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论文期刊

发布时间: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论文期刊

遵仪先生从事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工作七十余载,胸怀祖国,博学笃志,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新中国的地质教育和地质科研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十年动乱”中,杨遵仪教授被批判为“反动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但他自觉无大过,心里很坦然,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学生们都知道他很有学问,非常欢迎他一同到安徽贵池地质队参加对口劳动,又到湖北江陵和江西909地质队参加教学实践。这时他虽然还在接受批判,但一有空他就学习英、德、法3种文字的毛泽东著作,他坚信语言工具今后还会有用处。事实也正是如此,1971—1972年,就有人找到江陵去请他审查中国学者赴尼泊尔、苏丹等地考察石油的报告译稿;1973年,师生返回北京组织起来搞科研,他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跑遍北京几个大图书馆,查阅了多年不见的各种外文期刊,分别向地质学院的教师和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系统地介绍了这些年国外地层古生物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动向。还充当外语教员,给本院的中青年教师开办了英语班和法语班,为动乱结束后的研究工作迅速缩小因动乱而同国外拉开的差距创造了条件。北京地质学院迁校期间,教学科研工作长期难以正常进行,杨先生便主动去中国地质科学院帮助工作。自1972年8月至1978年秋整整6个年头,年逾花甲的杨遵仪每周3天挤公共汽车到地质科学院上班,协助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主持编辑《地层古生物论文集》,指导中青年工作。每天,只要他一到,来问问题的、请求帮助修改文稿的、请求帮助审阅译稿的人就接踵而至。不管工作多忙,他总是有求必应,从未表示过厌烦。一时解答不了的,便带回学校翻资料、看实物,然后及时将答案告诉求教之人。他记不清曾经帮助过多少同行修改过文稿、解答过问题,他只想着要赶紧把自己的知识传给年轻的同行们,让大批新人迅速成长起来。除了给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研究生讲授《生物地层学》和古生物专题课外,杨遵仪还承担了国内一些地质单位的咨询任务,经常外出活动。1978年秋,他应宜昌地质矿产所邀请,赴海南岛石碌矿区考察,解决了有争议的地层问题,与汪啸风、曾令初合作完成了《关于石碌矿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论文。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许多地质学科的专业委员会相继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恢复了合法地位,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许多地质方面的学术代表团出国所带论文的英文稿或摘要,不少都经过杨遵仪修改或定稿,一部分还请他全文译出。仅参加第25届和第26届两次国际地质大会的论文,就有近50篇是他翻译或经他修改过。他的工作大大提高了译文质量,使中国地质科学的新成就能够如实地介绍到国际地学界。送来请他评审或修改的论文、译稿、教材和各种手册经常堆满了他的书桌,不论对同辈专家还是年轻,本单位的师生还是外单位的同行,他都一视同仁,真诚帮助。有一位外单位的中年教师,因患病影响了学术研究,对自己写的一篇古生物论文能否发表把握不大,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找他,当时杨教授的任务安排得很紧,而这篇论文需要加工修改的工作量又比较大,但为了帮助这位教师,他还是留下了化石标本和原始资料,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检查和修改。他还不顾7旬高龄,两次骑自行车到北京大学那位有病的教师家中讨论问题,助人可谓尽心尽力。杨遵仪乐于助人并不是只对找上门来求助的人而言的,他还主动关心他人的工作。当他看到一份对外发行的地质杂志英文摘要错误较多,就主动向编辑人员提了出来。后来,杂志编辑部每期都将外文摘要送来请杨遵仪修改,周围的同事说他自找麻烦,他笑道:“我这人就是爱多管闲事。错误太多的稿子发出去,有损国家的声誉嘛。”杨遵仪热心提携后生,也很乐意为同辈老专家排忧解难。他同地质界几位因年迈或有病而精力不如他的老专家共事时,总是把较重的任务担起来,还风趣地说:“我当他们的老助手。”对中青年人,杨遵仪不仅在具体业务上热忱地帮助他们,更可贵的是他还十分注意在思想作风上进行传帮带。请他审查稿件,有不妥之处他必定亲自动手仔细修改,而对有的稿件他还要核对原始资料和翻阅有关文献,给后学者树立了好的典范。有一天深夜,他上门去叫醒一位入睡了的中年老师,告诉他有一个英文字母写错了,让他立即改过来,因为第二天一早稿子就要送走。治学如此严谨、认真、细致,令人感动。因此,有关编辑人员说:“杨老师审过的稿子,最放心。”杨遵仪曾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和北京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科学》、《现代地质》等多种刊物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委,曾长期担任《古生物学报》(前10卷)主编,《地质学报》和《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的副主编,为促进中国的地质科学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劳动。1991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由于杨遵仪教授对地层古生物学的卓越贡献,1997年先后获得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地球科学)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他还获得过美国耶鲁大学的克罗斯奖,被录入中国科学院主编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Xiaoying, Meishilong and Chen Jianqiang, 1998. Cambrian sequence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sea-level cycl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8(3):2.王鸿祯,史晓颖, 1998.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现代地质, 12(1):.陈建强, 史晓颖, 张国仁等, 1998. 华北地台中寒武统张夏组上部高频层序研究. 地层学杂志, 22(2):.史晓颖,陈建强,梅仕龙,1997.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 地学前缘, 4(4): .陈建强,史晓颖,1997. 华北地台张夏组上部高频沉积层序与米兰柯维奇周期. 地学前缘, 4(3): Xiaoying, 1997: 35Ma- An important periodicity in Geological History - Concept of Natural Crises and its Possible cause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2):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1996: A Scheme of the Hierarchy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史晓颖,1996: 35Ma -地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周期: 自然临界的概念及其成因. 地球科学, 21(3): 235-242页. Xiaoying, Yin Jiarun and Jia Caiping 1996: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North Himalayas, South Tibet, China. Newsletter on Stratigraphy, 33(1): 15-61, Berlin, Sttutgart, Xiaoying, Wan Xiaoqiao and Jia Caiping, 1996: Paleoge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ycles of Sea-level Changes in South Tibet - Last Stage of Eastern Tethyan evolutio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 1996: 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地质学报, 第70卷1期: 73-83页. Xiaoying and Jia Caiping, 1996: GeologicalCyclicity and Oscillation of Solar System above Galactic Plane. In Wang Hongzhen and Wang Xunlian eds., Pala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 Centennial Memorial Volume of Professor Sun Yunzhu (Y. C. Sun), p. 180-187, China Univ. Xiaoying, 1996: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Himalayas - Evidenced from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16, Beijing, Xiaoying, Lei Zhenyu and Yin Jiarun, 1996: Lower Jur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in North Slope of the Mt. Qomolongma. Acta Geologia Sinica, 9(3): Xiaoying, 1996: The Natural Periodicity in Geological History.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3, Beiji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1996: A Scheme of the Hierarchy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16, Beijing, Xiaoying, Meishilong and Chen Jianqiang, 1996: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3/3: 27, Beijing, .史晓颖, 1996. 喜马拉雅北坡中-新生代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旋回.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十周年纪念专刊”,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9页. Xiaoying and Yin Jiarun, 1995: An outline of the Mesozoic and Paleoge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 Xizang (Tibet). Jour. China Univ. Geosci., 6(1): .史晓颖, 1995: 藏北羌塘-唐古拉地区侏罗纪生物群演替与古地理变迁. 地球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进展, 第2卷: 74-75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24.阴家润、史晓颖, 1994:侏罗纪菊石Neuqueniceras在西藏聂拉木的发现及其经始大西洋海路向东特提斯的迁移。地球科学,第19卷6期,727-738页。27.史晓颖,杨遵仪,1994:藏北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24卷,1-24页,3图版,12插图,地质出版社。 Xiaoying, 1994: An Outline of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North Himalayas, South Tibet, China.