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南大学学报多久见刊

发布时间:

中南大学学报多久见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以矿物、冶金、材料、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前身是《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收录情况被《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化学文摘》《金属文摘》《铝工业文摘》《科学文摘》《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文摘杂志》等国外知名检索刊物列为来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冶金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地质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有色金属文摘》等国内文摘刊物收录。被列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国内数数据库。获奖情况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等,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刊名: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办:中南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湖南省长沙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7207CN:43-1426/N邮发代号:42-1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工业大学学报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SA 科学文摘(英)(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EI 工程索引(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1 投稿要求: 来稿内容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炼,无保密内容。投稿时需交原稿2份,并提交采用Word软件生成的电子文档。来稿在4个月内未收到处理结果,可自行改投它刊。 论文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作者简介、通讯作者、文摘、关键词、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与中文相应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文摘、关键词)。 在论文首页地脚处标注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及及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民族、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通讯作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历、职称、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论文若有基金项目资助,请在论文首页脚处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论文篇幅(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和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0字。 文稿版式:参照样文执行。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 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姓名之间以“,”分隔。 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省名、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中文摘要达300~350个字,内容包括方法、结果、结论,要具体、详细,不能空泛而谈;英文摘要有与中文摘要对等的信息量(不少于150个实词,符号和缩略语应加以说明)。还应包括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城市名及关键词的英文。 关键词应有3~8个。词与词之间用“;”分隔。英文关键词:其内容、数量和顺序,均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符号和缩略语应予说明。 中图分类号应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找。 英文文题除第一字母及专有名词应大写以外,一律小写,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作者姓名:顺序排列与中文相同;姓名之间以“,”分隔。中国作者姓名应按汉语拼音写法:分姓、名两部分;姓在前,名在后,均不缩写;两者之间,以空格分开;姓的全部字母大写,名的第一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作者单位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缩写。城市名和邮政编码后加国名。 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应格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与单位》,正确使用量的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正确使用字符的正体和斜体;量的符号(如: x,y,z)、一般函数等用斜体。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用黑斜体。 SI词和量单位应该用正体,量数值与量单位之间空1/4汉字的间隔。数字一律用正体表示。 前言不写编号和标题。前言内容应对前人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具体的归纳和总结,不笼统、空泛。前言中不出现图、表。 图、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连续编码。例:图1、表2、文献[3]、式⑷、定理5等。 插图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插图要有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图题。分图要有分图号和简明扼要的分图题。图题要有自明性,不空泛。 直角坐标的函数图只画坐标,不画其他边框;坐标刻度方向朝图内。坐标刻度应等间距,分度值宜为整数。 照片或灰度图:应主题鲜明,反差适当,边界规正,注明方向。图片需指明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时,应当在图上以标尺表示,而不应使用“倍数”或“分数”。 表格(指量表)应采用三线表。“三线”指表头顶线、表头底线、数据表底线。 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表格要有表格序号和简明扼要的表题。表题要有自明性,不空泛。 参考文献只列出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新的、重要的、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数量不应少于15条。采用顺序编码制。为便于国际检索,要求将非英文的参考文献译成英文(即中文文献还需附对应的英文文献)。 中外作者的姓名一律“姓前名后”。其中:国外作者姓用全称,名字部分用缩写,缩写后不加缩写点。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中南大学 邮编:410083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2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连续出版物:[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J].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1]刘文辉,张新明,李惠杰,等.固溶处理对7A55铝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8⑴: 专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 邱冠周,姜 涛,蔡汝卓,等.冷固结球团直接还原[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译 著:[标引序号] 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3]康塔尼克.数据挖掘:概念、模型、方法和算法[M].闪四清,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论文集:[标引序号] 作者.论文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4] MA Ting-xi,LU aided analysis of the penetration of mounted tillage implement[C]//ZHANG Wei,GUO Pei-yu,ZHANG engineering and rural Academic Publishers,1992: 学位论文:[标引序号] 作者.论文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5]张邦胜.新型硫化剂制备硫代钼酸根的试验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系, 专 利:[标引序号] 作者.专利名:国别,专利号[P].发告日期或公开日期.[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881056073[P]. 技术标准:[标引序号] 技术标准号,技术标准名称[S].[7] GB 6432—86,饲料粗蛋白的测定方法[S]. 技术报告:[标引序号] 作者.报告名[R].所在城市:单位,年.[8]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貌岸然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报纸文章:[标引序号] 作者.文题[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9]王 静.管理教育更应重视本科生[N].科学时报,2002-06-13(B1).

