生的真谛顺应时代的进步 在茶事体验中寻求意境,代替具体的茶道程式, 从中获得感悟或精神的“纯化”等,是人们把茶道局 限在深层次或程式化的认识所作的修正。时代的发 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小桥流水的场景已退缩至公园 或家庭—‘角;人们为赶上经济大潮适应紧张的了作 节奏,即使留恋,也只能把诸如对传统文化等恪守深 刻于内心,换之以“浅然”来对待周围的人与事,花花 绿绿的消遣和娱乐也应运而生。显然,历史上文人雅 士式的品茶,会使年轻人感到气氛颇为严肃。它代表 的是延袭—种精深的、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沉积。人们对品茶已是小心翼翼,何况是高深或神秘 的茶道。好在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是中国人就会喝 茶,人们喜欢茶的“可口、可乐”,由此而能带来的意 境,自然不会拒绝,毕竟,茶香在口,通过认识与引 导,还有助于为生活的诗化增光添彩,何乐而不为 呢!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当代茶艺,也可理解为在茶 的“可口、可乐”的基础上,引导茶的意境与茶道相 通,展示“真、善、美”的内涵。 现代茶科学的发展,难以对历史上文人墨客或 得道高人专利式茶道的解释,但倒是有利于作“意 境”式的诠释。茶之感人是通过茶的色香味形的充分 发挥而绐人带来舒适的感受,而现代的科学技术可 以通过了解茶的自然科学性,如学习茶的自然品质 特性——茶理.来体会茶给人带来的妙趣,像如人希 望般的品性和情境——“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 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的化身”(韩素音)。皎然所提 “茶道”诗句中的“全尔真”,可从两方面加以理解。一 是茶为真正健康文明的饮料。茶的自然科学性表明: 茶无愧于是21世纪的理想饮料,茶有助于养性、静 心。在健身方而有如中医般的功效和调理机能。二是 茶与“人的自然天性”相联系,也即人性中近于“道” 的本质(有“茶道即人道”的说法)。有人换了一种角 度说:当人们为诸如人性本善或本恶争吵不休,茶性 及与此相伴的意境却给人以启示:喝茶时人们所体 现的最初的一面却是最为“自然”的。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 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如有人称举杯饮茶之“举”,理解为一种期待, 颇为形象;又如某文人所说:“茶之为物,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的人生世界。”这是由茶中的意境所引 导,让人们从茶的感觉中放松“心灵”,让人更睿智地领会世界上的人与事,或感受“心原本是一壶茶,包 容百味,因吐纳而常新。”这似乎又把茶的意境与“即茶即道”相联系了。 4 茶的意境的启示,俗及日常生活、深通传统文化精义,与茶道相通 茶的意境.能从平凡茶事中通及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层。茶的历史实践已表明:茶与儒、道、悱的境界 相互渗透,儒家之礼、佛家之养、道家之闲,在茶的氛 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儒释道三者之中.给人感觉 最为深切的是那种闲适的情感,所以许多隐士大多 有嗜茶的习惯,过闸云野鹤的日子当然少不丁具有 闲情雅志的茶了,手举一杯茶,神情清爽,荡涤心间 污秽,这可非一般饮料所能比。但闲情适意的消极生 活方式仍不全是茶的意境所体现的内容,它含有积 极的因素,如茶之精神,苏东坡也有“叶嘉传”之赋, 这是茶文化的支柱之一;茶不同于烟酒,可为过把瘾 就“死”的短暂性“解药”,从文化本义而言,茶不应该 是什么解烦之“药”。它只是赋予人一种“静”的心态, 在你的思绪随着茶的“性致”飘散开去的时候,喝茶 者的思想在“治愈”自己的烦恼。让你重新振作。茶在 这方面的功效被许多人认为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尚守中庸和“礼”,应该说儒家这种源远流长的影 响还是对茶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无论是过去,还 是现在。中国人把茶事作为礼的一种形式,茶更成为 尚礼的一部分,如广泛存在于民俗民风中。这些可看作是儒家思想的影踪(或民族的“血液”所致)。至于茶事所能体现的“与人乐”这一儒家思想,早已实践于茶是人们沟通与联谊的理想媒介。 “茶道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修养和境界,借饮茶而 相互(还包括自己的身心———笔者注)交流,文明优 雅,而且与佛教的禅宗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例如,陆 羽、皎然的佛门渊源,以及深刻的“茶禅一味”之说。 这里所说的“深”,就是意境之不同。禅宗崇尚“顿 悟”,也即凡人也可以成佛,只要注意修行,且修行至 一定量时,“开窍”是迟早的事。它的修行远不是苦 行,后来还崇尚凡事皆是修行,就依所作所为的原因 (这不违背佛教创立者的初衷)。喝茶作为修身养性 的习俗流传至今,而茶的名贵与否也不为大茶人所 倚重,都可谓是茶与佛理相应,也如当今的“无我茶 会”所要求:人们应戒好恶之心,合茶之本意,并入茶 之意境。把喝茶与修行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在茶的 意境中遐想…… 茶之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儒释道”内涵相通融, 是穿越时空的茶道构架。“茶道是一种产生于特定时 代的综合性文化形式。它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 佛家淡泊的出世节操,同时洋溢着道家羽化升天的 烂漫理想,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这也不正是一种与 茶相关的意境? 最后,引用一段与茶之意境相关的文字,以供欣 赏或助人感悟。 “喝茶是一种行为,在人们心目上的含义却早已 不是动作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意境,一种文 化。有时候,喝茶是一种享受,它让你心情更加舒畅, 交流更为流利;有时候喝茶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回 到自我,也记起过去,还纯真是人的本质,只有在茶 叶那既苦又甜的滋味中,你才可以真正懂得人生;更 有时候,茶是一种激励,感受茶那一丝苦涩,抛弃那 一点惘怅,在茶水与心情共鸣的瞬间抬起迷惑的双 眼,让清新的空气吹过,你又可以站起来面对一切。 这就是茶,普通的茶,不普通的意境:平凡中显示出 超俗.淡雅中不乏激情,它让你更加清醒,也让你更 加从容。对于我们这些不会品茶的茶客,这种意境, 就是陶醉。”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与茶艺的论文,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中茶艺教育研究
摘要:
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角度对茶艺教育的研究对象以及茶文化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茶文化与茶艺教育之间的关系,试图为茶艺教育提供一种更有价值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
茶文化;茶艺教育;结构体系