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ical Geology Abstracts, p. E-34, IAS, 1994. Racife,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3: The Aalenian to Early Bajocian Brachiopo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leogeography.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China, vol. 2: 70-95, 3pls., 23text-figs. Geological Press, .阴家润、史晓颖、周志广, 1993:青海唐古拉地区侏罗纪非海相双壳动物群及其古环境分析。地球科学,第18卷4期,369-380页,6插图,2图版。31.杨遵仪、史晓颖, 1993: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系统观的再认识。见:赵鹏大、王亨君主编,地质科学思维,33-48页,地震出版社。32.阴家润、史晓颖、苟金等,1993:唐古拉山中侏罗统缅甸光牡蛎壳层的事件成因及其沉积环境意义。现代地质,第6卷3期,254-266页,7插图,2图版。33.史晓颖、杨遵仪, 1992:青南、藏北中侏罗统的缅甸贝, 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古生物学报,第31卷5期,340-363页,2图版,11插图。科学出版社。34.阴家润、史晓颖, 1992:青藏交界地区中侏罗统风暴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见:《中国地质大学校庆40周年论文集》,83-91页,海洋出版社。35.史晓颖、杨遵仪, 1992:关于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的系统观。地球科学,第18卷1期: 13-25页。 Xiaoying, 1991: The Jurassic Terebratulli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 study on Loops.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1: 95-164, 3 Tabs., 30 Text-figs., 6 Pls, Geological Publisging House,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1:Jurassic Brachiopod Sequenc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Mackinon al ed. Brachiopods through Times, , Rotterdam, Xiaoying, 1991: Some New Liassic Rhynchonellids from Calama, North Chil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leogeograpg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74(2): 134-151, Tulsa, Zunyi and Shi Xiaoying, 1990: The Jurassic Brachiopods and Paleogeography of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Univ. Geoscience. 1(1): 13-33, 6 Text-figs., 1 Pls., Xiaoying, 1990: Some Brachiopod new Genera from the Jurassic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In Huang H. & Qu Z. eds., China Postdoctoral Thesis, vol. 4: 298-319, 6 Text-figs., 1 Pls. , Xueyuan Press,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0: The Jurassic Brachiopod Sequenc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Brachiopod Congress, 24-29. Dunedin, New .杨遵仪、史晓颖, 1989 :青藏高原北部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地球科学,15(3),250-257页。44.史晓颖, 1988:湖南中部早石炭世腕足动物组合及几个有关地层问题讨论。现代地质,第2卷3期,341-355页,2图版。45.杨遵仪、史晓颖, 1987:青南、藏北中侏罗统沟孔贝--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古生物学报,第26卷1期,30-49页。46.史晓颖, 1987: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第18卷,44-69页,4图版。47.史晓颖, 1987:藏东侏罗系柳湾组的腕足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第18卷,14-43页,4图版。48.史晓颖、童金南, 1985:西藏东部洛隆马里的海相侏罗系及动物群特征。地球科学,第10卷3期,175-186页。49.史晓颖, 1983:湘中下石炭统地层及其腕足动物群特征。地质研究, 第3期,163-166页。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eds), 1999.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Earth’s rhythem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 Xiaoying 2000.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Qomolongma (Mt. Everest) Area, Southern Tibet, China - From Epicontinental Sea to Rift Basi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1 (3.): Xiaoying Mei Shilong, C. Henderson, 1999. Carboniferou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southern Guizhou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15th ICCP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p. 134, Calgary, Alberta, Xiaoying Mei Shilong, Chen Jianqiang and Yang Xinde, 1999.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ycles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 Xiaoying Mei Shilong, Li Bin et al., 1999.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f slope facies in southern Guizho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fining chrono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In: Yin H F, Tong J N eds. Pangea and the Paleozoic – Mesozoic Transition. Wuhan: China Univ. Geosci. Press, Xiaoying, 2000. Major sedimentary cycles and basin evolution of Mesozoic in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1.): Xiaoying, Mei Shilong, Sun Yan, 2000.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slope facies in southern Guizhou and chron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 D, 43(1): Xiaoying, Nicol Morton, 2000. Depositional Sequences around J/K boundary in the Qomolongma Area, southern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suppl.): Xiaoying, Sun Keqing, 2000.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 the Qomolongma Area, south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suppl.): 67-6860.陈丛林,史晓颖,张兴, 2001. 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 15(4): 354-36261.史晓颖, 2000. 藏南珠峰地区下白垩统发现海底扇沉积. 现代地质, 14(2): 243-24462.史晓颖, 2000. 藏南珠峰地区侏罗纪晚期至白世纪早期层序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化.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汇编, 全国地层委员会.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60-26564.史晓颖, 陈建强, 梅仕龙, 1999. 中朝地台奥陶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比. 地球科学, 24(6): .史晓颖, 孙克勤,姚素峰, 1999. 宁夏北部沙巴台地区太原组沉积层序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现代地质, 13(4): .史晓颖, 杨遵仪, 1999. 中国无脊椎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五十年的回顾. 见: 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1167.史晓颖,1999. 中朝地台寒武系层序地层对比及寒武/奥陶系最佳自然界线. 现代地质, 13(2): 198-20068.史晓颖,2001. 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从陆表海到大陆裂谷。地质学报,75(3):292-30269.史晓颖,梅仕龙,孙岩等, 1999. 黔南斜坡相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现代地质, 13(1): 1-70.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等,2001,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457页,26图版。71.王训练,史晓颖,2002,从国际地质大会看地层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地质科技情报,2002,第3期,35-42页。72.王训练,史晓颖,2003,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见黄宗理,董树文,张洪涛,吴淦国主编,跨越新千年的地质科学,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进展综述,103-112页。北京:地质出版社73.杨欣德,史晓颖,陈建强,2000,中朝地台南部下、中寒武统层序地层特征。现代地质,14(1):9-1574.岳来群. 史晓颖. 王鸿祯, 2003. 北喜马拉雅地区下白垩统海底扇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报, 5(4):391-403梅仕龙,史晓颖,陈学方. 1999. 黔南桂中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层序地层及其与牙形石演化的关系。地球科学,24(1):21-3275。梅仕龙,史晓颖. 1999. 试论地层学的新体系与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 地球科学,24(2):167-17276,梅仕龙,史晓颖. 1999. 层序地层研究产生的地层学新观点、新概念和新方法。地层学杂志,23(3):,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Chen Jianqiang and Yang Xinde. 1999.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ycles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110-11878.史晓颖, 2002.“中国层序地层研究”评介。 中国图书评论, 2002年10期:63