中南大学学报由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中医学报大概多久见刊

论文投稿到见刊一般3个月之内就可以见刊了,有的期刊可能会更快。但是如果选择的是核心期刊话,从投稿到见刊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成功见刊建议如下:

1、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晰。

无需多言,所有期刊要求必须具有可读性,任何语言不通的论文势必在语言通顺之后才会进入审理状态。一篇文章的条理如果不清晰会使审稿人感动困惑,这样就浪费了一个创新思路。

2、目的性明确的研究。

科研工作者在撰写论文时觉得没有目的性,这体现在一开始的研究就是随大流,或者导师让做的这个课题。我们想说的是,课题的大方向是导师定的,但是研究者可以选择小的分值,往细节处渗透。

就好比导师的课题是胰岛素抵抗相关,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多个,选择哪个signal pathway从事研究将由研究者来定。如果是随意选择,势必造成无效研究。准确的做法是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一点进行研究,逐层推进。

3、突出意义。

突出意义并不是大篇幅、漫无目的地陈述。关键是落实到实处。比如既往研究虽对胰岛素抵抗的信号通路有所介绍,但是结果存在一定争议。其原因主要是样本量或选择人群的原因。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相比,加大了样本量,所得研究与既往研究相同或相反,都可以撰写一篇文章。

这个刊物是统计源期刊,正常审稿3都6个月,我今年上半年年急着发, 找了个中介,3周就审核了

论文一般接收后两个月左右会见刊,从投到见刊大学6个月左右

速度差异很大,快的一个月左右通知修改或者录用,慢的3个月以上才给修改意见。当然,拒稿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蛮高效,-般-周到一个月拒稿,不至于浪费太多时间;刊出从1年到2年不等

吉林大学学报多久见刊

一、专科学报。这种学报好发,审核周期短的一天,长的2周。比较好发的有《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等多个专科学报均可操作安排。版面费合理、出刊时间快。二、本科学报(非核心)。这种学报难度明显上升,基本靠质量取胜,而且本科生不能发,高职院校的老师非常难发。比较好操作的有《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等。本科学报在安徽算核心期刊。一般审核1 周到3个月,出刊时间要1年。三、本科学报(核心期刊)。即有一些本科学报是核心,例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等,这类学报,几乎国内很少有人操作。《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只能操作计算机相关的,并且是纯计算机的。这类学报一般审核时间要3-5个月,出刊时间1-2年。

1到3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审稿周期时间是统一的的1到3月,是定期在这个时间内上交整理后会定期投放。吉林大学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审核1-3个月,见刊的话 要看具体安排在那一期,目前基本都是年底见刊,晚一点就是明年。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多久见刊

好投。河南科技大学的学报的标准不是太严格,是比较好投的,只要好好写都有机会的。河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家国防科学工业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河南科技学院 前身可以追溯到1939年12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之后经过多次变迁。

1951年升格为平原农学院;

期间再次经过多次拆分、合并,

1958年9月,改称 百泉农学院;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9月,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2月,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当年河南省为数不多的本科院校)。

2004年5月,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不考虑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农学院,到1987年2月已经是现在所说的二本院校了,由于当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所以国家对该校的定位是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师资。

虽然河南科技学院是河南省15所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之一,但是作为三十多年的老本科院校,总体而言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奋起直追。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