1茶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主要包括物质行为文化与精神心理文化。随着文化的发展进步,文化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形态,而是一套价值体系。茶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代表,以茶叶作为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而且许多传统的饮茶习俗还保留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人类对茶文化研究的深入,茶文化也逐渐渗透到现代教育之中,成为一门专业化的教育课程。在关于茶文化研究中,如何组织更科学有效的茶文化体系,构建茶文化的应用领域,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茶文化发展的核心内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就呼吁应当将茶文化作为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茶文化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研究内容,有标准的价值体系。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组成内容,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茶艺教育已经成为茶文化研究的代表内容。随着当前茶艺活动的日渐繁荣,对于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许多高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于是开设了茶艺课程。茶艺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茶文化仍是其前提和基础。
2茶文化教育的研究领域
茶艺教育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茶文化知识,以满足茶艺活动的各种需求。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区分。由于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如果要构建出一个统一完善的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可以构建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彼此之间相互补充完善。对于茶艺教育来说,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所培养的是专业型人才,是在科学系统化的知识基础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主要面向的是社会岗位,因此,只有以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作为支撑,茶艺人才的培养也要符合教育规律,要充分明确茶文化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关性,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茶艺专业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演变,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饮茶的规范化和艺术化,即茶艺。茶艺不仅展现了茶活动的技术性,同时也更倾向于艺术性和思想性,茶艺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形态,因此被称之为茶艺。茶艺的方式也十分丰富,无论是民俗生活还是普通饮茶活动都有茶艺的存在,人们在追求思想与精神的净化与升华时也有茶艺,在现代茶叶宣传推广中,茶艺也必不可少。如何推广更为科学的饮茶方式,以及如何在茶艺这种艺术形态中宣传树立茶品牌都成为当前茶文化的研究内容,茶艺是因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岗位,茶艺也成为专业人才就业的领域。茶艺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之一,提供了专门的职业与人才,而在他们背后,则是与茶文化内涵密切相关的科学进步,如果没有茶文化的基础与支撑,茶艺是无法真正确立起地位的。
茶艺专业课程的构成
无论是从社会需求来看,还是从茶艺的结构层面来看,茶艺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课程知识结构包括以下几个系列。首先是茶叶学。茶叶学的课程主要可以分为茶叶种植、加工、茶综合利用茶健康等内容。学科主要侧重于茶的应用以及民族体质的提升作用。其次是经营学。主要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研究茶产业的发展经营,主要包括茶叶外贸业务、茶旅游等内容。再次是茶艺学,主要包括茶艺、茶具、茶道、茶俗等内容,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饮茶的形式、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茶史学,主要包括茶文化发展史、茶文学、茶与哲学思想等内容,是从不同的角度学习饮茶文化及相关的文学艺术研究。
茶艺内容的相关性
茶艺教育是具有茶文化特征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与知识结构的研究对象相一致,二者不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关联性。首先,茶叶学是茶艺教育中的基础内容,也是茶艺课程中的基础内容,主要研究对象是茶叶,只有以茶叶作为科学基础,才能使茶文化得到稳固的发展,茶艺教育才能经得起检验。茶叶也是茶艺教育中最具实物特征的文化代表。茶叶的研究是极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学科。其次,茶史是茶艺课程的主干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文化历史。由于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文化的研究包括了史学、文学以及哲学等综合内容,厚重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进一步促进了茶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茶艺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主要以茶的行为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茶艺学是一门综合的实践学科,主要是以茶史为基础背景,利用茶叶这一实物,演绎出丰富而具有创造力的饮茶方式,同时对茶叶的生产经营、经济发展都有较积极的推动作用。茶艺是一门特殊的文化学科,也是体现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从茶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知识结构与表现形式。最后,茶经营学也是茶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对象是饮茶的经济法则。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在接受茶艺教育时,不仅要符合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获得专业的提升与肯定,并从职业发展中获得经济收入。茶艺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教养性,因此,将茶文化与茶经营学相融合,使茶文化能够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激发出更鲜活的力量,才能有效促进茶艺的良性发展。