先后出版专著1部,论文60余篇:专著任东,卢立伍,郭子光,姬书安,1995,北京与邻区侏罗-白垩纪动物群及其地层。地震出版社,222页。论文(* 代表通讯作者)任东,1993,蚊蝎蛉科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地质学报,67(4):376-381。任东,1994,辽宁北票晚侏罗世里阿斯箭蜓一新属(昆虫纲,蜻蜓目)。现代地质,8(2):354-358。任东,1994,辽宁北票晚侏罗世蛇蛉化石(昆虫纲)的新发现。地层古生物论文集,25:131-140。任东,洪友崇,1994,现生和化石蛇蛉科的支序分类(昆虫纲:蛇蛉目)。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29:103-117。任东,朱会忠,1996,内蒙赤峰早白垩世昆虫化石新发现。地球学报,4:432-439。任东,卢立伍,姬书安,1996, 燕辽地区中生代晚期动物群及其古地理、古生态意义。地球学报,17卷:148-154。任东,1997,中国中生代晚期蛇蛉化石研究。动物分类学报,22(2):172-188。任东,1997,辽宁西部上侏罗统义县组研究新认识。地质论评,43(5):449-459。任东,姬书安,1997,1997年春季辽宁古鸟类化石中外联合考察活动简介。中国地质,7:33-34。任东,1996,辽宁抚顺煤田琥珀中的昆虫化石简介。中国地质遗迹与保护(光盘)。河南科技出版社。任东,洪友崇,1998,被子植物的起源-以喜花虻类化石为据。动物分类学报,23(2): 212-221。任东,尹继才,1999,河北丰宁中生代晚期昆虫群落与生态地层的初步研究。地质科技情报,18卷(1):39-44。任东,1999,第三十二章 蛇蛉目。见归鸿、郑乐怡主编《昆虫分类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南京,530-540页。王宪曾,任东,王宇飞,2000,辽宁西部义县组被子植物花粉的首次发现。地质学报,74(3):265-272。洪友崇,吴坚,任东,2001,山东山旺盆地中新世两个蚂蚁新属(Heteromyrmex Zhang,1989和Tolylasius Zhang,1989)的修正。地质论评,47(4):345-349。任东,2002,辽西的昆虫化石。见:张殿双主编:追踪远古生灵-漫话辽宁古生物化石,141-160页,辽宁美术出版社。任东,2002,辽西昆虫化石图册。见:吴启成主编:辽西古生物化石珍品,1-32页,地质出版社。李学凤,任东*,2002,沼泽野蜓雄性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脉序变异。动物分类学报,27(3):486-490。谭京晶,任东*,2002,内蒙宁城中侏罗世九龙山组昆虫群落生态的初步研究。动物分类学报,27(3):428-434。任东,高克勤,郭子光,姬书安,谭京晶,2002,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划分及时代探讨。地质通报,21(9):621-631。任东,2002,中国中生代昆虫化石研究新进展及意义。昆虫学报,45(2):234-240。任东,尹继才,2002,内蒙古自治区中侏罗世表翼蛉化石一新种(脉翅目:翼蛉科)。动物分类学报,27(2):274-277。任东,2003,辽宁北票晚侏罗世丽蛉化石二新属(脉翅目:丽蛉科)。动物分类学报,28(1):105-109。姚云志,彩万志,任东*,2004,中国异翅目化石研究现状。动物分类学报,29(1):33-37。任东,2004,辽宁西部九佛堂组昼蜓化石的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世界地质,23(3):209-212。谭京晶,任东*,2004,中国中生代鞘翅目化石研究现状。动物分类学报,29(4):683-691。刘明,任东*,2004,昆虫与植物关系的地质历史——原理、方法与实践。植物科学进展(第6卷),273-283。王五力,张立军,郑少林,任东,郑月娟,丁秋红,张宏,2005,义县阶的时代与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地质论评,51(3):234-242。刘明,任东*,谭京晶,2005,昆虫口器及其进化简史。昆虫知识,42(5):587-592。Ren Dong, 1994, Discovery of fossil Bittacids in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7(2): Dong, 1995, A clastic study on the familial phylogeny of fossil and living Raphidioptera. Collectin of Abstracts XVIII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Dong, Guo Ziguang, 1995, A new genus and two new species of short-horned flies of Upper Jurassic from Northeast China (Diptera: Eremochaetidae). Entomologia Sinica, 2(4): Dong, 1996, Three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dragonflies from Late Jurassic of Northeast China. Entomol. Sinica, 3(2): Dong, Jia Zhongpeng and Lu Liwu, 1996, Field trip guide to T217 Mesozoic stratigraphy and faunae in the Luanpnig-Chengde region, Hebei Province.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Dong, 1996, On the new fossil genera and species of Neuroptera from Late Jurassic of Northeast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1(4): Dong, 1997, Studies on Late Jurassic Scorpion-flies from Northeast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2(1): Dong, 1997, First record of fossil stick-insects from China (Phasmatodea: Hagiphasmatidae fam. nov.) with analyses of some paleobiological features.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2(3): Dong, 1998, Late Jurassic Brachycera from Northeast China (Insecta: Dipter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 23(1): Dong, Yin Jicai, 1998, New Planthoppers and froghoppers from Late Jurassic of NE Chin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23(3):281-288。Ren Dong ,1998, First record of fossil crickets from China, Entomologia sinica, 5(2):101-105。Ren Dong, Yin Jicai, 1998, Late Jurassic palaeonitinids from Hebei and Liaoning, Entomologia Sinica, 5(3):211-219。Ren Dong, 1998, Flower-associated Brachycera flies as fossil evidences for Jurassic angiosperm origions. Science, 280: Dong, 1998, Late Jurassic flower-associated Brachycera and angiosperms origins. Maganeura, 2: Shu’an, Ren Dong, 1999, First record of lizard skin fossil from China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genus. Acta Zootaxonomic Sinica,24(1): Ji, Mark A. Norell, Ke-Qin Gao, Dong Ren. 2001,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gumentary structures in a feathered dinosaur. Nature, 410: Krzeminski,Ren Dong,2001,Praemacrochile chinensis .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Diptera:Tanyderidae). Polskie Pismo Entomologiczne,70: Dong, D. Oswald, 2002, a new genus of Kalligrammatid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Neuroptera). Stuttgarter Beitrage zur Naturkunde, Ser. Ren, Wieslaw Krzemiski, (Di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China. Annales Zoologici (Warszawa). 52(2): 207-210 .Dong Ren,Michael S. Engel,2002. New giant lacewing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Neuroptera: Polystoechotidae). 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aty, 75(3): DONG, 2002. 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lacewings in the Jurassic of China (Neuroptera:Myrmeleotoidea). 动物分类学报,27(2):269-273。Ren Dong, new ‘osmylid-like’fossil Neuroptera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of the NEW YORK Entomol. Dong, 2002. A new Lacewings family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Neuoptera). Entomologia Sinica. 9(4): Dong, Liu Jin-Yuan, Cheng Xiao-Dong, new hemeroscopid dragonfly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Northeast China (Odonata:Hemeroscopidae).昆虫学报,46(5):622-628。Ren Dong, Jurassica strata and Neuroprteran assemblages from Northeast University Journal,22(special):., Ren Dong, new name for Mesotermes Ren, A Genus of Cretaceous Termites (Isoptera:Termopsidae). Journal of The Kansas Entomological Society,76(3): Dong,Shih Chung-Kun,2005. The first discovery of fossil eomeropids from China (Insecta, Mecoptera). 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30(2): Jing-jing, Ren Dong*, Liu Ming,2005. New ommatids from the Late Jurassic of western Liaoning, China (Coleoptera:Archostemata). Insect Science, 12:207-216.对学生的奖励措施凡是取得具体研究成果的学生,导师将至少安排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一次。除学校和生科院的奖励之外,导师还将对学生发表的论文按刊物的级别每篇及时奖励现金1000-5000元不等,论文数不封顶。热爱古昆虫研究事业人们常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然而,当机会真正敲门时,大多数人却浑然不觉。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东教授取得的第一个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就是源于一个很不起眼、极易错过的机会。1992年6月19日,任东正在医院陪着自己的妻子,他们的孩子快要出生了。辽西的一位农民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告诉他发现了一块昆虫化石。任东犹豫了一下:难道这个时候也不能守在妻子身边?任东还是心急火燎的赶到了辽西。“我对化石是很痴迷的。”任东解释说。对他来说,每一块化石都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等着人们来倾听。这一次,任东找着了一个“大故事”。从达尔文开始一直困扰古生物界的难题将被破解。那是一块类似牛虻的古昆虫化石,出现于大约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这个名叫网翅虻的昆虫非常奇怪:它有长长的口器(喙)。在侏罗纪,蚊子已经出现了。只要看过《侏罗纪公园》一定会有印象:在那部电影中,科学家通过一只蚊子体内的血,克隆出了恐龙。但是,这块化石的口器在结构上和蚊子完全不同,而且又粗又长,根本不可能刺破皮肤。它的喙是干什么用的?任东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这种结构的喙与花朵有密切的关系,它是用来吸食花蜜的“吸管”。而且,任东还发现,在非洲和南美依然有现存的物种,它们也都是访花昆虫。经7年多时间,任东掌握了足够的证据,确定这是亿年前访花昆虫的化石。按照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观点,所有物种都是经过漫长的过程逐步演化而来的。