河南科技学院___百度百科

师资力量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6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11人,教授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2人,副教授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24人,博士、硕士生导师420余人,双聘院士、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校级特聘教授24人。有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1人;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98人。聘请70余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1]

双聘院士(6人):张新友(中国工程院院士) [7]  、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 [8]  、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中国工程院院士) [9]  、吴孔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10]  、喻树迅(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中原学者(1人):茹振钢 [1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李成伟 [13]

全国模范教师(1人):茹振钢 [14]

全国优秀教师(2人):胡建和 [15]  、王清连 [16]

省级教学名师(3人):李敬玺、郭运瑞、吴国梁 [17]

省级教学团队(6个):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18]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9年) [19]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20]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21]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22]  、饲料科学教学团队(2015年) [23]

河南科技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省A类特色学科,1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24]

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25]

省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 [25]

省A类特色学科(1个):作物学 [2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作物学、兽医学、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植物保护、化学、系统科学 [24]   [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兽医、风景园林、艺术、体育、教育、机械工程、农业推广 [24]   [28]

河南科技学院教学建设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级别为省级期刊,出刊周期为月刊,期刊创办于1981年。河南科技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设有河洛文化、史海钩沉、哲政阐碱、艺文寻珠、经管探新、法坛论衡等栏目。郑州科技学院学报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避选)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收录。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多久见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陕西科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制浆造纸、皮革、材料、食品、化工、生物工程、机械、包装、计算机、信息科学、电气、电子、环保工程、工业设计领域的科研论文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最新应用性研究成果论文。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2001年被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欢迎校内外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为吸引高质量稿件,做好学报编排的规范化工作,提高刊物质量,根据国家标准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细则》,特提出如下投稿需知,请作者投稿时参考。?1.来稿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可靠,图表要规范,数据要准确,文 字 表述要精练。文稿限中、英文两种文种,每篇勿超过6000字(英文为大体相当版面),要求用计算机间行打印或用16开方格纸书写,有条件的作者可以通过E-mail投稿。?2.来稿不得一稿两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编辑部一般在3个月内发出是否录用的通知,不予采用的稿件将退还作者。?3.来稿的内容要齐全、完整,文章的撰写项目及顺序一般为: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其地址,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第一作 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论文属何项目、基金资助来源等)。?4.论文题名应确切、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原则要求 ,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英文题名应与中 文题名含义一致。?5.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主要方法、结果、结论诸要素,字数一般为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格。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同样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用第一人称作主语,以重要的事实开头而不以辅助从句开头 。6.关键词选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研究角度与特点,并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数量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7.论文层次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 ,…,,…排序,三级标题形如,…,,…排序。各层次标题的序号均左顶格编排,末位数码后不加标点,空一格后书写标题内容。?8.插图要清晰、易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最大不得超过140mm×200mm, 应随文出现,顺序 编号,并写明图题。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标值线应齐全并写清,标值线均应居于坐标轴内侧,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坐标图中标目应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并居中。若插图为照片,其灰度必须清晰。?9.表格应设计合理,排列紧凑,须为三线表,顺序编号,并写明表题。表中的参数应写 明名称,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列全数据,小数点前的0不能省略,测试项目不应有空白,未测的要加-,结果为0时要加0,相同项目不能用同上字样。表的内容不能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10.正文中应使用国家规范的简化汉字,各种数学表达式、化学方程式及结构式书写要正确无误。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应遵循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且不允许修饰(如加缩写点、下标、复数形式等)。计量和计数前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并应正确表示参数与偏差的范围 。对外文字母和文种、正斜体和大小写、上下角标、张量和矢量及易混淆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必要时用铅笔作出标注。?11.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依次列出(内部资料、产品说明书等非正式出版物一律不引用),其著录格式为:(1) 期刊:作者姓名.文章名〔J〕. 期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2) 书籍:作者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姓名.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 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姓名.