3茶文化在茶艺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茶文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通过茶文化的渗透,茶艺教育能够与人类的本性更加协调,使人在真善美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融合发展。茶文化的价值与茶艺目标价值是相一致的,这也使茶艺教育的意义更具典型性。
真的价值
茶艺教育是一门实物教育,是以茶文化为基础,具有求真的价值体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客观物质的求真。茶文化是以茶叶为载体,通过对茶叶的质量鉴别、冲泡技术、品饮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对其内在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以获得其真的价值所在。茶文化的这一价值体现在茶艺教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茶艺作为一种茶文化艺术形态,在教育实践中也要求学生要遵守物质求真的价值观,以获得更真实有效的科学规律,有助于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其次,是对健康的求真。茶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饮品,更有益于人体健康,通过多项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的养生功能被不断的推崇,使茶成为世界上的健康饮品之一。最后,是对历史文化的求真。文化与历史是相互融合的,文化就是历史,历史也是文化,虽然历史不可重演,但可以通过茶文化延续历史,使茶文化的历史得以还原,从茶文化史中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中国文化的精彩一面。
善的价值
茶文化中有善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至诚为德,尽性是善。在茶文化中,有尽茶之性和尽茶具之性,即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通过实践而实现,而在实践过程中,要通过至诚来实成人与物的情感连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文化虽然是历史的还原与再现,但始终离不开现代人的思想与感觉,茶文化有深厚的茶德精神,从特性到人性,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价值,这也是善的价值最形象的体现。茶文化不仅是文化的体现,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茶习俗,才能与人们的生活意义相符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茶艺形态,能够促进人们的完善生活,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在继承了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更明确了生活的信念,使人们的生活理想超越了生活的人文意义。茶艺教育既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茶文化氛围,同时也为社会生活的平和高雅塑造了文化榜样。
美的价值
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现,是人类对自由的想象与追求。茶艺中展现出的独特艺术魅力正是茶艺之美的体现。茶艺之美是形式与内容美的统一,展示茶艺形式的同时也体现出其内在美。茶艺的形式美主要是由茶、水、器、环境的组成,茶艺的内在美实质上是泡茶的意境之美,茶艺活动体现了一种人与茶相融的意境之美,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表现。茶艺之美主要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主要体现在茶叶、茶具、茶环境、茶技艺之美。内在美是指茶体现出的人格之美,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提升茶艺的修身养性之乐,实现人与茶的和谐。通过茶艺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人生情感,情顺万物、对应自然等思想情感。茶文化体现了怡情养性的和谐之美,茶文化的美是规范的美,是高洁的美,是自然的修养,是对于人生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4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几千年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独特艺术形态。以茶文化为基础和支撑,为茶艺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使茶艺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之美得以体现,对于学生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玲.关于中国茶文化学的科学构建及有关理论的若干问题[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庄晚芳,王家斌.研究茶文化,振兴茶业,促进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A].茶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茶文化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5]朱红缨.以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品牌经济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4):18-24.
[6]朱永兴,王岳飞.茶医学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影响
摘要: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也是茶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几年,茶艺教学重视冲泡技艺而忽略了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已与东方哲学思想相融合,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艺术追求、审美标准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各地的生活习惯也融入茶事活动中,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俗茶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探究了茶文化在茶艺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茶艺;教学;茶文化;历史;民俗