在亿年左右,美丽的花朵已经遍布世界。然而,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在这个年代之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花朵。被子植物为什么会突然大量出现?达尔文本人也非常困惑,说这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谜”。任东的发现破解了这个“讨厌的谜”,访花昆虫的出现,意味着当时一定有花朵存在,也就证明被子植物(开花植物)已经出现了。也就是说,通过访花昆虫化石这个间接证据,证明了被子植物不是亿年前才突然出现的,至少在亿年前,它已经存在了。1998年4月3日,《科学》杂志在发表了任东的论文《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还配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这是该杂志对重要论文的最高礼遇。巧合的是,当年11月《科学》又发表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革博士的一篇论文:孙革在同一个地点,采集到了被子植物的化石。这直接证明了任东通过昆虫化石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任东的这个研究成果,为他带来了很高的荣誉。这似乎是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而且还很“玄乎”。但还是有其必然性的:任东是一个饿着肚子也要找化石的人。对于自己采集到的第一块昆虫化石,任东至今印象深刻。1987年7月,任东读硕士的第二年,他独自来到甘肃酒泉。当地的石油部门同志派一辆吉普车,送他到野外去采集化石。“早上带上饭,然后晚上回来。但是上车的时候,我把饭盒就放到前轮车盖子上,忘了拿进来。”任东回忆说。等他到了目的地,下车后才想起来饭盒的事情———早不知道滑落到哪里了。四周是茫茫戈壁滩,一点可以吃的都找不到。任东就饿着肚子干了一天,终于采到了第一块化石。20世纪末,任东拥有的化石已经超过4万件,但这块化石,他直到现在还能清楚的描述出它的形状。正是根据自己的经历,任东认为从事古昆虫研究,一定要对这个事业真心热爱。他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也很注意这一点。解密古昆虫1998年4月3日,国际自然科学界的权威杂志《科学》刊登了一篇来自中国的文章《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这篇文章的作者任东创造性地从访花昆虫化石这一独特角度对被子植物起源进行研究。证实了虻类是被子植物最原始的传粉类群之一,证明了被子植物在晚侏罗纪时已经存在。1992年6月20日,这是一个令任东难忘的日子。经过了上百次一无所获的敲击之后,一块漂亮完整的昆虫化石呈现在他眼前。它有着类似于牛虻的身形和一个可能是用来吸食花蜜的细长的喙。按当时的学术界的观点来看,这种访花昆虫不应该出现在这片晚侏罗纪的地层中。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被子植物,也就是开花植物,起源于两千万年后的白垩纪。它究竟以什么为食?被子植物与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许多问题涌入了任东的脑中,他意识到这块化石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任东教授说,“我们非常地吃惊,因为在当时采化石的时候,就已经有将近十来天了吧,一直没有‘开张’,但是一采到这个化石,保存又非常完好,非常清晰,所以说感到非常吃惊。但是这化石怕损坏了,赶快用纸包起来,因为怕放在包里也怕压坏了,或者是丢失了,或者是不小心踩到了,我赶快把饭先吃了,把化石放到饭盒里。”其实早在1967年,一位名叫鲁登道夫的前苏联昆虫学家就在文章中提到过类似的发现。也许是对植物学并不了解,他并没有在此发现上做过多地思考。而爱好广泛的任东却凭着对植物学的些许认识,很快联想到这只昆虫,也许能进一步判定被子植物的出现时间。任东教授说,“我的化石要想证明它是访花的呢,你不仅是证明它是属于虻科,或者是网翅虻科,必须要证明这个化石它有相应的访花的构造和取食花蜜的构造,我才能证明当时的昆虫也同样在花上活动的,而我这个化石最清楚的证据就是它有一个细长的喙。它的喙呢,只能是用来吸食花蜜的。而花的存在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特征,如果证明花的存在,就可以证明在晚侏罗纪被子植物也应该存在了。”为了证明这个问题,任东开始埋首于自己并不熟悉的古植物研究。直到四年后,任东完成了论文《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以古昆虫学的重大发现作为佐证,把被子植物的出现时间向前推进了两千万年。该文不但得到了《科学》杂志审稿科学家的极力推荐,在发表时《科学》杂志还为它配发了一篇评论员文章,这是该杂志对重要论文的最高礼遇。1984年,本科毕业于地质系的任东却迷上了古生物学,而且选择了其中最薄弱的古昆虫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师从我国古昆虫学科带头人之一洪友崇教授。在巨大的恐龙化石,精美的鸟类化石面前,古昆虫弱小的身躯显得微不足道,也一直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但是任东却坚信,在这片尚待发掘的天地中将有自己施展抱负的机会。开创性的工作总是艰苦的,任东必须从最基本的找化石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原始的研究资料。十几年的时间,他走遍了西北、华北、东北偏远的山区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和采集化石,和地方上的农民同吃同住,交朋友,甚至培养他们做自己的助手。这在旁人眼中又苦又累,繁复琐碎的工作却让任东乐在其中。任东教授说,“在野外呢,你爬山涉水的话,跟旅游肯定是不一样的。旅游都是挺好的路呀,导游带着你去走,我们走得都可以说是人烟稀少的,荒凉的地方。如果说你不苦,那肯定是假的,但是在这苦中,如果你经常有重大的发现的话,它的乐趣远远大于这个苦。这样的例子很多,就在一个地方可能坚持了一个星期了,最后我们说再试一下吧,可能就是最后这一锤子,找到一个化石,而有的时候这种化石还特别重要。”如今,任东已经采集到了四万多块化石,研究了15个纲目的古昆虫,建立了多个新科、新属和新种。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北方侏罗——白垩纪昆虫区系形成和时空分布的规律。初步证实我国北方是昆虫一个重要的起源和演化中心,从古昆虫角度为泛大陆的存在和解体时限提出了证据。谈到《侏罗纪访花昆虫作为被子植物起源的证据》这篇给任东带来巨大荣耀的文章,他本人却从不认为它是自己取得的最好成果,因为古昆虫本身的研究才是他投入最多精力,最有成就的领域。虽然以前关注这项研究的人很少,但是令任东欣慰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古昆虫学对整个古生物学重要的意义。这些弱小的生命,任时光把自己镂刻成一本本微型史书,透过岁月的长河,对亿万年后的人类描述着远古世界的喧闹繁荣,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化规律,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的生命足以去读完这些书。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任东寄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从它们身上读到更多的知识,他相信只要锲而不舍地延续对古昆虫的研究,远古的生物世界终会向世人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纠正热河生物群百年分类错误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建立蜉蝣目昆虫新属种,纠正热河生物群百年分类错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东和他的博士生黄建东,在对中国北方中生代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的昆虫化石研究中,发现中国义县组原被认为是类蜉蝣属的化石应归入美丽蜉蝣属,三尾类蜉蝣可能仅分布在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共和国,近百年来一直沿用的热河生物群中所谓三尾类蜉蝣在我国并不存在。这项研究成果改写了在国际上沿用了100多年的热河生物群(Jehol Biota)典型代表分子为三尾类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的观点,由于其重要意义,该成果的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动物学权威刊物《动物分类》(Zootaxa)(1629期)上。据任东介绍,热河生物群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我国辽西、冀北地区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陆相化石群,研究历史已逾百年。21世纪以来相继发现早期鸟类、带毛恐龙、哺乳动物、原始被子植物及访花昆虫化石,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紧接着已有近百篇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而三尾类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狼鳍鱼(Lycoptera)是热河生物群的3个典型分子,它们在确定地层归属与热河生物群的分布范围上意义重大,因此热河生物群又被称为E-E-L生物群。“以前在中国热河生物群中发现的蜉蝣化石,由于缺乏专业研究,长期以来都被我国学者归为所谓的三尾类蜉蝣,在各类文献和教科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据不完全统计有300余篇的论文及专著涉及到它。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这类标本的命名存在有明显的错误。”任东说。繁杂的准备工作作为一类非常古老的类群,虽然三尾类蜉蝣昆虫已经绝灭。但是由于其原始的脉序和独特的系统地位,该类化石的研究不仅对探讨蜉蝣类群的起源、进化和生活习性及恢复当时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研究其他有翅昆虫及其翅的起源与演化,以及不同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和生物进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任东向记者介绍说。据悉,蜉蝣成虫的生命非常短,古人曾经用朝生暮死来形容它的短暂生命。因此,蜉蝣成虫化石并不容易形成,而要采集到适合于研究的完整蜉蝣成虫化石更是难上加难。黄建东告诉记者,他们实验室几十年来收集加上化石爱好者的无偿捐赠总共也只有不到一百件蜉蝣成虫标本,而就是这些标本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标本收集完成后,研究的进一步工作就是对标本进行筛选,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出来的标本,将观察结果与标准的三尾类蜉蝣进行系统比对。“这是非常繁琐和枯燥的工作。”黄建东说,“我要把有研究意义的化石标本手工描绘出来,有时候一天都无法完成一个前翅或者是后翅的绘图。”手工绘图完成后还需要经过扫描输入电脑,借助专门的图形编辑软件进行处理。另外,由于热河生物群中的三尾类蜉蝣首先由俄罗斯科学家发现,而且相关的权威文献大多是俄文的,研究时必须对那些文献进行翻译,这也需要花费巨大的心血。偶然中的必然在日复一日耐心细致的工作中,黄建东意外发现自己观察的采自辽宁北票、义县和河北平泉的义县组的蜉蝣标本与国外文献中标准的三尾类蜉蝣和类蜉蝣属其他成虫标本在翅展、脉序、中胸背板特征等存在较明显差异。黄建东观察的标本与典型的三尾类蜉蝣的不同点,总结起来主要有4点:前翅前缘脉(C)和径脉(RA)之间的末端翅膜加厚;径分脉(RS)的后支(RSp)不分叉;在前翅MP2和CuA1 之间有明显的闰脉(intercary vein);前翅的翅展在32mm~,后翅略长于前翅的1/2。任东课题组据此建立了蜉蝣新属——美丽蜉蝣属(Epicharmeropsis),并建立了两个新种:E. hexavenulosus,E. quadrivenulosus。俄罗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Nina. D. Sinitshenkova获悉这个消息后,特地来到任东所在的实验室进行验证,在共同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研究后,她率先认可了这个研究成果。对于这个结果,任东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记者,他的导师洪友崇先生早年对蜉蝣化石进行研究时就曾经提出了疑问,但是由于信息不畅,化石标本占有不够等原因未能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进行验证。在获得了相对充足的标本,能够进行较为系统的比对后,这个发现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黄建东的细致工作也是研究取得进展的重要因素,任东并没有掩饰对自己学生的赞赏。期待连锁反应任东告诉记者,21世纪以后,蜉蝣目化石的研究内容不再限于形态的描述,还涉及生态、地理分布、地层、系统发育等方面。任东认为,此次研究发现的新成果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首先,此次发现更正了前人的分类错误,原被认为是类蜉蝣属的化石应归入美丽蜉蝣属。近百年来一直沿用的热河生物群典型分子组成需要被改写。另外,蜉蝣系谱的划分也更加明晰。其次,作为一种水生昆虫,蜉蝣是按照水系分布的,种群不同意味着分布水系也不一样。例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鱼的种群就不一样。所以可以认为,三尾类蜉蝣分布范围可能缩小为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共和国。最后,曾经有学者按照水生节肢动物的分布情况,提出存在古黑龙江水系的观点。美丽蜉蝣属的发现,对于古黑龙江水系是否存在,起码从昆虫研究观点来看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可以预见,美丽蜉蝣属发现和建立将是一系列古生物学新发现的前奏,我们也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任东说。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是什么期刊