论文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5) 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2.编辑部对来稿有权做技术性和文字性的修改。稿件一经刊出,即按规定赠送当期学报。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扩大作者学术交流的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 盘版)》和中国期刊网。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申明。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7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600多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1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学校有双聘院士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等5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三秦学者:郭守武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皮革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建中) 省级教学团队(13个):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党新安)、纤维与生物质资源教学团队(徐永建)、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党宏社)、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吴宝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教学团队(黄剑锋)、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郑甲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吕嘉枥)、数控技术教学团队(文怀兴)、基础力学教学团队(张功学)、有机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李小瑞)等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71个。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企业管理 省级重点学科(7个):材料物理与化学、包装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浆造纸、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 博硕士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学科(2个):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学科(16个):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资源与环境化工、制浆造纸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轻工装备及控制、轻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功能高分子化学与技术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学科(1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艺术学理论、设计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美术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 序号专业学位领域名称类别1工程硕士机械工程2材料工程3动力工程4电气工程5控制工程6计算机技术7化学工程8轻工技术与工程9林业工程10环境工程11食品工程12工业设计工程13生物工程14工商管理硕士MBA15艺术硕士MFA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动画、轻化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艺术设计、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13个):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画、艺术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包装工程等 省级名牌专业(7个):轻化工程、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包装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轻化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食品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广播电视电影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训基地、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皮鞋工艺学(弓太生)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12 皮革理化分析 罗晓民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蒲永平 材料学院 2012 工程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12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 党新安 机电学院 2012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文怀兴 机电学院 2012 植物纤维化学 徐永建 轻工学院 2012 环境监测 丁绍兰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朱振峰 材料学院 国家级精品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6 包装技术基础(双语授课) 陈满儒 设计学院 2007 制革整饰材料化学 马建中 资环学院 2008 有机化学 李小瑞 化工学院 皮鞋工艺学 弓太生 资环学院 省级精品课程 年度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2003 无机材料物理化学 朱振峰 材料学院 2003 设备控制基础 陈桦 电信学院 2004 有机化学 李小瑞 化工学院 2004 整饰材料化学 马建中 资环学院 2004 计算机基础 李 茜 电信学院 2004 大学物理 刘建科 理学院 2005 包装工程基础 陈满儒 设计学院 2005 人机工程学 杨君顺 设计学院 2005 植物纤维化学 李新平 轻工学院 2005 结晶矿物学 王 芬 材料学院 2006 皮鞋工艺学 弓太生 资环学院 2006 微生物学 吕嘉枥 生命学院 2007 化工原理 陈均志 化工学院 2008 工程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08 塑料成型及模具 党新安 机电学院 2009 造纸原理与工程 王志杰 轻工学院 2010 材料力学 张功学 机电学院 2010 皮革制品CAD/CAM 弓太生 资环学院 2011 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 文怀兴 机电学院 2011 创造方法学 刘子建 设计学院 2011 环境监测 丁绍兰 资环学院 2011 生物工艺原理 贺小贤 生命学院 2012 皮革理化分析 罗晓民 资环学院 2012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基础 蒲永平 材料学院 教学成果 截至2014年3月,学校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3项;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6项。 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为主型地方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张美云)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80项,包括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产业化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专项等重大项目。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5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26部,发表论文7292篇,其中核心期刊4538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189篇。 2011年,学校科研工作全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73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41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25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36篇,授权专利378项,其中发明专利190项。 2013年,学校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310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5项,出版各类著作和教材44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28篇,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80篇,授权专利543项。