茶艺起源于中国,是在茶道精神指导下,讲求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茶文化的集中体现。茶艺,简单来说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这其中泡茶是“茶艺”的主体。在茶艺课的教学中,笔者不断深思,茶艺如何教好,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如何达到人、茶、水、器、艺、境自然和谐,完美统一。但学生们将茶艺仅仅理解为泡茶的技艺,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感受到茶文化贯穿于茶艺表演中的精髓。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结束了它的生命,当我们将茶叶重新放入茶壶中冲泡时,却是茶的第二次生命。我们该怎样用心去领悟到茶生命的又一次轮回?
1中国茶文化发展
千百年,茶文化彰显了一种永恒的魅力,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融入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儒、道、佛诸家的深刻哲理。这在学习茶艺和教学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部分,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同学们更热情于操作技能课,对于茶艺来说停留在最浅的层面——泡茶。而茶艺要求我们掌握“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品好一杯茶的艺术”,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学好茶文化是学好茶艺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早在神农时期就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并逐渐演变为日常生活的饮料。茶文化最早起源于巴蜀,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萌芽阶段。当时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茶文化产生之初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到南北朝时,政治家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当时社会的奢靡之风,又因当时较多战乱,文人无以匡世,渐渐兴起了清谈之风,因茶可以保持清醒,于是逐渐将饮酒转向饮茶。到了唐代茶文化基本形成,有丰富的茶叶物质,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道、禅哲学思想相结合,中国茶道吸收了三家的精华讲究“清、静、和、美”,禅茶一味超然世外找回本真。“茶圣”陆羽所做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苏东坡的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典型的代表了唐宋以后文人墨客将品茶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宋代至明初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宋代人们将煮茶法改为点茶法,讲究色香味的统一,除了宫廷茶文化的出现,民间也兴起了斗茶之风,宋人将饮茶作为人们增进友谊和社会交往的媒介,成为了一种民间礼节,“茶馆文化”也相继出现,“客来敬茶”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利益美德。清代传统意义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逐步得到确立,“开门七件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此时的茶文化中茶叶冲泡的艺术性和茶具的独特性,茶馆的普及成为显著的特点。明代基于散茶的兴起,“废团茶兴散茶”,使得冲泡过程不仅方便而且大大增加了饮茶时观赏的艺术性。茶具也各有讲究,不仅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工艺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同石质粉末烧制的粉彩茶具,除了青瓷、白瓷茶具外,还产生了彩瓷、珐琅彩等茶具,工夫茶的兴盛也带动了专门的饮茶器具,茶人在饮茶中有意识的追求自然美和环境美相结合,也体现出人们饮茶的艺术性。不同的朝代,有着不一样的饮茶方式和冲泡方法,这充分证明了茶文化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饮茶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茶文化与茶艺教学密不可分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国茶叶生产历悠久、品类繁多,外观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具特色,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它们每一类茶都有不同的冲泡方式,这就与各类茶的茶文化、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茶艺教学中实训冲泡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们对茶文化及其各类茶的历史渊源有了了解,才可以说茶艺表演是有灵性的,才能真正做到学习茶艺过程中“人、茶、水、器、艺、境”的完美结合,学会用境泡茶,用境去喝茶。例如:我们玻璃杯用绿茶,玻璃杯中的绿茶透着鲜亮精致,清饮一口,有一种微微的苦,不经装饰,简单本真的滋味。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困扰,如果你懂了绿茶,那么也就不会在意生活中的困扰,因为正是有了他们,才能证明我们充实的活着。我们利用玻璃杯还原了茶叶本真的味道。一杯茶如果缺失了内涵,尽管你用了最精湛的技艺,但是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也是失败的,茶要真,生活也要真。我们常用紫砂来冲泡普洱,因为普洱茶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保存才能散发浓香,正如紫砂壶的特性一样,需要岁月的沉淀,才能读懂自己,才能使我们在冲泡中内心平静,才能感知到原本及容易漠视的东西。其实不仅是茶,还包括茶艺冲泡的各类茶具、我们在茶台前冲泡的每一个动作,它们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凤凰三点头、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春风拂面、白鹤沐浴等等;再如中国茶文化和民间习俗的渊源,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寓意青年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应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也是茶艺教学中茶文化与冲泡的典型事例,还有各地因不同民俗形成不同的饮茶方式等等举不胜收,可以说茶与茶文化密不可分。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得到发展,生活就是茶,茶就是生活。学习茶艺要始终以茶文化为中心,将人与茶相结合,才能在每一次的冲泡过程中真正将茶人与茶融入到一起,才能够以茶为媒,沉潜涵咏,静心顺气地与心灵对话。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简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2]苏叶扬.中国茶文化中的雅与俗[J].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3]乐饮编著.中国茶艺[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喝茶喝茶,喝了再查
浅谈中国茶文化 林馥茗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系 福州 350002) 摘要 我国是茶树发源地,也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茶之久、 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中国茶文化有4000 多年的历史,内容广泛,它 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清茶一杯”、“客 来敬茗”,既有物质上的享受,又“精行俭德”,陶冶情操。代表了高雅朴实的民族风尚。茶文化是华夏优秀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十分丰富。一个茶字可以写一部文化史,可写一部外交史,又可写一部诗 史,还可写一部禅史。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对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 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 为好。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 见茶已深入人民各阶层。茶文化从广议上讲,分为茶的自然 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 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 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 茶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以下就是对其所做的概括介绍。 1 茶文化启蒙的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 年,其 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 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 “荼陵”,即湖南的茶陵。三国魏代《广雅》中最早记载了 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 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它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 化。 2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时期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 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 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 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 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 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 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 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 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 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 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 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 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 初现端倪。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 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 的精神、社会作用。 3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时期 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 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 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 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 及其在780 年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 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 中,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 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奠定了 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 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 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 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 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 寺院茶礼、文人茶道。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 文化。 4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时期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 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 徒的“千人社”等。其文化较唐朝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 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 茶之风的兴起。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 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 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 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