Xiaoying, Meishilong and Chen Jianqiang, 1998. Cambrian sequence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sea-level cycle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8(3):2.王鸿祯,史晓颖, 1998. 沉积层序及海平面旋回的分类级别---旋回周期的成因讨论. 现代地质, 12(1):.陈建强, 史晓颖, 张国仁等, 1998. 华北地台中寒武统张夏组上部高频层序研究. 地层学杂志, 22(2):.史晓颖,陈建强,梅仕龙,1997. 华北地台东部寒武系层序地层年代格架. 地学前缘, 4(4): .陈建强,史晓颖,1997. 华北地台张夏组上部高频沉积层序与米兰柯维奇周期. 地学前缘, 4(3): Xiaoying, 1997: 35Ma- An important periodicity in Geological History - Concept of Natural Crises and its Possible cause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2):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1996: A Scheme of the Hierarchy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史晓颖,1996: 35Ma -地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自然周期: 自然临界的概念及其成因. 地球科学, 21(3): 235-242页. Xiaoying, Yin Jiarun and Jia Caiping 1996: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North Himalayas, South Tibet, China. Newsletter on Stratigraphy, 33(1): 15-61, Berlin, Sttutgart, Xiaoying, Wan Xiaoqiao and Jia Caiping, 1996: Paleoge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cycles of Sea-level Changes in South Tibet - Last Stage of Eastern Tethyan evolutio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7(1): .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 1996: 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 地质学报, 第70卷1期: 73-83页. Xiaoying and Jia Caiping, 1996: GeologicalCyclicity and Oscillation of Solar System above Galactic Plane. In Wang Hongzhen and Wang Xunlian eds., Pala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 Centennial Memorial Volume of Professor Sun Yunzhu (Y. C. Sun), p. 180-187, China Univ. Xiaoying, 1996: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Himalayas - Evidenced from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16, Beijing, Xiaoying, Lei Zhenyu and Yin Jiarun, 1996: Lower Jur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facies in North Slope of the Mt. Qomolongma. Acta Geologia Sinica, 9(3): Xiaoying, 1996: The Natural Periodicity in Geological History.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3, Beijing,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1996: A Scheme of the Hierarchy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2/3: 16, Beijing, Xiaoying, Meishilong and Chen Jianqiang, 1996: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vol. 3/3: 27, Beijing, .史晓颖, 1996. 喜马拉雅北坡中-新生代层序地层与海平面变化旋回.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十周年纪念专刊”,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9页. Xiaoying and Yin Jiarun, 1995: An outline of the Mesozoic and Paleogen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 Xizang (Tibet). Jour. China Univ. Geosci., 6(1): .史晓颖, 1995: 藏北羌塘-唐古拉地区侏罗纪生物群演替与古地理变迁. 地球科学基金项目研究进展, 第2卷: 74-75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24.阴家润、史晓颖, 1994:侏罗纪菊石Neuqueniceras在西藏聂拉木的发现及其经始大西洋海路向东特提斯的迁移。地球科学,第19卷6期,727-738页。27.史晓颖,杨遵仪,1994:藏北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24卷,1-24页,3图版,12插图,地质出版社。 Xiaoying, 1994: An Outline of the Mesozoic to Cenozo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of the North Himalayas, South Tibet, China.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edimentological Geology Abstracts, p. E-34, IAS, 1994. Racife,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3: The Aalenian to Early Bajocian Brachiopo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leogeography. Paleontology and Stratigraphy of China, vol. 2: 70-95, 3pls., 23text-figs. Geological Press, .阴家润、史晓颖、周志广, 1993:青海唐古拉地区侏罗纪非海相双壳动物群及其古环境分析。地球科学,第18卷4期,369-380页,6插图,2图版。31.杨遵仪、史晓颖, 1993: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系统观的再认识。见:赵鹏大、王亨君主编,地质科学思维,33-48页,地震出版社。32.阴家润、史晓颖、苟金等,1993:唐古拉山中侏罗统缅甸光牡蛎壳层的事件成因及其沉积环境意义。现代地质,第6卷3期,254-266页,7插图,2图版。33.史晓颖、杨遵仪, 1992:青南、藏北中侏罗统的缅甸贝, 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古生物学报,第31卷5期,340-363页,2图版,11插图。科学出版社。34.阴家润、史晓颖, 1992:青藏交界地区中侏罗统风暴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见:《中国地质大学校庆40周年论文集》,83-91页,海洋出版社。35.史晓颖、杨遵仪, 1992:关于地层学及古生物学研究中的系统观。地球科学,第18卷1期: 13-25页。 Xiaoying, 1991: The Jurassic Terebratullids from the Norther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 A study on Loops.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of China, 1: 95-164, 3 Tabs., 30 Text-figs., 6 Pls, Geological Publisging House,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1:Jurassic Brachiopod Sequenc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n Mackinon al ed. Brachiopods through Times, , Rotterdam, Xiaoying, 1991: Some New Liassic Rhynchonellids from Calama, North Chile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Paleogeograpgy.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174(2): 134-151, Tulsa, Zunyi and Shi Xiaoying, 1990: The Jurassic Brachiopods and Paleogeography of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Univ. Geoscience. 1(1): 13-33, 6 Text-figs., 1 Pls., Xiaoying, 1990: Some Brachiopod new Genera from the Jurassic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In Huang H. & Qu Z. eds., China Postdoctoral Thesis, vol. 4: 298-319, 6 Text-figs., 1 Pls. , Xueyuan Press, Xiaoying and Yang Zunyi, 1990: The Jurassic Brachiopod Sequences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Brachiopod Congress, 24-29. Dunedin, New .杨遵仪、史晓颖, 1989 :青藏高原北部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地球科学,15(3),250-257页。44.史晓颖, 1988:湖南中部早石炭世腕足动物组合及几个有关地层问题讨论。现代地质,第2卷3期,341-355页,2图版。45.杨遵仪、史晓颖, 1987:青南、藏北中侏罗统沟孔贝--内部构造的研究及修订。古生物学报,第26卷1期,30-49页。46.史晓颖, 1987: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中侏罗统的腕足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第18卷,44-69页,4图版。47.史晓颖, 1987:藏东侏罗系柳湾组的腕足动物群。青藏高原地质论文集,第18卷,14-43页,4图版。48.史晓颖、童金南, 1985:西藏东部洛隆马里的海相侏罗系及动物群特征。地球科学,第10卷3期,175-186页。49.史晓颖, 1983:湘中下石炭统地层及其腕足动物群特征。地质研究, 第3期,163-166页。 Hongzhen and Shi Xiaoying (eds), 1999.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Earth’s rhythems.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 Xiaoying 2000.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hanges in the Qomolongma (Mt. Everest) Area, Southern Tibet, China - From Epicontinental Sea to Rift Basin.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1 (3.): Xiaoying Mei Shilong, C. Henderson, 1999. Carboniferous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southern Guizhou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 15th ICCP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p. 134, Calgary, Alberta, Xiaoying Mei Shilong, Chen Jianqiang and Yang Xinde, 1999.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ycles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 Xiaoying Mei Shilong, Li Bin et al., 1999.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f slope facies in southern Guizhou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fining chronostratigraphic boundaries. In: Yin H F, Tong J N eds. Pangea and the Paleozoic – Mesozoic Transition. Wuhan: China Univ. Geosci. Press, Xiaoying, 2000. Major sedimentary cycles and basin evolution of Mesozoic in northern Himalayas, south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1.): Xiaoying, Mei Shilong, Sun Yan, 2000. Perm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slope facies in southern Guizhou and chron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 D, 43(1): Xiaoying, Nicol Morton, 2000. Depositional Sequences around J/K boundary in the Qomolongma Area, southern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suppl.): Xiaoying, Sun Keqing, 2000. Triassic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in the Qomolongma Area, south Tibet.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7(suppl.): 67-6860.陈丛林,史晓颖,张兴, 2001. 贺兰山北段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世早期植物群古生态学的研究. 15(4): 354-36261.史晓颖, 2000. 藏南珠峰地区下白垩统发现海底扇沉积. 现代地质, 14(2): 243-24462.史晓颖, 2000. 藏南珠峰地区侏罗纪晚期至白世纪早期层序地层序列及沉积环境演化. 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论文汇编, 全国地层委员会.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60-26564.史晓颖, 陈建强, 梅仕龙, 1999. 中朝地台奥陶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对比. 地球科学, 24(6): .史晓颖, 孙克勤,姚素峰, 1999. 宁夏北部沙巴台地区太原组沉积层序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现代地质, 13(4): .史晓颖, 杨遵仪, 1999. 中国无脊椎古生物学与生物地层学五十年的回顾. 见: 王鸿祯主编,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1167.史晓颖,1999. 中朝地台寒武系层序地层对比及寒武/奥陶系最佳自然界线. 现代地质, 13(2): 198-20068.史晓颖,2001. 珠穆朗玛峰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从陆表海到大陆裂谷。地质学报,75(3):292-30269.史晓颖,梅仕龙,孙岩等, 1999. 黔南斜坡相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序列及其年代地层对比. 现代地质, 13(1): 1-70.王鸿祯,史晓颖,王训练等,2001,中国层序地层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457页,26图版。71.王训练,史晓颖,2002,从国际地质大会看地层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地质科技情报,2002,第3期,35-42页。72.王训练,史晓颖,2003,地层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见黄宗理,董树文,张洪涛,吴淦国主编,跨越新千年的地质科学,三十一届国际地质大会进展综述,103-112页。北京:地质出版社73.杨欣德,史晓颖,陈建强,2000,中朝地台南部下、中寒武统层序地层特征。现代地质,14(1):9-1574.岳来群. 史晓颖. 王鸿祯, 2003. 北喜马拉雅地区下白垩统海底扇沉积环境. 古地理学报, 5(4):391-403梅仕龙,史晓颖,陈学方. 1999. 黔南桂中二叠系Cisuralian统和Guadalupian统层序地层及其与牙形石演化的关系。地球科学,24(1):21-3275。梅仕龙,史晓颖. 1999. 试论地层学的新体系与建立新一代年代地层表. 地球科学,24(2):167-17276,梅仕龙,史晓颖. 1999. 层序地层研究产生的地层学新观点、新概念和新方法。地层学杂志,23(3):,Shi Xiaoying, Mei Shilong, Chen Jianqiang and Yang Xinde. 1999. Cambria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a-level cycles of North China platform. Jour China Univ Geosci, 10(2):110-11878.史晓颖, 2002.“中国层序地层研究”评介。 中国图书评论, 2002年10期:63