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在2013年全国高校授权专利数量排名中,学校排全国高校第21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2013年底全国高校有效专利数量排名中,学校排全国高校第41名。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先后成立了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依托学校成立了省级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化平台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部分重要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研究者奖项乙烯基聚合物鞣剂组成结构与性能相关性的研究马建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环保增强增韧型皮革鞣制整饰化学品的关键制备技术马建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提高汉口路山羊皮革质量的研究潘津生、魏世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方面粗质次猪皮制革新技术的研究魏世林、刘镇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从活性染料到反应性染色理论与实践兰云军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北路山羊皮制革技术开发章川波、魏世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以及其他校内科研机构数十个。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 原轻工部重点实验室(4个):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皮革工程实验室、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轻工技术与创新研究中心、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校内科研机构 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科锐新材料研究所、证券投资研究所、造纸环保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天然产物研究所、鸵鸟综合深加工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皮革复合材料研究所、自动机械研究所、凯特研究所、古陶瓷艺术研究所、过程控制研究所、阳光电子研究所、艺术设计中心、现代职业培训中心、图形与CAD技术研究所、平板显示技术研究所、环境材料研究所、纳米材料化学与技术研究所、皮革工程中心、图形与图像研究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所研究院佛山研究院、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30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079种、购置中外文镜像和网络数据库 26个、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10个,完整收藏自1907年创刊至今的百年文献《化学文摘》(CA)。形成了文理兼收、多种文献载体并存、轻工类图书文献资 源颇为丰富的多学科藏书体系。图书馆的所有文献资源已实现自动化、网络化管理,局域网已具规模,建立了SAN结构的惠普存储系统,存储容量26T,各种应用服务器14台。 学术期刊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12月,创刊初期为半年刊,限国内发行,1984年起改为季刊,1986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2年起改为双月刊,《陕西科技大学学报》为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轻工行业各学科有独创性的科学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制浆造纸,材料工程、皮革及革制品、食品工程、机电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及信息科学、工业造型设计、化学工程、环境科学、基础科学众多领域,具有鲜明的轻工业特色和交叉学科特色,主要读者为国内外科研部门的中高级科技人员。《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第一版),在历次期刊评比中分别于1989年获陕西省高教局期刊评比三等奖,1993年陕西省科协期刊评比二等奖,2000年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期刊评比二等奖。2001年11月,我刊被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选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刊物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简称CSCD)创建于1989年,1999年起作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系列数据库之A辑,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并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通过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资源与技术的优势结合和多年的数据积累,CSCD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为中国科学文献计量和引文分析研究提供了强大工具。 CSCD为年刊,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近千种,其中核心库来源期刊670种。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 SCI是美国科技信息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著名的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世界范围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的索引工具,能够提供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SCI引文检索的体系更是独一无二,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共收录期刊5600余种,每周新增17750条记录,记录包括论文与引文(参考文献),其引文记录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书、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和其他各种类型的文献。Science Citation Science Expanded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的数据库,其所涵盖的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及化学;行为科学。 而SSCI、A&CI分别是其社科类和人文艺术类的数据库。 而ISTP / ISSH 分别是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社会与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的原来的叫法,现在是: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cience (CPCI-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CPCI-SSH) 。SCI、SSCI、A&CI、ISTP、ISSH 都是Web of Science的数据库。Web of Science® 由七个数据库组成,内容包含来自数以千计的学术期刊、书籍、丛书、报告及其他出版物的信息。都是ISI Web of Knowledge 的产品。 Ei是全世界最早的工程文摘来源。Ei Compendex数据库每年新增的50万条文摘索引信息分别来自5100种工程期刊、会议文集和技术报告。Ei Compendex收录的文献涵盖了所有的工程领域,其中大约22%为会议文献,90%的文献语种是英文。Ei公司在1992年开始收录中国期刊。 Ei 数据库侧重提供应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文摘索引信息,涉及核技术、生物工程、交通运输、化学和工艺工程、照明和光学技术、农业工程和食品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处理、应用物理、电子和通信、控制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石油、宇航、汽车工程以及这些领域的子学科。其数据来源于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集和技术报告,含700多万条记录,每年新增约25万条记录。 无论CSCD还是SCI、ISTP...都只是收录期刊,而不发表文章,应该说是数据库。被这些数据库收录是作为评价期刊质量的一个指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CSCD的来源刊。

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在很多学校等同于CSSCI,可以说是自然科学类的CSSCI。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