《地学前缘》(双月刊)创刊于1994年,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题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成果、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是集综述信息和前缘成果为一体的地学期刊。《地学前缘》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重点征集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宇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的应用课题论文,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重点征集环境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灾害地质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找矿勘探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地层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获奖情况:荣获第五、六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称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是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GEOSCIENCE FRONTIERS》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季刊,公开发行,2010年10月开始出版。主编莫宣学院士,美国Southern California 大学的Gregory A. Davis教授担任特约副主编。

《GEOSCIENCE FRONTIERS》瞄准国际地学领域学科前沿,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探索地学前缘发展态势,为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和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服务,是一份重要的地学领域学术期刊。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不是一个杂志名字,而是一系列的杂志总称,和 NPG 里面的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和 Nature Review Journals 一个意思。

Nature Research Journals 的影响因子(因为Nature Research Journals是Nature Medicine, Nature Neuroscience等的总称,而不是一本杂志).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 和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的影响因子。

扩展资料:

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

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重点征集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宇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的应用课题论文。

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重点征集环境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灾害地质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找矿勘探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地层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各期基本上开辟有“非主题来稿选登”栏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中心

古生物类期刊

有计算生物学,生物过程

生物学顶尖的当然是science,Nature,cell, 然后PNAS, genomes research,molecular biologyTrends系列

北大t核心1里综合性生物类核心6期刊8表根据主管单位级别期刊1等级,基本全是国家级: 4。《生态学报》国家级,主管:中0国科学技术协会 8。《生物化5学与x生物物理学报(英文6)》国家级,主管:中1国科学院 5。《遗传学报(英文3版)》国家级,主管:中8国科学院 0。《中4国生物化6学与w分2子r生物学报》国家级别,主管:中8国科学技术协会 8。《生物化5学与n生物物理进展》国家级,主管:中2国科学院 3。《微生物学报》国家级,主管:中3国科学院 5。《生物物理学报》国家级别,主管:中5国科学技术协会 4。《遗传》国家级,主管:中1国科学院 6。《生物工l程学报》国家级,主管:中4国科学院 70。《应用生态学报》国家级,主管:中0国科学院 52。《中5国科学院》国家级,主管:中1国科学院 58。《中6国科学。C辑》国家级,主管:中0国科学院 25。《古生物学报》国家级,主管:中0国科学院 27。《微生物学通报》国家级,主管:中8国科学院 04。《水1生生物学报》国家级,主管:中2国科学院出版图书8情报委员会 73。《菌物系统(改名为5:菌物学报)》国家级,主管:中1国科学院 71。《生物多样性》国家级,主管:中1国科学院 54。《生物工g程进展(改名为0:中8国生物工r程杂志)》国家级,主管:中4国科学院 60。《实验生物学报》新闻出版总署未查到,应该属于x停刊3或改名期刊5 80。《生命的化5学》国家级别,主管:中1国科学技术协会 25。《古脊椎动物学报》国家级,主管:中5国科学院 35。《微体古生物学报》国家级,主管:中0国科学院 11。《生态学杂志》国家级别,主管:中5国科学技术协会 76。《生物数学学报》新闻出版总署未查到,应该属于l停刊6或改名期刊6 ts咯┍h侉姬h侉姬v蓿

《微生物学报》是以微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他反映我国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新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主要报道我国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有关的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小型综述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从事微生物学研究工作及与微生物学有关的科研管理和教学人员。本刊是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被国内外著名的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是我国最早被世界最大医学文献数据库“MEDIARL”作为医学主题词标引的五个中文期刊之一,2001年被遴选为《国家期刊方阵》双百期刊。该刊发行和交换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希望对你有用,你也可以去找企鹅二三陆吧三五4酒8期看看《微生物学通报》1974年创刊,现已出版27卷161期,交换和发行到30多个地区,国外亦有一定量发行。曾获国家级优秀期刊三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北京优秀科技期刊奖。主要报道微生物学、生物工程、病毒学、细胞工程等领域的闻新科研成果、新技术和新进展。栏目有:研究报告、技术与方法、专论与综述、高等院校教学、新产品介绍、专家论坛、专题专栏。《微体古生物学报》是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份在微体古生物学方面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它是地质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主要刊载微体古生物学分类,个体发育系统、演化及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及生命的演化等方面的文章。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沉积矿产的勘探开发研究服务。《微体古生物学报》创刊于1984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季刊,主编是原国嘉陵江地层委员会二叠纪分会主席盛金章院士,现主编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穆西南研究员。

地质学论文集是什么期刊

1.地质与勘探

《地质与勘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推广和普及科技新成果,以刊载矿产地质、矿产资源评价、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勘探技术、商业地质经济、矿山环境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专业科...

主管主办: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地质学会

快捷分类:地质矿业工程 工程科技I

出版发行:北京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0495-5331, 11-2043/P

创刊时间:1957年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双月刊)创刊于1957年,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本刊面向国、内外水文地质学科、工程地质学科以及环境地质学、农业地质学科研究,地质与环境工程建设、技术方法应...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快捷分类:地质地质学 基础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3665, 11-2202/P

创刊时间:1957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英文版)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进展(英文版)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地理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地球科学学刊(英文版)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Applied Geophysics 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地质学报(英文版)找了会,主要的都在这了,都是SCI(2009)

国内的:沉积学报、北京大学学报(地学版)、石油勘探与开发、岩石学报。国外的就是Nuture ,Science, MPG, AAPG

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论文10篇

九、地球资源 “生命地球”报告:资源破坏地球透支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WSSD)即将开幕的前50天,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名为2002年“生命地球”的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将出现衰退,除非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减少使用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 这份报告称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以20%的比例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所作出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人类将消耗掉地球上的180%到220%的生物生长能力。根据这份报告,这就意味着,除非各国政府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否则,到2030年,以人类平均寿命、教育程度和世界经济为代表的指数会显示,人类的社会福利将会下降。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丰富的星球上,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事实对所有参加此次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的各国首脑都是一个挑战,”WWF总干事克劳迪·马丁博士指出,“解决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并改善世界上最贫穷人口的健康与生活,必须要保持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除非我们能够保障这些生态系统的完整,我们将永远无法保证向全球大部分人口提供一个合理的生存标准。” 根据该份报告,地球拥有114亿公顷可利用的土地和海洋,换言之,全球60亿人口中,每人拥有公顷的可利用土地。每个人对全球生态范围的影响——或者说是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达到公顷。然而,在1999年,每个非洲人或亚洲人所产生的生态影响还不足公顷,而西欧人则已达到约为公顷,北美则是公顷。 同时,根据几百种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数量的发展趋势而得到的生命地球指数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人类的消费压力是不可承受的。过去的30年中,地球指数降低了35%。其中,淡水鱼类尤为突出,195种生活在江河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减少了54%,海洋中的217种物种减少了35%,森林中282种物种减少了15%。 WWF确信,如果政府能够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将会扭转一些这样的负面发展趋势,从而促使人类重新回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这包括提高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所需的资源使用效率,特别是要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供给,推动节能技术,改善建筑和交通运输系统;鼓励合理、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以保持其生物生产能力和多样性。 “目前我们无法确定地球资源这样巨大的透支将会带来的结果。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我们最好还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听凭命运的摆布”。生命地球报告的作者约翰森·路说,“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高峰会上,各国首脑将有机会解决那些造成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问题,使我们能够走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9月2日至4日举行了首脑会议,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最后通过了《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两个基本文件。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又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会议,它表明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在这之前不久,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国际学者发表报告称,人类正在过量地消耗着地球资源,需要在地球上设置一个“缓冲区”,以减少资源消耗,并保护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在报告中,他们把人类对环境的需求转化成人类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产生食物和其他物品,以及容纳废弃物品。报告从1961年开始逐年评估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即根据人类的资源消耗量、废弃物产生的数量来衡量需要多少地球面积来维持目前的人类活动。此次报告显示,1961年,人类使用了70%的地球生物圈资源;1999年,这一比例上升到了120%。也就是说,到1999年,人类实际上需要1�2个地球的资源来维持目前的人类社会活动。报告同时认为,人类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透支地球生物圈的资源。 北极科考热起来 中国伊力特·沐林科考队的16名科学家是于2002年7月25日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9月初回国。一个多月时间里,科考队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首府朗伊尔宾建立了北极科学考察临时基地,在大气、地质、植物、冰川4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科考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我国科学家针对北极陆地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科考行动。那么,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北极从事哪些考察和研究呢? 南极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进一步证实了大陆漂移。但在北极,大陆漂移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仍然是个未知的问题。因为北极中心地区是一个大洋,这个大洋的起源,与相邻地区的陆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了解过去与现在北极板块运动的地球动力学过程。根据这些研究,将可以知道古代北半球的板块运动和地理地貌,以及古代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地质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资料和信息都是从岩石标本里得到的。迄今为止,在北冰洋不同地区,科学家们收集到了几百块岩石标本,其中只有4块带有寒冷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这些标本表明,在4000万年以前,北极至少有部分地区是相当暖和的。由于岩石标本里储存着气候变化的信息,所以通过地质学的研究还可以知道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情况。 最近几年,北极地质学探索出一条途径,就是利用湖泊沉积物来研究这里的古代气候和古代环境。科学家们在北冰洋周围选择一些以前曾有海水入侵过,后来又封闭起来的湖泊进行钻探,取出地下的沉积物。科学家们对这样的沉积物取样分析,就可以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科学家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北极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陆地和浅海中有几百米深的永久性冻土带,同样储存着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 游离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而北极在这方面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以前人们认为,北极是一个巨大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贮存库,这是因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了自身的有机体(碳水化合物);当它们被动物吃掉以后,又变成了动物的有机体。但是,由于北极温度低,动植物尸体很难腐烂,大量的碳被储存了下来,就像是一个大仓库。但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北极地区,由于气温上升,地下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正在迅速增加,已经超过了植物生长量的增加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使北极从一个碳的贮存库变成了一个源源不断地向大气层供给二氧化碳的源泉,这有可能大大加快地球的温室效应。 北极的空气一向被认为是纯洁的,它显得特别清新,天也特别的蓝。但现在科学家们发现,北极的大气已经开始受到污染。科学家们用飞机追踪观察,了解到有一些工业烟尘随着大气对流飘到了北极,这就是北极烟雾。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北极烟雾愈来愈多,有可能大大增强北极地区的温室效应,还有可能形成酸雪或酸雨,对北半球乃至全球的生态都将造成严重威胁。来自北极的另外一种威胁,就是臭氧空洞。北极的臭氧空洞虽然没有南极那样明显,但同样存在。 北冰洋是地球上唯一位于极地中心地区的大洋。其他的大洋只有水,水是大洋里唯一的介质,因此大气和海洋之间的能量交换,都是在水和气之间直接进行的。但在北极,水和气之间还隔着一层固体的冰,因此就大大地改变了大气和海洋之间能量交换的模式,从而影响和制约了全球性的大气对流和海洋环流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科学家们观察和研究北冰洋冰盖的生成、发育、变化和运动的规律,以及冰、洋之间的质量、动力和能量的垂直交换,可以预报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因为北极有大量的土著居民,有些国家还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进行了一些社会学和人文学的研究和考察,研究在极地环境下的人类行为,以及由于社会高速发展所引起的人们心理上的变化,其中包括人体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化、艺术、政治和经济等。 湿地:“地球之肾”在呼唤 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2002年中国政府为地球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总面积达196万公顷的14块湿地被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生效时间为2002年1月11日。至此,中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增加到21块,总面积达303万公顷。 这次新增的国际重要湿地分布于8个省(区、市),包括内蒙古的达赉湖和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的三江、洪河和兴凯湖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以及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等,惠及辽宁大连斑海豹、广东惠东港绿海龟以及江苏大丰麋鹿等珍稀物种的保护。湿地是指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等,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过6米的海域地带。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发源地,无数种类的植物和众多的鸟类、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无脊椎动物依赖其生存。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抵御洪水、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有着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因具有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发挥巨大生态功能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湿地还具有十分丰富的景观和文化价值,世界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与湿地有着密切的关系。湿地所具有的综合效益和多种功能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可以清楚地看到,湿地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它们作为多种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的意义,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既是我们传承绿色文明的载体,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亚洲湿地类型最齐全、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湿地总面积6600万公顷,占全球湿地总面积的1/10,位居世界第4位。孕育了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发源地的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的水塔,也是亚洲的水塔;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集合了世界95%的白鹤;广东惠东海龟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16个海龟保护区之一。所有列为世界重要湿地的自然保护区都是世界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然而,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大片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导致我国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受到了普遍的威胁和破坏,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为了保护这些湿地,中国政府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早在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湿地公约”之后,便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湿地保护运动,2000年,16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1年启动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中的部分湿地项目。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湿地类型保护区310处,保护了近1600万公顷的天然湿地,约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1/4。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政府将投资10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与恢复。并在三江源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嫩江源头、高原湖泊、澜沧江流域、沿海以及红树林分布地区开展48项示范工程;在全国重点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地区再建160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使总面积达到2000万公顷。同时,新建湿地监测站242个,形成湿地监测体系并加强湿地保护的科研工作。 如果说植树造林是在修补地球之“肺”,保护湿地是在滋润地球之“肾”,那么,中国林业在新时期实施的6大工程中,把植树造林和湿地保护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正在做着造福人类惠及全球的伟大事业。2010年,中国将献给地球一份更为珍贵的礼物。 探索“金钉子”破解地球生物大灭绝奥秘 2002年,我国权威地质专家在对位于浙江省常山县黄泥塘“金钉子”剖面进行实地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套新的、大致位于志留系底部的、以腕足类为主的生物群化石。由此,我国江南地区地质演化史有了新说法。 1997年1月,国际地科联组织确认常山县黄泥塘剖面为奥陶系达瑞威尔阶界线层型剖面。被喻为“金钉子”的标准地层剖面,是一个地质年代起始阶段地层发育最完整、生物化石含量最丰富、研究程度最高的地质剖面。它既是识别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地质年代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地学研究、开发地球资源的地质样板和对比标准。奥陶系是地球有生命物质以来第一次出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历史时期。此前的“金钉子”剖面基本上“钉”在欧洲各国。 2002年12月25日至2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的10余位地质专家在常山实地采集研究黄泥塘“金钉子”古生物化石时,发现了这套生物群化石。以前,地质专家普遍认为,在晚奥陶-志留系时期(约4亿年前),江南地区是一个以浅海为主的海洋。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主席、中科院院士戎嘉余认为,在晚奥陶时期,江南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地壳运动,使得常山及其周边地区地层被抬升,成为一个接近陆地的滨海环境,而不同于相邻地区,因而具有十分独特的地层古生物序列。这一发现改变了江南地区的地质演化史。 另据新华社南宁2002年4月5日的报道,正在广西来宾县对国际地层学界瞩目的蓬莱滩剖面进行野外考察的中外专家称,这个地层剖面拥有完整而丰富的各类化石,界线层位清晰,有望成为划分地层年代的一个国际标准剖面,即“金钉子”,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破解亿年前的一次地球生物大灭绝的奥秘。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教授沈树忠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姆·包令率领的专家小组的考察地点在红水河畔,正值枯水季节,河床一边的坡地上露出一个10余米高的地层剖面。 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蓬莱滩剖面,和浙江长兴的煤山剖面一样,近年来成为国际地层学界的“麦加”。专家说,这个剖面有如此完整的生物地层序列,这在全球的二叠纪(距今3亿~亿年前)地层中实属罕见。 据介绍,地层和古生物化石,是科学家划分地球地层年代的主要依据。但各地的地层、化石群有很大差异,为使全世界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必须找到一个地层露出最完整、各类化石最多、分界线最清楚的地层剖面作为国际标准剖面。标准剖面一经确定,就像“金钉子”钉在铁板上,成为不轻易更改的标准。 “近年来中外科学家对蓬莱滩剖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蓬莱滩剖面有望成为继煤山剖面之后的一个新的‘金钉子’,”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曹长群说:“目前,蓬莱滩剖面已经被国际地层委员会确定为国际标准候选剖面。此次考察主要是采集样本,进一步研究、论证,为它最终能被确定为正式的‘金钉子’提供更新的材料。” 曹长群说,蓬莱剖面记录着丰富的地质信息,对它的研究,有助于破解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的奥秘,对地质学、古生物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亿年前地球上曾发生一次比恐龙灭绝还要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都消失了。中科院院士、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金玉通过对煤山剖面的研究,提出那次地球生物大灭绝事件不是以往认识的逐渐消亡或分期绝灭,而是一次突然暴发的灾难事件。他的论文于2000年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对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传统进化论构成了挑战。 蓬莱滩剖面和煤山剖面都是二叠纪末的剖面,对蓬莱剖面的研究将有助于对这个观点的进一步研究。 长江三角洲“哑地层”说话 在生物地层学上一直被认为是“哑地层”的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层,2002年终于“说话”了,我国地质科研人员成功地从这一地层中分析出较丰富的孢粉和藻类化石,对该地层一直具有争议的成因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主持该项研究的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国教授介绍,生物化石是地球的“书签”,能忠实地记录地球沧海桑田演变的每一页。在生物地层学上,人们通常将生物化石贫乏的地层称为“哑地层”。 长江三角洲在距今万~万年前形成的晚第四纪地层中,存在着若干暗绿色、黄褐色硬质黏土层,特征鲜明、分布稳定,在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软土层地基中,该地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建筑地基难得的持力层,而且其所包含的古环境信息也是人们一直想得到的,因而该地层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 尽管许多研究者曾先后在不同地点、运用不同技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古土壤层进行过研究,但关于其成因却一直颇具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这些古土壤成土母质沉积时的古环境。一种观点为水成沉积,认为这一古土壤层是由于河流或湖泊干涸后沉积而成的;另一种观点为风成沉积,认为这一古土壤层的沉积物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的风尘或大陆架沙漠化的衍生物。 引起这些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在于这一古土壤层中生物化石贫乏,人们一直没有在其中发现任何有意义的孢粉、藻类化石组合,不足以判别古土壤层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和植被类型,并对其成因做出明确解释。 同济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地下30多米处,钻孔取出了一些晚第四纪古土壤层的样品,通过采取新颖的酸处理与筛选技术相结合的样品处理方法,在这些样品中获取了较丰富的孢粉、藻类化石,从而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古土壤层形成环境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生物化石证据。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权威刊物《科学通报》发表了这一研究的相关论文。 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介绍,曹杨钻孔剖面样品的孢粉、藻类共有55个科属,其中孢粉包括陆生植物的孢粉和水生草本植物的孢粉,藻类均属于浮游藻类。由于浮游藻类生活在水中,因此保存于沉积物中的藻类化石是反映沉积环境可靠的化石标志。 而在孢粉与藻类的化石组合中,淡水藻类——环纹藻的含量最为丰富,并在古土壤层中发现环纹藻与陆生草本植物花粉出现两次高低变化,这表明当时曹杨地区曾经经历了两次水泛和两次水退,水泛时期沉积区内淡水藻类大量繁育,而到了水退时期裸露出来的陆地上则发育陆生植物。 此外,科研人员还在曹杨钻孔古土壤层大多数样品中,发现了海水生的沟鞭藻类,尽管含量不高,但对当时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科研人员认为,古土壤母质在沉积过程中曾受到海水影响,可能说明古土壤母质沉积于海退期间海面相对较高的阶段。 以上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古土壤层的形成主要受到水流作用,但也有一些持“风成沉积”观点的专家认为,仅仅一个钻孔的研究样本并不能具备说服力。目前,同济大学的科研人员正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计划在上海的青浦、浦东以及周边地区继续进行研究。 茶马古道:唤醒尘埃中的历史 千百年来,青藏高原和祖国内地之间就存在着一条汉藏交往的古老通道,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势最高、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是一条完全用人和马的脚力踩出的、用有血有肉的生命之躯铺就的古道,马帮们沿着这条坎坷崎岖的古老驿道,源源不断地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专家们因此将这条汉藏古道称为“茶马古道”。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大观园、民族迁徙的大走廊,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见证。在这条绵延4000余千米的古道上,有西双版纳傣族的贝叶文化、有彝族祭坛上的火文化、有白族的本主文化、有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有藏族的雪域文化……各民族文化在这条古道上交汇、融合、发展,生生不息。它又是一条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在华夏文明和印度文明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茶马古道途经的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又是我国地理地貌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有着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中,茶马古道形成了两条主要的线路,一条以现今云南西双版纳、思茅等产茶地为起点,向西北经今云南大理、丽江、迪庆到西藏昌都、林芝至拉萨,再经拉萨南下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另一条则从现今的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理塘、巴塘、昌都、拉萨等地,到达尼泊尔、印度。 同“丝绸之路”一样,茶马古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涤荡,这条古道逐渐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近年来,滇、川、藏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又唤起人们对这条古老文化文明传播通道的记忆。 人们已很难窥见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茶马古道究竟如何走向?它究竟经过现今的哪些地方?在主干道之外又有些什么样的附线?……这一切都是那样的扑朔迷离。 100多年前,滇西北这片天荒地老的高原曾有许许多多的法国籍、德国籍传教士不辞辛劳、历尽艰险到这里传教,足迹曾经踏遍整个滇西北高原,他们会不会留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记述? 热衷于“香格里拉”和茶马古道研究的女学者郭素芹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意外地发现了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茶马古道完整路线图。地图印制于187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地理社会》公报。150多年前,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巴达让的探险家闯入“香格里拉”游历。他从印度进入滇西北高原,沿着崎岖险峻的茶马古道,先后踏访了巴东、白地、叶枝、茨菇、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地,记载下了详尽珍贵的考察回忆录,并绘制出漂亮的地图。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茶马古道的完整地图,对于茶马古道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这张百多年前老地图的发现,强有力地佐证了研究人员们的猜测。滇藏茶马古道附线自大理经六库过茨菇沿独龙江而不需要横穿西藏腹地便可直接进入印度。 2002年6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分别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雅安出发,分两路对举世瞩目的茶马古道进行了考察。这是我国首次对茶马古道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有关专家称,“茶马古道”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扩散性,因此,使“茶马古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内容十分宏大。“它究竟有多少支线,谁也无法说清,只能用‘密如蛛网’来形容。” 专家的研究表明,“茶马古道”的运行范围在中国主要包括滇、藏、川三大区域,外围可延伸到广西、贵州等省,而国外则直接到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和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进一步还涉及到南亚、西南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科考队现场踏勘了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中甸至东巴白水台的一段古驿道,确认这是“茶马古道”的另一条重要线路,即由白水台直下虎跳峡,然后从丽江石鼓沿金沙江而上到鲁甸,翻越栗地坪雪山垭口到维西城,再逆澜沧江而上至岩瓦后分两路,一路渡澜沧江翻碧罗雪山至云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后进入缅甸,另一条路继续从岩瓦逆澜沧江而上,在德钦燕门谷扎渡江越太子雪山到西藏、印度。“随着考察研究的深入,还将有更多的‘茶马古道’被发现。” 专家们对此深信不疑。

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建所以来,共在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8000余篇、各种科技专著380余册;在古生物分类研究中,建立1500多个新属,12000多个新种;自1956年以来,有2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及省部级奖励,其中27项获国家级奖励,特别是在早期生命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重大地史时期生物的辐射、灭绝与复苏、全球界线层型、早期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等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重大研究成果举例:1、六亿年前最早的地衣化石(Science,2005)、前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演化的证据(Science,2006)以及亿年前动物休眠卵化石(Nature,2007)等重大发现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与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合作)获得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寒武系和奥陶系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及年代地层划分”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中国的乐平统和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获得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共有四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以及建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地质工程、“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地层学 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有68位在读研究生和十余位博士后及外籍访问学者;该所先后共有1人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篇入选江苏省2013年度优秀博士论文,1篇入选江苏省2015年优秀硕士论文。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获得者(1人):王博(2009年) 江苏省2013年度优秀博士论文:王亚琼(辽西早白垩世非海相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江苏省2015年优秀硕士论文:唐卿(安徽省淮南地区新元古代刘老碑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考研试题

链接: 

提取码: mby6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